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DOC)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DOC)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

Ⅰ化学《必修1》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分类(掌握)

1、混合物

金属单质:Na、Fe、Cu等

物质单质

非金属单质:Cl2、H2、、O2、O3、C60等

纯净物酸:HCl、H2CO3等

无机化合物碱:NaOH、Ba(OH)2、NH3·H2O等

化合物盐:Na2CO3、NaHSO4、Cu(OH)2(CO3)2

氧化物:CO、CO2、CuO等

有机化合物:CH3COOH、CH4、C2H6、CH3CH2OH等

强电解质:HCl、H2SO4、NaCl等

电解质

化合物弱电解质:CH3COOH、NH3·H2O等

非电解质:C6H12O6、CO等

2、物质的分散系(了解)

[练习1]胶体分散系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练习2]如何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胶体处溶液?

[练习3]为何明矾能做净水剂?

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判断(必记内容)

二、氧化还原反应(掌握)

1、特征: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也是判断某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2、几组概念:氧化剂→被还原→化合价下降→得电子→具有氧化性

还化剂 → 被氧原 → 化合价上升 → 失电子 → 具有还化性

3、表示方法:双线桥法:①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是同一种元素; ②标出电子的得失及数目(或化合价的升降及数目)

三、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掌握)

n=

A N N n=M m n=m

V V

V m =22.4L/mol c (B )=V B n )(

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掌握)

1、步骤: 写. 拆. 删. 查.

五、常见物质的检验(必记内容)

Ⅱ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必记内容)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

(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性质比较

(3)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练习]

二、镁

(1)与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N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H2O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C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非氧化性酸反应(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铝及其化合物

1、Al的化学性质

(1)铝制品抗腐蚀性的原因:

(2)跟酸的反应

a、非氧化性酸:Al + HCl =====

b、强氧化性酸:下铝遇或,会在铝表面生成致密的

氧化膜而发生。故浓硝酸、浓硫酸可保存在密闭制容器中。(3)跟碱溶液的反应

跟碱溶液反应的原理:、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铝热反应

(1)条件:高温

(2)金属氧化物: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铝之后的金属氧化物

(3)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高温,使金属单质熔融。

铝热反应常用于

金属氧化物+ Al 高温

====Al2O3+ 金属单质

2、Al2O3的化学性质

两性氧化物:

⑴请写出Al2O3分别与硫酸、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

、。

3、Al(OH)3的化学性质

两性氢氧化物

⑴请写出Al(OH)3分别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

、。

⑵明矾的净水原理(文字与方程式结合):

四、铁和铜

1、Fe 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Fe

→Fe 2+

的化合物 举例: Fe →Fe

3+

的化合物 举例:

Fe + O 2 点

======

(2)跟酸的反应

a 、非氧化性酸:Fe + HCl =====

b 、强氧化性酸: 下铝遇 或 ,会在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 。故浓硝酸、浓硫酸可保存在密闭 制容器中。

(3)与盐溶液的反应 2、Cu 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 (2)跟酸的反应

a 、非氧化性酸不反应

b 、强氧化性酸:写出Cu 与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盐溶液的反应

五、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氯气是一种 的非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是 剂。氯气能发生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归纳如下。

(1)与金属反应:金属一般生成 价

Na +Cl 2= 现象 Cu +Cl 2= 现象 Fe +Cl 2= 现象

常温下,干燥的氯气不与铁反应,可用钢瓶储存液氯。 (2)与非金属反应

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现象 (两种情况) (3)与水反应方程式

新制氯水中存在等微粒,当它与不同物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微粒可能不同,其现象也可能不同。向新制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先

后,向新制氯水中滴入AgNO3,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向新制氯水中滴入FeCl2,现象

反应的离子方程。久置氯水中存在等微粒HClO的性质(3个):。(4)与碱反应

氯气的尾气处理

制漂白粉原理:漂白粉主要成分有效成分漂白原理:

失效原理

漂白粉保存方法

(5)与盐反应

Cl2+ K Br = ,滴加CCl4溶液的现象

Cl2+ KI = ,滴加CCl4溶液的现象

Br 2+ KI = ,

六、硫及其化合物

1、SO2的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性

a. SO2能溶于水生成_______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酸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反应。

(H2SO3易被氧化剂氧化成____________ )

b. 与碱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将SO2持续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如何?

注意: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可能是二氧化硫。

c.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 + CaO == _________;

利用此原理,可在煤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以减少SO2的排放

(2)、SO2中S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即价,既有性又有性(以性为主)

较强还原性:可被多种氧化剂(如O2、Cl2、Br2、I2、HNO3、KMnO4、H2O2)氧化。

SO2与O2反应:

SO2使氯水(溴水、碘水)褪色:

(3)漂白性:SO2跟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等)反应生成,此无色物质见光、遇热或长久放置又容易,又会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2、H 2SO 4的化学性质(强酸、强氧化、吸水和脱水)

(1)稀硫酸是 酸,电离方程式为: (2)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A 、吸水性:将物质中含有的水分子夺去。 “水”可以是混合气体中的 ,也可以是结晶水合物中的 。用作干燥剂, 但不可干燥 等气体。

B 、脱水性:浓硫酸按 的组成比,夺取某些有机物质中的H 、O 元素形成 可使有机物碳化。所以浓硫酸对有机物有强烈的 作用。

C 、强氧化性:

a 、常温下,浓硫酸或浓硝酸使 等金属 。

b Pt 、Au 除外)

Cu+H 2SO 4(浓

c 、与非金属反应: C+2H 2SO 4(浓 七、氮及化合物

1、氮氧化物的转化

“雷雨发庄稼”的原理: ; ; 。 2、NH 3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氨水中的微粒有: (2)与酸反应

与盐酸(挥发性): 现象: 与硫酸(难挥发): 3、NH 4+的性质

(1)都是白色晶体, 溶于水。

(2)受热易分解:NH 4HCO 3?

=== NH 4Cl ?

=== (3)与碱共热放出氨气

(NH 4)2SO 4+NaOH ?

=== NH 4NO 3 + NaOH ?=== 4、HNO 3的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的通性:

注意:硝酸不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②具有不稳定性:HNO 3 ===== (工业硝酸常呈黄色) ③强氧化性:

A.与金属反应(金、铂除外):遇变价金属生成高价金属硝酸盐。

Cu + HNO3(浓)=======

Cu + HNO3(稀)=======

B.与非金属反应:C + HNO3(浓)======

八、硅及其化合物

1、Si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不跟氧气、氯气、硫酸、硝酸等反应。

(2)高温下能与氧气、Cl2等反应。

2、SiO2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_________,不与______、_____ ___发生反应,耐、耐。但它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一般通性即:

(1)酸性氧化物:SiO2是酸性氧化物,是H2SiO3的酸酐,但不溶于水。

①常温下SiO2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硅酸钠(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温下SiO2能和碱性氧化物(如CaO)反应生成硅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SiO2能与氢氟酸(_____)反应,此反应常用于刻蚀玻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弱氧化性

SiO2高温下与C作用可制取粗硅,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SiO3的性质

硅酸钠是极少数的硅酸盐中的一种,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建筑行业用作,用其浸泡的木材,纺织品既耐又不易。能与酸反应:通CO2(碳酸)或者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方程式)

(酸性比H2CO3),

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提纲.(优选)

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提纲 本课程的学习即将结束,现将全书的重点内容按命名、结构理论、基本反应、化合物转化及合成方法、鉴别等几个专题进行总结归纳,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命名是学习有机化学的“语言”,因此,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有机合物的命名包括俗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等方法,要求能对常见有机化合物写出正确的名称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或构型式。 1、俗名要求掌握一些常用俗名所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蚁酸、水杨醛、水杨酸、氯仿、草酸、苦味酸、肉桂酸、乙酐、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葡萄糖、果糖等。 2、习惯命名法要求掌握“正、异、新”、“伯、仲、叔、季”等字头的含义及用法, 掌握常见烃基的结构,如:烯丙基、丙烯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苄基等。 3、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烃类的命名是基础,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1)、几何异构体的命名烯烃几何异构体的命名包括顺、反和Z、E两种方法。 简单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用顺反表示时,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顺式,反之为反式。如果双键碳原子上所连四个基团都不相同时,不能用顺反表示,只能用Z、E 表示。按照“次序规则”比较两对基团的优先顺序,较优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Z型,反之为E型。必须注意,顺、反和Z、E是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不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有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顺式的不一定是Z型,反式的不一定是E型。例如: CH3-CH2 Br C=C (反式,Z型) H CH2-CH3 CH3-CH2 CH3 C=C (反式,E型) H CH2-CH3 脂环化合物也存在顺反异构体,两个取代基在环平面的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2)、光学异构体的命名光学异构体的构型有两种表示方法D、L和R、S, D 、L标记法以甘油醛为标准,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化合物很难确定它与甘油醛结构的对应关系,因此,更多的是应用R、S标记法,它是根据手性碳原子所连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顺序标记的。光学异构体一般用投影式表示,要掌握费歇尔投影式的投影原则及构型的判断方法。例如: COOH 根据投影式判断构型,首先要明确, H NH2 在投影式中,横线所连基团向前, CH2-CH3竖线所连基团向后;再根据“次序 规则”排列手性碳原子所连四个基团的优先顺序,在上式中: -NH2>-COOH>-CH2-CH3>-H ;将最小基团氢原子置于横线上,从大到小,顺时针为S,逆时针为R ;

2019年《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1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在考试要求中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命题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六年四月

2 基本要求 2.1 专业基础知识 基础化学是化工专业的主要应用基本理论,它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要求申报人员具备运用基础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分析专业技术、分析和解决化学分析专业问题的能力。 2.1.1 无机化学 熟悉原子结构和元素知识;掌握分子结构及相关知识;熟悉物质的聚集状态及相关知识;掌握化学反应、反应平衡及相关知识。 2.1.2 有机化学 熟悉常见有机物的分类、命名及分子结构知识;掌握常见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化学鉴别方法。 2.1.3 分析化学 熟悉数据处理知识;了解常见无机、有机物化学定性分析知识;掌握称量分析法;掌握滴定分析法;了解常用物性测试方法;了解常见仪器分析方法分类及应用知识;掌握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熟悉库仑分析法、极谱分析法、伏安分析法、电导滴定法、电质量分析法;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下同);了解火焰发射及原子荧光光谱法;掌握紫外及可见光吸收光谱法;了解红外吸收光谱法;了解质谱分析法;了解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掌握气相色谱法;掌握液相色谱法。 2.2 实务及相关知识 通过考试认定申报人员能够掌握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的常用标准与方法;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了解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具有解决本专业领域内技术问题的能力,并能指导一般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2.2.1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本技术 掌握常用分析化学专业术语与词汇;熟悉试样的采取与制备技术;掌握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技术;掌握与化学分析专业工作相关的安全与环保技术;熟悉标准编制及标准化知识;熟悉实验室常用分析检验设备的性能评定与维护方法;熟悉化学分析实验室相关技术工作内容;具备从事分析实验室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2.2.2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定性分析技术 了解常见阴、阳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了解常见有机物及官能团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应用;具有在化学分析专业工作中正确使用上述方法的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826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826)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察目标 该考试的主要目标是考察考生对于有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主要有机反应及反应机理、有机合成思路、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运用有机化学相关知识内容和方法来准确分析、解释和科学处理工程实际问题。 二、考试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了解有机化学发展历史及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学习任务及研究方法; 1.2 理解化学键理论及共价键的形成和属性; 1.3 掌握基本概念:原子轨道、分子结构、构造、均裂、异裂、自由基、中间体、诱导效应、官能团; 1.4 了解有机化合物元素分析及结构测定方法。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 2.1 熟练掌握烷烃的同系列、异构及烷烃的命名; 2.3 掌握烷烃的构象:构象的定义,交叉式与重叠式,构象 表示法(透视式与Newman投影式),构象与能量关系; 2.3 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沸点、熔点、溶解度、密度及变 化规律,分子间力; 2.4掌握烷烃的反应,重点掌握烷烃的卤化反应及自由基反应

历程; 2.5了解烷烃的主要来源和用途。 2.6 掌握环烷烃的异构和命名; 2.7了解环烷烃的物理性质、环烷烃的来源和应用; 2.8 掌握环烷烃的化学性质,理解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的 关系; 2.9 掌握环己烷的构象、理解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分析;了解 其它单环及多环环烷烃的构象。 第三章烯烃和炔烃 3.1 掌握烯烃、炔烃的结构、异构和命名; 3.2 理解烯烃的相对稳定性与结构的关系; 3.3 掌握烯烃、炔烃的制法; 3.4了解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 3.5 重点掌握烯烃的反应:催化加氢;亲电加成(加卤素、 卤化氢、水、次卤酸、硫酸);自由基加成(过氧化物效应);硼氢化反应;氧化,臭氧化;聚合反应;α-氢的反应(高温卤代,氧化,氨氧化);掌握炔烃的反应。 3.6 掌握亲电加成反应机理。熟练应用马氏规则,了解区域 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概念。掌握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碳正离子的重排及烯丙位重排; 3.7 了解烯烃、炔烃的来源和工业制法。 第四章二烯烃共轭体系

《分析化学》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试题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 化学分析, 占60% 参考书:《分析化学》(上册),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五版 第二部分, 仪器分析, 占40% 参考书: 《仪器分析》,刘志广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第一部分, 化学分析 第1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述 主要内容: 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及分析方法分类 滴定分析法概述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要求: 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初步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基准物质的条件 了解种试样的采集、制备及分解方法 第2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主要内容: 误差及其来源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显著性检验及可疑值取舍 回归分析法 要求: 掌握误差的表示方法、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特点 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运算规则及数字修约规则 初步掌握数据取舍方法,显著性检验的含义和方法 了解随机误差的分布特征,正态分布与t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初步掌握回归分析法 第3章酸碱滴定法 主要内容: 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换算;离子强度、活度系数和离子活度的计算 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物料等衡式、电荷等衡式和质子等衡式;分布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强酸(碱)、一元(多元)强酸(碱)、强酸和弱酸的混合酸及两性物质的PH计算 缓冲溶液的PH计算;缓冲容量、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和理论变色点;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滴定曲线、滴定突跃、指示剂的选择;强碱滴定一元弱酸、强碱滴定一元弱碱;多元酸和多元碱的滴定 滴定强酸及弱酸的终点误差计算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要求: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解答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A.酸B.碱C.盐D.金属或合金 2.食品安全警钟长鸣。近日,一批湖南大米中重金属元素镉超标事件被媒体广泛报导。下Cd)的说法正确的是 列有关镉(112 48 A.原子序数为48 B.电子数为64 C.中子数为112 D.质量数为160 3.下列物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中含有葡萄糖的是 A.蛋白质B.氨基酸C.油脂D.淀粉 4.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两种气体的试剂是 A.乙醇B.溴水C.NaOH溶液D.灼热的铜丝 5.下列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A.NH3B.NO C.NO2D.SO2 6.常温下,将铜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会产生气体的是 A.稀硫酸B.稀盐酸C.浓硝酸D.浓硫酸 7.有NaCl、MgCl2、A1C13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A.烧碱溶液 B. 盐酸C.氨水D.碘水 8.下列物质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CO2B.CaCl2C.NaOH D.C6H6 9.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Al3+、SO42ˉ、NO3ˉB.Cu2+、SO42ˉ、NO3ˉ C.NH4+ 、SO42ˉ、OHˉD.Na+、CO32ˉ、Cl ˉ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溶于盐酸中:Fe + 2H+ == Fe3+ + H2↑ B.二氧化硫被烧碱吸收:SO2 + 4OHˉ == SO42ˉ + 2H2O C.硫酸与氧化铝反应:Al2O3 + 6H+ == 2Al3+ + 3H2O

高二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复习提纲

高二化学选修有机化学 复习提纲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有机化学》期末复习一、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 二、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酮羰基能加 成 与H 2 加成为醇,不能被氧化剂 氧化为羧酸 羧酸羧基受羰基影响, O?H能电离出 H+, 受羟基影 响不能被加 成。 1.具有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时一般断羧基中的 碳氧单键,不能被H 2 加成 3.能与含?NH 2 物质缩去水生成 酰胺(肽键) 酯酯基 HCOOCH3 (Mr:60) 酯基中的碳氧 单键易断裂 1.酸性条件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羧酸和醇 2.碱性条件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羧酸盐和醇 氨基酸RCH(NH2)COOH 氨基?NH 2 羧基?COOH H2NCH2COOH ?NH 2 能以配位 键结合 H+;?COOH能部 分电离出H+ 两性化合物,能形成肽键 蛋白质结构复杂不 可用通式表 示 肽键 氨基?NH 2 羧基?COOH 酶 多肽链间有四 级结构 1.两性 2.水解 3.盐析 4.变性 5.颜色反应 6.灼烧有特殊气味 糖多数可表示 为通式: C n (H 2 O) m 羟基?OH 醛基?CHO 羰基 CH2OH(CHOH)4CHO 葡萄糖 淀粉(C 6 H 10 O 5 ) n [C6H7O2(OH)3] n 纤维素 多羟基醛或多 羟基酮或它们 的缩合物 1.氧化反应(还原性糖) 2.加氢还原 3.酯化反应 4.多糖水解 5.葡萄糖发酵分解生成乙醇 油脂 酯基 可能有碳碳双键 酯基中的碳氧单键 易断裂;碳碳双键 能加成 1.水解反应(皂化反应) 2. 氢化反应(硬化反应) 三、重要的有机反应及类型 1.取代反应 (1) 酯化反应 (2) 水解反应 C2H5Cl+H2O C2H5OH+HCl CH3COOC2H5+H2O CH3COOH+C2H5OH (3) (4) (5) 2.加成反应 (烯烃与X 2、H 2 O、 HX、H 2 )3.消去反应NaOH ? H+ 浓H2SO 4 170℃乙醇?

最新医用有机化学复习提纲

医用有机化学复习提纲 一、题型 : 命名或写出结构式 2、完成反应式 3、选择及填空 4、鉴别5、推断6、合成 二、重点 1.多原子分子:键能≠离解能,为同一类的共价键的离解能的平均值 2.体积大、电负性小,键的极化度大 3.烷烃的优势构象 4.常见的烷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叔丁基 5.次序规则: -I>-Br>-Cl>-SO3H>-F>-OCOR>-OR >-OH>-NO2>-NR2>-NHR>-NH2 -CCl3>-CHCl2>COCl>-CH2Cl> -COOR>-COOH>-CONH2>-COR>-CHO>-CR2OH>-CHROH>-CH2OH>-CR3>-C6H5>-CHR2> -CH2R>-CH3>-D>-H 6.Z/E命名法: 优先基团在双键的同侧,Z- 优先基团在双键的异侧,E- 7.顺反异构: (1)分子中存在限制碳原子自由旋转的因素,如双键或环 (2)不能自由旋转的碳原子,各连有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即a≠b 且d≠e 8.共轭二烯烃:键长的平均化 9.顺序规则:HC≡C->CH2=CH->CH3CH2- -COOH >-CHO >- CH2OH 10.某烯炔 11.沸点: 同碳数,直链比异构烷烃的沸点高,支链数增加,沸点减小;同碳数,相同支 链数,对称性增加,沸点略有增加(比直链的低) 12.熔点: 分子对称性高的在晶格中排列比较整齐、紧密,分子间力大,对熔点影响较 大 13. 14.烯烃:能溶于浓硫酸;中性或碱性,冷稀的高锰酸钾溶液,有MnO2沉淀的生成, 一般不用来鉴别,实验室制备邻二醇的方法;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重铬酸钾溶液,C= C断裂氧化成C=O,C上的H氧化成-OH;臭氧氧化,无氢的(= C RR ' )生成酮,含一个氢的(= CHR)生成醛,含二个氢的(= CH2)生成甲醛

重庆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要点

题型及其分值(自带计算器)(可以适当调整文字大小) 一.判断题(10分,+、-)二.不定项选择题(20分,混选)三.填空题(30分)四. 计算题(40分,5小题)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一.基本概念 1.体系的三种类型; 2.体系的性质(会判断广度、强度性质); 3.状态函数(会判断)及其重要特 征(2点);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三个变量(1.△U=Q-W;2.各自含义;3.Q、W正负取值;) 三.焓与热效应 1.H及其性质(广度、状态、焓大小); 2.△H及其与热效应的关系(表达式;Q p、Q v;)(几种△H (定义);盖斯定律) 四.熵及其初步概念(S定义;S及其比较;△S计算(注意单位)) 五.△G(含义;定义式;自发性判据;计算)H=U+pV G=H-TS 1 物理意义Q p= ΔH 混乱度的量度提供有用功的能力 2 基本性质 都是状态函数是体系的容量性质与物质的聚集态、所处的温度有关 3表示Δr Hθ kJ)与Δr Hθm(kJ·mol-1);S m(T) (J·K-1)与S mθ(T) (J·K-1·mol-1;Δr Gθm(kJ)与Δr Gθm(kJ·mol-1)注意点:标态的规定(对温度无规定)H,G的绝对值不知道,S的绝对值能够确定(热力学第三定律) 反应进度,1mol反应(与方程式写法有关) 计算Δr S mθ(T) (298.15K) (J·K-1·mol-1 )S mθ(298.15K)Δr Hθm(298.15K)(kJ·mol-1)Δr Gθm (298.15K ) (kJ·mol-1) 参考态单质: 1 参考态单质的Δf Hθm=0 Δf Gθm=0 S mθ(T) ≠0 2. Δf Hθm,Δf Gθm单位是kJ·mol-1,S mθ(T)的单位是J·K-1·mol-1。 对于化学反应aA+bB=dD+gG Δr Sθm (298.15K) ={d S mθ(D) +g S mθ(G)}-{a S mθ(A)+b S mθ(B)} Δr Hθm (298.15K)={dΔf Hθm(D) +gΔf Hθm(G) }- {aΔf Hθm(A)+bΔf Hθm(B)} Δr Gθm (298.15K)={gΔf Gθm(G)+dΔf Gθm(D)}-{aΔf Gθm(A)+bΔf Gθm(B)} 在等温、等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体系由状态1变到状态2,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与过程自发性的关系如下:△G<0 自发过程△G=0 体系处于平衡态△G>0 非自发过程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Δr Gθm (T) =Δr Hθm (298.15K) -TΔr Sθm (298.15K) 如何计算Δr Gθm?在标准状态、温度为298.15K时,由Δf Gθm (298.15K)计算Δr Gθm (298.15K) ?在标准状态,指定温度下可由G-H公式计算Δr Gθm (T) T转= Δr Hθm (298.15K)/ Δr Sθm(298.15K) (上下单位要一致)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 用下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v = νB-1dC B/dt 单位:mol?m-3?s-1 (1)数值的大小与选择的物质种类无关,对同一反应,只有一个值; (2)对于反应物, v B与ΔC B 均为负值; 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201409修改) 一、考试目的 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规律的科学。通过考试,使同学们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相互转化的方法和规律,具有基本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1.3 分子结构和结构式 短线式、缩简式、键线式 1.4 共价键 1.4.1 共价键的形成 Lewis 结构式、价键理论、轨道杂化(sp、sp2、sp3 杂化) 1.4.2 共价键的属性 键长、键能、键角、键的极性、诱导效应 1.4.3 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的类型 均裂(产生自由基)、异裂(形成正、负离子)、自由基反应、离子型反应 1.5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氢键 1.6 酸碱的概念 1.6.1 Br? nsted 酸碱理论 Br? nsted 酸、Br? nsted 碱、共轭酸碱 1.6.2 Lewis 酸碱理论 Lewis 酸、Lewis 碱 1.7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7.1 按碳架分类 脂肪族化合物、脂环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 1.7.2 按官能团分类 官能团 第二章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 烃、脂肪烃、脂环烃、饱和烃 2.1烷烃和环烷烃的通式和构造异构 烷烃:CnH2n+2 环烷烃:CnH2n 构造异构体 2.2 烷烃和环烷烃的命名 伯、仲、叔、季碳原子;伯、仲、叔氢原子;烷基、环烷基烷烃的命名、单环环烃的命名 2.3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 2.3.1 σ键的形成及其特征 2.3.2 环烷烃的结构与环的稳定性 角张力 2.5 烷烃和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2.6 烷烃和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2.6.1 自由基取代反应 卤化反应、自由基的稳定性次序、卤素的活性次序 2.6.2 氧化反应 2.6.5 小环环烷烃的加成反应 加氢、加溴、加溴化氢 第三章不饱和烃: 烯烃和炔烃 3.1烯烃和炔烃的结构 碳碳双键的组成、碳碳叁键的组成、π键的特性 3.2烯烃和炔烃的同分异构

大学有机化学总复习

有机化学复习资料 一、命名下列化合物 (CH 3)2CH-CH=CHCHO ;CH 3C O C CH 2CH 3 O O ;C C CH 2CH 3 CH(CH 3)2H 3C H ;N H CH 3; H 3C C O O C CH 3O ;CH 3CH 2CH 2CCH 3 O ; N NO 2 ;(CH 3)2CH-C-CH 2CH 3OH CH 3 ; H 3C C CH 2COOH O ; CH 3O 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甲基-4-氯环己烷; (E)-3,4-二甲基-3-庚烯;2-戊醇;乙酰胺;二苯醚;苯甲醚; 3-苯基丙酸;N -甲基-N -乙基苯胺;3-苯基-2-丙烯醛;4-甲基苯酚 三、单项选择填空 CHO CH 3 H Cl H Br 的构型应为( )。 (A )(2S ,3R );(B )(2R ,3S );(C )(2R ,3R );(D )(2S ,3S ) OH CH 3H Cl 的名称是( ) 。 (A ) (R )-氯乙醇; (B ) (S )-氯乙醇; (C ) (R )-2-羟基氯乙烷; (D ) (S )-氯乙烷 等量的一组对映体组成的混合物称为( )。 (A )内消旋体 (B )外消旋体 (C )非对映体 (D )旋光异构体 D -(-)-乳酸括号中的“-”表示( )。 (A )负离子 (B )左旋 (C )右旋 (D )R 以下各化合物,互为一对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淀粉与纤维素;B )乙醇和乙醚;C )胱氨酸和半胱氨酸;D )葡萄糖和果糖 和D-果糖生成相同糖脎的是( )。 (A )麦芽糖; (B )D-甘露糖; (C )D-核糖; (D )D-半乳糖 下列级别的醇与Na 反应的活性次序是( )。 A )1°>2°>3°;B )3°>2°>1°;C )2°>1°>3°;D )2°>3°>1° 制备格氏试剂需用下述( )化合物作为溶剂. (A )乙醇; (B )干燥乙醚; (C )无水乙醇; (D )乙醚 乙烯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 (A )sp (B ) sp 2 (C ) sp 3 (D )不杂化 按原子轨道重叠的方式不同,共价键有两种:σ键和π键。下列不属于σ键的性质的描述是( )。 A ) 重叠程度大,比较稳定; B ) 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 C ) 原子轨道以“肩并肩”方式重叠; D ) 电子流动性小。 根据英果尔-凯恩提出的立体化学次序规则,下列原子或基团中,优先的是( )。 (A ) –NO 2;(B ) –CHO ;(C ) -Br ;(D ) –CH=CH 2 根据英果尔-凯恩次序规则,下列基团优先的是( )。 (A )丙基 (B ) 异丙基 (C ) 甲基 (D )H 下述化合物中( )能与三氯化铁反应显色。 (A )邻二甲苯 (B )邻硝基甲苯 (C )对硝基甲苯 (D )邻甲基苯酚 下列化合物中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是( )。 OH NO 2 OH CH 3 OH NO 2 OH NO 2A B C D 和D-葡萄糖生成相同糖脎的是( )。 (A )麦芽糖; (B )D-果糖; (C )D-核糖; (D )L-甘露糖 反应CH 3-CH=CH 2 + Br 2 → CH 3-CH(Br)-CH 2Br 是属于( )。 (A )亲核加成 (B )亲电加成 (C )亲核取代 (D )亲电取代 已知丙氨酸(pI=6.00)、精氨酸(pI=10.76)、谷氨酸(pI=3.22)的混合液pH 为6.00,将此混合液置于电场中,其中( )不移动。 (A )丙氨酸(B )精氨酸(C )谷氨酸 (D )无法判断 谷氨酸的等电点pI=3.2,它在pH=3.2的溶液中主要呈( )。 (A )正离子; (B )负离子; (C )偶极离子; (D )无法判断

化学必修一必修二测试题

化学必修一必修二测试题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化学测试 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Ⅰ卷末的表格中) 1、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 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 2、将ag氯化钾溶于水中,恰使K+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a值为 A...39D. 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 B.氧元素的得失 C.化合价的升降 D.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4、下列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食盐水(OH)2 5、有人对溶液中所含的离子进行检测,所得结果如下,其中所得结果错误的是 () A.K+、Na+、Cl-、NO3-B.OH-、CO32-、Cl-、K+ C.Ba2+、Na+、OH-、NO3-D.Cu2+、NO3-、OH-、Cl- 6、下列变化,需要加入适当的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Ca(OH)2 7、下列反应中,HCl做还原剂的是() +2HCl=ZnCl2+H2↑+2HCl=CaCl2+H2O+CO2↑ +4HCl(浓)=MnCl2+Cl2↑++HCl=NaCl+H2O

8、在科学文献中经常出现下列词汇,其中与相关物质的颜色没有联系的是 A.赤色海潮B.绿色食品C.白色污染D.棕色烟气 9、下列物质中,最易与氢气化合的是 A.F2B.C12C.Br2D.I2 10、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 A.最外层电子数B.核电荷数C.电子层数D.核外电子数11、金属冶炼技术随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展。下列金属中,最晚实现工业冶 炼的是 A.金B.铜C.铁D.铝 1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水煤气B.冰醋酸C.石油裂解气D.油脂 13、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C.合成纤维的产量 D.硫酸的产量 14.将碘酒滴到一片土豆上,可观察到土豆变蓝,说明土豆中含有 A.油脂B.淀粉C.葡萄糖D.纤维素 15、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AlCl3B.NaCl C.NaOH D.H2 16、下列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NaCl和CO2B.HCl和H2O C.NaOH和H2O2D.C12和CaCl2 D.该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中c(H+)减小 17、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有机化学复习提纲

有机化学(农科)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2008.6) 一、烷烃 1、命名; 2、构象(判断和写画出稳定构象-纽曼投影式); 3、化学性质(烷基自由基的稳定性判断)。 二、烯烃 1、结构与命名(包括顺反、ZE命名); 2、化学性质与鉴别及结果判断(与HBr的亲电加成,马氏规则和反马氏规则,а-H反应,硼氢化反应;碳正离子稳定;能利用KMnO4鉴别烯烃,能利用KMnO4、O3氧化反应产物推断原烯烃的结构)。 三、炔烃与共轭烯烃 1、结构与命名(包括同时含双、三键); 2、炔烃与共轭烯烃的化学性质,能利用银氨溶液进行端基炔烃的鉴别; 3、Diels-Alder反应; 4、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类别与应用。 四、脂环烃 1、命名(不饱和脂环烃、桥环); 2、化学性质(开环反应); 3、构象分析(顺反异构、环已烷以及衍生物的椅式稳定构象)。 五、芳香烃 1、芳香烃的结构和命名及芳香性的判断; 2、单环芳香烃的化学性质(亲电取代反应,侧链的氧化和卤代反应,掌握取代单环芳香烃的合成) 3、定位效应及其解释(掌握取代基对再取代活性、取代位置的影响) 4、稠环芳香烃的命名(以萘为重点)。 六、对映异构 1、手性、手性碳、手性分子、对映体的概念; 2、含一个手性碳化合物的旋光异构:构型的表示方法和构型的判断及外消旋体、

非对映体的概念; 3、含两个手性碳化合物的旋光异构:含两个不同和相同手性碳化合物的构型判断、内消旋体的概念。 4、不含手性碳的旋光异构:丙二烯型、联苯型 七、卤代烃 1、卤代烃的分类与命名; 2、亲核取代反应以及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活性的判断(与硝酸银反应); 3、掌握卤代烃的消除反应(扎伊切夫规则),与取代反应的竞争反应与反应条件; 4、格氏试剂的生成、性质及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八、醇、酚、醚 ?1、醇(重点是烯醇)、酚、醚的命名 ?2、醇的亲核取代、消除反应(条件:硫酸、加热)和氧化反应,与Lucas 试剂反应、发生碘仿反应 ?3、酚的结构特点和性质(酸性强弱的判断),酚或烯醇式结构与FeCl3试剂反应 ?4、醚与HI的反应(注意醚键的断裂方式),醚的制备(Williamson合成法) 九、醛与酮 1、醛酮的命名(还要注意醛酮与氨的衍生物反应产物的命名); 2、醛酮的化学性质与鉴别(亲核加成反应及其反应活性比较,羥醛缩合反应,歧化反应、氧化反应、碘仿反应等); 3、醛、酮的制备(掌握利用格氏试剂合成酮)。 十、羧酸及羧酸衍生物 1、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的命名(不饱和羧酸、酸酐、酯、酰胺)。 2、羧酸的理化性质以及与结构的关系(沸点,酸性强弱的判断)。 3、羧酸衍生物的互相转变规律(水解、醇解、氨解);hoffman降级;羧酸衍生物的反应活性的判断。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考试大纲.doc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析化学》考试大纲 (学术型与专业学位型通用) 试卷结构 (一)内容及比例 分析化学部分约75% 仪器分析部分约25% (二)题型及比例 填空题或选择题约25% 问答题约40% 计算题约35% 一、分析化学概论 考试内容: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与分析化学方法的选择,分析化学的发展简史与发展趋势;分析测试的全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滴定分析的特点,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滴定分析的方式;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的配制,浓度的表示形式及相互的换算,滴定分析中待测组分含量的计算。 考试要求: 1. 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及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认识分析测试的全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掌握分析结果的表达方式及正确计算分析结果。 2. 了解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等概念,掌握标准溶液配制方法、浓度的表示形式及相互的换算,掌握滴定分析中滴定剂与被滴定物的计量关系及有关计算。 二、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考试内容: 分析试样采集的作用与方法,固体试样的制备过程及缩分公式的应用;试样的分解方法及要求。 考试要求: 1. 了解试样的采集在分析测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试样采集的方法与工作原则。 2. 掌握固体试样的制备过程及缩分公式的应用。 3. 掌握分解试样的基本方法及工作原则。 三、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考试内容: 误差的种类及特点、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准确度及精密度的基本概念,各种误差及偏差的计算;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和运算规则;总体和样本的统计学概念,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区间概率的计算;t分布的特点、总体平均值的估计;t检验法和F 检验法及其运用;可疑值的取舍方法;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及极值误差的传递。 考试要求: 1. 了解误差与偏差的概念,了解准确度及精密度的概念,掌握各种误差及偏差的计算。 2. 判断误差的种类及分析误差的来源,掌握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及精密度的方法及措施。 3. 了解有效数字的修约与运算规则,正确表达实验数据。 4. 了解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特点,掌握区间概率的相关计算;了解t分布的特点,掌握总体平均值的存在区间与置信度的相关计算。 5. 掌握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显著性检验方法(t检验法和F检验法)。 6. 掌握4d法、Grubbs法和Q检验法进行可疑值的取舍。 7. 掌握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及极值误差的传递规律,并正确估算分析结果的误差。 8. 初步学会用误差理论指导和设计实验方案。 四、酸碱滴定法 考试内容: 活度和活度系数的概念,酸碱质子理论与酸碱的离解平衡,质子方程式;分布分数的概念及计算,PH值对溶液中各存在形式的影响;溶液中H+浓度的有关计算;缓冲溶液的性质、组成以及PH值的计算,缓冲容量的概念及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酸碱滴定过程中pH值的计算,滴定曲线的绘制、滴定突跃及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终点误差的概念及计算,酸碱滴定的方式及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考试要求: 1. 了解活度和活度系数的概念,掌握相关的计算。 2. 正确写出溶液的质子平衡式。 3. 了解分布分数的概念、作用并掌握相关计算。 4. 掌握一元弱酸(碱)溶液、多元弱酸(碱)溶液、弱酸(碱)混合溶液、两性物质溶液的pH值的计算。 5. 了解缓冲溶液的作用、特性、组成以及pH值的计算。 6. 掌握酸碱滴定原理、酸碱滴定过程中pH值的计算,分析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正确选择指示剂,掌握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了解酸碱滴定法的具体应用。 7. 能设计常见酸、碱的滴定分析方案。 五、络合滴定法 考试内容: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剂的类型,氨羧络合剂的特点及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物的特点;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总复习(含答案)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只适用于:答案:D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体系的任何变化 2.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 时绝热压缩到500K ,则其焓变H ?约为: 4157J 3. 关于热和功,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答案:B (A )功和热只出现在体系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体系和环境的界面上 (B )只有封闭体系发生的过程中,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 )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为被交换的能量 (D )在封闭体系中发生的过程,如果内能不变,则功和热对体系的影响必 互相抵消 4.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 (A )单质的焓值均为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 )化学反应中体系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5. 下列过程中,体系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答案:D (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 (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 6.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那个是不正确的?答案:A (A )0)(=??V T U (B )0)V U (T =??(C )0)P U (T =??(D )0)P H (T =?? 7.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的描述是正确的?答案:A (A ) Q=0 ;H ?=0;P ?<0 (B ) Q=0 ;H ?= 0;P ?>0 (C ) Q>0 ;H ?=0;P ?<0 (D ) Q<0 ;H ?= 0;P ?<0 8. 3mol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T 1=300 K 、p 1=100kPa 反抗恒定的外压 50kPa 作不可逆膨胀至终态T 2=300 K 、p 2=50kPa ,对于这一过程的 Q=3741J 、W=-3741J 、U ?=0、H ?=0。 9. 在一个绝热的刚壁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物系的温度从T 1升高到 T 2,压力从p 1升高到p 2,则:Q = 0 ;W = 0 :U ?= 0。 10.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作绝热膨胀时,则:答案:D (A )焓总是不变(B )内能总是增加(C )总是增加(D )内能总是减少 11. 若要通过节流膨胀达到致冷的目的,则节流操作应控制的条件是:答案: B (A )H )P T (??=μ <0 (B )H )P T (??=μ>0 (C )H )P T (??=μ=0 (D )不必考虑μ的数值

化学必修一必修二测试题

化学必修一必修二测试 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化学测试 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Ⅰ卷末的表格中) 1、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 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 2、将ag氯化钾溶于水中,恰使K+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a值为 A...39D. 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 B.氧元素的得失 C.化合价的升降 D.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4、下列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食盐水(OH)2 5、有人对溶液中所含的离子进行检测,所得结果如下,其中所得结果错误的是 () A.K+、Na+、Cl-、NO3-B.OH-、CO32-、Cl-、K+ C.Ba2+、Na+、OH-、NO3-D.Cu2+、NO3-、OH-、Cl- 6、下列变化,需要加入适当的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Ca(OH)2 7、下列反应中,HCl做还原剂的是() +2HCl=ZnCl2+H2↑+2HCl=CaCl2+H2O+CO2↑ +4HCl(浓)=MnCl2+Cl2↑++HCl=NaCl+H2O

8、在科学文献中经常出现下列词汇,其中与相关物质的颜色没有联系的是 A.赤色海潮B.绿色食品C.白色污染D.棕色烟气 9、下列物质中,最易与氢气化合的是 A.F2B.C12C.Br2D.I2 10、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 A.最外层电子数B.核电荷数C.电子层数D.核外电子数11、金属冶炼技术随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展。下列金属中,最晚实现工业冶 炼的是 A.金B.铜C.铁D.铝 1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水煤气B.冰醋酸C.石油裂解气D.油脂 13、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C.合成纤维的产量 D.硫酸的产量 14.将碘酒滴到一片土豆上,可观察到土豆变蓝,说明土豆中含有 A.油脂B.淀粉C.葡萄糖D.纤维素 15、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AlCl3B.NaCl C.NaOH D.H2 16、下列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NaCl和CO2B.HCl和H2O C.NaOH和H2O2D.C12和CaCl2 D.该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中c(H+)减小 17、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629分析化学考试大纲.doc

科目代码:629 科目名称:分析化学 一、考试性质与范围 《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专业科目之一。《分析化学》考试力求反应分析化学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量”的特点,并能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化学人才入学,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化学专业人才。试题涵盖基本的分析化学原理和分析方法、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等内容。 二、考试基本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掌握、溶液中有关平衡的计算、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的掌握、综合运用能力;掌握现代仪器分析原理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基本的仪器分析方法;了解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 三、考试形式与分值 闭卷考试,满分150分,其中仪器分析占20分。 四、考试内容 1.定量分析概论 1.1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任务和作用 1.2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1.3定量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 1.4滴定分析概述: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基本计算 2.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 2.1 测量误差的表征:准确度和精密度 2.2 误差的来源和分类: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2.3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2.4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2.5 减小分析误差的方法:减小测量误差,消除系统误差,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2.6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定义;有效数字的修约及运算规则; 3.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3.1 酸碱反应及其平衡常数 3.2 弱酸碱各型体分布系数的计算 3.3 酸碱溶液的H+浓度计算 3.4 酸碱缓冲溶液和酸碱指示剂 3.5 酸碱滴定曲线 3.6 终点误差 3.7 酸碱滴定的应用 4.络合滴定 4.1 概述:无机络合剂与有机络合剂简介;EDTA的性质及在滴定分析中的应用 4.2 络合平衡: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络合物各种形式的分布;主反应和副反应;络合反应的副反应系数(αM、αY和αMY);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