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流电动机试验报告

交流电动机试验报告

交流电动机试验报告

交流电动机试验报告

永磁同步电机基础知识

(一)PMSM的数学模型 交流电机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相绕组分布在定子上,永磁体安装在转子上。在永磁同步电机运行过程中,定子与转子始终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永磁体与绕组,绕组与绕组之间相互影响,电磁关系十分复杂,再加上磁路饱和等非线性因素,要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精确的数学模型是很困难的。为了简化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我们通常做如下假设: 1)忽略电机的磁路饱和,认为磁路是线性的; 2)不考虑涡流和磁滞损耗; 3)当定子绕组加上三相对称正弦电流时,气隙中只产生正弦分布的磁势,忽略气隙中的高次谐波; 4)驱动开关管和续流二极管为理想元件; 5)忽略齿槽、换向过程和电枢反应等影响。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山电压方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机械运动方程组成,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如下: (1)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电压方程如下式所示: 叫=RJd + Ld - — 3趴 at 此 dt 其中,Rs为定子电阻;ud、uq分别为d、q轴上的两相电压;id、iq分别为d、q轴上对应的两相电流;Ld、Lq分别为直轴电感和交轴电感;为电角速度;巾d、Wq 分别为直轴磁链和交轴磁链。 若要获得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则需做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到三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如下式所示。 / X cos 8 一sin。 (22 、 2 / \ = cos(。一—-sm(8— 3 3 宀 2 2 cos(& + -?r) 一sin(8 + - I 3 3丿 (2)d/q轴磁链方程: 其中,Wf为永磁体产生的磁链,为常数,,而◎=% 是机械角速度,P为同步电机的 极对数,3c为电角速度,eO为空载反电动势,其值为

电气交接试验及二次传动试验总结

电气交接试验及二次传动试验总结 一、电气工作 自10月20日开工至今已过去一个多月,为了使10KV、400V配电能够成功送电,我公司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和制造厂的规定,逐次对10KV母线、10KV电流互感器、10KV电压互感器、10KV电力电缆、干式变压器、真空断路器、过电压保护器、高压电机进行电气交接试验、10KV开关柜进行了二次传动试验。 二、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10KVI段II段母线绝缘电阻及交流耐压试验合格,完成共两段。 2.10KV电流互感器变比、极性、励磁特性、绝缘电阻及交流耐压试验合格,完成共66台。 3.10KV电压互感器变比、极性、励磁特性、绝缘电阻及交流耐压试验合格,完成共6台。 4.10KV电力电缆绝缘电阻及交流耐压试验合格,完成共25根。 5.10KV干式变压器极性及接线组别、直流电阻测量、变比测定、绝缘及耐压试验合格,完成共4台。 6.10KV真空断路器绝缘电阻、交流耐压试验、机械特性测试、导电回路接触电阻测试合格,完成共23台。 7.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绝缘电阻及工频放电电压试验合格,完成共66台。 8.10KV电动机绝缘电阻、线圈直流电阻及交流耐压试验合格,完成共

13台。 9.继电综合保护按设计院整定值完成整定工作合格,完成共23台。 10.10KV高压柜远方就地传动试验合格,完成共20台。 11.10KVI段II段PT柜电压并列试验合格,完成共2台。 12.400VI段II段进线开关远方就地传动试验合格,完成共2台。 13.400VI段II段备用电源进线开关就地传动试验合格,完成共2台。 14.400VI段II段备自投静态试验合格,完成共2台。 三、试验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并逐次进行了处理 1.10KV母线第一次做耐压试验,放电声音比较响、升压困难,后经过处理,电压升到规定值 2.做继电保护校验时发现控制电缆有接错线及没有接线等问题并进行了处理。 3.原设计电度表屏有4台厂变的电度表,因高压柜没有设计去电度表的电流信号,现设计院把4台厂变的电度表取消。 4.10KV一段二段母线PT柜发现设计N相没有经过击穿保险接地,现击穿保险已安装完毕。 5.10KV一段二段母线电压设计有电压并列装置,但安装单位没有接线,现已解决并调试完毕。 6.10KV 4台厂变开关柜在传动试验时发现合不上闸,经厂家处理,现开关柜都能正常分合闸。 7.400V配电调试过程中,1号2号400V进线开关二次原理图与设计图纸不符,设计院设计分合闸线圈是直流,而开关柜的开关上的线圈是交

(新)高压交流电动机试验方法

交流电动机试验方法 一.测量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 ※额定电压<1000V,常温下绝缘电阻≥0.5MΩ; ※额定电压≥1000V,在运行温度下,定子绕组绝缘电阻≥1MΩ/KV,转子绕组绝缘电阻≥0.5MΩ/KV; ※额定电压≥1000V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1.2。 1.工具选择 2500V兆欧表 2.步骤 ⑴断开电动机电源开关; ⑵用放电棒分别对U1、V1、W1接地充分放电,如图1所示; ⑶解开中性点接线; ⑷分别摇测出线侧U1、V1、W1对地绝缘电阻: 记录R15和R60的数据。 ⑸分别摇测出线侧U1对V1W1、V1对U1W1、W1对U1V1的地绝缘电阻: 记录R15和R60的数据。 ⑹用放电棒分别对U1、V1、W1接地充分放电。 二.测量可变电阻器、启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 ※当与回路一起测量时,绝缘电阻≥0.5 MΩ。 三.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 ※当当有油管路连接时,应安装油管后,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0.5 MΩ。

四.测量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 1000V以上或100KW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的直流电阻值相互差别≤最小值的2%; ※中性点未引出的电动机可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各相绕组的直流电阻值相互差别≤最小值的1%。 1.电流、电压表法 ※ mV表的连线不应超过该表规定的电阻值,且应接于靠近触头侧 2.平衡电桥法(电桥用法见《进网作业电工培训教材》P320 ※测量时,电压引线尽量靠近触头侧;电流引线在电压线外侧,宜分开不宜重叠 ※直流双臂电桥法:1~10-5Ω及以下 ※单臂电桥法:1~106Ω

五.测量可变电阻器、启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 ※与产品出厂值比较,其差值≤10%。 六.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的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 ※定子直流耐压的试验电压为电机额定电压的3倍; ※试验电压按0.5倍的额定电压分阶段升压试验,每段停留1min; ※在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最小值的10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20μA以下时,各相间不应有明显差别; ※水内冷电机,宜采用低压屏蔽法; ※氢冷电机必须在充氢前或排氢后且含量在3%以下时进行; ※ 1000V以上或100KW以上,中性点已引出至出线端子板的定子绕组应分相进行直流耐压试验;1.工具选择 一般选用200V/60000V的直流耐压泄漏试验设备 2.步骤 ⑴工作负责人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办理工作票,获得工作许可; ⑵做好安全措施; ⑶接线,如图3所示; ⑷置调压器于“零位”,微安表接至最大量程; ⑸采用整流管G做直流耐压试验时,应先接通灯丝电源回路,并调节控制好灯丝电压的可变电阻,使灯丝电压由最小值调整至额定值; ⑹约一分钟,即灯丝有足够的电子向阳极发射后,合上升压回路的刀闸; ⑺试验前,应先测量试具和接线的泄漏电流,并记录; ⑻确定试具和接线无异常后,接入电缆,缓慢升压至试验电压,并密切注意倾听放电声音,密切观察各表计的变化,在高压端读取1min的直流电流值,并记录; ⑼每相试验完毕后,经电阻(放电器)对地放电,再直接接地。 3.注意事项 ⑴升压时,微安表指示过大,应立即查明原因; ⑵每相试验完毕后,先降调压器回“零”,然后切断调压器电源,再切断灯丝电源(采用整流管时)及总电源; ⑶每相试验完毕后,须先经电阻(放电器)对地放电,再直接接地。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记录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记录 6 交流电动机 6.0.1 交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2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 3 定子绕组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 4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5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机干燥用短路电流法,即将机壳可靠接地,使转子制动,定子通入额定电压10—15%电流。

6 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7 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 8 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 9 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 10 检查定子绕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 11 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和空载电流测量。 注:电压1000V 以下且容量为100kW 以下的电动机,可按本条第1、7、10、11款进行试验。 6.0.2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额定电压为1000V 以下,常温下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Ω;额定电压为1000V及以上,折算至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值,定子绕组不应低于1MΩ/KV,转子绕组不应低于Ω/KV。绝缘电阻温度换算可按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进行; 21000V 及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不应低于,中性点可拆开的应分相测量。 注:1 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时,绕组的绝缘应满足本条的要求; 2交流耐压试验合格的电动机,当其绝缘电阻折算至运行温度后(环氧粉云母绝缘的电动机在常温下)不低于其额定电压1MΩ/KV时,可不经干燥投入运行。但在投运前不应再拆开端盖进行内部作业。 6.0.3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述规定: 1000V 以上或容量100kW 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2%,中性点未引出的电动机可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1%。 6.0.4 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 1000V 以上及1000kW 以上、中性点连线已引出至出线端子板的定子绕组应分相进行直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定子绕组额定电压的 3 倍。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20μA以下时,各相间应无明显差别。试验时的注意事项,应符合本标准第 3.0.4 条的有关规定;中性点连线未引出的不进行此项试验。 6.0.5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 6.0.5 电动机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6.0.6 绕线式电动机的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6.0.6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注:Uk为转子静止时,在定子绕组上施加额定电压,转子绕组开路时测得的电压。 6.0.7 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为额定励磁电压的倍,且不应低于1200V,但不应高于出厂试验电压值的75%。 6.0.8 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当与回路一起测量时,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Ω。 6.0.9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数值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10%;调节过程中应接触良好,无开路现象,电阻值的变化应有规律性。 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当有油管路连接时,应在油管安装后,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Ω。 检查定子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应正确。中性点未引出者可不检查极性。

高压的10KV交流电动机试验项目

交流电动机试验项目: (1)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 (2)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 (3)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 (4)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5)绕组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6)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7)可变电阻器或起动电阻器的直流电阻测量; (8)可变电阻器与同步电动机灭磁电阻的交流耐压试验;

1.高压电动机 1.1 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1.1.1 此项目在小修时和大修时进行。 1.1.2 拆开定子三相出线与电缆引线连接螺栓及定子中性点短接排(中性点未引出的除外)。小修时定子绕组可与其所连接的电缆一起测量。 1.1.3 采用2500V兆欧表,分别测量每相对其它相及外壳的绝缘电阻(中性点未引出的只测量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MΩ。500kW及以上的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不小于1.3。 1.1.4 测量完毕,应充分放电。

1.2 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 1.2.1 此项目在大修时或必要时进行。 1.2.2 保持定子三相出线与电缆引线成拆开状,转子未抽出的,应保持转子静止不动。 1.2.3 在定子铁芯上放置温度计,测量试验时温度。 1.2.4 采用双臂电桥或直阻电阻测试仪,测量每相直流电阻,中性点未引出的测量线间直流电阻。 1.2.5 双臂电桥四根引线应等长,并牢靠地连在被测相出线上。 1.2.6 双臂电桥揿下B键充电后,应等待一定的时间,待充电完毕后,方可进行细致的测量。 1.2.7 各相测量完毕后,进行计算比较,各相绕组直阻值的相互差别不应超过最小值的2%,中性点未引出者,可测线间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1%。 1.2.8 记录下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温度,并对直阻值进行温度换算,与历次试验结果相比较应无明显的变化。 1.3 定子绕组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 1.3.1 此项目对于500kW以上的高压电动机在大修时或更换绕组后进行。试验前应清理干净定子端子及铁芯。 1.3.2 有中性点引出者,应拆开中性点接线,无中性点引出者,三相绕组出线应短接加压。 1.3.3 电动机外壳应可靠接地。 1.3.4 其它检修人员停止作业,撤离现场,被试电动机周围应设置安全围栏,并派专业人员监护。 1.3.5 可采用直流高压发生器进行直流加压。 1.3.6 将加压屏蔽线悬空,空试试验设备的泄漏电流,加压至直流25kV,读空试泄漏值。 1.3.7 降压至零,并放电,将加压屏蔽线接于被试电动机定子绕组出线上。 1.3.8 合上直流发生器电源,开始缓慢升压,并随时注意泄漏电流的变化,将直流电压加至25kV时,开始计时,1分钟时读取泄漏电流值,然后降压至零。 1.3.9 断开试验电源,并用放电棒充分放电。 1.3.10 所读取的泄漏电流值减去空试泄漏值,即为定子绕组泄漏值,其值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最小值的100%(泄漏电流小于20 uA以下不作要求)。中性点未引出者与以前测量值相比应无明显变化。 1.4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1.4.1 此项目在大修时或更换绕组后进行,试验前定子绕组端部,槽口及铁芯皆应清理干净。 1.4.2 试验前测量定子绕组每相对地的绝缘电阻应合格。 1.4.3 按图1-6进行接线。 SB—试验变压 器 T—自耦调 压器 V1—高 压测压表 图1-6 电动 机交流耐压试 验原理接线图 1.4.4 试验现

电动机基础知识(精)

电动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三相异步电动机介绍 一、电动机的分类 1、按电源分: (1)、直流电动机:直流电通入定子形成磁极,直流电由电刷和整流子通入电梳转子,两者作用产生转矩,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 (2)、交流电动机:交流电通入定子产生旋转磁场,和转子带电流导体相作用产生转矩,而使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据转子导体中电流的产生方法不同,又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两者的定子结构是相同的,只是转子不同。 A、同步电动机:一般是从外部将直流电由滑环通入转子线圈,此转子线圈中的带流导 体和定子旋转磁场作用而产生转矩,使转子旋转与定子的旋转同步。 B、异步电动机:转子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定子磁场感应产生,气隙旋转磁场与转子导体中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产生转矩,从而实现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交流电动机其运行转速与旋转磁场转速间存在一定差异,即所谓异步。固称为异步电动机。又由于转子导体中的电流是由气隙旋转磁场感应产生,故亦称为感应电动机。使用电流单相和三相的不同,又有单相异步电动机和三相异步电动之分。由于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使用、维护方便,运行可靠等优点,因而广泛用于驱动机床、水泵、鼓风机、压缩机、起重卷杨设备、矿山机械、轻工机械及农用机械等,电力传动机械中有90﹪左右是由异步电动机驱动,其用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50﹪以上。 2、异步电动机的分类。异步电动机一般为系列产品,其系列、品种、规格繁多,又可分为许多类别。 (1)、按电机尺寸或功率大小分: 大型电机定小铁心外经>1000mm或机座中心高>630mm。 中型电机定子铁心外经500-1000mm或机座中心高在355mm-630mm。 小型电机定子铁心外经在100-500mm或机座中心高在80-315mm (2)、按系列产品用途分: 基本系列产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通用电机系列。如:Y系列、Y2系列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派生系列为满足不同使用要求,在基本系列的基础上作部分改动而派生的系列产品,其零部件与基本系列有较高的通用性和一定程度的统一性。如:YR系列绕线转子电动机,Y-WF系列户外防腐型电动机,YB系列隔爆型电动机。 专用系列为满足特殊使用要求而专门设计制造的系列产品。如:YZR、YZ系列起重冶金用电动机,DFP系列屏风电动机。 (3)、按冷却方式分:有自扇冷和自冷式两种 (4)、按安装方式分:有卧式安装、立式安装等安装型式。

交流电机型式试验的研究报告-夏学志

题目:交流电机型式试验的研究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0605学号:200601010528学生姓名:夏学志 导师姓名:彭晓 完成日期:2010年6月14日

湖南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交流电机型式试验的研究 姓名夏学志系别电气与信息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0605 学号 200601010508 指导老师彭晓教研室主任石安乐 一、基本任务及要求: 1掌握和分析交流电机型式试验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2掌握和分析交流电机各物理量的特征及测试; 3研究交流电机型式试验的计算机测试系统; 4确定交流电机型式试验的系统设计框图; 5初步完成交流电机型式试验的计算机软件设计。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3月7日布置任务、下达任务、具体安排; 3月7日-3月27日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 4月11日-4月18日掌握和分析交流电机型式试验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4月19日-4月26日掌握和分析交流电机各物理量的特征及测试; 4月27日-5月10日研究交流电机型式试验的计算机测试系统; 5月11日-5月20日确定交流电机型式试验的系统设计框图; 5月21日-5月30日完成交流电机型式试验的计算机软件设计; 5月31日-6月15日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6月16日-6月20日修订、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 6月21日-6月26日毕业设计答辩。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绪论.. (1) 1.1 交流电机型式试验简介 (1) 1.2 交流电机型式试验的现状及发展 (1) 1.2.1 国内电机试验检测现状 (2) 1.2.2 国外电机试验检测现状 (3) 第二章电机型式试验各物理量的特征及测试测量原理 (3) 2.1 电阻测定 (4) 2.1.1 直流电机电阻试验 (4) 2.1.2 交流电机电阻试验 (4) 2.2 绝缘电阻测量 (5) 2.3 转子开路电压 (7) 2.4 电压电流的测量 (7) 2.5 瞬时功率测量 (7) 2.6 平均功率测量 (8) 2.7 功率因数和频率的测量 (8) 2.8 转矩、转速和输出功率的测量 (9) 2.9 温度的测量 (9) 2.10 效率的确定 (10) 第三章交流电机试验方法及基本原理 (11) 3.1 空载试验 (11) 3.1.1 试验目的 (11) 3.1.2 试验步骤 (11) 3.2 堵转试验 (12) 3.2.1 试验目的 (12) 3.2.2 试验步骤 (12) 3.3 负载试验 (13) 3.3.1 试验目的 (13) 3.3.2 试验步骤 (13)

10KV及以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讲解

10KV及以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一、规范到500KV。 交流耐压一般为1分钟, 油浸变压器、电抗器的绝缘试验应在充满合格油静止24小时后再进行,为了消除气泡。 进行绝缘试验时,除制造厂家成套设备外,一般应将连接在一起的各种设备分离开来单独试验,同一试验标准的的设备可以连接在一起试验。 绝缘试验时温度不低于5度,湿度不高于80%。 多绕组设备进行绝缘试验时,非被试绕组应短路接地。 绝缘电阻测试,兆欧表电压等级以下: 100伏以下250伏兆欧表 100—500伏500伏兆欧表 10000伏及以上2500或5000伏兆欧表 二、交流电动机 1、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380伏0.5兆 运行温度下: 6KV定子6M,转子3M。 10KV定子10M,转子5M。 注意,6KV,10KV需要温度换算,用非运行温度(20度)测得的绝缘电阻值除以查表得到的换算系数。

也可以按规范中的公式换算。 6KV,10KV电机测量吸收比,低压电机不用。 用60秒测得的绝缘电阻除以15秒的比值是吸收比。不低于1.2。 2、直流电组 相互差别不应超过最小值1%。 (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 3、定子绕组的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 试验电压为定子绕组的3倍。 每级0.5倍额定电压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1分钟,同时记 录泄漏电流,各相泄漏电流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 4、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6KV试验电压10KV ,10KV试验电压16KV 5、同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试验电压为额定励磁电压的7.5倍,且不应低于1200V。但不应高于出厂试验值的75%。 6、检查定子绕组极性极其连接的正确性 7、电机空载运行2小时,同时记录空载电流。试运行时,滑动轴 承温升不超过80度,滚动90度。 以上是6KV、10KV高压电机试验项目。 380V、100KW以下交流电机,一般只做3项: 1、绝缘电阻测试 2、检查定子绕组极性极其连接的正确性

电动机预防性试验

电动机试验 一、测量电动机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当电动机绝缘受潮、脏污或有贯穿性缺陷时,介质内的离子增加,因而加压后泄漏电流大增,绝缘电阻显著下降,测量绝缘电阻值可灵敏地发现由复合绝缘材料构成的电气设备绝缘普遍受潮、脏污、老化等缺陷。 测量绝缘电阻用兆欧表,额定电压在1kV以下的,选择1000V兆欧表;额定电压在1kV以上的,应选择2500V兆欧表。测量步骤如下:①. 先将接线端子L与接地端子E断开,将兆欧表摇至额定转速 (120/min),此时指针应指在“∞”;再将L、E端子短接,将兆欧表摇至额定转速,指针应指向“0”。否则,表明兆欧表有缺陷,应调换或检修,待合格后使用。 ②.实验前应拆除电动机与其他设备间的连线,并对其进行充分放 电,大型电动机放电时间不少于2min。 ③.选择正确的接线方式(是否接屏蔽端子),注意连线不宜过长, 并使连线与设备外壳(或地)之间有足够的绝缘距离。 ④.测量绝缘电阻,将兆欧表摇至额定转速(120r/min)左右,待指 针稳定,经过1min后读取数值,并记录好绝缘电阻值;若需测量吸收比,应在回路中串接刀闸开关,先将兆欧表摇至额定转速,合上刀闸开关,同时计时,读取15s和60s的绝缘电阻值,然后计算吸收比k。

⑤.测量完毕,应先断开线路端子接线,后将兆欧表停转,以防电动 机对兆欧表放电,损坏兆欧表。 ⑥.用放电棒将电动机的电极对地放电。为了减少放电火花,应在放 电回路中串接适当电阻,且放电时间要充分,一般应不小于2min。 ⑦.记录并整理试验数据:注意记录电动机名称、编号、铭牌、运行 位置,绕组的温度、环境温度、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等值。 二、测量异步电动机的直流电阻 异步电动机的直流电阻,包括定子绕组、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及起动变阻器等直流电阻。测量这些直流电阻的目地,是为了检查绕组有无断线和匝间短路,焊接部分有无虚焊或开焊、接触点有无接触不良等现象。 1、测量周期:大修时;1年;必要时。 2、测量方法 用直流电桥进行测量,它分为用单臂电桥和双臂电桥进行测量。单臂电桥适用于测量1Ω以上的较大电阻;双臂电桥适用于测量1Ω以下的较小电阻。测量步骤如下: ①.电动机选用双臂电桥。 ②.将电桥放置平稳,调整指针在零位。 ③.将被测电阻接于电桥相应的接线端子上。使用双臂电桥时,电压 线和电流线应分开,且应使电压线连接点比电流线连接点更靠近被测电阻。

交流电动机交接试验标准(AC motor transfer test standard)

交流电动机交接试验标准(AC motor transfer test standard)AC motor transfer test standar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AC motor transfer test standard The test items of 5.0.1 AC motor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insulation resistance and absorption ratio of the measuring coil; Two 、 DC resistance of measuring coil; Three. AC withstand voltage test of stator coil; Four. AC withstand voltage test of rotor winding of wound rotor motor; Five. AC withstand voltage test of rotor coil of synchronous motor; Six. Measure the insulation resistance of variable resistor, starter resistor and de excitation resistor; Seven. Measure the DC resistance of variable resistor, starter resistor and de excitation resistor; Eight. Measure the insulation resistance of motor bearings; Nine. Check the polarity of stator coil and the correctness of

交流电动机参数测试技_图文(精)

交流电机动态参数分析与故障诊断研究受周围冷却介质的影响。有交变磁场的地方,不能采用水银温度计。电阻法测取绕组温度时,冷热态电阻必须是在相同的出线端上测量的。绕组的平均温升Δθ ( K 按公式(2-35)计算:Δθ = RN ? R1 ( K1 + θ1 + θ1 ? θ a R1 (2-35 式中 RN ——额定负载热试验结束时的绕组端电阻,单位为欧姆(Ω ) R1 ——温度为θ1 时的绕组初始端电阻,单位为欧姆 (Ω )θ a ——热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单位为摄氏度(℃)θ1 ——测量初始端电阻 R1 时的绕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K1 ——对铜绕组,为 235;对铝绕组,为 225,除非另有规定由于测量电阻的微小误差在确定温度时会造成较大误差,所以测量绕组电阻的双臂电桥或单臂电桥,或数字式微欧计测量,准确度应不低于 0.2 级。埋置检温计法是指用装在电动机内的热电偶或电阻式温度计测量温度。专门设计的仪表应与电阻式温度计一起使用,以防止在测量时因电阻式温度计的发热而引入显著的误差或损伤仪表。许多普通的电阻式测量器件可能不适用,因为在测量时可能有相当大的电流要流过电阻原件。 2-2-9-2 温度读数以上三种温度测量方法,用以测定电动机的绕组、定子铁心、进入冷却介质以及受热后排出的冷却介质的温度,每种测量方法都有其特点,适用于测量电动机特定部件的温度。若采用温度计测量电动机温度需要测量以下部件的温度:(如有规定可在停机后的测量)定子线圈,至少在两个部位;定子铁心,对大、中型电动机,至少在两个部位;环境温度;从机座或排气通风道排出的空气或者带循环冷却系统的电动机排到冷却器入口处的内部冷却介质;机座;轴承。应将温度敏感原件放置于能测得最高温度的部位,对于进、出气流的空气或其他冷却介质的温度,敏感原件应放置于测得平均温度的部位。绕组装有埋置检温计的电动机热试验时,应用埋置检温计法测定绕组温度并写入报告。通常不要求停机后再取读数。用电阻法测量定子绕组温度时应在电动机出线端处直接测量任意两线端间的电阻,此电阻已测量了初始值和初始温度。 2-2-9-3 试验结束时冷却介质温度的确定对连续定额和断续周期工作制定额的电动机,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应取在整个试验过程最后的 1/4 时间内,按相同时间间隔测得的几个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对短时定额的电动机,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若定额为 30min 及以下,取试验开始与结束时的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若定额为 30min ~ 90min,取 1/2 试验时

电动机维修基础知识

电动机维修基础知识 洛阳机电技术学校 1.三相电动机的铭牌 交流异步电动机铭牌:主要标记以下数据,并解释其意义如下: (1)额定功率(P):是电动机轴上的输出功率。 (2)额定电压:指绕组上所加的电压。 (3)额定电流:定子绕组线电流。 (4)额定转速:(r/min):额定负载下的转速。 (5)温升:指绝缘等级所耐受超过环境温温度。 (6)工作定额:即电动机允许的工作运行方式。 (7)绕组的接法:△或Y形连接,与额定电压相对应。 例如:某台电机、铭牌介绍: (1)型号: “112” 例如:Y112M-4 中表示Y系列鼠笼式异步电动机(YR表示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表示电机的中心的高为112mm,“M”表示中机座(L表示长机座,S表示短机座),“4” 表示4极电机。 (2)额定功率: 电动机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其轴上所能输出的机械功率称为额定功率。 单位:W或KW。 (3)额定转速: 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的转速。转子没分钟的转数,单位:转/分 (4)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是电动机在额定运行状态下,电动机定子绕组上应加的线电压值。 Y系列电动机的额定电压都是380V的。 对于Y、Y2系列 凡功率:3千瓦及以下的电机,定子绕组接法:均为星形连接(Y), 4千瓦以上的电机接法:都是三角形连接(△)。 铭牌上标明的电压220/380伏和接法△/Y,表示绕组按△形连接,额定电压是220伏, 按Y形连接时,额定电压是380伏。 (5)额定电流: 电动机加以额定电压,在其轴上输出额定功率时,定子从电源吸取的线电流值, 称为:额定电流。 电动机的电流有三种: a:额定电流、 b:启动电流、 c、空载电流。如:----铭牌上注明的电流2.8/1.62安表示:绕组按△形连接在220伏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额定电流是2.8安;按Y形连接在380伏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额定电流是1.62安。 55千瓦以下的四极式电动机,在380伏电压下,工作时额定电流值,大约是额定功率值的2倍。电动机在启动时,因为转子尚未转动,电流很大,通常是额定电流的4-7倍。为此,功率较大的电动机使用时必须采取降压启动。启动时降压,使起动电流不致过大。待转子加速到正常转速时,再把电动机就直接接在电源上正常工作。

电机基本知识及故障诊断

电机基本知识及故障诊断 南阳防爆集团有限公司 赵泰忠 二00四年五月

电机基本知识及故障诊断 一、电机基本知识 电机是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统称,通常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交流电机分为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两类。 1、同步电机 转子转速与旋转磁场的转速相同的一种交流电机,它具有可逆性。可作发电机运行,也可作电动机运行,还可作补偿机运行。 2、异步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基于电与磁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而达到能量转换目的的机械。它的定子、转子在电路上是彼此独立的,但又是通过电磁感应而相互联系的,其转子转速永远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即存在有转差率,故称为异步电动机。 工作原理:电机定子通入三相交流电时即可产生旋转磁场,假设旋转磁场为顺时针转动,静止的笼形转子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且此转矩与磁场旋转方向一致,所以转子便顺着旋转磁场方向转动起来。 3、电机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产品型号由产品代号、规格代号、特殊环境代号和补充代号等四个部分组成,示例: YB2 - 200L-2 WF1 特殊环境代号(户外防中等腐蚀) 规格代号(中心高-铁心长度-极数/大 型电机用功率-极数/铁心外径表示) 产品代号(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我公司低压电机(1140V及以下)主要产品代号有:Y、YDDC、YA、YB2、YXn、YAXn、YBXn、YW、YBF、 YBK2、YBS、YBJ、YBI、YBSP、YZ、YZR等;高压电机(3000V及以上)主要产品代号有:Y、YKK、YKS、Y2、YA、YB、YB2、YAKK、YAKS、YBF、YR、YRKK、YRKS、TAW、YFKS、QFW等。 常用特殊环境代号有:W(户外型)、WF1(户外防中等腐蚀型)、WF2(户外防强腐蚀型)、F1(户内防中等腐蚀型)、F2(户内防强腐蚀型)、TH(湿热带型)、WTH(户外湿热带型)、TA(干热带型)、T(干、湿热合型)、H(船或海用)、G(高原用)。 4、工作制(S类) S1—连续工作制 S2—短时工作制 S3--断续周期工作制 S4—包括起动的断续工作制 S5—包括电制动的断续工作制 S6—连续周期工作制 S7—包括电制动的连续周期工作制 S8—包括变速负载的连续周期工作制 S9—负载和转速非周期变化工作制 5、防护型式:IPXX 第一位数字表示: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部分及壳内转动部件,以及防止固体防异物进入电机。第二位数字表示:防止由于电机进水而引起的有害影响。第一位数字、第二位数字含义见下表;

35kV及以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要求

35kV及以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要求 G.0.0.1 电气设备安装后必须进行交接试验,交接试验的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的有关规定。 G.0.0.2 直流电动机的交接试验应符合表G.0.0.2的规定。 直流电动机的交接试验表G.0.0.2 注:励磁绕组对外壳和电枢绕组对轴的交流耐压试验,100kW以下电机可用2500V兆欧表测绝缘电阻 代替。 G.0.0.3 电压在1000V以下的交流电动机的交接试验应符合表G.0.0.3的规定。 1000V以下交流电动机的交接试验表 G.0.0.4 电压在1000V以上的交流电动机的交接试验应符合表G.0.0.4的规定 1000V以上交流电动机的交接试验表

G.0.0.4 G.0.0.4 ②表中序号为2、3、4的试验项目可根据现场情况选做。 G.0.0.5 电力变压器的交接试验应符合表G.0.0.5的规定。 电力变压器的交接试验表 G.0.0.5

G.O 注动保护的干式变压器可冲击3次;发电机变压器组中间连接无操作断开点的变压器,可不进行冲击合闸试验; ②当试验时温度与产品岀厂试验温度不符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 接试验标准》(GB 50150)的有关规定,将测量值换算到同一温度的数值,再进行比较; ③表序号9中的变压器绝缘油的试验可根据厂家说明书选做。 G.0.0.6 互感器的交接试验应符合表G.0.0.6的规定。 互感器的交接试验表

G.0.0.7 少油断路器的交接试验应符合表G.0.0.7的规定。 少油断路器的交接试验表 G.0.0.7

电动机的验收试验及分析

电动机的验收及分析 经过近段时间对公司内部电动机进行简单的检测,发现普遍存在空载电流过大、绝缘电阻不符合要求、技术参数不符合要求等现象。为了能从成本源头上有效的控制成本,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做到人力物力的合理利用。对我们公司的电动机及新购买的电动机进行验收试验,做到有效利用电动机从而降低成本。电动机的验收试验具体如下: 1,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和空载电流测量试验; 2,测量电极绕组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 3,电动机绕组相对地绝缘电阻试验; 4,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量; 5,电动机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6,绕组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7,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8,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9,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乜磁电阻器直流电阻;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电流试验。 对电机空载电流大小的确定,根据日常实践经验,得出以下口诀: 1,电动机的空载电流一般是其额定电流的1/3;

2, 4或6极电动机的空载电流是电机额定容量千瓦数的0.8倍; 3,新系列、大容量、极数偏小的2极电机口诀,新大极少六折求;4,对旧的、老式系列、较小容易、极数偏大的8极以上电动机口诀,小极多千瓦数,就是其空载电流近似等于容量的千瓦数,但一般小于千瓦数。 测量仪器:钳形电流表 步骤: 1,检查钳形电流表是否完好,按下手柄,看钳口是否能够灵活开启。 2,接通电动机,让其工作一段时间。 3,根据电机铭牌示数确定空载电流,依此选择合适的量程。 4,测量时,应使测导线处于钳口的中央,并使钳口闭合精密,以减少误差。 5,测量完毕,要讲量程分档旋钮放在最大量程位置上,以免下次测量时,由于未选择量程而损坏仪表。 注意事项: 1,被测电路的电压要低于钳形电流表的额定电压。 2,测高压线路的电路时,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站在绝缘垫上。

发电机基础知识讲解.doc

生产培训教案 培训题目:发电机知识讲解 培训目的:了解发电机及励磁系统基本知识,发电机保护,运行定期检修试验项目。 内容摘要: 1、发电机工作原理。 2、发电机获得励磁电流的几种方式。 3、发电机保护 4、发电机试验: 培训内容: 发电机基本原理: 三相同步发电机由原动机拖动直流励磁的同步发电机转子,以转速n(rpm)旋转,根据电磁应原理,三相定子绕阻便感应交流电势。定子绕阻若接入用电负载,电机就有交流电能输出。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交流发电机主要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另外还有滑环、电刷等。 感应电势E=4.44fNΦ(N:匝数) 频率f=Pn/60 交流发电机的特点: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机器。因为它提供的是方向做周期性变化的交流电,故称为交流发电机。 发电机的主要构造是转子(转动部分)和定子(固定部分),滑环

两个,电刷两个。小型发电机的转子是线圈,定子产生磁场,就像教学演示用的模型一样。大型发电机恰好相反。它的线圈是定子,产生磁场是转子。 同步发电机为了实现能量的转换,需要有一个直流磁场而产生这个磁场的直流电流,称为发电机的励磁电流。根据励磁电流的供给方式,凡是从其它电源获得励磁电流的发电机,称为他励发电机,从发电机本身获得励磁电源的,则称为自励发电机。 发电机获得励磁电流的几种方式: 1、直流发电机供电的励磁方式: 这种励磁方式的发电机具有专用的直流发电机,这种专用的直流发电机称为直流励磁机,励磁机一般与发电机同轴,发电机的励磁绕组通过装在大轴上的滑环及固定电刷从励磁机获得直流电流。这种励磁方式具有励磁电流独立,工作比较可靠和减少自用电消耗量等优点,是过去几十年间发电机主要励磁方式,具有较成熟的运行经验。缺点是励磁调节速度较慢,维护工作量大,故在10mw以上的机组中很少采用。 2、交流励磁机供电的励磁方式 现代大容量发电机有的采用交流励磁机提供励磁电流。交流励磁机也装在发电机大轴上,它输出的交流电流经整流后供给发电机转子励磁,此时,发电机的励磁方式属他励磁方式,又由于采用静止的整流装置,故又称为他励静止励磁,交流副励磁机提供励磁电流。交流

电动机绕组基础知识

第一章电动机绕组基础知识 绕组是电动机进行电磁能量转换与传递,从而实现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部件。绕组是电动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电动机最容易出现故障的部分,所以在电动机的修理作业中大多属绕组修理。在本章中,主要介绍与电动机绕组有关的若干基础知识。 第一节电动机绕组的类别 电动机绕组按其结构可有多种类别,今将数种较常用的分类简介于下: 一、集中式绕组与分布式绕组 1、集中式绕组 安装在凸形磁极铁心上的绕组,例如直流电动机定子上的主磁极绕组和换向极绕组,是集中式绕组。对于三相电动机而言,如果每相绕组在每个磁极下只占有一个槽,在这种情况下,则也是集中式绕组。 2、分布式绕组 分散布置于铁心槽内的绕组,例如直流电动机的转子绕组以及三相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都是分布式绕组。 二、短距绕组、整距绕组与长距绕组 1、短距绕组 绕组的节距小于极距的绕组,叫做短距绕组。短距绕组广泛应用于直流电动机的转子绕组以及三相交流单速电动机的定子绕组。 2、整距绕组 绕组的节距等于极距的绕组,叫做整距绕组,又称全距绕组或满距绕组。 3、长距绕组 绕组的节距大于极距的绕组,叫做长距绕组。除了在三相交流单绕组多速电动机中会有长距绕组以外,一般情况下,不用长距绕组。 三、单层绕组、双层绕组与单双层绕组 1、单层绕组 在铁心槽内仅嵌一层线圈边的绕组,叫单层绕组。单层绕组在10千瓦以下的小功率三相电动机中应用较多。 2、双层绕组 在铁心槽内嵌有上、下两层线圈边的绕组,叫双层绕组。双层绕组广泛应用于直流电动机以及功率在10千瓦以上的三相电动机。 3、单双层绕组 有少数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铁心的一部分槽中仅嵌入单层线圈边,而在另一部分槽中则嵌有双层线圈边,这种既有单层又有双层的绕组,即单双层绕组。这种绕组是由双层短距绕组演变而来的。 四、整数槽绕组与分数槽绕组 1、整数槽绕组 三相电动机绕组中,每极每相槽数为整数的叫整数槽绕组。 2、分数槽绕组 三相电动机绕组中,每极每相槽数为分数的叫分数槽绕组。分数槽仅用于双层绕组。 五、600 相带、300 相带、和1200 相带绕组 1、600相带绕组 相带为600的绕组称为600相带绕组。通常单速三相电动机都采用600相带绕组. 2、300相带绕组 在嵌有Y和Δ两套绕组,Y-Δ混合连接的三相电动机中,把600相带一分为二,即形成了300相带绕组。 3、1200相带绕组 在单绕组三相多速电动机中,有1200相带绕组

交流电动机基础知识

1.2、通用交流电动机 三相鼠笼式交流电机是感应电机中最常见的一种,其构造及特性如下: 1.3.1 感应电机的构造示意图: 1.3.2、交流感应电动机原理:

1.3. 2.1 定子、转子构造 图12 交流电机定子和转子 定子构造: 图13 交流感应电机定子绕组 图14 定子硅钢片截面 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构成。转子由铸铝等铁磁材料

整体铸造而成,绕组首尾短路。定子由很多铁磁性硅钢片组成磁极,磁极旁边的卡槽里安装绕组 转子结构: 图15 交流感应电机转子结构 图16 转子剖面图图17 转子硅钢片剖面 1.3. 2.2 交流电动机原理: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运行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罗伦茨力的原理。假设有一组长度为L的导体,头尾短路,一个永磁体放在这些导体的上方,永磁体以速度V向右快速的移动,接下来会发生以下事件:

1每根导体中都会因为切割了磁力线产生了感生电压E = BLV; 2感生电压马上产生一个电流,从导体出发,再回到导体; 3这些带电的导体因为处在磁场中,所以,导体受到力的作用; 4在力的作用下,导体被磁场“拖着”运动。 如果把这些导体组成一个圆圈,运动的永磁体换成一个旋转的磁场,我们就建立了一个简化的交流电动机的模型。 1.3. 2.3 旋转磁场的建立 如果在定子三相绕组中通入三相交流电,则会在气隙中产生一个同步旋转的磁场。 以下图示显示了同步旋转磁场的建立过程:

起始阶段

当给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的定子接通三相交流电时,会在气隙中产生一个同步旋转的磁场,此时相对于不动的转子,转子绕组正在切割磁力线。由此产生了转子电流,此电流又形成了转子磁场。在磁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