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奴”是社会暴力的受害者

“房奴”是社会暴力的受害者

你买房了吗?你供房子吗?你苦吗?

4月17日,中国青年报刊文提出

“房奴”这一概念:调查显示,逾三成房

贷族月供占收入50%以上成为“房

奴”。他们身上背着房子,在享受着高

薪、白领、有房一族等诸多心理安慰的

同时,也承受着“一天不工作,就会被

世界抛弃”的精神重压,生活质量大为

下降: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

一时间,一个“奴”字勾起了无数普通百姓的共鸣,议论之声四起。

房价上涨是祸首

“随着如期而至的每月还贷日,当初买房时的欣喜逐渐退却。我常常想,要是不买房,节省下来的钱足以使我的生活质量提升一个档次;要是不买房,节省下来的钱也足以让远游的我多一份孝敬父母的心意;要是不买房,我也势必活得更有尊严,不必承受许多原本不该有的精神重压。我拥有了房子,却失去了幸福;我得到了房子同时也得到了压力,这真是一种悖论。有时,我不免沉思:买房其实是一种美丽的错误,特别是对于像我这种收入水平的人而言。”这是一位城市“房奴”的心声。

有调查显示,在贷款买房的人当中,54.1%的人月供占其收入的20% ̄50%,甚至有31.8%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

为什么我们要为房子付出这么多钱?大部分人将矛头直指政府部门,认为房价虚高,才导致“房奴”的窘境。的确,房价虚高,尤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房价飙升让人心惊肉跳,这是事实,也确实与政府部门调控不到位不无关系。

以北京为例,近年来,北京住房价格一直呈增长态势。特别是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加速,2005年上涨势

头更为明显,2005年商品住宅期房预

售平均价格每平方米6725元,比2004

年上涨了1083元,涨幅为19.2%;现房

价格每平方米5853元,比2004年上涨

了1106元,涨幅为23。3%。不久前,北

京市建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2006年

1-2月,北京商品住宅预售交易平均

价格6776元,同比上涨997元,涨幅为17.3%。

不只是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等等,许多城市的房价都在一片涨声中告急。

正因为房子看涨,所以才会有工薪族苦哈哈地买房子的潮流出现,因为这是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行情的一个判断,也是他们生活中必须做出的选择:房价看涨,房租也看涨,稍有经济能力的人只好选择勒紧裤带走上买房子——

—供房子的不归路。

买了房子是“房奴”,不买房子是流浪一族。成为“房奴”是居民住房困难的一个表现,当然有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因素在其中,这一点政府和有关部门难咎其责。

大众在支出和收入上都成为弱势群体

当然,也还有另一种声音,认为“房奴”现象说明人们的住房消费观念与行为出现了偏差。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超前消费,是相当一部分年轻房贷者成为房子奴隶的直接原因。还提出要引入“生活规划师”的概念,对消费什么、怎么消费以及消费可能的影响,作出合乎实际的判断与筹划。

这当然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观点,市场经济是一种用脚投票的经济,消费者会从利己的角度自发地进行行为选择和判断。大多数人不会为了“面子”而自主选择可能破产的路。

有一点事实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年轻一代的收入与历史同期同等受教育程度水平的人相比正在呈下降

“房奴”是社会暴力的受害者

双周评论Focus

18

经营者EXECUTIVE5/2006

趋势。也是近日的另一条消息,大学毕业生的最低起薪还不到1000元钱,不管能力如何,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正在被以极低的价格雇佣着。

无论是因为巨大落差而产生“读书无用论”的应届毕业生,还是工作多年,被房贷勒紧了脖子的白领们,都沦落为一个“奴”字——

—“书奴”寒窗苦读,背了一身“读书债”;“房奴”拼命工作,买完房子背了一身银行债。如果这样的事情大面积地发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社会有失公平的后果。

有经济学家指出,目前盛行“转轨经济学”的“奴隶预设”——

—总是假定“转轨经济”中的人们就像奴隶一样,既不知道也无能力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于是在本该流行讨价还价机制的市场经济中,强势者认定“抢劫”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弱势者则只能乖乖放弃选择之权利,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社会暴力。

“奴隶预设”是相地关制约制度缺失以及有制度无执行的悲哀,它昭示了中国国民在收入和支出上的弱势地位。

社会的共同危机

其实这不是中国大陆独有的现象。不久前,台湾《天下》杂志刊发了一篇文章,标

题是《下流社会——

—中产阶级蒸

发了》,文章中提到一对夫妇,都

有大学以上的学历,两人年薪加

总近二百万,不论是从人口统

计、还是收入统计看来,他们都

非常肯定自己是社会的菁英族

群。但是,他们努力工作了十五

年,最近要买房,要看的是一个

没有水电的30年的老公寓,一

坪高达五十万,总价达二千万。

他们仍然买不起。

在台湾,中产阶级可支配所

得远不如1990年代的水准,大专以上毕业生的失业率也一路攀高,社会下沉的拉力愈来愈大,学历不再保证工作机会,薪资成长被上升的物价侵蚀成负数,象征稳定的自有住宅成为奢望的空中楼阁,中产阶级抓不到任何上升的希望,开始觉得向下流动,成为许多社会共同的痛苦。

社会“向下流动”的趋势正在世界悄然形成,日美欧都出现了中产阶级渐渐消失的现象。

美国,最近调查发现,年收入2.5万到7.5万美元的中等收入人口逐年减少,而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的收入族群正在增加,社会因中产阶级萎缩,而形成中间凹陷的“M”字型。

日本虽然贫富差距小,但是最近的热门话题,却是“下流社会”。根据日本内阁府调查,二十到三十四岁的年轻族群,认为自己在社会上居于中间阶层的人,十年来掉了近十个百分点;而认为自己属于下层阶级的,却增加13.3%。

英国则出现“IPOD世代”(iPodgeneration),说的不是苹果计算机推出的当红"iPod",是指年轻一代承受没安全感(insecure)、压力大(pressured)、同时承担过重的税负(overtaxed)及高筑的债务(debt-ridden)四种压力,

对人生丧失热情。

有专家分析,高涨的社会

消费水平,加上有限的工作机会

及收入,到最后,这群被债务压

得喘不过气的年轻人,在还没有

正式踏出社会,就选择了放弃。

如此恶性循环使整个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是很让人担忧的。如此

看来,中国的房奴,不仅是房子

的问题,还有着更深层的原因需

要思考和探讨,单纯压低房价和

“引导”消费都只能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房奴,是房价畸形偏高的产物,也与社会的大多数

人收入相对降低有关,它不仅是房子的问题,还有着更

深层的原因需要思考和探讨,单纯压低房价和“引导”

消费都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文/刘丹栋

19

经营者EXECUTIVE5/200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