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南理工物理化学(二)2002(含答案)

华南理工物理化学(二)2002(含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含物理化学实验)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环境工程

1. 在绝热的条件下,将0.4mol某理想气体从200kPa压缩到1000kPa时,温度从300K 上升到900K,求该过程的W、△H、△S、△U、△G,判断过程的性质并指出判据,已知:该理想气体在300K和200kPa时的摩尔熵为S m=205J·K-1·mol-1,定压摩尔热容为C p,m =3.5R(12分)

解:分析过程:(p1=200kPa,V1,T1=300K) →(p2=1000kPa,, V2, T2=900K)

绝热Q=0

理想气体△U = nC V,m△T = n(C p,m-R)△T

△H = nC p,m△T

故W =△U -Q

过程熵

△S = nC p,m ln(T2/ T1)+nR ln(p1/ p2)

△G =△(H-TS) =△H-(T2S2-T1S1) =△H-(T2△S-S1△T)

过程绝热,所以只能用△S判断过程的方向。

注意:本题非恒外压,功一般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式计算W =△U -Q。

2. 298K时,反应N2O4(g)=2NO2(g) 的平衡常数Kθ=0.155,标准摩尔焓为57.24kJ·mol-1(假定温度对反应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共10分)

求(1) 373K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θ。

(2) 298K,总压为pθ时N2O4的离解度。

(3) 298K,总压为pθ,离解前N2O4和N2(惰性气体)物质的量为1:1时N2O4的离解度。

解:本题主要利用等压方程求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以及与组成关系。

(1) 等压方程:ln(K2θ/ K1θ)= (T2-T1)?r H mθ/R(T2T1)

(2)N2O4(g) =2NO2(g)

t=0 1mol 0 mol

t=∞时n 1-x2x n总=1+x

分压(1-x) pθ/( 1+x) 2x pθ/( 1+x)

K1θ=[2x/( 1+x)]2/[(1-x)/( 1+x)] =4x2/(1-x2)

可求出x=

(3)N2O4(g) =2NO2(g) N2

t=0 1mol 1mol

t=∞时n1-x2x1mol n总=2+x

分压(1-x) pθ/( 2+x) 2x pθ/( 2+x)

K1θ=[2x/( 2+x)]2/[(1-x)/( 2+x)] =4x2/(2-x-x2)

可求出x=

3. 水的蒸汽压与温度之间可用如下关系式表示:

lg (p/Pa) =-A/T+B

若已知水在77℃时的饱和蒸汽压为41.847kPa,求:

(1)常数A,B的值以及水的摩尔蒸发焓;

(2)在多大外压下水的沸点可以改变为101℃;(共8分)

解:(1) 给出的关系式实际上为克-克方程的不定积分式。题目只给出一个温度下的蒸汽压,代入方程无法求解。所以必须考虑其他条件或常识,即水在100℃时的饱和蒸汽压为101.325kPa,代入自然就可得到A,B。至于?vap H m可用与A的关系计算:

?vap H m=-2.303×AR

亦可用克-克方程的定积分式计算。

(2) 外压压力即为101℃时的水的饱和蒸汽压。

4.(NH4)2SO4-H2O所组成的二组分系统,在-19.1℃时有一个低共熔点,此时冰、(NH4)2SO4(s)和浓度为38.4%(质量分数,下同)的(NH4)2SO4水溶液平衡共存。在108.9℃时(NH4)2SO4饱和溶液(浓度为51.8%)沸腾。

(1)试绘出相图示意图。

(2)分析各组分存在的相平衡。

(3)含30%的(NH4)2SO4水溶液冷却能否得到纯固体(NH4)2SO4?若不能,如何得到纯固

体(NH4)2SO4?

(4) 1kg含51.8%的(NH4)2SO4水溶液在何温度下能得到最多的纯固体(NH4)2SO4,

计算出最多能得到的(NH4)2SO4的量。(共12分)

解:(1) 相图和各相组成如下

(3) 不能。可通过加热蒸发使硫酸铵的浓度增大至超过38.4%(或51.8%)即可.

(4) 冷却到接近-19.1℃时能得到最多的纯固体。设固体量为W s,利用杠杆规则则有,

(51.8-38.4)(1kg-W s)= (100-51.8)W s

W s=0.218kg

5.25℃时,电池Zn(s) | ZnCl2 (b=0.555mol·kg-1) | AgCl(s) | Ag(s) 的电动势E=1.015V,(?E/?T)p= -4.02×10-4 V·K-1。已知Eθ(Zn2+/Zn)=-0.7630V, Eθ(AgCl/Ag,Cl-)=0.2220V。

(1) 写出电池反应。

(2) 求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θ。

(3) 求电解质溶液ZnCl2的平均活度系数。

(4) 求上述反应在定浓条件下,在恒压无其他功的反应器中进行或在电池中可逆地进行时吸放的热量各为多少?(共12分)

解:(1) 电极反应:

Zn(s) →Zn2+ + 2e—

AgCl(s) + e—→Ag(s) + Cl—

电池反应:Zn(s) + 2AgCl(s) →2 Ag(s) + ZnCl2(l)

(2) Kθ = exp(zFEθ/RT) = exp[2×96500×(0.2220+0.7630)/8.315/298.2]= 1.983×1033

(3) =Eθ-(0.05916/2)lg[43(b/bθ)3]

,而,

代入 1.015=(0.2220+0.7630)-(0.05916/2)lg(4×3×0.5553)

γ±=0.521

(4) 可逆电池Q r= zFT(?E/?T)p= 2×96500×298.2×(-4.02×10-4) J·mol-1

= -23136 J·mol-1

非电池反应:

Q p= ?r H = ?r G+T?r S = ?r G+Q r = -zFE+ Q r= [-2×96500×1.015+(-23136)] J·mol-1

= -219031 J·mol-1

6. 25℃时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溶液中乙醇的浓度c(单位mol·dm-3)的关系为

γ/(N·m-1)=[72-0.5(c/ mol·dm-3)+0.2(c/ mol·dm-3) 2]×10-3

计算c=0.6mol·dm-3时,(1)乙醇在液面的表面过剩;(2)将半径为10-3m的玻璃毛细管垂直插入该溶液中(设乙醇水溶液完全润湿毛细管),溶液在毛细管中上升高度是多少?已知该溶液的密度为986kg·m-3,重力加速度为9.8N·kg-1。(共8分)

解:(1) Γ = -(c/RT)dγ/d c

= -(c/RT)[0.4(c/ mol·dm-3)-0.5]×10-3 N·m-1/ (mol·dm-3)

=-[0.6/(8.315×298.2)](0.4×0.6-0.5) ×10-3 mol·m-2

= 6.29×10-8mol·m-2

注意单位的处理!

(2) h=2γ/ρgr = 2×(72-0.5×0.6+0.2×0.62) ×10-3/(986×9.8×10-3m)

=0.0149m

7. 乙醛热分解CH3CHO →CH4+CO是不可逆反应,在518℃及恒容条件下,有数据:

初始压力(纯乙醛)0.400kPa0.200kPa

100秒后系统总压0.500kPa0.229kPa

求(1)乙醛分解的反应级数;(2)计算518℃时的速率常数;(3)实验测得在538℃时的速率常数是518℃时的两倍,计算该反应的活化能。(共12分)

解:本题与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教材11.33题基本相同。

设甲醛为A,因为是恒温恒容反应,可用压力代替浓度进行有关计算。

A →CH4 +CO

t=0 p A00 0 总压p=p A0

t=t p A p A0-p A p A0-p A总压p=2p A0-p A

所以p A=2p A0-p

(1) 可用多种方法求解。比较简单的是积分法。假设为级数n=1,

则k=ln(p A0/p A)/t =ln[p A0/(2p A0-p)]/t

代入数据:

k1=ln[0.400/(2×0.400-0.500)]/100s=0.00288s-1

k2=ln[0.200/(2×0.200-0.229)]/100s=0.00157s-1

速率常数相差太多,可否定为一级反应。

假设为二级反应,则k=(p A-1-p A0-1) t

代入数据得:

k1=[(2×0.400-0.500)-1-0.400-1] kPa-1/100s=0.00833 kPa-1·s-1

k2=[(2×0.200-0.229)-1-0.200-1] kPa-1/100s=0.00848 kPa-1·s-1

速率常数非常接近,所以可认为是二级反应。

用n级反应的压力与时间式代入建立一个方程,用尝试法求n亦可。

(2) 速率常熟k=(k1+k2)/2 =0.00841 kPa-1·s-1。

(3) E a=RT1T2ln(k'/k)/( T2-T1)

=(8.315×793.15×813.15×ln2/20)J·mol-1

=186 kJ·mol-1

8.有一平行反应

在500K时,k1、k2分别为4.65s-1和3.74s-1。求(1) A转化90%所需要的时间;(2)求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已知两平行反应的活化能E1、E2分别为20kJ·mol-1和26 kJ·mol-1。(共10分)

解:本题需掌握一级平行反应的规律才容易做。若没掌握,需自己推导。

(1) A的转化率x与时间的关系如下:

t = -ln(1-x)/(k1+k2) =-ln(1-0.90)/(4.65s-1+3.74s-1)= 0.2744s

(2) E=(k1 E1+k2 E2)/ (k1+k2)=(4.65×20+3.74×26) kJ·mol-1/(4.65+3.74)

=22.67 kJ·mol-1

9.将稀KI 和AgNO 3(过量)溶液混合制成溶胶。(1)写出胶团结构示意图;(2)画出此胶团相对的双电层电势差示意图;(3)如何确定胶粒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共8分)

解:(1) AgNO 3为稳定剂,胶团结果如下 [(AgI)m n Ag +·(n -x )NO 3- ]x + ·x NO 3- (2) 双电层电势差示意图见右。 (3) 胶粒带正电。主要由胶核吸附的离子决定。 10.在物理化学实验中为了测定反应:I -+ I 2 = I 3- 的平衡常数,一种方法是在水溶液系统中加入CCl 4溶剂。请试述在两系统中如何确定上述反应中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从而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共8分) 解:见实验教材。

物理化学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 一、选择题 1.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1) 等温压缩,(2) 绝热压缩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以H1,H2分别表示两个终态的焓值,则有:( ) (A) H1> H2(B) H1= H2 (C) H1< H2(D) 无法比较 2. 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Q进行计算的是:( ) (A) 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 (B) 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 (C) 273.15 K,pθ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 (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 3. 非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时,下述答案中哪一个错误?() (A) Q=0 (B) W=0 (C) ΔU=0 (D) ΔH=0 4. 已知:Zn(s)+(1/2)O2??→ZnO Δr H m=351.5 kJ·mol-1 Hg(l)+(1/2)O2??→HgO Δr H m= 90.8 kJ·mol-1 因此Zn+HgO??→ZnO+Hg 的Δr H m是:( ) (A) 442.2 kJ·mol-1(B) 260.7 kJ·mol-1 (C) -62.3 kJ·mol-1(D) -442.2 kJ·mol-1 5. 在一个密闭绝热的房间里放置一台电冰箱,将冰箱门打开,并接通电源使其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室内的平均气温将如何变化? ( ) (A) 升高(B) 降低 (C) 不变(D) 不一定 6. 对于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有下述四种理解: (1) 状态一定,热力学能也一定 (2) 对应于某一状态的热力学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 (3) 对应于某一状态,热力学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值 (4) 状态改变时,热力学能一定跟着改变 其中正确的是:( ) (A) (1),(2) (B) (3),(4) (C) (2),(4) (D) (1),(3) 7. 按下列路线循环一周,哪种情况是系统对环境做功:( ) 8. 在一定T,p下,汽化焓Δvap H,熔化焓Δfus H和升华焓Δsub H的关系为:( ) (A) Δsub H>Δvap H(B) Δsub H>Δfus H (C) Δsub H=Δvap H+Δfus H(D) Δvap H>Δsub H 上述各式中,哪一个错误?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B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2. C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3. C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北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注意事项: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均不给分。 2.答题时可不抄题,但必须写清题号。 3.答题必须用蓝、黑水笔或圆珠笔,用红笔或铅笔不给分。 4.101.325kPa≈100kPa=p 5.作图用铅笔,且作图题答在指定题号的答题纸上。 6.选做题得分不记入总分,但作为参考分。 一、填空题:(18分) 1. 2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338Pa ,现有20℃、2338Pa 的H 2O(l ),分别经两种途径变成20℃、2338Pa 的H 2O(g),(l)在恒温恒压下进行,则ΔG ______零;(2)在恒温20℃、反抗p 外=0条件下进行,则ΔG_____零。(填<,>或=) 2. 20℃时,HCl 气体溶于苯中形成理想稀溶液,当达到气液平衡时,液相中HCl 的摩尔分数为0.0835,气相中苯的摩尔分数为0.095。又已知20℃时纯苯的饱和蒸汽压为10.010kPa 。则气液平衡时气相总压p =_____kPa 。 3. 已知某温度T 时,下列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2A=2B+C 1K =5.6×10-10 2D=2E+C 2K =2.6×10-9 则反应D+B=A+E 的标准平衡常数3K =______。 4. 为了理解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现将293.2K ,1p 下半径为r 1=1.0×10-3m 的小水滴分散成半径r 2=1.0×10-9m 的小水滴。已知293.2K 时水的表面张力σ=0.0728N·m -1,则分散前后水滴表面积增加值ΔA =____m 2,表面吉布斯函数增加值ΔG A =______J 。 5. 将反应Ag 2SO 4(s)==2Ag +(a Ag+)+SO 42-(24 SO a -)设计成电池____________ 。若已知 E {SO 42-│Ag 2SO 4,Ag}=0.627V ,E {Ag +│Ag}=0.799V ,则在标准状态下该电池_______自发电池。(填是或不是) 6. 某理想气体A 其分子的最低能级是非简并的,若取分子的基态作为能量零点,相邻能级的能量为ε1,其简并度为2,忽略更高的能级,则A 分子的配分函数q =________,设ε1=kT ,则相邻两能级上的最概然分子数之比为n 1/n 0=________。 7.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如下式: NaOH+CH 3COOCH 5→CH 3COONa+C 2H 5OH 当确定该反应动力学方程时,需要测定不同时刻反应物的浓度。根据该反应的特点,采用何种物理方法测定较好,并简述理由。 ●选做题:(10分) A sample of perfect gas that initially occupies 15.0 dm 3 at 250K and 101.325kPa is compressed isothermally. To _______kPa pressure must the gas be compressed to reduce its entropy by 5.0 J ?K -1. 二、选择题:(6分) 1. 热力学基本方程d G =-S d T +V d p 可运用于下述何种过程( )。 A. 298K ,p 的H 2O(l )蒸发过程 B. 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过程 C. 电解水制取H 2 D. N 2(g)+3H 2(g)→2NH 3(g)未达平衡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A.大分子溶胶 B.胶体电解质 C.溶胶 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4. 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 5.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 W =0,Q <0,U <0 (B). W>0,Q <0,U >0 (C) W <0,Q <0,U >0

(D). W <0,Q =0,U >0 6. 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 7.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A 如果系统的?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sys 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 C 仅从系统的?S sys 8. 固态的NH 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 4 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9.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f':() A C=3,f'=1 B C=3,f'=2 C C=4,f'=2 D C=4,f'=3 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新版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课件.doc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说法正确否): 1.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2.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3.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4.绝热可逆过程的?S=0 ,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的?S<0 。5.为了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以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 6.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S = 0 ,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 7.平衡态熵最大。 8.在任意一可逆过程中?S = 0 ,不可逆过程中?S > 0。 9.理想气体经等温膨胀后,由于?U = 0 ,所以吸的热全部转化为功,这与热力学第二定 律矛盾吗? 10.自发过程的熵变?S> 0 。 H S 11.相变过程的熵变可由T 计算。 12.当系统向环境传热时(Q< 0) ,系统的熵一定减少。 13.一切物质蒸发时,摩尔熵都增大。 H S 14.冰在0℃,p T 15.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系统混乱度增加的方向。 16.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0,所以该过程为自发过程。 17.在等温、等压下,吉布斯函数变化大于零的化学变化都不能进行。 18.系统由V1 膨胀到V2,其中经过可逆途径时做的功最多。 19.过冷水结冰的过程是在恒温、恒压、不做其他功的条件下进行的,由基本方程可得 ?G = 0 。 20.理想气体等温自由膨胀时,对环境没有做功,所以- pdV = 0,此过程温度不变,?U = 0,代入热力学基本方程dU = TdS - pdV,因而可得dS = 0,为恒熵过程。 21.是非题: ⑴“某体系处于不同的状态,可以具有相同的熵值”,此话对否? ⑵“体系状态变化了,所有的状态函数都要变化”,此话对否? ⑶绝热可逆线与绝热不可逆线能否有两个交点? ⑷自然界可否存在温度降低,熵值增加的过程?举一例。 ⑸1mol 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V1 变到V2,能否用公式: 计算该过程的熵变? V V 2 1 S R ln 22.在100℃、p 1mol 水与100℃的大热源接触,使其向真空容器中蒸发成100℃、p ?S、?S(环)。 V V 2 S R ln 23. 1 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24.指出下列各过程中,物系的?U、?H、?S、?A、?G 中何者为零? ⑴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⑵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 ⑶理想气体由( p1, T1)状态绝热可逆变化到(p2, T2)状态; ⑷H2 和Cl2 在刚性绝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HCl; ⑸0℃、p ⑹理想气体卡诺循环。 25.a mol A 与b mol B 的理想气体,分别处于(T, V,p A )与(T, V, p B)的状态,等温等容混合为 (T, V, p)状态,那么?U、?H、?S、? A、?G 何者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 26.一个刚性密闭绝热箱中,装有H2 与Cl2 混合气体,温度为298K,今用光引发,使其

社会工作实务(完全版)

社会工作实务 一、辨析题 1.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理念与生态系统理论具有内在的契合性。 2.妇女社会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妇女从政治高度重新界定妇女问题。 3.家庭社会工作和家庭治疗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 4.当不同子群相互之间差别不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异质性程度比较大时,特别适用于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5.概念与变量是一回事,后者是在社会研究中所借用的一个数学术语。 二、简答题 1.简述危机介入的技巧 2.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或阶段有哪些?请用图示法画出各主要阶段及每一个阶段的基本内容 3.应用性调查报告与学术性调查报告有什么差别?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有效途径。 2.试论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和社会康复模式的区别和联系。 四、案例分析题 1.刘某,男,湖南宜昌人,现年70岁。育有两男一女,均已成家。两个儿子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工作,收入虽然都很稳定,但住房条件不佳,与刘某长期一起居住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十年前刘某丧偶后,便一直在老家做乡村一生的女儿一起居住,刘某对此一直耿耿于怀。2014年初某夜,刘某突发脑溢血,虽然被女儿及时发现并送医院后保住了性命,但还是落下来轻度中风、半瘫在床,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后遗症。刘某生病期间,虽然远在外地工作的连个儿子和家人均有请假回老家看望,但由于生活的压力无法长期照料,照顾老人的压力自然落在女儿身上。刘某不忍孤寂,也不想加重子女尤其是女儿的负担,心灰意冷,多次自杀。虽均未果,但家人已是筋疲力尽。迫不得已,家人向驻村的社工机构发出了求助的申请。 (1)如果你是该社工机构的专业社工,请你为刘某设计一套完善的服务方案,并简单说明理由。 2.2003年中国妇联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2.7亿个家庭中约有30%的家庭存在着家庭暴力倾向;同时,在中国每年40多万个解体家庭中,约有四分之一源于家庭暴力。 (1)十多年后的今天,家庭暴力的现状如何?家庭暴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请以家庭暴力的现状与原因为主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2)请就材料中提及的家庭暴力问题设计一个社区介入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2003级五年制2002级德医专业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华中科技大学2003级五年制2002级德医专业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华中科技大学2003级五年制、2002级德医专业生物化学试卷(A)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卷纸上把相应的英文字母涂黑。 每小题0.5分,共20分。) 1.下列描述血红蛋白概念正确的是: A. 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为S形 B. 血红蛋白不属于变构蛋白 C. 1个血红蛋白可与1个氧分子可逆结合 D. 血红蛋白是单亚基球蛋白 2.有关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有生物学活性 B. 亲水基团多位于三级结构的表面 C. 三级结构的稳定性由次级键维持 D. 三级结构是单体蛋白质或亚基的空间结构 3.常出现于肽链转角结构中的氨基酸为: A. 半胱氨酸 B. 脯氨酸 C. 丙氨酸 D. 谷氨酸 4.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是由哪一种结构产生的 A. 碱基 B. 核糖 C. 磷酸 D. 脱氧核糖 5.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 A. rRNA B. 线粒体DNA C. tRNA D. mRNA 6.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 A. 四氢叶酸 B. 二氢叶酸 C. 对氨基苯甲酸 D. 叶酸

7.已知某种酶的K m值为0.05mol/L,试问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达最大反应速度 的80%时底物浓度应是多少? A. 0.04mol/L B. 0.05mol/L C. 0.1mol/L D. 0.2mol/L 8.在血糖偏低时,大脑仍可摄取葡萄糖而肝脏则不能,其原因是: A. 胰岛素的作用 B. 己糖激酶的K m低 C. 葡萄糖激酶的K m低 D. 血脑屏障在血糖低时不起作用 9.下列哪种物质缺乏可引起血液丙酮酸含量升高? A. 硫胺素 B. 叶酸 C. 吡哆醛 D. 维生素B12 10.在糖酵解过程中,下列哪个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 A. 醛缩酶 B. 烯醇化酶 C. 丙酮酸激酶 D. 磷酸甘油酸激酶 11.下列哪种糖代谢途径既不生成ATP或UTP也不消耗ATP或UTP? A. 糖酵解 B. 糖原合成 C. 糖异生 D. 糖原分解 12.不能使甘油磷酸化的组织器官是: A. 肝脏 B. 肾脏 C. 小肠 D. 脂肪组织 13.脂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A. HMG-CoA合成酶 B. HMG-CoA还原酶 C. 乙酰CoA羧化酶 D. 肉碱脂酰转移酶 14.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是: A. 软脂酸 B. 硬脂酸 C. 亚油酸 D. 花生四烯酸 15.脂蛋白脂肪酶的激活剂是: A. apoAI B. apoB100 C. apoCⅡ D. apoE 16.脂肪酸β-氧化、酮体生成及胆固醇合成的共同中间产物是:

物理化学试验-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Ⅰ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Ⅰ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 课程代码:147012 学分:0.5 课程总学时:16 实验学时:16 (其中,上机学时:0)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否 课程类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领域实验 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否 面向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 先修课程: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 大纲编制人:课程负责人张震实验室负责人刘仕文 一、教学信息 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该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是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1)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使学生学会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物理性质研究方法的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训练及初步培养学生选择和配套仪器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下列内容: (1)热力学部分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还可以选择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或热分析等方面的实验。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说法正确否): 1.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2.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3.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4.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的?S < 0。 5.为了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以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 6.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S = 0,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 7.平衡态熵最大。 8.在任意一可逆过程中?S = 0,不可逆过程中?S > 0。 9.理想气体经等温膨胀后,由于?U = 0,所以吸的热全部转化为功,这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矛盾吗 10.自发过程的熵变?S > 0。 11.相变过程的熵变可由 T H S ?= ?计算。 12.当系统向环境传热时(Q < 0),系统的熵一定减少。 13.一切物质蒸发时,摩尔熵都增大。 14.冰在0℃,p 下转变为液态水,其熵变 T H S ?= ?>0,所以该过程为自发过程。 15.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系统混乱度增加的方向。 16.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17.在等温、等压下,吉布斯函数变化大于零的化学变化都不能进行。 18.系统由V 1膨胀到V 2,其中经过可逆途径时做的功最多。 19.过冷水结冰的过程是在恒温、恒压、不做其他功的条件下进行的,由基本方程可得?G = 0。 20.理想气体等温自由膨胀时,对环境没有做功,所以 -p d V = 0,此过程温度不变,?U = 0,代入热力学基本方程d U = T d S - p d V ,因而可得d S = 0,为恒熵过程。 21.是非题: ⑴“某体系处于不同的状态,可以具有相同的熵值”,此话对否? ⑵“体系状态变化了,所有的状态函数都要变化”,此话对否? ⑶ 绝热可逆线与绝热不可逆线能否有两个交点? ⑷ 自然界可否存在温度降低,熵值增加的过程?举一例。 ⑸ 1mol 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V 1变到V 2,能否用公式: ???? ??=?12 ln V V R S 计算该过程的熵变? 22.在100℃、p 时,1mol 水与100℃的大热源接触,使其向真空容器中蒸发成 100℃、p 的水蒸气,试计算此过程的?S 、?S (环)。 23. ? ??? ??=?12ln V V R S 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24.指出下列各过程中,物系的?U 、?H 、?S 、?A 、?G 中何者为零?

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真题331_社会工作原理

331 华南理工大学 2018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 名称:社会工作原理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硕) 共 2 页 一、辨析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 1. 根据社会工作关于接纳的专业价值,意味着社会工作者总是要同意服务对象或其他人的价值。 2. 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往往是相互抵触或对抗的,主文化代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 3. 社会工作督导的模式主要包括成长与发展模式和学徒模式。 4. 根据社会系统理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 二、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50 分) 1. 简述社区与社会的联系与区别。 2. 简述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 3. 简述小组工作的功能。 4. 简述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 5. 简述个案工作者所需要的技巧。 三、论述题(每小题20 分,共40 分) 1. “社会化”概念的内涵经过了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请论述社会化的理论 视角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 2. 你如何理解社会工作在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社会工作维 持社会秩序的方式。

四、案例题(每小题20 分,共40 分) 1. 某社区居民对社区志愿服务有强烈的需求。社会工作机构在社区走访中发现,社区已有居民骨干自发组织了一些活动,但依然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同时,这 些社区居民骨干开展活动缺乏相应的服务场地、设备和人员。部分居民骨干反映,对 于开展志愿服务,缺乏必要的技巧。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社区辖下有2 所高校,一所中学。 (1)结合案例,运用社区工作的相关原则,为社区志愿者培育制定相应的服务方 案。 (2)根据所设计的服务方案,分析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志愿者培育中扮演的角色。 2. 志恒,男,是一名13 岁的初一学生。志恒的父亲之前是一名海员,长期出海 在外,一年在家时间不超过2 个月。平日家里的日常生活照料均由母亲一人支撑。母 子关系也很亲密。去年,父亲由于外出受伤的缘故,不宜再出海工作,从海员转为港 口调度员。今年,志恒更是有了一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妹妹。近期,母亲发现志恒在 家经常摔东西,并经常对父亲发脾气,甚至捏掐妹妹,认为妹妹的出生夺走了自己的 母爱。学校老师也反映,志恒这学期与同学的关系也不如以前融洽,甚至会欺负班里 年纪小的同学。为此,志恒母亲向社会工作者求助,希望社会工作者能够帮助志恒正 确处理好家庭和同学关系。 (1)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并结合社会群体的有关知识,分析志恒现在所处困 境和产生以上偏差行为的原因。 (2)请从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的角度,选择个案服务的案主,并设计个案服务计 划书。服务计划书需要包括理论方法、服务目标、服务计划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五版物理化学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mol理想气体在恒定压力下温度升高1℃,求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功。解:理想气体n = 1mol 对于理想气体恒压过程,应用式(2.2.3) W =-p ambΔV =-p(V2-V1) =-(nRT2-nRT1) =- 1mol水蒸气(H2O,g)在100℃,下全部凝结成液态水。求过程的功。假设:相对于水蒸气的体积,液态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解: n = 1mol 恒温恒压相变过程,水蒸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应用式(2.2.3) W =-p ambΔV =-p(V l-V g ) ≈ pVg = nRT = 在25℃及恒定压力下,电解1mol水(H2O,l),求过程的体积功。

H2O(l) = H2(g) + 1/2O2(g)解: n = 1mol 恒温恒压化学变化过程, 应用式(2.2.3) W=-p ambΔV =-(p2V2-p1V1)≈-p2V2 =-n2RT=- 系统由相同的始态经过不同途径达到相同的末态。若途径a的Q a=,Wa=-;而途径b的Q b=-。求W b. 解: 热力学能变只与始末态有关,与具体途径无关,故ΔU a= ΔU b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Qa + Wa = Q b + W b ∴ W b = Q a + W a-Q b = - 始态为25℃,200 kPa的5 mol某理想气体,经途径a,b两不同途径到达相同的末态。途经a先经绝热膨胀到 -28.47℃,100 kPa,步骤的功;再恒容加热到压力200 kPa的末态,步骤的热。途径b为恒压加热过程。求途径b的及。

解:先确定系统的始、末 态 311106190200000 1529831485m ...P nRT V =××== 3210160100000 58 24431485m ...P nRT V V =××== = kJ .kJ )..(Q W U Δa a 85194225575=+=+=- 对于途径b ,其功为 kJ .J ..V Δp W b 93270619010160200000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4mol 某理想气体,温度升高20℃, 求ΔH-ΔU 的值。 解:根据焓的定义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含答案(新)

第二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根据体系和环境之间能量和物质的交换情况,可将体系分成、、 。 2、强度性质表现体系的特征,与物质的数量无关。容量性质表现 体系的特征,与物质的数量有关,具有性。 3、热力学平衡状态同时达到四种平衡,分别是、、 、。 4、体系状态发生变化的称为过程。常见的过程有、 、、、。 5、从统计热力学观点看,功的微观本质是,热的微观本质是 。 6、气体各真空膨胀膨胀功W= 0 7、在绝热钢瓶中化学反应△U= 0 8、焓的定义式为。 二、判断题(说法对否): 1、当体系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 2、当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χ)3.因= ΔH, = ΔU,所以与都是状态函数。(χ) 4、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χ) 错。只有封闭系统不做非膨胀功等压过程ΔH=Q P 5、状态给定后,状态函数就有定值;状态函数确定后,状态也就确定了。(√) 6、热力学过程中W的值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 ) 7、1mol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经过不同的循环途径后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

不变。( √ ) 三、单选题 1、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 C ) A 、T、P、V、Q B 、m、W、P、H C、T、P、V、n、 D、T、P、U、W 2、对于内能是体系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C ) A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C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D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3下列叙述中不具有状态函数特征的是(D ) A体系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值也确定 B体系变化时,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由体系的始终态决定 C经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值不变 D状态函数均有加和性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物体温度越高,说明其内能越大B物体温度越高,说明其所含热量越多C凡体系温度升高,就肯定是它吸收了热 D凡体系温度不变,说明它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5、下列哪一种说法错误( D ) A焓是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 B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焓变△H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C焓是状态函数 D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能进行热交换的能量

华南理工大学 本科物理化学复习笔记

本科物理化学复习提纲(I)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葛华才,2004年6月) 第一章气体 一.一.重要概念 理想气体,分压,分体积,临界参数,压缩因子,对比状态 二.二.重要关系式 (1) 理想气体:pV=nRT , n = m/M (2) 分压或分体积:p B=c B RT=p y B (3) 压缩因子:Z = pV/RT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 一、重要概念 系统与环境,隔离系统,封闭系统,(敞开系统),广延量(加和性:V,U,H,S,A,G),强度量(摩尔量,T,p),功,热,内能,焓,热容,状态与状态函数,平衡态,过程函数(Q,W),可逆过程,节流过程,真空膨胀过程,标准态,标准反应焓,标准生成焓,标准燃烧焓 二、重要公式与定义式 1. 体积功:δW= -p外dV 2. 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W,d U =δQ +δW 3.焓的定义:H=U + pV 4.热容:定容摩尔热容C V,m = δQ V /dT = (?U m/?T )V 定压摩尔热容C p,m = δQ p /dT = (?H m/?T )P 理性气体:C p,m- C V,m=R;凝聚态:C p,m- C V,m≈0 理想单原子气体C V,m =3R/2,C p,m= C V,m+R=5R/2 5. 标准摩尔反应焓:由标准生成焓?f H Bθ (T)或标准燃烧焓?c H Bθ (T)计算 ?r H mθ = ∑v B?f H Bθ (T) = -∑v B?c H Bθ (T) 6. 基希霍夫公式(适用于相变和化学反应过程) ?r H mθ(T2)= ?r H mθ(T1)+?2 1 T T?r C p,m d T 7. 恒压摩尔反应热与恒容摩尔反应热的关系式

第五版物理化学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2、1 1mol理想气体在恒定压力下温度升高1℃,求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功。 解:理想气体n = 1mol 对于理想气体恒压过程,应用式(2、2、3) W =-p ambΔV =-p(V2-V1) =-(nRT2-nRT1) =-8、314J 2、2 1mol水蒸气(H 2 O,g)在100℃,101、325kPa下全部凝结成液态水。求过程的功。假设:相对于水蒸气的体积,液态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解: n = 1mol 恒温恒压相变过程,水蒸气可瞧作理想气体, 应用式(2、2、 3) W =-p amb ΔV =-p(V l -V g ) ≈ pVg = nRT = 3、102kJ 2、3 在25℃及恒定压力下,电解1mol水(H2O,l),求过程的体积功。 H2O(l) =H2(g) + 1/2O2(g) 解: n = 1mol 恒温恒压化学变化过程, 应用式(2、2、3) W=-p amb ΔV =-(p 2 V 2 -p 1 V 1 )≈-p 2 V 2 =-n 2 RT=-3、718kJ 2、4 系统由相同的始态经过不同途径达到相同的末态。若途径a的Q a=2、078kJ,Wa=-4、157kJ;而途径b的Q b=-0、692kJ。求W b、 解: 热力学能变只与始末态有关,与具体途径无关,故ΔU a= ΔU b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Qa + Wa = Q b + W b ∴ W b = Q a + W a-Q b = -1、387kJ 2、5 始态为25℃,200 kPa的5 mol某理想气体,经途径a,b两不同途径到达相同的末态。途经a先经绝热膨胀到 -28、47℃,100 kPa,步骤的功;再恒容加热到压力200 kPa 的末态,步骤的热。途径b为恒压加热过程。求途径b的及。 解:先确定系统的始、末 态

华南理工大学综合测评

附件1: 本科生综合测评积分统计办法 一、综合测评总积分 三、智育成绩积分和文体成绩积分综合测评的总积分由德育成绩积分(T)(S)(Z)(D),文体成绩积分占个方面组成,其中:德育成绩积分占,智育成绩积分占65% 20%。15% 按以下公式计算:综合测评总积分S S=0.20D+0.65Z+0.15T 二、德育成绩积分 计算公式如下:学年德育成绩积分 D -DD=D+D321学年品德操行基本评定积分其中:——D1学年品德操行加分——D2学年品德操行扣分——D3学年品德操行基本评定积分D11分。由学生个人自我测评、班级评议小组学年品德操行基本评定积分满分为65 。测评内容如下:、测评、班主任学生辅导员测评构成,分别占、30%( 10%)60%

以下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珍惜能源、资源,节约水电粮食。3.7 4.44.5—3.8—5.0学年品德操行加分㈡ D 2分。所有加分情况须提供证书或者证不同项目可累计记分,但限最高满分为 35 明材料原件,特殊情况由学院酌情处理。 荣誉加分⒈ 个人荣誉项⑴ ①:同一项获不同级别荣誉的只计最高分项;注 ②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班长为主要负责人,其余支委或班委为其他 负责人,其他同学为一般成员(具体加分均可根据个人所做贡献由测评小组讨论决定) ; ③校院级文明宿舍的舍长为主要负责人,其他成员均按“一般成员”加分。 ⒉社会工作加分

确定最终分值; ②学生干部兼任多个职务的,只计最高分一项; ③学生干部获得个人职务方面荣誉的,不重复累计,只计最高分一项; ④其他学生干部社会工作加分,由学院酌情处理; ⑤学生干部按照评优学年度内担任职务时间加相应分数。 ⒊参加校内外知识非科技类、演讲、辩论竞赛等活动获奖者,按如下标准) (加分: 分⑴报名参加义务献血并参加体检条本条不加分,加有第⑵/) 0.5 (期,⑷分参加学校、学院的报刊、媒体等编辑,主要编辑人员加/0.6 0.5—学生干部兼任编辑的,以职务加分或本项最高分项计,分一般编委加期(/ 0.4—0.5 。不重复)注:以上加分由学院确定。 (扣分项目可累计)㈢学年品德扣分同一项只扣最高分一项。②D 3个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48学时试卷(B)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48学时试卷(B)参考答案 2012.6 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B 3.C 4. B 5. B 6.C 7.B 8.B 9.B 10. D 10.初始浓度降低,半衰期增加,可否定为0,1级反应。假设为2级反应,则有k=1/(c A,0t1/2),实验结果符合这个关系式,故为2级 二、计算题(6题,共60分) 1.解:(1)ΔU=ΔH=0 (2分) Q R=W R=nRT ln(p1/p2)=228.9 J (2分) ΔS=nR ln(p1/p2)=0.763 J·K-1(2分) ΔA=ΔG= -nRT ln(p1/p2)= -228.9 J (2分) (2)状态函数的变化同(1) ΔU=ΔH=0 (1分) ΔA=ΔG= -228.9 J (2分) ΔS=0.763 J·K-1(1分) Q IR=W IR=p2(V2-V1)=nRT(1-p2/p1)=149.9 J (2分) 2. 解:解:△H= △H1+ △H2+ △H3= nC p,m,l(T2-T1) + n△H凝固+ nC p,m,s(T1-T2) = 5×[(75.3-37.6) (273.15-268.15) -6009 ] J = -5820.5 J (4分) △S= △S 1+ △S 2+ △S 3= nC p,m,l ln(T2/T1) + n(△H2/T2) + nC p,m,s ln(T1/T2) = n[(C p,m,l-C p,m,s) ln(T2/T1) + (△H2/T2) ] = 5×[(75.3-37.6) ln(273.15/268.15) +(-6009/273.15) ] J·K-1 = -21.3 J·K-1 (4 分) △G= △H- T△S = -5820.5J-268.15K×(-21.3 J·K-1) = -108.36 J (2 分) 3. 解:设苯、甲苯分别记为A、B。 (1)苯在85℃时的饱和蒸气压p A*,利用克-克方程 ln(p A*/101.325kPa)= -(30770/8.315)(1/358.15-1/353.25) (4分) p A*=116.9kPa (1分)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复习纲要(完整整理版)

物理化学复习提纲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葛华才) 第一章气体 一.重要概念 理想气体,分压,分体积,临界参数,压缩因子,对比状态 二.重要关系式 (1) 理想气体:pV=nRT , n = m/M (2) 分压或分体积:p B=c B RT=p y B (3) 压缩因子:Z = pV/RT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 一、重要概念 系统与环境,隔离系统,封闭系统,(敞开系统),广延量(加和性:V,U,H,S,A,G),强度量(摩尔量,T,p),功,热,内能,焓,热容,状态与状态函数,平衡态,过程函数(Q,W),可逆过程,节流过程,真空膨胀过程,标准态,标准反应焓,标准生成焓,标准燃烧焓 二、重要公式与定义式 1. 体积功:W= -p外dV 2. 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W,d U =Q +W 3.焓的定义:H=U + pV 4.热容:定容摩尔热容 C v ,m = Q V /dT = (U m/T )V 定压摩尔热容 C p ,m = Q p /dT = (H m/T )P 理性气体:C p,m- C v,m=R;凝聚态:C p,m- C v,m≈0 理想单原子气体C v,m =3R/2,C p,m= C v,m+R=5R/2 5. 标准摩尔反应焓:由标准生成焓 f H B (T)或标准燃烧焓 c H B (T)计算 r H m = v B f H B (T) = -v B c H B (T) 6. 基希霍夫公式(适用于相变和化学反应过程) ?r r r=?r r r r(r1)+∫?r r r,r r2 r1 rr 7. 恒压摩尔反应热与恒容摩尔反应热的关系式 Q p -Q v = r H m(T) -r U m(T) =v B(g)RT 8. 理想气体的可逆绝热过程方程: p 1V 1 ?= p 2 V 2 ?,p 1 V 1 /T1 = p2V2/T2,?=C p,m/C v,m 三、各种过程Q、W、U、H的计算1.解题时可能要用到的内容 (1) 对于气体,题目没有特别声明,一般可认为是理想气体,如N 2,O 2 ,H 2 等。 恒温过程d T=0,U=H=0,Q=W 非恒温过程,U = n C v,m T,H = n C p,m T 单原子气体C v ,m =3R/2,C p,m = C v,m+R = 5R/2 (2) 对于凝聚相,状态函数通常近似认为只与温度有关,而与压力或体积无关,即 U≈H= n C p,m T

物理化学朱传征第二章习题

例2-3 2mol 某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始态273K 、θp ,经一绝热压缩过程至终态546K 、4θp 。试计算S ?,并判断此过程是否可逆? 解: 对于理想气体任意状态变化过程,其熵变为 21,m 12 11 ln ln 5 5461 28.314ln 28.314ln J K 2 2734 =5.76J K p T p S nC nR T p --?=+??=??+?? ???? 因为此过程为绝热过程,且0S ?>,所以此过程是一不可逆过程。 【点评】对于理想气体的任意状态变化过程,只要始终状态确定,即可计算熵变。如果本题给出系统始终态是(, T V )或(, p V ),则可以分别按下式计算 22,m 11ln ln V T V S nC nR T V ?=+ 或 22,m ,m 11 ln ln p V V p S nC nC V p ?=+ 例2-5 在θp 下,使1mol 水蒸气在373K 冷凝成液态水,再把水冷却到273K 并凝结成冰。求全部过程中水的熵变。设液态水的平均热容为75.681 1 J K mol --??,水在沸点时的蒸发焓和凝固点时的凝固焓分别为1 40.63kJ mol -?和16.04kJ mol --?。 解: 此过程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各步骤的熵变分别为: θ 3vap m 1111 40.6310J K 108.9J K 373n H S T --?????=- =-?= -? ??? 11 22,m 1273ln 75.68ln J K 23.6J K 373p T S nC T --???==?=-? ??? θ 11fus m 326040 ()J K 22.1J K 273 n H S T --??=-=-?=-? 总过程的熵变为 11123(108.923.622.1)J K 154.6J K S S S S --?=?+?+?=---?=-? 1 S ????冷 凝 3 S ????凝 固 2 S ????冷 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