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中美健康管理发展模式比较看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发展

从中美健康管理发展模式比较看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发展

从中美健康管理发展模式比较看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发展
从中美健康管理发展模式比较看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发展

从中美健康管理发展模式比较看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全民健康也出现了当时美国的类似问题。

由中国保健协会领导、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组织、历时半年撰写的《中国保健用品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真正健康的人约占5%,亚健康状态者所占总人口比例则高达77%,即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已超7亿。

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成人高血压病患病率为18%,患病人数将近两亿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确诊患者2.6亿,慢性病已成为中国的主要死亡杀手,每年全国死亡总人数约1030万,慢性病导致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

2011中国慢性病防控论坛,卫生部部长陈竺用“井喷”向与会者描述中国慢性病防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如今这一严峻形势已经日趋突显,中国已迈进老龄社会,慢性病将成为接下来中国整体发展巨大的隐形负担和最突出的社会矛盾之一。

在美国健康管理产业蓬勃发展。而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较慢,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依然处在初级阶段。我们主要通过分析中美健康产业发展模式,来观察我国健康管理产业运行规律。

一、中、美健康管理产业发展模式比较

1、美国的健康管理发展模式——三方受益模式:

健康管理公司是配角,受保险公司委托对投保人进行健康管理,以减少保险公司的医疗费用支出。

在这个健康管理保险公司减少支出、健康管理公司在医疗支出减少额中分配收益、保户被动参加获得健康的改善;三方受益的模式推动了美国健康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健康管理公司和保护之间没有利益关系,健康管理公司可以不考虑盈利,选择无经济性的最优的改善计划,例如膳食、运动、戒烟、限酒等简单方式,就可以获得健康水平的大幅提生。

2、中国健康管理发展模式——简单市场模式

中国健康管理行业不同于美国,独立于各个行业,成为市场主角。直接面对个体和单位客户;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而获得收益。对单位客户,其价值模型与美国相同,通过减少医疗支出获得收益(由于医保普及,单位客户越来越少);

不同于美国,中国健康管理主流市场是个人客户市场。服务模式是简单的市场模式;健康管理公司并没有受雇于医疗保险和单位(健康管理费用未纳入医保),而是通过对健康改善来获得收益的。

其服务产品首先强调经济性,否则健康管理公司无法生存;其次才是健康管理效果——健康改善、医疗费用降低。

4、中美模式比较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将会比较缓慢。其原因:

1)产业发展核心源动力社会医疗保险缺位,导致我国健康管理产业注定为高端

人群服务。

2)单位市场由于社会医疗保险的普及将逐渐萎缩。

3)在个人健康管理市场中,可管理的内容受到限制,不具备美国健康管理公司

功能的广泛性:

A.健康管理只能涉及:生活方式干预和疾病管理

B.长期健康管理需求被抑制:

●个体缺少长期健康管理质量评价能力,靠知识和信念坚持;而能够做到这一

点的是高知识高素质阶层。

●医保未介入,长期健康管理支出和医疗费用下降是否产生正效益并不确定;

必须面对重健康轻成本的富裕阶层。

●健康管理公司主要关注经济性,没有积极性指导个人用最小投入取得健康改

善的最大收益。

C.短期服务——体检,得到很好发展

●体检行业因为效用明确,费用清晰而受到青睐;

●体检行业是单位客户和个人客户的共同需求;

●体检行业利用检查结果,向后延伸,进行健康评估和改善建议。

5、慢病形势严峻,医疗保险的介入,将是产业高速发展的契机

陈竺部长以“井喷”慢病爆发的特点。慢病问题处理不好,将成为国家发展巨大的隐形负担和最突出的社会矛盾。对慢病的预防和管理需求最为迫切的市政府。在这种条件下,医疗保险有可能介入健康管理行业。

我国医疗保险是健康管理产业最为成熟和规模巨大的潜在客户。理论上,健康管理的费用纳入医保,将有利于医疗服务支出的大幅下降。在发展趋势上,沈阳已将健康体检纳入医保,北京也在研究将体检纳入医保;社会医疗保险介入健康管理产业的趋势是明显的。医疗保险的介入,将是我国健康产业高速发展的开始。届时,有可能出现大批医疗保险定点的健康管理公司和医院的健康管理项目。

现在一些商业医疗保险正在出现,也有的正和和健康管理整合,虽然较少,但应引起关注。

6、现有模式下,我国健康管理公司的目标市场

1)最具现实性和潜力的市场——地区财政

地区政府负担大量职员、事业单位的医疗开支。有动力聘请健康管理公司,以降低不断增长的医疗费用,构建三方收益的发展模式。

2)国际跨国企业

国际跨国企业有着成熟的健康管理意识,同时也具备消费能力。企业委托同样可以构建三方受益的健康管理模式。但国际跨国企业同样要求国际水准的健康管理服务。(中医养生保健难以实施)

3)成本不敏感的健康追求者——高端人群

成功人士具备消费能力,对健康的追求高。同时,该人群需要深度教育就可以接受健康管理的理念,所以是健康管理公司的优质客户。健康公司需要提供高端人群认可的医生资源、技术设备和服务。现在众多的健康管理公司将高端人群定位为目标客户。

4)竞争但又不确定的——体检市场

体检市场个人需求和单位需求,以及以后可能的保险需求的结合点。但具有竞争性强和不确定的特点。一、很过国内外企业、医院自身都瓜分和占领了体检市场并开始延伸,其中代表的慈铭健康管理集团已经准备IPO,竞争格局逐渐固化,进入壁垒提高。二是如果医保介入,但无法确定对公立和民办医院有相同的政策,有可能全面打破现有格局,造成行业洗牌

5)合作伙伴——医疗机构

健康管理平台与医疗机构整合,共同分享健康管理成果。

6)没落的市场——大型企业集团

自己负担医疗费用的大型企业集团,构建三方受益的健康管理模式。但随着全民医保的推进,这个市场逐渐消失。

7)成本敏感的大众市场

对成本敏感的大众市场,开发短期效益明显、效用可量化的低端服务项目,面向大众市场。例如:健康管理教育

健康管理教育对消费能力有限的普通大众人群,通过半公益半有偿的健康管理教育,使他们具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自己使用低成本或者“0”成本的方式(饮食、运动、戒烟、限酒、睡眠、心理改善等)获得大部分的健康管理收益。

二、除发展模式外,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环境还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宏观上,美国政府将健康管理定位为国家战略,为健康管理组织立法,推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健康计划。而我国卫生提出“健康2020”,推出“治未病”工程。但总体上支持力度不足。一、社会医疗保险未介入;二、相关政府部门重视不足;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致使行业质量和素质参差不齐。

2、缺少关键适宜技术(只能采用医疗技术或者非医疗保健)

随着健康管理的实践和研究不断扩展,美国发达的流行病学、管理科学和行为医学为健康管理在美国成为一门新兴产业提供了理论和实践。而我国由于机构学科建设滞后,科研与学术研究薄弱,对健康管理关键适宜技术的集成创新应用不够,服务模式与路径陈旧,服务提供单一、水平低,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3、健康管理的人才瓶颈短期内无法解决(需要人才共享和医疗人才支持,连锁加盟或和医院整合)。

目前我国健康管理师只有1400人。另外,健康管理涉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营养学、运动医学、心理学、管理科学、行为医学等等,能以健康的视角,设计个体的健康管理方案,从不同学科优化选择干预措施,需要管理型全科医生,这种高级健康管理师在国少之又少。

4、非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公司经营混乱,信用缺失(需要可信赖品牌)。

无医疗背景开健康管理公司,服务内容复杂,无序竞争现象突出,诚信缺失,健康管理沦落为营销手段。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

三、在我国健康管理公司的经营模式

我国健康管理公司除体检行业,其它都发展平平。其主要模式为:

1、体检主导型

体检是健康服务领域最成熟市场,也是客户接受度最高的健康服务品种。客户基数大,利润高、现金流稳定,进入者众多。为建立竞争优势,部分体检中心进一步向后延伸,完善健康管理。

2、中药调理型

健康管理特点在对疾病的前瞻和预防,但是亚健康相对西医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位概念。而中医却能很好得诠释亚健康形成发展,并迅速提供解决方案。中医国粹,有大批的拥护者,具有深厚市场基础。

但中医是经验学科,不能定标定量,对人力资源的要求高。其应用于健康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3、资源整和型

为了生存和发展,健康管理公司充分利用和整合当地资源。一、绿色通道:联合各大医院及院内专家,便捷会员就医,包括就诊预约、专家预约、优先住院和优先手术;二、进一步整合三甲医院稀缺人力资源及高端仪器设备,连锁加盟,为私人诊所和中小医院提供检验、检查、会诊等服务,提高了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4、自我服务型

依托大集团的需求而发展,前身类似医务室。大集团出于降低医药费,提高员工素质,提高生产率考虑,把医务室改为健康管理公司。依托集团解决生存问题,借助集团无形资产进行市场拓展。

5、技术服务型

从宏观需求着眼,从技术研发着手,为健康管理公司和体检机构提供一些标准化的服务工具或服务。软件、电子商务、医疗器械开始介入这种服务模式。诸如标准化的体检报告、体检过程控制及数据电子化、导医挂号、慢性病评估、心理素质评估、亚健康评估、运动处方、疾病在线或无线管理等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标准化和网络化,不受地域限制。

6、私人医生型(会所、俱乐部)

目标客户锁定成功人士,广泛整合医疗资源尤其是稀缺的医生资源,通过精细入微的服务来赢得市场,运用各种增值服务来获得商业利润。针对工作繁忙、亚健康和高危人士,提供高端的健康服务,帮助预防疾病、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整体健康状况。对于慢病会员,着力于疾病管理,提高生活质量。聘请医疗专家提供精湛医疗技术和国际化医疗服务。这是大多数健康管理公司的路径。由于私人医生是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源的稀缺限制了它的运营规模和服务人数,所以连锁加盟或特许经营形式成为必然。

四、我国民营健康管理公司商业模式介绍:

总体而言,民营健康管理公司瞄准高端客户,以体检为核心,适度后向延伸,专家团队、现代设备、高端服务。除上述服务外,相对有特色的是,爱康国宾实现了网络平台和实体平

台有机的结合;慈铭集团的国际化合作和养老养生。

1、爱康国宾:整合网上网下资源

爱康网和国宾医疗以各50%股权对等的形式宣告爱康国宾集团的成立。

爱康和国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模式:爱康网作为想成为健康领域的“携程”,一个纯粹网络平台、会员制、不经营任何实体、只做桥梁和管理,两端分别连接的是会员和医院。国宾则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构建起实体医疗网络,服务设置、定位与慈铭类似。

爱康国宾就像携程与如家这对黄金搭档一样;一方面,爱康网通过掌握的企业和个人的双重客户资源为国宾体检带来稳定的生意;另一方面,国宾也为爱康网着了陆。比如新成立的上海国宾浦东体检中心已经尝到了合并的甜头,在浦东国宾成立的短短3个月中,接近一半客户来自爱康网。

爱康国宾通过“IT+健康管理服务”的模式为其会员服务,爱康国宾的会员可以享受到从健康档案、体检、健康评估、一对一的健康专家咨询、就医绿色通道、专家约诊到健康保险的各种服务。爱康国宾则根据会员等级不同,收取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的会费。

这样爱康国宾形成了“两个服务网络一个平台”。“两个服务网络”分别是:一、爱康网以前的业务,国有的三甲医院交易通道,通过网上咨询安排病人看病;二、国宾服务网络,主要是做两件事情,一个是健康体检,一个是家庭医生。“一个平台”是指电话服务中心,爱康国宾现在拥有200多个坐席的电话服务中心。

2、美兆:定位高端,采用会员制

美兆体检是台湾美兆健检集团和北京市体检中心共同建立的,目前国内就此一家。公司投资500万美元,体检医疗面积3000平方米,是美兆集团在大陆地区的第一家旗舰店。美兆的定位是高端人群,体检一次起码需要2500元。

据公开资料介绍,美兆体检在流程上采用电脑排队制。会员来到美兆接受健检服务,从报到开始,就全部进入电脑管控系统。会员进行体检过程的安排,全部靠出入每一检查站的刷卡记录,由电脑自动检测当事人的健检项目,立即在荧幕上告知当事人下一站应该前往何处。这样可以将会员的等待时间降至最低,同时也提高服务成效。所有的检查结果资料,以及个人生活习惯资料,都会在4个小时内汇整成为总结报告,当场由医师进行总结说明,交给客户带回。

美兆健康检查项目的设置从内到外细分为23站34大项100小项的检查。美兆会为每一个会员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包括基本资料、健检资料、健康日志、健康讯息等,并在美兆网站上建立一个相应的个人专属网页,便于会员查询和保管。

美兆的主体方式是推行会员制,它的健康会员卡制度是依照家庭成员组合及需求设计的,从单人卡、双人卡,到7人卡不等。无论购买哪种卡都是一人入会,全家人都可以享受同样的服务。另外,美兆还在每个会员家庭中培训一位“家庭健康管理师”,对家庭生活、

饮食、疾病预防等做有效的咨询与指导。美兆在推销会员卡时,采用类似保险代理人的推销模式,在收入阶层较高的社区通过一对一的推介,让客户购买其会员卡。

3、我佳:“医生围着病人跑”

坐在米白色的沙发上,闻着百合花传来的阵阵幽香,闭上眼听听音乐,各科室医生就会轮流来到身边,帮你完成体检。总部位于深圳的我佳健康体检管理中心的核心理念就是打好服务牌,在体检过程中让“医生围着病人跑”,并力求通过流程制度的完善确保后续健康管理的实现。

我佳健康体检管理中心创立,在武汉迅速扩张,一年之内开办了3个分店。并于2006年底挥师南下。以深圳作为总部,实施在珠三角打造品牌的战略。以珠三角为基地打造品牌之后,又开始进军长三角,在上海、苏州等地开办分店,辐射到成都中西部地区。

在扩张模式上,目前我佳仍采用直营模式。开设每个分店的资金需求量非常大,主要花费用于采购先进的体检设备。体检市场的盈利也非常可观。据他测算,每个分店运营三年就能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现在其扩张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进一步发展后将引入风险投资,并最终推动上市。

我佳的定位很明确,主要针对中高端客户及团体客户。他认为,吸引高端客户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高质量服务。客户进入体检中心就进入了一个个独立套房,让“医生围着客户跑”,客户只要在房间里听听音乐看看电影,不同科室的医生就会轮流来到房间为客户完成一站式体检服务。为了争夺团体客户市场,他们还专门备有六台豪华流动体检车,具备完成全套体检的要求;以便提供便捷的上门体检服务。

民营体检中心多采用连锁模式,随着公司快速扩张,最重要的是加强内部管理,实现流程规范;我佳进行了质量体系ISO9000的认证。做好了内部管理流程的控制,保证了体检的质量。我佳的核心竞争力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有流程和管理环节的制度化标准化,另外就是打造真正的健康管理。从制度上去规范落实健康管理的各项核心内容。如给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定期进行检后随访、提供健康知识讲座、在线咨询、心理咨询、口腔护理等服务,并同时提供运动健身计划指导、个人营养膳食指导、中医调理指导等方案。

4、香港体检:体检+诊断

香港体检与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组建的中山医康健医疗中心(下称医康健)在广州设立,意味着香港体检正式进入内地市场。相比目前内地体检中心的经营模式,医康健将沿袭其香港的做法,提供“体检+诊断”服务,并与设备缺乏的中小医院展开广泛合作。

康健国际从香港创业板转到主板上市,已发展为香港规模最大的医疗集团。香港体检作为其旗下子公司,也已经成为香港最大体检和医学诊断机构。该公司采用自营与收购并行的模式迅速扩张。

在广州开张的中山医康健医疗中心是香港体检迈入内地市场的第一步。该中心预计占地6700平方米,将投资1个亿,其中光设备投入就高达6000多万元。

其商业模式有别于内地其他体检中心,主要针对亚健康人群以及进行常规体检,将沿袭香港的做法,采用“体检+诊断”的方式来运行。即不仅运用高端设备来帮客户体检,在发现问题后还会邀请粤港专家来进行权威医学诊断。并开通绿色就医通道,根据客人需求安排他们到香港乃至海外治疗。

基于此,他们的一个特色业务就将是和广大缺乏设备的中小医院合作。中小医院缺乏设备,造成了大小病都要到大医院去看的现状。他们将充分发挥自己的设备优势和专家力量,为中小医院提供后台支持。医康健的目标就是建设成为“设备第一、服务第一、诊断第一”的体检中心。在客户群体方面,医康健主要针对高收入人群以及港澳台外商人士,体检套餐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他们希望三年左右能收回成本。

5、慈铭集团:健康体检、医疗+会所、养老养生

十年间,慈铭体检集团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建立33家自营店,拥有员工6000人,包括来自20余家三甲医院的4000余名在册医护人员,12名中科院院士,建立了与国际化医疗水平接轨的千名“中外专家医疗库”,高端、精密、全面的检验设备仪器,不断完善、升级的国内首家自主研发体检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以“健康体检”为主的“慢病管理、就医绿色通道、健康保险、国内(外)转诊、医疗旅游、私人医生”等健康管理服务,创建了国际化的“中国式健康管理链”体系,构建了“预防、诊疗、养护”一体化的全程健康管理平台,自主研发了独具特色和个性化的体检套餐40余个,体检人次超过600万,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企业客户25000个,年体检量超过200万人次,成为引领中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的佼佼者和领导者。

“医疗+会所”模式构建高端医疗产业格局

2012年,慈铭举10年之功,斥巨资创建了慈铭奥亚国际医疗会所。慈铭奥亚定位为“中国首个七星级医疗会所,世界名流健康管理机构”,以“会所+医疗”创新型的业态模式,创新地将医疗纳入会所的空间,将会所的精致服务融入到医疗服务中,丰富了中国医疗服务的模式。

集十年健康体检的科学证据和经验,融合国内外医学科学和预防医学研究成果,推出了以“中国私人医生定制化服务”为基础的“系统化个体定制健康管理方案”、“1+365健康管理流程”和“量化健康养护体系”,以国际首脑级专家组围诊服务形式,开辟中西医合璧特色之路。其中,“私人医生高级定制集成”是奥亚全新的产业和服务管理模式,它通过联合全球优质医学资源,形成对顾客更大个性化视野和更高健康内涵的利益规划,为有高端需求

的顾客提供了一种私密、长效、系统、高效的医疗服务保障方式,这种革新将带来此一产业效能的整体升级。

抢滩医疗养老养生新市场

年初,慈铭健康管理集团成功与美国大型医疗养老产业集团REES国际养老公寓集团签下合约,双方就合作医疗养生养老、国际老人交换养老医疗旅游等相关项目,达成共识,并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此次大型养老医疗合作项目的定位除了满足国内高端养老需求之外,还同时承接国际养老外包业务,即为日本、美国等老人来华养老提供服务。双方今后将着力共同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化、国际化的现代健康医疗养生养老示范园区,将对推进中国医疗养生养老产业的发展,迈向规范化、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研究现状及启示要点

?综述?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研究现状及启示 李桂蓉 621000四川省绵阳,绵阳市中心医院眼科 DOI: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6.08.040 【摘要】 慢病的健康管理是目前医疗延伸服务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本研究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慢病健 康管理的发展、慢病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国内现行慢病健康管理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认为慢病健康管理需要 明确对象与标准、建立多方联动的信息化机制、以政府和法律为保障的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多部门联合的分 级诊疗实施,试图为慢病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慢病; 健康管理 Thesituationandenlightenmentofmanagementandresearchonchronicpatients'healthLiGuirong. 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MianyangCentralHospital,Mianyang,Sichuan62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Atpresent,healthcareforchronicdiseasesisthehighlightofmedicalextendedserv- ice.Thearticlehassystematicallydemonstratedthedevelopmentandmanagementmodesofhealthcareforchronic diseasesbothathomeandabroad,andalsoraisedvariousproblemsinthecurrentmanagementmodel.Itisnecessary tofindthecorrectobjectsandstandards,andbuildaninter-connectedandall-roundmechanismbasedoninforma- tionandapowerfulgrass-rootmedicalgroupbackedupbythegovernmentandlaw.Wecallfortheclassifiedimple- mentationbyjointeffortsofalldepartmentstoprovidevalidtheoriesforhealthcareforchronicdiseases.【Keywords】 Chronicdisease; Healthcontrol 慢病已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1]。慢病健康管理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导,通过对慢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提供系统、全面、全程、连续、主动、综合的健康管理措施,以促进健康,延缓疾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从而延长人均寿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管理模式[2]。慢病健康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20世纪80年代形成体系并迅速在英国得到推广[3-5]。慢病健康管理对象主要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疾病[6]。因其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低知晓率和控制率特点,给国家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成为了目前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 1慢病需求的增加推动慢病健康管理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的病种归入慢病的范畴,人口老龄化趋势导致越来越多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和伴随多种疾病的老年人增加,因慢病而引起的发病和死亡比例呈直线上升趋势。预计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负担来自慢病问题[7-8]。我国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将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费用、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等作为改革措施[9],使得更多的慢病患者无法在医疗机构享受医疗服务,催生并促进了慢病管理学科和延伸护理的建立与持续发展。国家卫计委出台的《中国慢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10]提出:关口前移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拓展服务以及时发现管理高风险人群;规范防治以提高慢病诊治康复效果;明确职责以加强慢病防治有效协同;抓好示范,提高慢病综合防控能力;共享资源,完善慢病监测信息管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更是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提高对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老年慢病患者等人群提供长期护理、康复、健康教育、临终关怀等服务的能力[11]。 2国外慢病健康管理的发展特点 2.1 慢病健康管理起源早、发展快、管理系统日趋完善慢病健康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60年美国开始进行“全民健康与营养调查(NHIS)”,开启了慢病健康管理之路,之后英国、芬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陆续开展慢病管理,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健康管理体系。美国政府认为慢病健康管理关系到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一直致力于积极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及建立慢病健康管理体系[12]。英国和芬兰主要以社区卫生服务推进慢病管理体系,他们认为只要改变影响健康的不良生活为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慢病的进展。而日本则主要以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师为特色,并且有政府和民间的健康管理组织合作为慢病患者提供健康服务[13]。外国学者认为,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需要完成疾病治疗管理,在慢病健康管理过程中产生新的角色及在工作、家庭和朋友中新的定位,还有如何正确面对疾病所致的情绪这三方面的任务[14]。经过30余年的实践证明,国外的慢病健康管理理念及体系已趋于完善,并成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健康管理师职业特点及前景分析

健康管理师职业特点及前景分析

健康管理师职业特点及前景分析 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标志。全面建小康,首先要保健康。在人口的平均寿命日益延长、慢性疾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健康维护及改善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生命质量及减轻社会负担,是我们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推出健康管理管理师岗位能力培训课程。 1、和卫生部职业培训相比的优势 2005年国家劳动部公布健康管理师新职业后,由卫生部人才中心负责培训,地方合作机构局限于医学类院校,且报考条件要求很高,考试通过概率极低,以至于培训机构很难循环开班。现在卫生系统内培训主要是针对医务工作者进行医学基础知识的培训,而市场真正需要的是适合市场发展的健康产业人才及复合型营销服务人才。健康管理师岗位能力培训项目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为提升岗位能力所开发,重点突出健康管理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符合市场所需要的营销服务人才和服务性健康管理人才需求。 2、和地方劳动部门职业培训相比的优势 地方劳动部门发证的项目大多是由政府直接补贴进行再就业岗位培训,该项目只能是劳动系统职业培训学校

才有资格进行申请,其他教育部门和工商系统注册的培训机构无权开展。即使劳动系统机构开展这种项目,在当地也不具备惟一性,大家都可以做,收费很低,成本很高,利润甚少,难以维持生计。而我们的项目针对合作机构有市场保护,由国家部委直接发证,不受通过率的限制,且通过率高。 3、独特的教育模式 健康管理师采用的教育体系:精品课程+软件工具+网站服务一体化的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随培训专用教材免费赠送一款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研发的“营养卫士”营养教学软件,为学员提升信息化知识和开展营养工作提供了专业工具支持。中国营养师网特此开通就业推荐频道和全国学员互动空间,为培训机构和学员提供了学习期间与学习后的系列服务。这是其他项目不能相比拟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具备‘一听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这个特点。 4、严谨、科学、适用的教材体系

健康管理的营利模式及体系构建

健康管理的营利模式及体系构建引言 在80年代,跟随西方工业发展的脚步,中国喊出了“管理出效益”的口号。从此,中国企业管理开始进入了精耕细作的时代。90年代,一些高科技公司提出了“管理出技术”的理念,一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由此身价百倍,技术创新走出了神秘的“黑匣子”首度和管理联姻。21世纪伊始,一个新的声音从美国破空而来,“管理出健康!”于是,健康管理的理念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开始了漫漫的探索之路。 美国的研究认为,健康是可以管理的,只要对诱发疾病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那么得病的概率将大大降低。根据我对健康管理的理解,它的内涵可以表达为10个字,那就是健康、个性、过程、科学、管理。 健康是对服务领域界定;个性化是指根据客户个人特殊的健康状况提供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它一般有量身定制的内涵;过程是指管理的重点在健康演变的过程,揭示生活中的健康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管理。健康管理的重点是在疾病产生前进行有效的控制,期待的结果是健康而不是疾病。一旦患病,其结果就属于医疗的范畴了,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服务的连贯性,有些健康管理机构也提供医疗等延伸服务;科学是指健康管理利用疾病预防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IT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手段,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所谓管理,它提供的就不是某个单一的服务项目,而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由不同的管理服务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可分解可量化,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健康管理的理念传入中国后,众多有识之士纷纷看好这个新兴的市场,一时风起云涌,在短短数年间迅速使健康管理成为发展一个产业。仅以杭州为例,三年间就冒出十五家健康管理机构,这还不包括那些三甲医院、疗养院正在筹建很多健康管但奇怪的是经过五年的发展以后,的国际保健中心和衍生服务机构。. 理机构开始进入调整期,目前杭州的健康管理公司已经先后有三家倒闭,四家调整了业务方向,还有三家业务基本属于停顿状态。据了解,这一地方性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那么为什么一个朝阳产业在短短五年间,会出现这么惊心动魄的潮起潮落呢?这里面,应该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和总结的经验教训。 本文试图对健康管理业的营利模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就健康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大家分享。 健康管理公司的主要营利模式 要了解健康管理业的现状,就有必要对健康管理公司的营利模式和业务构架进行分类。目前国内的健康管理公司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一、体检主导型 体检是目前健康服务领域最成熟的营利模式,也是客户接受度最高的健康服务品种。由于其客户基数大,利润率高、现金流稳定,各地体检中心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为了充分挖掘客户资源的消费潜力,部分体检中心开始介入健康管理服务。但是由于体检中心的初始团队架构设置和工作重心的调整没有及时跟上,目前还没有发现特别成功的案例。但是由于体检中心拥有大量客户资源,具有最合适的服务切入点,只要操作得当,在体检中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健康管理公司将将垄断健康管理行业的半壁江山。

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作者:[程蕾]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一、行业的现状、规模以及所处的生命周期(一)行业现状与规模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相关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成为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6%,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10%。在我国,健康产业仅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左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分析,中国健康管理市场保守估计将呈20%的年增长率发展,2014年中国健康管理市场预期将达1075亿元,2018年将达到2188 亿元。可以说,健康服务及相关产业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1、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卫生费用支出情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3年,美国卫生总费用支出26565亿美元,占GDP比重17.60%,日本卫生总费用支出5400亿美元,占GDP比重9.20%,德国卫生总费用支出4114亿美元,占GDP比重11.50%,英国卫生总费用支出2321亿美元,占GDP比重9.60%,中国卫生总费用支出3649亿美元,占GDP比重5%。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卫生支出占比相对较低。

美国健康管理综述

美国健康管理综述 张骞健康客BLOG ?美国健康管理起源和发展 ?美国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美国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美国健康管理现状 ?美国健康管理成果 ? 一、美国健康管理起源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保险业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保险公司将客户依据健康状况进行分类,那些可能成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被分别交给不同专业的健康或疾病管理中心,他们采用健康评价的手段来指导病人自我保健,并对其进行日常后续管理,以增进健康,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赔付,从而为保险公司控制了风险,为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9年,美国政府出台了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的政策。正是尼克松政府降低了医疗保健中的政府职能,将之推向市场,使原来单一的健康保险赔付担保转变为较全面的健康保障体系,并于1971年为健康维护组织(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简称HMO)提供了立法,特许健康管理组织设立关卡,限制医疗服务,以控制不断上升的医疗支出。 如今,健康管理组织也统称为“管理医疗模式(ManagedCare)保险制度”,终于取代了美国部分的医疗保险。上世纪90年代,企业决策层意识到员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及发展,这种觉悟使健康管理第一次被当成一项真正的医疗保健消费战略,企业决策层开始为员工健康的投资,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美国企业非常重视健康投资,其中医疗保险起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老板有500个员工。今年有10个员工中风,明年有6个员工心肌梗死,保险公司肯定会提高公司的医疗保险费。我们知道,保险公司是不可能光做赔本买卖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中风和心肌梗死是可以预防的。于是,就有人看到了商机。健康管理公司也就应运而生了。比如说,健康管理公司在分析了公司的医疗保险费用情况后,就会提醒企业负责人: 我们注意到:你的公司已经连续3年每年医疗保险都涨了10万美金。这样长期下去,有一天,贵公司的利润将会完全被医疗保险的费用所抵消。我想,你是不希望看到那一天到来的。我们健康管理专家,可以帮助你解决医疗保险费用不在继续上涨。当然我们不会提供免费午餐。我们要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还要您的配合。

健康管理行业运营模式

健康管理行业运营模式 国内健康管理行业运营模式简析 中国“健康管理”的提出发展至今接近10年,但是健康管理在中国尚为雏形阶段,目前健康体检服务为健康管理中的主导,健康咨询、就医指导和健康教育讲座为后续的辅助支持服务,而具有真正中国特色的系统完整的健康管理机构仍未诞生~ 对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现况分类分层予以分析: (一)医院服务模式(公立医院开设的体检中心或体检科) 功能设置:与健康体检行业发展迅猛,其经营模式最成熟,最容易复制,最容易被客户所接受,以及检测设备先进齐全、专业技术水平高、专家资源丰富,人群需求大,利润高,现金流回收快,为医院创收的新途径、就医便捷等因素有关。目前现状:以体检为主导,检后就医服务(专家特诊、住院、手术协调等)为辅助,少部分开展了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管理服务。日前大部分医院体检中心已看准健康管理市场的发展前景,正在帷幄运筹开发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与干预技术手段,处于筹划启动服务阶段。 (二)专业体检中心服务模式(民营企业创办的体检中心或门诊部、疗养院) 功能设置:与健康体检行业发展迅猛,其经营模式最成熟,最容易复制,人群需求大,利润高,现金流回收快,有利于企业加盟连锁发展、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采集健康数据提供实体平台等因素有关。 目前现状:以健康体检为主导,检后咨询指导与健康教育讲座为辅助,为了充分挖掘客户资源的消费潜力和维护客户体检的忠诚度,一部分体检中心开展了健康风险评估与专项的健康管理服务。 例:深圳民营体检中心:瑞格尔健康管理中心、第一健康医疗、、爱康国宾、慈铭体检,

民营医院类:远东医院(博爱医院集团)、阳光医院集团、仁爱医院集团等都有涉足或者想涉足这方面。 (三)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服务模式(公立综合一级医院) 功能设置:预防、保健、医疗、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康复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目前现状:主要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中老年人四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进行疾病管理。定期开展健康宣教,如健康知识讲座深入各居委会开展卫生服务义诊活动和疾病咨询服务。 (四)第三方服务模式(公立、民营健康管理服务机构) 包括健康技术软件开发、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服务公司、健康咨询公司、健康保险公司、保健品公司、美容保健中心、养生馆、足疗、按摩中心、健身康体、健康管理、俱乐部等服务公司。 功能设置:以自身专业特点开展相关健康管理服务。 1、信息技术服务为主导:利用IT技术研发健康管理软件服务工具(健康体检系统管理软件、健康信息档案管理软件、健康风险评估系统软件),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为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机构提供健康信息数字化管理服务;(例:深圳天方达体检软件、北京博益美华KNY系统、北京易康数字健康) 2、网络信息服务为主导:利用现代通信设施,在信息化网络平台提供健康资讯服务、就医导航服务挂号、预约专家服务;(例:国康网、导医网) 3、健康产品服务为主导:以产品使用服务为核心(保健品、功能食品、美容用品等),为特定人群开展健康咨询与保健指导服务;(传统保健品公司) 4、健康检测服务为主导:亚健康检测、基因检测技术、动脉硬化检测、电子扫描代谢分析系统、人体成分分析、心率变异分析系统-精神压力分析、红外线热成像检测等,进行相关疾病早期预测与分析评估服务;(例:联合基因“易感基因检测”)

健康管理师职业特点及前景分析

健康管理师职业特点及前景分析 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标志。全面建小康,首先要保健康。在人口的平均寿命日益延长、慢性疾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健康维护及改善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生命质量及减轻社会负担,是我们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推出健康管理管理师岗位能力培训课程。 1、和卫生部职业培训相比的优势 2005年国家劳动部公布健康管理师新职业后,由卫生部人才中心负责培训,地方合作机构局限于医学类院校,且报考条件要求很高,考试通过概率极低,以至于培训机构很难循环开班。现在卫生系统内培训主要是针对医务工作者进行医学基础知识的培训,而市场真正需要的是适合市场发展的健康产业人才及复合型营销服务人才。健康管理师岗位能力培训项目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为提升岗位能力所开发,重点突出健康管理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符合市场所需要的营销服务人才和服务性健康管理人才需求。 2、和地方劳动部门职业培训相比的优势 地方劳动部门发证的项目大多是由政府直接补贴进行再就业岗位培训,该项目只能是劳动系统职业培训学校才有资格进行申请,其他教育部门和工商系统注册的培训机构无权开展。即使劳动系统机构开展这种项目,在当地也不具备惟一性,大家都可以做,收费很低,成本很高,利润甚少,难以维持生计。而我们的项目针对合作机构有市场保护,由国家部委直接发证,不受通过率的限制,且通过率高。 3、独特的教育模式 健康管理师采用的教育体系:精品课程+软件工具+网站服务一体化的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随培训专用教材免费赠送一款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研发的“营养卫士”营养教学软件,为学员提升信息化知识和开展营养工作提供了专业工具支持。中国营养师网特此开通就业推荐频道和全国学员互动空间,为培训机构和学员提供了学习期间与学习后的系列服务。这是其他项目不能相比拟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具备‘一听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这个特点。 4、严谨、科学、适用的教材体系 教材使用全国统一指定的《健康管理师培训教材》。 健康管理师课程体系: 健康管理理论基础 ★健商与健康管理 ★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健康相关医学基础知识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健康管理实践操作 ★健康状况的信息管理

中国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1健康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健康管理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所谓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健康管理立足于找出隐藏在人群中可能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预防或解决。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 健康管理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性化健康事务性管理服务,它的应用范畴现在主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与管理。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以及肿瘤等。 健康管理可根据个体的健康信息对健康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和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使人们能够有目的的主动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减少患病机率和降低医疗费用,最终提高生活品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期望寿命的延长以及慢性病机率的上升,人们对健康维护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建立健康管理模式对提高和改善国民身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2对我国居民健康程度分析与结果 2.1影响人们健康的危险因素 目前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现代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也是目前影响人类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2005年全球有4100万余人因疾病死亡,其中59%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以慢性病为主的疾病死亡数占总死亡数70%,每天约有1.3万~1.5万人死于慢性疾病。这些慢性病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癌症,脂肪肝而导致的肝脏疾病等,现在也把这些疾病称为“富贵”病,因为这些疾病都是在我们生活改善以后的近几年才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在以前的生活不好时,这些疾病的发病率是极其低的,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是一些传染性疾病。 笔者认为,最主要是因为人们还没有树立健康的管理观念,没有预防保健的意识。在生活物资极为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许多过去没有的东西现在可以随便消费,。同时由于缺少相关知识,因此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指导,乱吃乱喝,毫无节制。例如,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油炸、烧烤等味美却含有强烈致癌物的食品,农药残留的食品,加上人为的掺入一些毒害物的加工食品等,这些都是对健康有极大负面影响的。 另外,现在社会的竞争压力,使得人们,尤其是所谓的白领的工作压力骤然增大。心理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却没有适合的调节放松方式,加上过度的饮酒吸烟,更进一步加重了身体的负担,为慢性疾病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2.2当前人们的健康程度 来自卫生部统计资料:根据全国36个城市的疾病监控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人口的健康程度不容乐观,其中以心脑血管疾病为第一位,恶性肿瘤为第二位,特别是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和死亡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糖尿病的高致死率和致残率,其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各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已成为易患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处于所谓的“亚健康”状态,特别在沿海和经济发达的城市,其中,北京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是76%,上海73.49%,广东74.41%。 2.2.1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水平和变动趋势 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为1.7亿多。与2001

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现状和方向的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现状和方向的分析 作者:张雪燕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体检中心,400062 刊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英文刊名: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年,卷(期):2009,6(24)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6条) 1.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 2006 2.莫建勋;王庆林;向月应基于整体医疗理论的健康管理[期刊论文]-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7(04) 3.王永娟;孙一文健康体检是实施健康管理的最佳时机[期刊论文]-现代医药卫生 2005(13) 4.周勇;罗敏;龚玉荣新形势下健康医疗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全科护理 2009(03) 5.胡薇薇三级综合医院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探讨[期刊论文]-现代医院管理 2008(25) 6.黄建始美国的健康管理:源自无法遏制的医疗费用增长[期刊论文]-中华医学杂志 2006(1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马丽斌.马爱霞.Ma Libin.Ma Aixia对发展我国健康管理产业的探讨[期刊论文]-上海医药2007,28(1) 2.吴寿洲治未病的文献学研究与思考[会议论文]-2009 3.黄海红从健康体检行业看健康管理产业的趋势[会议论文]-2009 4.许志伟我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结合的意义[期刊论文]-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21(12) 5.马莉娜.孙守忠我国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医学信息2009,22(7) 6.中国医疗和健康产业投资(提纲)[会议论文]-2007 7.2020年中国健康与医疗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会议论文]-2004 8.白书忠.BAI Shu-zhong中国健康管理及相关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期刊论文]-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6) 9.盛文翔.洪海鸥我国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期刊论文]-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 10.孔静霞健康管理——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新契机[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1) 引证文献(1条) 1.王烨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期刊论文]-河北医学 2012(1)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6416495764.html,/Periodical_jyyxylc200924053.aspx

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作者:[程蕾]???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一、行业的现状、规模以及所处的生命周期(一)行业现状与规模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相关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成为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6%,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10%。在我国,健康产业仅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左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分析,中国健康管理市场保守估计将呈20%的年增长率发展,2014年中国健康管理市场预期将达1075亿元,2018年将达到2188亿元。可以说,健康服务及相关产业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1、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卫生费用支出情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3

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国内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健康管理的概念提出和实践最初出现在美国,生存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人群不断增长直接导致美国医疗卫生需求过度增长。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传统的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对不了新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了。在美国,最先应用健康管理的是保险行业。20世纪60年代,美国保险业即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医疗保险业的管理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部分健康人仅用很少的医疗费用,而一小部分人却不合比例地用掉了大部分医疗费用。因而找到那些可能导致高费用的人并采取措施来减少他们的医疗费用对保险业来说尤为重要。应用健康管理技术可以早期鉴别出高危人群,通过健康管理减少投保人的患病风险,从而减少保险的赔付费用。健康管理既能提高个人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个人对健康保险的信任度,又能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增加行业收益,使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双方受益。20 世纪 90 年代,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员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员工或其家属的健康出现问题会直接造成的生产率下降。有研究发现,员工的健康出现问题时,雇主不仅要花费医药开支,同时还意味着要承担因员工健康问题造成的生产效率下降而带来的损失。基于这种情况,亟待出现一种以疾病预测为导向的医疗服务,维护企业员工的健康状态。只有员工及其家属的健康得到保障,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使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于是,健康管理的疾病预测模型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疾病预测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健康管理服务中。实践证明,如果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钱,则可以减少 3~6 元的医疗费用,再加上提高生产效率的回报,实际效益更大。健康管理通过为企业员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识别和控制疾病危险因素,从而改善其健康状况,不仅减少企业的医疗费用支出,同时能提高工作效率。1990年美国政府制订了“健康人民”的健康管理计划,该计划项目是全国性的,由美国联邦卫生和社会服务部主持,每10年1次,循环反复,旨在逐步提高全体国民的健康水平。目前,“健康人民”已完成了第 2 个 10 年,即“健康人民 2010”。该计划包括两个目标:一是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二是消除健康差距。政府在美国的全民健康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倡导作用,不仅指明了方向,更在政策上大力支持,使美国健康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

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研究分析

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作者:————————————————————————————————日期:

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速度正在从高速转入中高速,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和发展,从低端走向中高端,不仅仅是产品结构要向中高端迈进,也包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这里与大健康有直接相关的就是内需的拉动。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至2014年全民医保体系已经覆盖13.25亿人民,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人民群众得到了明显的实惠。 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国务院在2013年9月印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坚定不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举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其中还指出要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和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包括探索发展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不断提升自主化、智能化健康信息服务水平等。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还强调要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这些都为医药卫生事业和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大健康行业整体来说也面临一个新的、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从产业发展趋势来讲,健康产业还会继续保持比较高速的增长,而且是加速度增长。同时,产业的融合、产业形态的交织,会是未来5年健康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特征。 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认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是: 一、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健康产业已不仅仅是给病患提供诊疗、护理服务的产业,而是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 二、新兴业态正在不断引进和成形,养老、中高端医疗器械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业态在中国已逐渐成形,并聚集了足够的产业技术力量、资本力量,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三、新一代技术会推动中国健康产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升级产品形态。 新一代技术到底有多重要?无论是受资本机构委托去研究,还是从部分医疗服务机构(传统的非医疗企业,国际国内的巨头IT企业、传统的企业)的发展过程分析,都得出一

健康管理行业兴起背景

健康管理行业兴起背景 (一)健康管理的起源 在我国浩瀚的中医学文献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健康管理的思想火花。2000多年前的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神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吕氏春秋.尽数》所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就含有生命在于运动的哲理。中医养生十分重视饮食补益和锻炼健身防病,如《黄帝内经》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1800多年前的医学家华佗说:“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它的意思是说不仅仅要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还要重视预防将要发生的而还没有发生的疾病,这在医学上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治病,另一方面是防病,又进一步地强调了防病的重要性。其思想理论则与健康风险评估和控制的思想不谋而合。 西方古代医学文献中也蕴涵着健康管理的思想。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指出:“能理解生命的人同样理解健康对人来说具有最高的价值。” 罗马大百科全书载:医学实践由三部分组成:通过生活方式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和通过手术治疗。生活方式治疗就是在营养、穿着和对身体的护理,进行锻炼和锻炼的时间长度,按摩和洗澡,睡眠,合理

限度内的性生活等方面提供健康方式的处方和建议。 现代健康管理的出现时时代发展的需要,与生产力和人力资源观念的演变密切相关。前工业化时代,判断生产力的指标是劳动力,“我的人比你的人劳动更卖力”;工业化时代判断生产力的指标是机器,“我的机器比你的机器更大、更快、更有威力”;后工业化时代判断生产力的指标是员工的工作效率,“我的员工比你的员工更有创造力,更有工作效率”。 今天,要提高生产力就必须关注员工的工作效率。研究发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健康密切相关。 (二)国外健康管理的发展和现状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保险业最先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健康管理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应运而生。保险公司将客户依据健康状况进行分类,那些可能成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被分别交给不同专业的健康或疾病管理中心,他们采用健康评估手段来指导病人自我保健,并对其进行日常后续管理,以增进健康,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赔付,从此为保险公司控制了风险,为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德国、英国、芬兰、日本等国家逐步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健康管理组织。如今,健康管理在美国的发展日益迅速。 美国密执安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美国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都有这

中国健康管理学学科体系框架与战略性研究领域

中国健康管理学学科体系框架与战略性研究领 域 框架与战略性研究领域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院医院体检保健中心富强 【摘要】健康是人类的美好愿望与不懈追求,健康需要科学治理,健康治理学应运而生。中国健康治理学是经济进展、社会进步、国力强大、人民健康观念更新、医学模式转变的必定结果。在现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期的中国健康(治理)产业蓬勃进展,兴盛发达,但其专业理论研究基础——健康治理学科建设滞后,诸多基础性与战略性问题尚未解决,究其缘故,健康治理学学科体系框架设计与战略性研究领域选择不明是关键,这严峻阻碍了健康治理学的进展。本文提出构想中的健康治理学学科体系框架,确定若干亟待有所突破的战略性研究领域,以期完善健康治理学学科体系,促进中国健康产业进展,更好的服从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 【关键词】健康治理学学科建设学科体系框架战略性研究领域当代中国 当今世界,现代社会文明与不文明共存、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并行、事业成就与健康没有同在。在人们为了幸福生活、远大理想、美好前程而奋力拼搏、历尽艰辛、奔波劳顿之时,亚健康、疾病等不良状态已悄然袭至,身心俱疲、青年早衰、中年早病、老来痛楚、病魔缠身、英年早逝、事业猝止、亲人别离者大有人在,且有漫涨趋势。有鉴于此,在综合国力日趋强大、人民生活日渐富庶的今天,健康,正在迅速衍变成为人们的首要需求,健康生存权、和谐进展权、欢乐生活权从来没有象现在如此被重视、被推崇、被追求、被贯彻始终,不折不扣。健康为人一辈子代言。健康产业成就健康人一辈子。 积极构建与全面进展我们自己国家完备的健康产业体系,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延长人民的健康寿命,确保民族复兴之国家人力全然,应天时、得民心、顺民意,政通人和,福在当代,利在千秋,恩泽后世,相传永久,幸福永久。 早在2003年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吴仪副总理就曾明确指出,卫生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重点做好公共卫生治理工作。要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培养、

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国内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健康管理的概念提出和实践最初出现在美国,生存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人群不断增长直接导致美国医疗卫生需求过度增长。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传统的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对不了新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了。在美国,最先应用健康管理的是保险行业。20世纪60年代,美国保险业即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医疗保险业的管理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部分健康人仅用很少的医疗费用,而一小部分人却不合比例地用掉了大部分医疗费用。因而找到那些可能导致高费用的人并采取措施来减少他们的医疗费用对保险业来说尤为重要。应用健康管理技术可以早期鉴别出高危人群,通过健康管理减少投保人的患病风险,从而减少保险的赔付费用。健康管理既能提高个人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个人对健康保险的信任度,又能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增加行业收益,使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双方受益。20世纪90年代,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员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员工或其家属的健康出现问题会直接造成的生产率下降。有研究发现,员工的健康出现问题时,雇主不仅要花费医药开支,同时还意味着要承担因员工健康问题造成的生产效率下降而带来的损失。基于这种情况,亟待出现一种以疾病预测为导向的医疗服务,维护企业员工的健康状态。只有员工及其家属的健康得到保障,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使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于是,健康管理的疾病预测模型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疾病预测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健康管理服务中。实践证明,如果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钱,则可以减少3~6元的医疗费用,再加上提高生产效率的回报,实际效益更大。健康管理通过为企业员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识别和控制疾病危险因素,从而改善其健康状况,不仅减少企业的医疗费用支出,同时能提高工作效率。1990年美国政府制订了“健康人民”的健康管理计划,该计划项目是全国性的,由美国联邦卫生和社会服务部主持,每10年1次,循环反复,旨在逐步提高全体国民的健康水平。目前,“健康人民”已完成了第2个10年,即“健康人民2010”。该计划包括两个目标:一是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二是消除健康差距。政府

大健康产业未来十年发展趋势研究-(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发展迅猛,投资前景无限 目录 大健康产业未来十年发展机会报告 (3) 1、市场前景 (3) (1)市场规模 (3) (2)市场需求与供给 (5) (3)增长态势 (6) (4)投资者反应 (6) 2、竞争格局 (7) (1)行业成熟度 (7) (2)市场集中度 (8) (3)未来竞争格局 (9) 3 创新驱动 (9) (1)商业模式创新 (10) (2) 技术创新 (11) 4、投资机会 (12) 4.1体检中心 (12) (1)市场前景 (12) (2)竞争格局 (12) 4.2 中医养生 (13) (1)市场前景 (13) (2)竞争格局 (14) 4.3 月子中心 (14) (1) 市场前景 (14) (2)竞争格局 (15) 4.4康复中心 (16) (1)市场前景 (16) (2)竞争格局 (16) 5、关键成功因素 (18) (1)社会环境因素 (18) (2)技术环境因素 (19) (3)创新 (19) (4)人力储备 (19)

(5)商业模式 (20) 6、风险 (20) 7、投资价值评价 (21)

大健康产业未来十年发展机会报告核心观点 ●2013年中国专业健康管理服务市场规模已超过876亿,未来十年的市场规模 将接近万亿,其年增长率在13%-51%之间; ●专业健康管理服务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各健康管理机构竞争不明显; ●体检主导模式、中药调理模式、资源整合模式、私人医生模式、技术服务模 式、综合信息平台模式是现阶段最适合中国国情与民众需求的商业模式创新;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专业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开拓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专业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是投资机构竞逐的重点行业,其中体检中心、中医养 生、月子中心和康复中心是最具投资潜力的领域; ●除社会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外,创新、人力储备、以及商业模式是专业健康 管理服务机构的关键成功因素;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科研与学术研究薄弱、人才瓶颈、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 不高、行业缺乏标准是现阶段投资专业健康管理服务行业的主要风险; ●专业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投资前景巨大,投资价值4颗星。 1、市场前景 ●截止2013年中国已有超过6000家各类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公司,其市场规 模已超过876亿; ●在未来十年专业健康管理服务市场的市场规模将接近万亿,其年增长在 13%-51%之间。 (1)市场规模 2013年中国的专业健康管理服务市场1规模已超过876亿,未来十年将保持 1 专业健康管理产业按服务内容一般分为健康检查、美容护理(含口腔护理)、健康咨询(运动、营养、心 理咨询及寻医问药指导)、保健服务(针对个人的目标性诊断、定制服务、专家会诊、贵宾服务)、陪诊服 务(针对病患客户的非医疗服务);专业健康管理产业按服务对象一般分为儿童健康服务、中老年健康服务、 女性健康服务、生殖健康服务、亚健康健康服务、高收入(金领)健康服务、职业白领(外企)健康服务; 此外根据产业关联程度、部分相关产业也可函括在广义健康管理服务产业范畴,一般包括中医养生、康复 中心和月子中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