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泰兴市第二期32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选拔与管

泰兴市第二期32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选拔与管

泰兴市第二期32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选拔与管
泰兴市第二期32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选拔与管

泰兴市第二期“32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培养对象选拔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增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创优能力,根据《关于实施泰兴市第二期“32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的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选拔条件

第二条培养对象人选的基本条件: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专业基础扎实,自主创新能力强,能够带头弘扬科学、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学术、技术成果较为突出,为所在单位或同行专家所公认。

第三条30名左右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在45周岁以下;200名左右优秀青年拔尖人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年龄在40周岁以下;300名左右优秀科技后备人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发展潜力较大,年龄在35周岁以下。贡献特别突

出者,以上条件可适当放宽。

第四条符合第二、第三条相应要求,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作为第一层次的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可推荐为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1.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近三年来,获得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或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奖励项目的重要贡献人员、泰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或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员;

2.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以及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等,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3.近三年来,自主创新取得明显效益,在完成市级以上重点工程、重大科技攻关、大中型企业技术设计改造以及在消化引进高科技产品或技术项目的设计、研制、建造、运行、管理中,担任主要技术负责人并作出较大贡献的;

4.领办或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在全市同行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处于领先地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5.近三年来,在社会科学领域,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的可行性论证、建议被采纳,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在基础理论领域取得突出成绩,获得泰州市三等奖或本市一等奖以上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员;

6.在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新闻出版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获得泰州市三等奖、本市一等奖以上奖励,在本专业起带头作

用,在市内外有较大影响的;

7.近三年来,在应用技术领域,具有高超的技能水平,在推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培养后备人才中,做出重要贡献,在全市同行业内起核心作用的高技能人才。

第五条符合第二、第三条相应要求,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推荐为第二层次的优秀青年拔尖人才:

1.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近三年来,获得泰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或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项目的重要贡献人员及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员;

2.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以及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等,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3.近三年来,自主创新有新的成果,在完成市级以上重点工程、重大科技攻关、大中型企业技术设计改造以及在消化引进高科技产品或技术项目的设计、研制、建造、运行、管理中,担任技术负责人并作出较大贡献的;

4.领办或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在全市同行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处于领先地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

5.近三年来,在社会科学领域,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的可行性论证、建议被采纳,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或在基础理论领域取得突出成绩,获得本市二等奖以上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员;

6.在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新闻出版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获得泰兴市级二等奖以上奖励,在本专业起骨干作用,在市内

外有较大影响的;

7.近三年来,在应用技术领域,具有高超的技能水平,在推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培养后备人才中,做出较大贡献,在全市同行业内起骨干作用的高技能人才。

第六条符合第二、第三条相应要求,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推荐为第三层次的优秀科技后备人才:

1.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近三年来,获得本市及以上层次科技进步奖,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

2.在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的引进、推广、应用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

3.近三年来,自主创新有新的成果,在完成市级以上重点工程、重大科技攻关、企业技术设计改造以及在消化引进高科技产品或技术项目的设计、研制、建造、运行、管理中,起到技术骨干作用的专业技术人员;

4.在所从事的技术岗位上,被表彰为市及以上层次先进科技工作者的专业技术人员;

5.在种植、养殖、加工及其他多种经营生产、实验示范和技术服务中,有较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技术水平,应用先进实用技术,使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科技带头人;

6.在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新闻出版等领域取得较大成绩,获得本市以上荣誉称号,在本专业起骨干作用,在市内同行中

有一定声誉的专业技术人员;

7. 近年来,在工业企业生产一线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革新、操作方法、带徒传技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在全市同行业内产生一定影响的高技能人才。

第三章选拔程序

第七条“323工程”培养对象人选一般由单位推荐,个人也可以自荐。推荐人选经所在乡镇(街道、园区)或系统(部门)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在本单位范围内公示推荐人选基本情况。

第八条选拔对象填写申请书,选拔对象所在单位应为每位推荐人选聘请两名同行专家(需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对其学术、技术水平、业绩等提出推荐意见。

第九条各乡镇(街道、园区)、系统(部门)对推荐对象提供的材料进行初审,提出培养层次建议,报市人才办。

第十条第一、二、三层次培养对象人选由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会同市人社局、科技局、科协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确定。

第四章培养与管理

第十一条组织培训进修。组织培养对象参加高层次的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培训,着重培养他们

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人才培养资源,加大培养力度。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培养对象参加境内外培训。鼓励和支持培养对象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与合作。

第十二条积极为培养对象聘请相应领域的专家作为学术导师,提高培养起点,促进他们快速成长。要聘请省内学术、技术界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作为第一层次培养对象的学术导师;聘请泰州市内各学术、技术领域的带头人作为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的学术导师;聘请本市内各行业学术、技术专家作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的学术导师。

第十三条充分发挥培养对象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各乡镇(街道、园区)、系统(部门)要充分发挥培养对象在决策咨询、重大项目攻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每年组织培养对象到基层、企业和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咨询、技术服务和知识培训活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第十四条加大宣传表彰力度,提高培养对象的学术、技术地位。组织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奖”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培养对象的先进事迹和取得的重大成果。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培养对象勤奋敬业、献身科学、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激励他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作出更大贡献。

第十五条改善培养对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各级组织、人社、科技部门和培养对象所在单位要了解和掌握培养

对象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重视和关心培养对象的身体健康,定期组织培养对象进行健康检查和疗养。

第十六条为培养对象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对培养对象承担的科研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并视情给予经费资助。由人才专项资金资助培养对象参加重要学术交流活动或培训、进修等。发放图书资料补贴,第一层次每人每年1500元,第二层次每人每年1000元,第三层次每人每年800元。图书资料补贴由市财政支付。培养对象同时是省或泰州市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的,图书资料补贴就高发放,不重复享受。

第十七条建立信息管理和定期报告制度。建立泰兴市“323工程”培养对象信息库,跟踪管理,跟踪服务。根据培养对象的变动情况,及时修改有关信息。培养对象取得的业绩成果和考核、奖惩情况,要及时存入信息库。培养对象每年以书面形式向培养工作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党组织报告一次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各乡镇(街道、园区)、系统(部门)每年向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一次培养与管理工作的综合情况。

第十八条实行动态管理。对触犯刑律,构成犯罪;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以不正当手段骗取荣誉;存在其他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行为;因个人责任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以及不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培养对象,由所在单位提出意见,经所在乡镇(街道、园区)、系统(部门)审查同意,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取消其培养对象资格。培养对象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