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常见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常见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常见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常见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泵的分类及在电厂中的应用

一、泵的分类

(一)按照泵的工作原理来分类,泵可分为以下几类

1、容积式泵容积式泵是指靠工作部件的运动造成工作容积周期性地增大和缩小而吸排液体,并靠工作部件的挤压而直接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容积泵根据运动部件运动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往复泵和回转泵两类。按运动部件结构不同有:活塞泵和柱塞泵,有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和水环泵。

2、叶轮式泵叶轮式泵是靠叶轮带动液体高速回转而把机械能传递给所输送的液体。根据泵的叶轮和流道结构特点的不同,叶轮式泵又可分为:离心泵(centrifugal pump)轴流泵(axial pump)混流泵(mixed-flow pump)旋涡泵(peripheral pump)喷射式泵(jet pump)

(二)其它分类

1、泵还可以按泵轴位置分为:(1)立式泵(vertical pump)(2)卧式泵(horizontal pump)

2、按吸口数目分为:(1)单吸泵 (single suction pump)(2)双吸泵 (double suction pump)

3、按驱动泵的原动机来分:(1)电动泵(motor pump )(2)汽轮机泵(steam turbine pump)(3)柴油机泵(diesel

pump)(4)气动隔膜泵(diaphragm pump如图16-1 为泵的分类图16-1 泵的分类

二、各种类型泵在电厂中的典型应用离心泵凝结水泵、给水泵、闭式水泵、凝补水泵、定子冷却水泵、定排水泵、炉水循环泵轴流泵循环水泵往复泵EH油泵齿轮泵送风机液压油泵、磨煤机液压油泵、引风机电机润滑油泵螺杆泵空预器导向轴承油泵、空预器支撑轴承油泵、空侧交流密封油泵喷射泵主机润滑油系统射油器、射水抽气器水环式真空泵水环式真空泵第二节离心泵的理论基础知识离心泵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1、旋转的叶轮和泵轴(旋转部件)。

2、由泵壳、填料函和轴承组成的静止部件。正常运行时,叶轮高速旋转,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位于叶轮中心的流体被甩向外周并获得了能量,使流向叶轮外周的液体的静压强提高,流速增大。液体离开叶轮进入蜗壳内,在蜗壳内液体的部分动能会转换成静压能。于是较高压强的液体从泵的排出口进入排出管路,被输送到所需的管路系统。同时,叶轮中心由于液体的离开而形成真空,如果管路系统合适,则外界的液体会源源不断地吸入叶轮中心,以满足水泵连续运行的要求。如图16-2所示。图16-2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一、离心泵的性能参数

(一)流量指泵在单位时间内能抽出多少体积或质量的水。体积流量一般用m3/min、m3/h等来表示。

(二)扬程又称水头,是指被抽送的单位质量液体从水泵进口到出口能量增加的数值,除以重力加速度,用H表示,单位是m。

(三)功率是指水泵在单位时间(S)内所作功的大小,单位是KW。水泵的功率可分为有效功率和轴功率。

1、有效功率又称输出功率:指泵内水流实际所得到的功率,用符号P0表示。

2、轴功率:轴功率又称输人功率,是指动力机传给泵轴的功率,用符号P表示。

轴功率和有效功率之差为泵内的损失功率,其大小可用泵的效率来计量。

(四)效率反映了水泵对动力机传来动力的利用情况。它是衡量水泵工作效能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用符号m表示。

(五)转速指泵轴每分钟旋转的次数,用符号n表示,单位是r/min、

(六)汽蚀余量汽蚀余量是指在泵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单位用m标注,用NPSH表示。

二、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泵的性能曲线,标志着泵的性能。泵各个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可以用一组性能曲线来表达。对每一台泵来讲,当一台泵的转速一定时,通过试验的方法,可以绘制出相应的一组性能曲线,即水泵的基本性能曲线。

性能曲线一般以流量为横坐标,用扬程、功率、效率和汽蚀余量为纵坐标来绘制曲线。

(一)流量与扬程曲线图16-3 离心泵的流量与扬程的曲线如图16-3所示,水泵作为一种通过管道来提升或移动流体的机械。水泵能提升流体到达垂直管道的A点,即流量为零,泵的作功只是与流体的重力与质量相等。(即流体的势能)因此,A点也被称为关断水头(SHUTOFF-HEAD);如果想象转动出水管从A点到F点,则水管变为水平管,则泵出的流体的势能变为零而流量变为最大值。可以看出,调整出水管道的倾斜角度(即调整出水管道的阻力),即可得到我们想要的流量和扬程。(二) 流量与效率曲线如图16-4所示,离心泵效率曲线可以看作是一条弹道曲线,其效率表现为从其最高效率点(BEP)向两侧下降的变化趋势。即泵的效率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到达高效点后,其效率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减少。图16-4泵的流量与效率曲线(三)

流量与功率曲线一般来讲,离心泵的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曲线有上升的特点。(但在一些特殊的泵中,其功率会保持直线甚至会随流量的增加而下降)当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因此,为便于离心泵的启动和防止超载,启动时,应将出水管路上的阀门关闭,启动后再逐渐打开。轴流泵的启动与离心泵相反。如图16-5所示。图16-5离心泵的流量与功率的曲线(四)

流量与汽蚀余量曲线NPSHr(the Net Positive Suction Head required)-即泵的必需汽蚀余量,它代表了泵的最低运行要求,

如果泵的入口压力未达到规定的NPSHr,则泵就会发生汽蚀不能运行。

离心泵的汽蚀余量曲线一般设计为:当流量从零和高效区之

间变化时,其NPSHr几乎是一条直线或有很小的变化,但是通过

高效区的范围后,则其NPSHr会以指数变化剧增。如图16-6所示。图16-6 离心泵的流量与NPSHr的关系图16-7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总结:如图16-7为离心泵的性能曲线。(1)当泵运行

在“A”点时,其对应的流量为“Q”,扬程为“H”;此时泵的效率最高,其能耗也在中间水平,同时其必需汽蚀余量也处于将要

剧升的边缘。(2)当泵运行到“B”点时,其流量减少而压头升高。泵运行在高效率区的左边,其效率下降损失增加。但其功率

相应减少,NPSHr也相应减少。但是,由于效率的下降和流量的减少,泵开始振动并加热泵内的流体。当热量不能被流体带走时,

温度就会升高,达到对应的饱和温度后,液体开始汽化,引起泵

的振动和损坏。(3)当泵运行在“C”点时,其流量增加而压头降低。同时泵的效率也下降。泵的功率会升高甚至会过负荷。而

泵的NPSHr迅速增加,离开泵的流量大于进入泵的流量,泵内压

力变低,当达到对应压力、温度下的饱和状态时,泵内的液体开

始汽化沸腾,泵开始发生汽蚀,引起泵的损坏。如图16-8所

示。图16-8泵的叶轮因汽蚀损坏图图16-9泵的运行区域图总

之,对于泵的运行来讲,正常运行时泵应运行在“A”区,如图16-9所示。此时泵的效率最高,能耗利用率最好。为了避免泵的损坏,泵的运行要避开“C”“D”区。而可以短时间运行在“B”区。“B”区在“A”区的左边,即在高效区的左边,此时泵的效

率较差,损失较多。同时其轴向推力也较大,易造成推力轴承的

损坏。所以为了保证泵的运行安全,可以按照泵的相似定律来对

泵进行改造或改变泵的转速,以达到在保证泵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满足系统流量和压力的要求。对于运行人员,我们要熟悉泵

的运行曲线并熟练地应用它们,只要泵运行在高效区内并很好地

作好维护工作,它就能保证安全长期运行。

三、泵在系统中的运行所有泵的设计都是为了满足系统运行要求的。这个要求即是系统的总动力水头(TDH)(Total Dynamic Head)、泵的运行状态随着系统的改变而改变。如系统所需的流量改变,则对应的泵的工作点也会改变,即泵的压头、效率、NPSHr 都随着变化。如果变化太大,则就会影响泵的安全经济运行。(一)系统的总动力水头(TDH)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Hs-静压头(the static head)。是指泵送液体的来源和

目的地之间的高度差,当泵入口的液体表面位置不同时,其静压

头是不同的。

2、Hp-压力水头(the pressure head)

。它表示液体表面的压力之差。

3、Hv-速度水头(the velociyt head)。它表示液体流过系统时的能量消耗。Hv=v22g、式中v-液体流经管道时的速度。g-重力加速度。

4、Hf-摩擦水头(friction head)、它表示液化流经系统时的摩擦损失。(1)对于管道:Hf=Kf×L100 (16-1)式中:Kf-每种材料直径管道每一百米的摩擦常数。(可通过查表获得) L-实际管道的长度(2)对于阀门和异型件:

Hf=K×Hv100 (16-2)式中:K-各种阀门及异型件的摩擦常数。(可通过查表获得)综上所述:总动力水头(TDH)= Hs+ Hp+ Hv+ Hf

(二)泵的工作点如图16-10所示:当泵在一个系统中正常运行时,泵对液体的耗功与系统对液体的总动力水头(TDH)是相平衡的。但是强调的是,随着系统的变化,如阀门的开闭,由TDH也发生的变化,其平衡就会打破,泵的工作点也就发生了变化。所以在设计之初,我们必须计算好系统的TDH,并选择合适的泵,使总动力水头(TDH)与最高效率点(BEP)相匹配。图16-10泵的运行曲线四、泵的相似定律与变转速运行在电力生产中,变转速的泵随处可见,如由液力偶合器带的给水泵或由小汽轮机接带的水泵、风机等等。特别是近年来变频装置的成熟与普及,使得变速泵的运行越来越多。它可以减少管道的节流损失,更加节能。所以我们应掌握变频泵的运行规律。

(一)泵的相似定律的前提条件:

1、几何相似两台水泵内对应点的液体流动相仿,速度大小的比值相同、方向一致(即速度三角形相似);

3、动力相似泵

1、泵2的流量;n1,n2 泵

1、泵2叶轮外径;P1,P2 泵

1、泵

2、输送介质的密度(两相似泵可以近似地认为容积率、水力效率、机械效率相等。)对于同一台泵来讲,相似定律则可写成:Q2Q1=n2n1 (16-6)H2H1=(n2n1)2 (16-7)P2P1=n2n13 (16-6)式中:Q----泵的流量,m3/sH----泵的扬程,mP----泵的功率,kwn----泵的转速,r/min从上式看出,对于变转速泵,其流量的变化与转速的一次方而正比;扬程与转速的二次方成正比;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当叶轮的直径变化时,流量与直径的三次方成正比;扬程与直径的二次方成正比;功率与直径的五次方成正比。此时也叫切削定律。

当泵转速在20%左右变化时,其效率可认为变化不大。

相似定律同样适用于离心式风机。

(三)泵与风机的曲线群知道了某一转速下的泵的性能曲线,根据相似定律,我们可以得到不同转速下的泵的性能曲线,也能得到不同叶轮直径下的泵的性能曲线。如图16-11,16-12所示。图16-11不同直径下泵的特性曲线图16-12不同转速下泵的性能曲线

五、泵与风机的运行调整当泵与风机运行在系统中的时候,其主要有两个任务,一个是要满足系统的要求,保证系统所需要的流量和压力。同时为了保证自身的运行安全,需要对泵的运行区域进行设定,防止泵的损坏。主要包括:泵的入口有保证足够的有效汽蚀余量(NPSHa)>必须汽蚀余量(NPSHr);泵应该运行在高效区域内;泵的流量不能小于最小流量;泵的流量不能高于泵的最大流量。而当系统的需求变化时,系统所需的流量、压力发生了变化,为了保证泵的运行安全和满足系统需要,要求我们要对泵的工作点进行调整。

(一)定转速泵的运行调整如图16-13所示,只需改变泵的性能曲线或者改变系统曲线,就能改变泵的工作点。对于定转速泵来讲,改变泵的性能曲线较难,一般改变系统的曲线来改变泵的工作点。系统的总动力水头(TDH)=静压头(Hs)+压力水头(Hp)+速度水头(Hv)+摩擦水头(Hf)、从上式看出,只要改变四个水头中任意一个,即可改变系统曲线,从而调整泵的工作点。

1、调整管道的阀门来调整流量当运行泵为定转速时,通过调整阀门的开度,即使系统的阻力损失发生变化(即调整了摩擦水头),改变了系统的曲线,从而使泵的工作点发生的转移,流量、压力发生变化。如图16-13所示。系统的流量由Q1调整为Q2,使泵的工作点由a变为b,同时由于阀门的节流损失及泵偏离高效区,使得泵的效率下降,能耗增加。如果继续调小流量的

话,还有可能进入泵的最小流量区内,造成泵的汽化,使泵损坏,所以节流调整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

同时,对于离心泵来讲,为了防止发生汽蚀,节流调整一般放在泵的出口管道进行研究。因为入口管道节流后,会使泵的有效汽蚀余量NPSHa

图16-13 调整阀门开度后泵性能的变化

2、泵的汽蚀调整,也叫泵的自动调整。即通过改变系统的入口水面的水位,即通过改变静压头(Hs)的方法,也可使泵的工作点转移。

例如:凝结水泵的汽蚀调节就是把水泵出门水门开足,当汽轮机负荷变化(凝汽量相应变化)时,通过凝汽器水位(即凝结水泵的倒灌高度发生变化)来调节泵的出水量,使其和汽轮机的排汽量相平衡

3、改变泵的性能曲线来进行调整。如有的泵与风机可在运行中改变叶片的角度,从而改变了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以此也可调整泵与风机的工作点。

4、如果泵的正常工作点远离系统的要求,长期使泵处于低效区甚至影响泵的安全。可以通过切削定律,在泵停运后对泵的叶轮直径进行调整,以期调整泵的工作区到高效区。

(二)变转速泵的运行调整。

如图16-14所示,通过调整泵的转速之后,通过相似定律即可得到泵的变转速性能曲线,而系统曲线未发生变化。这样泵的

工作点由“a”转移至“c”,实现了泵流量的变化。泵的变转速调整有如下特点:

1、变转速调整没有阀门的节流损失,较为节能。

2、变转速调整由于泵的性能曲线变化,使得泵的工作点脱离高效区不远,效率较高。

3、变转速调整后,根据相似定律,泵的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使泵的功率大大降低。

4、变转速调整可以实现转机的柔性启动,提高的转机的安全性。

5、变转速后的NPSHr大大降低,提高了泵的抗汽蚀能力。

6、变转速泵的调整需要特殊的原动机或电气变频装置,投资较高。甚至会带来振动、轴承润滑不良等问题。图16-14 离心泵的变转速调整六、泵的并联与串联运行

(一)泵的并联运行为了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可靠性及经济性。一般电厂水泵设置两台同样泵与风机为并联运行方式。如凝结水泵、循环水泵、送风机、引风机等。图16-15泵的并联运行简图如图16-15,16-16所示,由于并联运行泵的管路是为两台泵运行设计的,当一台泵运行时,其工作点是在泵的性能曲线高效区的右边,易发生汽蚀。即同样压力下,单独运行时其流量会偏大一些。图16-16 相同性能泵并联运行时的工作曲线

1、相同性能泵并联运行的特点(1)两台泵并联运行时,其在同样转速下的流量要较泵单独运行时流量之和较小。(2)对

于并联运行系统,当只有一台泵运行时,其易受到汽蚀的威胁,应引起注意。(3)由于泵单独运行时其工作点在BEP的右边,意味着此时泵的功率较大,易引起过负荷,应引起注意。

2、不同性能泵的并联运行特点不同性能泵并联运行时,出力较低(如变频泵)的泵,则其在启动或者运行中,有可能打不开出口逆止阀,造成泵的流量为零,长期运行会造成泵的汽化而损坏。所以此种情况下运行,系统的总的流量不能太低,并且在启动时,应优先启动出力较低的水泵。如图16-17所示。图16-17两台不同性能泵运行曲线

(二)泵的串联运行图16-18 泵的串联运行图16-19同性能泵的串联运行性能曲线有些场合,为了得到较高压力的液体,会使用串联泵运行。同理,对于多级离心泵来讲,也相当于单级泵的串联运行。如图16-1

91、同性能泵的串联运行(1)如图16-18,串联泵运行后,将得到两倍左右的扬程(但较单独泵运行时扬程的两倍较小);同时流量基本是单独泵运行时的流量(较单独泵运行时的流量较小)。(2)串联泵运行时,如果有一台泵跳闸,由于较高的阻力,易使运行泵工作点左移,泵易造成汽化而损坏。

2、不同性能泵的串联将不同性能泵的性能曲线迭加,即可得到其运行性能曲线。如图16-20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当流量增加到一定范围,则只有一台泵出力,另一台泵处于相对大流量

工况,其NPSHr会剧增,引起泵的汽蚀。图16-20不同性能泵串联运行性能曲线

3、定速泵与变速泵的串联图16-21 定速泵与变速泵的串联如图16-21所示,在一些高压、大流量的场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常采用定速泵与变速泵相结合的方式上水,如锅炉给水泵。定速泵置于变速泵之前,这样定速泵可以为变速泵提供足够的汽蚀余量,变速泵改变转速为变化的系统提供稳定供水。

4、变速给水泵的工作区为了保证给水泵的运行和系统的供水安全,在任何工况下,给水泵应运行在工作区范围内,如图16-22所示,其主要包括六条曲线:(1)泵的最高转速曲线nmax。即泵的机械性能决定的最高转速性能曲线。(2)泵的最低转速曲线nmin。即泵的机械性能决定的最低转速性能曲线。(3)泵的上限特性曲线。即由不同转速下泵的最小流量点形成的曲线,正常运行时,泵只能运行在上限特性曲线的右侧。如运行在其左侧,则将使泵的流量不足冷却泵产生的热量,从而引起泵的汽化,造成泵的损坏。目前,为防止在低流量,高压力时泵的工作点落入上限特性曲线之右,设计了泵的再循环管道,当泵的工作点接近上限特性曲线时,再循环管道上的阀门打开,以增加给水流量。当工作点向左远离上限特性曲线后,其阀门关闭。(4)泵的下限特性曲线。即由不同转速下泵的最大流量点形成的曲线,正常运行时,泵只能运行在下限特性曲线的左侧。如超过下限,则泵的在某一转速下的流量太大,超过了泵的最高效率

区范围,使泵效率下降;同时,泵的NPSHr大增,泵易发生汽蚀,造成出力下降和泵的振动等故障。故在泵运行在大流量、低压头工况时,适当关小泵的出口调节阀,抬高泵的出口压力,使泵重新回到工作区内。(5)系统的最低给水压力Pmin。即变速给水泵还必须满足系统对水压的最低要求,防止系统里的设备出故障。如对于锅炉如果上水压力太低,则会造成水循环的破坏,造成水冷壁的爆破。(6)系统的最高给水压力Pmax。即变速泵还必须满足系统对水压的最高要求。如对于锅炉来讲,如果压力过高,会造成安全门启动,甚至管道破裂。图16-22 变速给水泵的工作区第三节各种泵的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离心泵

(一)离心泵的结构离心泵的结构型式多种多样,分类方式也较多,表16-1中列出了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型式,表16-1离心泵的结构型式结构特征形式编码说明悬臂式挠性联轴器传动卧式底脚安装方式QH1中心线安装方式QH2泵安装在底座上且由挠性联轴器连接到驱动机上有轴承架的立式管道泵OH3与泵成一体的轴承箱刚性联轴器传动立式管道泵OH4刚性联轴器传动共轴式传动立式管道泵OH5叶轮直接安装在驱动机轴上与高速齿轮箱成一整体OH6叶轮直接安装在驱动机轴上两端支承式单级和双级轴向剖分式BB1径向剖分式BB2多级轴向剖分式BB3径向剖分式单壳式BB4双壳式BB5筒型泵立式悬吊式单壳式通过扬水管排出导

流壳式VS1蜗壳式VS2轴流式VS3独立排液管长轴式VS4悬臂式VS5双壳式导流壳式VS6内层为导流壳蜗壳式VS7内层为蜗壳

1、单级离心泵单级离心泵是指只有一级叶轮的离心泵,其主要由以下零部件组成(见图16-23):(1)泵壳泵壳有轴向剖分式和径向剖分式两种。大多数单级离心泵的壳体都是蜗壳式的,多级泵径向剖分壳体一般为环形壳体或圆形壳体。一般蜗壳式泵壳内腔呈螺旋型流道,用以收集从叶轮中流出的液体,并引向扩散管至泵出口。泵壳承受全部的工作压力和液体的热负荷。(2)叶轮如图16-23所示,叶轮是唯一的做功部件,泵通过叶轮对液体做功。叶轮的结构型式有闭式、开式、半开式三种。闭式叶轮由叶片、前盖板、后盖板组成。半开式叶轮由叶片和后盖板组成。开式叶轮只有叶片,无前后盖板。闭式叶轮效率较高,开式叶轮效率较低。图16-23 叶轮的形式 (3)密封环密封环的作用是防止泵的内泄漏和外泄漏、由耐磨材料制成的密封环,镶于叶轮前后盖极和泵壳上,磨损后可以更换。(4)轴和轴承泵轴一端固定叶轮,一端装联轴器。根据泵的大小,轴承可选用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按作用力方向可分为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5)轴封轴封一般有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两种。一般泵均设计成既能装填料密封,又能装机械密封。单级离心泵结构示意图,如图16-24所示。图16-24 单级离心泵结构图

2、双吸离心泵双吸泵的叶轮可以视为由两个单吸叶轮背靠背地组成,就像两个叶轮对称布置,因此可以认为工作时不会产生

轴向力。但由于制造和装配上的原因,总有尺寸偏差,不可能做到绝对对称,加之液流也不可能绝对对称、因而必然还有残余轴向力,因此一般双吸泵上均装有径向滚动轴承,以承受剩余轴向力。

应着重指出的是,卧式单级双吸泵(图3-4)多采用中开式结构,其泵体和泵盖结合面一般是通过轴心线的水平面,通常称之为中开面。由于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揭开泵盖即可检修泵内各零件,且无需拆卸迸、出管路和移动电机或其他原动机,检修极为方便。与单吸泵想比,双吸离心泵有较大的流量,较好的吸上性能;与混流泵相比,有较高的扬程。如图16-25,双吸离心泵结构示意图图16-25 单级双吸式离心泵结构示意图多级离心泵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叶轮的泵。通常的结构有蜗壳式多级泵和分段式多级泵。

蜗壳式多级泵的结构特点(图16-26)一般采用中开式结构以便于检修,且有利于叶轮对称布置,减,作用在转子上的轴向力。但这种结构的工艺性较差,级数越多,泵体和系盖的形状越复,泵的外形尺寸越大,特别是级与级之间需要配置一些级间流道,使泵的外形比较复杂。

而且当级数较多、扬程较高时,中开面的密封难度较大。基于这些因素,这种结构应用的广泛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分段式多级泵的结构特点(图16-27)结构紧凑,有利于提高标准化、通用化程度。由于这种结构的扬程取决于泵的级数,所

以这种多级泵的扬程范围较宽、图16-26 蜗壳式多级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图16-27 分段式多级离心泵结构示意图

3、离心泵的优点和缺点离心泵的优点:(1)结构简单而紧凑,对于同一输送量,离心泵所占面积小,重量轻,材料耗用较少,对基础要求无住复泵高,故制造安装费用少。(2)可高速运行,可以采取2极或4极电动机直联,传动结构简单易安装。(3)离心泵内无活门,故适于输送悬浮液,特殊的设计还能输送大块固体的悬浮液可用耐化学腐蚀的材料制造泵,适用输送腐蚀溶液。(4)因结构简单、零件少、故障少、经久耐用、维修费用少、管理方便、工作可靠。(5)输出量可由排出阀门任意调节甚至全关,不会出现压头无限上升的危险。(6)对于被输送的液体量大、而压头不要求大时,离心泵最适宜。(7)排液均匀无脉冲现象。离心泵的缺点(1)运行前,必须使泵体内充满液体(2)对于供应小流量、大压头的不适宜、效率低、受到限制。(3)遇到设计不完善或操作不当时,如牛奶,则易产生泡沫,影响下一工序生产。(4)安装不妥、会出现”气缚”现象。(5)效率也比往复泵低。

二、轴流泵

(一)轴流泵的结构轴流泵有立式、卧式和斜式三种。目前多用立式,其外形如图16-28所示。它的转动部分也是一根泵轴,轴的下端安装有叶轮,上端装有联轴器,不动部分的主要零

部件有进水喇叭管、导叶体和出水弯管。图16-28 立式轴流泵结构示意图

1、叶轮

叶轮由叶片、轮毂、导水锥等三个主要部件组成,如图16-28所示。叶片一般有2-6片,用铸钢或铸铁制成。叶片安装在轮毂上,轮毂上开有与叶片数目相等的孔,每个孔里安装一个叶片。叶片有固定式、半调节式和全调节式三种。固定式叶片与轮毂浇铸为一整体;半调节式和全调节式可根据扬程变化情况调整叶片的安装角度。如果需要提高扬水高度,可把叶片安装角度改小。这样,在维持水泵高效率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出水量,在动力机不致超载的情况下提高了扬水高度;反之,如果要降低扬水高度,则把叶片安装角度调大。由于全调节式水泵构造复杂,价格贵,因此,中水型排灌站多使用半调节式轴流泵。半调节式泵要在停机时才能调节叶片,调节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轴流泵出厂时,叶片的安装角度一般放在“零度”,这个“零度”是指叶片设计安装角度,如叶片的设计安装角度为15度,就把15度作为“零度”。小于设计安装角度为负;大于设计安装角度为正,叶片根部刻有基准线,在轮毂上刻有相对应的安装角度线,如+4°、+2°、0°、-2°、-4°等。当需要调节角度时,将紧叶片的螺母松开,转动叶片,使基准线与需要的安装角度线对准,再拧紧螺母即可。也有用定位销来调节的,当松开螺母后,对好调整角度,变更定位销位置,再拧紧螺母。(2)调节叶片安装角

度,要使各片的安装角度相等,否则水泵抽水时会有振动或杂声。(3)调换叶片时,要防止把叶片装反。若个别叶片损坏需要更换时,最好更换全部叶片,以求各叶片平衡一致。若只更换一个叶片,也要保持各叶片平衡一致。

2、进水喇叭管

为了使水以最小的损失均匀地流向叶轮,在中小型轴流泵的叶轮进口前装有进水喇叭管,其管口直径约为叶轮直径的

1、5倍。进水喇叭管用铸铁制造。

3、导叶体

它是由导叶、导叶毂和外壳组成的整体,铸造而成,其主要作用是将从叶轮中流出的水流的旋转运动变为轴向运动。导叶的片数一般为6-12片。

4、出水弯管

其断面一般为等圆截面,內曲率半径约为弯管出口半径的

1、5倍,弯管转弯角度通常为60度。

5、泵轴

中小型水泵的泵轴是实心的,大型泵的泵轴是空心的。泵轴一般采用优质碳索钢制成。两端各有螺母,分别固紧叶轮轮毂和联轴器。从轴的上端俯视,泵轴为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固紧联轴器的螺母为左旋螺纹(倒牙)。

6、轴承

立式轴流泵的轴承有导轴承和推力轴承两种类型。导轴承主要是用来承受经向力,起径向定位作用。中小型轴流泵大多数都采用水润滑橡胶导轴承,它有上下两只,內表面开有轴向槽,使水能进入轴瓦与轴之间进行润滑和冷却。推力轴承主要是用来承受轴向力,包括轴向水压力及轴上所有零部件的重量。对于中小型立式轴流泵,当采用电动机直接传动时,一般是在电动机座內装有轴承体,轴承体內装有推力滚动轴承和一个径向滚动轴承;当采用皮带传动时,一般则是在皮带轮座內装有推力滚动轴承和两个滚珠轴承。

(二)轴流泵的优点和缺点轴流泵是一种高比转速的泵,一般比转速在500~1000之间。由于比较速越大,则扬程越低,流量越大。由于轴流泵的qv-H性能曲线很陡降,在起动时不应将排出管路上阀门关闭,否则起动功率过大,会造成电动机过载而损坏。轴流泵采用可调节式叶片泵来调节流量。其主要优点有:

1、轴流泵的最大优点是流量大、结构简单、重量轻、外形尺寸小、占地面积小;

2、对调节式轴流泵,当工作条件变化时,只要改变叶片角度,仍然可保持在较高效率下工作,但由于扬程太低,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3、为提高扬程,轴流泵也可做成多级的。轴流泵的缺点:

1、气蚀性能较差,一般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仅为4~5mH2O (40~50kPa);

常见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常见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十六章常见泵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 第一节泵的分类及在电厂中的应用 一、泵的分类 (一)按照泵的工作原理来分类,泵可分为以下几类 1、容积式泵 容积式泵是指靠工作部件的运动造成工作容积周期性地增大和缩小而吸排液体,并靠工作部件的挤压而直接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 容积泵根据运动部件运动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往复泵和回转泵两类。 按运动部件结构不同有:活塞泵和柱塞泵,有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和水环泵。 2、叶轮式泵 叶轮式泵是靠叶轮带动液体高速回转而把机械能传递给所输送的液体。 根据泵的叶轮和流道结构特点的不同,叶轮式泵又可分为: 离心泵(centrifugal pump) 轴流泵(axial pump) 混流泵(mixed-flow pump) 旋涡泵(peripheral pump) 喷射式泵(jet pump) (二)其它分类

1、泵还可以按泵轴位置分为: (1)立式泵(vertical pump) (2)卧式泵(horizontal pump) 2、按吸口数目分为: (1)单吸泵 (single suction pump) (2)双吸泵 (double suction pump) 3、按驱动泵的原动机来分: (1)电动泵(motor pump ) (2)汽轮机泵(steam turbine pump) (3)柴油机泵(diesel pump) (4)气动隔膜泵(diaphragm pump 如图16-1 为泵的分类 图16-1 泵的分类 二、各种类型泵在电厂中的典型应用 离心泵凝结水泵、给水泵、闭式水泵、凝补水泵、 定子冷却水泵、定排水泵、炉水循环泵 轴流泵循环水泵 往复泵EH油泵

水泵的种类与原理及选型

泵的分类、原理及选型 一、泵的类型 1、根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分:1.叶片泵;2.容积泵;3.其他类型泵 2、根据介质分:清水泵、污水(污物)泵、油泵、耐腐蚀泵、衬氟泵、排污泵等; 3、从使用安装方式分:管道泵、液下泵、潜水泵等。

三、泵的工作原理(叶片泵)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水泵开动前,先将泵和进水管灌满水,水泵运转后,在叶轮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叶轮流道里的水被甩向四周,压入蜗壳,叶轮入口形成真空,水池的水在外界大气压力下沿吸水管被吸入补充了这个空间。继而吸入的水又被叶轮甩出经蜗壳而进入出水管。 离心泵是由于在叶轮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水提相高处的,故称离心泵。 单级双吸离心泵结构原理图: 2、轴流泵的工作原理 轴流泵与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不同,它主要是利用叶轮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推力提水。轴流泵叶片旋转时对水所产生的升力,可把水从下方推到上方。 轴流泵的叶片一般浸没在被吸水源的水池中。由于叶轮高速旋转,在叶片产生的升力作用下,连续不断的将水向上推压,使水沿出水管流出。叶轮不断的旋转,水也就被连续压送到高处。 轴流泵的一般特点 (1)水在轴流泵的流经方向是沿叶轮的轴相吸入、轴相流出,因此称轴流泵。 (2)扬程低(1~13米)、流量大、效益高,适于平原、湖区、河网区排灌。 (3)起动前不需灌水,操作简单。 轴流泵结构原理图:

3、混流泵的工作原理 由于混流泵的叶轮形状介于离心泵叶轮和轴流泵叶轮之间,因此,混流泵的工作原理既有离心力又有升力,靠两者的综合作用,水则以与轴组成一定角度流出叶轮,通过蜗壳室和管路把水提向高处。 混流泵结构原理图: 1、前泵盖 2、泵体 3、叶轮螺母 4、叶轮 5、后泵盖 6、机封压盖 7、机械密封组合 8、轴套 9、前轴承压盖 10、托架11、泵轴12、轴承盒13、后轴承压盖 1.输送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 四、泵选型条件 输送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直接影响泵的性能、材料和结构,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介质名称、介质特性(腐蚀性、磨蚀性、毒性等)、固体颗粒含量及颗粒大小、密度、黏度、汽化压力、气体含量、是否结晶等} 2.工艺参数(选型重要依据) (1)流量Q:工艺装置生产中,要求泵输送的介质量,工艺人员一般应给出正常、最小和最大流量。 泵数据表是上往往只给出泵的正常和额定流量。选泵时,要求额定流量不小于装置的最大流量或取正常流量的1.1~1.15倍。 (2)扬程H:工艺装置所需的扬程值,也称计算扬程。一般要求泵的额定扬程为装置所需扬程的1.05 ~1.1倍。 (3)进口压力Ps和出口压力Pd:进、指泵进出接管法兰处的压力,进出口压力的大小影响到壳体的耐压和轴封的要求。 (4)温度T:泵进口介质温度,一般应给出工艺过程中泵进口介质的正常、最低和最高温度。 (5)装置汽蚀余量NPSHa:有效汽蚀余量 (6)操作状态:操作状态分连续操作和间歇操作两种。 泵的台数和备用率 —般水泵大中型泵站台数以4~8台为宜。中小型泵站以3~6台为宜,小型泵站以2~3台为宜,

气动隔膜泵原理

气动隔膜泵是一种气动式正向位移自吸泵,右边之泵动解说图显 示泵在未自吸前初次泵动之流动模式。图1:空气经由气阀压缩 进入膜片A之背面,由膜片挤压液室。此种以空气驱动的方式可 免除一般活塞驱动之机械应力,从而显著地延长膜片的寿命。在 压缩空气将膜片A推离中心体时,另一端之膜片B同时被连结之 中心轴拉向中心体,此时,膜片B背面之空气由出口排放到泵 体外。如此使B室形成真空状态,因而能靠外面大气压力之作用 将流体由入口支管将阀球推离阀座使流体能自由地进入B室直 至填满。图2:当受空气挤压之膜片A达到其位移极限时,空气 阀会将空气引导至膜片B之背面,同样形成挤压力而使其推离中 心体,同时将连结的膜片A拉回中心体,此时膜片B之驱动所产 生的液压将入口阀球推回阀座,同时将出口阀球推离阀座使流 体能被挤压而从出口排出泵体外。膜片A被拉回中心体这个动 作使A室形成真空状态,因而能靠大气压力作用将流体由入口支 管将阀球推离阀座而进入A室直至填满。图3:当膜片之运动完 成时,空气阀再次引导空气至膜片A之背面,同时膜片B做空气 排放动作。在泵回复到原启动状态时,泵内的两个膜片各自完 成了一个空气排放或流体排放的过程。这构成了一个循环泵送过 程。依使用状况,泵通过数次完全的循环泵送动作而使泵达到自 吸状态。 QBY系列气动隔膜泵是一种新型输送机械,是目前国内最新颖的一种泵类。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对于各种腐蚀性液体,带颗粒的液体,高粘度、易挥发、易燃、剧毒的液体,均能予以抽光吸尽。其性能参数与联邦德国的WLLDENPVMPS、美国的MARIOWPUMPS 相近。 目前已形成系列化生产,共有八种规格直径:φ10mm(3/8'')、φ15mm(1/2'')、φ25mm(1'')、φ40mm(11/2'')、φ50mm(2'')、φ65mm(21/2'')、φ80mm(3'')、φ100mm(4'')。四种材质:塑料、铝合金、铸铁、不锈钢。隔膜泵根据不同液体介质分别采用丁晴橡胶、氯丁橡胶、氟橡胶、聚四氟乙烯、聚四六乙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该泵自旺泉公司投产以来,已被国内一千多家石油、化工、电子、陶瓷、纺织系统单位采用,安置在各种特殊场合,用来抽送种常规泵不能抽吸的介质,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主要用途】 ●泵吸花生酱、泡菜、土豆泥、小红肠、果酱苹果浆、巧克力等。 ●泵吸油漆、树胶、颜料。 ●粘合剂和胶水、全部种类可用泵吸取。 ●各种瓦、瓷、砖器及陶器釉浆。 ●油井钻好后,用泵吸沉积物及灌浆。 ●泵吸各种乳化剂和填料。

常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图(1)

常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图(1) 真空泵要求从密封容器中高速高效地排除气体,以达到产生,改善和维持真空的目的。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机械,物理和化学方式。根据要达到的真空度不同,常常需要2种以上的真空泵相组合。 代表的真空泵 1:旋转式机械泵 2:分子泵(TMP) 3:离子泵 4:Ti升华泵 5:低温泵 曾经被广泛使用的油扩散泵因为存在油气蒸发的问题、现在已经很少被采用。 旋转式机械泵 以油封式真空泵为例加以介绍。 构造:偏心轴转子,固定翼,油。旋转动力是电机。 原理:转子紧贴泵壁内侧旋转。固定翼随之下移,转子到达油面后,空气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之后从排气口排出。 特征: 排气能力由压缩比决定,可达0.1Pa程度。操作简单。可以从大气压状态下启动。油要蒸发。 为了避免油或其它液体进入真空腔内,不用油或其它液体的干式真

空泵正在成为主要的旋转式机械泵。 分子泵(TMP) 构造:电机驱动的高速旋转叶片,泵壁上固定的固定叶片。 原理:每分钟旋转数万次的高速旋转叶片撞击气体分子,被撞击的气体分子碰撞到固定叶片后又被弹到下一个旋转叶片上,最终被送到排气口。旋转叶片和固定叶片的方向相反,使分子难于逆行。这种排气方式,排气速度不因气体种类而变。 特征: 不用油,工作环境清洁,可到达10-10Pa的真空度。排气速度不受气体种类影响。构造复杂,价格昂贵,高速旋转,要注意安装要求。有振动。需要和其它初段排气泵组合。 离子泵

构造:强磁铁,蜂窝状阳极,钛(Ti)阴极。 原理:通过溅射现象,使Ti离子化,Ti离子化学反应活性高。和气体分子反应之后生成化合物。 一部分气体分子也离子化之后向阴极加速,使阴极的Ti被溅射后,一部分离子进入阴极内部。 特征: 能达到超高真空(10-10Pa) 需要和其它初段排气泵组合。 有一定寿命。 Ti升华泵 构造:加热电阻丝、Ti材料(线或球)。 原理:通过加热电阻丝,使Ti升华。因为Ti化学反应活性高、立刻和周围的气体分子反应而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吸附在真空腔内壁上、从而达到降低气压的效果。如果升华后的Ti吸附在较大面积的内壁上、则产生巨大的排气速度。比如1平方米的面积上吸附Ti原子的话、对氮气而言、可达到24000升/s的排气速度。在压力较高时(>10-3Pa)、排气速度大大降低。因此需要和其他排气泵组合使用。 特征: 排气速度大。 没有运动部分,没有振动。 需要和其它初段排气泵组合。

(完整版)泵与风机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第一章泵与风机综述 第一节泵与风机的分类和型号编制 一、泵与风机的分类 泵与风机是利用外加能旦输送流体的流体机械。它们大量地应用于燃气及供热与通风专业。根据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通常可以将它们分类如下: (一)容积式 容积式泵与风机在运转时,机械内部的工作容积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吸入或排出流体。按其结构不同,又可再分为; 1.往复式 这种机械借活塞在汽缸内的往复作用使缸内容积反复变化,以吸入和排出流体,如活塞泵(piston pump)等; 2.回转式 机壳内的转子或转动部件旋转时,转子与机壳之间的工作容积发生变化,借以吸入和排出流体,如齿轮泵(gear pump)、螺杆泵(screw pump)等。 (二)叶片式 叶片式泵与风机的主要结构是可旋转的、带叶片的叶轮和固定的机壳。通过叶轮的旋转对流体作功,从而使流体获得能量。 根据流体的流动情况,可将它们再分为下列数种: 1.离心式泵与风机; 2.轴流式泵与风机; 3.混流式泵与风机,这种风机是前两种的混合体。 4.贯流式风机。 (三)其它类型的泵与风机 如喷射泵(jet pump)、旋涡泵(scroll pump)、真空泵(vacuum pump)等。 本篇介绍和研讨制冷专业常用的泵与风机的理论、性能、运行、调节和选用方法等知识。由于制冷专业常用泵是以不可压缩的流体为工作对象的。而风机的增压程度不高(通常只有9807Pa或1000mmH2O以下),所以本篇内容都按不可压缩流体进行论述。 二、泵与风机的型号编制 (一)、泵的型号编制 1、离心泵的基本型号及其代号 泵的型式型式代号泵的型式型式代号 单级单吸离心泵IS.B大型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沅江

泵的选型原则、依据和具体操作方式

泵的选型原则、依据和具体操作方式 设计院在设计装置设备时,要确定泵的用途和性能并选择崩型。这种选择首先得从选择泵的种类和形式开始,那么以什么原则来选泵呢?依据又是什么? 一、了解泵选型原则 1、使所选泵的型式和性能符合装置流量、扬程、压力、温度、汽蚀流量、吸程等工艺参数的要求。 2、必须满足介质特性的要求。 对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或贵重介质的泵,要求轴封可靠或采用无泄漏泵,如磁力驱动泵、隔膜泵、屏蔽泵 对输送腐蚀性介质的泵,要求对流部件采用耐腐蚀性材料,如AFB不锈钢耐腐蚀泵,CQF工程塑料磁力驱动泵。 对输送含固体颗粒介质的泵,要求对流部件采用耐磨材料,必要时轴封用采用清洁液体冲洗。 3、机械方面可靠性高、噪声低、振动小。 4、经济上要综合考虑到设备费、运转费、维修费和管理费的总成本最低。 5、离心泵具有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流量大、结构简单、输液无脉动、性能平稳、容易操作和维修方便等特点。 因此除以下情况外,应尽可能选用离心泵: a、有计量要求时,选用计量泵 b、扬程要求很高,流量很小且无合适小流量高扬程离心泵可选用时,可选用往复泵,如汽蚀要求不高时也可选用旋涡泵. c、扬程很低,流量很大时,可选用轴流泵和混流泵。 d、介质粘度较大(大于650~1000mm2/s)时,可考虑选用转子泵或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 e、介质含气量75%,流量较小且粘度小于37.4mm2/s时,可选用旋涡泵。 f、对启动频繁或灌泵不便的场合,应选用具有自吸性能的泵,如自吸式离心泵、自吸式旋涡泵、气动(电动)隔膜泵。 二、知道泵选型的基本依据 泵选型依据,应根据工艺流程,给排水要求,从五个方面加以考虑,既液体输送量、装置扬程、液体性质、管路布置以及操作运转条件等 1、流量是选泵的重要性能数据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能力。如设计院工艺设计中能算出泵正常、最小、最大三种流量。选择泵时,以最大流量为依据,兼顾正常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1.1倍作为最大流量。 2、装置系统所需的扬程是选泵的又一重要性能数据,一般要用放大5%—10%余量后扬程来选型。 3、液体性质,包括液体介质名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其它性质,物理性质有温度c密度d,粘度u,介质中固体颗粒直径和气体的含量等,这涉及到系统的扬程,有效气蚀余量计算和合适泵的类型:化学性质,主要指液体介质的化学腐蚀性和毒性,是选用泵材料和选用那一种轴封型式的重要依据。 4、装置系统的管路布置条件指的是送液高度送液距离送液走向,吸如侧最低液面,排出侧最高液面等一些数据和管道规格及其长度、材料、管件规格、数量等,以便进行系梳扬程计算和汽蚀余量的校核。 5、操作条件的内容很多,如液体的操作T饱和蒸汽力P、吸入侧压力PS(绝对)、排出侧容器压力PZ、海拔高度、环境温度操作是间隙的还是连续的、泵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可移的。 三、选泵的具体操作

隔膜泵工作原理

QBY型气动隔膜泵 可选择材质:铸铁、不锈钢、工程塑料、铝 合金、衬氟 一、概述: 气动隔膜泵是一种新型输送机械,是目 前国内最新颖的一种泵类。采用压缩空气为 动力源,对于各种腐蚀性液体,带颗粒的液 体,高粘度、易挥发、易燃、剧毒的液体, 均能予以抽光吸尽。 气动隔膜泵其有四种材质:塑料、铝合 金、铸铁、不锈钢。隔膜泵根据不同液体介质分别采用丁晴橡胶、氯丁橡胶、氟橡胶、聚四氟乙烯、聚四六乙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安置在各种特殊场合,用来抽送种常规泵不能抽吸的介质,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二、适用场合: 由于气动隔膜泵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在世界上隔膜泵自从诞生以来正逐步侵入其他泵的市场,并占有其中的一部分。如:喷漆、陶瓷业中隔膜泵已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在其他的一些行业中,像环保、废水处理、建筑、排污、精细化工中正在扩大它的市场份额,并具有其他泵不可替代的地位。气动隔膜泵的优势在于: 1、由于用空气作动力,所以流量随背压(出口阻力)的变化而自动调整,适合用于中高粘度的流体。而离心泵的工作点是以水为基准设定好的,如果用于粘度稍高的流体,则需要配套减速机或变频调速器,成本就大大的提高了,对于齿轮泵也是同样如此。 2、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用气动泵可靠且成本低,如燃料输送,因为:第一、接地后不可能产生火花;第二、工作中无热量产生,机器不会过热;第三、流体不会过热因为

隔膜泵对流体的搅动最小。 3、在工地恶劣的地方,如建筑工地、工矿的废水排放、由于污水中的杂质多且成分复杂,管路易于堵塞,这样对电泵就形成负荷过高的情况,电机发热易损。气动隔膜泵可通过颗粒且流量可调,管道堵塞时自动停止至通畅。 4、另外隔膜泵体积小易于移动,不需要地基,占地面极小,安装简便经济。可作为移动式物料输送泵。 5、在有危害性、腐蚀性的物料处理中,隔膜泵可将物料与外界完全隔开。 6、或是一些试验中保证没有杂质污染原料。 7、可用于输送化学性质比较不稳定的流体,如:感光材料、絮凝液等。这是因为隔 膜泵的剪切力低,对材料的物理影响小。 三、工作原理: 1、以压缩空气为动力。 2、在泵的两个对称工作腔中,各装有一块有弹性的隔膜,联杆将两块 隔膜结成一体,压缩空气从泵的进气接头进入配气阀后,推动两个工作腔内的隔膜,驱使联杆联接的两块隔膜同步运动。与此同时,另一工作腔中的气体则从隔膜的背后排出泵外。一旦到达行程终点。配气机构则自动地将压缩空气引入另一个工作腔,推动隔膜朝相反方向运动,这样就形成了两个隔膜的同步往复运动。每个工作腔中设置有两个单向球阀,隔膜的往复运动,造成工作腔内容积的改变,迫使两个单向球阀交替地开启和关闭,从而将液体连续地吸入和排出。

电磁泵的分类与工作原理

电磁泵的分类与工作原理解读 电磁泵是一种技术成熟并且广泛应用的泵类产品,具有结构紧凑,输出压力高,无泄漏,体积小,价格相对低廉,输出流量较小等特点。 电磁泵(electromagnetic pump )利用现代磁力学原理,利用永磁体实现无接触间接传动的一种化工流程泵。利用磁场和导电流体中电流的相互作用,使流体受电磁力作用而产生压力梯度,与可运动的泵体形成交互作用,带动泵体振动,推动液体输出。 大型电磁泵与结构(图1) 电磁泵主要分为:直流电磁泵和交流电磁泵两大类。直流电磁泵包括传导式电磁泵(平面式和螺旋式)和热电-电磁泵;交流电磁泵包括单相交流电磁泵(平面传导式、环形感应式)和三相交流电磁泵(平面感应式、螺旋感应式、圆形感应式)<直流传导式的工作原理 一般来说直流传导式结构比较简单,它由磁极、电极、泵沟等组成。在定向 恒稳磁场N-S极之间,通过泵沟两侧的电极向液态金属中通入直流电,直流电方

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按左手定则产生产生电磁力驱动金属溶液流动,改变磁极或

泵阀英才网 pv Jdjob88,com 电极极性可改变流动方向。调节磁场强度或直流电流大小可改变驱动强度 直流无刷电磁泵(图2) 交流传导式电磁泵工作原理 交流传导式电磁泵由电极,铁心,主副线圈和泵沟组成。当主线圈通以工频 交流电时,在铁心的气隙中产生一交变磁场,该交变磁场作用在泵沟内的金属上,同时铁心中产生的交变磁场感应铁心上的副线圈,从,而在副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动势,电极及液态金属所组成的回路中便有交流电,在任意瞬间泵沟有效区磁场的方向和通过液态金属的电流方向按左手定则判断所产生的电磁力的方向是一定的,电磁力驱动液态金属在泵沟中定向流动。

《水泵选型的分类》word版

(本文由三昌泵业网络部整理、仅供参考) 水泵基础知识 1.供水设备:单位时间内输出一定流量、扬程的自动启停的给水装置。 2.消防供水设备:用于消防用途的供水设备。2002年前生产该设备必须有省级消防部门颁发的生产 许可证书或备案登记证书。凡越省际范围销售,必须到拟销售的省份进行审查备案,办理登记入境(省)销售手续。自我国加入WTO后,公安部取消了入境(省)备案手续,不再发放消防产品登记备案证书。消防供水设备企业只要出具国家消防检测单位的检测合格报告,用户在中国消防产品网站http://211.101.148.74/上查阅即可。 3.生活供水设备:用于生活用途的供水设备。 4.生产供水设备:用于生产用途的供水设备。 5.囊式落地膨胀水箱:囊式供水设备在锅炉(换热站)膨胀系统的应用。主要取代高位膨胀水箱, 解决采暖(制冷)系统中的热胀冷缩问题与自动补水问题。 6.农田灌溉系统:供水设备在农田灌溉系统的应用。 7.人工造浪系统:囊式供水设备应用人工造浪系统。 (二)供水设备的种类 根据供水设备的用途可分生活供水设备、生产供水设备、消防供水设备三种。 根据供水设备的原理与构成分成三类。补气式供水设备、囊式供水设备、变频供水设备。 1.补气式供水设备:利用密封罐内空气的可压缩性,调节输水的给水装置,其作用相当于高位水箱 或水塔,由气压罐内压力变化自动控制水泵的工作,当罐内空气压力不足时,能够自动补气增压。 2.囊式供水设备:囊内为水室,罐囊之间为气室,一次充气常年使用,其运行工况是当气压罐内压 力降至用户要求的低限时,压力传感信号通过电控柜开启水泵,自动输水至罐内。当系统压力不

气动隔膜泵工作原理详解及工作示意图

气动隔膜泵工作原理详解及工作示意图 发布于上海能宇泵阀制造有限公司 气动隔膜泵工作原理是靠空压机将压缩空气输入隔膜泵的配气阀来驱动隔膜泵中 间体内链接轴来带动隔膜泵泵体介质室内的隔膜泵膜片做横向拉伸运动来达到自吸介 质的作用。气动隔膜泵一般分两种,一种是QBY气动隔膜泵,俗称外置配气阀隔膜泵,从外观上看:中间有一个配气阀和一个导向阀,一般是被称为:“气室”,都设置在隔膜泵泵的中心部位。另一种是QBK气动隔膜泵,俗称内置配气阀隔膜泵,因为从外观上看:只有中间一个配气阀,其他和QBY气动隔膜泵相同,两边隔排立柱和上下进出口管。介质流动通过两个汇流管和外隔膜室,称为“介质室”。介质在通过隔膜泵时,软密封球芯和阀座一开一关这使得每个外隔膜室交替地填充和排出,球芯和阀座对通过的压力差做出反应。并且由于球芯和阀座的的软密封形式,还可以通过某些含小颗粒的介质。 气动隔膜泵工作原理当压缩空气通过配气阀让进入左隔膜介质室时,隔膜片受压向外推出,而形成压缩冲程,在压送部内的介质即受力离开左面外隔膜室经过球芯阀座和汇流管,而后由泵的出口端流出,出口位置可以是在顶部、底部、或侧面(可根据客户要求开孔或换管进出口方向)。设置在每个外隔膜室的顶部或底部或共用一条进管和出管。左右连个隔排立柱隔膜室靠吸口和出口接头连接起来,泵是采用自吸的来达到抽吸介质。当左隔膜室隔膜片受压向推出时,隔膜链接轴在中间体内部拖动右隔膜向内缩回,充满流体,在这一循环动作完成后,配气阀将自动变换位置,使空气切换至另一隔膜室,反向重复上述循环动作,即两边隔膜室将因此呈现交替性的压缩冲程和抽送介质动作。 在实际运行中,配气阀内链接轴推动控制隔膜的交替动作增压。在每次动作冲程后,配气阀将气源自动变换位置方向,使空气得以切换至另一边隔膜室,使两边隔膜室形成交替的吸液和压送冲程动作,隔膜膜片在液室内压缩做工,配气阀无油润滑油需求,洁净、干燥的空气更能提高泵的性能。

真空机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按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真空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气体传输泵和气体捕集泵。气体传输泵是一种能使气体不断的吸入和排出,借以达到抽气目的的真空泵。气体捕集泵是一种使气体分子被吸附或凝结在泵的内表面上,从而减小了容器内的气体分子数目而达到抽气目的的真空泵。 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产生、改善和维持真空的装置。真空泵可以定义为: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随着真空应用的发展,真空泵的种类已发展了很多种,其抽速从每秒零点几升到每秒几十万、数百万升。按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真空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气体传输泵和气体捕集泵。随着真空应用技术在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对其应用压强范围的要求越来越宽,大多需要由几种真空泵组成真空抽气系统共同抽气后才能满足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的要求,由于真空应用部门所涉及的工作压力的范围很宽,因此任何一种类型的真空泵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所有的工作压力范围,只能根据不同的工作压力范围和不同的工作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真空泵。为了使用方便和各种真空工艺过程的需要,有时将各种真空泵按其性能要求组合起来,以机组型式应用。 不同真空包装机中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水环式真空泵/液环真空泵工作原理 水环真空泵(简称水环泵)是一种粗真空泵,它所能获得的极限真空为2000~4000Pa,串联大气喷射器可达270~670Pa。水环泵也可用作压缩机,称为水环式压缩机,是属于低压的压缩机,其压力范围为1~2×105Pa表压力。 水环泵最初用作自吸水泵,而后逐渐用于石油、化工、机械、矿山、轻工、医药及食品等许多工业部门。在工业生产的许多工艺过程中,如真空过滤、真空

新-常见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第十六章常见泵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 第一节泵的分类及在电厂中的应用 一、泵的分类 (一)按照泵的工作原理来分类,泵可分为以下几类 1、容积式泵 容积式泵是指靠工作部件的运动造成工作容积周期性地增大和缩小而吸排液体,并靠工作部件的挤压而直接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 容积泵根据运动部件运动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往复泵和回转泵两类。 按运动部件结构不同有:活塞泵和柱塞泵,有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和水环泵。 2、叶轮式泵 叶轮式泵是靠叶轮带动液体高速回转而把机械能传递给所输送的液体。 根据泵的叶轮和流道结构特点的不同,叶轮式泵又可分为: 离心泵(centrifugal pump) 轴流泵(axial pump) 混流泵(mixed-flow pump) 旋涡泵(peripheral pump) 喷射式泵(jet pump) (二)其它分类 1、泵还可以按泵轴位置分为: (1)立式泵(vertical pump)

(2)卧式泵(horizontal pump) 2、按吸口数目分为: (1)单吸泵 (single suction pump) (2)双吸泵 (double suction pump) 3、按驱动泵的原动机来分: (1)电动泵(motor pump ) (2)汽轮机泵(steam turbine pump) (3)柴油机泵(diesel pump) (4)气动隔膜泵(diaphragm pump 如图16-1 为泵的分类 图16-1 泵的分类二、各种类型泵在电厂中的典型应用

水泵的分类、原理及选型.(优选)

水泵的分类、原理及选型 一泵的类型 1、根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分: 2、根据介质分: 清水泵、污水(污物)泵、油泵、耐腐蚀泵、衬氟泵、排污泵等; 3、从使用安装方式分: 管道泵、液下泵、潜水泵等。

二、泵的适用范围和特性比较表 三、水泵的工作原理(叶片泵)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水泵开动前,先将泵和进水管灌满水,水泵运转后,在叶轮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叶轮流道里的水被甩向四周,压入蜗壳,叶轮入口形成真空,水池的水在外界大气压力下沿吸水管被吸入补充了这个空间。继而吸入的水又被叶轮甩出经蜗壳而进入出水管。 离心泵是由于在叶轮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水提相高处的,故称离心泵。

2、轴流泵的工作原理 轴流泵与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不同,它主要是利用叶轮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推力提水。轴流泵叶片旋转时对水所产生的升力,可把水从下方推到上方。 轴流泵的叶片一般浸没在被吸水源的水池中。由于叶轮高速旋转,在叶片产生的升力作用下,连续不断的将水向上推压,使水沿出水管流出。叶轮不断的旋转,水也就被连续压送到高处。 *轴流泵的一般特点 (1)水在轴流泵的流经方向是沿叶轮的轴相吸入、轴相流出,因此称轴流泵。 (2)扬程低(1~13米)、流量大、效益高, 适于平原、湖区、河

网区排灌。 (3)起动前不需灌水,操作简单。 混流泵结构原理图:

三、泵选型条件 1.输送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 输送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直接影响泵的性能、材料和结构,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介质名称、介质特性(腐蚀性、磨蚀性、毒性等)、固体颗粒含量及颗粒大小、密度、黏度、汽化压力、气体含量、是否结晶等} 2.工艺参数(选型重要依据) (1)流量Q:工艺装置生产中,要求泵输送的介质量,工艺人员一般应给出正常、最小和最大流量。 泵数据表是上往往只给出泵的正常和额定流量。选泵时,要求额定流量不小于装置的最大流量或取正常流量的1.1~1.15倍。 (2)扬程H:工艺装置所需的扬程值,也称计算扬程。一般要求泵的额定扬程为装置所需扬程的1.05 ~1.1倍。 (3)进口压力Ps和出口压力Pd:进、指泵进出接管法兰处的压力,进出口压力的大小影响到壳体的耐压和轴封的要求。 (4)温度T:泵进口介质温度,一般应给出工艺过程中泵进口介质的正常、最低和最高温度。 (5)装置汽蚀余量NPSHa:有效汽蚀余量 (6)操作状态:操作状态分连续操作和间歇操作两种。 泵的台数和备用率 —般水泵大中型泵站台数以4~8台为宜。中小型泵站以3~6台为宜,小型泵站以2~3台为宜,

各种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各种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水环式真空泵/液环真空泵工作原理 水环真空泵(简称水环泵)是一种粗真空泵,它所能获得的极限真空为2000~4000Pa,串联大气喷射器可达270~670Pa。水环泵也可用作压缩机,称为水环式压缩机,是属于低压的压缩机,其压力范围为1~2×105Pa表压力。 水环泵初用作自吸水泵,而后逐渐用于石油、化工、机械、矿山、轻工、医药及食品等许多工业部门。在工业生产的许多工艺过程中,如真空过滤、真空引水、真空送料、真空蒸发、真空浓缩、真空回潮和真空脱气等,水环泵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真空应用技术的飞跃发展,水环泵在粗真空获得方面一直被人们所重视。由于水环泵中气体压缩是等温的,故可抽除易燃、易爆的气体,此外还可抽除含尘、含水的气体,因此,水环泵应用日益增多。 在泵体中装有适量的水作为工作液。当叶轮按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水被叶轮抛向四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形成了一个决定于泵腔形状的近似于等厚度的封闭圆环。水环的下部分内表面恰好与叶轮轮毂相切,水环的上部内表面刚好与叶片顶端接触(实际上叶片在水环内有一定的插入深度)。此时叶轮轮毂与水环之间形成一个月牙形空间,而这一空间又被叶轮分成和叶片数目相等的若干个小腔。如果以叶轮的下部0°为起点,那么叶轮在旋转前180°时小腔的容积由小变大,且与端面上的吸气口相通,此时气体被吸入,当吸气终了时小腔则与吸气口隔绝;当叶轮继续旋转时,小腔由大变小,使气体被压缩;当小腔与排气口相通时,气体便被排出泵外。 综上所述,水环泵是靠泵腔容积的变化来实现吸气、压缩和排气的,因此它属于变容式真空泵。 泵的工作原理

气动隔膜泵工作原理和技术

气动隔膜泵工作原理和技术 气动隔膜泵是一种新型输送机械,是目前国内最新颖的一种泵类。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对于各种腐蚀性液体,带颗粒的液体,高粘度、易挥发、易燃、剧毒的液体,均能予以抽光吸尽。 气动隔膜泵其有四种材质:塑料、铝合金、铸铁、不锈钢。隔膜泵根据不同液体介质分别采用丁晴橡胶、氯丁橡胶、氟橡胶、聚四氟乙烯、聚四六乙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安置在各种特殊场合,用来抽吸各种常规泵不能抽吸的介质,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气动隔膜泵适用场合 由于气动隔膜泵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在世界上隔膜泵自从诞生以来正逐步侵入其它泵的市场,并由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在其他的一些行业中,像环保、废水处理、建筑、排污、精细化中正在扩大它的市场份额,并具有其他泵不可替代的地位。气动隔膜泵的优势在于: 1. 由于有空气作动力,所以流量随背压(出口阻力)的变化而自动调整,适合用于中高粘度的流体。而离心泵的工作特点是以水为基准设定好的,如果用于粘度稍高的流体,则需要配套减速机或变频调速器,成本就大大地提高了,对于齿轮泵也是同样如此。 2. 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用气动泵可靠且成本低,如燃料、火药、炸药的输送,因为: 第一、接地后不可能产生火花; 第二、工作中无热量产生,机器不会过热; 第三、流体不会过热因为隔膜泵对流体的搅动最小。 3. 在工作恶劣的地方,如建筑工地、工矿的废水排放、由于污水中的杂质多且成分复杂,管路易于堵塞,这样对电泵就形成负荷过高的情况,电机发热日损。气动隔膜泵可通过颗粒且流量可调,管道堵塞时自动停止至畅通。 4. 另外隔膜泵体积小易于移动,不需要地基,占地面积小,安简便经济。可作为移动式物料输送泵。 5. 在有危害性、腐蚀性的物料处理中,隔膜泵可将物料与外界完全隔开。 6. 或是一些实验中保证没有杂质污染原料。 7. 可用于输送化学性质比较不稳定的流体,如:感光材料、絮凝液等。这是因为隔膜泵的剪切力低。 二、气动隔膜泵工作原理

常见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常见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泵的分类及在电厂中的应用 一、泵的分类 (一)按照泵的工作原理来分类,泵可分为以下几类 1、容积式泵容积式泵是指靠工作部件的运动造成工作容积周 期性地增大和缩小而吸排液体,并靠工作部件的挤压而直接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容积泵根据运动部件运动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往复泵和回转泵两类。按运动部件结构不同有:活塞泵和柱塞泵,有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和水环泵。 2、叶轮式泵叶轮式泵是靠叶轮带动液体高速回转而把机械能 传递给所输送的液体。根据泵的叶轮和流道结构特点的不同,叶轮式泵又可分为:离心泵(centrifugal pump)轴流泵(axial pump) 混流泵(mixed-flow pump) 旋涡泵(peripheral pump) 喷射式泵(jet pump) (二)其它分类 1、泵还可以按泵轴位置分为:(1)立式泵(vertical pump) (2)卧式泵(horizontal pump) 2、按吸口数目分为:(1)单吸泵(single suction pump) (2)双吸泵(double suction pump) 3、按驱动泵的原动机来分:(1)电动泵(motor pump ) (2)汽轮机泵(steain turbine pump) (3)柴油机泵(diesel pump)(4)

气动隔膜泵(diaphi'^m pump如图16—1为泵的分类图16-1泵的分类 二、各种类型泵在电厂中的典型应用离心泵凝结水泵、给水泵、闭式水泵、凝补水泵、定子冷却水泵、定排水泵、炉水循环泵轴流泵循环水泵往复泵EII油泵齿轮泵送风机液压油泵、磨煤机液压油泵、引风机电机润滑油泵螺杆泵空预器导向轴承油泵、空预器支撑轴承油泵、空侧交流密封油泵喷射泵主机润滑油系统射油器、射水抽气器水环式真空泵水环式真空泵第二节离心泵的理论基础知识离心泵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1、旋转的叶轮和泵轴(旋转部件)。 2、由泵壳、填料函和轴承组成的静止部件。正常运行时,叶 轮高速旋转,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位于叶轮中心的流体被甩向外周并获得了能量,使流向叶轮外周的液体的静压强提高,流速增大。液体离开叶轮进入蜗壳内,在蜗壳内液体的部分动能会转换成静压能。于是较高压强的液体从泵的排出口进入排出管路,被输送到所需的管路系统。同时,叶轮中心由于液体的离开而形成真空,如果管路系统合适,则外界的液体会源源不断地吸入叶轮中心,以满足水泵连续运行的要求。如图16-2所示。图16-2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一、离心泵的性能参数 (一)流量指泵在单位时间内能抽出多少体积或质量的水。体积流量一般用m3/min. m3/h等来表示。 (二)扬程又称水头,是指被抽送的单位质量液体从水泵进

常用三种真空泵的原理

常用三种真空泵的原理 水环式真空泵: 液环真空泵工作原理水环真空泵(简称水环泵)是一种粗真空泵,它所能获得的极限真空为 2000~4000Pa,串联大气喷射器可270~670Pa。水环泵也可用作压缩机,称为水环式压缩机,是属于低压的压缩机,其压力范围为1~2×105Pa表压力。水环泵最初用作自吸水泵,而后逐渐用于石油、化工、机械、矿山、轻工、医药及食品等许多工业部门。在工业生产的许多工艺过程中,如真空过滤、真空引水、真空送料、真空蒸发、真空浓缩、真空回潮和真 空脱气等,水环泵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真空应用技术的飞跃发展,水环泵在粗真空获得方面一直被人们所重视。由于水环泵中气体压缩是等温的,故可抽除易燃、易爆的气体,此外还可抽除含尘、含水的气体,因此,水环泵应用日益增多。 在泵体中装有适量的水作为工作液。当叶轮按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水被叶轮抛向四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形成了一个决定于泵腔形状的近似于等厚度的封闭圆环。水环的下部分内表面恰好与叶轮轮毂切,水环的上部内表面刚好与叶片顶端接触(实际上叶片在水环内有一定的插入深度)。此时叶轮轮毂与水环之间形成一个月牙形空间,而这一空间又被叶轮分成和叶片数目相等的若干个小腔。如果以叶轮的下部 为起点那么叶轮在旋转前180°时小腔的容积由小变大,且与端面上的吸气口相通,此时气体被吸入,当吸气终了时小腔则与吸气口隔绝;当叶轮继续旋转时,小腔由大变小,使气体被压缩;当小腔与排气口相通时,气体便被排出泵外。 综上所述,水环泵是靠泵腔容积的变化来实现吸气、压缩和排气的,因此它属于变容式真空泵。 罗茨泵的工作原理: 罗茨泵在泵腔内,有二个“8”字形的转子相互垂直地安装在一对平行轴上,由传动比为1的一对齿轮带动作彼此反向的同步旋转运动。在转子之间,转子与泵壳内壁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隙,可以实现高转速运行。 由于罗茨泵是一种无内压缩的真空泵,通常压缩比很低,故高、中真空泵需要前级泵。罗茨泵的极限真空除取决于泵本身结构和制造精度外,还取决于前级泵的极限真空。为了提高泵的极限真空度,可将罗茨泵串联使用。罗茨泵的工作原理与罗茨鼓风机相似。由于转子的不断旋转,被抽气体从进气口吸入到转子与泵壳之间的空间v内,再经排气口排出。由于吸气后v0空间是全封闭状态,所以,在泵腔内气体没有压缩和膨胀。 但当转子顶部转过排气口边缘,v0空间与排气侧相通时,由于排气侧气体压强较高,则有一部分气体返

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一、泵的分类 1.按工作原理分 2.按产生的压力分 泵按产生的压力分为:低压泵:压力在2MPa 以下;中压泵:压力在2~6MPa;高压泵:压力在6MPa 以上。 二、泵的工作原理 1.离心式泵工作原理 离心式泵的工作原理是,叶轮内的液体受到叶片的推动而与叶片共同旋转。由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使液体由中心向外运动﹐并获得动能增量。在叶轮外周﹐液体被甩出至蜗卷形流道中。由于液体速度的减低﹐部分动能被转换成压力能﹐从而克服排出管道的阻力不断外流。叶轮吸入口处的液体因向外甩出而使吸入口处形成低压(或真空)﹐与吸入池液面形成压差,因而吸入池中的液体在液面压力(通常为大气压力)作用下源源不断地压入叶轮的吸入口﹐形成连续的抽送作用。

离心泵的结构:

双吸泵结构图:

2.轴流式泵工作原理. 轴流式泵的工作原理是,旋转叶片的挤压推进力使流体获得能量,升高其压能和动能,其结构如图所示。叶轮1 安装在圆筒形泵壳3 内,当叶轮旋转时,流体轴向流人,在叶片叶道内获得能量后,沿轴向流出。轴流式泵适用于大流量、低压力,电厂中常用作循环水泵。 3.往复泵工作原理 现以活塞式为例来说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活塞泵主要由活塞1在泵缸2内作往复运动来吸人和排除液体。当活塞l 开始自极左端位置向右移动时,工作室3 的容积逐渐扩大,室内压力降低,流体顶开吸水阀4,进入活塞1 所让出的空间,直至活塞1 移动到极右端为止,此过程为泵的吸水过程。当活塞1 从右端开始向左端移动时,充满泵的流体受挤压,将吸水阀4 关闭,并打开压水阀5 而排出,此过程称为泵的压水过程。活塞不断往复运动,泵的吸水与压水过程就连续不断地交替进行。此泵适用于小流量、高压力,工厂中常用作加药泵。 4.齿轮泵工作原理 齿轮泵具有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主动齿轮固定在主动轴上,轴的一端伸出壳外由原动机驱动,另一个齿轮(从动轮)装在另一个轴上,齿轮旋转时,液体沿吸油管进入到吸人空间,沿上下壳壁被两个齿轮分别挤压到排出空间汇合(齿与齿啮合前),然后进入压油管排出。

隔膜泵工作原理

QBY型气动隔膜泵 可选择材质:铸铁、不锈钢、工程塑料、铝合 金、衬氟?一、概述:?气动隔膜泵就 是一种新型输送机械,就是目前国内最新颖 得一种泵类、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对于各 种腐蚀性液体,带颗粒得液体,高粘度、易挥 发、易燃、剧毒得液体,均能予以抽光吸尽。 气动隔膜泵其有四种材质:塑料、铝 合金、铸铁、不锈钢。隔膜泵根据不同液体 介质分别采用丁晴橡胶、氯丁橡胶、氟橡胶、聚四氟乙烯、聚四六乙烯、以满足不同用户得需要、安置在各种特殊场合,用来抽送种常规泵不能抽吸得介质,均取得了满意得效果、 二、适用场合: 由于气动隔膜泵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在世界上隔膜泵自从诞生以来正逐步侵入 其她泵得市场,并占有其中得一部分。如:喷漆、陶瓷业中隔膜泵已占有绝对得主导地位,而在其她得一些行业中,像环保、废水处理、建筑、排污、精细化工中正在扩大它得市场份额,并具有其她泵不可替代得地位。气动隔膜泵得优势在于: 1、由于用空气作动力,所以流量随背压(出口阻力)得变化而自动调整,适合用于中高粘度得流体、而离心泵得工作点就是以水为基准设定好得,如果用于粘度稍高得流体,则需要配套减速机或变频调速器,成本就大大得提高了,对于齿轮泵也就是同样如此。 2、在易燃易爆得环境中用气动泵可靠且成本低,如燃料输送,因为:第一、接地后不可能产生火花;第二、工作中无热量产生,机器不会过热;第三、流体不会过热因为隔膜泵对流体得搅动最小、

3、在工地恶劣得地方,如建筑工地、工矿得废水排放、由于污水中得杂质多且成分复杂,管路易于堵塞,这样对电泵就形成负荷过高得情况,电机发热易损。气动隔膜泵可通过颗粒且流量可调,管道堵塞时自动停止至通畅。 4、另外隔膜泵体积小易于移动,不需要地基,占地面极小,安装简便经济。可作 5、在有危害性、腐蚀性得物料处理中,隔膜泵可将物为移动式物料输送泵。? 料与外界完全隔开、 7、可用于输送化学 6、或就是一些试验中保证没有杂质污染原料。? 性质比较不稳定得流体,如:感光材料、絮凝液等。这就是因为隔膜泵得剪切力低,对材料得物理影响小。?三、工作原理: 1、以压缩空气为动力。 2、在泵得两个对称工作腔中,各装有一块有弹性得隔膜,联杆将两块隔膜结成一体,压缩空气从泵得进气接头进入配气阀后,推动两个工作腔内得隔膜,驱使联杆联接 得两块隔膜同步运动。与此同时,另一工作腔中得气体则从隔膜得背后排出泵外。一旦到达行程终点、配气机构则自动地将压缩空气引入另一个工作腔,推动隔膜朝相反方向运动,这样就形成了两个隔膜得同步往复运动。每个工作腔中设置有两个单向球阀,隔膜得往复运动,造成工作腔内容积得改变,迫使两个单向球阀交替地开启与关闭,从而将液体连续 地吸入与排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