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测试计划43345

系统测试计划43345

系统测试计划43345
系统测试计划43345

测试计划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计划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如:

1.2 背景

说明:

a.测试计划所从属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该开发项目的历史,列出用户和执行此项目测试的计算中心,说明在开始执行本测试计划之前必须完成的各项工作。

1.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计划

2.1 软件说明

提供一份图表,并逐项说明被测软件的功能、输入和输出等质量指标,作为叙述测试计划的提纲。

列出本项测试所需的资料,如:

a.有关本项任务的文件;

b.被测试程序及其所在的媒体;

c.测试的输入和输出举例;

d.有关控制此项测试的方法、过程的图表。

2.3 测试培训

说明或引用资料说明为被测软件的使用提供培训的计划。规定培训的内容、受训的人员及从事培训的工作人员。

3测试资源

3.1 人员安排

3.2.1硬件环境:

3.2.2软件环境:

3.3 测试工具

本模板中提出的工具均根据实际情形尽心更换

3.4 测试进度

4测试策略

列出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中的每一项测试用例模板的名称标识符、这些测试的进度安排

以及这些测试的内容和目的,例如模块功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故障恢复测试、安全性测试、配置测试、安装测试等。

4.1 功能测试

确保测试的功能正常,如导航,数据输入,处理、检索是否正确,以及业务规则的实施是否恰当。即对交互的输出或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来核实应用程序及其内部进程,这是目前的测试重点。

4.1.1目标

利用有效的和无效的数据来执行各个用例流,以核实以下内容:

?在使用有效数据时得到预期的结果

?在使用无效数据时显示相应的错误消息或警告消息。

4.1.2条件

陈述本项测试工作对资源的要求,包括:

a.设备所用到的设备类型、数量和预定使用时间;

b.软件列出将被用来支持本项测试过程而本身又并不是被测软件的组成部分的软件,如测试驱动程序、测试监控程序、仿真程序、桩模块等等;

c.人员列出在测试工作期间预期可由用户和开发任务组提供的工作人员的人数。技术水平及有关的预备知识,包括一些特殊要求,如倒班操作和数据键入人员。

4.1.3测试用例模板

单一界面测试的参考表格如下:

具体功能测试参考表格如下:

注:除测试所提供的功能外,还需添加Cookies测试

参考如下:

Cookies通常用来存储用户信息和用户在某应用系统的操作,当一个用户使用Cookies 访问了某一个应用系统时,Web服务器将发送关于用户的信息,把该信息以Cookies的形式存储在客户端计算机上,这可用来创建动态和自定义页面或者存储登陆等信息。

如果Web应用系统使用了Cookies,就必须检查Cookies是否能正常工作。测试的内容可包括Cookies是否起作用,是否按预定的时间进行保存,刷新对Cookies有什么影响等。

4.2 用户界面测试

用于核实用户与软件之间的交互是否正常。

4.2.1目标

核实下列内容:

?确保各种浏览以及各种访问方法(鼠标移动、快捷键等)都使用正常

?确保窗口对象及其特征(菜单、大小、位置、状态和中心)都符合标准等。

4.2.2条件

陈述本项测试工作对资源的要求,包括:

a.设备所用到的设备类型、数量和预定使用时间;

b.软件列出将被用来支持本项测试过程而本身又并不是被测软件的组成部分的软件,如测试驱动程序、测试监控程序、仿真程序、桩模块等等;

c.人员列出在测试工作期间预期可由用户和开发任务组提供的工作人员的人数。技术水平及有关的预备知识,包括一些特殊要求,如倒班操作和数据键入人员。

4.2.3测试用例模板

4.3 性能测试

主要是对响应时间、事务处理速率和其他与时间相关的需求进行评测和评估。性能评测的目标是核实性能需求是否都已满足。

4.3.1目标

核实下列情况下的性能行为:

?正常的预期工作量

?预期的最繁重工作量

4.3.2条件

陈述本项测试工作对资源的要求,包括:

a.设备所用到的设备类型、数量和预定使用时间;

b.软件列出将被用来支持本项测试过程而本身又并不是被测软件的组成部分的软件,如测试驱动程序、测试监控程序、仿真程序、桩模块等等;

c.人员列出在测试工作期间预期可由用户和开发任务组提供的工作人员的人数。技术水平及有关的预备知识,包括一些特殊要求,如倒班操作和数据键入人员。

d.需考虑的特殊事项:

?可创建“虚拟的”用户负载来模拟许多个(通常为数百个)客户机。

?最好使用多台实际客户机(每台客户机都运行测试脚本)在系统上添加负载。

?应该在专用的计算机上或在专用的机时内执行,以便实现完全的控制和精确的

评测。其所用的数据库应该是实际大小或相同缩放比例的数据库。

?多用户不同网络条件下的连接速度是否满足要求

4.3.3测试用例模板

4.4 压力测试

具体包含了负载测试以及压力测试。

4.4.1目标

核实下列行为下的系统行为

?确定测试对象在给定时间内能够持续处理的最大负载或工作量(包括长时间处

理多个用户相同的且性能最坏的业务)

?确定并确保系统在超出最大预期工作量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并评估其性能

特征,包括响应时间、事务处理速率和其他与时间相关的内容

?服务器上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可用的内存(RAM)

4.4.2条件

陈述本项测试工作对资源的要求,包括:

a.设备所用到的设备类型、数量和预定使用时间;

b.软件列出将被用来支持本项测试过程而本身又并不是被测软件的组成部分的软件,如测试驱动程序、测试监控程序、仿真程序、桩模块等等;

c.人员列出在测试工作期间预期可由用户和开发任务组提供的工作人员的人数。技术水平及有关的预备知识,包括一些特殊要求,如倒班操作和数据键入人员。

4.4.3测试用例模板

步骤一:执行单步任务测试

步骤二:多用户多任务测试

参考表格如下:

单步任务参考表格:

多用户多任务测试参考表格:

4.5 故障恢复测试

确保系统能从各种意外数据损失或完整性破坏的各种软/硬件故障中恢复。

4.5.1目标

核实系统能够在下列状况下正确恢复到预期的已知状态

?客户/服务机断电

?网络通信中断

?异常关闭某个功能

?错误的操作顺序

4.5.2条件

陈述本项测试工作对资源的要求,包括:

a.设备所用到的设备类型、数量和预定使用时间;

b.软件列出将被用来支持本项测试过程而本身又并不是被测软件的组成部分的软件,如测试驱动程序、测试监控程序、仿真程序、桩模块等等;

c.人员列出在测试工作期间预期可由用户和开发任务组提供的工作人员的人数。技术水平及有关的预备知识,包括一些特殊要求,如倒班操作和数据键入人员。

4.5.3测试用例模板

4.6 安全性测试

确保系统Web应用下的安全性。

4.6.1目标

核实下列情况下的性能行为

?系统是否有超时的限制

?相关的重要信息是否写进日志、是否可追踪

?使用了安全套接字时,测试加密是否正确,信息是否完整

4.6.2条件

陈述本项测试工作对资源的要求,包括:

a.设备所用到的设备类型、数量和预定使用时间;

b.软件列出将被用来支持本项测试过程而本身又并不是被测软件的组成部分的软件,如测试驱动程序、测试监控程序、仿真程序、桩模块等等;

c.人员列出在测试工作期间预期可由用户和开发任务组提供的工作人员的人数。技术水平及有关的预备知识,包括一些特殊要求,如倒班操作和数据键入人员。

4.6.3测试用例模板

4.7 配置测试

核实测试对象在不同的软件和硬件配置中的运行情况。

4.7.1目标

确定系统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运行

?在各种所需的硬件和软件配置中

?在各种O/S平台或是浏览器下的兼容性测试

4.7.2条件

陈述本项测试工作对资源的要求,包括:

d.设备所用到的设备类型、数量和预定使用时间;

e.软件列出将被用来支持本项测试过程而本身又并不是被测软件的组成部分的软件,如测试驱动程序、测试监控程序、仿真程序、桩模块等等;

f.人员列出在测试工作期间预期可由用户和开发任务组提供的工作人员的人数。技术水平及有关的预备知识,包括一些特殊要求,如倒班操作和数据键入人员。

4.7.3测试用例模板

4.8 安装测试

测试软件在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下的安装/反安装状况。

4.8.1目标

核实下列行为

?首次安装、升级、完整的或自定义的安装都能进行安装

?磁盘空间不足、缺少目录创建权限等异常情况的安装

4.8.2条件

陈述本项测试工作对资源的要求,包括:

g.设备所用到的设备类型、数量和预定使用时间;

h.软件列出将被用来支持本项测试过程而本身又并不是被测软件的组成部分的软件,如测试驱动程序、测试监控程序、仿真程序、桩模块等等;

i.人员列出在测试工作期间预期可由用户和开发任务组提供的工作人员的人数。技术水平及有关的预备知识,包括一些特殊要求,如倒班操作和数据键入人员。

4.8.3测试用例模板

5评价准则

5.1 范围

说明所选择的测试用例能够接查的范围及其局限性。

5.2 数据整理

陈述为了把测试数据加工成便于评价的适当形式,使得测试结果可以同,已知结果进行比较而要用到的转换处理技术,如手工方式或自动方式;如果是用自动方式整理数据,还要说明为进行处理而要用到的硬件、软件资源。

5.3 尺度

说明用来判断测试工作是否能通过的评价尺度,如合理的输出结果的类型、测试输出结果与预期输出之间的容许偏离范围、允许中断或停机的最大次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