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内科专科疾病健康教育处方

心内科专科疾病健康教育处方

心内科专科疾病健康教育处方
心内科专科疾病健康教育处方

心内科专科疾病健康教育处方

一、冠心病健康处方

1. 少吃动物脂肪与胆固醇的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多吃鱼与豆制品,多吃蔬菜水果。

2. 节制饭量,控制体重。

3. 限制食盐的摄入,每日以5克以下为宜。

4. 如有高血压应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

5. 不吸烟,节制饮酒。

6.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与情绪波动,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

7. 可做轻微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做广播操,散步等。

8. 常备缓解心绞痛的药物,以便随时服用。如胸痛持续,服药不能缓解,应立即就近到医院急诊。

二、高血压健康教育处方

1、情绪稳定,心平气与,生活有规律,每日至少睡八小时,而且安排午睡时间。

2、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与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这有助于降低血压。

3、限制食盐,每日最多不得超过五克。

4、禁止吸烟。

5、肥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

6、性生活有节制。

7、适当服用镇静剂及按医生规定坚持服用降血压药物。

8、如发现病人表现反常,即不要让其起床。应及时观察呼吸、脉搏及

瞳孔,并及时急救中心电话120。

三、心肌梗死病人健康教育处方

1、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度劳累,冬天避免寒冷的刺激,如不吃冷食,不用冷水洗脸,洗手或洗衣服。洗澡时,水温应与体温相当,时间不宜过长。

2、肥胖者需控制体重。

3、戒烟酒。

4、限制钠盐摄入,一般每日食盐低于5克(1钱)。

5、心绞痛病人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以备急用,病人及家属应熟知本药放置地点,以备急用。注意有效期,每半年更换。

6、若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疼痛程度加重,可能就是心梗的先兆,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7、定期复诊。

四、高血脂健康教育处方

1、脂类大部分从食物中来,所以高血脂症的人饮食应有节制。

2、海带、海参、新鲜海鱼、紫菜、木耳、金针菇、香菇、大蒜、洋葱等食物有利于降低血脂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常吃。

3、胆固醇过高者应少食蛋黄、肉类特别就是肥肉、内脏、鸡皮、鸭皮、虾皮、鱼子、脑等含胆固醇量高的食物,甘油三脂过高者忌糖、忌甜食并应限制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制食品)总食量

4、饮食治疗应持之以恒,降脂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目前还有多种

效果优良的降脂药。

5、戒烟,少酒,保持性情舒畅。

6、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五、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健康教育处方

1、吃容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类的食物。限制钠盐摄入,限制体重,减轻心脏负担,避免饮酒与吸烟。

2、风湿活动阶段或并发心力衰竭时,应限制活动或适当卧床休息。对病变已无活动性,且全身及心功能代偿良好的患者,可照常工作,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合并有主动脉瓣病变者,应限制体育活动,谨防发生猝死。

3、当皮肤破损、拔牙、手术等情况时,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4、抗风湿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与停药。

六、病毒性心肌炎健康教育处方

1、吃易消化、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限制钠盐的摄入,戒烟酒,避免饮咖啡与浓茶。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心律及心功能正常时,可逐渐增加活动量,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在寒冷季节应注意防寒保暖。

4、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七、早搏的健康教育处方

1、早搏就是过早搏动式期外收缩的简称,有良性早搏与病理性早搏之

分,心脏病病人常可有早搏。临床上极大部分就是良性早搏,故早搏本身并非严重疾病,病员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3、不吸烟,不饮酒,少饮浓茶,伙食不过饱,少吃剌激性食物。

4、活动后早搏不增多的慢性病人仍应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5、伴有严重心脏病或有明显症状者须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这类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切忌自行选购。

6、有消化系统病或其她疾病导致的早搏应当积极治疗原发病。

八、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处方

1、宜早期积极治疗,严格执行饮食方法,控制饮食,限制糖类食品进食量,多吃新鲜蔬菜与粗植物纤维类食品。

2、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4、避免精神刺激,保持乐观情绪。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各种感染。

6、学会作尿糖定性测定,以了解病情变化,应经常化验小便,观察有无糖与丙酮,如含有丙酮则表明糖尿病病情未被控制,丙酮含量过多,会发生酸中毒。

7、定期到医院作血糖与心、肾、眼底等的功能测定,及时防治各种并发症,这对糖尿病病人来说非常重要。

九、先天性心脏病的健康教育处方

1、要有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空气要新鲜,温度要适宜,生活要合量安排,活动要有限制,并尽量避免患儿大声哭闹。年长儿要适当限制活动范围。

2、家长及患儿要树立信心,心情要愉快,避免刺激及激动。要与医护人员通力合作,直到疾病康复。

3、要重视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要少量多个。浮肿少尿时给低盐饮食。人工喂养时宜将奶嘴孔放大,以省力而不引起咳嗽为度。

4、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预防感染,按时接受预防接种,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在接受非心脏小手术前后均需有足量抗生素,以预防心内膜炎。

5、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在暑天、高热或吐泻时应及时补充液体。

6、选择时机作根治手术或姑息手术。

十、发热病的健康教育处方

当体温调节中枢受到热源作用或本身功能紊乱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也叫发烧。发热就是临床最常见症状之一,又就是热性疾病所共有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一般认为在休息状态下,口腔温度超过37、2℃,发热程度可分:低热37、5~38℃,中等热38、1~39℃,高热39、1~41℃,首先应查明致热原因,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配合减轻病人的痛苦。

1、一般发热降温指导措施如下:卧床休息,保持舒适体位及周围环境安静。身体休息可使机体代谢率降低,能量消耗减少,因为体温每上

升1摄氏度,基础代谢率将增加13%。

2、食用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鱼、瘦肉等)、高热量、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注意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输液。

3、保持口腔、皮肤清洁,热水擦身及洗澡有利于体温下降,但要注意病人的耐受程度。保持衣着及盖被适宜,大量出汗时,注意更换内衣。

4、物理降温: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采用32~36℃的温水擦浴,也可采用30%~50%精酒擦浴(婴儿及出血性疾病者勿用),病人如出现颤抖,必须停用。

5、药物降温:当腋温>38、5℃。肛温>39℃时,可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药物降温时,要嘱咐家属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大量出汗,嘱其多饮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