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

实验: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

实验: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
实验: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

1

2

3

4

5 0

10

20

30

40

50

cm

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要探究的问题的含义和进行探究的基本思路。

2、能够比较各方案的优劣,能够控制实验过程和测量、处理实验数据。

3、能够由实验数据分析预想的结论是否成立。 二、重难点

重点:实验方案的理解与设计和实验的实施过程 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三、预习学案 (一)教材助读

1、一维碰撞:

2、如图,2的质量不变时,增加1的质量,2摆动的最大角度 如果1的质量远远小于2的质量,1碰撞后的速度方向为

如果2被碰撞后能够摆动的最大角度为60°,绳长为1m ,2的质量为0.5Kg,则2被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

3、认真预读教材案例一,分别思考图16.1-3中三幅图是进行怎样的实验,分别说明碰撞前后两个物体速度之间的关系?

4、案例三中两个小车碰撞后速度之间有何关系?怎样得到它们碰撞前后的速度? (二)预习检测

1、在某次使用气垫导轨做实验的过程中,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的滑块上遮光板的长度如图d= ,遮光板经过光电门所用时间为t=5ms ,则物体经过光电门的速度V=

2、在做案例三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如图的一张纸带,经测得AB 、BC 间相邻点距离相等且分别为1cm 和2.2cm 则碰撞前速度为 碰撞后的速度为

四、探究学案

在某次使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测得1m =1kg ,2m =0.5kg ,遮光板长度如预习检测1中数值,第一次2m 静止,碰前1m 经过遮光板的时间为0.688ms ,碰撞后1m 和2m 分别经过遮光板的时间为1.150ms 和0.860ms ,用以上数据填写下表

若第二次2m 和1m 相向运动,碰撞前1m 和2m 经过遮光板的时间分别为0.860ms 和1.720ms ,碰撞后1m 和2m 分别经过遮光板的时间为3.440ms 和0.860ms ,用以上数据填写下表

碰前 碰后 质量 速度

碰前 碰后 质量

速度

实验结论:

第一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训练案1.在利用悬线悬挂等大小球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挂两球的细绳长度要适当,且等长

B.由静止释放小球,以便较准确计算小球碰前速度

C.两小球必须都是钢性球,且质量相同

D.两小球碰后可以粘在一起共同运动

2.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哪些因素可导致实验误差() A.导轨安放不水平B.小车上挡光板倾斜

C.两小车质量不相等D.两小车碰后连在一起

3.若用打点计时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下列哪些操作是正确的()

A.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改变两车的质量B.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碰撞后粘在一起C.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

D.先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4.如图16-1-5所示,在用两小球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关于入射小球在斜槽中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释放点越低,小球受阻力越小,入射小球的入射速度越小,误差越小

B.释放点越高,两球碰后水平位移越大,水平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小,两球速度的测量越准确

C.释放点越高,两球相撞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m v”之差越小,误差越小

D.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越大,支柱对被碰小球的阻力造成的影响越小

图16-1-5 图16-1-6

5.质量分别为m1=1 kg和m2=3 kg的两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正碰,碰撞时间忽略不计,其x-t图象如图16-1-6所示,试通过计算回答:碰撞前后m1v、m2v的总量是否守恒?

6.某同学用图16-1-7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开始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16-1-7中O点是水平槽

图16-1-7 图16-1-8

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地痕迹如图16-1-8所

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

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________ cm.

(2)

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________(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和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图16-1-9

7.如图16-1-9所示的装置中,质量为m A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m B 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支柱N上.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使悬线在A球释放前张直,且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α,A球释放后摆动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正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直线夹角β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α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球的落点.

(1)图16-1-9中x应是B球初始位置到________的水平距离;

(2)为了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应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理量.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m A v A=________________;m A v A′=______________;m B v B′

=__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在实验室用两端带竖直挡板C、D的气垫导轨和有固定挡板的质量都是M的滑块A、B,做探究碰撞中不变量的实验:

(1)把两滑块A和B紧贴在一起,在A上放质量为m的砝码,置于导轨上,用电动卡销卡住A和B,在与A和B的固定挡板间放一弹

簧,使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上的压缩状态。

(2)按下电钮使电动卡销放开,同时起动两个

记录两滑块运动时间的电子计时器,当A和B与

挡板C和D碰撞同时,电子计时器自动停表,记

下A至C运动时间t1,B至D运动时间t2。

(3)重复几次取t1,t2的平均值。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在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②应测量的数据还有;

③作用前A、B两滑块速度与质量乘积之和为,作用后A、B两滑块速度与质量乘积之和为。

碰撞过程中冲量的研究

实验碰撞过程中冲量的研究 两物体发生碰撞,在短暂的时间内速度有很大的变化。由动力学基本原理可知,在碰撞的时间间隔内物体相互的作用力将非常大。称这种在短暂时刻发生远大于普通力的力称为碰撞力。碰撞可分为完全弹性碰撞,一般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力的冲量称为碰撞冲量,它是过程量,表述了对物体作用一段时间的积累效应,是改变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原因。本实验采用动力学小车系统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冲量的实时测量。 【实验目的】 1、理解冲量的物理意义,掌握测量冲量的方法。 2、验证动量定理。 3、比较完全弹性碰撞、一般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的冲量变化。 【实验仪器】 计算机(含Datastudio软件)、PACSO物理实验组合仪、数据采集接口器。 【实验原理】 当一个物体撞击到一个障碍物,随着撞击的发生作用到物体上的力会变化。为了描述碰撞瞬间的作用,引入冲量的概念。冲量I是作用力F在时间t内的积累效果。不是瞬时效果。它描述的是作用力在一段时间内总的“作用”多大和方向。 (1) 冲量取决于力和时间两个因素,较大的力在较短的时间内的积累效果,可以和较小的力在较长时间内的积累效果相同。为了减小碰撞过程的冲击力,我们通常采用各种方法增大碰撞时间。如较大的驾驶室空间,安全气囊,车内的安全带,弹性绳索,有弹性的安全网等。 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的力的冲量,这个关系叫做动量定理。 (2) 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 i和V f分别为物体碰撞前后的物体的速度。即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改变量,不论是完全弹性碰撞、一般碰撞还是完全非弹性碰撞。 【仪器介绍】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20米的水平导轨的一端为运动传感器,用于测量动力学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小车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导轨的另一端为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动力学小车碰撞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力传感器的测力端有弹簧、磁体(和小车的磁体同极)、金属和橡皮泥,分别用于模拟完全弹性碰撞、一般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变量之间的关系测试题及答案

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46分) 1、一个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0 厘米,挂上物体以后弹簧会变长,每挂上一千克物体,弹 簧就会伸长1.5厘米,如果所挂物体总质量为X (千克),那么弹簧伸长的长度y (CM可以表示为 ________ ,在这个问题中自变量是_____ ,因变量是_____ ;如果所挂物体总质量 为X(千克)那么弹簧的总长度Y(CM可以表示为_______ ,在这个问题中自变量是_______ ,因变量是 ____ 。 2、为了美化校园,学校共划出84米 2 的土地修建4 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花坛,如果每个 花坛的一条边为X (米),那么另一条边y (米)可以表示为______ o 3、一辆汽车正常行驶时每小时耗油8 升,油箱内现有52 升汽油,如果汽车行驶时间为t (时),那么油箱中所存油量Q (升)可以表示为___ ,行驶3小时后,油箱中还剩余汽油 _____ 升,油箱中的油总共可供汽车行驶 ____________ 小时。___________ 4.一圆锥的底面半径是5cm,当圆锥的高由2cm变到10cm时,圆锥的体积由cm3变到 _______ cm3. 5.梯形上底长16,下底长X,高是10,梯形的面积s与下底长x间的关系式是 ____________ .当x = 0时,表示的图形是_______ ,其面积_________ . 4、如图6—1,甲、乙二人沿相同的路线前进,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 (1)刚出发时乙在甲前面____ 千米。(2)两人各用了_____ 小时走完路程。 (3)甲共走了___ 千米,乙共走了______ 千米。 5、如图6—2 是我国某城市春季某一天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在这一天 中,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 时,温度为_____ °C,在______ 时到 ____ 时的时段内,温度持续上升,这一天的温差是_____ ° C o 图6—1 图6—2 图6—3 6、如图6—3,a//b,直线c与a、b分别交于A、B两点,当直线b绕B点旋转时,/ 1 的大小会发生变化。直线a为保证与b平行,相应的/ 2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如果 / 1度数为x度,那么/ 2的度数y可以表示为 _______ ,在这个问题中自变量是____

碰撞过程中冲量的研究终审稿)

碰撞过程中冲量的研究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实验碰撞过程中冲量的研究 两物体发生碰撞,在短暂的时间内速度有很大的变化。由动力学基本原理可知,在碰撞的时间间隔内物体相互的作用力将非常大。称这种在短暂时刻发生远大于普通力的力称为碰撞力。碰撞可分为完全弹性碰撞,一般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力的冲量称为碰撞冲量,它是过程量,表述了对物体作用一段时间的积累效应,是改变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原因。本实验采用动力学小车系统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冲量的实时测量。 【实验目的】 1、理解冲量的物理意义,掌握测量冲量的方法。 2、验证动量定理。 3、比较完全弹性碰撞、一般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的冲量变 化。 【实验仪器】 计算机(含Datastudio软件)、PACSO物理实验组合仪、数据采集接口器。 【实验原理】 当一个物体撞击到一个障碍物,随着撞击的发生作用到物体上的力会变化。为了描述碰撞瞬间的作用,引入冲量的概念。冲量I是作用力F

在时间t 内的积累效果。不是瞬时效果。它描述的是作用力在一段时间内总的“作用”多大和方向。 I =∫III I (1) 冲量取决于力和时间两个因素,较大的力在较短的时间内的积累效果,可以和较小的力在较长时间内的积累效果相同。为了减小碰撞过程的冲击力,我们通常采用各种方法增大碰撞时间。如较大的驾驶室空间,安全气囊,车内的安全带,弹性绳索,有弹性的安全网等。 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的力的冲量,这个关系叫做动量定理。 I =ΔP =II I ?II I (2) 其中m 为物体的质量,V i 和V f 分别为物体碰撞前后的物体的速度。即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改变量,不论是完全弹性碰撞、一般碰撞还是完全非弹性碰撞。 【仪器介绍】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20米的水平导轨的一端为运动传感器,用于测量动力学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小车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导轨的另一端为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动力学小车碰撞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力传感器的测力端有弹簧、磁体(和小车的磁体同极)、金属和橡皮泥,分别用于模拟完全弹性碰撞、一般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16.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习题

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习题 A组 1.在气垫导轨上进行实验时首先应该做的是() A.给气垫导轨通气 B.给光电计时器进行归零处理 C.把滑块放到导轨上 D.检查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是否能够挡光计时 解析:为保护气垫导轨,同时为了保证滑块与导轨间的摩擦力为零,实验时应该先给它通气。选项A 正确。 答案:A 2.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A.停表、天平、刻度尺 B.弹簧测力计、停表、天平 C.天平、刻度尺、光电计时器 D.停表、刻度尺、光电计时器 解析:用天平测滑块质量,用刻度尺测挡光片的宽度。运动时间是指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由光电计时器计时,因此不需要停表。 答案:C 3.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实验条件是()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球每一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D.碰撞的瞬间,入射球和被碰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 解析: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要求入射小球每次到槽口时,具有相同的速度,所以应从槽上同一位置滚下,但斜槽不需要光滑,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由于碰撞前、后要求小球均做平抛运动,且抛物线在同一平面,选项B、D正确。只有满足实验所必需的条件,所做实验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答案:BCD 4.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有以下说法:①碰撞前两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相同;②质量m1等于质量m2;③碰撞后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④碰撞前两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由题图可知,m1和m2碰前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但运动方向相反,碰后两物体位置不变,即处于静止,所以碰后速度都为零,故①③错误,④正确;又由图线夹角均为θ,故碰前速度大小相等,m1等于m2,②也正确。 答案:C

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题

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3分,共30分) 1.李老师骑车外出办事,离校不久便接到学校到他返校的紧急电话,李老师急忙赶回学校.下面四个图象中,描述李老师与学校距离的图象是( ) 2.已知变量x ,y 满足下面的关系 则x ,y 之间用关系式表示为( ) A.y =x 3 B.y =-3 x C.y =-x 3 D.y =3 x 3.某同学从学校走回家,在路上遇到两个同学,一块儿去文化宫玩了会儿,然后回家,下列象能刻画这位同学所剩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关 A. B. C. D.

系的是() 4.地表以下的岩层温度y随着所处深度x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个地点y与x的关系可以由公式20 y来表示,则y随x的增大而 35+ =x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某校办工厂今年前5个月生产某种产品总量(件)与时间(月)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对于该厂生产这种产品的说法正确的是()A.1月至3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两月生产总量逐月减少B.1月至3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两月均产总量与3月持平 C.1月至3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两月均停止生产 D.1月至3月生产总量不变,4,5两月均停止生产 图2 6.如图2是反映两个变量关系的图,下列的四个情境比较合适该图的是()

A.一杯热水放在桌子上,它的水温与时间的关系 B.一辆汽车从起动到匀速行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C.一架飞机从起飞到降落的速度与时晨的关系 D.踢出的足球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7.如图3,射线l 甲 ,l 乙 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在自行车比赛中所走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则图中显示的他们行进的速度关系是( ) A.甲比乙快 B.乙比甲快 C.甲、乙同速 D.不 一定 8.在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来加热水的过程中,热水器里的水温随所晒时间的长短而变化,这个问题中因变量是( ) A.太阳光强弱 B.水的温度 C.所晒时间 D.热水器 9.长方形的周长为24厘米,其中一边为x (其中0>x ),面积为y 平方厘米,则这样的长方形中y 与x 的关系可以写为( ) A 、2x y = B 、()212x y -= C 、()x x y ?-=12 D 、()x y -=122 10如果没盒圆珠笔有12支,售价18元,用y (元)表示圆珠笔的售价,x 表示圆珠笔的支数,那么y 与x 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 (A )y=12x (B )y=18x (C )y=2 3 x (D )y=32 x 二、填一填,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每小题3分,共30分) 1.某种储蓄的月利率是0.2%,存入100元本金后,则本息和y (元)

动量、冲量及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反冲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知识点一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一、动量概念及其理解 ( 1 )定义:物体的质量及其运动速度的乘积称为该物体的动量p=mv ( 2)特征:① 动量是状态量,它与某一时刻相关; ②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相同。 (3)意义:速度从运动学角度量化了机械运动的状态, 动量则从动力学角度量化了机械运动的状态。 二、冲量概念及其理解 (1 )定义:某个力与其作用时间的乘积称为该力的冲量I=F △t (2)特征:①冲量 是过程量,它与某一段时间相关; ②冲量是矢量,对于恒力的冲量来说,其方向就是该力的方向。 ( 3)意义: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对于质量确定的物体来说,合外力决定着其速度将变多快;合外力的冲量将决定着其速度将变多少。对于质量不确定的物体来说,合外力决定着其动量将变多快;合外力的冲量将决定着其动量将变多少。 三、动量定理:F ?t = mv2 - mv1 F?t是合外力的冲量,反映了合外力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 (1)动 量定理公式中的F?t是合外力的冲量,是使研究对象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2)在所研究的物理过程中,如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外力作用时间相同,求合外力的冲量可先求所有力的合外力,再乘以时间,也可求出各个力的冲量再按矢量运算法则求所有力的会冲量; ( 3)如果作用在被研究对象上的各个外力的作用时间不同,就只能先求每个外力在相 应时间内的冲量,然后再求所受外力冲量的矢量和. ( 4)要注意区分“合外力的冲量”和“某个力的冲量”,根据动量定理,是“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而不是“某个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注意) 。 知识点二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反冲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知识总结归纳 1. 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对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系统,而满足动量守恒的物理过程常常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短暂时间内发生的。 2. 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 ( 1)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合力为零 (不管物体间是否相互作用) ,此时合外力冲量为零,故系统动量守恒。当系统存在相互作用的内力时,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相互作用的内力产生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得系统内相互作用的物体动量改变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即内力只能改变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而不能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 2)近似守恒:当外力为有限量,且作用时间极短,外力的冲量近似为零,或者说外力的冲量比内力冲量小得多,可以近似认为动量守恒。 (3)单方向守恒:如果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不为零,而外力在某方向上分力的和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3. 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需注意: ( 1)矢量性:表达式m1v1+m2v2=m1v1 m2v2 中守恒式两边不仅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

(完整)七年级数学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测试题

变量之间的关系 1.如果一盒圆珠笔有12支,售价18元,用y(元)表示圆珠笔的售价x,表示圆珠笔的支数,那么y与x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 A.x y12 = B.x y18 = C.x y 3 2 = D.x y 2 3 = 2.在一定条件下,若物体运动的路程(s米)与时间(t秒)的关系式为1 2 32+ + =t t s,则当4 t=时,该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 ) A.28米B.48米C.57米D.88米 3.在某次试验中,测得两个变量m和v之间的4组对应数据如下表: m 1 2 3 4 v0.01 2.9 8.03 15.1 则m与v之间的关系最接近于下列各关系式中的( ) A.22 v m =-B.21 v m =-C. 33 v m =-D.1 v m =+ 4.“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 5.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C0 37左右,但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不尽相同,如图1反 映了一天24小时内小红的体温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清晨5时体温最低B.下午5时体温最高 C.这一天小红体温T C0的范围是36.5≤T≤37.5 D.从5时至24时,小红体温一直是升高的 6.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一个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 输入… 1 2 3 4 5 … 输出 (1) 2 2 5 3 10 4 17 5 26 … 那么,当输入数据8时,输出的数据是( ) A. 8 61 B. 8 63 C. 8 65 D. 8 67 7.如图2,图象(折线OEFPMN)描述了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第3分时汽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B.第12分时汽车的速度是0千米/时 C.从第3分到第6分,汽车行驶了120千米 D.从第9分到第12分,汽车的速度从60千米/时减少到0千米/时 8.向高为10厘米的容器中注水,注满为止,若注水量) (3 cm V与水深 36.5 17 12 5 T/()C0 t/h 24 37.5 图1 图2 图3 图4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十六章第一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基础题 1.【题文】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下列哪些因素可导致实验误差 A.导轨安放不水平 B.滑块上挡光板倾斜 C.两滑块质量不相等 D.两滑块碰后连在一起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了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选项A中,导轨不水平将导致滑块速度受重力分力影响,从而产生实验误差;选项B中,挡板倾斜会导致挡光板宽度不等于挡光阶段滑块通过的位移;实验中并不要求两滑块的质量相等;两滑块碰后连在一起只意味着碰撞过程能量损失最大,并不影响碰撞中的守恒量,答案为AB. 【题型】多选题 【备注】 【结束】 2.【题文】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仪器按要求安装好后开始实验,第一次不放被碰小球,第二次把被碰小球直接静止放在斜槽末端的水平部分,在白纸上记录重锤位置和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依次为O、A、B、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A、B B.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C、B C.第二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将同时落地 D.第二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不会同时落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最远的C点一定是被碰小球的落点,碰后入射小球的速度将减小,因此A、B均错误;由于被碰小球是放在斜槽末端的,因此被碰小球飞出后入射小球才可能从斜槽末端飞出,两小球不可能同时落地,C错,D对.所以答案是D. 【题型】单选题 【备注】 【结束】 3.【题文】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也可以探究mv2这个量(对应于动能)的变化情况. 若采用如图所示弓形弹片弹开滑块的方案,弹开后mv2的总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开前的总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于弹片的弹性势能转变为滑块的动能,滑块的动能增加.【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实验,关键是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探究“mv2”这个量(对应于动能的2倍)的变化情况,方法就是通过测量滑块的速度的变化,判定能量的转化关系. 若采用弓形弹片弹开滑块的方案,开始时两个滑块都处于静止状态,弹开的过程弹片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滑块的动能,所以弹开后mv2的总量大于弹开前的总量. 【题型】填空题 【备注】 【结束】 4.【题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完成“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若实验中选取的A、B两球半径相同,为了使A、B发生一维碰撞,应使两球悬线长度________,悬点Q1、Q2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____。

变量之间的关系测试题及答案

《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一个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0厘米,挂上物体以后弹簧会变长,每挂上一千克物体,弹簧就会伸长厘米,如果所挂物体总质量为X(千克),那么弹簧伸长的长度y(CM)可以表示为___,在这个问题中自变量是___,因变量是___;如果所挂物体总质量为X(千克)那么弹簧的总长度Y(CM)可以表示为___,在这个问题中自变量是___,因变量是___。 2、为了美化校园,学校共划出84米2的土地修建4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花坛,如果每个花坛的一条边为X(米),那么另一条边y(米)可以表示为___。 3、一辆汽车正常行驶时每小时耗油8升,油箱内现有52升汽油,如果汽车行驶时间为t (时),那么油箱中所存油量Q(升)可以表示为___,行驶3小时后,油箱中还剩余汽油___升,油箱中的油总共可供汽车行驶___小时。4.一圆锥的底面半径是5cm,当圆锥的高由2cm变到10cm时,圆锥的体积由________变到_________. 5.梯形上底长16,下底长x,高是10,梯形的面积s与下底长x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当x =0时,表示的图形是_______,其面积________. 4.如图6—1,甲、乙二人沿相同的路线前进,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 (1)刚出发时乙在甲前面___千米。(2)两人各用了___小时走完路程。 (3)甲共走了___千米,乙共走了___千米。 5、如图6—2是我国某城市春季某一天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在这一天中, 最低气温出现在___时,温度为___°C,在___时到___时的时段内,温度持续上升,这一天的温差是___°C。 10121416182022 1 2 B A c b a 图6—1 图6—2 图6—3 6、如图6—3,ay=100+ B. y=100+ C. y=1+136x D. Y=1+ 2、某次实验中,测得两个变量v和m的对应数据如下表,则v和m之间的关系最接近于下列 关系中的()。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教案.doc

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学习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3、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在对现象规律的语言阐述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可引伸到各事物间的关联性,使自己溶入社会。 ★教学重点 碰撞中的不变量的探究 ★教学难点 实验数据的处理.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实验,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完成该实验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如气垫导轨、滑块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 (1)台球由于两球碰撞而改变运动状态。 (2)微观粒子之间由于相互碰撞而改变状态,甚至使得一种粒子转化为其他粒子.师:碰撞是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两个物体发生碰撞后,速度都发生

变化. 师:两个物体的质量比例不同时,它们的速度变化也不一样. 师:物理学中研究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节通过实验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守恒). (二)进行新课 1.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 1.1 一维碰撞 师:我们只研究最简单的情况——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 这种碰撞叫做一维碰撞. 课件:碰撞演示 如图所示,A 、B 是悬挂起来的钢球,把小球A 拉起使其悬线与竖直线夹一角度a ,放 开后A 球运动到最低点与B 球发生碰撞,碰后B 球摆幅为β角.如两球的质量m A =m B ,碰后A 球静止,B 球摆角β=α,这说明A 、B 两球碰后交换了速度; 如果m A >m B ,碰后A 、B 两球一起向右摆动; 如果m A

实验:探究碰撞中动量的变化规律正式版

实验:探究碰撞中动量的变化规律 为了使问题简化,这里研究两个物体的碰撞,且碰撞前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一直线运动.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如果速度与我们规定的正方向一致取正值,相反取负值,根据实验求出两物体碰撞前动量p=m1v1+m2v2和碰撞后动量p′=m1v1′+m2v2′,看一看p与p′有什么关系? 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要考虑的问题 (1)如何保证碰撞前后两物体的速度在同一条直线上. (2)如何测定碰撞前、后两物体的速度. 2.实验案例:气垫导轨上的实验 实验器材有气垫导轨、气泵、光电计时器、天平等. 气垫导轨装置如图1所示,由导轨、滑块、挡光条、光电门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如图2所示,图中气垫层的厚度放大了很多倍),这样就大大减小了由摩擦产生的误差. 图1 图2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 (2)速度的测量:用光电计时器测量 设s为滑块上挡光条的宽度,t为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滑块上挡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则v=s t. (3)不同碰撞情景的实现:利用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设计各种类型的碰撞,利用在滑块上加重物的方法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 实验步骤 1.调节气垫导轨,使其水平.是否水平可按如下方法检查:打开气泵后,导轨上的滑块应该能保持静止. 2.按说明书连接好光电计时器与光电门. 3.如图3所示,把中间夹有弯形弹簧片的两个滑块置于光电门中间保持静止,烧断拴弹簧片的细线,测出两滑块的质量和速度,将实验结果记入设计好的表格中. 图3 4.如图4所示,在滑片上安装好弹性碰撞架.两滑块从左、右以适当的速度经过光电门后在两光电门中间发生碰撞,碰撞后分别沿与各自碰撞前相反的方向运动再次经过光电门,光电计时器分别测出两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测出它们的质量后,将实验结果记入相应表格中. 图4 5.如图5所示,在滑块上安装好撞针及橡皮泥,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停在两光电门之间,装有撞针的滑块从一侧经过光电门后两滑块碰撞一起运动经过另一光电门,测出两滑块的质量和速度,将实验结果记入相应表格中. 图5

初一下变量之间的关系练习题

第四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题(B 卷) 1、某产品生产流水线每小时生产100件产品,生产前无产品积压,生产3小时后,安排工人装箱,若每小时装150件,则未装箱产品数量y 与时间t 关系图为( ) B C D . 2、小明一出校门先加速行驶,然后匀速行驶一段后,在距家门不远的地方开始减速,最后停止,下面的图( )可以近似地刻画出他在这一过程中的时间与速度的变化情况. (A ) (B ) (C ) (D ) 3、“健康重庆”就是要让孩子长得壮,老人寿命更长,全民生活得更健康.为了响应“健康重庆”的号召,小明的爷爷经常坚持饭后走一走.某天晚饭后他慢步到附近的融侨公园,在湖边亭子里休息了一会后,因家中有事,快步赶回家.下面能反映当天小明的爷爷所走的路程y 与时间x 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4、柿子熟了从树上自然掉落下来,下面哪一幅图可以大致刻画出柿子下落过程中(即落地前)的速度变化情况( ) .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C ) (D ) 时间 (B ) 时间 时间 (A )

5、如图,一只蚂蚁以均匀的速度沿台阶12345A A A A A →→→→爬行,那么蚂蚁爬行的高度..h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大致是( ) 5、百舸竞渡,激情飞扬. 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长寿区在长寿湖举行了龙舟赛. 如图是甲、乙两支龙舟队在比赛时的路程s (米)与时间t (分钟)之间关系的图象,请你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1.8分钟时,哪支龙舟队处于领先地位? (2)在这次龙舟比赛中,哪支龙舟队先到达终点? (3)比赛开始多少时间后,先到达终点的龙舟队就开始领先? 6.为了鼓励小强勤做家务,培养劳动意识,小强每月的总费用等于基本生活费加上奖 励(奖励由上个月他的家务劳动时间确定).已知小强4月份的家务劳动时间为20小时, 他5月份获得了400元的总费用.小强每月可获得的总费用与他上月的家务劳动时间之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 因变量是_______; (2)小强每月的基本生活费为________元. (3)若小强6月份获得了450元的总费用, 则他5月份做了_______小时的家务. (4)若小强希望下个月能得到120元奖励, 则他这个月需做家务________小时. 3.4 1A 2A 3A 4A 5A A . B . C . D .

碰撞过程中动能转化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310893966.html, 碰撞过程中动能转化问题 作者:邓先君邓艾 来源:《中学物理·高中》2013年第04期 碰撞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一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形式,无论在宏观世界还是粒子物理领域都是一个极具应用价值、值得深究的问题.中学阶段,碰撞模型的建立是简单的系 统概念的应用,是对相互作用矢量关系的深化.在生活上和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们把碰撞理解 为物体之间由于内力作用导致系统内部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者能量形式发生转化的过程. 粒子物理中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还会导致粒子形态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粒子或者出现新的物质形态.在现代物理的前沿领域,粒子对撞在粒子物理或者高能物理领域应用颇多.故,在基础教育阶段,条件许可的话我们有必要对碰撞过程中物体之间的动能转化做细致深入的理解.这里重点从原理上建立碰撞模型来说明一些动能损失的相关问题,进而细致解释为什 么碰撞过程中物体黏到一起时系统动能损失最大. 体系的动量关系 碰撞过程中内力在相当短的δt时间里迅速变化(见图1).由于内力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力,为物体(此概念包括微观包括粒子,后不多做说明)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在 这个过程中,相互作用时间δt极短,又相对于系统所受的内力而言,外力F只是一个小量, 故系统所受外力的冲量∫t0Fdt可认为趋近近于零,系统动量守恒.这是处理碰撞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即:碰撞系统在碰撞前后按动量守恒来处理.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速度分别为v1、v2(v1>v2)的体系一维碰撞的动量方程为 体系的动能转化关系 人教版的高级中学物理教材选修3-5中定义“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样的碰撞叫 做弹性碰撞;如果机械能不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非弹性碰撞.”这是该版教材对碰撞从能量角度的定义.鉴于中学阶段势、场的概念并不清晰,保守力也未能多作介绍,所以对机械能的界 定并不具体,况且机械能只是物理学中一个阶段性的过渡概念不宜深化也无从深化.我们不推 荐过分从机械能角度去界定碰撞过程中系统的能量关系.而是从参与碰撞的物体动能变化角度 来说明能量转化的问题,这样就会显得更直观更全面更具有优越性. 个人认为在碰撞问题处理时,把系统动能减少的情形称之为非弹性碰撞,并引入完全非弹性碰撞的概念来对称定义动能损失最大的碰撞形式,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更易于清晰科学的说明问题.对应于完全非弹性碰撞,把弹性碰撞称之为完全弹性碰撞.于是整个碰撞部分从动能角度来解释,在理论上全面而具备对称性.下面所有的讨论都将建立在上述理解上. 碰撞,是建立在动量守恒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模型.从原理上看,内力的冲量矢量和为零, 对系统的总动量不产生影响,但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会对系统做功.人们之所以对之

2018年度新的课标创新的人教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1节实验∶探究碰撞中地不变量

一、实验目的 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 二、实验原理 1.合理猜想不变量 在一维碰撞中,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只有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1、m 2,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 1、v 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 ′1、v ′2。如果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一致,则速度取正值,否则取负值。 依据猜想与假设,依次研究以下关系是否成立: (1)m 1v 1+m 2v 2=m 1v ′1+m 2v ′2。 (2)m 1v 21+m 2v 22=m 1v ′21+m 2v ′22。 (3)v 1m 1+v 2m 2=v ′1m 1+v ′2m 2 。 …… 2.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一 利用气垫导轨实现一维碰撞。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 1、m 2。 (2)速度的测量:利用公式v =Δx Δt ,式中Δx 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Δt 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对应的时间。测出A 碰前速度v 1和碰后A 、B 速度v ′1、v ′2。 (3)利用在滑块上增加重物的方法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

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的小球实现一维碰撞。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方案三利用小车在光滑桌面上碰撞另一静止小车实现一维碰撞,两小车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三、实验器材 方案一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带挡光片)、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 方案二 带细线的小球(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 方案三 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 四、实验步骤 无论采用哪种方案,实验过程均可按实验方案合理安排,参考步骤如下: 1.用天平测量两滑块的质量m1、m2,填入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 2.安装实验装置。 3.使物体发生碰撞。 4.测量或读出相关物理量,计算有关速度,填入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 5.改变碰撞条件,重复步骤3、4。 6.整理实验器材。 五、数据处理 1.实验中记录数据用的表格: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3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选择题 1.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量是2 B. 变量是C、π、r C. 变量是C、r D. 常量是2、r 2.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 x≤2 B. x≥2 C. x<2 D. x>2 3.据测试:拧不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滴出100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小康同学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水龙头以测试的速度滴水,当小康离开x分钟后,水龙头滴出y毫升的水,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A. y=0.05x B. y=5x C. y=100x D. y=0.05x+100 4.如图所示,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点表示此时快车到达乙地 B. B﹣C﹣D段表示慢车先加速后减速最后到达甲地 C. 快车的速度为km/h D. 慢车的速度为125km/h 5.柿子熟了,从树上落下来.下面的()图可以大致刻画出柿子下落过程中(即落地前)的速度变化情况. A. B. C. D. 6.一个长方体木箱的长为4㎝,宽为,高为宽的2倍,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S与的关系及长方体的体积V与的关系分别是()

A. , B. , C. , D. , 7.“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A. B. C. D. 8.自行车以1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它所行走的路程S(千米)与所用的时间t(时)之间的关系为() A. S=10+t B. C. S= D. S=10t 9.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在弹簧的承受范围内,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的物体的重量x(kg)间有下表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cm B. 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C. 随着所挂物体的重量增加,弹簧长度逐渐边长 D. 所挂物体的重量每增加1kg,弹簧长度增加0.5cm 10.赵悦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一开始以某一速度行进,途中车子发生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课时间,于是就加快了车速,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S为距离,t为时间),符合以上情况的是() A. B. C. D. 11.上周周末放学,小华的妈妈来学校门口接他回家,小华离开教室后不远便发现把文具盒遗忘在了教室里,于是以相同的速度折返回去拿,到了教室后碰到班主任,并与班主任交流了一下周末计划才离开,为了不让妈妈久等,小华快步跑到学校门口,则小华离学校门口的距离y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完整版)变量之间的关系测试题及答案

?·3ì ?§ ?× 20 15 òò 10 5 ?× 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6 分) 1、一个弹簧,不挂物体时长 10 厘米,挂上物体以后弹簧会变长,每挂上一千克物体,弹簧就会伸长 1.5 厘米,如 果所挂物体总质量为 X (千克),那么弹簧伸长的长度 y (CM )可以表示为___,在这个问题中自变量是___,因变量是___;如果所挂物体总质量为 X (千克)那么弹簧的总长度 Y (CM )可以表示为___,在这个问题中自变量是___,因变量是___。 2、为了美化校园,学校共划出 84 米2的土地修建 4 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花坛,如果每个花坛的一条边为 X (米),那么另一条边 y (米)可以表示为___。 3、一辆汽车正常行驶时每小时耗油 8 升,油箱内现有 52 升汽油,如果汽车行驶时间为 t (时),那么油箱中所存油量 Q (升)可以表示为___,行驶 3 小时后,油箱中还剩余汽油___升,油箱中的油总共可供汽车行驶___ 小时。4.一圆锥的底面半径是 5cm ,当圆锥的高由 2cm 变到 10cm 时,圆锥的体积由 cm 3 变到 cm 3 . 5.梯形上底长 16,下底长 x ,高是 10,梯形的面积 s 与下底长 x 间的关系式是 .当 x =0 时,表示的图形 是 ,其面积 . 4.如图 6—1,甲、乙二人沿相同的路线前进,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 (1)刚出发时乙在甲前面___千米。(2)两人各用了___小时走完路程。 (3)甲共走了___千米,乙共走了___千米。 5、如图 6—2 是我国某城市春季某一天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在这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___时,温度为___°C ,在___时到___时的时段内,温度持续上升,这一天的温差是___°C 。 T/ °C 0 1 2 3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4 5 ê±??ê± t 2 4 6 8 1012 1416 18 20 22 24 图 6—1 图 6—2 图 6—3 6、如图 6—3,a //b ,直线 c 与 a 、b 分别交于 A 、B 两点,当直线 b 绕 B 点旋转时,∠1 的大小会发生变化。直 线 a 为保证与 b 平行,相应的∠2 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如果∠1 度数为 x 度,那么∠2 的度数 y 可以表示为 ___,在这个问题中自变量是___,因变量是___,当∠1 为 70°时,角∠2 的度数为___。 二、选择(每题 5 分,共 30 分) 1、某种储蓄的月利率是 0.36%,现存入本金 100 元,本金与利息和 y (元)与所存月数 x(月)之间的关系式为( )。 A. y=100+0.36x B. y=100+3.6x C. y=1+136x D. Y=1+100.36X 2、某次实验中,测得两个变量 v 和 m 的对应数据如下表,则 v 和 m 之间的关系最接近于下列关系中的( )。 m 1 2 3 4 5 6 v 2.01 4.9 10.33 17.21 25.93 37.02 c A a 2 B 1 b

动量和动量定理及碰撞

一、动量及动量的变化 动量的定义: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记做p=mv 动量的矢量性:动量是矢量,他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服从矢量运算的法则 动量的单位: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每秒,符号为kg·m/s 动量的变化△p:设物体的初动量p1=mv1,末动量p2=mv2,则物体动量的变化△p=p2-p1=mv2-mv1 二、冲量 冲量的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记做I=F·t 冲量的矢量性:因为力是矢量,所以冲量也是矢量,但冲量的方向不一定就是力的方向 冲量的单位:冲量的单位是牛·秒,符号为N·s 对冲量的理解:冲量是过程量,反应的是力在一段时间内的累加效果,所以,它取决于力和时间两个因素,求冲量时一定要明确是哪一个力在哪段时间内的冲量;根据冲量的公式,只有恒力才能应用这一公式求解其冲量,如果是均匀变化的力可以求其平均作用力,再乘以作用时间求解其冲量 三、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的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数学表达式为I=Ft=mv-mv0,其中mv0是物体初始状态的动量,mv是力的作用结束时的末态动量 动量定理的特点: ①矢量性:合外力的冲量∑F·Δt 与动量的变化量Δp均为矢量,规定正方向后,在一条直线上矢量运算变为代数运算; ②相等性:物体在时间Δt内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Δt内动量的变化量;因而可以互求。 ③独立性:某方向的冲量只改变该方向上物体的动量; ④广泛性: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力,而且也适用于随时间而变化的力.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不仅适用于单个物体,而且也适用于物体系统。 ⑤物理意义:冲量反映力对物体在一段时间上的积累作用,动量反映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量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 ①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质点组。如果研究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要分别计算它们的冲量,并求它们的矢量和。 ②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给研究对象的力为外力。所有外力之和为合外力。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力不影响系统的总动量,不包括在内。 ③规定正方向。由于力、冲量、速度、动量都是矢量,所以列式前要先规定一个正方向,和这个方向一致的矢量为正,反之为负。 ④写出研究对象的初、末动量和合外力的冲量(或各个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 ⑤根据动量定理列式求解。 四、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内力和外力: 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系统。 内力:系统内物体相互间的作用力 外力:外物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