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天然气预测储量计算方法

石油天然气预测储量计算方法

石油天然气预测储量计算方法
石油天然气预测储量计算方法

《石油天然气预测储量计算方法》

Q/SY 181-2006

中国石油控制预测储量分类评价项目组

2007年6月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预测储量界定条件 (2)

5 预测地质储量计算 (3)

6 预测技术可采储量计算 (6)

7 预测储量分类和评价 (7)

8 预测储量报告编写要求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储量计算公式中参数名称、符号、计量单位及取值位数 (9)

附录B(资料性附录)油(气)藏类型与油(气)采收率对照表 (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油(气)田(藏)储量规模和品位等分类 (12)

附录D(规范性附录)预测储量年报表格式 (16)

附录E(规范性附录)预测储量年报封面和扉页格式 (21)

附录F(规范性附录)含油气构造(油气田)预测储量报告内容基本要求 (23)

I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王永祥、郑得文、李晓光、黄薇、胡晓春、张亚庆、鞠秀娟。

II

Q/SY 181-2006

石油天然气预测储量计算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及天然气预测储量(以下简称预测储量)的术语和定义、界定条件、计算方法、分类评价以及储量报告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预测储量计算、分类评价、报告编写、评审和统计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492-2004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

DZ/T 0217-2005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SY/T 5367 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SY/T 6098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SY/T 6193 稠油注蒸汽开发可采储量标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储量 reserves

是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统称。可采储量又是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的统称。

[GB/T 19492-2004,定义2.4]

3.2

地质储量 Discovered petroleum initially in place

是指在钻探发现油气后,根据已发现油气藏(田)的地震、钻井、测井和测试等资料估算求得的已发现油气藏(田)中原始储藏的油气总量。地质储量分为探明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和预测地质储量。

[GB/T 19492-2004,5.2.2]

3.3

预测地质储量 indicated petroleum initially in place

1

Q/SY 181-2006

2 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

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田),估算求得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预测地质储量的估算,应初步查明了圈闭形态、储层情况,预探井已获得油气流或钻遇了油气层,或紧邻在探明储量(或控制储量)区并预测有油气层存在,经综合分析有进一步评价勘探的价值。

[GB/T 19492-2004,5.2.2.3]

3.4

可采储量 recoverable reserves

是指从油气地质储量中可采出的油气数量。

[GB/T 19492-2004,5.3.1]

3.5

技术可采储量 technical recoverable reserves

是指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经理论计算或类比估算的、最终可采出的油气数量。

[GB/T 19492-2004,定义2.5]

3.6

预测技术可采储量possible reserves

是指满足下列条件所估算的技术可采储量:

a) 乐观推测可能实施的操作技术;

b)将来实际采出量大于或等于估算的技术可采储量的概率至少为10%。

[GB/T 19492-2004,5.3.1.7]

4 预测储量界定条件

4.1 计算预测储量应具备的条件

4.1.1 勘探程度:

a)已进行地震普查或详查,地震主测线间距一般不大于4km,复杂构造主体部位主测线间距不大于2km。

b)已有预探井,主要目的层有钻井取心或井壁取心,进行了常规的岩心分析。

c)采用本探区合适的测井系列,初步解释了油、气、水层。

d)探井获得了油(气)流、综合解释有油气层或圈闭低部位见油气显示。

4.1.2地质认识程度:

a)证实圈闭存在,编绘了由钻井资料校正的比例尺不小于1:1x105的构造图。

b)研究了构造部位的地震信息异常,取得了与油气有关的相关论据。

c)已明确目的层层位及岩性。

d) 初步查明了油气藏类型及油气水分布特征。

Q/SY 181-2006 e)采用实际资料或类比法确定了储量计算参数。

4.1.3经综合分析,确定了区带进一步评价勘探的价值。

4.2 计算预测储量应符合的情况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可计算预测储量。

4.2.1经钻探测试产量达到储量起算标准或获得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的三级圈闭,经石油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有进一步评价勘探的价值。

4.2.2油(气)藏还没有钻遇油(气)水界面,构造高部位已计算控制或探明储量,其储量边界与合理推测的油(气)水界面之间的部位。

4.2.3圈闭低部位钻探后仅见油(气)显示,经综合分析评价认为可能存在油(气)藏,值得进一步勘探。

4.2.4复杂小断块油气田(藏)三级圈闭中已有控制或探明储量断块,尚未钻探或井控程度低的相邻断块,经综合分析,有油气层存在的同一含油(气)层组。

4.2.5 同一圈闭中有井块已经上报控制或探明储量,尚未钻探或井控程度低的剩余部分经综合分析,有油(气)层存在的同一含油(气)层组。

5 预测地质储量计算

5.1 储量计算单元划分原则

一般纵向上以油(气)层组,平面上以局部构造中的一个或几个四级圈闭划分计算单元。

5.2 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5.2.1 油藏地质储量计算

原油地质储量用体积单位表示时,采用公式(1)计算;用质量单位表示时,采用公式(3)计算。溶解气地质储量大于0.1×108m3并可利用时,由公式(4)计算。

N=100A o hφS oi/B oi (1)

S of=100φS oi/B oi (2)

N z=Nρo (3)

G s=10-4N R si (4)

式中:

N, N z—原油地质储量,104m3,104t;

S of—原油单储系数,104m3/(km2·m);

A o—含油面积,km2;

3

Q/SY 181-2006

4 h-有效厚度,m;

φ—有效孔隙度;

S oi—原始含油饱和度;

B oi—原始原油体积系数,量纲为1;

ρo—原油密度,t/m3;

G s—溶解气地质储量,108m3;

R si—原始溶解气油比,m3/m3。

当油藏有气顶时,天然气地质储量按气藏或凝析气藏地质储量计算公式计算。

5.2.2 气藏地质储量计算

气藏地质储量采用公式(5)计算,其中原始天然气体积系数(B gi)采用公式(7)计算。

G=0.01 A g h φ S gi/B gi (5)

S gf=0.01φ S gi/B gi (6)

B gi=P sc Z i T/P i T sc (7)

式中:

G—气藏气地质储量,108m3;

S of—气藏气单储系数,108m3/(km2·m);

A g—含气面积,km2;

S gi—原始含气饱和度;

B gi—原始天然气体积系数,量纲为1;

P sc—地面标准压力,MPa;

Z i—原始气体偏差系数;

T—地层温度,K;

P i—原始地层压力,MPa;

T sc—地面标准温度,K。

5.2.2 凝析气藏地质储量计算

凝析气藏凝析气总地质储量(G c)采用公式(4)式计算。

当凝析气藏中凝析油含量大于等于100cm3/m3或凝析油地质储量大于等于1×104m3时,应分别由公式(8)、公式(9)或公式(10)计算干气和凝析油的地质储量。天然气摩尔分量(f d)由公式(11)计算,凝析油含量(σ)由公式(12)计算,凝析油气体当量体积由公式(13)计算。

G d=G c f d (8)

N c=0.01G cσ (9)

N cz = N cρ c (10)

f d=GOR/(GE c+GOR) (11)

Q/SY 181-2006

σ=10 6/(GE c+GOR) (12)

GE c=543.15 ( 1.03-γc) (13)

式中:

G c—凝析气总地质储量,108m3;

G d—干气地质储量,108m3;

f d—天然气摩尔分量;

N c,N cz—凝析油地质储量,104m3,104t;

σ—凝析油含量,cm3/m3;

ρc—凝析油密度,t/m3;

GOR—凝析气油比,m3/m3;

GE c—凝析油的气体当量体积,m3/m3;

γc—凝析油相对密度,量纲为1。

当气藏或凝析气藏中总非烃类气含量大于15%或硫化氢含量大于5%、二氧化碳含量大于5%、氦含量大于0.1%时,应分别计算烃类气和非烃类气地质储量。具有油环或底油时,其储量按油藏地质储量计算公式计算。

5.3 预测地质储量计算参数确定原则

5.3.1 含油(气)面积

在圈闭构造图上,依据油(气)藏类型,采用下述方法确定含油(气)边界。

a)依据测井解释、压力资料或毛管压力资料推测的油(气)水界面确定。

b)依据油(气)藏早期描述或圈闭精细描述所取得的油(气)层分布范围确定。

c)运用类比的方法取得圈闭充满系数资料,据此预测含油(气)面积。

5.3.2 油(气)层有效厚度

由于预测储量区块受资料条件和地质认识程度所限,计算预测储量可以采用平均油(气)层厚度。在资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计算预测储量的油(气)层厚度应达到油(气)层有效厚度的精度要求。

5.3.2.1 单井有效厚度:

a)依据本区或邻区的有效厚度图版确定。

b)依据探井油(气)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及试油(气)资料综合确定。

5.3.2.2 平均有效厚度的确定方法:

a)依据油(气)藏早期描述或圈闭精细描述取得的油(气)层厚度等值线图进行面积权衡确定平均有效厚度。

b)依据各井点所处构造位置,综合权衡确定平均有效厚度。

5

Q/SY 181-2006

6 c)无井控制的区块(井块)可类比相邻区块的有效厚度选值。

5.3.3 其它储量参数

其他参数包括:有效孔隙度、原始含油(气)饱和度、原油体积系数、地面原油密度、气油比、气体偏差系数、原始地层压力、气层温度和凝析油地面密度等,其取值可采用实测值、计算值或采用类比法求得。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时应说明公式的来源和适用条件,采用类比法确定储量参数时应说明类比依据。

5.3.4 储量计算参数选值

5.3.4.1 应用多种方法(或多种资料)求得的储量计算参数时,选用一种有代表性的参数值。

5.3.4.2 各项储量计算参数的有效位数要求见附录A。计算单元的储量计算参数选值,储量的计算和汇总,采用四舍五入进位法。

6 预测技术可采储量计算

6.1 技术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根据计算的地质储量和确定的采收率,按公式(14)~公式(20)计算预测技术可采储量。

N R=NE R (14)

N ZR=N Z E R (15)

G SR=G S E R (16)

G R=GE R (17)

G dR=G d E R (18)

N CR=N C E R (19)

N CZR=N CZ E R (20)

式中:

N R,N ZR—原油可采储量,104m3,104t;

E R—采收率;

G SR——溶解气可采储量,108m3;

G R—气藏气可采储量,108m3;

G dR—凝析气藏干气可采储量,108m3;

N CR,N CZR—凝析油可采储量,104m3,104t。

Q/SY 181-2006

6.2 采收率的确定

计算预测技术可采储量的采收率是在乐观推测可能实施的技术条件下的采收率。预测储量的采收率可采用类比法确定。在没有可类比的区块时,可参见附录B选值。如果条件允许,应尝试采用如下方法计算技术采收率:

a)原油采收率:根据油藏类型、驱动类型、储层特性、流体性质和开发方式、井网等情况,选择经验公式法、经验取值法(表格计算法)、数值模拟法(见SY/T 5367和SY/T 6193)求取。

b)溶解气采收率:根据油藏的饱和情况和开发方式等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见SY/T 6098)求取,或依据溶解气、原油采收率统计规律求取。

c)气藏气采收率:根据气藏类型、地层水活跃程度、储层特性和开发方式、废弃压力等情况,选择经验公式法、经验取值法、数值模拟法(见SY/T 6098)求取。

d)凝析油采收率:根据气藏特征、气油比和开发方式等情况,选择经验公式法求取。

7 预测储量分类和评价

7.1储量分类

预测储量按照见油气情况可分为以下四类:

a)测试产量达到储量起算标准。

b)测试获得油(气)流。

c)综合解释油(气)层。

d)未见油(气)(含未钻探)。

7.2 储量综合评价

依据附录C对油(气)田(藏)储量规模和品位等进行分类评价。

7.3预测储量可升级性评价

分析预测储量升级需要的实物工作量和时间。

8 预测储量报告编写要求

预测储量报告包括预测储量年报和含油气构造(油气田)预测储量报告。

7

Q/SY 181-2006

8.1 预测储量年报编制要求

8.1.1预测储量年报附表表格见附录D。

8.1.2预测储量年报封面和扉页格式见附录E。

8.1.3预测储量年报内容基本要求

8.1.3.1预测储量概况:包括本年度新增预测储量情况、上年度累计剩余预测储量变化情况和本年度累计剩余预测储量情况。

8.1.3.2新增预测储量区块分述:分述每个储量区块的勘探程度、发现井情况、地质特征、储量参数的选值依据及储量计算结果等内容。

石油地质储量规模大于1000×104t、天然气地质储量东部地区大于30×108m3、中西部地区大于50×108m3的含油气构造(油气田)应单独编写报告,与年度预测储量年报出合订本。

8.1.3.3预测储量核销情况:叙述评价后升级或不具备进一步勘探潜力的预测储量的核销情况。需核销的预测储量,包括以下情形:

a)预测储量主体已经升级。

b)无井控制的圈闭经钻探或预探井解释的油(气)层经过测试(包括低渗储层的改造措施等)证实不含油气或产量未达到储量起算标准,油(气)层不具备进一步措施改造潜力,整个圈闭不具有进一步勘探潜力。

8.1.3.4 累计预测储量综合评价:统计各子(分)公司累计预测储量的规模、丰度、产能、油品、埋深、物性、油藏类型分布,分析其特点,对储量可升级性及升级安排进行论述。

8.1.3.5 预测储量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建议:通过预测储量的综合评价,明确储量在落实程度、可升级性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步工作建议。

8.2 含油气构造(油气田)预测储量报告编制要求

含油气构造(油气田)预测储量报告内容基本要求见附录F。

8

Q/SY 181-2006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储量计算公式中参数名称、符号、计量单位及取值位数

储量计算公式中参数名称、符号、计量单位及取值位数见表A.1。

9

Q/SY 181-2006

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油(气)藏类型与油(气)采收率对照表

油(气)藏类型与油(气)采收率对照表见表B.1~表B.3。

表B.1 油藏采收率范围表

Q/SY 181-2006

表B.3 气藏类型划分表

11

Q/SY 181-2006

12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油(气)田(藏)储量规模和品位等分类

油(气)田藏储量规模和品位等分类见C.1C.9(参见DZ/T0217-2005)。

C.1 储量规模

按可采储量规模大小,将油(气)田(藏)分为五类(见表C.1)。

C.2 储量丰度

按可采储量丰度大小,将油(气)田(藏)分为四类(见表C.2)。

C.3 产能

按千米井深稳定产量大小,将油(气)藏(田)分为四类(见表C.3)。

Q/SY 181-2006 C.4 埋藏深度

按埋藏深度大小,将油(气)藏分为五类(见表C.4)。

表C.4 埋藏深度分类

C.5 储层物性

a)按储层孔隙度大小,将储层分为五类(见表C.5)。

表C.5 储层孔隙度分类

b)按储层渗透率大小,将储层分为五类(见表C.6)。

表C.6 储层渗透率分类

13

Q/SY 181-2006

C.6 含硫量

按原油含硫量和天然气硫化氢含量大小,将油(气)藏分为四类(见表C.7)。

表C.7 含硫量分类

C.7 原油性质

a)按原油密度大小,将原油分为四类(表C.8)。

表C.8 原油密度分类

b)按原油粘度分类,将原油划分为四类(表C.9)

表C.9 原油粘度分类

14

Q/SY 181-2006 c)按原油凝固点高低,将原油划分为三类(表C.10)

表C.10 原油凝固点分类

C.8 凝析油含量

按凝析油体积含量,将凝析气藏划分为五类(表C.11)

表B.11 凝析油含量分类

C.9 油(气)藏压力

按压力系数,将油藏划分为三类,气藏划分为四类(表C.12)

表C.12 压力系数分类

15

Q/SY 181-2006

16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预测储量年报表格式预测储量年报表格式见表D.1~表D.15。

表D.2 XXXX年新增石油预测储量表

表D.3 XXXX年度石油预测储量变化表

中国石油SEC准则油气储量评估指南(印刷版)

油密AA级 5年 中国石油SEC准则油气储量评估指南 (试行)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二○○四年十一月

前言 自2000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和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海油)三大公司相继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准则进行油气储量评估已成为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SEC准则下的油气证实储量是油公司的核心资产。证实储量评估的核心内容是依据生产连续性的原则和已经见到效果的技术,确定现阶段高确信度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和储量价值。 中国石油已成功地进行了五个年度的油气储量特定资产评估,开展了《SEC标准油气储量评估方法研究与培训》项目的研究,组织了大规模的“SEC标准油气储量评估方法”培训,引进并客户化了油气储量资产评估软件,建立了上市储量评估数据库,培养了一批能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开展储量评估的技术骨干,具备了全面开展SEC准则油气储量自评估的条件。 为了指导和规范各油田公司SEC准则油气储量的自评估工作,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储量管理处组织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油气资源规划所、廊坊分院天然气地质所以及大庆、西南、辽河等有关油田公司的专家,组成《中国石油SEC准则油气储量评估指南》编制小组。编制小组成员主要包括:王永祥、王靖云、胡允栋、谢锦龙、蒋新、郑德文、张亚庆、毕海滨、胡晓春、邓攀、张伦友、兰丽凤、李铁军等。编制小组充分地研讨了美国SEC准则中S-X部分有关证实储量定义以及美国SEC财务会计准则第69号声明等有关油气储量准则,以

SEC标准油气储量评估

SEC标准油气储量评估 SEC是美国证券委员会(Secuc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的缩写。SEC储量就是利用SEC准则评估出的油气储量。 自1999年中石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每年需要由美国D&M公司根据SEC准则进行油气储量评估,并编制年报、披露储量信息。为加强对D&M公司评估结果的监督,使储量管理工作逐渐与国际接轨,2004年开始,股份公司要求各油田公司同时开展自评估,并将自评估结果与D&M公司初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通过与D&M公司进行对接,确定最终评估方案,将终评结果进行披露。 按照SEC准则评估的证实石油储量是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的概念。证实储量包括证实已开发储量(PD)和证实未开发储量(PUD)两部分,其中PD储量又包括已开发正生产储量(PDP)和已开发未生产储量(PDNP)储量。其中PDP储量是已经投入正式开发,且已经出现一定生产规律的储量。PDNP储量一般指油井刚完钻尚未投入生产或投入开发时间较短尚未出现递减规律时暂采用容积法计算结果,一般在全部投入生产出现递减规律后,PDNP储量就转入动态法评估成为PDP储量。PDP储量一般由评估人员按照SEC准则采用动态法利用生产数据进行评估得到,D&M公司评估师一般采用递减曲线进行评估,PDP储量需要每年按照最新的开发数据和经济参数分单元开展评估。PUD和PDNP储量均由评估人员按照SEC准则利用容积法计算地质储量,再类比采收率,计算得到,这两类储量需要每年对动用情况进行

分析,看是否需要转为已开发储量。同时,在SEC储量评估时,要按照评估储量和经济参数进行储量价值的评估,一般用于年报信息披露。 一、这几种储量的定义如下: 1.证实储量(Proved Reserves): 是在现行经济和操作条件下,地质和工程资料表明,将来从已知油气藏中能以合理的确定性采出的原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液的数量。价格和成本以评估时的实际为准。价格的变化只考虑在现价基础上合同协议提供的变化,但不包括将来条件改变引起的价格上涨。 2.证实已开发储量(PD:Proved Developed reserves)——是通过现有井采用现有装置和操作方法,预期可采出的储量。通过注水或其它提高采收率技术补充天然能量或改变一次采油机理预期可获得的油气增加量,若划归“证实已开发储量”,仅仅是指在先导方案试验之后,或已安装流程取得生产效果而得以证实之后,表明增加可采储量是可实现的。 3.证实未开发储量(PUD:Proved Undeveloped reserves)——指预期从未钻井部位的新井中,或从现有井中需要很大花费重新完井而采出的储量。未钻井部位的储量必须限定在已钻井单元的紧邻可生产单元(offsetting productive units) ,即比较肯定钻井后能生产的储量。其它未钻井部位,只有当这些部位肯定是现有产层生产的延续时,才是证实储量。任何部位,只要注水或其它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尚在设想中,则相应的储量都不能定为证实未开发储量,除非

DZT+0217-2005+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参考Word)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217-2005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Regulation of Petroleum Reserves Estimation 2005-04-01发布 200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1) 3 总则 (1) 4 术语和定义 (1) 5 地质储量计算 (2) 6 地质储量计算参数确定原则 (7) 7 技术可采储量计算 (10) 8 经济评价和经济可采储量计算 (12) 9 储量综合评价 (1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储量计算公式中参数名称、符号、计量单位及取值位数 (15) 附录B (规范性附录)油(气)田(藏)储量规模和品位等分类 (16)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石油天然气专业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鸣岗、程永才、袁自学、韩征、姚爱华、胡晓春、胡允栋。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与评价的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藏(田)原油、凝析油、天然气的储量计算与评价。非烃类气藏(田)和油(气)藏(田)伴生物质的储量计算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标准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492-2004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 SY/T 5895-93 石油工业常用量和单位勘探开发部分 SY/T 6193-1996 稠油注蒸汽开发可采储量标定方法 SY/T 5367-1998 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SY/T 6098-2000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3 总则 3.1 从油气田发现直至油气田废弃的各个勘探开发阶段,油气田的经营者,应根据勘探开发阶段,依据地质、工程资料的变化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分阶段适时进行储量计算、复算、核算和结算。3.2 储量计算,应包括计算地质储量、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储量复算指首次向国家申报储量后开发生产井完钻后三年内进行的储量计算。储量核算是指储量复算后开发生产过程中的各次储量计算。储量结算指油气田废弃前的储量与产量清算,包括剩余未采出储量的核销。 3.3 对已发现储量的分类,立足于以油气藏为基本评价单元,在勘探开发各阶段结束时,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对油气藏的地质认识程度和生产能力的实际证实程度,侧重于为勘探开发整体效益和中长期规划服务。而且,储量的阶段性、时效性和不确定性,要同时反映在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中。 4 术语和定义 4.1 石油 Petroleum 天然存在的,以气相、液相烃类为主的,并含有少量杂质的混合物。本规范中石油是指液态烃类物质,即原油和凝析油的总称。 4.2 原油 Oil 原存在于地下储集体中,在采至地面后的正常压力和温度下,未经加工的、已脱气的呈液态或半固

油气田储量定义及分类

油气田储量定义及分类 目前国内与国际对储量的分类和认识有一定区别,其分类对应情况见图4和图5。国内资料一般都指图4中的原始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而国外资料提到的储量一般指图2中的剩余可采储量(Reserves )。目前国内正逐步与国际接轨,这方面的差别将逐渐缩小。一般情况下,一个固定油田原始地质储量确定后随时间变化不大,而可采储量在不同时间段随技术进步将变化很大。因此,剩余可采储量(Reserves )都需要标明日期。 4.1 原始地质储量 是指已发现油气藏(田)中原始储藏的油气总量,是在钻探发现油气后,根据已发现油气藏(田)的地震、钻井、测井和测试等资料估算求得的。国内将地质储量分为预测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和探明地质储量。 图4 油气田储量分类 4.2 预测地质储量 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 国际一般情况

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田),估算求得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4.3 控制地质储量 是指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提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50%。 4.4 探明地质储量 是指在油气藏评价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田)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20%。各种资料应是钻井、测井、测试或可靠压力资料证实的,均具有较高的可靠程度。 4.5 可采储量 是指在未来一定时间从已知油气藏中预计可商业采出的石油量。所有的储量估算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靠性。不可靠性主要取决于估算时所获得可靠的地质和工程数据的数量以及对这些数据的解释。可采储量分为已证实可采储量(Proven)和未证实可采储量两类,已证实可采储量可划分为开发储量和未开发储量两类,未证实可采储量进一步划分为P2储量(控制可采储量Probable)和P3储量(预测可采储量Possible)。各级可采储量是一个与地质认识、技术和经济条件有关的变数,不同勘探开发阶段所计算的储量精度不同,因而在进行勘探和开发决策时,要和不同级别的储量相适应,以保证经济效益。 4.6 P3可采储量 是地质和工程数据分析表明比控制储量采出的可能性要小的待探明储量。采用概率估算法,表示实际采出的储量等于或超过“P1储量+P2储量+P3储量”的概率至少为10%。 4.7 P2可采储量 是地质和工程数据的分析证明属于很可能被采出的待探明储量。采用概率估算法,表示实际采出的储量等于或超过“P1储量+P2储量”的概率至少为50%。 4.8 P1可采储量 是指根据地质和工程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估算的,在当前经济条件、作业方法和政府法规下,在未来一定时间从已知油藏中可商业开采的石油量。采用确定性方法,该储量采出可信度很高。采用概率估算法,表示实际采出的储量等于或超过其估算值的可能性至少为90%。

SEC标准油气储量评估

SEC^准油气储虽评估 SEC 是美国证券委员会(Secuc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的缩写。SECM量就是利用SEC准则评估出的油气储量。 白1999年中石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每年需要由美国D&讼司根据SEC准则进行油气储量评估,并编制年报、披露储量信息。为加强对D&讼司评估结果的监督,使储量管理工作逐渐与国际接轨,2004年开始,股份公司要求各油田公司同时开展白评估,并将白评估结果与D&嵌司初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通过与D&MM、司进行对接,确定最终评估方案,将终评结果进行披露。 按照SEC准则评估的证实石油储量是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的概 念。证实储量包括证实已开发储量(PD和证实未开发储量(PUD 两部分,其中PD储量又包括已开发正生产储量(PDP和已开发未生产储量(PDNP储量。其中PDRW量是已经投入正式开发,且已经出现一定生产规律的储量。PDNP储量一般指油井刚完钻尚未投入生产或投入开发时间较短尚未出现递减规律时暂采用容积法计算结果,一般在全部投入生产出现递减规律后,PDNP?量就转入动态法评估成 为PDP?量。PDP?量一般由评估人员按照SEC准则采用动态法利用生产数据进行评估得到,D&M^司评估师一般采用递减曲线进行评估,PDP?量需要每年按照最新的开发数据和经济参数分单元开展评估。 PU胡日PDNP?量均由评估人员按照SEC准则利用容积法计算地质储量,再类比采收率,计算得到,这两类储量需要每年对动用情况进行

分析,看是否需要转为已开发储量。同时,在SECB量评估时,要按照评估储量和经济参数进行储量价值的评估,一般用于年报信息披 一、这几种储量的定义如下: 1. 证实储量(Proved Reserves):是在现行经济和操作条件下,地质和工程资料表明,将来从已知油气藏中能以合理的确定性采出的原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液的数量。价格和成本以评估时的实际为准。价格的变化只考虑在现价基础上合同协议提供的变化,但不包括将来条件改变引起的价格上涨。 2. 证实已开发储量(PD Proved Developed reserves ) ---------------- 是通过现有井采用现有装置和操作方法,预期可采出的储量。通过注 水或其它提高采收率技术补充天然能量或改变一次采油机理预期可获得的油气增加量,若划归“证实已开发储量”,仅仅是指在先导方案试验之后,或已安装流程取得生产效果而得以证实之后,表明增加可采储量是可实现的。 3. 证实未开发储量(PUD Proved Undeveloped reserves ) ---------- 指预期从未钻井部位的新井中,或从现有井中需要很大花费重新完井而采出的储量。未钻井部位的储量必须限定在已钻井单元的紧邻可生产单元(offsetting productive units) ,即比较肯定钻井后能生产的储量。其它未钻井部位,只有当这些部位肯定是现有产层生产的延续时,才是证实

石油储量计算介绍

石油储量介绍 1. 概述与适用范围 1.1介绍了石油储量及远景资源量的分级和分类、储量计算和储量评价的方法。 1.2适用于天然石油及其溶解气储量的计算、评价与管理工作(海上石油储量计算另有补充规定)。 2. 术语 2.1地质储量:是指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中原油的总量。地质储量按开采价值划分为表内储量和表外储量。表内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表外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开采不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但当原油价格提高或工艺技术改进后,某些表外储量可以转变为表内储量。 2.2可采储量:是指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那一部分油量。 2.3剩余可采储量:是指油田投入开发后,可采储量与累积采出量之差。 2.4远景资源量:是依据一定的地质资料对尚未发现资源的估算值。 2.5总资源量:是地质储量和远景资源量之总和。 2.6评价井:对一个已证实有工业性发现的油(气)田,为查明油、气藏类型、构造形态,油、气层厚度及物性变化,评价新油(气)田的规模、生产能力(产能)及经济价值,最终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而钻的探井。 2.7滚动勘探开发:复杂油气田,是有多层系含油、多种圈闭类型叠合连片,富集程度不均匀,油气水纵向、横向关系复杂特点。由于这种复杂的油气聚集带或油气藏不可能在短期内认识清楚,为提高经济效益,对不同类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有整体认识后,可不失时机地先开发高产层系或高产含油气圈闭。在进入开发阶段以后,还要对整个油气聚集带不断扩边、连片、加深勘探,逐步将新的含油气层系和新的含油气圈闭分期投入开发。这种勘探与开发滚动式前进的做法,称为滚动勘探开发。 3. 储量计算工作的一般要求 3.1应采用现代先进工艺技术,认识和改造油层,取全取准基础资料,在认真研究地质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储量计算。储量计算方法的选用和参数的确定,既要有理论根据,又要有本油田实际资料的验证。储量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科学地反映地下客观实际。 3.2在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应根据对油藏的认识程度计算不同级别的储量。在油田投入开发后,应定期进行储量复核,使之逐渐接近于实际,直至油田枯竭。 3.3为确切反映我国石油储量状况及利用程度,应分别计算石油及其溶解气的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并进行综合评价。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西南石油大学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油气储量的计算方法 专业年级:油气开采技术2011级 学生姓名:李桥学号:11105030105 指导老师:刘柏峰职称:讲师 指导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自考本科 论文完成时间2013年3月23日

摘要 油气储量是石油工业和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它是油气勘探开发的成果的综合反映。油田地质工作能否准确、及时地提供油、气储量数据,这关系到国家经济计划安排、油田建设投资的重大问题。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都需要计算储量,这是油田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问题。 正因为油气储量计算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就油气储量的各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储量,方法,容积法,物质平衡,水驱曲线,产量递减······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1.1当代中国油气储量的发展 (1) 1.2中国油气储量管理的发展 (1) 1.3中国油气储量工作的新进展 (1) 1.4油气田储量计算的发展现状 (2) 1.5油气储量计算的研究意义 (2) 1.6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1.7本文研究的思路 (2) 第二章概述及储量分类 (3) 2.1油气储量的概念 (3) 1.油气储量 (3) 2.地质储量 (3) 3.可采储量 (4) 4.远景资源量 (4) 2.2工业油气流标准 (4) 2.3 储量分类 (4) 1.探明储量(也称为证实储量) (4) 2.控制储量(也称为概算储量) (4) 3.预测储量(也称为估算储量) (5) 第三章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5) 3.1静态法 (5) 3.2动态法 (5) 第四章容积法油气储量计算 (6) 4.1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思路及公示 (6) 1.油层岩石总体积 (6)

石油天然气预测储量计算方法

《石油天然气预测储量计算方法》 Q/SY 181-2006 中国石油控制预测储量分类评价项目组 2007年6月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预测储量界定条件 (2) 5 预测地质储量计算 (3) 6 预测技术可采储量计算 (6) 7 预测储量分类和评价 (7) 8 预测储量报告编写要求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储量计算公式中参数名称、符号、计量单位及取值位数 (9) 附录B(资料性附录)油(气)藏类型与油(气)采收率对照表 (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油(气)田(藏)储量规模和品位等分类 (12) 附录D(规范性附录)预测储量年报表格式 (16) 附录E(规范性附录)预测储量年报封面和扉页格式 (21) 附录F(规范性附录)含油气构造(油气田)预测储量报告内容基本要求 (23) I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王永祥、郑得文、李晓光、黄薇、胡晓春、张亚庆、鞠秀娟。 II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管理概况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管理概况 油气资源储量管理是我国国土资源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储量是管理工作的对象和核心,它贯穿于油气勘查的各个阶段和开采、生产的全部过程。通过对资源的勘查、估算、开采、消耗、关闭等各个阶段资源储量状况的监管、登记统计、资料汇交,建立客观、准确的油气资源账户,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便利和实用的油气资源储量信息和地质资料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吸引多元化的社会资金投入油气资源的勘查开发,指导企业□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陈红对油气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为国家制定宏观资源政策和规划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规范矿业市场行为,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 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基本框架 (一)法律体系 1.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实施细则。1996年8月29日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自1997年1月1日起实施。主要规定了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许可登记;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合理开发和保护矿产资源;矿山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等。其中第十三条规定供矿山建设设计使用的勘探报告要经国务院矿产储量审批机构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矿产储量审批机构负责审查批准。第十六条规定开采石油天然气等特定矿种可由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和颁发采矿许可证;矿产储量规模的大、中型划分标准,由国务院矿产储量审批机构规定。 2.规范探矿权人勘查行为及国家行政管理行为的法规——《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1998年2月12日国务院发布,对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法律制度作出了较全面的规定,主要内容包括探矿权区块审批登记;勘查项目登记最大范围;最低勘查投入;探矿权排他和保留;探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石油天然气勘查、开采特别规定等。其中第三条规定石油天然气勘查项目允许登记的最大范围是2500个基本单位;第四条规定勘查石油天然气的,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登记颁发勘查许可证;第七条规定申请石油天然气滚动勘探开发的,要提交经国务院矿产储量审批机构批准的进行滚动勘探开发的储量报告;第十条规定石油天然气勘查许可证有效期最长7年,滚动勘探开发的有效期最长为15年;第二十条规定石油天然气勘查期间可申请试采1年。 3.规范采矿权人开采行为及国家行政管理行为的法规——《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1998年2月12日国务院发布,对我国矿产资源开采法律制度作出较全面的规定,主要内容包括采矿权审批登记;采矿权排他;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采矿权公告和提交年度报告等。其中第三条规定开采石油天然气的,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第四条,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应当根据经批准的地质勘查储量报告。 4.规范矿权人权利义务的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等。 5.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的法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6.对外合作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上石油资源条例》。 (二)制度体系

石油天然气常用单位换算

石油天然气常用单位换算 储量 2010-07-14 09:35:11 阅读26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体积 1立方米(m3)=35.315立方英尺(ft3)=6.29桶(bbl) 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iter) 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 1百万立方英尺(MMcf)=2.8317万立方米(m3) 10亿立方英尺(bcf)=2831.7万立方米(m3) 1万亿立方英尺(tcf)=283.17亿立方米(m3) 1桶(bbl)=0.159立方米(m3) 热功 1焦耳=0.10204千克·米=2.778×10-7千瓦·小时=3.777×10-7公制马力小时=3.723×10-7英制马力小时=2.389×10-4千卡=9.48×10-4英热单位1卡(cal)=4.1868焦耳(J) 1英热单位(Btu)=1055.06焦耳(J) 1千克力米(kgf·m)=9.80665焦耳(J) 1英尺磅力(ft·lbf)=1.35582焦耳(J)1米制马力小时(hp·h)=2.64779×106焦耳(J) 1英马力小时(UKHp·h)=2.68452×106焦耳 1千瓦小时(kW·h)=3.6×106焦耳(J) 1大卡=4186.75焦耳(J) 油气产量 1桶(bbl)=0.14吨(t)(原油,全球平均) 1吨(t)=7.3桶(bbl)(原油,全球平均) 1桶/日(bpd)=50吨/年(t/a)(原油,全球平均) 1千立方英尺/日(Mcfd)=28.32立方米/日(m3/d)=1.0336万立米/年(m3/a)1百万立方英尺/日(MMcfd)=2.832万立方米/日(m3/d)=1033.55万立方米/年(m3/a) 10亿立方英尺/日(bcfd)=0.2832亿立方米/日(m3/d)=103.36 亿立方米/年(m3/a) 1万亿立方英尺/日(tcfd)=283.2亿立方米/日(m3/d)=10.336万亿立方米/年(m3/a) 1桶原油=5.8×106英热单位(Btu) 1立方米湿气=3.909×104英热单位(Btu) 1立方米干气=3.577×104英热单位(Btu) 1吨煤=2.406×107英热单位(Btu) 1千瓦小时水电=1.0235×104英热(Btu) 热当量 1桶原油=5800立方英尺天然气(按平均热值计算)=164立方米 1千克原油=1.4286千克标准煤 1立方米天然气=1.3300千克标准煤 1桶(bbl)=0.14吨(t)(原油,全球平均) 1吨(t)=7.3桶(bbl)(原油,全球平均)

海洋油气资源分布、储量及开发

世界及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分布、储量及开发现状据预测,全球陆上的油气可采年限约为30-80年。随着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加,进入21世纪,世界随之步入了石油匮乏的时代,也就是所谓的“后石油时代”。 业内专家表示,海洋油气的储量占全球总资源量的34%,目前探明率为30%,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丰富的资源现状让全世界再次将目光瞄准了海洋这座石油宝库。 据统计,2009年海洋石油产量已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3%,预计到2020年这个比例将会提高到35%。2009年海洋天然气产量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31%,预计2020年,这个比例会提高到41%。 目前,深水和超深水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已经成为世界油气开采的重点领域。TSC海洋集团董事长蒋秉华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海洋石油方面,过去十几年世界上新增的石油后备储量、新发现的大型油田,有60%多来自海上,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于深海。” 中国的沿海大陆是环太平洋油气带的主要聚集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储量,据预测,中国海洋油气的资源量达数百亿吨。作为全球石油消费第二大国,2009年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因此,加快中国海洋石油工程业务的发展已势在必行。 一、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分布及储量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评估,世界(不含美国)海洋待发现石油资源量(含凝析油)548亿吨,待发现天然气资源量78.5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待发现油气资源量的47%和46%。因此,全球海洋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测前景良好。 世界海洋油气与陆上油气资源一样,分布极不均衡。在四大洋及数十处近海海域中油气含量最丰富的数波斯湾海域,约占总储量的一半左右;其余依次为: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海域、北海海域、墨西哥湾海域、中国南海以及西非等海域。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60%,但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约占30%。两极大陆架也蕴藏着丰富的

油气矿产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报盘软件修改说明

油气矿产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报盘软件修改说明1.油气矿产储量评审报盘系统

2.油气矿产储量评审备案报盘系统 V1.1版本修改说明 (1)新增、复(核)算储量评审结果表新建计算单元信息时,由只允许选择一个层位改为最多可选择三个层位信息。 (2)修正在Windows 32位系统下点击“编辑矿业权”、“编辑行政区”、“编辑计算单元信息”按钮时缺少系统组件问题。 (3)受理与安排情况表中的勘查许可证信息和采矿许可证信息由只允许输入一条许可证信息改为可输入多条许可证信息,不同许可证信息之间用“;(英文字符)”进行分隔。 (4)由于“评审机构报送函”需要相关单位盖章,在报送材料列表中新增“评审机构报送函”附件添加选项。 (5)在导入储量评审结果表复(核)算前后计算单元对照关系EXCEL 模板数据时,由只允许导入复(核)算前后“层位”信息相同的计算单元对照关系改为允许导入复(核)算前后“层位”信息不相同的计算单元对照关系。 (6)修正导入煤层气和页岩气储量评审结果表EXCEL模板数据在油气田名称合并的情况下无法导入问题。 (7)新建评审备案数据时行政审批申请书中的“行政审批项目名称” 和“行政审批申请项目”改为由系统自动生成。其中行政审批项目名称生成规则为:油公司简称+分公司简称+油气田简称+ "储量评审备案申报";行政审批申请项目系统默认生成为:油气矿产储量评审备案申报。 (8)导入储量评审结果表EXCEL模板时新增“层位代码”规范性检查,对于填写的层位代码与层位代码词表不匹配的数据不予导入并输出错误清单。

(9)修正“原油溶解气探明储量评审结果表”在同时存在复算、核算计算单元数据时按矿业权统计汇总结果中的复算(和核算)净增储量不准确问题。 (10)“评审时间”由固定时间改为时间段。 (11)评审机构报送函中的“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石油天然气专业办公室”改成“国土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12)评审机构报送函中的“评估师及专家个人评审意见”改成“评审专家个人评审意见”。 (13)“可采储量标定评审结果表(原油)”油气田信息由显示油气田ID改为显示油气田简称。 (14)“储量评审结果表”油气田信息由显示油气田名称改为显示油气田简称。 (15)优化页岩气储量评审结果表“按省份(海域)”项软件中显示有“√”,但打印时不显示问题。 (16)新增油气田词表导入功能。 (17)油气田词表将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名称由“勘探南方分公司” 改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简称由“勘探南方”改为“勘探分公司”。 (18)校正油气田词表分(子)公司全称,校正情况如下表:

储量计算方法.doc

油、气储量是油、气油气勘探开发的成果的综合反应,是发展石油工业和国家经济建设决策的基础。油田地质工作这能否准确、及时的提供油、气储量数据,这关系到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油田建设投资的重大问题。 油、气储量计算的方法主要有容积法、类比法、概率法、物质平衡法、压降法、产量递减曲线法、水驱特征曲线法、矿场不稳定试井法等,这些方法应用与不同的油、气田勘探和开发阶段以及吧同的地质条件。储量计算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类。静态法用气藏静态地质参数,按气体所占孔隙空间容积算储量的方法,简称容积法;动态法则是利用气压力、产量、累积产量等随时间变化的生产动态料计算储量的方法,如物质平衡法(常称压降法)、弹性二相法(也常称气藏探边测试法)、产量递法、数学模型法等等。 容积法: 在评价勘探中应用最多的容积法,适用于不同勘探开发阶段、不同圈闭类型、储集类型和驱动方式的油、气藏。容积法计算储量的实质是确定油(气)在储层孔隙中所占的体积。按照容积的基本计算公式,一定含气范围内的、地下温压条件下的气体积可表达为含气面积、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的乘积。对于天然气藏储量计算与油藏不同,天然气体积严重地受压力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地下气层温度和眼里比地面高得多,因而,当天然气被采出至地面时,由于温压降低,天然气体积大大的膨胀(一般为数百倍)。如果要将地下天然气体积换算成地面标准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体积,也必须考虑天然气体积系数。 容积法是计算油气储量的基本方法,但主要适用与孔隙性气藏(及油藏气顶)。对与裂缝型与裂缝-溶洞型气藏,难于应用容积法计算储量 纯气藏天然气地质储量计算 G = 0.01A ·h ·φ(1-S wi )/ B gi = 0.01A ·h ·φ(1-S wi )T sc ·p i / (T ·P sc ·Z i ) 式中,G----气藏的原始地质储量,108m3; A----含气面积, km2; h----平均有效厚度, m; φ ----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 Swi ----平均原始含水饱和度,小数; Bgi ----平均天然气体积系数 Tsc ----地面标准温度,K;(Tsc = 20oC) Psc ----地面标准压力, MPa; (Psc = 0.101 MPa) T ----气层温度,K; pi ----气藏的原始地层压力, MPa; Zi ----原始气体偏差系数,无因次量。 凝析气藏天然气地质储量计算 G c = Gf g f g = n g /(n g + n o ) = GOR / ( GOR + 24056γ o /M o ) 式中,Gc ----天然气的原始地质储量, 108m3; G----凝析气藏的总原始地质储量, 108m3; fg----天然气的摩尔分数;

中国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

附件3 中国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 (GB/T 19492-2004)与《联合国化石 能源和矿产储量与资源分类 框架》(2009)对接文件 2018年1月

目录 I.前言 (1) II.级别和亚级的直接对应 (13) III.GB/T 19492-2004级别细分为多个UNFC-2009亚级 (17) IV.GB/T 19492-2004勘探开发阶段划分与UNFC-2009项目划分对应的说明 (24) V.GB/T 19492-2004未界定和无分类数量的说明 (26)

I.前言 1.对接文件是说明在《联合国化石能源和矿产储量与资源分类框 架》(2009)(以下简称“UNFC-2009”)与资源分类专家组(EGRC)认可作为并行体系的另一分类体系之间关系的文件。文件提供了相应的说明和指南,指导用户利用UNFC-2009数字代码对并行体系产生的估算值进行分类。利用UNFC-2009数字代码报告估算值时,应明确相关的对接文件。 2.本文件对中国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GB/T 19492-2004)(以下简称“GB/T 19492-2004”)和UNFC-2009有关储量和资源量类别和级别进行了对比。 3.GB/T 19492-2004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4月30日发布,于2004年10月1日实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GB/T 19492 -2004)。该分类为中国的石油、天然气(游离气、气顶气和原油溶解气)和凝析油资源/储量的计算、评审和统计设立了统一的指导原则(图1)。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计算 石油与天然气储量:是指埋在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数量。 第一节 工业油气流标准 工业油气流标准:包括油气井的工业油气流标准和储集层的工业油气流标准。 油气井的工业油气流标准:指油气井的产油气下限。 储集层的工业油气流标准:指工业油气井内储集层的产油气下限,也就是有效厚度的测试下限。 表8-1工业油气流暂行标准(1988) 第二节 油气储量的分类与分级 一、 分类: ???)(:) (:R N N 量下可以采出来的石油储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可采储量储量地下油层中油气的实际地质储量 采收率≈N N R 二、 远景资源量及储量的分级 1.远景资源量:根据地质、地震、地球化学等资料统计或类比估算的尚末发现的资源量。

(1)推测资源量:根据区域资料,结合盆地或凹陷物探普查或参数井的储集层物性和生油岩有机化学资料估算的资源量。 (2)潜在资源量:(圈闭法远景资源量) 1. 预测储量→预探 是在地震详查以及其他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的有利地区按容积法估算的储量。 2. 控制储量:→详探 钻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量。 3.???? ?→探明已开发储量末开发探明储量过渡基本探明储量 开发阶段探明储量)( 第三节 石油储量计算法—容积法 一、原理及公式: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实质是计算地下岩石孔隙中油 气所占的体积,然后用地面的重量单位或体积单位表示。 oi o o e B S he F N ρ?????= N ——地质储量,万吨; F ——含油面积,km 2 He ——平均有效厚度,m φ——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 S O ——含油饱和度, ρO ——平均地面脱气原油密度, B Oi ——平均地面原油体积系数。 二、 参数的确定: 1. 含油面积:

中国油气田分布及储量产能情况分析

中国油气田分布及储量产能情况分析 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之间。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起了决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目前,大庆油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原油产量仍然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 胜利油田: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洲、德洲、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城市的28个县(区)境内,主要工作范围约4.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油田。 辽河油田:油田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已开发建设26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市(地)32县(旗),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华北油田: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晋、蒙区域内油气生产区。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井喷出日产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潜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723万吨,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直到1986年,保持年产原油1千万吨达10年之久。目前原油年产量约400多万吨。 大港油田: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其勘探领域辽阔,包括大港探区及新疆尤尔都斯盆地,总勘探面积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区18629平方公里。现已在大港探区建成投产15个油气田24个开发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目前,发现了千米桥等上亿吨含油气构造,为老油田的增储上产开辟了新的油气区。 冀东油田:位于渤海湾北部沿海。油田勘探开发范围覆盖唐山、秦皇岛、唐海等两市七县,总面积630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3600平方公里,潮间带和极浅海面积2700平方公里。相继发现高尚堡、柳赞、杨各庄等7个油田13套含油层系。 吉林油田:地处吉林省扶余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在吉林省境内的两大盆地展开,先后发现并探明了18个油田,其中扶余、新民两个油田是储量超亿吨的大型油田,油田生产已达到年产原油350万吨以上,原油加工能力70万吨特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 河南油田: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中原油田:地处河南省濮阳地区,于1975年发现,经过2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55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95.7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7723万吨、天然气133.8亿立方米。现已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分析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分析 1、页岩气 页岩气在中国的研究与勘探开发刚刚起步,资源潜力和有利区尚待落实。近年来,页岩气已在资源评价和核心区优选、水平井压裂等技术创新、工业化试验区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已成功实现了单井工业生产,证实中国具有发展页岩气的资源基础。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非常规油气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战略咨询报告》初步估算,中国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约10×1012~25×1012 m3。中国页岩气规模化发展,还需突破理论关、技术关、成本关、环境关“四道关”,需要制定“加快‘核心区’评选、加大‘试验区’建设、加强‘生产区’规划”3步走路线图。 2、煤层气 煤层气在中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适合不同类型煤层气的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山西沁水、辽宁铁法等地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开采,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吐哈、准噶尔等盆地正在进行开发先导试验。中国埋深1500m以浅的煤层气可采资源量约为10.9×1012m3。目前已累计探明煤层气可采储量2 731×108m3,2012年地面煤层气产量达26×108m3,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3、致密气 早在20世纪60年代,致密气在中国四川盆地川西地区就已有发现,但因技术不成熟,长 期没有大发展。近年来,随着大型压裂改造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应用,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才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四川须家河组为代表的致密砂岩大气区,在松辽、吐哈、塔里木、渤海湾等盆地钻探了一批高产致密砂岩气井,这表明中国致密砂岩气分布广泛,资源相当丰富,根据估算,中国致密砂岩气可采资源量约9×1012~13×1012m3。 4、致密油 致密油在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广泛分布,主要发育与湖相生油岩共生或接触、大面积分布的致密砂岩油或致密碳酸盐岩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63—长7段、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四川盆地中下侏罗统、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泉头组等均发育丰富的致密油,勘探已获得一些重要发现,具有形成规模储量和有效开发的条件,初步评估中国致密油技术可采资源量约为20×108~25×108 t。 5、页岩油 陆相盆地富有机质页岩以湖侵-水体分层模式为主,有机质主要顺层富集。页岩油在中国主要赋存于湖相页岩中,广泛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四川盆地侏罗系、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松辽盆地白垩系、柴达木盆地第三系、酒西盆地白垩系、三塘湖盆地二叠系等层系。近年来,针对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段页岩、泌阳凹陷核三段页岩等开展的钻探和试验成效明显。模拟实验和样品分析显示,页岩油的Ro值有利范围是0.8%~1.2%。初步估算中国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量约为30×108~60×108 t。 6、其他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油气资源储量P 2P 3p定义

3.1 证实的P1储量的定义 3.1.1证实储量是已完成有评价探井、测井、岩心、生产测试等资料,储量参数取全或基本取全并被证实了的储量。该储量是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和油(气)田开发分析的重要基础。证实储量又分为已开发(Proved Developed),简称P1的PD储量类型;未开发(Proved Unde veloped),简称P1的PUD储量类型。证实可采储量实际采出的油量将等于或超过评估值的概率至少有90%。 3.1.2已开发PD的证实储量是指根据开发方案要求已经钻完开发井及已建成地面集输工程的储量。已开发证实的可采储量根据生产情况又分为已生产PDP(P roved Developed Producing)和未生产PDNP (Proved Developed Non pro ducing)的储量。已开发未生产PDNP的储量是指在评估时已射孔但尚未投产井层的储量;由于市场条件或管理要求关掉井层的储量;管外储量,亦即是在现有生产井中可以补孔或重新完井可获得有关层段的可采储量。 3.1.3未开发PUD的证实储量为已证实尚未动用的储量,在该范围内,尚未完成开发井钻井及开发建设。 3.3概算储量(P2)的定义 3.3.1概算储量是指已完成有评价探井,测井具有油气显示或与证实的邻区可能具有统一的油气水边界,但这些井均未测试,储量参数尚未落实的储量;或是尚没有评价探井,仅根据证实的邻区类比推断的储量,或原来认为没有油气显示的评价井经过重新复查后待证实的储量。 3.3.2概算储量可供编制开发方案和中长期开发规划;其实际采出的油量将等于或超过证实储量+概算储量评估值的概率应至少为50%。 3.3.3为确保编制开发方案的地质储量具有比较可靠的地质基础,概算的地质储量在开发方案中所占的比例不得超过30%。 3.5可能储量(P3)的定义 3.5.1可能储量是指未证实的油气田范围内,经过地震详查以及其他方法已经提供了圈闭,根据地质、工程条件分析和类比,有可能存在的油气储量。 3.5.2圈闭内的油层变化、油水关系尚未查明,储量参数是由类比法确定的,其实际采出的油量将等于或超过证实储量+概算储量+可能储量评估值的概率至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