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制史的很多名词解释

法制史的很多名词解释

中国法制史复习知识点&名词解释
1. 夏朝法律思想:神权法思想——王权神授。
2. 周朝:君权神授,提出了天命转移的“以德配天”说。
3. 夏有“禹刑”,商有“汤刑”,商代有针对官吏的《官刑》。
4. 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遭到晋国大臣叔向的反对。
5. 周代刑法中的渎职罪:(2)法官徇私枉法罪。《吕刑》载法官徇私舞弊的五种情况,即“惟官”(畏惧官势)、“惟反”(私报恩怨)、“惟内”(搞裙带关系)、“惟货”(贪赃受贿)、“惟来”(接受请托),称之为“五过之疵”。
6. 奴隶制五刑:大辟、膑、宫、劓、墨。(夏刑)
7. 刑法原则(周代总结出来的): (1)因时因地制宜。
(2)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非惯犯。《周礼?秋官?司刺》载有“三宥之法”:“壹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 (3)罪疑从赦。
(4)矜老恤幼。《周礼?秋官?司刺》载有“三赦之法”:“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憃愚。” (5)同罪异罚。
8. 周时结婚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纳币or纳聘)、请期、亲迎。
9. (名词解释)“七去”:又称“七出”,是西周时期男子可以休妻的七种情况,指: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只要妻子犯了七出任何一条,丈夫就可与其解除婚姻关系。
10. (名词解释)“五听”原则:指西周时为了保证口供的真实性,确立的审判制度之一。载于《周礼?秋官?小司寇》,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体现了西周时审判重视证据。
11. 周时审判制度(1)重视证据:五听原则;(2)规定法官责任:五过之疵;(3)慎重判决:《周礼?秋官?小司寇》所载“三刺”制度:“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
简答
1.周礼的两条基本原则:亲亲、尊尊。
所谓“亲亲”,是指家族内部的人要亲爱自己的亲属,卑幼要服从尊长,尤其是儿子必须孝顺父亲,即“亲亲父为首”。所谓“尊尊”,是指地位低的人要遵从地位高的人,尤其是臣民必须忠于君主,即“尊尊君为首”。“亲亲”强调的是“孝”,“尊尊”强调的是“忠”。古人有“家国同构”的观念,认为要想在社会上对国君效忠,就必须做到在家族中对父亲尽孝。亲亲、尊尊的原则,不仅表明维护君权与父权是礼的核心,而且说明当时族权与君权是统一的,伦理与政治是统一的。
2.周时婚姻制度的主要内容(形式、关系成立的原则、离婚

原则)
(1)婚姻形式: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媵嫁制度。
(2)关系成立原则:“同姓不婚”原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关系成立最重要的条件。
(3)结婚程序性原则:需经过六礼程序,即男女双方关于婚礼方面的六项仪式。
一是“纳采”,即男家请媒妁以雁为礼物,向女家求婚。
二是“问名”,即男方家请媒妁询问女方的名字,年龄等情况。
三是“纳吉”,即男方家将卜问的情况告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
四是“纳征”,也叫纳币,纳聘。即男方家想女家送聘礼,正式订婚。
五是“请期”,即男家选定婚期,告诉女家,请求同意,
六是“亲迎”,即成婚之日男方亲自到女家迎娶。
(4)离婚原则:“七去”、“三不去”。“七去”,又称“七出”,是西周时期男子可以休妻的七种情况: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即使妻子犯了七出之条,但只要符合三不去任何一项,丈夫便不能随意休弃。

知识点&名词解释
法律思想与立法活动
1. 儒家主张德治、礼治、“为政在人”的人治。主张“为政以德”的德治,力求用道德感化来缓和社会矛盾。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 春秋决狱:又称“引经决狱”、“经义断狱”,主张在法无明文规定,或原有法律不符合儒家思想主张时,运用儒家经典特别是《春秋》中的事例或原则来审判案件。基本精神是“原心论罪”,即不仅考虑犯罪行为人的客观行为,还要考察行为人的主观动机和目的。
3. (名词解释)《法经》:战国时期魏国丞相李悝制定的法典。共有六篇,依次为盗法、贼法、囚法(亦作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大体可归纳为三个部分:正律,包括前四篇,主要是关于惩治盗贼犯罪的法律规定以及对罪犯的追捕、关押;杂律,即《杂法》,主要是惩治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减律,即《具法》,内容为“具其加减”,即对上述各篇定罪量刑的通例和加重或减轻处罚的具体规定。《法经》作为我国古代封建成文法典的源头,既总结了春秋以来各诸侯国的立法经验,又开创了中华法系独树一帜的立法先河,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成文法典。
4. 《法经》中的《杂法》具体作六禁:淫禁(奸非)、狡禁(政治狡诡)、城禁(翻越城池或偷渡关津)、嬉禁(禁止赌博欺诈行为)、徒禁(无故群聚)、金禁(官吏受贿)。
5. 汉律六十篇:《九章律》

,即在《法经》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篇,萧何作;《傍章》,又称《汉仪》,18篇,叔孙通作;《越宫律》,27篇,张汤作;《朝律》,6篇,赵禹作。
6. 曹魏《新律》改汉律的《具律》为《刑名》,并且置于律首,使律典结构更为科学合理。
7. (名词解释)《北齐律》:北齐文宣帝高洋命崔昂、封述等人以北魏律为基础修订的,564年律成。共12篇,949条,总结吸收了汉魏以来的立法经验,成为隋唐法典之蓝本。
8. 《唐律疏议》是唐朝立法的杰出成果,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保留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具社会影响的封建法典。
9. (名词解释)《明大诰》:明太祖亲自主持修订的特别刑事法规,由御制判例组成。共四编236个条目,内容上包括典型案例、重刑法令和明太祖对臣民的“训诫”三部分。
《教民榜文》:明太祖为处理民间细微纷争以及减少诉讼,命户部制定颁行的特别刑事法规,共41条,集中规定有关民事方面内容,充实明代有关户婚、田土及乡村社会诉讼方面内容。
10. 《明会典》(四朝会典)是仿唐六典和元典章等修编而成的行政法规汇编,修纂始于英宗正统年间,完成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后正德、嘉靖、万历各朝都进行了增补修订。
11. 《大清律例》:经过近100多年多次重修而成的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封建法典。共7篇30门,律文436条,附例1042条。(通过附例不断改变,以适应社会)
12. 《大清会典》是世界上体例最严谨、内容最完备的一部封建行政法典。
13. 清时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单行法规:《蒙古律书》《西宁番子治罪条例》(番律、番例)“苗律”。
14. 秦时主要法律形式有律、令、式、法律解释(成书《法律答问》)、廷行事。两汉时主要有律、令、科、比(由廷行事发展而来)。明清时主要有律、例、会典等。尤以例发展最突出。
刑事法律制度
15. (名词解释)准五服以治罪原则:即亲属间的刑事侵犯案件,要根据“服制”所确立的亲属之间远近亲疏关系来审判和定罪量刑的原则,《晋律》时首次被规定。“服制”,即以丧服的粗细生熟和服丧时间长短为标准区分亲属关系亲疏远近。“服制”分五个等级: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服制愈近,以尊犯卑,处罚愈轻;以卑犯尊,处罚愈重。
16. (名词解释)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对于严重危害国家统治之外的犯罪行为不得告发,承担相互首谋藏匿犯罪行为的义务且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宗法原则在刑事诉讼上的要求和表现。
17. 唐朝关于自首的规定:已发而自新,减轻处罚


18. 汉代创设了腹诽罪。即语无微词,心有异议。
19. 共同犯罪处刑原则的秦、唐区别。秦代共同犯罪无首犯从犯之分,一律从重或加重。唐代区分首犯从犯,从犯比首犯减一等量刑;一家人共同犯罪的,以尊长为首犯并只处罚尊长;外人与监临主守官员共同犯罪,以官员为首犯。
20. 唐朝时确定的十恶:(1)谋反(2)谋大逆,即毁皇室园林器物,破坏皇帝宗庙、陵墓、皇宫及宫门的行为(3)谋叛(4)恶逆,即殴打、谋杀血亲尊长(5)不道,即杀害一家中没有犯死罪的三人,包括用残忍的手段肢解人以及使用蛊或邪术害人(6)大不敬(7)不孝(8)不睦(9)不义,即杀害非血亲尊长,包括长官与受业师等(10)内乱,即亲属之间乱伦的行为。
21. 唐朝时的官吏职务犯罪:“六脏”。《唐律疏议?名例律》记载,六脏为强盗、窃盗、枉法、不枉法、受所监临及坐赃。
22. 清朝时,文字狱比照谋反、谋逆定罪量刑。
23. 秦朝时的具五刑,是一种对于罪犯连续处以数种刑罚后才结束性命的处罚,是最残忍的刑罚。
24. 汉朝时,文帝废除肉刑;存在一种特别的仅见于汉代的赎刑“女徒顾山”。
25. 北齐之后,宫刑被正式废除。
26. 三国两晋南北朝后,女子犯罪若怀孕在身,判死刑需产后白天行刑。
27. 宋朝时,刺配刑。配是主刑,即配役,刺是附加刑。特别严重的还可附加杖刑。“既杖其脊,又配其人,且刺其面,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
28. (名词解释)凌迟:又称“陵迟”,是一种源于五代,由宋朝在法律上确定,被明、清的律典明确规定的刑罚,是中国古代最残酷的死刑处刑方法。南宋的《庆元条法事类》把凌迟刑与斩、绞并列,成为法定死刑。其处刑方法是将受刑人千刀万剐并将其尸骨也杂碎成粉末。
29. (名词解释)充军:就是罚犯人到边远地区服军役的刑罚。犯人所从事军役活动主要有屯种或充实军伍等。它是一种比死刑轻但比流刑重的刑罚。明朝充军刑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六种,最远四千里,最近一千里。刑期有终身(本人终身充军)和永远(本人死后子孙亲属接替)两种。清朝时充军家属不要随同即可更赦放还。
30. 清朝时,“立决”是对罪情严重的罪犯判处死刑,不进行复审,立即执行刑罚;“监候”是对非直接严重危害封建统治的罪犯判处死刑,但不立即执行刑罚,等到每年“秋审”、“朝审”对案件进行复审后,再根据案件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民事经济法律制度
31. 汉代提倡早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算即五倍的人头税。
32. (名词解释)义绝:是唐朝

时离婚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的“断离”的两种情况之一。指夫妻一方对另一方或者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有殴打、通奸、杀伤等情况,由官府强制解除婚姻关系,不离者处徒刑一年。义绝原则的确立,表明女性地位进一步下降。
33. 宋代时妇女的财产继承权。(1)守志寡妻是亡夫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2)妾不能直接继承丈夫的遗产;(3)女儿的财产继承权主要体现在妆奁上:未婚女(在室女)是儿子聘财的1/2,出嫁女是1/3;(4)在绝户(无子嗣)的情况下,在室女与归宗女可以全份继承财产。但归宗女所得为在室女一半。绝户有在室女和继子的,在室女得3/4,继子得1/4,『出嫁后的女子,不仅丈夫死了,而且公婆也都不在了,该女就重回娘家待嫁,成为归宗女.』
34. 宋代承认遗嘱继承,但对继承数额进行了限制,规定“止合三分之一”即只能处理遗产的1/3。
35. 明代财产继承人的范围局限于直系卑亲属。第一顺序是亲生子。第二顺序是拟制血亲的嗣子:无子可收养同宗侄子立为嗣子。第三顺序是女儿。三个都无的财产充公。
36. 汉代的均输法与平准法。均输与平准是汉武帝时封建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调剂物价的两项措施。
37. 武则天时期,在广州设置市舶使,是我国首置的专职外贸官。
38. 明代官府允许的对外贸易为“朝贡贸易”。
行政法律制度
39. 清朝时为确保满族贵族政治优势,实行官缺制度,规定某些特定官职必须由特定民族人员担任。
40. (名词解释) 差遣制度: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别。宋代的官名仅用来表示品位高低和俸禄多少,称为正官、寄禄官,简称“官”。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由皇帝临时授予,同其“正官”名称不符,故称之为“差遣”,又称“职事”。这种官名与职务相分离的制度就是差遣制度。
41. 宋朝时“三司”是最高财政管理机构:盐铁司掌工商收入,兵器制造;度支司掌财政收支、粮食漕运;户部司掌户口、赋税、榷酒等。
42. 唐代的监察制度。在中央设御史台,独立于权力机关、行政机构之外对中央和地方百官进行监察的专门机构。御史台下设三院,即台院、殿院和察院,三院分立,相互牵制,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善严密的中央监察机制。台院是御史中地位较高的,设侍御史六人,负责对中央百官违法行为进行纠举、弹劾、推鞠。
43. 谏议制度的形成使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形成了以上察下和以下督上的双向监察系统。以下督上的监察唯见于唐代。
44. 明代洪武十五年,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中央还设六科监察机关。
司法制度
45. 隋唐时期中央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和御

史台。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刑部于隋朝正式建立,是中央司法行政机关,御史台是唐朝的中央监察机构。
46. 宋朝时中央设立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为司法机关,还设有审刑院等机关。审刑院又被称为“宫中审刑院”,是宋初的审判复核机关。此外,宋朝还设立了登闻鼓院、登闻检院、理检院等三个受理向朝廷直诉案件的法定机关。
47. 元代中央司法机关主要有大宗正府(原大理寺)、刑部和宣政院(主持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军政、民政的中央机关,以国师总领院务,享有司法职能,可处理有关僧侣的民刑案件。)
48. 明清时大理寺和刑部的职责互换(与唐)。明朝时正式形成“三法司”: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刑部为中央司法审判机关,大理寺为复核机关,都察院为中央监察机关。
49. 秦朝法律规定,自诉案件可分为“公室告”与“非公室告”。“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非公室告”指父母对儿女盗窃自己财产的行为提出的控告及儿女对父母,奴妾对主人肆意加诸自己的刑罚提出的控告。汉代后增加“妻不可告夫”。凡属公室告,官府应该受理,不得拒绝。凡属非公室告,司法机关不予受理;如当事人坚持控告,则告者有罪。
50. 宋朝对民事诉讼规定了固定的案件诉讼时间,即所谓“务限”制度,这是在农耕繁忙季节限制民事诉讼的制度。
51. (名词解释) 三司推事:即唐朝时遇有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长官会同审理的制度。这种联合审判制度是后世“三法司”审案的前身。
52. 明朝的三司会审指由三法司长官即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左都御史共同审理重大疑难案件,审决后再奏请皇帝裁决。
53. (名词解释) (清朝)秋审:秋审号称清代国家大典,是由中央各部长官于每年球八月中下旬会同复审各省上报斩、绞监候案件的审判制度。该制始于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系沿袭明代朝审制度而来。
54. (名词解释) (清朝)朝审:清朝朝审亦由明朝发展而来,实在秋审大典前一天,由中央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刑部对京师在押斩、绞监候罪犯的审判制度。
55. 宋代的诉讼审判制度在完全继承唐制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即实行“鞫谳分司”制。鞫谳分司就是将审与判两者分离,由不同官员分别执掌。鞫,指审理犯罪事实。谳,指检法议刑。宋代设立此制度是为了中央集权,但同时也造成了宋代官员队伍冗杂。
56. 在审理过程中,司法官同样应当遵守各种法律规定,否则也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主要体现在司法官回避和时限制度上。唐代开始实行司法官回避制度,规定审判官吏

与被审问人之间素有仇嫌或有亲属关系的,应该回避,换其他人审判,称为“换推”,“凡鞫狱官与被鞫人有亲属讎嫌者,皆听更之。”“诸令鞫狱官与被鞫人有五服内亲及大功以上婚姻之家,并受业师、经为本部都督、刺史、县令,及有仇嫌者,皆须听换推。”
57. 唐以后的法律对于出入人罪(断案审理有误)规定得很详细。可分为故意与过失出入人罪。
58. (名词解释)翻异别勘制度:这是宋朝的一项诉讼制度。指在诉讼中,犯人若翻供,则由同级他司或上级指派他司重新审理、理雪(申诉)、读鞫(宣读判决书)。
简答&评述
1. 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秦代法律产生的影响。
主要内容有:(1)公布法律;(2)“一断于法”、“刑无等级”;(3)“重刑轻罪”、“以刑去刑”。
影响:(1)公布法律,使人人皆知。为了使百姓知法守法,所以燔诗书而明法令,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致于焚书坑儒。
(2)“缘法而治”、“事皆决于法”,政治、经济、生活各方面都有基本法律和治国基本主张,故《盐铁论?刑德》评价说:“秦法繁如秋荼,而网密如凝脂。”
(3)实行严刑峻法。
2. 汉初“无为而治”的法律思想(主体、含义、方法)对两汉的影响。
(1)无为而治思想是西汉初年将黄老学说运用于治国理政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法律思想,其基本特征就是“清静无为”、“与民休息”。
(2)它的含义就是统治者在统治时应该遵循自然法则,要求统治者克制自己欲望,不要横征暴敛,要与民休息,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3)方法主要是“轻徭薄赋”和“约法省刑”,这也是这一思想对两汉的影响。
(4)轻徭薄赋表现在,汉高祖时,规定田租十五税一;文帝十三年又诏谕郡县“务省徭役以信民”;景帝将田租减为三十税一。
(5)约法省刑表现在,刘邦初入关时,就宣布废除秦朝苛法严刑,与民“约法三章”;惠帝四年,除《挟书律》;高后元年除“三族罪、妖言令”,“复弛商贾之律”;文帝元年“尽除收孥相坐律令”,二年除“诽谤律”,五年除“盗铸钱令”,十三年废除肉刑。
3. 三国两晋南北朝礼法结合的表现。
(1)首次正式将“八议”制度纳入法典,以维护封建贵族官僚的等级特权。“八议”源于西周八辟,内容包括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这八种人在法律上公开享有特权,犯罪时除“十恶”等严重罪行外,依法或依律均可以减免其刑罚。
(2)准五服以治罪,将儒家思想进一步法典化。所谓“准五服以治罪”,即亲属间的刑事侵犯案件,要根据“服制”所

确立的亲属之间远近亲疏关系来审判和定罪量刑。服制愈近,对以尊犯卑者处罚愈轻,而对以卑犯尊者处罚愈重。
(3)将“重罪十条”纳入法典。“重罪十条”是《北齐律》对历代重大犯罪的归纳,即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为侵犯皇权的尊严及危害封建政权的犯罪;二是侵犯父母尊长即批淮家庭伦常关系的犯罪。
(4)官当制度的出现。官当,是指贵族官僚犯罪后,法律允许以其管制爵位抵当徒刑。
4. 北齐律在内容上有哪些重大突破?
(1)《北齐律》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命崔昂、封述等人以北魏律为基础修订的,564年律成。共12篇,949条,总结吸收了汉魏以来的立法经验,成为隋唐法典之蓝本。
(2)首定《名例》篇,进一步突出了刑法总则的性质和地位,使律典体例结构更加规范。
(3)开创12篇的律典体例,完成了中国封建刑法典由简到繁又到简的过程。
(4)初定封建五刑,刑罚更加宽缓人道,
(5)将“重罪十条”纳入法典,是中国封建社会和一部承前启后的封建法典。
5. 简述宋代立法活动的特点。
(1)终其一朝只有一部刑法典《宋刑统》,但因前后时间脱节,故多次修改。
(2)编敕和编例成为主要立法活动和法律形式。其中编敕是最主要、最经常的立法活动和法律形式。“敕”是皇帝在特定时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发布的命令,不具有普遍而长期的适用性。编敕,即将单个的敕进行编纂,使之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经整理编纂的敕亦称编敕。例,即断例,是由中央司法机关或皇帝审断的案例,因被相继沿用,成为惯例。编例即对司法惯例进行整理汇编,使其上升为具有普遍效力的法律形式。
(3)南宋中后期立法活动新特点是“条法事类”的出现。条法事类,是指以公事性质为标准,把统编的敕、令、格、式分门编纂的法规大全。
6. 评述八议、官当的内容及其危害。
(1)“八议”源于西周八辟,内容包括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这八种人在法律上公开享有特权,犯罪时除“十恶”等严重罪行外,依法或依律均可以减免其刑罚。
(2)官当,是指贵族官僚犯罪后,法律允许以其管制爵位抵当徒刑。
(3)这两种制度的操作比制度本身走得更远,制度给人以暗示,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加剧了官场腐败,使官员一心只想升官、赚钱。这是封建制度的腐败,使唐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7. 简述唐代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1)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属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无论犯任何罪都应当

负完全刑事责任。
(2)已满十岁不满十五岁和已满七十岁不满八十岁之间,属减轻刑事责任年龄。对自己所犯一切罪行都应负刑事责任,但若犯应处流刑以下之罪的,可减轻处罚,交纳赎金(“收赎”)后免刑。
(3)已满七岁不满十岁之间和已满八十岁不满九十岁之间,属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如果犯谋反、谋大逆、杀人罪等应处死刑的罪行,须将罪刑奏报皇帝来决定应处刑罚;如果犯强盗、窃盗、商人等几种罪行,则减轻处罚,交纳赎金(“收赎”)后免刑;犯上述以外的罪,不负刑事责任。
(4)不满七岁和已满九十岁及其以上的人,属无刑事责任年龄。无论犯任何罪行,原则上不负刑事责任,不受任何刑罚处罚,即使构成死罪,也不加刑。但“缘坐应配没者”例外。
8. 简述自首减免刑罚原则。
(1)秦律已有大体相当于现所谓的 “自首”制度,叫“自出”。秦代犯罪后主动自首可减免刑罚。
(2)汉律中也有自首的规定,叫“自告”。同样“自告得减免刑罚”,但为共同犯罪或集团犯罪的“造意”或“首恶”者除外。且只赦免自首之罪的刑罚。
(3)唐朝关于自首的规定,有了较全面的发展。①明确了自首的法定概念,强盗罪犯必须在案件未被官府或他人发觉之前自动向司法机关投案;②明确了自首的范围;③规定了自首的处理原则。如对于自首之罪免除刑罚;轻罪被发觉而能自首重罪者,免除其所有刑罚等。
9. 简述明朝“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原则在法律上的表现。
(1)重其所重,是指凡是直接严重危害封建统治、封建君主的犯罪,明律与唐律相比加重了处罚。
①加重了对“谋反”、“谋大逆”等罪的处罚:
a.加重了对犯罪者本人及其亲属的刑罚; b. 扩大了株连范围;
c. 明律在处罚上不分情节皆处以凌迟刑或斩刑,唐律则分情节分别处以斩刑、流二千里等刑罚;
②明律扩大了“十恶”重罪的范围。
③明律还对臣下结党、内外官交结、官吏贪赃等犯罪加重了刑罚。④ ⑤
(2)轻其所轻,是指凡是有关风俗教化及民事关系方面的违法行为,明律较唐律减轻了处罚。如祖父母、父母在世期间子孙不得别籍异财,违者,唐律规定徒三年,明律降为杖一百。又如,闻父母丧匿不举哀,唐律流二千里,明律改为杖六十,徒一年。
10. 简述唐代债权担保方式。
(1)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时扣押债务人的财产,称之为“牵掣”。但牵掣前必须向官府报告,经过批准后才可进行。
(2)债务人确无财产可供扣押,则可“役身折酬”,即以劳役的形式抵偿债务。
(3)如债务人逃亡或死亡,则由附署

借贷契约的保人代为清偿。
(4)允许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交质押财产,称之为“收质”。

11. 评述秦、唐、宋、明四朝的任官制度。
(1)任官条件。①秦时任官主要考察官吏的道德和才能,对其有比较严格的标准。道德上要具备“五善”、“五失”,才能上要明悉法律令。
②唐时,文官要参加科举考试以取得做官资格;武则天时期起,武官要参加“武举”,考马步武艺。科举之外还有封爵、(皇帝)亲戚、勋庸、资荫等。
③宋时任官条件为通过科举考试。
④明时任官条件也为通过科举考试。
(2)任官方式。①秦时任官的方式主要有荐举、征召、任子等。中央和地方长吏皆由皇帝任免,长官可以自己选任下属。
②文官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做官资格后,然后经过吏部铨试,合格即正式任用为官。对司法官的任用,吏部与刑部尚书共同研究决定,然后注拟。武官由兵部授官。
③宋时通过科举取士。
④明时最基本的任官途径是科举。此外还有捐官,即用钱粟等买官。
(3)限制条件。①秦时任官的限制条件主要有:一是不准任用“废官”,二是官吏正式任命才能到任行使职权,三是长官调任新职,不准带走原属官吏。
②唐时参加科举考试常选(或贡举)的必须是京师和地方各级学校的“生徒”和经州县审核身份并初试合格的“乡贡”;制举则没有限制。
③宋时任官没有什么限制条件。
④明时任官实行回避制度,包括亲族回避、籍贯回避和职务回避。此外科举考试只有官学“监生”和“生员”(“秀才”)的学生才能参加。
12.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办案基本程序。
(1)起诉环节。起诉是诉讼的启动程序,尽管在封建社会并未严格区分“公诉”与“自诉”,但仍可将起诉形式大致分为自诉、举告、自首和官纠举等四种。
(2)受理环节。分为鞫狱(审理)、传复和断狱(判决)。历代法律都强调及时审问、按期结案。
(3)判决拟定环节。分为读鞫(宣判)、服辩。当事人若不服辩,可以在一个月内提出乞鞫(上诉),三个月一议。乞鞫后仍不服辩,可以在三年内提出理雪(申诉)。
(4)另外还有直诉。即通过登文鼓、邀车驾来进行起诉。

13. ※评述儒法合流过程及其在法律上表现。
(1)最初通过外围司法实现。
(2)通过法律解释实现。即两汉时新增的法律形式:汉儒章句,即由儒学大师对法律进行解释,如东汉时的郑玄。
(3)通过直接立法,即主张春秋决狱。

14. ※评述中国秦代、唐代、明代死刑制度。




知识点
1.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是近代第一部宪法性文献,采用日本宪政模式。
2. 《宪法重大信条

十九条》采用英国模式。清政府1911年11月3日颁布。
3.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采美国总统制,1911年12月3日颁布。
4.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人们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文献。
5. 1913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规定总统任期5年,只能连选连任一次。
6. 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取消国会两院,设立有名无实的立法院和纯属总统咨询机构的参政院。
7.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的宪法。(增加无性别之分)
8. 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统治权。
9.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无男女、种族、宗教、阶级、党派之分,一律平等。
10.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宪政发展史上第一部由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宪法性文献。是中国历史上由人民代表机关正式通过并公布施行的第一部人民的宪法性文件。
11.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
12.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领土为22行省,列举了内外蒙古、青海、西藏。
13. 清末法制改革:在中央设资政院,地方设谘议局(新疆除外)。
14. 1911年《大清新刑律》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专门的刑法典。
15. 1911年《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民法典。典型的中体西用,前三编为日本起草,运用世界先进理论;后两编体现中国传统理念,此法典未实施。 均采用德国模式。
16. 1929-1930年《中华民国民法典》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颁行的民法典。 共五编。
17. 1909年陆续脱稿的《大清商律草案》是中国史上第一部独立商法典。也是最大部头。
18.清末立法采“民商分立”,国民党时期采“民商合一”,六法中无商法,加行政法。
19.清末司法改革后,审判为“四级三审制”。(四级:大理院、高级、地方、初级审判厅)
20.1902年,山西设罪犯习艺所。1903年,京师设模范监狱,开启了近代中国监狱改造犯人的先河。
21.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确定了“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最有利于贫农、中农利益”的土地分配基本原则。(革命根据地时期)
22.抗日战争时期,未进行土改,土地政策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即“二五减租”。
23.解放战争时期,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头平均分配土地。1946年《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开始。
24.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确立“唯成分论”和“唯功绩论”的指导原则。
25.解

放战争时期,新增“管制”这一刑种,主要适用于反动党、团的次要分子。
名词解释
1.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8月由清政府颁布,其渊源为《大日本帝国宪法》。共23条,分为“君上大权”14条和“臣民权利义务”9条两部分。其主要内容有(1)确立皇帝主权原则;(2)规定君主总揽统治权;(3)以根本法规定了臣民的权利、义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第一次由宪法规定了君主的政治权力和臣民的权利义务。
2.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在西柏坡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上制定。其主要内容有(1)实行“耕者有其田”;(2)确定土地财产的分配办法;(3)确定了土改机关。它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行政基础。
3.马锡五审判方式:指抗日战争时期,马锡五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时创造的贯彻群众路线,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实行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审判方式。其主要内容是:简化诉讼手续,实行巡回审判、就地审判、群众公审。其主要特点是:手续简便,不拘形式,方便群众诉讼。
4.六法全书:南京国民政府制定颁布的宪法、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统称六法,“六法”及相关的单行法律、法规的汇编,被称为《六法全书》。
简答题
15. 中国近代司法独立原则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内容;
答:(1)清末改革中,1906年颁布的《大理院审判编制法》首次阐释并明确规定了司法独立原则。1910年颁布的《法院编制法》正式确立了司法独立原则。
(2)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法院作为司法机构独立,法官独立,法官“终身制”和“高薪制”,体现了司法独立原则。
(3)1923年,中华民国北京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明确了司法独立原则。赋予了法院解释权,规定了法官独立审判和法官保障制度。
(4)1947年,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规定“法官必须超出党派之外,依据法律审判,不受任何干涉”,把司法独立作为国家体制和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
(5)1946年,《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对司法独立原则做了专章规定。
16. 《大清新刑律》的重大突破;
答:《大清新刑律》是在沈家本主持下,聘请日本法学家冈田朝太郎等人起草的一部新刑法典。从1905年开始起草,到1910年12月定稿,1911年1月颁布。其重大突破主要表现在结构上和内容上。
(1)结构上的变化。
①分为总则和分则,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诸法合体的传统立法模式,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专门的刑法典。
②更定刑名。将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

两大类。
(2)内容上的变化。
①“删除比附”,采用罪行法定原则。
②“酌减死罪”。
③采用唯一死刑——绞刑。
④“惩治教育”。规定了凡是幼年犯罪,改用惩治处分,进行感化教育。
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7. 简述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913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的内容;
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文献,其内容有: (1)确定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以“三权分立”为原则,规定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
(3)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中华民国领土范围,确定了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确立了平等、自由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义务;
(5)确定了《临时约法》的最高效力和修改程序。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又称“天坛宪草”,虽从未生效,但对以后历次制宪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主要内容有:
(1)继续援用《临时约法》确定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权组织形式;
(2)坚持并完善责任内阁制;
(3)设立国会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在国会闭会期间行使国会部分权力;
(4)严格限制总统任期,规定大总统任期为五年,只能连选连任一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