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转变

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转变

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转变
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转变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2至2013学年度第 2 学期)

题目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跨院——叶问系列电影分析

科目媒介文化研究

姓名顾家诚

专业戏剧与影视学

入学年月2012年9月

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跨越

——叶问系列电影分析

摘要:“叶问”系列电影历来是中国武侠电影的典范,在香港导演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问世后,叶问系列电影迈向了奇观电影的新台阶。从文化研究及影视美学的角度,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究,以“叶问”系列电影为文本,研究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新跨越。

关键词:叙事电影;奇观电影;国家叙事;后现代主义;空间塑造

“叶问”系列电影从2008年首次登陆院线至今,已经陆陆续续的拍摄了4部电影分别在2010年、2012年和2013年登陆中国及海外院线。这五部陆续上映的叶问题材电影分别是2008年叶伟信导演的《叶问》,2010年叶伟信导演的《叶问II·宗师传奇》和邱礼涛导演的《叶问前传》,2012年邱礼涛导演的《叶问·终极一战》,以及2013年导演王家卫历经8年筹备、3年拍摄磨砺的《一代宗师》。在这五部电影相继问世之后,有观众和业界人士反映说是不是叶问的题材已经被我们的导演拍烂了。笔者认为并非如此,相比于已经被拍成一百多部电影电视作品的黄飞鸿,叶问系列的电影的数量真的可算是小巫见大巫。而关于叶问①这个历史人物的影视作品的后续创作,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推陈出新。

纵观这五部“叶问”系列电影,我们大体先将其划分为两派,以叶伟信和邱礼涛为代表的叙事电影派,和以王家卫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电影派。叶伟信和邱礼涛在讲述叶问这个人物上所用的叙事手法、画面表现、场面布景等方面颇为相似,而王家卫则将叶问这个人物放置在一个个美轮美奂的光影

①叶问(1893—1972),本名叶继问,7岁拜“永春拳王”梁赞的高足陈华顺为师,为陈华顺的封门弟子。陈华顺过世后随梁赞之子梁壁习武,1950年赴香港。其弟子中最出名的便是让中国武术闻名世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龙。

变幻中加以表现。从叶伟信和邱礼涛的叶问,再到王家卫的叶问,我们看到了一个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跨越的新高度。所谓“叙事电影”就是指以文学剧本的故事为主导来创作电影,电影的故事情节饱满而厚重;而“奇观电影”则不是讲故事的叙述放在主导地位,而是将华丽的图像生产放在了电影创作的主导地位。所以,在叶问系列电影中,我们也看到了叙事电影和奇观电影两派的相互碰撞。

一、完整叙事与碎片化叙事

有关电影叙事的研究最初是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电影叙事学借用了格雷马斯②等人的理论模式,将其用来解决电影中的叙事结构。于此同时,电影叙事学又借鉴热奈特的有关学说,来研究电影叙事文本中的叙事事态、叙事格式、叙事语态、叙事角度等问题③。从此开始了电影叙事的研究。

电影的叙事即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史洛米斯·雷蒙-柯南(Shlomith Rimmon-Kenan)把故事定义为“按照时间顺序而排列的一系列事件”。她继而把事件定义为“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④。而在叙事电影中,讲故事成为了电影构成的主导力量,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成为了电影所要表达给观众的首选。叙事电影同小说一样,有起因、有经过、有高潮、有结局,这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在叶伟信和邱礼涛的四部“叶问”电影中,分别讲述了四个完整故事。

叶问本人出生于1893年,卒于1972年,他生活的年代正是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后,而叶问也经历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抗日战争、英国殖民香港等事件,正是中华民族处于危难的时刻,而这些大事件也在叶伟信和邱礼涛的四部电影中有所体现。二位导演以当时的时代为背景,将主人公叶问置身于那个国家背景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民族国家叙事。民族国家记忆的时

②Algirdas Julien Greimas(1917.3.9-1992),立陶宛裔语言学家,主要著作有《结构语义学》、《论意义》、《论意义II》、《符号学词典》等

③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④Rimmon-Kenan,Narrative Fiction,P.15

间扩展和空间表达,正是当下电影电视剧关于民族和国家叙事的主要表现形态。在这四部影视作品中,两位导演也将人物、国家、民族危难、时代符号有机的融合在电影叙事中。从广义的角度讲,国家是指拥有共同语言、文化、种族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在这个定义中,一个国家没有具体的边界;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地理的范畴,国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语言、地理区别出来的领土。民族和国家是两个相辅相成的个体,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只有形成了国家的民族才拥有更高的品格,民族不是为了产生国家而存在的,民族是由国家创造的。”由此可见,在当代创作中,民族国家叙事向来是表达的重要主题。

在那个战乱的时代背景下,《叶问前传》、《叶问I》、《叶问II·宗师传奇》以及《叶问·终极一战》四部影片对于国家叙事的把握的很是到位,影片中不仅反映出叶问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还逐一交代了当时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风貌、社会乱象、以及殖民者的丑恶嘴脸。《叶问前传》中以日本侵华战争前夕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叶问从小拜陈华顺为师,在陈华顺逝世后去香港念书结识梁壁并学习武艺,最后与日本人的一战正式完成了一个英雄人物的认同。在《叶问I》中,时代背景转向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身居广东佛山的叶问在与日本人的斡旋中再一次完成了英雄身份的认同,影片末尾与日本军官的露天比武,使叶问由一个武侠成长为以为民族与国家的英雄人物。纵观《叶问II·宗师传奇》,我们不难发现故事顺接了上一部影片,从上一部影片末尾叶问受伤离开佛山开始讲起,讲述了叶问辗转到香港后的生活现状。当时的时代背景是英国殖民者治理香港,百姓生活在殖民统治之下苦不堪言。叶问这一次的对手换成了英国拳王,在与英国拳王的最终对决中,叶问又一次的正明了自己的英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进,叶问也已经进入暮年,而一部《叶问·终极一战》则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叶问在香港的生活状态,这一次来挑战的则变成了地下黑拳组织。

在这四部影片中,我们都能看到导演关于民族国家叙事的影子。导演借

助这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利用我们的历史记忆,将那个年代的故事进行再创作,对传播我们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以及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中,我们看到了王家卫导演一贯的影片风格——那种支离破碎的后现代主义叙事风格。利用不同的手段进行重述和整合的做法无所不在,这也是人们谈论最多的后现代派文化生产的特点之一⑤。叶问的故事被拍成了各种故事情节的影视剧作品,怎样才能推陈出新是众多导演所思考的问题,而王家卫可以说做到了。了解王家卫这位导演的人不难发现,在他以前的众多影视作品中,都充满了那种后代主义的叙事风格。这种叙事风格跟其他完整叙事的影视作品相比,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地方。在王家卫先前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特点,首先是零散化的故事情节,其次是美轮美奂的色彩标识,最后还有大篇幅的人物内心独白与画外音的应用。而这些特点,也在《一代宗师》中有很明显的体现。

《一代宗师》相比也王家卫的其他电影作品来说,叙事手法和叙事风格已经有了一些改变,故事更加的具有完整性。但虽说如此,还是无法掩盖他那种后现代主义的叙事风格。在《一代宗师》的故事设置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故事模块,虽然没有完整性,中间可能无法关联,但也基本对影片的整体理解不会造成太大困扰。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叶问少年拜师、金楼会师比武、八卦咏春两派对垒、日本入侵中国、宫二为父报仇等片段式的故事情节。在观影过程中,观众可能对剧情的起承转合没有什么记忆,导演需要观众记住的就是影片中的某一个镜头,某一句台词,某一段故事,或者某一个场景。由此看来,以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电影,已然成为奇观电影的代表作品。我们在影片中,感受到了王家卫破碎的时间、破碎的人物、破碎的空间、破碎的情节,这就是他电影独到的风格。与普通叙事电影惯用的完整的剧情和扑朔迷离的悬念相比,王家卫吸引观众⑤罗伯特·艾伦《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2页

的方式则是被淡化的情节,其中还夹杂着人物内心的独白,那种欲言又止的感觉给观众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观众看完了《一代宗师》,可能记住的只是那句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可能记住的就是金楼里富丽堂皇的装饰,也可能记住的仅有武打过程中的一瞬。

以叶伟信和邱礼涛为代表的“叶问”叙事电影,以及以王家卫为代表的“叶问”奇观电影,当他们逐一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看到了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一个新跨越。同样的人物,同样的故事,有不同的叙事手法,便产生了不同的评论声潮、弗里德里克·杰姆逊认为,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这样转变,就是从蒙太奇向东拼西凑的大杂烩的过渡,后现代作者特质之一便是碎片式的讲述方式,没有所谓的相连性,只有碎片与碎片间的粘合。

二、叙事电影与奇观电影的画面处理效果

(一)雨水

雨水,是每一位导演所偏爱的“道具”,雨水可以用于爱情片的热吻,分别时的背影,武打的场面等一系列剧情中。在叙事电影《叶问·终极一战》与奇观电影《一代宗师》中,雨战也成了武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邱礼涛的《叶问·终极一战》中,叶问与地头蛇的最后一战被安排在了雨中进行。风雨交加,恶略的环境因素,再配上二人你来我往的打斗,使得这场对决更有看头。打斗过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而恶略的天气又将风险增加了几分,为影片的结局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给观众留下一些悬念并产生紧张的心理。

在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中,开场就是一场极具观赏性的雨战。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利用慢速摄影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可以说美丽的武打场面。在这场雨战中,导演运用了大量人物面部、手部、腿部、以及道具、雨滴等的特写镜头,重点表现在打斗过程中局部产生的微妙变化。而且导演还偏爱慢镜头,一招一式的动作运用了大量慢放镜头来表现,快慢相结合,产生了很强的节奏感。而在这些特写镜头与慢镜头的表现中,雨水的呈现也是相当

的到位。我们可以看到慢慢滴落在地上的雨滴,从人物身体上流过的雨水,打斗时划破的雨幕,以及雨水在空中无规则飞溅,导演用特写镜头与慢镜头去表达这些雨水,使得雨滴在画面中极具质感,在光影效果的推动下,显得晶莹剔透,为武打动作与剧情发展带来了震撼的效果。

王家卫导演在影片中不惜戏份安排了大量的雨中打斗的情节,除开场中叶问的雨中大战以外,还有马三在雨中打斗的场面,也极具观赏价值。

(二)慢镜头

与叶伟信和邱礼涛的电影相比,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中运用了大量的慢镜头,通过慢镜头来渲染影片的气氛。

在叶伟信和邱礼涛的“叶问”电影中,我们看到在武打场面的表现上,时常也会加入几个招式的慢镜头,以平衡快速打斗过程中的节奏,缓和观众观影的视觉体验。而在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中,开场3分15秒的雨中大战,中间总共用了41个慢镜头,在这些慢镜头中有超过半数的特写镜头。这些慢镜头穿插在快切的武打动作之中,能起到缓冲观众视觉的效果,再加之与特写镜头的相互配合,营造出了极具观赏效果的画面。例如雨滴从帽檐滴落,衣服的边角划过雨幕时雨水从衣服上飞出,双脚落地时溅起的水花等,都是极具美感的画面。

(三)色彩

传统的叙事电影有着其自己的特点,在克拉考尔⑥看来,“传统电影的本性就是对物质现实的还原”,这不仅是传统电影的特性,也是几乎所有电影做追求的目标。在叶伟信和邱礼涛的“叶问”电影中,每一部电影都有一个完整意义的故事,有一个完整故事应该具有的所有元素,都讲述了一个英雄认同的过程。而在电影的色彩方面,四部影片从头至尾的色彩基调大致相同。在表现武打场面的戏份中,通常都采用冷色调的色彩。而在一些生活场景的

⑥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egfried Kracauer)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著有《电影的本性》、《宣传和纳粹战争片》、《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

戏份中,经常会采用暖黄色的色调,不但能够使画面更具有历史感,而且还与温情的生活感觉产生呼应。

而在奇观电影中,与普通叙事电影相比,色彩则更具有标识性。叙事电影最注重的是剧情的表达和故事的完整性,而碎片化的奇观电影则更加重视触动观众一瞬间的感动。所以,奇观电影在色彩处理方面会更加的精细。回顾过往的电影,我们会记住《英雄》中那满地红叶的场景,《满城尽带黄金甲》里黄色的菊花以及黄金战甲等,这些具有标识性的颜色都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大概不会记得当时的打斗场面的主人公是谁,当时的一招一式是如何排列组合,但这个颜色,是我们无法抹去的记忆。

色彩具有标识性是王家卫导演的一贯风格,在《一代宗师》中也不例外。在2个小时的影片中,色彩的也是将剧情分割开来的重要手段。在影片的开场,就是叶问的雨中大战。这场雨战里,由于剧情被设计在夜晚的雨中进行,而且画面里的所有人物都身着黑衣,所以在这一段导演运用了近乎黑白的色调来叙事。王家卫认为,色调的运用必须要根据人物的心理含义和色调的价值去选择。所以雨中大战这场戏选择近乎黑白的色调,也是为了迎合剧情的紧张气氛。在影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场景就是“金楼”,金楼为何唤作此名,就是因为其内部装饰金碧辉煌。而在金楼内的画面,导演在选择色调时选择了暖黄色为基础。暖黄色不但能够与金楼的色彩基调相吻合,也能凸显出历史的颜色,给人一种老旧的画面的感觉。金楼的色彩设计可谓是煞费苦心,以黄色为基础,点缀着红色、绿色等宝石的颜色,将金楼内饰的奢华感觉发挥到极致,也正应了影片中那句话“千金散尽”。

宫二这个人在剧中的心理情绪一直是沉静的,剧中的对白不是很多,但句句能够点透主题,而且在对话过程中基本没有什么面部表情。在宫二选择为父报仇的那一瞬间,她放弃了作为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婚嫁。如此性格的女子,一起富有了男性气质的女子,当然服饰也要跟剧中其他的女性形象有所区别。金楼中是女性形象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那里的女子各个动

作妩媚,身着色彩各异的旗袍,俨然一副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反观宫二的装束,从头到尾都是黑色旗袍,黑色的棉衣,也许只有黑色能够反映出她这个人物的心境。黑色,神秘、悲凉、沉重、暗藏力量,而这些关键词,在宫二的身上都能找到。当宫二身着黑衣站在一望无际的白雪中时,当时的画面感变得那么空旷,意味深长。

视觉文化

1.视觉文化的概念 1913年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提出,以电影为代表。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样式,成为视觉文化崛起的表征。 较之于口传文化与印刷文化,电影主要是一种以影像来传递信息的视觉文化。 电影并不直接等同于视觉文化,电影史视觉文化的诸多表征之一。 视觉文化的概念(名解) 其一,视觉文化概念是指一个文化领域或研究对象,它不同于词语的或话语的文化,其中视觉性占据主因或显赫地位,所谓视觉文化就是当代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性现象,它与后现代和消费社会密切相关。其二,视觉文化也可以用来标示一个研究领域,或是广义的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研究。 图像的劣根性:浅薄化、粗鄙化、平面化。 2.解析视觉文化的当代发展趋势 ①视觉性成为文化主因 当代文化或文化中的高度视觉化,就体现在对视觉性和视觉效果的普遍诉求上,从广告形象到影视节目,从印刷图像到服饰、美容、建筑、城市形象等形形色色的视觉图像无处不在。 当代文化高度视觉化把可视性和视觉快感凸现出来,这就从根本上摧毁了许多传统法则。在“眼球经济”时代“被把握为图像”的东西才是充斥着权利和影响的东西. 视觉因素一跃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要素,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当代文化不仅体现出高度视觉化的特征,而且是一种普遍视觉化,即是视觉化对非视觉化领域广泛的“殖民”。 ②图像压倒文字 如今图像更具优势,更有吸引力和诱惑力,读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在印刷中图像凌越文字占据了主导地位,就电影和文学而言,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进一步强化了小说文字描绘的图像化倾向,在读图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 读图时代(名词解释) 从广义上说,读图时代这一表述揭示了图像成为我们阅读的主要领域。从狭义上说,所谓读图,就是指印刷物本身的图像化趋向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把我们从抽象的文字解读中“解救”出来,转向了种种直观生动的图像。 图像淩越文字,表明了视觉文化不同的特性。 ③对外观的极度关注 历史的看,没有那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对日常生活的种种外观如此关注。 身体作为人的肉身外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视觉文化意义。身体文化催生出身体产业 凡视力所及之物,总是这样或那样的要求着视觉快感。 ④视觉技术的进步 人的视觉不断发展,不断延伸,可视性要求与视觉快感的欲望不断攀升,导致了新的视觉花样层出不穷。 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 视觉技术的变革还导致了虚拟现实的出现和传统观念的深刻变革。 3.视觉范式的历史演变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他认为,画家心中有某种“图式”制约画家 视觉范式(名词解释): 范式也就是一整套关于特定科学理论的概念、命题、方法、价值等。视觉范式,亦即特定时代人们的“看的方式”。 ①从不可见性到可见性 启蒙;真理就是“开启”与“去蔽”(海德格尔) ②从相似性到自指性 图像符号与显示的关系从相似性关系到非相似关系的转变 ③从重内容到重形式 英国美学家克利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会激起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他写道“有意识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打破艺术边界,是现代视觉艺术发展的产物。(填空) 蒙德里安(现代)与波洛克(后现代)

宫崎骏的电影叙事风格

宫崎骏的电影叙事风格简析 2011级播音主持专业闫金良2011013419 [摘要]:宫崎骏电影以其独特的情节结构、流畅的镜头、逼真传神的绘制、悠扬动听的音乐、性格丰满的人物、异彩纷呈的时空背景、意义深刻的隐喻意象赢得了全世界无数观众的喜爱。从叙事要素、叙事动力、叙事基调等三个角度对宫崎骏动画电影进行简明的叙事学分析,加深对宫崎骏动画电影叙事的理解。 [关键词]:宫崎骏,电影叙事风格,人文叙事。 叙事无处不在,它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说话、学习、思考、读书……可以说都有叙事的影子。所谓叙事就是“叙述事情:叙事文、叙事诗、叙事曲。”1对于叙事,最简单的意思,就是对于故事的描述,在文学等其他领域叙事更多的倾向于纸质的文本上,在本文所要研讨的影视叙事则更多的体现在荧幕上的导演和编剧通过整合电影的各种要素,进行故事的讲述。 从电影角度讲,电影叙事学与文学叙事学一样,也是当代叙事学的重要分支,同样有着在本节课上所学到的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背景。本文将通过对于宫崎骏的相关具体作品的分析,剖析其电影组成因素,来总结宫崎骏的电影叙事风格。 一、电影叙事理论基础 电影理论家麦茨认为电影的主题是叙事的艺术。电影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极为重要的艺术叙事方法之一。用光与影讲一个故事,首先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故事素材,其次要创作讲故事的方法,最后要有独特的电影叙事方法。 1、电影叙事的分类 电影叙事理论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种理论方向。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39页

“一是以麦茨为代表的以建构电影‘句法学’或曰‘大组合段’为主要研究特征的电影叙事理论,可称之为‘语言结构表意说’。 二是以艾柯、沃伦为代表的主要着眼于电影影像符号学的电影叙事研究,可称之为‘影像符号编码说’。 三是被人们称之为第二电影符号学的电影叙事理论,这一层面上的论说较为庞杂,表现出从结构主义向精神分析、意识形态分析、修辞分析、女权主义分析等方面转化的研究指向。 四是以米特里、波德威尔为代表的带有综合色彩的电影叙事理论研究,可称之为‘叙事美学与艺术说’。”2 通过上述理论体系的罗列可以看到,在电影叙事的分类里更多的倾向于对于电影本身所蕴含的社会、人文、自然内在意义的理解,以及通过镜头将这份理解传达出去,而在传达的过程形成了独特的传达方法即不同的电影叙事方法。 2、电影叙事的内涵 电影叙事相对于传统的叙事不同,电影叙事的过程是声音、对话、旁白、光影、色彩、字幕的综合性立体叙事,因此电影叙事的内涵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应用的体系。它涉及到声音与画面,言语与画面,蒙太奇组合等等的问题,电影的叙事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内涵也是一个统一体在和谐有效前提下的综合呈现。 3、导演风格创意与构想 风格一词是一个用到极多的词语。它指“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3电影导演的风格则指电影导演在影片整体上所呈现的具有代表性的电影艺术类型具体来说,风格体现在艺术作品的诸要素中。它既表现为艺术家对题材选择的一贯性和独特性、对主题思想的挖掘、理解的深刻程度与独特性,也表现为对创作手法的运用、塑造形像的方式、对艺术语言的驾驭等的独创性。真正具有独创风格的艺术品能够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成功地实现艺术家个人特有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等与欣赏者的交流。 “电影导演是电影叙事的二度创作,即影片拍摄集体创作的组织者、领导者。”4导演工作贯穿影片拍摄、制作的全部时期,导演对于影片的制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导演的创意和构思是指导演对于文字剧本或者文学作品的一种新的解读和呈现。导演在这一环节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一个对于艺术和生活有着极强的解读能力的导演对于作品的雕琢是及其重要的。 2李显杰.《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11月第38卷第6期 3https://www.doczj.com/doc/662764899.html,/subview/136139/5118722.htm?fr=aladdin 4林洪桐.《电影化叙事技巧与手段》[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一版

3第二章 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

第二章叙事与奇观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电影?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 1.获得快感:通过影视媒体获得审美的、愉悦的与情感的体验。 2.获得信息:通过影视媒体获得信息、知识、提高理解能力。 3.获得逃避:通过影视媒体减轻由个人、职业或社会问题带来的压力。 4.获得陪伴:通过影视媒体解除孤独、寻求陪伴。 我们为什么爱看电影 1.快感影视作品中的快感来自于奇观、逃生体验、两性关系、秩序与均衡、惊奇与幽默的某种组合。 2.信息娱乐不仅来源于快感,也可以从信息中获得。这种娱乐的获得常常表现在满足人类的好奇心之中。 病态好奇:禁忌、恐怖、异类 健康的好奇:探索未知世界 3.逃避在影视剧中暂时忘掉充满压力的现实世界,是产生娱乐的另一心理机制。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每周上座人数达到8千万。 二战期间:美国电影院的观众每周高达八千五百万。 4.陪伴影视也通过给人们提供一种精神伴侣,从而带来娱乐的效果。 陪伴关系:主动的被动的陪伴与逃避 娱乐的最终实现 故事——叙事 视听(图像、声音)——奇观 一、叙事 (一)关于叙事 叙事原本是一个文学概念,从文学的意义上说,叙事的目的旨在叙说事件。 叙事的两种形式: ①依照编年史过程简单叙事; ②依照情节安排叙事,体现出某种艺术法则和形态。 文学叙事的要旨在于艺术地安排情节,把原本平常的事说得引人入胜,也就是讲故事的艺术。 (二)关于叙事电影 电影作为视觉艺术,本身就有语言和视觉形象两个方面。 叙事电影:指突出叙事因素,以叙事性作为话语模式的电影。 叙事电影的起源:戏剧 从历史角度看,电影与戏剧关系十分密切,而戏剧在相当程度上更带有话语特征,因而传统电影也带有很大的话语中心特征。 叙事电影的特征:叙事因素超过视觉形象因素,以文学性为内核 具体特征: ①突出戏剧冲突、讲究情节; ②语言对白有非常重要的功能; ③强调剧本、对白、画外音、剧情结构 (三)电影如何叙事? 电影的叙事性最主要地呈现为电影的蒙太奇处理,更准确地说叫作叙事蒙太奇。 什么是叙事蒙太奇? 按照某种叙事性(逻辑(因果)或者时间的顺序,把不同的素材或画面组合成一个合乎规则的完整体,进而传达出特定的意义,产生戏剧性效果的电影剪辑手段。 叙事蒙太奇的基本原则: 时间顺序(前后关系) 逻辑的必然性结构(因果关系)

宫崎骏动画电影风格评析

一、宫崎峻其人: 宫崎骏,日本动画大师。生于1941年。 我想,关于他这个人,知道这些就足够了。 二、宫崎峻动画: 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说“宫崎峻”这个名字,只是简单看看下面的清单吧,(有兴趣的话)你可以比较一下不同的中文译名,看看你比较喜欢哪种翻译方式。如果你恰巧知道宫崎峻,又恰巧看过他的动画,欢迎回贴,讲讲自己的感想! 宫崎峻动画作品一览: 1968年:《太阳之子》(又译《太阳王子》) 1973年:《熊猫之家》(又译《熊猫家族》) 1978年:《未来少年科男》 1984年:《风之谷》 1986年:《天空之城》 1988年:《龙猫》 1988年:《再见萤火虫》(又译《萤火虫之墓》、《萤火挽歌》) 1989年:《魔女宅急便》(又译《小魔女限时专送》) 1991年:《岁月的童话》(又译《回忆点点滴滴》) 1992年:《红猪》(又译《飞天红猪侠》) 1993年:《听到涛声》 1994年:《百变狸猫》(又译《平成狸合战》) 1995年:《侧耳倾听》 1995年:《On your mark》 1997年:《幽灵公主》(又译《魔法公主》) 2001年:《千与千寻》 2002年:《猫的报恩》 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 loading... 三、我眼中的宫崎峻: 为便于表述,请允许我对宫崎先生使用一下归纳法。 宫崎峻先生是一位: 1、老头 2、日本人 3、以动漫为终身事业者 4、童心未泯者(所有的动画主人公皆为少年,甚至幼儿。这要求他不能不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 5、力量崇拜者(神奇的超现实力量往往贯穿于宫崎峻的大部分作品中) 6、完美主义者(宫崎峻动画的场景总是宏大而又细腻。当一个人能把一对反义词,如大与小,美与丑,宏大与细腻结合到一起时,我们只能说,这个结合本身就是完美的) 7、飞翔的幻想者 我想详细解释一下这最后一点。在宫崎峻的所有动画作品里,仔细回想一下,相当多的作品都涉及到飞翔。从《千与千寻》中千寻与白龙从空中飞落,到《天空之城》中少女希德的飞行石;从《风之谷》中娜乌西卡的御风飞行术,到《魔女宅急便》中神奇的飞天扫帚,

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

113 2010年最热门的事件毫无疑问是微博在大陆地区的全面落 地开花。微博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介入了我们生活,成为老百姓 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微简历”、“微小说”等等昔日对时空有着 严格限制的文字体系与艺术形式,也纷纷加入了“微”的行列, 其中也包括让人耳目一新的微电影。这之中的佼佼者有《老男 孩》、《赢家》、《指甲刀人魔》、《天堂午餐》、《一触即发》等等, 这些优秀作品短小精悍,叙事较为完整,在网络上均有千万次 的点击量,在传播效果上远远超过了其他媒介。根据新华社的 报道,今年五月,微电影节也已经在北京成功举办,有百余部 微电影参与了角逐,并且评选出了最佳微电影《小心,我爱 你》……这一切都在向我们预示着微电影的光明前景。 一、微电影的产生背景与定义 当代法国哲学家利奥塔认为,后现代时期的特点是从大叙事到小叙事的转变,这一转变在媒体研究中的回应就是从“广播”(broadcasting)到“窄播”(narrowcasting)的转变,就是精品销售而不是杂货拍卖的时尚,就是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审视边缘性成长的视角[1]。以一种没有道德意向的说教形式来表达文化差异,这是有目共睹的现代滥调[2]。当后现代遇到了同样以解构和碎片化为乐的互联网络,人类的艺术文化必然会激起巨大的回响。在麦克卢汉成功预言“媒介即信息”与人类“地球村”之后,我们也看到,主流文化(主旋律),精英文化(艺术)和大众文化(娱乐)被杂糅在了一起,文化生态日益多元,权威和指示性话语被日渐消解,取而代之的却是各种各样的只言片语。 中国的电影发展也是一样,从家庭伦理到国族情怀,直到第五代的黄土寓言之后,已经再没有一个统一发声的群体,而是以不同导演为代表,有着不同的价值诉求。电影不再是严格的90-120分钟的、制片厂体制下在电影院播出的完整产品,而可以是时长不固定的、极其个人化的、在网络上随意点击就可收看到的片段。 后现代文化的标志是文化工业的出现,消费意识深深植入了人们心里,多元价值取向让艺术生活化,艺术大众化,同时生活也艺术化了。快速复制是这一时代的关键词,这也便是微博中的“转发”功能。超现实主义的电影作品如英格玛的《MEACULPA》,音乐混杂,画面梦幻,用暗示、对比、隐喻、象征、镜头的抽格升格等蒙太奇式的手段以及虚构、快节奏的剪接,手持摄影、纪实等等方式,营造出了别样的艺术氛围,而且这些电影的速度都要比传统电影快,极其重视视觉快感,因此让人目不暇接,血脉贲张[3]。  陈凤军曾经撰文说: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 秒-3000 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 天或数周)”和“微规模投资(几千元-数十万元/部)”的视频短片[4]。而网易微电影节对微电影的限定则是:微电影不同于草根拍客作品,它有一定的创作门槛和较高的制作水准,并要求以创意取胜,而且更便于随时下载和观看。 因此可以说,微电影是在后现代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网络与电影(电视)互动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电影形式。这种电影的时长、投资、制作规模都比传统电影短小,但又制作精良,不同于普通的DV短片。 二、微电影的叙事特点 法国文学理论家布雷蒙在重新审视俄国形式主义代表普罗 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 文/张高伟 微博大行其道的今天,微电影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微电影不是简单的“DV作品”,它也不同于商业化的广告与音乐电视(MV),可以说,微电影开创了一种网络影视叙事的新模式。尽管微电 影在当前有着强劲的生命力,但是依然有自身的一些缺陷。时间的限制使它不可能在电影院的院线生存。 微电影的这种艺术形式注定了要与广告联姻,但是假如整部电影都成为广告的附庸,那么微电影也将失 去思考的力量与社会关注的价值。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影视艺术的融合,微电影将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投 入到新媒体的竞争之中。但更重要的是,它还需要广大电影工作者与电影理论家的指导,使其健康、有 序地发展。 《天堂午餐》剧照《老男孩》剧照 文学与传播

电影

中国传媒大学为2010年电影真题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十七年电影是指____年之间的电影 2维尔托夫提出的电影理论是________ 3爱恩汉姆的《电影作为艺术》用了_____法研究电影 4《出租车司机》的导演是_____,他的《无间行者》来源于香港的《____》 5《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导演是________ 6青年导演宁浩的《____》是首个票房过亿的青年导演 7钟惦棐发表的一篇文章《_____》,因而被打成右派 8《**家庭》《烈火中永生》的导演是____,片中女主角____曾获得莫斯科电影节奖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0分) 1乔治。萨杜尔 2物质现实复原理论 3《教父》 4样板戏电影 三、简答:(每题15分,共30分) 1近年来好莱坞采用了诸多中国元素,请分析其运用和策略 2谈谈当代青年导演的创作和成就 四、论述:(60分) 01史论:中国本土戏剧尤其是京剧对电影影响很大,试结合某一时期具体影片为例,结合申述中国电影民族化问题 02创作:在创作中,导演和摄影师运用了什么造型手法构建视觉语言 03表演:谈谈表演中的即兴创作 04制片:本年度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3件热点大事 真题】2010年综合考试(艺术学)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榆树下的欲望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剧作家() 2、《白毛女》的执笔是丁毅和() 3、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 4、《亚威农少女》的作者是() 5、影片《悲情城市》的导演是( ) 6、《威廉退尔》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家()的代表作 7、新凤霞和赵丽蓉为代表人物源于唐山的剧种是() 8、《党同伐异》的导演是( ) 9、中国电视剧的最高政府奖是() 10、《中国艺术精神》一书的作者是()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主题思想的表现手法

泽,更曾加了它的神秘色彩。 (二)别具匠心的造型: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以其丰富的造型取胜,临沂地区的龙山文化黑陶造型更是千姿百态,别具匠心。主要以变化多样的复杂造型为主,简单明了的造型较少,但都端庄典雅、质地细腻润泽。现馆藏于临沂市博物馆的一件黑陶单把杯(国家二级文物),其造型设计奇特。口微敛,颈略内曲,饱满圆润的鼓腹,下收为平底,犹如丰满含蓄的少女般亭亭玉立,使其显出秀美韵致的风格。宽带式把自腹向上弯弧,高出口沿与口内壁相接,如一股清泉由杯中溢出。弧线与曲线的呼应,形成新的平衡,使其符合使用功能的同时,更具形式美感,体现当时高超的制陶技术和独特的审美意识,是龙山文化时期临沂黑陶杰出的代表作。 (三)同中求异的装饰效果:临沂地区出土的龙山文化黑陶的装饰在于注重器物质色的薄巧秀美,以简单朴素大方,造型稳重而不失灵巧,整体统一中略加装饰以求变化等特点。就其装饰效果总体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纹饰,如:临沂地区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的纹饰有而不繁,略加点缀就极其生动,富有韵味。其装饰纹饰多以弦纹、竹节纹、凸凹纹等最为常见,尤其是竹节纹的制作工艺水平极高。它是用纯手工在0.5毫米厚的坯体上均匀分布竹节纹,并求得均等的效果。做工精细规整,且变径处理自然得体,绝无因纹饰分布不当而造成扭曲变形外观缺陷之感。精美绝伦的竹节纹饰对商周以后的青铜器制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许多的青铜器都采用竹节纹来为其做装饰。二是附件,临沂地区出土的龙山文化黑陶的附件造型独具特色。器身一般多将泥条压成平行的条纹,略加以变化进行装饰;有的器身很简单而提梁部却十分精巧别致;尤其是常见的黑陶贴塑鼓钉、盲鼻、捏塑鸡冠耳等别具匠心的装饰工艺令人惊奇和赞叹。三是镂孔,它是龙山文化黑陶最具特色的一种装饰方法,主要用于蛋壳黑陶高柄杯的腹部及鼎足与豆足上。虽然临沂地区龙山文化黑陶的装饰镂孔技术运用的不是很多,但就蛋壳黑陶之精品—— —高柄杯就足以说明其工艺技术的精湛。其腹部器表布满竖向镂孔,孔与孔排列整齐均和、疏密有致,孔径大小均匀,孔型犹如雨滴下落,更增加其美感。器物内壁处理也非常的到位,很少有剔除物堆积在器体内部或堵塞锥孔。每一件蛋壳黑陶作品从内到外都干净利落,没有半点拖泥带水。蛋壳黑陶集各种装饰艺术和制作工艺于一身,是古代陶艺的精华。 临沂地区龙山文化黑陶装饰以简洁、朴实为主要特点的,变化多样的装饰手法与丰富的器物形态有机结合,显得协调而又得体。不仅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当时工匠较高的审美观。 龙山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新石器时代民族文化发展进步的里程碑,龙山黑陶是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顺着龙山文化史的发展脉络,研究临沂地区黑陶的艺术风格特征,以其独特的造型特征、装饰语言以及选料加工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不仅从考古学的角度乃至提高审美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况且从人们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内涵,从美学与生活的融合,从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等角度探讨古代陶器,对中国现代工艺美术汲取本民族文化艺术传统营养,以及从本土化工艺借鉴语言样式的可行性和导向性等方面都极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山谷.走进陶瓷[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 [2]郭青春.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齐鲁文化通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杨永善.陶瓷造型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摘要:宫崎骏的动画作品通过鲜明的表现风格,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而更多的是心灵深处的震撼和反思。古朴、自然的日本文化、富于浪漫色彩的想象、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无一不透露着他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人类为实现永恒的发展,应该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不但提高了作品的品位也使自然和谐的主题思想得到了升华。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电影;主题;和谐;表现手法 现在谈到日本动画电影,则离不开日本的动画人师—— —宫崎骏。他是日本动画界的传奇人物,可以说没有他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逊色。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他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精神开辟了动画产业的新天地。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虽然经常使用幻想、推理、虚构等超现实的表现手法,但传承着的无一不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作品中借助细致入微的笔法、恢宏的场面、奇妙的幻想、纯真可爱的童心、环保主义的自然法则和人文关怀等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巧妙地利用生活用品、自然风光、天文现象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主题思想的表现手法 □青岛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孙淑华 146

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

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流媒体、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微电影逐渐从网络电影中显现出来并成为一个时代的事实、情感的表现形式。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和审美疲劳的时代,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这种在时间和表现效果上融合了电视剧、电影、广告等电子媒介的微电影所拥有的令人血脉喷张的情节发展、中近景镜头的特写、悖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等多种多样的叙事艺术往往受到了年轻一代的热捧和追逐。 这是一个充满了新概念和新定义的时代,微电影从“微化”的时代中凸现出来并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文化。那么到底什么是微电影?微电影是以反映社会问题、追播社会热点、传递人文情感或呼吁人们行动为目的综合运用各种策划、拍摄、剪辑技术等各种手段的时长不超过3000秒的制作成本低、无时空限制的视频短片。 第一,从叙事角度来说,微电影叙事角度往往是多种交叉的。电影的叙事角度主要有三种:全知全能叙事(第三人称叙事)、限制叙事(第一人称叙事),纯客观叙事(第三人称或无人叙事叙事)。而对于微电影而言,其叙事角度是这三种交叉混合的,符合大多数年轻人后现代的艺术审美。例如:微电影《杨妮妮与李娇娇的双重生活》当中,在前2分钟左右都是旁白在极为快速讲述故事情节,交代事情发生的起因,而在旁白之后就是电影的俩个主角的对话了。其实微电影实现的三种叙事角度的不断转换和结合达到了更好的表达效果,既奠定了电影的一个叙事基调又能更容易表达人物的主观情感和电影的主要思想。 第二,从叙事结构来说,大部分微电影的叙事结构都是非线性的,是有悖于传统叙事结构的。一般电影的叙事结构主要有:因果式(戏剧式)线性结构、回环式套层结构、缀合式团块结构、交织式对照结构、梦幻式复调结构等。作为有悖于传统叙事结构的微电影,其叙事结构往往是非线性的,大部分运用回环式套层结构和交织式对照结构居多。仍以微电影《杨妮妮与李娇娇的双重生活》为例,电影以杨妮妮与李娇娇这对从未见过面的双胞胎为了给自己单亲家长找伴侣而开始讲两条线索交于一点,而以交换生活为原因又分化了两个线索并由此展现了两种不一样的生活态度,形成了两种鲜明的对比。最后电影以破裂的家庭重归于好为结局将两条线索重叠在一起,这部微电影可以称作微电影中交织式对照结构的典型了。再如微电影《少年》,该电影以讲述一对少年情侣在广阔的芦苇荡从甜蜜到报复杀害的故事。影片中出现大量的穿插在故事情节中的对茫茫苇荡的特写和对少年的面部特写,使得故事被拆分得有些零散但是就是这种零散带来的不确定性却使人思考和紧张。所以,这样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就使得微电影的情节安排比较零散,连贯性不强,而且不够严谨。然而微电影的艺术却因为这个原因可以很好的表现出来,毕竟留白或者不确定性是人们头脑中艺术意识的来源,也是调动观众意识参与的因素。 第三,从微电影的叙事内容上来讲,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传播技术是近几年才进入文化市场的,微电影的目标观众主要是更易于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所以微电影的叙事内容不管是从选题上还是从情节安排上微电影的叙事内容大部分是与年轻一代人息息相关的。 1.从近几年点击率比较高的微电影的内容上看,微电影的选题方向是比较趋于表现社会热点和呈现青年主题的。我大致将微电影的选题分为一下几个类型:表现一代人或一个群体的回忆和情感的类型(回忆型);体现少年时代的美好或种

宫崎骏动漫人物分析讲解学习

宫崎骏动漫人物分析

宫崎骏动漫的人物浅析 一拯救者的角色: 拯救者角色的还有《天空之城》中的希塔,也是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天空之城普拉达是一个人们向往的传说中科技极其发达的世外桃源,这个城市的人们运用自己的科技使整个城市飘浮在空中,而这个城市确是真实存在的。希塔就是这个城市的公主,在影片中她被赋予了具有西方古典美的形象,而这种形象下却像娜乌西卡一样包含着一种悲剧性格。由于飞船毁坏,希塔带着她有魔力的宝石缓缓从天而降,邂逅了巴鲁,巴鲁此后一直守护着希塔,宫崎骏正是想借着巴鲁和希塔来表达每个人在成长的某个阶段都想要去表达的爱和勇气,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虽然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人最终应该回归自我,应该找回这种单纯的爱和勇气。为了拯救世界、拯救全人类,希塔在最后的时刻念出了毁灭咒语,将天空之城拉普达的能量之石毁灭,拯救了人类。 《风之谷》主人公娜乌西卡总喜欢驾驶着她的滑翔机去腐海,久而久之她发现看似死亡森林的腐海及居住在腐海中的巨大昆虫以及群虫之王“王虫”都是为了使污染的大地复原而生的, 当她得知人们为了消灭王虫而将王虫引入全部引入风之谷想把他们烧死时,为了拯救王 虫、拯救风之谷,娜乌西卡牺牲了自己……。

《千与千寻》中的千寻也可以说是一个片中千寻的父母由于贪吃而被神灵变成了猪,为了救回自己的父母,千寻独自一人勇敢的来到汤婆婆的领域工作并且经历了重重困难,在白龙的帮助下终于跟父母团聚。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如何拯救人类的贪婪,片中千寻的父母因对食物的贪婪而变成了猪,无面男因为贪婪的吃任何东西而越变越邪恶,汤婆婆因为对金钱和欲望的贪婪而差点失去自己的孩子……千寻的真诚和善良最终拯救了这些人。 二另类的反面人物 1.亦好亦坏 《风之谷》中的库夏娜和《幽灵公主》中的黑帽夫人可算为一种类型的坏人,她们本来并非坏人,但为了本国人民的生存,加上无知而变得堕落。库夏娜身为军队的统治者有其铁腕、残忍的一面,但面对救其一命的娜乌西卡和本国的国民,她又有其善良的一面。她对培吉特的进攻,对风之谷的占领,对邪恶的化身———巨神兵的复活都源于对“腐海”的恐惧和无知,她以为“腐海”不断侵占人类的世界,给人类带来巨毒和痛苦,为了拯救自己国家的百姓,她以自己残缺的身体誓死要消灭“腐海”,但她最终还是明白了自己行为的恶果,并且虚心改正。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摘要】动画是一门很高深的幻想艺术,可以将现实不可能看到的事物增添一些人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转化为现实,更容易直观表现人们的感情并抒发人们的情感。宫崎骏用其隐晦的笔法和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一个个奇妙梦幻的世界,并巧妙地运用视听语言赋予画面别样的感观享受。本文从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影视动画作品入手,从主题特色、风格特色、视听效果特色三个角度来对其影视动画作品进行艺术特色分析。 【关键词】日本;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 从1968年的《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到2013年的《起风了》,不难发现,在其不同时期的动画作品中都体现着他独特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艺术观。并且,还构筑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宫式世界,干净的画面配上时而空灵、时而轻快、时而震撼的音乐,让人不由自主的深陷其中,发现、体会、探索并深思其中暗藏的人生哲理。更值得惊叹的是,他的动画作品大多以坚强且独立的女孩或年轻女性为主角,以她们独特的视角反映不同题材的故事,把令人反思的讯息融入其中,用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将环保、人生、梦想、生存等要素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作品中,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个

活灵活现的人物,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一、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主题特色 人文主义的深刻体现 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宫崎骏的影视动画作品以关注环境、战争、人生、梦想、真情等为主题,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为主线展开叙述。其前期的作品主要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主,后期的作品主要探讨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主。《风之谷》、《龙猫》、《千与千寻》等都用人物细致入微的演绎展现她们心中极致的爱。 女性主义的完美诠释 宫崎骏在其影视动画作品中善用女性的视角隐晦的去揭示那些被我们忽视的问题——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环境的污染、战争的伤害等。很显然,这些主题恰恰是需要全人类甚至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其影片中的女主角既有女性的柔美与温和,又有在面对困难与危险时的坚毅和刚强,很显然这些人物的塑造成为影片中美好与胜利的化身。《幽灵公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用她们的行动诠释着生活的意义。 宫崎骏通过动画使人文主义和女性主义的主题得到最

微电影的叙事艺术

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 由于自己一直以来都非常 喜欢的陈翔和王栎鑫这两个大 帅哥,所以当他们俩主演的微 电影《暴走》(包括上部和下部) 在优酷网上播出后,我便迫不 及待地上网观看了。刚看完微 电影《暴走》的时候,当时心 里的潜台词就是“什么啊,这故事情节发展得也太快了吧,怎么只有一个高潮,开头、起因和结尾怎么这样短呢?还没怎么看呢,就结束了啊。”后来,又仔细认真地观看了两遍,终于把这部微电影的故事发展情节弄清楚了。微电影《暴走》,主要是以热血青春为线索,教育和引导现代的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选择正确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做一个对得起自己的人;也要相信真爱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个角落,而这个“爱”包括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它不光是指爱情,它还指亲情、友情、兄弟情、姐妹情、师生情等等。这部微电影主要是围绕着陈翔饰演的林亦诚、王栎鑫饰演的程念、刘忻饰

演的苏信、徐唯饰演的程心、刘超饰演的路超等组成的“暴走一班”展开的,将处于十八岁上下的年轻人的那种热血、叛逆、兄弟情义、姐妹情谊、青春的气息等等进行了微电影叙事艺术的加工,传递出了一种“青春是一场战斗,无需借口”的口号,最终将一种所谓的正能量通过微电影这个平台传达给了广大的互联网受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影开创了一种网络影视叙事的新模式。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微电影就是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这部微电影属于广告性质的微电影。随后,出现了很多精彩的微电影,比如筷子兄弟的《老男孩》、甘键的《我爸》等等。在这些微电影中所使用的新的叙事艺术形式是指什么呢?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微电影? 所谓的微电影(也称为微型电影,又称微影)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而且暂时在中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简单来说,微电影的含义有两层。首先,在广义上是指,只要是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上播出的所有自制视频都可以称之为微电影。而从狭义上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视觉文化分析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视觉文化分析 党喜存 200942010108 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觉文化逐步战胜文字印刷文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环顾我们周围,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图文书、身体等都已参与到这一文化的建构中来,并成为视觉文化的重要表征形式。电影作为当前视觉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种表征形式,其借助技术的力量,制作视觉特效,营造视觉奇观,给观众以感官刺激和视觉冲击力而赢得高票房,并逐步完成由传统“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转向。 新世纪以来,在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的推动下,中国电影也表现出明显的视觉奇观,如动作奇观、场面奇观、技术奇观、身体奇观、速度奇观、恐怖氛围奇观等。自张艺谋的《英雄》伊始,《无极》、《夜宴》、《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功夫》、《投名状》、《集结号》、《云水谣》,以及近期的《画皮》、《建国大业》、《风声》、《刺陵》、《风云2》、《花木兰》,甚至是中等成本的《非常完美》、《好奇害死猫》、《夜上海》等都表现出了程度不同的奇观化倾向。再看这些影片的票房,当《满城尽带黄金甲》在票房上完胜《三峡好人》的那一刻,也就是华丽的奇观效果对朴素的类纪录片风格的胜利,这一切似乎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讯息,即,比起以前,观众好像更加青睐那些视听效果出众的电影,于此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的文化在发生着悄然无声的改变。 一、视觉与视觉文化 在人的所有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中,视觉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在讲求效率的时代,视觉比其他感官,图像比其他表现形式具有不可比拟的诱惑力和优越性。电影、电视、摄影、绘画等图像充斥我们周围,刺激着我们的眼球,吸引着我们的视觉注意力,社会进入“眼球经济”和“注意力经济”的时代。 “视觉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在1913年由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的《电影美学》中提出,他说“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之后“视觉文化”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理解和

影视叙事学

影视叙事学

导论: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 宋家玲《影视叙事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稚田《电影语言:理论与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 (美)悉徳·菲尔德,《电影剧作问题攻略》,世界图书出版社 “故事讲述是对真理的创造性论证”,“一般而言,伟大的作家都不是折衷主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使自己的作品严格地聚焦于一个观念,一个能够点燃其激情的主题,一个他毕生探求不断有精彩创新的主题。” (美)罗伯特·麦基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1969年茨维坦·托多洛夫第一次提出“叙事学”(Narratology)这个 术语。叙事学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构成的顾名思义,叙事学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 什么是叙事? 叙:说、讲述、陈述。事:事件,实际存在过的或虚构的事件。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 一个叙事有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叙事是一个双重的时间段落;任何叙述都是一种话语; 叙事的感知使被讲述的事件“非现实化”;一个叙事是一系列事件的整体。 什么是叙事学? 叙事学是研究叙事的本质、形式、功能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故事、叙事话语、叙述行为等它的基本范围是叙事文学作品。简而言之,叙事学是研究“叙”和“事”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学说。故事的存在形态: 口传时代:故事以行吟和说唱的形式存在,以口

迪斯尼电影大全

迪斯尼电影大全 『真實世界歷險記』(True-Life Adventures)一系列紀錄片1937 Academy Award Review of Walt Disney Cartoons 1937 《白雪公主》-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1940 《皮诺曹/木偶奇遇记》- Pinocchio 1940 《幻想曲》- Fantasia 1941 《迪士尼片廠之旅》- The Reluctant Dragon 1941 《小飞象》- Dumbo 1942 《小鹿斑比》- Bambi 1943 《迪斯尼宝藏系列》- Victory Through Air Power 1943 《致候吾友》- Saludos Amigos 1944 《三骑士》- The Three Caballeros 1946 《为我谱上乐章》- Make Mine Music 1946 《南方之歌》- Song of the South 1947 《米奇与魔豆》- Fun and Fancy Free

1948 《旋律时光》- Melody Time 1949 《悠情伴我心》- So Dear to My Heart 1949 《伊老师与小蟾蜍大冒险》- The Adventures of Ichabod and Mr. Toad 1950 《仙履奇缘》- Cinderella 1950 《金银岛》- Treasure Island 1951 《爱丽丝梦游仙境》- Alice in Wonderland 1952 《侠盗罗宾汉》- The Story of Robin Hood and His Merrie Men 1953 《小飞侠》- Peter Pan 1953 《铁剑柔情》- The Sword and the Rose 1953 《沙漠奇观》- The Living Desert 1954 《荒野英雄》- Rob Roy, the Highland Rogue 1954 《原野奇观》- The Vanishing Prairie 1954 《海底两万里》-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1955 《小姐与流氓》- Lady and the Tramp 1955 《非洲雄狮》- The African Lion 1955 《小逃犯》- The Littlest Outlaw 1955 《迪斯尼的宝藏- 原野奇侠大卫克罗传全集》- Davy Crockett, King of the Wild Frontier 1956 《大追捕》- The Great Locomotive Chase

宫崎骏动画的风格赏析

宫崎骏动画的风格赏析 曾炫皓 摘要:宫崎骏是世界公认的动画艺术大师,一个编织着现代童话的老顽童。他的作品对中国的年轻一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世界的动画业做出来巨大的贡献。当电影工业越发的商业化,越发的功利的时候,宫崎骏仍然保持着平淡的心态,将更多的内涵赋予到自己的创作中。宫崎骏之所以可以被称为大师,不仅仅是因其动画精心的画风,丰富的剧情,更是因为他首先将人文主义,将对世界的思考,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对美好品质的歌颂完美的结合到了动画中。 关键词: 宫崎骏;浪漫主义;故事;文化 宫崎骏是世界公认的动画电影大师,他的每一部作品在亚洲都有惊人的销量,并对世界的动画电影界有极大的影响。他的作品第一次将人文主义,将人文关怀等融入动画的主题,并且包含了他本人对于哲学和人生的思考。本文从主体,故事和文化三个方面对宫崎骏的动画风格进行了赏析。 一、主题 不论是早期《龙猫》、《天空之城》、《幽灵公主》,或是《哈尔的移动城堡》、《悬崖上的金鱼姬》、《借东西的小人艾莉亚堤》等较后的作品,宫崎骏的主题都有着明显的浪漫主义风格,并且有着浪漫主义者对于现实的忧伤。这点可以从他电影的色调和颜色搭配看出,不论是风之谷中浪漫的金色麦田,或是天空之城壮丽下透露出的沧桑古朴,还是千与千寻中熙熙攘攘的妖怪小店,都有着明显的鲜艳和浪漫。我看了很多宫崎骏的电影,宫崎骏喜欢描述环境,战争,感情等等,他的浪漫主义导致了电影的结局总是带着希望,即使在《风之谷》中主角为了阻滞王虫而死亡,最后也得到了重生。但是现实的各种阴暗,如人与人的攻心斗角,环境的破坏,战争的血腥,人心的险恶等等,使得宫崎骏在描述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后总是回将我们领入绝望,或是再讲述了一个绝望的世界后带我们领略这个世界曾经的美好。比如天空之城曾经的美好,借东西的小人中相间田园的悠闲与惬意,等等。但是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宫崎骏始终相信人性的美好,始终相信世界会走向美好

世界罕见的十大天文奇观

世界罕见的十大天文奇观 1.乞力马札罗山上的星光 没有月亮的晚上,也正是星星最为清楚的时候.拍摄此景的Dan Heller扎营在非洲4800米高的乞力马札罗山(Mt. Kilimanjaro)上,花了三个半小时的曝光时间取此美景.这张照片中除去帐蓬内闇弱的灯火和呈现绿色的远方城市灯光,地景的亮度大部分来自星光.此景面朝北方,将北极星放在接近地平且在照片的最左边,拖曳的星光划下一道道优美的同心圆弧。

2.黑极光的秘密 黑极光是指正常亮极光之间的暗带,极光的影像经常会记录到这种暗带,却很少有人对它的成因提出疑问。最近科学家利用四个位於地球轨道上名为「星团」(Cluster)的卫星提供的数据进行研究,解开了黑极光之谜。正常的极光是电子或带负电的粒子,沿著地球的磁场冲向地球大气,撞击地球大气分子,使它们电离而发出的辉光.黑色的反极光,则是地球电离层中带负电的粒子,从地球磁场线的间隙被吸出去所产生的现象。这种黝黑的反极光延伸的高度可达二万公里,持续时间有时长达数分钟。上面这张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市(Fairbanks)所拍摄的影像里,可以清楚看到介在正常亮极光之间的一道黑极光。

3.不在星系里的恒星 星系都是由恒星组成的,但是否所有的恒星都在星系中呢?并非如此。利用哈勃望远镜,研究室女星系团的科学家们发现了有600个左右的红巨星漂浮在星系际广袤的空间里.上图是艺术家描画的从这样一个孤独的太阳周围的行星上可能看到的天空,那里的夜空景象与地球上完全不同,地球的夜空充满了恒星-我们银河系的成员,而在那里,正在落下的红色太阳留下的天空中几乎没有任何恒星,所有的只是各式各样黯淡模糊的星系-室女星系团的成员,这一孤独的太阳很可能是在很久以前星系与星系的碰撞过程中被抛出来的。

微电影的叙事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62764899.html, 微电影的叙事研究 作者:姜泽一方姜泽 来源:《新媒体研究》2019年第15期 摘 ;要 ;在生活节奏加快,忙里偷闲的现代社会中,微电影用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观众,满足了当代人民短频快的生活需求。对于微电影的出现,我们不得不探讨其成功的缘由,作为微电影成功的技能之一的叙事,将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对微电影《归来》中的叙事进行探讨,找出其独到之处,期望为我国微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电影;《归来》;叙事 中图分类号 ;G2 ;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5-0116-02 微电影是科技进步下的一个发展趋势,电影的出现满足了大众人民的生活休闲需要。微电影与传统的电影有所不同,它是快节奏下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符合工作强度大、休息时间紧的都市奋斗者的条件,注定在这个时代被接纳。微电影中的叙事结构由于电影播放时间的限制采取了全新的叙事方式和技巧,让其在短短的时间里脱颖而出,以最快的速度吸引人们的眼球,将观众带到电影中,让观众能够产生共鸣。本文将以微电影《归来》为例,分析探讨其叙事方式,研究其成功之处,以为未来微电影事业的发展带来思考。 《归来》这部电影是由华帝有限公司出品,着眼于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注,讽刺不孝儿女以及呼吁孩子们回家看看的一部公益微电影。这部电影叙述了一位母亲常年与一只叫优优的猫生活在一起,她们相依为命,有一天优优跑出去以后再也没有回来,母亲很慌乱,跑出去寻找,却没有找到,便给自己的儿子、女儿打电话却被他们以工作忙为由回绝了,到最后孩子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回到母亲身边的故事。该电影虽然只有极短的十几分钟,却将儿女们对母亲的漠视及母亲失去优优的慌张刻画的淋漓尽致,将人物间的冲突及矛盾呈现在观众眼中,留白的设置进一步深化了人物内心的感受,讓观众们潸然泪下,深刻反省自己,增加对空巢老人的关爱。 1 ;微电影中冲突的设置 从电影叙事发展到现在,一种新的微电影叙事艺术表现形式顺势而生,微电影发展的时代背景、文化环境和传播渠道与传统电影截然不同,在网络新媒体传播语境中诞生的微电影自产生之日起便和传统的电影叙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微电影的叙事是没有开端、发展、高潮 这些过程的,一般一开始就是故事的高潮,在故事情节方面,也很紧张,人物冲突展现得非常明显。电影中的冲突主要是人们生活环境的不同、性格差异、家庭情况造成的一系列矛盾冲突。冲突既打破了电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对电影的叙事结构进行了主次划分,更有利于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