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第4章

国际经济学第4章

国际经济学第4章
国际经济学第4章

第4章:资源和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1.在2要素2产品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境外工人流入将

A.使生产点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移动。

B.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并增加两种产品的生产。

C.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并减少消耗劳动的产品的生产。

D.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并减少消耗资本的产品的生产。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D

2.在2要素2产品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两国在什么地方不相同?

A.偏好

B.军事实力

C.大小

D.生产要素的有效性

E.劳动生产率

答案: D

3.在2要素2产品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从封闭经济(无国际贸易)到开放经济的转

变将使什么的所有者获益?

A.资金

B.充裕的生产要素

C.稀缺的生产要素

D.无弹性的生产要素

E.巨大替代弹性的生产要素

答案: B

4.在2要素2产品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从封闭经济(无国际贸易)到开放经济的转

A.将趋向于使每个国家的工资水平变得相似。

B.将使每个国家的工资水平相等。

C.将趋向于使每个国家的工资水平变得不相似。

D.将趋向于使工资水平等于资本回报率。

E.将趋向于使租金等于利率。

答案: A

5.里昂惕夫悖论

A.支持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有效性。

B.支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有效性。

C.不支持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有效性。

D.不支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有效性。

E.证明了美国经济的与众不同。

答案: D

6.里昂惕夫悖论

A.指的是发现美国的出口品的劳动力密集度高于进口品的研究成果。

B.指的是发现美国的出口品的资本密集度高于进口品的研究成果。

C.指的是发现美国在埃基伍斯盒子外生产的研究成果。

D.仍然准确地解释美国现今的国际贸易模式。

E.指的是发现里昂惕夫—一个美国经济学家—有个俄国名字的事实。

答案: A

7.伯文,利莫和斯维考斯克斯在1987年的研究

A.支持里昂惕夫悖论的有效性。

B.支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有效性。

C.使用了一个两国和两产品的构架。

D.证明了事实上国家都趋向于使用不同的科技。

E.证明了美国的比较优势依赖与技术工人。

答案: A

8.现实中南北贸易模式的考察趋向于

A. 支持里昂惕夫悖论的有效性。

B. 支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有效性。

C.支持Rybczynski理论的有效性。

D.支持工资相等理论的有效性。

E.支持新帝国主义开采理论的有效性。

答案: B

9.丢失贸易的情况引用了

A.哈迪男孩的神秘故事丛书的第九卷。

B.世界的出口不等于进口的事实。

C.要素交易少于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预测的事实。

D.c预测的交易量小于实际存在的事实。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10.假如美国人均资本拥有量高于墨西哥,且两国贸易存在昂惕夫悖论现象,则美国与墨

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后,贸易量大幅度增加将使美国的哪些人收益?

A.环境保护者

B.资本家

C.工人

D.地主

E.具有高人力资源水平的技术工人

答案: C

11.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比较优势的来源是一国的

A.技术

B.广告

C.人力资源

D.充裕要素

E. A 和 B

答案: D

12.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表明一国在密集试用该国充裕______的商品或服务上具有比较优

势。

A.偏好

B.技术

C.生产要素

D.机会成本

E.税率

答案: C

13.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的一点不同是它假定____在每个国家是相

同的。

A.充裕的生产要素

B.税率

C.缺乏的生产要素

D.技术

E.机会成本

答案: D

14.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A.每个人自动地从贸易中获益。

B.缺乏的要素必然从贸易中获益。

C.获益者能补偿受损者并保持收益。

D.如果一国的出口商品具有高的附加值,它将获益。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15.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定_____在所以贸易国家是相同的。

A.偏好

B.技术

C.具备的要素

D. A.和 B.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D

16.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不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收益递减的假定意味着在贸易下

更有可能是

A.国家将不完全专攻于一种产品。

B.国家将从自由国际贸易中获益。

C.国家将在他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消费。

D.比较优势主要是关于供给的。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A

17.按照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定H国家的劳动力相对充裕,H国从封闭经济(无国际贸

易)走向开放经济,则以下哪种情况将出现?

A.H国的工资和租金都上涨。

B.H国的工资和租金应该都下跌。

C.H国的工资应上涨而租金下跌。

D.H国的工资应下跌而租金上涨。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18.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对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A.假设两国的偏好不相同,他们的工资仍然相等。

B.贸易所得是源自技术差异。

C.国际贸易使部分人收益,部分人遭受损失。

D.贸易中获益将有可能大于损失。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B

19.假如两国偏好不同,这将影响到

A.工资均等化,由于没有专业化分工。

B.贸易的方向(谁出口什么商品给谁)。

C.一国的某些组织可能由于贸易而失去福利的事实。

D.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将从贸易中获益的事实。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B

20.假定存在两种要素,资本和土地,且美国土地资源相对充裕,而欧盟是资本相对充

裕。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A.欧洲的地主应支持美国-欧洲间自由贸易。

B.欧洲的资本家应支持美国-欧洲间自由贸易。

C.两个国家的全部资本家都应支持美国-欧洲间自由贸易。

D.全部地主都应支持自由贸易。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B

21.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如美国相对于墨西哥在人力资源上相对丰富,继而大西洋

自由贸易导致两国的双边贸易更加自由化,

A.美国将发现它的工业基地涌入墨西哥。

B.墨西哥将发现它相对更具技术的工人涌入美国。

C.美国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将拉低到墨西哥的水平。

D.墨西哥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将提升到美国的水平。

E.墨西哥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将降低到美国的水平。

答案: E

22.假定只存在两个国家,A和B。

考虑下列数据:国家

要素量 A B

劳动力 45 20

资本存量15 10

假如商品S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A.国家A将出口商品S。

B.国家B将出口商品S。

C.两个国家都将出口商品S。

D.这两个国家中将不发生交易。

E.给定的信息不足。

答案: B

23. 继续第22个问题,假如你被告知B国比A国富裕很多,则准确的答案是:

A.国家A将出口商品S。

B.国家B将出口商品S。

C.两个国家都将出口商品S。

D.这两个国家中将不发生交易。

E.给定的信息不足。

答案: B

24. 继续第22个问题,假如你被告知B国比A国大很多,则准确的答案是:

A.国家A将出口商品S。

B.国家B将出口商品S。

C.两个国家都将出口商品S。

D.这两个国家中将不发生交易。

E.给定的信息不足。

答案: B

25. 继续第22个问题,假如你被告知B国没有最低工资法和童工保护法,则准确的答案

是:

A.国家A将出口商品S。

B.国家B将出口商品S。

C.两个国家都将出口商品S。

D.这两个国家中将不发生交易。

E.给定的信息不足。

答案: B

26.继续第22个问题,假如你被告知两国代表工人的工会分别表明考虑游说议员以反对两

国国际贸易的展开,则准确的答案是:注:工人的收入只源于工资。

A.从两国工人的观点来看这将是个被误导的决策,因为贸易总是比自己自足要

好。

B.从A国工人的观点来说这将是个好的决策,因为国际贸易帮助了资本家而损害

了工人的利益。

C. 从B国工人的观点来说这将是个好的决策,因为国际贸易帮助了资本家而损害

了工人的利益。

D.对于两国的工会都是个好的决策,因为贸易损害了两个国家工人的利益。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27.我们现被告知第22个问题给我们的信息不准确,事实是商品S只在相对工资高时才是

相对资本密集的,而在相对工资低时是劳动力密集的。给定此信息可得:

A.A国将出口商品S。

B.A国将出口商品S。

C.两国都将出口商品S。

D.贸易不会在两国间发生。

E.给定信息不足。

答案: E

28.以下除了哪一项都是在应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时被接受的假定?

A.不同国家在具备的生产要素上不同。

B.不同国家在科技上不同。

C.存在两种生产要素。

D.产量与固定的按规模成比例收益相适应。

E.一种产品总比其他产品需要每个工人投入更多的机器到生产中。

答案: B

29.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的贸易均衡是,

A.资本富足国家对资本密集商品的花费比资本密集国家的花费要更少。

B.资本富足国家对资本密集商品的花费与资本密集国家的花费相同。

C.资本富足国家对资本密集商品的花费比资本密集国家的花费要更多。

D.资本富足国家的工人将比在资本密集国家的工人赚更多。

E.资本富足国家的工人将比在资本密集国家的工人赚更少。

答案: B

30.假如两国在其相关生产要素可获量具有很大差异,下列预计哪项不能被经验支持?

A.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B.要素价格均价理论

C.一价定理

D.需求定理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B

31.当A国生产所有商品都比B国更效率时,

A.A国应当生产所有商品而不参加贸易。

B.A国应专门生产绝对最小损失的商品。

C.两国都将从自给自足的经济中收益。

D.两国都将无法从贸易中收益。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E

32. 确定A国的比较优势所需要的最小信息是

A.A国经济中劳动力工作的小时数。

B.A国在商品S和T中投入的劳动力比例。

C.全部可用劳动力,每单位S所需劳动力,每单位A所需劳动力。

D.A国全部可用劳动力和商品S和T中投入的劳动力比例。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 E

33.一国PPF曲线的斜率反映,

A.按照生产T来计算生产S所花费的机会成本。

B.按照货币物价来计算生产T所花费的机会成本。

C.按照生产S来计算生产S或T所花费的机会成本。

D.A和B。

E.A和 C。

答案: A

34.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预测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哪个国家将出口什么产品。

B. 每个国家将从贸易总获取哪种生产要素。

C. 交易量。

D. 工资将在贸易国间趋于相等。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35.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的区别在于前者

A.只有两个国家。

B.只有两种商品。

C.只有两种生产要素。

D.只有两种生产可能性边界(每个国家一种)。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问答题

1.试讨论“一种商品不可能在土地和劳动力上都密集”。

答案:在一个两商品,两要素模型中,比如赫克歇尔-俄林最初的框架,要素密集为相对密集。因此,相关的统计资料不是每英亩工人数(或每工人英亩数),就是每租金单位工资(或每工资租金)。

为解释上述观点的逻辑,我们假定每生产一个扫帚需4个工人和1英亩土地,并假定生产一蒲尔式小麦需40个工人和80英亩土地。在此例中,生产一扫帚所需每工人的土地量为1/4英亩,而生产一蒲尔式小麦需每工人2英亩土地。可得,小麦是(相对)土地密集的,而扫帚是(相对)劳动力密集的。

2.试讨论“没有哪个国家是所有东西都丰富的”

答案:相对要素丰富(就像要素密集)的概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我们定义一个国家为资金密集的,我们的意思是这个国家比别国每个工人需要更多的资金。假如一国每个工人的资金量大于其他国家,在算术上他不可能是每单位资金有更多的工人的。

3.试讨论“贸易中的短期和长期利率间存在频繁的冲突”。

答案:在贸易模型中,短期被(从概念上)定义为科技和生产要素投入量都不可变的一个时期。当我们声明自由贸易在这样的环境下能被证明是一项最优策略,我们的意思是在短期,此政策能是国家达到最优的消费水平。

然而,无争议的是短期的最优解决方案未必是能(在长期中)最大化一个经济的扩张和增长可能性的方案。例如,最大化消费的政策可能未考虑跨期的表现,因此可能损害下一时期的人(或关心下一时期的人)的利益。

4.试讨论“国际贸易导致要素价格的完全均等”。

答案:此陈述是典型的“正确…但是”。在严格和有界限的一系列假设条件下,就好像原始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只有在不包括国家特殊科技、不可比较的品味、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大国在要素丰富度上的差异和比商品更多的要素这些条件都成立时才可能被论证具备内在的一致性。然而,一旦放松了上述假定中的任何一条,得到的结论就可能轻易地被改变,并与要素价格均等定理相矛盾了。

5.某些国家相对于其他要素使用更乐于容忍极高的污染水平,他们将更趋向于出口“污染

密集”商品。试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讨论。

答案:这个声明不太准确。它有将污染定为一种适当的生产要素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增加一名工人,你得到更多的产品,所以污染的边际生产率是正的。问题是污染不是一个真正的生产要素,而是一个外部因素,他在进口商品中比出口商品更典型。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声明是错误的。

6.事实上国家并未像赫克歇尔-俄林模型预料的那样出口商品。试讨论。

答案:此陈述是不正确的。尽管可以找到许多例子似乎可以证明其正确性(例如里昂惕夫悖论),但只需找到一个反例就可说明上述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人们可以找到农产品和商品

的巨大的子集,在其中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是大体满足的。像孟加拉国这样的劳动力密集型国家事实上确实在出口相对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像德国这样的资本密集型国家也确实在出口资本密集型的商品(至少对于南部国家)。像哥斯达黎加(阳光丰富)趋向于出口香蕉(阳光密集型产品)。美国(小麦地丰富的国家)确实在出口小麦(小麦地密集型产品)。事实上,在19世纪80年代早期,里昂惕夫悖论仍未建立起来以描述当时的美国贸易数据(因此认可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7.为何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叫做要素比例理论?

答案: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探索自然和局限性后得出比较优势理论的单一决定因素是国家间(相对)要素比例的差异。

8.我们为何遵守里昂惕夫悖论?

答案:存在许多可能的答案。可悲归纳为三类。一类争论说此模型或理论是错误的。另外的争论说此理论是正确的(内在一致性和现实数据的描述),可是现实数据是由不准确的感知、定义和测定出来的。第三种争论说悖论本身就是错误的,事实上里昂惕夫悖论本身未被准确的遵守,更由于对原始模型逻辑的错误的解释。

9.为何生产要素的价格不是均等的?

答案:此观点难以被证明是正确的。一方面,二战以来的50年时间里美国与其他经济发展合作组织成员间的巨额国际贸易和快速的增长已明显的涉及到这些国家间实际工资的近似普遍的收敛,收敛的最明显的例子不仅发生在(南北国家),也发生在贸易相对稀小的地方。

对于要素价格均等的不成立存在许多理论原因。假如相对的国家间要素丰富性差异很大,理论本身也未预测工资均等的成立。有关工资范围中要素密集度逆转的真实性也是同样。

像哈里斯的动态移民模型这样属于其他类别的理论也暗示既然静态平衡解决方案不包括要素价格均衡,模型的动态路径也不可能得出解决方案,因此在任何在有限时间框架内的观察中,均衡的缺失仍将存在。

10.“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作为一种预测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的方法仍然是适用的”。试讨

论。

答案:斯托普-萨缪尔森理论是一个来自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理论。由于经精细的实证得出这样的事实:产品价格的改变(这将引起贸易的扩张和收缩)会将其影响投射到要素价格上。因此不仅产品价格在相对要素价格中体现,实际中的要素价格也会涨落。因此,作为一个政策框架,不成比例的贸易将影响到各部门的实际收入,就好像技术工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很实用一样。

数量的/图表的问题

1.模型中存在两个国家,P和R。P国相对劳动力(L)丰富,明显地体现在右下图的横

坐标中。假如P国是完全专攻与劳动密集型产品C的生产,生产将发生在点4。事实

上在点5它同时生产C和P。(自给自足)P国的产品C按照产品F来计算的相对价

格在点3;而对于R国,在点1。假如两国之间准备开放贸易往来,谁将出口C,谁将出口F?这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相一致么?试解释。

答案: R国将出口产品F。这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是一致的。相对资金丰富的国家将出口相对资本密集型的产品。

2.假如P和R两国将开放贸易往来,在上图中的哪个位置将是贸易条件所处的位置(在

P C/P F坐标的某个位置)?两国的相对工资(w/r)将变得相等么?这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相一致么?试解释。

答案:贸易条件将在P C/P F坐标上位于两个自给自足的相对价格中间。相对工资(w/r)在上面的直角坐标系上位于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但不会重合。最后那个结果与我们从模型中得到的要素价格均等的预期相一致的。

3.现在重复那个练习但是将国家R替换为国家M。此答案与上述问题第二问的答案有何

区别?为什么?

答案:所有答案都预期两国间将建立唯一的相对工资。这是因为两国在相关要素可用量上不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个交跌带的存在也造就了这个结果。

4.在自给自足的经济中,P国在点5生产。通过交易,生产点将存在点5之上还是之下?

为什么?当自给自足变化到自由贸易,每个产品生产的K/L密集度比率将发生什么变化?

答案:通过贸易,生产点将在点5之上。这个国家将转换其生产组合,提升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C所占的比重。在各自的工业中,由于相对工资的上升,生产科技将更偏向于资本密集型。最优的生产点将围绕等量曲线朝着更节省相对昂贵的劳动力的方向滑行。

5.利用问题4的答案,你能猜想出P国的那类生产者将游说反对自由贸易?

答案:在P国,相对缺乏的生产要素的拥有者是那些资本家。他们的相对收入和实际收入将下降,因此他们将为了保护主义而游说,因为保护主义可以阻止国家达到一种自由贸易均衡的状态。

国际经济学作业答案第一章

Chapter 1 Introduction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Historians of economic thought often describe ___________ written by _______ and published in __________ as the first real exposition of an economic model. “Of the Balance of Trade,” David Hume, 1776 “Wealth of Nations,” David Hume, 1758 “Wealth of Nations,” Adam Smith, 1758 “Wealth of Nations,” Adam Smith, 1776 “Of the Balance of Trade,” David Hume, 1758 Answer: E From 1959 to 2000, the U.S. economy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U.S. imports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the share of US Trade in the economy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U.S. Imports roughly tripled as compared to U.S. exports. U.S. exports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Answer: C The United States is less dependent on trade than most other countries because the United States is a relatively large country. the United States is a “Superpower.”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United States makes it less dependent on anything. the United States invests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many countries inves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swer: A Ancient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from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are: not relevant to current policy analysis. are only of moderate relevance in today’s mo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y. are highly relevant in today’s modern internationa l economy. are the only theories that actually relevant to mo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y.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by modern mathematically oriented theorists. Answer: C

国际经济学英文版第八版)章节练习第四章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 s,8e(K r u g m a n) Chapter 4 Resources,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1) In the 2-factor, 2 good Heckscher-Ohlin model, an influx of workers from across the border would A) m ove the point of production along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B) s hift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outward, and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of both goods. C) s hift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outward and decrease the production of the labor-intensive product. D) s hift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outward and decrease the production of the capital-intensive product. E) N one of the above. Answer: D 2) In the 2-factor, 2 good Heckscher-Ohlin model, the two countries differ in A) t astes. B) m ilitary capabilities. C) s ize. D) r elative availabilities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E) l abor productivities. Answer: D 3)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 differs from the Ricardian model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at the former A) h as only two countries. B) h as only two products. C) h as two factors of production. D) h as two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s (one for each country). E) N one of the above. Answer: C 4) "A good cannot be both land- and labor-intensive." Discuss. Answer: In a two good, two factor model, such as the original Heckscher-Ohlin framework, the factor intensities are relative intensities. Hence, the relevant statistic is either workers per acre (or acres per worker); or wage per rental unit (or rental per wage).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logic of the statement above, let us assume that the production of a broom requires 4 workers and 1 acre. Also, let us assume that the production of one bushel of wheat requires 40 workers and 80 acres. In this case the acres per person required to produce a broom is one quarter, whereas to produce a bushel of wheat requires 2 acres per person. The wheat is therefore (relatively) land intensive, and the broom is (relatively) labor intensive. 5) "No country is abundant in everything." Discuss. Answer: The concept of relative (country) factor abundance is (like factor intensities) a relative concept. When we identify a country as being capital intensive, we mean that it has more capital per worker than does the other country. If one country has more capital worker than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能体现国际经济学问题,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中国与欧、美、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为:减少中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联系加强,因而也会导致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评价该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比如一国政府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震效应以及对外贸易对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因为他们把国家看作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4、什么是外汇交易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什么是宏观开放经济学及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调节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出现的不均衡(赤字或盈余);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节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外汇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这些内容被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5、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 A (1) 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中国整体经济,降低出口、增加失业、经济减速等 (2) 美国大选:影响中美未来经济政治关系 (3) 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中国的能源价格及相关产业 (4)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反垄断法》的第一次实施,加强经济法治 (5)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产生外部性效应B 以上5条新闻对个人影响为:影响个人消费水平和就业前景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孤立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贵重金属流入,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越富有越强大。现在认为一个国家生产力即生产商品的能力越高则一国越富强 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式为两国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器有绝对劣势的商品。通过生产绝对优势商品并交换,资源可以被最有效的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的增长,通过交换就会消费比以前更多的商品从而产生了贸易所得;斯密倡导自由贸易,主张自由放任也就是政府尽可能少干涉经济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 答:1、国际经济学研究以独立国家或行政区域为单位的跨国界的资源分配。 2、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区域经济学 3、国际经济学理论实施的选择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4、国际经济交易是经过不同货币媒介的折算后进行的。 5、国际经济学建立在徽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 6、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世界经济概论。 国际经济学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概况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国际经济的各个领域的经济规律。 2.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意义 1、掌握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的一般理论和政策。 2、有助于把握国际经济现象。 1)国际贸易扩大 2)跨国公司的发展。 3)一直主张,自由贸易的发达国家,近年来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市场,相反,被认为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在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都先后采取了自由贸易政策。 4)金融动荡和金融危问题。经济开放、金融开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有助于理解国外企业和国家制定的经营战略和对外经济政策。 4、为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服务。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 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2.商品的名义价格和相对价格:假定PX和PY分别表示商品X和Y的货币价格,又称名义价 格,那么PX/PY为商品X的相对价格.(它的含义是以商品Y 代替货币,作为商品X的价格单位,它表示用一个单位的X与 Y进行交换,所能得到Y的数量.)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4.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 5.要素密集度:是在生产一定产量的某种产品时,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比例。 二、问答题: 1.国际贸易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任何国际贸易理论,都要回答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这三个基本的理论问题。

国际经济学复习课后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1.为什么说生产和消费只取决于相对价格? 答: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考虑的是所有商品的价格,而不是单一价格因素。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是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不一定一致,x商品的价格是Px/Py,而y商品的价格是Py/Px.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第二章答案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6 2 15 12 表2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10 4 5 5 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表2-2(a)和表2-2(b)部分的内容) 2.假设A、B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 表3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4 2 8 4 答案提示: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 3.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也必具有比较优势吗? 答案提示:不一定,比较优势的确定原则是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最劣。

第一章国际经济学教案导论(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国际经济学的含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研究开放条件下的生产、交换行为以及价格、货币和宏观政策。由国际贸易经济学和国际货币经济学组成。(研究世界范围内商品、服务和资本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活动的学科) 二、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1、家政学:家庭是经济行为的基本单位,追求在收入既定情况下的福利最大化。 家政学――家庭―――收入既定福利最大 2、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企业为经济活动中心,研究企业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利润,消费者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效用。 微观经济学着重探讨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 3、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如经济增长、就业等)进行分析。宏观经济的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 4、国际经济学 随着历史的发展,国家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彼此经济关系日益紧密,国家于是成为国际经济往来和活动的主体,出现了各种国际经济往来的形式,国际经济因而产生。为了探讨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就有必要产生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即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中的延伸和应用,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支 学科。 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特征 (1)国际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国际交易中普遍存在对贸易和要素流动的自然的和人为的阻碍。如,劳动力和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性远远低于其在一国之内自由流动的程度;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一国之内一般是不存在的;各国使用不同的货币,使得国际交易远比国内交易复杂得多。 (2)国际经济关系发生在各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各国政府制定政策考虑的往往是本国的福利和稳定,而非全世界的福利和稳定,因此往往导致在一国看来是最佳的选择,而在世界范围内看并非最佳;此外,经济间的连锁机制使得一国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会影响着本国的资源配置,同时还会影响他国的资源配置。 三、国际经济学的发展 1、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1)古典贸易理论: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2)新古典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H-O 模型 (3)当代贸易理论:打破了已往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基本假设,研究重点由国家间的差异转向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方面,着重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的新特点以及贸易政策。 2、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1)金本位制下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收支收入调节机制 (3)浮动汇率下的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方法 (4)开放经济动态变化的跨时分析方法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一章

PART I INSTRUCTOR’S MANUAL

CHAPTER 1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CHAPTER OVERVIEW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students to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The first part of the chapter emphasizes the high degree of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that charac terizes today’s economies.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include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 The chapter also focuses on the United States as an open economy. Data are provided that show U.S. exports as a percent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the value of U.S. trade with its major trading partners. The chapter notes that many U.S. firms source a por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their goods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chapter concludes by discussing 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for firms, industries, and nations. It is noted that exposure to global competition tend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irms. Finally, the chapter introduces the potential effects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on workers. After completing the chapter,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Define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the U.S. economy. ?Examine the factors that make a company American. ?Discuss the nature of competitiveness and how it applies to firms, industries, and nations. ?Identif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workers. BRIEF ANSWERS TO STUDY QUESTIONS 1. Interdependence among today's economies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world'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order. Since World War II, Europe and Japan have reindustrialized. What is more, the format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ris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has contributed to closer economic and political linkages. 2. Proponents of an open trading system maintain that free trade leads to lower prices,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icient production methods, and a greater range of consumption choices. Free trade permits resources to move from their lowest productivity to their highest productivity. Critics of an open trading system maintain that import competition may displace domestic firms and workers. It is also argued that during periods of national emergency, it is in the best interests of a nation to protect strategic industries. 3. For the United States, growing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has resulted in exports and imports increasing as a share of national output. Profits of domestic firms and wages of domestic worker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affected by foreign competitio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vents play important roles for the operation of some sectors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such as energy and agriculture. 2

国际经济学-第3章 要素禀赋理论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一、多项选择题 1、关于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有() A、出口将提高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或专门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B、出口将降低进口替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C、进口将提高进口替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D、出口导致共同使用的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 E、进口导致共同使用的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2、关于“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素密集度是针对产品而言的 B.要素密集度是针对国家而言的 C.要素丰裕度是针对国家而言的 D.要素丰裕度是针对产品而言的 E.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都是个相对的概念,都要视比较对象而定。 3、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能够使各国相同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达到均等化,然而现实远非如此,其原因是() A.国际贸易远不是自由的 B.各国生产的产品并不相同 C.各国生产的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有差异 D.国际贸易存在各种形式的交易成本 E.生产要素并非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4、根据斯托尔帕—萨谬尔逊定理,自由贸易将会使贸易参加国()A.商品价格均等化 B.土地得到相同的报酬率 C.所有工人得到相同的工资率 D.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E.供给和需求模式趋同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中的有关定理,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 A、进口关税将提高进口竞争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B、进口关税将降低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C、商品的出口将提高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D、商品的进口将提高进口竞争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2、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下列那个不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真正原因()A、商品价格未实现均等化 B、关税、非关税壁垒等障碍 C、运输成本的存在 D、要素在国家之间的流动受到限制 3、根据斯托泊—萨谬尔森定理,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有() A、进口关税将提高进口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B、进口关税将降低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C、商品的出口将提高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国际经济学第4章

第4章:资源和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1.在2要素2产品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境外工人流入将 A.使生产点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移动。 B.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并增加两种产品的生产。 C.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并减少消耗劳动的产品的生产。 D.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并减少消耗资本的产品的生产。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D 2.在2要素2产品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两国在什么地方不相同? A.偏好 B.军事实力 C.大小 D.生产要素的有效性 E.劳动生产率 答案: D 3.在2要素2产品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从封闭经济(无国际贸易)到开放经济的转 变将使什么的所有者获益? A.资金 B.充裕的生产要素 C.稀缺的生产要素 D.无弹性的生产要素 E.巨大替代弹性的生产要素 答案: B 4.在2要素2产品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从封闭经济(无国际贸易)到开放经济的转 变 A.将趋向于使每个国家的工资水平变得相似。 B.将使每个国家的工资水平相等。 C.将趋向于使每个国家的工资水平变得不相似。 D.将趋向于使工资水平等于资本回报率。 E.将趋向于使租金等于利率。 答案: A 5.里昂惕夫悖论 A.支持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有效性。 B.支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有效性。 C.不支持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有效性。 D.不支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有效性。 E.证明了美国经济的与众不同。

答案: D 6.里昂惕夫悖论 A.指的是发现美国的出口品的劳动力密集度高于进口品的研究成果。 B.指的是发现美国的出口品的资本密集度高于进口品的研究成果。 C.指的是发现美国在埃基伍斯盒子外生产的研究成果。 D.仍然准确地解释美国现今的国际贸易模式。 E.指的是发现里昂惕夫—一个美国经济学家—有个俄国名字的事实。 答案: A 7.伯文,利莫和斯维考斯克斯在1987年的研究 A.支持里昂惕夫悖论的有效性。 B.支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有效性。 C.使用了一个两国和两产品的构架。 D.证明了事实上国家都趋向于使用不同的科技。 E.证明了美国的比较优势依赖与技术工人。 答案: A 8.现实中南北贸易模式的考察趋向于 A. 支持里昂惕夫悖论的有效性。 B. 支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有效性。 C.支持Rybczynski理论的有效性。 D.支持工资相等理论的有效性。 E.支持新帝国主义开采理论的有效性。 答案: B 9.丢失贸易的情况引用了 A.哈迪男孩的神秘故事丛书的第九卷。 B.世界的出口不等于进口的事实。 C.要素交易少于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预测的事实。 D.c预测的交易量小于实际存在的事实。 E.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10.假如美国人均资本拥有量高于墨西哥,且两国贸易存在昂惕夫悖论现象,则美国与墨 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后,贸易量大幅度增加将使美国的哪些人收益? A.环境保护者 B.资本家 C.工人 D.地主 E.具有高人力资源水平的技术工人 答案: C

《国际经济学》精选分章练习题

《国际经济学》精选练习题 第1章绪论 单选 1.国际经济学分析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 A经济增长B经济自然增长C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D经济发展 2.经济发展是(D) A经济结构的变革B社会和政治体制的变革C经济自然增长D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 3.国际经济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 ) A社会分工B国际分工C产业分工D产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4.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是(A) A生产要跨国界流动B国际分工C商品跨国界流通D开放经济 判断 1.经济的自然增长与人口的自然增长有关。(√ ) 2.国际经济学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国际资源配置、国际绿济福利分配和可持续发展。(√ ) 3.一般而言,国际经济运行中,经济调节手段能够贯彻得比较彻底。(× ) 4.经济产出与经济要素在国际间可以流动但却不能自由流动。(√ ) 5.个体、企业和国家的跨国经济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经济。(× ) 名词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研究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 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单选 1.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中,(C)。 A所有产品均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最终将获得全部黄金和 B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 C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获益 D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将丧失绝对优势 2.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B)。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3.如果一个阿根廷工人能生产3蒲式耳小麦或1辆汽车,而一个巴西工人能生产4蒲式耳小麦或2辆汽车,则(D)。 A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没有比较优势 B阿根廷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巴西没有比较优势 C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在汽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在小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4.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的政策经验,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的条件是(B)。 A制造大量出口顺差

国际经济学期末题(1)

国际经济学习题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二、名词解释 1.生产可能性曲线:也称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 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2.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3.边际转换率:指企业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产品,会使另 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多少。它就是产品转换曲线的斜率。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会随该产品的增加而递增。严格的定义是生产一单位某产品必须先减少另一产品的数量 4.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表示社会福利水平一定时,社会成员之间的效用的不同搭配关系 的曲线。 5.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等于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利润加上补偿给要素所有者超 出和低于他们所要求的最小收益的数量。从几何的角度看,它等于价格曲线之下、供给曲线之上的区域。 6.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 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3.如何理解狭义和广义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案提示:从狭义上讲,国际贸易系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从广义上讲,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在理论体系上,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

国际经济学第3章

第三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多线选择题 1.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是因为他们是(),也是由于() A.不同的,成本 B.相似的,规模经济 C.不同的,规模经济 D.相似的,成本 E.以上都不对 答案:C 2.如果满足下列哪个条件的话,这两个国家都会从贸易中得利。 A.每个国家出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B.每个国家都有优越的贸易条件 C.每个国家对进口产品有更高的需求弹性 D.每个国家对出口产品有更高的供给弹性 E.C和D都对 答案:A 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假如符合下列哪项,该国在小饰品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呢? A.该国每个小饰品工人的产量更高 B.该国的汇率很低 C.该国的工资率很高 D.该国小饰品工人的生产率和该国其他产品的生产率之比高于国外 E.B和C都对 答案:D 4.为了确定一个国家在一个特殊产品上的生产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我们至少需要知道几个单位产品劳动投入量的消息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E.五个 答案:D 5.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从中得到收益,是以为 A.间接生产出口产品比直接生产更有效 B.间接生产进口产品比国内生产更有效 C.可以用更少的劳动力生产出口产品 D.使用更少的劳动力间接生产出口产品 E.以上都不对 答案:B 6.根据下面的信息: 单位劳动力需求 布料小饰品 国内10 20 国外60 30 A.没有一个国家有比较优势

B.国内在布料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C.国外在布料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D.国内在饰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E.国内在这两件产品上都具有比较优势 答案:B 7.假如国外使用犯人生产出口产品,那么国内应该 A.出口布料 B.出口小饰品 C.两种产品都出口,而不进口 D.不从事任何进口和出口 E.上面都对 答案:A 8.假如国内经济遭受了大萧条,每种产品的单位劳动需求翻了四倍。那么国内应该 A.出口布料 B.出口小饰品 C.出口布料,不进口 D.不做任何出口或进口 E.以上都正确 答案:A 9.假如国内工资水平翻倍了,那么国内应该 A.出口布料 B.出口小饰品 C.出口布料,不进口 D.不做任何出口和进口 E.以上都正确 答案:A 10.根据下面的信息 一个单位劳动力生产的数量 布料小饰品 国内10 20 国外60 30 A.没有一个国家有比较优势 B.国内在布料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C.国外在布料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D.国外在饰品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E.国内在两种产品上都有比较优势 答案:C 11.假如国外使用犯人生产出口产品,国外生产布料的机会成本是小饰品的生产,那么国内应该 A.出口布料 B.出口小饰品 C.两种产品都出口,不进口 D.不进口,也不出口 E.以上都正确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第四章课后答案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第四章课后答案

第四章 ( 1.Given the following table, which country is relatively more labor abundant? Show how you know. Which is relatively capital abundant?根据下表,那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为什么?那个是资本相对丰富? United States Canada Capital 40 machines 10 machines Labor 200 workers 60 workers Answer: The capital–labor ratios are 1/5 and 1/6 for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Since 1/5 is greater than 1/6, the United States is capital abundant. By the same reasoning, the labor–capital ratio is higher in Canada, so it is labor abundant.资本- 劳动比率的五分之一和六分之一的美国和加拿大。由于五分之一大于6,1美国是 资金充裕。同样的道理,劳动,资本充足率在加拿大较高,所以它是劳动力丰富。

Answer: The United States is definitely better off because it can consume a greater quantity of both goods. If it traded five steel for 10 bread it would have 20 bread and 25 steel. This is the same amount of bread as before trade, and five more units of steel. It can keep the extra five steel, or trade some or all of them for additional bread. In either case, the consumption bundle is greater than it was before trade.美国无 疑是更好,因为它可以消耗两种商品 的数量更大。如果成交5钢10面包那 就得20面包和25钢。这是面包如贸 易前相同的量,及钢的五个单位。它可 以让多余的5钢或交易部分或全部的额 外面包。在两种情况下,消费束大于它 交易之前。 4. Given the information in Questions 1 and 2, explain what happens to the returns to capital and labor in each country after trade begins. 根据问题1和问题2的信息,解释当贸易开始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回报率是怎样变化的。 Answer: The changes in the returns to capital are different by coun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demand for capital increases because more steel will be produced; conversely, the demand for labor falls because of the drop in bread production. Owners of capital benefit from the increase in demand for their inputs, while owners of labor suffer a decline in their returns (wages). In Canada, the effects are reversed.在资本收益的变化由国家有所不同。在美国,对资金需求的增加,因为更多的钢 会产生;相反,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因为在面 包生产的下降。从增加其投入资本的需求业主的 利益,而劳动力的业主遭受的回报(工资)的下 降。在加拿大,效果是相反的。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第四章课后

第四章 ( 1.Given the following table, which country is relatively more labor abundant? Show how you know. Which is relatively capital abundant?根据下表,那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为什么?那个是资本相对丰富? United States Canada Capital 40 machines 10 machines Labor 200 workers 60 workers

2. Suppos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have the factor endowments given in the table in Question 1. Suppose further that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for a unit of steel is two machines and eight workers, and the requirement for a unit of bread is one machine and eight workers.假设美国和加拿大在表中问题1给出的要素禀赋进一步假设生产要求对钢铁的单位是两台机器和八名工人,和面包一个单位的要求是一台机器,八工人。 a. Which good, bread or steel, is relatively intensive in the use of capital? In labor? Show how you know. b. Which country would export bread? Why? Answers: a. The capital–labor ratio to make steel is 1/4; to make bread it is 1/8. Hence steel is more capital intensive and bread is more labor intensive.资本- 劳动比率,使钢的 四分之一;做面包是八分之一。因此,钢铁是资本密集和面包是劳动密集型的。 b. Since the United States is capital abundant and steel is capital intensive, according to the Heckscher-Ohlin trade model, the United States will export steel and Canada will export bread.由于美国是资本雄厚,钢铁是资本密集型的,根据赫克歇尔- 俄林贸易模式,美国将出口钢材和加拿大将出口面包。 3. Suppose that before trade takes place, the United States is at a point on its PPC where it produces 20 bread and 20 steel. Once trade becomes possible, the price of a unit of steel is two units of bread. In response, the United States moves along its PPC to a new point where it is producing 30 steel and 10 bread. Is the country better off? How do you know? 假定在开放对外贸易前,美国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表示20个单位面包和20个单位钢铁的点上进行生产。一旦贸易进行,每单位的钢铁可以换2单位的面包。所以,美国将其生产点移至生产30单位钢铁和10单位面包的地方。请问,美国的总生产情况有没有变得更好?为什么? Answer:The United States is definitely better off because it can consume a greater quantity of both goods. If it traded five steel for 10 bread it would have 20 bread and 25 steel. This is the same amount of bread as before trade, and five more units of steel. It can keep the extra five steel, or trade some or all of them for additional bread. In either case, the consumption bundle is greater than it was before trade.美国无疑是更好,因为它可以消耗两种商品的数 量更大。如果成交5钢10面包那就得20面包和25钢。这是面包如贸易前 相同的量,及钢的五个单位。它可以让多余的5钢或交易部分或全部的额 外面包。在两种情况下,消费束大于它交易之前。 4. Given the information in Questions 1 and 2, explain what happens to the returns to capital and labor in each country after trade begins. 根据问题1和问题2的信息,解释当贸易开始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回报率是怎样变化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