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含义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含义

用友ERP-U8应用案例分析

无锡电缆厂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1.1 企业基本情况

无锡电缆厂有限公司是一家建立于1958年大型国有企业。2003年公司成功改制为由国资委控股的股份制公司。企业地处太湖之畔,西临京杭大运河,东依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主导产品有二十八个系列、25000多种规格,主要有:钢芯铝绞线,绝缘架空线、交联电缆、塑力缆、塑控缆、橡套电缆、电焊机用电缆、电梯电缆、漆包圆(扁)线、玻璃丝包线、铜铝扁线、以及各类阻燃、耐火电缆、低烟低卤、低烟无卤电缆等,主导产品均为部、省优产品,并被认定为95~97江苏名牌产品。现有资产3亿,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现有人员1000余人,是全国电缆生产骨干企业。各类产品能按IEC、BS等标准组织生产,企业获得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销售收入7亿多 ,企业在全国同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各项人均经济指标居全国同行业较前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名列行业第三位。

1.2 组织结构图

总经理

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技术副总经理销售副总经理

物资供应部

管理者代表

线

线

1.3 企业经营管理情况

公司早期建立于建国初期,并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冲击中得到壮大的,具有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特别是在改制后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企业推行了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做到了干部业绩考核,竞聘上岗,员工量化考核,能进能出,按绩效分配,形成了新的用人、用工及分配机制。在市场营销方面,在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络及营销网点,在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市场商誉。在质量管理方面,完全按照ISO90002标准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并建立了各类质量管理程序标准,相关管理制度,配置了满足产品要求的计量器具及检测手段。

通过多年的企业发展,现在,公司已经具备具备为超高压输电工程、大型变电站、大

型电厂、大中城市电网建设和改造、以及大建设项目配套供应的能力和经验。具备了独立进行产品研制开发的人力资源及技术装备能力,具备了与之相结合企业管理软硬件装备水平及市场开发、营销网络。

1.4 行业特点

1、行业竞争激烈

电缆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电缆行业门槛低,近年来无锡周边地区纷纷涌现为数众多的电缆企业,电缆产品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由此引发的企业竞争变得异常激烈,电缆产品的价格一跌再跌,产品价格已经处在产品成本的边缘,稍不注意就会亏本。而作为有近五十年历史的无锡电缆厂,本身背负了较重的历史负担,产品的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种种原因,锡缆在与其他乡镇企业的竞争时候,对对方的价格恶意竞争无所适从,因此成本核算问题表现突出。

2、产品型号规格齐全,使得准确成本计算难以实现

一方面,公司每月生产的产品型号多达300~500种,且经常变化,每月不同,目前累计设计生产的规格型号已经达到30000种;工时或机器台时在各产品间很难精确统计,目前依人工方法只能统计到产品的大类;材料价格波动很快,材料成本的变化不能及时体现;占生产成本20%的制造费用分摊困难很大。另一方面,企业中的行政管理、技术研究、后勤保障、采购供应、营销推广和等非生产性活动的存在,为此类活动而发生的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此类成本在传统成本法下难以进行合理的分配。

3、生产方式复杂

电缆厂基本上每月都有部分新品种投入生产,但是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却不局限于现有的标准产品,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标准型产品上进行改进,产品不定型,结构变化复杂。同一类产品因应用不同,可有非常的组合选项,如是否阻燃,防水等要求,不同的护套及铠装方式(材料),并且相互间原料的用量大相径庭。所以电缆厂常是按定单要求生产。但标准产品同时也存在。企业经常是按单生产和按库存生产同时存在。

即使是按单生产的品种,为了满足客户的交货期,对于半成品也有可能是按库存(预测)下单生产。

对于常规半成品,如铜杆,铝杆等则完全根据生产能力及原料供应情况按排生产。

4、车间多,不同车间生产方式交叉

电缆产品生产的特点是利用比较少的原料,经组合生产出多种多样规格的成品。不同的生产方式可能需要按排不同的生产车间进行,而各个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却可能相同,同一个产品的不同工序可以按排在不同车间生产,而同一产品可能安排不同车间组织生产。

了一个全面的回顾,分析了信息化概念的起源和内涵,介绍了我国国

本章对信息时代与信息化的大背景做了一个全面的回顾,分析了信息化概念的起源和内涵,介绍了我国国家信息化的基本形式和战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同学们: 1.掌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2.理解我国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3.理解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基本需求和措施 4.了解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形式 5.了解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本章知识点 1.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将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化的内涵: (1)信息化是一种发展过程。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2)信息化是对发展状况的描述。是指一个地理区域、社会、行业或企事业单位不断发展以信息为基础(Information-Based)的程度。 2.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及我国国家信息化体系的6个要素 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

我国国家信息化体系的6个要素是: (1)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2)建设国家信息网络 (3)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4)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 (5)培育信息化人才 (6)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 3.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具体目标是: (1)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2)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信息产业发展的跨越 (3)提升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4)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能力和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为了实现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近期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包括以下9个方面:(1)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战略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战略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战略 中国管理传播网作者:刘德三来自:中国商报阅读:372时间:2003-12-15推荐: 企业的信息化首先应该站在企业战略目标的高度来考虑,必须依据企业的经营、营销竞争战略考虑,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来制定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必须根据企业制定的长远战略规划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选择最适合自己企业的技术战略和实施战略和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化正在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抉择。 每个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面临的都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而信息化正在以破竹之势推动着传统企业、传统管理模式的变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手段和自动化程度,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企业迅速摆脱落后工艺和技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跳跃式发展,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 什么最重要 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企业的战略和赢利能力,即商业模式和能运用这种模式与时俱进的企业决策者。专家指出:战略和商业模式是两个能互为补充,相互依存的工具,想要长期创造价值的企业都需要。 商业模式是企业在目前经营环境下赖以赢利的逻辑,商业模式包括企业同所有与其有利害关系的各方提出的价值建议,为了兑现建议和利用所获得的回报所进行的经营活动;它是每一个企业经营组织中的最基本的元素构成。而战略则包括公司在产业中、在行业中的长期目标、战略定位,建立一个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能持续赢利的框架。但是,对企业自身商业模式的了解和掌握并不能取代企业的战略。战略突出的是企业独特的个性(特色),是别人所没有的,它是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是企业获得持续成功,做强做大,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所以说企业的战略是企业的灵魂。 信息化目的何在 很多人会说“信息化是为了节约成本”,这样的回答是不全面的,因为信息化的投入不能简单认为是一种成本问题,而是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也就是为客户增加新的价值,而且可以实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企业的战略是否与信息化战略相匹配、相协调,企业的战略有成本型、流程型、战略型,还有强调个性的差异型,因此不能简单地说信息化就是为了节省成本。 实现企业的信息化不是目的,企业为了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和资源,通过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构成新的平台,为提高企业综合运作能力,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种有效支撑。更明确地说,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企业赢利能力,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这是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 如果说商业模式指导企业日常的经营运作,那么战略则告诉企业如何改变商业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捕捉新的商机,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赢利。企业的商业经营模式是企业赢利、创造业绩的工具,是各个企业十分关注的重点。而今天的投资者,尤其是高科技、高风险的投资者变得越来越成熟,风险投资商之所以关心商业模式,是因为他们的投资决策是建立在怎样才有利可图,又能预测风险并能规避风险的思考谋划之上的。投资商们需要清楚地了解掌握所投资的企业未来业绩如何。因此,企业信息化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赢利模式来考虑。 如何实现信息化 企业的信息化首先应该站在企业战略目标的高度来考虑,必须依据企业的经营、营销竞争战略考虑,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来制定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必须根据企业制定的长远战略

浅谈教育信息化及其意义

浅谈教育信息化及其意义 近年来,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到教育部推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到各地蓬勃发展、如火如荼的教育信息化热潮,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对教育信息化概念的理解,把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这对更好地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 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我们称对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为信息技术。因此,对某一系统、领域的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该系统、该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在该系统、该领域中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 信息化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因此,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对系统进行信息化分析,它是信息化的基础。另一层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系统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对系统深入地信息分析,就不可实现信息技术在系统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二、教育信息化的内容 教育信息化的内容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其具体内容主要是: 1.教育信息环境的完善 教育信息化环境是指用于学习的环境,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存贮、处理和传递的信息环境。教育信息环境主要包括用于远程教育的信息网络系统、学校的校园网、CAI教室、网络教室、用于教和学的各种支援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及教育设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一 个重要分项指标体系。这是我国推出的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 为了从效能上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指导企业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经 过长时间研究,参考了国内外数十个方案的优长,提出了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企业信息化指标 体系。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综述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分项指标体系。这是我国推出的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 为了从效能上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指导企业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经过长时间研究,参考了国内外数十个方案的优长,提出了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其中《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业经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印发全国试行。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南。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为了正确和客观地评价中国企业信息化水平,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它从宏观上指导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微观上,使企业更准确地认识信息化的内涵,明确信息化的目的,制定正确的信息化战略,为企业信息化具体实施提供切实的帮助。同时也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状况和进行相关决策服务。 企业信息化指标的作用 ·评测信息化水平 ·咨询、校验 ·避免浪费和错误 ·为企业信息化保驾护航 ·规避风险 ·引导IT服务商的行为 ·为评级提供依据企业信息化指标的指导思想 ·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指标的指导思想 ·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 ·符合中国国情 ·承认企业的特别的、个性化的信息化需求特点 ·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 目的性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出发,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系统 1.系统的定义及理解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三个方面理解: 1)系统由若干元素组成元素。 2)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3)系统有一定的功能,特别是人造系统总有一定的目的性。 2.系统的思想 1)突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等级等级层次结构是复杂系统最合理的组织方式 3.系统的分类 1)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框架结构、钟表机构、控制装置、开放系统、低级有机体、动物、人社会文化系统、超越系统。底层三级是物理系统,中间三级是生物系统,高层三级是最复杂的人类社会及宇宙系统。 2)按系统的起源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人工物理系统、人工抽象系统和人 类活动系统) 3)按系统的抽象程序分类实体系统、概念系统、逻辑系统 4)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开放系统(指与其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交 换的系统)、封闭系统(是与环境没有任何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4.系统的特性 1)系统的整体性 2)系统的目的性 3)系统的稳定性 4)系统的突变性 5)系统的自由组织性 6)系统的相似性 第二节信息 1.信息的定义 1)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 值。 2)信息与数据可看作原材料和成品的关系 2.信息的基本属性 1)事实性 2)扩散性 3)传输性 4)共享性 5)增值性

6)不完全性 7)等级性 8)滞后性 3.人进行信息处理的特点 1)人需要反馈 2)人需要一些多余的信息 3)人们需要信息的压缩 4)人们需要的口味各异 5)人需要非口语的信息输入 4.信息对管理的基础作用,可以由管理基本职能中信息的重要作用来说明 1)信息是制定计划的基本依据 2)信息是组织实施的保证 3)信息是调节控制的指示器 4)信息是激励职工的依据 5)信息是领导指挥的基础 6)信息是决策的关键因素 5.西蒙建立的决策过程的基本模型的三个阶段 1)情报阶段2)设计阶段3)抉择阶段 6.结构化决策的定义 结构化决策,是指建立在清楚的逻辑基础上的决策。 7.非结构化决定的定义 非结构决定是没有明确决策规则的决策。 8.各管理层的决策特点 1)高层管理(战略管理)指有关重大方向性问题的决策 2)中层管理(战术管理)指为了保证战略性决策所需要的人、财、物的准备而进 行的决策。 3)基层管理(作业管理)指为了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和效益而进行的决策。 第三节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的定义 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2.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企业信息系统是企业的了系统、它收集数据,并向管理人员提供信息,与管理人员道在整个企业中起着反馈控制作用。具体如下 1)数据的采集和输入:主要是识别、采集、校验 2)数据的传输:包括计算机系统内和系统外的传输,实质是数据通信。 3)信息的存储:介质、地点、时效,目前存储设备有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器。 4)信息的加工:查询、排序、归并、数学模型、人工智能 5)信息的维护: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 6)信息的使用:系统输出结果应易读易懂,直观醒目。输出格式应尽量符合使用 者的习惯。 第四节信息化

信息化试题(116)

中干公开竞聘通用知识题库——信息化部分 一、填空题 1、ERP的中文含义是企业资源计划_ 。 2、MRP的中文含义是__物料需求计划_ 。 3、CAD的中文含义是__计算机辅助设计_ _。 4、CAE的中文含义是___计算机辅助工程___。 5、CAPP的中文含义是__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___。 6、CAM的中文含义是___计算机辅助制造(或计算机辅助机械加工)___。 7、CAQ的中文含义是___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___。 8、CAT的中文含义是___计算机辅助测试___。 9、SCM的中文含义是___供应链管理___。 10、CRM的中文含义是___客户关系管理___。 11、OA的中文含义是___办公自动化___。 12、PDM的中文含义是___产品数据管理___。 13、PLM的中文含义是___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___。 14、MES的中文含义是___制造执行系统___。 15、EIP的中文含义是___企业信息门户___。 16、CIO的中文含义是___信息主管___。 17、“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18、信息化系统分为单元系统层、信息化平台层和系统集成层。 19、工厂使用的CAD软件是 PRO/E 。 20、CAD软件分为二维CAD软件和三维CAD软件。 21、ERP系统对企业中的所有资源进行集成管理,主要是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 22、OA系统的核心是工作流管理。 2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部分组成。 24、打印机分类主要包括: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25、要打开某个文件/文件夹的快捷菜单,需要用鼠标右键单击对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修改)

一、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 这里介绍国家信息产业部制定得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里,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共22项,如表9—1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计算方法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得计算方法如下. 1.信息化重视程度(分) (1)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得地位:最高领导者就是一把手,得lOO 分:就是二把手得70分;就是三把手,得50分;就是部门领导得30分。 (2)首席信息官(CIO)职位得级别设置: A:正式设置CIO职位,得50分,否则得0分; B:CIO得职位级别处于企业最高层,得50分,处于中层,得25分。 计算方法:若A为0分,则该要素得总分为0;否则,A+B得分为该要素得得分。

(3)信息化规划与预算得制定情况 A:单列信息化规划,得50分;分散在总体规划中,得25分:无成文得信息化规划,得0分。 B:单列信息化预算,得50分:分散在总体预算中,得25分:无成文得信息化预算,得0分。 计算方法:将A与B得得分相加。 本指标总分:(1)、(2)、(3)得得分相加除以3。 2.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信息化投入总额得计算口径包含软件、硬什、网络、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化培训、聘用专业IT技术人员发生得直接费用)、通信设备投入(通用设备、维护费用投入)。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 (近三年平均得本企业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0%)×100% 企业成立时间少于3年得,可以按照实际成立时间计算。 3.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 计算机拥有量得计算口径为:能够正常运转得大中小型机以及服务器与工作站,并包括主频在75MHz(含)以上得PC机。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本企业拥有得能够正常运转得计算机总量/员工总数)×100 4、网络性能水平(分) 企业网络得出口带宽小于128K(含)得30分:在128K~512K(含)之间得50分:在512K~2M(含)之间得7O分;在2M~10M(含)之间得80分;在10M~100M(含)之间得90分;在100M以上得100分。 5.计算机联网率(%) 计算机联网率得统计口径与指标3相同。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接入内部网得计算机总量/本企业拥有得能够正常运转得计算机总量)×100% 6.信息采集得信息化手段覆盖率(%) 企业在进行政策法规、市场、销售、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等6个领域得信息采集时,信息化手段占有重要位置得,每覆盖一个领域得16分;全部覆盖,得100分. 7.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分) 本指标计分方法: 如果没有建立基于Intranet/Extranet得企业网,得0分。

信息化的特征和定义

1.信息化的特征和定义。 信息化是指以信息、知识为主要资源、以计算机、数学为支撑、以信息处理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过程。 观点一:信息化是一种过程,是指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引起的知识信息的生产率的提高过程,其本质就是知识化。 观点二:信息化就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观点三:信息化是指经济发展从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向以信息、知识为基础的转变过程。观点四:信息化是指从事信息处理的部门以及各部门的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生产、传输、交换和利用)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相对扩大,并最终超过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过程。 观点五:信息化是指信息产业高度发达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动态过程,它体现了由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转变。 观点六: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比较充分的信息资源共享,以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信息化的内涵和特征:“四化”“四性” 1.智能化 1.综合性 2.电子化 2.竞争性 3.全球化 3.渗透性 4.非群体化 4.开放性 2.数字鸿沟的概念。“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也受到了这方面的最好的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电话服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别,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 由于信息技术的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其所造成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的不平等,导致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甚至个人与个人间产生“拥有(Have)”与“未拥有(Have-Not)”信息技术资源的情形逐渐增加。 数字鸿沟是因地理区隔、族群、经济状况、性别,以及技术、知识及能力在使用因特网等信息技术资源应用上差异所造成的差距。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战略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战略 中国管理传播网作者:刘德三来自:中国商报阅读:372 时间:2003-12-15 推荐:海浪企业的信息化首先应该站在企业战略目标的高度来考虑,必须依据企业的经营、营销竞争战略考虑,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来制定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必须根据企业制定的长远战略规划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选择最适合自己企业的技术战略和实施战略和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化正在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抉择。 每个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面临的都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而信息化正在以破竹之势推动着传统企业、传统管理模式的变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手段和自动化程度,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企业迅速摆脱落后工艺和技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跳跃式发展,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 什么最重要 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企业的战略和赢利能力,即商业模式和能运用这种模式与时俱进的企业决策者。专家指出:战略和商业模式是两个能互为补充,相互依存的工具,想要长期创造价值的企业都需要。 商业模式是企业在目前经营环境下赖以赢利的逻辑,商业模式包括企业同所有与其有利害关系的各方提出的价值建议,为了兑现建议和利用所获得的回报所进行的经营活动;它是每一个企业经营组织中的最基本的元素构成。而战略则包括公司在产业中、在行业中的长期目标、战略定位,建立一个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能持续赢利的框架。但是,对企业自身商业模式的了解和掌握并不能取代企业的战略。战略突出的是企业独特的个性(特色),是别人所没有的,它是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是企业获得持续成功,做强做大,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所以说企业的战略是企业的灵魂。 信息化目的何在 很多人会说“信息化是为了节约成本”,这样的回答是不全面的,因为信息化的投入不能简单认为是一种成本问题,而是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也就是为客户增加新的价值,而且可以实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企业的战略是否与信息化战略相匹配、相协调,企业的战略有成本型、流程型、战略型,还有强调个性的差异型,因此不能简单地说信息化就是为了节省成本。 实现企业的信息化不是目的,企业为了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和资源,通过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构成新的平台,为提高企业综合运作能力,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种有效支撑。更明确地说,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企业赢利能力,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这是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 如果说商业模式指导企业日常的经营运作,那么战略则告诉企业如何改变商业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捕捉新的商机,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赢利。企业的商业经营模式是企业赢利、创造业绩的工具,是各个企业十分关注的重点。而今天的投资者,尤其是高科技、高风险的投资者变得越来越成熟,风险投资商之所以关心商业模式,是因为他们的投资决策是建立在怎样才有利可图,又能预测风险并能规避风险的思考谋划之上的。投资商们需要清楚地了解掌握所投资的企业未来业绩如何。因此,企业信息化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赢利模式来考虑。 如何实现信息化 企业的信息化首先应该站在企业战略目标的高度来考虑,必须依据企业的经营、营销竞争战略考虑,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来制定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必须根据企业制定的长远战略规划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选择最适合自己企业的技术战略和实施战略和策略。 经营环境在变化,市场在变化,竞争对手在变化,企业的战略策略、管理也要随之调整,战略策略的重大变化和重大调整要在ERP工程实施前进行。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处理既要慎重,又要果断,既要有快速反应,有预案可供选择,又要有坚强的组织保证,使问题尽早发现,解决于萌芽状态之中,尽量减少影响,降低损失。

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 目录 简介 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生产力 信息化建设 简介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根据最新公布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

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在1997年6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信息安全”为7要素。 信息化的概念 1一般性定义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较长时向的研讨。如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22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 一、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目的性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出发,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指标体系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进行相关决策服务,为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从领导、战略、应用、效益、人力资源、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引导中国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 2、简约性 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为此,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 3、可操作性 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企业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4、可延续性 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 二、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状况的客观描述,主要用于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企业自测时,可有助于了解自身信息化基本状况,进行初步的横向行为对比分析;基本指标不独立用于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评价和认证。得分不向社会公示。

三、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计算方法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可以根据指标加权获得无量纲化总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基本发展状况。具体权重根据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结合政策导向确定。基本指标具体填报内容,见《企业信息化基本数据采集表》(另发)。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1.信息化重视度(分) (1)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的地位:最高领导者是一把手,得100分;是二把手,得70分;是三把手,

得50分;是部门领导得30分。 (2) 首席信息官(CIO )职位的级别设置: a) 正式设置CIO 职位,得50分,否则得0分。 b) CIO 的职位级别处于企业最高层,得50分,处于中层,得25分 计算方法:a)项得0分,则要素得总分为0,否则,将a)和b)的得分相加。 (3) 信息化规划和预算的制定情况 a) 单列信息化规划,得50分,分散在总体规划中,得25分,无成文的信息化规划,得0分 b) 单列信息化预算,得50分,分散在总体预算中,得25分,无成文的信息化预算,得0分 计算方法:将a)和b)得得分相加。 本指标总分:(1)、(2)、(3)的得分相加除以3。 2. 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信息化投入总额的计算口径包含软件、硬件、网络、信息化培训、聘用专业IT 技术人员发生的直接费用、通讯设备、维护费用投入。本指标的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 10050% 产投资比重 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近3年平均的本企业信? 企业成立时间少于3年的,可以按照实际成立时间计算。 3. 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 计算机拥有量的计算口径为:能够正常运转的大、中、小型机以及服务器和工作站,并包括主频在75MHz (含)以上的PC 机。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 100员工总数 运转的计算机总量 本企业拥有的能够正常?

信息化基础知识题库1-1-8

信息化基础知识题库 1-1-8

问题: [判断题]商业银行存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是不允许商业银行动用的。 A.正确 B.错误 商业银行存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不允许商业银行动用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可以允许商业银行动用

问题: [单选]建立企业信息系统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下原则不适当的是() A.必须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 B.应该自上而下地规划和实现 C.应该支持企业各个管理层的需求 D.应该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 支持整个企业需求的信息系统规模都比较大,这样大的系统应该是自上而下地规划,和自下而上地分步实现。这样,信息系统就可以按部就班地以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建设,并照顾到企业的重点部门和资金投入的能力。

问题: [单选]关于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比较,以下论述不正确的是() A.办公手段不同 B.与公众沟通方式存在差异 C.业务流程一致 D.电子政务是政务活动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所谓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办公,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电子政务建设不是简单地将政府原有的职能和业务流程计算机化或网络化。由于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政府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难度大大降低,使得政府在行为方式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优化重组成为现实。所以电子政务是一项重要的政府创新,是政务活动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可以导致政府结构的调整以及业务流程的重组,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传统的政务办公以纸质文件或传统媒体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媒介,而电子政务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协同办公系统、Internet网站等交换、发布信息,办公手段和其与公众沟通的手段有了重大的变化,变得交互性更强、效率更高。 (广东11选5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6318004936.html,)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 录入人: cosoo 公布日期:2005-4-26 来自:转载/ 扫瞄140次 一、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目的性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动身,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指标体系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形和进行相关决策服务,为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从领导、战略、应用、效益、人力资源、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引导中国企业信息化健康进展。 2、简约性 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形,为此,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 3、可操作性 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企业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4、可连续性 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不仅可在时刻上连续,而且能够在内容上拓展。 二、企业信息化差不多指标 差不多指标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状况的客观描述,要紧用于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企业自测时,可有助于了解自身信息化差不多状况,进行初步的横向行为对比分析;差不多指标不独立用于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评判和认证。得分不向社会公示。

三、企业信息化差不多指标运算方法 企业信息化差不多指标能够依照指标加权获得无量纲化总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差不多进展状况。具体权重依照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结合政策导向确定。差不多指标具体填报内容,见《企业信息化差不多数据采集表》(另发)。 企业信息化差不多指标的运算方法如下: 1. 信息化重视度(分) (1)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的地位:最高领导者是一把手,得100分;是二把手,得70分;是三把手,得50分;是部门领导得30分。 (2)首席信息官(CIO)职位的级别设置: a) 正式设置CIO职位,得50分,否则得0分。 b) CIO的职位级别处于企业最高层,得50分,处于中层,得25分 运算方法:a)项得0分,则要素得总分为0,否则,将a)和b)的得分相加。 (3)信息化规划和预算的制定情形 a) 单列信息化规划,得50分,分散在总体规划中,得25分,无成文的信息化规划,得0分 b) 单列信息化预算,得50分,分散在总体预算中,得25分,无成文的信息化预算,得0分 运算方法:将a)和b)得得分相加。 本指标总分:(1)、(2)、(3)的得分相加除以3。 2. 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和意义

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及意义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争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的人、财、物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企业的各种资源达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决策,而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信息掌握的过程。因此,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信息的掌握、控制和有效利用。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1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 1.1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在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通过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和采用企业重组理论建设,可以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和简化,使得信息流动更为顺畅,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1.2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计算机技术广泛而深人的应用。为此。要求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要求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逐渐摒弃旧的工作方式,学习掌握先进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并按先进的规程进行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1.3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增强对外交流,创造更多的商机 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特别是Intranet和Extranet网络环境的建立,为企业在网上做广告,利用网络宣传自己提供了物质基础。网络环境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的对外交流,不仅可以改善企业的形象,而且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商机。目前,信息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等技术得到大量采用,企业如不加强信息化建设,就无法实现对外交流,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更好地介入国内外市场。 1.4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建立信息系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包括硬件购置、软件购置或开发、系统运行及维护费用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长远大计,它的效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战略效益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管理信息化就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为:(1)机构和业务流程的精简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2)实现

{信息化方案}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

(信息化方案)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 一、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目的性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出发,旨于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于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指标体系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进行关联决策服务,为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从领导、战略、应用、效益、人力资源、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引导中国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 2、简约性 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为此,所选指标要具有壹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 3、可操作性 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和企业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4、可延续性 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不仅可于时间上延续,而且能够于内容上拓展。 二、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适用于企业信息化情况的客观描述,主要用于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企业自测时,可有助于了解自身信息化基本情况,进行初步的横向行为对比分析;基本指标不独立用于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评价和认证。得分不向社会公示。

三、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计算方法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能够根据指标加权获得无量纲化总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基本发展情况。具体权重根据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结合政策导向确定。基本指标具体填报内容,见《企业信息化基本数据采集表》(另发)。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1.信息化重视度(分) (1)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的地位:最高领导者是壹把手,得100分;是二把手,得70分;是三把手,得50分;是部门领导得30 分。 (2)首席信息官(CIO)职位的级别设置: a)正式设置CIO职位,得50分,否则得0分。 b)CIO的职位级别处于企业最高层,得50分,处于中层,得25分 计算方法:a)项得0分,则要素得总分为0,否则,将a)和b) 的得分相加。 (3)信息化规划和预算的制定情况 a)单列信息化规划,得50分,分散于总体规划中,得25分,无成 文的信息化规划,得0分 b)单列信息化预算,得50分,分散于总体预算中,得25分,无成 文的信息化预算,得0分 计算方法:将a)和b)得得分相加。 本指标总分:(1)、(2)、(3)的得分相加除以3。 2.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信息化投入总额的计算口径包含软件、硬件、网络、信息化培训、聘用专业IT技术人员发生的直接费用、通讯设备、维护费用投入。本指标的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 企业成立时间少于3年的,能够按照实际成立时间计算。 3.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 计算机拥有量的计算口径为:能够正常运转的大、中、小型机以及服务器和工作站,且包括主频于75MHz(含)之上的PC机。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 4.网络性能水平(分)

企业信息化基础知识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企业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和使用企业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开发能力、经营水平的过程。 二、我们通常对信息化的理解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追求对信息化建设计算的投资回报率。由于各行业的特征各异,电子商务不一定是所有行业的福音。它能显著地降低信息收集、谈判等交易成本,但它不能显著改变生产、人力资源咨询、行业务流程重组、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项目监理制度和建立信息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等等。信息系统可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助于扁平化管理;对外而言,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更好的利用外部信息、了解市场需求、把握商机。关键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程度的信息化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误区二: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步到位。只有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所处的环境、基础、人员素质等相适应时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果采取分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将是一个更有效、实用的方案,它将会给很多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好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做出一个比较长远的规划。然后根据预定的计划进行逐步的实施或做相应的调整。 误区三:在信息化建设中采用最先进的系统和模式。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有效、实用的的系统才是适合自己企业的系统。 误区四:系统会自动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目的目前主要还是需要在管理上动脑筋,而信息系统只是帮助企业进行规范管理的一个工具而已。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组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通常包括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编译程序、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程序、数据管理例行程序等软件。

四、EDI技术:将贸易(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标准,形成结构化的 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 五、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有哪些相关技术? 1、条码技术:是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诞生的,它是集编码、印 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身的新型技术。 2、传真技术:有扫描技术,记录技术,同步同相技术,传输技术。传真的通信过 程包含扫描,光电变换,图象信号的传输,记录变换,收信扫描和同步同相。 3、CRM(客户关系管理):是指用计算机自动化分析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以及 应用支持等流程的软件系统。 4、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以测绘测量为基础,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储存和使用的数 据源,以计算机编程为平台的全球空间分析即时技术。 5、GPS(全球定位系统):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6、BI(商业智能):直接反映企业理念的个性和特殊性,是企业实践经营理念与创 造企业文化的准则,对企业运作方式所作的统一规划而形成的动态识别系统。 六、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 1、系统规划。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初步的调查,明确问题,确定系统目标和总体结构,制定分阶段实施进度,再进行可行性研究; 2、系统分析。分析系统的业务流程、数据与数据流程以及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等,

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待我们,我们对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次调查仅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暑期实习应用分析之用,保证 不会将收集所得信息作为它用。调查收集所得企业信息将作为本人写作调查报告的现实材 料进行分析使用,如贵单位需要,本人将会把分析所得调查报告备份交由贵单位查阅。 再次感谢贵单位的大力支持! 有效期:一次性调查 调查人: 调查日期: 被调查单位: (以下内容由被访问人填写)请在合适的选项前打“√”或进行适当的描述 被访问人: 单位:职务:联系方式: 企业(集团)名称:(盖章) 企业通信地址: 邮编: 企业网址: E-mail: 一、企业(集团)基本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 企业资产:

□ 500万以下□ 500万-1000万□ 1000万-5000万□ 5000万-1亿□ 1亿以上 年销售收入: □ 500万以下□ 500万-5000万□ 5000万-1亿□ 1亿– 10亿□10亿以上 利税率: □ 8%以下□ 8%-18% □ 18%-30% □ 30%以上 2、组织架构 企业(集团)分为级法人,下属子公司个,分支机构个3、经济类型(按工商登记分) □国有及国有控股□三资企业□民营□其它 4、企业规模 □大型□中型□小型 5、企业员工人数人 其中,管理人员为人,技术开发人员人,生产作业人员人 二、企业(集团)信息化工作机构、人员、制度 1、有无信息化机构□有□无 (1)信息化机构名称 (2)信息化机构负责人联系电话

传真 E-mail 2、有无主管信息化工作的高层领导?□有(职务:)□无 3、企业(集团)信息化总体规划□已制订□正在制订□计划制订□无计划 4、企业(集团)有无统一的信息管理制度□有□无 5、是否有计划地进行全员信息化培训?□是□否 6、企业(集团)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人,占企业总人数 %;其中,工程师人, 高级工程师人。(本栏特指信息化专业并负责企业信息化的技术人员) 7、信息系统维护和升级 (1)有无专职的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有(规模:人)□无 (2)有无稳定的系统运行和维护经费?□有□无 (3)是否根据技术发展和需求提高而升级?□是□否 三、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投资、收益情况 1、2002年企业(集团)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万元,其中,硬件类投资万 元,软件类投资万元 2003年企业(集团)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万元,其中,硬件类投资万元,软件类投资万元 2004年企业(集团)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万元,其中,硬件类投资万元,软件类投资万元 企业(集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累计投入万元,形成固定资产万元,占总资产 %。 2、信息化建设投资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