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评 噪声的计算

环评 噪声的计算

表 5.3-2 厂界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Leq(dB(A))

采样点2014.6.13监测结果2014.6.14监测结果主要噪声源标准限值

1# 厂界北昼间55.3 55.7

机械噪声

60 夜间52.0 53.9 50

2# 厂界西昼间65.6 79.2

交通噪声

70 夜间53.9 63.7 55

3# 厂界南昼间56.0 56.5

机械噪声

60 夜间51.2 54.0 50

4# 厂界东昼间56.6 55.7

生活噪声

60 夜间52.5 53.6 50

5# 碧石村昼间48.7 50.4

生活噪声

60 夜间48.1 48.5 50

6# 黄咀村昼间50.7 50.6

生活噪声

60 夜间49.9 50.9 50

备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4类标准(昼间60/ 70、夜间50/5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昼间60、夜间50)。

6.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4.1项目主要噪声源概况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噪声主要为设备运转时的噪声。主要生产设备噪声源见表6.4-1。

表6.4-1 主要生产设备噪声源

序号设备名称位置

噪声源强

dB(A)

与厂界及敏感点距离(m)

北厂界西厂界南厂界东厂界碧石村

1 除尘风机混合材进料口80 50 60 150 80 340

2 除尘风机粉煤灰库8

3 55 65 145 75 345

3 循环风机粉煤灰库83 55 65 145 75 345

4 熟料卸料除尘

风机

熟料圆库85 60 70 140 70 350

5 水泥球磨机水泥磨房85 75 70 125 70 350

6 水泥磨房除尘

风机

水泥磨房88 75 70 125 70 350

7 空压机空压机房内88 90 75 110 65 390

8 包装机包装系统88 120 75 80 75 345

9 包装除尘风机包装系统88 120 75 80 75 345

10 锟压机熟料初磨85 135 80 65 60 360

6.4.2预测方法与模式

本次噪声影响预测,主要是对厂内噪声源对厂界的影响进行预测,以现状监测点为受测点。根据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中B4条:进行环境预测时所使用的工业噪声源都可按点声源处理。

1、点源叠加模式

式中:L

——某点n个声源的叠加值,dB(A);

Li——第i 个声源的噪声值,dB(A);

n——声源个数。

2、户外声传播衰减量计算

根据建设项目地形条件分析,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量计算方法主要考虑扩散衰减△L p1、大气吸收衰减△L p2、各屏障引起的衰减△L p3及地面效应引起的额外衰减△L p4 等因素。

△L p

总=△L p1+△L p2+△L p3+△L p4

扩散衰减量△L p1是△L p总的主要部分,可按下式计算:

△L p1=20lgd2/d1

式中:d1—声源参考距离,m;

d2—预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m。

大气吸收衰减量:

△L p2=m·d/100

式中:d—声源到受声点距离,m;

m—空气中声音衰减系数,dB(A)/100,取0.27dB(A)/100m。

屏障衰减△L p3:计算由于屏障增加的声波绕射路径差,然后计算菲淣耳系

数N ,再利用绕射衰减计算图,即可查出衰减量。对于本项目,屏障主要指建筑物和围墙。建筑物的衰减量:

△L p3=±2/λ ·σ

式中:λ —入射声波波长; σ —声波绕射路径差。

地面吸收引起的衰减△Lp4可通过查地面吸收衰减图计算。 3、预测公式

(1)各预测点的等效声级:

Leq i =L j —△L p 总

式中:Leq i —第i 个声源时段内的等效声级,dB ; L j —第 j 个声源的声压级,dB 。

(2)各声源对预测点共同作用的等效声级:

(3)Leq 总叠加上该预测点的背景噪声,即得到项目建成后该点的 噪声预测值。

式中:Leq 预i ——第i 个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dB ; Leq 总i ——第i 个测点的影响等效声级,dB ; Leq 背i ——第i 个测点的背景噪声值,dB 。

以测试的环境本底噪声为基础,根据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基本公式进行声叠加,预测工程投产后的环境噪声状况。

4、室外声源

◆计算某个声源在预测点的倍频带声压级:

oct

oct oct L r r r L r L ?-????

??-=00lg 20)()(

式中:Loct(r)-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 Loct(r 0)-参考位置r 0处的倍频带声压级;

r -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 r 0-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m ;

Δloct -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包括声屏障、遮挡物、空气吸收、地面效应等引起的衰减量,其计算方法详见“导则”正文)。

若已知声源倍频带声功率级Lwoct ,且声源可看作是位于地面上的,则 ◆由各倍频带声压级合成计算出该声源产生的声级LA 。 5、室内声源

◆首先计算出某个室内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

???? ??++=R r Q L L oct

w

oct 44lg 102

11,π

式中:Loct ,1-某个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 Lwoct -某个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

r 1-室内某个声源与靠近围护结构处的距离; R -房间常数; Q -方向因子。

◆计算出所有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总倍频带声压级:

?

??

???=∑=N i L oct i oct T L 11.01,)(1,10lg 10)(

◆计算出室外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压级:

)

6()()(1,2,+-=oct oct oct TL T L T L

◆将室外声级Loct ,2(T)和透声面积换算成等效的室外声源,计算出等效声源第i 个倍频带的声功率级Lwoct :

S T L L oct oct

w

lg 10)(2,+=

式中:S 为透声面积,m 2。

等效室外声源的位置为围护结构的位置,其倍频带声功率级为 Lw oct ,由此按室外声源方法计算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 由上述各式可计算出厂区声环境因本工程运行所增加的声级值,综合该区内的声环境本底值,再按声能量迭加模式预测出某点的总声压级值,预测模式如下:

]10

10

)[lg(101

1.01.01

1

∑∑==+=m

j L oatj L n

i ini T

A oatj

A ini

t t Leq 总

式中:Leq 总-某预测点总声压级,dB(A); n -室外声源个数; m -等效室外声源个数; T -计算等效声级时间。 预测参数:

经对现有资料整理分析,拟选用如下参数和条件进行计算:

◆一般属性:声源离车间地面高度为0,室内点源位置为地面,声源所在房间内壁的吸声系数0.01,声源离隔墙的距离取3m ,声源与测点间隔墙隔声损失取15dB(A),声源与测点间隔墙厚取0.24m 。

◆发声特性:稳态发声,不分频。

声地及地况:树林带或其他稀疏声屏隔声能力取0.1 dB(A)/m ,声波在地面的反射系数为0.5。

6.4.3预测内容

根据拟建工程新增噪声源的分布情况,在工程运行期对厂址的厂界四周及周边敏感点噪声影响进行预测。各生产设备噪声源衰减情况见表6.4-2

表6.4-1 主要生产设备噪声源

序号 设备名称

位置 噪声源强dB(A) 与厂界及敏感点距离(m )

北厂界 西厂界 南厂界 东厂界 碧石村 1 除尘风机 混合材进料口 80 50 60 150 80 340 2 除尘风机 粉煤灰库 83 55 65 145 75 345 3

循环风机

粉煤灰库

83

55

65

145

75

345

4 熟料卸料除

尘风机

熟料圆库85 60 70 140 70 350

5 水泥球磨机水泥磨房85 75 70 125 70 350

6 水泥磨房除

尘风机

水泥磨房82 75 70 125 70 350

7 空压机空压机房

81 90 75 110 65 390

8 包装机包装系统82 120 75 80 75 345

9 包装除尘风

包装系统83 120 75 80 75 345

10 锟压机熟料初磨85 135 80 65 60 360

表6.4-2 各生产设备噪声源衰减情况

编号声源

厂界及敏感点衰减贡献情况

北厂界西厂界南厂界东厂界碧石村

1 除尘风机混合材进料口46.0 44.4 36.5 41.9 29.4

2 除尘风机粉煤灰库48.2 46.7 39.8 45.5 32.2

3 循环风机粉煤灰库48.2 46.7 39.8 45.5 32.2

4 熟料卸料除尘

风机

熟料圆库49.4 48.1 42.1 48.1 34.4

5 水泥球磨机水泥磨房内47.5 48.1 43.1 48.1 34.1

6 水泥磨房除尘

风机

水泥磨房44.5 45.1 40.0 45.1 31.1

7 空压机空压机房内41.9 43.5 40.2 44.7 29.2

8 包装机包装系统40.4 44.5 43.9 44.5 31.2

9 包装除尘风机包装系统41.4 45.5 44.9 45.5 32.2

10 锟压机熟料初磨42.4 46.9 48.7 49.4 33.9

贡献值叠加结果56.0 56.2 53.3 56.3 42.3

表6.4-2 各生产设备噪声源衰减情况

编号声源

厂界及敏感点衰减贡献情况

北厂界西厂界南厂界东厂界碧石村

1 除尘风机混合材进料口46.0 44.4 36.5 41.9 29.4

2 除尘风机粉煤灰库48.2 46.7 39.8 45.5 32.2

3 循环风机粉煤灰库48.2 46.7 39.8 45.5 32.2

4 熟料卸料除尘

风机

熟料圆库49.4 48.1 42.1 48.1 34.4

5 水泥球磨机水泥磨房内47.5 48.1 43.1 48.1 34.1

6 水泥磨房除尘

风机

水泥磨房50.5 51.1 46.0 51.1 37.1

7 空压机空压机房内48.9 50.5 47.2 51.1 37.1

8 包装机包装系统46.4 50.5 49.9 50.5 37.2

9 包装除尘风机包装系统46.4 50.5 49.9 50.5 37.2

10 锟压机熟料初磨42.4 46.9 48.7 49.4 33.9

贡献值叠加结果57.8 58.8 56.3 58.8 45.8

6.4.4预测结果分析

根据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系统(NoiseSystem)预测软件可以计算出项目各噪

声源对各厂界噪声和敏感点噪声的贡献值,再叠加现状监测的现状值,从而计算

出工程实施后噪声源对厂界噪声及敏感点的预测值。

按照上述预测模式及有关参数预测,结合噪声源到各厂界的距离,预测出各

厂界的最大贡献值和预测值见表6.4-2。

表6.4-2 各噪声源对各厂界噪声的预测结果单位:dB(A) 位置序号时段贡献值背景值叠加值标准值达标情况

厂界北

昼56.0 55.5 58.8 60 达标

夜——53.1 ——50 达标西

昼56.2 76.4 76.4 70 达标

夜——61.1 ——55 达标南

昼53.3 56.3 59.3 60 达标

夜——52.8 ——50 达标东

昼56.3 56.2 59.3 60 达标

夜——53.1 ——50 达标

碧石村—昼42.3 49.6 50.3 60 达标夜——48.3 ——50 达标

黄咀村—昼50.7 60 夜——50.4 ——50

项目夜间不进行生产,经过预测,本项目厂界及敏感点位置叠加本底值后均未超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表明项目噪声对区域声环境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环境噪声检测标准

表1 环境噪声限量值 表2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限量值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防治噪声污染,保障城乡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环境质量,特制订《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为防治工业企业噪声污染,改善声环境质量,特制订《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更好的为百姓服务。

环境噪声的检测 1 项目名称 城市区域噪声的测定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区域。乡村生活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4 测量条件 4.1 测量仪器 4.1.1 测量仪器精度为2型以上的积分式声级计及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器,其性能符合GB3785的要求。 4.1.2测量仪器和声校准仪器应按JJG699、JJF176及JJG778的规定定期检定。 4.2 气象条件 测量应在无雨、无雪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风速为5.5m/s以上时停止测量。测量时传声器加风罩。 5 测量方法 5.1 测点选择 测量点选在居住或工作建筑物外,离任一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1m。传声器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2m.。 5.2 测量时间 测量分昼夜和夜间两部分分别进行。 5.3采样方式 仪器的时间计权特性为“快”响应,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1s。 5.4不得不在室内测量时,室内噪声限值低于所在区域标准10dB。测点距墙面和其他主要反射面不小于1m,距地板1.2-1.5m,距窗户约1.5m。开窗状态下测量。 5.5铁路两侧区域环境噪声测量,应避开列车通过的时段。

环评工程师考试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模拟考试题和答案解析

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某新建的大型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2dB (A),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2、某扩建的中型建设项目,其所在声环境功能区内有一个工业区,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3、某新建工厂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一般情况下,其评价范围为()。 A.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100m B.以建设项目包络线边界向外200m C.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 D.以建设项目中心点向外200m 4、某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一般情况下,其评价范围为()。 A.道路中心线外两侧300m以内 B.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 C.道路边界线外两侧200m以内 D.道路红线外两侧200m以内 5、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应根据飞行量()。 A.计算到L为80dB的区域EPN B.计算到L为80dB的区域WECPN C.计算到L为70dB 的区域EPN D.计算到L为70dB的区域WECPN6、某机场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其评价范围一般为()。 A.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侧向各200m的范围

B.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1~2km、侧向各6~12km的范围 C.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各1~2km的范围 D.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2~10km、侧向各2~4km的范围 7、二、三级声环境评价范围如依据建设项目声源计算得到的()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时,应将评价范围扩大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 A.贡献值 B.叠加值 C.背景值 D.预测值 8、对于一级声环境评价项目,当敏感目标()建筑时,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 A.高于(含)二层 B.高于(不含)三层 C.高于(含)三层 D.高于(含)四层 9、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要实测,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 B.二级 C.一级和二级 D.三级 10、对于固定声源评价,一定要绘制等声级线图,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 B.二级 C.一级和二级 D.三级 11、在工程分析中,要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以上都是 12、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和建设布局方案,应根据不同方案噪声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噪声影响的程度进行比选,并从声环境保护角度提出最终的推荐方案,这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级和二级 13、声环境现状调查需收集评价范围内()地理地形图。

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

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 一、总则 (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范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的源强取值、预测方法和治理原则,制定本指导意见。 (二)本指导意见适用于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噪声、振动预测和防治方案的编制。 (三)铁路噪声、振动预测和治理原则除应符合本指导意见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铁路噪声源强 (一)铁路噪声源强数据的获取方法 铁路噪声源强数据首先应依据有关标准、规范,当缺少所需数据时,可通过声源类比测量或从有关文献资料、研究报告中获取。 (二)铁路噪声源强数据的依据 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必须说明噪声源强数据的依据。对于所依据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应分析说明源强数据的可靠性(如数据的测量方法、线路条件、列车类型、样本数量、处理方法等),并说明与评价项目声源类型和条件的可比性;对于经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宜说明鉴定等级;对于通过类比测量获取的数据,应说明类比条件和与源强有关的测量条件及数据处理方法。 (三)铁路噪声源强的表示 完整的噪声源强表示包括:声压级(A声级和频带声压级)、指向性、声源位置、参考点位置(即测量时传声器位置)和相关条件。 对于列车运行噪声源强,由于水平指向性在预测模式中已按偶极子声源考虑,故水平指向性无需说明。 本指导意见中铁路噪声源强,采用列车中段(或称中部)驶过参考点(或称受声点)时的等效A声级或等效频带声压级表示。对应源强的线路条件、环境条件、参考点位置、测量方法应符合有关要求。 铁路噪声源强与列车运行速度有关,不同速度下的噪声源强可以利用式(1)、式(2)进行修正。 (1) 式中,L pm,v——速度v时的列车中部声级,单位为dB;

环评计算公式

5.3.1 出汁率 出汁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Rj= r j W W ×100 式中: Rj ——出汁率,69%; Wj ——年葡萄汁总量, 9000t ; Wr ——葡萄原料年总消耗量, 13000t 。 注:⑴白葡萄酒的出汁率在发酵前进行计算;红葡萄酒的出汁率在发酵后计算。 ⑵葡萄汁重量指自流汁和压榨汁重量之和 5.3.2 出酒率 出酒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Rw= r G Yq W ×100 式中: Rw ——出酒率, 10%; Yq ——年葡萄酒合格品量, 1000KL ; G ——20℃时葡萄酒的密度, 0.899t/KL Wr ——葡萄原料年总消耗量, 9000t 。 5.3.3 耗水量 耗水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Q= Yw Qt 式中: Q ——生产每KL 葡萄酒的耗水量, 0.85m 3/KL ; Qt ——葡萄酒生产年耗新鲜水量, 7650m 3; Yw ——葡萄酒的年产量, 9000KL 。 5.3.4 耗电量

耗电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Wt W= Yw 式中: W——生产每KL葡萄酒的耗电量, 52.2kw?h/KL; Wt——葡萄酒生产年耗电量, 470000kw?h; Yw——葡萄酒的年产量, 9000 kl。 注:⑴耗电量包括基本生产用电和辅助生产用电。如各工序动力直接用电、自采水、设备大修和小修、事故检修及检修后试运行用电,以及本车间照明和上项各项用电线路、 变压器损失的电量。不包括礼堂、食堂、托儿所、学校、职工宿舍、基建、技措和 建筑工程等用电。 ⑵若使用统一电表同时供应几种产品用电,则应按受益单位产品通过测定或测算合理 分摊用电量。 5.3.5 综合能耗 综合能耗按下列公式计算: Ej E= Yw 式中: E——生产每KL葡萄酒的综合能耗(折标煤计算), 6.49kg/KL; Ej——葡萄酒生产年综合能耗(折标煤计算), 655.6 kl; Yw——葡萄酒的年产量, 9000 kl。 注:综合能耗是葡萄酒生产企业对年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参照标准GB2589执行。 5.3.6 废水产生量 废水产生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Vw Vp= Yw 式中:

噪声检测标准

噪声检测标准 1、环境噪声新标准 我国新颁发的GB 3096-2008、GB 12348-2008和GB 22337-2008等三个环境噪声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已经在200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新标准中,都涉及到室内环境噪声的测量。作为环境噪声的监测机构,如何按新标准的要求对室内环境噪声测量,进行认真而正确的运作,这在全检测行业来说,是一个急需研讨的实际课题。 但是,在新标准颁布前,我国仅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以及《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以下简称“原标准”)。在其适用范围上,基本是环境保护部门的依法行政的依据。进入新千年后,室内环境噪声污染监测需求量大,检测机构呈现多元化,从而促进了噪声监测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然而,这两个标准在适用性和操作的可行性上都有很大的局限,很难满足不同环境条件的、不同委托方对噪声监测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在为维护人身健康权的环境噪声危害争议的司法判决上,存在依据标准不当的困境。因此,急需满足上述要求的一系列环境噪声标准的颁布,达到适应委托检测方的需要,推动环境噪声监测市场健康发展的目的。 2.、新标准的特点 同原标准相比,新标准在很多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检测机构开展室内环境噪声的实际需要,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特点上。 (1)把声环境标准分为“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噪声排放标准”。由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颁发的新标准中,把GB3096-93和GB/T14623-93合并为一个标准GB3096-2008,名称改为“声环境质量标准”,把GB12348-93和GB12349-93合并为一个标准GB12348-2008,名称改为“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同时还新出台了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使声环境标准形成了环境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这是对声环境标准标准体系建设的一大进步。 (2)对声环境标准的基本概念,给出明确定义。在 GB3096-2008中的第3部分,给出了“昼间等效声级”和“夜间等效声级”、“昼间”和“昼间”、“A最大声级”、“累积百分声级”、“城市”、“乡村”、“交通干线”、“噪声敏感建筑物”、“突发噪声”等11个基本概念;在 GB12348-2008中第3部分,新给出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厂界”、“频发噪声”、“偶发噪声”、“倍频带声压级”、“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背景噪声”等8个基本概念(还包括“A声级”、等效声级”、“噪声敏感建筑物”、“昼间”和“昼间”、“最大声级”等5个基本概念);在 GB22337-2008中的第3部分,新给出了“社会生活噪声”、“边界”等2个基本概念(还包括“A声级”、“等效声级”、“噪声敏感建筑物”、“背景噪声”、“倍频带声压级”、“昼间”和“昼间”等6个基本概念)。它是适用各个标准的关键词,展现了新标准的规范化,同时对正确执行本标准,具有指导意义。 (3)增加了室内环境噪声限值,为室内环境噪声监测提供直接依据。在GB12348-2008和GB22337中,明确规定了“结构传递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使检测机构对室内环境噪声的监测有了实用的标准依据。特别是居民楼中的水泵、电梯和变压器等设备产生的室内环境噪声污染,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函(2007)54号)对此做出解释,可参照执行GB12347-93。这种“参照适用”标准的“解释”,由于GB12347-2008的颁布,提供了可行的适用标准。这就使环境检测机构进行室内环境噪声污染的监测更具有可行性。

排污许可申请量计算方法与依据+

XX有限责任公司 排污许可申报总量计算办法 负责人: 审核人: 2017年月

目录 1 已分配总量控制指标 (3) 2 已有排污许可证许量 (3) 3 绩效核定排放量 (3) 3.1 利用小时确定 (3) 4 绩效值的确定 (5) 5 排污申报量计算 (6) 5.1 排放绩效计算污染物申报量公式 (6) 5.2 供热折算等效发量公式 (7) 5.3 特殊时段火电企业日许可排放量计算方法 (7) 5.4 公司单台机组SO2 、NOx 、烟尘排放量计算 (7) 5.4.1 供热量折算等效发电量计算 (7) 5.4.2 单台机组SO2 总量指标计算 (7) 5.4.3 单台机组NOx 总量指标计算 (8) 5.4.4 单台机组烟尘总量指标计算 (8) 6 公司排污许可欲申报量确定 (8) 1已分配总量控制指标 XX^评审批于2004年,污染排放量二氧化硫为3930吨,无氮氧化物指 标。国家环保部验收监测报告(验收文号)中的测算数据见表1-1。 表1-1环评审批污染物总量一览表

注:利用小时数均以5500小时计 2已有排污许可证许量 XX公司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获得省颁发的排污许证(pws-XXXXX有效 期为2016年X月X日-2018年X月X日,排污许可量为COD:0屯/年;NH3-N: 0吨/ 年;SO2:856.6 吨/ 年;NO: 1223.71 吨/ 年。 3绩效核定排放量 3.1利用小时确定 根据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 法》中的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核定技术方法:火电机组所需替代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指标采用绩效方法核定。 根据环保下发《关于开展火电、造纸行业和京津冀试点城市高架源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附件《火电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中“排放绩效法测算方法如下。发电锅炉、燃气轮机组SQ、NOx烟尘的许 可排放量根据机组装机容量和年利用小时数,采用排放绩效法测算。排放绩效分别按

环境影响评价——第七章噪声-河海大学

第七章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概述(**) ●噪声评价量(**) ●噪声传播衰减(**) ●噪声影响评价(**) ●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节概述 (1)噪声的主要特征 ●噪声就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包括杂乱无章不协调的声音和影响旁人工作、休息、睡眠、谈话和思考的音乐等声音。 ●基本特征:环境噪声是感觉公害;是局限性和分散性的公害;是暂时性的。

第一节概述 (2)噪声源及其分类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些物体称为声源。 ●声源、介质和接受器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按产生机理分类: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按其随时间变化分类: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 ●按来源分类:工厂生产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 ●按污染源形态分类:点、线和面声源。

(3)噪声的影响及限值标准 噪声的影响:听力损伤,干扰睡眠、工作思考、交谈及心理影响等。

(3)噪声的影响及限值标准(美国和我国) 适用范围等效声级/dB昼夜等效声级/dB (平均时夜间加10dB)听力保护75(8h)、70(24h) 户外防干扰55 室内防干扰45 适用条件最高值/dB理想值/dB 体力劳动(听力保护)9070 脑力劳动(语言清晰度)6040

(3)噪声的影响及限值标准 0 类: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 类: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 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 类: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 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 类: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 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 类: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 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 类和4b 类两种类型。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 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

环境噪声监测报告

噪声环境监测报告 专业班级:资环系09级三班第五组 同组人员:母晓松、朱虹颖、徐敏、尹秀琳、陶伟、王光福、周馨、 指导老师:李新 一、前言 1.基础资料收集于现场调查:根据本次监测的环境要素,对监测区域、校园噪声区或污染源进行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结果如下:校园内的噪声源主要是学校学生以及周围居民,校园外对校园产生影响的的主要是高速公路国王的车辆(横穿校园)。噪声污染高点在中午以及下午下课阶段。晚上的噪声主要来源于高速公路生来往的车辆。校园内早生物然总理来讲比较轻微。 2实验目的: 1、学习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方法,并对校园生活区、教学区等不同功能区噪声污染进行评价; 2、熟悉声级计的使用; 3、掌握对非稳态的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监测方案的设计 1 采样点设置 布点方法: 本次噪声监测所采用的方法是网格法,即在校园内外共分12个网格,网格按顺序编号,测量点选在每个网格中心,因此共设12个

监测点。监测点分别为: 2 噪声评价方法: 评价采用等效连续声级法。等效连续声级法就是把实地监测所得到的L eq值做算术平均运算,所得到的平均值代表该区域的噪声水平,该平均值可以对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评价该区域的声环境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分类标准(dB)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三、主要仪器:噪声声级计、计算机 四、操作步骤: A、监测方法: 测量一般选在上午8:00—12:00,下午14:00—16:00;监测结果为区域内所有网格等效连续声级的平均值。测量中,每隔5s读

环评验收噪声敏感点监测点位示意图

图6.2-1 K1267+200~K1267+400雷家角路右146m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146m 一层 路右 146m 西峰李家寺方向 雷家角方向 146m 3m 图6.2-1 K1267+200~K1267+400雷家角路右146m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图6.2-2 太白镇 K1269+500 路左32 m K1269+800~K1270+000路左68m 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图6.2-2 太白镇 K1269+500 路左32 m 、K1269+800~K1270+000路左68m 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西峰李家寺方向 雷家角方向 32m 68m -2m 一层 一层 32m 68m 路左 68m 32m

图6.2-3 太白九年制学校K1269+350 路右66m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66m 学校 围墙 路右 66m 200m声屏障 西峰李家寺方向 雷家角方向 66m 围墙 声屏障 学校 0m 图6.2-3 太白九年制学校K1269+350 路右66m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图6.2-4 柳树坪K1271+000~K1271+200 路右198m 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198m 一层 路右 198m 西峰李家寺方向 雷家角方向 198m 2m 图6.2-4 柳树坪K1271+000~K1271+200 路右198m 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图6.2-5 杨湾林业站 K1278+000 路左63m 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图6.2-5 杨湾林业站 K1278+000 路左63m 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西峰李家寺方向 雷家角方向 林业站 63m 路右 围墙 130m 声屏障 围墙 声屏障 学校 63m 1m 63m

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试题

1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共50题) 1.各倍频带声压级经能量叠加法求得的和为总声压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同一噪声源在相同位置、相同时段测得的评价量中,大小关系必定成立的是()。 A.总声压级≥A声级B.A声级≥总声压级 C.总声压级≥各倍频带声压级D.A声级≥各倍频带声压级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预测紧邻道路第一排第十层居民住宅处的环境噪声影响时,主要考虑的声传播衰减因素是()。 A.几何发散衰减B.地面效应衰减 C.临路建筑引起的声级衰减D.绿化林带引起的声级衰减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说法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不包括施工期 B.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不包括运行期 C.运行期声源为流动声源时,仅以工程预测近期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D.运行期声源为固定声源时,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4.某新建城市快速路通过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城市大型居民稠密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B.二级 C.三级D.低于三级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的公路建设项目,其评价范围一般为道路用地红线两侧200 m B.公路建设项目评价范围边界处噪声影响预测值必须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否则适当扩大评价范围 C.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的机场建设项目,其评价范围最远至主航迹下跑道两端各12 km D.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应根据飞行量计算到L WECPN为75 dB的区域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噪声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噪声监测测量计划制定、现场调查方法、监测点位设置、室 内低频噪声测量方法、监测数据处理与评价、资料整编和监测质量保证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噪声引起的室内低频噪声污染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的条款。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785声级计电、声性能及测量方法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3241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 GB/T15173声校准器 GB/T17181积分平均声级计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倍频带声压级soundpressurelevelinoctave 采用符合GB/T3241规定的倍频程滤波器所测量的频带声压级。本标准规定的噪声频谱分析 时使用的倍频带中心频率为31.5Hz、63Hz、125Hz、250Hz、500Hz,其频率覆盖范围为22Hz~ 707Hz。 3.2低频噪声LowFrequencyNoise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于低频噪声的频率范围的认定不尽相同,我国《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排放标准》(GB12348)和《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规定固定设备结构传播的低 频噪声范围规定为31.5~500Hz。 3.3噪声评价数noiseratingnumber(NR) 是一种噪声评价方法,它通过一系列频谱曲线(NR噪声评价曲线)来反映不同声级和频率的 噪声对人造成的听力损失、语言干扰或烦恼的程度。曲线的NR值等于中心频率为1000赫的倍频 程声压级的分贝整数。为了弥补A声级在评价室内低频噪声污染方面的不足,本标准引入噪声评 2 价数NR。 4现场监测测量条件 4.1测量仪器 4.1.1声级计与滤波器

环评报告总量计算方法

附件:4 总量计算方法 1、污染物量计算方法: 锅炉烟尘(颗粒物)计算方法: 改造前预测排放总量计算方法: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十分册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 烟尘产生量(千克/吨-原料)=1.25A 式中:A为燃煤灰分(本项目为22.49) 改造前烟尘排放量(吨/年)=1.25A×B(吨/年)/1000×(1-η)式中:B为年燃煤量(本项目为1520) η为除尘效率(本项目改造前为96%) 改造前烟尘排放量(吨/年)=1.25×22.49×1520/1000×(1-96%) =1.71(吨/年) 改造前核定总量计算方法: 烟尘排放量(单位:吨/年)=燃煤量×工业废气量(层燃炉取10804.95,单位:标立方米/吨-原料)×排放浓度限值(取200,单位毫克/立方米)×10-9 烟尘排放量(单位:吨/年)=1520×10804.95×200×10-9=3.28t/a

改造后核定总量计算方法: 烟尘排放量(单位:吨/年)=燃煤量×工业废气量(层燃炉取10804.95,单位:标立方米/吨-原料)×排放浓度限值(取80,单位毫克/立方米)×10-9 烟尘排放量(单位:吨/年)=1520×10804.95×80×10-9=1.31t/a 改造后预测排放总量计算方法: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十分册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 烟尘产生量(千克/吨-原料)=1.25A 式中:A为燃煤灰分(本项目为22.49) 改造后烟尘排放量(吨/年)=1.25A×B(吨/年)/1000×(1-η)式中:B为年燃煤量(本项目为1520) η为除尘效率(本项目改造前为99.5%) 改造后烟尘(颗粒物)排放量(吨/年)=1.25×22.49×1520/1000×(1-99.5%)=0.21(吨/年)

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doc

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 内容摘要:本文以大庆市让胡路至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公路扩建工程为例,对公路建设施工期和营运期的噪声环境分阶段进行了影响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0 前言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两部分评价内容。公路运营期的交通噪声影响是长时间而且是比较严重的,是评价的重点,应做详细的论述、分析和预测并作评价;应提出噪声污染治理的措施或建议。目前公路交通噪声影响范围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噪声影响评价是通过对现有高速公路两侧噪声影响的调查,采用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对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进行预测,将交通噪声预测值与声环境背景值叠加,预测本项目公路沿线两侧代表性敏感点(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的噪声环境,对有可能产生声污染的路段应提出处理措施或建议。 1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评价范围与评价标准 根据交通部 JTJ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的规定,公路施工噪声影响评价范围是指拟建公路施工场外缘l00m,料场l00m以及公路两侧和混凝土搅拌机周围 50m处。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公路施工噪声限值标准,只能参照 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进行评价,该标准对不同施工阶段作业所产生的施工噪声在其施工场界的限值详见表1-1。 表1-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单位: dB(A)

1.2 施工期噪声类比监测 公路施工期噪声虽然是暂时的、线型流动的,但也将持续几年的时间。因此公路施工期是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时期,公路施工可分为清理理线路、修筑路面几个时期,每个阶段使用的机械不同,产生的噪声也不一样。由于本项目尚未开始施工建设,所以施工期噪声只能采用类比监测的方式来完成。根据吉林省环保所在洮白公路环评时在洮白公路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监测,具体常用施工机械设备在作业期间产生的噪声值祥见表1-2。 表1-2公路建设中各种常用施工机械噪声值一览表 表1-3 拌合场噪声监测结果单位: dB(A) 表1-4施工场地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

噪声监测实践报告

环境监测课程实习报告 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老师:** 姓名:学号: ** 日期: 一、前言 (1)实习目的 噪声是人们生活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环境噪声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了保护环境,创造清洁、优美、安静的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此次实习将课堂上学的 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加深对课题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学会噪声 监测的方法和基本工作步骤。(2)实习意义 对校园内的声环境进行监测,了解学校的声环境功能划分和声环境质量状况,对学校的 声环境质量做出评价,掌握一些简单的声环境监测原理及技术方法,学习声级计的使用方法 和环境噪声的监测技术,通过实习,加深对自己专业的认识程度。(3)实习时间 2013年11月4日——2013年11月8日(4)小组成员 ***************** 二、监测方案的设计 (1)采样点设置 本次实习的监测区域为第二教学楼、林学楼、图书馆和实验楼所围成的区域,见图1, 将该区域按网格划分,选取了双亭苑东南方的楼梯口作为监测点,该处处于整个区域的车行 道路上,比邻图书馆和第二教学楼两个需要安静的产所,偶尔会有车辆和行人经过,而该条 道路又是学生下课必经之路,在下课时人流量大,对图书馆有一定的影响。 图1 监测区域图 (2)噪声评价方法 本次实习对噪声的评价方法采用连续等效声级法,将实地测得的leq值做平均值,所得 的平均值代表该地区的噪声水平,对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对该地区的声环境 质量做出评价。 按照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为物种类型: 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 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 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 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区域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 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 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 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本次监测的区域在校园内,所以属于1类声功能区,根据划分的区域执行相应的标准值, 环境噪声限值见表1: 表1 环境噪声限值 三、操作步骤 选取08:00—10:00、10:00—12:00、14:00—16:00、16:00—18:00、20:00—22:00五个 时间段作为监测时段,每个时段在同一监测点每隔5秒测得一个噪声值,连续测100个噪声 值,得出100个噪声值中的平均值作为该时段的噪声值。 四、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作业)知识分享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 1、某有一高架源,烟囱几何高度100m,实际排烟率为20m3/s,烟气出口温度200℃,求在有风不稳定条 件下,环境温度10℃,大气压力1000hPa,10高度处风速2.0m/s的情况下,烟囱的有效源高? 2、城市工业区一点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SO2,其排放量为200g/s,烟囱几何高度100m,求在不稳定 类,10m高度处风速2.0m/s,烟囱有效源高为200m情况下,下风距离800m处的地面轴线浓度?(扩散参数可不考虑取样时间的变化) 3、城市某工厂锅炉耗煤量6000kg/h,煤的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15%,烟囱几何高度100m,求在 大气稳定度为强不稳定类,10m高度处风速1.5m/s。烟囱抬升高度为50m情况下,SO2最大落地浓度(P1=1.0)? 4、某工厂烟囱高45m,内径1.0m,烟温100℃,烟速5.0m/s,耗煤量180kg/h,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 率取10%,试求气温20℃,风速2.0m/s,中性条件下,距源450m轴线上SO2小时浓度。(平坦地形、工业区、Pa=1010hPa) 5、某厂烟囱有效源高50m,SO2排放量120kg/h,排口风速4.0m/s,求SO2最大落地浓度(P1=40)。若使 最大落地浓度下降至0.010mg/m3,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效源高应为多少? 6、地处平原某工厂,烟囱有效源高100m,SO2产生量180kg/h,烟气脱硫效率70%,在其正南1000m处 有一医院,试求当吹北风时,中性条件下(中性条件下,烟囱出口处风速6.0m/s,距源1000m处0.5h 取样时间,σy=100m,σz=75m)工厂排放的SO2在该医院1小时平均浓度贡献值。 7、某拟建项目设在平原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SO2排放量为40kg/h,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该项目的大 气环境影响评价应定为几级?(SO2标准值0.50mg/m3) 8、某工厂建一台10t/h蒸发量的燃煤蒸汽锅炉,最大耗煤量1600kg/h,引风机风量为15000m3/h,全年用 煤量4000t煤的含硫量1.2%,排入气相80%,SO2的排放标准1200mg/m3,请计算达标排放的脱硫效率并提出SO2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9、设农村某电厂烟囱高280m,烟囱出口处温度烟温200℃,平均风速u10为3.8m/s,环境温度平均10℃, Pa为1013hPa,D稳定度。已知烟囱出口的直径为6m,每小时燃煤250t/h,试求Q h、△H和H e。当出口烟温为30℃时(采用水膜除尘),计算Q h、H和H e。

环评 噪声的计算

表 5.3-2 厂界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Leq(dB(A)) 采样点2014.6.13监测结果2014.6.14监测结果主要噪声源标准限值 1# 厂界北昼间55.3 55.7 机械噪声 60 夜间52.0 53.9 50 2# 厂界西昼间65.6 79.2 交通噪声 70 夜间53.9 63.7 55 3# 厂界南昼间56.0 56.5 机械噪声 60 夜间51.2 54.0 50 4# 厂界东昼间56.6 55.7 生活噪声 60 夜间52.5 53.6 50 5# 碧石村昼间48.7 50.4 生活噪声 60 夜间48.1 48.5 50 6# 黄咀村昼间50.7 50.6 生活噪声 60 夜间49.9 50.9 50 备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4类标准(昼间60/ 70、夜间50/5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昼间60、夜间50)。 6.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4.1项目主要噪声源概况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噪声主要为设备运转时的噪声。主要生产设备噪声源见表6.4-1。 表6.4-1 主要生产设备噪声源 序号设备名称位置 噪声源强 dB(A) 与厂界及敏感点距离(m) 北厂界西厂界南厂界东厂界碧石村 1 除尘风机混合材进料口80 50 60 150 80 340 2 除尘风机粉煤灰库8 3 55 65 145 75 345 3 循环风机粉煤灰库83 55 65 145 75 345 4 熟料卸料除尘 风机 熟料圆库85 60 70 140 70 350 5 水泥球磨机水泥磨房85 75 70 125 70 350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第7章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7.1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7.1.1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7.1.1.1 监测布点 为了解项目周边噪声环境状况,本着既说明问题,又节省人力物力的原则,本次评价引用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19年第二季度例行监测数据,技改项目装置区位于东一厂区,本次仅引用东一厂区数据。根据厂区主要噪声源布置及特点,在东一厂区厂界周围外1m处共布设4个监测点,监测布点见图7.1-1,监测点位见表7.1-1。 表7-1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一览表 7.1.1.2 监测时间和频率 监测时间:2019年6月1日 监测频率:监测1天,昼、夜间各监测一次。测量时间安排在08~22时(昼间)、22~06时(夜间)。 7.1.1.3 监测项目、方法 (1)监测项目: 。 等效连续A声级L Aeq (2)监测方法: 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测量方法按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执行。测量均在无雨天气下进行,风力2~3级,传声器加戴防风罩,符合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

(3)监测单位: 山东安特检测有限公司。 7.1.1.4 监测结果 厂界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表7-2。 表7-2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 监测布点见图7-1。

图7-1声环境监测布点示意图

7.1.2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7.1.2.1 评价标准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即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 7.1.2.2 评价方法 根据监测结果统计出的各点昼间和夜间的等效连续A声级Leq(A),采用超标值法进行噪声环境现状评价。计算公式为: P=Leq-L b 式中:P—超标值,dB(A); Leq—测点等效连续A声级,dB(A); —评价标准,dB(A)。 L b 7.1.2.3 噪声环境现状评价 噪声环境现状评价结果见表7-3。 表7-3 噪声现状评价结果(单位:dB(A)) 由表7-3可以看出,各厂界昼、夜间噪声现状值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7.2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2.1 噪声源分析 7.2.1.1 本工程主要噪声源 生产车间噪声设备为空冷器、压缩机、加热炉风机及各种泵类,其噪声级(单机)一般为100~80dB(A),均采取隔音、基础减振等措施。主要噪声设备见表7-3。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16 绿化方案 16.1 绿化分析概述 为强化建设项目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山东省环境保护厅下发了《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特征污染物监管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通知》(鲁环评函[2013]138号),文件要求,在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中设置绿化专章,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绿地规划或绿化工程方案。绿化要注重生态效应,根据生态承载力,合理搭配树种,注重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搭配,并进行适当密植。加强企业厂区绿化、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染物高耐受性植物,尽可能多种植乔木,沿厂界要设置乔木绿化带,努力把企业建在“森林”中。 16.2 工程绿化方案 16.2.1 绿化结构 拟建项目绿化需按一定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比例种植(按照生态服务功能确定的绿当量,种植一株乔木或大灌木相当于浓密草地1.5m2,因此在有限的面积内扩大乔、灌木的比例,可以提高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同时当植物群落结构上包括乔木-灌木-草本三个层次时,植物群落抗干扰能力强。一般乔木占所有绿化投影面积的比例应保持在50%以上,灌木应至少为30%,草地达50%,叠置率为130%)。适合的植被群落包括国槐、银杏、栾树、紫叶李、合欢、五角枫、红枫、金叶女贞、雪松、蜀桧、杨树、梧桐、泡桐、木槿、紫荆、柳树、丁香、樱花、桂花、紫薇、紫穗槐等许多乔、灌木。 16.2.2 绿化效果分析 地面绿化可以调节小气候、抑制扬尘污染和降低噪声,有利于水土保持,而且可以改善人的精神面貌,使人心情舒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生活办公区前作为重点进行绿化,已种植常绿灌木树种,布置花坛,间种常绿针叶乔木,再点缀宣传栏、画廊、座椅等建筑小品,形成一个优美的人流集散、公共休息、活动的场所。 主要道路两旁、车间空地已种植高大、体形美观的行道树,并设置草地、绿篱等,划分车流、人流方向。 对有粉尘飞扬和产生噪声的场所,栽种了防风林,予以隔断。 16-1

噪声监测方法

噪声监测方法 环境噪声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及时、准确地掌握城市噪声现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和规律;了解各类噪声源的污染程度和范围,为城市噪声管理、治理和科学研究提供系统的监测资料。 一、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城市环境噪声监测包括: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城市环境噪声长期监测和城市环境中扰民噪声源的调查测试等。 基本测量仪器为精密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仪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校准,检查电池电压,测量后要求复校一次,前后灵敏度不大于2dB,如有条件,可使用录音机、记录器等。 (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 布点:将要普查测量的城市分成等距离网格(例如500m×500m),测量点设在每个网格中心,若中心点的位置不宜测量(如房顶、污沟、禁区等),可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位置。网格数不应少于100个。 测量:测量时一般应选在无雨、无雪时(特殊情况除外),声级计应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同时也可保持传声器清洁。四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声级计可以手持或固定在三角架上。传声器离地面高1.2米。放在车内的,要求传声器伸出车外一定距离,尽量避免车体反射的影响,与地面距离仍保持1.2米左右。如固定在车顶上要加以注明,手持声级计应使人体与传声器距离0.5米以上。 测量的量是一定时间间隔(通常为5秒)的A声级瞬时值,动态特性选择慢响应。 测量时间:分为白天(6:00-22:00)和夜间(22:00-6:00)两部分。白天测量一般选在8:00-12:00时或14:00-18:00时,夜间一般选在22:00-5:00时,随地区和季节不同,上述时间可稍作更改。 测点选择:测点选在受影响者的居住或工作建筑物外1米,传声器高于地面1.2m以上的噪声影响敏感处。传声器对准声源方向,附近应没有别的障碍物或反射体,无法避免时应背向反射体,应避免围观人群的干扰。测点附近有什么固定声源或交通噪声干扰时,应加以说明。

环评中常用到计算公式

环评中常用到的计算公式1起尘量计算方法 (一)建设工地起尘量计算: 式中:E—单辆车引起的工地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 P—可扬起尘粒(直径<30um)比例数;石子路面为0.62,泥土路面为0.32; s表面粉矿成分百分比,12%; V —车辆驶过工地的平均车速,km/h ; w 一年中降水量大于 0.254mm的天数; T—每辆车的平均轮胎数,一般取 6。 (二)道路起尘量计算: E =0.000501 V 0.823 U 0.139 式中:E—单辆车引起的道路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 V —车辆驶过的平均车速,km/h ; U —起尘风速,一般取 5m/s; T—每辆车的平均轮胎数,一般取 6。 (三)一年中单位长度道路的起尘量计算: Q A=C 24 D -d P I -代 E 10"5 Q = Q A I 式中:Q A一年中单位长度道路的起尘量,t; C—每小时平均车流量,辆/h; D —计算的总天数,365天; d 一年中降水量大于 0.254mm的天数; P—道路级别系数,如内环线以内可取 0.4,内外环线之间取0.8; Ac—消尘系数,如内环线以内可取 0.4,内外环线之间取0.2; I —道路长度,km; Q—道路年起尘量,to =P 0.81 s V 365 -w 3^ IL 365 4 4

(四)煤堆起尘量计算: E = 0.05 V D —- IL1.5. IL90. IL255. ||15 式中:E—单辆车引起的煤堆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V —车辆驶过煤堆的平均车速,km/h; d—每年干燥天数,d; f—风速超过 19.2km/h的百分数。 (五)煤堆起尘量计算: 2.45 0.345 -0.5 co -0.55(W-0.07) Q m=11.7U ? S ? e ? e 式中:Qm—煤堆起尘量,mg/s; U-临界风速,m/s,取大于5.5m/s; S-煤堆表面积,m2; o -空气相对湿度,取60%; W-煤物料湿度,原煤6%。 (六)煤炭装卸起尘 煤炭在装卸过程中更易形成起尘,其起尘量与装卸高度 H、煤流柱半径R、煤炭含水量W、煤流柱中煤流密度D、风速V等有关,其中煤流柱密度是由装卸速度V和装卸高度H决定的。露天堆煤场装卸过程中形成扬尘的主要为自卸车、铲车装卸,装卸煤落差1.5m左右。 煤炭装卸起尘量采用下式计算: Q ij hO.OaV i^H1.23上』28w G i fi? m n 式中: Q 八、Q j Q j —不同设备风速条件下的起尘量, kg/a;Q—煤场年起尘量,kg/a; H—煤炭装卸平均高度,m; G i —某一设备年装卸煤量,t ; m—装卸设备种类; Q i—不同风速条件下的起尘量,kg/a; G—煤场贮煤量,t; V i—50米上空的风速,m/s; W—煤炭含水量,%; f—不同风速的频率; a—大气降雨修正系数 (七)汽车道路扬尘 汽车道路扬尘量按经验下列公式估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