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昌龄从军行其七译文

王昌龄从军行其七译文

王昌龄从军行其七译文
王昌龄从军行其七译文

王昌龄从军行其七译文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墨客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 乡思亲的情景;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其七译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军行七首 唐代: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独上 一作:独坐)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沙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 黄昏时分, 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 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 吹奏的是 《关山月》 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 调时, 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 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边城 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 视沙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领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 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 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 痛哭。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 遮暗了整个祁连山, 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 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 回还。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 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 刚 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将领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 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领,并赐予尚方宝剑 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领拜诏辞京,奔赴沙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 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 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 烽火台遍布 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 看不见踪影了。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⒀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一作“雁门关”。 ⒁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蜡羌县及罗布泊一带,此地代指唐西边境少 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⒂辕门:指军营的大门。 ⒃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⒅敕: 专指皇帝的诏书。 星驰: 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 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⒆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⒇烽:指烽火台。▲ 鉴赏

组诗《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载于《全唐诗 》卷一百四十三。 【其一】 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墨客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 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 气氛, 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 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 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 “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 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 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 ·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 时此刻, 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 天地悠悠, 牢落无偶, 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 上面所描写的, 都是通过 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墨客写道:“更吹羌笛关山 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 游子的叹息。 这缕缕笛声, 恰似一根导火线, 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 再也控制不住, 终于来了个大爆发, 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 这一缕笛声, 对于“独 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 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 使环境 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墨客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 ,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墨客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 为抒情铺平垫稳, 然后水到渠成, 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 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 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 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 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其二】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 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 复 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 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 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 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不,“总是关山旧

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 实际生活, 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 最 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 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 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 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 造成抗坠扬抑的音 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 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 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 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 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 作“奏不完”解, 自然是偏于怨叹。 然作“听不够” 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 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 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 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 那末结句如何 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墨客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 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 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 古老 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 是无限的乡愁 ?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 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 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 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 (换新声——旧别 情——听不尽) 后, 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 荡漾回旋。 “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墨客“以不尽尽之”,“思 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 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 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其三】 这首诗通过描写古沙场的荒凉景象, 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 而没有办法好 好安葬,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也表现了墨客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诗的开头点明地点和时令, 形象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 次句暗示有不少 战士在这场战斗中为国捐躯。 后两句写将领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骨运回安 葬,表明了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此诗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沙场作为背景, “黄叶”“暮云”等边塞景象更进一 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给人以满目萧然、凄凉悲怆之感。最后两句感情真挚,造 句沉痛,更增悲怆之气。全诗读来颇令人感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支部队有

这样体恤、爱护士卒的统帅,士卒没有不卖命的道路,由此亦可以想象这支部队 战斗力量的强大。 【其四】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 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 空间悬隔而感到 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 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 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 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 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 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 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 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 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 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 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 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 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 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 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 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 战斗的典型环 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 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 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 北方的强敌, 一是吐蕃, 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 要是防御吐蕃, 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 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 而“玉门关”外, 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 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 方向的强敌, 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 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 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 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 对自己所担负的 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 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 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 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 西北沙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沙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 甲”, 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 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 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

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 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 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 锵有力, 掷地有声。 一二两句, 境界阔大, 感情悲壮, 含蕴丰富; 三四两句之间, 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 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 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 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 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 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 的抒情, 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 典型环境与人 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其五】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 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 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 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 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 失惊。 正欲探听, 鸾铃响处, 马到中军, 云长提华雄之头, 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这段文字,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 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 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 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像王昌龄的这首《从军 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 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 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 起时, 飞沙走石。 因此, “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 并不是指天色已晚, 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 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 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 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 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 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 漠的健儿, 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 再读后两句: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 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 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 就 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 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 但却完全合乎情理, 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

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 援部队, 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 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 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 墨客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 而对战果辉 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 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 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 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 过程的正面描写, 从侧面进行烘托, 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 它让读者从“大 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 多么出色。 从 “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 一场激战, 不是写得声嘶 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 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 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 故事 的。 【其六】 第六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将领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 诗的首句写这位将领的战时装束和勇武雄姿, 次句转写边塞之景, 意在营造 和烘托气氛, 暗示将领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 时时准备奔赴边塞, 保境安民。 这两句着力铺陈将领的装束和边地景色, 既衬托出将领的神武之姿, 又意在蓄势, 在如水秋月的广阔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装的将领的剪影,威风凛凛,一位勇武的 将领形象就被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的后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既写 出了部队攻城拔寨的神速, 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唐朝强大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 和自豪心理。 【其七】 第七首诗主要描写的是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用笔隐曲,语浅意 深,余味不尽。 诗的前三句写山多、 烽火台多, 以及边塞将士对烽火的依赖, 均属静态描述, 突出了唐军在玉门关一带边防设施的完善和布防的到位。 至第四句笔锋一转, 引 入的动态画面,视野之中闯入了一匹马儿,但转瞬又消失在深山密林里。动静结 合,形成叙述力度上的张弛美感。而“不见踪”则又将马行之疾,山林之深准确 地刻画了出来。虽然已经看不见马了,但仍然能使人产生不尽的联想,让读者隐 约地感到边防健儿身手的敏捷。这种结尾,颇为耐人寻味,正如墨客在《诗格》 中谈到结尾一句如何处理时所写的那样: “每至落句, 常须含蓄, 不令语尽思穷。 ” 全诗起笔突兀,收笔婉转,而又似乎绵里藏针,读来颇感意味深长,值得玩味。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赏析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赏析 导语: 《从军行其四》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诗表现了战士们为保 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从军行其四》王昌龄赏 析。欢迎阅读! 从军行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队伍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中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中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 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 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 磨穿了盔与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空, 长云弥漫; 湖的北面, 横亘着绵延千中的隐隐的雪山; 越过雪山, 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 再往西, 就是与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中广 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 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 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 交通, 一镇兼顾西方、 北方两个强敌, 主要是防御吐蕃, 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
1/6

地区, 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 而“玉门关”外, 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 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 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 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 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 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 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 对自己所担 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 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中。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 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 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 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 甲”, 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 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 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 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 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上一句把战斗之艰 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 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 照。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 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 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 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 长期的基础上 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 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 以说, 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 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 处落墨的环境描写。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 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 这在本篇中 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相关材料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 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 空间悬隔而感到 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 有这种情形。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延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中, 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 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 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 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
2/6

王昌龄从军行译文

王昌龄从军行译文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 的王昌龄从军行译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从军行七首 唐代: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独上 一作:独坐)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译文 其一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 黄昏时分, 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 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 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其二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 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 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 其三 边城

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 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 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 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尸骨运回故土安葬, 不 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其四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 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 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其五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 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 刚才还在交战, 现在就 传来俘获敌军首领的消息。 其六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高高 地悬挂着一轮秋月。 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星夜传诏将军,赐予尚方宝剑令其领兵杀敌;将军 辞京奔赴前线,很快就大获全胜。 其七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 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 烽火台遍布 各个山头。 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 那里山深林密, 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 踪影了。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王昌龄古诗《从军行》赏析

王昌龄古诗《从军行》赏析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昌龄古诗《从军行》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①长云暗雪山②, 孤城③遥望玉门关④。 黄沙百战穿⑤金甲⑥, 不破楼兰⑦终不还。 [注释] ①青海:指青海湖。 ②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③孤城:代指青海湖北戍边之城。 ④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⑤穿:磨破。 ⑥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⑦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赏析] 《从军行》原是汉代乐府旧题。王昌龄沿用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

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然而王昌龄却用来表现征戍者强烈的的爱国感情,而艺术成就也充分证明了王昌龄不愧为“七绝圣手”。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两句展开了东西数千里广阔的长卷,是对当时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也描绘出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湖与玉门关呢?唐代西北边陲的强敌,一是吐蕃(bō),一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这两句诗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身任务的自豪,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苦,都融合在这悲壮、开阔而又迷蒙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二字,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用了双重否定的句式,表达了身经百战的将士们豪壮的决心。 楼兰在汉代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其国名可能来自牢兰海(即罗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解释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解释 导语:从军行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从边塞景象写起, 勾画出一幅极为辽阔的边地风光图。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从军行其四王昌龄解释,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① 首句意谓:青海湖上的层层浓云使雪山晦暗无光。青海:青海湖,在今 青海省西宁市。 ② 玉门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 是汉朝边塞的一个重要关口。 ③ 穿金甲:磨穿铁甲。 ④ 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 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前往破 之,斩其王。事见《汉书·傅介子传》。这里以“楼兰”指敌人。 【翻译】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 一座城池遥望着玉门关。 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金甲, 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赏析】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延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 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 却在同一幅画面上出现, 这里不妨设想为次第展开的广 阔地域的画面: 青海湖上空, 长云弥温; 湖的北面, 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 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 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 就是当时西北 戍边将士生活、 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的, 一个概括。 为什么要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 北方的强敌的,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
1/5

从军行王昌龄七7首

从军行王昌龄七7首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从军行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看看下面吧!从军行王昌龄七7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 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愁⑷。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 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⑻,日暮云沙古战场⑼。 表请回军掩尘骨⑽,莫教兵士哭龙荒⑾。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⑿,孤城遥望玉门关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⒁。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⒂,已报生擒吐谷浑⒃。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⒄,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⒅,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⒆,山北山南总是烽⒇。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词句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

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⒃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⒅敕: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⒆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⒇烽:指烽火台。 背景分析 其一 组诗的第一首,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 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

从军行其一王昌龄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做的边塞诗,诗体是乐府诗,下面是关于从军 行其一王昌龄的内容,欢迎阅读! 原文 从军行七首⑴[2]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 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愁⑷。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用来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指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一般为伤离别之 辞。 ⑶独上:也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翻译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立着一座戍楼, 黄昏时分, 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 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 山月》的曲调,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赏析 组诗第一首,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 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 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 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 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 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 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 ·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 时此刻, 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 天地悠悠, 牢落无偶, 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 上面所描写的, 都是通过
1/5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但是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读者们都会感到困惑。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就是怎样的一首诗。全诗如下: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赏析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及译文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及译文 导语:王昌龄共写《从军行》七首,这是第四首。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 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从军行其四赏析及译文。欢迎 阅读及参考!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 独的城池,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 入侵的边贼,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 指青海湖, 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 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 即玉门关。 玉门关: 汉置边关名, 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王昌龄的七首从军行

【名称】从军行 【年代】盛唐 【作者】王昌龄 【体裁】乐府古体诗 【出处】《全唐诗》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昌龄”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天子王昌龄”。 从军行(其一) 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①,黄昏独坐海风秋②。 更吹羌笛关山月③,无那金闺万里愁④。 注释 ①烽火:又称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昼报警燃烟,称为燔燧,因常用薪草及狼粪,故又称狼烟;夜晚则燃火,称为“烽”。 ②海:指青海湖。

③羌笛: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关山月: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戍边生活。 ④无那:无奈。金闺:古时称年轻女子的居室为闺房。 从军行(其二) 【原文】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鉴赏】 从军行(其三) 【原文】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注释】 1. 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2. 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3. 表:上表,上书。 4.掩尘骨:掩是埋,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5. 龙荒:荒原.

从军行(其四)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从军行(其五) 【原文】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释】 1.大漠:指广阔无边的沙漠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唐诗鉴赏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唐诗鉴赏 【原文】 从军行七首⑴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⑿,孤城遥望玉门关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⒁。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

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白话译文】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翻译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翻译 诗人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其中《从军行》就是其代表作之一,以下是 小编整理的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从军行七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独坐 一作:独上)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 黄昏时分, 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 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 吹奏的是 《关山月》 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 调时, 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 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边城 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 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

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 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 痛哭。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 遮暗了整个祁连山, 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 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 回还。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 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 刚 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 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 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 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 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 烽火台遍布 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 看不见踪影了。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人物生平 诗人王昌龄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 (698 年) , 约卒于 玄宗天宝十五年 (756 年) 。 早年困于农耕, 年近而立, 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 又中博学宏辞, 授 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 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 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 边塞所作边塞 诗最著。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 格调高昂, 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 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诗人王昌龄集》。 诗人王昌龄的籍贯, 有太原、 京兆两说。 《 旧唐书》 本传云诗人王昌龄为 京 兆(即唐 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 别李浦之京》诗 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而《新唐书 文苑传》称 其为 江宁人, 或为误会。 殷璠 《河岳英灵集》 又称"太原诗人王昌龄"。 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 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 河岳英灵集》为唐 人 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诗人王昌龄为太原人, 《 唐才子传》也认为诗人 王昌龄为太原人。 诗人王昌龄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 尉校书郎),后贬 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诗人 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诗人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 孟浩然 。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

从军行王昌龄诗意

从军行王昌龄诗意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王昌龄的代表作《从军行》诗意是什么呢?王昌龄的代表作《从军行》是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作,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从军行七首·其四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意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赏析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是唐代边塞大诗人王昌龄的名作古从军行七首中的一首。其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堪称是名篇中的名句,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从军行其四王昌龄,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北面绵延着的雪山隐约可见,翻过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门关。在唐代,西边有吐蕃,北边有突厥,当时的青海是唐军和吐蕃多次交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就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王昌龄《从军行》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诗文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二、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

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三、练习题、答案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是第二首,是一首格调沉郁的边塞诗。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解析: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总是关山旧别情”,征戍者哪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 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结句以景结情,月照长城应当是很美的,但对于长年戍边的将士来说,年年如此,月月如斯,那景色多么单调,哪有美感?那生活多么枯燥乏味,只有悲凉,这会让将士们生出多少思念、怀想和渴盼?种种忧怨情怀尽在不言中,融合在这幅画中。 答案: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唐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从军行其四中诗人描绘了边塞将士在漫长而严酷的战斗中誓死杀敌, “不破 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和决心。下面一起来欣赏欣赏。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人队伍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 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 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 空间悬隔而感到 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 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 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 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 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 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 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 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 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
1/6

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 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 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 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 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 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 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 战斗的典型环 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 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 北方的强敌, 一是吐蕃, 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 要是防御吐蕃, 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 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 而“玉门关”外, 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 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 方向的强敌, 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 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 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 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 对自己所担负的 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 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 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 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 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 甲”, 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 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 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 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 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 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 锵有力, 掷地有声。 一二两句, 境界阔大, 感情悲壮, 含蕴丰富; 三四两句之间, 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 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 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 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 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 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 的抒情, 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 典型环境与人 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玉门关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
2/6

王昌龄《从军行》全文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全文赏析 《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 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边塞诗人王 昌龄《从军行》赏析及阅读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边塞诗人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五)》赏析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 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 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 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 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 失惊。 正欲探听, 鸾铃响处, 马到中军, 云长提华雄之头, 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 ,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 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 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 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这首《从军 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词 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 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 起时, 飞沙走石。 因此, “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 并不是指天色已晚, 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 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 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 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 支劲旅,好象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

从军行王昌龄其四及翻译

从军行王昌龄其四及翻译 从军行是边塞题材的著名绝句。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从军行王昌龄其四及翻译,希望认真阅读!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 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 乡。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 指青海湖, 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 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 即玉门关。 玉门关: 汉置边关名, 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士兵。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
1/6

从军行 王昌龄 王昌龄7首《从军行》

从军行王昌龄王昌龄7首《从军行》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汉武帝置,再也控制不住。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 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但却完全合乎情理,黄昏独坐海风秋。 读者也许会感到,“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 4。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汉代西域国名,向前挺进. 云沙,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 阵阵秋风任意翻腾。封宝剑,羊牛下来,似脱实粘”、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 南走向。 黄沙百战穿金甲,又一次

音情的抑扬,自然是偏 于怨叹。 7。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雪山,效果尤显。所以。 3,岳撼山崩,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时令正值秋季。 这首诗。因为艺 术反映实际生活,西防突厥 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不露痕迹,多么出色。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还缺乏立体 感;湖的北面,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辞君一夜取楼兰:星夜奔驰。“听不尽”三字:出帐提刀,血染征袍……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才使人 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 8,加快行军速度,但在边关战火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无数离开故乡到边关去争 战的将士们都死在了离故乡几万里之外的陌生之地.但他们的的报国热情

却感染着诗人,特别是 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意味深长。唐代西,无那金闺万里愁,其酒尚温,红旗半卷出辕门,就不免会显 得平板,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山北山南总是烽。一场激战,日之夕矣: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这缕缕笛声,作为封官的凭证,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一个概括。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烽火城西”,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战事之频繁。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 情,“旧别情”而已:掩是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守护河西走廊、北方的 强敌,却不是他的首创?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 的忧怨,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边地音乐主要内容。“青海”地区,容易唤起强烈感触。天地悠悠,秋月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