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级网络知识点大全

三级网络知识点大全

三级网络知识点大全
三级网络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年份事件:

1946 ENIAC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1969 ARPNET产生互联网的诞生

1971 微处理器芯片4004产生微机的诞生1981 微处理器芯片Intel8088产生IBM首推PC 1991.6 中科院高能所接入斯坦福大学中国人上网1994年采用TCP/IP协议实现国际互联网全功能连接

1.2 计算机硬件组成

<1>计算机现实的分类Sevrer、workstation、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Server具有相对性、不需专门特定的处理器

<2>基本单位换算:

速率或带宽:T、G、M、K之间进率1000,单位bps

容量:T、G、M、K、B之间进率1024,单位字节

<3>英文简写:

MIPS、MFLOPS、MTBF、MTTR

<4>奔腾芯片的特点

32位、超标量、超流水、分支预测、哈佛结构、PCI总线

<5>安腾芯片特点

64位、EPIC(并行指令代码)

<6>主板的分类:

<7>网卡两层性: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1.3 计算机软件组成

<1>软件=程序+数据+文档

<2>常用软件的分类:

<3>瀑布模型:

计划----定义、可行性

开发:初期----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后期----编码、测试

运行:运维

1.4 多媒体基本概念

<1>压缩标准的区别:

JPEG 静止图像

MPEG 动态图像

<2>超文本:非线性、跳跃性;

唇同步;

流媒体:边下边看

<3>压缩方法分类:

熵编码(无损压缩)----哈弗曼、算术、游程编码

源编码(有损压缩)----预测、矢量量化编码

混合编码

<4>流媒体:边下边看

技术特点: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同步性)

-------------------------------------------------------------

第二章网络基本概念

2.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三网融合: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广播电视网

2.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定义:独立、自治、共享资源、信息传输

<2>计算机网络地理范围分类:LAN、WAN、MAN

<3>拓扑的定义:几何关系表示的网络结构通信子网的抽象

<4>与网络拓扑相关的指标:

网络性能、系统可靠性、通信费用

<5>点对点网络不可能有总线型拓扑;

广播式网络中不可能有网状型拓扑

<6>点对点网络中星形、环形、树形、网状型拓扑各自特点;

<7>公式的计算----奈奎斯特准则与香农定理

<8>两定理基本原理:Nyquist 理想低通有限带宽

Shannon 有随机噪声的低通

<9>关于误码率:

是统计值,样本越大越精确;

不是越低越好,考虑实际需求;

二进制码元

2.3 分组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

<1>电路交换:

过程:线路建立、数据传输、线路释放

特点:优点----实时性高、适宜交互式会话类通信模拟通信不足----设备利用率底、不具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不适宜突发式通信

<2>存贮转发:

(1)Message----将发送数据作为一个逻辑单位转发出错重传麻烦

(2)Packet----限定分组最大长度如TCP/IP 最大64KB 含分组号目的端需排序重组

<3>分组交换技术分:

(1)DG ----无需预先建立链路、需进行路由选择、目的结点需排序重组、

传输延迟大、适宜突发式通信

(2)VC----需预先建立链路、不需进行路由选择、适宜长报文传输

每个结点可同时和其他结点建立多条虚电路、

2.4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1>协议三要素及其定义

语法----结构和格式

语义----控制信息、动作与响应

时序----实现顺序

<2>OSI七层结构

<3>Datalink、Transport、Network功能;

Datalink----建立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传送数据帧

Network----寻址、路由、拥塞控制

Transport----端到端可靠透明地传送报文

<4>TCP、UDP协议特点

TCP----可靠、面向连接、全双工、复杂、速度慢、传控制信息UDP----不可靠、面向无连接、简单、速度快、传数据

<5>TCP/IP与OSI模型的对应关系

<6>TCP/IP协议中传输层、互联层的功能

传输层----建立用于会话的端到端的连接

互联层----将源报文发送至目的主机

<7>常见应用层协议

2.5 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了解)

<1>p2p----非集中式、平等、独立路由、自治

2.6 无线网络应用的发展(了解)

<1>802.16----WMAN,无线城域网

<2>802.11----WLAN,无线局域网

Ad hoc----无线自组网

(1)WSN----无线传感器网络

(1)WMN----无线网格网

-------------------------------------------------------------

第三章局域网基础

3.1 局域网与城域网基本概念`

<1>局域网技术三要素:

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2>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SMA/CD、Token bus(令牌总线)、Token ring (令牌环)

<3>IEEE对Datalink划分为LLC和MAC层

<4>IEEE802标准中.1 .2 .3 .4 .5 .11 .16 所述内容

3.2 以太网

<1>CSMA/CD特点:

共享介质、广播、会听、平等竞争、随机、冲突、退避、传输效率不稳定、实时性差、低负荷、易实现

<2>CSMA/CD发送流程:

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

<3>理解以太网数据收发过程:

<4>冲突窗口2D/V 51.2微秒、以太网帧长度64B--1518B

<5>以太网的实现:网卡、收发器、收发电缆线

网卡作用----编解码、帧拆装、CRC校验

<6>MAC地址的唯一性:

48 bit,厂商ID + 产品SN ,各占3个字节

<7>CSMA/CD、Token bus和Token ring的区别:

CSMA/CD----随机、实时性差、低负荷、易实现

Token----确定、实时、重负荷、实现困难

3.3 高速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1>快速以太网及千兆以太网特点:

相同----帧格式、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接口

不同:快速以太网----发送间隔10ns、MII介质独立接口、

双绞线及光纤802.3u千兆以太网----发送间隔1ns、GMII介质独立接口、双绞线及光纤802.3z

<2>万兆位以太网特点:

光纤、全双工、sonet/net、STM-64模式、10GMII

帧格式相同、不用CSMA/CD

3.4 交换式局域网与虚拟局域网

<1>交换式局域网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多端口之间建立多个并发连接

特点----低延迟、高带宽

支持不太速率和工作模式

支持VLAN

<2>交换式局域网端口和MAC映射表:

端口号与MAC地址地址学习

<3>帧转发方式:

直通、存贮转发、改进的直通

<4>VLAN组网方式及特点:

组网方式----端口号、MAC地址、网络地址、IP广播组

特点式----管理方便、安全、服务质量高

3.5 无线局域网

<1>无线局域网的分类及特点:

红外----视距,包括定向、全方位、漫反射

安全、抗干扰、简单、传输距离短

扩频---- DSSS、FHSS、抗干扰能力强

<2>802.11b (1、2、5.5、11Mbps)与802.11a (54Mbps)速率

<3>802.11层次模型结构:

物理层+MAC

MAC----争用型DCF(分布式协调功能:基本媒体访问方法)+CSMA/CA

非争用型PCF

3.6 局域网互联与网桥工作原理

<1>网桥的作用、工作过程及分类

作用----数据接受、地址过滤、数据转发,分割流量、连接局域网和局域网

工作过程----接受、存贮、地址过滤、帧转发

分类----源路由网桥+ 透明网桥

<2>各种网络连接所用的设备:

局域网互联----网桥

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用路由器或网关

<3>网络设备工作的对应层次

Hub集线器----Physical

Bridge、Switch----Datalink

Router路由器----Network,分组存贮转发、路由选择、拥塞控制Gateway网关----Application

-------------------------------------------------------------

第四章网络操作系统

4.1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

<1>单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I/O

<2>单机OS的组成及结构:

组成----驱动、内核、接口库及外围组件

结构----简单、层次、微内核、垂直和虚拟机结构

<3>OS启动进程的机制:

DOS---->EXEC

Windows---->CreatProcess

<4>常见文件系统:

DOS---->FAT (文档分配表)

Windows---->VFAT

OS/2---->HPFS (高性能文件系统)

NT---->FAT32、NTFS (高级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环境的文件系统)

<5>网络OS的基本任务:

屏蔽差异性、提供网络服务、实现资源共享管理、保证安全

4.2 网络操作系统的演变(无考点)

4.3 网络操作系统的类型与功能

<1>网络操作系统的分类:

专用型、通用型(变形级、基础级系统)

<2>NOS的发展:对等---->非对等C/S

硬盘Server----文件Server----应用Server(DB、Web、Ftp、DNS、通信)

<3>文件服务器的功能:

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数据、文件和目录服务

<4>网络管理服务功能:

网络性能分析、状态监控、存贮管理

<5>NOS功能:

文件、打印、DB通信、信息、分布式目录、网络管理、Internet/Intranet服务

<6>DB(数据总线) 中传送信息所用的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

4.4 Windows NOS的发展

<1>Windows NT域的概念:

域同目录,NT只有一个主域,可有多个备份域

<2>NT(面向工作站、网络服务器和大型计算机的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4个)

<3>Windows 2000的特点及其理解:

特点----活动目录服务

树状、组织单元

主域、备份域----域间平等

主从式----多主机复制

用户全局、本地组----信任可传递、单点登陆

<4>Windows 2000 Server的版本及Server 2008的虚拟化技术。

4.5 NetWare(基于基本模块设计思想的开放式系统结构,一个开放的网络服务器平台)NOS

<1>NetWare文件系统的基本单位及访问方式

<2>NetWare四类用户

<3>NetWare四级安全机制

<4>NetWare三级容错SFT1、2、3

<5>IntranetWare特点:

支持IP和IPX、Web、Ftp

4.6 UNIX NOS

<1>UNIX的发展

1969 AT&T----Unix V1 汇编

1973 AT&T----Unix V5 C

1981 AT&T----Unix SV R4.0

1969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SD4.3

<2>UNIX特点:

可移植性强、shell语言,树形文件系统

<3>UNIX标准的演进:

POSIX--->UI、OSF--->COSE--->蒙特雷计划

<4>UNIX的版本及公司

IBM---->AIX

sun---->solaris

HP---->HP-UX、Digital unix

SCO---->OpenServer、UnixWare

<5>Unix solaris 10、AIX 5L、HP11 iV3等的新特性,特别是第一点。

4.7 Linux NOS

<1>Linux 起源----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2>Linux特点----开源、自由软件

<3>各公司的Linux版本:

Red Hat----Red Hat Linux9.0、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

Novell----SUSE Linux、SUSE Enterprise Linux 11

-------------------------------------------------------------

第五章Internet基础

5.1 Internet的构成

<1>因特网的概念:

设计者----互联网络的一个实例

用户----信息资源网

<2>因特网的组成部分:

服务器客户机、信息资源、通信线路、路由器

5.2 Internet的接入

<1>Internet的接入:

电话网----Modem D/A A/D 56kbps

ADSL----上行16-640kbps 下行1.5M-9Mbps

HFC(光纤和同轴电缆相结合的混合网络) ----上行10Mbps 下行10M-40Mbps

数据通信网----DDN(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ATM、帧中继网速率64kbps----2Mbps

5.3 IP协议与互联层服务

<1>IP协议内容:

IP数据报格式、寻址、路由、分片、重组、差错控制和处理

<2>互联层服务及IP地址唯一性:

互联层服务----无连接、不可靠、尽力传送

唯一性----Internet中任一台计算机均有IP地址

任两台主机IP地址不同

5.4 IP地址

<1>IP地址的构成:

32位,网络号+主机号,点分十进制记法,合法IP范围0--255

<2>单播A、B、C三类IP地址的网络位、主机为及判别:判别:看第一个十进制数的范围,

A类(1-126)、B类(128-191)、C类(191-223)

<3>判断两台主机是否在同一网段:

看网络号是否相同,相同则在同一网络,否则不在同一网络

<4>特殊的IP地址:

网络地址----网络地址.0

有限广播地址----255.255.255.255

直接广播----网络地址.255

回送地址----127.x.x.x

私有地址---->10.x.x.x、192.168.x.x、

172.16.x.x--172.31.x.x

<5>IP地址与子网掩码关系:子网掩码----1(网络及子网位).0(主机位)

IP地址与子网掩码相与得到网络地址,进而可计算子网号、主机号

<6>IP地址与MAC地址的转换:

IP---->MAC ARP 广播、高速缓冲表

MAC---->IP RARP

5.5 IP数据报

<1>对IP数据报格式及其相关字段的理解:

总长度最长64KB、报头最长长60B、TTL、源地址及目的地址标识、标志、片偏移、选项、版本及协议类型等

5.6 差错与控制报文

ICMP报文分为:

<1>控制报文:

拥塞控制----源抑制,缓冲区存满

路由控制----重定向,选择最佳路径

<2>差错报文:

目的地不可达----网络、主机、协议及端口不可达

超时----TTL超期

参数错误

<3>请求/应答报文对:

回应请求/应答----测试目的主机或路由器的可达性

时戳请求/应答----同步时钟

掩码请求/应答----请求告知子网掩码

5.7 路由器与路由选择

<1>理解(N,R)对序偶、(M、N,R)三元组:

到目标网络最近的路由器的较近的端口地址(下一跳路由器)

<2>统一路由选择算法:(M、N,R)三元组+

特定主机M=255.255.255.255

默认路由M=0.0.0.0

A类IP地址M=255.0.0.0

B类IP地址M=255.255.0.0

C类IP地址M=255.255.255.0

<3>路由表建立:

静态路由表,手工维护

动态路由表,路由协议,自动维护

<4>理解RIP和OSPF路由协议:

<5>选择路由协议:

静态路由----小型、单路径、静态IP (网络数<10)

RIP----中型、多路径、动态IP (10<网络数<50)

OSPF----大型、多路径、动态IP (网络数>50)

5.8 IPV6协议

<1>IPV6基本知识:

128位,64位网络前缀+64网络接口标识符,冒号16进制表示法,8位段

零压缩,双冒号表示,缺位补零

<2>IPV6地址类型:

单播地址----可聚类全球单播、链路本地地址

组播地址----该多播地址表示的所有网络接口

任播地址----该多播地址表示的所有网络接口中的任一个

特殊地址----全零地址、回送地址(0::1)

映射到IPV4和IPV4兼容的IPV6地址

<3>IPV6数据报格式:

基本头(40B)+扩展头+数据单元

5.9 TCP与UDP

<1>TCP与UDP服务的特点

TCP----可靠、面向连接、全双工、流接口、

连接的可靠建立与优雅关闭

UDP----不可靠、无连接、简单、高效

<2>理解TCP三次握手和流量控制过程:

<3>常见应用程序对应的端口号

TCP端口:

FTP--20 21、Telnet--23、SMTP--25、DNS--53

HTTP--80、POP3--110

UDP端口:

DNS--53、TFTP--69、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161

-------------------------------------------------------------

第六章Internet基本服务

6.1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1>C/S定义及特性:

定义----客户机进程启动请求通信、服务器进程守护并响应

特性----互联网应用程序间同步、适应资源分配不均

<2>服务器的实现方法:

重复Server----面向无连接、请求处理时间已定,时间较短

并发Server----面向连接、请求处理时间不定,实时、灵活

<3>端口号----标识特点的服务

6.2 域名系统

<1>域名体系特点:

树状层次结构(倒树)、分布式

<2>传统的7个顶级域名

<3>域名解析的两种方法:

递归解析、反复解析,均有本地域名服务器完成

6.3 远程登陆服务

<1>Telnet采用C/S模式,NVT(网络虚拟终端,被客户和服务

器所采用,用来建立数据表示和解释的一致性。)来屏蔽键盘的差异性、

屏蔽双方数据格式的差异性

6.4 FTP服务

<1>FTP通过C/S建立双重连接

控制连接(21)

Data连接(20) 建立方式----主动模式、被动模式

传输方式----文本文件、二进制文本

<2>FTP访问方式:

FTP命令行、浏览器、FTP下载工具

<3>FTP匿名服务:用户名anonymous 口令guest

6.5 电子邮件系统

<1>发送邮件用SMTP(25),接受用pop3(110)、IMAP

邮件的发送与接受均要经过邮件服务器,因SMTP和pop3均用C/S模式

<2>邮件地址格式:用户名@邮件服务器

<3>RFC822----邮件头+邮件体

MIME----邮件体多媒体化

6.6 WWW服务

<1>Web服务使用的传送协议HTTP,网页使用语言HTML

<2>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是用于完整地描述Internet上网页和其他资源的地址的一种标识方法。)协议类型:

HTTP、ftp、telnet、file、gopher

<3>web浏览器组成及工作原理:

控制单元、客户单元、解释单元

<4>Web服务器的安全级别

IP地址限制、用户验证、web权限、NTFS(Windows NT 操作环境和Windows NT 高级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环境的文件系统。)权限

<5>SSL作用及工作流程

验证客户机和服务器双方身份、加密传输数据

会话密钥有浏览器产生

-------------------------------------------------------------

第七章网络安全技术

7.1 网络管理

<1>网络管理的5个功能:

配置、故障、性能、计费、安全管理

<2>管理者--代理模型:

通信方式----操作、通知

管理模式----集中式、分布式网络管理

<3>SNMP模型组成:

管理者、代理、SNMP、MIB(管理信息库)

<4>SNMP与CMIP(通用管理信息协议(CMIP)是构建于开放系统互连(OSI)通信模型上的网络管理协议。)的特点:共同点----应用层协议、均采用管理者代理模型

不同点:SNMP用轮询监控、协议简单、安全性差

CMIP用委托监控、实时性强、安全性好

协议复杂、代理负荷重

7.2 信息安全技术概述

<1>信息安全的概念及目标:

概念----

目标----真实、完整、保密、可用、防抵赖、可控制、可审查

<2>安全准则TCSEC:

分四类7级,由D、C、B至A安全性逐步增强

<3>常见OS符合那个级别的安全要求:

D1----Dos、Win95

C2----Windows NT、Netware、Unix、Linux

<4>GB安全准则:

自主保护级---->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公共利益

指导保护级---->造成一定损害

监督保护级---->造成较大损害

强制保护级---->造成严重损害

专控保护级---->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7.3 网络安全分析与安全策略

<1>网络安全的概念、要素和目的:

概念----

要素----真实、完整、保密、可用、防抵赖

目的----信息存贮安全、信息传输安全

<2>常见的安全威胁及其影响的安全要素:

监听、信息泄露---->保密性

伪装、假冒---->真实性

篡改---->完整性

重放---->可控性

DOS---->可用性

否认---->防抵赖

<3>网络攻击的分类:

被动攻击----信息内容泄露、流量分析

难发现、可预防、加密

主动攻击----伪装、篡改、重放、DOS、DDOS

易检测、难预防

服务攻击----针对特定的网络服务

非服务攻击----针对网络底层协议

利用协议或OS漏洞实现

7.4 加密技术

<1>密码的分类:

转换类型----代换、置换(易位)

密钥个数----对称、非对称

明文处理方法----分组、流(序列)

<2>代换和置换算法基本原理及凯撒算法

<3>常见加密算法分类

对称----DES、IDEA、TDEA、AES、RC5、Blowfish

其中DES 数据64b、密钥56b

非对称----RSA、Elgamal、背包

<4>密钥管理:

KDC----对称密钥及私钥的分发

CA----公钥的认证,含在数字证书中

<5>理解非对称加密过程:

(发送方)加密----接收方公钥

(接受方)解密----接收方私钥

7.5 认证技术

<1>认证的目的及种类:

目的----信源识别、完整性验证

种类----消息认证、数字签名、身份认证

<2>常见认证算法及协议:

认证算法----MD5、SHA-1

一致、惟一、随机、单向不可逆

签名算法----RSA、Elgamal、椭圆曲线数字签名

身份认证协议----S/Key、X.509、Kerberos

<3>身份认证方法:

口令、个人持证、生物识别

<4>理解消息认证和数字签名的流程

7.6 安全技术应用

<1>电子邮件安全:

PGP、S/MIME,可实现签名和加密

<2>IPSec(Internet 协议安全性(IPSec)是一种开放标准的框架结构)包含:

AH----源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

ESP----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加密

7.7 入侵检测与防火墙

<1>入侵检测技术分类:

统计异常检测----阀值检测、基于轮廓

基于规则的检测----异常检测、渗透检测

<2>防火墙的分类:

包过滤路由器----简单、透明、处理速度快

应用级网关----代理服务器、针对特定应用、开销大

电路网关

堡垒主机

<3>防火墙的执行控制策略

服务、方向、用户、行为控制

<4>防火墙不足

不能防:绕过它的连接、内部的攻击、病毒

<5>防火墙的使用范围:

VLAN之间、外网与内网之间、总部网与分支机构网络之间7.8 计算机病毒问题与防护

<1>病毒常识:

破坏性、传染性、潜伏性、复制能力

<2>常见病毒及防治:

木马、蠕虫、宏病毒、电子邮件病毒

检测、标识、清除

<3>扫描器的组成:

CPU模拟器、病毒签名扫描器、模拟控制模块

-------------------------------------------------------------

第八章网络应用技术

8.1 组播技术

<1>理解单播、广播和组播:

<2>组播相关协议:

(a)组播组管理协议----IGMP、CGMP(思科组管理协议)、IGMP Snooping(用于组播组的管理和控制,它们都使用IGMP报文)交换机监听发送主机发送的Router-port GMP形成

组成员和接口的对应关系,此后仅向有组成员的接口

转发组播报文,解决数据链路层中组播报文泛滥的问题(b)组播路由协议

域间路由协议----MBGP、MSDP

域内路由协议:

密集模式----DVMRP、MOSPF、PIM-DM

稀疏模式----CBT、PIM-SM

8.2 P2P网络

<1>P2P网络结构

集中式拓扑----中心化、Server保留索引信息、快速检索中心结点易受攻击、Napster、Maze

分布式非结构化----配置简单、洪泛搜索、随机转发、可适应网络动态变化、支持复杂查询、

扩展性好、小网络效率高、GNUtella(简单又方便的网络交换文件软件,提供另外一种更简单的交换文件方式给大家选择)

分布式结构化----DHT、非中心化、自组织、良好的扩展性健壮性、维护较复杂、Pastry、Tapestry

混合式结构----快速检索、可扩展、抗攻击Skype、BT eDonkey、PPLive

<2>混合式结构的P2P网络中结点分为:

用户结点、搜索结点、索引结点

<3>P2P应用:

分布式科学计算、文件共享、协同工作、流媒体直播、分布式搜索引擎

8.3 即时通信系统

<1>IM(即时消息传递)模式:

P2P(C/C)----传文件

中转(C/S)----文本消息

<2>了解IM协议----SIMPLE、XMPP

<3>SIP(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的组成及消息:

组成----用户代理、代理Server、重定向Server、注册Server A消息----Request、Response

<4>XMPP(可扩展消息处理现场协议){是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协议,它用于即时消息(IM)以及在线现场探测。它在促进服务器之间的准即时操作,}采用C/S结构、由XMPP客户端、服务器、协议网关构成

8.4 IPTV

<1>IPTV基本业务

(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

VOD----包括节目制作中心、专业视频服务器、视频节目库VOD管理服务器、客户端播放设备

直播电视----IP网作传输网、机顶盒(信号转换)、组播

时移电视----时间轴根据用户需求而动、存贮媒体文件、点播

<2>IPTV构成及关键技术理解

构成----节目采集、存贮与服务、节目传送、用户终端设备、相关软件

理解----视频数字化、传输IP化、播放流媒体化

8.5 VoIP

(将模拟声音讯号(Voice)数字化,以数据封包(Data Packet)的型式在IP 数据网络(IP Network)上做实时传递)

<1>VoIP实现方法及构成

实现方法----PC-to-PC、PC-to-Phone、Phone-to-Phone

构成----终端设备、网关、网守、MCU

<2>VoIP网关作用

号码查询、建立通信连接、信号调制、信号解压缩、路由寻址8.6 网络搜索技术

<1>全文搜索引擎组成

搜索器、索引器、检索器、用户接口

<2>google、百度各自技术特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经历四小阶段它们是取代关系)、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 panet是在1983年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在19 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 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 桥信息网Chi naGBN》 2、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 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 3、计算机的公共配置:CPU内存(RAM、高速缓存(Cache)、硬盘、光驱、显示器(CRT LCD)操作系 统(OS) 4、计算机的指标:位数指CPU寄存器中能够保存数据

的位数、速度(MIPS、MFLOPS指CPL每秒钟处理的指令数通常用主频来表示CPU的处理速度、容量(B K B、MB GB TB)、数据传输率(Bps)、版本和可靠 性(MTBF MTTR。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应用。(补充实例) 6、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具有原子特性(芯片、板卡、设备、网络)与软件系统具有比特特性。且它们 具有同步性。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RISC和CISC技术(技术 特点10个请看书P8) &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片,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安腾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 IC)技术 9、主机板与插卡的组成: (1)主机板简称主板(mainboard)或母板(motherboar d)。由5部分组成(CPU存储器、总线、插槽和电源) 与主板的分类 (2)网络卡又称为适配器卡代号NIC,其功能为:(见 书P11) 10、软件的基本概念:软件由程序(功能实现部分)与

2018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真题及答案10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 2018 年笔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因特网的前身是美国()。 A)商务部的X.25NET B)国防 部的APPANET C)军事与能源 的MILNET D)科学与教育的 NSFNET (2)关于PC 机硬件的描述中,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目前奔腾处理器是32 位微处理器B)微处理器主要由运算 器和控制器组成 C)CPU 中的Cache 是为解决CPU 与外设的速度匹配而设计的 D)系统总线的传输速率直接影响计算机的处理速度 (3)关于PC 机软件的描述中,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软件包括各种程序、数据和有关文档资料 B)PC 机除可以使用Windows 操作系统外,还可用Linux 操作系 统C)C++语言编译器是一种系统软件,它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D) Windows 操作系统的画图、计算器、游戏都是系统软件 (4)关于应用程序的描述中,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金 山的WPS 2000 不只是字处理软件,而且还是集成办公软件B) Lotus 1-2-3 是典型的数据库软件 C)PowerPoint 是开放的桌面出版软件 D)Netscape 公司的电子邮件产品是Outlook Express (5)网络既可以传输数据、文本,又可以传输图形、图像。下列哪个文件类型不是图形文件?() A)BMP B)TIF C) JPG D)WMF (6)软件生命周期的瀑布模型把软件项目分为3 个阶段、8 个子阶段,下列哪一个是正常的开发顺序?() A)计划阶段、开发阶段、运行阶段 B)设计阶段、开发阶段、编码阶段 C)设计阶段、编码阶段、维护阶段 D)计划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 (7)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讨论中,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A)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局域网的互联B)联入网络的所有计算机都必须 使用同样的操作系统C)网络必须采用一个具有全局资源调度能力的分 布操作系统D)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 计算机系统 (8)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哪种网络设备实现的?() 三级网络技术试卷第1 页(共7 页)

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总结--哈工大(威海)(整理版-全).docx培训资料

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总结--哈工大(威海)(整理版- 全).d o c x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 一、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 (1)面向连接服务: 1、当程序使用面向连接服务时,在客户机程序和服务器程序发送具有实际数据的分组前,要彼此发送控制分组。这种所谓的握手过程提醒客户机与服务器,使它们对随后的分组的突然到来做好准备。一旦握手过程结束,就可以说两个端系统之间建立了连接。 2、因特网的面向连接的服务与其他的服务共存,包括可靠数据传送。流控制和拥塞控制。 3、面向连接服务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通信实体之间握手的协议。 (2)无连接服务 1、在因特网无连接服务中不存在握手。当应用程序的一方要向应用程序的另一方发送分组时,发送程序直接发送这些分组即可。因为没有数据分组传输之前没有握手过程,数据能更好地传递。 2、数据传送没有可靠性可言,没有流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功能。 3、无连接服务的基本的标志是:没有三次握手的过程。 二、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1)电路交换 1、在电路交换网络中,沿着端系统通信路径,为端系统之间通信所提供的资源在通讯会话期间将会被预留。 2、缺点:电路交换效率较低,因为在静默期专用电路空闲。 3、电路交换分为:频分复用,时分复用。 (2)分组交换 1、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这些为端系统之间通信所提供的资源不会被预留,会话的报文按需使用这些资源,这样将导致可能不得不等待接入通信线路。 2、优点:提供了比电路交换网络更好的带宽共享;比电路交换更简单,更有效,实现成本更低。

三、分组交换网络:数据报网络和虚电路网络 (1)虚电路网络 1、我们称任何根据虚电路号转发分组的网络为虚电路网络 2、每个分组中都有虚电路标识符,对于VC而言,一条VC的源和目的地仅间接地通过 VC ID标识出来;源和目的端系统的实际地址并不必执行交换。 each packet carries tag (virtual circuit ID), tag determines next hop fixed path determined at call setup time, remains fixed thru call (2)数据报网络 1、我们将任何根据主机目的地址转发分组的网络称为数据报网络。 2、在数据报网络中,每个通过该网络的分组在它的首部都包含了该分组的目的地址,该地址具有一种等级结构。当一个分组到达网络的分组交换机时,分组交换机检查该分组的目的地址的一部分,并向相邻交换机转发该分组。 四、应用需要的服务与因特网运输协议提供的服务 (1)应用层需要的服务 1、可靠的数据传输 2、带宽 3、定时 (2)因特网提供的服务 1、TCP:面向连接的服务;可靠的传输服务;具有拥塞控制;没有确保最小传输速率;不提供延时保证。 2、UDP:无连接服务;不可靠数据传输服务;没有拥塞控制机制;不提供延时保证。 五、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 (1)非持久连接: 每个TCP连接只传输一个请求报文和一个响应报文;每一个请求对象建立和维护一个全新的连接。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信息安全保障概述 1.1信息安全保障背景 1. 什么是信息? 事物运行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2. 信息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 a. 电讯技术的发明 b. 计算机技术发展 c. 互联网的使用 3. 信息技术的消极影响? 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 4. 信息安全发展阶段? a. 信息 b. 计算机安全 c. 信息安全保障 5. 信息安全保障的含义? 运行系统的安全、系统信息的安全 6.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 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不可否认性 7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保障因素:技术、管理、工程、人员 安全特征:性、完整性、可用性 生命周期:规划组织、开发采购、实施交付、运行维护、废弃8.P2DR 模型? 策略(核心)、防护、监测、响应 9.IATF信息保障的指导性文件? 核心要素:人员、技术(重点)、操作 10.IATF中4个技术框架焦点域? a. 保护本地计算环境 b. 保护区域边界 c. 保护网络及基础设施 d. 保护支持性基础设施 11. 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容? a. 确定安全需要 b. 设计实施安全方案 c. 进行信息安全评测 d. 实施信息安全监控和维护 12. 信息安全评测的流程? 见课本p19图1.4 受理申请、静态评测、现场评测、风险分析 13. 信息监控的流程? 见课本p20图1.5 受理申请、非现场准备、现场准备、现场监控、综合分析 1.1.1信息技术及其发展阶段

信息技术两个方面:生产:信息技术产业;应用:信息技术扩散 信息技术核心: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 第一阶段,电讯技术的发明;第二阶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第三阶段,互联网的使用 1.1.2信息技术的影响 积极: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生活 消极: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 1.2信息安全保障基础 1.2.1信息安全发展阶段 通信阶段(20世纪四十年代):性,密码学 计算机安全阶段(20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性、访问控制与认证,公钥密码学(Diffie Hellman , DES),计算机安全标准化(安全评估标准) 信息安全保障阶段:信息安全保障体系(IA ), PDRR模型:保护(protection )、检测(detection )、响应(response)、恢复(restore),我国PWDRRC 模型:保护、预警(warning)、监测、应急、恢复、反击(counter-attack), BS/ISO 7799标准(有代表性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 1.2.2信息安全的含义 一是运行系统的安全,二是系统信息的安全: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审计跟踪、数据加密等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完整性、性、可用性、可控制性、不可否认性 1.2.3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 1.2.4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人为和环境的威胁 1.2.5信息安全的地位和作用 1.2.6信息安全技术 核心基础安全技术:密码技术 安全基础设施技术:标识与认证技术,授权与访问控制技术 基础设施安全技术:主机系统安全技术,网络系统安全技术 应用安全技术:网络与系统安全攻击技术,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与响应技术,安全审计与责任认定技术,恶意代码监测与防护技术 支撑安全技术:信息安全评测技术,信息安全管理技术 1.3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1.3.1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生命周期:规划组织,开发采购,实施交付,运行维护,废弃 保障要素:技术,管理,工程,人员 安全特征:性,完整性,可用性 1.3.2信息系统安全模型与技术框架 P2DR安全模型:策略(policy ),防护,检测,响应;防护时间大于检测时间加上响应时间,安全目标暴露时间 =检测时间+响应时间,越小越好;提高系统防护时间,降低检测时间和响应时间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 ):纵深防御策略():人员,技术,操作;技术框架焦点域:保护本地计算机,保护区域边界,保护网络及基础设施,保护支撑性基础设施 1.4信息安全保障基本实践1.4.1国外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概况 1.4.2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容 确定安全需求,设计和实施安全方案,进行信息安全评测,实施信息安全监控 第二章信息安全基础技术与原理

2016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最全版

2016年3月三级网络技术知识考点 1.弹性分组环(RPR)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与FDDI一样使用 双环结构。传统的FDDI环中,当源结点向目的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要由源结点从环中回收,而RPR环限制数据帧只在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的光纤段上传输,当源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由目的结点从环中回收。 RPR采用自愈环设计思路,能在50ms时间内,隔离出现故障的结点和光纤段,提供SDH级的快速保护和恢复,同时不需要像SDH那样必须有专用的带宽,因此又进一步提高了环带宽的利用率。 RPR将沿顺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外环,将沿逆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内环。内环和外环都可以用统计复用的方法传输IP分组。 2.RAID是磁盘阵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磁盘存储容量但是不能提高容 错能力 3.目前宽带城域网保证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技术主要有: 资源预留(RSVP)、区分服务(DiffServ)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4.无源光纤网PON,按照ITU标准可分为两部分: 1、OC-3,155.520 Mbps的对称业务。 2、上行OC-3,155.520 Mbps,下行OC12,622.080 Mbps的不对称业务。 5.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LAN、WiMAX、Wi Fi、WMAN和Ad hoc等。 6.802.11标准的重点在于解决局域网范围的移动结点通信问题; 802.16标准的重点是解决建筑物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 802.16a增加了非视距和对无线网格网结构的支持,用于固定结点接入。7.光纤传输信号可通过很长的距离,无需中继。 Cable Modom使计算机发出的数据信号于电缆传输的射频信号实现相互之间的转换,并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ASDL提供的非对称宽带特性, 上行速率在64 kbps~640 kbps,下行速率在500 kbps~ 7 Mbps 802.11b定义了使用直序扩频技术,传输速率为1 Mbps、2 Mbps、5.5Mbps 与11Mbp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题库详解

下列技术中,不属于宽带城域网Q o S保证技术的是()。 A) DiffServ B) MPLS C) EPON D) RSVP 下列关于接入技术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ADSL技术具有非对称带宽特性 B) 远距离无线宽带接入网采用标准 C) 光纤传输系统的中继距离可达1000km以上 D) Cable Modem利用DWDM的方法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下列关于RPR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RPR环能够在30ms内实现自愈 B) RPR环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DPT公平算法 C) RPR环将沿顺时针方向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外环 D) RPR的内环与外环分别用于传输数据分组与控制分组 ITU标准OC-12的传输速率为()。 A) B) C) D) 下列关于路由器技术指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吞吐量是指路由器的包转发能力 B) 背板能力决定了路由器的吞吐量 C) 语音、视频业务对延时抖动要求较高 D) 突发处理能力是以最小帧间隔值来衡量的 一台交换机总带宽为16Gbps,具有48个10/100Mbps电端口和若干个1000Mbps光端口,所有端口都工作在全双工状态,那么该交换机光端口数最多为()。 A) 1 B) 2 C) 3 D) 4 若服务器系统可用性达到%,那么每年的停机时间必须小于等于()。 A) 5分钟 B) 10分钟 C) 53分钟 D) 106分钟 子网掩码可写为()。 A) /16 B) /17 C) /18 D) /19 下图是网络地址转换NAT的一个示例

根据图中信息,转换表中(1)和(2)处的内容依次应为()。 A) 和 B) 和 C) 和 D) 和和 某公司分配给人事部、培训部和销售部的IP地址块分别为、和,三个地址块聚合后为()。 B) C) D) 下列IPv6地址表示中,错误的是()。 A) ::12D:BC:0:05E6 B) DA21:0:0:0:0:2A:F:FE08:32 C) BC21::10:0:1/48 D) FD60::2A90:FE:0:4CA2:943E 下列关于BGP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两个属于不同自治系统的边界路由器初始协商时要首先发送open分组 B) 两个BGP发言人需要周期性地交换keepalive分组来确认双方的相邻关系 C) 当路由发生变化时,BGP发言人使用notification分组通知相邻自治系统 D) 一个BGP发言人通过建立TCP连接与其他自治系统中BGP发言人交换路由信息 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 D)报文后,R1更新的五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 依次为()。 A) 0、3、4、3、2 B) 0、4、4、3、2 C) 0、5、4、3、1 D) 0、5、4、3、2 下列关于OSPF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在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数可达300个 B) 每一个区域OSPF拥有一个30位的区域标识符 C) 一个OSPF区域内的路由器不知道其他区域的网络拓扑 D) 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只需向相邻的路由器发送信息 下列关于集线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共享一个冲突域 B) 集线器是基于MAC地址识别完成数据转发的

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

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 线路交换 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 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分组交换技术 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 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 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而网络为站之间建立传输分组用的逻辑连接,而且可以把连接另外维持一个扩展的时间以便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 帧中继交换 1、X.25特性:(1)用于建立和终止虚电路的呼叫控制分组与数据分组使用相同的通道和虚电路;(2)第三层实现多路复用虚电路;(3)在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包含着流控和差错控制机制。 2、帧中继与X.25的差别:(1)呼叫控制信号与用户数据采用分开的逻辑连接,这样,中间结点就不必维护与呼叫控制有关的状态表或处理信息;(2)在第二层而不是在第三层实现逻辑连接的多路复用和交换,这样就省掉了整个一层的处理;(3)不采用一步一步的流控和差错控制。 3、在高速H通道上帧中继的四种应用:数据块交互应用;文件传输;低速率的复用;字符交互通信。 信元交换技术

2020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2020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 点总结 1、删除第七章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但大纲上明确表示有这一章,不敢保证不考,所以您应该有保留旧版本教材的必要); 2、拆分第五章因特网基础为第五章第六章; 3、原来第六章网络安全顺延到第七章,部分内容有更新; 4、改动第八章网络技术展望为网络应用技术(组播技术、 P2P网络、即时通信系统、IPTV、VoIP、网络搜索技术); 5、其他章节部分有改动,比例约为20%;不影响以前的知识点。 6、笔试教材习题改动较大(新版习题也将是09年3月考试的重要题目); 7、虽然新教材部分变动,如您能保证自02年笔试历年真题都会做且理解,保证您xx年9月及格,但更好成绩需要您努力。第一章计算机基础分析:考试形式:选择题和填空题,6个的选择题和2个填空题共10分,都是基本概念。 1、计算机的四特点:有信息处理的特性,有广泛适应的特性,有灵活选择的特性。有正确应用的特性。(此条不需要知道)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 58、59年103、104机)、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运营,在1983年正式使用 TCP/IP协议;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即全功能连接或正式连接;1993年WWW技术出现,网页浏览开始盛行。 3、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CAD,CAM,CAE,CAI,CAT)、人工智能、网络应用。 4、计算机种类: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有大屏幕显示器)、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PDA等)。服务器:按应用范围分类:入门、工作组、部门、企业级服务器;按处理器结构分:CIS C、RIS C、VLIW(即EPIC)服务器;按机箱结构分:台式、机架式、机柜式、刀片式(支持热插拔);工作站:按软硬件平台:基于RISC和UNIX-OS的专业工作站;基于Intel和Windows-OS的PC 工作站。

2008年4月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8年4月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60) 每题1 分,共 60 分)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2008 年北京奥运会有许多赞助商,其中有12 家全球合作伙伴,以下IT 厂商不是奥委会的全球合作伙伴 A.微软 B.三星 C.联想 D.松下 A【解析】2008 北京奥运全球合作伙伴包括可口可乐、源讯、通用电气、宏利、柯达、联想、麦当劳、欧米茄、松下、三星、威士、强生,不包括微软。 2.在扩展的 ASC Ⅱ码中,每个数字都能用二进制数表示,例如 1表示为00110001,2表示为00110010,那么2008 表示为 A.00110010 00000000 00000000 00110111 B.00110010 00000000 00000000 00111000 C.00110010 00110000 00110000 00110111 D.00110010 00110000 00110000 00111000 D【解析】根据1 和 2 的二进制数表示,可以得出 1 和 2 的十六进制数表示分别为 31 和32,则 0的十六进制数可表示为 30,即 00110000,8 的十六进制数可表示为 38,即00111000 。 3.关于主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按 CPU 芯片分类有奔腾主板,AMD 主板 B.按主板的规格分类有SCSI 主板,EDO 主板 C.按 CPU的插座分类有AT 主板,ATX 主板 D.按数据端口分类有Slot,Socket 主板 A【解析】按主板的规格可以将主板分为AT 主板、Baby‐AT 主板、ATX 主板等,故选项 B 不正确;按 CPU 插座可以将主板分为 Socket 主板、Slot 主板等,故选项 C 不正确;按数据端口可以将主板分为SCSI 主板、EDO 主板、AGP 主板等,故选项 D 不正确。 4.关于奔腾处理器体系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支目标缓存器用来动态预测程序分支转移情况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著-考试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网络》整理资料 第1章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2、计算机网络(简称为网络)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3、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从单个网络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②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结构的因特网。 4、制定互联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①互联网草案(Internet Draft)②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③互联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5、互联网的组成: ①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处在互联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 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是进程之间的通信)两类通信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这种方式在互联网上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传统的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软件)。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服务。 客户程序:一对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被动等待);一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②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在这些网络上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 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建,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必须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还通信资 源)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在发送报文(message)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 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包头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包packet);分组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找到合适接口转发出去。 优点:高效(逐段占用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 问题:存储转发时会造成一定的时延;无法确保通信时端到端所需的带宽。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6、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范围:WAN(广),MAN(城),LAN(局),PAN(个人区域网);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7、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2017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2017年9月三级网络技术知识考点 1.弹性分组环(RPR)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与FDDI一样使用双环结构。传统的FDDI环中,当源结点向目的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要由源结点从环中回收,而RPR环限制数据帧只在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的光纤段上传输,当源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由目的结点从环中回收。 RPR采用自愈环设计思路,能在50ms时间内,隔离出现故障的结点和光纤段,提供SDH级的快速保护和恢复,同时不需要像SDH那样必须有专用的带宽,因此又进一步提高了环带宽的利用率。 RPR将沿顺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外环,将沿逆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内环。内环和外环都可以用统计复用的方法传输IP分组。 2.RAID是磁盘阵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磁盘存储容量但是不能提高容错能力。 3.目前宽带城域网保证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技术主要有: 资源预留(RSVP)、区分服务(DiffServ)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4.无源光纤网PON,按照ITU标准可分为两部分: 1、OC-3,155.520 Mbps 的对称业务。 2、上行OC-3,155.520 Mbps,下行OC-12,622.080 Mbps的不对称业务。 5.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LAN、WiMAX、WiFi、WMAN和Ad hoc等。 6.802.11标准的重点在于解决局域网范围的移动结点通信问题; 802.16标准的重点是解决建筑物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 802.16a增加了非视距和对无线网格网结构的支持,用于固定结点接入。 7.光纤传输信号可通过很长的距离,无需中继。 Cable Modom使计算机发出的数据信号于电缆传输的射频信号实现相互之间的转换,并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ASDL提供的非对称宽带特性,上行速率64 kbps~640 kbps,下行速率500 kbps~ 7 Mbps。 802.11b定义了使用直序扩频技术,传输速率为1 Mbps、2 Mbps、5.5Mbps与11Mbp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将传输速率提高到54 Mbps的是802.11a和802.119。 8.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 9.水平布线子系统电缆长度应该在90米以内,信息插座应在内部做固定线连接。 10.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专门为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而设计。Cable Modem 把用户计算机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连接起来。 11.服务器总体性能不仅仅取决于CPU数量,而且与CPU主频、系统内存、网络速度等都有关系。 12. 所谓"带内"与"带外"网络管理是以传统的电信网络为基准的利用传统的电信网络进行网络管理称为"带内",利用IP网络及协议进行网络管理的则称为"带外",宽带城域网对汇聚层及其以上设备采取带外管理,对汇聚层以下采用带内管理。

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总结

【精品】计算机网络个人概要总结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多个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互连起来的系统,以实现彼此交换信息(通信)和共享资源的目的。 2. 计算机网络功能:(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3)并行和分布式处理(数据处理)。(4)提高可靠性。(5)好的可扩充性。 3. 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4. 计算机网络基本网络拓扑结构有五种:全连接形、星形、树形、总线形、环形。 5.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来分,网络可分为3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6. 网络延迟时间主要包括:排队延迟、访问延迟、发送时间、传播延迟。 7. 网络协议:为主机与主机之间、主机与通信子网之间或子网

中各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而使用的,是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8.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 9. 网络协议采用分层方式的优点: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隔开。易于实现和维护。有利于标准化工作。 10.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及其相关协议的集合,是对计算机网络所完成功能的精确定义。 11. OSI模型采用七层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2. 物理层:实现透明地传送比特流。负责建立、保持和拆除物理链路;比特如何编码。传送单位是比特(bit)。 13. 数据链路层:实现无差错帧传送,包括把原始比特流分帧、排序、设置检错、确认、重发、流控等功能;负责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传送信息的单位是帧(frame)。 14. 网络层:实现分组传送,选择合适的路由器和交换节点,透

201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真题及答案

(如有雷同不要介意)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我国互联网界曾发生所谓3Q大战,根据你的了解它们发生在哪两个公司 (D) 之间? A.3Com与百度之间 B.3Com与腾讯之间 C.奇虎360与百度之间 D.奇虎360与腾讯之间 (B) (2)我国早期批量生产的计算机是 A.103计算机 B.104计算机 C.DJS-130计算机 D.PDP-130计算机 (C) (3)关于客户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智能手机不能用作客户机 B.平板电脑能用作客户机 C.笔记本电脑能用作客户机 D.高端台式机能用作客户机 (B) (4)关于笔记本电脑配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必须用Intel双核奔腾芯片 B.通常有多个USB接口 C.内存不超过1GB D.一般用nVIDIA网卡 (C) (5)关于软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系统软件比应用软件更贴近硬件

B.软件由程序代码与相关文档组成 C.共享软件都是自由软件 D.数据库软件是应用软件 (D) (6)关于多媒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熵编码属于有损压缩 B.源编码属于无损压缩 C.有损压缩的压缩比小 D.无损压缩是可逆的 (B) (7)关于OSI参考模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OSI参考模型由IETF制定 B.按功能可以分为7个层次 C.OSI的含义是操作系统互连 D.详细定义每层的实现技术 (D) (8)在TCP/IP参考模型中,实现可靠到端通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 B.物理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A) (9)以太网帧的地址字段使用的是 A.MAC地址 B.IP地址 C.域名 D.端口号 (B) (10)关于无线自组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是一种对等结构的无线网络 B.需要基站的支持 C.在军事领域中有较多的应用

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备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的四特点:有信息处理的特性,有广泛适应的特性,有灵活选择的特性。有正确应用的特性。(此条不需要知道)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 大型机阶段(1946年ENIAC、1958年103、1959年104机)、 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2005年5月1日联想完成了收购美国IBM公司的全球PC业务)、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 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运营,在1983年正式使用TCP/IP协议;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即全功能连接或正式连接;1993年WWW技术出现,网页浏览开始盛行。 3、计算机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模拟核爆炸、模拟经济运行模型、中长期天气预报)、事务处理(不涉及复杂的数学问题,但数据量大、实时性强)、过程控制(常使用微控制器芯片或者低档微处理芯片)、辅助工程(CAD,CAM,CAE,CAI,CAT)、人工智能、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 4、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有大屏幕显示器)、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PDA等)。 服务器:按应用范围分类:入门、工作组、部门、企业级服务器;按处理器结构分:CISC、RISC、VLIW(即EPIC)服务器; 按机箱结构分:台式、机架式、机柜式、刀片式(支持热插拔,每个刀片是一个主板,可以运行独立操作系统); 工作站:按软硬件平台:基于RISC和UNIX-OS的专业工作站;基于Intel和Windows-OS 的PC工作站。 5、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1)字长:8个二进制位是一个字节。(2)速度:MIPS: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百万;MFLOPS: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3)容量:字节Byte用B表示,1TB=1024GB(以210换算)≈103GB≈106MB≈109KB≈1012B。 (4)带宽(数据传输率) :1Gbps(10亿)=103Mbps(百万)=106Kbps(千)=109bps。(5)可靠性: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来表示。(6)版本 6、微处理器简史:Intel8080(8位)→Intel8088(16位)→奔腾(32位)→安腾(64位)EPIC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精简指令RISC技术。 (1)超标量技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两条整数指令流水线,一条浮点指令流水线。 (2)超流水线技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 奔腾采用每条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3)分支预测:分值目标缓存器动态的预测程序分支的转移情况。(4)双cache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存储。 (5)固化常用指令。(6)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内部总线是32位,与存储器之间的外部总线

三级网络技术重要知识点笔记

三级网络技术重要知识点笔记 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1.超标量技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以空间换时间。 2.超流水线技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 多个操作,其实质是以时间换取空间。 3.分支预测:通过分支目标缓存器,用来动态地预测程序分支的转移情况,提高流 水线的吞吐率。 4.双Cache的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 5.固化常用指令:用硬件实现诸如MOV,ADD,INC等指令。 6.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内部总线(32位)而与存储器的外部总线(64位) 7.采用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标准的局部总线(解决I/O瓶颈) 8.错误检测(内部的偶校验)及功能冗余校验技术(比较双工系统的运算结果) 9.内建能源效率技术(自动进入睡眠,快速回复) 10.支持多重处理:(即支持多CPU系统) 各个芯片采用的指令技术: ●286,386采用复杂指令系统(CISC (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技术) ●奔腾采用精简的指令系统(RISC (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技术) ●安腾芯片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技术(EPIC (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er) 技术) 主板的分类方法:

操作系统的分类: 1. 批处理操作系统(作业处理系统):成批装入输入井—>通过调度算法运行 输出——优:系统吞吐量大,资源利用率高。 缺:交互能力比较差(用户不能直接干预其作业的执行)。 2. 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用户通过各自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 特点:同时性——交互性——独立性——及时性。 对 普及计算机,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起了积极作用。 3. 实时系统(实时控制系统/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及时响应随机发生的外部事 件]:特征:★快速的处理能力 有高精度的实时时钟 快速的中断响应、处理能力 数据结构简单 可靠性高 4. 网络操作系统 5. 分布式操作系统 常用的调度算法: 1. 先来先服务法FCFS (first come first served ) 2. (时间)轮转法RR (Round Robin )基本思想:每个进程在就绪队列中的等待时 间与享受服务的时间成比例。 3. 最高优先级算法:HPF (High Priority First ):静态法 & 动态法 4. 多级反馈轮转法:(Round Robin with Multiple Feedback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考点分析(局域网基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考点分析 (局域网基础) 3.l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局域网的定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功能性定义,另一种是技术性定义。 前一种将局域网定义为一组台式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在物理地址上彼此相隔不远,以允许用户相互通信和共享诸如打印机和存储设备之类的计算机资源的方式互连在一起的系统。这种定义适用于办公环境下的局域网、工厂和研究机构中使用的局域网。 就局域网的技术性定义而言,它定义为由特定类型的传输媒体(如电缆、光缆和无线媒体)和网络适配器(亦称为网卡)互连在一起的计算机,并受网络操作系统监控的网络系统。 考点l 局域网的技术特点 (l)局域网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 (2)局域网具有高数据传输速率、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 (3)局域网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和扩展 (4)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是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局域网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可分为两类:共享介质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

考点2 局域网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媒体互联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将参与局域网工作的各种设备用媒体互连在一起有多种方法,实际上只有几种方式能适合局域网的工作。 目前大多数局域网使用的拓扑结构有3种:总线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和星型拓扑结构。 1、总线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结构是使用同一媒体或电缆连接所有端用户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连接端用户的物理媒体由所有设备共享。使用这种结构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确保端用户使用媒体发送数据时不能出现冲突。 在点到点链路配置时,这是相当简单的。如果这条链路是半双工操作的,只需使用很简单的机制便可保证两个端用户轮流工作;在一点到多点方式中,对线路的访问依靠控制端的探询来确定。 这种结构具有费用低、数据端用户入网灵活、站点或某个端用户失效不影响其他站点或端用户通信的优点;缺点是一次仅有一个端用户能发送数据,其他端用户必须等待而获得发送权,媒体访问获取机制较复杂。 尽管有上述一些缺点,但由于布线要求简单,扩充容易,端用户失效、增删不影响全网工作,所以总线型拓扑结构是局域网技术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 2、环型拓扑结构 环型结构在局域网中使用较多。这种结构中的传输媒体从一个端

2002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真题及答案

2002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 下列设备中,不属于手持设备的是 A) 笔记本电脑 B) 掌上电脑 C) PDAD) 第3代手机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服务器只能用大型主机、小型机构成 B) 服务器只能用装配有安腾处理器的计算机构成 C) 服务器不能用个人计算机构成 D) 服务器可以用装配有奔腾、安腾处理器的计算机构成 (3) 主机板又称为母板,它有许多分类方法。按它本身的规格可分为 A) Socket 7主板、Slot1主板 B) A T主板、Baby-AT主板、A TX主板 C) TX主板、LX主板、BX主板 D) SCSI主板、EDO主板、AGP主板 (4) 网卡实现的主要功能是 A) 物理层与网络层的功能 B) 网络层与应用层的功能 C) 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D) 网络层与表示层的功能 (5) 有许多国际标准可实现视频信息的压缩。其中适合于连续色调、多级灰度静止图像的压缩标准是 A) JPEG B) MPEG C) P×32 D) P×64 (6) 著名的国产办公套件是 A) MS Office B) WPS Office C) Lotus 2000 D) Corel 2000 (7) 以下有关操作系统的叙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 操作系统管理着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B) 操作系统应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界面 C) 操作系统是资源的管理者和仲裁者 D)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应用软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