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科学七上观察生物易错题精编(附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观察生物易错题精编(附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观察生物易错题精编(附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观察生物易错题精编(附答案)

1.某同学列出的几种组织及举例,错误的一项是( )

A.上皮组织——汗腺 B.分生组织——血液

C.结缔组织——骨质 D.营养组织——叶肉

2.下列各项中属于植物器官的是( )

①番茄果肉②绿豆③大豆豆瓣④桃花⑤心脏

A.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⑤

3.下列关于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器官一般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以某种组织为主

B.肝脏、心脏、胃、大脑都是器官

C.器官的结构特点是与他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

D.系统为了能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通常由多种组织构成

4.下列关于一株番茄和一头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既是它们的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B.它们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番茄花蕊和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D.它们的各种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5.在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别是( ) A.种、界B.界、种C.门、界D.种、科

6.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

B.通过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变成两个子细胞

C.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D.细胞分裂形成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

7.一个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 )

A.细胞体积增大 B.细胞数量增多

C.细胞体积增大或细胞数量增多 D.细胞体积增大和细胞数量增多

8.下列植物中,有真正根的是( )

①葫芦藓②海带③小麦④大豆⑤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9.下列不属于细胞分裂的意义的是( )

A.单细胞动植物的个体数增加

B.多细胞动植物体内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分裂导致细胞越来越小

D.能产生生殖细胞,实现生物的繁殖

10.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仅出现叶的分化 B.茎结构简单,但已出现输导组织

C.叶中虽有叶脉,但只由一层细胞构成 D.进行孢子生殖,属于孢子植物

11.下列关于海带、葫芦藓、肾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

B.肾蕨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C.三种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葫芦藓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12. 对动物进行分类依据的特征是( )

A.身体结构特征 B.生活方式特征

C.生殖方式特征 D.以上都可以

13.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 A.形态特征 B.内部构造

C.生理功能 D.生存环境

14.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盖玻片的右上方不小心留下了一个气泡,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时,气泡可能会出现在视野的( )

A.左上方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15.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错误的操作是( )

A.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镊子把撕下的内表皮在水滴中展平

C.取一片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迅速放下

D.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左侧,然后用吸水纸从右侧引流

16.下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番茄的果皮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C.胎生狗脊的茎属于营养器官

D.多细胞生物体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

17.下列各组植物中,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最相似的是( )

A.卷柏、肾蕨 B.水绵、水稻

C.海带、雪松 D.白菜、紫菜

18.下列各项中,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一项是( )

A.都没有根、茎、叶分化 B.都具有营养组织

C.都有输导组织 D.种子外面都没有种皮和果皮包被

19.如图所示是显微镜视野中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据图可知,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在清水中是均匀涂抹的,没有重叠

B.图中存在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C.视野中可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等结构

D.视野中若光线过强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20. 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 )

①染色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载、盖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盖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平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⑥⑤④①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21.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下列哪一项是它们共同具有的特征( )

A.所有细胞都有叶绿体

B.都用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获得养分

D.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22.下列有关成熟植物体内分生组织的说法,你不认同的是( )

A.分生组织的细胞质比较稀薄便于分裂

B.分生组织终生保持分裂能力

C.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

D.分生组织的细胞可以生长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23.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观察用的实验材料越大越容易看清楚细胞结构

B.为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可转动转换器换用较大倍数的物镜

C.在视野中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黑、内部空白的物像就是细胞

D.用碘液对临时装片染色,目的是更清楚地看到细胞的各部分结构

24.摘一个成熟的番茄果实,撕下外面的表皮,露出里面的果肉,吃的时候仔细观察隐约能发现一些“筋络”,这说明番茄中可能有( )

A.机械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B.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C.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D.上皮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

25.下列关于人体系统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系统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多个细胞群按一定次序组合构成的B.花、果实、种子三个生殖器官构成了植物的生殖系统

C.蓝藻的结构简单,其结构层次只发展到器官阶段,因而没有系统D.黑藻由根茎叶等器官直接组成个体,结构层次中不存在系统

1.B

2.C

3.D

4.C

5.A

6.D

7.D

8.D

9.C 10.D 11.B 12.D 13.D 14.B 15.C 16.C 17.A 18.B 19.A 20.C 21.C 22.A 23.D 24.B 25.D

浙教版年中考科学力学部分易错题难题大全

浙教版年中考科学力学部分易错题难题大全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浙教版2017 年最新中考科学:力学部分易错题难题汇编 温馨提示:本卷有4大题,36小题,满分200分; 考试范围:力、弹力、重力、摩擦力、压强浮力、运动和力;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 的正确选项。) 1.如图所示,四个力中的一个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球拍对乒乓球的力B.斧头对木柴的力 C.手对弹簧的拉力D.瓶对海绵的力 2.下列图事例能增大压强的是() A.火车道上的枕木B.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C.重卡轮子很多D.坦克的履带 3.氢气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而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上升,下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A.B.C.D. 4.下列装置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A.用注射器注射药液B.吸管吸饮料C.吸盘挂钩 D.吸尘器 5.对生活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 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 具有惯性; 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 用; 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③6.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以下现象不能用解释此现象的规律解释的是() A.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B.大风会把不牢固的屋顶掀翻 C.用吸管吧饮料吸进嘴里 D.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 7.概念图或知识树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某同学学习初三物理时做了教科书《大气压强》一节的概念图,其中四项有下划线的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8.用5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改用10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仍在这一水平桌面上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A.大于5N,小于I0N B.10N C.5N D.无法判断 9.漂浮在水面上的潜水艇从水面向下匀速潜航过程中,下列关于它所受到的海水浮力和自身重力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浙教版科学七下 光学易错题(透镜)复习题(含答案)

三、透镜

考点集训 1、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得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上的热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子烫焦 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2、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空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 ) 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确定 3、小方在照毕业像时,摄影师第一次试镜头发现两边的学生没有全部摄入,则摄影师() A.只需将照相机向远离被照者移动 B.只需将照相机向靠近照相者移动 C.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里缩 D.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外伸 4、在凸透镜成像时,若用一张不透明的纸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也只剩一半B不可能成像C仍能成像,只是变暗一些D仍能成像,只是像上有暗斑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他的两只眼睛() A.是远视眼 B.是近视眼 C.左眼基本正常,右眼远视 D.左眼基本正常,右眼近视 6、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易错题集1

1、左端已磨损的刻度尺,用它来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测量结果是( ) A.偏大B.偏小C.一样D.无法确定 3.下面关于刻度尺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B.没有零刻度线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测量时,刻度尺必须与被测物体的左端对齐 4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错误的是()A.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 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9.6nm=9.6×10﹣3=9.6×10﹣3μm B.9.6cm=9.6×10mm=96mm C.9.6cm=9.6cm×10=96mm

D.9.6cm=9.6×100dm=0.096m 6.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写出单位换算过程) 7.2×10-7m= = μm 5×10-4 mm= = m 7×10-8 km= = m 3×10 8 m= = km 6×10 4μm= = m 36km/h= = m/s 5m/s= = km/h 1某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为1.568m,若他测量及记录都是准确 无误的,则测量的准确值是__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___。 2.某同学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分别记为:23.37cm,23.36cm,23.18cm,23.39cm,那么,最终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视为()A.23.325cm B.23.33cm C.23.373cm D.23.37cm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即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 3. 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 . 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力学专题复习:机械运动.docx

一.机械运动复习 看图说识 s/ 典题成形 1.一列火车以54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隧道,共用了 40秒,已知列车长100米, 求:(1)隧道的长; (2)整列火车在隧道内的时间。 2.甲、乙两车沿平直的公路通过同样的路程。甲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路程上分别以40千米/小时和60千米/小时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的时间内分别以40千米/小时和60千米/小时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关系是(

巩固练习 1 .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 雨滴的下落方向是( ) A.竖直下落 B.斜向东下落 C.斜向西下落 D.斜向南下落或斜向北下落 2.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若两船同时 以相同速度去打捞。则() 4.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一方向运动,如果通过相同的一段距离它们用了相同的时间, A. 40米/秒 B. 20米/秒 C. 10米/秒 7.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二s/t 可知物体的( ) 8.甲、乙、丙三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 甲=750米/分,V 乙=15 米/秒,V 丙= 3.6千米/时,其中速度最小的是( 9 .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 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 1,A. V 甲二V 乙 B. V 甲>V 乙 C. V 甲VV 乙 D.无法判断 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 C.两船同时到 D. 无法判断谁先到 3. 如图所示,下而三幅图是表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路程(s ) 或速度(v )与时间(t )关 系的图像,能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3) A. ⑴和(2) B. (2)和(3) C. (1)和(3) D. (1)、(2)、(3) 而且己知甲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乙物体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做变速直线运动 C .做变速运动 D. 匀速与变速直线运动都有可能 6.某同学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4秒内通过40米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秒内的速度 D. 5米/秒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D. 路程和时间成反比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 (1) (2)

2019浙教版科学七下光学易错题(折射)复习题

二、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二)光的折射定律: 1、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γ < α) 4、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γ > α) 【注意】1、折射角是指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垂直射入界面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 法线三线重合,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3、光发生折射时,光路也具有可逆性。 4、在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了反射。 从河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觉得浅,从水中看河岸上的物体觉得高。

考点训练 1 光从空气射人玻璃,则光的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 D ) A.两者都一定改变 B.两者都不一定改变 C.方向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速度一定变大 D.方向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速度一定变小 2.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B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3.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人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B )

A.M点B.N点 C.P点D.Q点 4.潜水员在水中看到岸上的“景物”实质上是( C ) A.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B.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C.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D.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5.如图所示,当玻璃杯中没有水时,在A处发出一束光。在不考虑杯壁对光的反射的条件下,当往杯中加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当水面至CD时,光斑仍在B处 B.当水面至EF时,光斑仍在B处 C.当水面至CD时,光斑移至B的上方 D.当水面至EF时,光斑移至B的上方 6. 小明用半圆形玻璃砖研究光的折射,她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到玻璃砖的圆心后,发现光线最终从玻璃砖射出,回到了空气中,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的光路是( C ) A. B. C. D. 7. 炎热的夏天开车行驶在公路上,常觉得公路远处似乎有水,水中还有汽车、电杆等物体的倒影,但当车行驶至该处时,水却消失了.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光的(C) A.漫反射B.镜面反射C.折射D.直线传播 解析:因为不同的空气层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的密度的空气中又有着不同的折射率,而路面上暖空气与高空中冷空气之间的密度不同,所以光线在路面上会发生折射现象;远处物体的光经路面上空气传播,发生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由于错觉始终认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看到“公路远处似乎有水,水中还有汽车、电杆等物体的倒影,但当车行驶至该处时,水却消失了”.故只有选项C 符合题意. 8.有一圆筒如图所示,人眼在P点向筒中望去,可看到筒左壁M点以上的部分,若在筒里 注满水后,人眼仍从P点望去,则( A ) A. 可能看到Q点以上部分 B. 只能看到N点以上部分 C. 只能看到M点以上部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9.地球周围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假设某一天地球周围的大气层突然消失了,大气层消失后的这一天的白昼的时间与原来的白昼时间相比将会( B ) A.长些 B.短些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10. 如图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反射光线OA与水面之间的夹角为60°.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浙教版七上科学易错题集.

科学七年级(上)各章易错题集 衢江区莲花初中黄紫仙 第一章 1.一罐普通的可口可乐或雪碧易拉罐的体积最接近() A.350升B.350毫升C.35升D3.5毫升 2.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B.物体从地球送上月球质量不变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会增大D.水结成冰后质量会增大 3、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是() 4.某同学要称取50克水,操作方法曾经做过以下几步:(1)称量一只100ML的烧杯质量为m (2)加水到天平平衡(3)调节天平平衡(4)再在右盘加50克砝码(5)拿下烧杯整理天平。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1)(2)(3)(4)(5)B.(3)(2)(1)(4)(5)C.(3)(1)(4)(2)(5)D.(1)(5)(3)(2)(4)5.托盘天平在称量时若右盘稍上翘,则表示() A.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大,应向左移动游码。 B.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大,应向右移动游码。 C.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小,应向左移动游码。 D.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小,应向右移动游码。 6.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106mg的物体最可能的是() A.一只母鸡B.一头大象C.一头奶牛D.一只蚊子 7.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克和50克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6克,则物体的质量为()A.156克B.150克C.144克D.154克 8. 用皮尺测量长度是,如果皮尺没有充分拉直来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 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不能确定 9.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准,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3℃,放在一标准气压下的沸腾的水中的示数为97℃,若放在室内空气中示数是20℃,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A.17℃B.20℃C.23℃D.19.2℃ 10、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 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32℃。教室的实际温度是() A、27℃ B、30℃ C、32℃ D、37℃ 11、小明有一支特殊的温度计,它的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够正确,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40C,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里的读数是960C,用这支温度计测一杯水的读数为200C,你能帮他算算这杯水的实际温度吗?() A、160C B、17.40C C、18.40C D、240C 12、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该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 又用该温度计分别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4℃,乙为 39.6℃,丙为39.6℃,则( ) A.只有甲的正确B..只有乙的正确 C.只有丙的正确D..乙肯定正确,甲和丙也可能正确

浙教版七年级下力学测试卷(带答案)

七(下)科学第二章《运动和力》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计40分) 1 .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利用劫持一架质量为 104吨,约载35吨燃油的波音757飞机, 水平撞击世贸大楼的北部塔楼爆炸,使世贸大楼受重创的巨大能量是( ) A. 飞机的重力势能 B .飞机的动能 C .飞机的热能 D .燃油燃烧产生的热能 2 .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 船和山 B .山和船 C .地面和山 D .河岸和流水 3 .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 .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 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 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 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4 .下列哪幅图中的箭头能正确表示球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ABC 5.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 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大小有关 作用点有关 方向有关 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A . B. C. D. 如图,使一钢条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所示 的形变。如果F 1=F 3=F 4>F 2,那么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 .图甲和图丙 C .图甲和图丁 a 图是一个铅球刚脱离运动员的手 , b 图是撑杆跳高的一瞬间 A. 脱离运动员手后的铅球受到重力和一个向前的推力 B. 撑杆跳高的运动员此时受到重力、杆的作用力和一个向上的推力 C. 脱离运动员手后的铅球是在推力下向前运动的,说明运动的物体 一定受到了推力 D. b 图杆被撑杆跳高的运动员压弯了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 .图乙和图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 使用弹簧秤前,应先调节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再观察其量程。若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 方而没有及时调节就开始测重力,则所测得的重力大小与真实值相比将是( A .偏小 B .偏大 R 和F2的大小如图所示,在比较 C ?相同 D ?不能确定 F i 和F 2的大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F 1

最新七下科学新教材作业本A错题集(含答案)

七下科学作业本A错题集(含答案) AP1-9:女性发育到青春期,卵巢才开始形成成熟的,如果中遇到精子,就可能。 10.形成一个受精卵需要() A.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B.两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 C.多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D.多个精子和多个卵细胞 AP2-14.受精卵形成后,一边进行,一边沿着往下移动,进入子宫。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受精卵逐渐形成了,并附着在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 16.对已生育的育龄妇女可通过结扎输卵管达到节育目的,结扎输卵管的作用是() A.减少雌性激素分泌量,是卵细胞不能正常发育 B.使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相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C.使受精卵不能移至子宫,从而不能发育为胎儿 D.使卵巢不能产生卵细胞,从而无法形成受精卵(答案:B )(陈娅) 17.通常情况下,卵巢每次只排一个卵细胞,少数情况会一次排两个卵细胞,两个卵细胞都受精,形成两个受精卵,每个受精卵各自发育成一个胎儿,形成双胞胎。由于这样的双胞胎是又两个卵细胞分别受精发育而来的,故称为双卵双胎。有时一个受精卵经过分裂后形成两个细胞,而这个细胞就像两个受精卵一样,各自发育成一个胎儿,这种情况称为一卵双胎。根据以上叙述,可以知道双胞胎可以由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答案: 1或2 ) AP3-4:男女_______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第二性征。(答案:生殖器除生殖器外的男女差异) 9.月经的形成是()A(错10人) A.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B.卵细胞成熟的结果 C.子宫发育成熟的结果 D.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的结果 11.下列关于月经和遗精的叙述,最确切的是()C(错13人) A.遗精会损害男性的身心健康 B.每个女性的月经周期都是28天 C.子宫内壁破裂产生的血液、脱落的内膜等组成了月经分泌物 D.每次出月经的时候恰好就是女性的排卵期【陈广生】 AP4-14. 公鸡有鲜艳的鸡冠和尾羽,这是公鸡不同于母鸡的第性征。如果把公鸡的睾丸摘除(阉割),公鸡鲜艳的鸡冠和尾羽就会消失,这说明公鸡的外形特征与有关。(答案:二;睾丸)(共20人错误。) 15.图1-3是男女一些生殖器官的发育趋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童年时期性器官的发育特点是 。 (2)性器官发育的主要时期大约是12岁到20岁,这一时期 被称为期。 (3)从图中可以看出,女孩的青春期发育比男孩 要。 (答案:发育较为缓慢;青春;早两年)(共5人错误。) AP5-1.动物最终都会死亡,但不会灭绝。这是由于动物具有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错题集-地球与宇宙(带答案)

浙教版科学错题集8——地球与宇宙(1-4节) 七()班姓名学号家长签名 【A组基础巩固题】 1.[2012·杭州]太阳活动可直接造成地球上发生的下列现象是(D) A.酸雨B.温室效应C.火山喷发D.短波通讯中断 2.早晨我们迎着太阳走,我们四周方位应是(B) A.前南后北左东右西B.前东后西左北右南 C.前西后东左南右北D.前东后西左南右北 【解析】早晨迎着太阳走,就是面朝东,背朝西,按顺时针方向为东南西北。 3.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B) A.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D.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4.下面各种现象中,可能是由于太阳的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B) A.冬季平均气温升高的“暖冬”现象B.两极地区出现磁暴和极光现象 C.山区的手机信号不好,出现通话中断现象D.某山区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现象4.[2013·无锡]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对地球上的影响是 ( D ) A.可见光明显减少 B.造成天气异常变化C.干扰无线长波通讯 D.紫外线大大增多【解析】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 表示太阳活动增强,会导致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大大增多。太阳活动除了黑子外,还有耀 斑、日珥、太阳风等。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黑子数量增多。耀斑爆发时,释放出更巨 大的能量。太阳风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根据以上分析,选项A、B、C 是错误的,本题答案是D。 5.2009年为太阳黑子极少的一年(谷年),下一个太阳黑子谷年将出现于( B ) A.2019年B.2020年 C.2021年D.2022年 【解析】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 6.请您判断下列哪些生活片段是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真正记录, A.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 B.跳过4米高的横杆() C.举起200千克的大石头() D.听大风呼啸() E.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 F.拍一张照片() G.袋鼠式走路() H.放风筝() I.扔石头() J.游泳() K.宇航员可以在月球上看到漫天大雪( ) L.从月球上看天空是蔚蓝色的( ) M.流星现象( ) N.植树造林( ) O.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可以达到数百摄氏度( )P.陨石坑( ) Q.开露天音乐会( ) 7.[2012·咸宁]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密切相关的是 ( A ) A.早穿皮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 B.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力学复习

第三章4、5、6节错题摘录2017.5.4 1、一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 那么这个物体() A.立即停止 B.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做无规则运动 D. 慢慢停下来 2、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不动时,下列是平衡力的是() A.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B. 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C.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D. 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3、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 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 A. 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 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 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 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4、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A.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C. 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D. 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5、某校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下列假设: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 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有关;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运动速度大小有关。然后该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以验证提出的假设。则这个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 A. ① B. ② C. ②和③ D. ①、②、③和④ 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 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 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 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 记录下物体每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 两个质量相同的如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 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 (1)甲球做______直线运动,乙球做_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2)______球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甲球受到的阻力______乙球受到的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光源每隔0.02s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时间为 ______s.甲球所用时间______乙球所用时间(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如图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 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 B.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 C.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 8、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个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___F2___F3( 填“>”“=”“<”).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易错题集.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第一章 1、关于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 B、20℃的铁块比20℃的木头温度低些 C、用体温计可以测冰水或沸水的温度 D、体温计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选:D 2、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闹。那么在配破损的玻璃时,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比较好() A、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 B、最小刻度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 C、最小刻度1毫米的学生用三角尺 D、最小刻度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 选:A 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五次数据是2.42厘米,2.43厘米, 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2.42厘米 B、2.428厘米 C、2.43厘米 D、2.47厘米 选C 4、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m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5、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若是凹形液面,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如右图,量筒的量程是mL,最小刻度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6、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D、毫米、分米、厘米、米 选:D 7、如右图,小明同学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则测量的结果()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确定 选:B 8、小明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小东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的不对,请你把它挑出来() 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 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选:D 9、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某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度为4cm,放在沸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24cm,当它去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水银柱的长度为14cm,则这杯水的温度为() A、30℃ B、50℃ C、70℃ D、90℃ 选:B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力学专题二(运动与力基础)含答案

七年级力学专题二(运动与力基础) 基础概念: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由三要素组成: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图示: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形象地表示力:选取好标度,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形象地表示力,无须标出力的大小。 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l)牛顿第一定律指明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2)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在于:①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②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物体维持自己的运动状态并不需要力。外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不像其他定律是由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它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加之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这个理想的实验实际是永远无法做到的,但它是有事实基础的,又是可靠的。 4)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即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但是,任何物体都和周围的物体有相互作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却能看到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这与牛顿第一定律是否矛盾呢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如果合力为零,即几个力相互平衡,这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不发生改变,实际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物体受到相互平衡的力的作用结果。这与牛顿第一定律并不矛盾,也就是说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和物体不受力在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上是等效的。 3、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l)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保持自己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2)当物体不受外力(或受到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要改变,能不能说物体没有惯性了呢当然不能,物体有惯性,惯性表现为反抗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试图要保持自己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速度由零开始逐渐增大,而不是在受到力的那一时刻物体的速度立即就增大。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保持原来的速度为初速度做变速运动。 4、运动状态的改变 (1)运动状态的改变用速度和方向来描述. (2)运动状态改变包括三种情况.①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例如,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②速度方向改变,大小不变,例如,匀速圆周运动.③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例如,一般曲线运动.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经典易错题专训含答案浙教版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 1.如图2-2-2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B) 图2-2-2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解析】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是因为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当往钟罩外抽气时,钟罩内由于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而使我们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 2.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A) A.铁管、水、空气B.水、空气、铁管 C.空气、水、铁管D.水、铁管、空气 【解析】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最快。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在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如果看到闪电后,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1__020m。 4.图2-3-1是人耳的结构图,请读图填空:

图2-3-1 (1)①是鼓膜;④是听小骨;⑤是鼓室。它们共同构成了中耳。 (2)⑦内有位觉感受器⑧内有听觉感受器。这两类感受器神经纤维合在一起组成了听神经。 (3)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听小骨传到内耳。 (4)当飞机下降时乘客常要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咽鼓管开放,使空气由咽通过咽鼓管 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5.图2-3-2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优美动听的歌声。那么,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⑤ 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①。(填数字代号) (2)如果某人标号④所示部分受损,则不能(填“能”或“不能”)产生听觉。 (3)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⑥(填数字代号)张 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4)跳水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作协调、姿态优美。这与图中数字③所示结构的调节有关。 图2-3-2 【解析】此题考查识图能力,本图将耳的结构、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反射弧的结构综合在一起,要弄懂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功能,①是大脑皮层上的听觉中枢;②是脑干;③是小脑;④是位听神经;⑤是耳蜗;⑥是咽鼓管;⑦是听小骨;⑧是鼓膜。 6.[2012·内江中考]如图2-3-6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轻轻敲击杯子时,两个杯子就会发出相同的声音。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易错题集

第一章 1、关于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 B、20℃的铁块比20℃的木头温度低些 C、用体温计可以测冰水或沸水的温度 D、体温计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选:D 2、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闹。那么在配破损的玻璃时,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比较好() A、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 B、最小刻度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 C、最小刻度1毫米的学生用三角尺 D、最小刻度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 选:A 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五次数据是2.42厘米,2.43厘米, 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2.42厘米 B、2.428厘米 C、2.43厘米 D、2.47厘米 选C 4、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m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5、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若是凹形液面,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如右图,量筒的量程是mL,最小刻度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6、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D、毫米、分米、厘米、米 选:D 7、如右图,小明同学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则测量的结果()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确定 选:B 8、小明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小东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的不对,请你把它挑出来()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易错题集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易错题集

第一章 1、关于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 B、20℃的铁块比20℃的木头温度低些 C、用体温计可以测冰水或沸水的温度 D、体温计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选:D 2、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闹。那么在配破损的玻璃时,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比较好() A、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 B、最小刻度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 C、最小刻度1毫米的学生用三角尺 D、最小刻度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 选:A 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五次数据是2.42厘米,2.43厘米,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A、2.42厘米B、2.428厘米C、

2.43厘米D、2.47厘米 选C 4、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 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m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5、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若是凹形液面,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如右图,量筒的量程是mL,最小刻度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6、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

浙教版科学七下感觉 难题易错题

1、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 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烫焦 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
2、一平面镜竖直悬挂在墙上,人眼位置如图所示。有三个物体 R、S、Q 放 在镜子面前,人眼从镜中能看见的像( ) A、只有 R 的像 B、R 和 S 的像 C、S 与 Q 的像 D、只有 S 的像 3、发光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主轴上,且在两倍焦距外,将凸透镜沿主轴向发光物体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发 光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①与凸透镜的距离越来越大②与凸透镜的距离越来越小③与透镜的距离先变小后变 大 ④与物体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 D.③④ ) 琴轴
4、如下图所示,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以下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B.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 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D.换一根再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5、汽车夜间行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 A.要节约用电 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激,影响司机开车 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产生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行车安全 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的倒车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影响司机安全行车 6、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 C.7 厘米 D. 9 厘米 C. 响度 D.频率
琴枕

7、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 20 厘米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 6 厘米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 。 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3 厘米 B.5 厘米
8、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先给某人照了一张全身象,如果再给此人照一张同样尺寸的半身象,则应该 ( ) A、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 B、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增长暗箱长度 C、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 D、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增大暗箱长度 9、如图所示,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玻璃砖 A 和半球形玻璃砖 B 放在报纸上,若正方体的边长和半球的 半径相同,则从正上方沿图中虚线(中心线)方向往下看中心线对准的文字( ) A. A 和 B 中看到的都比实际的高 B. A 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 中看到的比实际的低 C.A 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 中看到的与实际的一样高 D.A 和 B 中看到的都与实际一样高 10、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为 6 厘米、18 厘米、24 厘米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 实像,设凸透镜的焦距为 f,则( ) A、f<6 厘米 B、9 厘米

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经典易错题专训含答案浙教版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1.人的卵细胞比精子大得多,其意义是 (A) A.有利于早期胚胎发育 B.有利于受精作用 C.有利于卵细胞生存 D.有利于精子生存 2.受精的场所是 (D) A.阴道B.子宫 C.卵巢D.输卵管 3.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人的受精卵是通过精子和卵子(卵细胞)相互结合而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它们的细胞核内携带着遗传信息。受精卵含有形成新个体所有的遗传信息。 4.女性生殖器官中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人体内精子和卵 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 5.根据排卵、受精和开始怀孕的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1-1-4 (1)填出图1-1-5中A、B的名称,完善人的生殖过程流程图。

图1-1-5 A输卵管,B胚泡。 (2)从青春期开始,卵巢内的卵细胞陆续发育成熟并排出。 (3)女性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出现创伤,子宫口稍稍张大,容易被病菌感染, 应当注意月经期的卫生保健。 (4)试管婴儿培育过程中,受精作用和早期胚胎发育都是在体外完成的 6.关于人生长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受精卵只有到达母体子宫后,才开始进行分裂和分化 B.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C.健康只是指身体没有什么疾病 D.婴儿的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7.图1-1-6是胎儿、脐带和胎盘的示意图。胎儿在母体的③子宫里发育,胎儿所获得的营养需经过②脐带由①胎盘从母体获得。 图1-1-6 8.如图1-1-7所示是女性排卵、受精和开始怀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1-7 (1)[1]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只答产生卵细胞就可,但 只答分泌雌性激素错)。 9.青春期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声音会发生变化,这与下面哪个结构有关? (D) A.大脑B.心脏 C.肺D.性器官 10.[2011·晋江中考]“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种变化与雌性激素有关,下列能产生雌性激素的器官是 (D) A.输卵管 B.子宫 C.胎盘 D.卵巢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的是 (B) A.神经系统功能进一步发育完善 B.学习期间常出现近视 C.性器官发育成熟 D.心脏功能进一步发育完善 12.[2012·怀化中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 进行陆上生活的动物类群是 (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