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国鱼粉的特性与质量指标

各国鱼粉的特性与质量指标

各国鱼粉的特性与质量指标
各国鱼粉的特性与质量指标

各国鱼粉的特性与质量指标

饲料工业的发展,得益于鱼粉这一优良的动物性蛋白饲料。优质的鲜鳀鱼及丁鱼、凤尾鱼(高粱叶)、玉筋鱼(沙里钻)等都是最优质的动物性蛋白原料,鲜鱼经过蒸煮、压榨、高温杀菌、两次蒸汽烘干、粉粹即成为优质的鱼粉。

(一)、感官特征

纯鱼粉一般呈黄棕色、黄褐色、灰白色或灰褐色.也有极少量的白鱼粉. 依据品种不同,所以感观气味略有不同.

(二)、品质特征

1、鱼粉应气味新鲜(略带有烤鱼片的腥味),优质鱼粉腥味不是很浓,细度均一,状态蓬松,不可有酸败、杂质、大的鱼骨或刺、氨嗅腐败等现象。水分也要达到10%以内,以保证其安全贮存及使用。

2、粗蛋白含量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品质的优劣,一般湿法全鱼鱼粉的粗蛋白含量在60%-70%,粗蛋白含量太低或太高都可能是掺杂施假所致。

3、水份高于10%以上时,存放不够安全,达不到贮存条件,会发生霉变。

4、灰分高表明骨多肉少,灰分20%以上表明是非全鱼所制,可能会含有鱼排或其它杂质。钙、磷比例应在2:1范围左右,钙一般不会超过6%,磷一般不会超过3%。

(三)、保管方式:

1、库内应干燥、阴晾、通风。

2、鱼粉袋应离开墙壁堆放,下面应有垫脚使其离开地面。

鱼粉是以全鱼或鱼下脚料(鱼头、鱼尾、鱼鳍、内脏等)为原料,经蒸煮、压榨、干燥、粉碎后制成的饲料。目前,全世界鱼粉产量约700万吨,产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智利、秘鲁、日本、美国等,同时,挪威、丹麦、南非、冰岛及泰国也是主要的鱼粉生产国。其中以智利、秘鲁产量最高。我国鱼粉工业起步晚,且多集中于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沿海省区。我国鱼粉使用量较高,进口鱼粉来自秘鲁。

几个国家对鱼粉的需求情况如下:

1、中国大陆:大陆为鱼粉需求量最大的国家。每年自产约30万吨的鱼粉,但因需求量较大,仍大量进口。95%客户为一般的饲料工厂,另5%则是在畜牧场上自行混合。2005年进口达156万吨。

2. 日本:日本水产养殖业兴盛,每年生产饲料约2400万吨,鱼粉的年需求量平均在50-60万吨。其中有不小的比例用在肥料。

3. 台湾:台湾为主要进口鱼粉地,但大部分又转运往其他国家。随着饲料及养殖业的外移,对鱼粉的需求是随鱼粉的价格而波动。

4. 美国:美国因合成蛋白质大量地被应用,对鱼粉的依赖不大,近几年已出口并用鱼粉作为宠物的饲料。

5. 智利:智利虽为鱼粉主要出口国,自销量开始加大,出口趋于减少。

6. 挪威:挪威为鱼粉生产国,国内以养鱼为主的需求有明显的增长,其中大头是鲑鱼和鳟鱼养殖。

7. 德国:德国鱼粉需求一直稳定,国内每年约生产15万吨左右。鱼粉多应用在断奶猪的饲料上。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查新质量评价指标 《科技查新规范》对查新工作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查新工作质量可以通过以下“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该指标体系是根据查新程序和工作内容而建立的,对查新人员自我评价查新质量和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评价指标见下图: 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图 从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查新质量主要表现在文献检索质量和查新报告质量两方面。 二、文献检索质量

文献检索质量是整个查新质量的基础,检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查新报告结论的准确性,即直接影响到查新报告的质量。检索质量可以从检索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检索全面性 “查全”与“查准”是用于判定情报检索系统检索性能的两个标准。查新检索是对项目内容新颖性的检索,具有较高的查全要求,需要相当数量的文献,在查全的基础上追求查准率。检索的全面性主要受查新点分析、检索标识、检索范围、检索年限、检索途径、检索策略、检索结果的检验与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1.查新点分析 查新点分析是指查新人员在对查新项目内容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查新委托人对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等新颖性的查询要求和管理部门的查新规定,将需要查新的内容(一般为多主题)用一条条查新要点(单主题)清楚地表示出来,即分解开来,以便于找准查新点,选择相关文献,并进行比较,最终得出针对性强的公正、客观结论。该指标反映了查新人员对查新项目的实质内容的掌握程度,是检索的前提,是对比分析与论述的依据,是查新质量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要求全面准确地理解查新内容,找准查新点。 2.检索标识 如果说“查新点分析”是概念分析整理的过程,那么检索标识的确定便是概念的转换。检索标识是指通过对查新项目的主题分析将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语言,即确定检索入口的问题,包括分类号标

质量目标指标分解及实施考核管理办法

质量目标指标分解及实施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一、总则 为了实现国际工程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加强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保持按GB/T19001-ISO9001:2008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并持续改进,项目部制定了本项目的质量目标,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应围绕项目部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积极做好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实现项目部质量目标。 二、项目部质量目标 (一)工程质量目标 1、单元工程(含分部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0%以上; 2、工程质量事故为零。 (二)质量管理目标 1、顾客满意度指数达到80以上; 2、持续改进措施的有效性90%以上; 3、质量损失率小于0.05%; 4、结合工程实际,广泛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积极申报优秀QC小组成果; 5、不发生质量事故瞒报、谎报、拖延不报行为。 三、项目部质量目标分解 (一)项目部各职能部门的质量目标

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目标为: 1、各职能部门对归口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程序工作职责负责,做到主管程序在各场所(部位)都能持续有效,对协管程序相关容认真实施。 2、对主管程序所覆盖的场所(部位)做到每季度至少一次检查,所检查的场所(部位)覆盖面不低于总数的90%,并提供有效记录。 3、所主管的程序,在公司部审核以及接受外部审核时,无严重不符合项,一般不符合项不超过2项。 4、对主管程序出现的不符合项及有关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措施,认真整改,提供有效的分析、整改、检查、验证材料。 5、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台帐,妥善保管受控记录。(二)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质量目标分解 1、工程管理部(技术)质量目标 ①、及时上报各种技术措施,提高服务意识,使领导、其他部门满意度大于90%。 ②、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际,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贯彻实施。 ③、做好现场技术服务工作,避免或减少因技术交底不到位、图纸研究不透彻等技术原因而造成的返工,返工次数不得超过3次。 ④、对重要仓号进行会议或现场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覆盖率达100%。 ⑤、负责协助组织开展项目部部审核工作。 ⑥、负责《记录控制程序》、《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程序》、《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空气质量指数评价方法

空气质量指数评价方法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针对单项污染物的还规定了空气质量分指数。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项。 1、分级 2012年上半年出台规定,将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替代原有的空气污染指数(API)。AQI共分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当PM2.5日均值浓度达到150微克/立方米时,AQI即达到200;当PM2.5日均浓度达到250微克/立方米时,AQI即达300;PM2.5日均浓度达到500微克/立方米时,对应的AQI指数达到500。 2014年9月17日北京市空气质量指数[1] 空气质量按照空气质量指数大小分为六级,相对应空气质量的六个类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的情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规定: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2] 空气污染指数为0-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优。此时,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2] 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良。此时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建议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2] 空气污染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三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度污染。此时,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2] 空气污染指数为151-200,空气质量级别为四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中度污染。此时,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建议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练,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2] 空气污染指数为201-3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五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重度污染。此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2] 空气污染指数大于300,空气质量级别为六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严重污染。此时,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建议儿童、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2] 2、区别 AQI与原来发布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有着很大的区别。 AQI常识普及版 AQI分级计算参考的标准是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参与评价的污染物为SO2、NO2、PM10、PM2.5、O3、CO等六项;而API分级计算参考的标准是老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的污染物仅为SO2、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公司标准文件)

河北御捷车业有限公司 ZY/QY-04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共14页 版本:A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文号:实施日期:二〇一四年月日

1目的 对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标识工作进行规范,把设计意图准确传达给采购、工艺、制造、检验等部门,以便加强对关键、重要工序的过程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及零部件的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3.1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 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由产品及零部件的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并影响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的技术要求和信息,它包含尺寸、公差与配合、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政府有关法规和标准的情况等。 3.2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 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是指产品及零部件某质量特性影响产品适用性的重要程度。 4 职责与权限 新产品设计阶段,汽车研究院对新产品及零部件进行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通过新产品试制、试验,在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并将重要度级别符号直接标注在产品图样或设计文件的相应位置上。 5 工作流程/内容 5.1 分级原则及重要度等级 5.1.1重要度分级以对产品适用性要求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1.2 重要度等级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5.1.2.1关键特性 如发生故障,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的污染,以及必然会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 5.1.2.2 重要特性 如出现故障,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单位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5.1.2.3 一般特性 如出现故障,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影响不大,不至于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5.2 重要度分级内容 重要度分级内容应包括: a) 安全、环保要求;

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粮油质量检验员。 1.2职业定义 从事粮油购销、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质量(含卫生)检验和质量控制等相关工作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粮油质量检验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部分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粉尘较大。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和表达能力;视觉、味觉、嗅觉、听觉正常;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1.6基本文化程度 1.7培训要求初中毕业。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

于200标准学时;粮油质量检验师不少于160标准学时;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粮油质量检验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粮油质量检验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检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和工具等的实践场所。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满2年。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 3年,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质量管理考核指标

质量管理部考核指标 一、部门及班组绩效考核指标 1.01、部门绩效考核指标 1.02、中心实验室考核指标

1.03、中心实验室班组考核指标 1.04、在线质控绩效考核指标

1.05、在线质控班组绩效考核指标

二、部门指标评估标准 2.01部门指标评估标准 ;.

2.02中心实验室评估标准 ;.

2.03 在线质控 序号考核指标 绩效评估标准 权重 (%)优秀(100分)良好(80分)一般(60分)可接受(40分)差(0分) 1 过程、库存质量抽 查有效整改率 以30分为基数,当月未出现质量问题为30分,提出有效整改措施的加2分(经部门认可)出现质量事故扣3分/次40(封 顶60) 2 市场产品投诉次 数 产品出厂后因感官质 量(气味、色泽、包 装质量等)原因被客 户投诉或上级检查不 合格次数为 2 次以 下。 产品出厂后因感官质 量(气味、色泽、包装 质量等)原因被客户投 诉或上级检查不合格 次数为 3-7次。 产品出厂后因感官质 量(气味、色泽、包 装质量等)原因被客 户投诉或上级检查不 合格次数为8-10 次。 产品出厂后因感官质 量(气味、色泽、包 装质量等)原因被客 户投诉或上级检查不 合格次数为11-15 次。 产品出厂后因感官质 量(气味、色泽、包装 质量等)原因被客户投 诉或上级检查不合格 次数为 16 次以上。 25 3 样品管理、产品标 识管理差错次数 样品存放/处理的可追溯性,按照样品管理操作规程和现场产品标识管理,违反扣分1分/次10 4 体系运行效果随机抽查和内部、外 部审核无不合格项 随机抽查和内部审核2 项不合格项,外部审核 无不合格项 随机抽查和内部审核 5项不合格项,外部审 核无不合格项 随机抽查和内部审核 8项不合格项,外部 审核无不合格项 随机抽查和内部审核 9项不合格项或外审 出现不合格项 10 5 工作满意度与其它部门积极配 合,其它部门无投诉与其它部门积极配合, 其它部门投诉2次以下 与其它部门积极配合, 其它部门投诉3-5次 与其它部门积极配 合,其它部门投诉6 -8次 与其它部门积极配合, 其它部门投诉9次以 上 15 ;.

数量指数和质量详解

什么是数量指标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是指综合反映现象的规模、水平发展变化的指数。如产品产量指数说明总产值这一经济总体量的变动情况;商品销售量指数说明商品销售额这一经济总体中商品销售量的变动情况。 由于使用价值、计量单位等的不同,直接相加没有经济意义。为了解决这些不能直接相加的问题,得到反映这些不能直接相加的个别现象数量的总量指标,就需要引入一个因素,使不能直接相加的现象变为能相加的现象,这个因素就叫做同度量因素。 根据同度量因素的固定原则,其同度量因素应是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才能进行不同时期的产量对比分析。如果用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由于报告期是不断变化的,作为同度量因素的价格也不断地变化,无法通过各个时期数量指标的对比来说明产量的变动。另外,从指数体系的要求来看,总量指标指数等于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的乘积,数量指标指数也就只能用基期的价格作同度量因素了。 [编辑] 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现以销售量指数为例,说明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 例:根据表1三种商品销售量资料和价格资料计算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商品名称 计量单位 销售量 价格(元) 销售额(元) 基期q 0 报告期q 1 基期p 0 报告期p 1 q 0p 0 q 1p 1 q 1p 0 甲 乙 丙 台 件 千克 1000 2000 3000 1150 2200 3150 100 50 20 100 55 25 100000 100000 60000 115000 121000 78750 115000 110000 63000 合计 — — — — — 260000 314750 288000 销售量个体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质量指标统计分析与考核管理办法

质量指标统计分析与考核管理办法 1、目的 本办法目的是通过规范质量指标的统计与考核方法,降低质量成本,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范围 适用于生产各过程零、部件入库和成品(老品、新品)出厂的控制。 3、产品分类 3.1老品:8H之内连续生产300件,PPK>1.67,APQP中A1—A8表所有项目检查验证合格。 3.2新品:未满足老品要求的产品。 4、职责 4.1 检验员负责提供每日单件产品“废品通知单” 、每日冲压、焊接“下线、交验统计表” 、每月“进货交付统计报表”等。 4.2 生产部负责提供冲压、焊接投入和产出盘存表。 4.3 物流部负责提供每月产品交付数;每月“客户退货统计报表”。 4.4 质量保证部负责将各单位所提供的数据汇总,进行每月质量指标统计;并为财务部提供“制品废品统计月报表”。 4.5 财务部负责提供被统计产品的单价,实施奖惩兑现。 4.6各数据提供部门领导对本部门所提供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5、实施细则 5.1质量指标体系 5.1.1一次下线不合格率 一次下线合格率是指冲压、焊接零件完成所有规定工序,自检合格后直接向当班检验人员交验,判为合格的程度。 5.1.2 一次交验不合格率 一次交验合格率是指冲压、焊接零件完成所有规定工序,经零件装箱组返工(如打磨毛刺、校正等)处理后并自检合格,直接向当班检验人员交验,判为合格的程度。 5.1.3废品率 冲压件废品率是指冲压零件由材料投入到产出这一过程产生不合格品的程度; 焊接件废品率是指部件投入到焊接入库这一过程产生不合格品的程度; 物流废品率是指产品入库后所有过程产生不合格品的程度。 5.1.4交付不合格率 产品交付不合格率是指本公司向客户交付的产品,被客户接收的程度。 5.1.5进货交付不合格率 进货交付不合格率是指供方向我公司提交产品(紧固件、原材料、外协件)的不合格的程度。 5.2质量指标基础数据的来源及统计方式

粮油品质分析详解

1.全面客观地研究与评定其品质变化的一门学科。 2.粮油品质检验的性质:①是粮食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②是开展粮油及其加工品质量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 ③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 ④具有多样性,系统性,灵活性和发展性 ⑤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同时又具有高度统一性 3.粮油品质检验涉及的主要环节有粮油收购,销售,调运,储藏,加工等 4.粮油收购、销售、调运环节检验的目的:①为粮油定等作价提供依据 ②为更好的贯彻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提供依据 5.粮油轮入环节检验的目的:①判定粮油是否符合储备粮油的入库质量标准 ②检查粮油的新陈程度以及储存品质指标是否适宜储存 ③为粮食分类储存提供科学依据 6.粮油储存时定期检验:①探索粮食储存指标的变化规律,指导科学储粮 ②为“推陈储新适时轮换”提供科学依据 不定期检验:探查局部粮情异常的原因。 7.粮油轮出时检验的目的:①检测粮油的综合品质 ②对储存期间曾经使用的熏蒸剂进行残留检测,看其是否符合卫 生标准,是否能投放市场 8.粮食:以收货成熟果实为目的,经去壳,碾磨等加工程序而成为人类基本粮食的一些作物。 9.粮食根据领域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原粮、成品粮、混合粮、贸易粮;根据化学成分的含量及用途分为:谷类、豆类、油料、薯类 10.稻谷的分类:按品种分为籼稻,粳稻;按生长期分为早稻、中稻、晚稻;按淀粉性质分为粘稻和糯稻。国家标准按其收获季节粒形,粒质分为: ⑴早籼稻: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米粒腹白较大,角质部分较少 ⑵晚籼稻: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米粒腹白较小或无 ⑶籼糯稻:糙米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米粒乳白色,不透明,粘性大 ⑷粳糯稻:椭圆形,米粒乳白色,不透明,粘性大 ⑸粳稻谷:长椭圆形,粘性较大胀性较小 11.小麦的分类:按播种期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按皮色分为红皮麦和白皮麦;按硬度指数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不低于60为硬质,不高于45为软质)。国标按皮色硬度指数分为:⑴硬质白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60 ⑵软质白小麦:. 不高于45 ⑶硬质红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60 ⑷软质红小麦:不高于45 ⑸混合小麦: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小麦 12.玉米的分类:按粒色分为黄玉米和白玉米;按生育期长短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按用途分为食用,饲用和食饲兼用。国标按种皮颜色分为: ⑴黄玉米:种皮为黄色,或略带红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玉米 ⑵白玉米:种皮为白色或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玉米 ⑶混合玉米: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玉米。 内部结构中,依据不同类型的多糖和不同性质的淀粉比例分为硬质型、马齿型、半马齿型、糯质型、爆裂型、粉质型、甜质型和有稃型。 13.大豆的分类:按籽粒大小分为大粒,中粒和小粒;国标按大豆的皮色分为 ⑴黄大豆:种皮为黄色,淡黄色,脐为黄褐,淡褐或深褐的籽粒不低于95%

产品质量指标管理考核标准

产品质量指标管理考核标准(考核单位:质量保证部) 7.8.1 质量保证部负责对全公司专检中间产品质量和所有最终产品质量、质检点 管理工作、原料及产品的状态标识与管理、化验准确性进行考核。 7.8.2.质检点必须按要求开展活动;未按要求开展活动的,每个点扣100元/次。 7.8.3 本标准中未列入的公司其它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质量考核,由生产部制定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7.8.4公司产品质量指标和主要中间产品质量指标按下表的规定和要求进行考核。 7.8.4.1铅冶炼厂产品及中间产品质量考核指标 工序名称产品、 中间产 品名称 质量指标 名称 目标值考核办法 考核金 额 烧结烧结合格率80% 每降低1% 扣100元

块鼓风 炉粗铅合格率90% 每降低1% 扣100 元。 鼓风 炉粗铅合格率90% 连续3个月月 一次合格率 100%, 奖200元 熔铅 铅阳 极板 合格率90% 每降低1% 扣100元 铅电解析出 铅 合格率95% 每降低1% 扣100元 小铅 阳极 板 合格率95% 每降低1% 扣100元电铅铅锭 一级品 率 100% 每降低1% 扣200元 电铅铅锭 一次合 格率100% 每出现一批不 合格 扣200元

电铅铅锭 一次合 格率100% 连续3个月一 次合格率100% 奖200元 (考核 铅厂) 电铅铅锭 一次合 格率100% 连续6个月一 次合格率100% 奖500元 电铅铅锭 一次合 格率100% 全年一次合格 率100% 奖1000 元 电铅铅锭 内控合 格率95% 每超过一批不 合格 扣100元 电铅铅锭 物规不 良率 4% 每升高1% 扣100元 电铅 护套 铅一次合 格率 99% 每超过一批不 合格 扣100元 电铅 护套 铅物规不 良率 5% 每升高1% 扣100元 电铅铅钙一次合95% 每出现一批不扣100元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及控制规定

河南中州起重集团有限公司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及控制规定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停车设备产品采购、制造、安装等过程进行重要度级别划分,并按相应级别进行控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停车设备产品。 2 定义: 2.1 质量特性:具体反映产品适用性的定性质量表示和规定。 2.2 质量特性重要度: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程度。 2.3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按质量特性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程度而划分的级别。 3 职责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及控制规定由技术部归口,其它部门配合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 4.1.1 质量特性重要度按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程度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一般特性三个级别。 4.1.2 质量特性重要度划分级别 4.1.2.1 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安全或严重影响使用性能、寿命及特性超差后无法返修,影响程度很大,为关键特性,级别符号为A。 4.1.2.2 影响使用性能及寿命的质量特性,影响程度较大,为重要特性,级别符号为B。 4.1.2.3 对使用性能及寿命影响不大的质量特性,影响程度较小,为一般特性,级别符号为C。 4.2停车设备产品重要度级别具体划分见表1、表2、表3,C级不标明。 4.3控制规定 4.3.1对于A、B级特性中外购件,自制件、外协件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按表1、表2、表3的要求执行,当表中的要求不足以说明质量特性重要度要求时,由技术部以表格形式填写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表或直接在图纸上表明。对于操作及警示要求应在产品图样及相关技术文件中明确说明。 4.3.2对于A、B级特性的自制件必要时应有相应的工艺文件,且有必要的工装保证设计要求。 4.3.3对于外购件、外协件的供方,质量部根据重要度级别提出相应的评定方法。 4.3.4生产车间应根据重要度级别进行生产的控制。

公司质量指标

一、目的 为确保公司的业务满足或达到客户质量要求,监视公司业务,找到在业务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质量缺陷,为业务改进活动的有效性实施提供质量目标和质量方向,保证组织的业务质量能够稳定可控并可持续提升,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过程适用于公司业务活动的全过程操作和改进实施,贯穿业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交付业务、运维业务和支持业务。 三、管理架构及职责说明 3.1 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图 3.2 职责说明 3.2.1总经办

1)组织对公司质量战略的建立和维护业务开展的全面监控,并组织实施和改进公司的质量战略。 2)负责制定和把控公司业务的整体质量方向,并组织制定年度组织业务的质量计划和质量方针; 3)定期对公司业务的远景规划进行细化,细化为可测量的目标和指标。 3.2.2客服质量部 1)向业务部门提出质量建议,帮助公司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2)开展质量培训,提高公司工程师的质量服务意识。 3)负责对交付项目实施质量进行监督,定期检查项目跟踪文档的实施。 4)负责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重要的客户投诉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应部门。 5)协助项目中心制度质量分解目标,并定期进行跟踪质量完成情况。 3.2.3公司各级领导角色 1)积极参与到业务质量的各项管理活动中,提高公司业务质量,能够使公 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的运行下去。 2)应识别客户的质量要求,持续改进业务的质量指标,以取得公司长期的 经济效益。 3)动员和宣传各业务部门的质量细则和质量指标,号召业务部门的员工参 与到日常的质量改进活动中来。 4)各级领导负责监督各自业务的质量过程运行和质量点把控,监督业务的 发展进度,定期组织质量分析会议,对现有的实施交付进度进行质量评 估; 5)对重大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处理和出具改进措施;

粮油质量检验员竞赛试题汇编

粮油质量检验员试题 注意事项 1、比赛时间:120分钟。 2、请按要求在试题及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填写您的考号。 3、本试题题型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5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写上您的答案,在其它位置书写答案不得分。 4、不得在试题和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否则按舞弊处理。 5、本试卷共100道试题,每题1分,共100分。 试题 1. 对标准描述不正确的是()。 A、检验方法标准大部分是推荐性标准 B、GB 1351—2008《小麦》为强制性标准 C、检验时应优先采用国际标准 D、标准附录一般分为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 E、销售大米包装上标明执行企业标准的,监督检验判定时应按该企业标准进行 2. 选择和制定扦样方案必须考虑()。 A、扦样过程的规范性 B、检验的目的 C、样品的代表性 D、测定方法的性质 E、整批产品的性质 3. 精密度的大小不用()表示。 A、绝对误差 B、相对误差 C、标准偏差 D、相对平均偏差 E、变异系数 4. 将1000 g 12.2%的净小麦样品调节到入磨水分为1 5.0%,需加水量是()。 A、20.0 mL B、23.5 mL C、29.4 mL D、30.2 mL E、32.9 mL 5粮食与油脂扦样时,造成所扦取样品不具有代表性的原因为()。 A、扦样器选用不当 B、粮食籽粒的成熟度不同 C、粮食运输和入库过程的自动分级 D、检验单元存在着不均匀性 E、油脂样品杂质沉降、水分分离 6.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时,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有()。 A、被测溶液的浓度太高 B、样品溶液所用溶剂不同 C、样品溶液的pH值不同 D、溶液的浑浊程度

统计指数简答题

第五章统计指数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指数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广义上的指数:最初:凡是反映现象变动的情况的相对数就叫指数;后来拓宽为: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叫指数。 狭义上的指数:是用来反映复杂现象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即就是用来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由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作用: (1)可用来分析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2)用来分析复杂现象变动中,受各种构成因素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可进行因素分析)利用指数分析法; (3)可以用来分析总平均数变动中受组平均数和总体构成的影响情况。 2.综合指数的一般编制原则是什么 编制数量指数时,加入有关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编制质量指数时,加入有关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3.综合指数与平均式指数有何联系与区别联系:平均式指数是综合指数的变形,对同一资料、同一目的,它们的计算结果和经济内容完全相同。 区别: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不同。对销售量和价格指数而言,当掌握的是基期和报告期的销售量及价格资料时,用综合指数公式计算;当掌握的是销售量或价格的个体指数以及基期或报告期的销售额资料时,用平均式指数公式计算; 4.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式指数应用的一般规则是什么 计算数量指标指数,应采用以基期总量指标(q°p o)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式指数;计算质量指标指数,应采用以报告期总量指标(q1p1)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式指数。 5.什么是平均指标指数它与平均指数有什么区别平均指标指数:是反映平均指标变动情况的相对数,即由两个不同时期同一经济内容的平均指标相对比的所形成的指数。 平均指数:是已知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个体指数,然后对其进行加权平均来测定现象的综合变动情况的。

护理质量指标分析模板

2011年手术室9、10月份护理质量指标分析 一、9、10月份护理质量指标情况 二、与9月份质量指标对比(如下图示) 手术标本漏送率 患者被提前送到手术室

三、临床护理质量指标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漏送一份手术标本 1、原因分析:手术结束后,护士将标本装好,护士与保育员交完标本后医生拿标本给病人家属看,保育员未能在室间等待送标本。 2、改进措施: (1)手术结束后由护士装标本袋,并做好相关的信息; (2)医生拿标本给家属看后,医生、护士与保育员共同核对手术标本,并签字确认。 手术室 2011年11月3日

2011年急诊科9、10月份护理质量指标分析 一、9、10月份护理质量指标情况 二、与9月份护理质量指标对比(如下图示) 使用药物错误发生例数 护士发生锐器伤例数 高危药物外渗发生率

三、临床护理质量指标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使用药物错误的发生 1、原因分析: 本月发生2例使用药物错误,10月2号的一例是为病人输了过期的大输液,主要是因为护士在夜间无按指引呼请门诊药房的同事发药,更重要的是护士无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认真检查大输液的质量,亦无落实二人核对制度,其次是科内剩余药管理不规范。另一例10月8号的用药错误主要原因是:①配药后录入电脑输液卡无放回原篓。②输液前无凭输液标签核对病人姓名。③换药时无两种方式确认病人而致。 2、改进措施: (1)科内强调护士本人的慎独及彻底执行查对制度的能力。 (2)设责班和早班协助落实好二人核对制度。 (3)制定夜间取药,配药查对、输液查对工作指引并即时组织学习。(4)加强科内药品、剩余药品的管理:减少科内存药基数,设基数表由药班每天清点及补充。设剩余药固定存放点,每天由药班及时送返药房。 (二)高危药物静脉治疗患者发生外渗 本月高危药物静脉治疗发生输液外渗5例,较9月份的2例增加3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提出改进措施: (1)护士不熟悉高危药物的种类,对某些高危药物静脉治疗没有引

初级粮油质量检验员教学教材

第二部分初级粮油质量检验员 一、选择题 1、按照用途分类,粮油样品可分为供检样品、(B)、标准样品和标本样品四类。 A、原始样品 B、保留样品 C、平均样品 D、试验样品 2、扦样时以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货位、同车船(舱)为一个检验批。一个检验批的代表数量,普通仓房扦样中、小粒粮食和油料一般不超过(C)吨。 A、50 B、100 C、200 D、250 3、扦样检验是通过对(A)样品的检验来达到检验整批产品(总体)的目的。 A、代表性 B、平均 C、实验 D、分析 4、下列粮食样品可以采用四分法分样的是(C)。 A、大豆 B、油菜籽 C、小麦 D、豌豆 5、下列粮食样品不适合用分样器分样的是(A)。 A、玉米 B、油菜籽 C、小麦 D、无芒稻谷 6、分样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D )。 A、应用与分样器进料口宽度相等的铁铲进料 B、缩分后的物料可进一步破碎缩分 C、利用分样器缩分物料比四分法速度快 D、物料经分样器分样后,质量和组分含量都会减小 7、下列玻璃器具中可在烘箱内烘烤的是( D )。 A、比色管B、容量瓶C、移液管D、碘量瓶 8、下列玻璃仪器中不属于量器类的为( B ) A、容量瓶 B、称量瓶 C、吸量管 D、移液管 9、十分之一天平的分度值为( A)。 A、 0.1 g B、 0.01 g C、0.001 g D、 1.0 g 10、定量分析天平称取试样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称量法、(A )、指定质量称样法。 A、减量称量法 B、间接称量法 C、三次称量法 D、多次称量法 11、使用分析天平时,加减砝码和取放物体必须休止天平,这是为了( B )。 A、防止天平盘的摆动 B、减少玛瑙刀口的磨损 C、增加天平的稳定性 D、加快称量速度 12、天平的零点相差较小时,可调节(B )。

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

第五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由——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 殊。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4.平均指数是的加权平均数。 5.拉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派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6.在含有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为了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则另一个因素必须固定起来。被固定的因素通常称为,而被研究的因素则称 为指标。 *7.平均数的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组的变量值水平,二是。 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 以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9.已知某厂工人数本月比上月增长6%,总产值增长12%,则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10.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而且还能在方面反映事物的动态。 二、单项选择 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综合指数是一种( )。 A简单指数 B加权指数 C个体指数 D平均指数 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 A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6.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语音质量(MOS指标)分析方法

语音质量(MOS指标)分析方法 1影响MOS指标的因素 (1) 1.1ATU设备的MOS计算方法 (2) 1.2MOS样本点微观分析的方法 (3) 1.3切换对MOS的影响 (5) 1.4Rxqual对MOS的影响 (6) 1.5半速率编码对MOS的影响 (8) 2网络问题分析 (9) 2.1频繁切换问题分析 (10) 2.2严重质差问题分析 (12) 2.3编码问题分析 (14) 3分析优化案例 (14) 3.1网格17的网络质量概况 (15) 3.2切换频繁问题处理 (16) 3.3质差问题处理 (19) 1影响MOS指标的因素 在GSM网络中,有线部分和无线部分对MOS值都有影响;其中,有线部分的问题包括:传输压缩、误码和闪断,TRA转换失真,交换机失真等;无线部分的问题包括:语音及信道编码方式、切换、Rxqual、DTX等。目前我们的分析优化方向主要针对:切换、编码

方式、Rxqual等3大因素。 本节主要说明如何进行分析每个低MOS样本点的原因。 1.1ATU设备的MOS计算方法 ATU设备的使用MOS标准音频(英语男声,时长8秒、首尾各有1秒空闲),其音轨图如下所示 主叫逢设备时钟的0、20、40秒进入播音周期(前2秒静默、后8秒播音),在10、30、50秒结束播音(播音8秒);大约2秒后(12、32、52秒),被叫输出MOS计算结果。每个MOS输出值是对8秒音频过程的评核结果,受发送方上行链路和接收方下行链路的影响。具体过程如下:

(1)第1、2秒,主叫处于静默状态(2秒),被叫处于录音状态;(2)第3至10秒,主叫播放音频(音频时长8秒),被叫处于录音状态; (3)第11至12秒,被叫继续处于录音状态、最后输出MOS计算结果; (4)第11至12秒,主叫处于录音状态; (5)第13至20秒,被叫播放音频(音频时长8秒),主叫处于录音状态; (6)第21、22秒主叫继续处于录音状态、最后输出MOS计算结果; 1.2MOS样本点微观分析的方法 (1)把ATU测试文件导出为excel格式文件,包含时刻、经纬度、CGI、信号强度、Rxqual、MOS值、信令事件、编码方式等信息。 每个设备的主被叫分别导出到不同文件。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公司标准文件)

御捷车业 ZY/QY-04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共14页 版本:A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文号:实施日期:二〇一四年月日

1目的 对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标识工作进行规,把设计意图准确传达给采购、工艺、制造、检验等部门,以便加强对关键、重要工序的过程控制。 2 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及零部件的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3.1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 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由产品及零部件的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并影响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的技术要求和信息,它包含尺寸、公差与配合、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政府有关法规和标准的情况等。 3.2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 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是指产品及零部件某质量特性影响产品适用性的重要程度。 4 职责与权限 新产品设计阶段,汽车研究院对新产品及零部件进行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通过新产品试制、试验,在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并将重要度级别符号直接标注在产品图样或设计文件的相应位置上。 5 工作流程/容 5.1 分级原则及重要度等级 5.1.1重要度分级以对产品适用性要求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1.2 重要度等级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5.1.2.1关键特性 如发生故障,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的污染,以及必然会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 5.1.2.2 重要特性 如出现故障,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单位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5.1.2.3 一般特性 如出现故障,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影响不大,不至于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5.2 重要度分级容 重要度分级容应包括:

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统计分析

30 ****科2014年第一季度(1月-3月) 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统计分析 口腔科2014年第一季度手术质量与安全指标结果统计分析如下:手 术总例数335例(其中1月份107例,2月份103例,3月份134例),其中重点四级手术20例(包括游离皮瓣、颌面部巨大肿瘤切除,颌骨切除术等),三级手术21例(包括三叉神经温控热射频治疗、头颈部血管瘤切除术等),II类手术18例(含游离皮瓣、各型截骨术及门诊种植牙等),III类手术9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死亡例数0例,手术后并发症例数0例,手术后感染例数0例,临床路径37例,术后非计划再手术0例。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98%,平均住院日10.07天,本季度总体上看手术质量较高,完成情况良好。 对以上结果分析及整改措施如下: 住院重点手术质量控制指标图表分析 (一)*****术 *****术质量控制指标图表分析

30 1、本季度急诊手术16例均为急诊外伤及颌骨开放性骨折病人,择期手 术病人四级手术21例,三级手术21例,II类手术18例,III类手 术9例。均无跨权限手术现象发生。 2、 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平均住院日情况 本季度平均住院日呈递增,为10.1-10.6天不等,高于我院制定我科平均住院日为10.5日,但是季度平均住院日为10.1天,符合要求。分析原因为本季度头颈部恶性肿瘤和复合外伤病人较多,超过30天住院病人有3例,故占床时间长,延长了平均住院日。 3、非计划重返手术情况 本季度无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 4、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及整改措施。 我科I 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达95%; 但我科为口腔内手术,切口为II 类切口,菌群特点为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混合污染切 I 、II 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医院指标I 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 30% ) (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

原材料、产品关键质量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原材料、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编号: DX(GL)ZG-8.3-1.4 版/次:A版1次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

原材料、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1 目的 规定本公司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原则、内容、要求及标注方法,指导产品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层级职责分配。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德鑫航空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加工制造的产品。 3引用文件 JB/T 5058 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导则 GB/T 7635.1 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可运输产品。 4术语和定义 4.1产品质量特性 产品质量特性由产品的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并影响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等的技术要求和信息。它包含有尺寸、形位公差与配合、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政府有关法规和标准情况等。 4.2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是指影响产品适用性的重要程度。 5职责 5.1 技术部负责产品及零部件重要度分级,分别在新产品设计阶段对产品及零部件进行初步重要度分级,通过新产品试制,在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5.2 工艺人员针对技术科给定的产品及零部件重要度分级负责原材料的重要度分级。 5.3 物资供应部门按照原材料重要度分级要求确定原材料的采购。 5.4 生产部负责按照产品及零部件重要度分级落实生产。 5.5 质管部负责按照产品、零部件及原材料的重要度分级制定检验标准。 6 工作过程 6.1 分级原则

6.1.1重要度分级以对产品适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6.1.2 可按规定的级别符号直接标注在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上,也可单独编制产品及其组成零部件重要度分级文件。 6.2重要度分级内容 重要度分级内容一般包括: 1) 安全、环保要求; 2) 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3) 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4) 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5) 焊接及铸、锻规定; 6) 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7) 外形、外观要求; 8) 清洁度要求; 9) 涂敷、包装、防护及储运等要求。 6.3 产品特性重要度分级 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1)关键特性[A]: 如发生故障,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降低产品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之污染,以及必然会引起使用者提出申诉的特性。 2)重要特性[B]: 如发生故障,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者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3)一般特性[C]: 如发生故障,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影晌不大及不致引起使用者提出申诉的特性。 6.4 零部件、原材料重要度分级 一般分为A类零部件或原材料、B类零部件或原材料、C类零部件或原材料。 1)A类零部件或原材料:零部件或原材料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关键特性[A],同时还可能包含重要特性[B]和(或)一般特性[C]。 2)B类零部件或原材料:零部件或原材料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重要特性[B],同时还可能包含一般特性[C],但没有关键特性[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