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分析

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分析

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分析
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分析

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戚 聿 东

自美国经济学家贝恩(J.Bain)1959年在其《产业组织》一书中首创“市场结构-市场

行为-市场绩效”这一产业组织分析范式以来,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的关系一直是产业组织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研究焦点之一。通过长期的实证分析和规范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已积

累起丰富的思想宝库,并由此而形成很多学术流派,如哈佛大学学派(Harward school)、芝加哥大学学派(Chicago school)、新奥地利学派(Neo—Austrian school)等。这些流派的思想观点对西方国家不同时期的产业组织政策和反垄断法的指向都曾起过积极作用。而我国到目前为止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于中国产业集中度目前到底呈现怎样一种状况,不同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绩效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相关关系,引致这种相关关系的因素

是哪些,我们目前并没有一个完全清晰的轮廓。本文在此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揭示这些问题。

一、中国产业集中度的现状

产业集中度是刻画产业市场结构性状和大企业市场控制力的一个概念,通常用某一产业中前若干家企业的某些指标的合计数占整个产业相应指标的比重来反映,这一比值越大,说明产业集中度就越高。具体指标的选择,可以是投入方面的,如总资产、资金、劳动力等,也可以是产出方面的,如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等。前若干家企业的选择,一般可以是4家、8家、20家等,这主要取决于“产业”的内涵范围,产业内的企业数量以及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和获取资料的难易程度等。这里,本文使用各产业前8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合计数占

整个产业的总销售收入的比重来揭示和反映产业集中度。另外,产业集中度是动态的,而

且容易受特定时期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为避免这种影响所导致的产业集中度的波动和不稳

定性,本文采用连续3年的产业集中度的平均数作为产业集中度的数值。在此,笔者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工业分类标准,计算了我国1993--1995年工业内各个产业的集中度,详见表1。

表1 中国产业集中度的现状

────────────────────────────────

产业集中度(%)

产业名称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平均产业集中度

────────────────────────────────

煤炭采选业 19.8 21.7 20.3 20.6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82.8 86.3 76.8 82.0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2.4 26.4 24.5 24.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35.2 14.3 15.9 21.8

非金属矿采选业 9.5 6.5 5.9 7.3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14.1 13.7 13.5 13.8

食品加工业 3.0 6.2 5.4 4.9

食品制造业 4.9 6.9 9.9 7.2

饮料制造业 10.1 9.7 8.6 9.5

烟草加工业 29.3 44.3 37.0 36.9

纺织业 2.7 2.3 2.8 2.6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3.1 2.7 3.8 3.2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8.1 4.0 2.9 5.0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7.4 6.9 5.7 6.7

家具制造业 5.7 5.0 5.4 5.4

造纸及纸制品业 8.2 8.6 5.3 7.4

印刷业及记录媒介复制业 8.8 6.8 5.1 6.9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7.7 8.7 8.1 8.2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45.8 47.0 44.8 45.9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0.6 11.8 11.3 11.2

医药制造业 16.6 13.4 11.8 13.9

化学纤维制造业 46.5 40.1 37.6 41.4

橡胶制品业 17.5 18.7 32.7 23.0

塑料制品业 3.5 3.2 6.7 4.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6 3.1 2.5 3.4

黑色金属冶练及压延工业 28.7 35.7 30.2 31.5

有色金属冶练及压延工业 16.4 16.6 14.7 15.9

金属制品业 4.0 4.7 4.6 4.4

普通机械制造业 5.5 6.1 6.5 6.0

专用设备制造业 11.6 8.6 6.2 5.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6.9 24.1 20.9 27.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0.1 6.6 8.8 8.5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7.7 16.8 14.7 16.4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

械制造业 17.4 16.0 7.8 13.7

电力蒸气热水生产供应业 —* 14.2 39.0 26.6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42.3 41.4 37.0 40.2

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18.3 27.8 24.8 23.6

───────────────────────────────

注:(1)产业集中度是指8企业集中度。(2)电力蒸气热水生产供应业1993年数据“—”表示原始数据有

误,因为前8家的销售收入合计数超过了该产业总销售收入。

资料来源:所有数据均系作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出版的有关年鉴提供的原始数据整理计算出来的。其中,产业前8家的销售收入数据取自《中国行业一百强》(1994,1995》和《中国大中型企业年鉴》(1996)。

产业销售收入数据来源于:(1)《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4,1995);(2)《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

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综合.行业卷)。

总体来讲,中国产业集中目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在37个工业产业中,8厂集中度超过50%以上的产业只有1个,即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该产业属于资源开采业,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而且,该产业1995年全国总共才有134家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年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3家。因此造成了畸高的产业集中度。8厂集中度在40-50%之间的产业为3

个,30-40%之间的为2个,20-30%之间的为7个,10-20%之间的为 6个,其余18个产业集中度均在10%以下,占全国工业产业总数的48.65%。这反映了中国同发达国家相比所呈现出来的较低产业集中度特点。另外,从表1也可以看出,我国绝大部分工业产业的集中度近些年来

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1993年相比,1995年,全国56.76%的产业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只

有43.24%的产业略微上升。这反映了中国工业产业的增长和发展走的是非集中和非集约的道路。这种增长和发展型式已经遭到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批评。对于这种批评意见,

我们这里姑且不去评论。我们先来看一看中国的产业集中度状况与经济绩效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二、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的关系

西方产业组织学的主流观点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

(Bain,1968;F.Scherer,1980)。而决定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就是产业集中度。因此,产

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成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产业组织学家的关注和研究焦点。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均表明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殷醒民,1996)。那么,中国的实际情形如何呢?下面是笔者分类整理计算的产业集中度

与经济绩效指标的有关数据。对经济绩效指标,这里分别采用销售利税率、资金利税率、

权益利润率三个指标来反映。对于一个产业或一个企业来讲,绩效应该反映在利税上,而不是单纯的税后利润。因为不同的产业或企业,税率不尽相同,税后利润就不具有可比性。而且,既然创造出来,就自然算作产出绩效,而不管产出在不同主体之间如何分割。另外,通

过多个绩效指标来揭示产业绩效,有助于避免单一指标的局限性和缺陷,从而更恰当的说明问题。

表2 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

────────────────────────────────────

产业名称 产业集中度% 经济绩效指标

(按集中度高低排序) (3年平均数) (1993-1995年平均数)

销售利税率% 资金利税率% 权益利润率%

────────────────────────────────────

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8

2.0 15.92 10.07 7.39

2.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45.9 1

3.44 20.00 11.43

3.化学纤维制造业 41.4 11.92 9.29 10.19

4.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40.2 -1.93 -0.8 -3.18

5.烟草加工业 3

6.9 56.61 6

7.69 22.79

6.黑色金属冶练及压

延工业 31.5 14.46 13.13 12.34

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7.3 8.67 9.17 9.34

8.电力蒸气热水生产

供应业 26.6 16.52 9.31 6.99

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4.4 12.85 9.09 6.61

10.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23.6 16.97 6.61 4.96

11.橡胶制品业 23.0 10.89* 10.4 3.49

1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21.8 11.18 9.09 14.06

13.煤炭采选业 20.6 8.39 4.64 1.02

1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

造业 16.4 8.15 8.31 13.06

15.有色金属冶练及压

延工业 15.9 8.65 8.23 8.93

16.医药制造业 13.9 11.75 10.47 13.49

17.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13.8 14.26 8.67 7.44

1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

公用机械制造业 13.7 7.59 6.03 6.07

1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

品制造业 11.2 8.44 7.84 5.56

20.饮料制造业 9.5 18.04 11.92 8.71

2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

造业 8.5 8.42 8.64 10.22

22.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8.2 7.76 9.10 11.22

23.造纸及纸制品业 7.4 7.04 6.75 3.77

24.非金属矿采选业 7.3 11.91 9.42 7.98

25.食品制造业 7.2 6.04 6.09 3.92

26.印刷业记录媒介的

复制业 6.9 9.35 7.97 6.91

27.木材加工及竹藤

棕草制品业 6.7 6.97 6.94 6.76

28.普通机械制造业 6.0 9.33 8.11 9.48

29.专用设备制造业 5.5 7.08 6.23 8.84

30.家具制造业 5.4 7.76 8.02 9.85

31.皮革毛皮羽绒及

其制品业 5.0 4.61 5.67 6.22

32.食品加工业 4.9 4.54 6.13 8.87

33.塑料制品业 4.5 6.02* 5.28 3.23

34.金属制品业 4.4 7.34 8.06 6.81

3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4 12.43 11.43 11.57

36.服装及其他纤维制

品制造业 3.2 5.87 7.83 9.49

37.纺织业 2.6 3.87 3.91 0.25

───────────────────────────────────── 注:*表示由于统计数字的错误而不得不使用93-94年2年平均数。其他数据均是93-95年3年平均数.权益利润率=利润总额/所有者权益

资料来源:同表1。

从表2中,我们并不能看出在产业集中度与销售利税率、资金利税率等经济绩效指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例如,1993—1995年平均销售利税率位居第2位的饮料制造业,其产业集中度却排在第20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销售利税率排在第10位,而其集中度却排在第35位,化学纤维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位居第3位,而其销售利税率排在第10位。其他很多产业也存在着这种情况。产业集中度与资金利税率的关系也是如此。因此,就特定产业而言,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经济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上述资料经归类重新整理之后,我们将发现,就总体而言,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的。参见表3。

表3 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

────────────────────────────────────── 集中度(%) 产业个数 平均销售利税率(%) 平均资金利税率(%) 平均权益利润率(%)

────────────────────────────────────── 50以上 1 15.92 10.07 7.39

30-50* 5 13.27 14.14 11.32

20-30* 7 12.85 8.95 7.58

10-20 6 9.81 8.26 9.09

5-10 12 8.69 7.91 7.82

5以下 6 6.68 7.11 6.70

─────────────────────────────────────── 注:*在计算30-50%区间集中度的平均销售利税率和平均资金利税率时,剔除了煤气生产和供应业与烟草加工业2个特殊产业,20-30%区间集中度的平均销售利税率和平均资金利税率剔除了煤炭采选业。因为这些产业的企业市场行为受到国家管制,因此其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之间的比较确定的关系不复存在。

从表3经过归类整理计算的数据来看,就产业整体而言,集中度越高的产业群组,其平均销售利税率也倾向于越高。反之,集中度越低的一组产业群组,其平均销售利税率就越低。在集中度与平均资金利税率的关系上也基本上呈现出这种关系。至于集中度在50%以上的产业未能绝对地体现出这种关系,完全是因为该组产业的特殊性造成的。该组产业个数只有1个,即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我们知道,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属于资源采掘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为获得相同产出所需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因此在资金利税率上必然表现为与高度产业集中度不绝对相称。在集中度与权益利润率的关系上,集中度20%以下的3个产业群组,这种正相关关系能够完全地体现出来。而集中度20%以上的3个产业群组,这种关系则不明朗和不规则。从总体来看,集中度在30-50%之间的产业群组,权益利润率最佳,达到11.32%。由此可见,从权益利润率这一指标来看,集中度较高的产业,其产业经济绩效也倾向于较好。

产业集中度与销售利税率和资金利税率等经济绩效指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产业内大企业为整个产业经济绩效做出了较大贡献,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我们来看一看产业内前8家企业的经济绩效与所在产业的对比状况。在此,我们设置产业内前8家企业的销售利税率为所在产业销售利税率的倍数这一指标,来反映大企业对所在产业经济绩效的贡献。如果指标值大于1,表明高集中度对产业经济绩效至少是一种促进,而不是阻碍.参见表4。

表4 产业最大8家企业与整个产业经济绩效对比

─────────────────────────────────────

产业名称 8企业平均销售利税率% 产业平均销售利税率% 倍数

(1993-1995年平均数) (1993-1995年平均数)

─────────────────────────────────────

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11.59 15.92 0.73

2.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12.43 1

3.44 0.92

3.化学纤维制造业 12.21 11.92 1.02

4.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2.60 -1.93 ---

5.烟草加工业 61.41 5

6.61 1.08

6.黑色金属冶练及压

延加工业 21.03 14.46 1.45

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3.32 8.67 1.54

8.电力蒸气热水生产

供应业 12.30 16.52 0.74

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8.48 12.85 9.09

10.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16.93 16.97 1.00

11.橡胶制品业 18.15 10.89 1.67

1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7.53 11.18 0.67

13.煤炭采选业 14.03 8.39 1.67

14.电子及通信设备

制造业 16.9 8.15 2.07

15.有色金属冶练及

压延工业 14.3 8.65 1.65

16.医药制造业 15.72 11.75 1.34

17.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13.05 14.26 0.92

1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

公用机械制造业 10.01 7.59 1.32

1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

品制造业 14.48 8.44 1.72

20.饮料制造业 32.2 18.04 1.78

2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

造业 10.56 8.42 1.25

22.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1.47 7.76 1.48

23.造纸及纸制品业 9.67 7.04 1.37

24.非金属矿采选业 13.89 11.91 1.17

25.食品制造业 15.6 6.04 2.58

26.印刷业记录媒介

的复制业 16.54 9.35 1.77

27.木材加工及竹藤

棕草制品业 10.99 6.97 1.58

28.普通机械制造业 17.58 9.33 1.88

29.专用设备制造业 7.81 7.08 1.10

30.家具制造业 13.04 7.76 1.68

31.皮革毛皮羽绒及

其制品业 7.94 4.61 1.72

32.食品加工业 8.86 4.54 1.95

33.塑料制品业 10.56 6.02 1.75

34.金属制品业 11.66 7.34 1.59

3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6.57 12.43 2.14

36.服装及其他纤维制

品制造业 9.89 5.87 1.68

37.纺织业 10.13 3.87 2.62

─────────────────────────────────────

资料来源:同表1.

从表4可以清楚地看到,在37个工业产业部门中,有31个产业的8家最大企业销售利税率要大大高于所在产业的平均数.只有6个产业呈现例外情况。这6个产业中,4个属于资源开采业,1个属于公益产业(电力蒸气热水生产供应业),1个属于一般加工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考虑到资源开采业和公益产业的产业特性以及受国家管制程度(如价格管制)较重的情况,应该说,只有石油加工及炼焦业1个产业没有满足这一规律。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越是集中度偏低的产业,8家最大企业的销售利税率为整个产业平均数的倍数越是倾向于大一些。例如,集中度在5%以下的属于最低的一组产业群组,该倍数均在1.5倍以上。

集中度位居全部工业产业最后一名的纺织业,前8家企业的3年平均销售利税为整个产业平

均数的2.62倍,位居所有工业产业的首位。这表明:几乎所有的工业产业,大企业都为整个

产业的经济绩效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我们不局限于产业内8家大企业,而把标本扩大到按国家统一划分的所有大中小企业,那么,从众多经济绩效指标都可以看出,大企业

的经济绩效明显地好于中小企业。这充分说明,产业良好的经济绩效主要来自数量比例较少的大企业。参见表5。

表5 大中小企业经济绩效的比较(1995年)

───────────────────────────────────

企业类型 企业数量 销售利税率 资金利税率 权益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个) (%) (%) (%) (%)

───────────────────────────────────

大型企业 6416个 13.91 10.57 8.07 5.79

中型企业 16591个 7.48 6.19 2.36 1.15

小型企业 487374个 5.99 6.23 4.07 1.58

───────────────────────────────────

资料来源:所有指标均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综合.行业卷)的有关数据计算得出的。其中,利润是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包括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四项。

三、因素分析

从上述的几组实证资料中,我们已经看出,在我国,产业集中度与销售利税率、资金利税率等经济绩效指标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集中度越高,产业经济绩效就越好。那么,一个紧接下来的问题是,较高的利税率究竟是什么因素带来的。对此,国外存在着两种皆然对立的解释,一种是产业组织主流学派(如Bain,1968;Shepherd,1986)所认为的垄断价格的结果,即集中度高的产业,说明几家大厂商具有市场势力(market power),这

些厂商可以实行公开或隐蔽串通(open or tacit collusion),以抬高商品卖价或降低商品进价.我们可以把这种观点概括为“垄断价格说”。与此完全不同的解释是以哈罗德.德姆塞茨为代表“效率”说。在“效率”学派看来,高效率的企业可以占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这就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同时也从高效率中获得高额利润。如果产业的平均利润以各企业

的平均利润为基础,集中度高的产业自然就有更高的利润率(H.Demssetz,1973)。这两种解释都各有各的数据和实例支持。那么,中国产业集中度与利税率的正相关关系,究竟是大企业垄断价格的结果还是大企业高效率所带来的低成本的结果呢?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

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我国高集中度下产业的较高利税率是大企业串通共谋(collusion)的结果,不论是公开的还是隐蔽的。所以,在此我们考察一下不同集中度下的产业的效率差

异。

我们选择每元销售收入的成本费用(也可以称为销售成本率)和劳动生产率两个指标来反映产业的效率。一个隐含的假设是:如果某个产业具有良好的经营效率,必然反映:(1),

该产业具有较高的全员劳动生产率;(2)该产业单位销售收入的成本费用较低。与此同时,我们也考察一下各个产业市场价格的上涨情况。通过这两方面的对比,我们就很容易得知

究竟是哪一方面的原因和因素在起作用。参见表7。

表7 产业集中度与成本费用、劳动生产率和价格上涨情况

─────────────────────────────────────

集中度 样本产业数 每1元销售收入的成本费用 全员劳动生产率 价格上涨率*

(个) (元) (元/人.年) (%)

───────────────────────────────────── 50%以上 1 0.71 56975 25.46

30-50% 3 0.83 58389 11.84

20-30% 6 0.79 26531 13.84

10-20% 5 0.77 30930 7.94

5-10% 11 0.83 20572 8.59

5%以下 6 0.86 24009 10.73

─────────────────────────────────────

注:每1元销售收入的成本费用为1994年数据,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93-1995年平均数,价格上涨率为1994年和1995年价格上涨率的算术平均数。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4年,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综合.行业卷)中的有关数据整理计算而成。其中,价格上涨率的计算过程如下:用工业总

产值(1995当年价)除以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得出95年价格(A)为90年的倍数,以同样的方法再

求出94年价格(B)为90年的倍数,设90年价格水平为C,则很容易证明:1995价格上涨率=(A/C-

B/C)/(B/C)=(A-B)/B。而(A-B)/B实际上就是(95年价格水平-94年价格水平)/94年价格水平,即95年价格

上涨率。94年价格上涨率也是根据同样原理间接计算得出。在此基础上,即可计算出94年和95年价格上

涨率的算术平均数。

从表7可以看出,在产业集中度与每1元销售收入的成本费用、全员劳动生产率、价格上涨率等指标之间,相关关系并不是很明显,但大体上能够说明一些问题。集中度50%以上的产业,其单位成本费用最低,为0.71元;而集中度5%以下的产业群组,其单位成本费用也

是最高,为0.86元。在集中度与全员劳动生产率之间,大体来看,也是集中度较高的产业

群组对应着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这反映出较高集中度下的较好产业经济绩效,首先是生产

经营高效率的结果和表现,而价格上涨的作用并不明显,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从表7列示

的集中度与价格上涨率之间的对应数据中可以看出,集中度在20%以上的3个产业群组,存在着集中度较高,价格上涨率也倾向于较高的情况,如集中度在50%以上的最高一组产业,平均价格上涨率也是最高,为25.46%。但众所周知,受国家管制程度比较重的产业,基本上都分

布在这些产业群组之内,而且这些产业又大都是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和公益产业,这些特殊产业长期以来价格受国家管制而基数偏低,近些年国家不断调价,因而呈现较高的价格上涨率。因此,我们不能把较高集中度产业下的较高经济绩效归结为所谓市场势力或垄断价

格的结果。相反,在20%以下的3个产业群组中,则表现出越是低集中度,价格上涨率越是倾向于高,如集中度5%以下的最低一组产业群组,平均价格上涨率也是最高,1994年和1995年2年的平均价格上涨率为10.73%。而恰恰是这些低集中度的产业,价格市场化的程度也比较高,基本上不受国家管制,个别产业即使受管制,但价格管制的程度也明显不如集中度在20%以上的前3组产业群组。所以,对于我国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经济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虽然从理论上可以有垄断价格和低成本高效率两种解释,但我们在此还看不出垄断价格在其中的作用,现实生活也没有证据表明高集中度下的产业发生了少数大企业之间的价

格合谋串通等垄断行为,问题的关键所在恐怕还得从效率方面去解释。

为了进一步检验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经济绩效正相关关系的导致因素,我们还有必要考

察一下不同产业群组间的技术差异。产业科技进步状况既可以理解为产业经济绩效的指标,也可以看作是导致经济绩效差异的深层因素。在此,一个隐含的假设是:如果一个产业的

科技进步比较活跃,势必有利于该产业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或者直接降低单位成本费用.这两方面都会直接促进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科技投入。因为科技创新是高风险事业,没有一定的财务实力和规模基础,一般企业是很

难胜任和成功的。那么,中国在这方面的实际状况如何呢?参见表8.

表8 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科技进步*

─────────────────────────────────────

集中度 技术开发项 用于开发新 研究与发展 国家级新产品 开发成果获

目(课题)数 产品的经费 内部经费支出 销售收入比重 奖数比重平

比重平均数 比重平均数 比重平均数 平均数 均数

(%) (%) (%) (%) (%)

───────────────────────────────────── 50%以上 5.26 0.76 11.3 0.45 15.6

30-50% 2.58 1.98 3.52 1.37 5.35

20-30% 3.06 4.69 4.28 4.81 2.48

10-20% 3.69 3.82 4.89 2.66 3.86

5-10% 2.59 2.85 3.01 1.68 1.91

5%以下 2.35 2.38 1.17 1.75 1.48

─────────────────────────────────────

注:这里产业科技进步的指标都是指1995年全国全部独立核算大中型企业而言的,没有包括小企业。这里的比重都是指各产业的某项指标数值占全国总计的百分比。平均数是指按产业数进行算术平均。标本产业数同表3。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综合.行业卷)有关资料数据加

工整理而成。

从表8可以看出,在产业科技进步的有关指标中,就总体而言,并不存在集中度与产业科技进步的完全的正相关关系。这一方面可能是集中度划分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产业科技进步同其他有关经济绩效指标一样,是现实中多种多样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不能完全体现出与产业集中度的正相关关系。但同前面的有关结论一样,不是完全的正相

关关系,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无关。在集中度20%以下的3个产业群组中,不论是技术开发项目数、用于开发新产品经费数、研究与发展(R&D)内部经费支出等科技投入指标,还是国家级新产品销售收入和开发成果获奖数等科技产出指标,均无一例外地完全体现出集中度与科技进步的正相关关系。这3个产业群组共计24个产业,覆盖了中国工业产业数的65%。而集中度在20%以上的3个产业群组中,集中度与科技进步的关系不明朗。但在技术开发项目,

研究与发展内部经费支出,开发成果获奖数3个指标上,集中度最高的产业都表现出绝对的

优势.其他较高集中度的产业群组在某些指标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对优势。因此,总的来看,高集中度并不象产业组织主流学派所想象的是科技进步的阻碍因素(retarding factor),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促进因素(promoting factor),尤其是在集中度较低的各种产业群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会明显地提高科技进步效率。

四、 简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我们能够得出如下一些初步结论:

第一,在集中度20%以下的3个产业群组中,在产业集中度与各种产业经济绩效之间都

存在着较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产业集中度越高,产业经济绩效就越好。产业集中度越低,产业经济绩效就倾向于越差。但这种正相关关系不是绝对的,一旦越出20%以上的产业群组,这种关系就变得不规则,这一点恰好验证了规模经济和组合经济并不是无限的,只能存在于一定的区间范围内。从各种经济绩效指标综合情况来看,10—20%之间的产业群组

的8厂集中度的经济绩效均表现较佳。而集中度在20%以下的产业数量占了我国全部工业产业的65%。因此,提高产业集中度,使大部分产业的8厂集中度达到20%左右的水平,从总体

来讲,将会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

第二,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经济绩效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相关关系,主要是单位成本费用降低

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与价格因素关系不大,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一种结论。至于产业集中度高到一定程度(比如说4企业集中度为50%以上)以后,会不会导致少数厂家的旨在限制产

量抬高价格的合谋串通等垄断行为,这不是一个逻辑演绎能够推导出来的。本文的观点是:产业集中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垄断结构,不能构成反垄断的依据。即使是垄断结构下出现了固定价格(fixing price)等形式的垄断行为,我们也不宜轻易裁散(divorcement)垄断结构,因为垄断结构下的厂商具有规模经济、组合经济和技术创新等效率优势(戚聿东,1997)。反垄断应该

指向垄断行为,而不管是何种市场结构下的垄断行为,这样就能够体现出反垄断法扬善抑恶,而不是因噎废食的立法宗旨。总之,无论是从经济学角度还是从法学角度来看,集中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垄断结构既不是反垄断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第三,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经济绩效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相关关系的深层决定因素是技术进步和创新。在市场竞争基础上提高规模经济、组合经济、技术创新等集中机制形成的垄断结构,反过来又会进一步维持和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从前面有关资料和分析中,我们很难理解产业组织主流学派所主张的生产集中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垄断结构会妨碍技术进

步和创新这种观点。所以,从我国的“两个转变”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出发,从产业

组织政策角度,我们应该适当提高产业集中度,尤其是在规模经济效应比较显著的产业,更

是应该大力整合产业组织,发展大公司大集团,并使股份公司和企业集团相互渗透,融合

发展,以形成具有国际规模水准的大企业。通过这种途径提高我国的产业集中度将会有助

于间接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第四,在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经济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之间,存在着多种中间环节和因素.而且,产业集中度和产业经济绩效本身也各受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加之指标本身及原始

数据的缺陷,因此在分析中有时自然会出现个别不规则甚至反常现象。这表明,提高产业

集中度仅仅是提高产业经济绩效的一个方面,而且也内含着对其他方面(诸如所有制,市场规则,宏观政策,内部管理等方面)的相应要求。

参考文献:

1.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办公室,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

汇编》(综合.行业卷),中国统计出版社。

2.国家统计局工交司:《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4年和1995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3.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一百强》(1994年和1995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4.国家统计局,1997:《中国大中型企业年鉴》(1996),中国统计出版社。

5.Demsetz.H, Industrial Structure,Market Rivalry,and Public Policy",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Vol.21,1973.

6.Bain,J.S., Industrial Organization,New York:wiley,1968.

7.Scherer,F.M.,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Second

edition:Boston,MA:Houghton-Mifflin,1980

8.De Jong,H.W.and Shepherd,W.G.,Mainstreans in Industrial Organizai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6.

9.殷醒民,1996,《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和资源配置效益》,《经济研究》第1期.

10.盛斌,1996,《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和贸易政策》,《经济研究》第8期.

11.戚聿东,1997,《资源优化配置的垄断机制—兼论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指向》,《经济研究》,第2期。

1997年11月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不仅需要运用科学性、技术性高的方法,还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既要重视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又要考虑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对国内外因素及其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提高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科学性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判断的准确性,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稳的发展。 标签: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1 概述 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及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影响着政府、企业或个人对市场的决策和调控的决策。在实际分析和判断中,如果忽视了正确的原则可能造成宏观经济判断上的分歧,使得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难以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判断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准确的把握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从而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政府部门经济调控的有效性。 2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情况 2.1 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一是我国经济顺利驶入了稳定发展的正常航道;二是内生性增长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中国出口呈现出了恢复性增长的趋势。 另外,目前中等收入国家向逐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内需潜力巨大;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在面临市场经济改革或者调控时,自我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国民储蓄率较高,对宏观经济政策发展空间较大等。 2.2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首先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国通胀压力有增强的趋势不利于市场调控,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和汽车行业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房价、物价持续上涨。另外地方债务风险、局部金融风险仍然存在并在积累,诸多中小型企业发展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出现一方面贷款宽松,一方面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存在,给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3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未来趋势判断需要把握的问题 3.1 确定经济变量合理的参照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未来趋势的判断,涉及到的宏观经济变量范围较广,往往需要正确的确定相关参照值,参照值可以是正常值、过去值或者目标值,往往需要根据实际的经济变量,以确定不同意义的参照值。就GDP增长率来讲,其主要反映的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一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等挑战,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基本稳定,但汇率不断升级、通胀压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未可乐观,就如温总理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不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使得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前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比上年同期增幅加快1.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同比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2010年自8月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连续五个月保持在18%以上,国内市场销售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进出口额 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相抵,顺差18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从月度同比增幅来看,2010年12月进出口受2009年高基数影响,增速正常回落,国内生产的放缓也是导致本月进出口增幅回落的重要原因。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

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第一个就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国际交往中心,第三个文化中心,第四个科学创新中心。这四项最后

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做出判断 在多重因素叠加的作用下,2012 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呈现出加速性和逐步内生性等特点,迫使政府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稳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各类刺激政策开始重返。在现有政策框架和利益激励格局中,“稳增长”将演化为“扩投资”,“微调性”的政策调整将演化为“扩张性”的放松,地方政府将大幅度放大“扩投资”的刺激效应,从而带动投资和消费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中国宏观经济将快速扭转2012 年1 —2 季度加速下滑的态势,并于 2 季度末出现触底反弹。但由于外部环境持续疲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以及深层次结构问题更为严峻等原因,这种反弹不会十分强劲并面临严重的不确定。2012年GDP 增速将呈现“前低后扬”运行态势。 2012年,政府主动把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012年第一季度全国的GDP增速为8.1%,创3年来新低。可以看出,中国将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产业结构,未来5—10年发展新兴能源产业,这与“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提及的“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谋而合。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对于过去高耗能上市公司存在不好预期,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出现的问题不利于其证券市场价格的上扬。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拉开序幕,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伴随着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开始陷入了一种四面楚歌的困境,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为此,政府制定出台了十大措施以及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而这一切逐渐拉开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序幕。虽然4万亿元的计划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影响,但造成的通货膨胀却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滞涨,不利于证券市场价格的上扬 自2011年末开始至今,央行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央行仍会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刺激流动性,不过下调幅度有限。就货币供应量而言,2008年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已然导致市场货币供应过剩,并进一步引发通货膨胀,可推断近期不会再度出台类似政策。因此,对于近期货币政策,投资者不宜过分乐观。 美国经济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并未全面开放,但我国的经济目前对外依存度百分比高达一半以上,而国内出口最大的地区就是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对外出口国家的经济出现大幅下滑,其需求也会大幅下降,因而势必影响到我国出口,而国内月度出口数据正说明了这一点。外国经济不景气,尤其影响了我国出口企业。由此,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价格的整体上扬 综上,未来几年,我们国家股市不具备整体上扬的条件。然而,我们应注意到,国家为了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及证券市场的稳定,是不会让证券价格进行大幅度的涨跌。同时,随着“十八大”这一里程碑的日益临近,最终将导致我国证券价格涨不了又不能跌,即在狭小空间振荡(2200点—2400点)。 意见建议:由于以上的若干陈述分析,笔者建议股市“中长线投资者”应该稍作休息,而“短线投资者”要活跃起来,因为未来几年很有可能会是“短线投资者”的“黄金时间”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为什么中国不爆发经济危机? 中国是个怪异的国家。很多海外的学者用西方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中国,觉得很不可思议。中国用透支的方式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什么积累了20多 年仍然没有爆发恶性的通货膨胀进而演化成一场深重的经济危机的呢?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研究,终于得出了中国为什么不会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下面我将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统计数据来详细讲解(所有数据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让我们先来分析中国GDP的构成。以2003年中国GDP统计数据来看,当年中国GDP总值为117251.9亿元。从产出均衡来计算,GDP应等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性支出与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对外贸易顺差+库存投资。后两项份额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如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人民币2092亿元)。当年中国全社会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0亿元,政府支出为13751亿元。分别占GDP 比例为47.4%、39.1%、11.8%。而同年美国的GDP构成则投资18%,消费68%,政府支出15%。可见,中国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其 模式与之前亚洲四小龙主要是泰国、韩国等增长模式如出一辙。是典型的亚洲增长模式。 但是,与其他亚洲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的投资来源主要是透支国内储蓄,而泰国、韩国当年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对外负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国能够避免东南亚危机那种模式的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将在下文仔细讲述。 其实GDP的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中国GDP主体的投资的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回升转入增长与通胀并行阶段,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殊途同归于“滞胀”;“三驾马车”均有放缓,经济景气小幅回落;通胀压力上升,价格调节面临“二难选择”。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阶段,全年 GDP 增长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与 2010 年正好相反,增长 9.5%左右,比 2010 年回落 0.5 个百分点,CPI 增长在 4%左右,高于 2010年 0.7个百分点。 ●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重在“调结构”和“控物价”;财政政策重在“调结构”“稳增长”;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注重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货币信贷回归常态。2010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09 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恢复性较快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明显增强。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减弱,2011 年世界经济形势谨慎乐观。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外需乏力、货币政策收紧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 2011 年我国 GDP 增长9.5%左右,比 2010年回落约 0.5个百分点;CPI 上涨 4%左右,高于2010 年 0.7个

百分点左右。在经济减速、通胀增压的大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积极稳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社会和谐;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强调审慎灵活,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信贷规模适度增长,加强利率和汇率调节。 一、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前高后低”,协调性显著增强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1.受政策效应衰减和基数两大因素的影响,GDP增长“前高后低”在外部环境改善、政策刺激和低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下,2010 年我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前三季度,GDP 增长 10.6%,比上年同期加快了 2.5 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 4.0%,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二产业增长 12.6%,比上年同期加快 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 9.5%,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但分季度看,经济增长则呈逐季放缓态势。第一、二、三季度 GDP 分别增长 11.9%、10.3%和 9.6%,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还将有所放缓。今年季度之间经济增长逐季放缓,前高后低,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数不断抬高。去年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低后高”,对今年经济走势的影响明显。二是政策主动调控。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两次房地产“新政”、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和加大节能减排等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尽管 2010 年前 11个月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向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向 ◆任达轩 2009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超常规的经济刺激计划,而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更是值得关注。从加大投资,到刺激消费;从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到全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从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一系列刺激方案使中国经济以顽强的“V”形反转。在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后,我们迎来了2010这个承上启下之年,这是年轻共和国的下一个航程、又一个甲子的开启。2010年无论对于实现经济全面复苏,还是谋求发展方式转变而言,都是关键之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当今的全球及中国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又该走向何方?为此,我们将从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现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隐忧、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问题和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展望4个部分进行分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一、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现状 全球经济在经历了2009年第一季度大幅下滑、第二季度降速放缓之后,复苏势头在第三季度开始显现。第三季度,美国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环比负增长的局面,GDP增长率达2.8%;日本经济也结束了连续4个季度的负增长,二、三季度分别增长0.7%和1.2%;欧元区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三季度增长0.4%。中国经济在2009年则演绎了奇迹。从经济增长率上看,如图1所示,中国经济从2009年一季度跌入谷底(GDP增长率仅为6.1%),再到三季度GDP增长率达到8.9%,划出了一个漂亮的“V”形轨迹。更为可贵的是2009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一种均衡的增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全面复苏。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看,如图2所示,2009年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17,924亿元,同比增长32.10%,环比增长2.23%,自年初累计额为168,634亿元。从企业景气及企业家信心指数看,如表1所示,2009年第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4.4,同比增长24.40%,环比增长8.50%。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0.1,同比增长20.10%,环比增长9.90%。由此可知,世界经济已经走出了经济衰退的低谷,而中国经济已率先在全球经济中实现复苏。 图12008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3季度中国GDP增长率的变动情况 图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动情况 部分学者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持续上升的轨道,而中国经济无论是从实体经济指标如钢铁、发电、汽车销量等,还是从楼市、股市等资本市场经济指标,或更具有全局意义的GDP等指标看,经济复苏的基础都已经巩固。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复苏之快超出预期,目前经济正处于从局部恢复到全面恢复时期,全年经济很可能在今年呈现“V”型复苏。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认为,无论是从生产还是需求看,2009年经济都处于回升的态势,经济增长进入了新一轮的上升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研究员认为,中国经济正经历“V”型复苏,并不会出现一些人所担心的“W”型波动。2009年中国经济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1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内需疲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调降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信贷规模扩张和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4%。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1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短期内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但整体来看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从上半年的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但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首先主要的经济指标还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可以说,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我国经济在面临欧洲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增长不断放缓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错成绩,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上半年国内经济形势: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1年上半年GDP为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1.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放缓是三个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一是宏观调控影响。自去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M2增速从去年底的19.7%至今年6月末的15.9%,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二是要素供给冲击。二季度以来,不少省份出现“电荒”,有关测算表明,仅用电缺口就将拉低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三是企业去库存化。从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带动下,企业库存增加很快,远超往年同期,而新订单增加不明显。由于库存增加超过需求,且二季度开始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企业开始去库存。 二、上半年国内物价走势:价格全面上涨,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的综合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等其他指标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判断通货膨胀或紧缩状况。 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CPI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PPI对C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04 年1 季度) 出版日期:2004 年05 月编写说明 2004 年1 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 零售额、进出口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景气依然处于扩张周期的上升阶段。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突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高增长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进程加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当前形势下,宏观趋势的把握上不应再拘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而应想办法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政策趋向上要从扩大内需转向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上来,但同时,应当注意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防止政策力度过大过猛。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II 目录 Ⅰ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1)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生产继续高增长 (1) (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 (2) (三)消费需求增长稳健 (3) (四)市场物价继续上涨 (4) (五)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 (5) (六)货币信贷增势未减 (5) (七)经济运行效益比较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6)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 (一)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 (7) (二)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 (8) (三)通胀压力加大 (8)

(四)信贷调控难度加大 (9) Ⅱ 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9)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高位回落 (9) (一)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 (9) (二)促进投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 (10) 二、诸多因素将遏制物价上涨 (11) (一)农副产品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11) (二)各项控制物价上涨的行政手段将发挥一定作用 (11) (三)严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投资品价格回落 (11) (四)投资热、消费稳,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12) (五)我国经济买方市场特征鲜明,不会出现需求推动型的价格轮番上涨12 三、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13)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III Ⅲ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14) 一、扩张性政策应进一步向中性政策过渡 (14) 二、财政政策应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14) 三、实行差别化的货币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 (14) 四、统一认识,端正行为,坚决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15)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3年与2004年各产业投资增长情况比较 (3) 图表2 2003-2004年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 (3) 图表3 2003-2004年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3) 图表4 2003-2004年生产和消费物价月涨幅一览表 (4) 图表5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与上半年预测 (13) 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1 Ⅰ 2004 年1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形势与政策(国内外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既面临着需要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 对着需要认真对待的严峻挑战,随着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我国周边国家谋求稳定,增加合作,促进发展.我国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我们的邻国比较多,历史遗留问题也比较多这使得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发展更加复杂。 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 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条件。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 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 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 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 视以久的土地。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 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至今 余波未过。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世界上发达国家和我国主要贸易伙伴 国家的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大幅下降,进口需求滑落,这必然会对我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美国虽然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阻挡之势,世界各类经济组织、经济区域一体化和世界统一市场 正在迅速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家间的经济依存性不断增强; 由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一些传统产业正在向其他国家转移。这就为包括 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分工、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并获取比较利益,提供了 一定的机遇。 说起日们中国人都很气愤.日本对华关系一直都在跟着美国跑.他对我们潜在威 胁正在不断上升. 今年3月,日本地整合核泄露使得原本步履维艰的日本经济雪上加 霜,面对日本经济的衰落,现在非常需要一个地区性经济大国出来取代日本填补亚 洲龙头地位的空缺,带领亚洲经济走出危机。我国恰恰可以担当起这一角色。实际上,随着我国和日本在经济地位上转换,中国已经在朝着成为亚洲经济主导力量的方向发展。美和欧盟都需要并支持中国经济保持增长,为世界经济走出危机提供动力。中国 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曾一度使西方国家感到实实在在的威胁,西方政界和学术界也多 次评价过从技术转移以及贸易机会上来限制这种增长的可行性。现在,况已经起了变化。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国家,都从盼望转为担心中国经济出现偏差。因此,我国今 后经济发展在与外部发生的种种关系上,来自欧美国家的支持将多于阻挠,积极因素 将大于消极因素。 俄罗斯是一个大国,但是它目前的国土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是从我们的国土中 分割出去的.因此,俄罗斯对我国的侵害是仅次于日本的.尽管现在中俄关系有了很大 改善,但我们还是不能放松对俄罗斯的警惕 ,因为俄罗斯的民族扩张主义根深蒂固,它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魏杰教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 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 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

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 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 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 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 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相对经济衰落,构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从而正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但是,要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运动不是直线前进的,前面充满着不确定性。从国际形势看,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不容小觑,中国已难独善其身,全球经济衰退正从外需角度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消费力下降,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在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形势看,物价总水平仍在高位,房价没有出现明显拐点,民间流动性依然很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受到紧缩政策影响,融资和经营均出现困难。就业压力正在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一、当前国际势态 (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 当今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政赤字。与克服通货紧缩相比,必须优先摆脱财政赤字。希腊、意大利的财政问题很严重,日本的财政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严重的之一。日本国债大多数是国内投资者持有的,但是伴随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储蓄率将逐渐下降,日本国内消化国债也将逐渐减少,必将希望外国人持有。为此,日本将不得不提高利率,由此将出现付息费用增加、财政状况恶化或日元贬值。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日本的政府债务2015年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50%,大大高于希腊的140%。这相当于一个人背负超过自身体重2倍的沙袋。日本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障负担加重。问题明确但不能解决,这与希腊是相同的。 (二)国与国之间险恶的政治经济竞争没有改变 后金融时代,国际竞争不仅没有减弱,而是有加剧态势。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引领的新增长点短期内仍难以形成。各国经济政策主张分歧明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在内需不振的形势下,各国更加重视扩大出口,而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花样翻新,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多,经贸摩擦政治化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救济措施也有加速上升趋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持续高位震荡,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引发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新兴经济体本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国际股市、债市动荡加剧。各国围绕政治话语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问题展开激烈竞争,力求在未来格局中占主动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崛起面临的困难与阻力仍未减弱以欧洲、中国、印度为代表,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已然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突出表现。此前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往往来自欧美国家,而现在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并且这个问题正在以构成贸易补贴为由被推向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新兴国家尤其中国和俄罗斯,依然面临发达国家的战略扼制与围堵,发展的国际阻力仍未减弱。比如,推翻卡扎菲政权,扶植亲西方和新政权,挤占中国和俄罗斯在利比亚的巨大经济权益,中国在战前大规模撤侨,其实撤出的大部分都是中国在利比亚投资项目的建设工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样十分惨重。还有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近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争端又起,先是越南在南海举行实弹演习;接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 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21世纪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分析

21世纪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分析 一.问题研究背景 宏观经济指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 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高水平的和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 2.1数据描述 本数据包括2000年到2012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国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口自然增长率、经济活动人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一 年份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元) 第一产业增 加值(亿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全国财政收入(亿元) 2012年 38,459.47 52,373.63 199,670.66 231,934.48 117,253.52 2011年 35,197.79 47,486.21 188,470.15 205,205.02 103,874.43 2010年 30,015.05 40,533.60 160,722.23 173,595.98 83,101.51 2009年 25,607.53 35,226.00 135,239.95 148,038.04 68,518.30 2008年 23,707.71 33,702.00 130,260.24 131,339.99 61,330.35 2007年 20,169.46 28,627.00 110,534.88 111,351.95 51,321.78 2006年 16,499.70 24,040.00 91,310.94 88,554.88 38,760.20 2005年 14,185.36 22,420.00 77,230.78 74,919.28 31,649.29 2004年 12,335.58 21,412.73 65,210.03 64,561.29 26,396.47 2003年 10,541.97 17,381.72 54,945.53 56,004.73 21,715.25 2002年 9,398.05 16,537.02 47,431.31 49,898.90 18,903.64 2001年 8,621.71 15,781.27 43,580.62 44,361.61 16,386.04 2000年 7,857.68 14,944.72 40,033.59 38,713.95 13,395.23 续表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人口自 然增长 率(‰) 经济活动人口(万人)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城镇登 记失业 人数(万 人) 374,694.74 210,307.00 4.95 78,894.00 102.6 102 917 311,485.13 183,918.60 4.79 78,579.00 105.4 104.9 9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