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地理 长江

八年级地理 长江

八年级地理 长江
八年级地理 长江

八年级地理长江

[教学要求]

1.学会搜集并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

2.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够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3.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导入新课。与黄河一样,长江也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母亲河。这里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抒发中华儿女对长江无限赞美之情的《长江之歌》。歌词中唱道“你从雪山走来”,那么长江究竟发源于什么地形区,什么山脉的什么雪山呢?人们又是如何开发长江这条母亲河的呢?就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长江的地理概况吧!

[讲授新课]

(投影)引导学生阅读地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图》《长江流域水系图》《沱沱河彩图》。仔细观察:1.长江发源于我国什么地形区,什么山脉的什么雪山?它的源头叫什么?长江曲折东流注入什么海洋?其干流形如哪两个英文字母的组合?(学生:(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2)长江的正源叫沱沱河;(3)长江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边缘海东海;(4)其干流形如英文字母“V+W”)

2.长江干流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并说出它们的简称。(学生: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省级行政区。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忆或边想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边依次记忆11个省级行政区简称或全称)

3.长江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地形区?三峡位于哪两个省级行政区交界?它自西向东由哪三个峡谷组成?(学生:(1)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和长江中下游平原;(2)三峡位于渝鄂交界;(3)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4.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出并判断:划分长江上、中、下游三大河段的宜昌、湖口各在哪个省?(学生:宜昌在湖北、湖口在江西)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所在省份及与长江交汇处的城市。[学生:四川雅砻江、岷江(宜宾)、嘉陵江(重庆);贵州、重庆、乌江(涪陵);湖北汉江(武汉)、湖南湘江和洞庭湖(城陵矶);江西赣江和鄱阳湖(湖口)]

5.长江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温度带、干湿区?(学生:高原气候区、亚热带;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长江干流大部分流经什么温度带和干湿区?(学生:亚热带湿润地区)

(投影资料)引导学生阅读以下一组数字资料,并分析这组数字说明了什么?(资料:1.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第三位;

2.长江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居第三位;

3.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0%,居我国各河之首)

(学生小结)以上这组数字说明: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长江不仅是中国的第一长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

(提问)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这里的“大”字可从哪三个方面的数字体现出来?[学生:长江长度最长(数字最大)、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大)]

(投影资料)引导学生搞清《长江各河段的名称》(资料略)并与长江三大河段对比掌握。

(投影示意图)长江三大河段与其各自具体河段(俗称)对比示意图:

(过渡)长江不仅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而且还是一个水能宝库(板书),有巨大的水能资源。

(提问)哪些数据或事实可以说明长江是一个水能宝库呢?

(学生回答)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因而长江堪称我国的“水能宝库”。

(提问)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分布在它的哪两个具体河段呢?这两个具体河段都位于长江的上、中、下游哪一大河段中呢?

(读图)投影复合图“虎跳峡”“西陵峡”彩图,并引导学生阅读图下资料后,对照《长江流域水系图》和《长江河段划分示意图》进行判断。

(学生回答)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分布在它的源头——宜宾段和四川盆地以东的三峡段,这两个河段都位于长江的上游河段中。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江上游河段中的源头——宜宾段和四川盆地以东的三峡段。

(提问)长江上游源头——宜宾和四川盆地以东的三峡河段中哪个河段水能资源最为丰富呢?为什么?

(投影)复合图《长江干流剖面图》《长江流域水系图》和《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图》,引导学生读图、观察、计算并判断:

(1)长江自源头至入海口,落差(即河面高差)约多少米?(学生:约6700米)

(2)长江自源头至宜宾,河长约多少千米?落差约多少米?(学生:约3200多千米;约6000多米)

(学生回答)通过读图、观察、计算可以看出,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的源头——宜宾段。因为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流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很大,虎跳峡落差甚至达到200米,因而成为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教师讲解)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的重庆,深切巫山坚硬的石灰岩,形成险峻峡谷。三峡长约200千米,峡口处仅宽100米,峡谷两岸峭壁耸立,水流端急,因而三峡河段水能资源也极为丰富。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了解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概况(位置、建设进程及建成后的综合

作用)。

(教师讲述)为了开发利用长江的水能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长江支流上建起了许多座水电站,并已在干流上建成了规模宏大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引导学生看投影彩图)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发电量将为葛洲坝水电站的6倍。

(投影并提问)引导学生阅读复合地图《长江流域水系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观察、分析:长江干流大型水电站的分布与地形地势之间有关系吗?如果有,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长江干流大型水电站往往分布在我国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

(提问)长江如此丰富的水能资源,在世界大河中首屈一指。现在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是否充分?为什么?(板书:开发是否充分,原因)

(学生回答)现在,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充分(板书)。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在长江支流和干流上相继建成了许多水电站,但是因为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等原因(及时板书),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还比较低。

(教师小结)由于目前长江的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还很低(不足8.6%),因此加速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对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过渡)长江不仅有着巨大的水能资源,还是一条“黄金水道”。(板书)

二、黄金水道

(投影)《长江航运图》,引导学生结合图例观察长江干流什么河段通航3000吨以上轮船?(学生:湖南城陵矶以下的中下游河段)什么河段通航1000~3000吨轮船?(学生:重庆至湖南城陵矶)什么河段通航500~1000吨轮船?(学生:四川宜宾—重庆)什么河段终年不冻,四季通航?(学生:四川宜宾以下的长江干流终年不冻,四季通航)

(提问)哪些数字可以说明长江是一条“黄金水道”呢?

(学生回答)长江有大小支流3600多条,通航河道700多条,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货运量占全国的60%,而且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因此长江被人们誉为“黄金水道”。

(读图观察)引导学生阅读《长江航运图》,观察并思考:长江干流哪一个河段最为弯曲?这个河段叫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怎样治理这个河段的?达到了怎样的治理效果?

(学生回答)(1)荆江河段(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一段)。荆江河道蜿蜒蛇行,多浅滩和沙洲,水位高出两岸江汉平原,加上曲流发达,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有长江“地上河”之称,因此有“千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新中国成立后,首先修建了荆江分洪工程,接着又完成了几处河段的裁弯取直工程,加固了荆江大堤,对防洪、航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收到了显著的效益。

(投影)《长江航运图》,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并思考:长江哪些河段航运能力较强?为什么?与地形地势、气候、河道等因素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长江干流宜宾以下河段终年不冻,四季通航,其中湖南城陵矶以下的中下游河段通航能力最强(可通航3000吨以上轮船);重庆至湖南城陵矶河段次之(可通过1000~3000吨轮船);四川宜宾至重庆河段通航能力第三(可通航500~1000吨轮船)。以上河段通航能力较强,主要是因为这些河段流经高山峡谷,地势西高东低,湿润地区降水丰沛、水量较大,河道逐渐变宽变深造成的。

(过渡)新中国成立以来,只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疏浚了长江航道,加强了沿江港口的建设,提高了长江运输能力,然而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是为什么?下面我国通过针对问题,分组讨论,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活动探究)1.长江水运价值巨大,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工业中心和城市集中,运输需求较大。干流航线和多条铁路线,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阅读并分析以下各方面的意见,说一说怎样才能克服这些影响长江通航的障碍因素,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分A、B、C三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讨论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和大胆地设想。)

(分组讨论)A组针对老船工的话讨论;B组针对工程师的话讨论;C组针对渔政人员的话讨论。

(学生发言)A组学生发言:航道情况复杂,某些河段有阻碍轮船航行的浅滩,很可能是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而水土流失与人们为了自己的私利乱砍滥伐森林,严重破坏植被非常有关。所以国家有关部门要严格禁止人们在长江上中游乱砍滥伐森林、破坏植被;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同时还要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疏通长江航道。B组学生发言:针对长江部分天然航道年内洪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变化大,川江水位最大变化幅度超过60米,政府部门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多修建大型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轮船航行障碍,有利于通航;治理投资少,航道长期处于天然状态,政府部门要加大治理投资的力度,增加费用治理航道;内河港口装卸水平低,码头等设施维修费用不足,政府有关部门要大力提高内河港口的装卸水平,多增加码头等设施的维修费用。C组学生发言:水坝、桥梁等建筑物阻碍船队航行,政府有关部门在设计施工水坝时,要设计出大型轮船通行的开闸航道,桥梁建筑时,要尽量建得更高些或将桥梁建成上下升降桥梁,这样就有利于多种轮船通航。(学生发言后,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

三、开发与治理

(过渡)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还有哪些呢?下面我们通过讨论探究一下长江发生洪涝灾害的其他原因。

(活动探究)历史上,长江流域多次发生大洪水。1300~1500年,平均每14年就发生一次大的洪灾。到20世纪下半叶,发生大洪灾的频率提高到每3年一次。进入80年代,几乎年年发生洪灾。阅读下面的材料和“洞庭湖面积和容积的变化示意图”,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说一说导致长江洪灾频发的原因有哪些?讨论并比较这些原因的相对重要性。

(学生讨论比较)A组讨论长江洪灾发生的自然原因;B组讨论长江洪灾发生的社会原因;

C组比较A、B两组这两种原因的重要性。

(探讨问题)引导学生结合以下问题探讨:1.长江流域地区气候有什么特征?它对洪涝灾害的产生有何影响?2.长江洪水来自哪里?3.近些年来,人们的生产活动对长江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A组:长江流域广、支流多,流经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最容易产生洪涝灾害;长江洪水有三个主要来源:①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干支流;②中游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③北面的汉江。

B组:近些年来,人们为了生产粮食,人为地围湖造田,使长江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人们为了赚钱,在长江上中游乱砍滥伐森林、滥垦草地,使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而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断加剧。

C组:从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看,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是导致长江洪涝灾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教师小结)长江洪涝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是更重要的原因。要避免或减轻长江的洪涝灾害,人们必须努力做到遵循自然规律,人地协调发展,综合治理长江。

(提问)同学们探究一下人们怎样综合治理长江才能避免或减轻长江的洪涝灾害呢?

(分组讨论,师生小结)①加固江防大堤;②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③修建许多水库;

④重点治理一些河段(如荆江、川江等河段);⑤在长江上游大力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禁止乱砍滥伐森林、滥垦草地、过度放牧、破坏生态环境;⑥禁止人们围湖造田,政府应实施平垸行洪政策,落实移民建镇计划,帮助农民发展替代产业,减少抗洪压力;⑦教育人们退耕还林还草还湖;⑧建设一些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

(阅读资料)“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比较”使学生了解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更加懂得要减轻或避免长江洪涝灾害,人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地协调发展,综合治理长江,否则,将会受到自然规律的严惩。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了解长江地理概况基础上,明白了被人们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不仅有巨大的水能资源,还有巨大的航运价值,以及人们应怎样开发利用长江的水能资源和航运价值,长江为何会发生洪水灾害,怎样防治长江洪涝灾害。

活动与探究

引导学生课外从报刊、电视、电脑网站中收集有关长江、黄河等河流(包括家乡的河流)各河段存在的环境问题,然后四人一组在一起探究一下这些环境问题是自然原因形成的,还是人为原因形成的?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上述河流各河段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我们为此应该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长江习题

长江习题 1.《长江之歌》中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歌词。你能从这几句歌词中体会到长江的哪些基本特点 () ①发源地地势高②春季水量上涨 ③向东流入东海④支流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从歌词中的“雪山”、“春潮”、“向东海奔去”,可体会到长江的发源地地势高,春季水量上涨,向东流入海洋。 2.关于长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是我国流域面积和水量最大的河流 B.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运输量居各河之首 C.长江是我国水能蕴藏量最大的河流 D.长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解析】选D。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上游的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有“水能宝库”之称,流域内有巨大的航运价值,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冬季不结冰。 3.下列省区长江没有流经的是() A.四川省 B.江西省 C.河南省 D.重庆市 【解析】选C。长江自源头至入海口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河南省不属于长江流经的省区。 4.“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石油”这句话说明了长江有丰富的() A.太阳能资源 B.水能资源 C.煤、石油资源 D.森林资源 【解析】选B。长江水量大,在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5.兼跨长江中、下游的省区是() A.四川 B.江苏 C.湖北 D.江西 【解析】选D。江西省的湖口是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因此,江西省兼跨长江的中、下游。 6.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青藏高原 ③四川盆地④横断山区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解析】选B。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自上游往下游依次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7.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富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八年级地理上黄河、长江练习试卷

t a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八年级地理上黄河、长江练习试卷 1、选择题(30分) 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A. 季风区为水田,非季风区为旱地 B. 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C. 西部高原及山地 D.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准确的是 ( )A. 耕地、林地比重小 B. 耕地面积所占比重大C. 土地资源类型单一 D. 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比较合理 3、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既有利于生态平衡,又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①在江南丘陵修筑梯田 ②在太湖平原退耕还林③在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 ④在黄土高原垦荒种粮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4、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 )A. 夏春多、冬秋少 B. 夏秋多、冬春少 C. 夏春少、冬秋多 D. 夏秋少、冬春多 5、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和最缺乏的地区分别是 ( )A.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C. 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6、下列地区,水、土资源配合紧张的是 (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成都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7、为了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 兴修跨流域调水工程 B. 治理水污染 C. 兴修水库 D. 节约用水 8、从北京开始,我国许多地区大幅度提高水价,其目的是 ( )A.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 提高人们消费水平C. 提倡居民节约用水 D. 加快水资源的利用 9、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煤炭、石油、天然气 B. 水能、风能、核能C. 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D. 太阳能和森林资源10.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这是因为它 ( )A.航运价值巨大 B.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C.地理位置重要 D.水能资源丰富,建了许多大型水电站13.“滚滚长江向东流,滚的都是煤和油”这句话说明长江有丰富的 ( )A.石油资源 B.森林资源 C.水能资源 D.金属矿产14.关于长江水文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金沙江河段河谷宽阔,流速缓慢 B. 宜昌以下河段流速锐减,河道蜿蜒 C. 长江流量稳定,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D. 下游水量大,水能蕴藏量极为丰富15.关于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尤其在下游水量大,水能资源更加丰富B.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主要是由于荆江河道特别弯曲C.长江上中游分别以宜宾、湖口为界

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 / 八年级地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长江》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黄金水道”四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中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而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头至河口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变化; 2、使学生认识长江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之情; 3、使学生了解长江水患及其治理,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

[教学难点] 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直观的电脑媒体投影,强化视觉,注重启发诱导,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学生间“合作学习”的优势,开展讨论,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路。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读图分析能力。 2.以图忆文,培养记忆力。 3.指导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 [教学设想] 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新课;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展示媒体投影,学生分组讨论,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归纳,深化提高;讲授过程中,穿插课堂练习,强化落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教案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先放映有长江风景的 《长江之歌》,《长江 之歌》抒发了中华儿 女对母亲河——长江 的无限赞美之情。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 的第一大河——长 江。 观看视频,在优美的 旋律中感受长江的风 采。对比我国各河流 找出长江之最 通过感受自然之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导入新课。 衔接与过渡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 第一大河呢?请同学 们看表中数据,播放 幻灯片。很好,一般 比较河流大小主要是 从长度、流量、流域 面积三方面来进行, 而长江均占全国第一 位!同时,也是世界 著名的第三大河!(边 讲边点按出CAI课件 的表格数据)阅读表格数据,得出 长江长度最长,流量 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知道长江是世界第三 大河。 通过数据观察,培养 学生有理有据归纳结 论的习惯。 读图与发现(一)请同学们看地图册 “中国水系图”,请同 学们找到长江,用红 色笔描出长江的干 流,注意看它的发源 地、流经省区、地形 区、注入的海洋,并 标出划分上中下游的 城市宜昌.湖口的位 置认真阅读“中国水系 图”,描画出长江,并 找到其源头、注入的 海洋,回顾所学知识 发现流经的省市及地 形区并做好记录。 借助地图直观的展现 长江的整个流程,使 学生培养认真读图观 察的好习惯。 交流与归纳教师放映幻灯片,归 纳流经的11个省市:. 青.藏.川.云.渝,鄂.湘. 赣.皖.苏,入海是在 沪。通过图片直观的 给学生展现各省市及 地形区。回答流经的省市,注 意其名称和简称,在 找地形区时容易漏掉 横断山区和巫山。 借助图片展示,能让 学生更好的记住长江 干流流经的各省市, 并巩固各省市的轮廓 及相互间的位置。 衔接与过渡刚才我们找到了长江的干流,下面我们看看长江有哪些支流? 读图与发现(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40页“长江流域图”,在图上用红色笔描出 长江的八大支流,洞 培养学生读图观察能 力

八年级地理上黄河、长江练习试卷

八年级地理上黄河、长江练习试卷 一、选择题(30分) 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A.季风区为水田,非季风区为旱地 B. 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C. 西部高原及山地 D.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准确的是() A.耕地、林地比重小 B. 耕地面积所占比重大 C. 土地资源类型单一 D. 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比较合理 3、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既有利于生态平衡,又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①在江南丘陵修筑梯田②在太湖平原退耕还林 ③在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④在黄土高原垦荒种粮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4、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A.夏春多、冬秋少 B. 夏秋多、冬春少 C. 夏春少、冬秋多 D. 夏秋少、冬春多 5、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和最缺乏的地区分别是()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C. 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6、下列地区,水、土资源配合紧张的是()

A.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成都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7、为了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兴修跨流域调水工程 B. 治理水污染 C. 兴修水库 D. 节约用水 8、从北京开始,我国许多地区大幅度提高水价,其目的是()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 提高人们消费水平 C. 提倡居民节约用水 D. 加快水资源的利用 9、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炭、石油、天然气 B. 水能、风能、核能 C. 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D. 太阳能和森林资源 10.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这是因为它( ) A.航运价值巨大 B.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C.地理位置重要 D.水能资源丰富,建了许多大型水电站 13.“滚滚长江向东流,滚的都是煤和油”这句话说明长江有丰富的() A.石油资源 B.森林资源 C.水能资源 D.金属矿产 14.关于长江水文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沙江河段河谷宽阔,流速缓慢 B. 宜昌以下河段流速锐减,河道蜿蜒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案

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长江的源头、支流、干流途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找到上中下游河段划分的起始点。2.通过图片欣赏和比较,学生概括和理解长江在不同河段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长江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如已经学过的唐诗宋词,著名的旅游景点等,运用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全面掌握长江的概况。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的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剪切好的“长江之歌”,开门见山 教师: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能看到河流的身影,在音乐作品中也少不了

它们。我们来听一首歌。播放音频文件。切换幻灯片。 学生:收听音乐,观看幻灯片。 教师:从歌词中大家已经知道了今天的学习内容是长江。让我们随着长江之歌,看看它从哪座雪山走来,途经哪些地区,在哪里注入了东海?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出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读长江流域水系图,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了解长江水文特征 教师:切换幻灯片,展示学习任务。在老师给出的地图上标注长江的源头、入海口、干流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参考长江流域水系图和中国地形的分布图。 学生:读图,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巡查,答疑,解决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惑。 教师:现在我们来检测大家的学习效果。 学生回答预设:长江之歌中的雪山指的是唐古拉山脉,源头称沱沱河。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经过的省区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最后在上海注入东海。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一方面是巩固已经有的知识,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学生读图技能。】 教师:大家刚才完成得非常好,切换幻灯片,展示雪山和入海口照片。教师:我们继续追随长江之歌。歌词中提到“甘甜的乳汁”,这指的

八年级地理 长江

八年级地理长江 [教学要求] 1.学会搜集并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 2.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够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3.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导入新课。与黄河一样,长江也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母亲河。这里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抒发中华儿女对长江无限赞美之情的《长江之歌》。歌词中唱道“你从雪山走来”,那么长江究竟发源于什么地形区,什么山脉的什么雪山呢?人们又是如何开发长江这条母亲河的呢?就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长江的地理概况吧! [讲授新课] (投影)引导学生阅读地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图》《长江流域水系图》《沱沱河彩图》。仔细观察:1.长江发源于我国什么地形区,什么山脉的什么雪山?它的源头叫什么?长江曲折东流注入什么海洋?其干流形如哪两个英文字母的组合?(学生:(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2)长江的正源叫沱沱河;(3)长江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边缘海东海;(4)其干流形如英文字母“V+W”) 2.长江干流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并说出它们的简称。(学生: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省级行政区。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忆或边想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边依次记忆11个省级行政区简称或全称) 3.长江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地形区?三峡位于哪两个省级行政区交界?它自西向东由哪三个峡谷组成?(学生:(1)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和长江中下游平原;(2)三峡位于渝鄂交界;(3)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4.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出并判断:划分长江上、中、下游三大河段的宜昌、湖口各在哪个省?(学生:宜昌在湖北、湖口在江西)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所在省份及与长江交汇处的城市。[学生:四川雅砻江、岷江(宜宾)、嘉陵江(重庆);贵州、重庆、乌江(涪陵);湖北汉江(武汉)、湖南湘江和洞庭湖(城陵矶);江西赣江和鄱阳湖(湖口)] 5.长江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温度带、干湿区?(学生:高原气候区、亚热带;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长江干流大部分流经什么温度带和干湿区?(学生:亚热带湿润地区) (投影资料)引导学生阅读以下一组数字资料,并分析这组数字说明了什么?(资料:1.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第三位; 2.长江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居第三位; 3.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0%,居我国各河之首) (学生小结)以上这组数字说明: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八年级地理_长江_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八年级地理《长江》同步练习 1.长江的发源地是 ( ) A.唐古拉山 B.冈底斯山主峰 C.巴颜喀拉山北麓 D.巴颜喀拉山南麓 2.长江在我国河流中居于首位的是() A.流域面积和年径流量 B.流量和含沙量 C.水能蕴藏量和含沙量 D.灌溉面积和结冰期 3.被称为“黄金水道”的是()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4.我国河流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约有() A.1000条 B.1500条 C.2000条 D.2500条 5.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是() A.亚马孙河 B.尼罗河 C.刚果河 D.长江 6.长江注入()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杭州湾 7.虎跳峡位于长江的() A.金沙江河段 B.通天河河段 C.峡江河段 D.荆江河段 8.在湖北武汉注入长江的支流是() A.嘉陵江 B.汉江 C.湘江 D.赣江 9.长江干流流经了() A.9个省市 B.10个省市 C.11个省市 D.12个省市 10.长江上四大河港由上而下排列正确的是() A.攀枝花、重庆、南京、武汉 B.宜宾、重庆、武汉、南京 C.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D.宜昌、武汉、南京、上海 11.长江流域最容易发生洪水的河段是() A.金沙江河段 B.川江河段

C.荆江河段 D.峡江河段 12.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首要目标是() A.发电 B.航运 C.灌溉 D.防洪 1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 A.长江上游的特征 B.长江中游的特征 C.长江下游的特征 D.长江中上游的特征 14我国第一大河是() A.黄河 B.长江 C.松花江 D.淮河 15..有关长江的正确说法是 ( ) A.流程均居我国和世界第一 B.通航时间短 C.“黄金水道”是指长江的金沙江段 D.年径流量、流域面积、长度居第一 16.下列四组河流,符合“长江支流且由西向东排列”条件的是() A.金沙江、雅砻江、岷江、汉江 B.雅砻江、岷江、嘉陵江、赣江 C.岷江、乌江、西江、汉江 D.赣江、湘江、乌江、雅砻江 17.我国在长江中上游植树造林,主要是发挥森林的() A.含蓄水源、净化空气的作用 B.调节大气成分,增加空气湿度 C.含蓄水源、保持水土 D.防风护田、加固大堤 18.在重庆注入长江的支流是() A.雅砻江、岷江 B.乌江、嘉陵江 C.大渡河、汉江 D.湘江、赣江 19.长江的汛期长,主要是因为() A.处在季风区 B.流程长 C.南北支流对称 D.冰雪融水丰富 20.长江的支流中,最东边的一条是() A.乌江 B.湘江 C.赣江 D.嘉陵江 21.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A.中游地区 B.上中游地区 C.下游地区 D.中下游地区 22.长江流经下列盆地中的()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的开发学案

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 【学习目标】 1、能在长江流域图中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地形区。 2、掌握长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3、能够初步知道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学习重点】 掌握长江的基本概况。 【学习难点】 知道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学习过程】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采用读图分析的方法 阅读课本44-45页内容和图2.34完成: 1、在图中找出长江的发源地以及注入的海洋。 2、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3、读图2.34找出长江上、中、下游划分的界线宜昌、湖口,找出 它们所在的省区

4、看地图册找出长江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 5、在图中找出长江的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汉江、 乌江、湘江、赣江、湖泊:洞庭湖、鄱阳湖 6、读课文内容和图2.34、2.35,判断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哪 个河段,分析其原因。在上图中填出三峡水电站、葛州坝水电站。 7、阅读课文和图2.36长江航运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能力较强,结合地形、地势、气候、河道等因素进行分析。 8、说明长江在我国内河航运中的地位。 9、阅读课本47页图3.37,国家对川江河段如何进行治理,效益怎样? 10、阅读课本图2.38,国家如何对“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进行治理。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1、归纳长江的水系特征。 2、归纳长江的水文特征。 3、归纳长江开发的主要内容。 4、归纳长江的治理内容和治理措施。完成课本48页活动。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同步演练】这是你对知识的巩固 双基训练 一、选择题 1、目前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是 () A.龙羊峡 B.葛洲坝 C.三门峡 D.丹江口 2、长江流域水灾的多发地段是长江的 () A.四川盆地地区 B.长江三峡地区

八年级地理新人教版下册《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新人教版下册《长江三角洲地 区》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新人教版下册《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 知识点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成因: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 2.发展农业的条件: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位置: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 域的结合部。交通: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 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 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地位: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港: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前沿,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 道与中国沿海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处,是中国沿海主要 的枢纽港口。目前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 均居世界各港口第一位。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同时,上海也是中国举足 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 2.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

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浦东新区: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区域北翼: ①南京: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江苏省 省会。有“六朝古都”的美誉,现为中国东部地区主要 的电子、汽车、化学工业基地,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 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②苏州:东临上海,西拥太湖,是江苏省东南门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苏州 高新区是中国著名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基地。 ③昆山:位于江苏省南部,是“百戏之祖”昆曲的 发源地。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综合实力跃居 全国百强县之首,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新兴的工商 业城市。 2.区域南翼: ①杭州: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 省会。加工制造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为 支柱产业。杭州丝绸织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杭州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西湖以秀丽的湖光 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享誉中外。(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境内,南至宁波市慈溪境内,跨越杭州 湾海域,全长36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八年级】八年级地理上册23滚滚长江教学案湘教版

【关键字】八年级 滚滚长江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水文特征、存在问题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初步树立河流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水文特征、存在问题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 【课时】1课时 【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活动卡片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完成导学案中的“自学检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实施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展示该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如何学习一条河流。 展示黄河干流各河段的名称。 动态演示,思考:长江的干流形状像什么字母?明确学习目标,知道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图赞长江表格展示:长江在中国、世界上的排名 (小结)长江是中国的第一长河、第一大河,是 世界的第三大河。 温故知新,加深对长江的印象。 图划长江展示长江水系简图 描一描:干流、 7大支流 找一找:发源、流向、注入巩固新知,强化长江干流的印象。 学会读图、析图能力。 图话长江展示地图,学生查找长江干流主要流经的地区: 1、省级行政单位:11个 2、地形区:4个 3、温度带:2个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读图能力。

4、干湿区:1个 5、气候区:2个 图探长江(分组活动)结合课本和地图,让学生找一找: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黑板上,学生代表根据教师提供的卡片自由选择 贴到对应的河段中。 教师结合后面的思考问答题分段一一进行点评。 结合地图和资料,思考并回答: 1、上游:为什么水能资源最丰富?为什么选择在 三峡修大坝? 提醒学生河流水能是否丰富和水库选址的判断 标准。 展示图片:长江流域地势剖面图、两大水电站及 其所在的三峡。 简单介绍长江三峡概况和三峡水利工程的发电能 力。 结合资料,说明长江水能丰富。 (小结)长江是“水能宝库”。 2、中游:为什么容易洪水泛滥?如何治理荆江河 段? 展示图片:荆江河段特点、长江洪水泛滥的场面、 裁弯取直工程、洞庭湖湖面缩小。 播放视频:《荆江》 (小结)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中游河段治理重 点是防洪排涝。 3、下游:为什么水流平稳? 展示地图:长江干流地势剖面图 结合资料,介绍长江航运价值。 (小结)长江有“鱼米之乡”、“黄金水道”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会归纳、总结,学会读图分析思考。 培养团队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增强爱国、爱江之情,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初中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长江》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hangjiang"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长江》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黄金水道”四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中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而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头至河口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变化; 2、使学生认识长江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之情; 3、使学生了解长江水患及其治理,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

[教学难点] 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直观的电脑媒体投影,强化视觉,注重启发诱导,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学生间“合作学习”的优势,开展讨论,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路。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读图分析能力。 2.以图忆文,培养记忆力。 3.指导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 [教学设想] 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新课;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展示媒体投影,学生分组讨论,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归纳,深化提高;讲授过程中,穿插课堂练习,强化落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长江流域景观展示,调动学生的激情,

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教学设计 刘晓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长江水系概况。 2、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的水文特征; 3、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治理保护。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得河流特征的初步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 2、通过讲述长江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3、唤起学生对保护长江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长江的概况; 2、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 三、教学难点: 1、河流特征分析; 2、读图分析长江干支流及剖面图;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法、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音频《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 2 长江概况学习: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通过板图归纳完成(1)长江的源头位于什么省? 发源于哪里?在什么省区注入什么海洋? (2)长江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单位? (3)长江干流依次流经哪些地形区?哪种干湿地区? (4)长江的上、中、下游是怎样划分的,界限分别在哪? (5)在水系图中找出主要支流湖泊: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汉江;洞庭湖、鄱阳湖 3、长江的开发与利用:通过长江剖面图分析归纳长江的利用(1)、水能资源——“水能宝库” 主要集中在上游段,尤其源头至宜宾一段 已建成的水电站和水利枢纽:三峡、葛洲坝 (2)、航运能力——“黄金水道” 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航运价值高。 长江支流众多,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水量大可四季通航。其通航里程达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航运里程的2/3。理论运量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长江作业

《河流》课后作业(第2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我国第一大河是()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淮河 (2012·菏泽学业考)中国经济网 2012年5月3日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流域共计划开发25级电站,总装机规模相当于4座三峡。“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水电在西南,西南水电在金沙”的大格局已然形成。据此完成2、3题。 2.长江自西向东注入()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3.金沙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B.金沙江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C.长江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D.长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4.(2012·苏州学业考)“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A.长江上游的景观 B.长江中游的景观 C.黄河上游的景观 D.黄河下游的景观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5、6题。 5.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a是() A.小浪底 B.葛洲坝 C.二滩 D.三峡 6.最长的支流b是() A.嘉陵江 B.湘江 C.赣江 D.汉江 7.下列所示长江的支流,由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A.金沙江、岷江、雅砻江、汉江 B.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 C.赣江、湘江、乌江、雅砻江 D.岷江、湘江、嘉陵江、赣江 8.长江流域发生大洪灾的频率,在1300~1950年平均每14年一次,而近40年中,不到3年就有一次。进入20世纪80年代,长江流域几乎年年发生洪灾。1998年长江全流域的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长江流域洪灾频率加快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自然界气候的反常 B.人们对工程设施的维护不及时 C.人工河道减少 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河湖淤积、湖面减小 (2012·威海学业考)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长江水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流以南的支流每年先进入汛期 B.下游的支流多,水量大 C.上游大型湖泊众多 D.下游水能资源丰富 10.关于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竣工后产生的综合效益,说法不正确的是()A.阻碍了长江航运,缩短了运输里程 B.从宜昌到重庆的河运能力大大提高 C.可以有效调节长江中下游水位 D.能有效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电能紧张问题 二、综合题

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

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 富源县营上镇民家中学付永华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说出长江的源流概况及上、中、下游的划分。 ●指图说出长江主要支流。 ●运用图文资料,说出长江各河段主要水文特征。 【教学目标】 1.运用长江流域示意图,说出长江的源头、入海口、上中下游的划分。(重点) 2.指图说出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等主要支流,并注意观察其与干流交汇处的 城市或湖泊等地理事物。(重点) 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长江各河段主要水文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难点) 4.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模式】六环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 【教具准备】中国水系图、长江流域图、长江航道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播放《长江之歌》,使学生初步感 受长江的壮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预习成果, 提出问题困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出示目标预习展示 本课时主要掌握长江的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程和流域面积及流经的省、市、自治区。 学案导学问题探究(板书) 探究一我国第一大河 1、读课本P40表2.1“我国主要河流比较”,用 数据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长度_____千米,流域面积______万平方千米, 年径流量_______亿立方米。 2、读“长江流域”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的发源地______,入海______。 做一做: 比较说出长江是我国第 一大河。 读一读: “长江流域”图,扮演 长江,从哪里来,又到 哪里去。 用数据说明长江是 我国第一大河。

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 练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练习 知能提升 1.下列四条河流汛期最长的是() A.松花江 B.黄河 C.长江 D.珠江 2.有关我国河流与湖泊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②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弱水③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松花江④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⑤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读长江水系图,完成第3~4题。 3.《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指的是() A.巴颜喀拉山脉东海 B.唐古拉山脉渤海 C.唐古拉山脉东海 D.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4.③河在A城流入长江,③河是() A.雅砻江 B.岷江 C.嘉陵江 D.汉江 5.金沙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B.金沙江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C.长江年径流量全国第一,水量最大 D.长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6.目前,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防洪 B.发展灌溉 C.疏浚航道 D.开发水能 7.关于长江各河段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河道弯曲,号称“九曲回肠” B.中游水能丰富,被誉为“水能宝库” C.中下游河湖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D.各河段江阔水深,被称为“黄金水道” 8.我国季风区河流上游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抬升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洪涝灾害频发 D.水污染严重 9.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夏季气温越高,水量越大 B.乙区域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冬季有结冰现象 C.甲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多为外流河 D.乙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河流水量大 10.读长江流域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