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修正版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修正版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修正版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修正版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乐理视唱练耳》(第二版)就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全面研究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对学生进

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训练。

通过《乐理视唱练耳》的学习,使音乐学习的各个相关方面相关联而最终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建立起最终的音乐概念之间的联系,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五线谱乐理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声乐,钢琴,舞蹈,伴奏编配,音乐创编,音乐欣赏,幼儿音乐教学法等课程打下必要的理

论基础。它像一把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就是学习音乐各学科与学习各种乐器的前提条件,就是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以学习基础乐理为核心,为学习音乐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

《乐理视唱练耳》(第二版)就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教材之一。“基础乐理”顾名思义,讲的就就是音乐最基本的知识,包括音的特性、节拍、节奏、音程、调式、与弦、调性关系、基本曲式结构以及记谱法等内容。它像一把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就是学习演唱、演奏、歌曲写作、与声、编曲等各种专项技能的前提条件,就是成为一个有专业素质的音乐人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2、注重视唱练耳的训练,提升学生视唱与听辨能力。

能够准确地视唱乐谱就是学习音乐学科一项必备的条件,在视唱的同时也包含了节奏的训练。练耳的训练注意就是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与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3、把理论与实际的训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把乐理理论知识视唱练耳融为一体。

理论与实际的练习结合,提供了音乐基础理论与音乐基

本技能实践结合的平台,困难的地方就是这两门课有着各自

的特点:乐理课以音乐基础理论学习为主,要求逻辑思维,课

程较适合采用直线式的教学设计方式;视唱练耳课以视唱、

听音为主要形式,培养音乐感知力与表现力等音乐基本技能,要求更多的就是直觉思维,因此课程较适合采用螺旋式的教

学设计方式。《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在内容上虽然

有重复可整合的部分,但又因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同,存

在着内容与形式结合的矛盾与困难。因此,为了实现理念与

方法、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

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指导纲要》,对于这一门课程的学科性质给予重新界定: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乐理与视唱练耳》(第二版)就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相结

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音乐基本理论与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与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

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学生《乐理视唱练耳》学习的目的与学生《乐理视唱练耳》基础程度的不同,采取分层教学设计,在教学组织上表现为集体课、小组课(针对有一定音乐基础,程度不同的学生)与个体(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进行单独训练与

指导)教学三种种设计思路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教学目标

《乐理与视唱练耳》就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相

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音乐基本理论与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与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

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的准确定位,有助于对“课程目标”理解,基于以上的课程性质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目标如下:

1.学习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及简谱。

2.通过听觉训练,获得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

写歌曲及器乐曲片断中基本音乐要素(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与声、织体等)的能力。

3.通过视唱,准确理解与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

4.具有运用首调唱名法或固定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

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并从音乐理论上认识、理解首调唱名

法与固定唱名法的内在关系。

5.了解多声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

6.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

感。

7.了解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

“课程目标”包括“内容”与“行为”两个方面。使《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根据学科特点加以具体化、明确化。《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目标中的内容包括: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要素,培养音乐表现力,完善音乐文化素养等。与《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目标中的内容相对应的行为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识读、视唱、即唱、表达等。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教材分为乐理、视唱与练耳三部分;编写原则兼顾综

合性、实效性与循序渐进性。

第一部分乐理,共八章。主要内容“音”、“音高”、“音值”、“节奏、节拍”、“装饰音、常用记号”、“音程”、“与弦”以及“调的知识”,以五线谱为主,兼顾简谱,并在各章附有复习题及练习题。

第二部分视唱,共五章。主要内容为“基本节拍与节奏”、“特殊节拍与节奏”、“调式与调性训练”、“临时变化音及近关系转调”及“歌曲视唱”,视唱分五线谱(采

用首调唱名法)与简谱,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具有的

音乐基础以及该专业各种层次对内容的不同要求,所选编的

视唱内容范围较为宽泛,以备选用。在歌曲视唱一章中,为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选编的歌曲以少儿歌曲为主,以使

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该专业的了解与认识。

第三部分练耳,共三章。因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对本部

分知识的要求,只对有关“节奏训练”、“旋律音程与旋律

训练”与“与声音程与与弦训练”等基础知识作了简单的

介绍,并附有简单的练习。

希望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必要的乐理知识与

视唱的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听觉训练的一般知识,使学生

的音乐素养得以提高。

第一部分乐理

第一章音与音高

1、了解与掌握音的产生分类、特性、乐音体系等理论

知识。

2、理解并掌握全音与半音的概念。

3、掌握记谱法的规则,养成良好的记谱习惯,并学会正确使用记谱法中的常用记号。

音乐基本乐理知识归纳

音乐基本乐理知识归纳 班级:姓名:编制:陈丽审核:日期: 1、音: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 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音色:指音的感觉特性。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产生了共鸣。 4、基音: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为泛音。基音决定音高。 5、泛音: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为标准,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时振动,是泛音。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频率多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 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音名: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被广泛采用的是: C D E FGA B。 8、唱名: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1a、7si。大调的主音用1do,小调的主音用6la。 9、音域: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音域可分 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10、音符: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在简谱体系中也应用附点。但只到四分音符为止;再长的音符,如二分音符、全音符则继续用增加短横线来表示。 附点全音符:1—— 附点二分音符:1-- 附点四分音符:1. 附点八分音符:1. 附点十六分音符:1.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数目、在0的右面加附点来标记。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 全休止符:0 0 0 0附点全休止符:0 0 0 0 0 0 二分休止符: 0 0附点二分休止符:0 0 0 四分休止符: 0附点四分休止符:0. 八分休止符: 0附点八分休止符:0. 十六分休止符:0附点十六分休止符:0. 三十二分休止符:0 (下加三横线)附点三十二分休止符:0 (下加三横线) 11、变音记号有五种: 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视唱练耳课教案

视唱练耳课教案

? 教学过程一:将上堂课所布置的《带伴奏视唱曲100首》中规定的曲目逐一回课,(依个人程度分配)每个同学视唱出指定的单拍子无调号调式谱例一首。(依视唱音准节奏打分计入平时成绩) 二:导入新知识点“大调式中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的构成" 【提问:前面我们说到了调式音阶的种类和彼此的音程关系,那么大家回顾一下在所有调式体系中大调 式的种类有哪几种? 答案: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 【让同学上黑板书写C自然大调音阶和主音到导音的音程关系】 三:同学板书c大调音阶的同时讨论一下大调式的音乐色彩特点: 大调式的音阶特征:调是由七个音构成的,它的主音与第三级音之间的 关系是大三度关系,它的稳定音构成一个大三和弦,这就是大调式,丈 调式的音乐色彩是明朗辉煌的.??? : 【弹奏肖邦的《军队》片段举例证明大调式的音乐色彩,并弹奏《革命》 片段让大家认识区分小调式的音乐色彩】 四:同学板书完毕,以板书内容推入新课内容——我们知道c自然大调音阶的音程关系是全音一全音一 半音一全音一全音一全音一半音这样七个自然音阶 同样,从图示可以看出c~F和G—c1的关系也是由两组相同的四声音阶结合而构成的,并且中间有一 个M2:F—G. 从他们之间的音程关系来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自然大调的音阶构成中,无论是由什么音开始,只要是主音(开始的I级音)到高八度的主音内,第Ⅲ级音到第Ⅳ级音是m2(半音),第Ⅶ级音到第一级音是 m2

(半音),其余几级相邻的音都是M2(全音),只要符合这种结构的 音阶,都是属于自然大调的调式: C major scale of diatonic: Tonic Ⅱ mediant Ⅳ dominant Ⅵ leading tone ⅠSupertonic Ⅲ subdominant Ⅴsubmediant Ⅶ 在调式音阶里,主音(Ⅰ级音)下属音(Ⅳ级音)和属音(Ⅴ级音)是正音级,ⅡⅢⅥⅦ为副音级。同时,在这些音级里,ⅠⅢⅤ级音是稳定音,其中Ⅰ级音(tonic)最为稳定。 下面我们展开介绍什么是“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 和声大调: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低伴音就构成和声大调 C Major scale of harmonic: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主音?? 上主音? 中音下属音???? 属音???? 下中音???? 导音 【让同学们跟着钢琴弹奏的音阶集体模唱C和声大调音阶三遍】 旋律大调:自然大调的第Ⅵ Ⅶ级音同时在下行时降低半音便构成旋律大调。 C major scale of melodic

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一、前言 (一)大纲的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 (二)总学时安排 学前专业总学时89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就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就是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五线谱乐理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声乐,钢琴,伴奏编配,音乐创编,音乐欣赏,幼儿音乐教学法等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研究音乐基础知识,对相关的音乐知识如声乐,舞蹈,钢琴,手风琴,音乐欣赏,艺术概论等相关姐妹学科有理论上的运用与帮助 二、基本要求 1,五线谱的视唱教学采用首调唱名法,了解固定唱名法 2,使学生具有视谱既唱得能力,并能达到音准,节奏准确 3,有系统的逐步发展音乐的听觉,积累音乐语言,并重视音乐注意力与记忆的训练 4,培养学生听记谱的能力与听记幼儿歌曲的能力 (一)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 初步掌握五线谱的基础知识,记谱法,音乐节奏,音乐术语,音程构造,调式等,学会基本视唱,熟悉瞧谱,会打节奏。 (二)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课程的重点:一就是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二就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相关音乐知识在实践中的结合,要熟悉运用 课程的难点就是:对一些定理与相关内容的把握,运用到实际中的操作,比如节奏的训练,音高音准的把握,瞧谱的能力等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音及其记谱法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初步了解音的产生,知道基本音级与音区位置,要求熟悉记谱法对象与内容;能熟悉七个音级的唱法。 第一节:音 音的产生及其分类,音的物理属性,音名及其分组,唱名及其唱名法,半音,全音,变化音。 第二节记谱法 五线谱记谱法,简谱记谱法 视唱与练耳:单声部视唱,包括无升降记号,简单节奏练习法、 第二章节奏 学习目的与要求:

乐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音乐的概念-基本乐理 教授:孙荣绮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奏员 课前寄语 在中国有一个美丽的远古传说:“开天辟地之后,神女-女娲看见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得很苦、很累。于是她采天籁之音(大自然的音响),使人们愉悦,快乐。从此华夏大地有了音乐”。 美好和谐的音乐会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而情性强,激奋奔放的音乐又会给人以启迪,鼓舞人们不断进取,向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越来越丰富,精神文明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音乐已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学习音乐成了热门。在学习音乐的人群中有青年学生,有在职干部,甚至连鹤发童颜的老人也饶有兴致的拿起了乐器。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自己节衣缩食,为了给自己的宝贝作智力投资倾其多年的积蓄购买昂贵的乐器,汗流夹背的往来奔波,随其左右,寻师求学,真可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队伍还在不断的扩大着┅┅但是现在社会上的普及音乐教育相当繁杂,鱼龙混珠。有些人自已还没拉几天琴,看到这是个赚钱的大好时机,竟也拉起大旗,挂上名家招牌,开起大课来。使得有人学了几年还不得要领,我也曾接过这样一个学生,学琴有四年了,竟然连谱也不识,颇感奇怪,问其如何拉琴?原来只靠老师画的指法,1指、2指、3指、4指,居然也算学了四年琴,甚感震惊和愤怒,四年啊!可爱又可怜的孩子,真是误人子弟!还有一些人总算是找到了正规的老师。可是进了老师的家门才发现众多的家长们带着自己的孩子都在等候。好不容易轮到自己了,珍惜这宝贵的每一分,每一秒,学生专心致致,家长更是抖擞精神,不敢错过老师的任何一句话,因为他们还要肩负着回家后陪孩子练琴的使命。却不曾想仅过了廿几分钟,老师就吩咐回去练吧。一节课就这样草草的结束了。是啊,外面还有一大堆人在候着呢。有的家长感叹的说:“简直跟上医院看病差不多。”可是就是这样,也还是有更多的人连这种门坎也找不到,学门深似海,投师无门,只有望琴兴叹了┅┅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修订版)精选.doc

乐理. 视场. 练耳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第一章乐理知识,了解音的产生与特性,并能正确识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视唱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乐感. 教学重点:正确识谱;视唱训练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不同音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的位置;能准确唱出c大调音阶,能准确唱出书上练习曲目。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举例法 课型:单一课 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组织教学。 1、点名。 2、向学生说明教材的总体内容。 3、提一些学习的要求。 二、讲授新课 认识乐理: 1. 什么是乐理:乐理,是“音乐基础理论”的简称。将只能听却看不见、 摸不到的抽象音乐概念具体化,研究对象主要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符、时值、节奏节拍、音调、音程、和弦,等等。 2. 学习乐理。视唱的目的:更好地理解音乐,了解音乐常识,为进一步学习声乐演唱、器乐演奏打好基础。 3、乐理课的授课形式:/80分钟课时,前半节课讲解乐理知识,后半节课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 第一章音第一节音的产生 师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生:答 师:归纳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你说话时,就引起空气振动,振动传播出去,只要某人的耳朵接收到了这种振动他就会听到你的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或其他气体传播。随着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分子被挤压在一起,接着被分开,然后又被挤压,再被分开,如此反复,就产生了声波。声音可以是高音调的,也可以是低音调的。音调的高低依赖于声音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声音的强弱依赖产生这个声音的振动的大小。振动大,声音就强;振动小,声音弱。声音的大小是以分贝为单位来度量的。修马路的钻机产生的噪音超过100分贝。 (举例)1、铜管号,当乐师吹奏它时,管中的空气发生振动,铜管号就发出了声音。铜管把声音传播出去,因而你能听到/2、大提琴,当乐师把弓放在弦上来回拉动或弹拨弦时,弦振动发出声音。吉他和小提琴也是这样发声的。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

乐理.视场.练耳教案 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第一章乐理知识,了解音的产生与特性,并能正确识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视唱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乐感. 教学重点:正确识谱;视唱训练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不同音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的位置;能准确唱出c大调音阶,能准确唱出书上练习曲目。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举例法 课型:单一课 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组织教学。 1、点名。 2、向学生说明教材的总体内容。 3、提一些学习的要求。 二、讲授新课 认识乐理: 1.什么是乐理:乐理,是“音乐基础理论”的简称。将只能听却看不见、 摸不到的抽象音乐概念具体化,研究对象主要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符、时值、节奏节拍、音调、音程、和弦,等等。 2.学习乐理。视唱的目的:更好地理解音乐,了解音乐常识,为进一步学习声乐 演唱、器乐演奏打好基础。 3、乐理课的授课形式:/80分钟课时,前半节课讲解乐理知识,后半节课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 第一章音第一节音的产生 师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生:答 师:归纳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你说话时,就引起空气振动,振动传播出去,只要某人的耳朵接收到了这种振动他就会听到你的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或其他气体传播。随着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分子被挤压在一起,接着被分开,然后又被挤压,再被分开,如此反复,就产生了声波。声音可以是高音调的,也可以是低音调的。音调的高低依赖于声音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声音的强弱依赖产生这个声音的振动的大小。振动大,声音就强;振动小,声音弱。声音的大小是以分贝为单位来度量的。修马路的钻机产生的噪音超过100分贝。 (举例)1、铜管号,当乐师吹奏它时,管中的空气发生振动,铜管号就发出了声音。铜管把声音传播出去,因而你能听到/2、大提琴,当乐师把弓放在弦上来回拉动或弹拨弦时,弦振动发出声音。吉他和小提琴也是这样发声的。 一、乐音 二、噪音

2017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大纲(万丹)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Music theory and ear-training 学时数:48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科) 学分数:3 执笔人:万丹 编写日期:2017年6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培养音乐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课程,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其目的是经过整合、优化课程结构,建构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新的教学方法,强调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中同时进行基本乐理的学习,在感性的经验中掌握、运用和巩固乐理知识,以视唱带动基本乐理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辨、记谱以及对各类乐音构成要素以准确把握的音乐能力。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基本乐理知识、识谱、认识和理解各种和弦,同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视唱训练,听音训练;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记忆;积累音乐词汇等;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视唱、听音等方面的技能。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基本乐理知识并具有运用能力,并且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辨、记谱以及对音高音程、节奏节拍、速度、曲调构成、和弦结构、音阶、调式调性、转调移调、声部进行等各类乐音要素以准确把握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两种唱名法,具有较好的视唱和听辨能力,其中主要包括五线谱一升一降的视谱能力和简谱视谱能力,旋律、音程和和弦的听辨能

力,复杂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以及音乐的记忆及感知能力,两种谱式的记写和转译能力等。 二、课程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课堂讲授: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练习为主,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应用的需要,培养良好的听记能力,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练习法为主,以钢琴为主要教具练习视唱,同时以五线谱本作为课堂习题,增加学生的理解,将薄弱部分及时处理。 作业方面: 《基本乐理》作业以书面为主,以达到掌握音的分组、和弦的构造与转位,正确辨别民族调式和西洋调式为目的。 《视唱》掌握C调、F调、G调的首调和固定调视唱,同时辅以少量简谱视唱。 考试环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现场抽唱和笔试,现场抽唱主要考查学生的音准及节奏的视唱水平,了解学生对各类调视唱的熟练程度。笔试在题型上采取以主观试题为主,客观试题为辅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掌握基本乐理的程度。《基本乐理》:闭卷书面的形式。内容:音的分组装饰音和弦的构造与转位调式。(笔试)《视唱》:单人抽唱所学的所有旋律,要求音准节奏准确,听记单音、(单人抽唱)期末成绩以期末考试为主,并适当参考平时

小学音乐知识乐理卷

小学音乐知识乐理卷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为一分,总共30分) 1.三弦是属于()乐器组中的乐器,此乐器组中还有()、()、()等乐器; 2.重奏,按照不同声部可以划分为()、()和(),若按照乐器划分又可以分为()、()和钢琴重奏等; 3.民歌是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主要有()、()和()三种民歌形式; 4.钢琴是()世纪()的克里斯多弗利创制而成,总共有()个琴键; 5.《彼得与狼》是一部交响通话,曲种的小提琴代表少先队员彼得,那么长笛是代表(),双簧管又代表(); 6.歌曲的演唱形式除了独唱,还有()、重唱、()、()、领唱和表演唱; 7.力度记号中的P是表示(),特强是如何表示的(); 8.反复记号时常在乐曲中出现,较为常见的有反复跳跃记号、()和(); 9.每个音都有自己的音名和唱名,那唱名为sol、si的音名是()和(),请写出音名为E何D的唱名()(); 10.音值是指音的(),由发音体震动的()决定。 二、判断题(2*10=20) 1.交响通话《彼得与狼》是由前苏联的柴可夫斯基作曲的。() 2.进行曲是用来统一步伐和意志的,因此多采用三拍子的节奏。() 3.在西洋管乐队中,短笛和长笛都是属于木管乐器组。() 4.乐器冬不拉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打击乐器。 5.《党的女儿》是一部集音乐、戏剧、文学等艺术为一体的歌剧作品。() 6.京剧是我国国粹,在伴奏乐器中,最具特点的就是锣鼓的大量使用。() 7.曲调的基本结构是一段体和二段体。() 8.进行曲、颂歌和抒情歌曲等都属于歌曲的体裁。() 9.表示快速的记号有快板Allegretto和小快板Allegro.( ) 10.在乐曲中有很多的速度记号,其中表示减慢可以用rit 或者rall。() 三、书画题(每答对一个得一分,总共17分) 1、请依次写出以下力度记号:特强、很强、中弱、强后即弱、弱

基础乐理整理笔记

第一章音及音名 一、音是怎么样产生的 二、音的性质 三、乐音与噪音 四、乐音体系 五、音名 六、音组 七、自然半音、全音、变化半音、全音、 一、音是怎么样产生的 ?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物体振动产生声波。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作用于听 觉器官,使听到了声音。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大致在每秒钟振动11HZ——20000HZ之间。 二、音的性质 ?音的性质有四种:音高、音值、音量和音色。 ?音高是由发音体在每秒的振动次数来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 音则低。 ?音值是由发音体振动时延续时间的长短所快定,延续时长、音则长;反之,音则 短。 ?音量是由发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来快定的,振幅大音则强,反之音则弱。

?音色是由收发音体振动时泛音的多少及发音体的性质,形状等多种因素所决定。 ?音的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各不相同。 三、乐音与噪音 ?振动规则的,听起来音高十分明显的,叫做“乐音”;振动不规则的,听起来音高不 明显的,叫做“噪音”。 ?在音乐中使用的音,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不是不可缺少的。 四、乐音体系 ?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乐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的各音,叫做“音级”。 ?将乐音体系的音,按照一定音高关系和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依次排列起 来,叫做“音列”。 ?在音乐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算单位,叫做“半音”。两个半音相加,叫做“全 音”。在键盘上,相邻两键(包括黑键)构成半音,隔开一个琴键的,构成全音。 ?五、音名 ?乐音体系中的名音级,都有各自的名称,这就是“音名”。有C、D、E、F、G、A、 B、表示。 ?Do、re、mi、fa 、sol 、la、si,多用于歌唱,故叫做“唱名”。 ?以七个字母命名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将基本音级加以高或降低而得来的,叫做“变化音级”。

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一、前言 (一 )大纲的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 (二)总学时安排 学前专业总学时 89 学时; (三 )课程的性质 ,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 ,是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五线谱 乐理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声乐,钢琴,伴奏编配,音乐创编,音乐欣赏,幼儿音乐教学法 等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研究音乐基础知识, 对相关的音乐知识如声乐, 舞蹈, 钢琴, 手风琴, 音乐欣赏,艺术概论等相关姐妹学科有理论上的运用和帮助 二、基本要求 1,五线谱的视唱教学采用首调唱名法,了解固定唱名法 2,使学生具有视谱既唱得能力,并能达到音准,节奏准确 3,有系统的逐步发展音乐的听觉,积累音乐语言,并重视音乐注意力与记忆的训 练 4,培养学生听记谱的能力和听记幼儿歌曲的能力 (一 )课程基本要求 :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 : 初步掌握五线谱的基础知识,记 谱法,音乐节奏,音乐术语,音程构造,调式等,学会基本视唱,熟悉看谱,会打节 奏。 (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重点 :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 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相关音乐知识在实践 中的结合,要熟悉运用 课程的难点是:对一些定理和相关内容的把握,运用到实际中的操作,比如节奏的训 练,音高音准的把握,看谱的能力等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音及其记谱法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 初步了解音的产生, 知道基本音级和音区位置, 要求熟悉记谱法对象和内容 ;能熟悉七 个音级的唱法。 第一节:音 音的产生及其分类,音的物理属性,音名及其分组,唱名及其唱名法,半音,全音, 变化音。 第二节 记谱法 五线谱记谱法,简谱记谱法 视唱与练耳: 单声部视唱,包括无升降记号,简单节奏练习法 . 学习目的和要求 : 初步了解音乐中的拍子,节奏。让学生习惯看低音谱号的音符及熟悉节奏的把握,学 会击拍。 课程内容 : 第一节 节奏,节拍,拍子的种类。 第二节 切分音,弱起小节,连音符 Ayr ―r? 第二章 节奏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136学时(其中讲授120学时,习作讨论8学时,其它实践8学时) 后续课程:和声学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师范类)基础课程必修课。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全面研究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全面训练。通过乐理视唱练耳的学习,使音乐学习的各个相关方面相关联而最终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建立起最终的音乐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具备一定的师范教学能力,使之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音乐教师。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表现的各种基本要素,理论知识经常联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理应用能力,为和声、作品分析、复调、歌曲写作等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视唱练耳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音乐鉴赏力”。 3、学习中不但加强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师能”培养训练。

绪论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该课程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1、课程的内容和性质。 2、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 3、课程学习方法。 第一章音的高度与记谱法 教学要求: 学生掌握音的性质、音级、音名、唱名、记谱法(谱号、谱表、变音)等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泛音和和各种律制,掌握高音谱表简单音符和简单节奏的视唱。 教学内容: 乐理: 1、音的产生、类别、性质。 2、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基本音级、音名、唱名。 3、记谱法、谱号、谱表、音的分组、音域、音区。 4、变音与记号、自然与变化半(全)音、等音。 5、泛音、国际标准音、音律、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 视唱练耳: 1、高音谱表(G谱表)、C自然大调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 2、高音谱表(G谱表)、a自然小调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 3、2/ 4、3/4、4/4拍子。 4、简单节奏模唱及听写。 第二章音的长短与记谱法 教学要求: 掌握增长音值的记号和低音谱表简单音符和简单节奏的视唱。 教学内容: 乐理: 1、音符。 2、休止符。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

乐理.视场.练耳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第一章乐理知识,了解音的产生与特性,并能正确识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视唱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乐感. 教学重点:正确识谱;视唱训练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不同音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的位置;能准确唱出c大调音阶,能准确唱出书 上练习曲目。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举例法 课型:单一课 一、乐音 二、噪音

?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谐和的声音。是由发音体不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区别于【乐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②同【噪声】: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三、音乐中的声音 (一)传统乐器或人的声音 1、弦振:小提琴、二胡、竖琴、琵琶,钢琴、扬琴 2、气振:长笛、竹笛、双簧管、手风琴、小号、长号

由于音符非常多,所以“线”与线之间的缝隙也绝对不能浪费的,也就是“线”与“线”之间的地方叫做“间”,这些间也是自下往上数的。同“线”一样,最下面的一间叫做“第一间”,往上数是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如右图所示 五线谱一般分类为:①总谱,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②分谱,分别记载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③大谱表,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故又称十一线大谱表。 二、谱号与谱表 (一) / 1.

2019年《基本乐理》考试试题及常识题库

2019年《基本乐理》考试试题1.填空: ①音的四种性质是、、 、。 ②表示拍子的记号叫、写在乐曲的。 ③拍号下面的数字表示、上面的数字表示。 ④ 2 4拍是以为一拍,每小节有。 2.将下列音符与名称用连线正确连接。 3.写出与下列音名相对于的唱名。 C. D. E. F. G. A. B . . . . . . 4.写出与下列唱名相对于的音名。 Sol. Do. Fa. Si. Re. La. Mi . . . . . . 5.在五线谱上写出与简谱相对应的音。 1 3 5 6 7 4 2 3 1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6.填空题 ??= ()个? 7.学写五线谱的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各写10个。 8.抄写视唱第11首。 9.填空题:

①在钢琴上,一个八度平均分成份。 ②一个全音等于半音。 ③ E-F之间是音关系,C-D之间是音关系。 8.写出C大调音阶(上、下行),标记出全音、半音关系。 9.将出下列节奏按2 4 拍划分小节 10.书写简谱和五线谱的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各 11.将下列时值相同的音符与休止符用线连接起来。

12.在C自然大调音阶中,在下列音的上方构写二度音程,并在小二度音程上方画上“∧”记号。 13.写出以下C大调中各音级的音名和唱名: 音级:ⅠⅤⅣⅡⅥⅢⅦ 音名:C 唱名:do 14.填空题 ①音的四种性质是、、、。 ②用英文字母写出七个基本音级的音、、、、、、。 ③一个二分音符等于个四分音符,等于个八分音符。 ④基本音级之间包含个大二度,个小二度。 ⑤2 4 拍号中,4表示、2表示。 16.写作题 ①在五线谱上写出高音谱号,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与其相同时值的休止符。 ②从下列音按指定的方向(向上或向下),构成指定的音程。 ↑大二度↓小二度↑小二度↑大二度

2017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指导大纲(万丹)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Musictheoryandear-training 学时数:48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科) 学分数:3 执笔人:万丹 编写日期:2017年6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培养音乐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课程,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其目的是经过整合、优化课程结构,建构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新的教学方法,强调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中同时进行基本乐理的学习,在感性的经验中掌握、运用和巩固乐理知识,以视唱带动基本乐理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辨、记谱以及对各类乐音构成要素以准确把握的音乐能力。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基本乐理知识、识谱、认识和理解各种和弦,同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视唱训练,听音训练;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记忆;积累音乐词汇等;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视唱、听音等方面的技能。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基本乐理知识并具有运用能力,并且同时具有包括读谱、视唱、听辨、记谱以及对音高音程、节奏节拍、速度、曲调构成、和弦结构、音阶、调式调性、转调移调、声部进行等各类乐音要素以准确把握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两种唱名法,具有较好的视唱和听辨能力,其中主要包括五线谱一升一降的视谱能力和简谱视谱能力,旋律、音程和和弦的听辨能力,复杂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以及音乐的记忆及感知能力,两种谱式的记写和转译能力等。 二、课程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课堂讲授: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练习为主,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应用的需要,培养良好的听记能力,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练习法为主,以钢琴为主要教具练习视唱,同时以五线谱本作为课堂习题,增加学生的理解,将薄弱部分及时处理。 作业方面: 《基本乐理》作业以书面为主,以达到掌握音的分组、和弦的构造与转位,正确辨别民族调式和西洋调式为目的。 《视唱》掌握C调、F调、G调的首调和固定调视唱,同时辅以少量简谱视唱。考试环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现场抽唱和笔试,现场抽唱主要考查学生的音准及节奏的视唱水平,了解学生对各类调视唱的熟练程度。笔试在题型上采取以主观试题为主,客观试题为辅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掌握基本乐理的程度。《基本乐理》:闭卷书面的形式。内容:音的分组装饰音和弦的构造与转位调式。(笔试)《视唱》:单人抽唱所学的所有旋律,要求音准节奏准确,听记单音、(单人抽唱)期末成绩以期末考试为主,并适当参考平时成绩进行评分。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讲音的高度与记谱法(8课时) 教学内容:1、音乐绪论,音的产生与类别、音的性质,乐音体系、音列、音级。 2、基本音级、音名、唱名,记谱法、谱号、谱表。 3、音的分组音域、音区,变音及变音记号,自然半音、全音、与变化半音、全音。 4、等音、国际标准音。 5、听辨音的高低(两音一组)视唱1-15条,高音谱表、低音谱表及2/4

视唱练耳节奏教案

视唱练耳节奏教案 单位:北海市电子职业技术学校授课教师:苏家娜授课班级:13级学前教育课时:1课时授课类型:视唱集体课 教材分析: 该课内容选自全国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规划新教材《音乐》第二部分视唱练耳一个升降号曲目的视唱。本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推动教学改革。本书分为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乐器四个部分。本课我所选用的是第二部分视唱练耳一个升降号曲目的视唱当中一个升号调视唱部分第19条和第22条。这两条视唱曲为风格不同歌曲,G调,分别为2/4拍和3/4拍,我还选了美国儿童歌曲《祝大家圣诞快乐》作为过渡,G调,3/4拍,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贯穿全曲,为之后学习书本中的视唱曲做铺垫。 学情分析: 幼师学前中专一年级的学生,经过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有一定的视唱、练耳基础,视唱方面,对于C大调及a小调旋律,能够较准确把握。G调和F调的视唱曲接触较少,用首调唱名法演唱还较为生疏。练耳方面:能准确模唱单音、旋律音程,和声音程的模唱还有待提高。节奏、节拍方面:

已掌握2/4、3/4、4/4、3/8等常用拍子及基本的节奏型。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1.唱准G大调的音阶进一步加强音的准确演唱。 2.掌握G调的首调唱名法,使之运用到演唱中去。知识目标:1.在调内作音程的连续构唱,加强音程间音高的准确模唱. 2.音组短句模唱与节奏模仿 情感目标:1.学会用情感去表达歌曲的内容,懂得分析歌曲的艺术思想内容。 2.体验视唱练习中歌曲的旋律以及把握好节奏,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跨度较大的音程,音高的准确演唱,避免滑音,高音偏低,低音偏高等现象;视唱曲中跨度较大两音间音准的把握; 2.G调中,固定调唱名到首调唱名的转换。 三.教法: 1.视听法: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我会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视听音乐,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2.对比欣赏法: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节奏和音程的对比。进一步加强音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提高学生独立辨别,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开课:陌上 学生层次:零基础 编写人:无颜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视唱练耳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技术训练特点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和服务学科。视唱练耳的教学主要是以培养与发展音乐听觉为中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音高组织听辨、节拍节奏、各种视唱、听写与听觉分析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全面训练,使其能掌握音乐的诸多要素。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通过视唱、听写和听觉分析这三个环节的基础训练,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发展和提高对音乐的敏锐反映能力、分辨能力、记忆能力及快速读谱、准确演唱的视唱能力,以便准确、充分、深刻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提高音乐修养的目的,为专业学习与成才打好基础。 理论教学部分 第一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C大调(高音谱表) 2、听辩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 3、听辩2/4拍子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分辨出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 教学要点:C大调识谱训练。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种音符的时值及其区别。(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集体授课,采用个别提问与小组提问相结合的回课方式。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采取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感知力培养为先导,加深对基础音乐理论的理解。 第二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其休止符相结合的曲目 2、听辩单音、旋律音程 3、听辩3/4拍子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分辨出四种音符及其休止符。 教学要点:准确听辨单音。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四种音符及其休止符的时值及其相互间的区别。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建议: 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采取乐理与视唱练耳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第三章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1、视唱F谱表(低音谱表) 2、听辩音群、多种音符相结合的节奏 3、听辩4/4拍子 基本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低音谱表。 教学要点:节奏听辨。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

乐理.视场.练耳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第一章乐理知识,了解音的产生与特性,并能正确识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视唱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乐感? 教学重点:正确识谱;视唱训练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不同音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的位置;能准确唱出c大调音阶,能准确唱出书上练习曲目。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举例法 课型:单一课 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组织教学。 1、点名。 2、向学生说明教材的总体内容。 3、提一些学习的要求。 、讲授新课 认识乐理: 1.什么是乐理:乐理,是“音乐基础理论”的简称。将只能听却看不见、 摸不到的抽象音乐概念具体化,研究对象主要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符、时值、节奏节拍、音调、音程、和弦,等等。 2.学习乐理。视唱的目的:更好地理解音乐,了解音乐常识,为进一步学习声乐演唱、器乐演奏打好基础。 3.乐理课的授课形式:/80分钟课时,前半节课讲解乐理知识,后半节课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 第一章音第一节音的产生 师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生:答师:归纳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你说话时,就引起空气振动,振动传播出去,只要某人的耳朵接收到了这种振动他就会听到你的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或其他气体传播。随着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分子被挤压在一起,接着被分开,然后又被挤压,再被分开,如此反复,就产生了声波。声音可以是高音调的,也可以是低音调的。音调的高低依赖于声音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声音的强弱依赖产生这个声音的振动的大小。振动大,声音就强;振动小,声音弱。声音的大小是以分贝为单位来度量的。修马路的钻机产生的噪音超过100分贝。 (举例)1、铜管号,当乐师吹奏它时,管中的空气发生振动,铜管号就发出了声音。铜管把声音传播出去,因而你能听到/2、大提琴,当乐师把弓放在弦上来回拉动或弹拨弦时,弦振动发出声音。吉他和小提琴也是这样发声的。 一、乐音 发音物体有规律地振动而产生的具有固定音高的音称乐音。如钢琴、小提琴、二胡等都是能发出乐音的乐器。乐音是音乐中所使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音乐中的旋律、和声等均由乐音构成。 二、噪音 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谐和的声音。是由发音体不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区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乐理. 视场. 练耳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第一章乐理知识,了解音的产生与特性,并能正确识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视唱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乐感. 教学重点:正确识谱;视唱训练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不同音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的位置;能准确唱出c大调音阶,能准确唱出书上练习曲目。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举例法 课型:单一课 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组织教学。 1、点名。 2、向学生说明教材的总体内容。 3、提一些学习的要求。 二、讲授新课 认识乐理: 1. 什么是乐理:乐理,是“音乐基础理论”的简称。将只能听却看不见、 摸不到的抽象音乐概念具体化,研究对象主要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符、时值、节奏节拍、音调、音程、和弦,等等。 2. 学习乐理。视唱的目的:更好地理解音乐,了解音乐常识,为进一步学习声乐演唱、器乐演奏打好基础。 3、乐理课的授课形式:/80分钟课时,前半节课讲解乐理知识,后半节课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 第一章音第一节音的产生 师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生:答 师:归纳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你说话时,就引起空气振动,振动传播出去,只要某人的耳朵接收到了这种振动他就会听到你的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或其他气体传播。随着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分子被挤压在一起,接着被分开,然后又被挤压,再被分开,如此反复,就产生了声波。声音可以是高音调的,也可以是低音调的。音调的高低依赖于声音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声音的强弱依赖产生这个声音的振动的大小。振动大,声音就强;振动小,声音弱。声音的大小是以分贝为单位来度量的。修马路的钻机产生的噪音超过100分贝。 (举例)1、铜管号,当乐师吹奏它时,管中的空气发生振动,铜管号就发出了声音。铜管把声音传播出去,因而你能听到/2、大提琴,当乐师把弓放在弦上来回拉动或弹拨弦时,弦振动发出声音。吉他和小提琴也是这样发声的。 二、噪音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 1、什么是音乐?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说法很多。笔者认为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而非视觉或其它什么感觉的 艺术。把乐音(有时也适当使用噪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人听之产生美感,这种艺术就叫音乐。 2、什么叫噪音?什么叫乐音?声带、琴弦、木头板、马达等物体振动时会发出声波,声波通过空气传播进入我们的耳朵,就使我们听到了声音。声音有噪音和乐音之分:振动无规律的声音,如木头板声、马达声等,叫噪音;振动有规律,如人声带发出的歌声,由琴弦发出的琴音等,叫乐音。音乐中所用的音主要是乐音。 3、什么叫音高?乐音听起来有的高,有的低,这就叫音高。音高是由发音物体振动频率的高低决定的,频率高声音就高,频率低声音就低。比如女人唱歌时声带振动频率高,男人唱歌时声带振动频率低,所以男声比女声低。 4、音乐中所用的乐音范围有多大?音乐中所用乐音的范围从每秒种振动16次的最低音到每秒钟振动4186次的最高音,大约97个。现代最大的钢琴可以奏出其中的88个音,

是乐音范围最大的乐器。人唱歌时因受生理限制,所能唱出的乐音仅是乐音范围中的一小部份。 5、什么叫音名?什么叫唱名?不同音高的乐音,是用CDEFGAG来表示的,这七个拉丁字母就是乐音的音名,它们一般依次唱成DOREMIFASOLLASI,即唱成简谱的1234567,相当于汉字“多来米发梭拉西”的读音。DO、RE、MI…….是唱曲时乐音的发音,所以叫唱名。 6、什么叫音列?音列是如何分组的?把上面所说的90几个高低不同的乐音按顺序排列起来,构成一个序列,这个序列就叫音列。音名只有七个,而音列中的音却大大超过这个数量,如何把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区别开来呢?方法就是分组。人们把音列中的音划分成几个组。把音列中处在中央位置的一组(即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中由中央C开始,向上的七个音)叫小字一组,把比小字一组高一倍、高两倍、高三倍的音分别叫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乐音中当然有比小字一组低的音,它们的分组是:比小字一组低一倍的叫小字组,低两倍的叫大字组,低三倍的叫大字一组,低四倍的叫大字二组。这样一来,音列中的分组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音乐基础乐理知识归纳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音乐基础乐理知识归纳 一、音高 1、音的产生:发音体振动产生音。 2、音的种类:乐音和噪音 3、音的性质:音高、音值、音强、音色 4、音名:音级的名称。音名代表绝对高度。现在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是英美体系音 名。英美体系音名:C D E F G A B 5、唱名:用于唱歌的do,re,mi,fa,sol,la,si七个固定音叫做唱名。唱名分为固定唱名 和首调唱名。 6、基本音级:C D E F G A B 变化音级: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如: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升高半音#C #D #E #F #G #A#B 降低半音b C b D b E b F b G b A b B 升高全音X C X D X E X F X G X A X B 降低全音bb C bb D bb E bb F bb G bb A bb B 7、附点音符:音符右方附加小圆点的音符。附点的作用是增加时值。 二、节奏、节拍 1、节拍:乐曲中强(重音)弱(非重音)音有规律的反复,叫做节拍。节拍以音 的强弱关系组织音乐。 2/4拍:强弱,3/4拍:强弱弱,4/4拍:强弱次强弱 ●〇●〇〇●〇〇 2、拍号:表示拍子的记号叫做拍号。拍号用分数形式标记,分母表示单位拍音符的时值,分子表示每小节的拍数。如2/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 3、弱起小节(不完全小节)乐曲由弱拍或弱位开始,叫做弱起小节。弱起小节因节拍不足一小节,所以也叫不完全小节。弱起小节常与最后一小节合成完全小节。4/4 XX︱XXX XX XXX XXXX︱XX XXX XXX XX︱X- - -〢 4、节拍的种类 ①单拍子:每小节有二拍或三拍的拍子。其特点是每小节只有强拍和弱拍。如2/4,2/2,2/8,3/2,3/4 ②复拍子:由同类单拍子组成的拍子。其特点是每小节由强拍、弱拍和次强拍。如4/4,4/8,6/4,6/8,9/8等。 ③混合拍子:由不同类单拍子组成的拍子。如5/8,7/4,11/8等。 ④变换拍子:在一首乐曲中,先后出现不同的拍子。如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就存在6/8、9/8两种拍子。 ⑤一拍子:每小节只有一拍。其特点是只有强拍没有弱拍,多存在于京剧音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