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最新

初中地理-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最新

初中地理-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最新
初中地理-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最新

设计思想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这一标题主要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学习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活动结论”的设计思路会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

初步学会从媒体上收集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实例的技能,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运用所学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看法及设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理解,使学生明确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

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方法

指导自主探究法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生:收集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实例,调查家乡农业结构调整以及调整的原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四个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你能解释当地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原因吗?

A.大小兴安岭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洞庭湖沿岸

[学生讨论交流] A——林业——山地、湿润

B——种植业——平原、水热条件较好

C——畜牧业——高原、降水少

D——渔业——河湖多

(本活动的关键点是让学生说出从事该农业生产活动的原因,初步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

[教师承转]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地区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就不同,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要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呢?这就是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出示板书]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出示课件提问] 对照图“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说出影响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的主要因素?

[学生抢答]

[出示板书] 1.自然条件

[教师提问承转]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要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当我们进行具体的农业生产时还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呢?请同学们看P118活动3。

[出示课件] P118活动3。

(创设情境,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讨论交流小结]

B——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离城市较近;

C——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离城市较远。

[出示板书] 2. 社会经济条件

(1)与城市的距离

[教师承转引申] 与城市的距离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因素之一。联系实际(如家乡农业结构的调整),影

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还有哪些?你能举例说明吗?

(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小结提问] 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的发展,主要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你能说一下二者之间的关系吗?

(深刻理解影响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的因素。)

[教师承转] 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你能从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收集一些关于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事例吗?你能分析其成功之处和失误的地方吗?如果是反例,你能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吗?

[学生活动] 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收集的资料。

(从正反两方面加深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师小结] 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感想。

(知识巩固,方法形成。)

板书设计

评价建议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是本标题教学目标的重点之一,在评价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对学生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事例的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与能力进行评价,还要对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产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形成因地制宜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作出合理的评价。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的处理设计是教学过程设计的重点、关键。“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这一标题的主要内容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因素。P118活动3如何处理?作为结论的验证还是作为探究结论的素材,其教学效果差异很大。作为探究结论的素

初中地理 农业 说课稿

农业(第二课时)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的第二课时。 备好一节课,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和原则,我把它比喻成金字塔,塔尖是课标,是核心,起统领作用。第二次是教材和学生,老师通过把握教材,分析学情,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和策略,最后制定教学设计和过程评价。我就以(农业第二课时)为例来具体阐述我的理解和构想。 一、课标: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二、1、教材的分析 本课包括“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走科技强农之路”两个标题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教材主要是通过两张地图,来分析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 主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结合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特点,从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课标修改之后,新教材加重了“走科技强农之路”这部分的笔墨,强调了它的重要地位,因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面临巨大的农业压力,只有走科技强农之路,我国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因地制宜和科技强农两部分内容没有孰轻孰重,同样重要,并重处理。 2、学情分析:学习农业地理,对初二的学生来说,有些陌生而感到比较困难。所以通过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1、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生通过模拟农业规划,体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从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学生通过图文资料的理解,体会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爱国的自豪感。 重难点:理解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的含义和体会科技强农的意义。 2、教学策略 教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启发引导总结评价 学法:感知案例读图探究小组合作归纳原理应用生活 四、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 教学设计分为:导入新课、开展活动、课堂总结三个板块,在整个教学过程,评价贯穿始终,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评价方式:自我测评,组间互评,老师点评。 猜一猜,他们在种什么?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多种多样,通过老师的引导分析,结合济南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出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农业》教案

第一节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种。 教学难点 主要农业区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2、我国主要牧区的分布和主要的优良畜种。 新课教学 新课导人:方案①: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农业。)对,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我国的“农业”。 方案②: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本的经济史。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你们知道什么是农业吗?你们又了解多少有关农业的知识呢? 方案③:同学们,如果让你一个星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你会怎样?(学生会有各种回答,只要基本相符,都要肯定。)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在非洲,还有不少的居民长期处在饥饿之中,甚至死于饥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 在屏幕上展示出课本中将农业含义分解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 (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 设问;以下活动,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上山打野兔;B.野外采蘑菇;C.

人教版8年级地理-《农业》教学设计

《农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 1、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农业活动并了解农业的主要部门,通过身边实物列举及老师 讲解让学生理解农业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读图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及展示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的认识,树立热爱祖国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1.农业生产的各种部门及其重要性。 2.运用资料和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 ~ 1.理解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2.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精彩漫画图片欣赏,体会农业之全,从而引出新课—农业 · (二)明确学习目标:快速自读课本P90—94主体文字(1分钟) (三)新课 第一部分:农业及其重要性 【独立完成】(2分钟) 1看多媒体图片导入本节的标题,究竟什么是农业(在书中找到并画出来) 、 2结合同学们经常玩的QQ农场游戏,让同学们总结出农业的四大部门。 农业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部门。

3阅读教材并联系生活想一想哪些物品来自农业 【合作交流】农业给予我们……(3分钟) 要求:小组每位成员至少举一个例子说明农业重要性,大家判断对错,组长安排一名组员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 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能提供的食物: 用种植业、畜牧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畜牧业、林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可为毛纺织工业和皮革工业提供________ 原料 可为食品加工工业提供______________ 原料 、 可为造纸工业和家具制造业提供______ 原料 【小组展示】 要求:每个小组说一个例子。后边的组不要重复说过的内容。 (小结)一句话概括农业重要性: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基础产业 (过渡:我国的农业是怎样分布的呢) ' 第二部分: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 (展图)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地形图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合作交流】 阅读下列四幅地图,结合P93最后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从地形、气候等角度分析,各农业部门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为什么(3分钟) 【小组展示】 · 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回答图中问题,解读“农业分布”图,并简单分析原因(注意线条、颜色、图例等) (教师评价、归纳)我国农业东、西部分布差异 【独立完成】 阅读P94图,试着找出我国南、北方的主要农作物并在图旁标注相应文字。(2分钟)(展图)水稻、小麦、甘蔗、甜菜、油菜、花生、大豆、棉花等作物图片和我国南北方作物分布图

2018年中考地理4.1农业复习学案5

专题复习——农业 课标要求: 1.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当地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畜牧业分布的特点;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中国的农业 1.主要农业部门:种植业、_______、林业、_____等部门。 地区 作物分类 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粮食作物小麦(东北_______;华北 _______) _____(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_____:山东、_____ _____:长江流域 糖料作物_____: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 地_____:华南及_____盆地,_____为最大产区 饮料作物茶:_____、云南、浙江、四川、湖北 等 纤维作物棉花:_________________地区和_____(长绒棉产区) 耕地类型_____ _____ 作物熟制一年___熟、两年三熟或一年___ 熟 一年___熟到___熟 【典题跟踪】 (2017·长沙学业考)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区及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种植业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集中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B.集中分布于湿润、半 湿润地区 C.南方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D.北方粮食作物以水稻 为主 2.糖料作物与油料作物分布特点,不正确的是( ) A.糖料作物北方甘蔗南方甜菜 B.油料作物北方花生南 方油菜 C.甘蔗集中分布在华南地区 D.油菜最大产区在长江 流域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农业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农业 1.农业是指利用动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工人培育来获得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动植物产品的各部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等主要部门。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为人类提供衣、食、住等物质资料,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我国农业东西部差异: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其中,东部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3.我国农业的南北差异: 农作物熟制耕地类型农作物 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棉花 北方两年三熟一年一熟旱地小麦花生 甜菜 三大棉区:x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秦岭—淮河 南方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田水稻油菜 甘蔗

4.造成我国农业生产与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5.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6.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我国的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严峻挑战。人口和资源的矛盾将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因此,防止滥伐、滥垦、超载放牧;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植树造林、种草等都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农业,是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

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农业(难题)

1、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回答(20分)。 (4)A地区是(地形区具体名称);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及汛期分别是、。(6分) (5)试说明B地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6)A地区沙漠广布,与西亚北非地区的沙漠相比,类型和成因有何不同(8分) 【答案解析】(4)塔里木盆地冰雪融水(或高山冰雪融水、冰川融水等)夏季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A为塔里木盆地。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补给主要为冰雪融水(或高山冰雪融水、冰川融水等),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大,所以河流的汛期在气温最高的夏季。 (5)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或光热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2分)稳定的灌溉水源(2分) 2014年3月13日,由中国企业牵头筹建的克拉运河开凿工程已经开始运作。克拉运河位于泰国中南半岛的克拉地峡,根据工程计划,这条100公里的人工运河贯通印度洋和泰国湾,成为亚洲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 (1)结合上表,简述曼谷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6分) (2)(2)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试分析该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2)①国际市场广阔;②海运条件便利;③种植经验丰富;④劳动力充足⑤国家政策扶持

4、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甲、乙两图中表示ab剖面所在地区的气候直方图是(甲、乙)图,并根据图示资料,分样 ab剖面附近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11分) (2)另一幅直方图反映的是都江堰附近地区的气候资料,与ab剖面附近区域相比较,都江堰地区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是什么在筑堰之前,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3)甲图。有利条件:①地势较为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500米左右),有经过(河谷地区);②暖温带,夏季气温较高。 限制性因素:③冬季气温较低(最低气温低于0℃);④年降水量较小(约600 mm),冬春季较干旱(12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少于60 mm)。 (4)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全年气温0℃以上,热量条件好;降雨更为丰沛。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的因 素:夏季雨量集中,易有洪涝灾害。 5、新疆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条件是()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初中地理农业专题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 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工业基础 1.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雨热同期,历史悠久 2.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以及寒潮、洪涝灾害的影响。 3.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水土流失,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以及寒潮、洪涝灾害的影响。 4.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自然条件:①土壤肥沃, ②地形平坦, ③气候雨热同期,④河流较多,灌溉便利 人文条件:⑤地广人稀,⑥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最重要的条件:地广人稀 5.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①地形方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水田集中连片。②气候方面: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③河流方面: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④人文方面: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6.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洪涝灾害、伏旱 7.云贵高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洪涝灾害、地形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 8.南部沿海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洪涝灾害、夏秋季节台风影响大 9.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气候:①夏季气温高;②光照强;③昼夜温差大 水源:新疆、河西走廊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10.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降水少,蒸发强,灌溉水源不足;寒潮、沙尘暴等 11.棉花品质优良的原因:夏季气温高,光照强(夏季炎热干燥) 12.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13. 青藏河谷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①海拔低,气温较高;②接近河流;③昼夜温差大;④日照时间长。 14. 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15.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自然条件:①大部分位于温带,热量充足;②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③密西西比河、五大湖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和便利的航运。 人文条件:科技发达。 16.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好处:①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②便于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耕作技术,使农产品质量优良。 17.乳畜带、玉米带形成原因? 乳畜带:(自然因素)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社会因素)城市人口集中。 玉米带:这里是温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 【练习应用】 1.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为①_______(山脉)-淮河,②处 是我国的_______海,C处是我国最大的岛屿_______岛. (2)A处位于_______高原,该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_. (3)B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 (4)简要说明A地和B地发展农业生产共同有利的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农业测试题 最新

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农业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阅读下列资料:中国的地形复杂,各类地形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山地约为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占10%。这就造成全国144亿亩土地总面积中,实际可用于农、林、牧、渔业的面积只有66.8亿亩,仅占46%。其余54%的土地面积大部分是目前还不能利用的沙漠、荒山、沼泽等。我国按人口平均占有土地的面积与许多国家相比是很小的,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仅占世界人均数的30%,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数的27%,为美国的12%。据此,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用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总量多、人均少 B.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C.总量少、但人均较多 D.总量多,人均占有量也多 2.读1993年统计资料,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草场面积减少,人均面积减少 B.我国草场面积增加,人均面积减少 C.我国森林总面积减少,人均面积增加 D.我国森林总面积增加,人均面积减少 3.根据以上资料,你得出的结论是( ) A.人口增加速度远远超过草场面积的增加速度 B.由于水土流失、沙漠侵吞使人均森林、草场减少

C.必须“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D.由于城市、工业、交通的发展,使人均森林减少 4.读图(7-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构成图,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 A.草场资源比例小于林地资源 B.耕地、林地比例低 C.内陆水域面积比例过大 D.耕地、林地比例过高 5.读图(7-2)我国农作物产量比例图,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和玉米 B.小麦和水稻 C.玉米和谷子 D.小麦和花生 6.读图(7-3)我国粮食作物分布图,我国的小麦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季风区 B.秦岭-淮河以北 C.秦岭-淮河以南 D.西南地区 7.读图(7-4)我国棉花生产分布图,我国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 A.秦岭-淮河以北 B.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区 C.华北平原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平原 D.新疆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 8.读图(7-5)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它主要分布在( ) A.东南沿海 B.华北平原 C.长江流域 D.内蒙古高原东部

初中地理农业专题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 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工业基础 1.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雨热同期,历史悠久 2.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以及寒潮、洪涝灾害的影响。 3.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水土流失,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以及寒潮、洪涝灾害的影响。 4.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自然条件:①土壤肥沃,②地形平坦,③气候雨热同期,④河流较多,灌溉便利 人文条件:⑤地广人稀,⑥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最重要的条件:地广人稀 5.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①地形方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水田集中连片。②气候方面: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③河流方面: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④人文方面: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6.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洪涝灾害、伏旱 7.云贵高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洪涝灾害、地形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 8.南部沿海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洪涝灾害、夏秋季节台风影响大 9.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气候:①夏季气温高;②光照强;③昼夜温差大 水源:新疆、河西走廊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10.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降水少,蒸发强,灌溉水源不足;寒潮、沙尘暴等 11.棉花品质优良的原因:夏季气温高,光照强(夏季炎热干燥) 12.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13.青藏河谷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①海拔低,气温较高;②接近河流;③昼夜温差大;④日照时间长。 14.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15.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自然条件:①大部分位于温带,热量充足;②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③密西西比河、五大湖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和便利的航运。 人文条件:科技发达。 16.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好处:①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②便于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耕作技术,使农产品质量优良。 17.乳畜带、玉米带形成原因?乳畜带:(自然因素)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玉米带:这里是温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 (社会因素)城市人口集中。 【练习应用】 1?读图,回答问题. (1 )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为① ___________ (山脉)-淮河,②处 是我国的 _________ 海,C处是我国最大的岛屿____________ 岛. (2)A处位于_________ 高原,该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地处 我国东南沿海,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简要说明A地和B地发展农业生产共同有利的气候条件:

初中地理农业教案

初中地理农业教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中地理农业教案》的内容,具体内容:教案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教案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种。 农业是和我们每个人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产业。既然如此,在"农业"一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更真切地认识农业,了解农业。 方案①: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农业。)对,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我国的"农

业"。 方案②: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本的经济史。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你们知道什么是农业吗?你们又了解多少有关农业的知识呢? 方案③:同学们,如果让你一个星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你会怎样?(学生会有各种回答,只要基本相符,都要肯定。)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在非洲,还有不少的居民长期处在饥饿之中,甚至死于饥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 在屏幕上展示出课本农业含义分解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 (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 设问;以下活动,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上山打野兔B野外采蘑菇C 水塘养鱼(答案为C) 让学生齐声朗读"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这段阅读材料。提问:读了这段文章之后,你对中国农业有什么认识? 讲述"我国农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问:我国农业是在汁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让学生观看一段旧中国农民逃荒讨米的录像资料,不要很长,一分钟左右。) 2. 提问:近20多年来,我国主要粮食的产量变化情况如何?(在屏幕上

八年级地理上册农业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农业教案引导语:有关八年级地理上册农业的教案要怎么设计!接下来是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1、知道农业生产的部门构成,理解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 2、记住农业的概念,理解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3、知道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4、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5、学会阅读“中国农作物分布”图,并能指图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 6、通过分析我国南北方土地资源的差异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说明我国粮食作物、油料、糖料等作物的南北差异,提高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7、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以农业为基础的重要性,树立科教兴农的观点,并对学生进行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等思想教育。 重点:用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引入新课: “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

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特别重要了。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我们归纳一下,什么是农业? 讲授新课: 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观察图片“主要农业部门”,从反映的内容看,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什么是农业?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称为农业。 [提问]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 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粮食、棉花生产很重要; 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活动1]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再补充例证,具体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吃 种植业能提供的食物 畜牧业能提供的食物 渔业能提供的食物

初中地理农业专题教案资料

初中地理农业专题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 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工业基础 1.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雨热同期,历史悠久 2.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以及寒潮、洪涝灾害的影响。 3.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水土流失,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以及寒潮、洪涝灾害的影响。 4.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自然条件:①土壤肥沃, ②地形平坦, ③气候雨热同期,④河流较多,灌溉便利 人文条件:⑤地广人稀,⑥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最重要的条件:地广人稀 5.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①地形方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水田集中连片。②气候方面: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③河流方面: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④人文方面: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6.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洪涝灾害、伏旱 7.云贵高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洪涝灾害、地形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 8.南部沿海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洪涝灾害、夏秋季节台风影响大 9.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气候:①夏季气温高;②光照强;③昼夜温差大

水源:新疆、河西走廊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10.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降水少,蒸发强,灌溉水源不足;寒潮、沙尘暴等 11.棉花品质优良的原因:夏季气温高,光照强(夏季炎热干燥) 12.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13. 青藏河谷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①海拔低,气温较高;②接近河流;③昼夜温差大; ④日照时间长。 14. 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15.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自然条件:①大部分位于温带,热量充足;②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③密西西比河、五大湖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和便利的航运。 人文条件:科技发达。 16.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好处:①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②便于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耕作技术,使农产品质量优良。 17.乳畜带、玉米带形成原因? 乳畜带:(自然因素)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社会因素)城市人口集中。玉米带:这里是温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 【练习应用】 1.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为①_______(山脉)-淮 河,②处是我国的_______海,C处是我国最大的岛 屿_______岛.

初中地理中国农业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农业教案 【篇一: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教 案】 授导型教学设计初中地理八年上四章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篇二:湘教版地理八下《农业》word教案】 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农业 【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个部门及主要农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经济作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 5、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产品。 【学习重难点】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四大牧区的分布。 【教具准备】多媒体地图册 【教学方法】自主导学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目标是: 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个部门及主要农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经济作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 5、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产品。 二、自学指导一 (1)阅读课本p2-p4(3-5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

1、农业是指一种直接利用_____所从事的_____活动,是一种 “_____”的产业。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_____。广义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狭义的农业仅指_____。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__ 的国家。 3、当前我国的粮食、肉类、棉花、、等农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3)教师纠错,总结 三、自学指导二 (1)阅读课本p4-p7(3-5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 1、我国北方居民的主食以_____为主,南方居民的主食以_____为主。 2、春小麦主要分布在_____地区,冬小麦集中分布在_____,集中分布在_____。 3、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油料作物中,油菜的最大产区是_____,花生分布在_____、为主要产区。糖料作物中甘蔗主要分布在_____及_____,_____为最大产区。甜菜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和_____。饮料作物中,茶叶分布在_____的丘陵山地,主要产茶的省油_____、 _____、_____等。棉花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_____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是。_____ 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6、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有_____、_____ 、_____、_____等地。 7、新型农业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教师纠错,总结 四、自学指导三 (1)阅读课本p4-p7(3-5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 1、畜牧业分为_____和_____畜牧业。 2、我国四大牧区是_____ 、_____、_____ 、_____ 。优良畜种有内蒙古的_____、_____,新疆的_____、_____,青海的_____、西藏的_____、_____和宁夏的_____。安阳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油菜子的最大产区是_____ 流域。

初中地理《农业》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上第四章第一节《农业》第2 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类和分布特点。 掌握中国畜牧业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我国农作物地区分布的特点的方法。 1.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农业生产活动有一定的认识,达到“四体通勤,五 谷能分”的基本要求。 重点:运用地图说出小麦、水稻的主要分布区 说出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四大牧区 难点: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黑板板书“署”字,看看大家认识吗?,再加个“条”字,引出一个小故事,说一次吃肯德基,女儿问我“薯条是什么做的?”“马铃薯是蔬菜还是粮食呢?”,让大家回答看看。从而引出《论语》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话,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达到“四体通勤,五谷能分”的基本要求。 环节二、新授课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农业的两个问题,一是农作物的分布,二是畜牧业。首先我们学习一下农作物,农作物有两类,一是粮食作物,二是经

济作物。 大家,先一起来看屏幕上的这几种作物看看你是否认识? 【自主学习】 一、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1. 粮食作物结合P87 活动: 地区主食粮食作物 北方 南方 【同桌协作】 2. 读图4-7 中国小麦、水稻分布,说出小麦和水稻分布的地区并思考分布差异的原因。 根据播种期不同,小麦有与之分。 【小组合作】 3、我国在一些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较高、便于统筹管理的地区,建立了一大批商品粮基地。读图填写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名称。 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有

A B 、 C D 、 E F 、 G H 、 I 。 3. 我国经济作物: (1) 经济作物有:、、、、 等,它们通常具有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商品性强等特点。【小组合作】 (2)读课本P88 页阅读及图4-10,完成下列空格 作物种类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纤维作物热带作物南方北方南方北方 代表 作物 长绒棉棉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