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朗静山及其摄影作品

朗静山及其摄影作品

朗静山及其摄影作品
朗静山及其摄影作品

朗静山及其摄影作品

郎静山,浙江兰溪人,1892年生于江苏淮阴,从14岁起即喜爱摄影。此后九十余年来相机就没离过手。他曾说:“拿照相机就是我的生活。”“相机比太太还重要”“我做集锦照片,是希望以最写实、最传真的摄影工具,融合我国固有画理,以一种‘善’意的理念,实用的价值,创造出具有‘美的作品’。”

郎大师一生酷爱摄影,精研摄影艺术创作无数,并将集锦照相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

郎先生1926一1937年曾任上海《时报》新闻记者,是中国最旱的新闻摄影记者之一。1926年,郎先生发起成立了上海。中华摄影学社”(简称“华社。),这是我国旱期较有影响的摄影团体。1930年郎先生在上海松江女子中学开设摄影课,开创了我国摄影教育之先河。郎先生1921年起参加国际沙龙活动,入选作品千余次,获奖数百次,先後被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美国摄影学会接纳为高级会士,并被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组织聘为荣誉会员。1939年,郎先生将现代科学摄影计术与中国的传统绘画六法理论相结合,创出一条。“集锦摄影”的新路子,“集锦之法”在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艺术之本,因而国际上评论郎先生的作品是“最现代的、同时又是最中国化的”。1963-92年创办中华民国国际摄影

展。三十年来共有七十余国家前来参加,每年举办一次,参展作品多达七千件。1966/创办亚洲影艺协会并为该会之永久荣誉会长。1905-92年一直研究集锦摄影创作,八十七年如一日。1933-77年出版十本书,其中包括摄影集和集锦摄影技术。1937-92年参加世界各国无数摄影协会,并获颁无数荣誉。

1995年4月13日,摄影大师郎静山在台北逝世,享年105岁。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先生是中国摄影界的先驱,自民前八年﹝一九○三﹞进入上海南洋中学预科念书,从李靖兰老师学习绘会、摄影及暗房技巧以来,至一九九五年,以一○四岁高龄辞世为止,献身摄影艺术的岁月超过了九十年,这个惊人的数字恐怕是后人可能很难打破的。

郎静山先生原籍浙江兰溪,民前二十年﹝清光绪十八年,也就是一八九二年﹞农历六月二日生于江苏淮阴。由于受了父亲的影响,郎静山从小就对绘画很有兴趣,少年时期启发他对摄影爱好的李靖兰老师,也就是他的国画老师。绘画对于郎静山的摄影,尤其是对他日后所创造“集锦摄影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自学校毕业以后,二十岁那年﹝民国元年﹞,郎静山进入上海申报馆工作,任职于广告部。工作的繁忙,使他无暇作画,

间接也促成了他专心的摄影。三十四岁﹝民国十五年﹞,他转任时报,成为中国第一位摄影记者。两年以后,又与黄伯惠先生等人于,时报大楼成立了“华社”,这是我国南方第一个摄影团体,恰与北方的“光社”相互辉映。成立“华社”的同年三月,郎静山也举办了第一次作品展览,首开摄影展的风气。又过了两年,他开始担任松江女子中学摄影班讲师,这很可能是我国学校正式有摄影课程的开始。

《湖山揽胜》是郎静山先生的得意之作。此照是山水集锦巨构,可说是郎大师运用国画山水的构图方式,巧妙地运用在集锦作品上,从画面最右边的凉亭老翁远眺层峦云雾,到近景的奇石丛树,左边的孤舟,远处的村落及湖边倒影,这幅美丽的国画山水景像,就如同大师一生胸襟开朗,宁静与世无争。此幅大师一生最后遗作及集锦摄影精华的完结篇,甚具历史与摄影艺术史上双重意义。

郎静山一生有不少创举,譬如他于民国三十七年在上海创办“中国摄影学会”,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摄影社团,并且他也是国人中第一位摄影作品得以在国际性展览中出现

的人等等,但他最为人所称道的当然,还是“集锦摄影法”,这是他在四十七岁那年所创造的。

郎静山认为,所谓艺术摄影必须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画面上的结构与层次有艺术性;二、相片本身具有深刻意义,余意无穷。而中国画以笔墨,摄影则用相机,两者的工具虽

然不同,但同样都是要营造出美好的画面,所以二者间道理相同,只是运用之法各有殊异。

其实西方在一九二○年代就已有人使用“暗房叠放技术”,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法”之所以显得别具风格,主要应是他本身本来就具备了深厚的国画造诣与修养,并将国画中的画理与摄影技巧融合为一。

郎静山曾表示,中国画里所谓的“定景”,其实就是摄影里所说的“构图”;中国画的绘事六法里,有所谓的“经营位置”与“传模移写”,在用笔的时候可以取舍万疏,去芜存菁,而摄影则限于机械与环境对象,唯有采取“集锦摄影法”才能不受限制。所谓“集锦”,就是“集合各种物景,配合成章,舍画面之所忌,而取画面之所宜者。”

集锦摄影的创作步骤非常复杂,包括了收集素材、排比图片、规画草图、接合底片等好几道过程,郎静山曾一再强调,“每一帧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在窒闷黑暗的冲映室中的心血结晶。”长期的坚持,也终于为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法”赢得了“影中有画,画中有影”的赞誉。

竹子下的唱歌鸟1968

中国式大学1972

启航1988

齐白石1946

森林之鹿1956 紧紧跟随1970 春天1957

八哥1930

渔夫归家路1988

华溪盐井1938

虎视耽耽1938

小鸟1957

静观自得1931斜风细雨不需归1960

摄影艺术赏析作业答案全套满分!

摄影艺术赏析_在线作业_A 一单项选择题 1. 1839年发明了“摄影术”的法国人是()。 (5.0 分) a 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 Adams) b 达盖尔(Daguerre) c 大卫?穆恩奇(Davi d Muench) d 弗朗科?方塔纳(Franco Fontana) 2. 促使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公园法并开辟约塞密提为国家公园,有“约塞密提大师”美誉的摄影家是()。 (5.0 分) a 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 Adams) b 达盖尔(Daguerre) c 大卫?穆恩奇(Davi d Muench) d 弗朗科?方塔纳(Franco Fontana) 3. 以下哪位摄影家善于抓拍作品?() (5.0 分) a 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lipe Halsman) b 优素福?卡什(Yousuf Karsh) c 阿诺德?纽曼(Arnol d Newman) d 理查德?阿维顿(Richard Avedon) 4. 美国著名的F?64小组创始人之一,创造了许多花卉摄影经典之作的女性摄影家是()。 (5.0 分) a 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 b 曼?雷(Man Ray) c 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 d 吉安?帕洛?巴尔贝里(Gian Paolo Barbieri) 5. 提出“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摄影家是()。

a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b 艾森斯塔特 c 埃里克?沙洛蒙 d 罗伯特?卡帕 6. 通常可用于对名画真伪进行辨别的科技摄影类型是()。 (5.0 分) a 显微拍摄 b 红外摄影 c X光摄影 7. 创立了“集锦摄影”,并以作品《春树奇峰》入选英国摄影沙龙的中华摄影家是()。 (5.0 分) a 奚志农 b 陈复礼 c 罗红 d 郎静山 8. 《雕塑家贾柯米蒂》的作者是()。 (5.0 分) a 优素福?卡什 b 理查德?阿维顿和欧文 c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d 爱德华?斯泰肯 9. 《老黑奴》的作者是()。 (5.0 分) a D?柯克兰德 b 吉安?帕洛?巴尔贝里 c 卡什 d 阿维顿 10. 《满天星》的作者是()。

高清人像摄影艺术作品合集

高清人像摄影艺术作品合集 篇一:摄影艺术赏析作业答案全套满分! 摄影艺术赏析_在线作业_A 一单项选择题 1.1839年发明了“摄影术”的法国人是()。 (5.0分)a b c d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Adams)达盖尔(Daguerre)大卫?穆恩奇(Davidmuench)弗朗科?方塔纳(FrancoFontana) 2.促使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公园法并开辟约塞密提为国家公园,有“约塞密提大师”美誉的摄影家是()。(5.0分)a b c d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Adams)达盖尔(Daguerre)大卫?穆恩奇(Davidmuench)弗朗科?方塔纳(FrancoFontana) 3.以下哪位摄影家善于抓拍作品?() (5.0分)a b c

d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lipehalsman)优素福?卡什(YousufKarsh)阿诺德?纽曼(Arnoldnewman)理查德?阿维顿(RichardAvedon)4.美国著名的F?64小组创始人之一,创造了许多花卉摄影经典之作的女性摄影家是()。(5.0分)a b c d爱德华?斯泰肯(edwardsteichen)曼?雷(manRay)伊莫金·坎宁安(Imogencunningham)吉安?帕洛?巴尔贝里(gianpaolobarbieri) 5.提出“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摄影家是()。 (5.0分) c d 埃里克?沙洛蒙罗伯特?卡帕 6.通常可用于对名画真伪进行辨别的科技摄影类型是()。 (5.0分)a b c显微拍摄红外摄影x光摄影 7.创立了“集锦摄影”,并以作品《春树奇峰》入选英国摄影沙龙的中华摄影家是()。(5.0分)a b c d奚志农陈复礼罗红郎静山

最最经典摄影作品赏析

最最经典摄影作品赏析 [时代广场的胜利日] 这是一张极其经典的照片,作为二战胜利的象征被广为流传,又是人类最美好爱情的见证!当二战结束的消息传到纽约的时代广场,一位狂喜的海军士兵搂过正在身旁的陌生护士热烈地亲吻着她。旁边的人则报以会心的微笑:毕竟胜利来临了,是值得高兴的事!照片出现于《时代》杂志,是反映战争结束后人们轻松欢乐心情的优秀作品。它不饰雕琢,清新自然。40年后,摄影者阿尔夫里德.伊森斯塔特在报上刊登寻人启事找到了当年的这两位照片中的男女,他们已成了子孙满堂的爷爷和奶奶。

[小大人]照片中三位美国女孩在西班牙塞维尔某个地方交谈。这张照片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美国销售第二的明信片。

[最著名的吻]这是有关接吻的著名照片中最早的一张。面对这张在公共场合抢拍的照片,今天的人们可能会想到肖像权,隐私权这样的字眼,实际上它的确引发了一场肖像权的官司。但这并没能阻挡它在全世界流传。

[撤退]这是在朝鲜战争中撤退的美国海军士兵。摄影者大卫.道格拉斯.邓肯别具匠心,真切的表现了当时极度的寒冷,195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朝鲜作战,冬季来临之前战况一直不错。当时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他们会顺利推进到朝鲜北部,他们都意想不到地受到中国援朝军队的回击。史密斯将军的话使他们的失利更加出名:“撤退?他*的!我们打错了方向”! [温斯顿.丘吉尔]1941年1月27日,刚开完会的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号的一个小隔间拍摄几张表现坚毅刚强的照片。然而,抽着雪茄的丘吉尔显得过于轻松,跟卡特所设想的领导神韵不符,于是卡特走上前去,把雪茄从这位领袖的嘴里拿开,丘吉尔吃了一惊,他被卡特的举动激怒了。就在他怒视卡特的一剎那,卡特按下了快门。这张照片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丘吉尔照片中最著名的一张。

中国观念摄影题材

中国观念摄影题材 当代摄影有两个领域,即摄影界和美术界。在摄影界,摄影主要是作为记录客体的一种媒介手段而存在,如生活摄影、新闻摄影等。传统摄影界也有艺术摄影,这个艺术摄影的宗旨就是强调审美,考察摄影作品的意境美感是衡量这类摄影层次高低的依据。当然,这个“意境美感”是从传统美学意义出发的,这也就造成了摄影界的太多作品实难贴近现时代社会的真实生存状态,所以,“观念摄影”是美术界的事。在美术界,摄影原本是艺术家用作记录过程与结果的辅助性媒介,现在已经转化为直接完成艺术家观念设想的重要表现方式,进而由完成作品的手段变为作品本身,成为“观念摄影”【1]。“观念摄影”(按:以下对该概念不再加引号)虽然保留了传统摄影的记录功能,但其目的已不再是记录客观表象,而是为吸纳一定观念所进行的艺术创作。它往往以独特的视角及图像组合方式,并辅以数字图像处理的手段进行观念表现。一般来讲,评价一件观念摄影作品的标准并非是其所呈现图像的高技术指标,而要看作品是否有力地表达出艺术家所要表达的观念。中国的“观念摄影”多是以反省现时代文化的姿态出现的,这主要通过四种题材来表现。事实上,观念摄影的题材是构成观念摄影批评的重要因素,对题材的选择充分展示了当代艺术家的关注视野和反省文化的所在。

一、对“文革”的借用 “文革”已经结束几十年了,但是拿“文革”说事仍是中国的当代艺术的一大能事,似乎不谈“文革”就不够当代。拿“文崔岫闻《三界》革”说事并非是要反思文革,而是对“文革资源”的借用。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来看,“文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题材。早期是在绘画上体现较多,如毛旭辉的《大家长》系列,王广义《大批判系列等等。此外,还有很多艺术家都选择了文革题材进行表现。随着观念摄影的发展,一些从事观念摄影的艺术家选择了“文革资源”进行创作是自然而然的事。对“文革”的表现已然成为中国观念摄影的一个重要题材。中国观念摄影中的文革题材作品往往是把“文革”的一些符号、特征带入到艺术创作中。这些符号可以是文革时期的样板姿态,也可以是文革时期流行的宣传画,还可以是文革时期的某个事件场景等等。从事这类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有:邱志杰、徐一晖、马建、吴小军等,他们的作品多是通过模仿文革时期的样板姿态制造一种荒诞感觉及象征性语义对比,或者以象征和隐喻性的表现方式将文革符号置于当代背景中而形成语义置换,或者是为了表明一种不愿忘却的纪念。邱志杰的作品《好是由一组黑白照片所组成。这些黑白照片借用了当代流行的白领形象,表现出颇具“文革”气息的动作招式。虽然人物都身着商界白领的“制服”(白衬衣、领带,有褶的长裤,紧身衣,黑夹克),但他们的动态与姿势却

中国艺术中的仙山

中国艺术中的仙山 中国艺术中的仙山文/巫鸿 石涛逝于1707年。许多画家从那以后都画黄山,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可以和石涛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相比。唯一能够以新的姿态向“黄山艺术”提出概念上质疑的运动就是19世纪后页传入到中国的摄影术。立刻,业余的摄影爱好者和商业摄影家们都发现这座山是上镜头的好题材。由上海的一家商业出版社出版的连载风光摄影的杂志“中国名胜”在1910年第一次刊登了黄山照片。这本杂志和类似的出版物所发表的用摄影来表现的这座山,给观众们留下了达到“绘画”级别的强烈印象。的确,大量的这些图像都是沿袭着传统的水墨画的风格,使其“如画”就是它们的特色和卖点。当这些图像被用在广告、观光导游图册,甚至用在招贴画图案上,这就把艺术和大众视觉文化之间的界限给最终地抹杀了。因此,为了使“黄山艺术”恢复到高雅的档次,出现了一个逆向的运动,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就是30年代末和40年代的著名摄影家郎静山。 郎静山1892年出生于江苏,他从12岁起开始随从一位迷上了摄影这种新鲜的视觉手段的传统水墨画家老师学习摄影。1911年当他19岁的时候开始进入新闻行业,1928年当他开始为上海时代新闻报工作时,他成了中国第一位专业摄影记

者。同年,为了促进摄影术和保护传统的中国文化,他和一些朋友设立了中国摄影协会。这种双重的目的激发了他们发明了一种他称之为“集景摄影”的合成摄影术,并且把黄山作为他们试验的中心题材。 据郎静山自己说,“合成摄影”是一种类似于蒙太奇摄影术,把一些零零碎碎的图像断片拼凑成一幅摄影作品,但是不同于后者的是它的纯艺术性的追求和自然主义的风格。在1940年他的“合成摄影与中国艺术”的文章中,他详尽地叙述了他的技法和解释了他为什么认为把现代的摄影手段和传统 的中国绘画美学结合起来是最佳手法的原因。他用类似于郭熙的方法,把由一些零碎的视觉记忆组合成一幅图像以使之成为一幅传统绘画的手法理论化,并使其成为合成摄影的模式。 在传统的学校中,中国的艺术家们总是被告知,绘画产生于想象力。没有任何能比真实更远的了。他们的绘画不是来自于想象力,而是来自于记忆力。与西方的艺术家们不同的是,他们描绘的是他们曾经看到过的东西,而不是正在看到的东西. . . . . . 一种经过润饰过的集大成的自然景象,通过艺术家们自身的创作被描绘出来. . .通过集锦照片,摄影家们现在能够和中国的画家们同样地做到:他们现在可以在自然对象中作出他们的选择;他们现在可以通过摄影制造出他们自己的合成产物。时间和空间再也不会有任何障碍。自然界的所有

布列松摄影作品赏析汇总

布列松摄影作品赏析 “借最好的一刹那,来使事件产生全新的意义与境界” "在拍摄的时候,我总是闭着一只眼睛,我用这只眼睛观察自己的心灵;我又总是睁着一只眼睛,我用这只眼睛观察整个世界。"——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获悉布列松逝世的消息后悲痛地说:“法国失去了一位天才摄影家、一位真正的大师、他是20世纪最具天赋并深受世人尊敬的艺术家之一。” 布列松,这位羞怯、热情的法国人,毕生用他小巧的、35毫米的莱卡照相机走遍全世界,见证了20世纪所有的重大事件,从西班牙内战到德国占领法国、印度的分裂、中国文化革命、1968年法国学生的起义,他的“瞬间美学”理论堪称影响了全球的媒体和影像。他创建的Magnum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和时间最长的摄影机构。 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及现代新闻摄影的创立人,他个性鲜明的摄影作品曾登上过全世界最著名的杂志和报纸,他让拍摄新闻照片成为了一种艺术。 为了更近距离的接近人群,布列松经常将照相机隐蔽起来。他的拍摄理念富创造性,非常善于用镜头捕捉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画面。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对摄影的迷恋:“我整日在街头寻找,随时准备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活生生的生活完全记录下来。”他用黑胶带遮住照相机的闪光部分,以便更好地融入到人群中。他坚持摄影师必须仅仅使用现有的光,不要在暗房里剪辑,而更应该在“照相机”里现场剪辑。 布列松的照片所截取的瞬间,不仅是当下发生在他眼前的一瞬,更是事件此前此后整个过程中的一个波峰。他的作品集《决定性瞬间》成为无数摄影爱好者的教科书,“决定性瞬间”摄影理念也为广大同行接受和效仿。

纪实摄影大师

【收藏】全球著名纪实摄影大师合集(持续增加~) 2010-02-26 13:38:19来自: 从那天起 排名不分先后的,也没太按照严格的时间顺序来,都是牛逼哄哄,作品震撼人心的,让你从时下眼花缭乱的视觉盛宴中看到世界的另一面。 1.奥古斯特·桑德 桑德出生于德国科隆郊外的赫尔多夫,少时在煤矿做工,后改行肖像摄影但并没有经过美术训练,所以养成了朴素的世界观和摄影技巧。他曾对他研究过的威斯特林这样回忆:“这些人们,从小我就熟悉他们的生活,....人因此一开始,我就从个别类型的村民当中,看到一种相同的类型, 那是人类品质的记号。” 他不同许多摄影师,他并不是影象的“掠夺者”,而是平和的面对被摄者,如同他在照相馆的摄影经验,他同被摄者的关系是一种有意的平和展现,而被摄者的细节和内涵通过这种有意的摆拍充分展现出被摄者的身份特征,因此被摄者存在的意义正通过这种展现得以体现,即使被摄者试图掩饰自己所存在的身份特征,但摄影对于细节的直面体现却正好使得被摄者在于图象处于尴尬的境界,无从掩饰。正如约翰。伯格对于桑德两张摄于威斯特林山的《年轻的农民》和《村里的乐队》里所评论的那样:即使同是身着西装,但却同样无法掩饰穿者的社会阶级,正是他们的体貌特征和举止动作透漏了某种难以察觉的不协调,而正是这种不协调从视觉上给观者以难以言说的荒谬感。 然而即使再客观的摄影语言也无法绝对的排除己方的意念,因为从本质上,照片的代表性选择就具有相对的不客观性,如同他所拍摄的于1926年拍摄的《科隆的布尔乔亚年轻母亲》,对于这幅拍摄于动荡不安年代的田园照片,一位学者说道:尽管“桑德说他自己的作品是记录性的……他的作品还是不可避免的表达出了那种希望被同时代的人们接受的倾向。” 但更多的情况,他对于德国各阶级肖像的如实记录,使他超越了摄影的范畴,更像一位人类学家,精确和超越表象的洞察力。而正是这种公正的态度将自己的摄影语言简化到最低,使更多的被摄者本身的信息尽量的提供给观看者,而随着时间的疏离,使他们本身越发珍贵。 代表作品:https://www.doczj.com/doc/668109345.html,/blog/bv/1/1002 123人喜欢喜欢 2010-02-26 13:41:39 从那天起 2. 曝光童工悲惨生活的勇士——路易斯?海因

朗静山及其摄影作品

朗静山及其摄影作品 郎静山,浙江兰溪人,1892年生于江苏淮阴,从14岁起即喜爱摄影。此后九十余年来相机就没离过手。他曾说:“拿照相机就是我的生活。”“相机比太太还重要”“我做集锦照片,是希望以最写实、最传真的摄影工具,融合我国固有画理,以一种‘善’意的理念,实用的价值,创造出具有‘美的作品’。” 郎大师一生酷爱摄影,精研摄影艺术创作无数,并将集锦照相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 郎先生1926一1937年曾任上海《时报》新闻记者,是中国最旱的新闻摄影记者之一。1926年,郎先生发起成立了上海。中华摄影学社”(简称“华社。),这是我国旱期较有影响的摄影团体。1930年郎先生在上海松江女子中学开设摄影课,开创了我国摄影教育之先河。郎先生1921年起参加国际沙龙活动,入选作品千余次,获奖数百次,先後被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美国摄影学会接纳为高级会士,并被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组织聘为荣誉会员。1939年,郎先生将现代科学摄影计术与中国的传统绘画六法理论相结合,创出一条。“集锦摄影”的新路子,“集锦之法”在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艺术之本,因而国际上评论郎先生的作品是“最现代的、同时又是最中国化的”。1963-92年创办中华民国国际摄影

展。三十年来共有七十余国家前来参加,每年举办一次,参展作品多达七千件。1966/创办亚洲影艺协会并为该会之永久荣誉会长。1905-92年一直研究集锦摄影创作,八十七年如一日。1933-77年出版十本书,其中包括摄影集和集锦摄影技术。1937-92年参加世界各国无数摄影协会,并获颁无数荣誉。 1995年4月13日,摄影大师郎静山在台北逝世,享年105岁。 “影中有画,画中有影” 郎静山先生是中国摄影界的先驱,自民前八年﹝一九○三﹞进入上海南洋中学预科念书,从李靖兰老师学习绘会、摄影及暗房技巧以来,至一九九五年,以一○四岁高龄辞世为止,献身摄影艺术的岁月超过了九十年,这个惊人的数字恐怕是后人可能很难打破的。 郎静山先生原籍浙江兰溪,民前二十年﹝清光绪十八年,也就是一八九二年﹞农历六月二日生于江苏淮阴。由于受了父亲的影响,郎静山从小就对绘画很有兴趣,少年时期启发他对摄影爱好的李靖兰老师,也就是他的国画老师。绘画对于郎静山的摄影,尤其是对他日后所创造“集锦摄影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自学校毕业以后,二十岁那年﹝民国元年﹞,郎静山进入上海申报馆工作,任职于广告部。工作的繁忙,使他无暇作画,

浅谈当代观念摄影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68109345.html, 浅谈当代观念摄影 作者:王丽付盼盼 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2期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通过摄影来表达对生活的见解、情 感和态度,无非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此这种不受传统摄影美学、习俗和技术等规则限制的观念艺术——观念摄影,就有了更广阔的发挥潜能,同时在摄影艺术中也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观念摄影的概念出发,简要分析了观念摄影的主要创作手法,论述了观念摄影在当代摄影艺术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观念摄影提出几点浅见,并对文章进行总结。 关键词:观念摄影;创作手法;技术;艺术魅力 1 观念摄影的概念理解 1.1 观念摄影的诞生 西方观念摄影以流派式出现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并逐渐兴起后现代主义艺术。一些艺术家通过作品反映当代心理异化的状态,表达厌世、怀疑、否定、颓废和反抗等情绪。中国,观念摄影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初期“北京四月影会”王志平的创作和上海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北戴河”群体的创作。同时期,观念艺术的诞生与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有人说观念摄影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不是摄影艺术本身的逻辑发展,而是一批艺术家通过实验介入摄影的结果。 1.2 观念摄影的概念理解 在接触到很专业的摄影之前,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去定义观念摄影,在刚刚接触到后,看了一些观念的摄影作品,也我们也常常发出专业的疑问:“这是照片吗?只要有相机我都能玩得来”。对错与否其实也并不重要了,因为这确实是不需要一些太难的技术,因为面对观众内心还没有对观念摄影做好接受和理解的准备时,这种观念摄影仿佛真的是毫无意义的摄影。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定义历来都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观念摄影的定义自然也不例外。 在观念摄影之前,曾有许多类似的提法,如先锋摄影、新摄影、前卫摄影、实验摄影、概念摄影等。在这些命名中,观念摄影一词似乎已约定俗成,被从事影像创作的艺术家们所认同。如美国摄影史专家纳奥米·罗森布罗姆在1997年第3次出版的?Aworld History of Photography?一书中认为,观念摄影(Conceptual Photography)是一种新艺术媒介,本质上是艺术作品情感上的表达,以系列化的形式呈现。这种呈现不同于普通的新闻摄影与商业广告摄影,更加强调利用于照相机自身原理的基础之上,艺术家内心中的现实世界是如何建构的观

关于郎静山的生平介绍及作品赏析

关于郎静山的生平介绍及作品赏析 一、简介 摄影大师郎静山于1995年4月13日在 台北逝世,享年105岁。郎静山先生,浙江 兰溪人,1891年6月出生于江苏淮阴。13岁 即开始玩相机,此后九十余年来相机就没离 过手。他曾说:“拿照相机就是我的生活。” “相机比太太还重要”“我做集锦照片,是希 望以最写实、最传真的摄影工具,融合我国 固有画理,以一种‘善’意的理念,实用的 价值,创造出具有‘美的作品’。” 郎大师一生酷爱摄影,精研摄影艺术创作无数,并将集锦照相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人物生平 郎静山(1892—1995),1892年生于江苏淮安,浙江兰溪游埠镇郎家村人。他的父亲喜欢收藏书画、唱戏和照相,使他从小就受到了艺术的熏陶。12岁时,郎静山进上海南洋中学读书,在图画老师李靖兰处学会摄影原理、冲洗和晒印技艺,于是和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郎静山先后进入上海《申报》与《时报》,成为中国最早摄

影记者。他虽以摄影记者为业,可是却以仿画摄影作品见长。他借鉴传统绘画艺术“六法”,潜心研习、加以发挥,摄制许多具有中国水墨画韵味的风光照片,自成一种超逸和俊秀的风格。这些作品,受到人们的好评。 1928年11月,周瘦鹃在参观华社2届影展之后写道:郎静山竹枝一帧,裱以黄绫,题曰板桥画本,观其清影婆娑,宛然板桥道人手笔也。 此后,郎静山专注多底合成的集锦摄影。1934年,其的第一幅集锦摄影作品《春树奇峰》在英国摄影沙龙入选。从此,郎静山创立的集锦摄影,在世界摄坛中独树一帜。 在谈及集锦摄影的创作时,郎静山写道:摄影固属于科学,然亦具别有纪象以外之情趣,故其艺术必赖理法与技术之综合。窃以中国绘画艺术,有数千年之历史,而理法技术已达神妙之境。摄影为图画,绘画亦为图画,其工具虽异而构图之理则相同,尤以集锦之法,更能与画理相通。 集锦照相,即选择摄影多数底片里景物配合于一纸而参融之,亦即舍画面之所忌,且取画面之所宜者之成也。 郎静山早期创作,多是表现佛门幽静、独坐赏溪者、悠闲汲水之人,及山水风光、亭台楼阁。后来,其以鹤、鹿为题材,创作了《翠竹仙禽》和《绿荫双侣》、《松鹤延龄》与《鹿苑长春》等作品。 20世纪60年代起,郎静山转而创作带人物风景,模特儿主要为国画大师张大千。其将道家装束的张大千,作为集锦山水中主角,创

观念摄影的基本介绍

观念摄影的基本介绍 观念摄影在中国艺术界有很多的提法:如先锋摄影、新摄影、前卫摄影、实验摄影、概念摄影等。单从概念上说观念摄影应该是一种以摄影为媒介的观念艺术创作,其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延伸与演变,是从艺术中抽离出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手段与形式。 观念摄影的主旨在于通过摄影所传递的某种观念,摆脱浅层次无意味纠缠的探索过程,试图通过摄影的媒介,展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剖析,并且提出一些有意味的话题,引发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因此,观念摄影往往不是给出一个答案,而是有多种可能性的指向,让观众自己去悟会。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这也符合审美的需求。 观念摄影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艺术摄影标准不可动摇的地位,提供了摄影揭示当代生活的新的诸多可能性。观念摄影以其对传统艺术摄影的偏离,发展了摄影艺术的新空间。许多艺术家在摄影方式本身的开拓方面不断努力,把不同的视觉经验融合在观念摄影中。正因为观念摄影的新,使得观念摄影不能像传统艺术摄影那样建立起刻板的判断标准,也使得观念摄影更具有实验性。实验性艺术潜在的决定因素是崭新的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好的艺术永远不会是技术的附庸,而应该是思想与生活的创造者。21世纪的今天,观念摄影正在成为这样的创造者。 西方观念摄影的源起 在摄影诞生之初,就开始具有“观念”的意识,只是业界尚没有把这一提法给予明确的界定。摄影史上有很多无可争议的例证:20世纪中后期,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的《人生两途》、亨利·佩奇·鲁滨逊的《秋》、《弥留》应该算是观念摄影的最早起源。在这些作品中说明观念摄影自摄影之初就已经开始运用并发扬光大了。而观念摄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那个时代的作品具有观念的特性并不能算作观念摄影。观念摄影是源于西方后现代社会并波及全球的一种艺术形式。 我国观念摄影概念的提出 与西方的观念摄影起源相比较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1976出现的诸如蒙敏生、王秋生等人用摄影作品对“文革”进行反思,带有反讽意味的作品也可以“划归”到观念摄影之中去。其后1979年的北京的“四月影会”和随后出现的“裂变群体”,北京现代摄影沙龙,上海的“北河盟”、厦门的“五个一”、哈尔滨的“方尖碑”广州的“人人影会”,他们在摄影中有了一种观念的显现。但是这些并不是中国观念摄影的起源,他们仍是用纪实的方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并没有进入当代艺术的思考、评介与叙事语境中,于是与当代艺术的距离与差距越来越大。 在中国,当代摄影领域最早明确出现“观念艺术”(也叫观念主义)是1988年4月28日总第44期的《摄影报》上一篇《我们的作品等待社会的检验》。署名是当时中央美院的学生王虎、王友身、陈淑霞、刘庆和。由于当时国内还没有大规模地出现这种类型的摄影,因此并没有形成广泛的认同。中国摄影出版社1991年翻译出版的《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第一次相对完全地介绍了“概念摄影”(conceptual photograph)的概念。 观念摄影这个名词最早在国内出现是在1997年岛子策划的“新影像:观念摄影艺术展”上,接着在1998年朱其策划了“影像志异:中国新观念摄影艺术

摄影艺术新进路郎静山国际摄影论坛

郎静山先生(1892—1995)出生于江苏淮阴,12岁时开始学摄影,后来又到上海学习绘画,并在一家报馆任记者,成为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之一。1927年他在上海组织中华摄影学社,大力推广摄影艺术的进步。1939年,他以中国山水画理论为基础,结合摄影艺术的特点,创造了集锦摄影(Composite Picture)的独特技法,并由此获得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美国摄影学会高级会士等多项高级荣誉称号。在郎先生的摄影生命历程中,“集锦摄影”无疑最能代表他的成就与风格,集锦摄影不仅证明了他在摄影技术上的造诣,更反映出他对摄影艺术所抱持的观念和看法。因此,他的那一片内心的风景,通过集锦摄影的方式,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按照郎先生自己的说法,他是民国28年(1939年)才开始创作所谓的“集锦摄影”。当时他发现了瑞典著名摄影家雷兰德于1857年采用合成的方式创作的照片,突然来了灵感。他自幼研究中国画理,深谙我国南北朝时代南齐画家谢赫所创论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和“传模移写”二法,于是潜心钻研并且以摄影的实验项为印证,终于创立了再现中国传统绘画意境的“集锦摄影”方式。同时他认为,他所采用的集锦摄影的方式,和西方的拼贴法有所不同,正如他在《集锦照相概要》中所说:“……(集锦照相)其移花接木,旋转乾坤,恍若出乎自然,迥非剪贴拼凑者可比拟也。此亦即吾国绘画之理法,今日实施于照相者也。”由此可以看出,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是中国绘画风格和摄影技法的统一,要求作者不仅具备对摄影艺术语言的把握,还必须对中国传统绘画形式有深入的研究、理解和实践,才可能出入自如,得心应手。那么,是否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集锦摄影也已经具备了类似观念摄影的可能? 先来对照《ICP摄影百科全书》对“观念摄影”定义中所说:“……鉴于电子和常规成像的相 互作用日益增大提供了操作上的潜力,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成果对…含意?的系统表达所起的 影响,概念论者的态度将继续影响摄影的努力是必不可免的。”中国绘画理论的观念在摄影 中的转换,成为一种既定体系的“集锦摄影”,其实离开观念摄影还是有一定距离的。理由是 尽管它已经“类似小说那样讲述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并非彻底的,也不符合“其主题往往是 绝对抽象的,即便它在照片中所描绘的是完全真实的实体”这样一个定义(尽管这一定义也 有其片面性,但是可以作为参照)。 所以,当我们继续审视郎氏风格的演变空间,可以发现他的后期作品越来越接近于观念摄影 的轨迹。陈申在他的《郎静山和集锦摄影》一文中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现象,他认为郎静山 的后期创作进入了一个现代摄影作品时期:“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流的影响下,郎静山 20世纪50年代以后部分作品,风格有了明显的改变,可谓之…晚年变法?,创作出一些具有现代艺术表现效果的作品,但都是利用暗房技法,在集绵摄影基础上的发展和变化,或被称为…新集锦摄影?。如1956年的《曲线幻影》,是采用叠放技法得到的作品。70年代后完成的几幅,是利用摄影形象和线条画结合,形式类似于在白底(或黑底)照片上速写的艺术效果,如《柳荫轻舟》、《农村即景》(均为1970年制作)。造些作品总的来看,形式上是反摄影和回归传统的,影调基本上是单一的黑白对比,画面内容是具象和抽象形象的结合,但构图章法非常讲究和简练,和西方现代艺术有很大区别。因而也可视作郎静山集锦摄影在风格发展上由繁至简所派生出来的新的摄影形式。此外,这类作品还有利用…光画?完成的《女有所思》、《莲池一角》、彩色作品《勿望自由》(1971年拍的自由女神像)和《女人体》(1971年),效果则较为一般,70年代郎氏又把象形文字作为创作题材。”

经典影像作品赏析

1.约翰汤姆逊是如何展现他的东方视角 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是第一个最广泛拍摄和传播中国的西方摄影家,是第一个对中国早期摄影术进行珍贵记录的摄影家,是第一个在拍摄中国人时孜孜追求摄影审美的艺术家和沟通大师,同时还第一个对中国人民表现出广泛友好和同情的西方摄影家。 “街头摄影家”出版了四卷本摄影集《图说中国及其人民》 作品:《老妪1868-1870》 1868-1870年汤姆逊年虽然是在大街上拍摄的这位老妪,但照片很像一个照相馆的作品。关于这位老妪和他的丈夫,汤姆逊在照片说明中写道:他们的儿子和孙子已经支撑起了这个家庭,但这位老妪仍然忙着家务。她针线活很熟练,在别人病倒时是个很好的护士。她的头发已经变细和发白了,但她每天都精心地梳理和呵护它。汤姆逊独特的拍摄视角,和老妪独特的姿势产生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满族新娘(1871-1872年)》 汤姆逊拍摄了大量身着盛装的满族新娘的照片,但他对这些新娘的未来生活并不乐观,甚至和奴隶制相比:富人的孩子一般比穷人的孩子结婚早,但满族少女只有到了十四才能订婚。一般来说,人们会雇用媒婆来提早安排一桩婚事,但未来的主妇必需符合四个标准:一是要和蔼,二要文静,三要勤快,四要好看。对比这个新娘的盛装,她忧郁的眼神也许正反映了摄影师的心境。

《福建厦门夫妻》1870-1871年 这是身穿传统服饰的一对厦门夫妻。根据中国习俗,当时的夫妻是不会有这样对望的姿势的,这肯定是沟通大师约翰逊的杰作。虽然,他们的表情有点勉强,目光也没有完全相对。 汤姆逊有意识地发现平凡生活之美,比如他拍摄了大量中国妇女的发式的特写照片,拍摄了大量妇女头饰的影像,从沿海的香港、厦门、福州到内地北京,从客家农妇到满清格格,这些珍贵的照片对我们研究清末女子头饰和服饰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参考。 纵观汤姆逊拍摄的中国照片,虽然他也拍摄了达官贵人,风景名胜,但他更多是拍摄了大量普通人的生活和街头小景。在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悠闲的市民小姐,也看到了街边正在享受午餐的"苦力",还有正沉浸在欣赏"西洋景"的孩子们。可以说,在汤姆逊镜头下,我们发现了许许多多大清帝国臣民纯朴、美好的一个侧面,这样的影像不论在早期外国摄影师还是中国照相馆的拍摄中都是很少见的。这张旗人女子梳头的照片中,端坐的小姐自然、放松,面带微笑,旁边站立的丫环面容敦厚,神情专注,而一侧的孩童天真无邪,直到今天,这张照片依然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对中国人民的广泛友好和同情,拍摄时孜孜追求摄影审美,发现细节,勤于沟通 作品题材 在汤姆森这本影集中,有关风景古迹和社会风俗的照片占有很大比重。在题材选择上,力求全面地反映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也是汤姆森创作个性在作品上突出的体现。影集中既有表现中国锦绣河山、城市风光的作品,也拍摄了人民从事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情景,既有广州洋行买办藩仕成奢华的私人园林,也有处在社会最低层的劳苦人的生活状况。这些照片所表现的人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辛酉政变后的恭亲王,贵族妇女,集市上待雇的城市贫民,鸦片吸食者,瘦弱的更夫,戴木枷的囚犯,以及剃头、修脚、拉洋片等手艺人,无不成为拍摄对象。 为了更多地展现不同人的生活侧面,汤姆逊拍摄了大量不同的中国人的肖像。“翻看西方摄影师早期在中国拍摄的照片,大部分人是抱有一种猎奇的心态,因此,小脚女人、乞丐等社会的阴暗面成为摄影师拍摄的主题,拍摄的人物大都神情木讷、呆板。但当你去审视汤姆逊拍摄的中国照片时,更多的中国人的笑脸和放松下的中国人的状态。汤姆逊一直致力于 记录真实的中国和中国人

最最经典摄影大师作品赏析

最最经典摄影大师作品赏析 [时代广场的胜利日] 这是一张极其经典的照片,作为二战胜利的象征被广为流传,又是人类最美好爱情的见证!当二战结束的消息传到纽约的时代广场,一位狂喜的海军士兵搂过正在身旁的陌生护士热烈地亲吻着她。旁边的人则报以会心的微笑:毕竟胜利来临了,是值得高兴的事!照片出现于《时代》杂志,是反映战争结束后人们轻松欢乐心情的优秀作品。它不饰雕琢,清新自然。40年后,摄影者阿尔夫里德.伊森斯塔特在报上刊登寻人启事找到了当年的这两位照片中的男女,他们已成了子孙满堂的爷爷和奶奶。

[小大人]照片中三位美国女孩在西班牙塞维尔某个地方交谈。这张照片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美国销售 第二的明信片。

[最著名的吻]这是有关接吻的著名照片中最早的一张。面对这张在公共场合抢拍的照片,今天的人们可能会想到肖像权,隐私权这样的字眼,实际上它的确引发了一场肖像权的官司。但这并没能阻挡它在全 世界流传。 [撤退]这是在朝鲜战争中撤退的美国海军士兵。摄影者大卫.道格拉斯.邓肯别具匠心,真切的表现了当时极度的寒冷,195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朝鲜作战,冬季来临之前战况一直不错。当时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他们会顺利推进到朝鲜北部,他们都意想不到地受到中国援朝军队的回击。 史密斯将军的话使他们的失利更加出名:“撤退?他*的!我们打错了方向”!

[温斯顿.丘吉尔] 1941年1月27日,刚开完会的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号的一个小隔间拍摄几张表现坚毅刚强的照片。然而,抽着雪茄的丘吉尔显得过于轻松,跟卡特所设想的领导神韵不符,于是卡特走上前去,把雪茄从这位领袖的嘴里拿开,丘吉尔吃了一惊,他被卡特的举动激怒了。就在他怒视卡特的一剎那,卡特按下了快门。这张照片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丘吉尔照片中最著名的一张。 [奥马伊拉的痛苦] 1985年11月13日,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突然爆发,山上的积雪融化后夹杂着泥石流顺坡而下,几乎吞没了附近的阿麦罗镇,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火山爆发后的第三天,美联社的法籍摄影记者富兰克福尼尔赶到现场采访。在现场发现一个叫奥马伊拉的12岁小姑娘被两座房脊卡在中间不能自拔,她的脊椎已被砸伤,尽管福尼尔曾经当过外科医生,但此时也无能为力。只有在他拍下小姑娘那美丽而坚强的面孔的同时,不时同她交谈。希望增强她生存的力量和信心。待救护人员赶到时,她已在泥浆里浸泡了60个小时了。虽然小姑娘接受了治疗,但还是死了。福尼尔从始至终守候在奥马伊拉身边,一直拍到小姑娘下葬的最后一个镜头。翌年这组照片获第29届WPP突发新闻系列一等奖,其中充分表现小姑娘横遭灭顶之灾时仍能保持神情镇定自若的这张被评为1985 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

世界最著名的32张摄影作品

世界最著名的32张摄影作品 1、《受伤的女子》——这幅照片是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一个受伤而只绑绷带裸睡的女子,是那幺安详而不带一丝猬亵。显示了布拉弗观察事物的智能:摄影是人们经历多年的努力结果,并且会继续开拓下去--摄影必须朝改善人的形象和生于斯的环境而努力。人和环境是多样性,且经常会改变的,我们要把观点放在上面,才有可能使影像表现永保丰富。 2 、《枪》——在纽约105街区,一个小流氓将枪直指摄影家的镜头。"他只有11岁,却学会了一切狰狞。"克莱因回忆说:"当然,他手里是一把假枪,他正玩的也不过是美国

孩子街头巷尾惯玩的游戏。但在我看,这一瞬间早已不再是儿童的游戏。" 3、《最著名的吻》——这是有关接吻的著名照片中最早的一张。面对这张在公共场合抢拍的照片,今天的人们可能会想到肖像权,隐私权这样的字眼,实际上它的确引发了一场肖像权的官司。但这并没能阻挡它在全世界流传。

4、《她叫玛格丽特马瑟》——这幅坐姿人体使韦斯顿的人体摄影达到巅峰状态,也是人体摄影最伟大的经典之一,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抽象的人体艺术.

5 、《奥马伊拉的痛苦》——1985年11月13日,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突然爆发,山上的积雪融化后夹杂着泥石流顺坡而下,几乎吞没了附近的阿麦罗镇,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火山爆发后的第三天,美联社的法籍摄影记者富兰克福尼尔赶到现场采访。在现场发现一个叫奥马伊拉的12岁小姑娘被两座房脊卡在中间不能自拔,她的脊椎已被砸伤,尽管福尼尔曾经当过外科医生,但此时也无能为力。只有在他拍下小姑娘那美丽而

坚强的面孔的同时,不时同她交谈。希望增强她生存的力量和信心。待救护人员赶到时,她已在泥浆里浸泡了60个小时了。虽然小姑娘接受了治疗,但还是死了。福尼尔从始至终守候在奥马伊拉身边,一直拍到小姑娘下葬的最后一个镜头。翌年这组照片获第29届WPP突发新闻系列一等奖,其中充分表现小姑娘横遭灭顶之灾时仍能保持神情镇定自若的这张被评为1985 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 6 、《裸跑者》——在1975年英联邦橄榄球决赛上,包括伊利莎白女王在内的英国政要聚集在主席台上。这个体型优美的裸跑者-澳大利亚会计师米歇尔.奥.布瑞恩

经典广告之摄影作品赏析

经典广告摄影作品赏析(2) 广告摄影作品鉴赏(一) 广告摄影作品鉴赏(二)

广告摄影作品鉴赏(三)

广告摄影作品鉴赏(四)

不同的商业摄影领域需要进行不同的准备工作,一般而言,摄影师需要选择设备、布置场景、准备道具、制作时间排期表等所有繁琐的工作,还要以最完整的方案防止计划的临时改变,例如发生意外情况时所增加的费用由谁来承担,拍摄是不是有序进行,是不是需要调整拍摄方案,在拍摄的前期一定要协商到位。在拍摄准备阶段,摄影师与策划人员的沟通非常重要,当然有时摄影师本身就是策划者,如果把摄影拍摄想象为电影拍摄,策划者就像是整部电影的制片人,负责很多繁杂的工作,对于所有的细节都要全部考虑周全。 对于场景的制作,一般分为移动与固定场景,置景的空间、材料的质地纹理是置景效果的衡量要点,一般来讲,为了追求丰富的画面效果,摄影师对于场景的陈列效果与肌理细节十分重视,另外考虑到便于摄影师选取角度,也便于控制成本,在商业摄影前期的拍摄准备阶段,一般选择专业的有一定审美标砖的置景团队完成前期的场景制作。

广告摄影作品赏析(五) 商业摄影的拍摄必须符合一个规则,即摄影师与客户需要在摄影创意、风格、角度等达成共识。在商业摄影拍摄流程中,从摄影师与客户进行沟通、制定方案、签订合同、到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后,一般比较大的摄影项目或者有条件的客户会给摄影师试拍的机会和时间,以便进一步确定拍摄的成片效果,顺利完成最终拍摄。 商业摄影的拍摄并不是取景、构图、按下快门的简单动作,为了在合作上取得成功,往往需要摄影师与客户方不断的沟通、磨合和融合。另外,摄影师即使与客户的意见达成共识,并制定了让客户十分满意的拍摄方案,最终的拍摄结果也有可能和客户所期望的有一定偏差,毕竟对于摄影来说,拍摄计划与草图终归是有些纸上谈兵。 摄影师的试拍需要方案确定后客户的签字,根据之前的商讨计划和拍摄方案进行,以此避免客户中途所进行的一些意见性干扰。拍摄过程中,摄影师的拍摄要有步骤,灯光、背景、道具等即时到位,有条理的进行,和其它团队成员的配合要默契,尤其在拍摄杂志片和人像的时候,摄影师要会与模

【资料】世界获奖摄影作品赏析

世界获奖摄影作品赏析 【篇一:世界获奖摄影作品赏析】 照片是摄影师们在用镜头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 都是带有自己的感悟的,他们用作品向我们讲述体悟,与我们分享 心得。因此,我们在欣赏时,也应该使自己沉静下来,用心灵与自 然与社会与人生对话。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组国际摄影大赛中 的获奖作品,也许它们会让你有新的感悟。 「彩色color 」 《after》摄影:陈志迪获第三届克罗地亚dfa国际摄影展dpa铜牌《一帘幽梦》摄影:朱汉举获2015年第三届希腊奥林匹克四地巡 回展hpsc银牌 《惊梦》摄影:易都获2016年第18届纽约国际摄影展铜牌 《神秘园》摄影:赵晋黎获上海第十二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金牌 《异度空间之篮球赛》摄影:颜劲松获2015年第三届希腊奥林匹 克四地巡回展hpsc金牌 《窗外》摄影:陈光驰获第三届克罗地亚dfa国际摄影展沙龙金牌《守望》摄影:宋持月获2015年第三届希腊奥林匹克四地巡回展 fiap金牌 《女娃》摄影:胡卫国获第三届克罗地亚dfa国际摄影展沙龙勋带奖 《南通六县老街之百年私塾》摄影:朱静仪获2015全球年度旅游大赛街道组冠军+奖金1000英镑 《老茶馆》摄影:卢敏强获2016俄罗斯“我们与周围的生活”国际摄影展fiap金牌 《外面的世界》摄影:雷鸣获第三届克罗地亚dfa国际摄影展dpa 银牌 《织网的渔夫》摄影:李光健 2015年第三届希腊奥林匹克四地巡 回展荣誉证书 《奋力冲刺》摄影:吴登采获第44届纽约摄影学会国际摄影展 fiap勋带奖 《盛夏》摄影:周建勇获2015年度全球旅游摄影大赛多彩世界组 推荐奖 《土楼光阴》摄影:杨胜华获2016年第18届纽约国际摄影展勋带奖

浅谈郎静山摄影风格流变

浅谈郎静山摄影风格流变 摄影术1893年发端于西欧,随后迅速传播至全球。经历了200年的发展,摄影由一种技艺成为一门被普遍认可的艺术,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电影这门大众艺术。摄影术传入中国后和中国文化碰撞、融合演变成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及中国独特审美的艺术形式。中国的文化人甚至一些和美术关系较远的人士也对于摄影这门新兴的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于摄影进行了很多评价和解读。在这种文化土壤里顺理成章的产生了既具备中国式审美又具备摄影知识的摄影家。郎静山就是一位这样的有着中国传统文人情怀及审美趣味,且对新的潮流敏感的摄影创作者。 郎静山祖籍浙江兰溪,出生于江苏淮阴,五岁开始读唐诗、随后开始读书、画画,自幼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熏陶。14岁时就读于上海的南洋中学预科,在此期间除了读书学画,郎静山也学习了摄影知识和暗房技法。这段经历奠定了郎静山一生的事业的基础。 成年后,郎静山进入《申报》工作,虽然工作内容并非摄影但其利用闲暇时光进行摄影创作和实验,不但创作一些优秀摄影作品,也为将来积累了素材。1919年郎静山成立了自己的广告公司,事业的发展使得他更有条件发展自己的 爱好。随后他的风景摄影作品《荷花柳树》发表于1920年的《时报画报》上。同年,他的三张摄影作品展览于上海摄影会举办的中国文化摄影展中。1928年 郎静山进入《寸报》成为一名摄影记者。在此期间郎静山的拍摄了诸如西湖博览会、远东运动会等重大新闻事件和活动。这一时期郎静山的摄影风格已经初现端倪,除了新闻照片之外,其摄影作品多关注于中国传统的景物。创作方式为写实的画意,无论是山川还是花鸟抑或是暮色中的村落均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题材。法国土鲁斯水之堡摄影美术馆馆长杜杰德(Jean。ieu za id e)曾这样评价:树木、花朵、动物,整个外在世界几乎都是中国的。郎静山以他对性情,用不同的眼光观看。他观看的方式使这种欧洲发明的艺术浸淫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 除此之外1928年郎静山开始尝试进行人体创作。算是中国人体摄影的先行者之一,杜杰德对于郎静山的人体摄影也有较高评价:郎静山让我们知道,摄影技术可以表现对造型世界的情感,对大自然的感触和对造物者的礼赞。 1929年,安徽省长许世英设立了黄山建设委员会,为了开发黄山风景名胜聘请了诸如张大千、黄宾虹、郎静山等人进行创作并举办了相关题材的摄影与绘画的展览。此后郎静山与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黄山成为了郎静山作品中常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