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规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常规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常规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常规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常规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系统只需要一块NIC。复杂一些的系统,像网桥、路由器等,要求多个网络连接。当系统需要多个网络连接时,有两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多块网卡插入到总线扩展槽中,每块网卡连接一个网络;另一种方法是在一块电路板上提供多个独立的网络接口,电路板插入扩展槽中,每个网络接口连接一个网络,目前已经出现了这种商用的NIC硬件。从计算机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方法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由于总线扩展槽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后一种方法更好,可以节省扩展槽。

网络接口由CPU操作,这意味着CPU控制着所有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为发送一个数据包,CPU首先在内存中组装好数据包,然后将包传递给NIC,NIC再将数据包发送到网络上。在系统接收一个数据包前,CPU必须先允许NIC,指明数据包存放的位置。NIC等待从网络上到来的数据包,将其存放到指定的位置,然后通知CPU。NIC中通常包含实现物理层协议标准的物理接口芯片组,它们保证每个输出的帧具有正确的格式并且产生出符合物理层协议标准的信号波形;类似地,它们检查每个到来的帧以保证每

个帧是有效的。

数据总线上一次可以传输的数据量由数据总线的宽度(即数据线的数目)决定。一般来说,数据总线的宽度不足以一次传输一个完整的帧,因此一个帧必须分成许多较小的片段(如32比特)分多次传递给NIC。由于NIC是由CPU操作的,这意味着CPU必须参与到这种传输过程中。事实上,早期的NIC硬件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CPU完成帧的收发。在帧的接收过程中,CPU反复地访问NIC取得下一个片段的数据,然后存放到内存中。在帧的发送过程中,CPU 反复地将帧的片段发送给NIC。使用CPU传输数据包的主要优点是代价低,因为NIC硬件不需要做很多事,因此可以做得很简单。主要的缺点是开销大和可扩展性差,使用CPU处理输入输出意味着它不能做别的事;更重要的是,一个CPU无法适应高速网络,特别是当系统有多个网络接口时。

2.2 现代的NIC

为了支持多个网络接口和适应高速网络,必须将输入/输出和包处理分离开来,并尽可能避免使用CPU,因此现代的NIC都包含独立于CPU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第1章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根据考试大纲,本章内容要求考生掌握3个知识点。 (1)构成计算机的各类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各种体系结构的特点与应用(SMP、MPP); (3)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 1.1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 冯·诺依曼等人于1946年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现代计算机雏形,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现代的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冯·诺依曼等人当时提出的计算机系统结构相比,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就其结构原理来说,占有主流地位的仍是以存储程序原理为基础的冯·诺依曼型计算机,但是,计算机系统结构有了许多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系统结构从基于串行算法改变为适应并行算法,从而出现了向量计算机、并行计算机、多处理机等。 (2)高级语言与机器语言的语义距离缩小,从而出现了面向高级语言机器和执行高级语言机器。 (3)硬件子系统与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相适应,从而出现了面向对象操作系统机器和数据库计算机等。 (4)计算机系统结构从传统的指令驱动型改变为数据驱动型和需求驱动型,从而出现了数据流计算机和归约机。 (5)为了适应特定应用环境而出现了各种专用计算机。 (6)为了获得高可靠性而研制容错计算机。 (7)计算机系统功能分散化、专业化,从而出现了各种功能分布计算机,这类计算机包括外围处理机、通信处理机等。 (8)出现了与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相适应的计算机系统结构。 (9)出现了处理非数值化信息的智能计算机。例如自然语言、声音、图形和图像处理等。 1.2 构成计算机的各类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计算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

[模拟] 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 选择题 第1题: 中断响应时间是指(1) 。 A.从中断处理开始到中断处理结束所用的时间 B.从发出中断请求到中断处理结束后所用的时间 C.从发出中断请求到进入中断处理所用的时间 D.从中断处理结束到再次中断请求的时间 参考答案:C 第2题: A.13 B.183 C.193 D.203 参考答案:D 第3题: 在单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SIMD)中,各处理单元必(3) 。 A.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不同的指令 B.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同一条指令 C.以异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不同的指令 D.以异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同一条指令 参考答案:B 在计算机中,最适合进行数字加减运算的数字编码是(4) ,最适合表示浮点数阶码的数字编码是(5) 。 第4题: A.原码 B.反码 C.补码 D.移码

参考答案:C 第5题: A.原码 B.反码 C.补码 D.移码 参考答案:D 操作数所处的位置,可以决定指令的寻址方式。操作数包含在指令中,寻址方式为(6) ;操作数在寄存器中,寻址方式为(7) ;操作数的地址在寄存器中,寻址方式为(8) 。 第6题: A.立即寻址 B.直接寻址 C.寄存器寻址 D.寄存器间接寻址 参考答案:A 第7题: A.立即寻址 B.相对寻址 C.寄存器寻址 D.寄存器间接寻址 参考答案:C 第8题: A.相对寻址 B.直接寻址 C.寄存器寻址 D.寄存器间接寻址

参考答案:D 第9题: 两个同符号的数相加或异符号的数相减,所得结果的符号位SF和进位标志CF 进行(9) 运算为1时,表示运算的结果产生溢出。 A.与 B.或 C.与非 D.异或 参考答案:D 第10题: 若浮点数的阶码用移码表示,尾数用补码表示。两规格化浮点数相乘,最后对结果规格化时,右规的右移位数最多为(10) 位。 A.1 B.2 C.尾数位数 D.尾数位数-1 参考答案:A 第11题: A.10/70△t

计算机硬件价位及性能情况调查报告

计算机硬件价位及性能情况调查报告 ———报告人:曹庆东 计算机这个以科技创新高速发展的行业,每天都会有新的硬件、新的软件被研发出了。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如您注意这半年的科技新闻,讲的最多的就是CPU、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特别是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正一步步的吞噬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导致厂家的利润持续缩水。为了占据市场各大厂商纷纷打出了价格战,使得pc机价格下滑。值得一提的是平板电脑,它正逐步改变着媒体业和人们日常行为,推动整着媒体业的变革。计算机硬件的价格,更是一天一个变化。 为了加强对整个计算机硬件市场的了解和学科的研究,我们班长组织了这次实践活动。对于这次实践,我主要依靠中关村电脑配件报价和郑州科技市场进行调查。针对,市场上流通的,电脑硬件的型号、参数、性能、报价来完成这次活动。 第一,我们来了解一下CPU,市场上,有AMD系列和Intel系列两大品牌。主流有双核和四核。双核就是2个核心,核心又称为内核,两个物理上的运算内核,是CPU最重要的部分。双核处理器是指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两个运算核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CPU中心那块隆起的芯片就是核心,是由单晶硅以一定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CPU所有的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核心执行。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主流CPU的性能和参数: i3 2100参数¥775(热卖)插槽类型:LGA 1155 CPU主频:3100MHz 制作工艺:32 纳米二级缓存:2×256KB 三级缓存:3MB 核心数量:双核心四线程设计功耗(TDP):65W总线类型:DMI总线 5.0GT/s适用类型:台式机倍频:31倍外频:100MHz 。 AMD 速龙II X4 631(盒)( 参考价格:¥495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试题

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 计算机网络概述 )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4.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二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 1.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2.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 3.ISO/OSI 参考模型和TCP/IP 模型 1.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2.数据报与虚电路 重难点: 1.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包括协议、分层、体系结构、实体、接口和服务等概念。 2.OSI 参考模型和TCP/IP 模型的分层和各层的功能。3.带宽和时延的理解和计算 4.区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数据报与虚电路)各自的优缺点以及使用范围。 本章基础要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 计算机网络可以定义为:按照网络协议,以共享资源和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将地理上分散且功能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

起来构成的集合体。简言之,计算机网络就是一些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从逻辑功能上讲,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具有一下基本功能: 1. 数据通信:它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包括连接控制、传输 控制、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路由选择和多路复用等子功能。 2. 资源共享:包括数据资源、软件资源以及硬件资源的共享 3. 信息综合处理:将分散在各地计算机中的数据资料进行集中处理或分级处理。如自动订票系统、银行金融系统、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等。 4. 负载均衡:即将工作任务均衡地分配给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 5. 提高可靠性:指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彼此互为替代机。 6. 分布式处理 OSI参考模型: 物理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规程特性。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传输数据的物理介质。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流。 属于物理层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 RJ-45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成帧、流量控制、数据检错、重发等。数据的单位称为帧。 协议代表:HDLC PPP

英特尔i3_i5_i7处理器型号及参数总览表+CPU型号大全

英特尔i3/i5/i7处理器型号及参数总览表 请仔细看完本文,看完后你将会对笔记本芯片有一定了解,买笔记本才不会被JS坑骗。 ~~Kiong 前言:随着英特尔全新32nm移动处理器的推出,英特尔移动处理器大军的规模进一步膨胀。粗略地计算一下,现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Core i、酷睿2、 奔腾双核、赛扬双核、凌动处理器几大家族的成员已经超过了80款,即使是经常关注笔记本技术的达人,也很难记住每一款处理器的技术规格。 名词解释 前端总线:是指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总线,人们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来描述总线频率。总线的种类很多,前端总线的英文名字是Fr Bus,通常用FSB表示。 睿频: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是英特尔酷睿i7/i5 处理器的独有特性。也是英特尔新宣布的一项技术。 英特尔官方技术解释如下:当启动一个运行程序后,处理器会自动加速到合适的频率,而原来的运行速度会提升10%~20% 以保证程运行;应对复杂应用时,处理器可自动提高运行主频以提速,轻松进行对性能要求更高的多任务处理;当进行工作任务切换时,如果存和硬盘在进行主要的工作,处理器会立刻处于节电状态。这样既保证了能源的有效利用,又使程序速度大幅提升。 三级缓存(L3):目前只有酷睿I系列才有,之前的都是L2(二级缓存)。是为读取二级缓存后未命中的数据设计的—种缓存,在拥有三级缓存的CPU 有约5%的数据需要从内存中调用,这进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 制程:制程越小越好。越来越高的工艺制程可以提高芯片的集成度,增加晶体管的数量,扩展新的功能。同时随着晶体管尺寸的缩小,每颗的单位成本也有所降低。此外,更高的工艺制程可以帮助降低CPU的功耗,另外,降低CPU的成本以前扩大CPU产能也是新工艺制的积极影响。 TDP:TDP的英文全称是“Thermal Design Power”,中文直译是“散热设计功耗”。主要是提供给计算机系统厂商,散热片/风扇厂商,以及商等等进行系统设计时使用的。一般TDP主要应用于CPU,CPU TDP值对应系列CPU 的最终版本在满负荷(CPU 利用率为100%的理能会达到的最高散热热量,散热器必须保证在处理器TDP最大的时候,处理器的温度仍然在设计范围之内。 注意:由于CPU的核心电压与核心电流时刻都处于变化之中,这样CPU的实际功耗(其值:功率P=电流A×电压V)也会不断变化TDP值并不等同于CPU的实际功耗,更没有算术关系。

常规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第二章常规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早期的包处理系统是建立在常规计算机系统之上的,这也是最廉价的包处理系统。我们定义一个常规的计算机系统由四个基本部件组成:一个CPU,一个内存,一个或多个I/O设备,一条总线。总线连接另外的三个基本部件,并允许它们相互通信。PC机是一个常规计算机系统,因为它包括了以上所有四个部件。 为了将一台常规的计算机转换成一个可以处理数据包的网络系统,必须在计算机上增加一些硬件和软件。增加的硬件用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增加的软件用来处理数据包。 2.1 早期的NIC 将一个计算机系统连接到一个网络的硬件设备称为网络接口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对于计算机来说,NIC和其它I/O设备一样连接到计算机的总线并由CPU控制,CPU 控制NIC的方法与控制其它I/O设备的方法也相同。对于网络来说,NIC表现得像一台主机,即NIC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包。 主机和包分析器只连接到一个网络上,这样的系统只需要一块NIC。复杂一些的系统,像网桥、路由器等,要求多个网络连接。当系统需要多个网络连接时,有两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多块网卡插入到总线扩展槽中,每块网卡连接一个网络;另一种方法是在一块电路板上提供多个独立的网络接口,电路板插入扩展槽中,每个网络接口连接一个网络,目前已经出现了这种商用的NIC硬件。从计算机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方法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由于总线扩展槽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后一种方法更好,可以节省扩展槽。 网络接口由CPU操作,这意味着CPU控制着所有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为发送一个数据包,CPU首先在内存中组装好数据包,然后将包传递给NIC,NIC再将数据包发送到网络上。在系统接收一个数据包前,CPU必须先允许NIC,指明数据包存放的位置。NIC等待从网络上到来的数据包,将其存放到指定的位置,然后通知CPU。NIC中通常包含实现物理层协议标准的物理接口芯片组,它们保证每个输出的帧具有正确的格式并且产生出符合物理层协议标准的信号波形;类似地,它们检查每个到来的帧以保证每个帧是有效的。 数据总线上一次可以传输的数据量由数据总线的宽度(即数据线的数目)决定。一般来说,数据总线的宽度不足以一次传输一个完整的帧,因此一个帧必须分成许多较小的片段(如32比特)分多次传递给NIC。由于NIC是由CPU操作的,这意味着CPU必须参与到这种传输过程中。事实上,早期的NIC硬件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CPU完成帧的收发。在帧的接收过程中,CPU反复地访问NIC取得下一个片段的数据,然后存放到内存中。在帧的发送过程中,CPU反复地将帧的片段发送给NIC。使用CPU传输数据包的主要优点是代价低,因为NIC硬件不需要做很多事,因此可以做得很简单。主要的缺点是开销大和可扩展性差,使用CPU处理输入输出意味着它不能做别的事;更重要的是,一个CPU无法适应高速网络,特别是当系统有多个网络接口时。 2.2 现代的NIC 为了支持多个网络接口和适应高速网络,必须将输入/输出和包处理分离开来,并尽可能避免使用CPU,因此现代的NIC都包含独立于CPU操作的复杂硬件。以下四种技术用来优化数据传输和减少开销:(1)卡上地址识别和过滤;(2)卡上包缓存;(3)直接内存访问DMA;(4)操作链。 (1)卡上地址识别和过滤 以太网使用共享媒体进行传输,每个节点实际上可以收到所有的帧,只是丢弃哪些不是

各种显卡型号cgminer配置参数

各种显卡型号cgminer配置参数 ATI Radeon HD5750 160 -I 18 -g 1 -w 256 --thread-concurrency 6016 --gpu-engine 800 --gpu-memclock 1150 ATI Radeon HD5770 200 -I 18 -g 1 -w 256 --thread-concurrency 7680 --gpu-engine 900 --gpu-memclock 1200 ATI Radeon HD5830 300 -I 18 -g 1 -w 256 --thread-concurrency 5600 --gpu-engine 900 --gpu-memclock 1200 ATI Radeon HD5850 340 -I 18 -g 1 -w 256 --thread-concurrency 5824 --gpu-engine 900 --gpu-memclock 1200 ATI Radeon HD5870 400 -I 18 -g 1 -w 256 --thread-concurrency 7500 --gpu-engine 900 --gpu-memclock 1250 ATI Radeon HD5970 800 -I 18 -g 1 -w 256 --thread-concurrency 8000 --gpu-engine 900 --gpu-memclock 1200 ATI Radeon HD6750 160 -I 16 -g 1 -w 256 --thread-concurrency 5760 --gpu-engine 900 --gpu-memclock 1150 ATI Radeon HD6770 200 -I 18 -g 1 -w 256 --thread-concurrency 3096 --gpu-engine 950 --gpu-memclock 1200 ATI Radeon HD5750 230 -I 18 -g 1 -w 256 --thread-concurrency 4032 --gpu-engine 900 --gpu-memclock 1200 ATI Radeon HD6850 240 -I 17 -g 1 -w 256 --thread-concurrency 6144 --gpu-engine 925 --gpu-memclock 1100 ATI Radeon HD6870 320 -I 17 -g 1 -w 256 --thread-concurrency 6720 --gpu-engine 950 --gpu-memclock 1100 ATI Radeon HD6950 450 -I 18 -g 1 -w 256 --thread-concurrency 6028 --gpu-engine 950 --gpu-memclock 1250 ATI Radeon HD6970 500 -I 18 -g 1 -w 256 --thread-concurrency 8192 --gpu-engine 900 --gpu-memclock 1300 ATI Radeon HD7750

怎样看电脑各硬件的参数

怎样看电脑各硬件的参数,从而评价一台电脑性能的好坏呢? 怎样看CPU参数 1.看CPU首先要看的是用什么内核,就是核心的类型,以英特尔来说现在市场上还有的 就有Allendale\Presler\rescott\Yorkfield四种核心 Yorkfield现在高端便用的核心,四核CPU的多数用这种核心,最好的核Allendale现在主流便用的核心,双核CPU的多数用这种核心,第二好 以上两种核心都叫酷睿架构的核心Wolfdale Presler从前主流使用的核心,单核CPU多数用这种,如奔腾4 rescott从前低端使用的核心,单核CPU多数用这种,如赛扬D CPU最重要的是核心,所以看参数先看核心 2.之后就是看主频,主频不用说了,在相同的核心的前提下,主频越高,CPU 越好,如果核心不相同的话,光看主频没有 可比性的,主频就是你这个CPU是多少G的CPU,比如以前奔腾4 3G,就是3G的主频了,Intel Pentium E2180只有2.4G的 主频,但Intel Pentium E2180比奔4 3G要好很多,原因就是核心先进 3.看完主频看L2(二级)缓存,L2缓存越高,CPU就越好,但是必须是在相同核心和相同主频的前提下来看才有可比性, 否则没有可比性 4.还有一点就是看步进方式,步进这一点我只能说越先进的步进方式对CPU就越好,现在时下较先进的步进方式是CO步进 5.CPU的参数还有接口类型,不同的接口数型适合不同的主板 6.外频和倍频,外频和倍频相乘就是主频,所以主频是由外频和倍频来决定的 7.核心电压,这个电压是标准的CPU核心电压,超频的时候可以改变的。CPU的制造工艺的进步是促使CPU核心电压降低的 一个重要因素,CPU内核工作电压越低,则表示CPU的制造工艺越先进,也表示CPU运行时耗电功率越小。所以工作电压越小 越好。 8.前端总线(FSB),就是CPU接到内存之间的总线数,总线越高,CPU就越好,但要有主板和内存的支持,它的速度(频率) 高低影响着CPU访问内存的速度。 关于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 为了分清这两个概念,我们先了解一下RAM RAM和ROM相对的,RAM是掉电以后,其中才信息就消失那一种,ROM在掉电以后信息也不会消失那一种 RAM又分两种: 一种是静态RAM,SRAM;一种是动态RAM,DRAM。前者的存储速度要比后者快得多,我们现在使用的内存一般都是动态RAM。 有的菜鸟就说了,为了增加系统的速度,把缓存扩大不就行了吗,扩大的越大,缓存的数据越多,系统不就越快了吗

计算机体系结构复习

名词解释 填空 选择 简答 计算 1. 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 2. 系统结构的概念:计算机系统结构指的是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的界面,即机器语言程 序员或编译程序设计者所能看到的传统机器级所具有的属性。 3. 在计算机技术中,对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种角度看又好象不存在的概念称为 透明性。 4. 对于通用寄存器型机器,这些属性主要是指:(选择题) 1) 指令系统(包括机器指令的操作类型和格式、指令间的排序和控制机构等) 2) 数据表示 (硬件能直接辩认和处理的数据类型) 3) 寻址规则 (包括最小寻址单元、寻址方式及其表示) 4) 寄存器定义 (包括各种寄存器的定义、数量和使用方式) 5) 中断系统 (中断的类型和中断响应硬件的功能等) 6) 机器工作状态的定义和切换 (如管态和目态等) 7) 存储系统 (主存容量、程序员可用的最大存储容量等) 8) 信息保护 (包括信息保护方式和硬件对信息保护的支持) 9) I/O 结构(包括I/O 连接方式、处理机/存储器与I/O 设备间数据传送的方式和格式 以及I/O 操作的状态等) 5. 计算机组成指的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含物理机器级中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 组成以及逻辑设计。 6. 计算机实现指的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 7. 数据表示是指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识别、指令集可以直接调用的数据类型。 8. 数据类型、数据结构、数据表示之间的关系 第6级 第5级 第4级 第3级 第2级 第1级

9.系列机指由同一厂商生产的具有相同体系结构、但具有不同组成和实现的一系列不同型 号的机器。 10.常见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分类法有两种:Flynn分类法和冯氏分类法。冯氏分类法是用系 统的最大并行度对计算机进行分类;Flynn分类法是指按照指令流和数据流的多倍性进行分类。 11.定量分析技术(简答题): 1)以经常性事件为重点:在计算机系统设计中,经常需要在多种不同的方法之间进行 折中,这时应按照对经常发生的情况采用优化方法的原则进行选择。 2)Amdahl定律:加速某部件执行速度所能获得的系统性能加速比,受限于该部件的 执行时间占系统中总执行时间的百分比。 3)CPU性能公式:执行一个程序所需的CPU时间=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钟周期数*时钟 周期时间 4)程序的局部性原理:指程序执行时所访问的存储器地址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相对 簇聚的。分为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 12.冯诺依曼结构的特点:以运算器为中心;在存储器中,指令和数据同等对待;存储器是 按地址访问、按顺序线性编址的一维结构,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是固定的;指令是按顺序执行的;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编码表示,采用二进制运算。 13.实现可移植性的常用方法有三种:采用系列机、模拟与仿真、统一高级语言。 14.系列机在兼容方面,向后兼容一定要保证,尽量保证向上兼容 15.模拟是指用软件的方法在一台现有的计算机上实现另一台计算机的指令集。(软件方法) 16.仿真是指用一台现有计算机上的微程序去解释实现另一台计算机的指令集。(硬件方法) 17.并行性包括同时性和并发性。 18.从执行程序的角度来看,并行性等级从低到高可分为:(简答) 1)指令内部并行:单条指令中各微操作之间的并行 2)指令级并行:并行执行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指令 3)线程级并行:并行执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程,通常是以一个进程内派生的多个线 程为调度单位。 4)任务级或过程级并行:并行执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过程或任务,以子程序或进程为 调度单位。 5)作业或程序级并行:并行执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作业或程序。 19.提高并行性的技术路径(12字):时间重叠、资源重复、资源共享 20.能够对紧密耦合系统和松散耦合系统进行区分: 紧密耦合系统共享主存,松散耦合系统共享外设

计算机配置参数解释

计算机配置参数解释 主频为地频率(如地主频为倍频为外频缓存()缓存*) 主频外频倍频.也就是倍频是指和系统总线之间相差地倍数,当外频不变时,提高倍频,主频也就越高 主频,就是地时钟频率,简单说是运算时地工作频率(秒内发生地同步脉冲数)地简称.单位是.它决定计算机地运行速度,随着计算机地发展,主频由过去发展到了现在地().通常来讲,在同系列微处理器,主频越高就代表计算机地速度也越快,但对与不同类型地处理器,它就只能作为一个参数来作参考.另外地运算速度还要看地流水线地各方面地性能指标.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地实际运算速度较低地现象.因此主频仅仅是性能表现地一个方面,而不代表地整体性能. 说到处理器主频,就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地两个概念:倍频与外频,外频是地基准频率,单位也是.外频是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地速度,而且目前地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地同步运行地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地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地同步运行状态;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地倍数.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早期地并没有“倍频”这个概念,那时主频和系统总线地速度是一样地.随着技术地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内存、硬盘等配件逐渐跟不上地速度了,而倍频地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使内存等部件仍然工作在相对较低地系统总线频率下,而地主频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理论上).我们可以把外频看作是机器内地一条生产线,而倍频则是生产线地条数,一台机器生产速度地快慢(主频)自然就是生产线地速度(外频)乘以生产线地条数(倍频)了.现在地厂商基本上都已经把倍频锁死,要超频只有从外频下手,通过倍频与外频地搭配来对主板地跳线或在中设置软超频,从而达到计算机总体性能地部分提升.所以在购买地时候要尽量注意地外频. 处理器外频 外频是乃至整个计算机系统地基准频率,单位是(兆赫兹).在早期地电脑中,内存与主板之间地同步运行地速度等于外频,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地同步运行状态.对于目前地计算机系统来说,两者完全可以不相同,但是外频地意义仍然存在,计算机系统中大多数地频率都是在外频地基础上,乘以一定地倍数来实现,这个倍数可以是大于地,也可以是小于地. 说到处理器外频,就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地两个概念:倍频与主频,主频就是地时钟频率;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地倍数.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 在之前,地主频还处于一个较低地阶段,地主频一般都等于外频.而在出现以后,由于工作频率不断提高,而机地一些其他设备(如插卡、硬盘等)却受到工艺地限制,不能承受更高地频率,因此限制了频率地进一步提高.因此出现了倍频技术,该技术能够使内部工作频率变为外部频率地倍数,从而通过提升倍频而达到提升主频地目地.倍频技术就是使外部设备可以工作在一个较低外频上,而主频是外频地倍数. 在时代,地外频一般是,从Ⅱ开始,外频提高到,目前外频已经达到了.由于正常情况下外频和内存总线频率相同,所以当外频提高后,与内存之间地交换速度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对提高电脑整体运行速度影响较大.

教你认识计算机硬件及相关参数的识别(2--内存篇)(精)

二、内存(RAM) 1、什么是内存呢?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储器。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对于计算机来说,有了存储器,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简称内存),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像硬盘,软盘,磁带,CD等,能长期保存信息,并且不依赖于电来保存信息,但是由机械部件带动,速度与CPU相比就显得慢的多。内存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储部件,是CPU直接与之沟通,并用其存储数据的部件,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它的物理实质就是一组或多组具备数据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功能的集成电路,内存只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一旦关闭电源或发生断电,其中的程序和数据就会丢失。既然内存是用来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那么它是怎么工作的呢?我们平常所提到的计算机的内存指的是动态内存(即DRAM),动态内存中所谓的“动态”,指的是当我们将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因此需要一个额外设电路进行内存刷新操作。具体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一个DRAM的存储单元存储的是0还是1取决于电容是否有电荷,有电荷代表1,无电荷代表0。但时间一长,代表1的电容会放电,代表0的电容会吸收电荷,这就是数据丢失的原因;刷新操作定期对电容进行检查,若电量大于满电量的1/2,则认为其代表1,并把电容充满电;若电量小于1/2,则认为其代表0,并把电容放电,藉此来保持数据的连续性。从一有计算机开始,就有内存。内存发展到今天也经历了很多次的技术改进,从最早的DRAM一直到FPMDRAM、EDODRAM、SDRAM、RDRAM、DDRAM、DDRII RAM等,内存的速度一直在提高且容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2、如何理解内存、硬盘、CPU之间的关系呢?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CPU把硬盘当中的数据读取到内存当中来执行,并把执行完的结果写到硬盘当中去。如果执行期间发生断电的情况那么由于CPU来不及把结果写回到硬盘之上,数据就丢失了。也就是说并不是CPU速度越快,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就越快,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也和内存容量的大小及内存的速度有关。 3、如何识别内存型号内存条一般都有标注大小,如果没有就要看颗粒的编号了,给个你看看: samsung内存例:samsungk4h280838b-tcb0 第1位——芯片功能k,代表是

常规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常规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系统只需要一块NIC。复杂一些的系统,像网桥、路由器等,要求多个网络连接。当系统需要多个网络连接时,有两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多块网卡插入到总线扩展槽中,每块网卡连接一个网络;另一种方法是在一块电路板上提供多个独立的网络接口,电路板插入扩展槽中,每个网络接口连接一个网络,目前已经出现了这种商用的NIC硬件。从计算机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方法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由于总线扩展槽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后一种方法更好,可以节省扩展槽。 网络接口由CPU操作,这意味着CPU控制着所有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为发送一个数据包,CPU首先在内存中组装好数据包,然后将包传递给NIC,NIC再将数据包发送到网络上。在系统接收一个数据包前,CPU必须先允许NIC,指明数据包存放的位置。NIC等待从网络上到来的数据包,将其存放到指定的位置,然后通知CPU。NIC中通常包含实现物理层协议标准的物理接口芯片组,它们保证每个输出的帧具有正确的格式并且产生出符合物理层协议标准的信号波形;类似地,它们检查每个到来的帧以保证每

个帧是有效的。 数据总线上一次可以传输的数据量由数据总线的宽度(即数据线的数目)决定。一般来说,数据总线的宽度不足以一次传输一个完整的帧,因此一个帧必须分成许多较小的片段(如32比特)分多次传递给NIC。由于NIC是由CPU操作的,这意味着CPU必须参与到这种传输过程中。事实上,早期的NIC硬件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CPU完成帧的收发。在帧的接收过程中,CPU反复地访问NIC取得下一个片段的数据,然后存放到内存中。在帧的发送过程中,CPU 反复地将帧的片段发送给NIC。使用CPU传输数据包的主要优点是代价低,因为NIC硬件不需要做很多事,因此可以做得很简单。主要的缺点是开销大和可扩展性差,使用CPU处理输入输出意味着它不能做别的事;更重要的是,一个CPU无法适应高速网络,特别是当系统有多个网络接口时。 2.2 现代的NIC 为了支持多个网络接口和适应高速网络,必须将输入/输出和包处理分离开来,并尽可能避免使用CPU,因此现代的NIC都包含独立于CPU

AOC显示器基本型号及参数

A O C显示器基本型号及 参数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显示器尺寸对应的最佳分辨率AOC V24t详细参数 切换到传统表格版 基本参数 显示参数

接口 其它

显示器附件保修信息 基本参数产品定位: : : 最大分辨率:1920x1080 : 高清标准:1080p(全高清): 背光类型: : : 显示:

参数:300cd/㎡ 可视面积:× :170/160° : 扫描频率:水平:30-80KHz 垂直:55-75Hz : 面板控制控制方式:按键 语言菜单:英文,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简体中文 接口:,,,,复合信号CVBS 其它接口:, 外观设计机身颜色:黑色烤漆,银色底座外观设计:超薄设计,最薄处产品尺寸:××(包含底座)668×565×117mm(包装) 产品重量:(净重) (毛重) 底座功能: 音箱:内置音箱(2×) 壁挂:100×100mm 其它电视功能: HDCP:支持HDCP 电源性能:90~240V交流, 50/60Hz External Adapter :最大:60W 待机:1W :CCC, CB, CE, GOST,EPA 其它性能:仰角:-3-10度 其它特点:Eco Mode 5种亮度情景模式 获得EPEAT金奖 上市时间:2009年06月 显示器附件包装清单:显示器主机?x1 底座?x1 电源线?x1 信号线?x1 保修卡?x1 电子光盘说明书?x1 保修信息保修政策:全国联保,享受三包服务质保时间:3年

常规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常规计算机硬件体 系结构

第二章常规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早期的包处理系统是建立在常规计算机系统之上的,这也是最廉价的包处理系统。我们定义一个常规的计算机系统由四个基本部件组成:一个CPU,一个内存,一个或多个I/O设备,一条总线。总线连接另外的三个基本部件,并允许它们相互通信。PC机是一个常规计算机系统,因为它包括了以上所有四个部件。 为了将一台常规的计算机转换成一个能够处理数据包的网络系统,必须在计算机上增加一些硬件和软件。增加的硬件用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增加的软件用来处理数据包。 2.1 早期的NIC 将一个计算机系统连接到一个网络的硬件设备称为网络接口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对于计算机来说,NIC和其它I/O设备一样连接到计算机的总线并由CPU控制,CPU控制NIC 的方法与控制其它I/O设备的方法也相同。对于网络来说,NIC表现得像一台主机,即NIC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包。 主机和包分析器只连接到一个网络上,这样的系统只需要一块NIC。复杂一些的系统,像网桥、路由器等,要求多个网络连接。当系统需要多个网络连接时,有两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多块网卡插入到总线扩展槽中,每块网卡连接一个网络;另一种方法是在一块电路板上提供多个独立的网络接口,电路板插入扩展槽中,每个网络接口连接一个网络,当前已经出现了这种

商用的NIC硬件。从计算机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方法没有什么区别。可是由于总线扩展槽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后一种方法更好,能够节省扩展槽。 网络接口由CPU操作,这意味着CPU控制着所有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为发送一个数据包,CPU首先在内存中组装好数据包,然后将包传递给NIC,NIC再将数据包发送到网络上。在系统接收一个数据包前,CPU必须先允许NIC,指明数据包存放的位置。NIC等待从网络上到来的数据包,将其存放到指定的位置,然后通知CPU。NIC中一般包含实现物理层协议标准的物理接口芯片组,它们保证每个输出的帧具有正确的格式而且产生出符合物理层协议标准的信号波形;类似地,它们检查每个到来的帧以保证每个帧是有效的。 数据总线上一次能够传输的数据量由数据总线的宽度(即数据线的数目)决定。一般来说,数据总线的宽度不足以一次传输一个完整的帧,因此一个帧必须分成许多较小的片段(如32比特)分多次传递给NIC。由于NIC是由CPU操作的,这意味着CPU必须参与到这种传输过程中。事实上,早期的NIC硬件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CPU完成帧的收发。在帧的接收过程中,CPU重复地访问NIC取得下一个片段的数据,然后存放到内存中。在帧的发送过程中,CPU重复地将帧的片段发送给NIC。使用CPU传输数据包的主要优点是代价低,因为NIC硬件不需要做很多事,因此能够做得很简单。主要的缺点是开销大和可扩展性差,使用CPU处

第三章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报告

第三章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一、填空题 1.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计算机的能力,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计算机的。2.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用每秒钟所能执行的______数表示,单位是______。 3.按照总线上传送信息类型的不同,可将总线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在计算机中通常以___________作为单位传送信息的。 5.指令一般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 6.若一台微机的地址总线位长为32位,则其最大寻址空间为___________。 7.CPU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部分。 8. 光盘按读写性能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二、单项选择题 1. 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应由____、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构成。 A. 硬盘 B. ROM和RAM C. CPU D. 显示器 2. 计算机中指令的执行主要由___完成的。 A. 存储器 B. 控制器 C. CPU D. 总线 3. 微型计算机的CPU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它们是____。 A. 内存和控制器 B. 内存和外存 C. 运算器和控制器 D. 外存和运算器 4. 磁盘经过高级格式化后,其表面形成多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这些同心圆称为____。 A. 磁道 B. 扇区 C. 族 D. 磁面 5. 下面有关计算机的叙述中,是正确的。 A. 计算机的主机包括CPU、内存储器和硬盘三部分 B. 计算机程序必须装载到内存中才能执行 C. 计算机必须具有硬盘才能工作 D. 计算机键盘上字母键的排列方式是随机的 6. 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比辅助存储器_______。 A. 存储更多信息,但存取速度慢 B. 可以存储的信息少,但存取速度快 C. 存储更多信息,且存取速度快 D. 可以存储的信息少,且存取速度慢 7. 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中,处理速度最快的是_____。 A. 软盘 B. 键盘 C. 打印机 D. 硬盘 8. 在计算机中指令主要存放在中。 A. CPU B. 内存 C. 键盘 D. 磁盘 9. 下列有关存储器读写速度的排列,正确的是。 A. RAM>Cache>硬盘>软盘 B. Cache>RAM>硬盘>软盘 C. Cache>硬盘>RAM>软盘 D. RAM>硬盘>软盘>Cache 10. CPU中的可存放少量数据。 A. 存储器 B. 辅助存储器 C. 寄存器 D. 只读存储器

显示器基本型号及参数

显示器尺寸对应的最佳分辨率AOC V24t详细参数 切换到传统表格版 基本参数 显示参数

面板控制 接口 外观设计 其它

显示器附件保修信息 基本参数?产品定位: ?: ?: ?最大分辨率:1920x1080 ?: ?高清标准:1080p(全高清)?: ?背光类型: ?: ?: 显示?:0.2715mm

参数?:300cd/㎡ ?可视面积:521.28×293.22mm ?:170/160° ?:16.7M ?扫描频率:水平:30-80KHz ?垂直:55-75Hz ?:148.5MHz 面板控制?控制方式:按键 ?语言菜单:英文,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简体中文 接口?:,,,,复合信号CVBS ?其它接口:, 外观设计?机身颜色:黑色烤漆,银色底座 ?外观设计:超薄设计,最薄处2.5cm ?产品尺寸:595.4×483.54×220.13mm(包含底座)?668×565×117mm(包装) ?产品重量:5.5kg(净重) ?7.5kg(毛重) ?底座功能: ?音箱:内置音箱(2×2.5W) ?壁挂:100×100mm 其它?电视功能: ?HDCP:支持HDCP ?电源性能:90~240V交流, 50/60Hz External Adapter ?:最大:60W ?待机:1W ?:CCC, CB, CE, GOST,EPA ?其它性能:仰角:-3-10度 ?其它特点:Eco Mode 5种亮度情景模式 ?获得EPEAT金奖 ?上市时间:2009年06月 显示器附件?包装清单:显示器主机?x1 ?底座?x1 ?电源线?x1 ?信号线?x1 ?保修卡?x1 ?电子光盘说明书?x1 保修信息?保修政策:全国联保,享受三包服务?质保时间:3年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教案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教学设计 舟塔九年制学校赵媛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主要对计算机的发展和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简要介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很多专业术语,这些术语都是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使之逐步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的知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怀着对初中生活的憧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对每样事物都充满着好奇,都想去探个究竟。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越来越迅速,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学生的家中都有了计算机,但对计算机的认识可能仅仅局限于上网与打游戏,对于计算机硬件系统也只能从自己可以看到的来理解,认识比较片面,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系统地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CPU、CPU风扇、内存条、硬盘、主板、整机一套(未组装) 四、核心素养 1、信息意识:提高了学生对信息价值意识的重视程度 2、计算思维:锻炼了学生对未来信息世界的创新思维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提高了学生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4、信息社会责任:强化了学生对信息社会的责任意识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外部设备的组成; 2、识别主板、CPU、内存、硬盘并掌握其作用与性能指标;

3、能识别其他部件如显卡、声卡等并了解其作用; 4、了解组装计算机的主要部件的过程。 5、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及趋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 2、培养学生敢于动手、乐于动手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教学探索,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介绍国产软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对学习计算机产生深厚的兴趣。 六、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2.教学难点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七、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专业述语、名词和概念,其中很多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内容不一致。因此在设计教学情境和活动时,通过展示计算机实物和观察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体验,认识所学内容,掌握专业词汇,理解概念,自主归纳总结出系统结构图,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活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哪些使用计算机的经历,从而引出计算机的作用,以及计算机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计算机是由谁发明的呢? (二)、新授 1、教师讲解 (1)讲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 (2)计算机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