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辐射、散射近场测量及近场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辐射、散射近场测量及近场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辐射、散射近场测量及近场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辐射、散射近场测量及近场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辐射、散射近场测量及近场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张福顺,焦永昌,马金平,刘其中,张进民,毛乃宏

摘要:近场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先进的测量技术,它已广泛地应用于辐射、散射测量以及目标成像.概述了目前辐射、散射近场测量及近场成像技术理论研究和测量方法的发展现状以及主要研究成果;并探讨了有关这几个分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近场测量;辐射;散射;成像

中图分类号:TN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2400(1999)05-0651-06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near field techniques for radiation,

targets scattering measurements and object imaging

ZHANG Fu-shun,JIAO Yong-chang,MA Jin-ping,LIU Qi-zhong,ZHANG Jin-min,

MAO Nai-hong

(Research Inst. of Antenna and EM Scattering, Xidian Univ., Xi′an

710071, China)

Abstract: The near field technique is a new kind of measurement technique, which arose two decades ago.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radiation, targets scattering measurements and objects imaging. In this paper, the state-of-the-art of 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research on near field techniques for these three fields is surveyed, and the main issues in these branches for the further study are suggested.

Key Words: near field techniques;radiation measurements;scattering measurements;objects imaging

众所周知,在离开被测目标3λ~5λ(λ为工作波长)距离上测量该区域电磁场的技术称为近场测量技术.如果被测目标是辐射器,则称为辐射近场测量;若被测目标是散射体,则称为散射近场测量;对测得散射体的散射近场信息进行反演或逆推就能得到目标的像函数,这就是目标近场成像.但是,截止目前为止,关于辐射、散射近场测量以及近场成像技术溶为一体的综述性文章还未见到公开的报导,这对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无疑是一种遗憾.为使同行们能全面地了解该技术的发展动态,该文概述了近几十年来关于辐射、散射近场测量及近场成像技术前人所做的工作及其最新进展,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1 辐射近场测量

辐射近场测量是用一个已知探头天线(口径几何尺寸远小于1λ)在离开辐

射体(通常是天线)3λ~5λ的距离上扫描测量(按照取样定理进行抽样)一个平

面或曲面上电磁场的幅度和相位数据,再经过严格的数学变换计算出天线远区场的电特性.当取样扫描面为平面时,则称为平面近场测量;若取样扫描面为柱面,

则称为柱面近场测量;如果取样扫描面为球面,则称为球面近场测量.其主要研究方法为模式展开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为:空间任意一个时谐电磁波可以分解为沿各个方向传播的平面波或柱面波或球面波之和;主要研究成果及进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如下所述.

1.1 辐射近场测量的发展现状

辐射近场测量的研究起始于50年代,70年代中期处于推广应用阶段(商品化阶段).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近场测量系统已有100多套[1].该技术的基本理论[2~4]已基本成熟,这种测量方法的电参数测量精度比常规远场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要高得多,而且可全天候工作,并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因此,在军用、民用中都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

1.2 辐射近场测量研究的主要成果

几十年来,辐射近场测量的研究在以下4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 常规天线电参数的测量

天线近场测量可以给出天线各个截面的方向图以及立体方向图,可以分析出方向图上的所有电参数(波束宽度、副瓣电平、零值深度、零深位置等)和天线的极化参数(轴比、倾角和旋向)以及天线的增益.

(2) 低副瓣或超低副瓣天线的测量

天线方向图副瓣电平在-28~-35 dB之间的天线称为低副瓣天线;副瓣电平小于-40 dB的天线称为超低副瓣天线.对它们的测量要用到“零探头”技术[5],据文献报导,副瓣电平在-40 dB以上时,测量精度为±3dB,副瓣电平为-55 dB 时,测量精度为±5 dB[6].

(3) 天线口径场分布诊断

天线口径场分布诊断是通过测量天线近区场的分布逆推出天线口径场分布,从而判断出口径场畸变处所对应的辐射单元,这就是天线口径分布诊断的基本原理.该方法对具有一维圆对称天线口径分布的分析是可靠的,尤其对相控阵天线的分析与测量已有了充分的可信度[7].

(4) 测量精度及误差分析

辐射近场测量的研究与误差分析的探讨是同时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辐射近场测量的主要误差源为18项,大致分为4个方面,即探头误差、机械扫描定位误差、测量系统误差以及测量环境误差.对于平面辐射近场测量的误差分析已经完成,计算机模拟及各项误差的上界也已给出;柱面、球面辐射近场测量的误差分析尚未完成[8].

1.3 辐射近场测量的可信域

对于平面辐射近场测量而言,由基本理论可知,在θ=-90°或90°(θ为场点偏离天线口面法线方向的方向角)时,这种方法的精度明显变差,因此平面辐射近场测量适用于天线方向图为单向笔形波束天线的测量,可信域(-θ,θ)中的θ值与近场扫描面和取样间距有如下关系(一维情况):

θ=arctg[(L-X)/2d],(1)

式中L为扫描面的尺寸;X为天线口径面的尺寸;d为扫描面到天线口径面的距离.

柱面辐射近场测量能够计算天线全方位面的辐射方向图,但在θ=-90°或90°时,柱面波展开式中汉克尔函数已无意义,所以,柱面辐射近场测量适用于

天线方向图为扇形波束天线的测量.

球面辐射近场测量能够计算除球心以外天线任意面上任意点的辐射场,但测量及计算时间都较长[8].

1.4 辐射近场测量需要解决的问题

辐射近场测量的基本理论虽然已经成熟,且在实用中也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对以下问题还应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1) 考虑探头与被测天线多次散射耦合的理论公式

在前述的理论中,所有的理论公式都是在忽略多次散射耦合条件下而得出的,这些公式对常规天线的测量有一定的精度,但对低副瓣或超低副瓣天线测量就必需考虑这些因素,因此,需要建立严格的耦合方程.

(2) 近场测量对天线口径场诊断的精度和速度

近场测量对常规阵列天线口径场的诊断有较好的诊断精度,但对于超低副瓣天线阵列而言,诊断精度和速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 辐射近场扫频测量的研究

就一般情况而言,天线都在一个频带内工作,因此,各项电指标都是频率的函数,为了快速获得各个频率点的电指标,就需要进行扫频测量.扫频测量的理论与点频的理论完全一样,只是在探头扫描时,收发测量系统作扫频测量.

(4) 时域辐射近场测量的研究

为了反映脉冲工作状态和消除环境及其他因素对测量数据的影响,时域测量是一个良好的解决此类问题的途径,但目前处于研究阶段[9].

(5) 无相位的辐射近场测量的研究

前述的辐射近场测量方法都需要测量出近场的相位和幅度,才能利用近场理论计算出天线的远场电特性,为了简化计算公式和测量系统以及降低测量时间与测量的相位误差(在频率f很高的情况下,即f>80 GHz,相位的测量误差是很大的),于是,有学者提出只用近场测量值的幅度来重建天线远场的方法.该方

法的基本思想为[10]:测出S

1,S

2

两个面的幅度值(A

1

,A

2

),人为选定S

1

面测量值

的相位(φ

1),先由S

1

面的幅度、相位值(A

1

,φ

1

)计算出S

2

面的幅度、相位值(a

2

φ2),用A2代替a2,再由A2,φ2求出S1面的a1,φ1,用A1代替a1,重新由A1,φ1求出S2面新的a2,φ2,如此迭代下去,直至A1-a1≤ε,A2-a2≤ε(ε为测量

精度),便可得到S

1或S

2

面的相位分布,这时,可由S

1

或S

2

实测的幅度和迭代过

程所得到的相位求得天线的远场电特性.由于迭代收敛等原因,这方面的研究还未付诸实施.

(6) 球面、柱面近场扫描方式误差上界的分析与估算.

2 散射近场测量

当辐射体变为散射体时,辐射近场测量转换为散射近场测量.由于散射体是无源的,因此需要一个照射源对其进行照射,同辐射近场测量一样,散射近场测量也有3种取样方式,分别称为平面散射近场测量和柱面散射近场测量以及球面散射近场测量.平面散射近场已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柱面、球面散射近场测量的研究成果公开报道的文献很少[11].

散射体的散射特性通常用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简写为RCS)来衡量,有绝对量和相对量之分,绝对量一般是以一个已知散射体的RCS为标准来标定待测散射体的RCS,标准值来自理论计算和测量值;相对量用散射方向图

来表示.

散射体的RCS不仅是频率的函数,而且是入射波方向和观察点方向的函数,当入射波方向和观察点方向是同一方向时,这时散射体的RCS称为单站RCS(或者叫做后向雷达散射截面),如果入射波方向和观察点方向不是同一方向,则称为双站RCS.

对于双站RCS而言,入射波方向和测量扫描面法线方向之间夹角<90°锥角内的RCS称为小双站角的RCS,入射波方向和测量扫描面法线方向之间夹角>90°锥角内的RCS称为大双站角的RCS.

2.1 散射近场测量的发展动态

散射体RCS的理论研究开始于60年代,早期的研究主要任务是对一些典型散射体(例如,板、球、柱体)进行理论建模并进行数值计算,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检验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方法是远场测量或紧缩场法.这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都是由硬件来产生准平面波的(等幅面上幅度的起伏值≤0.25 dB,等相面上相位的起伏值≤22.5°),远场测量法是利用增加散射体与照射源之间的距离R(通常R=5D2/λ,D为散射体截面的最大尺寸)来实现球面波到平面波的转换;紧缩场法则是利用偏馈抛物面来产生平面波的.因而工程上称为模拟平面波法,其主要缺陷是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因此,实用起来有很多问题(如远场法中对测量场地有苛刻的要求;紧缩场法对主反射面的机械精度有严格的要求),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出现了散射近场的测量方法.

2.2 平面散射近场测量研究的主要进展

从80年代初至今,平面散射近场测量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1) 平面散射近场测量方法的理论探讨

平面散射近场测量的基本理论已由文献[12~15]给出.其基本原理是综合平面波法,综合平面波的基本思想为:如果对一个由N个辐射单元组成的线阵同时进行激励,每个辐射单元产生一个准球面波e(θ,φ),选择一个与方向角(θ,φ)有关的权函数W(θ,φ)对每个e(θ,φ)进行加权并求和(线性系统),则所得的加权求和函数近似为均匀平面波,对不同方向的(θ,φ)选择不同W(θ,φ)就可以获得不同方向上的平面波对被测目标的照射.这一过程实现了对平面波的综合(这与综合口径雷达SAR的概念极为相似),并很容易在计算机上完成.实际测量时,用一个辐射单元(探头)进行一维扫描(等效的看,相当于同时激励的状态)并在计算机上用软件完成各个方向上的平面波的综合,因此,称其为数字紧缩场.这种测量方法的优点是大大降低了为实现平面波对测量系统硬件的要求.该方法不仅能测量典型导体目标的RCS,而且能够对一些实用导体目标(如飞机、导弹等)小双站角的RCS进行测量.

(2) 典型导体目标散射特性的研究

典型导体目标(如板、球、柱)小双站角的RCS测量已经完成[13],测得的不同方向照射待测目标后向散射方向图(照射波传播方向指向目标的方向规定为0°)及空间散射方向图与理论计算结果完全吻合;测量所得到的目标小双站角RCS的绝对值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还有误差.

(3) 实用复杂导体目标散射特性的测量

上述测量方法的优点是通过一次测量可获得较多的信息量,利用这些信息可计算出金属导体目标散射的平面和空间的散射方向图以及它的散射极化特性;也可计算出该导体目标RCS的绝对值,但在实际测量系统中,发射探头(提供照射

源的探头)和接收探头是安装在同一个道轨上,因此,按照散射近场平面波扫描理论,发射探头扫描在一个位置时,接收探头需要在一维方向做一次扫描;发射探头扫描在另一个位置时,接收探头仍要在一维方向做一次扫描,发射探头位置不断向一个方向扫描,接收探头的扫描范围就会越来越小,因此,有一半的测量数据是得不到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利用互易定理.

测量环境对散射近场测量散射体电特性也有很大的影响,除了在测量区域附加吸收材料外,还需要用到“背景对消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在无散射体的情况下,先用收、发探头对测量区域空间扫描一次,并记录采样数据;在有散射体的情况下,记录这时扫描测量的采样数据,在保证一维扫描器(取样架)定位精度的条件下,利用计算机软件对两次对应位置的测量数据逐点进行矢量相减(复数相减),这样就消除了环境对测量数据的影响.

这种测量方法的另一致命弱点是测量时间很长,测量时间与取样点数几乎成四次方的关系,实用目标的测量时间达到了不可容忍的程度.

“单发单收”的测量方法[16]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理论依据是物理光学(P.O.)近似,基于此理论,散射体某个方向的后向散射总场仅仅与该方向散射场的波谱有关,其他方向散射场的波谱对该方向散射总场的贡献为零.此理论的建立为散射近场测量实用目标(如飞机的缩比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散射近场测量真正走向了实用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飞机缩比模型散射方向图的测量曲线与远场法及紧缩场法的测量结果完全吻合[17],但该方法的严格理论证明还未完成.

(4) 扫描面截断误差的影响

扫描面截断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学者们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散射近场测量中,目标将入射场向各个方向散射,这时,扫描面的截断误差使后向空间散射方向图的可信域变成了一个比90°小得多的锥形角域.典型目标扫描面截断误差对后向空间散射方向图可信域分析的理论公式已经给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验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非常吻合[18].

(5) 其他误差分析

辐射近场测量所有的误差源在散射测量中依然存在,除扫描面截断误差有定量的分析之外,其他方面的误差分析只做了简单的探讨,并未给出定量的计算公式.

2.3 平面散射近场测量的可信域

平面散射近场测量后向空间散射方向图的可信域[18]如下:

(1) 平板

若平板的几何尺寸为2a×2b,平面波垂直入射,可信域θ为

-arcsin[(B/(d2+B2)1/2-(2 g″(A)/k)1/3]≤θ≤

arcsin[(B/(d2+B2)1/2-(2 g″(A)/k)1/3],(2)

式中B=A+a,k=2π/λ,g(x)=x sin θ-[d2+(x+a)2]1/2-π/(4k),且A为一维扫描面的边界点;a为被测目标长度的边界点;g″(A)为g(x)的二阶导数在扫描面边界点的值;k为传播常数;λ为波长;d为取样面与目标的距离;θ为远区散射场观察点位置矢量与扫描面法线的夹角.

(2) 圆柱

对于底半径为a,高度为L的圆柱体,当平面波垂直入射时,其可信域θ可用下式来估计

sin θ

1

≤A/C1/2+2 A a d′/C5/2-3×(2/k)1/2│ g″(A)│,(3)

sin θ

2

≤A/D1/2-3×(2/k)1/2[A2/D3/2-1/D3/2].(4)

取θ=min{θ

1,θ

2

},则可信域的角域为(-θ,θ).式中C=A2+d′2;d′=d+a;

D=A2+d2+L2.

前述两种可信域的估算公式都是在平面波垂直入射条件下得出的.由估算公式可以看出,扫描面A越大,则可信域θ也随之增大,与截断电平关系不大.当平面波以α角斜入射时,只要将式(2)~(4)中的k用k cos α代换,sin θ用sin θ-sin α代换,估算公式仍然成立.在这种情况下,可信域的上限空间要变小,α>0,可信域向θ方向移动,α<0,可信域向-θ方向移动.2.4 平面散射近场测量尚未解决的问题

(1) 平面散射近场的误差分析与模拟

平面散射近场的误差分析与模拟只进行了很少一部分工作,并未见到各项误差对测量数据影响上界的报道.

(2) 单发单收测量方法的严格理论证明

单发单收测量方法在实验中证明是可信的,但该方法的理论机理还须进一步研究.

(3) 其他扫描方式(柱面、球面)的理论探讨.

3 目标的近场成像

目标成像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其研究成果早已用于医学的X光诊断及雷达的目标识别.用近场研究目标的像是80年代末才开始的,它是在已知目标散射近场和入射场情况下,利用微波分集技术,逆推或反演表征目标几何特征的目标函数,由目标函数给出目标的几何形状,这一过程称为目标的近场成像.3.1 目标近场成像的发展状态

从90年代末至今,近场微波成像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浓厚兴趣,但由于常规目标散射近场的复杂性,致使近场微波成像远远滞后于远场成像.近场微波成像中,着眼于潜在的应用,目标函数既可以是理想导体目标的轮廓函数,也可以是目标介电常数的分布函数.从照射天线与成像目标的相对运动方式来看,近场微波成像有两种模式:即直线扫描模式和转台模式,研究方法可分为电磁逆散射法和球背向投影法(Spherical Back Projection,简写为SBP).其中电磁逆散射法散射机理清晰,但数学公式复杂且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实际中使用较少;而球背向投影法在实际中使用较多.利用球背向投影法在直线扫描模式和转台模式情况下的目标函数解析公式已经给出.

3.2 目标的近场成像研究的进展程度

近几年来,目标近场成像研究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1) 目标近场成像的理论建模

球背向投影法在直线扫描模式和转台模式情况下,金属导体像的目标函数解析表达式已经给出[19],非金属导体像的目标介电常数的分布函数[19]也有显式解.

(2) 目标近场成像的实验研究

近场成像实验与常规的近场散射实验相比,其显著差别就在于成像实验要进

行扫频测量,这是理论所要求的.这样,测量系统就必须具备宽频带特性.发射、接收系统仪器的系统误差可以通过仪器自行校准进行消除,宽带发射、接收探头(天线)由于口径尺寸较大以及与目标之间的电磁耦合,所以对其发射、接收的电磁场必须进行修正,修正的方法是在它们发射、接收的电磁场中乘以复系数,系数的量值由理论值与测量值的比值来定.

在此修正理论下,对金属长方体、圆柱体以及四尾翼导弹模型进行了实验测量,其成像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3.3 目标的近场成像研究需要探讨的问题

(1) 成像的分辨率

从成像实验的结果来看,与实物相比较,目标像的局部地方还有明显的失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成像的分辨率不够,因此,高分辨率数据处理方法仍须进一步探讨.

(2) 广义成像理论的研究.

(3) 误差分析.

4 结束语

该文从整体的观点出发阐述了辐射、散射、成像近场测量技术的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对于各个研究方向的局部问题并未涉及到,目的是愿同行们从宏观上了解该技术的发展水平,为同行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必要的信息.

作者简介:张福顺(1960-),男,副教授.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线与电磁散射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71)

参考文献:

[1]张福顺,焦永昌,毛乃宏.天线近场测量综述[J].电子学报,1997,25(9): 74~77.

[2]Paris D T. Basic Theory of Probe Compensated Measurement[J]. IEEE Trans ant and Propag, 1978, 26(3): 373~389.

[3]Ludwig A C. Probe Compensated Near-Field Measurement on a Cylinder[J]. IEEE Trans Ant and Propag, 1973, 21(4): 435~445. [4]Ludwig A C. Near-Field Far-Field Transformations Using Spherical Wave Expansions[J]. IEEE Trans Ant and Propag, 1971, 19(2): 214~220. [5]Grmm K R. Optimum Probe Design for Near Field Scanning of Ultra-Low Side Lobe Antenna[A]. Allerton Antenna Application[C].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State University, 1984. 693~698.

[6]Res J. Planar Near Field Measurement of Low-Side Lobe Ant[J]. Journal of Research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1994, 99(2): 143~169.

[7]Lee J J. Near Field Probe Used as a Diagnnostic Tool to Locate Defective Elements in an Array Antenna[J]. IEEE Trans Ant and Propag, 1988, 36(6): 884~889.

[8]Yaghjian A D. An Overview of Near Field Measurement[J]. IEEE Trans Ant and Propag, 1986, 36(1): 30~45.

[9]Hansen T B. Near Field Scanning in the Time Domain, Part 1: Formulation[J]. IEEE Trans Ant and Propag, 1994, 42(9): 1 280~1 300. [10]Bucci O M. Far-Field Pattern Determination from the Near Field Amplitude on Two Surfaces[J]. IEEE Trans Ant and Propag, 1990, 38(9): 1 772~1 779.

[11]Britcher C R. RCS Measurement Transformation and Comparisons Under Cylindrical and Plane Wave Illumination[J]. IEEE Trans Ant and Propag, 1994, 42(3): 885~903.

[12]Zhang J M. Determining 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Target from Near Field Measurement[A]. Proc ISAE[C]. Shangha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1989. 594~597.

[13]Fu D M. A Study on Bistatic Scattering Properties by Near-Field Far-Field Transformation[A]. Proc ISAE[C]. Shangha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1989. 598~603.

[14]Mensa D L. Near-Field to Far-Field Transformation of RCS Data [A]. Proc AMTA[C]. California: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1985. 896~907.

[15]Shammas S. Reconstruction of Far-Field RCS from the RCS in Near-Field[A]. Proc AMTM[C]. New Jersey: New Jersey State University, 1992. 1 236~1 248.

[16]张福顺,王胜,毛乃宏.用近场测量研究目标散射特性的一种新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7,24(2): 217~220.

[17]杜玉春.平面近场散射测量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8.

[18]王胜.平面近场测量低RCS目标散射特性的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5.

[19]马金平.近场微波分集成像的理论与实验[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4.

同步辐射技术

---------------------------------------------------------------最新资料推荐------------------------------------------------------ 同步辐射技术 Sichuan University 1/ 63

Sichuan University第四章同步辐射技术及其在材料学中的应用2

---------------------------------------------------------------最新资料推荐------------------------------------------------------ Sichuan University?同步辐射光源和同步辐射装置 ?同步辐射技术及其在材料学中的应用 ?上海同步辐射中心简单介绍3 3/ 63

Sichuan University同步辐射光源和同步辐射装置4

---------------------------------------------------------------最新资料推荐------------------------------------------------------ Sichuan University同步辐射 ? 是一种先进和不可替代的光源 ? 是一类与中子散射互补的大科学装置 ? 是一个产生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的平台 ? 是一个不同学科互相交融的理想场所 ? 是一个凝聚和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基地?5 5/ 63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试题

原子的核外结构,半径最小的壳层叫 1. A. K层 B. L层 C. M层参考答案:A D. N层 解析:原子的核外结构,半径最小的壳层叫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 E. O层 电子在各个轨道上运动时具有的能量称 2. A. 结合能 B. 结合力 C. 原子能级参考答案:D D. 电子能量 解析:电子在各个轨道上运动时具有的能量称电子能量。 E. 电子能级 有关电子“结合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3. A. 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称结合力 B. 靠近原子核的壳层电子结合力强 C. 原子序数越高,同层电子结合力越高参考答案:D D. 原子序数低,对壳层电子吸引力越大 解析:原子序数低,对壳层电子吸引力越小。

E. 结合力越大,移走电子所需能量越大 移走原子中某轨道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被称为是这个电子的 4. A. 基态 B. 结合力 C. 结合能参考答案:C D. 电子能量 解析:移走原子中某轨道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被称为是这个电子的结合能。 E. 原子能级 可使物体产生电离的波或线是 5. A. X线 B. 声波 C. 可见光参考答案:A D. 超声波 解析:X线是一种电磁波,X线光子的能量大,可使物质产生电离。 E. 无线电波 伦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年份是 6. A. 1805年 B. 1895年 C. 1901年参考答案:C

D. 1905年 解析:1895年11月8日,发现X线;1901年因发现X线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E. 1910年 产生X线必备条件中,不包括 7. A. 电子源 B. 高压电场 C. 金属管套参考答案:C D. 高真空度条件 解析:ABDE均为产生X线必备条件,不包括C。 E. 适当的障碍物(靶面) X线管阳极靶面的材料一般采用 8. A. 铜 B. 铝 C. 铅参考答案:E D. 锡 解析:X线管阳极靶面一般都是用高原子序数,高熔点的钨制成。 E. 钨 有关连续放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9. A. 连续放射又称轫致放射

2017放射医学技术重点--基础知识

1.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2.脊柱有26块椎骨,椎体椎弓围成锥孔,椎弓根上下缘切记围成椎间孔,C1寰椎、C2枢椎、C7隆椎,颈椎棘突最短。 3.1—7肋连于胸骨,称真肋。8—10肋称假肋,前端借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成肋弓。11—12肋称为浮肋。 4.翼点是由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相交形成的H形骨缝,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5.胸骨角平对第二肋软骨。 6.肩关节下臂薄弱,是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的部位。 7.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外侧,起于胸骨柄和锁骨的内侧端,肌束斜向后上方止于乳突,一侧收缩头倾向同侧,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8.胸大肌起自胸骨、第1—6肋软骨和锁骨的内侧半,肌束斜向外上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下方,收缩时可使臂内收或旋内、前锯肌上部收缩时牵引肩胛骨向前. 9.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位于腹直肌鞘内,上宽下窄,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若干个肌腹,腱划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结合,未与后层愈着。 10.三角肌起自锁骨的外侧份、肩峰和肩胛冈,止于三角肌粗隆,使关节外展,受腋神经支配。 11.上呼吸道最窄处是声门裂。 12.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的前份。

13.喉的支架软骨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 14.右主支气管较粗短,走向较直,故异物多进入右主支气管。 15.肺尖的体表投影相当于第七颈椎棘突的高度。 16.平静呼吸时,肺的下界在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与6、8、10肋相交。 17.深呼吸时两肺下缘可向上下各移动2~3cm。 18.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形成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分。 19.膈神经走形于中纵隔内。 20.咽与食管的分界处平第六颈椎椎体下缘。 21.十二指肠属于上消化道的一部分,在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可分为上部(球部)、降部、水平部(横部)、升部;降部的后内侧壁的下端有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胰管和胆总管的共同开口处。 22.肝的脏面位于中间部的横沟称为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管、门静脉以及神经、淋巴管进出的门户。 23.左、右肝管汇合为肝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为胆总管,宽度约为4~6cm。 24.胰腺有内分泌功能和外分泌功能,可分为胰头、胰体、胰尾三部分;十二指肠环绕胰头。 25.阑尾连于盲肠内侧壁。 26.胃小弯的最低处,有一切迹称角切记。从角切记到幽门的部分是幽门部。幽门部的大弯侧,有一不明显的浅沟,将幽门部分为右侧的幽门管和左侧的幽门窦。临床上所称的胃窦即幽门窦,或是包括幽门

放射医学中级考试复习

放射医学中级考试复习.txt37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烈;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显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放射医学中级考试复习 第一章 X线成像 第一节概述 教学大纲要求 熟悉X线图像的特点,掌握X线图像的分析步骤与内容及X线的诊断原则,了解X线防护。重点和难点 一、X线图像的特点 X线图像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构成的灰阶成像,是以密度来反映人体组织结构 的解剖及病理状态;X线图像是X线束穿透某一部位的不同密度和厚度组织结构后的投影总和,因此是重叠影像;X线影像有一定程度的放大和/或歪曲。 二、X线分析与诊断 X线分析和诊断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 应注意X线片投照的技术条件。 应按一定的顺序,全面而系统地进行观察;也应结合临床,着重对某一方面的观察。 应注意区分正常与异常,并熟悉正常解剖和变异的X线表现。 发现病变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分析: (1)病变的位置与分布;(2)病变的数目;(3)病变的形态;(4)病变的边缘;(5)病变的密度;(6)邻近器官和组织的的改变;(7)器官功能的改变。 经过以上分析提出初步的X线诊断,还必须结合临床资料而进行综合分析。 X线的诊断结果基本上有三种情况:肯定性诊断;否定性诊断与可能性诊断。 三、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前,传统的X线检查还不能被现代的影像技术取代,例如胃肠道疾病仍主要使用X 线检查,骨骼系统和胸部也多首选应用X线检查,它仍是使用最多和最基本的方法。 四、X线检查中的防护 放射防护的方法和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1.技术方面,采取屏蔽防护和距离防护原则。 2.患者方面,选择恰当X线检查方法,减少曝射和检查次数,注意性腺部位铅皮遮盖。3.放射线工作人员,正确操作,定期监测射线剂量,注意距离防护和使用防护用具。 典型试题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X线图像特点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 A.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构成 B.图像上的黑白密度与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是同一概念 C.是不同部位密度和厚度组织结构的重叠投影 D.由于X线束的椎形投射使得影像有一定程度的放大与歪曲 E.以不同灰度密度的高低来反映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 答案:B 考点:X线图像上的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密度与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是指人体组织中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而X线图像上的密度是指影像的黑白。一般人体组织结构按密度不同可以归纳为三类:属于高密度的有骨组织和钙化灶等;中等密度的有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和体液等;低密度的有脂肪组织和含有气体的呼吸道、胃肠道、鼻窦和乳突气房等。实际上,X线图像上的黑影与白影主要反映

光电经纬仪跟踪测量的基本定位技术

《光电测量技术》课程读书 报告 院( 系 ) 名 称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专业名 称 :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 学生学 号: 学生姓 名: 指导教 师 :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年11月

第1 章绪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0 1.2 国内外光电经纬仪技术的研究现状 0 1.3 光电经纬仪测速方法和应用现状 (2) 1.4 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2) 1.5 本章小结 (3) 第2 章跟踪测量理论基础.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1 常用坐标系及坐标转换 (4) 2.1.1 地心坐标系 (4) 2.1.2 跑道坐标系 (4) 2.1.3 测量坐标系 (5) 2.1.4 辅助坐标系 (5) 2.2 直角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5) 2.3 目标空间定位方法 (6)

2.3.1 单站定位 (6) 2.3.2 双站交会定位 (7) 2.3.3 纯测距信息定位 (7) 2.4 本章小结 (7) 第3 章光电跟踪测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1 激光测距仪 (9) 3.2 单站双站综合测量 (9) 3.3 本章小结 (10)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 章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现代化靶场上的武器控制系统、激光通讯设备或者是天文观测仪器中,为了迅速地发现并精确地跟踪目标,都需要安装光电捕获跟踪与瞄准装置。光电经纬仪作为既能记录目标的运动姿态,又能实现对目标高精度空间测量的靶场光电跟踪测量设备,具有测量精度高、事后可复现、直观性强等优点,因此,在靶场跟踪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为了精确地跟踪运动目标,一旦确定运动目标之后,需要将目标的运动轨迹以及运动状态记录下来。而运动目标的外弹道测量数据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运动姿态;第二,弹道数据:如目标在各跟踪测量时刻的空间位置坐标、速度、距离、航迹倾角、航迹偏角等等[2]。得到目标在当前时刻的速度,对于分析目标的空间运动特性、几何特性、物理特性以及后续跟踪测量时刻对目标的识别、运动过程的模拟仿真、航迹测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 在靶场试验中,光电经纬仪对运动目标进行跟踪测量时,只能测得目标在各跟踪时刻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不能直接输出目标的速度测量值。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光电经纬仪不能直接测得跟踪目标的速度值这一问题,开展了光电测量仪器的测速误差分析及提高精度方法这一研究。 利用光电经纬仪输出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的角度值,以及加装激光距仪输出的目标距光电经纬仪的距离,采用相应的数学算法获取目标的速度、加速度与测量时间的函数关系,据此外推目标在下一时刻的空间位置坐标、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参数[4]。将目标的速度参数反馈给光电经纬仪自身的伺服控制系统,作为目标继续跟踪捕获的参考。这在光电跟踪测量领域中,对提高光电经纬仪的跟踪测量精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1.2 国内外光电经纬仪技术的研究现状 光电经纬仪作为现代化靶场最基本的光电测量仪器,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武 器试验等军事科研领域。 从60 年代初期开始,国内的一些研究所和高校开始自己研制靶场试验专用光电经纬仪。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研制单位是长春光机所和成都光电所,这两个研究所研制的靶场专用大型光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技士考试试题(基础知识)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技士考试试题(基础知识)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 的方框涂黑, 1,分布于食管内面的上皮是 A 单层立方上皮 B 单层柱状上皮 C 复层扁平上皮 D 变移上皮 E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2.单层立方上皮分布的位置是 A 分布于血管的内表面 B 分布于胆囊的内表面 C 分布于肾小管 D 分布于膀胱的内表面 E 分布于胃的内表面 3.淋巴结内主要是 A 致密结缔组织 B 脂肪组织 C 网状组织 D 上皮组织 E 疏松结缔组织 4.关于骨膜的正确描述是 A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B 骨的表面都有骨膜 C 血管丰富,神经稀少 D 浅层中含有大量的骨原细胞 E 对骨的再生有重要作用 5.与肱骨小头相关节的是 A 尺骨头 B 滑车切迹 C 鹰嘴 D 冠突 E 桡骨头 6.垂体窝位于 A 筛骨 B 蝶骨 C 颞骨 D 枕骨 E 额骨 7.关于尺骨的正确描述是

A 位于前臂的外侧 B 上端呈小球状,称尺骨头 C 冠突外侧面的凹陷称尺切迹 D 上端粗大,下端细小 E 尺骨头位置深,体表不易触摸 8.关于胫骨的正确描述是 A 位于小腿外侧 B 胫骨体呈圆柱形 C 上端膨大形成内、外侧髁 D 两髁之间形成髁间凹 E 下端膨大外侧面形成外踝 9.有关胸大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位于胸壁前上部的浅层 B 起于锁骨的内侧份、胸骨和第1~6肋软骨 C 外上部较厚,内下部薄弱 D 止于肱骨小结节 E 收缩可使臂内收、旋内 10.下颌下腺的导管开口于 A 舌系带 B 舌下阜 C 舌扁桃体 D 舌下襞 E 舌根 11.角切迹是 A 胃大弯的最低处 B 食管和胃底之间的夹角 C 胃体和幽门窦的分界 D 幽门管和幽门窦的分界 E 胃底与胃体的分界 12.对成人肝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B 其最高点右侧相当于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的交点 C 其最高点左侧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交点 D 下界可超过肋弓下缘,但一般不超过2cm E 平静呼吸时,肝上、下移动幅度为2~3cm 13.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 A 肝总管 B 胆总管 C 十二指肠大乳头 D 肝内胆管 E 壶腹括约肌 14.上颌窦开口于 A 中鼻道的前份 B 下鼻道的前端

同步辐射光源与技术介绍-BIG

1 同步辐射概括 同步辐射(synchrotron radiation)是速度接近光速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变速运动时放出的电磁辐射,一些理论物理学家早些时候曾经预言过这种辐射的存在。这些预言,大多是针对其负面效应而作出的。以加速电子为例,建造加速器令电子在其中运行,通过磁场增加电子的速度,从而得到高能量,视为正面效应;然而在加速器中转圈运行的电子一定要放出辐射,从而丢失能量,视为负面效应。通过得失的平衡,给出了加速器提速的限制。1947年,位于美国纽约州Schenectady的通用电气公司实验室(GE lab)在调试新建成的一台70MeV电子同步加速器时首次观测到了同步辐射的存在。同步辐射是加速器物理学家发现的,但最初它并不受欢迎,因为建造加速器的目的在于使粒子得到更高的能量,而它却把粒子获得的能量以更高的速率辐射掉,它只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现实被加速器物理学家和高能物理学家接受。但同步辐射的能量高、亮度大、发射度低、脉冲时间短、能量连续可调等的相对于台式光源所不具有的部分优异特性却吸引了固体物理学家的注意,将其引用于X射线谱学研究领域。而20年后随着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的纷纷建立,同步辐射摆脱了作为加速器负效应的形象,基本确立了同步辐射及其相关谱学技术在固体物理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并且在最近50年的发展中将同步辐射的应用领域大大扩展,成为现代科学研究前沿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学科研究领军能力的少数几个大型科学装置之一。目前在中国现在共有4个同步辐射光源装置:1991年开始运行的北京光源(BSRF)属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1992年开始运行的合肥光源(NSRL)属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1994年建成的台湾光源(SSRC)以及2007年开始运行的上海光源(SSRF)属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同时预计“十三五”期间内建设在北京光源所在地的高能光子源(HEPS)将成为亮度、发射度超越世界目前同步辐射光源先进水平的第三代光源,而在上海光源所在地规划建设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将拥有更高的亮度和完全的相干性成为新一代光源。本项目组的成员已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参加了“第三届两岸同步辐射学术研讨会”和“2015年BSRF用户学术年会暨专家会”,紧跟同步辐射技术和应用的前沿,积极与相关领域的领军学者交流学科进展,听取同步辐射应用的相关建议,目前已经有了一套应用同步辐射光源进行生物冶金研究的具体方案,并积极准备申报北京光源的重点课题。 2 同步辐射谱学技术 随着同步辐射光源的快速发展,各国学者探索出了大量常规、原位、超快的紫外、深紫外、软X射线、X射线谱学和成像技术,例如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小角X射线散射(SAXS)、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SR-XRD)等大量X射线谱学技术,以及纳米、微米计算机断层成像分析技术(CT)、荧光成像技术(XRF)等成像技术。同步辐射在以矿物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领域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其在表面科学、生物材料、生物地球化学、地球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矿物学、考古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和学科交叉领域上的应用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各个领域发表的与矿物研究相关的高水平文章已达400篇以上。 X射线衍射(XRD)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X射线谱学技术之一,自其于上个世纪初成功地应用于固体晶体结构解析之后,XRD就成为了固体物理材料解析最为重要的工具。在晶体中其空间点阵可以按不同的方向划分为一簇平行而等间距的平面点阵,不同簇的点阵可以用点阵面指标或晶面指标(hkl)表示。不同簇的平面点阵具有不同的面间距d hkl,可以视为具有不同密度的光栅,X射线照射到这些光栅时会发生衍射,根据光栅衍射的公式可以推导出著名的布拉格方程:2d hkl sinθ=nλ;该公式指出了X射线波长、平面点阵间距和衍射角的关系,为应用XRD进行晶体结构解析的基本依据。XRD可以分为粉末衍射和单晶衍射两种应用方式,其中粉末衍射应用较为广泛,它可以给出固体结构在多晶凝聚态结构、晶体结

浙江2017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考试试题

浙江省2016年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剂量当量H=DQN,公式中Q为线质系数,N为修正系数,在X线诊断能量范围内,Q、N的取值分别是 A.Q=2、N=2 B.Q=l、N=2 C.Q=1、N=1 D.Q=3、N=2 E.Q=2、N=3 2、手正位摄影不能检查的是 A.骨形态 B.骨盐含量 C.软组织病变 D.关节 E.骨折 3、食管位于纵隔内何处 A.前上纵隔 B.后纵隔 C.中上纵隔 D.中下纵隔 E.前下纵隔

4、第四代CT机的扫描方式中,探测器的数目达 A.300~800个 B.500~1000个 C.600~1200个 D.600~1500个 E.800~1500个 5、关于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 B.肺位于胸腔内 C.左肺因心脏而窄长 D.右肺因肝脏而宽短 E.肺协助吸收营养 6、盆腔CT检查需分次口服1500ml稀释的对比剂,每次用量为 A.50ml B.100ml C.300ml D.500ml E.7500ml 7、关于内脏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又称自主神经 B.交感神经是内脏运动神经 C.副交感神经是脑神经

D.通常不为人的意志控制 E.内脏神经通过反射调节内脏的活动 8、腰椎正位片的显示不包括 A.上包第12胸椎下包部分骶椎 B.椎体及棘突应列于照片正中 C.第3腰椎椎体各缘呈切线状显示,无双边现象 D.腰大肌阴影边界清晰 E.横突呈轴位像显示 9、自动洗片机照片干燥不良的原因,哪项不是 A.干燥设定温度偏低 B.干燥系统组件内的温度较高 C.风量不足 D.定影液疲劳 E.显影液陈旧 10、石膏的主产地是 A.湖南、湖北、贵州、云南 B.江西、湖南、广西 C.湖北 D.湖南、贵州、四川、广西 E.吉林、黑龙江 11、激光打印机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A.控制系统

放射医学技术考试试题

2009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模拟试题(17) 随机性模拟试题 1.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是原生质的团块 B、细胞内也有丰富的膜结构 C、通过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 D、通过细胞膜进行能量传递 E、细胞结构分为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答案:C 2.关于结缔组织的描述,错误的是 A、疏松结缔组织有防御功能 B、粘液性结缔组织分布在粘膜下方 C、脂肪组织可为机体储存和提供能量 D、网状结缔组织是造血器官的基本组织成分 E、脂肪组织是以脂肪细胞为主的结缔组织 答案:B 3.有关颅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颅骨由23块组成 B、颅骨分为脑颅骨与面颅骨 C、筛骨、面骨、颞骨组成颅盖部 D、蝶、枕、颞、额、筛骨组成颅底部 E、额、筛、顶、枕、颞、蝶骨组成脑颅骨 答案:C 4.不位于颅中窝的组织是 A、棘孔 B、眶上裂 C、卵园孔 D、破裂孔 E、舌下神经孔 答案:E 5.关于气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食管后方 B、全长10~13cm C、在胸骨角水平分叉 D、上接环状软骨,下行入胸腔 E、由软骨环、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 答案:A 6.有关直肠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骨盆腔的后部 B、沿骶骨和尾骨前面下行 C、向下端穿过盆腔移行于肛管 D、壶腹部有3个横行的半月皱襞 E、上端在第1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接答案:E 7.有关肝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外形呈不规则楔形 B、膈面与膈肌接触 C、脏面朝向下后方 D、肝后部邻接十二指肠上曲 E、肝门位于脏面中间部的横沟 答案:D 8.有关右心室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出入两口 B、居心脏最前部 C、周缘有三尖瓣 D、入口为左房室口 E、出口为肺动脉瓣 答案:D 9.关于肾脏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肾内缘凹入部称为肾门 B、入肾门的结构合称肾蒂 C、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 D、肾门向肾内续于肾窦 E、肾门一般平第一腰椎 答案:E 10.关于脊髓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颈神经7对 B、胸神经12对 C、腰神经5对 D、骶神经5对 E、尾神经1对 答案:A 11.关于胰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的内分泌部即胰岛 B、是人体重要的消化腺 C、控制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D、是人体的内分泌腺 E、有排泄管道 答案:E

基于uwb技术的twtof测距跟踪架构

跟踪与导航 P400测距和通讯模块既支持跟踪系统,也支持导航系统。P400测距和通讯模块是点对点的精确测距设备。在构建定位和导航同时工作的系统时,常常需要通过另外的无线电系统把位置信息从移动设备发送给控制中心或者把控制中心所知道的移动点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移动设备,P400测距和通讯模块是一个带有综合数据通信能力的射频系统,因此本征上支持这些跟踪/导航综合系统。 参照和移动节点 典型的跟踪系统包含有“移动”和“参照”设备或者节点。参照节点的(x,y,z)坐标对于定位系统来说是已知的,移动节点相对于参照点的位置是计算出来的。当参照节点处于已知和静态的位置时,他们通常被叫做“锚”。 P400测距和通讯模块本身并不是一个跟踪系统,也不是一个导航系统。但是作为一个点对点集成有无线通讯能力(无线通信是用来协调测距交通和传播的参照点位置数据)的射频测距设备,它为各种不同定位架构的系统提供了最大的灵活性。测距和通讯模块用来测量以下节点之间的距离: 1. 移动点和移动点(用于传播参照或者协调相对行为,例如编队和跟随) 2. 移动点和参照点(用于精确定位或漂移校正) 3. 参照点和参照点 (用于在设置特设“锚”,也就是参照点时达到额外的高精确度) 4. 移动的参照点和移动的目标(用于自动车辆安全和态势感知 ) 参照节点处于静止状态时较易理解,实际上任何一个具有准确瞬间动态位置的节点都可以用来作为参考节点。例如,GPS卫星就可以作为参照点,但是他们不是静态的。卫星的位置不断被动态更新并且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移动的GPS接收器,GPS接收器根据收到的GPS “锚”之间的位置和延时来进行定位。 同样,在一个由测距和通讯模块RCM辅助的定位系统中,任何具有瞬时精确位置的节点都可以作为一个相对于具有不太精确的已知位置的邻居节点的参照点。这种“传播参照点”技术可以扩展跟踪系统的监控范围,但是以传播位置误差为代价。一般来说,系统需要周期性地通过访问一个知道准确位置的临时静态节点来限制传播误差。 因而在一个采用测距和通讯模块的动态或者特设的跟踪系统中,坐标系统通常建立于 1)临时设置的室外GPS增强锚, 2)一个具有准确全局位置的中央车辆或者, 3)一个由精确测距和无线通信增强的移动GPS定位最优组合决定的系统。 在任何情况下,移动节点的位置都不会比参照点的位置更加精确。 测距精度和几何考量 P400测距和通讯模块提供点对点的,精度为几厘米的测距。通过多个移动节点和参照节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组合就可以计算一个位置。这种解决方法叫做三边定位(相对于三角定位法中需要测量两个或者多个角度的测量组合进行计算)。

放射医学技术技士考试模拟试题

放射医学技术技士考试模拟试题 放射医学技术技士考试模拟试题(本套试题暂无答案)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分布于食管内面的上皮是 A 单层立方上皮 B 单层柱状上皮 C 复层扁平上皮 D 变移上皮 E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2.单层立方上皮分布的位置是 A 分布于血管的内表面 B 分布于胆囊的内表面 C 分布于肾小管 D 分布于膀胱的内表面 E 分布于胃的内表面3。淋巴结内主要是 A 致密结缔组织 B 脂肪组织 C 网状组织 D 上皮组织 E 疏松结缔组织4。关于骨膜的正确描述是 A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B 骨的表面都有骨膜 C 血管丰富,神经稀少 D 浅层中含有大量的骨原细胞 E 对骨的再生有重要作用5.与肱骨小头相关节的是 A 尺骨头 B 滑车切迹 C 鹰嘴 D 冠突 E 桡骨头 6.垂体窝位于 A 筛骨 B 蝶骨 C 颞骨 D 枕骨 E 额骨

7.关于尺骨的正确描述是 A位于前臂的外侧 B上端呈小球状,称尺骨头 C冠突外侧面的凹陷称尺切迹 D上端粗大,下端细小 E尺骨头位置深,体表不易触摸 8.关于胫骨的正确描述是 A位于小腿外侧 B胫骨体呈圆柱形 C上端膨大形成内、外侧髁 D两髁之间形成髁间凹 E下端膨大外侧面形成外踝 9.有关胸大肌的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胸壁前上部的浅层 B起于锁骨的内侧份、胸骨和第 C外上部较厚,内下部薄弱 D止于肱骨小结节 E收缩可使臂内收、旋内 10.下颌下腺的导管开口于 A舌系带 B舌下阜 C舌扁桃体 D舌下襞 E舌根习 11.角切迹是 A胃大弯的最低处 B食管和胃底之间的夹角 C胃体和幽门窦的分界 D幽门管和幽门窦的分界 E胃底与胃体的分界 12?对成人肝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B其最高点右侧相当于右锁骨中线与第C 其最高点左侧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 D下界可超过肋弓下缘,但一般不超过 E平静呼吸时,肝上、下移动幅度为13?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 A肝总管 B胆总管 C十二指肠大乳头 D肝内胆管 E壶腹括约肌1?6肋软骨 5肋的交点 5肋间隙的交点 2 cm 2 ?3cm

同步辐射原理与应用简介

第十五章 同步辐射原理与应用简介§ 周映雪 张新夷 目 录 1. 前言 2.同步辐射原理 2.1 同步辐射基本原理 2.2 同步辐射装置:电子储存环 2.3 同步辐射装置:光束线、实验站 2.4 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 2.4.1自由电子激光(FEL) 2.4.2能量回收直线加速器(ERL)同步光源 3. 同步辐射应用研究 3.1 概述 3.2 真空紫外(VUV)光谱 3.3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 3.4 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3.5 同步辐射的工业应用 3.6 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的应用 4.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光学与发光材料》(主编:徐叙瑢、苏勉曾)中的第15章:”同步辐射原理与应用 简介”,作者:周映雪、张新夷,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材料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出版日期:2004年10月。

1. 前言 同步辐射因具有高亮度、光谱连续、频谱范围宽、高度偏振性、准直性好、有时间结构等一系列优异特性,已成为自X光和激光诞生以来的又一种对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带来革命性影响的重要光源,它的应用可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1947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一个研究小组在70MeV的同步加速器上做实验时,在环形加速管的管壁,首次迎着电流方向,用一片镜子观测到在电子束轨道面上的亮点,而且发现,随加速管中电子能量的变化,该亮点的发光颜色也不同。后来知道这就是高能电子以接近光速在作弯曲轨道运动时,在电子运动轨道的切线方向产生的一种电磁辐射。图1是当时看到亮点的电子同步加速器的照片,图中的箭头指出亮点所在位置。那时,科学家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同步辐射其实是一种性能无比优越的光源,高能物理学家抱怨,因为存在电磁辐射,同步加速器中电子能量的增加受到了限制。大约过了二十年的漫长时间,科学家(非高能物理学家)才真正认识到它的用处,但当时还只是少数科学家利用同步辐射光子能量在很大范围内可调,且亮度极高等特性,对固体材料的表面开展光电子能谱的研究。随着同步辐射光源和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加入到同步辐射应用研究的行列中来,同步辐射的优异特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尤其是在红外、真空紫外和X射线波段的性能,非其他光源可比,很多以往用普通X光、激光、红外光源等常规光源不能开展的研究工作,有了同步辐射光源后才得以实现。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同步辐射已经在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医学、药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当然也包括发光学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目前,无论在世界各国的哪一个同步辐射装置上,对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都具

放射医学技术技士

放射医学技术技士(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试题1]关于人体标准姿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直立 B、两眼平视 C、上肢下垂 D、掌心相对 E、足尖向前 [试题2]有关人体平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平面又称为横断面 B、水平面垂直于冠状面 C、矢状面垂直于冠状面 D、冠状面将人体前后分割 E、矢状面将人体上下分割 [试题3]滤线设备使用原则中,被检体厚度应超过 A、15cm B、16cm C、17cm D、18cm E、20cm [试题4]滤线设备使用原则中,X线管管电压一般须超过 A、55KV B、60KV C、65KV D、70KV E、75KV [试题5]常用深吸气后屏气方式摄影的部位是 A、躯干 B、头颅 C、肺部 D、心脏 E、手臂 [试题6]常用平静呼吸下屏气方式摄影的部位是 A、手 B、下肢 C、前臂 D、心脏 E、躯干 [试题7]X线照片标记内容,不包括 A、摄影日期 B、X线片号 C、患者姓名 D、病变性质 E、被检肢体方位 [试题8]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的连线称为 A、听眦线 B、听眶线 C、听鼻线 D、听口线 E、瞳间线 [试题9]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下缘的连线称为 A、听眦线 B、听眶线 C、听鼻线 D、听口线 E、瞳间线 [试题10]与解剖学水平面平行的连线是 A、听眦线 B、听眶线 C、听鼻线 D、听口线 E、听眉线[答案](B)答对率55.08% [试题11].听眶线与同侧听眦线的夹角约为 A、5度 B、8度 C、12度 D、15度 E、20度 [试题12].中心线向头侧倾斜是指 A、向下倾斜 B、向上倾斜 C、向近端倾斜 D、向远端倾斜 E、向体轴倾斜 [试题13].摄影体位的命名原则不包括 A、根据中心线与被照体入射关系命名 B、根据中心线与病灶的入射关系命名 C、根据被照体与胶片的位置关系

同步辐射光源简介

第20卷第2期2006年3月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20No.2 Mar.2006同步辐射光源简介 谭伟石1,蔡宏灵2,吴小山2 (1.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江苏南京 210094; 2.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3) 摘 要:简要介绍了同步辐射概念、同步辐射光源的特点及我国同步辐射光源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同步辐射光源;同步辐射特点;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TL8O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94(2006)02-0097-05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福家先生概括了人类文明史上影响人类生活的光源的进展,分为四类[1]:第一类光源是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的电光源。不言而喻,人类现在的生活与文明离不开电光源,它使人类战胜了黑暗。 第二类光源是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的X射线源。“X”是“未知”的符号,但是这种神秘莫测的、肉眼看不见的X光从被发现的时候就展现了它的魅力和对人类的巨大影响。 第三类光源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与前苏联一批科学家创造的激光光源。目前激光的应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如我们家庭中的激光唱片,超市的收款机所用的激光扫描器等,当然也有用于激光核聚变的大功率激光设备等,对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第四类光源就是同步辐射光源。1947年在美国纽约州Schenectady市通用电气公司实验室的一台能量为70Me V的同步加速器上,首次观察到一种强烈的辐射,这种辐射便被称为“同步辐射”。同步辐射是速度接近光速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沿弧形轨道运动时放出的电磁辐射。由于同步辐射消耗了能量,妨碍了高能粒子能量的提高,所以当时一直被认为是个祸害,没有得到重视。但是,人们很快便了解到同步辐射是具有从远红外到X光范围内的连续光谱、高强度、高度准直、高度极化、特性可精确控制等优异性能的脉冲光源,可用于其它光源无法实现的许多前沿科学技术研究。而现在同步辐射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平台,它的应用领域已经覆盖了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医药、地质等众多领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 1 同步辐射特点 同步辐射的主要设备,包括储存环、光束线和实验站。储存环使高能电子在其中持续运转,是产生同步辐射的光源;光束线利用各种光学元件将同步辐射引出到实验大厅,并“裁剪”成所需的状态,如单色、聚焦,等;实验站则是各种同步辐射实验开展的场所。同步辐射光源是人类发现的第四代光源。与前三种光源相比,它具有诸多优点: 1.1 频谱分布宽广  收稿日期:2005-10-15 作者简介:谭伟石(1970—),男,湖南安化人,副教授。 DOI:10.16101/https://www.doczj.com/doc/6617434077.html, https://www.doczj.com/doc/6617434077.html,32-1749/z.2006.02.020

地下管线跟踪测量技术服务合同

地下管线跟踪测量技术服务合同 合同编号: (本合同适用范围包括对埋设于市政道路、郊县公路及规划道路内的电力、信息、给水、排水、燃气以及热力、气体、油料、化工物料等特种管线以及过路构筑物、综合管沟等的跟踪测量技术服务。本合同所指甲方为管线工程建设单位,乙方为具有地下管线测量业务范围的 测绘资质单位。) 甲方(委托方,管线工程建设单位) 乙方(受托方,具有地下管线测量业务范围的测绘资质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甲、乙双方就地下管线跟踪测量技术服务事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工程概况 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工程执照编号:。 工程所属区县:。 第二条合同标的 1.跟踪测量技术服务范围: 。 2.跟踪测量技术服务内容: (1)管线类别(请在选择项中打“√”) □电力□信息□给水□排水□燃气□特种 □其他:。 (2)管线长度:米,根/孔数:。 第三条跟踪测量技术服务标准 双方约定跟踪测量技术服务的标准按下列第项执行。 1.1:500、l: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 2.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 3.城市测量规范(CJJ/T8) 4.地下管线测绘规范(DG/TJ08-85) 5.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测量规范(DG/TJ08-86)6.《XX市地下管线跟踪测量质量监督检查实施办法》 7.其他:。 第四条跟踪测量技术服务期限 跟踪测量技术服务的期限:。 第五条费用核算 测量费用总计人民币(大写)为元(见附件1)。 第六条支付方式

放射医学中级职称考试题

(一)物理基础和仪器设备 1.根据CT工作原理,X线穿过人体后首先被下列哪一部分接收( C ) A.计算机 B.阵列处理机 C.探测器D.磁盘 E.照相机 2.HRCT扫描主要优点是( D ) A.图像边缘模糊 B.相对密度分辨率提高 C.噪声小 D.相对空间分辨率提高 E.以上都是3.螺旋CT扫描与传统CT扫描相比最重要的优势是( D ) A.扫描速度快 B.二维或三维成像效果好 C.重建速度快 D.体积扫描 E.单层或多连续扫描4.与平片相比,下列哪一项不是CT的优势( B ) A.密度分辨率高 B.空间分辨率高 C.解剖分辨率高 D.增强扫描有利于病变定性 E.可进行多方位重建 5.与MRI相比,下列哪一项是CT的优势( D ) A.直接多轴面成像 B.化学成像,信息量大 C.密度分辨率高 D.空间分辨率高 E.无碘过敏危险6.与MRI相比,下列哪一项是CT的优势( C ) A.无射线损伤 B.造影剂安全系数较大C.对钙化和骨质结构敏感 D.直接多轴面成像 E.化学成像,信息量大 7.下述螺旋CT扫描优点,哪项不对( B ) A.缩短扫描时间 B.明显提高空间分辨率 C.减少病人接受X线剂量 D.容积扫描E.减少图像的运动伪影 8.CT图像的放射状伪影通常产生于( E ) A.病人的自主或不自主运动 B.X射线剂量不足 C.计算机处理故障 D.电路不稳定E.被检者身体上的高密度结构或异物9.在扫描过程中,扫描部位随意和不随意的运动,可产生( A ) A.移动条纹伪影 B.杯状伪影 C.环状伪影 D.帽状伪影 E.以上都可以 10.对CT图像密度分辨率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E ) A.信噪比 B.待栓物体形状 C.待检物体密度 D.噪声 E.扫描参数 11.新鲜出血的CT值范围应为( D )A.20~40HU B.30~50HU C.40~60HU D.40~80HU E.60~80HU 12.下列“布什过敏反应”中,哪一种最危险( B ) A.面部潮红 B.喉部发痒 C.皮肤瘙痒D.打喷嚏 E.皮肤丘疹 13.螺旋CT扫描,动脉增强早期,下列组织结构,哪一项最早出现不均匀斑片状强化( B ) A.肝脏 B.脾脏 C.胰腺 D.肌肉 E.腹主动脉 (二)颅脑 1.半卵圆中心为( A ) A.皮层下纤维 B.皮层下灰质 C.投射纤维 D.连合纤维 E.弓形纤维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基底节结构( E )A.尾状核 B.豆状核 C.屏状核 D.杏 仁核 E.丘脑 3.小脑不包括( D ) A.小脑半球 B.上蚓 C.下蚓 D.四叠 体 E.扁桃体 4.正常变异较大的脑池是( D ) A.视交叉池B.鞍上池 C.环池 D.枕 大池 E.大脑大静脉池 5.屏状核的外侧为( B ) A.外囊 B.最外囊 C.岛叶 D.苍白球 E.尾状核体 6.不宜进行颅脑增强CT扫描的是( E ) A.急性出血患者 B.昏迷患者 C.肝肾 功能损害严重者 D.急性颅脑外伤 E.以上都是 7.骨缝分离的诊断标准是( D ) A.>0.5mm B.>1.0mm C.>1.5mm D.>2.0 mm E.>2.5mm 8.正常三脑室宽约为( D ) A.≤2mm B.≤3mm C.≤4mm D.≤5mm E.≤6mm 9.最有利于脑外肿瘤定位的CT表现为 ( B ) A.边界不清楚 B.脑皮层受压内移 C.肿 瘤明显增强 D.中线移位 E.颅骨变薄 10.脑梗塞好发于( B ) A.大脑前动脉供血区 B.大脑中动脉供 血区 C.大脑后动脉供血区 D.椎动脉供血区 E.基底动脉供血区 11.头颅外伤2天,CT示蝶窦有气一液 平面,颅内有积气。诊断为( C ) A.急性筛窦炎 B.蝶窦炎 C.颅底骨折 D.化脓性蝶窦炎 E.额骨骨折 12.脑出血与脑梗塞的CT表现相信是在 ( E ) A.超急性期 B.急性期 C.亚急性早期 D.亚急性晚期 E.慢性期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 E、五个备选答案,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 案。 1.碘造影剂可发生过敏反应,除哪项外 属于轻度反应( B ) A.恶心、呕吐 B.气喘、呼吸困难 C.面 色潮红 D.头晕、头痛 E.荨麻疹 2.消化道常用造影剂是( D ) A.碘化油 B.泛影葡胺 C.优维显 D.硫 酸钡 E.阿米培克 3.CT的优点是( A ) A.密度分辨力高 B.空间分辨力高 C.时 间分辨力高 D.空间分辨力低而时间分辨力高 E.密 度分辨力低而空间分辨力高 4.关于造影剂的使用,哪项是错误的 ( C ) A.胆影葡胺——胆道造影 B.医用硫酸 钡——消化道造影 C.碘化油——心血管造影 D.空气—— 脑室造影 E.泛影葡胺——尿路造影 5.下列碘过敏试验方法哪项是错误的 ( A ) A.皮下试验 B.眼结膜试验 C.舌下试 验 D.口服法试验 E.静脉注射法试验 6.腹内实质性脏器病变宜先采用何种检 查( D ) A.透视 B.摄片 C.CT D.B超 E.脑 血管造影 7.肺不张病人行CT检查的价值在于 ( E ) A.证实X线胸片的病变与诊断 B.发现 轻微或隐匿性不张 C.明确X线胸片上不典型的表现及特殊 类型的肺不张 D.明确肺不张的病因 E.以上都正确 8.CT扫描使影像诊断的范围扩大的根 本原因是( A ) A.密度分辨力高 B.显示的范围大 C.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图像D.患 者接受X线少 E.空间分辨力高 9.CT显示器所表现的高度信号的等级 差别称为( E ) A.CT值标度B.矩阵C.窗宽D.窗 位E.灰阶 10.CT扫描的优点不包括(C ) A.密度分辨力高B.可作定量分析 C.极限分辨力高 D.直下的断面图像E.图像无层面以 外结构的干扰 11.普通CT扫描与螺旋CT扫描的相 同点( E ) A.以下都不是B.连续产生X线C.曝 光时连续动床 D.连续取样E.X线管连续旋转 12.CT图像显示技术中,应用多而且 最重要的技术是( C ) A.放大B.黑白反转C.窗口 D.图像方向旋转E.三维图像重建 13.CT图像的质量参数不包括(A ) A.扫描视野B.部分容积效应C.空 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 D.噪声与伪影E.周围间隙现象 14.CT值定标为0的组织是(D ) A.骨B.脂肪C.空气D.水E.脑 组织 15.胸部CT扫描,需采用俯卧位的是 ( E ) A.观察肺内肿物形态B.测量病变大 小C.肺癌的分期诊断 D.观察肺内弥漫病变E.了解胸水流 动性 16.肺部CT的应用指征不包括(D ) A.肺部弥漫性病变B.咯血C.肺气 肿 D.大范围气胸E.肿瘤分期 17.肺部CT的检查技术描述错误的是 ( D ) A.平静呼吸的吸气未屏气扫描B.范 围为肺尖至肺底 C.层厚、间隙均为10mm D.多需增强 扫描E.仰卧位 18.属投射纤维的是(E ) A.弓状纤维B.胼胝体C.前连合 D.海马连合E.内囊、外囊 19.分泌抑制青春期激素为(E ) A.丘脑B.垂体C.海马D.苍白球 E.松果体 20.不属于脑室系统的是(A ) A.中脑脚间窝B.左右侧脑室C.第 三脑室 D.第四脑室E.中脑导水管 21.脑脊液鼻漏,常见于(A ) A.筛骨骨折B.蝶骨骨折C.额骨骨 折 D.颞骨骨折E.鼻骨骨折 22.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为(D ) A.5~10天B.1周~3周C.4天~4 周 D.4天~3周E.5天~3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