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外光谱仪鉴定翡翠B货

红外光谱仪鉴定翡翠B货

红外光谱仪鉴定翡翠B货
红外光谱仪鉴定翡翠B货

红外光谱仪鉴定翡翠B货

使用带近红外光纤探头附件红外光谱仪鉴定翡翠B货张蓓莉高岩 (国家珠宝玉石质盆监督检验中心,北京,100034) 摘要带有近红外光纤探头附件的红外光谱仪是一种有效的、非破坏性鉴定工具,用于鉴定漂白及聚合物充填处理的翡翠(所谓翡翠B货).此项技术在鉴定翡翠中具有下列优点:不但能对较厚的或镶嵌的翡翠饰品进行鉴定,而且能对非常大的翡翠饰品,如手镯、大型雕件等进行鉴定,这对其它红外技术来讲是望尘莫及的。本项技术的关键在于使用了光纤探头,并且在近红外频率范围进行测试。因此,能获得7400cm一‘至 4000cln一,频率范围内清晰明确的近红外光谱。翡翠B货在此频率范围内产生的吸收光谱起因于c一H键伸缩振动与弯曲振动的合频以及伸缩振动的倍频。关键词翡翠B货鉴定近红外光纤分类号p619?28 0前言人们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翡翠B 货有许多年T。最早的报道见于Hurwit(1989),那时人们对这种翡翠的认识及鉴定知之甚少。后来,从理论上及技术上较成熟的发展包括已被广泛使用的FTxR透射技术(Fritseh等,1992)以及最新的DRxFT漫反射技术(Quek等,1997)。尽管使用DRIFT漫反射技术可以对较厚的或镶嵌的翡翠饰品进行鉴定,但对于很大的样品还很困难。 FTIR透射技术及DRIFT漫反射技术鉴定翡翠B 货的基本原理是研究和比较中红外光谱上的两组吸收峰,一组位于3200em一‘至2800em一‘,主要产生于处理材料中C一H键的伸缩振动;另一组集中于3500。m一,,是由于翡翠组成矿物中 o 一H键的伸缩振动产生的。对于某些样品,有时很难区分出这两组吸收峰。例如,如果一件样品很厚的话,则在3600一2800cm一‘产生包络线吸收。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近红外频率范围内翡翠B 货的吸收光谱能确定翡翠的性质。

由于通常使用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在近红外颇率范围能量分布较低,并且在近红外频率范围c一H键的摩尔吸收系数很低,因此很难获得翡翠B货在近红外频率范围信噪比很好的吸收光谱。采用近红外光纤技术能解决这个问题。 1原理及实验方法聚合物中c一H键伸缩振动与弯曲振动的合频振动,产生4300cm一,附近的吸收;c一H键伸欲、侧麟娜奋友班缩振动的一级倍频振动,产生5900cm一,附近的吸收。在天然翡翠的近红外光谱上,除了由于翡翠中的水分子产生的5230。m一,吸收改变了纯翡翠的红外光谱外,在近红外颇率范围,没有其它任何吸收,因此,翡翠B货中的聚合物产生的吸收显而易见,不受翡翠本身吸收的影响。实验采用了美国尼高力公司Magna 一750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并首次结合使用一套“sabIR” 光纤探头附件。附件中包括聚光元件、光纤、采集探头、探测器和探头底座几部分。

光纤的一端连接于不锈钢制成的探头,另一端通过特殊探测器连接于红外光谱仪(图版v一1)。使用白光(石英卤素灯)和KBr分束器,扫描波数范围设定在6500 一4200em一‘,分辨率为8em一,,扫描次数为10。从光纤传导的近红外线照射于被测量样品,从集合体样品发出的漫反射光被探头采集,通过光纤传导至探测器,用这种附件获得漫反射光谱。漫反射光谱的原理见Quek等(1997)。除了用一块净布擦试样品表面外,不需要做其它样品准备。样品可以放于探头底座上(图版 v一2),

也可以手持直接测量(图版v一3)。 50多块通过常规宝石学方法及采用FTIR透射技术已经证明的翡翠A货和翡翠B货样品用于此项研究。为了得到结论性结果,笔者将一块翡翠A货原石锯开两半(样品1和样品2),将其中一块(样品2)送于一家翡翠经销商进行漂白和聚合物充填处理,得到翡翠B货。翡翠的质量越好,此峰的相对强度越低。

因此, 5230cm一,吸收峰的相对强度可以用于指示翡翠中杂质的含量,尤其是那些含水的矿物。波数j.一l 图1a.优质、近半透明绿色天然翡翠(样品3) 的近红外光谱,b.质次、不透明绿色天然翡翠 (样品4)的近红外光谱,。.漂白及聚合物充填处理翡翠的近红外光谱,使用“sabIR”附件测试Fis.1Near一IRspetrumof(a)ahish一quality,neartransParent,greennaturaljadeite(sample 3);(b)aPoor一quality,opaque,greennatural jadeite(samPle4);(e)ableaehedandPolymer- imPregnaredjadeite,testedusinga“sabIR,,ae- Ce8Sory 2结果和讨论图1a,b为两块天然翡翠(样品3和样品钓典型的近红外吸收光谱。样品3为一块优质、近于半透明的天然绿色翡翠。样品4为一块质次、不透明的天然绿色翡翠。从图中可以看出,5230。m一‘处的吸收峰为天然翡翠的特征吸收,但是此峰的相对强度在不同的样品之间变化较大。实验表明, .26. 图1c为漂白及聚合物充填处理翡翠的典型光谱,包括四组有代表性的吸收峰。第一组吸收峰包括5985、5922、5885和5700em一,;第二组吸收峰为5230cm一‘;第三组吸收峰包括4680、 4622和4530em一‘;第四组吸收峰包括4370、 4342和4524。m一‘。笔者认为,接近6000em一,的第一组吸收峰主要与c一H键伸缩振动有关, 4300cm一,附件的第四组吸收峰与c一H键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同时相关。其它两组吸收峰的成因还有待解释。 1.160目 1.1印? 1.1月0~ 1.130. 1.120- 1.110 1.100- 1.优旧- 1.080 1.07公 1.创刃 1。O沁 1.以O !。030 l。020 1。010 1.(洲刃翡翠一致。

笔者认为,在浸蜡的翡翠上,是由于蜡含量极低以至于不能产生明显的吸收。对漂白及充蜡处理翡翠的近红外光谱没有研究,但笔者预计,其光谱一定很特征,对其鉴定也会同聚合物充填翡翠一样容易。 3局限性如果一块天然翡翠加工极薄,并且用胶粘接于首饰上,近红外线有可能穿透翡翠样品直达有机胶质层。结果,可能得到与翡翠B货相似的红外光谱。针对这种情况,在鉴定测量时一定要牢记在心,谨慎处理。

次、势娜哪贫早 4结论 55以15以洲) 波数/一1 图2‘未经漂白及聚合物充填处理翡翠(样品 l)的近红外光谱山.由样品1制作的翡翠B货 (样品2)的近红外光谱,使用“sabIR”附件测试Fig.2Near一IRsPectrumof(a)ajadebefore beinsbleachedandPolynler一如Pregnated(sam- Plol);(b)Bjademadefromthemateriaiof samplel(sampleZ),testedus加sa“sabIR” 日Cce88ory 图Za,b为样品1和样品2的近红外吸收光谱。从图中可明显看出,经过漂白及聚合物充填处理后,5230。m一,吸收峰的相对强度明显降低,直接证明翡翠经过漂白处理,其中杂质(尤其是那些含水矿物)可以被破坏。尽管在两个样品的近红外吸收光谱上均存在5230cm一‘吸收峰,但成因可能是不同的。浸蜡天然翡翠的近红外吸收光谱几乎同天然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上安装近红外光纤

附件,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容易的鉴定各种翡翠饰品的方法,尤其是可以用于鉴定大件翡翠饰品及雕刻品。这项技术的测试灵敏性非常好,很容叭获得清晰、特征的光谱。扫描次数设置在10即可获得很好的光谱,所以这项技术特别适合快速鉴定大批量的翡翠饰品。本项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在6500。m一,至s000em一‘频率范围内,除了523oCm一‘吸收峰外,天然翡翠没有产生其它任何吸收; 2.5230。m一‘吸收峰的相对强度可以用于指示天然翡翠的质量优劣,一般情况下,翡翠的质量越好,5230cm一’吸收峰的相对强度越低; 3.在经过漂白及聚合物充填处理的翡翠B货红外光谱上,5230cm一‘吸收峰的相对强度弱于处理前的天然翡翠。

因此,如果红外光谱上 5230。m一,吸收峰相对强度很高的话,也可以指示天然翡翠。这项结论在使用FTIR透射技术研究翡翠红外光谱时得到同样证明; 4.在近红外光谱上,如果存在5985,5922, 5885,5230,4680,4622,4530,4370,4342 和4324cm一,吸收峰组合的话,则所鉴定的翡翠为漂白及聚合物充填处理翡翠(所谓翡翠B货)。

翡翠原石的鉴定步骤

翡翠原石的鉴定步骤 翡翠原石的鉴定是整个翡翠鉴定中难度最高、风险最大、涉及面最广以及知识性、经验性最强的鉴定技术,其原因是情况复杂、变化多端、真中有假、优非真优、有假难辨的情况时时存在。 目前,翡翠原石的做假行为大致可分为10种。 一、假皮类 这类做假的原因很多,欺骗性也较大,其做假的原因总的来说不外乎是将翡翠的实质蒙盖,以达到欺骗的目的。而做假的方法是把一些翡翠皮壳的风化层粉碎后,再将一些石英砂类,用胶将其粘到翡翠原石的表面。因此,质软、有胶性,没有细晶粒自然排列的表现,这是假皮类的最大特点。 二、假色类 这类的染色方法主要有镀色、炝色或火烧,在鉴定中很多地方与饰品的鉴定一样,但是在有些迹象方面却是饰品所没有的。如原石中存在的绿色是由表向里浸入。绿色的色调总有一种不蓝及黄的味道,而且表层处可看到一些大小不等的烧焦点,这些焦黄点的产生是由于受到酸、碱的腐蚀而造成的。所对在鉴定时只要认真观察就可很容易发现那些做假迹象。 三、真假混色 这类做假行为不但原石中有,而且在饰品中也时常可见。同时也是一种欺骗性的极强、分辨较难的人为现象。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绿

色的数量或加深色调,这类颜色的特点如同前者,但在鉴定时因真假混杂并存而难于前者。 四、假象类 原石中因存在裂纹、黑点、残损等问题,故用制造假象以分散鉴定者的注意力或掩盖住其缺陷为目的,其方法多为涂墨、写字、贴胶布或纸、抹泥、去皮不抛光或大件开小口等。 五、镶嵌贴片 在无色的原石上开?一口并镶嵌一块色正质地较好的翡翠,以蒙骗或掩盖内部劣质部分,鉴定时应注意镶嵌部位或开口处是否有异样,有否粘合痕迹等。 六、掏心涂色 用无色质地好的翡翠原石,从中间挖一个空洞至表层数毫米处,涂上绿色原料,如绿油漆。并用锡箔纸?,然后将口贴合。这种作假的翡翠原石,在表现特征上与天然的较为相似。而且颜色也总给人以外浅内深的感觉。但是总的来说,这种颜色的表现就像是一块磨花玻璃的背面涂有绿色。粘合痕迹也是鉴定的主要依据。 七、天窗盖帽 多以劣质翡翠为主。在切开后见其质劣色差,便将开口处重新粘合。鉴定时应注意观察有无胶合痕迹或各部位颜色、沙粒的变化。在阳光下观察皮壳各部位的色调光泽等的变化情况。 八、探孔补洞

翡翠的级别以鉴定方法

翡翠的级别与鉴定方法 "玉"中分别称有"A货","B货","C货"者,这种"玉"是指的是是翡翠(玉,有很多种,唯有翡翠才分A,B,C等等). 翡翠有A货、B货、C货等级别: 就是同一级别的翡翠不同颜色、不同切工、以及不同的镶嵌的价格都相差很远。 有A货、B货、C货等级别,就是同一级别的不同颜色、不同切工、以及不同的镶嵌的价格都相差很远。 按其美化处理法及鉴定方法分(A货)、(B货)、(C货)、(D货)叙述如下: A货(Allowing):浸蜡处理 A货: 指采得的天然翡翠原料,经过琢玉师傅的雕刻琢磨而成的成品(首饰或摆件).也就是说,对原料除了雕刻琢磨成型之外,再无别的任何人工处理。 翡翠是不透明至半透明宝石,我们所看到的翠绿色,是阳光或白光中部份光质被翡翠吸收反射绿色光质的结果,翡翠颜色要达到色(浓)、色(阳)、色(正)及色(匀)这四要件,必须要有致密而光滑的表面,才能有如镜子般的反射光,偏偏翡翠常与其它物质混合而成岩石,因此组织构造欠均匀,磨光后的表面并不十分光滑;在放大镜下观察,有如鲨皮纹凹凸不平整,反射能力大受影响,为此在完成琢磨过程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道手续(磨光)后,再浸泡在果酸当中,将其表面的含铁或其他杂质轻微漂洗一遍(此工序称为“去黄”),另外特别再浸入蜡溶液中,使蜡渗入填补裂隙缝及小坑洞,以提高反射能力,增加光泽。这种做法已行之多年,为一般人所接受允许,在玉器行业间称之为(A货)或(A玉)(Allowing Jadeite)。 B货(Bleached and Polymer impregnated Jadeite)漂白注胶处理 B货: 原料是翡翠,但因觉得杂质较多(不够干净),先经过用硫酸浸泡(俗称"酸洗")数日或更长时间,一些杂质是被酸腐蚀掉了,但翡翠的原有结构也被破坏而变得疏松了.为了使原料仍能结实而可供作雕刻琢磨,于是又用粘结力很强的环氧树脂胶(或硅胶)注入到这些"酸洗"过的原料中,待其冷凝固结后,再进行雕刻琢磨成的首饰或挂件.用这样经过酸洗又注胶的原料,雕刻琢磨成的"玉器",就是"B货".因为有人工的外来物注入,业内人士都把这类翡翠看作是假货.虽然外观上看起来"很靓丽"(无杂质,透明度因注胶而有所"改善"),但所注入的胶,一般经过七八年或八九年就会老化,到那时这玉器就会变得黄黄的又有很多裂纹的东西了。

怎样鉴定和评估翡翠裸石A货完整版

怎样鉴定和评估翡翠裸 石A货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怎样鉴定和评估翡翠裸石A货 的等级也是分为很多种的,A货、B货、C货和B+C货四种,想要分辨出翡翠裸石的真假,必须要动的观察翡翠裸石的颜色来判别真假,那么怎么鉴定和评估一颗翡翠裸石是否是真的A货呢选购一颗真正的翡翠裸石来定制饰品,下面就让的专业人员来教我们辨别翡翠裸石吧。 翡翠裸石的辨别 将翡翠放在荧光灯下,观察其颜色变化,A货和C货不发生变化,B货有荧光,泛白色。C货经过染色处理,故其颜色沿裂隙分布,分布不均匀,细心观察肉眼即可看出,具体的解释如下: A货翡翠,天然翡翠,是未经过化学处理,颜色、结果自然的天然翡翠。 B货翡翠,漂白注胶翡翠,是经过强酸清洗和注胶的翡翠,强酸浸泡、清洗有助于提高翡翠的透明度和色泽。 C货翡翠,染色翡翠,是经用人工着色处理的翡翠,通常是用有机染料或无机染料着色。 B+C货翡翠是同时进行过强酸清洗和注胶和人工着色处理的翡翠。 那么什么样的翡翠落实是最好的呢颜色是评价翡翠的第一因素,好的颜色要达到的标准是:正、浓、阳、均。 正:就是指色调的范围,根据主色与次色的比例而定,就是说要纯正的绿色,不要混有其他的颜色。例如油青中常有混油蓝色、价值就会降低。 浓:指颜色的深浅,就翡翠绿色来讲浓度最好在70%80%之间,90%已经为过浓了。 阳:是指翡翠颜色的鲜阳明亮程度,翡翠的明亮程度主要是由于翡翠含绿色和黑色或灰色的比例来决定的。绿色比例多颜色会明亮,若含黑或灰色多了,颜色就灰暗了,行家往往采取形象的方法来表示颜色的鲜阳。例如:黄杨绿、鹦鹉绿、葱心绿、辣椒绿、都是指鲜阳的颜色。而菠菜绿、油青绿、江水绿、黑绿,则指颜色沉闷的暗绿色。 越鲜阳的翡翠,自然价值越高。 均:是指翡翠的颜色分布的均匀度。翡翠的颜色一般分布都是不均匀的,如能得到颜色分布均匀的翡翠实在也不是容易的事。 最佳的颜色:应该是绿色纯正、绿色浓度在70%-80%、颜阳明亮、颜色分布均匀,这类高档翡翠,行家习惯称为老坑种。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

ICS 03.020.01 Z 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6429-2009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 302—2009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 Quality Evaluation of Feicui Jewelry 2009–11–16发布2010–03–01实施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参考了 GB/T 16552-1996《珠宝玉石名称》、GB/T 16553-1996《珠宝玉石鉴定》、DB53/T102-2002《翡翠饰品分级》中的有关规定,根据翡翠饰品的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和综合印象等因素而制定。 本标准由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昆明七彩云南股份实业有限公司、昆明百货大楼(集团)珠宝经营有限公司、云南地矿珠宝有限公司、昆明翠玺商贸有限公司、昆明景兰珠宝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昆、吴云海、符涛、白晨光、张莹。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翡翠饰品的质量等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质量等级评价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翡翠饰品进行质量等级评价。本标准不适用于“人工处理”的翡翠饰品分级,也不适用于翡翠原材料和未经抛光的翡翠饰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552 珠宝玉石名称 GB/T 16553 珠宝玉石鉴定 DB53/T 102 翡翠饰品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GB/T 16552、GB/T 16553、DB53/T 102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翡翠 为主要由硬玉或由硬玉及与其呈类质同像的其它钠质(钠钙质)辉石组成的、具工艺价值的矿物 集合体(可含闪石、长石等矿物)。摩氏硬度 6.5~7,密度 3.34(+0.06,-0.09)g/cm3,折射率 1.668~1.680(±0.008),点测 1.65~1.67。 3.2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 从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及综合印象六个方面对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进行评价。 3.3 标准光源 4500K~5500K指色温在围内的日光灯。3.4 3.4 颜色(色) 指指翡翠饰品颜色的艳丽纯正和色度的深浅浓淡程度。 3.5 颜色标样 指一套由 15 粒~20 粒已标定颜色级别,规格基本上符合 1:0.618 比例的翡翠界面样品组成,依次代表由高至低的不同颜色等级。

如何看懂翡翠鉴定证书

如何看懂翡翠鉴定证书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如何看懂翡翠鉴定证书(整理) 1、查看检测机构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看是否齐全看检测机构是否权威。 翡翠的鉴定证书样板及证书上标志的具体含义: CMA-是检测机构计量认证合格的标志,具有此标志的机构为合法的检验机构。(基本条件合格) CAL-是经国家质量审查认可的检测,检验机构的标志(质量管理合格)CNAL-国家级实验室的标志。有这一标志,表明该检验机构已经通过了中国国家实验室认证委员会的考核,检验能力已经达到了国家级实验室的水平(CMA,CAL仅表示通过了省级质量技术管理机构的考核,认可)。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协定,CNAL标志在国际上可以互认,比如说能得到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承认。 CNAB为原中国认证机构国家委员会后与CNAL合并成CNAS CNAS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2、查看证书是否有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标志,是否有国家计量认证标志。如果是省级或以下的检测机构的证书还要有国家级或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权标志。 我们国家最有权威的鉴定证书,这个机构是我们国家三项珠宝检测用标准的起草单位,所有宝石证书的出具,都依据这三项国家标准,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到相关部门查阅,也可以从标准出版社购买,标准号是: GB/T16552-2003,GB/T16553-2003,GB/T16554-2003

在一些证书上可能还见到类似GB11887-2002或者GB/T18043-2000等标准号,这两个标准是关于贵金属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首饰上面有贵金属,就有可能看见这两个标准号。 3、查看样品照片与原物是否一致。 4、还要注意查看鉴定结果。如果是翡翠A货,有些证书会标明是A货翡翠或翡翠xx,如若不是者通常会采用模糊处理结果中只注明翡翠但在荧光项会注明有荧光或放大检查中会另注表面有沟渠状结构等或者标明处理,优化等,不过现在北京的权威认证机构一般都拒绝出具B,C货证书,其它地方我就不清楚了。 5、因为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一般而言玉石的鉴定是不做分级评价的。 6、证书中几项基本的鉴定依据 证书上可能有的项目 证书编号 鉴定结论或者鉴定结果 1.外观描述:颜色、形状、光泽、解理等 2.总质量,或者说质量:这一项很能体现某个检测机构的资质问题。 如果你检测的东西小于1克,而其给你报的数据仅仅报到0.01克的话,说明他报的数据不是很合乎要求,小于1克的东西应该用1/1000克的天平称量并报数,1~10克的东西天平至少能感应0.01克的。为什么说这个能显示资质呢?因为天平价格决定的,1/1000的天平要好几千元,1/10000的要上万,

宝玉石鉴定与评价——玉石的评价

第10章玉石的评价 10.1 玉石原料评价方法 10.1.1 玉石原料(raw material)的特征 其典型的特征有: (2)可能将仪器带往原料产地。 (3)可能在程度上掩盖了玉石原料的本来特征, (4)原料进行作假,方法各种各样。 (5)原料的交易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因此许多玉石原料称为“赌石”)。 10.1.2 玉石原料的评价方法 玉石原料的评价最好在实验室进行,至少下列方法是可以使用的。 1. 显微镜放大观察 2. 称或天平 10.1.3 玉石成品的评价方法 1. 用肉眼进行总体观察 2. 放大检查 3. 比色石 4. 天平 5. 综合评价 10.2 翡翠(jade)的评价 11.2.1 翡翠原石的评价 1. 皮与质量 (1)粗砂皮。 (2)细砂皮。

(3)砂皮。 (4)伪造皮。 (5)染色皮。 2. 外皮与绿 (1)绿硬。 (2)绿苔。 (3)绿眼。 (4)绿丝。 (5)绿软。 3. 外皮与绺 绺对翡翠的质量危害极大,即使有高绿,而且质地又好,但裂绺太多,也将会毫无价值。 绺有大型绺和隐蔽绺之分,大型绺(如通天绺、夹皮绺和恶绺等)在外皮上表现较明显,易于认识。而一些与仔料融为一体的隐蔽绺就很难识别,危害大,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 (1)台阶式。 (2)沟槽式。 (3)交错式。 4. 外皮与门子 (1)线状门子。 (2)面状门子。 (3)多处开门子。 (4)假门子: a、镶门子。 b、高翠镶门子。 c、垫色门子。

d、灌色门子。 11.2.2 翡翠成品的评价 1. 评价的依据 表10-1 翡翠质量评价因素及百分比例表 2. 各依据评价特征 (1)颜色: (2)透明度 (3)结构 (4)裂绺和瑕疵。 (5)工艺质量 (6)重量。 3. 综合评价 表10-6 翡翠综合质量经济评价表

翡翠的制作和鉴定方法

翡翠的制作和鉴定方法 翡翠称中国玉,因受中国、日本、东南亚一带人们的喜爱,又称“东洋宝石”。它颜色艳丽、种类繁多、韧度高不易碎,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珍爱。作为优质玉石,翡翠需求量极大,但天然即颜色鲜艳、透明度高的品种稀少,供求矛盾使翡翠价格上涨,质优者价格十分昂贵。为了增加其价值,常用人工处理的方法改善翡翠颜色和透明度。常见方法有:改色、染色法,这种方法处理过的翡翠为C 货;还有漂白填充法,即为B 货。天然翡翠称为A 货。C 货翡翠多以有机或无机染料着色,也有用激光改色的翡翠,C 货与天然翡翠从外观上看相差很大,颜色过艳、不自然、质地松散,时间一长就褪色,鉴别较容易;而B 货与天然翡翠从外观上看差别不大,所以购买时要警惕。

翡翠颜色和透明度是其质量优劣的标志。天然翡翠内有时含有铁、锰等金属离子,使翡翠种不同程度混有了黑、棕、灰等色,影响其鲜艳程度。底色若出现黑、褐、灰等瑕疵,则价值明显降低。为清除这些脏色,通常使用化学漂白法将其去掉,使翡翠颜色鲜艳、质地纯洁透明,这就是B货。相同外观的A货和B 货,其价值相差很多,因此购买翡翠时要特别注意B 货,以防经济损失。 那么,怎样鉴别翡翠B 货呢?首先要了解B 货的制作工艺。早期B 货做法简易,用酸浸掉翡翠上的杂色、污点,再在上面涂一层蜡,粗看与天然翡翠没什么区别,但时间久了或遇热蜡就会脱落,用酸腐蚀过的裂隙就会显露出来。近期B 货制法越来越高明,肉眼几乎找不到破绽,给鉴定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货制作的新方法是:首先在选料上,要选择有原生绿色但基地泛黄、灰、褐等色的品

种,且要求其结构不太致密,翠件不宜太大,以强酸(如盐酸、稀硫酸等)浸泡,一般为2?3周,观察翡翠样品黄、灰、褐等杂色基本脱掉,脱色后的翡翠颜色鲜明、绿色突出、底色明显变白,但此种翡翠由于酸性腐蚀呈现干裂的外观。这时用弱酸性盐溶液浸泡1?2 天,将酸液中和掉,再用清水洗净。将清洗好的翡翠放入烘干箱烘干,烘干温度不超过200 C。尽管其整体结构没变,但微细结 构已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松散的丝网和窝状结构,降低了翡翠强度,为了恢复其强度,需使用粘结力较强的环氧树脂进行填充。填充方法是:先把样品加热到200C以 下,再浸入到环氧树脂中,然后取出烘干,使树脂均匀渗入到翡翠裂隙中,并且固化。 最后将固化好的翡翠按原形抛光,去掉肉眼可见的表面胶。 了解B 货的制作过程,有利于对其进行鉴定。通常

翡翠B货肉眼鉴别判断鉴定

翡翠B货肉眼鉴别判断鉴定 (1)光泽:翡翠A货表面经抛光后,平整如镜,具较强的反光性,为玻璃光泽。翡翠B货经强酸碱浸泡处理后,结构疏松,表面见溶蚀坑,产生漫反射,呈麻面光泽;翡翠B货充胶之后表面为树脂光泽,无灵性;翡翠B货充胶之后再抛光,在充填的凹坑处仍可见树脂光泽光斑,整体呈树脂光泽与玻璃光泽混杂。 (2)颜色:翡翠A货颜色自然、有层次感。翡翠B货的颜色是本色经去后形成,鲜艳泛黄。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内在光学性质发生了改变,翡翠B货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混饨一色。(3)结构:制作翡翠B货的翡翠原料,一般为含杂质较多且结构松散的翡翠,受到强酸强碱浸泡腐蚀后,有部分物质带出,在表面及内部沿矿物晶体间形成溶蚀,产生内部的连通式裂隙和表面水渠网,内部裂纹为锯齿状的张裂纹。在透射光条件下,可见内部纵横交织的裂隙,严重影响了通透性,在反光条件下,表面的溶蚀凹坑或网纹清晰可见,失去了翡翠原有的玻璃光泽。 (4)气泡:充胶的翡翠B货在表面层或裂隙处的胶体可见残留气泡。 (5)杂质:翡翠A货经放大观察,有时见黄色、褐色、黑色的杂质;翡翠B货相对纯净,找不到杂质。 (6)荧光性:翡翠B货有均一中等的黄绿色、蓝绿色荧光。 (7)热反应:翡翠A货800℃以下不熔融,充胶翡翠B货加热200-300℃后发生碳化。(8)密度:理论上翡翠B货密度比A货略轻。 二、翡翠B货内部结构特征: 翡翠A货具有镶嵌、交织等结构,所以翡翠有很好的韧性和较高的硬度,经过化学处理后破坏了这种结构,由原来的紧密镶嵌交织状态变得松散支离的网状结构,严重者达到角砾状结构,形成翡翠B货网状结构特,矿物晶体之间原本紧密镶嵌结构变得松散。这使得翡翠结构变得疏松,从而降低了翡翠的韧性和比重。 三、翡翠B货裂隙特征: (1)裂隙特征:翡翠原生的裂隙经经强酸溶蚀后,加剧了裂隙的宽度及深度和边界曲折程度,出现更多分支。 (2)裂隙充填特征:翡翠B货被充胶后,它与翡翠原来的矿物胶结物有着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反光极弱,高倍镜下呈云雾状。可见圆状气泡。 四、翡翠B货表面结构特征: 经过强酸、强碱处理过的翡翠,在其表面上会出现许多不同形态的结构特征,充胶翡翠B 货表面结构常见有充填结构和鳞片状结构,无胶B货表面有水渠网状结构和孔洞结构。(1)充填结构:翡翠表面保留了片状或线状分布的充填物,厚度较大。充填物为蜡状光泽,而翡翠为玻璃光泽,较易观察。 (2)鳞片状结构:充填物较均匀地分布于样品表面的浅凹坑中,蜡状光泽,突出的翡翠颗粒呈玻璃光泽,似鳞片状“飘浮”于表面。 (3)水渠网状结构:似水渠呈网状分布,且每个矿物颗粒之间都存在这样裂隙,连接贯通在一起,充胶后,颜色及反射光泽也有变化。 (4)孔洞结构:多表现在一些结晶颗粒粗大的翡翠表面,这些孔洞较深、较小,镜下呈一个个单独的黑孔洞,这些孔洞与A货三角孔不同。 (5)糙面结构:未充胶的翡翠,表面由于酸的溶蚀呈麻点状,糙面结构主要表现在一些结构致密的翡翠表面,或是溶蚀程度较轻的翡翠,内部结构破坏不太严重。

翡翠原石鉴定方法

翡翠原石鉴定方法 看、掂、照、刻、敲、触、烧、测试等,是鉴定真假翡翠原石的基本方法。 看:通过肉眼及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原石的外部特征、质感、颜色、结构、裂隙和后期充填物等特征,鉴定翡翠原石的真伪。 掂:用手或测试,掂其重量。真原石重,密度3g/cm2以上,假原石轻, 密度在3g/cm2以下。 照:在强光或阳光下,用不透明的金属卡片或灯照,观察皮壳四周及内部的色调,绿色的走向,光泽的变化,反光的强弱。真原石色调艳丽自然,绿色的走向清楚,光泽强,反光亮,与周围部分呈渐变关系假原石色调灰淡,不自然,绿色的走向无规律,光泽弱,反光暗,与周围部分关系截然。 刻:用小刀或硬度笔刻划,测其硬度。真原石表面致密坚实,硬度大, 摩氏硬度,刻之无砂粒脱落现象假原石表面疏散,质软,摩氏硬度小于,刻之有落砂现象。 敲:用硬物敲听声音。真原石,结构致密,坚实、声音清脆,与周围上下的声音相同假原石,结构松软,声音沉闷,与周围上下的声音有别。 触:用手摸触感分辨。真原石手感柔滑,晶粒无剥离现象假原石手感刺硬,晶粒有落砂现象。 烧:在电炉、酒精灯上烧或用开水急烫。真原石,无气味,不冒烟, 不变色假原石,有异味,冒烟、变色。 测试:一般用宝石显微镜、偏光显微镜或偏光仪、比重仪、硬度笔、折光仪、二色镜、滤色镜、分光镜、荧光灯等常规仪器测定,需进步研究时,采用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X荧光光谱仪、电子探针及扫描电镜等现代化的仪器测定。 采用科学方法鉴定真假翡翠原石的内容及程序。 1、皮壳的真伪 (1)皮壳的外部特征 真皮壳有翡翠皮壳特有的晶粒自然排列现象,质地坚硬,除山料,用手摩擦有矿物颗粒剥落现象外,水石皮壳坚实,难以剥落硬物

最简单最全面的玉石鉴别方法

玉的分类: 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软玉的颜色有半透明白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等,而颜色分布均匀;至於硬玉则主要有白色、紫色、黄色及绿色等,颜色分布均匀度则於不同种质会有差异。 在中国境内出产的绝大多数为软玉,而「羊脂白玉」则为软玉中之珍品,质地细致而颜色洁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艺术品均以软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产地为缅甸,较软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质、颜色及价钱各方面都较软玉优胜,故现时市场上的玉器饰品主要以硬玉制成,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亦非常大,所以接着会集中介绍硬玉-翡翠。 玉器的鉴别,有三个内容,一是鉴别玉质,即玉器的玉料品种是什么;二是鉴别人工处理,即玉器的颜色及古玉的沁色或者其它特性是否人工处理所致;三

是鉴别仿冒品甚至合成品,即将真品的假冒者鉴别出来。 1.软玉鉴别 软玉通常被人工处理者并不多见,因其追求的是色白,因而用不着想方设法去染色。软玉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的玉种。因而有仿冒品出现。出现最多的仿冒品是蛇纹石玉、石英岩玉和方解石玉等。 软玉的感观特征: 一、光泽。为特征的油脂光泽,或带有油脂感的玻璃; 二、结构。软玉是一种纤维状小晶体交织组成的玉石,可以见到纤维状小晶体交织组成的、稀疏不等的花斑,但却没有透明的颗粒状小晶体,也就是所谓的“斑晶”; 三、透明度。相对可能混淆的玉石而言,它的透明度相对较差,虽说是半透明至不透明,实际上大部分玉石是微透明的,而半透明的软玉已不容易见到。 2.硬玉鉴别

翡翠的表面有星点状、线状及片状闪光。翡翠的颜色丰富多彩,是其他宝石所不具备的,所以看颜色不仅要看色彩与色调,也要注意到颜色的组合和分布。 翡翠的光泽是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或者是带油脂的玻璃光泽。透明水头好的翡翠清润透撤,为其他玉石所没有。 将翡翠光滑表面于脸上或唇边有凉凉的感觉。 最简单的方法: 1、对着阳光看,玉里有些云雾状的东西,一团一团的,象棉絮一样。 2、玉的硬度很高,象金刚石一样,所以可以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的痕来。 3、玉是凉的,放一根头在玉石上,用打火机烧,贴着玉的头发烧不断

翡翠分级国家标准说明

翡翠分级国家标准说明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4日淘金地资讯 翡翠等级是怎样划分的?翡翠分级标准有哪些?下面将讲到最新翡翠分级国家标准。2009年,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完成了《翡翠分级》国家标准,2010年正式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将在国内推广实旋。标准从颜色、透明度、质地、纯净度及加工工艺等方面对翡翠饰品的品质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级评价。 《翡翠分级》标准适用范围:天然的未镶嵌及镶嵌磨制抛光翡翠。而翡翠原石、经过漂白、充填、染色等处理的翡翠及一些仿翡翠都不适用此标准进行分级。 标准中介绍了翡翠的定义:翡翠是指主要由硬玉或由其他钠质、钠钙质辉石(钠铬辉石、绿辉石)组成的、具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可含少量角闪石、长石、铬铁矿等矿物。摩氏硬度6.5~7,密度3.34g/cm3,点测折射率1.65~1.67。 翡翠分级从颜色(colour)、透明度(transparence)、质地(texture)、净度(clarity)四个方面对翡翠进行级别划分,并对其工艺(arts and crafts)进行评价。 2009年6月1日,这是一个对范翡翠市场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日子。期盼已久的翡翠分级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3885—2009》。该标准自2010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

翡翠等级分级国标说明: 一:颜色类别: 无色|绿|红-黄|紫|其它| 色调:G=绿|yG=绿(微黄)|bG=绿(微蓝) 彩度:Ch1=极浓|Ch2=浓|Ch3=较浓|Ch4=较淡|Ch5=淡|明度:V1=明亮|V2=较明亮|V3=较暗|V4=暗| 二:透明度: T1/透明|T2/亚透明|T3/半透明|T4/微透明|T5/不透明|

赌石技巧科学方法鉴定真假翡翠原石

什么是赌石?赌石或赌货是指翡翠在开采出来时,有一层风化皮包裹着,无法知道其内的好坏,须切割后方能知道质量的翡翠。赌石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技术,目前市场上关于赌石技术文章很多,多数为一些经验之谈,那么有没有更为科学的方法来鉴定真假翡翠原石呢? 1、皮壳的真伪 (1)皮壳的外部特征 真皮壳有翡翠皮壳特有的晶粒自然排列现象,质地坚硬,除山料,用手摩擦有矿物颗粒剥落现象外,水石皮壳坚实,难以剥落硬物敲击,声音清脆颜色自然,结构均一,如有变化与周围部分无明显界线,呈渐变关系有裂隙及后期充填物,代表多期地质作用的产物。 假皮壳无翡翠外壳特有的晶粒自然排列现象,质地疏松,手感刺硬,手摸刀刻有落砂现象敲击声音沉闷颜色不自然,结构过于均一,如有变化与周围的关系截然无或少裂隙和后期充填物。 (2)皮壳的物质成分 通过光粉晶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偏光显微镜研究。真皮壳以硬玉矿物为主,无有机物假皮壳有硬玉、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和钠铁闪石等,含有机物,而以硬玉和碳酸盐矿物为主。以硬玉为主的是其它翡翠原石皮壳的粉碎物。以碳酸盐矿物为主的是碳酸盐类岩石的粉碎物,遇盐酸起泡。以有无有机物存在作为鉴别真假皮壳的主要依据。因制作假皮壳需用粘结料,故在怀疑部位刮一点碎屑,置于电炉上烧或用开水急烫皮壳,如有气味、冒烟或变色者为假皮壳。 2、“门子”的真伪 假“门子”上的翡翠是贴上去的,仔细观察,在外皮上有一条缝合线。经过掏空处理的“门子”,总给人绿色在里面的感觉,敲击时,掏空处声音变弱、变

闷,与未掏空处的声音不同。 3、“松花”的真伪 绿色的假“松花”,如果是贴上去的,绿色的翡翠碎粒与周围假皮的关系截然,且颜色相同,质地也相似,结构均一如果是绿色树脂类物质时,用钢针极易划动,具油脂光泽,热针探刺有明显的反应,并出现火山口式的小孔如是铬盐浸染的绿色,在查尔斯镜下显粉红色。 4、“癣”的真伪 “癣”是指翡翠原石上出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黑、灰、浅灰色印记。“癣”是由碱性角闪石亚类的氟钠闪石组成,它交代硬玉呈交代残留结构,其形成晚于硬玉。真原石的“癣”与硬玉的关系密切,它们间有着成因上的关系,有“癣”易有色,同时“癣”又吃色,“癣”随绿走,“癣”随绿生。绿色的多少决定于黑色碱性角闪石,对硬玉的交代程度,交代越彻底,绿色存在的可能性小。仿制的“癣”是将黑钨矿粉末粘于皮壳上。真原石的“癣”一般呈灰黑色,具土状光泽,与周围部分呈渐变关系。仿制的“癣”呈深黑色,光滑干净,具金属光泽,与周围部分关系截然。 玉石网提示您:赌石成为一种玉石交易方式是近十几年在中缅边界兴起并繁荣的。一块未经开窗的原石,除了形状和重量外谁也说不清里面是什么,唯有切割剖开才有真实的结论,赌石人凭着自己的经验,依据皮壳上的表现,反复进行猜测和判断,估算出价格。买回来可能一刀剖开里边色好水足,顿时价值成百上千万,也有可能里边无色无水,瞬间变得一文不值,这就是赌石的风险。一块石头可能使人暴富,也可能使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赌石有风险,请谨慎处之

翡翠鉴别方法介绍

翡翠鉴定大全 翡翠为天然矿石,在矿物学中称之为硬玉,化学成分是硅酸铅纳,其晶体结构致密,坚硬,其硬度6一7级,比重3.3一3.4,翡翠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是一种产量稀 少,价值昂贵的宝石。 翡翠是一种坚实耐用的饰物,因此,多为皇室所有,流传到民间很少。翡翠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珠宝之一。以翡翠制作的饰品,在清代极为盛行。 1、鉴别翡翠的优劣,及其价值,一般都根据翡翠绿色的深浅、浓艳,透明度高低有 无瑕柳等多方面进行细微观察。 ①从颜色上分为: 祖母绿:有时称作“宝石绿”,透明或半透明,纯净无杂质,绿色浓艳者是翡翠中的最 佳品种。 玻璃绿:如玻璃般明净、透明,绿色鲜艳而明亮,是翡翠中的佳品。 艳绿:透明或半透明,绿色虽浓但不黑。 黄阳绿:微透明或半透明,绿色鲜阳,如初春的黄阳树新出的嫩叶。 鹦哥绿:微透明或半透明,绿色娇艳,如同鹦哥绿色的羽毛。 豆绿:半透明,绿色如同青豆色,是绿色中较常见的一种,常有“十绿九豆”、“豆色豆地”的说法。 菜绿:半透明,绿色虽放但不够鲜明。 丝瓜绿:微透明或半透明,绿色成绿状,如同嫩丝瓜的绿色。 浅阳绿:微透明或半透明,包浅淡而带黄味,不够鲜艳。 蛤蟆绿:半透明或不透明,绿色欠纯正,多带兰昧,质地中常有棉柳出现。 瓜皮绿:俗称“瓜色”、“瓜绿”,似瓜皮绿色,半透明或不透明,绿色中多带有兰味,色欠纯正。 葱心绿:微透明或半透明,绿色鲜艳如同初春生出的葱心绿色。质地纯正者,可谓佳品。

苹果绿:微透明或不透明,如同绿苹果。 芭蕉绿:微透明或不透明,如同芭蕉叶绿色。 葡萄绿:微透明或透明,如同绿葡萄色。 墨绿:或称“墨玉”,半透明或不透明,色虽黑但不失绿调,质地纯净者为翡翠中佳品。 金丝绿:或称“筋丝绿”,这种品种水分好,质地透明,绿色浓硬而为筋丝状,与丝瓜绿具有共同特点,虽然水足,但其绿色与质地之间不能相互照映而得名。 梅花绿:根据绿色形状特点而称呼的,有时又叫“点点花”或“满天星”,有时质地白净而鲜艳的绿 色,撒布其中,就象雪中飘落的绿梅一样。 翡翠的颜色极为丰富多彩,以上种种颜色只能述其大概,对于各种颜色的认识与理解,只能通过 实践才能不断的加深印象和辩别。 一般称红色为翡,绿色为翠。通常是以绿色浓艳纯净,质地透明,无杂质黑点(斑)匀调艳美的为上 等佳品。 ②从“质地”上可分: 玻璃地:明亮、清澈,近似玻璃。 蛋清地:透明、质地细润,近似鸡蛋清。 清水地:透明、清亮,如清水一样。 浑水地:透明或半透明,如浑水一样。 藕粉地:透明或半透明,微带粉色或紫色,象熟藕粉样。 豆地:半透明,质地细润,微带绿色。 细白地:半透明,白色,质地细润。 白砂地:半透明,白色,具有砂性。 干白地:不透明,水分差、白色,显得发干。 香灰地:不透明,质地较粗,色如香灰。 以上这些种类的“质地”是比较常见的,另外还有许多,因地区的差别,而其称呼不尽

翡翠专业基础知识

翡翠专业基础知识 (一)翡翠概述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翡翠包括硬玉,而不仅仅是硬玉。 传说:在古代翡翠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美丽,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 出产地:市场上商业品级的翡翠玉石95%以上来自缅甸,因而翡翠又称为缅甸玉。 除了缅甸出产翡翠外,世界上翡翠出产的国家还有中国、危地马拉、日本、美国、哈萨克斯坦、墨西哥和哥伦比亚。这些国家翡翠的特点是达到宝石级的很少,大多为一些雕刻级的工 艺原料。中国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也出产少量翡翠矿石。 (二)翡翠物理性质: 1、光泽:油脂--玻璃光泽 所谓油脂光泽是指宝石表面呈现类似动物脂肪表面所呈现的光泽。这是微透明和质地细腻的玉石所具有的光泽。 2、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3、摩氏硬度:6.5~7 4、颜色:翡翠的颜色多种多样,按其基调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绿色、红褐色、紫罗兰色、白色、黄色、黑色。 (三)翡翠的专业术语基本评价标准 (1)水:是指翡翠的透明程度。常用长、短、好、差来形容。水头长、水头足则透明度高,水头短、水头差则透明度低。 (2)种:也称“种份”。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种称呼是五花八门。例如,按照透明度划分“透明度高,则种好”,反之,则种差;透明度很好的称为“老坑种”,透明度差的称为“新种”,透明度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新老种”;也有“玻璃种”(透明度很好)、“冰种”(透明度较好)等称呼。按矿床类型,有“老坑种”(即籽料)、“新坑种”(即山料)之分。按颜色和透明度的好坏,有“花青种”、“油青种”之分,等等。 (3)色: 指翡翠的颜色,翡翠常见的颜色有绿色、白色、红色、紫色、黄色等,传统上有“浓”是指绿色饱满、浓重;“正”是指绿色纯正,不含杂色;“阳”是指绿色鲜艳、明亮;“均”是指绿色均匀、柔和。之说 (4)地: 底是指除去翡翠颜色外的质量情况,又称为底子,指的是翡翠絮状物(又称棉),黑斑,其他色斑的多少程度。由于翡翠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其结构多为纤维状结构和粒状结构,杂质的多少程度也必然影响翡翠的价值。 (5)工: 分级标准中“工”是指一件翡翠成品的形状、做工、以及重量3个方面,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翡翠成品在设计师、工艺、文化内涵、制作年代、体量等方面的差异,每件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详细的分级是无法做到的,大师佳作视为极品。 (四)A货、B货、C货

翡翠鉴定的方法

翡翠鉴定的方法 翡翠的鉴定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感官识别、仪器检测和液体鉴别。其中感官识别 在购买时是最有效的方法。对翡翠玉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不论是什么样的理论,最终 都要落到实践中。人们对翡翠玉石的质量和经济价值的评判,一般都是以肉眼识别和经验 作为主要鉴别手段,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各种玉石鉴定仪器很多,但普通消费者在交 易过程中没有仪器进行有效的检测,即使有仪器也会受到环境的局限以及商家的限制而不 能使用,因为在交易现场不可能进行复杂的仪器作业,所以天然翡翠鉴定主要还是靠肉眼 来鉴定,肉眼鉴别始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玉友们多掌握一些常规的翡翠玉肉眼鉴定 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当我们面对一块玉石,首先要判定它是什么物质,然后再考虑它是否经过处理,它 的品质如何?质量怎么样? 将翡翠放在荧光灯下,观察其颜色变化,A货和C货不发生变化,B货有荧光,泛白色。C货经过染色处理,故其颜色沿裂隙分布,分布不均匀,细心观察肉眼即可看出,具 体的解释如下: ●A货:天然翡翠,是未经过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无论其石质,还是颜色都保持了 天然本色。是未经过人工处理的真玉、真色、真底、真水头,质地不透明或半透明与近乎 透明等,颜色艳美,光泽喜人,不易变色,价格不菲,有收藏价值。 ●B货:经过强酸浸泡漂白后,泡去了杂质,又经过充胶的翡翠。强酸浸泡、清洗有 助于提高翡翠的透明度和色泽。B货虽然是真玉石,但经过人工处理后破坏了翡翠的物理 结构,宝石学上称之为处理翡翠,可作为一般装饰品,但无收藏价值。玉器人工染色的历 史很长,古人染玉主要是弥补玉质本色的不足,使玉更有光彩。随着古玉收藏者的增多和 古玉市场的扩大,染玉成了仿制古玉、制造假古董的重要方法。 ●C货:染色翡翠,是经用人工着色处理的翡翠,通常是用有机染料或无机染料着色。C货没有破坏翡翠的物理结构,只是染色处理,模仿天然翡翠的颜色,宝石学中仍是处理 翡翠。美国马萨秋赛茨公司用放射性辐射处理的翡翠玉石,颜色鲜艳。B货、C货翡翠是 有效的利用日渐匮乏的翡翠原材料资源,具有装饰、美化生活的作用,但是不具有收藏价值。 ●B+C货:是同时进行过强酸清洗和注胶和人工着色处理的翡翠。现在的翡翠多是既 充胶又染色,也就是常说的 B加C翡翠。这样的翡翠如果注明“优化处理翡翠”,并且也按照“优化处理翡翠”的价格销售,那么作为一般消费购买也没有问题,只是不适合收藏。 ●D货:是指材料本身不是翡翠的仿冒品。D货就是仿冒翡翠,属于假货,即人们常 说的“非翠”。辨伪方法是:用放大镜查找气泡,哪怕只能见到一个,也能确认不是玉了,很可能是脱玻化玻璃。现在市场上作假的方法很多:玻璃加入氧化铬,色近红宝石;加入 氧化钴,色近蓝宝石;加入氧化铬和氧化铜,色近祖母绿如此等等。但是,只有从色调上

翡翠的评价与鉴赏

翡翠的评价与鉴赏 一、翡翠的由来: 翡翠是一种鸟的名称,毛色十分美丽,雄鸟为红色,称之为“翡”,雌鸟为绿色,称之为“翠”。其羽毛可用来做服饰和首饰。到了清代以后,大量的缅甸玉通过进贡进入皇宫深院,为贵妃们所喜爱,其颜色多为绿色,红色,与翡翠颜色相同,故人们称这些缅甸玉为翡翠相传开来,由此,“翡翠”一词由鸟转变为玉石的名称。 二、翡翠的特征 1 矿物学特征: 翡翠是硬玉矿物集合体。硬玉的理想化学式为:NaAl[Si2O6]。硬玉一般为无色,白色,因含Cr、Fe、Ti等杂质而呈现浅绿色或苹果绿色。玻璃光泽,断口不平坦,硬度 6.5-7,相对密度3.24-3.43克/立方厘米。常出现粒状和纤维状集合体。简单双晶和聚 片双晶发育。 2 岩石学特征: 翡翠是一种致密块状、高硬度、以硬玉矿物为主(占90%以上)的矿物集合体。一般呈白色或无色,翡翠中因含极微量的Cr2O3、,Ni2O3、尤其是Cr的存在,使翡翠具有高档的翠绿色。 翡翠中的硬玉多以细粒和纤维交织结构出现,粒度在0.1-0.5mm之间。优质翡翠呈纤维状集合体,质量较差的翡翠呈粒状结构。绝大多数翡翠呈粒状与纤维状同时存在的集合体,即“变斑交织结构”,这是坚定翡翠的重要特征之一。 3 翡翠的宝石学特征: (1)外观特征: 翡翠原料分为“山料”和“籽料”。成品翡翠呈各种不同的绿色,有时还有红、紫等颜色(Mn,Ti致色)。具“变斑状纤维交织结构”。可见有硬玉解理面闪光,称为“苍蝇翅”。此外,翡翠颜色常分布不均匀。同时分布有各种团块状石花,石诌等。 (2)光泽与透明度: 翡翠一般呈玻璃--油脂光泽,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一般来讲,粒度越细小的翡翠,光泽越强,透明度越高。而粗粒结构则呈半透明至不透明,光泽暗淡。透明度高,玻璃光泽强的翡翠深受人们的欢迎。 (3)硬度、密度、断口、韧度: 翡翠硬度 6.5-7.0,由于它是由很多硬玉颗粒组成的,造成翡翠表面硬度的差异,用金刚砂抛光时,造成翡翠表面的凹凸不平,俗称“桔子皮结构”,这也是鉴别翡翠的重要特征,翡翠密度为3.33以上,在二碘甲烷中下沉。翡翠具有极高的韧度,一般情况下,翡翠很难断裂,共断口常呈不平坦的参差状断面。 (4)光学特征:略 三、翡翠的评价 俗话说:“神仙难断玉”,“玉石无专家”,可见鉴别与评价翡翠绝非易事。长期以来,在从事翡翠经营贸易及研究中,总结出一套鉴别与评价翡翠的规律,就是从翡翠的颜色、种、水头、地、瑕疵和裂隙及形状、重量、工艺等方面来综合评价翡翠。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出台 转载自飞雪连天转载于2009年11月13日 11:40 阅读(1) 评论(0) 分类:珠宝鉴定 举报 中国首份针对高档翡翠制定的质量检验标准——《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于十一月三日在云南通过评审,被称为翡翠“护照”的中国首份“高档天然翡翠饰品质量检验证书”也同步在昆明面世。该院院长邓昆表示,从此翡翠有了相应的价值标准。 该标准突破性地采用质量等级划分,将天然翡翠分为上品、珍品、精品、佳品和合格品等“五档十二级”,在合格品外,每个档次又分三个级别,又从质地、透明度、颜色和工艺、综合印象五方面进行详细评价,采用千分制的“五加一评分法”,把翡翠饰品的具体全貌归属到具体品质的区间。弥补了过去高档玉石等级评价只能检验真伪,不能说明品质和高档程度的缺陷。除了将质量纳入评价标准,在翡翠质量检验证书上还将记述历次交易详情,更详述它的外观、工艺,即消费者能从证书上看到玉石的代表意义,相关文化包涵,买卖次数等更加人性化的内容。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由云南省珠宝玉石饰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经市场调研后,结合企业、消费者的需要,耗时一年多起草而成,并于十一月三日通过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审,成为云南省地方标准。 “对翡翠分级是规范翡翠市场的重要前提,但由于翡翠颜色、品种的多样性,以及样品价格昂贵等因素的影响,翡翠分级一直是行业难题。”云南珠宝协会名誉副理事长、鉴定师张位及说,新标准评价理念符合人性化需求,对翡翠质量的检验证明一目了然,对消费者区分开高档翡翠与合格品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将很好地推动翡翠消费,促进翡翠行业的发展。 另外,新标准将翡翠的文化含义纳入综合评定,也改变了只有绿色翡翠才是高档翡翠的观念,包含了所有色彩的翡翠鉴定。这在全国也是首创,对推动云南省率先实现翡翠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有重大意义。 云南省与缅甸接壤,从古至今都是翡翠进入中国的集散要地,凡是销往内地及沿海的翡翠成品、半成品、原石,几乎都是由云南转口出去的。目前,云南省经营翡翠原石的商

关于翡翠鉴定证书的一些基本常识

最近发现很多朋友在购买翡翠的时候比较关注鉴定证书,我就一些鉴定证书的知识给大家谈下我的看发!现在购买翡翠无非两种途径:1,网上购买2,实体购买!网上因为照片等诸多因素是许多买家不轻易下手的关键,实体购买成了许多买家的首选,大部份购买翡翠的朋友对翡翠的选购了解很少,也怕买到假货,所以大都会选择一些名气较大的珠宝店购买,虽然价格高了很多,但是不容易买到假货!不论是网购还是实体购买都会遇到鉴定证书的问题,鉴定证书是我们了解翡翠的另外一个途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相关 资料这为我们进一步的了解它打下一定的基础!虽然个人并不是很看中鉴定证书,毕竟在这个连人民币都可以造假的年代,伪造一张见证书并不是有多困难!而且还有很多不具备出具这类证书的企业单位,这就造成了市场上各类证书漫天飞的现象,也误导甚至蒙蔽了一些识别翡翠能力差甚至没有的朋友,在这里我就一张比较专业翡翠证书(权威性的鉴定机构或者国家专业机构出具的)上一些基本常识,和一些该注意的地方给大家做个简单的分析说明!首先说明下,,本人了解的证书一般是云南的,至于省外的证书大多是通过网络或者一些朋友发给我看的,所以对市场上的证书的接触上可能会有点片面性(毕竟我没有看过所有地方的鉴定证书,还有就是鉴定证书出具单位的一些差异),如果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指出!(在这里我也附带了2张鉴定证书,希望大家可以对比文字来看,这样比较直观,拍的差将就点吧!嘿嘿) 专业权威性,一般此类证书大多由:当地政府认可的专业鉴定机构,当地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珠宝鉴定科或者一些大学的地质研究机构!这些地方出具的鉴定证书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性! 鉴定证书一般由正反两面构成:正面中间部份大多为被鉴定翡翠的照片,一般都会有一个鉴定编号,鉴定编号是随机生成的,一般不会有重复,拍照好之后,一般鉴定条会贴在手镯的内圈的任意位置或者挂件的后面部份,首先你可以核对鉴定证书的编码是否和手镯内圈的鉴定编码一致!但是也不排除编码不一致的情况,本人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因为鉴定的东西较多错把尾数4098的粘贴成4089),大多是属于粘贴的时候不小心!见证书的下部份一般都是出具该证书的鉴定单位,地址网址,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等! 鉴定证书的背面则是一些被鉴定物品的相关信息:1;证书编号,可以查看该物品和证书上的编号是否一致(也有上面提到的不一致的可能)2检测结论;一般写翡翠,有些后面甚至还有备注:A货(看到这里并不能放松,你还要看以下的东西)3:质量(该物品的重量)4;形状手镯或者挂件(手镯的话一般会注明圆条,扁条或者贵妃)5:尺寸(手镯一般为内径,条宽,条厚,挂件一般为长宽厚)6;颜色;(有些不正规的会在后面注名:有冰味啊,冰种啊什么的)一般正规的鉴定机构是不会帮你鉴定种水的,所以有注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