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机移动数字证书应用介绍

手机移动数字证书应用介绍

RFID射频技术方案-

RFID在图书管理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概念及介绍 了解RFID:RFID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它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条码等。俗称电子标签或应答器。 RFID的优点:1.除了天线外之所有组件皆己做成芯片,可有效降低成本。 2.使用无线传能,不必使用电池不用担心电池秏尽的问题(Passive Tag)。 3.芯片密码为世界唯一无法复制COPY,安全性高。 4.可制成各种包装类型,以应用在各种不同场合。 5.采近接式读卡,不用和卡片阅读机直接接触、不用刷卡所以不怕接点脏污及磨损,可放于口袋皮包 内,不必取出就能直接辨识 6.卷标数据可重新由卡片阅读机更改,用完可回收再利用。 7.使用寿命长。 RFID的原理: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 是由卡片阅读机(Reader)与电子卷标(TAG)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Transponder)及应用程序数据库计算机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其动作原理为由Reader 发射一特定频率之无线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用以驱动Transpond er电路将内部之ID Cod e送出,此时Reader 便依序接收解读此ID Cod e,送给应用程序数据库系统做应用。 RFID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把每本图书都贴上标签这样能使RFID能更好的是图书馆的借书、还书方便。当你借到那把书时候别人也能知道这本书以被借走标签还可以反馈信息给管理员现在那本图书缺货。而且RFID的错误率比较低,RFID还可以及时对图书馆的书进行入库。安全门摆放距离更加宽阔,读者进出更加自如。由于RFID安全门不会产生误报,避免了读者与管理人员之间发生不必要争执,融洽了读者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系统的介绍:多年来图书自助借还、快速盘点、查找、乱架图书整理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图书馆的管理及工作人员。西安高歌智能依托强大的RFID技术实力,经过多年研发努力,形成了系列图书馆配套设备,大大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为图书馆应用领域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移动应用开发方向)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应用开发方向)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高等职业教育,大专层次。 三、入学条件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者 四、学制 基本学制三年,最长五年。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创新能力,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掌握JAVA程序设计语言、技术及主流开发、调试和测试工具;具备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上进行移动互联网应用定制、设计创新和管理维护的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实施“双证书”教育,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需要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高级或中级计算机程序员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在校期间3年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过硬编码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软件人才。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如下所示。

六、就业面向、岗位任务及其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嵌入式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数字家庭产品、移动终端、车载信息产品和工业控制等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iPod、数码相机与DVD、汽车导航和娱乐、车载通信、汽车电子自动控制和安全、机器人)中的软件开发、测试、运行管理以及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七、应取得的资格证书及等级 2.职业(专业)技能证书

职业综合素质训练取得规定学分,思想品德操行评定合格,体能测试达标。

九、教学进程

注:1. 标明(●)符号为理论课程,考核方式为笔试;标明(○)符号为实践课程,考核方式为实务考试(含操作、口试、演示、实地调研报告等);标明()符号为理论+实践课程,考核方式为笔试+实务考试。标明(★)符号的表示课程教学利用课余活动的形式执行;标明(周学时+w)符号的, w表示该课程综合实践周数。2.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适合设置了不同办学方向的专业,专业未设置不同方向的,删除此栏。 2.《综合项目设计与开发》为校内或校外实践课程,学生可以在校内完成也可以在校外完成综合项目开发。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后半学期。 十、学院公共选修课程与专业平台课程

浅谈手机app的应用和发展

浅谈手机app的应用和发展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移动APP APP应用资源 APP技术软件开发; (2) 第1章手机APP发展概述 (3) 1.1 APP技术简介 (3) 1.2 App技术的市场现状 (3) 第2章App的技术特点与应用现状 (3) 2.1 App技术特点 (3) 2.2 面向个人消费者应用 (4) 2.3 面向企业和行业应用的APP需求 (4) 2.4 面向电子政务的APP应用需求 (4) 总结: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6)

浅谈手机app的应用和发展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手机品牌越来越多,但其发展是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方便和网络化。以及人们的工作环境、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在随着4G技术的发展而改变,企业市场和政府市场在以后的移动应用市场中有着非常广泛的使用率,个人安全和隐私问题是移动应用程序开发中不能不引起重视的问题。本文重点介绍手机APP的发展瓶颈和应用状况及优势,未来移动APP的发展响应方案。 关键词:移动APP APP应用资源 APP技术软件开发;

第1章手机APP发展概述 1.1 APP技术简介 App是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的集合,可以为手机用户提供相关服务,带来便利,App的全称是application,是指手机的各种应用程序或者应用软件,提供更快的移动应用和服务。在智能手机越来越普遍提升的新时代,手机用户对App类型和功能要求不断提高,3G,LTE极速宽带无线网络在智能移动终端的带动下也快速发展和应用起来,手机应用程序已经慢慢得到普及,人们使用APP的频次逐渐增加,也给企业行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热情,每天的APP成千上万的被开发出来,并逐渐深入各个行业的消费领域,人们在使用电子钱包和外出消费付款上使用特别频繁。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将受到这些app的影响。 因此,App开发的发展前景不断改善,而手机用户对App的需求也在继续蓬勃发展。 App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的发展更加完美,同时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企业在新时代的应用服务继续向新领域迈进,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1.2 App技术的市场现状 自2012年到现在,用户使用手机APP的时间已经明显超过了通过PC锻直接访问互联网的时间,趋势尚未减弱。面对这种趋势,许多制造商和供应商正在积极寻找用户最想使用APP,提高下载和使用,成为APP市场的霸主。 App应用功能的创新与发展,是企业重点发展的方向。企业对于开发App客户端充满了期待和关注,互联网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同时,用户与企业建立了良性的互动和交流,互联网的好处和便利是实现了最理想的模式和状态,这就充分说明了它最理想的发挥。这种新趋势将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使用这种新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App由以前的第三方应用服务平台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应用和接受,淘宝、腾讯、百度等都有相应的软件平台来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和进取精神。用户在使用相应的App进程可以扩展软件服务的可见性,并积累相应的流量。大型企业家发明了App,拥有一个新的软件服务平台,促进手机应用和开发的改进,同时推动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 第2章App的技术特点与应用现状 2.1 App技术特点 随着手机各类样式的增加,其功能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创新,App技术是新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的补充,也是一种新的时代下的发动机和燃料。移动应用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很多领域都将应用这种新兴技术来适应时代的互联网趋势。 一部手机中始终有两个应用程序:基于本地操作的本地APP和在高端浏览器

无线射频技术介绍

无线射频技术介绍

无线射频技术介绍 初识无线射频技术 我们先来看官方的说法。无线射频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是部分产品无需重新布线,利用点对点的射频技术,实现对家电和灯光的控制,安装设置都比较方便,主要应用于实现对某些特定电器或灯光的控制,成本适中。这类系统功能比较弱,控制方式比较单一,且易受周围无线设备环境特别是同频及阻碍物干扰和屏蔽;较适用于新装修户和已装修户。 这也就是我们家庭网络中所提到的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区别。无线网络技术在没有布线的情况下也可以搭建家庭局域网。而无线射频技术也就是通过高频的无线频率(315或433.92 MHz)点对点传输,实现灯光、窗帘、家电等的遥控功能。这类技术对于已经装修好了的用户非常适用,无须预先布线,不会破坏原有家居的美观。 使用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产品,就可以将家里所有的电器串成一个网络,我们这里称它为智能家居无线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我们可以随意遥控,让每个冷冰冰的电器都听命于我们。目前,国内使用无线射频技术的厂家有波创、清华同方、百通以及西格等。 如何让家电听命于我们? 家里的电器设备很多,灯光、冰箱、空调、电脑、家庭影院……有些属于本身就带有遥控能力的,比如空调、电视机……有些是不具备遥控功能的,比如热水器、微波炉、电饭煲、冰箱……而不同的遥控设备又带有不同的遥控器,相互间又不能通用,于是家里光遥控器就有四五个。那么如何遥控不具备遥控功能的设备?以及如何让一个遥控器实现多个遥控器的功能呢?从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产品是能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但他们是如何实现的呢? 智能家居无线网络主要包括了一个家庭网关以及若干个无线通讯子节点。在家庭网关上有一个无线发射模块,每个子节点上都接有一个无线网络接收模块,通过这些无线网络收发模块,数据就在网关和子节点之间进行传送。 1.家庭网关 家庭智能网关就是家庭的一个智能化控制中心,带有嵌入式处理器和Arm linux操作系统;具有可触摸的TFT液晶显示屏(5~10英寸);有14路报警点输入和2路报警控制输出,发生警情时可通过网络或电话报警;通过网关上的无线射频模块与网络中各子节点进行通讯,实现家电控制;内置了Web server,通过Web方式实现家电的远程控制。同时家庭网关还具有留影、留言、MP3\MP4播放功能,可方便主人进行温馨留言等。

无线射频技术介绍

无线射频技术介绍 初识无线射频技术 我们先来看官方的说法。无线射频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是部分产品无需重新布线,利用点对点的射频技术,实现对家电和灯光的控制,安装设置都比较方便,主要应用于实现对某些特定电器或灯光的控制,成本适中。这类系统功能比较弱,控制方式比较单一,且易受周围无线设备环境特别是同频及阻碍物干扰和屏蔽;较适用于新装修户和已装修户。 这也就是我们家庭网络中所提到的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区别。无线网络技术在没有布线的情况下也可以搭建家庭局域网。而无线射频技术也就是通过高频的无线频率(315或433.92 MHz)点对点传输,实现灯光、窗帘、家电等的遥控功能。这类技术对于已经装修好了的用户非常适用,无须预先布线,不会破坏原有家居的美观。 使用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产品,就可以将家里所有的电器串成一个网络,我们这里称它为智能家居无线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我们可以随意遥控,让每个冷冰冰的电器都听命于我们。目前,国内使用无线射频技术的厂家有波创、清华同方、百通以及西格等。 如何让家电听命于我们? 家里的电器设备很多,灯光、冰箱、空调、电脑、家庭影院……有些属于本身就带有遥控能力的,比如空调、电视机……有些是不具备遥控功能的,比如热水器、微波炉、电饭煲、冰箱……而不同的遥控设备又带有不同的遥控器,相互间又不能通用,于是家里光遥控器就有四五个。那么如何遥控不具备遥控功能的设备?以及如何让一个遥控器实现多个遥控器的功能呢?从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产品是能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但他们是如何实现的呢? 智能家居无线网络主要包括了一个家庭网关以及若干个无线通讯子节点。在家庭网关上有一个无线发射模块,每个子节点上都接有一个无线网络接收模块,通过这些无线网络收发模块,数据就在网关和子节点之间进行传送。 1.家庭网关 家庭智能网关就是家庭的一个智能化控制中心,带有嵌入式处理器和Arm linux操作系统;具有可触摸的TFT液晶显示屏(5~10英寸);有14路报警点输入和2路报警控制输出,发生警情时可通过网络或电话报警;通过网关上的无线射频模块与网络中各子节点进行通讯,实现家电控制;内置了Web server,通过Web方式实现家电的远程控制。同时家庭网关还具有留影、留言、MP3\MP4播放功能,可方便主人进行温馨留言等。 2.无线射频无线通讯子节点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设计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名称:计科对口14 学生姓名:胡闻璐 学号: 题目:基于《个人理财通》的计算器 任课教师 姓名:刘东良 起止日期:2017年04月18日至04月30日 目录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1) 摘要 (3) 1 项目需求分析 (3) 1.1 需求分析 (3) 1.2 功能需求 (3) 2系统总体设计 (4) 2.1系统架构设计 (4) 2.2系统功能体系 (4) 3系统详细设计 (4) 3.1 数据库设计 (4) 3.2系统界面设计 (5) 3.3数据存储设计 (6) 3.4信息统计设计 (7)

3.5地图轨迹设计 (7) 3.6 服务应用设计 (15) 4系统编码实现 (17) 4.1框架引用 (17) 4.2交互实现 (17) 4.3单元测试 (19) 5 系统测试发布 (20) 5.1手机环境的实测 (20) 5.2 APP的发布实测 (20) 参考文献 (21) 成绩评定 (22)

摘要 随着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Android系统平台引用软件的需求随之增大。伴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大量的使用,越来越多的基于Android开发平台也随之而出,为丰富人们使用Android智能产品的用途,使其可以帮人们记录一些事情。本设计开发通过研究Android体系结构和个人理财管理方面的知识,设计并实现了个人理财通系统。能够对理财信息进行获取、汇总、整理、计算等功能,从而实现随身随时随地地进行日常的理财活动。 1 项目需求分析 1.1 需求分析 物质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在提高,往往有很多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迷失和迷茫,很多人觉得自己没钱,但每个月的工资也不是很低,却往往不知道钱花在哪,为什么每到月底自己的钱包会空空如也,正因为这样,人们才需要一款个人理财软件,简单的界面,易懂的操作,十分便携直观的理财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进行个人理财。以下是本软件的一些功能: ①登录界面:初始登陆时没有密码,为了方便用户保护隐私,可以自行设置密码 ②新增支出:添加支出金额、时间、类别和地点等信息 ③新增收入:添加收入金额、时间、类别和付款方等信息 ④数据管理:支出汇总,收入汇总,便签信息 ⑤便签功能:添加便签,设置提醒或事项 ⑥计算器:对数据进行计算,方便记录,长按结果可直接复制 ⑦移动课堂:泛雅平台中的安卓课程访问 ⑧帮助:对个人理财通各个功能部件的使用介绍 ⑨退出:退出该系统 1.2 功能需求 目前国内外理财软件已有上百种之多,如美国的直觉公司QUICKEN软件为美国13个州及加拿大的客户提供金融管理和预算等财务问题。国内在财务管理方面做的比较突出的当属金蝶公司。然而,在手机理财软件方面做的很突出的还没有,本软件是针对个人用户的一款Android软件,主要对个人理财收入、支出做一个记录和统计,可以对用户的收入、支出记录做添加、删除、查询和修改的管理,本软件该具备以下功能: ①功能操作要方便、易懂、,不要有多余或复杂的操作。 ②对用户收入支出信息做添加、删除、查询和修改。 ③系统的功能复合本人的实际情况。 ④界面直观简洁,方便用户更好的使用。 ⑤保证软件的安全性。

中国移动集团产品

目录 集团专线 (2) IMS (3) 物联网 (4) 集团短彩信 (5) 流量红包 (6) 人人通 (7) 销售管家 (8) 集团通讯录 (9) 集团V网 (10) 集团彩铃 (10) 视频监控类 (11) 一卡通 (12) 一卡通成功案例 (13)

集团专线 集团专线接入是基于我公司的传输网、GSM网、3G、4G无线网、CMNET数据网等网络资源,采用有线和无线方式为集团客户提供专有的接入或数据传送业务。 ◆互联专线 为用户提供内部联网的专用数据传输通道,使用户内部应用实现联网的一 种业务。(适用于企业内部网络传输) ◆CMNET专线 用户通过租用江西移动提供的专线,接入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实现 上网的一种业务。(适用于企业宽带上网) ◆GPRS-APN专线 通过光纤接入企业内部网络,将移动GPRS网络与企业内网相连接,从而 实现从移动终端搜集资料、控制移动终端的目的。(适用于银行、无线POS 机等节点分散,线路接入困难的专线连接)

IMS IMS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它能够满足终端客户多样化的多媒体业务需求。IMS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 式。 多媒体电话业务 多媒体电话业务是基于IMS平台,在面向集团客户提供普通固话、传真功 能的同时,还提供视频通话以及语音增值服务等多媒体服务,是全方位的固 定电话解决方案。 融合V网 融合V网是指7/8位的集团固话号码与移动手机组成综合V网,实现短号和 网内通话优惠功能。 融合一号通 融合一号通分为主叫一号通和被叫一号通,主叫一号通是指可以设置一个移 动手机号码或另一个集团固话号码设置为该号码的主号码,使之被叫显示该 主号码;被叫一号通是指设置多个移动手机号码或其他集团固话号码为该号 码的关联号码,使之该号码的被叫可以与关联号码进行同振、顺振。 融合总机 融合总机业务是传统总机和移动总机业务的融合,集团固话号码作为总机号,移动手机号和集团固话号码作为分机号,并为集团客户提供电话号码查询、转接来话、解答用户问题等话务台服务;外部用户拨打总机时,还可播放欢迎词和集团客户介绍。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课程设计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 题目:基于Android的个人生活助手 专业:学长淘宝店530213 班级:学长淘宝店530213 学号:学长淘宝店530213 姓名:学长淘宝店530213 指导教师:学长淘宝店530213 完成日期: 2015年 05月 28日

1需求分析 随着安卓市场的发展,手机软件更新与时俱进,手机的个人助手已不是什么有创意的软件了,而是一种实用性的软件。基于安卓的个人生活助手,实现事务的管理和收支的管理,随身随时随带,提供优质的服务。学长淘宝店530213 1.1用户需求分析 由于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忙碌也有时对事务的遗忘,以及对收支的不明,然而这个安卓手机日常助手提供了事务管理和收支管理,用户则对日常事务或收支进行记录,查询等功能,让用户不会因遗忘应做的事务,比如,什么时间预约好客户谈生意,也不会因此造成损失;对开支的也有明确的记录,对以后生活上的开支规划,提供生活质量。 1.2功能需求分析学长淘宝店530213 根据上面的需求分析,设计安卓生活日常助手。根据以上的想法,设计出助手的功能:1)、事务(查询,新增,删除,修改,提醒); 2)、收支(查询,新增,删除,修改); 3)、录音; 4)、音乐; 5)、日历; 6)、时钟。

2事务管理和收支管理流程分析 事务管理流程图 收支管理流程图

3系统结构设计学长淘宝店530213 3.1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模块设计 3.2系统静态模型设计学长淘宝店530213 根据系统需求设计7个界面类,分别是MainActivity(主界面类),Affairsmain(事务界面类),Bookmain(收支界面类),Maffairs(事务管理界面类),Mbook(收支管理界面类),Saffairs(事务查询界面类),Sbook(收支查询界面类) 确定系统的类后确定类之间的关系:

移动应用开发-实验报告

实验一Android开发基础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X501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 2. 了解Android SDK的安装、配置、使用; 3. 熟悉开发工具Android Studio的使用; 4. 了解创建项目并熟悉文件目录结构; 二、实验学时 2学时/次,共2学时 三、实验环境 Android Studio;;PC机 四、实验内容和要求 1.Android Studio安装 (1) Android Studio的下载与安装 前提准备工作:安装JDK 并配置JDK 环境变量。 请使用传统的JAVA_HOME 环境变量名称。很多人会被提醒JVM 或者JDK 查找失败,几乎都是因为JDK 版本或者没有使用JAVA_HOME 这个环境变量名称的原因。 ①Android Studio可以从中文社区进行下载,网址为。在浏览器中打开该网址,如图1-1所示。 图1-1 Android Studio官方网站 ②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下载,如图1-2所示。

图1-2 Java platform(JDK) ③安装之前,要确定JDK版本必须是或以上,否则安装之后会报错。双击Android Studio 的安装文件,按照提示一步步安装,具体参考教材。不出意外的话,看到图1-3所示的界面,说明Android Studio已经安装成功了。 图1-3 Android Studio已经安装成功 2. 配置Android Studio 安装Android Studio完成之后,运行Android Studio。每一次安装,都会显示图1-4所示的这个界面,用以选择导入Android Studio的配置文件。 第一个选项:使用以前版本的配置文件夹。 第二个选项:导入某一个目录下的配置文件夹。 第三个选项:不导入配置文件夹。 如果你以前使用过Android Studio,可以选择到以前的版本。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可以选择第三项。 图1-4 导入Android Studio配置文件 3. 创建AVD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培养方案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 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移动应用开发方向)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应用开发方向)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高等职业教育,大专层次。 三、入学条件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者 四、学制 基本学制三年,最长五年。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语言文字表示能力和社会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创新能力,经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掌握JAVA程序设计语言、技术及主流开发、调试和测试工具;具备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上进行移动互联网应用定制、设计创新和管理维护的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实施“双证书”教育,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

的同时,需要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高级或中级计算机程序员职业资格证书。经过在校期间3年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过硬编码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软件人才。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如下所示。 六、就业面向、岗位任务及其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嵌入式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数字家庭产品、移动终端、车载信息产品和工业控制等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iPod、数码相机与DVD、汽车导航和娱乐、车载通信、汽车电子自动控制和安全、机器人)中的软件开发、测试、运行管理以及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七、应取得的资格证书及等级 1.经过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以上; 学员考取一个计算机类相关的技能证书即可,建议考取下表中列举的技能证书。 八、学生应修学分 能测试达标。

九、教学进程 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表

关于移动APP应用开发的五大要点

关于移动APP应用开发的五大要点 最近几乎见到每个人都会跟我聊起App的事情,要么是要我帮忙介绍App外包团队,要么是共同探讨App开发方向,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团队及新创的创业团队加入到这个行列。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国外不少三五人的小团队,因为App而获得不错的报酬,或者吸引了庞大的风险投资资金…… 只是,多数的想法都还停留在跟风的阶段,今天国外有什么,那我们就先照着做。国内整个App产品开发,甚至一些大型网站,也只是把App当成一个必备品,而不是开拓新市场的利器。整体来说,App还停留在很早期的阶段,再加上多数App本身有些生命周期的特性,因此App这件事虽然看起来简单、进入门槛不高,但实际业务上,可能没有那么容易。 我认为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对App的产品开发缺乏通透的了解,又想快速的推出App,因此App本身并没有杀手级的创意特点,就算有,也多半昙花一现。因此我就我的观察以及跟同业的交流,整理了一些观点分享给大家: 第一点现金流与品牌的平衡 对于一个新创的开发团队,现金流尤其重要,因此不少的开发团队都以接外包案子为生,就目前的行情,这的确是不错的收入,同时也增加了练兵的机会。但这是快钱,就是代工产业,拼到最后就是接案数以及价格,对于团队的品牌没有多大的加分,更没有留下一个属于自己的产品。因此我认为开发团队应该在App数量以及App品牌上面下点功夫,两条线的策略,一条是以尽可能多数量的App来开创现金流(不一定是接外包),另一条是开创自有品牌的App,在这两者之间保持平衡,才有机会找到突破点。 第二点创意以及内容的搭配 App是一种新的工具,新的媒体,新的呈现方式,那么就不应该用传统互联网的思维来搭建,而应该多一点软件的思维,更多用户体验,软件流程的考量,甚至是更多结合手机或者平板的特性(照相、LBS、感应器等),这是创新创意的思维,也是App上市后得以吸引用户及媒体

移动护理相关公司及产品介绍

移动护理相关公司及产品介绍 一、医惠科技 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665728881.html,/在杭州、苏州、北京、上海、香港有分公司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是简化护士工作流程、提升护士工作效率、保障病人安全的有效措施,系统通过无线局域网技术、条码技术和移动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护士在病人床边实现各项治疗(如输液、注射、口服药物、检验等)执行的有效核对、在病人床边实时查询病人相关医嘱信息、获得检验、检查报告、手术安排等相关信息,并能实时录入病人的生命体征信息,根据病人情况进行病人教育及全面评估,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全面护理。 MC55 版本系统优势: (1)、强大的条码扫描功能,支持一维、二维条码的快速扫描, (2)、坚固耐用、护理临床专用产品 (3)、适应所有护理部门工作环境、功能卓越 (4)、卓越的界面设计,简化护士工作量 (5)、优化护士工作流程,深受护士欢迎 (6)、维护简便、稳定性强 (7)、使用方便,易学易用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软件结构 (1)、将二维条码技术应用于病人腕带、药品标签、生化标签和标本标签等,通过EDA移动终端如moto MC55扫描标签信息,快速准确地完成出入院、临床治疗、检查、手术、急救等不同情况下的病人、药品和标本等识别。 (2)、实现医护人员床边实时输入、查询、修改病人的基本信息、医嘱信息和生命体征等(3)、实现快速检索病人的护理、营养、检查、化验等临床检查报告信息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产品优势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功能

产品中心的移动查房: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成功案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香港仁安医院(UNION Hospital)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科院肿瘤医院 南京军区总医院 …… 二、巨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665728881.html,/cht/html IQ-eNursing 护理信息系统 护理信息系统产品功能 生理检测、护理评估、护理计划、护理记录、卫教记录、给药记录、医嘱查询、派班作业、并给管理日志、出入院评估等。

十大移动互联网应用

十大移动互联网应用

就在此文撰写的过程中,3G牌照正式发放:中国移动获得TD牌照,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该来的还是来了,不过有点晚。3G就像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舞女,不过这次不是羞涩,而是一脸的哀怨,直到年老色衰才被获准出来表演。既然上台了,那就好好表演,把自己的拿手绝活都拿出来,怎么着也得证明自己比那些半路出家的村姑强吧?下面就来看看这个过气的舞女到底有哪些绝活可以拿得出手。可以说,3G时代就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准确的说应该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端,也许移动互联网的腾飞还在4G。3G从根本上实现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也催生出很多新的产业机会,以及让原有的移动应用和互联网应用有了新的市场空间。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未来几年的十大移动互联网应用: 1、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将是未来3G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当中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在2G时代手机主要用来打电话、发短信,2.5G时代可以上W AP、玩彩信,在3G时代,不光是可以“玩”,还可以“用”,不光是可以“获取信息”,还可以“达成交易”——在手机上可以订票,可以买卖股票,也可以拍卖东西,手机真正成为万能军刀。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较为成熟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威力已经开始展现:2007 年,电子商务市场收入占日本无线增值服务市场收入的63% ,并且增长迅速,较上年增长 29% 之多。 谷歌已经将移动google 定位成“随身万事通”,为客户提供基

于“位置”的本地化信息服务,而未来,google 必将更进一步,将“支付”和“物流”整合进来,提供全程的电子商务服务。 2 、手机游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游戏,难怪游戏那么受欢迎。从街边的电子游戏,到电视游戏,再到PC 游戏,无不证明了游戏的强大生命力,在手机上同样如此!手机游戏的市场空间将不亚于电脑游戏,因为手机虽然操作和展现能力不及电脑(这些可以通过游戏的设计来尽量弱化),但它最大的好处则在于随身,用户玩游戏往往就是因为无聊,手机当然就成为玩游戏的首选。 个人认为,手机上游戏会走PC 游戏的老路,先是单机游戏兴起,再是网络游戏的繁荣。目前虽然单机游戏占大头,但手机网游的崛起也就是一两年的事。 3 、手机音乐自古以来,音乐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有人的地方就有音乐”。音乐创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明星,带来了一群又一群的歌迷,也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如随身听时代的sony ,mp3 时代的IPOD 。互联网的出现,让音乐的生产和销售变得更为容易,也让音乐盈利模式更为多元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音乐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用户携带音乐变得容易,由冲动变成拥有(音乐)变得更加便捷,有共同音乐兴趣的人交流更为方便——音乐将变得无处不在! 虽然终端性能和资费等在一定程度会限制着手机移动的发展,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一旦手机音乐找到了属于它的商业模式,将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doc

课程标准 所属系部:信息工程系 课程名称:移动应用开发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学时:96 适用专业:物联网专业(60)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1、课程概述 1.1 课程定位 Android应用开发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等核心职业岗位以及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Android平台应用开发相关知识、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手机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能胜任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软件研发等工作任务。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开发过程的规范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素质养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以后从事更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工作奠定基础。为了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该课程以Android应用技术为重点,逐步阐述Androi d应用体系结构,介绍Android应用常见的几个功能。采用项目+案例教学法,既让学生掌握Android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一些Android的高级开发技术,从而为今后实现Android应用开发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涉及Android 基础知识、UI界面、数据存储、SQLite数据库、四大组件、网络编程、高级编程等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Android的基础知识,学会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为进一步学习移动互联工程师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基础》,后续课程有《Android高级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开发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 1.2 课程设计思路 Android应用开发是移动互联工程师的专业核心课程,注重软件开发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使其自主地、全面地理解软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观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提高技能、磨砺意识、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宽视野。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对设定问题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种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每个项目的成绩采取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领域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国性的、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移动互联网应用最早让人们接受的方式,则是从短消息服务开始的。 近几年来,移动通信市场的特点是短信业务出现持续大幅度增长。据估计,全球每月发送的短消息约达150亿条。由于短消息业务还具有“同发”优势,即可对多个用户同时发送相同信息,为一些具有广播性质的信息服务开辟了新的途径。它作为移动数据通信的主要业务,正向多种信息服务领域发展。 中国移动通过“移动梦网”的实践和创新,带动移动互联网不断开辟新的服务领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促进移动互联网市场不断壮大,推动通信走向繁荣。在中国移动统一号召和监管下,各个服务提供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了众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短信应用。 资讯 以新闻定制为代表的媒体短信服务,是许多普通用户最早的也是大规模使用的短信服务。对于像搜狐、新浪这样的网站而言,新闻短信几乎是零成本,他们几乎可以提供国内最好的媒体短信服务。这种资讯定制服务已经从新闻走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股票、天气、商场、保险等。

沟通 移动QQ帮助腾讯登上了“移动梦网”第一信息发送商的宝座。通过“移动QQ”和QQ信使服务,使手机用户和QQ用户实现双向交流,一下子将两项通信业务极大地增值了。 娱乐 娱乐短信业务现在已经被作为最为看好的业务方向,世界杯期间各大SP推出的短信娱乐产品深受用户的欢迎,使用量狂增。原因很简单,娱乐短信业务是最能发挥手机移动特征的业务。 移动梦网的进一步发展将和数字娱乐紧密结合,而数字娱乐产业是体验经济的最核心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MMS的传送将给短信用户带来更多更新的娱乐体验。 手机上网业务 手机上网主要提供两种接入方式:手机+笔记本电脑的移动互联网接入;移动电话用户通过数据套件,将手机与笔记本电脑连接后,拨打接入号,笔记本电脑即可通过移动交换机的网络互联模块IWF,接入移动互联网。 WAP手机上网 WAP是移动信息化建设中最具有诱人前景的业务之一,是最具个人化特色的电子商务工具。在WAP业务覆盖的城市,移动用户通过使用WAP手机的菜单提示,可直接通过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前景怎么样

移动应用开发是为小型、无线计算设备编写软件的流程和程序的集合,像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移动应用开发类似于Web应用开发,起源于更为传统的软件开发。但关键的不同在于移动应用通常利用一个具体移动设备提供的独特性能编写软件。例如,利用iPhone的加速器编写游戏应用。 一般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程序设计基础、网站美工、数据库技术、JAVA程序设计、Android开发技术、Android 界面设计、互联网营销、移动互联应用开发综合实训等。 一位职业的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也应该具备扎实的Android平台应用软件开发能力、UI界面设计能力、移动互联网营销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创造意识和项目开发能力等。 前景分析:移动应用开发,就是借助移动互联网终端(如手机、平板等)实现传统的互联网应用或服务,诸如12306手机客户端、CCTV手机网站、微信、QQ手机客户端、支付宝手机客户端、愤怒的小鸟手机游戏、当当手机客户端、京东商城手机客户端、百度地图手机客户端等等,还包括手机门禁系统、手机点餐系统、手机扫码支付等典型物联网应用系统。 目前移动应用开发人才缺口在百万以上,实际从业只有不到15万,且急需人才。移动互联网工程师及应用开发工程师迅速成为大学生求职的上佳选择。就业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自动办公类APP的管理与运维工作,从事各类

行政部门微信公众号二次开发及管理维护工作;面向各类电商企业、金融行业,如阿里巴巴、京东、平安银行、百度等,从事售前售后技术服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营销、移动APP运维、移动产品策划、推广营销等。就业方向与岗位:Android手机软件研发工程师、Android测试工程师、Android系统UI设计师、移动互联产品运营推广以及移动营销相关岗位。 如果你有志于成为一个职业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欢迎你来南京课工场进行系统的培训。课工场中博移动应用课程设置针对每位学员的不同认知特点,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小班教学模式,老师一对一解疑,不仅如此中博还与上百家知名企业以及知名院校合作,具有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就名企委培、订单实训、企业内训、毕业名企推荐、入学签订就业协议,完全不用担心就业问题,高薪就业也不再是梦想。

2017级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期末考核

2017级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期末考核 班级:2017级移动应用开发1&2班 编写时间:2018-6-30

目录 三、详细功能 (3) 3.1启动画面 (4) 3.2列表界面 (4) 3.3新增电台 (5) 3.4电台搜索 (6) 3.5电台信息及节目列表 (7) 3.6为某电台新增节目 (9) 3.7节目搜索 (10) 3.8节目的更新 (11) 3.9其他要求 (11)

三、详细功能 【说明】 1以电台和电台节目作为示例,文档及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为强制要求 2.业务对象自由定制,但数量应≥2并存在关联(如图书类别、图书) 3.布局也不做强制要求,但评分以电台示例为标准,比其简单的要扣分 4.功能方面增删查改是必须具备的,在此基础上按增加的功能加分 5.布局及组件样式也是考核项目之一,体现在最终运行的用户界面 【技术要求】 1.必须使用SQLite存储数据 2.必须使用ListView/GridView/RecyclerView实现列表 3.使用第三方类库、开源框架的前提是掌握原生API的使用 4.合理使用几种布局,避免过度嵌套 5.必须遵守教学中的常规要求如: ①合理的项目结构 ②合理使用常量限制字符串的大量复制 ③代码和布局的重用 ④复杂功能使用单元测试 ⑤使用资源文件定义颜色、样式、间距等 ⑥选择合适的添加、删除等的方式以增强用户体验 ⑦其他…… 6.代码规范必须符合阿里巴巴Java代码规范,审查到的不规范代码会被扣分

3.1 启动画面 不要求 3.2 列表界面 ①以列表形式显示搜集的所有电台,并根据电台的频率大小排序 ②每条数据显示电台名称、电台频率、节目数量、图片(可使用静态资源)等信息 ③若无电台数据则显示无数据界面 ④可点击列表中某一电台,进入该电台的节目列表界面(见3.5) ⑤屏幕下方有增加电台按钮 ⑥电台无节目数据时可删除(Snackbar撤销、多选模式、侧滑删除、1+3分数依次增加)

移动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

移动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 【拓展1】WIFI-Doc 与MirrorOp Receiver 想过您可以用手机或是平板来操控电脑吗?下面给大家介绍两款软件,让您可以通过手机轻松分享电脑上的容,教师通过此种方法控制屏幕能够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互动。 1.Wifi-Doc 与MirrorOp Receiver WiFi-Doc可以将自己的屏幕透过网络投射到装有收屏端的装置上,如电脑,投影机,手机或是平板,让使用者能够轻松地与朋友分享自己手机上的容,或是教师可以自由在课堂上与同学互动,而不必被套在讲台上,彻底实现“无线传屏”。MirrorOp Receiver是一个收屏端,它的作用是给发送端提供一个接收器名字和IP地址,方便发送端连接。 提醒:WiFi-Doc支持微软的PowerPoint、Word、Excel和PDF文件。

我们以手机控制电脑为例,提前在手机端装WiFi-Doc,在电脑端装MirrorOp Receiver,并使他们处于同一网段下。【这里手机用的是Android系统,IOS系统的也可以】 操作步骤如下: (1)下面这图片是电脑端MirrorOp Receiver 打开时的画面,有接收器的名字以及IP地址; (2)接着我们来看手机端的画面:

(3)点击手机端的Wifi-Doc,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画面: (4)点击上图的粉红色图标,连接到所选择的设备上,(如果未搜寻到上述设备,可以手动添加IP地址)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画面:

(5)我们先以PPT为例讲解,点击上图的文件,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画面: (6)点击Download(这里我们将要演示的文件放在Download中),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画面: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简介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简介 本文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发展史,给出了RFID自动识别术语解释以及RFID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所对应的频段及产品特点。 一、概述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已经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据业内人士预测,RFID技术市场将在未来五年内在新的产品与服务上带来30至100亿美金的商机,随之而来的还有服务器、资料储存系统、资料库程序、商业管理软件、顾问服务,以及其他电脑基础建设的庞大需求。或许这些预测过于乐观,但RFID将会成为未来的一个巨大市场是毫无疑问的。许多高科技公司正在加紧开发RFID专用的软件和硬件,这些公司包括英特尔、微软、甲骨文、SAP和SUN,而最近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的一项"要求其前100家供应商在2005年1月之前向其配送中心发送货盘和包装箱时使用RFID技术,2006年1月前在单件商品中使用这项技术"的决议,把RFID再次推到了聚光灯下。因此可以说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正在成为全球热门新科技。 二、射频识别技术发展历史 从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来说,射频识别技术在低频段基于变压器耦合模型(初级与次级之间的能量传递及信号传递),在高频段基于雷达探测目标的空间耦合模型(雷达发射电磁波信号碰到目标后携带目标信息返回雷达接收机)。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奠定了射频识别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可按十年期划分如下: 1940-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射频识别技术,1948年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1950-1960年:早期射频识别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 1960-1970年: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0-1980年: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射频识别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最早的射频识别应用。 1980-1990年:射频识别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0-2000年: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射频识别产品得到广泛采用,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