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俗小说与当代美国文化

通俗小说与当代美国文化

通俗小说与当代美国文化
通俗小说与当代美国文化

通俗小说与当代美国文化

江宁康

通俗小说在当今社会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产品,它既有文学作品的基本形式要素,又有以情节娱人和教化的基本功能。通俗小说的可读性常常体现在以情节取胜上,是作者善于讲述围绕主人公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的表现,而如果作者有一定美学品味的话,通俗小说会很快流行于世,甚至登堂入室成为典范。但是,通俗小说最为人们莫衷一是的却在于它的文化身份问题:一本正经的批评家常常视其为大众庸俗趣味的文化产品;而大众的喜爱和数代的流传又使其可与精英文化分庭抗礼,如200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授予斯蒂芬·金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因为斯蒂芬·金是以写惊险恐怖小说出名的。从当代通俗小说的发展来看,如《译林》杂志近几年发表的不少美国当代通俗小说所显示的,通俗小说的文化身份是在社会接受过程中不断建构的,在时间和广大读者的检验下,昨日的通俗可能会变成明日的经典;而美国当代的社会矛盾和多元文化特征也决定了通俗小说鱼龙混杂式的繁荣,以致近来的《时代》周刊(2004年1月5日)甚至提出,要思考今日“什么是主流的流行文化”。

从历史上看,通俗文学作品一直在为自己的“合法身份”与文化精英们进行着这样那样的斗争。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和戏剧是最具有大众和通俗意味的文学,尤其是当时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国家里通俗文学已经是蔚然大观,而宫廷趣味则在大众文化的紧逼下节节退却。北美殖民地时期的第一部诗集《海湾圣诗》就是以民歌形式写成的。不过,“通俗”二字在文学史上和现实中的解说是见仁见智的,尤其在美国当代文化中,通俗小说并非是“垃圾文学”的代名词,因为通俗小说本身就是良莠不齐的。好的通俗小说如《廊桥遗梦》(R.J. Waller, 1992),《死者年鉴》(L.M. Silko, 1992)和《冷山》(Charles Frazier, 1997)等不仅畅销,而且还反映了当代美国的人情风俗的变化和各种社会心态(ethos)。在上述三部小说中,《廊桥遗梦》是大家熟悉的,它反映了当代美国中年人的道德观念和现实生活;第二部则以“戏说”的笔法描写了美国社会将要崩溃和白人被逐的未来场景;第三部则表现了一种怀旧情感,尤其是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往事描写中体现了当代人对美好生活和纯洁爱情的向往。2004年第1期《译林》发表的小说译作《替换》(2000)是通过描写一宗系列谋杀案,对美国社会的邪教问题作了深刻的揭露。这些小说与那些得到各种文学奖项的严肃小说相比,其中的“严肃性”丝毫也不逊色,而其可读性或许更强。从艺术性上来说,通俗小说也是不落人后的,如斯蒂芬·金的小说叙述超出了一般平铺直叙的线性结构,运用了跳跃式的“拼贴”叙述技巧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具有相当的艺术创新意识。当代美国通俗小说的写作手法和情节安排对其他国家的文学发展常常有意想不到的影响和作用,甚至影响到一些著名作家的小说创作。

通俗小说的大行其道在当代美国社会并非偶然。美国文化传统中历来就有个人主义和平等意识,个人趣味和反对等级划分是渗透在美国文化中的基本精神。自从本杰明·戴伊1833年在纽约创办面向底层大众的《太阳报》以来,美国社会精英文学或曰“雅”文学与大众文学或曰“俗”文学之间泾渭分明的等级划分逐渐模糊。1917年创立的“普利策奖”在对小

说类评奖中从没排除通俗文学作品。实际上,今日几种畅销书排行榜如《纽约时报》书评排行榜中只有“小说”和“非小说”之分,并无“精雅”和“通俗”的类别。同时,由于美国社会的教育程度较高,受过各种高等教育的青年人口达到百分之五十,这些人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爱好。与低俗小说(即pulp fiction,充满暴力、色情和肤浅趣味的小说)相比,严肃的通俗小说也拥有很多的读者。强调个人趣味使读者们既不会统统地被单纯的感官欲望驱使,也不会完全被什么文学批评权威所左右,他们更多地是在每年出版的千余种通俗小说中各取所需地阅读,一些好的通俗小说就是这样流行起来并获得了各个阶层的认可。正是广大读者的接受使通俗小说,尤其是严肃作品逐渐获得了合法的“文学身份”,有的甚至成了当代通俗文学的“经典”,如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作品和美国作家莫恩斯描写中美学者一段浪漫故事的小说《迷失在译事之中》(N. Mones, 1998)等等。读者的欢迎和作品的贴近生活就是通俗小说繁荣与持久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也是其对文学的一种贡献,正如斯蒂芬·金所说的:“在通俗小说和文学作品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美国一些坚持文学精英立场的人士认为,斯蒂芬·金获国家文学奖代表了当前文学的一种堕落,因为金的小说只不过是把恐怖情节和科幻结合而成的当代神话,所以算不上是真正的文学。但是,通俗小说毕竟是“小说”,是以文字书写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供人们阅读的文化艺术作品。通俗小说鱼龙混杂式的繁荣也是当代美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反映,它既是审美市俗化对审美贵族化的取代,也是美国学者D.贝尔提出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所造成的特

殊现象,即新教伦理和享乐主义之间矛盾冲突的反映。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一贯以新教伦理,即节制与奋斗,为基本的道德标准。但是在当今的后工业社会里,物质的丰富和媒体的畅通使得大众可以轻易获得各种文化娱乐资源,而良好的社会福利制度在某种意义上又使得一些人耽于享受不思进取。于是,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常常被享乐主义潮流所取代,许多低俗小说也就应运而生,其中不少是以暴力、金钱和色情这三大情节为故事核心情节,这是一个负面的东西。1994年的美国电影《低俗小说》(Pulp Fiction)就专门探讨了文艺作品中的社会暴力问题,随后2003年的电影《杀死比尔》(Kill Bill)则进一步表现了这个问题。不过,正因为当代美国社会是一个充满文化矛盾的社会,所以在低俗小说泛滥的同时,严肃的流行小说也是俯拾即是。这个现象与美国社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机制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美国自1791年通过宪法修正案以来,它就是个“小政府/大社会”的组织结构,社会的许多道德问题和伦理教化是由各种各样的教会承担的。美国的年轻人口中有近一半人自认是虔诚的教徒,而不论何种教派,其宗教伦理(摩门教等除外)一般是讲求禁欲和勤奋的。这种宗教精神导向的文化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低俗小说的泛滥而扩大了严肃小说的市场,如1999年美国东部天主教会就禁止文艺作品和演出中出现太过的色情场景;另一方面,在美国是没有各种官方的文联或作协组织的,小说创作完全是一种个人的行为,其中既有为艺术而艺术和表现自我,也有是为了盈利和出名。不仅如此,出版和发行系统是按市场规律办事的,没有市场的文学作品固然难以面世,而太滥的作品会损害出版社的名声,从长远看也是难以为继的。所以,当代美国文化的双重性,即新教传统价值观与当代享乐主义的矛盾决定了通俗小说的双重性,即优秀的严肃小说与低俗的浅薄小说同时并存的局面。对此,我们只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正确的态度,而《译林》杂志多年来的外国文学译介正是体现了这种态

度。

文学艺术从来都是在“雅”和“俗”两个方面发展的,没有通俗文学的繁荣,雅致文学的持续活力也难保持,这就是意大利的但丁和德国的赫尔德都要在民间文学中寻找营养的原因,或如中国的一句古诗所云:“为有源头活水来。”胡适就曾认为,中国文学史就是不断地由俗文学发展到雅文学的一个运动过程;而美国文学史家近来也日益重视各种通俗文学的作家作品,刻意把他们从边缘推向研究的中心,如90年代后期新编的《美国文学史》(A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1999—2000)。总之,当代美国文学的发展已经不是传统“纯文学”独步的天下了,各种实验文体和大众媒介的运用,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已经打破了雅、俗文学的界限。正如F.杰姆逊指出的,“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这种众声喧哗的文学发展状况实际上表示的不是文学的枯竭,而是文学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的生存竞争;当代通俗小说的繁荣就表明了“文学”不会消失,只是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一个重新整合与调节的阶段,而美国文化的多元化趋向则是当代通俗小说发展的一个催化剂。只有在这种“量”的奠基中,具有新的现代审美品质的文学作品才会发展繁荣起来。

在美国历史上,早期的文学作品如W.欧文的《纽约外传》和库柏的《间谍》等小说当时也是适于大众阅读的通俗文学,与同期模仿欧洲英、法文学的作品是有雅/俗之分的。但在今日的美国文学史上,这些作品已经成了民族文学的奠基之作,成了人们公认的美国文学经典。如果对当时的文化发展做一个仔细研究的话,我们会发现,美国当时的社会上除了欧文和库柏的小说以外还流行着许多其他的通俗文学作品。但是经过了时间的冲刷,只有欧文和库柏等少数人的作品被社会大众和学术界认可而流传下来。这就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文学精品的出现是伴随着大量的一般文学而产生的,而作为分母的大量作品也为一定文学体裁和流派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保证,例如美国西部文学的创作风格在今日的通俗小说和电影中仍是彰显依旧。还要指出的是,当代美国文化中的反精英意识是很强烈的,人们一般不会随意附和什么批评权威的文学标准或审美态度。著名学者苏珊·桑塔格等人就与艾伦·布鲁姆的观点相左,而大力支持大众文学的发展,例如D.斯特里纳蒂直截了当地说:“后现代通俗文化拒绝尊重艺术特权和特色。”另外,美国文化市场充分的市场化运作也使大多数作者不能不考虑到读者接受的可能性,如2003年由Ipsos Booktrends机构所作的一项市场销售调查显示,有34%的美国读者喜欢情爱小说;6%的人喜爱幻想类和科学小说;19%的读者喜欢神秘小说和恐怖小说;25%的人爱读普通小说,即包括纯文学作品如诗歌和实验小说等。在反对文学审美贵族化的当代潮流中,文学趣味的大众化实际上也可说是大众文学趣味的多样化,通俗小说正是在这种状况下不断地发展繁荣起来的。除了低俗作品外,少数具有严肃主题和感人情节的作品,如前面提到的《廊桥遗梦》以及早期的五部曲科幻小说《基地系列》(Issac Asimov, 1951—1986)等是在经历了广泛流行后才从通俗变成了“脱俗”的科幻文学经典作品。

当代美国文化仍在一个坚守传统价值观念和寻求现时个人快乐的矛盾冲突中经历着调整,人们对通俗小说和经典作品,甚至是文学这个概念本身也都在做新的界定,如当代批评家J.卡勒等人正在做的那样。通俗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尽管有许多沉渣泛起的“低劣小说”,但我们也不可否认同时出现的一些好作品的美学价值和认识价值,当然也应包括娱乐功能。从

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今日阅读美国通俗小说不仅是在认识或欣赏其中的人事情感,而且也是对我们自己艺术鉴别能力的一种考验。试想如果多年以后你发现,人们那时正在谈论的一部文学经典作品就是你过去曾看过并喜爱的一部“通俗小说”,那你的心境将会如何呢?

(江宁康:南京大学英语系副教授,邮政编码210093)

谈谈我对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认识

谈谈我对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认识 十七年长篇小说定义:十七年小说专指1949年到1966年里出版的中国大陆的长篇小说。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有多种分期。最常见的就是三分法,按照政治来分期1949-1966(文革前)为十七年文学时期,1966-1976是文革文学时期,1978-?是新时期文学。 十七年文学时代风格 政治色彩浓烈。服务于政治,服从于政治。十七年文学的说法本来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它的划分是以政治分期为标准的。当时,中国的革命事业刚刚胜利。毛泽东曾经总结革命胜利的经验时说过,革命的胜利靠的是“枪杆子”和“笔杆子”。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文学在社会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什么作用,被提到了政治的高度,中央十分重视文艺的发展方向。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1949年后逐渐成为指导全国文学艺术工作的唯一正确的文艺思想。这时期的文艺路线是: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为工农兵服务。文学别无选择的充当了生活教科书的任务。 十七年长篇小说的类型 一方面出于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喜悦,更重要一方面出于要符合当时的文艺路线,把政治与艺术统一。此时的长篇小说的类型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统一的“两结合”型文学。一方面从革命现实出发,但是另一方面在革命现实中展现的是美好胜利的明天。所以此时一切批判、暴露社会黑暗,存在消极思想的文学一律没有生存的空间。此时的文学体现的就是歌颂革命胜利,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将这种美好的革命理想反应在作品中,让人们对美好的胜利的明天充满信心。所以十七年的长篇小说从题材的摄取,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细节的细节,直至创作的全过程,用革命理想来指导对现实发展的描写,以此来激励人们前进。在十七年的长篇小说中,作品成就高,称作文学界用八个字来概括了这八个优秀经典长篇“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三红一创”即《红日》(1957)、《红岩》(1961)、《红旗谱》(1957)、《创业史》(1960),“青山保林”即《青春之歌》(1958)、《山乡巨变》(1958)、《保卫延安》(1964)、《林海雪原》(1957)。 长篇小说题材 题材在十七年小说创作中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甚至决定小说的性质。50年代至70年代的小说一般分为两类,即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现实题材。两大题材占有绝对地位。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不同于一般历史小说 革命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讲述革命如何起源,如何经历曲折后走向胜利。为新的国家的合法性做出证明,为转折期的人民提供新道路选择方向,和思想上应作的准备是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任务。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保卫延安》、《铁道游击队》、《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苦菜花》、《三家巷》、《红岩》等都是这类写作题材。杨沫的《青春之歌》和梁斌的《红旗谱》以个人成长故事为主体叙事,《青春之歌》讲述的是知识分子,《红旗谱》讲述的是农民在战争环境中,成长成为坚强革命战士的历程。《红旗谱》中朱老忠等人的“成长”充分揭示了“中国农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才能摧毁旧中国创建新中国”的深刻意旨,为新中国的合法性做出证明,同时向每位展示在中国共关党领导下的光明美好前途。《青春之歌》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出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要在共产党领导下,将人本生命投入到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革命中,这样的生命才有价值。 农村现实题材小说:不同于一般乡土小说 与现代乡土小说的不同,十七年文学时期,作家立场被要求与农民的完全一致,作品中强调政治运动和斗争,描述 "农业合作化运动"等乡村变革,描绘各类农民生活。以"互助组"到"人民公社""大跃进运动"、"四清运动"等为题材。比如柳青的《创业史》写互助合作“带

莫言长篇小说

一、《蛙》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莫言长篇小说《蛙》人物形象研究 《蛙》是中国当代作家莫言酝酿十多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创作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中国近六十年的计划生育史为背景,以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姑姑”为中心,以朴实的语言,细腻的笔触为出发点,谱写了一曲关于生命的传奇之歌。“蛙”的读音近似于“娃”,它其实是一个图腾,一个象征着生育的图腾,作为繁衍的图腾,其实更深处隐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崇拜,对抑制人类繁殖天性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无奈和悲哀。《蛙》是一部写实主义的作品,它真实的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在山东高密乡的艰难推行过程,小说中的“高密乡”其实只是一个泛指意义上的地点,在建国之初,全国各地有无数个这样的高密乡,小说中的“姑姑”也只是作为当年无数个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医生中的一个,因此这篇小说具有广泛的代表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当代小说总体成就不高的背景下,研究莫言的小说创作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意义,而与他的其他重要长篇作品相比,《蛙》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执着探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故事是很容易重复和衰老的, 与农民工、计划生育等这些时代词语相关联的故事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褪色和陈旧甚至退出人们的记忆,但凝聚了普遍人性的典型人物形象是会永存的,比如阿Q、孔乙己、包法利夫人等等。”[1]但是综观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虽然学术界不乏对《蛙》的人物形象研究,但大都集中在对“姑姑”“蝌蚪”“小狮子”的等这些比较单一的人物形象上,缺乏对小说中人物整体形象的观照,因此,对《蛙》人物形象的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以及人物形象的文化意蕴进行整体的观照是很有必要的。 一、《蛙》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计划生育背景下的女性形象 1.忠于国家命令的农村妇科医生 小说中的姑姑万心是一个农村妇科医生,在作者给衫谷义人的第一封信里,姑姑的形象是“一个骑着自行车在结了冰的大河上疾驰的女医生形象,一个背着药箱、撑着雨伞、挽着裤脚、与成群结队的青蛙搏斗着前进的女医生的形象,一个手托婴儿、满袖血污、朗声大笑的女医生形象,一个口叼香烟、愁容满面、衣衫不整的女医生形

现存古典通俗小说(中国风系列)

现存古典通俗小说目录 书名(别名)作者卷(回)数 庐山远公话敦煌写本 韩擒虎话本敦煌写本 唐太宗入冥记敦煌写本 叶净能话敦煌写本 秋胡话本敦煌写本 梁公九谏撰述者不详一卷九 宣和遗事姓名已佚 武王伐纣书《吕望兴周》不署撰人三卷 乐毅图齐平话三卷 秦并六国平话三卷 前汉书平话三卷 三国志平话三卷 三分事略《三国志故事》不题撰人三卷 薛仁贵征辽事略撰述者不详一卷 水浒传《京本忠义传》 三国志演义晋平阳候陈寿史传 三遂平妖传《荡平奇妖传》罗贯中编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罗贯中本编辑八卷六十回 如意君传《阃娱情传》不题撰人 米拉日巴传乳毕坚金著 英烈传《皇明开运英武传》、《皇明英烈传》、《云合奇踪》八十回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秦王演义》、《隋唐演义》八卷九十回 隋唐演义不题撰人十卷一百一十四节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仁和沈孟拌述一卷 孔圣宗师出身全传不题撰人四卷十九回 南北两宋志传《杨家将传》(北宋)、《南宋飞龙传》(南宋)二十卷一百回 熊龙峰四种小说明熊龙峰单篇刊行 天妃济世出身传《天妃娘妈传》南州散人吴还初编二卷三十二回西游记明刊本未署撰人一百回 春秋列国志传余邵鱼编 金瓶梅不题撰人一百回 浪史《巧姻缘》、《浪史奇观人》、《梅梦缘》四十回 绣榻野史不题撰人四卷 浓情快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三十回 昭阳趣史古杭艳艳生编二卷 于少保萃忠全传《旌功萃忠录》后学孙高亮怀石甫十卷四十回 承运传不题撰人四卷三十九回 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华光天王南游志传》、《南游记》、《南游华光传》四卷十八回 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志传《北游记玄帝出身传》余象斗四卷二十四回八仙出处东游记《东游记上洞八仙传》、《东游八仙全出身传》二卷五十六回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市民通俗小说(一))【圣才出品】

第4章市民通俗小说(一) 4.1 复习笔记 一、通俗小说的定义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是指以清末民初大都市工商经济发展为基础得以繁荣的,在内容上以传统心理机制为核心,在形式上继承中国古代小说传统为模式的文人作品;在功能上侧重于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但也顾及“寓教于乐”的惩恶劝善效应;基于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优势,形成了以广大市民层为主的读者群,是一种商品性文学。 二、“鸳蝴”开启直接源头 1.“鸳鸯蝴蝶一礼拜六派”文学 (1)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17年这五年,是“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的繁盛期。 (2)鸳鸯蝴蝶派是指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礼拜六》是1914年开办的一种娱乐消闲周刊。两者合在一起,很能代表这一类文学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 2.旧派小说繁荣的原因 (1)当时的北洋政府自顾不暇,给了文学以良好的发展机会。 (2)科举取消,加上近代报刊业的发展,通俗作品有了较雄厚的作者队伍。

(3)文人跌入了市民阶层,小说在他们手中回到了市民文化的本位。 3.旧派言情小说的代表 1912年同年连载的徐枕亚的《玉梨魂》,吴双热的《孽冤镜》,李定夷的《贾玉怨》,三人被称为“三鼎足”。三部小说都写婚恋悲情,其“通俗”主要在情调上。 4.旧派社会小说的代表 民国旧派小说以李涵秋的《广陵潮》为代表,这部小说的最大贡献便在于开创了社会言情长篇的体例。 三、对峙迫使旧派向“俗”定位 新文学阵营从1917年开始持续批判黑幕小说和鸳鸯蝴蝶派。这场批判言词尖锐地指出旧派的思想陈腐守旧,除击中其要害“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的文学观念”之外,胡适、茅盾还特别地解析了民国旧派小说在文体上的弊病。 旧派小说在新文学的强大攻势下败退下来,逐渐明白了自己的位置,被迫同新文学分割,发挥自己所长,去努力争取一般老派市民读者了,形式上更加“通俗”,并力图加强自身的“现代性”。张恨水、平江不肖生等大家逐步崛起。 四、市民通俗小说类型的形成 旧派小说有社会、武侠、侦探、历史这四种基本类型,特点是南派通俗小说占据上风。 1.社会小说 社会小说有海上说梦人(朱瘦菊)的《歇浦潮》,毕倚虹的《人间地狱》,包天笑的《上海春秋》等。徐卓呆和程瞻庐给社会小说增加了滑稽体式。徐卓呆,被誉为“文坛笑匠”和“东方卓别林”。他重视写短篇,代表作有《万能术》。程瞻庐,善于运用插科打诨的俏皮笔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章节题库 (通俗小说)【圣才出品】

第4章通俗小说(一) 一、填空题 1.《玉梨魂》是________派的代表作品。(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案】鸳鸯蝴蝶 【解析】《玉梨魂》是“鸳鸯蝴蝶派祖师”徐枕亚的代表作品。小说写书生何梦霞教馆,与主人家无锡富绅崔姓的守寡媳妇白梨娘相恋,最后一个殉情一个殉国演成悲剧。小说中穿插两人的诗词酬答,缠绵悱恻,也合于当时文人读者的欣赏习惯。 2.周作人称________创作的小说《玉梨魂》为“鸳鸯蝴蝶派祖师”,张恨水的长篇小说________被人称为“民国《红楼梦》”。(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案】徐枕亚;《金粉世家》 【解析】徐枕亚是近现代小说家,《玉梨魂》是其代表作。其小说不仅以哀感顽艳著称,而且也以骈四俪六之文体为其显著特点,对鸳鸯蝴蝶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徐枕亚成为“鸳鸯蝴蝶派祖师”;《金粉世家》是张恨水早期新闻生涯积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喷发,以一个豪门弃妇为贯穿线索,描写平民女子冷清秋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铨的小儿子金燕西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出走的悲剧过程,被人称为“民国《红楼梦》”。 3.________的言情小说________引发了民初文坛的言情小说热,周作人称这部小说为“鸳鸯蝴蝶派祖师”。(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徐枕亚;《玉梨魂》

【解析】徐枕亚的《玉梨魂》写书生何梦霞教馆,与主人家无锡富绅崔姓的守寡媳妇白梨娘相恋,最后一个殉情一个殉国演成悲剧。小说中穿插两人的诗词酬答,缠绵悱恻,也合于当时文人读者的欣赏习惯。周作人评价《玉梨魂》“近时流行的《玉梨魂》虽文章很是肉麻,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祖师,所记的事,却可算是一个问题”。 二、名词解释 1.鸳鸯蝴蝶派 答: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2.林译小说 答:林译小说是指清末林纾(琴南)翻译的小说。他一生译著欧美小说一百八十多种,一千二百多万字,其中三十多种为世界名著,其余小说也多有精彩之处。其翻译作品都是与精通外语者合作,译笔传神还是靠他达到各有特色,既有《迦因小传》这样译笔哀婉的作品,也有《块肉余生记》等译笔的质朴古劲风格。除了对西方写实方法的肯定,林纾的文学观念仍是中国的,他将狄更斯比作司马迁、班固。《巴黎茶花女遗事》的哀婉与中国才子佳人小说一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章节题库( 当代的“通俗小说”)【圣才出品】

第9章当代的“通俗小说” 一、名词解释 1.《燕山夜话》 答:《燕山夜话》是邓拓的作品,他在《燕山夜话》中指出了“目的也不过是要引起大家注意珍惜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使大家在整天的劳动、工作以后,以轻松的心情,领略一些古今有用的知识而已”。邓拓既是历史学者,同时又是政府机构的高层官员,加上这个时期所实施的提倡“轻松”的“软性”文化方针,使《燕山夜话》呈现出了那种谈心、引导式的叙述风格和对知识尤其是历史知识的重视的风貌。从尖锐讽刺和直逼主旨,到这时的曲折展开、温和节制的态度和语调,这种文风的时代变迁,包含着复杂的政治文化内涵。不过在这些平易、委婉、朴素的文字中,确有不少“不为陈言肤词,不为疏慢之语”的篇章。邓拓的杂文,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思想态度和文体风格:在宽容、中庸的形态中,来寄托他们对现实生活缺陷的敏感、关切,容纳他们对于现代教条、对于僵化思想秩序的质疑性批判,从而也塑造了叙述者的正直、坚强的思想品格。 2.《重放的鲜花》 答:《重放的鲜花》是一部多人作品合集。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勃勃生机,出现了一批眼光敏锐、关注社会问题的青年作家和诗人,产生了一些张扬个性的诗歌和一批揭露社会弊端的特写和小说。如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宗谱的《红豆》、陆文夫的《小巷深处》等。不久,“反右”斗争扩大化,这些青年作家遭到严厉的批判,他们的作品被彻底否定,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

二十多年后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从这些被封杀多年的作品中选取了流沙河、刘宾雁、耿简、邓友梅等十七位作者的曾在社会上有过较大影响的篇章,编辑为《重放的鲜花》出版。 3.倪吾诚 答:倪吾诚是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中的主人公。在他身上既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自命清高的劣根性,又有对西方文明崇拜的盲目性。他的一生在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迷惘、不为人所理解的烦恼、痛苦和无助以及极端的“变形”中度过。他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应该做的事,从而也就找不到自己。他既不敢也不能抗日,也不敢不愿附日;既不敢也不能离婚,又不甘心现实的婚姻。所以在这种痛苦矛盾中,倪吾诚只能用“难得糊涂”哲学来自我安慰。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痼疾与自身的人格缺陷造成了倪吾诚的人格悲剧。倪吾诚的心灵历程,正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历程的缩影,倪吾诚是中国特定环境中繁殖出来的“多余人”的一个代表,是现代中国痛苦、惶惑、躁动不安、孕育剧变的精神界的一个不肖子。他的悲剧,是以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使这种要求注定无法实现的客观条件之间的冲突。 二、简答题 1.简要分析五六十年代“红色经典”的得失。 答:(1)五六十年代“红色经典”在历史和现实题材两方面的收获 ①历史题材方面 这一时期小说以反映民主革命为主,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各个历史阶段。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和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是四部反映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 )。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C.“亭面糊” D.陈先晋 2.“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 )。 A.《林海雪原》 B.《红旗谱》 C.《皖南事变》 D.《三家巷》 3.老舍以其对旧时代底层市民的人文关怀、创新的戏剧结构和精湛的舞台语言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是( )。 A.《考验> B.《关汉卿》 C.《茶馆》 D.《龙须沟》 4.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民间刊物”是( )。 A.《今天》 B.《星星》 C.《诗刊》 D.《萌芽》 5.迟子建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 )。 A.《雾月牛栏》 B.《岸上的美奴》 C.《亲亲土豆》 D.《北极村童话》 6.林白以多米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是( )。 A.《子弹穿过苹果》 B.《一个人的战争》 C.《同心爱者不能分手》 D.《守望空心岁月》 7.从1979到1980年间开始的“意识流”小说尝试创作中,《我是谁》的作者是( )。 A.王蒙 B.宗璞 C.张洁 D.茹志娟 8.新写实小说作为一面旗帜树立起来,始于某杂志1989年第3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这家杂志是( )。 A.《钟山》 B.《收获》 C.《十月》 D.《当代》 9.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 )。 A.《秦腔》 B.《月迹》 C.《商州》 D.《丑石》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提要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目录 热 ★★★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目录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据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0年版 本站原创 点击数: 1013 更新时间:2006-10-4 17:31:37 庐山远公话/敦煌写本 韩擒虎话本/敦煌写本 唐太宗入冥记/敦煌写本 叶净能话/敦煌写本 秋胡话本/敦煌写本 梁公九谏/撰述者不详/一卷九段 宣和遗事/姓名已佚 武王伐纣书 《吕望兴周》/不署撰人/三卷 乐毅图齐平话/三卷 秦并六国平话/三卷 前汉书平话/三卷 三国志平话/三卷 三分事略 《三国志故事》/不题撰人/三卷 薛仁贵征辽事略/撰述者不详/一卷 水浒传 《京本忠义传》 三国志演义 晋平阳候陈寿史传 三遂平妖传 《荡平奇妖传》/罗贯中编/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贯中罗本编辑/八卷六十回 如意君传 《阃娱情传》/不题撰人 米拉日巴传/乳毕坚金著 英烈传 《皇明开运英武传》、《皇明英烈传》、《云合奇踪》/八十回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秦王演义》、《隋唐演义》/八卷九十回 隋唐演义/不题撰人/十卷一百一十四节 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 仁和沈孟拌述/一卷 孔圣宗师出身全传/不题撰人/四卷十九回 31:37

南北两宋志传《杨家将传》(北宋)、《南宋飞龙传》(南宋)/二十卷一百回 熊龙峰四种小说/明熊龙峰单篇刊行 天妃济世出身传《天妃娘妈传》/南州散人吴还初编/二卷三十二回 西游记/明刊本未署撰人/一百回 春秋列国志传/余邵鱼编 金瓶梅/不题撰人/一百回 浪史《巧姻缘》、《浪史奇观人》、《梅梦缘》/四十回 绣榻野史/不题撰人/四卷 浓情快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三十回 昭阳趣史/古杭艳艳生编/二卷 于少保萃忠全传《旌功萃忠录》/后学孙高亮怀石甫/十卷四十回 承运传/不题撰人/四卷三十九回 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华光天王南游志传》、《南游记》、《南游华光传》/四卷十八回 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志传《北游记玄帝出身传》/余象斗/四卷二十四回八仙出处东游记《东游记上洞八仙传》、《东游八仙全出身传》/二卷五十六回 西游记传《唐三藏西游全传》、《西游记》、《唐三藏出身传》/四卷四十回 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 绣谷春容《骚坛摭粹嚼麝谭苑》/羊洛敕里起北赤心/十二卷 国色天香《幽闲玩味夺趣群芳》/抚金养纯子吴敬所/十卷 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包公传》/钱塘散人安遇时编/十卷一百回 龙图公案《龙图神断公案》、《包公七十二件无头奇案》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三宝开港西洋记》/二南里人著/二十卷一百回 封神演义《封神传》、《商周列国全传》/一百回 唐钟馗全传《钟馗斩妖传》、《钟馗降妖传》/四卷三十五回 皇明诸司廉明公案/余象斗/四卷一百零五则 皇明诸司公案《续廉明公案》/余象斗/六卷五十九则 万锦情林/余象斗/六卷 咒枣记/安邑竹溪散邓氏编/二卷十四回 飞剑记/安邑竹溪散人邓氏/二卷十三回 铁树记《许仙铁树记》/云锦竹溪散人邓氏/二卷十五回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抚临朱星祚编/六卷二十三则 达摩出身传灯传/逸士朱开泰选修/四卷六十四回 郭青螺六省听讼录新民公案/不题撰人/四卷四十三则 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晋人李春芳编次/四卷七十一回 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杨家府演义》、《杨家通俗演义》、《杨家将演义》/八卷五十八回 三国志后传《续三国志》/晋平阳侯陈寿史余/十卷一百四十回 两汉开国中兴传志/六卷四十二回 西汉演义/钟山居士/八卷一百零一回

通俗小说

【通俗小说】是小说的一大题材类型,它是满足社会上最广泛的读者群需要,适应大众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而创作的一类小说。通俗小说以娱乐价值和消遣性为创作目的,重视情节编排的曲折离奇和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的传奇性和超凡脱俗,而较少着力于深层社会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挖掘。如,美国小说家米切尔的《飘》就最为典型。主要分为言情、武侠和历史通俗小说 详细说明 新小说派的观点较古代学者的认识有所前进,尤其是“觉我”、“焦木”的观点比较接近通俗小说的特征,然而,他们并非是以通俗文化背景下研究通俗小说,因此这种认识就难免带有一定模糊性,使我们很难判断这些观点有什么错误,但又感到有失准确。继新小说派之后,中国社会有过几十年的大动荡,如内战和日军侵华等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没有再对通俗小说的认识问题有过讨论。 直至改革开放初期通俗小说再度崛起时,通俗小说评论家宋梧刚先生在1985年1月20日《羊城晚报》上发表文章,谈到什么是通俗小说: 通俗小说,应是以民间最喜爱的题材,以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所写的,目前还不为纯文学家和理论家看重的小说。 这只是对郑振锋关于通俗文学界说的延伸,延伸过头又引出几分通俗小说的自卑和凄凉。 综合以上所引论的关于通俗小说的种种说法,正说明要比较准确地把握通俗小说,或者给通俗小说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是很困难的。那么,是否可以给予一个更接近通俗小说特征的定义呢?我以为这是有可能的。 通俗小说是个相对概念,若要较为准确地把握通俗小说,不能不与“纯文学”小说从整体上作一番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 首先我们应看到,通俗小说与“纯文学”小说既判然有别又非水火不容,这种既对峙又相容的态势,使人们对两种小说样式的认识具有一定模糊性。上面所引用的一些观点,足以说明这一点。 通俗小说与“纯文学”小说的区分,可从发展轨迹、创作方法、创作动机、价值取向上看出。从两种小说的源流看,虽然共同发端于上古神话,通俗小说却是沿着传说——口传历史——市人小说——说话——话本小说——通俗小说一脉发展而趋于完善的,发展过程中通俗小说的文化积淀主要是世俗民众的奇趣、俗趣。“纯文学”小说是沿着先秦散文——志人、志怪——唐人传奇——笔记小说、文言小说一脉发展而来,它的文化积淀形式主要表现为文人墨客的雅趣、奇趣。 从创作方法上看,“纯文学”小说选材具有宽广性、典型性的特点,通俗小说则偏重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偶见的、特殊的、曲折的、新奇的素材,选材面相对较窄,故而情节和人物多有似曾相识之感。“纯文学”小说不屑于程式化,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注重文字的精美,结构的精巧,内涵的深刻,而情节不构成它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纯文学”小说不是靠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大起大落来媚悦读者。通俗小说则往往是遵循传统模式、情节密集、悬念迭起,富有浓厚的戏剧性色彩,娱乐消遣性表现得更为强烈。为增强传播效果,通俗小说比较注重语言的通俗性,尽可能用村言俚语、浅近易懂的具有那个时代特征的语言创作,但语言不构成它的本质特征。 从创作动机看,“纯文学”小说追求审美趣味的雅致,蕴藉含蓄地表达作者对人类、对社会乃至自然界的某些总是独特而深刻的美学思考,因而“纯文学”小说能表现出鲜明的美文学风貌。而通俗小说主要是满足和适应世俗大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要,并不看重对个人性灵的抒发,故而作者常常为某种实利主义目的驱使,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编派一些富有传奇性、

60年印象最深的20部中国长篇小说

60年印象最深的20部中国长篇小说 彭学明 1、《林海雪原》,曲波著。——一个名叫杨子荣的孤胆英雄,成了我们那个时代最为英武和崇拜的英雄偶像。 2、《铁道游击队》,刘知侠著。——一群在火车上飞上飞下、抗击日寇的身影,让我们扬眉吐气。 3、《苦菜花》,冯德英著。——抗日战争时期,一个英雄母亲的故事,一束盛开了半个世纪的红色花朵。 4、《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著。——最早表现隐秘战线惊心动魄故事的好小说。 5、《武陵山下》,张行著。——最早、最好的剿匪小说。至今无人企及。 6、《艳阳天》,浩然著。——一部打上了文革印记,但却依然堙没不了文学艺术巨大光芒的农村文学经典。 7、《创业史》,柳青著。——恢弘大气,对农民和土地充满了深情的文学经典。 8、《第二次握手》,张扬著。——在把爱情当做资产阶级小资产物进行压制的年代,苏冠兰与丁洁两个爱国知识分子高贵而甜美的爱情,让一代年轻人充满了渴望和向往。 9、《芙蓉镇》,古华著。——卖米豆腐的胡玉音、扫石板街的秦书田、民风古朴的芙蓉镇,成了一个时代心酸而温馨的尾音。 10、《青春之歌》,杨沫著。——以林道静为代表的一群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日烽火中铁血淬火的青春成长史。 11、《青春万岁》,王蒙著。——“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都来吧!让我用青春的金钱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在生活中我快乐的向前。”开卷的美好诗句,是献给青春与理想的美好颂歌。 12、《平凡的世界》,路遥著。——现实主义的文学经典。 13、《白鹿原》,陈忠实著。——回望和审视历史的文学经典。 14、《尘埃落定》,阿来著。——为一个民族树碑立传的文学经典。

中国现当代文学长篇必读书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长篇必读书目 1.茅盾:《子夜》 2.巴金:《家》 3.老舍:《骆驼祥子》 4.老舍:《茶馆》 5.沈从文:《边城》 6.曹禺:《雷雨》 7.萧红:《呼兰河传》 8.艾芜(《南行记》) 9.张恨水:《啼笑因缘》 10.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11.钱钟书:《围城》 12.张爱玲:《半生缘》 13.徐訏:《风萧萧》 14.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5.杨沫:《青春之歌》 16.刘心武:《钟鼓楼》 17.谌容:《人到中年》 18.古华:《芙蓉镇》 19.贾平凹:《浮躁》 20.路遥:《平凡的世界》 21.陈忠实:《白鹿原》 22.王蒙:《活动变人形》 23.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24.张承志:《心灵史》 25.王安忆:《长恨歌》 26.莫言:《红高粱家族》 27.苏童:《妻妾成群》 28.张炜:《古船》 29.余华:《活着》 30.王朔:《顽主》 31.池莉:《烦恼人生》 32.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33.阿来:《尘埃落定》 34.白先勇:《孽子》 二十篇著名古典长篇小说 1. 罗贯中《三国演义》 2. 施耐庵《水浒传》 3. 吴承恩《西游记》 4.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5. 许仲琳《封神演义》 6. 熊大木《北宋志传》 7. 无名氏《杨家府演义》 8. 吴炳《绿牡丹》 9. 吴敬梓《儒林外史》 10. 褚人获《隋唐演义》 11. 曹雪芹《红楼梦》 12.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13. 荑秋散人《玉娇梨》 14. 钱采、金丰《说岳全传》 15. 方成培《雷峰塔传奇》 16. 李汝珍《镜花缘》 17.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18. 吕熊《女仙外史》 19. 刘鹗《老残游记》 20.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三十篇外国小说 1. 《堂吉诃德》 2. 《巴黎圣母院》 3. 《悲惨世界》 4. 《基督山伯爵》 5. 《茶花女》 6. 《白鲸》 7. 《红与黑》 8. 《包法利夫人》 9. 《高老头》 10. 《简爱》 11. 《呼啸山庄》 12. 《傲慢与偏见》 13. 《德伯家的苔丝》 14. 《福尔摩斯探案集》 15. 《大卫·科波菲尔》 16. 《死魂灵》 17. 《罪与罚》 18. 《复活》 19. 《安娜·卡列尼娜》 20. 《上尉的女儿》 21. 《在路上》 22. 《了不起的盖茨比》 23. 《日瓦戈医生》

当代文学·十七年长篇小说

第八节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一、独特时空环境下的对敌斗争 “十七年文学”中唯一一部狱中斗争题材的小说。作品描写解放前夕重庆城市地下党和华蓥山游击队以及“渣滓洞” “白公馆”的对敌斗争场面,展示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将要取得胜利关头, 光明与黑暗的大搏杀。作品被称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 二、塑造了一大批革命英雄群相 安详稳重、视死如归的江姐;深沉老练的职业革命家许云峰;埋头为党工作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成岗;出身资产阶级家庭但经住了烈火考验的刘思扬;站在红岩上舍身掩护突围的齐晓轩;长期潜伏、忍辱装疯的华子良;智勇双全的双枪老太婆,等等。 在他们身上,崇高的革命理想、超人的智慧和胆略,威武不屈的革命意志都缘于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和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从而张显出鲜明的革命英雄主义色彩。 三、意识形态对立的两个世界 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朝气蓬勃与行将就木,在针锋相对中完成了革命英烈形象的崇高化、圣洁化和敌对形象的丑化、恶魔化。 如,以江姐、许云峰为代表的革命者和以徐鹏飞为代表的反动势力的较量场景,表现出完全对立的精神气质:前者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忠贞不渝、视死如归;后者阴险狡诈、凶狠残暴、垂死挣扎、穷凶极恶。

附:浩然《艳阳天》、《金光大道》 一、关于浩然 浩然(1932~2008)原名梁金广,自学成才,1949年开始写作。“写农民,给农民写”“深入一辈子农村,写一辈子农民,给农民当一辈子踏实代言人”是他誓言和奋斗目标。因此,雷达说他是“有人民意识的作家。”他以长篇小说《艳阳天》和《金光大道》,诗体小说《西沙儿女》等作品,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浩然时代”。 二、《艳阳天》主要故事内容 1956年秋,东山坞合作社民兵排长肖长春带领群众与党支书兼社主任马之悦的错误进行斗争,马被降职。在新任支书兼社主任肖长春的领导下,成立高级社的第一年就获得了小麦丰收。1957年整风时,在李乡长的保护下马之悦煽动闹土地分红,妄图搞垮农业社;勾结地主马小辫杀害肖的独生子;肖长春在乡党委的支持下,经过斗争,终于将混进党内的历史反革命分子马之悦揪了出来。 三、《金光大道》主要故事内容 土改后,芳草地的农民在高大泉领导下,成立了天门区第一个互助组。暗藏的反革命范克明采用了种种方法进行破坏。高大泉力克艰难针锋相对,并成立了天门区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夺取了斗争的初步胜利。 1953年春,在支书兼社长高大泉领导下,决心改造涝洼地。暗藏的反革命分子范克明,乘闹水灾之机,哄抬粮价。高大泉连夜冒雨把余粮运到市场,稳住了粮价,并在群众支持下,揪出范克明。 第五章当代散文的形式和内容 当代散文承袭解放区的散文创作,已经没有现代文学时期抒写情感、心绪的小品文和真正意义的杂文,风行一时是往往是歌颂时代精神与紧密配合具体社会政治任务的作品。直到1960年代初,出现了一段抒情散文繁荣的时期,涌现了一批作家,如杨朔、刘白羽、吴伯箫、峻青、碧野、方纪、秦牧、柯蓝、郭风等。

值得好好看的中国当代小说

值得好好看的中国当代小说 值得好好看的中国当代小说有哪些呢?下面是精心为您整理的值得好好看的中国当代小说,希望您喜欢! 值得好好看的中国当代小说 1、《让我留在你身边》张嘉佳湖南人民出版社 《让我留在你身边》:这一次,张嘉佳从他的狗狗女儿;;金毛狗子梅茜的视角,写就了7个心动篇章和37个让人笑中带泪的故事。这一个个故事,是梅茜眼中的时间与距离、拥有与消逝,是张嘉佳讲给千万人的睡前故事,也是一份汪星人送给地球人的温暖礼物。 2、《老生》贾平凹人民文学出版社 《老生》以老生常谈的叙述方式记录了中国近代的百年历史。故事发生在陕西南部的山村里,从二十世纪初一直写到今天,是现代中国的成长缩影。书中的灵魂人物老生,是一个在葬礼上唱丧歌的职业歌者,他身在两界、长生不死,他超越了现世人生的局限,见证、记录了几代人的命运辗转和时代变迁。老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精神主线,把四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故事连缀成一部大作。 3、《北平无战事》刘和平作家出版社 2014年最受瞩目的年度巨制、史诗大戏《北平无战事》原著小说,以扣人心弦的谍战情节,丰满立体的人物,来展现黎明前夕的敌我交锋!刘和平擅长以虚实交错的笔法做历史重建,书中那些为国计

民生洒尽热血的青年,在国家利益和个人生存之间摇摆的官员,长袖善舞的政客……组成了一幅宏伟的历史群像画卷,读此书,宛如身处国共交战关键时刻的大时代,身处1948年的北平城,这一年,历史正在发生巨变,天翻地覆慨而慷! 4、《老师好美》严歌苓天津人民出版社 《老师好美》讲述了一段令人唏嘘不已的禁忌之恋。三十六岁单身离异的女班主任,与两位花样少年跨越年龄鸿沟,他们那“不能说的”情感纠葛碰撞,擦出危险火花。一场不伦之恋反噬着纯真懵懂的青春和生命,深陷爱情囹圄的女人多么糊涂与盲目,而为爱疯狂的男孩又是怎样的绝望与凶残?畸形情网缠住三个人,每个人都懵懂而炽烈地寻找感情,却又不知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5、《冰河》余秋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冰河》:余秋雨写作生涯首部长篇小说,讲述一个在生命绝境中诞生的爱情传说。故事发生在古代,孟河和金河,两个从名字开始就牵连起不可思议之因缘的男女,因一场冰河险遇而相识相知、日见人心。在那个年代,男人如何反叛身份,女人如何反叛性别,一条“破冰”之路徐徐展开。 6、《我这辈子有过你》张小娴湖南文艺出版社 《我这辈子有过你》中,张小娴诠释了:虽然这一生这一世不可能圆满,甚至最后一切也会成空,但我这辈子有过你。我有过你,有过你的欢喜、微笑和哭泣。此生此世终须一别,爱情也会如同青春般老去,但是,张小娴《我这辈子有过你》让我们相信:有一种爱,是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清单

鲁迅(周树人):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 冰心(谢婉莹):《斯人独憔悴》 叶圣陶(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潘先生在灾难中》《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李太太的头发》《英文教授》 王统照:《沉思》《微笑》王鲁彦:《柚子》《菊英的出嫁》 彭家煌:《怂恿》台静农:《拜堂》 许钦文:《鼻涕阿二》蹇先艾:《水葬》 许杰:《惨雾》 郁达夫:《沉沦》《茑萝行》《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过去》《迷羊》《南迁》 庐隐:中篇小说《海滨故人》 冯文炳(废名):《竹林的故事》 许地山(落花生):《命命鸟》《缀网劳蛛》《春桃》 散文集:《空山灵雨》以及诗文名篇《落花生》 田汉(戏剧):《梵峨岭与蔷薇》《苏州夜话》《名优之死》《湖上的悲剧》《古潭的声音》《南归》《放下你的鞭子》 丁西林(戏剧):《一只马蜂》《压迫》《酒后》《北平的空气》《三块钱国币》 茅盾(沈雁冰):蚀的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霜叶红于二月花》《腐蚀》老舍(舒庆春):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 《牛天赐传》《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自传体未完成)

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无名高地有了名》 短篇小说:《断魂枪》《月牙儿》《柳家大院》《微神》 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全家福》《宝船》 巴金(李尧棠):长篇小说:《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 中篇小说:《砂丁》《雪》《憩园》短篇小说集:《光明集》《将军集》 散文集:《随想录》 沈从文:《朱龙》《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 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萧萧》《柏子》《丈夫》《三三》 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西散记》《湘西》 张恨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 曹禺(万家宝)(戏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 赵树理:长篇小说:《三里湾》 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邪不压正》 短篇小说:《地板》《福贵》《孟祥英翻身》《传家宝》《登记》《“锻炼锻炼”》《实干家潘永福》 柳青:《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两部) 浩然:《喜鹊登枝》《艳阳天》 沙汀:《淘金记》萧红:《呼兰河传》 林语堂:《京华烟云》冯至:《伍子胥》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路翎:《财主底女儿们》

通俗小说概念的界定

通俗小说概念的界定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武侠、言情等通俗小说在中国大陆受到了抑制和歧视,这无疑是很不合理的。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通俗小说也越来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通俗小说的概念一向比较模糊,是因为它的文学地位的不确定性。长时期以来人们强调它属于“旧文学”或“封建残余文学”的一面。最终它实际已融入了新文学之中,成为新文学内部的现代通俗文学的一部分,只是中国新旧文学的决裂十分“戏剧化”,事后的复杂融合过程往往遭到历史的掩盖,所以反而看不清楚了。 中国的传统通俗文学从来就是以小说为主的,小说是“小道”,是“闲书”,到了近代开始向文学的中心地位移动。 通俗小说,就是写法比较传统的、以讲述故事和刻画人物为主要目的的小说。相对来说,严肃小说在结构、主题和语言方面要求作者有更多的创造性。 按刘世德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的解释,通俗小说是“泛指适合于群众的水平和需要,并且容易为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的小说”。如此释义是可靠的吗?结合一些辞典对“通俗”、“通俗文学”、“通俗文化”等所作的解释——如《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普及本》、鲍克怡编著的《汉语同义词反义词对照词典》、王先霈和王又平主编的《文学批评术语词典》、《辞海》、林骧华主编的、覃光广等主编的《文化学辞典》,可知《中国古

代小说百科全书》的释义还是比较可靠的。当然,这样的释义不是很严格,不过,由于“并不严格符合任何事物的概念仍然可以指称某种事物”,所以,我们仍可以借此释义了解到“通俗小说’概念指的是什么。要言之,像这样的“通俗小说”定义是可取的。 通俗小说是小说的一大题材类型,它是满足社会上最广泛的读者群需要,适应大众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而创作的一类小说。通俗小说以娱乐价值和消遣性为创作目的,重视情节编排的曲折离奇和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的传奇性和超凡脱俗,而较少着力于深层社会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挖掘。主要分为言情、武侠和历史通俗小说。 中国通俗小说是与新文学相同发展的一条文学系列,是中国文学发展中比翼双飞的一只翅膀。它在清末民初的时期是中国文学主要形式,在20、30年代与新文学并行发展,在40年代走向雅俗合流,在50、60、70年代在台港地区发展,在80年代在中国大陆复苏,在90年代以后再次走向繁荣。中国现代通俗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美学思想在20世纪的体现,从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中看,通俗小说实际上是中国传统小说走向“现代型”小说的一个过渡。

中国当代文学练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练习 测试题库 一、填空题 1、《“锻炼锻炼” 》中两个落后的劳动妇女的名字分别是()和()。 2、()在 1955 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 篇小说。 3、 1962 年,西戎的短篇小说《》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论。 4、马多寿是赵树理的小说《》中的人物。 5、小飞蛾是赵树理的小说《》中的人物。 6、马烽、西戎解放前曾合写过长篇章回体小说《》。 7、短篇小说集《我的第一个上级》的作者是()。 8、短篇小说《山地回忆》的作者是()。 9、孙犁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10、蒋俗儿是孙犁的小说《》中的人物。 11、《芸斋小说》的作者是()。 12、妞儿是孙犁的短篇小说《》中的人物。 13、小满儿是孙犁的小说《》中的人物。 14、()称誉茹志鹃的小说风格是“清新俊逸” 15、()在五六十年代被人称为写“家务事,儿女情”的作家。 16、茹志鹃的小说《》在新时期曾开反思文学风气之先。 17、“双百”方针是由()在()年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来的。 18、 1956 年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申明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在“百花”时期率先质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发表著名论文《》。 20、陆文夫的小说成名作是《》。 21、宗璞的小说成名作是《》。 22、“百花文学”在新时期曾结集为《》公开出版。 23、柳青在解放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24、徐改霞是长篇小说《》中的人物。 25、柳青建国后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26、周立波写“土改”的长篇小说是《》,写“合作化”的长篇小说是《》。 27、“写中间人物”是()在 1962 年的“大连会议”上正式提出来的创作口号。 28、邓秀梅是长篇小说《》中的人物。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教材精讲-第24章 通俗小说(三)【圣才出品】

第24章通俗小说(三) 本章知识点: 1.新鸳鸯蝴蝶派(或“新洋场小说”) 2.《万象》月刊 3.秦瘦鸥的《秋海棠》 4.予且的“都市百态”小说 5.北派武侠的崛起 6.解放区的“新英雄传奇” 一、雅俗对立的渐趋消解 (一)通俗文学面临特殊的文化境遇 新文学作家向内地后方和农村移动——新文学的通俗化 党派性强烈的激进的文学——爱国的、统一战线的抗战文学大后方和沦陷地区,给消闲的文学留出空档

(二)雅俗合流 俗——现实批判性,历史的、文化的探索精神,文体形式和审美情感——雅雅——争取广大读者——俗 刊物调和新旧关系 (三)雅俗融合特点 沦陷区:通俗文学市场需求突然增大,显得分外繁盛 国统区:多样的雅俗联手 解放区:用行政手段鼓励写作包含新思想的农民读物 二、各类型通俗小说的“现代化” (一)社会言情小说 1.秦瘦鸥的《秋海棠》 以悲情动人,主题严肃,升华故事的同情平民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已无章回形式,多采新文学手法,情调是通俗的 2.予且 新型市民小说 “百记”:都市百态《试婿记》《埋情记》《觅宝记》《拒婚记》 沪上男女婚恋、弄堂人们的生活样式 从经济来解剖“言情”

新文学式的通俗写法 纯文学创新成分迅速转化为大众的成分:心理分析方法、侦探推理的结构、追求趣味市民风情叙述系列 (二)北派武侠小说 北派四(五)大家:还珠楼主、(宫)白羽、郑证因、王度庐(朱贞木) 1.对“侠”的精神进行现代的阐释: 武侠社会在现代社会的困境; 以侠的世界来批判现实,更向深层延伸,除了揭露现实,还增强了隐喻的性质; 以侠的人格、生命境界的开拓,来肯定现代人的抗争、搏战、反省、进取,肯定现代的人道主义思想,肯定人性。 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 白羽:社会武侠 受新文艺的影响很深 武侠于现实社会的背景下活动 《青衫豪侠》《十二金钱镖》《联镳记》《武林争雄记》《偷拳》 借武侠的故事来宣泄对社会、人生的真实体验 于武侠中写社会、写情、写“武”的套路、写“侠”的思想境界 郑证因:技击武侠 《鹰爪王》系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