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知识点汇总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知识点汇总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知识点汇总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知识点汇总

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整数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分母不

...

变。当整数与分母能约分时............,.可以先约分

.....,.再计算

...,.结果不变。

3.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同样适用于整数乘分数。

4.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

几是多少。

5.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即这个数乘几分之几。

6.单位“1”的量×比较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比较量。

二、分数乘分数

1.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用分子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

.............,.分母和分母相乘

.......

的积作分母。

......计算分数乘分数时,能约分的应先约分,再计算。

3.分数乘分数的特殊情况。

(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小数乘分数,即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例如,0.5×=×=。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易错点:分数与整数相乘时,误将分子与整数约分,这是不对的,一定要注意是分母与整数约分。

举例:计算×6。

错解:×6=×=

正解:×6=×=

举例:计算×。

错解:×=

正解:×=

易错点:混淆单位“1”的量。

(2)分数乘分数,这里的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计

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例如,1×=×=。

4.因数与积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0且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连乘

1.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解题关键是理清每一步中谁是单位“

...........1.”.,.谁是谁的

....

几分之几

....,.同时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

............

2...一般题目中和“谁”比

..........,.“谁”就是单位

.......

“.1.”的量。

....

(1)一种是题目里有典型特征的“比”字,“比”后面的量,即为单位“1”的量。

(2)另一种是题目中没有“比”字,但是题目中的两个数量可以看作两数的比较关系,如“占”“是”“相当于”后面的量即为单位“1”的量。

3.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如果有整数,用整数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四、倒数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l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互为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

举例:甲数的正好是乙数,这句话中单位“1”的量是( )。

错解:乙数

正解:甲数

易错点:倒数表示的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相互依存的关系,不是数值相等的两个数的数量关系,因此不能把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用等号连接。

举例:写出的倒数。

错解:=。

正解:的倒数是。

例如,×=1,可以说和互为倒数,也可以说的倒数是,或者说的倒数是。

2.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1)求真分数、假分数

.......

.......的倒数:调换分子、分母

的位置

...。

(2)求整数

..的倒数:先把整数(0除外)看作分母

....

是.1.的假分数

....,再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先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

..........,.再.

求假分数的倒数。

........

3.真分数的倒数大于

..................1.,.假分数的倒数等于或小

于它本身。

.....

4. 1.的倒数是

.....

....1.,.0.没有倒数。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优选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2数学第八册教案 第八册教案 题目:《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概念的界定: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环境、生活化 信息技术:IT是Internation 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处理功能的技术。 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是指在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课程通过人——机(网)——人互动的方式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使之不仅成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又可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使其实时传输视频、音频和文字等多媒体信息的功能,在课堂上发挥作用。信息技术环境与学科进行整合,不仅可以使教师教的轻松、高效,而且可以使学生学得愉快、优质。 生活化:“生活化”是将抽象的数学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化,实现数学向生活的回归。强调将数学对象化为现实原则,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数学,小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熟悉的生活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以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二、课题基本情况说明: 课题类别: 教师课题 课题组成员: 三、问题的提出 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知识时,能主动寻找真实的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熟悉的生活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力求唤起学生的情感,并促使转化为学生情感体验的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利用生活资源,让数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复习提纲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下)数学复习提纲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概念】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高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高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宽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强化练习题-第一单元

北京课改版4数上-爬坡题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例1】2016年故宫接待游客16018540人次。 (1)千万位上的“1”表示( )个( )。 (2)这个数千位上是( ),表示( )个( )。 (3)这个数由( )个千万,( )个百万,( )个万,( )个千,( )个百和( )个十组成。 解析: (1)千万位的计数单位是千万,本数字中的千万位上是“1”,就表示1个千万。 (2)千位是从右向左数,第四位,是个级的最高位,本数字中千位上是8,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千位上是8表示有8个“千” (3)要分析这个数字的组成,需要观察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是几,有几个计数单位,从左向右看,千万位上是1,表示1个千万,百万位上是6,表示有6个百万,万位上是1,表示有1个万,千位上是8,表示8个千,百位上是5,表示5个百,十位上是4,表示4个十,那么这个数字是由1个千万,6个百万,1个万,8个千,5个百,4个十组成的。十万位和个位上都是0,没有计数单位。 解答: (1)1 千万 (2)8 8 千 (3)1 6 1 8 5 4 【例2】 解析: 根据这个数的读法:七千万零九, 可以知道,7在千万位上,9在个 位上,其余数位都是0,千万位与个位中间隔着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共6个数位,所以需在7和9之间填上6个0.

解答:6 【例3】5个亿、8个万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 解析: 写数时应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然后是万级,最后写个级,每级四个数位,写完后仔细核对。根据题意,知道亿位上是5,万位上是8,十位上是1,其他的所有数位上都没有单位,应该用0来占位。 解答:500080010 【例4】我国“神舟”六号飞船每小时大约飞行28153千米,每天大约飞行675672千米。请读出横线上的数字。 28153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5672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读数从高位读起,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万级或亿级的数,然后在后面加“万”字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不论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比如:28153这个数字,万级上只有万位有2个计数单位,读作“二万”,个级上从千位到个位的数字依次是8153,读作“八千一百五十三”,这个数字读作:二万八千一百五十三。 675672这个数字,万级上是67,读作“六十七万”,个级上是5672,读作“五千六百七十二”。这个数字读作:六十七万五千六百七十二。 解答: 二万八千一百五十三 六十七万五千六百七十二 【例5】下面是我国的几个省的人口统计,你能将这些省的人口数读出来吗? ①江苏省 78659903 ②河北省 71854202 ③山东省 95793065 ④河南省 94023567 ⑤广东省 104303132 ⑥四川省 80418200 解析: 读数时可以先划分数级,每四位为一级,然后从高级开始,逐级按照个级的方法读数,如:河北省 7185 4202 划分为个级和万级,先按个级的读数方法读万级的数,在最后加上“万”字,然后再读个级,读作:七千一百八十五万四千二百零二.每一级末尾的零不用读出来,如:四川省8041 8200读作:八千零四十一万八千二百,个级末尾的两个零都不用读出来. 解答: ①江苏省 78659903读作:七千八百六十五万九千九百零三 ②河北省 71854202 读作:七千一百八十五万四千二百零二 ③山东省 95793065读作:九千五百七十九万三千零六十五 ④河南省 94023567 读作:九千四百零二万三千五百六十七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课练试题(全册)

1.1 口算乘法 1.口算50×3就是把50看成﹙﹚个十,50×3也就是﹙﹚个十×3=﹙﹚个十=﹙﹚。 2.一个数乘一位数,这个数的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 A.一定有1个0 B.至少有1个0 C.一定有两个0 3.直接写得数。 50×4= 900×5= 300×0= 0×8+9= 5×8+8= 6×8-12 4.在○里填上“>” “<”或“=”。 80○10×6 50×2○100 300×4○900 5300○600×9 954○500×2 400×2○400+2 【答案】 1.5 5 15 150 2.B 3. 200 4500 0 9 48 36 4.>=><<> 1.2 笔算乘法(1) 1.在笔算23×2时,先计算3乘2,是表示有2个3相加,再计算2乘2,是表示有( )个( )相加,最后再把( )和( )加起来,得()。 2.列竖式计算 32×3=213×3=242×2=

3.一个因数是234,另一个因数是2,积是多少? 4. 小红每天写23个大字,3天一共可以写多少个大字? 答案】 1.2 20 6 40 46 2.96 639 484 3. 234×2=468 4. 23×3=69(个) 1.3 笔算乘法(2) 1.26的3倍是();4个214的和是()。 2.列竖式计算。 44×3=132×4=316×2= 3. 3个224是多少? 4. 三年一班有70人,星期天要乘车去参观科技城。他们租6辆车够吗? 限乘12人

【答案】 1.78 854 2.132 528 632 3. 224×3=672 4. 12×6=72(人)72>70,不够。 1.4 估算 1. 估算198×4时,把198看作(),结果是()。 2.估算下列各题 53×8≈ 64×7≈ 78×9≈ 501×6≈ 310×9≈ 699×8≈ 3. 890乘8的积大约是多少? 4.一个汽车过路费收费站,昨天过了897辆车,每辆车收费8元,昨天大约收费多少元? 【答案】 1.200 800 2.400 420 720 3000 2700 5600 3. 890×9≈8100 4. 897×8≈7200(元) 1.5 和0有关的笔算乘法 1. 0乘以任何数都得()。 2.用竖式计算。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生五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24份。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使用(2份) 2.第二单元使用(2份) 3.第三单元使用(2份) 4.第四单元使用(2份) 5.第五单元使用(2份) 6.第六单元使用(1份) 7.期中检测卷(2份) 8.期末检测卷(2份)

第一单元测试卷(A) 一、直接写出得数。 0.6×0.8=3×0.9= 2.5×0.4= 3.6×0.4= 12.5×8=50×0.04= 80×0.3= 1.1×9= 二、填空题。 1.13.65乘()是1365;6.8除以()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3.4.09×0.05的积中有()位小数,5.2×4.76的积中有()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0.13×0.28=() 13×2.8=()0.013×28=() 0.13×2.8=() 1.3×0.028=()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0.03与0.04的积是0.12。()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3.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 C.扩大到它的1000倍 D.不变 2.下面各算式得数小于0.85的是()。 A.0.85×1.01 B.0.85×0.99 C.0.85×1 D.0.85×2 3.4.8×(37+63)=4.8×37+4.8×63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五、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 6.3 2.3×010.58×5.5 5.5×2 0.23×10.230.23×1.1 2.3×0.11

最新四年级上数学期末测试卷(北京课改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综合练习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直接写出得数。 50×300= 480÷12= 630÷70= 18×20= 900÷45= 400×50= 360÷4×80= 60×9-500= 二、填空。 (1)最小的自然数是( )。 (2)9个一千万再加上1个一千万,得到的数是一( )。 (3)2015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家旅游局监测的125 个传统热点景区共接待游客29621700人次。以上两个数据中( )是准确数,( )是近似数;把“ ”上的数精确到“万”位约是( )万。 (4)如果354□518≈354万,那么“□”里可以填的数中最大是( )。 (5)周角是( )°,周角的度数等于2个( )角的度数,等于4个( )角的度数。 (6)右图中∠1是( )角, ∠2是( )角, ∠1+∠2+∠3=( )° (7)四(1)班的丽丽和她的爸爸、妈妈三人中有一人 的身份证号码为:110106************ ,这是他们三人中( )的身份证号码。 (8)用 这六张卡片分别组成四个不读出“0”的六位数,按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9)同学们排成整齐的队列参加体操表演。蒋欣的前面有6 人,后面有11人,左面有4人,右面有5人。参加体操表演的共有( )人。 (10)照这样搭房子,搭6间用( )根小棒。 …… 三、选择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 )里。 (1)把1582000000精确到“亿”位约是( ) 亿。 A. 158 B. 16 C. 15 (2)b÷c的商是7,余数是34。如果b和c都乘 100,商是( )。 A. 7 B. 70 C. 700 (3)连接两点可以画出很多条线,其中( ) 最短。 A. 折线 B. 曲线 C. 线段 (4)12时30分,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 ) 。 A. 锐角 B. 钝角 C.平角 四、量一量、画一画。 (1)量出角的度数并标在图中。 (2)画一个锐角,并标出角的度数。 五、用竖式计算。 (1)39×602= (2)746÷57= 六、用简便方法计算。 (1)102+46+298+54 (2)115×8×125 1 9 7 3 4 0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 - 1 -

班级情况分析及相应措施 本班共有**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成绩出众者不多,高分比较少,即使是达到优秀率的同学成绩也偏低,数学有*人不达标,数学优秀率33%,达标率72.7%,平均分78。可见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差,基础知识薄弱,而且个别学生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今后打算如下: 班级管理目标: 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其次,建立一个团结、民主、和谐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让学生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生活。 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成绩达到: 数学达标率 80% 优秀率 25% 行为习惯目标: 使学生能够上课的时候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准备学具,下课的时候做有意义的游戏、活动。

学困生转化目标: 学困生改进措施: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困生转化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特别需要老师有信心、恒心和爱心。积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2、分层教学 为了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益,考虑到学困生客观上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目标教学法,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制订高低不一的教学目标,这里包括近期学习目标、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并及时反馈信息,了解他们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查清主要症结,对症下药,避免再次分化。对于学习主动、积极进步的学生应有不失时机的加以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困生转化。 3、培养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宝贵的心理因素,在这种情绪下,大脑异常活跃、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必然会提高学习效率,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3单元 学案

3.1平行四边形 项目内容 1.思考:长方形木框两边拉一拉就会变形,变成的形状还是长方形吗? 2.例:量一量,折一折。 分析与解答: (1)测量。 ①通过测量,平行四边形边的关系:AB=(),AD=()。 ②通过测量,平行四边形角的关系:∠A=(),∠B=()。 (2)平行四边形的高。 按以上方法对折后,发现底边完全(),折痕所在的线和底边(),折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即平行四边形的()是和底边垂直的线段。 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等且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和底边垂直的()。 4.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126厘米,一边长为16厘米,另外三边的长分别是 (),(),()。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边、角的概念。学具准备:5根木条。

1.不是长方形。 2.(1)①DC BC②∠C∠D (2)重合垂直高高 3.线段 4.16厘米47厘米47厘米 3.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项目内容 1.画出下列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拼出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是()。 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S=()=()×()=()(米2)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大小由它的()和高共同决定。 5.我还发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6.填表。 底/cm2118 高/cm389.8 面积/cm2210.793.6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停车位,长是5米,高是2.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方格纸、剪刀。 知识准备:长方形面积及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相关知识。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 小数复习

一小数 、 . 。 分母是10的分数与一位小数对应,分母是100的分 数与两位小数对应,分母是 1000的分数与三位小数对 应…… 易错点:误认为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是 不对的,一定要注意“相邻” 二字。 巧记 小数读写并不难, 整数部分不用变, 小数部分按序排, 依次读写每个数, 计数单位不用读, 细心检查错不出。 同整数一样,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将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5=5.00,12=12.0等。 易错点:只有小数末尾的“0”去掉或者添上,小数 的大小不改变,不是小数点

开始比起 。 .... 2.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3.整数部分若相同,再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4.如果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依次向下比 ..... 。 较.,.直到比出大小 ...... 三、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 例: 100.51.005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例: 0.11511.5 四、小数的改写与近似数 (一)小数的改写 1.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的方法:用 ,如果进率是10、100、1000……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 可以直接把小数点相应的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例:20厘米=()米 因为厘米和米的进率是100,20÷100=0.2,所以20厘米=0.2米。 2.把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变,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字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的小数部分。 例:1米20厘米=()米 把1米中的“1”作为整数部分;20÷100=0.2,小数部分是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重点练习试题(全册)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 第一单元 乘法 【例1】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12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 解析: 因为要写的算式是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12哦, 只要运用表内乘法,找出积是12的两个数,然后 把两个因数中的一个写成整十数就可以了。积是 12的口诀有两句,在其中一个因数的末尾加上0, 每句口诀都有两种写法,共能写出4道算式。 解答: 20×6=120 60×2=120 30×4=120 40×3=120 【例2】竖式计算。 47×2= 503×3= 340×5= 解析: 依次去乘两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 向前一位进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数时,要 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有进位的不要忘记 加上进位数,如果加上进位数后又需要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要在本位上写0占位,如果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一可以按照学过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计算,方法二一位数和多位数0前面的第一个数字对齐,与哪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下面。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解答: 【例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03+604+605+606+607=605×□ 解析: 607减去2加到603上,凑成两个605;606减去 1加到604上,凑成两个605;再加上中间的那个 605,总共5个605,列式为605×5,结果是3025解答: 5 3025 【例4】开心玩具店新进了一批玩具,其中玩具机器人有17个,每个玩具机器人的售价是8元,这些玩具机器人能卖多少钱?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1单元 爬坡题

北京课改版6数上-爬坡题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例1】挂钟几时就敲几下,半时敲一下,凌晨4时挂钟2秒敲完,早上7时挂钟几秒敲 完? 解析:凌晨4时挂钟敲4下,这4下之间有3个间隔,用时2秒,即每相邻两下之间的时 间间隔是 32秒,早上7时挂钟敲7下,这7下之间有6个间隔,也就是6个3 2 秒。 解答: 2÷(4一1)=3 2 (秒) 7一1=6 3 2 ×6=4(秒) 答:早上7时挂钟4秒敲完。 【例2】瓶子中装有一种孢子,每小时分裂一次,每分裂一次体积增大一倍。如果最初孢子的体积占瓶子的 32 3 ,那么3小时后,孢子的体积占瓶子的几分之几? 解析:孢子每小时分裂一次,每分裂一次体积增大一倍,也就是说孢子每经过一小时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2倍,可以列表表示出孢子每次分裂后的体积扩大到最 求3小时后孢子的体积占瓶子的几分之几,就是求 32 3 的(2×2×2)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解答:2×2× 2=8 323×8=4 3 答:孢子的体积占瓶子的43 。 【例3】□里最小应填自然数几? 26□×2>2712 38□×9>39 18 思路分析 先将分数乘整数的算式写成整数和分子相乘作分子的形式,再根据

要点提示: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大于1,积就大 于另一个因数(不为0);一个因数等于 1,积就等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小 于1,积就小于另一个因数(不为0)。 “>”左右两边分数分母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里最小应填自然几。如 26 □×2= 262?□>2712,26<27,当分子是12时,262?□才大于27 12 ,推出□里最大应填6。 正确解答 ×2> 27 12 ×9> 39 18 【例4】两根相同的长3米的绳子,第一根剪去31,第二根剪去3 1 米,哪根绳子 剪去的多? 解析:此题是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的全面考查。第一根绳子 剪去的是3米的31,也就是3×31=1(米),第二根绳子剪去31米,1米>31 米, 因此第一根绳子剪去的多。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第一根绳子剪去的是3米的31 , 第二根绳子剪去的是31米,相当于1米的3 1 ,3米>1米,因此第一根绳子剪去 的多。 解答: 第一根绳子剪去的多 【例5】先计算,再比较每道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大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4×21= 24×1= 24×34= 24×4 1 = 解析:先计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再比较积与因数的大小,从中找出规律。 24×21=12 24×1=24 24×34=32 24×41 =6 21<1 1=1 34>1 4 1 <1 12<24 24=24 32>24 6<24 解答: 24×2 1=12 24×1=24 要点提示: □里最小应填自然数几,要结合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来判断。

新北京课改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A)》

第一单元测试卷(A) 一、直接写得数。 32×3=600×4=0×60=80×4= 102×4=700×7=50×3=23×3= 146×0=403×2=120×3= 179+0= 2000×4=80×5=500×4=9×1000= 二、填空题。 1.8个40是( ),900的3倍是( )。 2.0和( )相乘都得0。 3.760×5的积的末尾有( )个0,502×4的积的中间有( )个0。 4.一个保温杯98元,王阿姨买了7个,大约需要( )元。 5.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 )。 6.明明一家三口乘火车去上海旅游,每张火车票124元,他们一家来回买车票要花( )元。 7.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 )。 8.36+37+38+39+40=( )×5=( ) 401+402+403+404+405+406+407=( )×7=( ) 9.找规律,填一填。 5 7 48 54 6 6 135 25 35 三、判断题。(对的画“ ”,错的画“?”) 1.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会比其中每一个因数都大。( ) 2.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 3.1000×0=1×0( ) 4.342×4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5.一个因数的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也一定只有1个0。( ) 四、用竖式计算。 375×5=280×4=856×7= 608×9=549×4=860×5=

五、在里填上“>”“<”或“=”。 189×4800250×01×250 260×3206×3270×51250 305×6306×578×99×78 2000506×4350×4340×5六、算一算,填一填。 物品 价格/元98元 150 元 228 元 109 元185元 购买 数量5个4副3副8个6个 总钱 数 七、解决问题。 1.一个地下停车场有3层,平均每层有108个停车位。这个停车场一共可停放多少辆车? 2.运石榴。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全册)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例1】挂钟几时就敲几下,半时敲一下,凌晨4时挂钟2秒敲完,早上7时挂钟几秒敲完? 解析:凌晨4时挂钟敲4下,这4下之间有3个间隔,用时2秒,即每相邻两下之间的时间间隔是3 2 秒, 早上7时挂钟敲7下,这7下之间有6个间隔,也就是6个3 2 秒。 解答: 2÷(4一1)=3 2 (秒) 7一1=6 3 2 ×6=4(秒) 答:早上7时挂钟4秒敲完。 【例2】瓶子中装有一种孢子,每小时分裂一次,每分裂一次体积增大一倍。如果最初孢子 的体积占瓶子的32 3 ,那么3小时后,孢子的体积占瓶子的几分之几? 解析:孢子每小时分裂一次,每分裂一次体积增大一倍,也就是说孢子每经过一小时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2倍,可以列表表示出孢子每次分裂后的体积扩大到最初孢子体积的倍数的情 求3小时后孢子的体积占瓶子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2 3 的(2×2×2)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解答:2×2×2=8 323×8=4 3 答:孢子的体积占瓶子的4 3 。 【例3】□里最小应填自然数几 ? 26□× 2>2712 38□×9>39 18 思路分析 先将分数乘整数的算式写成整数和分子相乘作分子的形式,再根据“>”左右两 边分数分母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里最小应填自然几。如26□×2=26 2?□>27 12 ,26<27 ,当分子 是12时,262?□才大于27 12 ,推出□里最大应填6。 正确解答 ×2>2712 ×9>39 18

【例4】两根相同的长3米的绳子,第一根剪去31,第二根剪去3 1 米,哪根绳子剪去的多? 解析:此题是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的全面考查。第一根绳子剪去的是3 米的31,也就是3×31=1(米),第二根绳子剪去31米,1米>31 米,因此第一根绳子剪去的 多。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第一根绳子剪去的是3米的31,第二根绳子剪去的是31 米,相当 于1米的3 1 ,3米>1米,因此第一根绳子剪去的多。 解答: 第一根绳子剪去的多 【例5】先计算,再比较每道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大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4×21= 24×1= 24×34= 24×4 1 = 解析:先计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再比较积与因数的大小,从中找出规律。 24×21=12 24×1=24 24×34=32 24×41 =6 21<1 1=1 34>1 4 1<1 12<24 24=24 32>24 6<解答: 24×2 1 =12 24×1=24 24×34=32 24×4 1 =6 【例6】有两袋面粉,甲袋面粉的质量是30千克,乙袋面粉的质量是甲袋的6 5 ,要使两袋面 粉同样重,应从甲袋中取出多少千克面粉放人乙袋? 解析: 观察示意图可知,乙袋面粉的质量是甲袋的6 5 ,则乙袋 面粉的质量是30×6 5 =25(千克),甲袋比乙袋多30-25=5(千 克),因为要从甲袋取出一部分放入乙袋,并使两袋一样重,所 以取出的是它们质量差的一半。 解答: 30×6 5 =25(千克) 30-25=5(千克) 5×2 1 =2.5(千克) 答:应从甲袋中取出2.5千克面粉放人乙袋。 【例7】甲数是乙数的52,丙数是甲数的4 1 ,丙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小结

一分数乘法 .. ....... .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易错点:分数与整数相乘时,误将分子与整数约分,这是不对的,一定要注意是分母与整数约分。 举例:计算9 10 ×6。 错解:9 10 ×6=9 3 10 ×6 2 =6 10 正解:9 10 ×6=9 10 5 ×6 3 =27 5 举例:计算2 15 ×7 10 。 错解:2 15 3 ×7 10 2 =14 6 正解:2 1 15 ×7 10 5 =7 75 易错点:混淆单位“1”的量。 举例:甲数的2 3 正好是乙数,这句话中单位“1”的量是( )。 错解:乙数 正解:甲数

二分数除法 。 ......... 求这个数” 无论是分数除以整数,还是分数除以分数,都可以转化成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 易错点:在除法算式中,易忽略除数不能为0这个条件。 举例: 判断: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 错解:√ 正解:? 分析:此题错在忽略了除数不能为0这个条件。 易错点:用算术法解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先找准单位“1”的量,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易把除法算式列为乘法算式。 举例:小丽家养了一些兔子,灰兔有12只,正好是白兔只数的3 4 。白兔有多少只? 错解:12×3 4 =9(只) 答:白兔有9只。 正解:12÷3 4 =16(只) 答:白兔有16只。

三百分数 ....在写出的数的后面加百分号。 “%”的书写:两个小圈写得要小些,以免与数字0混淆。 易错点:读百分数时,当百分号前是小数时,易漏读小数点前面的0,把小数读成整数。写百分数时,易把分子写错。 举例:读、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0.645%读作: , 百分之五百写作: 。 错解:百分之六百四十五 5% 正解:百分之零点六四五 500% 易错点: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具体数量,不能带单位名称。 举例: 判断:一块布长27%米。 ( ) 错解:√ 正解:? 现价=原价×折扣 易错点: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去掉百分号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易出现

最新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学案

1.1大数的读法 项目内容 1.一万是()个一千,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 2.6050030是一个()位数,最高位上是(),表示()个(),“5”在()位, 表示5个()。 3.(1)长江流域面积为1807199平方千米。 (2)阳村小区的建筑面积是1000170平方米。 1807199和1000170如何读? 分析与解答: (1)1807199可分为()级和()级,读()级时按照()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 后面加一个“万”字,1807199读作:()。 (2)1000170可分为()级和()级,读()级时按照()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 后面加一个“万”字,1000170读作:()。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各级末尾的“0”(),每级中间连续有“0”只读()个“0”。 5.3006500读作:()读。读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个级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再在后面 加一个“万”或“亿”字;每一级中间的“0”只读()个,末尾的“0”()读。 6.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总面积约为17070000平方千米。读作:()。 7.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蒙古):面积1564000平方千米,共居住2800000人,这两个数分 别读作:()、()。 8.美丽的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0000平方米。读作:()。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数位和计数单位。学具准备:计数器。

参考答案 1.10一百万一千万 2.766百万万万 3.略 4.不读一 5.三百万六千五百1不 6.一千七百零七万 7.一百五十六万四千二百八十万 8.八百二十七万 1.2大数的写法 项目内容 1.读出下列各数。 70707070700707707070070777070707 2.十三亿七千零五十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五,一千九百六十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六十万 四千,说说你是怎样写上面这些数的。 分析与解答: (1)写十三亿七千零五十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五,我们可以在数位顺序表中写数,从高位 写起,写十三亿七千零五十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五,先写亿级的(),再写万级的(),然后在个级的四个数位上写(),所以十三亿七千零五十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五写作:()。 (2)写一千九百六十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我们可以在数位顺序表中写数,从高位写起, 写一千九百六十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先写万级的(),然后在个级上写(),所以一千九百六十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写作:()。 (3)写六十万四千时,先在万级上写(),再在个级上写(),所以写作:()。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万以上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 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占位。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20年秋)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减负”精神为宗旨。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66人,六①班35人,六②班31人。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高,有些同学学习成绩优异,思维灵活,对待问题常常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如;但仍有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太好,基础较差,学习散慢,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有个别同学其理解能力稍差,做题的速度也慢,加之在家里娇生惯养,学习成绩只能在及格的边缘徘徊,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如。从他们的课堂上看,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很容易分心,作业和试卷上由于不细心,所以错误比较多,个别同学上课的时候对于老师的问题一问三不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孩子要特别注意。 由于是毕业班级学生的思想浮动较大,学习不踏实,班级纪律有点差。需要班主任老师不断的提醒和教育。这些是需要在这学期中改进的地方。 三、教学内容及简单分析 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同样要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因此,实验教材的编排与原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 (4)不再出现文字叙述式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5)调整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改进百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全册)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1. 填写长方体各部分名称。 ( ) ) ( ) 2. 一个棱长是3m 的正方体,它的棱长总和是( )m ,其中一个面的面积是( )㎡。 3.将两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4.计算下列图形的体积。 长方体有( ) 个面, ( )个顶点,相对的面( ) 。 3m

5. 一个正方体油箱,从里面量棱长是4分米,如果每升油重0.75千克,这个油箱最多可装油多少千克?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8dm 3=( )L =( )ml 20升=( )立方分米=( )立方米 42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3.6升=( )毫升=( )立方厘米 4.08升=( )升( )毫升 0.79立方米=( )立方分米 7. 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盒子,长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 8. 填一填。 (1) 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 (2)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 ①整理数据。 ②画出纵轴和( ),用一个长度表示一定的( )。 ③根据( )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 )顺次连接起来。 ④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 ),并标出图例。

9. ①从统计图上看,2009年科技馆接待中小学生多少万人? ②来科技馆参观的中小学生人数呈现什么趋势? ③哪几个时间段人数上升的同样多? 10.小红和小芳两人玩摸球游戏,在盒子里放红色球和黄色球共6个(只有颜色不同,外形完全一样),每人各摸10次,每次摸1个球,摸出后记下颜色再放回去。摸到红色球次数多为小红胜,摸到黄色球次数多为小芳胜。请按下面要求设计如何在盒子中放彩色球。 ①放进的球要使小红胜的可能性比小芳大。 ②放进的球要使小芳胜的可能性比小红大。 ③放进的球要使小红、小芳胜的可能性一样大。 11. 在100以内,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最大奇数是( )。 A . 95 B. 90 C. 75 023*******××市科技馆接待中小学生人数统计图

北京课改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北京课改版3数上-衔接题【新版】

北京课改版3上衔接题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2.算一算。 47厘米-39厘米=()厘米 4米-8分米=()分米 2分米-7厘米=()厘米 1千米-120米=()米 54毫米+46毫米=()厘米 57毫米+17毫米=()毫米3.(1)估一估,连一连。 (2)连一连。 (3)看一看,想一想。

①数一数2012年年历中每月的天数,发现: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1天;4月、6月、9月、11月有30天;2月有29天。通过观察2012年和2013年的年历表,你发现了一年有()个月;发现2012年2月是28天,2013年2月是29天;其他月份的天数都相同。不管哪一年,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这7个月都有31天,我们把这几个月叫做大月;4月、6月、9月、11月这4个月都有30天,我们把这几个月叫做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②巧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方法一:拳头记忆法:左手握拳,如下图: 在左手的拳头上依次数出12个月份,从右边第一个凸起开始,是1月,凹下去 的地方是2月,以此类推数3月、4月、5月、6月、7月,然后还是从右边数1 月份的地方接着数8月、9月、10月、11月、12月。凡数到凸起的地方就为大 月,每月31天,凹下去的地方为小月,每月是30天,2月除外。 方法二:歌诀记忆法:根据大月、小月的特点,可以编一些歌诀和顺口溜帮助记 忆。 歌诀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说明:腊,这里指腊月,就是12月。

歌诀二: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说明:7月份前的单月(包括7月)和7月份后的双月都是大月。 ③当2月有28天,全年天数=31×7+30×4+28=365(天);2月有29天,全年天数=365+1=366(天) (4)做一做,观察2017年的年历。 ①一年有()个月。 ②有31天的月份是()月,有30天的月份有()。 ③2017年的2月有()天,这一年一共有()天。 ④4、5、6三个月共有()天。 ⑤2017年的教师节是星期()。 ⑥12月有()个星期零()天。 4.(1)画一画。 ①在下面方格纸上画出2个不同的直角。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 1.下面图形中是圆柱的在括号里画“○”,是圆锥的画“△”,既不是圆柱也不是圆锥的画“?”。 2.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3.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米,高是3米,它的底面积是( )平方米。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体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6分米,圆锥的高是( )分米。 5.9个同样大小的圆锥形铜锭,可以熔铸成( )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铜锭。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 2.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大两倍。( ) 3.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圆柱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8倍。( ) ,那么它们的高一定相等。( ) 4.如果一个圆锥的体积是一个圆柱体积的1 3 5.用V=Sh只能求圆柱的体积。( ) 6.把一个底面积是4平方分米、高是4分米的大圆柱截成4个相等的小圆柱,其表面积增加了24平方分米。(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1.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10分米,把这根木料沿底面直径锯成相同的两个半圆柱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 )平方分米。 A.60 B.90 C.120 2.容积和体积的主要区别是( )。 A.大小不一样 B.意义不同 C.计量单位不同 3.长方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的体积最小。 A.圆锥 B.圆柱 C.长方体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底面直径的( )倍。 A.3 B.π C.d 5.把一段重90克的圆柱形钢材切割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零件,去掉的部分重( )克。 A.60 B.30 C.45 四、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单位:厘米) 五、解决问题。 1.一个圆柱形罐头盒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6厘米,要在盒外面贴一圈高为4厘米的商标纸,那么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至少需要多少铁皮才能做一个包装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