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算法设计与分析--回溯法

算法设计与分析--回溯法

算法设计与分析--回溯法
算法设计与分析--回溯法

回溯算法的应用

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201003010079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11-1 指导教师:冯慧玲

2013年12月27日

回溯算法的应用

摘要:回溯法是一个既带有系统性又带有跳跃性的的搜索算法。它在包含问题的所有解的解空间树中,按照深度优先的策略,从根结点出发搜索解空间树。算法搜索至解空间树的任一结点时,总是先判断该结点是否肯定不包含问题的解。如果肯定不包含,则跳过对以该结点为根的子树的系统搜索,逐层向其祖先结点回溯。否则,进入该子树,继续按深度优先的策略进行搜索。回溯法在用来求问题的所有解时,要回溯到根,且根结点的所有子树都已被搜索遍才结束。而回溯法在用来求问题的任一解时,只要搜索到问题的一个解就可以结束。这种以深度优先的方式系统地搜索问题的解的算法称为回溯法,它适用于解一些组合数较大的问题。

在做题时,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类题目,它的问题可以分解,但是又不能得出明确的动态规划或是递归解法,此时可以考虑用回溯法解决此类问题。回溯法的优点在于其程序结构明确,可读性强,易于理解,而且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可以大大提高运行效率。

0/1背包问题是一个经典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算法去求解0/1背包问题,比如动态规划法、分支限界法、贪心算法、回溯法。在这里我们采用回溯法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回溯法 0/1背包问题深度优先搜索节点

目录

第1章绪论 (4)

1.1 回溯算法的背景知识 (4)

1.2 回溯法的前景意义 (4)

第2章回溯算法的理论知识 (5)

2.1 问题的解空间树 (5)

2.2 回溯算法的一般性描述 (6)

第3章 0/1背包问题 (7)

3.1 问题描述 (7)

3.2 问题分析 (7)

3.3 算法设计 (8)

3.4 测试结果与分析 (10)

第4章 n皇后问题 (11)

4.1 问题描述 (11)

4.2 问题分析 (11)

4.3 算法设计 (12)

4.4 测试结果与分析 (13)

第5章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附件 (15)

第1章绪论

1.1 回溯算法的背景知识

回溯算法是尝试搜索算法中最为基本的算法,在递归算法中,其存在的意义是在递归知道可解的最小问题后,逐步返回原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类似于枚举的搜索尝试方法,他的主题思想是在搜索尝试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解,当发现不满足条件时就回溯返回,尝试别的路径。

简单的说就是:从问题的某一种初始状态出发,依次搜寻每一种可能到达的情况,当走到这条路的“尽头”时,回过头到上一个情况,看这个情况是否还有没有走过的路,依次进行下去,直到遍历完所有的情况。

回溯法实际上是一种深度优先搜索的方式。对于回溯法解决的问题,通常将其解空间组织成图或者树的形式。对于用回溯法求解的问题,首先要将问题进行适当的转化,得出状态空间树。这棵树的每条完整路径都代表了一种解的可能。通过深度优先搜索这棵树,枚举每种可能的解的情况;从而得出结果。但是,回溯法中通过构造约束函数,可以大大提升程序效率,因为在深度优先搜索的过程中,不断的将每个解与约束函数进行对照从而删除一些不可能的解,这样就不必继续把解的剩余部分列出从而节省部分时间。

1.2 回溯法的前景意义

在做题时,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类题目,它的问题可以分解,但是又不能得出明确的动态规划或是递归解法,此时可以考虑用回溯法解决此类问题。回溯法的优点在于其程序结构明确,可读性强,易于理解,而且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可以大大提高运行效率。

通过运用回溯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譬如我们所熟知的“八皇后问题”、“0/1背包问题”,这只是在教学阶段中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回溯法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回溯法适用于解决难以归纳一般规律解法的问题,其适用范围广,灵活性大,在解一些列举方法的问题时尤其可用。但是,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即时间复杂度较大;因此在采用时我们应该因情况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第2章回溯算法的理论知识2.1 问题的解空间树

对于0-1背包问题。

给定n个物品,一个容量为w的背包,每个物品由重量w

i 和价值v

i

描述(i = 1 ,

2,3,…,n),每个物品可以选择放入或不放入背包,试求最佳方案:充分(不要求全部)利用背包的容量,尽可能装入总价值量大的物品。

n件物品的取舍数字化为:取标识为1,不取标识为0。则搜索的空间为n元一维数组(x,x,x,…,x,x),其值从(0,0,0,…,0,0)、(0,0,0,…,0,1)、(0,0,0,…,1,0)、(0,0,0,…,1,1)、…、(1,1,1,…,1,1)。这就是一棵子集数。

例如:当n = 3时,其解空间可由23个长度为3的有序序列组成:

{(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其中,0表示不装入,1表示装入。

上述解空间可以利用如下图所示的完全二叉树表示:

图2.1 完全二叉树

回溯法是在包含问题的所有解的解空间树中,按照深度优先的策略,从根节点出发搜索解空间树。

算法搜索至解空间树的任一节点时,总是判断该节点时是否满足问题的约束条件。如果满足进入该子树,继续按深度优先的策略进行搜索。否则,不去搜索以该节点为根的子树,而是逐层向其祖先节点回溯。

这里介绍下三个概念:

活节点:不是叶节点,满足约束条件,使目标函数有所改善,儿子节点有尚未访问的(可继续搜索下去)。否则死结点。

E-节点:扩展节点,当前正在搜索的活节点。

按照图1,我们从结点A出发,以深度优先搜索的方式搜索整个解空间。向下纵深一层,到达B结点,此时的B和前一时刻的A具有等同地位,依次向下纵深,当到达死结点,比如由A→B→D→H时,发现H已经无法纵深,将此种情况(0,0,0)的解作为一个参考解,然后由H “回溯”至D结点,从D出发到达I,发现后面“无路可走”,再回溯至D,发现没有还没走过的路,再“回溯”至B,依次循环,直至遍历完所有结点。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并不如上一段叙述的那样,会将整个解空间的所有点都遍历一遍,我们会遇到某些真正的“死结点”,即如果取了这个结点,将不会有可行解。

例如:n = 3 ,w={16,15,15},v={45,25,25} 容量C = 30。

开始时,从A出发,如果选择到B,此时C = 30 ,W = 0 ,现在可供选择的是D 和E,如果选择D,则C = 30 ,W=0,再有H和I可供选择,如果选择I,则C = 15 , W = 25,由于I是一个死结点,记录此时的W和C回溯至D,D此时还可以选择H…… 以上是可以直达叶子结点的路径,我们需要记录下在这种情况下的结果,以供最后比较哪一个是最优解。

若从A出发时,到达C,则此时剩下容量C = 14 ,W = 45 ,此时从C出发可以到F 和G,但是由于到达G需要15个容量,我们只剩下14个容量,因此G不可选,而F不需要容量,所以到达F,同理此时不能到M,只能到L,记下此时的结果(1,0,0),从L回溯至F,F没有可以走下去的路了,回到C,C也没有可以走下去的路了,回到A……

再上述第二种遍历过程中,我们并没有遍历所有的结点,事实上,这是必须的。因为当设计到很大的n时,如果全部遍历的话在时间上的消耗是相当大的。

2.2 回溯算法的一般性描述

回溯法的一般描述

可用回溯法求解的问题P,通常要能表达为:对于已知的由n元组(x

1,x

2

,…,x

n

组成的一个状态空间E={(x

1,x

2

,…,x

n

)∣x

i

∈S

i

,i=1,2,…,n},给定关于n元

组中的一个分量的一个约束集D,要求E中满足D的全部约束条件的所有n元组。其中

S i 是分量x

i

的定义域,且 |S

i

| 有限,i=1,2,…,n。我们称E中满足D的全部约束条

件的任一n元组为问题P的一个解。

解问题P的最朴素的方法就是枚举法,即对E中的所有n元组逐一地检测其是否满足D的全部约束,若满足,则为问题P的一个解。但显然,其计算量是相当大的。

我们发现,对于许多问题,所给定的约束集D具有完备性,即i元组(x

1,x

2

,…,

x i )满足D中仅涉及到x

1

,x

2

,…,x

i

的所有约束意味着j(j<=i)元组(x

1

,x

2

,…,

x j )一定也满足D中仅涉及到x

1

,x

2

,…,x

j

的所有约束,i=1,2,…,n。换句话说,

只要存在0≤j≤n-1,使得(x

1,x

2

,…,x

j

)违反D中仅涉及到x

1

,x

2

,…,x

j

的约束

之一,则以(x

1,x

2

,…,x

j

)为前缀的任何n元组(x

1

,x

2

,…,x

j

,x

j+1

,…,x

n

)一

定也违反D中仅涉及到x

1,x

2

,…,x

i

的一个约束,n≥i≥j。因此,对于约束集D具有

完备性的问题P,一旦检测断定某个j元组(x

1,x

2

,…,x

j

)违反D中仅涉及x

1

,x

2

,…,

x j 的一个约束,就可以肯定,以(x

1

,x

2

,…,x

j

)为前缀的任何n元组(x

1

,x

2

,…,

x j ,x

j+1

,…,x

n

)都不会是问题P的解,因而就不必去搜索它们、检测它们。回溯法正

是针对这类问题,利用这类问题的上述性质而提出来的比枚举法效率更高的算法。

第3章0/1背包问题

3.1 问题描述

回溯搜索解0/1背包问题:

一个商人带着一个能装m千克的背包去乡下收购货物,准备将这些货物卖到城里获

利。现在有n种货源,且知道第i中货物有w

i 千克,可获利p

i

元。请编写算法帮助商人

收购货物,以获取最高的利润。(约定物品不能拆零)并且实现给出背包所装物品方案的功能。

3.2 问题分析

首先,将这些物品按照单位价值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然后进行选择。并且要求所选物品的最终总量不能超过背包能承受的重量,要求所选的最终方案为最优,不存在另一种选着使得所得价值超越这个。这便需要确定搜索空间进行搜索。

3.3 算法设计

为找到最大的获利情况,现用简单的蛮力搜索算法回溯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不同于递归算法,递归算法是找大规模问题和小规模问题的关系,回溯法是对问题的解空间进行搜索的算法。

(1)先确定搜索空间。

N件物品的取舍数字化为:“取”标识为“1”,“不取”标识为“0”。则搜索的空间

为n元一维数组(x

1,x

2

,x

3

,…,x

n

),其值从(0,0,0,…,0)、(0,0,0,…,1)、(0,0,0,…,

1,1)、…、(1,1,1,…,1)。这就是一颗子树集。

(2)确定约束条件。

题目中的约束条件很明确:就是说取物品的重量和不能超过m。只有取当前物品时才需要判断所取物品的重量和不超过m,若不取当前物品时,就无需进行判断,只要进一步进行深度搜索。

还有一个约束条件或者说停止条件就是搜索完一个分支,也就是说完成一组(x

1

x 2,x

3

,…,x

n

)的枚举。

(3)主要的数据结构。

由于单个物品具有多个属性(重量、价值、编号),所以创建一个结构数组存储这些信息。结构goods如下:

struct goods //定义物品结构体

{

int sign; //物品序号

int w; //物品重量

int p; //物品价值

}a[N];

在设计中要将货物按照单位价值从高到底排列,排列时既可以采用自己写函数的方法,也可以使用现成的函数sort(a,a+n)。其中,a表示数组首地址,a+n表示数组尾地址。但是sort函数默认的输出是按照升序排列的,我们若想使其按照降序排列需要加入一个函数betterp()。Betterp的作用是返回两个货物中单位价值较大的那个。函数如下: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bool betterp(goods a,goods b)

{

return (a.p/a.w)>(b.p/b.w);

}

Sort函数用法如下:

sort(a,a+n,betterp);

算法中的核心是深度优先便利,即算法的核心函数backtrack()。

首先判断E节点是不是叶子节点,如果是,则根据条件进行回溯;如果不是,则根据约束函数判断是否将该标号表示的物品取出,并进入左子树,并以新的活节点作为E 节点进行判断…如果当找到可行解后,存储当前路径和当前总价值,与其他可行解进行比较,选取最优解。

backtrack()函数如下:

int BackTrack(int i) //深度优先遍历所有可行解

{

if(i>n-1)//判断叶子节点

{

if(bestP

{

for (int k=0;k

x[k]=cx[k];//存储最优路径

bestP=cp;

}

return bestP;

}

if(cw+a[i].w<=c)

{ //进入左子树

cw=cw+a[i].w;

cp=cp+a[i].p;

cx[a[i].sign]=1; //装入背包

BackTrack(i+1);

//回溯,进入右子树

cw=cw-a[i].w;

cp=cp-a[i].p;

}

cx[a[i].sign]=0; //不装入背包

BackTrack(i+1);

return bestP;

}

3.4 测试结果与分析

测试结果:

图3.1 背包问题的解

图3.2 背包问题的解

图3.3 背包问题的解

从图1的结果可以看出,只取1,2,3,5,6物品,其总重量为:2+3+5+1+4=15,价值总和为:10+5+15+6+18=54。计算的结果和预期是一样的,这说明了算法是适应大多数情况的,是正确的。

图2和图3是采用边界验证的方法测试算法的可靠性,从图中显示可以看出,该算法是可靠的。当然,程序中定义的N是100,如果物品总数超过100则结果就回出错。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0/1背包问题和非0/1背包问题是有区别的,在非0/1背包问题中,只要将物品按照单位价值高低进行排序,并从最高价值处开始装物品,就能求出最优的情况。0/1背包问题中则不一定,比如图1中价值较大的7号物品没有装入,而价值较小的2号物品则装入。

第4章n皇后问题

4.1 问题描述

n皇后问题:要在n×n的棋盘中放置n个皇后,使意两个皇后都不能互相吃掉。规则是皇后能吃掉同一行、同一列、同一对角线的其他皇后。

4.2 问题分析

对于n皇后问题,有多种解法,这里采用回溯法来解决。对于回溯算法,更方便的是用递归控制方式实现。在这里可以用“数组记录状态信息”的技巧,可以用三个数组,b,c,d分别记录棋盘上的n个列、2n-1个主对角线和2n-1个负对角线的占用情况。以4阶棋盘为例,共有2n-1=7个主对角线,相应也有7个负对角线。

4.3 算法设计

用i,j分别表示皇后所在的行列(或者说i号皇后在j列),同一对角线上的行列下标的差一样,若用表达式i-j编号,则范围为-n+1~n-1,所以用表达式i-j+n对主对角线编号,范围就是1~2n-1。同样的,负对角线上行列下标的和一样,用表达式i+j 编号,范围是2~2n。

为了使问题分析起来简单,我以八皇后为例进行分析,从局部推整体,简化问题,降低困难。将皇后数字化,用1~8这8个自然数表示8个皇后。

在回溯法中,约束条件是同一行、同一列、同一对角线上只能有一个皇后。即b[j]=0 and c[i+j]=0 and d[i-j+n]=0,若三个条件都成立,则放置皇后(占领第j列,和第i 行第j列所在的两条对角线),接着摆放下一个皇后,以此类推知道找到可行的方案。如果已经找到了方案就输出,然后回溯,直至找到所有的解为止。

Putqueen()函数如下:

void putqueen(int i)

{

int j;

for(j=1;j<=n;j++)

if (b[j]==0&&c[i+j]==0&&d[i-j+n]==0)

{

a[i]=j;

b[j]=1;

c[i+j]=1;

d[i-j+n]=1;

if(i

putqueen(i+1);

else

output();

b[j]=0;

c[i+j]=0;

d[i-j+n]=0;

}

}

4.4 测试结果与分析

图4.1 1皇后的解

图4.2 2皇后的情况

图4.3 4皇后的情况

图4.4 8皇后的部分解

按照提示输入皇后个数,会得出所有可能的解。当皇后个数比较多时(如果多余10个),结果的得出需要较多的时间。当只有1个皇后时,显然只有一种解;当有2活3个皇后时,是没有解的,从图2可以看出2皇后的情况;当有更多的皇后时,计算需要的时间将急剧上升。本题的时间复杂度理论上是O(n!)。

第5章结论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对回溯法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学会了用回溯法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在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小组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开始时,对于深度优先搜索知识的欠缺,在查找时产生错误;回溯函数放错了地方等。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经过我们的讨论以及查阅相关的资料都得到了解决,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回溯算法也叫试探法,它是一种系统地搜索问题的解的方法。回溯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一条路往前走,能进则进,不能进则退回来,换一条路再试。用回溯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为:

1、定义一个解空间,它包含问题的解。

2、利用适于搜索的方法组织解空间。

3、利用深度优先法搜索解空间。

4、利用限界函数避免移动到不可能产生解的子空间。

问题的解空间通常是在搜索问题的解的过程中动态产生的,这是回溯算法的一个重要特性。

具体来说:确定了解空间的组织结构后,回溯法就从开始结点(根结点)出发,以深度优先的方式搜索整个解空间。这个开始结点就成为一个活结点,同时也成为当前的扩展结点。在当前的扩展结点处,搜索向纵深方向移至一个新结点。这个新结点就成为一个新的活结点,并成为当前扩展结点。如果在当前的扩展结点处不能再向纵深方向移动,则当前扩展结点就成为死结点。此时,应往回移动(回溯)至最近的一个活结点处,并使这个活结点成为当前的扩展结点。回溯法即以这种工作方式递归地在解空间中搜索,直至找到所要求的解或解空间中已没有活结点时为止。

参考文献

[1] 算法设计与分析(第二版)吕国英主编

[2]

附件

背包问题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包含sort函数

using namespace std;//使用命名空间

#define N 100 //定义静态N(最多可能物体数)

struct goods //定义物品结构体

{

int sign; //物品序号

int w; //物品重量

int p; //物品价值

}a[N];

bool betterp(goods a,goods b)//返回两种货物中单位价值较大的,在sort函数中包含该函数后可以使sort函数按降序输出

{

return (a.p/a.w)>(b.p/b.w);

}

int n,c,bestP=0,cp=0,cw=0;//cp可行解的总价值,cw可行解的总重量,bestp最优价值

int x[N],cx[N]; //x[N]当前最优路径,cx[N]可行解的路径

int BackTrack(int i) //深度优先遍历所有可行解

{

if(i>n-1)//判断叶子节点

{

if(bestP

{

for (int k=0;k

x[k]=cx[k];//存储最优路径

bestP=cp;

}

return bestP;

}

if(cw+a[i].w<=c)

{ //进入左子树

cw=cw+a[i].w;

cp=cp+a[i].p;

cx[a[i].sign]=1; //装入背包

BackTrack(i+1);

//回溯,进入右子树

cw=cw-a[i].w;

cp=cp-a[i].p;

}

cx[a[i].sign]=0; //不装入背包

BackTrack(i+1);

return bestP;

int beibaohuisu(int n,goods a[],int c,int x[])//n表示种类数,a[]是定义的结构,C是最大容量,X[]当前最优路径

{

for(int i=0;i

{

x[i]=0;

a[i].sign=i;

}

sort(a,a+n,betterp);//将各物品按单位重量价值降序排列betterp是自定义的函数,目的是使sort函数按降序排列

BackTrack(0);

return bestP;

}

void main()

{

printf("物品种数n: ");

scanf("%d",&n); //输入物品种数

printf("背包容量C: ");

scanf("%d",&c); //输入背包容量

for (int i=0;i

{

printf("物品%d的重量w[%d]及其价值v[%d]: ",i+1,i+1,i+1);

scanf("%d %d",&a[i].w,&a[i].p);

}

int sum=beibaohuisu(n,a,c,x);//调用回溯法求0/1背包问题

printf("回溯法求解0/1背包问题:\nx=[ ");

for(i=0;i

printf("%d ",x[i]);//输出所求x[N]矩阵

printf("] 装入总价值%d\n",sum);

N皇后问题源程序:

#include

int a[20],b[20],c[40],d[40];

int n,t=0;

int i,j,k;

void putqueen(int);

void output();

void main()

{

printf("皇后个数n=");

scanf("%d",&n);

for (i=1;i<=n;i++)

{

b[i]=0;

c[i]=0;c[n+i]=0;

d[i]=0;d[n+i]=0;

}

putqueen(1);

}

void output()

{

t++;

printf("第%d种:\n",t);

for(k=1;k<=n;k++)

printf("%d ",a[k]);

printf("\n");

}

void putqueen(int i)

int j;

for(j=1;j<=n;j++)

if (b[j]==0&&c[i+j]==0&&d[i-j+n]==0)

{

a[i]=j;

b[j]=1;

c[i+j]=1;

d[i-j+n]=1;

if(i

putqueen(i+1);

else

output();

b[j]=0;

c[i+j]=0;

d[i-j+n]=0;

}

}

算法设计与分析王晓东

习题2-1 求下列函数的渐进表达式: 3n^2+10n; n^2/10+2n; 21+1/n; logn^3; 10 log3^n 。 解答:3n^2+10n=O(n^2), n^2/10+2^n=O(2^n), 21+1/n=O(1), logn^3=O(logn), 10log3^n=O(n). 习题2-3 照渐进阶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以下表达式:n!,4n^2,logn,3^n,20n,2,n^2/3。 解答:照渐进阶从高到低的顺序为:n!、3^n、4n^2 、20n、n^2/3、logn、2 习题2-4 (1)假设某算法在输入规模为n时的计算时间为T(n)=3*2^n。在某台计算机上实现并完成该算法的时间为t秒。现有另外一台计算机,其运行速度为第一台计算机的64倍,那么在这台新机器上用同一算法在t秒内能解输入规模为多大的问题? (2)若上述算法的计算时间改进为T(n)=n^2,其余条件不变,则在新机器上用t秒时间能解输入规模多大的问题? (3)若上述算法的计算时间进一步改进为,其余条件不变,那么在新机器上用t秒时间能解输入规模多大的问题? 解答:(1)设能解输入规模为n1的问题,则t=3*2^n=3*2^n/64,解得n1=n+6 (2)n1^2=64n^2得到n1=8n (3)由于T(n)=常数,因此算法可解任意规模的问题。 习题2-5 XYZ公司宣称他们最新研制的微处理器运行速度为其竞争对手ABC公司同类产品的100倍。对于计算复杂性分别为n,n^2,n^3和n!的各算法,若用ABC公司的计算机能在1小时内能解输入规模为n的问题,那么用XYZ公司的计算机在1小时内分别能解输入规模为多大的问题? 解答:n'=100n n'^2=100n^2得到n'=10n n'^3=100n^3得到n'=4.64n n'!=100n!得到n'

中科院陈玉福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期末简答题答案

1. 贪心算法和动态规划算法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它们都有那些优势和劣势? 共通点:动态规划和贪心算法都是一种递推算法,均有局部最优解来推导全局最优解 区别:贪心算法中,作出的每步贪心决策都无法改变,每一步的最优解一定包含上一步的 最优解,而上一部之前的最优解则不作保留。 动态优化算法,全局最优解中一定包含某个局部最优解,但不一定包含前一个局部最优解,因此需要记录之前的所有最优解 动态规划算法利用子问题重叠性质,对每一个子问题只计算一次,将其解保存在一个表格中。不同的子问题个数随着输入问题的规模呈多项式增长,因此,动态规划算法通常只需要多项式时间,从而获得较高的解题效率。但它需要计算之前所有情况花费,更加耗费空间。 贪心算法所作的选择依赖于以往所作过的选择,但决不依赖于将来的选择,这使得算法在编 码和执行过程中都有一定的速度优势。贪心算法是只是找局部最优解,不一定是全局最优解。 2. 试比较回溯法与分枝限界算法,分别谈谈这两个算法比较适合的问题? 二者都是在解空间树里搜索问题的可靠解或最优解,但是搜索的方式不同,回溯法采用深 度优先的方式,直到达到问题的一个可行解,或经判断沿此路径不会达到问题的可行解或最优解时,停止向前搜索,并沿原路返回到该路径上最后一个还可扩展的节点,然后,从该节点出发朝新的方向纵深搜索。分枝限界法采用的是宽度优先的方式,它将活节点存放在一个特殊的表中,其策略是,在扩展节点处,首先生成其所有的儿子节点,将那些导致不可行解或导致非最优解的儿子节点舍弃,其余儿子节点加入活节点表中,然后,从活节点中取出一个节点作为当前扩展节点,重复上述节点中扩展过程。可以看出,回溯法一般用于求问题的一个可行解,而分枝限界可以用于求出问题的所有可行解。 3. 何谓最优化原理?采用动态规划算法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动态规划算法是通过什 么问题的什么特性提高效率的? 一个最优化策略的子策略总是最优的。一个问题满足最优化原理又称其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最优子结构性质,子问题重叠性质是计算模型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的两个基本要素。 动态规划算法利用子问题重叠性质,对每一个子问题只计算一次,将其解保存在一个表格中。不同的子问题个数随着输入问题的规模呈多项式增长,因此,动态规划算法通常只需要多项式时间,从而获得较高的解题效率 4. 什么是多项式时间算法? 若存在一个常数C,使得对于所有n>=0,都有|f(n)| <= C*|g(n)|,则称函数f(n)是O(g(n))。时间复杂度是O(p(n))的算法称为多项式时间算法,这里p(n)是关于n的多项式。 时间复杂度为O(nlog(n))、O(n^3)的算法都是多项式时间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log(n))、O(n!)、O(2^n)的算法是指数时间算法。 一个优化问题如果已经找到了多项式时间算法,则称该问题为多项式时间可解问题,并 将这类问题的集合记为P,因此多项式时间可解问题就称为P类问题。。

考研数据结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算法-打印版

《数据结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算法 第一章绪论 1、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输出) 2、算法设计的要求(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效率与低存储量需求) 3、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1)一个程序不一定满足有穷性。例操作系统,只要整个系统不遭破坏,它将永远不会停止,即使没有作业需要处理,它仍处于动态等待中。因此,操作系统不是一个算法。 (2)程序中的指令必须是机器可执行的,而算法中的指令则无此限制。算法代表了对问题的解,而程序则是算法在计算机上的特定的实现。 (3)一个算法若用程序设计语言来描述,则它就是一个程序。 4、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的表示与计算(这个比较复杂,具体看算法本身,一般关心其循环的次数与N的关系、函数递归的计算) 第二章线性表 1、线性表的特点: (1)存在唯一的第一个元素;(这一点决定了图不是线性表) (2)存在唯一的最后一个元素; (3)除第一个元素外,其它均只有一个前驱(这一点决定了树不是线性表) (4)除最后一个元素外,其它均只有一个后继。 2、线性表有两种表示:顺序表示(数组)、链式表示(链表),栈、队列都是线性表,他们都可以用数组、链表来实现。 3、顺序表示的线性表(数组)地址计算方法: (1)一维数组,设DataType a[N]的首地址为A0,每一个数据(DataType类型)占m个字节,则a[k]的地址为:A a[k]=A0+m*k(其直接意义就是求在数据a[k]的前面有多少个元素,每个元素占m个字节) (2)多维数组,以三维数组为例,设DataType a[M][N][P]的首地址为A000,每一个数据(DataType 类型)占m个字节,则在元素a[i][j][k]的前面共有元素个数为:M*N*i+N*j+k,其其地址为: A a[i][j][k]=A000+m*(M*N*i+N*j+k); 4、线性表的归并排序: 设两个线性表均已经按非递减顺序排好序,现要将两者合并为一个线性表,并仍然接非递减顺序。可见算法2.2 5、掌握线性表的顺序表示法定义代码,各元素的含义; 6、顺序线性表的初始化过程,可见算法2.3 7、顺序线性表的元素的查找。 8、顺序线性表的元素的插入算法,注意其对于当原来的存储空间满了后,追加存储空间(就是每次增加若干个空间,一般为10个)的处理过程,可见算法2.4 9、顺序线性表的删除元素过程,可见算法2.5 10、顺序线性表的归并算法,可见算法2.7 11、链表的定义代码,各元素的含义,并能用图形象地表示出来,以利分析; 12、链表中元素的查找 13、链表的元素插入,算法与图解,可见算法2.9 14、链表的元素的删除,算法与图解,可见算法2.10 15、链表的创建过程,算法与图解,注意,链表有两种(向表头生长、向表尾生长,分别用在栈、队列中),但他们的区别就是在创建时就产生了,可见算法2.11 16、链表的归并算法,可见算法2.12 17、建议了解所谓的静态单链表(即用数组的形式来实现链表的操作),可见算法2.13 18、循环链表的定义,意义 19、循环链表的构造算法(其与单链表的区别是在创建时确定的)、图解

算法设计与分析试卷A及答案

考试课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 密 ---------------------------------- 封 ----------------------------- 线 ---------------------------------------------------------

考试课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 密 ---------------------------------- 封 ----------------------------- 线 ---------------------------------------------------------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空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 2、回溯法 3、递归算法 4、渐进确界或紧致界 5、原问题的较小模式 递归技术 6、问题的计算复杂性分析有一个共同的客观尺度 7、②③④① 8、问题的最优解包含其子问题的最优解 9、局部最优 10、正确的 三、简答题 1、高级语言更接近算法语言,易学、易掌握,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只需要几周时间的培训就可以胜任程序员的工作; 高级语言为程序员提供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环境和工具,使得设计出来的程序可读性好,可维护性强,可靠性高; 高级语言不依赖于机器语言,与具体的计算机硬件关系不大,因而所写出来的程序可植性好、重用率高; 把繁杂琐碎的事务交给编译程序,所以自动化程度高,开发周期短,程序员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从事更重要的创造性劳动,提高程序质量。 2、 ①不能保证最后求得的解是最佳的;即多半是近似解。(少数问题除外) ②策略容易发现(关键:提取清楚问题中的维度), 而且运用简单,被广泛运用。 ③策略多样,结果也多样。 ④算法实现过程中,通常用到辅助算法:排序 3、解:① 因为:;01 -10n n )1-10n n (lim 22 2=+-+→∞n n 由渐近表达式的定义易知: 1-10n n 2 2+是n ;的渐近表达式。 ② 因为:;0n 1/ 5/n 1414)n 1/ 5/n 14(lim 22=++-++∞→n 由渐近表达式的定义易知: 14是14+5/n+1/ n 2的渐近表达式。 4、 找出最优解的性质,并刻划其结构特征。 递归地定义最优值。 以自底向上的方式计算出最优值。 根据计算最优值时得到的信息,构造最优解。 四、算法设计题 1、按照单位效益从大到小依次排列这7个物品为:FBGDECA 。将它们的序号分别记为1~7。则可生产如下的状态空间搜索树。其中各个节点处的限界函数值通过如下方式求得:【排序1分】 5x =6x =7x =

最全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答案(耿国华版[12bb]

第1章绪论工程大数电习题答案册工程大数电习题答案 册 2.(1)×(2)×(3)√ 3.(1)A(2)C(3)C 5.计算下列程序中x=x+1的语句频度 for(i=1;i<=n;i++) for(j=1;j<=i;j++) for(k=1;k<=j;k++) x=x+1; 【解答】x=x+1的语句频度为: T(n)=1+(1+2)+(1+2+3)+……+(1+2+……+n)=n(n+1)(n+2)/6 6.编写算法,求一元多项式p n(x)=a0+a1x+a2x2+…….+a n x n的值p n(x0),并确定算法中每一语句的执行次数和整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要求时间复杂度尽可能小,规定算法中不能使用求幂函数。注意:本题中的输入为a i(i=0,1,…n)、x和n,输出为P n(x0)。算法的输入和输出采用下列方法 (1)通过参数表中的参数显式传递 (2)通过全局变量隐式传递。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在算法中以你认为较好的一种实现输入输出。 【解答】 (1)通过参数表中的参数显式传递 优点:当没有调用函数时,不占用内存,调用结束后形参被释放,实参维持,函数通用性强,移置性强。 缺点:形参须与实参对应,且返回值数量有限。 (2)通过全局变量隐式传递 优点:减少实参与形参的个数,从而减少内存空间以及传递数据时的时间消耗 缺点:函数通用性降低,移植性差 算法如下:通过全局变量隐式传递参数 PolyValue() { int i,n; float x,a[],p; printf(“\nn=”); scanf(“%f”,&n); printf(“\nx=”); scanf(“%f”,&x); for(i=0;i

算法设计与分析试卷(2010)

算法设计与分析试卷(A 卷) 一、 选择题 ( 选择1-4个正确的答案, 每题2分,共20分) (1)计算机算法的正确描述是: B 、D A .一个算法是求特定问题的运算序列。 B .算法是一个有穷规则的集合,其中之规则规定了一个解决某一特定类型的问题的运算序列。 C .算法是一个对任一有效输入能够停机的图灵机。 D .一个算法,它是满足5 个特性的程序,这5个特性是:有限性、确定性、能 行性、有0个或多个输入且有1个或多个输出。 (2)影响程序执行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C 、D A .算法设计的策略 B .问题的规模 C .编译程序产生的机器代码质量 D .计算机执行指令的速度 (3)用数量级形式表示的算法执行时间称为算法的 A A .时间复杂度 B .空间复杂度 C .处理器复杂度 D .通信复杂度 (4)时间复杂性为多项式界的算法有: A .快速排序算法 B .n-后问题 C .计算π值 D .prim 算法 (5)对于并行算法与串行算法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是: A .高效的串行算法不一定是能导出高效的并行算法 B .高效的串行算法不一定隐含并行性 C .串行算法经适当的改造有些可以变化成并行算法 D. 用串行方法设计和实现的并行算法未必有效 (6)衡量近似算法性能的重要标准有: A A .算法复杂度 B .问题复杂度 C .解的最优近似度 D .算法的策略 (7)分治法的适用条件是,所解决的问题一般具有这些特征: ABCD A .该问题的规模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容易地解决; B .该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 C .利用该问题分解出的子问题的解可以合并为该问题的解 D .该问题所分解出的各个子问题是相互独立的。 (8)具有最优子结构的算法有: A .概率算法 B .回溯法 C .分支限界法 D .动态规划法 (9)下列哪些问题是典型的NP 完全问题: A .排序问题 B .n-后问题 C .m-着色问题 D .旅行商问题 (10)适于递归实现的算法有: C A .并行算法 B .近似算法 C .分治法 D .回溯法 二、算法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1)用展开法求解递推关系: (12)分析当输入数据已经有序时快速排序算法的不足,提出算法的改进方案。 ???>+-==1 1)1(211)(n n T n n T

最新算法设计与分析复习要点(1)

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复习要点 第一章:算法问题求解基础 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它是指令的有限序列。 一.算法的五个特征: 1.输入: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量; 2.输出:算法至少产生一个输出量; 3.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条指令都有确切的定义,没有二义性; 4.可行性:算法的每一条指令必须足够基本,它们可以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运算执行有限次来实现; 5.有穷性:算法必须总能在执行有限步之后终止。 二.什么是算法?程序与算法的区别 1.笼统地说,算法是求解一类问题的任意一种特殊的方法;较严格地说,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它是指令的有限序列。 2.程序是算法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具体实现;算法必须可终止,程序却没有这一限制;即:程序可以不满足算法的第5个性质“有穷性”。 三.一个问题求解过程包括:理解问题、设计方案、实现方案、回顾复查。 四.系统生命周期或软件生命周期分为: 开发期: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期:维护。 五.算法描述方法: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程序设计语言等。 六.算法分析:是指对算法的执行时间和所需空间的估算。算法的效率通过算法分析来确定。 七.递归定义:是一种直接或间接引用自身的定义方法。一个合法的递归定义包括两部分:基础情况和递归部分; 基础情况:以直接形式明确列举新事物的若干简单对象; 递归部分:有简单或较简单对象定义新对象的条件和方法 八.常见的程序正确性证明方法: 1.归纳法:由基础情况和归纳步骤组成。归纳法是证明递归算法正确性和进行算法分析的强有力工具; 2.反证法。 第二章:算法分析基础 一.会计算程序步的执行次数(如书中例题程序2-1,2-2,2-3的总程序步数的计算)。二.会证明5个渐近记法。(如书中P22-25例2-1至例2-9) 三.会计算递推式的显式。(迭代法、代换法,主方法) 四.会用主定理求T(n)=aT(n/b)+f(n)。(主定理见P29,如例2-15至例2-18)五.一个好的算法应具备的4个重要特征: 1.正确性:算法的执行结果应当满足预先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简明性:算法应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容易理解、利于编码和调试; 3.效率:算法应有效使用存储空间,并具有高的时间效率; 4.最优性:算法的执行时间已达到求解该类问题所需时间的下界。 六.影响程序运行时间的主要因素: 1.程序所依赖的算法; 2.问题规模和输入数据规模; 3.计算机系统性能。 七.1.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算法运行所需的时间;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求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二0年月日

一、问题描述 输入一列整数,求出该列整数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二、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提高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独立实践的能力,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锻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适应实际,实践编程的能力。在实际的编程和调试综合试题的基础上,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思想、编程巧和解题思路进行总结与概括,通过比较系统地练习达到真正比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了解一般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三、问题分析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最容易想到的算法是直接比较算法:将数组的第 1 个元素分别赋给两个临时变量:fmax:=A[1]; fmin:=A[1]; 然后从数组的第 2 个元素 A[2]开始直到第 n个元素逐个与 fmax 和 fmin 比较,在每次比较中,如果A[i] > fmax,则用 A[i]的值替换 fmax 的值;如果 A[i] < fmin,则用 A[i]的值替换 fmin 的值;否则保持 fmax(fmin)的值不变。这样在程序结束时的fmax、fmin 的值就分别是数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这个算法在最好、最坏情况下,元素的比较次数都是 2(n-1),而平均比较次数也为 2(n-1)。 如果将上面的比较过程修改为:从数组的第 2 个元素 A[2]开始直到第 n 个元素,每个 A[i]都是首先与 fmax 比较,如果 A[i]>fmax,则用 A[i]的值替换 fmax 的值;否则才将 A[i]与 fmin 比较,如果 A[i] < fmin,则用 A[i]的值替换 fmin 的值。 这样的算法在最好、最坏情况下使用的比较次数分别是 n-1 和 2(n-1),而平均比较次数是 3(n-1)/2,因为在比较过程中,将有一半的几率出现 A[i]>fmax 情况。

最全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答案耿国华版

绪论第1章 √(2)×(3)2.(1)×C )C(3(1)A(2)3. 的语句频度5.计算下列程序中x=x+1for(i=1;i<=n;i++) for(j=1;j<=i;j++) for(k=1;k<=j;k++) x=x+1; 的语句频度为:【解答】x=x+1=n(n+1)(n+2)/6 )+……+(1+2+……+n)T(n)=1+(1+2)+(1+2+3 并确定算法中每一),p(xx+ax+a+…….+ax的值6.编写算法,求一元多项式p(x)=a n20nn20n1规定算法中不能使用要求时间复杂度尽可能小,语句的执行次数和整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算法的输入和输出)。n,输出为P(x求幂函数。注意:本题中的输入为a(i=0,1,…n)、x和0in采用下列方法1)通过参数表中的参数显式传递()通过全局变量隐式传递。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在算法中以你认为较好的一种实(2 现输入输出。【解答】1)通过参数表中的参数显式传递(优点:当没有调用函数时,不占用存,调用结束后形参被释放,实参维持,函数通用 性强,移置性强。缺点:形参须与实参对应,且返回值数量有限。 )通过全局变量隐式传递(2 优点:减少实参与形参的个数,从而减少存空间以及传递数据时的时间消耗 缺点:函数通用性降低,移植性差 算法如下:通过全局变量隐式传递参数PolyValue() { int i,n; float x,a[],p; nn=”);printf(“\ scanf(“%f”,&n); nx=”);printf(“\ scanf(“%f”,&x); for(i=0;i

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题

1、二分搜索算法是利用( A )实现的算法。 A、分治策略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 2、下列不是动态规划算法基本步骤的是( A )。 A、找出最优解的性质 B、构造最优解 C、算出最优解 D、定义最优解 3、最大效益优先是( A )的一搜索方式。 A、分支界限法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 4、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利用的算法是( B )。 A、分支界限法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 5. 回溯法解TSP问题时的解空间树是( A )。 A、子集树 B、排列树 C、深度优先生成树 D、广度优先生成树6.下列算法中通常以自底向上的方式求解最优解的是( B )。 A、备忘录法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 7、衡量一个算法好坏的标准是(C )。 A 运行速度快 B 占用空间少 C 时间复杂度低 D 代码短 8、以下不可以使用分治法求解的是(D )。 A 棋盘覆盖问题 B 选择问题 C 归并排序 D 0/1背包问题 9. 实现循环赛日程表利用的算法是( A )。 A、分治策略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 10、实现最长公共子序列利用的算法是( B )。 A、分治策略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11.下面不是分支界限法搜索方式的是( D )。 A、广度优先 B、最小耗费优先 C、最大效益优先 D、深度优先 12.下列算法中通常以深度优先方式系统搜索问题解的是( D )。 A、备忘录法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 13. 一个问题可用动态规划算法或贪心算法求解的关键特征是问题的( B )。 A、重叠子问题 B、最优子结构性质 C、贪心选择性质 D、定义最优解14.广度优先是( A )的一搜索方式。 A、分支界限法 B、动态规划法 C、贪心法 D、回溯法 15.背包问题的贪心算法所需的计算时间为( B )。

算法设计与分析第2版王红梅胡明习题答案

算法设计与分析(第2版)-王红梅-胡明-习题 答案 习题1 1. 图论诞生于七桥问题。出生于瑞士的伟大数学家欧拉(Leonhard Euler ,1707—1783) 提出并解决了该问题。七桥问题是这样描述的:一个人是否能在一次步行中穿越哥尼斯堡(现在叫加里宁格勒,在波罗的海南岸)城中全部的七座桥后回到起点,且每座桥只经过一次, 图 1.7是这条河以及河上的两个岛和七座桥的 草图。请将该问题的数据模型抽象出来,并判 断此问题是否有解。 七桥问题属于一笔画问题。 输入:一个起点 输出:相同的点 1, 一次步行 2, 经过七座桥,且每次只经历过一次 3, 回到起点 该问题无解:能一笔画的图形只有两类:一类是所有的点都是偶点。另一类是只有二个奇点的图形。 2.在欧几里德提出的欧几里德算法中(即最初的欧几里德算法)用的不是除法而是减法。请用伪代码描述这个版本的欧几里德算法 1.r=m-n 2.循环直到r=0 2.1 m=n 2.2 n=r 2.3 r=m-n 3 输出m 3.设计算法求数组中相差最小的两个元素(称为最接近数)的差。要求分别给出伪代码和C ++描述。 //采用分治法 //对数组先进行快速排序 //在依次比较相邻的差 图1.7 七桥问题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partions(int b[],int low,int high) { int prvotkey=b[low]; b[0]=b[low]; while (low=prvotkey) --high; b[low]=b[high]; while (low

耿国华数据结构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答案 1.3计算下列程序中x=x+1的语句频度 for(i=1;i<=n;i++) for(j=1;j<=i;j++) for(k=1;k<=j;k++) x=x+1; 【解答】x=x+1的语句频度为: T(n)=1+(1+2)+(1+2+3)+……+(1+2+……+n)=n(n+1)(n+2)/6 1.4试编写算法,求p n(x)=a0+a1x+a2x2+…….+a n x n的值p n(x0),并确定算法中每一语句的执 行次数和整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要求时间复杂度尽可能小,规定算法中不能使用求幂函数。注意:本题中的输入为a i(i=0,1,…n)、x和n,输出为P n(x0)。算法的输入和输出采用下列方法(1)通过参数表中的参数显式传递(2)通过全局变量隐式传递。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在算法中以你认为较好的一种实现输入输出。 【解答】 (1)通过参数表中的参数显式传递 优点:当没有调用函数时,不占用存,调用结束后形参被释放,实参维持,函数通用性强,移置性强。 缺点:形参须与实参对应,且返回值数量有限。 (2)通过全局变量隐式传递 优点:减少实参与形参的个数,从而减少存空间以及传递数据时的时间消耗 缺点:函数通用性降低,移植性差 算法如下:通过全局变量隐式传递参数 PolyValue() { int i,n; float x,a[],p; printf(“\nn=”); scanf(“%f”,&n); printf(“\nx=”); scanf(“%f”,&x); for(i=0;i

算法设计与分析复习要点

·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算法是由若干条指令组成的有穷序列。 ·算法特性:输入、输出、确定性、有限性(执行时间和执行次数)(有五个空再加上可行性)。 ·程序是算法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具体实现,程序可不满足有限性的特性。 ·程序调试只能证明程序有错,不能证明程序无错误! ·算法复杂性= 算法所需要的计算机资源。 ·算法的复杂性取决于:(1)求解问题的规模N;(2)具体的输入数据I;(3)算法本身的设计A。·可操作性最好且最有实际价值的是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性。 第二章递归与分治策略 二分搜索技术:O(logn)大整数乘法:O(n log3)=O(n1.59)Strassen矩阵乘法:O(n log7)=O(n2.81) 棋盘覆盖:O(4k)合并排序和快排:O(nlogn)线性时间选择:O(n) 最接近点对问题:O(nlogn) 循环赛日程表:O(n2) ·分治法思想: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分割成一些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以便逐个击破,分而治之。边界条件与递归方程是递归函数的两大要素。 递归优点:结构清晰,可读性强,而且容易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算法的正确性,因此它为设计算法、调试程序带来很大方便。缺点:递归算法的运行效率较低,无论是耗费的计算时间还是占用的存储空间都比非递归算法要多。 ·分治法时间复杂度分析:T(n)<= O(1) n=n0 aT(n/b)+f(n) n>n0 若递归方式为减法:T(n) = O(a n) 若递归方式为除法: f(n)为合并为原问题的开销:f(n)为常数c时:T(n)=O(n p) f(n)为线性函数:O(n) ab,p=log b a f(n)为幂函数n x时:O(n x) af(b),p=log b a ·证明算法的正确性:部分正确性、终止性。 第三章:动态规划 ·当前决策的最优性取决于其后续决策序列的是否最优。动态规划方法可以保证问题求解是全局最优的。

(完整版)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耿国华)-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 2、××√ 3、(1)包含改变量定义的最小范围 (2)数据抽象、信息隐蔽 (3)数据对象、对象间的关系、一组处理数据的操作 (4)指针类型 (5)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 (6)顺序存储、非顺序存储 (7)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8)一系列的操作 (9)有限性、输入、可行性 4、(1)A(2)C(3)C 5、语句频度为1+(1+2)+(1+2+3)+…+(1+2+3+…+n) 第二章习题答案 1、(1)一半,插入、删除的位置 (2)顺序和链式,显示,隐式 (3)一定,不一定 (4)头指针,头结点的指针域,其前驱的指针域 2、(1)A(2)A:E、A B:H、L、I、E、A C:F、M D:L、J、A、G或J、A、G (3)D(4)D(5)C(6)A、C 3、头指针:指向整个链表首地址的指针,标示着整个单链表的开始。 头结点:为了操作方便,可以在单链表的第一个结点之前附设一个结点,该结点的数据域可以存储一些关于线性表长度的附加信息,也可以什么都不存。 首元素结点:线性表中的第一个结点成为首元素结点。 4、算法如下: int Linser(SeqList *L,int X) { int i=0,k; if(L->last>=MAXSIZE-1) { printf(“表已满无法插入”); return(0); } while(i<=L->last&&L->elem[i]last;k>=I;k--) L->elem[k+1]=L->elem[k]; L->elem[i]=X;

L->last++; return(1); } 5、算法如下: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Int LDel(Seqlist *L,int i,int k) { int j; if(i<1||(i+k)>(L->last+2)) { printf(“输入的i,k值不合法”); return ERROR; } if((i+k)==(L->last+2)) { L->last=i-2; ruturn OK; } else {for(j=i+k-1;j<=L->last;j++) elem[j-k]=elem[j]; L->last=L->last-k; return OK; } } 6、算法如下: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Int Delet(LInkList L,int mink,int maxk) { Node *p,*q; p=L; while(p->next!=NULL) p=p->next; if(minknext->data>=mink)||(p->data<=maxk)) { printf(“参数不合法”); return ERROR; } else { p=L; while(p->next-data<=mink)

算法设计与分析期末试题答案解析

1、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步骤: 1、问题分析 2、数学模型建立 3、算法设计与选择 4、算法指标 5、算法分析 6、算法实现 7、程序调试 8、结果整理文档编制 2、算法定义:算法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机械步骤一定可以得到问题结果的处理过程 3、算法的三要素 1、操作 2、控制结构 3、数据结构 算法具有以下5个属性: 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总是在执行有穷步之后结束,且每一步都在有穷时间内完成。 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条指令必须有确切的含义。不存在二义性。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可行性:一个算法是可行的就是算法描述的操作是可以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运算执行有限次来实现的。 输入: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这些输入取自于某个特定对象的集合。 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这些输出同输入有着某些特定关系的量。 算法设计的质量指标: 正确性:算法应满足具体问题的需求; 可读性:算法应该好读,以有利于读者对程序的理解;

健壮性:算法应具有容错处理,当输入为非法数据时,算法应对其作出反应,而不是产生莫名其妙的输出结果。 效率与存储量需求:效率指的是算法执行的时间;存储量需求指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大存储空间。一般这两者与问题的规模有关。 经常采用的算法主要有迭代法、分而治之法、贪婪法、动态规划法、回溯法、分支限界法 迭代法 基本思想:迭代法也称“辗转法”,是一种不断用变量的旧值递推出新值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题步骤:1、确定迭代模型。根据问题描述,分析得出前一个(或几个)值与其下一个值的迭代关系数学模型。 2、建立迭代关系式。迭代关系式就是一个直接或间接地不断由旧值递推出新值的表达式,存储新值的变量称为迭代变量 3、对迭代过程进行控制。确定在什么时候结束迭代过程,这是编写迭代程序必须考虑的问题。不能让迭代过程无休止地重复执行下去。迭代过程的控制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所需的迭代次数是个确定的值,可以计算出来;另一种是所需的迭代次数无法确定。对于前一种情况,可以构建一

算法分析与设计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概述 算法的概念: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或过程,是由若干条指令组成的有穷序列。 算法的特征: 可终止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时间内终止; 正确性:算法必须正确描述问题的求解过程; 可行性:算法必须是可实施的; 算法可以有0个或0个以上的输入; 算法必须有1个或1个以上的输出。 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区别:程序可以不一定满足可终止性。但算法必须在有限时间内结束; 程序可以没有输出,而算法则必须有输出; 算法是面向问题求解的过程描述,程序则是算法的实现。 联系:程序是算法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具体实现; 程序可以不满足算法的有限性性质。 算法描述方式: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高级语言。 算法复杂性分析: 算法复杂性的高低体现运行该算法所需计算机资源(时间,空间)的多少。 算法复杂性度量: 期望反映算法本身性能,与环境无关。 理论上不能用算法在机器上真正的运行开销作为标准(硬件性能、代码质量影响)。 一般是针对问题选择基本运算和基本存储单位,用算法针对基本运算与基本存储单位的开销作为标准。 算法复杂性C依赖于问题规模N、算法输入I和算法本身A。即C=F(N, I, A)。 第二章递归与分治 分治法的基本思想: 求解问题算法的复杂性一般都与问题规模相关,问题规模越小越容易处理。 分治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难以直接解决的大问题,分解为规模较小的相同子问题,直至这些子问题容易直接求解,并且可以利用这些子问题的解求出原问题的解。各个击破,分而治之。 分治法产生的子问题一般是原问题的较小模式,这就为使用递归技术提供了方便。递归是分治法中最常用的技术。 使子问题规模大致相等的做法是出自一种平衡(balancing)子问题的思想,它几乎总是比子问题规模不等的做法要好。 分治法所能解决的问题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该问题的规模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容易地解决; 该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即该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 利用该问题分解出的子问题的解可以合并为该问题的解; 该问题所分解出的各个子问题是相互独立的,即子问题之间不包含公共的子问题。(这条特征涉及到分治法的效率,如果各子问题是不独立的,则分治法要做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重复地解公共的子问题,此时虽然也可用分治法,但一般用动态规划较好。) 递归的概念:

算法设计与分析复习题

一、选择题(多选) 1.算法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或一个过程。算法是若干指令的有穷序列,满足条件: (1)输入:有零个或多个由外部提供的量作为算法的输入。 (2)输出:算法产生至少一个量作为输出。 (3)确定性:组成算法的每条指令是清晰,无歧义的。 (4)有限性:算法中每条指令的执行次数是有限的,执行每条指令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2.哪些问题比较适合用递归算法? 阶乘函数、Fibonacci数列、Ackerman函数、排列问题、整数划分问题、Hanoi塔问题分治策略(是高级的递归算法):(1)二分搜索技术、(2)大整数的乘法、(3)Strassen 矩阵乘法、(4)棋盘覆盖、(5)合并排序、(6)快速排序、(7)线性时间选择、(8)最接近点对问题、(9)循环赛日程表 3. 哪些问题比较适合用贪心算法? (1)活动安排问题(2)最优装载问题(3)哈夫曼编码(4)单源最短路径(5)最小生成树(6)多机调度问题 4. 哪些问题比较适合用回溯法? (1)装载问题(2)批处理作业调度(3)符号三角形问题(4)n后问题(5)0-1背包问题(6)最大团问题(7)图的m着色问题(8)旅行售货员问题(9)圆排列问题(10)电路板排列问题(11)连续邮资问题 二、概念题 1.递归的概念是什么? 直接或间接地调用自身的算法称为递归算法。用函数自身给出定义的函数称为递归函数。2.什么是0-1背包问题? 给定n种物品和一个背包:物品i的重量是wi,其价值为vi,背包的容量为C。选择装入背包的物品,对于每种物品i只有两种选择,即装入背包或不装入背包,不能将物品i装入背包多次,也不能只装入部分的物品i,最终要使得装入背包中物品的总价值最大。该问题被称为0-1背包问题。 3.什么是哈夫曼编码,它有什么优缺点? 由哈夫曼提出构造最优前缀码的贪心算法,由此产生的编码方案称为哈夫曼编码。哈夫曼编码是广泛地用于数据文件压缩。用于数据的无损耗压缩。其压缩率通常在20%~90%之间。 优点:给出现频率高的字符较短的编码,出现频率较低的字符以较长的编码,可以大大缩短总码长。 缺点:依赖于信源的统计特性,必须先统计得到信源的概率特性才能编码,而实际应用中,通常可在经验基础上预先提供Huffman码表,此时其性能有所下降。 4.什么是图的m着色问题? 给定一个无向连通图G和m种不同的颜色。用这些颜色为图G的各顶点着色,每个顶点着一种颜色。是否有一种着色法使G中每条边的2的顶点着有不同颜色。这个问题是图的m可着色判定问题。若一个图最少需要m种颜色才能使图中每条边连接的2个顶点着不同颜色,则称现这个数m为该图的色数。求一个图的色数m的问题称为图的m可着色优化问题。 5.什么是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算法设计与分析第三版王晓东算法实现题部分答案_可复制编辑!

算法实现题3-7 数字三角形问题 问题描述: 给定一个由n行数字组成的数字三角形,如图所示。试设计一个算法,计算出从三角形的顶至底的一条路径,使该路径经过的数字总和最大。 编程任务: 对于给定的由n行数字组成的数字三角形,编程计算从三角形的顶至底的路径经过的数字和的最大值。 数据输入: 有文件input.txt提供输入数据。文件的第1行是数字三角形的行数n,1n<=100。接下来的n行是数字三角形各行的数字。所有数字在0-99之间。 结果输出: 程序运行结束时,将计算结果输出到文件output.txt中。文件第1行中的数是计算出的最大值。 输入文件示例输出文件示例 input.txt output.txt 5 30 7 3 8 8 1 0 2 7 4 4 4 5 2 6 5 源程序: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n,triangle[100][100],i,j;//triangle数组用来存储金字塔数值,n表示行数 FILE *in,*out;//定义in,out两个文件指针变量 in=fopen("input.txt","r"); fscanf(in,"%d",&n);//将行数n读入到变量n中 for(i=0;i=0;row--)//从上往下递归计算 for(int col=0;col<=row;col++) if(triangle[row+1][col]>triangle[row+1][col+1]) triangle[row][col]+=triangle[row+1][col]; else triangle[row][col]+=triangle[row+1][col+1]; out=fopen("output.txt","w"); 振动时效设备https://www.doczj.com/doc/64358154.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