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阳和月球1浙教版

太阳和月球1浙教版

第1课时 仰望天空 教案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 第1课时仰望天空 【教材简析】 本课作为单元的第1课,学生开始认识太阳和月球。首先是以分享会的形式,让学生谈谈已经知道的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学生将这些知识点整理在太阳和月球的韦恩图中。这是一个单元前测,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接着通过比较照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学生围绕“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为什么它们看起来一样大?”这个问题展开探索,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利用模拟实验探索宇宙问题的过程,最后学生继续完善韦恩图。学生将掌握图片比较、模拟实验两种探索天体的学习方法以及利用韦恩图比较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整理知识的方法。通过本课,学生对于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会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宇宙的相关知识十分感兴趣,也很好奇,他们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已经对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知道三个天体都是球形的,太阳是十分巨大的,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等等。但学生对这些知识仅限于书面知识的获得,很少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去研究这个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2.了解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 3.理解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加工太阳和月球的信息。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去探索一个问题。 3.能利用韦恩图整理知识,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科学态度目标 1.激发对天空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星空。 2.乐于陈述自己已有的认知,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3.能利用模拟实验收集的证据论述自己对探究问题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家利用不同的技术探索宇宙。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太阳和月球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学生能利用韦恩图、图片比较、模拟实验等方式通过分享、交流、完善来整理知识,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一个圆形纸筒,一个大圆卡片(代表太阳),一个小圆卡片(代表月球)。 【教学过程】 (一)聚焦:关于太阳和月球我们都知道什么? 1.猜谜语,激兴趣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来猜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一个球,圆溜溜, 东边升起西边落。 夜里人人看不见, 白天有它亮堂堂。 一个球,圆溜溜, 阴晴圆缺时时变,

小学语文课文《飞向月球》

小学语文课文《飞向月球》 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一艘载着三名宇航员的飞船在火箭的推送下升上了天空,开始了奔赴月球的旅行。 飞船绕地球飞行几圈以后,径直向月球加速前进。这时,宇航员们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无法在座舱里站稳,稍一抬脚,就会跳起三四米高。训练有素的宇航员并不紧张,他们知道,这是飞船脱离了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失重现象。他们在座舱里飘来飘去,仔细地检查一个个开关,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从地球到月球需要飞行75小时5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宇航员们可以轮番工作、吃饭和休息。他们睡觉的样子和吃饭的方式很特别。因为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他们吃的 "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到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就要让它们飘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 经过3天多的飞行,宇宙飞船渐渐接近月球。从舷窗望去,前方的月亮越来越大。这时,地面指挥中心命令宇航员准备着陆,两名宇航员进入登月舱。登月舱逐渐减速,慢慢下降,最后,终于在月球上停稳了。 舱门打开了。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沿着登月舱的扶梯下来,在月球表面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过了一会儿,奥尔德林也下来了。人类终于登上了千百年来心驰神往的月球。 月球上没有宫殿,也没有嫦娥和玉兔,只能看到广袤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种奇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黄色的。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是地球,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飘浮在茫茫的宇宙中。

(完整版)小学科学教材目录(苏教版)

小学科学教材目录(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科学是…… 做一位小科学家 本单元综合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植物、动物、人 本单元综合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 生命离不开水 观察水 家乡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 本单元综合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 谁最关心天气 测气温 雨下得有多大 今天刮什么风 本单元综合 第五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 常见材料 研究纸 我们穿什么 玻璃和陶瓷 材料的使用与环境 本单元综合 第六单元观察与测量 观察与描述 用工具测量 本单元综合 自由研究 我想知道…… 我们来观察

本单元综合 本册综合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观察小动物》 1.观察蜗牛 2.观察蚂蚁 3.观察鱼 4.动物—人类的朋友 同步练习 单元测试 单元其它 第二单元《土壤与生命》 1.土壤里有什么 2.落叶变成了什么 3.我们周围的土壤 4.土壤和我们 同步练习 单元测试 单元其它 第三单元《植物的一生》 1 种子里面有什么 2.种油菜 3.油菜花开了 4.谁给花传粉 5.收获和播种 同步练习 单元测试 单元其它 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 1.认识固体 2.把固体放到水里 3.认识液体 4.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6.认识船 同步练习

单元其它 第五单元《太阳和月亮的移动》 1.太阳和影子 2.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3.太阳钟 4.看月亮 同步练习 单元测试 单元其它 本册综合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占据空间吗 2.空气是会流动的吗 3.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同步练习 单元测试 单元其它 第二单元《冷和热》 1.热水变凉 2.热往哪里传 3.吸热和散热 4.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 5.水的变化 同步练习 单元测试 单元其它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3.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4.声音的强弱和高低 5.快乐的小乐队 同步练习 单元测试

2019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1节 太阳和月球

第1节太阳和月球 1.(2016浙江杭州中考)如图是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 图4-1-1 A.日珥B.日冕C.光球D.太阳黑子 2.(2018浙江绍兴杨汛桥中学月考)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在太阳外部的大气层 B.为人类提供光能 C.维持地表温度 D.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无相关性 3.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太阳活动会不同程度影响到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甚至人类的生活,下列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的是( ) A.太阳黑子B.太阳风 C.日珥 D.日冕 4.(2017浙江杭州滨江期末)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为___、色球层、___。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____、____、太阳风;其中___的大小和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___(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短暂中断。 ②地球两极附近出现“极光”。 ③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④诱发台风和火山爆发。 ⑤造成气候异常,使地球上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⑥影响地球磁场,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⑦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11年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5.(2017浙江温州中考)气候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图4-1-2 (1)研究古气候的科学家通过观察每个土层的花粉,可以推测出该地区古气候的特征。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逐渐发育成为_________。 (2)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提出多种假设,其中两种假设如下。 假设一:太阳输出能量的变化会引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气象学家发现,短期的气候变化与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有关。图中表示太阳黑子的是___(选填序号)。 假设二:火山活动会造成地面温度降低。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和粉尘,这些物质会较长时间滞留在大气层中,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能。火山是_____运动的表现形式。 6.(2018浙江温州模拟)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能在月球上找到的资源是( ) A.生物资源B.水资源 C.风能资源D.矿产资源

七年级科学上册《太阳和月球》教案2 浙教版

第3节太阳和月亮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有关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如太阳大小、温度、太阳活动;月球 大小、状况、环行山)。 2、科学探究目标:知道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普通的望远镜观察太阳和月球, 得到两者基本特征的感性认识。 3、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及对月球的探索,激发学 生对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为建立正确的物质观打下基础。 教学安排:本节建议3课时 教学准备:涂黑的玻璃、双筒望远镜、多媒体软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一、观察太阳和月球 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组织一组学生用涂黑的玻璃(有条件可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太阳;一组学生用普通的望远镜观察月球。要求学生都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加以初步的整理并绘制太阳、月球表面示意图,准备在课堂上介绍给班上的其他同学。 二、说一说 回顾:有关地球的知识(地球大小) 问题: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最重要的近邻,你对它们了解多少?你能描述一下吗?(多媒体展示太阳、月球图片) 先请事先进行观察的小组介绍观察结果,其他学生参与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 1、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 2、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 3、太阳的温度很高。 4、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 5、月球会发“光”。 6、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三、算一算 问题1:你知道太阳、月球、地球的位置关系吗? 问题2:你能比较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大小吗? 问题3:光每秒能行进30万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几分钟?一架每小时能飞1000千米的飞机,从地球飞到月球要多少时间?

2019-2020年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1节 太阳和月球浙教版复习巩固第三十篇

2019-2020年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地球和宇宙第1节太阳和月球浙教版复习 巩固第三十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本身能发光发热的固体球 B、太阳是本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球 C、太阳表面温度高达6 000开尔文(开尔文是温度单位) D、太阳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00倍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本身能发光发热的固体球 B、太阳是本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球 C、太阳表面温度高达6000K D、太阳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l00倍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二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军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干扰,这种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你认为雷达受到干扰的原因是( ) A、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 B、雷达本身的故障 C、外界杂波的干涉 D、太阳活动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16 年10 月17 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成功,宇航员在太空进行了为期33 天的驻留试验。下列对“天宫二号”实验室运行时所处的空间位置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在地月系之外飞行 B、在绕太阳飞行 C、在绕地球的空间飞行 D、在绕月球的空间飞行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产生在太阳光球层上 B、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臭氧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D、太阳日冕层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高速运动,形成了“太阳风”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现象可能是由太阳活动强烈而引起的是( ) ①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②发生日食现象③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④地球的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月球和太阳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B、月球表面有空气、没有水 C、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的地震和火山爆发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神秘岛》知识竞赛

我爱阅读,我会阅读 ——《神秘岛》知识竞赛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神秘岛》的作者是() A.法布尔 B.儒勒·凡尔纳 C.布封 2.《神秘岛》作者是哪个国家的?() A.英国 B. 德国 C.法国 3.《神秘岛》《海底两万里》和哪一本书被合称为三部曲?() A.《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B.《地心游记》 C.《飞向月球》 4.一百多年来,作者的作品生动有趣,被称为() A.“科学小说之父” B. “科技小说之父” C.“科幻小说之父” 5.乘坐气球掉落在荒岛上的有几个人?() A.五个 B.六个 C.七个 6.掉落荒岛的几个人中,有一位富有才智的领头人,他叫() A.斯皮莱 B.史密斯 C.纳布 7.工程师有一只非常忠诚的狗,在以后的冒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名叫() A.海利 B.托里 C.托普 8.这些人中,有个水手脾气挺大,但心眼不坏,他叫() A.朋克罗莱 B.彭克罗夫 C.彭克罗德 9.他们初入海岛时,弄丢了什么,使得水手非常着急?() A.打火机 B.笔记本 C.火柴 10.开始冒险时,小岛上的伙食不好,机灵的狗和人一起抓住了一只野生动物() A.野猪 B.海豹 C.水豚 11.当水手抱怨生不了火时,工程师利用()轻松地生了火。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12.这座小岛,被几个人用一位伟人的名字命名为() A.华盛顿岛 B.林肯岛 C.富兰克林岛 13.小岛上有一座淡水湖,被他们称为() A.密西西比湖 B.富兰克林湖 C.格兰特湖 14.当几个人在小岛上有声有色地开始生活时,为了冶炼矿石,工程师让水手和其他人一起去捕捉()来炼油。 A.海狮 B.海豹 C.海獭 15.原先大家住在一个叫“壁炉”的地方,后来开拓了一处岩洞,取名为() A.水帘洞 B.巨石宫 C.黄岗岩宫 二、判断题 1.流落荒岛的几个人一起开拓了新的住所,把原先的入口堵住了。() 2.当物资渐渐充裕起来的时候,水手总是在说缺少烟草。() 3.在“远西森林”边缘,他们发现这里生长着蘑菇。() 4.这些流落荒岛的人,有一天回到新住所时,发现这里被猴子占领了。() 5.在新住所生活期间,水手种下了第一颗水稻种子。() 6.工程师提议把鲸须做成捕猎工具。() 7.大家抓住一只侵占他们住所的动物,并驯服了它,给它取名叫罗普。() 8.他们最终发现海岛底下有一艘潜艇,叫鹦鹉螺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一课一练附答案第四章第1节 太阳和月球

第1节太阳和月球 1.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放热的、巨大的气体星球,太阳的外部大气由外到里依次是、、,平时我们看到的只是。 2.太阳表面常有的变化统称为。常见的太阳活动有、、等。 3.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年。 4.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它主要发生在层。 5.月球上没有,也没有,声音无法传播,是个寂静的世界。其表面的昼夜温差很大,达。 6.太阳是一个炽热的( ) A. 气体球 B. 固体球 C. 液体球 D.岩石球 7.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 ) A. 9年 B. 10年 C. 11年 D.12年 8.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太阳风增强时会影响全球通手机用户正常通话 B. 地球两极附近发生的极光,与太阳活动有关系 C. 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对地球的气候、植物有一定影响

D.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要注意防晒,太阳黑子则没多大关系9.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 ) A. 气象卫星 B. 通信卫星 C.太阳 D.月球 10.在月球上,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以做到的是( ) A. 放风筝 B. 游泳 C.打雪仗 D. 扔石头 11.不久的将来,“嫦娥”将载中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对登月的宇航员来说,下列设备不是必需的是( ) A. 无线对讲机——方便通话 B.专用宇航服——防寒(热) C. 专用汽车——用于行走 D.氧气——用于呼吸 12.下列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对地球磁场造成扰动,产生“磁暴”现象 B.干扰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使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C. 使全球各地降水量减少 D.大量带电粒子和射线可使绕地运行的航天器受到严重损坏 13.太阳的能量来源于(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核聚变反应 D.核裂变反应 14.月球上没有生命的原因是( )

2017上海地理等级考 第1讲 太阳与月球 默写

1 第1讲 太阳与月球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中主要天体类型的名称: 、 、 、 、 、 ;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 。(能够识别宇宙中各主要天体的类型) 2、星云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 、体积 和密度 的特点。 3、闯入地球大气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燃烧,产生的光划过天空,这种现象叫做 流星 现象。降落到地面的未燃烧尽的流星体叫做 。(用语言描述流星与陨星的区别) 4、 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 和 等围绕太阳运动,由此构成太阳系。 5、主要天体系统 6、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 、 。 7、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及主要的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 (内→外) 太阳活动 平均 周期 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主要标志 11 年 扰乱地球上空 ,影响地面 扰乱地球磁场,产生 现象 两极地区产生 现象 使地球的 8、按行星的物理性质和距离太阳的远近进行分类(按照距日远近),可以分为 (包括 、 、 、 )、 巨行星 (包括: 、 )和 远日行星 (包括 、海王星)。(比较各类行星的体积、质量、密度差异) 9、八大行星中,没有卫星的是 和 ;一天比一年还长的是(自转周期比公转周期长) ;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 ;卫星最多的是 ;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10、冥王星 ,不能 ,因此被降级为 。 11、地球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思考:哪三个方面的“适中”,对地球环境分别有什么影响?)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 ; 适中→使地球上昼夜和四季更替节奏适中 。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 1 、因为月球引力 ,所以月球表面 。 2、 密布是月球表面最明显的特征,这可能是 或 形成的。 3、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看到相同的半个月球,这是因为月球的 , 。 4、 是月球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某一恒星所需的时间,其公转周期为27.32日。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这样循环一个周期,叫做一个 ,平均时间29.53日。 5、在下列方框内填入月相的名称及其对应的农历日期(思考:各月相月出月落的时间..........)

教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科技创造新生活教案设

教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科技创造新生活 单元备课 一、单元目标 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 2、爱科学,学科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崇尚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创造意识,培养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二、体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学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三、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 “新科技,新生活”斑竹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超越梦想”是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科技爱边了世界。“科技是把‘双刃箭”围绕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影响设置本主题。“崇尚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励学生树立科学态度,反对迷信、邪教。 四、建议授课时间 《新科技,新生活》2课时 《超越梦想》 2课时 《科技是把‘双刃箭’》 2课时 《崇尚科学精神》 1课时 第一课新科技新生活 第一课时生活好帮手 活动目标: 1、了解家庭生活用品的发展变化,感受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帮助。 2、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生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索的热情。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观察、采访父母或爷爷奶奶,了解他们使用过的和现在不同的生活用品。 2、了解家庭生活中的新产品。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旧的生活用品 1、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里的生活用品也丰富多彩了。你们访问父母或爷爷奶奶那时用的生活用品有哪些? 2、学生自由发言。(煤油灯、洗衣板、搓衣板、火柴等) 3、教师:现在你们还用这些东西吗?为什么不用了? 二、走进时光隧道 1、课件出示现代家庭生活新用品,小组交流:你们家新添置了哪些生活用品?没有它们的时候,家里的生活怎样?现在呢?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1节太阳和月球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1节太阳和月球练习 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月球和太阳叙述正确的是 A. 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B. 月球表面有空气、没有水 C. 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的地震和火山爆发 D.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2.二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军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 来自东方的奇怪干扰,这种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 当时,人们对雷达受到干扰的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据此你认为是 A. 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 B. 雷达本身的故障 C. 外界杂波的干扰 D. 太阳活动的影响 3.如图所示,是我国发射的“嫦娥”月球卫星发回的 月面照片,下列与月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较暗部分是海洋或湖泊 B. 陨石撞击月面会形成环形山,同时发出巨大的 爆炸声 C. 月面上的昼夜温差比地面上的昼夜温差大 D. 月球是天然光源 4.“钱江潮水,天下奇观。”每逢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会掀起几 米高的浪涛。钱江潮的形成与月球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月球的形状有关 B. 与月球上无空气有关 C. 与月球上无水有关 D. 与月球的吸引力有关 5.月球的直径只有太阳的,但看上去大小却相似,原因是 A. 月球和太阳的亮度相似 B. 月球和太阳离地球都太遥远了 C. 月球离地球比太阳离地球要近得多 D. 月球和太阳都是球体

6.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A. 有风雨交加的天气现象 B. 有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 C. 彩旗在蓝天下飘扬 D. 有日光、彩虹和白云 7.据报道,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有渐远的趋势,月地的共同质心将会从地球内部转移到 地球外部。到那时,月球就可能成为 A. 行星 B. 流星 C. 太阳系小天体 D. 卫星 8.以下是一名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活片段,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真实的生活场景有 ①听到大风呼啸②跳过4米的横竿③举起一块200千克重的大石头④拍了一张照片 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⑥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⑦“袋鼠式”走路 A. ②③⑥⑦ B. ①④⑤⑥ C. ②③④⑦ D. ②③④⑤ 9.如果宇航员穿着宇航服走出飞船船舱,进行“月球行走”。根据月球环境,宇航服 应具备的有 ①控制温度、湿度②供给氧气③控制气压、抗射线辐射④收集雨水⑤无线通信⑥与 外界气体交换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⑤ 10.月球上绝大多数的环形山是 A. 陨石、小行星、彗星等撞击形成的 B. 火山爆发形成的 C. 月球早期地质运动形成的 D. 月球龙卷风形成的 11.2020年1月,科学家拍下太阳表面最高清的图片, 太阳表层有玫瑰色的舌状气体喷出,再沿着弧形路 线落回如图。这种太阳活动称为 A. 火山 B. 日珥 C. 环形山 D. 太阳黑子 12.我国史书曾记载有: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 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中心核层 13.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小学生科普阅读参考书目

小学生科普阅读参考书目(1) 《森林报》〔苏联〕比安基 《黑猩猩在召唤》〔英〕珍妮·古道尔《变幻多彩的地球》陶世龙 《昆虫记》〔法〕法布尔 《十万个为什么》(世纪版) 《神奇的南极》金涛 《茅以升科普创作文集》 《大自然启示》王书荣 《高士其科普作品精选》高士其 《数学百草园》谈祥柏 《花鸟虫鱼及其它》周建人 《生物史图说》北京自然博物馆编著《发明的故事》 《野生的爱尔莎》 《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丛书 中学生科普阅读参考书目(1) 《人类的故事》〔美〕房龙 《所罗门王的指环》〔奥地利〕劳伦兹《啊哈!灵机一动》〔美〕马丁·加德那

《细胞生命礼赞》〔美〕刘易斯·托马斯 《从一到无穷大》〔美〕盖莫夫 《超越时空》〔美〕加来道雄 《最新科学指南》〔美〕阿西莫夫 《大众天文学》〔法〕弗拉马利翁 《大师的智——慧15位杰出电脑科学家的生平与发现》〔美〕萨沙/拉兹列合著《飞向月球》〔德〕J.普特卡梅 《发现者》〔美〕布尔斯廷 《混沌:开创新科学》〔美〕格莱克 《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杨振宁 《寂静的春天》〔美〕雷切尔·卡逊 《集异璧》〔美〕侯世达 《可怕的对称》〔美〕阿·热荀乾 《科学与怪异(文集)》〔美〕阿贝尔等著 《科学并不神秘》〔日〕板仓圣宣 《魔鬼出没的世界》〔美〕卡尔·萨根 《膨胀的宇宙》〔英〕爱丁顿 《千亿个太阳》〔德〕基彭哈恩 《趣味物理学》〔苏〕别莱利曼 《器具的进化》〔美〕佩卓斯基 《人的上升》〔英〕布鲁诺夫斯基 《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美〕沃森

《上帝掷骰子吗?》〔英〕斯图尔特 《圣诞演讲(包括蜡烛的故事、肥皂泡和它的力)》〔法〕法拉第《生命之科学》〔英〕威尔斯等著 《时间简史》〔英〕霍金 《数字化生存》〔美〕尼葛罗庞蒂 《熊猫的拇指》〔美〕古尔德 《自达尔文以来——自然史深思录》美〕古尔德 《物理世界奇遇记》〔美〕盖莫夫 《完美的对称》〔英〕巴戈特 《湍鉴》〔美〕布里格斯皮特 《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苏〕亚历山大洛夫 《数学万花镜》〔波兰〕史坦豪斯 《伊甸园之河》〔英〕道金斯 《物理学的进化》爱因斯坦/英菲尔德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一个自然科学家在贝格尔舰上的环球旅行记》〔英〕达尔文《宇宙》〔美〕卡尔·萨根 《与鸟为伴:加拉帕格斯群岛考察记》〔美〕乔纳生·威诺 《自私的基因》〔英〕道金斯 《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 《拙匠随笔》梁思成 《科学的历程》吴国盛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 第1节 太阳和月球教案2 浙教版

太阳和月亮 【教学内容】 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1节。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月球的大小、状况和环形山。 ②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对月球的探索。 ⑵过程与方法: 学生收集有关太阳、月亮的文字、图片、动画、影视材料。鼓励学生试写科幻故事,并找机会展示学生的成果。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①教学重点:月球表面的状况及成因 ②教学难点:月球表面状况的成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以前一定听说过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等。 传说月球上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只玉兔,那月球上到底是怎么样的呢?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已经踏上了月球,下面就来看一下登月实录和图片,然后一起来讨论月球表面是怎么样的?人到了月球和人在地球比,会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 1、了解月球表面的状况 我们以前一定听说过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等,还有什么,请同学讲讲。 传说月球上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只玉兔,那月球上到底使怎么样的呢?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已经踏上了月球,下面就来看一下登月实录和图片,大家边看边想,然后一起来讨论月球表面是怎么样的?人到了月球和人在地球比,会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 (1)月球的形状 轨道半径:距地球 384 400千米 月球直径:3476千米质量:7.35×1022千克 (2)月球表面明暗状况 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照亮的明面 画出月球表面的月貌图(有环形山、放射状山脉、低洼高地) 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高原 阴暗的部分是:广阔的平原和低地(看上去像水域,又叫海和洋) 环形山:大体上是陨石撞击月面和火山活动的产物和地球的表面进行比较 (3)人在月球上会怎么样? A.物体会变轻(重力小) B.一天里要换很多衣服(没有大气,温差大) C.听不到声音(没有大气) D.很多环形山(没有大气保护)

《太阳和月亮》

《太阳和月亮》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中“静悄悄”与“热闹”的氛围,体验诗歌带来的不同意境。 2、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诵读。 活动准备: 1、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森林狂想曲》,《摇篮曲》)。 2、图片若干(小花、小鸟、小兔、小蜜蜂、小狮子、小狗、小鸡、小猫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入室 今天有两位客人到我们班里来,我们看看是谁呢? 2、出示图片太阳 (1)教师:太阳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呢?幼儿:早上,白天 3、出示图片月亮 教师:月亮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呢?幼儿:晚上 二、看图理解儿歌 1、这里有一首儿歌叫《太阳和月亮》 太阳出来了,小花醒来了,小鸟醒来了,小兔醒来了,白天真热闹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小鸟睡着了,小兔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刚才老师念儿歌的题目是什么?《太阳和月亮》

2、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幼儿: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 3、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怎么样呀?(引导幼儿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白天真热闹。)教师:我们可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白天真热闹”。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句话“白天真热闹”。 什么时候静悄悄的呢?晚上。大家都要干什么了?睡觉。 你们是怎么睡觉的呢? 三、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老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编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们听一听(教师朗诵) 太阳出来了,小花醒来了,小鸟醒来了,小兔醒来了,白天真热闹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小鸟睡着了,小兔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白天很热闹,太阳出来了,我们念儿歌的声音可以大声一点,脸上可以笑眯眯,晚上大家都睡着了,声音可以轻一点。 2、请小朋友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3、白天小花醒来了,是什么样子动作呢?小鸟醒来了,是怎么样子的?小兔醒来了,是怎么样子的? 4、师幼共同完整地用动作来表演、朗诵诗歌 我们一起来一边念儿歌,一边来做动作。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

《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8课。学生在本单元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了三个星球的基本特征,也了解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第6课,学生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在第7课,知道了地球是水的星球,学生将在本课对地球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课是单元小结课,从选用什么颜色来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角度切入,学生会直观地认识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不同点。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制作主题颜色海报的形式,查阅更多关于地球的资料。最后在展示和交流环节中,学生将互相学习,最终了解地球的更多知识,并对地球家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 聚焦环节,大多数学生用红色表示太阳,用灰色表示月球,还有学生画出日珥和环形山,说明本单元的学习加深了他们对太阳和月球的理解。探索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制作主题海报和进行分享交流。教材的思路是让学生从地球的颜色的角度去切入,了解关于地球更多的知识,比如红色,地球有火山,有红色土地,等等。制作海报前,学生需要确定地球的主题色彩,可以是蓝色、白色、绿色,或者彩色,然后围绕这种颜色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制作成主题海报。教材清晰地指导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选用的方法。教师根据情况对本课可以有不同的安排,如可以利用两个课时,一个课时指导资料的收集、整理选用方法,一个课时用来制作分享。也可以将该活动做成一个单元评价,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课外收集资料、制作海报,再组织评比等。以书本的范本海报为例,该海报是绿色主题的,海报上的文字和图画都应该是介绍“地球之绿”的,例如地球的绿水青山、地球的草原、森林资源等。制作海报提倡文字要简洁,图片尽量多。小组制作主题海报后,进行集中展示分享,这样学生相互之间就能学习到更多关于地球的其他知识,拓宽学生关于地球的知识面。 研讨环节,学生展示海报、交流海报、获得新知识。同时学生需要对比太阳、月球和地球的不同,提倡学生提出关于地球家园的新问题。 【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制作主题海报的热情比较高,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学生的难点一主要在于对主题颜色海报的理解,教师需要讲解清楚什么是主题颜色海报以及具

七年级科学太阳和月球测试题

第三节太阳和月球 笔记: 1、太阳概述: (1)太阳是一颗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的气体星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0C,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0C,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3)太阳的结构: ①太阳由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和大气层。 ②平时我们看到的知识一个光亮的圆盘,实际上是光球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1)太阳活动:指太阳表面(太阳大气)的变化 (2 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那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为黑子周期为第一周。 计算:1755+(N—1)×11 [ N为要计算的周期] ②耀斑:太阳表面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 耀斑爆发,说明太阳活动激烈,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③日珥:太阳表面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3、月球 (1)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它依靠反射太阳光发亮,才被地球上的人观察到。 (2)月球上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上昼夜温差达3000C。 (3)月球在绕自身的自转轴自西向东自转,同时也沿着一个椭圆轨道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4)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因此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 (5)月球距离地球的平均为38.44万千米,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 (6)环形山:大体上是陨石撞击月面和火山活动的产物,它是月球上最明显的特征。(7)月球表面明暗状况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高原 阴暗的部分是:广阔的平原和低地(看上去像水域,又叫海和洋)(8)月球对地球的影响A、夜间照明 B.月相的变化用来计时依据 C.潮汐现象,相互引力吸引 D.月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发现已有60多种 例题: 1、太阳表面温度最低的区域是()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日冕

第三节太阳和月球教案

第三节太阳和月球 (第2课时) [设计意图]: 本节教材侧重介绍月球的基本情况,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学生形成强大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整个教学过程联系人类探索宇宙以及我们自身生活的影响实际,突出了新课程的教育思想。[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月球的大小、形状和环形山。 2、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对月球的探索。 技能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空间想象能力。 2、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3、通过“嫦娥一号”登月成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月球的大小、形状和环形山。 难点:利用月球的知识对各种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 [教学手段]: 学生收集有关月亮的文字、图片、动画、影视材料。教师引导,辅助多媒体课件,学生积极参与,探讨。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师:月球,也许它是茫茫黑夜里我们唯一可以看到并且感受到的星球,它似乎特别受到文人墨客的偏爱,如唐朝诗人写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哪些关于月球的传说?或学到过哪些关于月球的诗词呢? 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天狗吞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新课展开] 师:从古到今,月球始终是人类最关注的天体。 问:你知道人类在探月之路上有哪些重大事件吗? 生: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虽然最终失败,但他是世界上利用火箭升空的第一人。 1610年,意大利的科学家伽俐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首次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月球。 1959年9月,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师:人们并不满足于1969年阿姆斯特朗的登月之旅,如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进行了探月活动,你知道我国为实现飞天梦想做了哪些努力吗? 生:神州系列飞船研制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返回。师:中国的航天“情结”由来已久:

上海高三地理第二讲太阳与月球知识归纳

第二讲 太阳与月球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中主要天体类型的名称: 恒星 、 星云 、 行星 、 卫星 、 彗星 、 流星体 ;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恒星 、 星云 。(能够识别宇宙中各主要天体的类型) 2、星云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 大 、体积 大 和密度 小 的特点。 3、闯入地球大气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燃烧,产生的光划过天空,这种现象叫做 流星 现象。降落到地面的未燃烧尽的流星体叫做 陨星 。(用语言描述流星与陨星的区别) 4、 太阳 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八颗行星 、 矮行星 和 众多的太阳系小天体 等围绕太阳运动,由此构成太阳系。 5、主要天体系统 6、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共面性 、 同向性 、 近圆性 。(读P6“太阳系示意图”观 察) 7、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及主要的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 (内→外) 太阳活动 平均 周期 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光球层 黑子 主要标志 11 年 扰乱地球上空 电离层 ,影响地面 短波通讯 扰乱地球磁场,产生 磁暴 现象 两极地区产生 极光 现象 使地球的 天气或气候异常 色球层 耀斑 日珥 日冕层 太阳风 8、按行星的物理性质和距离太阳的远近进行分类(按照距日远近),可以分为 类地行星 (包括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巨行星 (包括: 木星 、 土星 )和 远日行星 (包括 天王星 、海王星)。(比较各类行星的体积、质量、密度差异) 9、八大行星中,没有卫星的是 水星 和 金星 ;一天比一年还长的是(自转周期比公转周期长)金星 ;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 木星 ;卫星最多的是 土星 ;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水星 。 10、冥王星质量和体积偏小 ,不能 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的其他物体 ,因此被降级为 矮行星 。 11、地球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思考:哪三个方面的“适中”,对地球环境分别有什么影响?)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平均气温适中,有液态水存在 ;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有适合的大气层;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适中→使地球上昼夜和四季更替节奏适中 。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 1、因为月球引力 小 ,所以月球表面 基本没有大气和水、无声、全天漆黑,昼夜温差大 。 2、 环形山 密布是月球表面最明显的特征,这可能是 陨星撞击 或 火山爆发 形成的。 3、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看到相同的半个月球,这是因为月球的 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一致,自转和公转方向也一致 。(提示:用“月”字旋转理解) 4、 恒星月 是月球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某一恒星所需的时间,其公转周期为27.32日。 总星系 银河系 地月系 太阳系 河外星系

小学校本教材《智力七巧板》

学校课程教材编委会 小学学校课程教材

★前言★ 七巧板的来历..............................................1 ★第一章认识七巧板★ 现代七巧板介绍...........................................2 七巧板的演变发展史.....................................4 ★第二章拼图★ 按样拼图....................................................5 按图分解....................................................7 举一反三....................................................8 一图多拼....................................................9 ★第三章专题设计★ 飞机专题...................................................11 动物专题...................................................13 人物专题...................................................14 运动专题...................................................15 ★第四章拓展应用★ 观察创造...................................................16 ★第五章组合创作★ 单副组合创作.............................................17 多副组合创作.............................................19 ★第六章智力冲关★ 小试牛刀...................................................20 过关斩将...................................................22 最后冲刺...................................................23 附录 常见图形...........................................25 ------------------------------------------------------ 目 录 CONTEN TS 平川镇中心小学 学校课程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与月球》 3、1、仰望天空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与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与月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教学重难点】 1、简单比较太阳与月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 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瞧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瞧到明亮的月亮。关于太阳与月球,您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与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与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就是球体。②太阳与月球都离地球很远。③太阳的温度很高。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⑤月球会发“光”。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与月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与太阳的特征,那么您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与太阳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与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与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

下,太阳与月亮大小相差很大? (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与月球的相同与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您知道太阳与月球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与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与月球,您们还想知道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与月球的知识。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教师:放学回家后查阅图书或上网搜索更多关于太阳与月球的知识。 【板书设计】 仰望天空 【教学反思】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教学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就是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画出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认识到自然事物就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就是有联系与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2、画出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