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习惯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习惯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习惯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习惯

中学生中常见的不良行为表现

人们常说中学时代是人生多梦的季节和五彩的花季,这既说明中学时代的美好-----它充满幻想、充满色彩;也说明中学时代的不易把握-----它摇曳多姿、变幻不定。中学时代,是一个人思想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人格品质的塑造,关系到未来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关系到未来个人的发展和前途,关系到未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如何跨过这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是每一个中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们深知: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学生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良行为习惯。

中学生中常见的不良行为表现

1、劳动观念不强。很多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大多娇生惯养,在家里衣来

伸手,饭来张口,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较强的劳动观念。有的学生不会主动参加公益劳动,在家里不做任何家务,有的缺乏热爱劳动并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校,平时的卫生大扫除马马虎虎,出工不出力,怕风吹日晒,怕脏怕累,能够勉强完成分配的任务就算不错了,不会去做更多的事情,更谈不上去帮助别人完成劳动任务。

2、环保意识不强。有的学生虽然认为,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但在问到他们

有哪些环保行为时却无言以答,有的学生在公共场所乱吐、乱扔、乱倒、乱塞、践踏草坪、攀折树木;有的在楼道、室内的墙壁上、在标语牌、在宣传栏、在通知、通报的黑板上、在文化橱窗上乱涂乱画;有的住校学生乱泼污水、乱倒剩饭剩菜、乱扔垃圾;有的甚至随地大小便、他们只要自己感觉方便,环境好坏对他们无所谓。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严重脱节。

3、纪律性不强。有的学生有到校迟到,上课迟到、上课睡觉,课堂上做小动

作,说闲话的现象,更有甚者有无故旷课,逃学的现象。有的早操纪律涣散,没有做到快、静、齐、全的要求,队伍中常有打闹、嬉笑等现象,跑步队伍混乱,做操动作变形,四肢无力。有的课间追逐打闹,呼喊乱叫,你推我搡,很不文雅。有的考试作弊,有的抄袭拖欠作业,有的爱看闲书,消磨时光。有的随身携带手机上学,利用手机聊天、偷看网络小说,看视频等。有的打架斗殴,抽烟喝酒,玩牌赌博,敲诈勒索钱物,无视校纪校规。有的住校学生不按时休息,晚上吵闹,翻墙出入,进入网吧,彻夜不归,上网聊天,玩耍游戏。

4、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沉溺网吧和电子游戏,平时上学早出晚归,周

末夜不归宿,导致精力不足,学习没精打彩,成绩一落千丈也置之度外,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劝阻都不能使他们回心转意,他们明知身受其害却不能自拔。有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老师在与不在大不一样,只有在老师的眼皮底下才能勉强遵守纪律。

5、自我意识太强。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

待己以宽。不团结同学,不帮助别人,他们在与别人发生冲突时,大多认为是自己有理,即使自己错了,也不会轻易向别人认错、道歉。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埙人利己, 只讲求个人的实惠。在集体生活中,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为我独尊,不愿自觉去适应集体,而是希望他人去适应或满足自己。

6, 法律意识淡漠。有的与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来往,里勾外联,黑钱,放高利贷,

有的小偷小摸,看见别人的东西想据为己有,有的将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带进学校,结拜兄弟,欺负恐吓小同学,乱交朋友,甚至谈情说爱,心不思学。

7. 缺乏诚信。有的对人不以诚相待,爱说谎话,常常欺骗老师和家长,向家长虚报学习成绩,假借学校或老师的名义向家长要零花钱。有错不认,强词狡辩,有错不改,怕伤面子。

8. 虚荣心太强。时下一些中学生追求时髦,满足于表面光彩,总是将个人名誉放在第一位,遇事总是怕丢面子,喜欢出风头,有的中学生的消费水平发展之快令家长膛目结舌,忧心忡忡。如生日贺卡、生日聚会、下馆子、进网吧、戴首饰、化妆、穿名牌衣服、吃名牌食品,有的以追星为业,痴星为迷,对影坛歌坛体坛名星崇拜的五体投地,在寝室里,家里的墙上到处贴着偶像的图像,有的甚至在衣服上,书本上也有偶像的图像,满脑子都是明星的影子,望着明星的像发呆、幻想,不能自拔,无心学习,本末倒置,主次不分,成绩一退再退,直至放弃学习. 9.缺乏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我们的中华民族历来以勤俭节约、不畏艰苦著称于世,“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条格言就是祖先们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也是传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而我们有的同学,不爱护公共设施、桌椅板凳、学习用具、清洁用具、卫生工具,浪费水电、糟蹋粮食。“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说明铺张浪费的危害性和人们对铺张浪费现象的憎恨。

10. 礼仪程度不够。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帮。“人无礼则不生,国无礼则不宁,事无礼则不成”,“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这都说明了礼仪的作用和重要性。而我们有的中学生不懂礼仪不讲礼貌。升国旗时不严肃认真,不讲究仪容仪表,着装不得体,敬尊师长欠缺。学生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者时不主动让座。组织外出活动时,学生早早地抢占座位,而教师站着往返是常有的事;有不少的学生在碰到自己的任课老师或本校其他老师时不愿意打招呼,有的故意躲开,有的甚至不理睬,有的进老师办公室不打报告,推门而入。有的顶撞老师和家长,不服从班干部的管理。

11. 厌学思想严重,学习目的不明确。有的基础薄弱,知识生疏。有的学习机械,一做就错。有的缺少思路,方法欠缺。有的兴趣不够,动力不足。有的学不得法,效率低下。有的粗心大意,忽视习惯。

12.安全意识淡薄。有的违反规定,骑自行车上学。有的不遵守交通规则,不走人行道。有的买吃垃圾食品,(三无食品),不注意饮食安全。有的上下楼拥挤,故意制造混乱。有的带管制刀具等违禁器械进入校园。有的乘坐三无车辆,置自身安全与不顾。有的住校生私自改换线路,接插座、用电器。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所以,我们经常和同学们说习惯,将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因为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因为“好习惯,益终身”。对我们中学生来讲,尤为重要。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关键是要打好扎实的基础。希望同学们:

在校外,要遵守公德,遵纪守法,

校园里,要尊敬老师,见面问好,做一个礼貌的人;

教室里,要轻声慢步,小声交流,做一个文明的人;

上课前,要按时进班,决不迟到,做一个守时的人;

课堂上,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做一个好学的人

学习中,要独立作业,决不抄袭,做一个诚实的人;

生活上,要勤俭节约,珍惜拥有,做一个高尚的人;

思想上,要笑对挫折,永不言败,做一个坚强的人;

活动中,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做一个健康的人;

同学们,请对照自己的平日表现,想想看,你拥有这些好习惯了吗?

亲爱的同学们,“好习惯,益终身”,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守纪文明的二中人。

牢记:

比学习——切问近思博学笃志;

比纪律——以德为备严于律己;

比卫生——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比出操——整齐划一气势如虹

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主题班会教案

《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主题班会教案》 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一、指导思想 针对个别同学在言谈举止和学习上不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现象,决定召开一个以“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为主题的班会,以进一步规范个别同学的言行。 二、班会形式 对白、小品、个人汇报、唱歌等 三、活动准备 1、组织学生围绕这次班会主题搜集本班同学遵守或者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下反两面材料 2、选取有代表性的材料指导学生编写故事、编排成小品 四、班会纪实 主持人甲:“做一个文明中学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战国时期的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大家都知道:规与矩原指标验下方形和圆形的两种工具,后来引申为人们言行上不准则和规范。我们中学生行为的“规”和“矩”指什么呢?它就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主持人乙:《规范》内容向我们全面展示出当代中学生应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不少同学严格遵守《规范》去做,但是,有个别同学未必真正领会它。今天,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能深入地理解《规范》要求,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甲:同学们,当我们回顾这么多年的学生生涯,大家定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一幕幕感人的情景。 乙: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踊跃发言,把感受最深的动人故事献给大家。 (同学依次讲述) 甲:刚才几位同学讲述原互相帮助,友好团结,文明礼貌的动人故事,令人难忘,我们真为有这样好的同学和班集体而感到自豪。 乙: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些好同学表示无限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 甲:可是,最近发生在我们班的几件事却令人遗憾。现在,我们已经把它编成小品——《碰撞以后》,请大家先观看第一场。

第一场:两位同学,其中A在看风景,赞叹不已。B走过A身旁时,正好A转身,相互,便互相出言不逊,后撕打起来。此时,Q同学扮“政教处老师”上台批评双方,才得以和事。 乙: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种小事而导致事态扩大的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既有损于自己的形象,又损害了集体的名誉。如果他们碰撞以后采取另一种方式,又会如何,请大家再看第二场。 第二场:A碰撞B,A先地说:“对不起”, B再地说:“没关系”,礼貌和解。 甲:小品《碰撞以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特别是第二场,双方采用了的情和礼貌的语言,从而化干戈为玉帛。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和“礼貌用语”是何等重要。好,下面请听歌曲《歌声与》。 乙:《规范》对我们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作了严格的规范,对学习也作了具体的要求。《规范》要求我们在生活中真诚相待,学习上更应互相帮助。下面请大家再观看小品《帮助》。 CD两位同学进入考场“监考老师”宣布考场纪律,D不听,把用来作弊的书籍纸条藏满全身。开考后,D全身作弊材料被搜出,D无奈写纸条向C求援,C旁白“见难不帮非君子”。C欲作君子,便把答案写在手上让D抄。 甲:确实有个别同学平时不学习,就靠考试作弊来得分,欺骗老师家长更欺骗自己,请问同学们,C在考场上帮助D作弊,这算得上真正的帮助吗?请大家就此展开讨论。 (学生发言) 甲:综合大家的讨论意见,我们认为:帮助别人进步才叫帮助;帮助别人堕落,是坑害。 乙:现在请班主任讲话 班主任:大家都知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主要角色,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所以社会需要对每个人进行纪律法规的约束。就拿中学生来说,颁布和实施《规范》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公德及文明行为教育,使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思想文化等身心素质的提高,做一个文明幸福的人。 同学们,时代需要你们以高尚的道德和优良的行为来规范自己。我相信,这次班会后,我班同学在行为规范方面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甲:最后一个节目,请大家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过程中,在这一社会转型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这些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客观上势必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时,历史传统的渣滓糟粕未能在短期内得以消除,以及人性中共有的许多弱点的客观存在,导致人们一些不良行为的形成和延续的条件得到强化,从而使一些不良行为现象在许多部门和单位、组织群体、个人身上漫延开来,有所区别的仅仅是其发生的阈值和频率有所差异而已。例如社会生活中的拜金主义、享受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经济领域中的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些行为,诸如制假造假贩假,缺乏诚信,贪污受贿;甚至连人们认为非常神圣高雅的学术界近年来也屡屡发生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恶习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事件。此外,诸如人性中的许多弱点:有人喜欢责怪抱怨别人,对别人实行人身言语攻击;喜欢探寻别人隐私;盲目模仿他人,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自己做错事只会怨天尤人;婚姻关系中“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理论的盛行,离婚率上升,包二奶现象等所有这些无不体现社会中人们的种种不良行为。 中学生也是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上述种种客观存在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中学生,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错事,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久面久之形成了短期内难以改正的习惯。同时,中学和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且目前的中学生中独生子女数量逐年增多,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还未成熟,社会阅历正逐步拓展,思维方式受外界影响大,可塑性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水平还不够高。因此,在他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稍不注意,不良行为及不良行为习惯就会轻易地在他们身上找到缺口而附在他们身上,弹奏出与他们身份、身心发展阶段不相称的音符,进而严重影响了他们健全 人格的形成。 中学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要通过利用教育的手段方式途径培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引导学生的行为朝符合历史客观要求的方向发展,从而教会他们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本领,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当代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构成,探讨产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发现寻求消退、减少、排除不良行为习惯的最经济最有效的理论和技术对策,促使学

告别不文明行为主题班会教案

告别不文明行为”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班会课,使学生对文明有一个认识和了解,体会文明的重要性。 2 使学生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学会讲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3、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运用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点:正确运用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难点:培养会说话、会走路、会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告别不文明行为 当我们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的时候,我们就成为一名中学生了,就应该遵守《中学生守则》,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行动,做个爱学习、讲卫生、守纪律的好学生,更应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少年。今天我们主要让大家知道怎么说话,怎样走路,怎样讲卫生。 二)学习内容: 1、我们美丽的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建造,我们良好的文明习惯要靠

一言一行去养成。请问:你们的语言行为文明吗我们周围有不文明的语言行为吗 2、交流。 3、会说话 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之间说话时应怎样 学生说后,教师总结,出示礼貌用语:请、对不起、没关系、打扰、你好 4、会讲卫生 我们应该讲哪些方面的卫生 个人卫生、环境卫生 教师提出讲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保持整洁,勤洗澡、勤 换衣、勤剪头发和指甲,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 5、会走路 怎样才是会走路 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 (三)学生自查自己做的怎样 (四)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才算会说话、会走路、会讲卫生,以前做的不够好的同学要迅速改正,做的好的同学要继续发扬,力

争人人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告别不文明行为 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生不良行为的自我控制

浅谈中学生不良行为自我控制的有效途径 一、中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诊断 中学生的不良行为, 是指中学生违反《中学生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有的是违纪, 有的则属于一般违法。从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本质上进行诊断,有不良行为的中学生,尽管其表现各异,但都具有如下共同的心理特征. (一)道德认识错误。美国戈达德的研究成果表明:低能与违法确有关联。不良行为中学生智力一般是偏低的,他们对许多道德规范认识不清,甚至错误,形成了模糊的或颠倒的道德观。个人英雄主义、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是其道德认识中的三种主要的错误观念。 (二)道德情感失调。我国的郑和均、邓京华把道德情感分为爱国主义感、集体主义感、荣誉感、责任感、友谊感等五个方面,经过抽样调查:中学生对爱国主义感、集体主义感、荣誉感、友谊感持积极情感的分别接近或超过80%,而对责任感持积极情感的只占40%左右。不良行为中学生的责任感更是低下。道德情感的失调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正义感,甚至以受害人的痛苦为乐。 (三)道德需要畸形发展。在中学生的需要结构中,独立自主的需要和被理解、被尊重的需要占据重要的位置。不良行为的中学生,更

是强烈地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需要自主。但他们较为低下的认识能力和不良行为,又使他们难以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理解和尊重,难以自主。当他们的需要不能以合乎社会角色规范的方式得满足时,则只能用寻衅滋事、玩世不恭、打架斗殴、搞恶作剧等方式来争强好胜、表现自已而得到满足。 (四)道德意志薄弱。一般来说,中学生道德意志的薄弱性表现为抑制不够和冲动过剩两个方面,所谓抑制不够就是说,只要有一点冲动就会产生不良的行为;冲动过剩则包括一触即发的爆发性冲动和只要有一点不满就大发作。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思考 根据中学生不良行为成因的上述诊断,思考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我们教育工作的误区就显而易见了。 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第一个失误。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忽视道德教育,一切问题全归结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把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这一失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道德教育任务的艰巨性和道德教育力量的单薄性之间反差的存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第二个失误。道德教育是要帮助学生实现道德认

主题班会教案之主题班会:争做文明中学生

主题班会教案之主题班会:争做文明中学生【活动主题】:争做文明中学生 【活动目的】: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学会文明、礼貌以及怎样做人,使我们班级更加团结友爱,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参加对象】:任课老师、全体学生 【主持人】汤丽娜戴志伟 【活动分工】: 班长、文娱委员负责本次活动的具体安排和节目排练。 学习、宣传委员负责收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知识竞赛题 宣传委员负责教室布置 班主任统筹安排活动环节 【活动过程】: 1、讨论活动方案。

2、开展活动: 1) 主持人开场白 2) 小品:《一个小偷的结局》表演者:曹鸿等5名同学。 3) 小品:《游戏迷的下场》表演者:李杨等5名同学。 4) 舞蹈:《孔雀舞》表演者:苗佳、李杨、姚婧 5) 知识竞赛:《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抢答(主持:钱梦云) 6) 任课老师、班主任发言 7) 歌曲:《歌声与微笑》演唱:邵古月等5名同学。 3、活动小结:班主任、同学一起总结活动的得失。 执笔:姚婧(班长)、吴甜(副班长)

附:主持人台词 1. 合: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姚开展的活动是“学规范,争做文明中学生”,由我们两个人来主持。 2. 男:这次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同学们的规范意识,自觉行动起来,争做文明中学生。 3. 女: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让我们这个集体更强大。 4. 男:汤丽娜,你知道赵本山何许人吗? 5. 女:知道啊,小品演员啊。 6. 男:对,他的小品动作滑稽,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无穷,代表作有—— 7. 女:好了,还是让我们先看一下我班的“赵本山们”吧——有请曹鸿为首的“赵本山们”上场。 8. 男:今天他们带来的节目是《一个小偷的结局》

浅谈中学生学习的不良习惯

浅谈中学生学习的不良习惯 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形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一个人的品性与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习惯决定人生不无道理。因此,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不良习惯如不加以控制和矫正,对其健康成长和人格形成将带来不利影响。 一、中学生不良习惯的表现。 当今大多数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好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学生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不良习惯。不良习惯在中学生中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就不良动作而言,有抽烟、嗜酒、赌博、迷恋游戏、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就处世和办事而言,有自由散漫、办事拖沓、讲话粗鲁、出口成“脏”等;就学习态度和程度而言,有态度不端正、厌学、怕学、精力不集中、懒得思考等。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强化以至成为一种“动力定型”的结果。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使动作自动化的作用。所以,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习惯中受益匪浅,也会因坏习惯而深受其害。 二、中学生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 第一、家庭是不良习惯形成的直接原因。家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经济单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社会对人的影响是通过家庭发生作用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实际行动的影响实现的。所以,父母的不良行为习惯,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习惯的形成。比如有的学生张口脏话,伸手打人,经过耐心细致的教育,他们都会说:“在家父母就是这样教我的。”可见,家长的不良习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 第二、社会环境是中学生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在社会经济体制转轨但某些制度有不成熟、不完善的今天,社会上某些人存有重物性。一些商人因经济性的需要心理,时不时给什么都好奇的学生出售烟酒,有的网吧仅找中学生的钱,这样有令不禁,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就逐渐染上了抽烟、酗酒、迷恋网吧,甚至染上赌博等不良习惯,既荒废了学业,又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三、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园地,更是学生行为习惯得以形成的重要环节,可眼下,社会上的某些物质性,赌博风给宁静的校园也带来了影响,再加上,某些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方法粗暴,久而久之,教师对学生的罚款、课堂上接电话、上课迟到等等,都会使学生仿效,形成自由散漫、随心所欲等不良习惯。 第四、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其不良习惯形成的关键。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因素诸如情绪、情感、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处于急剧变化时期,情绪易失控,行为易反常和重复,好走极端,兴趣爱好广但无恒心,这样的行为和心理特点使他们是非不分,常在外界的刺激、诱惑和影响下重复错误的行为,难以用理智的闸门控制住自己的言行,日积月累便形成不良习惯,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乃至走上不归路。 三、中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 第一、净化外界环境,帮助学生树造良好效果。 中学生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在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下,中学生的各种不良习惯虽有所表现但还未“定型”,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各负其责,形成教育合力,将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自己的重任,有计划,有目的地科学引导强化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行为习惯榜样。俗话说“一个行动胜过一打语言”。孩子的习惯就是在父母有意无意的行为影响下形成的。正如中央电视台的一句广告词所说:“其实,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 学校要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改变家庭教育方式;教育要切实提高职业道德素和转变教育观念,切不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加大对不良社会环境的治理和监督的力度,对于少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与本质脱节的行为严惩不贷。

中小学生思想教育

中小学生思想教育 一、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要教育学生懂得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祖国的荣辱兴衰,关系到个人的安危荣辱,要求学生理解到祖国独立强盛,才能有个人 的一切,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同社会制度紧密相连,热爱祖国就要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因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是爱国 主义的核心。明确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就要树立民族的自豪感、自尊 心和自信心,懂得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的利益和 荣誉,尊重国家的标志,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是个人最大的光荣,也是人生意义之所在。发扬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努力学习, 准备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家乡多作贡献,为国争光。 二、增强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要教育学生知道科学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科 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文明速度的持续提升,具有极其重 要的意义和作用,从小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良风尚,树 立为祖国勤奋学习、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志气。懂得科学是反对迷信 的思想武器,自觉地学习科学,宣传科学,用科学反对形形色色的迷 信活动,积极移风易俗。 三、增强遵纪守法教育 要教育学生理解纪律的规范性、约束性,并结合实际体会纪律存有的 必要性,准确理解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去掉对自由、纪律的一些误解。从思想上建立起遵守纪律的责任感,逐步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提升学习法律知识的自觉性,懂得知法和护法的关系,克服法律 与我无关的思想、从小知道要依法办事,树立守法观点,增强法制意识,培养遵守法律的优良品质。自觉地按照相关法律规范要求自己,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使自己健康成长。 四、增强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的教育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大全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大全 1.上课迟到,包括上课铃响后还末进入教室。2.在课堂上吃东西。3.在教室或宿舍等场所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学习或休息。4.欠交作业或抄袭作业。5.不认真做两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6.说脏话,带口头语,给老师同学起绰号。7.穿鞋踩鞋跟。8.不按要求放置好单车。9.在桌凳上乱贴影星、歌星相片。10.买饭菜时随意插队。11.到施工区玩耍、追逐。12.考试作弊。13.有乱涂乱刻乱画行为,或用脚踏或用球拍墙留下污点。14.损坏公物和学校花草树木。15.对班干部讽刺、打击、报复。16.串通外人进校扰乱或到校外闹事。17.穿奇装异服佩戴首饰。18.女生烫发或男生留长发。19.无理顶撞、侮辱老师。20.有偷窃、打架、勒索或抢劫行为。21.吸烟、喝酒、赌博或变相赌博。22.有早恋现象。23.有违法犯罪行为。被公安机关立案处理。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 素质教育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文明行为是中学生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体现,是培养有道德的公民的基本要求。目前,中学生文明意识和行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水准低下,文明意识薄弱,校园内存在着种种与中学生形象极不相称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应正视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剖析学生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探讨加强农村学校基础文明教育的对策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 一、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现象 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当前,学校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留长指甲,染彩色指甲,男生留长头发;没有正确的走姿、坐姿和站相,穿拖鞋、背心进出教室等公共场所;满嘴脏话、粗话、庸俗话;买饭不排队;考试作弊;男女交往不得体,在校园里挽肩搂腰;上网不文明,在网上说脏话,乱发电子邮件;在校园内抽烟;破坏宿舍公物……二、不文明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出现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很多,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学生生源素质偏低,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学生在成

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

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主题班会) 75班 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发生与其在儿童时期没有受到良好的规训有关。"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人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而现在的中学生处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的环境中,社会价值呈多元状态,特殊家庭日益增多.许多家庭重养育轻教育,而社会上许多不良思想和现象又极容易使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的中学生走入思想与精神的误区,养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习惯具有下面一些特征。 第一,是非不分,缺乏判别能力。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往往来自于对是非判断的偏差。由于接受了不良社会亚文化,容易产生与和谐社会不符的行为。 第二,遵纪守法观念薄弱,缺乏法律意识。他们的行为也常常表现出缺乏法律意识,对各种规范常采取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经常有意地违反各种法律法规。 第三,怀疑社会教育,存在普遍的不信任感。不良青少年一般对社会规范,以及家长和学校老师的教育怀有普遍的不信任感。通常觉得这些规范都是对他们行为的束缚,妨碍了他们行为的自由,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教育都是对他们行为的有意刁难,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怀疑一切,对正面宣传和榜样报以不相信和嘲笑的态度,认为这些都是欺骗。 第四,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良青少年的人生观普遍是自私自利的,他们总是以满足个人或小群体的需要为最高目标,完全以个人或群体利益为中心,不顾这些行为可能对他人带来的不便或伤害。在他们眼里,个人或小群体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青少年群体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在校学生。青少年学生很多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是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同学和老师是他们除家长之外的主要交往群体,在校园内遇到的问题是他们可能遇到的主要的问题。 厌学、逃学。一般而言,青少年不太会遇到失学的困境,却存在着厌学与逃学的问题。他们被父母和学校寄予厚望,但是厌学的情况却并不鲜见。这些学生

论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经历知、情、意、行活动后,自觉地将良好思想转化为社会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实践与思想地碰撞中,使学生获得情操的陶冶,精神的丰富,人格的塑造,品德的发展,信仰的确立。 标签: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广大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青少年的思想也出现了新问题,新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追求理想,实现抱负的品质。市场经济本身的功利性等负面因素,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一项针对青少年“你认为成功所应具备的必要条件”的问卷调查中,有45%的学生选择了“有钱或有权的父母”,而只有15%的学生选择了“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这是一种令人担忧的人生观失衡现象,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第二,缺乏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品质。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父母们对子女的物质条件的满足,使得许多青少年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养尊处优的不良生活习惯。在一份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从事家务劳动状况的调查中,仅有11.6% 的孩子经常打扫卫生,63.2% 的孩子从没有洗过或很少洗衣服,孩子每日的平均劳动时间仅有11分钟。 第三,缺乏团结合作意识﹑互帮互助的品质,以自我为中心。现在很多青少年缺乏集体意识,对学校组织的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等活动,都采取无所谓,或漠不关心的态度。很多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班级卫生值日都采取逃避或糊弄过去的态度。 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认为: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从实际意义上说,“行”比知﹑情﹑意更为重要,学生只有不断地将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这成为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这也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适应变化了的形势,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依据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确立新的工作方针,采取新的教育策略。为此,笔者认为以下几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达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第一:红色旅游。红色旅游以革命战争年代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所承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基本内容,以“缅怀人,教育今人,激励后人”为目的。它能够将教育潜移默化地进行,能够实现他教与自我教育的统一,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素质教育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文明行为是中学生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体现,是培养有道德的公民的基本要求。目前,中学生文明意识和行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水准低下,文明意识薄弱,校园内存在着种种与学生形象极不相称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应正视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剖析学生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探讨加强农村学校基础文明教育的对策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 一.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现象 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当前,学校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留长指甲,染彩色指甲,男生长头发;没有正确的走姿、坐姿和站相,穿拖鞋、背心进出教室等公共场所;满嘴脏话、粗话、庸俗话;买饭不排队;考试作弊;男女交往不得体,在校园里挽肩搂腰;上网不文明,在网上说脏话,乱发电子邮件;在校园内抽烟;破坏宿舍公物…… 二.不文明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出现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很多,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生生源素质偏低,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学校有10%的学生来自外地,有9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导致道德普遍滑坡现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家庭影响很大,外地借读生和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文明程度不高,就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和训练层次较低,内容也是不全面的,因此导致学生文明意识的下降。 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受到经济体制改革中遗留的一

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网络资源的开通使学生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社会上的各种思潮都会给学校带来影响,特别是一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非文明现象严重腐蚀学生的灵魂,造成学生道德素质的下降。 3.意识教育和文明行为培养的措施不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老一套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加上教育方式单一呆板,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过程中空洞教学,没有真正去解决学生思想意识中深层次的问题,再加上一直以来学校把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过分地归结在学生生源素质低等主观原因上,没有很好地进行教育引导和教育管理,没有把教育和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认为讲文明都只是讲讲而已 4.学生对提高文明素质的认识不够。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成绩,其它都是次要的,错误地认为文明礼仪都是些小事、琐事,无碍大局。其实这些“小事”确实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5 .学生的认知与行为、观念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从现实情况看,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同其基础文明修养的程度不成正比,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认知与行为之间、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反差。 6 .学生对文明与否的判别标尺失准。部分学生盲目地追求“自我”,错误地把许多不文明的行为当成了“有个性”、“有性格”、“潇洒”,如有的学生认为散散漫漫、不修边幅、浓装艳抹、奇装异服等是追求个性发展,是一种新潮,甚至认为是“有品位”;有的学生认为几个要好的聚在一起时,脏话连篇,才显得“哥儿们”,才有兄弟情,才够人情味。殊不知这些都不是高尚文明的行为习惯。

[范本]做文明中学生主题班会

做文明中学生主题班会 做文明中学生主题班会 袁美琴 一、指导思想 针对个别同学在言谈举止和学习上不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现象,决定召开一个以“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为主题的班会,以进一步规范个别同学的言行。 二、班会形式 对白、小品、个人汇报、唱歌等 三、活动准备 1、组织学生围绕这次班会主题搜集本班同学遵守或者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下反两面材料 2、选取有代表性的材料指导学生编写故事、编排成小品 四、班会纪实 主持人甲:“做一个文明中学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战国时期的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大家都知道:规与矩原指标验下方形和圆形的两种工具,后来引申为人们言行上不准则和规范。我们中学生行为的“规”和“矩”指什么呢?它就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主持人乙:《规范》内容向我们全面展示出当代中学生

应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不少同学严格遵守《规范》去做,但是,有个别同学未必真正领会它。今天,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能深入地理解《规范》要求,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甲:同学们,当我们回顾这么多年的学生生涯,大家定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一幕幕感人的情景。 乙: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踊跃发言,把感受最深的动人故事献给大家。 (同学依次讲述) 甲:刚才几位同学讲述原互相帮助,友好团结,文明礼貌的动人故事,令人难忘,我们真为有这样好的同学和班集体而感到自豪。 乙: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些好同学表示无限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 甲:可是,最近发生在我们班的几件事却令人遗憾。现在,我们已经把它编成小品——《碰撞以后》,请大家先观看第一场。 第一场:两位同学,其中a在看风景,赞叹不已。b走过a身旁时,正好a转身,相互,便互相出言不逊,后撕打起来。此时,q同学扮“政教处老师”上台批评双方,才得以和事。 乙: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种小事而导致事态扩大的的

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润物细无声 学生管理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制度管理,一条是说服教育。制度可以是校纪也可以是班规,是硬性的,带有约束性,同时也是对违纪违规学生的处罚依据。思想教育是柔性的,不带有强制性。如果把制度管理比作暴风骤雨,思想教育就是和风细雨。有的土地干涸严重,需要一阵暴风骤雨,而有的土地则需要绵绵细雨的滋润。暴风骤雨能解一时之渴,和风细雨能应长久之需。 在解放海南岛的时候,国民党把沿海的渔船都收缴了,只剩下老百姓家中藏起来的渔船。但广州老百姓长期生活在国统区,对共产党没有好印象,解放军到各户去征船,老百姓闭门不开,三四天没有征到一条船。韩先楚军长让所有的排级以上的干部都去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结果三天就征集了几百条船,可见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给学生做思想教育工作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避免空洞说教。 这个学期我采用了多种教育形式来给学生做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主题讲座。开学初我做了《珍爱高中,拼搏三载》的励志讲座;2、用影视剧、歌曲等文艺作品感染学生。我教学生唱励志歌曲,并观看电视记录片《高三》,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3、用文学作品熏陶学生。九月十月份,我用了两个月的语文课前5分钟,引导学生共同阅读《羊皮卷》,学生谈感受、体会,从中受益匪浅。上周召开了《在学习竞争中学习“狼”的精神,——为期末复习加油》的主题班会,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狼图腾》中狼群攻击军马和黄羊的两个精彩部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挖掘其中蕴含的狼的精神,使学生得到启发和教育。4、学生自我教育。我们一直在开展“说说我们的同学某某”活动,每天由一个同学对某一同学在学习、生活、品德方面的优点进行介绍,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二、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使教育落到实处。 集体教育是为了让所有学生”知“,比如如何上好自习课,先要通过集体宣讲,让学生明白安静自习的意义,高效自习的方法,之后便通过明察暗访,找到依然不能正确上自习的典型学生,单独做工作,直到他改变。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之我见

素质教育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文明行为是大学生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体现,是培养有道德的公民的基本要求。目前,大学生文明意识和行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水准低下,文明意识薄弱,校园内存在着种种与大学生形象极不相称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应正视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剖析学生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探讨加强农村学校基础文明教育的对策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 一.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现象 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当前,学校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满嘴脏话、粗话、庸俗话;买饭不排队;考试作弊;上网不文明,在网上说脏话,乱发电子邮件;在校园内抽烟;破坏宿舍公物…… 二.不文明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出现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很多,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生生源素质偏低,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学校有10%的学生来自外地,有9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导致道德普遍滑坡现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家庭影响很大,外地借读生和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文明程度不高,就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和训练层次较低,内容也是不全面的,因此导致学生文明意识的下降。 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受到经济体制改革中遗留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网络资源的开通使学生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社会上的各种思潮都会给学校带来影响,特别是一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非文明现象严重腐蚀学生的灵魂,造成学生道德素质的下降。 3.意识教育和文明行为培养的措施不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老一套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加上教育方式单一呆板,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过程中空洞教学,没有真正去解决学生思想意识中深层次的问题,再加上一直以来学校把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过分地归结在学生生源素质低等主观原因上,没有很好地进行教育引导和教育管理,没有把教育和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认为讲文明都只是讲讲而已 4.学生对提高文明素质的认识不够。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成绩,其它都是次要的,错误地认为文明礼仪都是些小事、琐事,无碍大局。其实这些“小事”确实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5 .学生的认知与行为、观念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从现实情况看,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同其基础文明修养的程度不成正比,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认知与行为之间、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反差。 6 .学生对文明与否的判别标尺失准。部分学生盲目地追求“自我”,错误地把许多不文明的行为当成了“有个性”、“有性格”、“潇洒”,如有的学生认为散散漫漫、不修边幅、浓装艳抹、奇装异服等是追求个性发展,是一种新潮,甚至认为是“有品位”;有的学生认为几个要好的聚在一起时,脏话连篇,才显得“哥儿们”,才有兄弟情,才够人情味。殊不知这些都不是高尚文明的行为习惯。 矫正学生不文明行为教育的对策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及矫正方法教学设计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及矫正方法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c orrection method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ad moral behavior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及矫正方法 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教学反思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 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 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本教案根据政治教学反思 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 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及矫正方法 ——xxx中学李凯 不良品德行为是指错误的道德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 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在中学里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虽属少数,但消极作用大,经常干扰学校和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有的带坏其 他同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研究表明13-15岁是初犯品行不良 行为或劣迹行为的高发期,15-18岁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峰期。这说明中学生中不良品德行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新形势下 犯罪"低龄化"的趋势,给中学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 重视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的矫正教育,已迫在眉睫。 要矫正不良品德行为必须先了解它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不良 品德行为之所以在初中成为高发期,这主要是由于初中生身心变 化的过渡性与学校教育的不当以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造成的。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可塑性极大,成人感的出现使他们独立地

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处理好二个关系,落实好三种手段

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处理好二个关系,落实好三种手段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生。学生入学后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级,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与措施,要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处理好“二个”关系,落实好三种手段,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处理好三个关系 1.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把思想教育工作夸大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又不可忽视思想教育工作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在教育工作中,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方式方法多样性。 2.先进性和广泛性的关系 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注重“抓两头促中间”。对于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如团员、要求入团的积极分子和班委干部来讲,要使先进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强化爱国主义、社会公德和人格教育,起模范带头作用,带动中下层次学生。对后进生强化纪律、行为规范、学习目的和为人处事、学会学习、生活、发展的教育,通过教育改正缺点。抓先进树正气,促校风学风,班风,抓广泛性和后进生教育,促全面发展,推进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落实好“三种”手段 1.以科学理论进行说服的手段 科学理论的说服力是思想教育工作的灵魂和本质特性。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功能是以理服人。因此,运用好理论宣传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正确的答疑、解惑、说理,使学生养成尊重事实、联系实际的良好品质。 2.以校纪校规进行约束的手段 严格运用学校规章制度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约束手段教育学生,是农村初级中学实现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学校的日常工作、学生生活能正常运转的根本保障。校纪校规表现为一定的学生行为规范,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只要沿着制度化、纪律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教育轨道运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实现理想宽松的校园教育环境。 3.以文化生活进行感染的手段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的感染力,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群众性社会的基

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主题班会教案1

身体力行,做文明使者主题班会 八年六班 一、教育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反省自己开学到现在的表现,努力去改正自己身上尚存的坏习惯。 2、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批评、自我更正的能力。 3、情感目标:师生之间交流更坦诚、流畅。 教学重点: 1、认识到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2、反省自身,并改正坏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不文明事例和文明事例,并在班会课上讨论。 三、主题班会形式 小品、判断、游戏等 四、活动准备 1、组织学生围绕这次班会主题搜集本班同学遵守或者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下反两面材料 2、选取有代表性的材料指导学生编写故事、编排成小品 四、班会纪实 主持人刘雅楠:“做一个文明中学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战国时期的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大家都知道:规与矩原指标验下方形和圆形的两种工具,后来引申为人们言行上不准则和规范。我们中学生行为的“规”和“矩”指什么呢?它就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主持人耿思琪:《规范》内容向我们全面展示出当代中学生应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不少同学严格遵守《规范》去做,但是,有个别同学未必真正领会它。今天,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能深入地理解《规范》要求,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刘雅楠:同学们,当我们回顾这么多年的学生生涯,大家定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一幕幕感人的情景。 耿思琪: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踊跃发言,把感受最深的动人故事献给大家。 (同学依次讲述) 刘雅楠:刚才几位同学讲述原互相帮助,友好团结,文明礼貌的动人故事,令人难忘,我们真为有这样好的同学和班集体而感到自豪。 耿思琪: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些好同学表示无限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 刘雅楠:可是,最近发生在我们班的几件事却令人遗憾。现在,我们已经把它编成小品——《碰撞以后》,请大家先观看第一场。 第一场:两位同学,其中A在看风景,赞叹不已。B走过A身旁时,正好A转身,大家身体碰在一起,便互相出言不逊,后撕打起来。此时,Q同学扮“政教处老师”上台批评双方,才得以和事。 耿思琪: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种小事而导致事态扩大的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既有损于自己的形象,又损害了集体的名誉。如果他们碰撞以后采取另一种方式,又会如何,请大家再看第二场。 第二场:A碰撞B,A先抱歉地说:“对不起”, B再非常宽容地说:“没关系”,礼貌和解。 刘雅楠:小品《碰撞以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特别是第二场,双方采用了宽容的态度和礼貌的语言,从而化干戈为玉帛。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和“礼貌用语”是何等重要。好,下面请听歌曲《歌声与微笑》。 耿思琪:《规范》对我们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作了严格的规范,对学习也作了具体的要求。《规范》要求我们在生活中真诚相待,学习上更应互相帮助。 刘雅楠:综合大家的讨论意见,我们认为:帮助别人进步才叫帮助;帮助别人堕落,是坑害。 耿思琪:活动二:《是对还是错》 刘雅楠: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养成习惯。” 耿思琪: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是遵规守纪的结果,好的习惯能够规范我们的

远离不良行为习惯争做遵纪守法学生

远离不良行为习惯争做遵纪守法学生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有关法律的话题,我感到非常高兴。面对青少年犯罪不断上升,未成年人也时常受到无辜伤害的现象,我作为公安机关的一名民警,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同学们每天生活在阳光下,你们的生活是幸福的,既拥有优越的学习环境,在家又倍受父母和亲人的宠爱,可是你们知道吗?在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里,仍有一些与你们同龄的孩子不能像你们一样拥有自由和快乐,他们有的成为侵犯别人,给别人造成伤害的青少年罪犯,也有的成为被罪犯侵害的目标,成了无辜的受害者。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一些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又是什么原因使一些青少年受到无辜的伤害呢?经过深深的思考与工作的实践,我们发现,他们当中有的是因为对法律的无知,不懂得什么是犯罪,或是对法律轻视,故意以身试法而误入歧途,有的是因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成为犯罪分子的猎物。今天,我将重点讲述如何预防犯罪以及同学们如何远离社会不良因素的伤害和保护自身安全等问题。 对于同学们来说,怎样才能远离危害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呢?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人走上犯罪的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中很多犯罪分子与他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有着必然的联系。小时候的不良习性如果不及时改正,对我们学生来说危害是极大的,因为以后很有可能发展成犯罪。我曾看到过一个讲述有关习惯方面的资料,资料里说:一种行为重复了若干次就会形成习惯,而一个习惯重复了若干次就会形成一种观念,而一种观念在你脑海中出现若干次后就会

成为一种信念。可想而知,习惯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一个好习惯会让你终生受益,一个坏习惯却会让你终生遗憾。在工作中我们有很多与青少年接触的机会,我们了解到,有些学生在不自觉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不良习惯看似平常,但却蕴含着潜在的危机,它会潜移默化的将青少年引向犯罪的道路,也容易使青少年受到不法行为的危害。所以说,我们不能忽视这些不良习惯的存在。下面我将学生中常见的五种不良行为习惯(随意旷课和夜不归宿、随身携带管制刀具、以大欺小和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顺手牵羊和小偷小摸行为、同学间缺乏宽容心,经常因琐事打架斗殴)介绍给大家,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引以为戒。 (一)、随意旷课和夜不归宿 为什么这样说呢?随意旷课和夜不归宿不仅仅会影响你们的学习,而且也不利于家长和老师对你们的监管。你们是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你们的学习和安全都是由老师负责管理的。放学回家后,则是由家长负责管理。这样,你的学习、生活情况都在家长和老师的掌握之中,而一旦旷课或是夜不归宿,不仅家长很难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也无法知晓学生的去向,这样学生就脱离了学校和家长的管束,非常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我们中学生社会经验少,平时又都是生活在温暖的花室里,所以很少看到社会上一些丑恶的、血腥的事件发生,所以想象不到各种危险的存在,很容易在无知的情况下受到罪犯的侵害。我们在座的同学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放学后不告诉家长自己去哪了,玩到很晚回家,有的甚至是住到同学或朋友家里。可能你是很幸运的,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可是有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