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最终版修改)

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最终版修改)

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最终版修改)
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最终版修改)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工程地质情况 (2)

三、施工准备(材料准备、设备配置、人员安排) (4)

四、施工顺序及进度安排 (5)

五、基底处理措施 (6)

六、锤击桩施工工艺流程 (8)

七、试桩 (9)

八、锤击桩主要施工方法 (11)

九、质量保证措施 (16)

十、桩基检测及质量验收 (17)

十一、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7)

十二、文明施工管理 (20)

十三、沉桩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 (21)

附件:1、桩基础施工计划表

2、桩机行走路线(第一阶段)图

3、桩机行走路线(第二阶段)图

4、桩机行走路线(第三阶段)图

5、基坑底面地质情况分布图

6、基坑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7、桩机行走临时便道剖面图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运动员村二区,栋型有11层和14层两种,其中11层单体建筑总高度为39.3m,14层单体建筑总高度为48.3m,各栋首层均为5m,标准层均为3m。地下室为连体地下室,其中4栋~10栋有地下室,1栋~3栋及11栋~13栋无地下室,地下室层高为5.2m。

本工程全部基础采用锤击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管桩桩径为500mm,承载类型为摩擦端承桩,其中普通类型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共计约62340m,抗拔桩共计约36810m。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000KN,单桩竖向抗拔力特征值为300KN,有效桩长>15m,接桩采用焊接形式,送桩不能超过5m。

本次工程桩总长度约为99150m,共计约3600根。无地下室位置桩共计602根,其中1栋共64根,2栋共131根,3栋共153根,11栋共82根,12栋共84根,13栋共88根;地下室位置桩共计约3000根。

二、工程地质情况

本工程按地质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将钻孔揭露地层由上至下划分为:人工填土层(Q ml)、三角洲相沉积层(Q2mc)、冲洪积土层(Q al+pl)、残积土层(Q el)及白垩系百足山组(K t b)碎屑岩、元古界(P t)变质岩,简要分层如下:

1)人工填土层(Q ml)

第1层人工填土:按组成物成分分为素填土及耕土。素填土为灰黄色、黄红色、黄褐色,由粘性土及少量碎石或砂土组成,属新近堆填,欠压密。耕土呈土黄灰色、浅灰色,含植物根系,层厚:0.50~3.90米。

2)三角洲相沉积层(Q42m、Q4al)

由淤泥、淤泥质土和砂土组成,呈上层淤泥(质土)、下层砂土沉积特征,部分地段可见明显的两个沉积旋。

第2-1层淤泥、淤泥质土(Q42mc):灰黑、深灰色,流塑为主,局部呈软塑状,含粉细砂,局部含腐木、腐植质。层面埋深:0.00~7.80米,层厚0.60~4.50米,所有钻孔都有揭露。

第2-2层粉、细砂(Q4al):局部为中、粗砂,深灰、灰黑、灰色,松散,颗粒较均匀,含淤泥。层面埋深:0.60~9.00米,层厚:0.50~8.30米,大部分钻孔有揭露。

3)冲、洪积土层(Q3al+pl)

主要由冲、洪积成因的粘性土、砂土及局部三角洲相沉积的淤泥质土组成。

第3层粉质粘土、粘土(Q3al+pl):局部为粉土,灰黄色、灰色、黄红色、灰黄红色,软塑至硬塑,以软塑为主,含粉细砂,局部含中粗砂。层面埋深:3.30~15.50米,层厚:0.50~6.10米,DK46、JK9、JK13、ZK116、ZK145、ZK147、ZK148等钻孔有揭露。

第4层淤泥质土(Q3mc):灰、深灰色,流塑为主,局部为软塑,含少量粉细砂、腐植质,局部夹朽木。层面埋深:7.20~17.30米,层厚:0.80~5.70米,部分钻孔有揭露。

第5层中、粗砂(Q3al+pl ):局部为细砂,灰黄色、灰白色、灰色,松散至稍密,以稍密为主,饱和,颗粒不均匀,磨圆度较差。层面埋深:11.60~20.60米,层厚:0.60~2.50米,DK46、ZK116、ZK141、ZK143、ZK147、ZK148钻孔有揭露。

第5层中、粗砂(Q3al+pl ):局部为细砂,灰黄色、灰白色、灰色,松散至稍密,以稍密为主,饱和,颗粒不均匀,磨圆度较差。层面埋深:11.60~20.60

米,层厚:0.60~2.50米,DK46、ZK116、ZK141、ZK143、ZK147、ZK148钻孔有揭露。

第6层粉质粘土、粘土(Q3al+pl ):局部为粉土,灰黄色、灰色、黄红色,以可塑为主,含粉细砂,层面埋深;10.60~16.80米,层厚:0.60~2.50米。

第7层粘土、粉质粘土:局部为粉土,褐红色、褐色、灰色,可塑~坚硬,含粉细砂或中粗砂,为碎屑岩风化残积土。层面埋深:16.80~20.30米,层厚:

0.70~1.30米。

三、施工准备(材料准备、设备配置、人员安排)

1、材料准备

(1)预应力管桩拟选用省市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有生产资质,产品质量稳定,信誉度高的专业生产厂家的优质产品,并经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同意后才能用。每批管桩进场时,派专人验

收,检查其产品检验报告和合格证等。

(2)预应力管桩进场后,按规格、桩号分层叠置堆放,堆放场要平整坚实,排水良好。支承点设在吊点处,各层垫木保持在同一垂直

上,最下层的垫木要适当加宽,堆放层数不能超过四层。管桩要

沿着桩机打桩行走路线、运行打桩位置堆放,并尽量布置在打桩

机附设的起重工作半径范围内,并考虑到起吊方向,避免转向。

2、机械配置

(1)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拟选用D6.0柴油打桩机8台进行打桩作业,计划每台桩机每天打桩15条。

(2)机械设备进场后,先自行运行调试,待符合要求后,填报《机械设备进场报验表》予监理单位审查确认后,才能投入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