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杠杆夹具设计

杠杆夹具设计

杠杆夹具设计
杠杆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内容:(1)零件一毛坯合图 1张(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 7张

(3)夹具装配总图 1张

(4)夹具零件图一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班级:数控 073

学生:王晓

指导老师:郭天宇

教研室主任:

目录

序言 (4)

一、零件的作用及工艺分析 (5)

(一)零件的作用 (5)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5)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5)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二)、基面的选择 (7)

(三)、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

(四)、确定工艺路线 (8)

(五):工艺方案的比较和分析: (9)

(六):选择加工设备及刀、量、夹具 (10)

(七):加工工序设计 (10)

三、夹具的设计 (12)

1、确定设计方案 (13)

2、选择定位元件 (13)

3、计算夹紧力并确定螺杆直径 (13)

4、定位误差计算 (14)

四、设计心得 (15)

五、参考文献 (16)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零件(杠杆)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以指教。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作用及工艺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出的零件是杠杆。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定的。要求零件的配合是符合要求。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杠杆的Φ25+0.052mm孔的轴线合两个端面有着垂直度的要求。现分述如下:

本夹具用于在立式钻床上,加工Φ8(H7)孔。工件以Φ25+0.052mm 孔及端面和水平面底、Φ30的凸台分别在台阶定位销7、支承钉11上实现完全定位。钻Φ8(H7)mm孔时工件为悬臂,为防止工件加工时变形,采用了螺旋辅助支承2,当辅助支承2与工件接触后,用螺母1锁紧。要加工的主要工序包括:粗精铣宽度为Φ40mm的上下平台、钻Φ10(H7)孔、钻2×Ф8+0.015的小孔、粗精铣Φ30凸台的上下表面。加工要求有:Φ40mm的平台的表面粗糙度各为Ra6.3um (上平台)、Ra3.2(下平台)、Φ10(H7)孔为Ra3.6um、Φ25(H9)和Φ8(H7)孔表面粗糙度都为Ra1.6um。2×Φ8(H7)孔有平行度分别为0.1um(A)、0.15um(A)。Φ10(H7)孔的平行度为0.1um(A)。杠杆有过渡圆角为R5,则其他的过渡圆角则为R3。其中主要的加工表面是孔Ф8(H7),要用Ф8(H7)钢球检查。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HT200。考虑到零件在工作中处于润滑状态,采用润滑效

果较好的铸铁。由于年产量为5000件,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铸造表面质量的要求高,故可采用铸造质量稳定的,适合大批生产的金属模铸造。又由于零件的对称特性,故采取两件铸造在一起的方法,便于铸造和加工工艺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

查参考文献(机械加工工艺简明手册)得:

各加工表面表面总余量

加工表面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等

级加工余量数

值(mm)

说明

Ф40mm的上下平台

宽度30mm的平台

40

30

G

H

4

3

加工上下底

加工上表面

?30mm的凸

台上下面

30 H 3 凸台上下面

Φ10(H7)孔 10 H 3 加工内孔Φ8(H7)孔 8 H 3 加工内孔Φ25(H9)

25 G 4 加工内孔

又由参考文献得出:

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

主要尺寸零件尺总余量毛坯尺寸公差CT

2×Φ8(H7)之

间的中心距离168 —168 4

10 2.0 10 3

Φ10(H7)孔尺

Φ25(H9)孔尺

25 3.0 25 4

Φ8(H7)孔尺寸8 2.0 8 3

(二)、基面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本零件而言,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本零件的加工表面就是宽度为Ф40mm的肩面表面作为加工的粗基准,可用压板对肩台进行加紧,利用一组V形块支承Φ40mm的外轮廓作主要定位,以消除z、z、y、y四个自由度。再以一面定位消除x、x两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就可加工Φ25(H7)的孔。

(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基准重合的问题,和便于装夹,采用Φ25(H7)的孔作为精基准。

(三)、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本零件的加工表面有:粗精铣宽度为Φ40mm的上下平台、钻Φ10(H7)孔、钻2×Ф8+0.015的小孔、粗精铣Φ30凸台的平台。材料为HT200,加工方法选择如下:

1、Φ40mm圆柱的上平台:公差等级为IT8~IT10,表面粗糙度为

Ra6.3,采用粗铣→精铣的加工方法,并倒R3圆角。

2、Φ40mm圆柱的下平台:公差等级为IT8~IT10,表面粗糙度为

Ra3.2,采用采用粗铣→精铣的加工方法,并倒R3圆角。

3、?30mm的凸台上下表面:公差等级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Ra6.3,

采用粗铣→精铣的加工方法。

4、钻Φ10(H7)内孔:公差等级为IT7~IT8,表面粗糙度为Ra3.2,

平行度为0.1μm(A),采用钻孔→粗铰→精铰的加工方法。5、钻Φ25(H9)内孔:公差等级为IT6~IT8,表面粗糙度为Ra1.6,

采用钻孔→扩孔钻钻孔→精铰的加工方法,并倒1×45°内角。

6、钻Φ8(H7)内孔:公差等级为IT6~IT8,表面粗糙度为Ra1.6,

采用钻孔→粗铰→精铰的加工方法。

(四)、确定工艺路线

1、工艺路线方案一:

铸造

时效

涂底漆

工序Ⅰ:粗精铣宽度为Ф40mm的上下平台和宽度为30mm的平台

工序Ⅱ:粗精铣宽度为Φ30mm的凸台表面

工序Ⅲ:钻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3mm。

工序Ⅳ:扩孔钻钻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4.8mm。

工序Ⅴ:铰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5(H9)。

工序Ⅵ:钻Φ10(H7)的内孔使尺寸达到9.8mm。

工序Ⅶ:粗铰Φ10(H7)内孔使尺寸达到9.96mm。

工序Ⅷ:精铰Φ10(H7)内孔使尺寸达到Φ10(H7)mm。

工序Ⅸ:钻、粗、精铰2×Φ8(H7)小孔使尺寸达到Φ8(H7)。工序Ⅹ:检验入库。

2、工艺路线方案二:

铸造

时效

涂底漆

工序Ⅰ:粗精铣宽度为Ф40mm的上下平台和宽度为30mm的平台。工序Ⅱ:粗精铣宽度为Φ30mm的凸台表面

工序Ⅲ:钻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3mm。

工序Ⅳ:钻2×Ф8(H7)的小孔使尺寸。

工序Ⅴ:扩孔钻钻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4.8mm。

工序Ⅵ:铰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5(H9)。

工序Ⅶ:钻Φ10(H7)的内孔使尺寸达到9.8mm。

工序Ⅷ:粗铰Φ10(H7)内孔使尺寸达到9.96mm。

工序Ⅸ:精铰Φ10(H7)内孔使尺寸达到Φ10(H7)mm。

工序Ⅹ:粗铰2×Φ8(H7)小孔使尺寸达到7.96mm。

工序Ⅺ:精铰2×Φ8(H7)小孔使尺寸达到Φ8(H7)。

工序Ⅻ:检验入库。

(五):工艺方案的比较和分析:

上述两种工艺方案的特点是:方案一是根据宽度为40mm的上下肩面作为粗基准,Ф25(H7)孔作为精基准,所以就要加工Ф25孔时期尺寸达到要求的尺寸,那样就保证了2×Ф8小孔的圆跳动误差精度等。而方案二则先粗加工孔Ф25,而不进一步加工就钻Ф8(H7),那样就很难保证2×Ф8的圆度跳动误差精度。所以决定选择方案一作为加工工艺路线比较合理。

(六):选择加工设备及刀、量、夹具

由于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加工设备宜以采用通用机床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其生产方式为以通用机床加专用夹具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的流水生产线。工件在各级床上的装卸及各机床间的传送均由人工完后。

粗精铣宽度为Ф40mm的上下平台和宽度为30mm的平台。考虑到工件的定位夹紧方案及夹具结构设计等问题,采用立铣,选择X5012立式铣床(参考文献:机械工艺设计手册,主编:李益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社),刀具选D=2mm的削平型立铣刀(参考文献:机械工艺设计手册,主编:李益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专用夹具、专用量具和游标卡尺。

粗精铣宽度为Φ30mm的凸台表面。采用X5021立式铣床,刀具选D=2mm的削平型铣刀,专用夹具、专用量检具和游标卡尺。

钻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3mm。采用Z535型钻床,刀具选莫氏锥柄麻花钻(莫氏锥柄2号刀)D=23mm,专用钻夹具,专用检具。

扩孔钻钻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4.8mm。采用立式Z535型钻

床,刀具选D=24.7mm的锥柄扩孔钻(莫氏锥度3号刀),专用钻夹具和专用检具。

铰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5(H9)。采用立式Z535型钻床,刀具选D=25mm的锥柄机用铰刀,并倒1×45°的倒角钻用铰夹具和专用检量具。

钻2×Ф8(H7)的小孔使尺寸达到7.8mm。采用立式Z518型钻床,刀具选用D=7.8mm的直柄麻花钻,专用钻夹具和专用检量具。

钻Φ10(H7)的内孔使尺寸达到Φ9.8mm。采用立式Z518型钻床,刀具选用D=9.8mm的直柄麻花钻,专用的钻夹具和量检具。

粗铰Φ10(H7)内孔使尺寸达到Φ9.96mm。采用立式Z518型钻床,刀具选用D=10mm的直柄机用铰刀,专用夹具和专用量检具。

精铰Φ10(H7)内孔使尺寸达到Φ10(H7)mm。采用立式Z518型钻床,选择刀具D=10mm的精铰刀,使用专用夹具和量检具。

粗铰2×Φ8(H7)小孔使尺寸达到Φ7.96mm。采用立式Z518型钻床,选择刀具为D=8mm直柄机用铰刀,使用专用夹具和专用量检具。

精铰2×Φ8(H7)小孔使尺寸达到Φ8(H7)。采用立式Z518型钻床,选择刀具为D=8mm的直柄机用铰刀,使用专用的夹具和专用的量检具。

(参考资料和文献均来自:机械工艺设计手册,主编:李益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七):加工工序设计

根据本次设计的要求,工序设计只设计老师所给出工序的计算。

下面是对Φ8(H7)内孔的加工设计。

各工步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公差(mm)

加工表面加工方法余量公差等级工序尺寸

2×Φ8(H7)钻孔0.215 —Φ7.8

2×Φ8(H7)扩孔0.055 —Φ 7.96

2×Φ8(H7)铰孔—H7 Φ8(H7)

1、钻2×Ф8(H7)的小孔使尺寸达到7.8mm。

2、粗铰2×Φ8(H7)小孔使尺寸达到7.96mm。

3、精铰2×Φ8(H7)小孔使尺寸达到Φ8(H7)。

这三部工序全都采用Z518机床来进行加工的,故:

(1)参考文献:机械设计工艺简明手册,并参考Z518机床主要技术参数,取钻2×Ф8(H7)孔的进给量f=0.3mm/r,用插入法求得钻2×Ф8(H7)孔的切削速度为v=0.435m/s=26.1m/min,由此算出转速为: n=1000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1000×26.1/3.14×8r/min=1039r/min

按机床实际转速取n=10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为v=3.14×1000/1000m/min≈22m/min.

从参考文献得知: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9.81×42.7d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

M=9.81×0.02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m)

求出钻2×Ф8(H7)孔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M如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9.81×42.7×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1279N

M=9.81×0.02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5N.m

根据所得出数据,它们均少于机床的最大扭转力矩和最大进给力,故满足机床刚度需求。

(2)参考文献:机械设计工艺简明手册,并参考Z518机床主要技术参数,取扩孔2×Ф8(H7)的进给量f=0.3mm/r,参考文献得:扩孔的切削速度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V 钻,故取v扩=1/2v钻=1/2×22m/min=11m/min,

由此算出转速n=1000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1000×11/3.14×8r/min=438r/min,取机床实际转速n=450r/min。

(3)参考文献:机械设计工艺简明手册,并参考Z518机床主要技术参数,取铰孔的进给量f=0.3mm/r,参考文献得:铰孔的切削速度为v=0.3m/s=18m/min。由此算出转速:

n=1000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1000×18/3.14×8r/min=717r/min

按照机床的实际转速n=72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n/1000=3.14×8×720/1000m/min=18.1m/min。

三、夹具的设计

本次的夹具为—工序Ⅸ:钻、粗、精铰2×Φ8(H7)小孔使尺寸

达到Φ8(H7)而设计的。本工序所加工的孔是位于Φ30凸台平面内,孔径不大,工件重量较轻、轮廓尺寸以及生产量不是很大等原因,采用翻转式钻模。

1、确定设计方案

这道工序所加工的孔在Φ30凸台平面上,且与土台面垂直,平行度△A=0.1。

根据工件结构特点,其定位方案有:

工件以Φ25+0.052mm 孔及端面和水平面底、Φ30的凸台分别在台阶定位销、支承钉上实现完全定位。钻Φ8(H7)mm孔时工件为悬臂,为防止工件加工时变形,采用了螺旋辅助支承,当辅助支承与工件接触后,用螺母锁紧。

2、选择定位元件

(1)选择带台阶面的定位销,作为以φ 25H9孔及其端面的定位元件。定位副配合取。

(2)选择可调支承钉为φ8(H7)孔外缘毛坯一侧防转定位面的定位元件 ,用锁紧螺母将其锁紧,防止在加工孔时出现扭转,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为增加刚性,在φ8(H7)的端面增设一螺旋辅助支承,辅助支承与工件接触后,用螺母将其锁紧。

3、计算夹紧力并确定螺杆直径

参考文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因夹具的的夹紧力与切削力方向相反,实际所需夹紧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与切削力F之间的关系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F,式中的K为安全系数。由参考文献得,当夹紧力与切削力方向相反时,取K=3。

由前面的计算可知F=1279N。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F=1279×3N=3837N,由此可以知道,选择一个M30的螺旋辅助支承。一是为了承受切削力的冲击,二是为了防止工件在加工时变形,因为钻φ8(H7)孔时,工件为悬臂。

4、定位误差计算

(1)加工φ8H7时孔距尺寸 84± 0.2mm的定位误差计算,由于基准重合,故:0.015+0.2=0.215mm,0.015-0.2=-0.185mm,上下偏差为:0.215-(-0.185)=0.4mm,符合尺寸要求。

而基准位移误差为定位孔 (φ25H9 )与定位销的最大间隙,故:定位销取直径为φ25H9,尽量减少位移误差。故:25-25=0,上偏差:0.052-0.052=0mm,下偏差:0-0=0mm。其基准也符合设计要求。由此可知此定位方案能满足尺寸 84± 0.2mm的定位要求。

(2)加工φ8H7孔时轴线平行度 0.15mm 的定位误差计算,由于基准重合,故:0.015+0.015=0.03mm

而基准位移误差是定位孔φ25H9与定位面间的垂直度误差。故 :0.052+0.052mm=0.104mm

所以有:0.03+0.104mm=0.134mm

此方案能满足平行度 0.15mm的定位要求。

四、设计心得

经过着两个星期的努力,不仅顺利完成了课程设计这个任务,而且从中一方面巩固了之前的理论学习,另一方面也发现了自己在学习工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经过老师的知道,和自己的认真学习,自己把一些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进一步加深理解,把在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今后学习过程中努力的方向。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知识点广泛的学习过程。通过这样一个系统性的学习和结合,使自己把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在各个方面上去。同时,广泛地运用设计手册,学会了在实际中运用工具书,和独立完成每一步查找工作;在整个零件的加工过程是和其他同学分工完成,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和同学一起讨论分析,在夹具设计过程中也想同学征求了意见,是设计更加符合实际要求。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没有那么简单,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骗骗老师都不行,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设计书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虽然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

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抱着这个心理我一步步走了过来,最终完成了我的任务。

五、参考文献

1、李益民主编,机械加工工艺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7

2、李洪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3、廖念钊等主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四版),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0.2

4、于骏一、邹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5、刘华明主编,刀具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数控专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零件号零件名称

工序号工序名称

设备夹具刀具量具

工时名称型号名称规格名称规格(mm) 名称规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铸造

时效处理

涂底漆

粗铣精铣φ40上下端面和宽度为

30的平台面

粗精铣φ30凸台面

钻Φ25(H9)孔

扩钻Φ25(H9)孔

铰φ25(H9)孔

钻2×Φ8(H7)孔

钻Φ10(H7)孔

粗铰Φ10(H7)孔

精铰Φ10(H7)孔

粗铰φ8(H7)孔

精铰φ8(H7)孔

检查、入库

立式铣床

立式铣床

立式钻床

立式钻床

立式钻床

立式钻床

立式钻床

立式钻床

立式钻床

立式钻床

立式钻床

X5201

X5201

Z535

Z535

Z535

Z518

Z518

Z518

Z518

Z518

Z518

专用夹具

专用夹具

专用夹具

专用夹具

专用夹具

专用夹具

专用夹具

专用夹具

专用夹具

专用夹具

专用夹具

削平型铣

削平型铣

莫氏锥柄

麻花钻

锥柄扩孔

锥柄机用

铰刀

直柄麻花

直柄麻花

直柄机用

铰刀

精铰刀

机用铰刀

D=2

D=2

D=23

D=24.7

D=25

D=7.8

D=9.8

D= 9.98

D=10

D=8

D=8

游标卡尺

和卡板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

卡规

卡规

卡规

卡规

专用量具

专用量具

专用量具

专用量具

6.99min

0.19min

0.28min

0.45min

0.7min

0.54min

1min

0.8min

0.9min

0.2min

5.7s

等臂杠杆的设计及钻2-8H7孔的夹具设计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零件(杠杆)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以指教。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出的零件是杠杆。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定的。要求零件的配合是符合要求。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杠杆的Φ25+0.052mm孔的轴线合两个端面有着垂直度的要求。现分述如下: 本夹具用于在立式钻床上,加工Φ8(H7)孔。工件以Φ25+0.052mm 孔及端面和水平面底、Φ30的凸台分别在台阶定位销7、支承钉11上实现完全定位。钻Φ8(H7)mm孔时工件为悬臂,为防止工件加工时变形,采用了螺旋辅助支承2,当辅助支承2与工件接触后,用螺母1锁紧。要加工的主要工序包括:粗精铣宽度为Φ40mm的上下平台、钻Φ10(H7)孔、钻2×Ф8+0.015的小孔、粗精铣Φ30凸台的上下表面。加工要求有:Φ40mm的平台的表面粗糙度各为Ra6.3um (上平台)、Ra3.2(下平台)、Φ10(H7)孔为Ra3.6um、Φ25(H9)和Φ8(H7)孔表面粗糙度都为Ra1.6um。2×Φ8(H7)孔有平行度分别为0.1um(A)、0.15um(A)。Φ10(H7)孔的平行度为0.1um(A)。杠杆有过渡圆角为R5,则其他的过渡圆角则为R3。其中主要的加工表面是孔Ф8(H7),要用Ф8(H7)钢球检查。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HT200。考虑到零件在工作中处于润滑状态,采用润滑效

杠杆(一) 1-钻φ20H7孔夹具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课程设计 题目:设计“杠杆”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削Φ20H7孔工序专用夹具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得到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初步培养,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Abstract After the machine manufacture technology base curriculum project was we studies university's complete basic course, the technical basic course as well as the majority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carried on. This is we before carrying on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o studies various curricula a thorough comprehensive total review, is also a apply theory to reality training, is solved the problem and the analysis question ability preliminary raise, therefore, it holds the important status in we four year university life. To my own opinion, I hoped that can the work which own will be engaged in the future carry on an adaptability training through this curriculum project, Exercises itself to analyze the question, to solve the question ability,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motherland for the present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the construction to build a good foundation.

等臂杠杆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任务书 题目:设计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2×Ф8孔工序的专用夹具 内容:(1)零件——毛坯合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套 (3)夹具装配图1张 (4)夹具体零件图1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纲领为8000件/年;每日一班。 2016年10月31日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零件(杠杆)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以指教。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作用及工艺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出的零件是杠杆。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定的。要求零件的配合是符合要求。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杠杆的Φ25+0.052孔的轴线合两个端面有着垂直度的要求。现分述如下: 本夹具用于在立式钻床上,加工Φ8(H7)孔。工件以Φ25+0.052 孔及端面和水平面底、Φ30的凸台分别在台阶定位销7、支承钉11上实现完全定位。钻Φ8(H7)孔时工件为悬臂,为防止工件加工时变形,采用了螺旋辅助支承2,当辅助支承2与工件接触后,用螺母1锁紧。要加工的主要工序包括:粗精铣宽度为Φ40的上下平台、钻Φ10(H7)孔、钻2×Ф8+0.015的小孔、粗精铣Φ30凸台的上下表面。加工要求有:Φ40mm的平台的表面粗糙度各为6.3(上平台)、3.2(下平台)、Φ10(H7)孔为3.6、Φ25(H9)和Φ8(H7)孔表面粗糙度都为1.6。2×Φ8(H7)孔有平行度分别为0.1(A)、0.15(A)。Φ10(H7)孔的平行度为0.1(A)。杠杆有过渡圆角为R5,则其他的过渡圆角则为R3。其中主要的加工表面是孔Ф8(H7),要用Ф8(H7)钢球检查。

夹具设计说明书 (3)

夹具设计说明书 1 夹具方案的论证 本专用钻模用于钻杠杆臂的钻削以及另一垂直方向13孔的钻加工。由于加工精度不高,属于单工步工序应采用固定钻套。由于与分布在小同表而且相互垂直,加工时由手工操作连同工件起翻, 所以以应采用翻转式钻模。此种钻模在设计制造时应注意安装位置的平稳性及切屑的排出等问题。 本工序(孔的钻、扩、铰)之前已加工完各平面且内孔,提供了本工序的加工定位基准。为此根 据加工要求确定定位方案为完伞定位。 夹紧机构采用螺旋夹紧机构,简甲可靠。 本工序采用立钻Z5025机床,刀具为标准麻花钻。机床与刀具均为通用型号,故夹具设计应使其适应机床与刀具,由于是中小批量生产,夹具的结构力求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方便。 2夹具的结构及特点 2.1夹具的结构 本钻模属翻转钻模(适合重不大于10kg小件)加工时翻转使用,在工作台上不安装,本夹具主要由钻模体、上模板、定位轴、辅助支撑等组成。 2.2夹具的特点 铸造钻模体 钻模板还可分为固定式钻模板、铰链式钻模板、可卸式钻模板和悬挂式钻模板。 本夹具根据结构特点,以及13加工皆采用固定模板。这样可以保证较高的中 心距精度,用两对角线布置的定位锥销来定位,再由两对角线布置的螺钉紧。 本夹具有辅助支撑: 3.定位: 3.1定位与定位原理 本夹具在钻模中采用完全定位,即六点定位,用适当分布的六个约束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3.2定位方式 本钻模定位属于组合定位:22圆柱孔用于短销定位,限制两个自由度,端平面(42-22环形面)定位,限制三个自由度,形成了短销加宽环形平血组合,共限制五个自由度。另用一个防转定位销定位,限制一个定位度。防转定位销定在工件的另一端厚10mm,lO的侧面(见左视图)位置,可防止 工件转动。 对于一孔一端面的定位基准我们设计了定位柱。 定位柱的结构分三段: 安装部分:42下端面往下16安装柱,安装螺纹M12。(加垫圈、锁紧螺母)是用来定位柱安装在钻模体上的。 定位部分:42上端面加上往上22定位颈。(长度较短,与22长25 通孔是间隙配合,作定位时属短销

等臂杠杆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序言 (2) 一、................................. 零件的作用及工艺分析 4 (一)零件的作用 (4)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4) 二、....................................... 工艺规程的设计 5 (一)...............................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二)......................................... 、基面的选择 6 (三)、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 (四)、确定工艺路线 (7) (五).................................. :工艺方案的比较和分析: 9 (六):选择加工设备及刀、量、夹具9 (七)............................................... :加工工序设计 11 三、夹具的设计 13 1、确定设计方案 (14) 2 、选择定位元件 (14) 3、计算夹紧力并确定螺杆直径 (15)

4、定位误差计算 (15) 四、设计心得 16 五、参考文献 18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任务书 题目设计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 钻2X①8孔工序的专用夹具 内容: (1)零件一一毛坯合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套 (3)夹具装配图1张 (4)夹具体零件图1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纲领为8000件/年;每日一班 2016年10月31日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零件(杠杆)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以指教。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钻床夹具设计

课题名称:钻床夹具的设计 课题性质:机夹类设计 班级:11级机制三班 姓名:吴江涛 指导老师:王晨升 一、课题介绍 1、目的 综合运用机械方面的知识,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及计算过程,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2、侧重点解决的问题 (1)、确定夹具的类型(2)、确定工件的定位 (3)、确定工件的夹紧方案(4)、夹具的精度分析及计算 二、主要内容 (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专用夹具应有合理的定位方案、合适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并进行必要的精度分析,确保夹具能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2)、提高生产效率 专用夹具的复杂程度要与工件的生产纲领相适应。应根据工件生茶批量的大小选用不同复杂程度的快速高效夹紧装置,以缩短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工艺性高 专用夹具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检验和维修。专用夹具的生产属于中批量生产。

(4)使用性号 专用夹具的操作应简便、省力、安全可靠,排屑顺畅,必要时可设置排屑结构。 (5)、经济型号 除考虑专用夹具本身结构简单、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廉外,还应根据生产纲领对夹具方案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以提高夹具生产中的经济效益。 目录 一、前言 (1) 钻床的简介 (1) 钻床的发展趋势 (2) 钻床的夹具概述及主要类型 (2) 钻床夹具的特点 (2) 钻摸类型选择 (2) 钻套的选择 (3) 钻模板类型 (3) 总结 (6) 二、钻床夹具的设计 (7) 钻床夹具 (8) 钻套 (9) 支撑钉 (10) 销轴 (11) 钻模板 (12)

杠杆臂 (13) 夹具体 (14) 总结 结论 致辞 参考文献 摘 要 钻床指主要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钻头旋转为主运动,钻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钻床结构简单,加工精度相对较低,可钻通孔、盲孔,更换特殊刀具,可扩、锪孔,铰孔或进行攻丝等加工。加工过程中工件不动,让刀具移动,将刀具中心对正孔中心,并使刀具转动(主运动)。钻床的特点是工件固定不动,刀具做旋转运动,并沿主轴方向进给,操作可以是手动,也可以是机动。 各个机床上加工零件都需要相应的夹具,本课题是针对一个特定的零件要在摇臂钻床上加工杠杆臂零件上孔φ10 mm 和φ13mm 的钻夹具。主要技术指标能保证 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工艺性好和使用性好。 我们在设计专用夹具时为了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考虑了合理的定位方案、合适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并进行了必要的精度分析在工艺性方便使这种夹具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检验和维修。在使用性方面这种夹具的操作简单、省力、安全可靠,排屑也方便,必要时可设置排屑结构。通过对钻床夹具设计的制作,进一步巩固和所学基本知识并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学会查阅和收集技术资料,提高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关键字: 定位元件 加工精度 连接元件 1 .00

等臂杠杆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序言 (2) 一、零件的作用及工艺分析 (4) (一)零件的作用 (4)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4)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5)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二)、基面的选择 (6) (三)、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 (四)、确定工艺路线 (7) (五):工艺方案的比较和分析: (9) (六):选择加工设备及刀、量、夹具 (9) (七):加工工序设计 (11) 三、夹具的设计 (13) 1、确定设计方案 (14) 2 、选择定位元件 (14) 3、计算夹紧力并确定螺杆直径 (15) 4、定位误差计算 (15) 四、设计心得 (16) 五、参考文献 (18)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任务书 题目:设计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2×Ф8孔工序的专用夹具 内容:(1)零件——毛坯合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套 (3)夹具装配图1张 (4)夹具体零件图1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纲领为8000件/年;每日一班。 2016年10月31日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零件(杠杆)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以指教。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杠杆工艺和工装夹具_课程毕业设计论文

武威职业学院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杠杆工艺和工装设计 姓名向学校 学号 xxxxxxxxxxxx 指导老师学习 完成日期 2013.10.30 教学系 xxxxx

摘要 本设计的零件为杠杆零件,选用45号钢。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生产的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详细分析其加工工艺,多采钻床加工。通过对零件的分析,此工件外形轮廓尺寸小,重量轻,加工要求不高,生产批量不大。因此在保证质量和提高生产率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结构,做到经济合理。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关键字:钻床加工;杠杆零件;尺寸精度

目录 摘要.................................................................................................. I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关键字.............................................................................................. I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目录................................................................................................. I I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前言..................................................................................................1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1.毕业设计的目的...........................................................................2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2 毕业设计的基本任务与要求......................................................2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2.1设计基本任务............................................................................2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2.2、设计要求.................................................................................2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2.2.1工艺设计的设计要求.................................................2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3 毕业设计说明书的编写..............................................................2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3.1基本任务....................................................................................2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 3.2设计要求:................................................................................3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 3.3生产纲领....................................................................................3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 3.4零件图审查................................................................................3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4任务实施.......................................................................................4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 4.1设计任务....................................................................................4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 4.2 设计方法和步骤.......................................................................6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 4.3 夹紧装置的设计.......................................................................9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 4.4 导向装置的设计及其他装置结构.夹具体的确定..............10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 4.5 绘制夹具结构图................................................................... 11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 4.6 确定夹具技术要求和有关尺寸,公差配合.........................12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 4.7 夹具精度分析与计算.............................................................12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结论................................................................................................13輒峄陽檉簖疖網儂號泶。致谢................................................................................................14尧侧閆繭絳闕绚勵蜆贅。参考文献........................................................................................15识饒鎂錕缢灩筧嚌俨淒。

等臂杠杆铣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与综合训练 说明书 铣床杠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 备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是我们在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世纪的训练。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零件(杠杆)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同时,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1章课程设计 序言 1.1零件的分析 (1) 1.1.1 零件的作用 (1)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 1.2 工艺规程的设计 (3) 1.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 1.2.2基准的选择 (3) 1.2.3 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 1.3 确定工艺路线 (4) 1.3.1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1.3.2 选择加工设备及刀、量、夹具 (7) 1.4 加工工序设计 (19) 1.5 夹具的设计 (10) 1.5.1 定位方案的确定 (10) 1.5.2 选择定位元件 (11) 1.5.3 计算夹紧力 (11) 1.5.4 定位误差计算 (12) 第2章综合训练 2.1夹具体三维造型实现方法的概述 (13) 2.2夹具三维造型过程简述 (14) 小结 (22) 参考文献 (23)

杠杆夹具设计

杠杆夹具设计

目录 一、零件的分析 (1) 1.1 零件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生产类型 (4) 二、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4) 2.1 基面的选择 (3) 2.2 粗基准的选择 (4) 2.3 精基准的选择 (4) 2.4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 三、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工序尺寸的确定 (6) 3.1 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3.2 确定工序尺寸 (7) 四、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8) 五、夹具设计 (18) 5.1提出问题 (18) 5.2夹具设计 (22) 六、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22)

的圆;M5的螺纹孔的轴线与Φ8H8mm的孔轴线相互垂直;还有一个是与Φ8H8mm 的孔轴线相互垂直的下端面,其粗糙度为Ra6.3。其中,下端面为主要加工表面。M10的螺纹孔及与其轴线相互垂直的左右端面,其中左端面的粗糙度为Ra6.3。其中左端面为主要加工表面。 1、3 生产类型 拟定生产类型为小批量生产。 二、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2.1 基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2.2 粗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按有关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现以零件的侧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 2.3 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选择的原则有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互为基准原则和自为基准原则。在选择时,主要应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 2.4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左右下及四周端面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Ra3.2,需进行半精铣。 (2)Φ8H7mm孔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Ra1.6,需要进行钻、扩、粗铰、精铰。 (3)Φ8H8mm孔公差等级为IT8,表面粗糙度为Ra3.2,需进行钻、扩、粗铰、精铰。

钻模钻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程设计任务书 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李敏杰班级:B110235 学号:B11023503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模钻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内容: 见A4图为所示加工前拨叉,设计一套钻模夹具,便于摇臂钻床的加工。 设计要求: 1.在摇臂钻床上加工Φ25的通孔。 2.要求绘制A1夹具装配图一张,A3夹具中零件图一张,A4加工零件图一张,说明书一份。 3.夹具设计要求合理,有利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便于批量生产。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指导老师: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张洪涛 年月日

课程设计评语 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李敏杰班级:B110235 学号:B11023503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模钻削夹具设计 指导老师:张洪涛 课程设计篇幅: 图纸 3 张 说明书22 页 指导教师评语: 年月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绪论--------------------------------------------------5第一章夹具的发展概况-------------------------------------------6第二章专用夹具设计----------------------------------------------8 2.1设计前的工作准备---------------------------------------------------8 2.1.1 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 2.1.2 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 2.1.3加工方法 2.2总体方案的确定-------------------------------------------------------9 2.2.1 定位方案 2.2.2 夹紧机构 2.2.3 选择导向装置 2.2.4 夹具体 2.3绘制夹具装配图-------------------------------------------------------15 2.3.1 定位、夹紧、导向、夹具体 2.4夹具精度的验算-------------------------------------------------------17 2.4.1误差分析 2.4.2误差计算 第三章方案设计论证-----------------------------------------------19 3.1设计思路----------------------------------------------------------------19 3.2设计方法与结果-------------------------------------------------------19致谢---------------------------------------------------20感想---------------------------------------------------21参考文献-----------------------------------------------22

等臂杠杆铣床夹具设计(钻2-8mm孔)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 产品名称零(部)件名称杠杆共2页第1页 材料牌号HT200 毛坯种类铸件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 可制件数 1 每台件数 1 备 注 工序号工序 名称 工序内容车间工段设备工艺装备加工基准 5 毛坯 1、铸造毛坯铸造 2、时效热处理热 3、涂底漆油漆 10 铣粗铣精铣φ40上下端面和宽度为30的平台面金工XA6132 高速钢圆柱立铣刀Ф50 1、粗铣精铣φ40上端面和宽度为30的平台面金工专用夹具 2、粗铣精铣φ40下端面金工专用量具和游标卡尺 15 铣粗精铣φ30凸台面金工XA6132 高速钢圆柱立铣刀Ф50 20 钻钻、粗铰、精铰Φ25H9mm孔金工Z550 专用钻夹具 1、钻Φ25H9mm孔金工高速钢标准麻花钻D=23mm 2、精铰Φ25H9mm孔金工Φ25mm专用铰刀D=25mm 描校25 钻钻、粗铰、精铰2×Φ8(H7)mm孔金工Z518 专用钻夹具 1、钻2×Φ8(H7)mm孔金工莫氏锥柄麻花钻D=7.8mm 底图号2、粗铰2×Φ8(H7)mm孔金工锥柄机用铰刀D=7.96mm 3、精铰2×Φ8(H7)mm孔金工锥柄机用铰刀D=8mm 装订号30 钻钻、粗铰、精铰Φ10(H7)mm孔金工专用钻夹具 设计(日期) 审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 产品名称零(部)件名称杠杆共2页第2页

材料牌号HT150 毛坯种类铸件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 可制件数 1 每台件数 1 备 注 工序号工序 名称 工序内容车间工段设备工艺装备加工基准 1、钻Φ10(H7)mm孔金工莫氏锥柄麻花钻D=9.8mm 2、粗铰Φ10(H7)mm孔金工锥柄机用铰刀D=9.96mm 3、精铰Φ10(H7)mm孔金工锥柄机用铰刀D=10mm 35 钳表面去毛刺钳工 40 检检验入库检验游标卡尺0—200 专用的量检具 描图 描校 底图号 装订号 设计(日期) 审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杠杆臂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铣床夹具

XX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 作者:学号: 系部: 专业: 题目:杠杆臂加工工艺及铣床夹具设计 指导者: 评阅者: 2014 年11 月

课程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课程设计(论文)外文摘要 I

目录 目录 ....................................................................................................................................... II 1 序言 (4) 2 零件的分析 (5) 2.1零件的形状 (5)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3 工艺规程设计 (6) 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 3.2 基面的选择 (6) 3.3 制定工艺路线 (7) 3.3.1 工艺路线方案一 (7) 3.3.2 工艺路线方案二 (8) 3.3.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8) 3.4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9) 3.4.1 机床选用 (9) 3.4.2 选择刀具 (9) 3.4.3 选择量具 (9) 3.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0) 3.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 4 铣尺寸12mm两端面夹具设计 (17) 4.1研究原始质料 (17) 4.2定位基准的选择 (17) 4.3 切削力及夹紧分析计算 (17) 4.4 误差分析与计算 (19) 4.5 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20) 4.5.1定位销选用 (20) II

4.5.2 定向键与对刀装置设计 (20) 4.6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2) 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等臂杠杆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等臂杠杆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序言 (3) 一、零件的作用及工艺分析 (4) (一)零件的作用 (4)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4)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4)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 (二)、基面的选择 (6) (三)、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6) (四)、确定工艺路线 (7) (五):工艺方案的比较和分析: (8) (六):选择加工设备及刀、量、夹具 (9) (七):加工工序设计 (10) 三、夹具的设计 (12) 1、确定设计方案 (13) 2、选择定位元件 (13) 3、计算夹紧力并确定螺杆直径 (13) 4、定位误差计算 (14) 四、设计心得 (16) 五、参考文献 (17)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零件(杠杆)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以指教。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作用及工艺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出的零件是杠杆。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定的。要求零件的配合是符合要求。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杠杆的Φ25+0.052mm孔的轴线合两个端面有着垂直度的要求。现分述如下: 本夹具用于在立式钻床上,加工Φ8(H7)孔。工件以Φ25+0.052mm 孔及端面和水平面底、Φ30的凸台分别在台阶定位销7、支承钉11上实现完全定位。钻Φ8(H7)mm孔时工件为悬臂,为防止工件加工时变形,采用了螺旋辅助支承2,当辅助支承2与工件接触后,用螺母1锁紧。要加工的主要工序包括:粗精铣宽度为Φ40mm的上下平台、钻Φ10(H7)孔、钻2×Ф8+0.015的小孔、粗精铣Φ30凸台的上下表面。加工要求有:Φ40mm的平台的表面粗糙度各为Ra6.3um (上平台)、Ra3.2(下平台)、Φ10(H7)孔为Ra3.6um、Φ25(H9)和Φ8(H7)孔表面粗糙度都为Ra1.6um。2×Φ8(H7)孔有平行度分别为0.1um(A)、0.15um(A)。Φ10(H7)孔的平行度为0.1um(A)。杠杆有过渡圆角为R5,则其他的过渡圆角则为R3。其中主要的加工表面是孔Ф8(H7),要用Ф8(H7)钢球检查。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HT200。考虑到零件在工作中处于润滑状态,采用润滑效

CA6140车床杠杆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钻φ25】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制定CA6140车床杠杆的加工工艺, 设计钻φ25的钻床夹具 设计者: 指导教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20**年11月10日

目录 序言………………………………………………………第 2 页零件分析………………………………………………………第 2 页(一)零件的工艺分析………………………………………………第 2 页(二)零件的作用.............................................................................. 第 2 页工艺规程设计…………………………………………………….. 第 3 页(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第 3 页(二)基准面的选择………………………………………………... 第 3 页(三)制定工艺路线………………………………………………... 第 3 页(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第 4 页(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第 6 页夹具设计………………………………………………………第13 页(一)问题提出……………………………………………………. 第13 页(二)夹具设计……………………………………………………. 第13 页 1、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第13 页 2、夹紧力的计算……………………………………………..第14 页 3、定位误差的分析 (15) 设计小结...............................................................第16 页参考文献 (16)

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说明书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 设计者 指导教师 XX大学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 (2**年9月16日)

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原始图纸(见附页) 生产类型:中批量 设计内容: 1、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 1份 5、夹具装配图 1套 6、夹具零件图若干 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前言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二)基准的选择 (三)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方案的分析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三、专用夹具的设计 (一)确定夹具类型 (二)拟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 (三)导引装置设计 (四)夹紧机构设计 (五)夹具操作动作说明 四、总结 五、主要参考文献

设计说明 前言: 本次设计对我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考察我们对机械行业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是要我们从实际出发,结合所学的知识,设计出最优化的夹具来。 这次设计让我熟悉了夹具设计的整个流程,并了解了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哪些因素,它锻炼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设计对我来说是有帮助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 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该零件的主要作用是在机构运动中起到支承作用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零件加工要求分析 (1) Φ28H7孔及两端面。 (2) Φ10H9两端面。 (3) 钻、扩、铰Φ10H9孔及Φ11孔。 要求:Φ10H9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80+0.2)mm ;平行度为0.3mm 。 Φ11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15+0.25)mm 。 Φ11孔与端面K 的距离为14mm 。 (4) 槽。要求:槽宽0.509.5+ mm ,中心对称分布,单边尺寸为0.2 04.75+ mm 。 2. 设立夹具 根据零件分析,为保证精度要求,设立(3)的钻模夹具: 使用夹具前已加工表面为: (1) Φ28H7孔及两端面。 (2) Φ10H9两端面。 本工序使用机床为Z5125立钻。刀具为通用标准工具。

等臂杠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Hefei University 机械制造技术综合 训练说明书 COURSE PROJECT 题目:设计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系别:机械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学制:四年 姓名: 学号: 导师:

合肥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综合训练任务书 题目:设计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6000件) 内容: 1.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张 4.夹具装配图1张 5.夹具体零件图1张 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目录 1.1零件的作用 (1)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2)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2.2基面的选择 (2) 2.3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3) 2.4、确定工艺路线 (3) 2.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2.6确定切削余量 (6) 三、夹具的设计 (17) 3.1确定设计方案 (18) 3.2选择定位元件 (18) (1)选择带台阶面的定位销,作为以Φ 25H9孔及其端面的定位元件。定位副配合取。 (18) 3.3计算夹紧力 (18) 3.4定位误差计算 (19) 心得体会 (20) 参考文献 (21) 一、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杠杆结构,此零件的作用是支撑、固定,传递扭矩,帮助改变机床工作台的运动方向,要求零件的配合符合要求。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杠杆的Φ25052.0 +㎜孔的轴线和两个端面有着垂直度的要求。现分 述如下:本夹具用于立式铣床上,加工Φ40㎜凸台端面。工件以Φ25052.0 +㎜孔及端面和水平面底、Φ30㎜的凸台分别用定位销、Φ10 孔用菱形销实现完全定位。铣Φ40㎜端面时工件为悬臂,为了防止 加工时变形,采用螺旋辅助支承与工件接触后,用螺母锁紧。要加工 的主要工序包括:粗精铣宽度为Φ40㎜的上下平台、钻Φ10H7的孔、 钻2xΦ8H7(015.0 +)㎜的小孔、锪Φ30㎜的上下表面。 加工要求有:Φ40㎜的平台的表面粗糙度各为Ra6.3um(上平台)、Ra3.2um(下平台)、Φ10H7的孔为Ra3.2um。2xΦ8H7(015.0 +) ㎜孔有平行度分别为0.1um(A)、0.15um(A)。杠杆有过渡圆角为R5, 其他的过渡圆角为R3,其中主要的加工表面是Φ30㎜得端面,要用 游标卡尺检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