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设计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设计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设计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设计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设计

发表时间:2018-03-01T15:20:57.0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作者:张莹刘小莉

[导读]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大大加快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节奏。

淮安市恒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淮安 2117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大大加快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节奏,大幅度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快节奏的生活和生产的节奏带来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对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以至于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人类社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诸多环境污染问题中,水污染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人类的生活污水和一些工业生产形成的工业污水排放到河流当中,对地球的生态稳定性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化运用以及对产生的污水进行科学处理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设计。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水排水;节能减排;设计

近年来,伴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升,同时也受到了各个行业的广泛关注。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融入节能减排理念,有效节约水资源和电能,设计者要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角度入手,为节能减排目的地实现奠定基础。因此,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理念的应用进行分析意义深远。

1 节能减排理念对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由于以前人们不注重环保理念,导致建筑行业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引发了各种环境问题。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节能减排理念也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建筑工程师们,开始将节能减排观念融入到建筑行业当中,尤其是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非常注重节能减排理念。通过引入节能减排理念,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与此同时,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也会得到提高,从而降低建筑的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减少资源浪费,也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效保护。现代建筑中,给水排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将节能减排理念应用到现代建筑及给水排水系统中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事与愿违,目前我国大多建筑普遍没有将节能减排理念充分应用到给排水系统之中,如此一来,大量水资源就被白白的浪费了。当前,市面上有些给排水设备不达标,用到建筑中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漏水等问题,严重影响人们正常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将节能减排理念融入到建筑给排水设计当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也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减少人类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将节能减排观念融入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2 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减排设计方案

2.1给水管道设计

对于塑料给水管道而言,其具有美观、干净和耐腐蚀性等优点,这一材料也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材料之一。但是,对塑料管道进行应用,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塑料管材具有易燃烧性,遇热会出现膨胀问题等。特别是在当下,市场上塑料管材的质量参差不齐,若使用过程中出现水资源浪费现象,不容易被发现。若出现问题,不容易维修,因此在给水管道中应用塑料管材,最好采用暗装方式。

2.2排水管道设计

在排水管道中应用塑料管材,存在一个较大的缺点就是具有较大的噪音。当下,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首要要求就是安静舒适,噪声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是对铸铁管材进行应用,出现资源浪费现象,水利条件和美观布局方面不如塑料管材。在这种情况下,对排水管道进行具体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案减少噪声。设计管井或者管槽,采用暗装的方式对管道进行铺设,如果不使用暗装方式,也可以应用芯层发泡或者空壁以及螺旋等管材,将其进行配合应用。

2.3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与选择

在此之前,我国建筑中在供水方式的选择上基本都已水泵水箱的供水形式为主,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水质受到污染。所以说二次供水设施将不断被气压罐供水以及变速供水的方式所代替。在最近几年的发展法过程中,二次供水设施不断的得到了升级和完善,并有效的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的发展和使用变频高速供水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建筑给水设计的重要方式。我们从该系统的运行的形式和特性上来看,变频设施的使用已经是最佳的选择。通常状况下,变频供水器将会依照用水的高峰和低谷的用水状况,自动转变供水量和频率,在保证供水量充足的前提下,真正实现节约用水的理念。所以说,一种优良的设备的构成需要保证不同时间段内的用水需求,并且自动实现水量供给的自动转换,实现更好的资源节约。

2.4利用太阳能来解决住宅用水的加热问题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都在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建筑给排水则可以通过提升水资源整体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提升水资源整体利用效率的目的。通过太阳能的利用可以解决居民非常用水当中的热水用水问题,而且由于太阳能本身是清洁能源对于节能减排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本身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而且太阳能本身清洁、可再生,因此大力的进行太阳能的推广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太阳能的使用,既能够为居民生活进行热水的制备同时还满足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2.5屋顶水箱浮球阀的设计应用

从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对屋顶水箱浮球的设计水平也不断的上升。从传统型的负重逆开的浮球阀到之后出现的液压式浮球阀、呼吸阀和双筒式浮球阀等。现在常见的一类阀门控制性球阀,这种类型的浮球阀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不但兼有浮球阀、减压阀、流量控制阀还具有止回阀等功能。这种类型的球阀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型球阀的不灵活性,同时还解决了水资源溢流量过大等问题。因此,在当前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该结构应用的十分广泛,并且取得了较为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在使用建筑给水排水技术的过程中,对技术先进的球阀的有效使用,大大的节约了建筑用水,与此同时对这种类型球阀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和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充分保证水箱浮球阀的安装更加的科学合理,在安装完成之后要设定对应的安全防护手段。

2.6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给水压力

设计师必须在设计的最前沿,根据建筑物的位置、实际高度、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因素,合理布置给水管道,设置给水压力,避免供水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

(居住建筑)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设计建筑屋顶和外墙保温做法表(表A-1)(页) 四、总体热工性能直接判定表(表A-2)(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二、三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当设计建筑物外窗窗墙比大于《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11-602-2006)表5.3.1-1的规定值,或外窗的传热系数大于表5.2.2 的限值时,应以‘参照建筑对比法计算表’(表A-3)取代‘总体热工性 能直接判定表’(表A-2)。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和总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页) 四、甲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1)(页) 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D-4)(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目录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页) 二、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计算书(页) 三、屋顶透明部分面积计算书(页) 四、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2)(页) 五、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附录D-4)(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当设计建筑物各朝向窗墙比和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大于《公共建筑 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第3.1.5.1条和3.1.6.2条的规定 值,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大于表3.2.2-2的限值时,应以‘乙类建筑 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计算表’(附录D-3)取代‘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 断表’(附录D-2)。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应按下式计算,并不应大于表5.3.26中的规定。 5.3.27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应按下式计算,且不应大于表5.3.27中的规定值。

5.3.28 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绝热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GB/T 15586的经济厚度和防表面结露厚度的方法计算,建筑物内空气调节冷热水管亦可按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选用。 5.3.29 空气调节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应符合表5.3.29的规定。 5.3.30 空气调节保冷管道的绝热层外,应设置隔汽层和保护层。 5.4 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 5.4.1 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宜采用集中设置的冷(热)水机组或供热、换热设备。机组或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特征,结合当地能源结构及其价格政策、环保规定等按下列原则经综合论证后确定: 1 具有城市、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时,宜作为采暖或空调的热源; 2 具有热电厂的地区,宜推广利用电厂余热的供热、供冷技术; 3 具有充足的天然气供应的地区,宜推广应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和燃气空气调节技术,实现电力和天然气的削峰填谷,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4 具有多种能源(热、电、燃气等)的地区,宜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供热技术; 5 具有天然水资源或地热源可供利用时,宜采用水(地)源热泵供冷、供热技术。 5.4.2 除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1 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地区的建筑; 2 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 3 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 4 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日间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的建筑; 5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 6 内、外区合一的变风量系统中需要对局部外区进行加热的建筑。 5.4.3 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符合表5.4.3的规定。 5.4.4 燃油、燃气或燃煤锅炉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锅炉房单台锅炉的容量,应确保在最大热负荷和低谷热负荷时都能高效运

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节水节能设计浅析 陈哲

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节水节能设计浅析陈哲 【摘要】随着我国的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在这一施工中的给排水设计施工的要求也有着提升,建筑企业问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发展优势,就要能在施工技术的 应用上得以优化,对于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就能将整体的施工效率水 平得以提升。基于此,木文主要就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现状 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应用问题和应用策略进行详 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建筑给排水的优化设计日标实现有所促进。 【关键词】给排水;节水节能;设计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背景下,建筑行业发展中的技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就成为发 展的趋势。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节水节能技术的有效应用,就能对建筑的使用过 程中节约能源资源,将建筑应用的效率水平得以有效提升。通过对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 节水节能技术应用的理论研究,就能有助于建筑给排水技术应用效果良好呈现。 1.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将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加以应用,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筑的应用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应用是比较人的,所以在进行给排水的设计过程中,融入节水节能的技术理念, 就能将给排水设计效果得以优化[i7。通过这一设计目标的实现,就能够在经济发展的目标上 得以实现。我国作为是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对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就比较关键。 通过将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就能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我 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有着相应的提升。水资源是人们的生命之源,所以只有在水资源充分的保障下,才能将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在当前的建筑 给排水设计中应用节水节能的技术就比较紧迫。另外,对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的设计 中加以应用,也是对环境保护的需求满足。 2.节水技术的设计与分析 2.1使用优质管材、阀门 管材和阀门是实现给排水的先决条件,也是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主要部分,只有对给排水系 统的材料进行严格筛选,才有可能做到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节能,并使给排水节水节能水 平得到提高。但给排水管材通常都是暴露在空气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容易损坏。而不 锈钢管、钢塑复合管铝塑复合管、铜管、PE管、PP-R管等新型管材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类的问题,并进一步使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更好的推广。 2.2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就是先通过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尤其适用于广东这种多雨 的南方地区。经过简单的处理与消毒,使雨水变成符合使用指标,作为中水使用。这不仅能 提供一条水源途径给建筑给排水系统,还可以用于城市绿化、园艺用水、厕所冲洗等,这能 缓解水资源短缺、污水处理和用水负担等问题。 2.3中水系统节水的应用 中水是通过收集、处理生活污水使其达到某一水质标准,且能够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一般 用于厕所、汽车冲洗、园艺景观灌溉等。采用中水系统可以实现污、废水资源化,从而达到 节约用水和环保的目的。如今,我国部分缺水城市已将中水系统纳入到总体规划之中,要求 在展开新建项目时,尽可能的配套使用中水系统,与此同时,在进行中水设施建设时,水量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通用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适用于DB42/T559-2013) 1.工程概况 1.1.建筑物特性:□住宅□宿舍□住宅式公寓□幼儿园□托儿所1.2建设地点: 1.3气候分区: 1.2建筑面积:地上平方米、地下平方米 1.2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 1.3建筑主朝向:(含偏角度) 1.4结构体系: 1.5 外表面积: 1.6 体型系数: 2设计依据及引用标准 2.1通用标准及规范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5 《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559-201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2选用标准及图集 《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10J121 《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11J122 《建筑节能构造用料做法》13ZJ002 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规范、标准、规定

3计算方法及计算验证 3.1 计算方法: □完全符合规定性指标 3.2 使用节能计算软件验证 □采用经论证PKPM《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采用经论证斯维尔《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采用经论证天正《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 □采用其他经论证的《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4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指标

5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

建筑节能减排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187-90 建筑节能减排调研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建筑节能减排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建筑节能是指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规划、设 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执行现行建筑节能标准, 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采用节能型用能系统和 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切实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活动。 为推进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今年5月至 6月,我们就建筑节能工作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对 我市的建筑节能工作现状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对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针对这 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建筑节能工作力度, 加强建筑节能监管工作,全力推进新型墙体材料改革,

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型公共建筑及政府办公建筑能耗监管体系建设、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建筑节能执法监管等方面都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成效显著。 ——学习宣传,建章立制。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学习宣传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贯彻执行。XX年10月开展了建筑节能宣传月活动,XX年4月16至18日举办了XX年春季住宅暨建筑节能科技博览会,多家优秀墙材企业及房地产公司参加活动并展出了节能产品,营造了全社会关注节能、参与节能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推动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陕西省建筑节能条例》、《建设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xxx”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关于印发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建筑节能法规和文件在我市的贯彻落实,市建委先后制定了《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5%)》、《西安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暂行奖励办法》、《西安市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办法》、《西安市建筑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 摘要:在全球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设计有着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从节能设计的意义出发,就如何进行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这一话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建筑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节能设计 1节能设计的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不仅关系国计民生,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水资源日益紧张,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中水利用,以及污水治理。在建筑领域,给排水的设计如何能达到节能也成为检验建筑物是否节能的标尺,因此做好给排水节能设计很有必要,是设计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做好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 2给排水设计的节能措施 2.1利用市政管网余压,采用分区给水方式 城市供水中,市政给水管网压力一般在0.2—0.4MPa之间。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可以减少二次加压能耗。如市政管网压力为0.3MPa,则五层及以下楼层可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五层以上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供水,这样即不浪费市政管网余压又不至于使低楼层管网压力过高,造成能耗及水量浪费。 由于市政给水管网承受的压力有限,供水水压通常难以完全满足高层建筑的供水要求,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常采用增压给水方式。将管网进水直接引入贮水池中,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到水箱或打到水罐中,再向给水系统供水。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水压通常为 200MPa左右,夜间可以达到250MPa~270MPa左右,但由于以往市政供水管网供水安全性不是很稳定,为确保建筑供水的安全性,宁愿舍弃该部分水压,从而造成电能的浪费,尤其是当贮水池位于地下层时,反而把可用压力全部转化成负压,很不经济合理。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利用市政给水管网提供的水压,高层建筑下部几层直接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上部采用水箱供水或水泵加压供水。当下部用水安全要求较高时,设计中可以考虑将上下部分管网用常闭阀门进行连接,平时分区供水,市政管网发生事故时,将常闭阀门打开,由水箱或水泵加压供水,在节能的同时可以兼顾供水的安全性。 2.2合理应用变频供水设备 1)变频系统主要有恒压变量变频及变压变量变频两种,有条件时应尽量将恒压点移至最不利用水点附近,形成变压变量系统,较为节能。 2)变频技术实现节能是有前提的。目前变频一般改变频率,频率最小可变为25Hz,即转速最低应维持50%以上,一般离心泵运行的高效区流量范围为(1—0.15)Q。在供水曲线低于上述限制区段时,应设置稳压泵,对于极小供水流量持续时间较长时,还应增设气压罐。供水H=△Z+SQ2,对于供水高程区间较大时,节能越不明显,因此适当分区是必要的。 3)在变频供水装置中,水泵的选用十分重要。应让水泵基本在高效区运行。选用Q—II 特性曲线随流量的增大,程逐渐下降的曲线,在额定转速时的工作点,应位于高效区的末端,泵组宜多台运行。对于用水量不大的单体建筑可选三台,一台变频、一台工频、一台备用轮换工作。每台泵流量按设计流量的60%选择。对于小区集中供水,可采用大泵、中泵多台并联并配夜间小泵(单台主泵的l/3~1/2)加气压罐组合供水,在运行过程中根据用水量随时调整。对于冷却塔补水等有规律的供水,可在变频装置中结合配置工频泵供水。 2.3自动控制计量

住宅建筑给排水节能的措施

住宅建筑给排水节能的措施 一、前言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制约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面临着能源危机,而在加强能源建设的同时,最大 空管型。 2.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选择方式及节能效果 具体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及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情况确定,在土建施工阶段预留热水器进出水管及管道井,在管理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 采用第一种供水方式,根据现有太阳能热水器技术,使用全玻璃真空管比较经济合

理。 节能效果:用水量按每人次淋浴热水量100L/人?次考虑,常年冷水平均水温10度,淋浴热水温度40度考虑,平均每人每次淋浴耗能=100L*(40度-10度)*(4.19*103J/kg.度)=12570000J,按每度电能热功当量3617000J/KWH计算,考虑热水器加热效率0.9,每人次淋浴用电量=12570000/(3617000*0.90)=3.86Kwh。按每 电=3 H.F.η.° η- 1.0;K2- °C,冷水10 在 计算)326 措施 在城市供水中,根据城市供水规模大小不同,一般市政给水管网压力均在0.2~0.4MPa之间,只能满足三~五层多层建筑供水压力,现在城市城区土地利用率均较高,城区住宅高层建筑增多,且一般多层住宅楼层均在五层以上,供水压力要求采用二次加压。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并采用新型供水设施,

可以减少二次加压能耗。如市政管网压力为0.3Mpa,则五层及以下楼层可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五层以上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供水。这样即不浪费市政管网余压又不至于使低楼层管网压力过高,造成能耗及水量浪费。 1.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可节约采用市政直接供水部分楼层的加压能源。 2.使用无负压给水设备加压与传统二次加压方式比较(传统加压方式为市 般在 天*0.1 总之, 五、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减少用水量及加压能耗 我国是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国家,现我国大力提倡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除节水效果外,其节能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目前使用节水型器具主要有以下几点: 1.减少马桶冲洗水量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冲水量≥9L的坐便器,耗水量大。若全部使用冲水量≤6L的马桶且采用两挡冲洗阀门,则住宅可节水12%,宾馆、饭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含表格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含表 格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一、设计依据 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200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7.《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8.《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 9.《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10.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二、建筑概况 1.建筑物性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2.建筑面积: 地上867 3.02㎡;地下0㎡;节能计算建模面积: 地上3187.83㎡,地下0㎡ 3.建筑层数地上2层, 地下0层 4、建筑高度12.70米 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6、架空层:□有/□√无 7、屋顶花园:□√有/□无 8、建筑朝向示意图 三、节能计算软件及版本 □广东省建筑科学院研究院《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设计综合评价软件版本: □清华斯维尔建筑节能计算分析软件版本: □√PKPM建筑节能分析软件PBECA 版本:Ver7.0 □天正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TBEC(广东版) 版本: □其它: 四、节能设计方法 □1、按规定性指标进行设计 □居住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4-3 □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2-2 □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4-4 □√2、按照对比评定法(权衡判断法)进行设计

建筑节能减排调研报告完整版_1

编号:TQC/K749 建筑节能减排调研报告完 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节能减排调研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建筑节能是指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 执行现行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建筑围护结 构热工性能,采用节能型用能系统和可再 生能源利用系统,切实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的活动。为推进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的进一 步开展,今年5月至6月,我们就建筑节 能工作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对我市的建 筑节能工作现状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 解,对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 真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

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设计

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设计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建筑内部的用水量日益增加。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节水节能设计问题逐渐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目前建筑给水系统中水资源浪费的现状,对系统中节能节水设计的一些具体措施进行探讨研究。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节水设备;设计;具体措施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 construction building internal water consumption is increasing.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of water and energy saving design problems gradually become the urgent need to resolve problem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supply system fo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aste, saving energy and water system design of some of the specific measures are discussed. a reference for designers and reference. keyword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saving water and energy; water-saving equipment; design; specific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能

影响建筑节能设计因素分析

影响建筑节能设计因素分析 摘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经开始实施,为便于设计人员了解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能耗的影响,有利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设计参数,在满足节能标准的前提下,尽量满足设计的个性化需求,本文针对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节能设计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供设计低耗能建筑参考。 关键词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能耗办公建筑 1引言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于2005年7月1日实施,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分为两部分,建筑和建筑热工设计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在建筑和建筑热工设计中的强制性条文中,对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同窗墙比下的门窗传热系数和窗子遮阳系数、外墙屋顶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与非采暖空调房间相邻的隔墙的传热系数等作了强制性规定,当设计建筑满足这些强制性条文时,设计建筑即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如果其中某些指标不满足,则应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要求设计建筑的能耗小于参照建筑的能耗。在工程设计中,设计师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各种参数,使设计建筑既满足功能和创意的需求,又满足节能标准的最低要求。为便于设计人员了解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能耗的影响,以利于设计低耗能建筑,本文针对办公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以确定各影响因素对能耗影响的大小。 2分析方法 以实际建筑物作为分析的建筑模型,该建筑满足节能标准对当地设计建筑的要求,其各项热工性能均达到节能标准的规定值(上限值),即该建筑是一个刚刚满足节能标准的建筑,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附录B中规定的空调系统形式、房间设备功率、人员密度、照明功率密度、新风量、各种时间表等条件,计算能耗,以其能耗作为参考,在一定范围内分别改变对能耗有影响的建筑物的窗墙比、窗子传热系数、窗子的遮阳系数,以分析各种因素对能耗的影响大小。计算软件采用本公司开发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计算软件PBEC的修改版计算。 3影响因素分析 3.1 参照建筑 该建筑为一办公楼建筑,地下三层,地上三十九层,建筑面积63891m2,地上52321m2.地上高度136.80 m, 筒中筒结构,典型标准层东西长40.5m,宽29.9m,裙楼部分各层建筑面积大于典型标准层面积,厕所和电梯在内筒中央区。各朝向的窗墙比:北向 0.62,西向 0.55,南向 0.64,东向 0.59,体形系数 0.12,整个建筑物平均窗墙比0.6,假设新风系统按层划分。 3.2 窗墙比的影响 从采光、建筑艺术和室内人员感觉角度考虑,公共建筑的窗墙比往往偏高,从建筑节能角度,宜降低窗墙比,为分析窗墙比的影响,将窗墙比的取值范围加大,以分析影响大小。计算结果见以下各表。表中数据为计算条件下的耗能量与参照建筑耗能量之比。 计算地点北京(参照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按0.5<窗墙比≤0.7取值,窗墙比取实际值)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探讨

浅谈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给水排水节能新技术、建筑的给排水节能措施和无负压供水技术在节能中实际应用,提出了建筑排水节能设计理念,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无负压供水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water energy saving new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of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ergy saving measures and non-negative pressure method in actual use in saving energy, and puts forward th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concept drainage, has certain reference and the significance. keywords: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ergy saving design; non-negative pressure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建筑住宅的给排水技术目前己日趋成熟,但也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节水、节能的给水排水设备及附件的开发与运用;二是新型减压、稳压设备的研制与应用;三是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运行管理方便的供水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四是建筑住宅消防与自动控制技术;五是提高排水系统过水能力,稳定排水系统压力的技术措施;六是低成本高效能新型管道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七是热效

节能减排设计方案

节能减排设计方案 第一节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的通知》,“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中指出,到“十一五”末,煤炭企业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原煤入洗率由2005年的32%提高到50%,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2005年的43%提高到70%,矿井水利用率由2005年的44%提高到70%,矿井瓦斯抽采利用率达到60%。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的通知》的通知,按照《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和我省“十一五”末煤炭企业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原煤入洗率达到40%,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矿井水利用达到50%,矿井瓦斯抽采利用率达到50%的要求。 我们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处理开发和节约的关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节能方针,从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出发,通过合理采用既节约能源又有经济效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经验,达到以最小的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之目的。 本设计主要采用的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如下: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5、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 6、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 7、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部长令第76号)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 发表时间:2016-05-30T14:35:28.5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期作者:郑伟[导读] 深圳市华西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建筑内部的水系统由于压力不稳定或者水龙头开关过大都会产生超出额定水流量的现象,破坏了原有的正常分配。郑伟 深圳市华西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目前我国水资源损耗严重超标,如何进行给排水系统设计才能达到节约用水是我们给排水设计人员的职责。本文根据工程案例,对给排水节能设备及材料的选用和二次用水的节能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实例分析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重要性 建筑内部的水系统由于压力不稳定或者水龙头开关过大都会产生超出额定水流量的现象,破坏了原有的正常分配。并且水龙头在开启或关闭时水压过大而振动管道,加快了阀门的磨损程度。另外是给水管道的磨损,如生锈、老化,都是对水资源的无形损耗。特别是一些埋设在地下的管道,其破坏后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发现,这个对水资源的浪费更甚,其余是给水配件选择不当,也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原因之一。高层建筑一般都会设置多个贮水池,作为消防贮水,但是由于给水方式或者所选择的水泵机组不合理,也会造成水电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节能设计迫在眉睫。 二、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措施 (一)工程概况某商业大厦,位于市区商贸核心区域,总的建筑面积为13210平方米,地上13 层,地下1 层,建筑高度60m,大厦是集高档商场、星级酒店、智能电影院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建成后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二)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1)节能设备和材料的选用选取合适的节水节能材料是完成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的基础条件,在该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采用了大量节水节能材料。 ①新型的卫生器具的采用。在此次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采用新型的节水节能卫生器具,例如JS 型坐便器,这种坐便器每次的冲水水量仅为5L,且耗能极小,与老式坐便器相比,可以节约50%左右的用水,属于高效的节水节能器具。另外在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洗手盆和带脚踏式冲洗阀的蹲便器等,均可有效实现节水节能的目的。 ②市政自来水压的利用。目前,市政自来水压力较高,为充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本建筑在设计时不仅地下室至3 层商场采用市政直接供水,而且4 层及以上辅助以管网叠压供水设备,以实现建筑给排水系统在后期运行中的节能。 ③加压阀的使用。考虑到在实际投入使用管理时建筑内电影院和宾馆的高峰用水时段和用水量不重叠,合理设计加压给水泵组系统,组合水泵流量和扬程,使得给排水流量尽可能受到有效控制。另外,结合单台水泵特性曲线、实际使用情况和管道线路曲线,设定主工作泵工况点,并增加1 台较小流量的辅泵,实现小流量用水不启用主泵的需求。 ④屋顶水箱采用浮球阀。工程水箱进水采用遥控浮球阀并配水位控制显示仪器等。遥控浮球阀有减压、控流、止回、泄压的功能,可有效地控制屋顶水箱出现溢流现象,确保节能节水。 (2)雨水回收和中水的利用 ①中水的利用。在日常生活中,淋浴、洗衣厨房用水等杂排水一般都会被直接排放,事实上,这些水在经过一定处理之后均可以再次进行利用,这些水就是我们常说的中水。这些中水可以作为市政生活以及环境的非饮用水。据调查,住宅、酒店、办公写字楼等生活产生的废水排放占再利用水的80%以上,也就是说仅仅有很少的一些中水被再次利用,其余的均被浪费了。此次在设计过程中将这些生活废水收集起来并经过一定处理,建筑投入使用之后可用于消防用水、建筑周边绿化、周边道路清洗等方面。 ②雨水的利用。使用净化系统和药剂对收集起来的雨水进行有效的净化,并将这些雨水转换为相当于中水的可利用水资源,虽然中水工程的资金投入相对较高,但是在水资源的节约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用于消防、城市绿化、道路清洗及厕所冲洗等方面。这样不但可有效实现节水节能,还可为市政雨水管道的负荷减轻压力。 (3)给水节能设计对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是促进我国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节约能源也可起到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在技术系统中,应随着技术的发展改变,放弃传统的水泵―水箱的水污染给水形式转而采用变频调速和气压罐给水的方式。气压罐的供电频率采用的是变频器对电机进行改变的频率,可根据给水量的多少循环转动和调速。现代变频设备已经采用的是变量变压的给水方式。在进行室内的技术系统设计时应合理选择设备,根据系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节能手段,比如合理利用自动加热设备解决给水问题。 (4)二次给水节能设计事实上,该工程所在地的管网水压已经达到了0.30MPa 左右,而工程的最高日用水量约350 m3,其中要进行二次加压的水量约为200 m3,如果全部采用常规的水箱给水加压系统,将使得很大部分的市政管道水网压力损耗,相当于损失能量0.30MPa,造成的能量浪费大概为每天30kW?h。这造成了能量大幅度的浪费,违背了节能的宗旨,而且水箱与外界接触,很容易导致二次污水的产生,进而影响水质。就此设计人员提出采用管网叠压给水系统,但是该系统遭到了使用合作方的否定,因商场管理人员提出市政停水时无法为商业网点正常供水,商场无法正常运营。设计师又提出采用管网叠压给水系统和水池联合使用的方案。然而此种方案如若实施,水箱内的水将长期得不到使用,必然会使得水质变差,而如果每24 h 就进行一次循环,将大大的增加能耗。因此,该方案也无法实现节能,节水的需求。 经过设计师对各类加压产品的钻研及经过多次的方案对比,创造性地提出使用承压水罐作为给排水加压系统。该系统利用密封的承压罐替代原来的给水水箱,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市政管道余压,而且避免了水质的二次污染。另外该系统设计了合适的承压罐,使得整个系统储备了一定的水量,不但在市政供水压力不足时仍然可以有效提供用水,还实现了市政停水时商场不间断供水,实现了给排水系统的有效节能。

分析建筑节能设计现状与策略

分析建筑节能设计现状与策略 摘要: 建筑节能就是降低建筑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需要大力提 倡建筑节能。建筑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房屋建筑本体技术到房屋建筑 用材料产品、房屋建筑热环境用设备等都存在着节能潜力。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 当地气候参数,在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应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层高、选用节能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外围护结 构的隔热保温性能等及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设计,全面应用节能技术措施, 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能耗量,以获得理想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规划设计建筑布局节能设计 0前言 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而能源不足,现需大量进口。因此节能是国家的一项 长远战略方针。我国建筑的耗能量约占全国耗能的30%,而且还在不断上升,所 以建筑节能刻不容缓。建筑节能是一个综合概念:建筑节能包括建筑设计和建造 过程中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结构、器具设备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通 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建筑能耗。从发展趋势上看建筑节能 已经从初期的单纯节约能源,发展到了如何在建筑中合理的使用利用能源方面。 1、建筑节能的现状与发展状况 目前,建筑耗能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是我国能源的三大“耗能高手”。我国 的建筑不仅耗能高且能源利用率低,同等条件下,相对世界其他水平相等的国家 来说能耗要高出23倍。而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随着我国的发展,建筑能 耗呈现持续上升状态。据有关文献,数据分析全国在一年内能够节约的能源,约 合为1.6亿吨标准煤所产生的能源,所以,建筑业的技能潜力是相当客观的。 2 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 1 总体规划设计 设计的指导思路应最大限度利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礼物,如光、热、风,通过合理通风设计、采光等设计完全可以达到更舒适的节能效果。 2.1 建筑选址 选址的节能问题是一个与自然整合的问题, 要符合自然规律, 尽量利用自然环 境来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建筑选址需争取日照, 避风建宅。建筑基地宜选 在向阳的地段上, 为争取日照创造先决条件, 而不适宜选择在山谷、洼地及凹地等处, 因为冬季冷气流易在凹地里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 位于凹地的底层或半 地下建筑为保持所需的室内温度所消耗的能量, 就会相应地增加。 2.2 建筑布局 住宅群的形状和道路的不同走向对风向和风速有明显的影响, 住宅群和道路之间多为速度较小、方向竖直的管状气流,很难穿越建筑物, 所以必须考虑建筑群体 的形状与体量的组合和布局, 适当布置建筑物, 做到不同体量、不同角度、不同间距、不同道路走向的建筑物合理组合, 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日照。 冬季降低冷风风速避免冷风渗透, 减少建筑物和场地表面热损失, 节省能耗; 夏 季可以组织良好的通风, 在建筑物之间及建筑内部形成良好过堂风, 达到自然通风 和降温。 从建筑群的平面布局来说, 宜采用错列式、斜列式及自由式等形式, 而不宜采 用不利于自然通风的周边式和并列式布局。从竖向布局来说, 宜将较低的建筑布 置在夏季风的迎风面的前端, 这样有利于季风的渗透。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探究 摘要:能源是一个国家能否高速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日益紧张。节能环保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的方针政策。在建筑业中,建筑节能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国策。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水资源浪费问题日益严重,建筑给排水在整个工程中涉及大量的水资源问题,因此,给排水设计如何实现节能成为建筑物好坏的标志。本文将通过针对当前建筑用水现状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途径,从而实现建筑给排水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能源 ;自然资源; 节能环保 ;资源浪费; 给排水; 节能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ity development, water resource waste problem is serious day by day,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n the whole project involves a great deal of water resource problem, therefor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of how to achieve energy saving has become the symbol of the building.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inally proposes the way of energy-saving design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thereby achieving the effect of energy saving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key words: energy; natural resources; energy saving; waste

建筑节能设计因素影响分析_0

建筑节能设计因素影响分析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地球能源消耗越来越大,因此,为了保护环境,从而节约能源,节能成了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也是一项难点。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节能建筑设计受到重视,文章中笔者对节能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节能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及改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标签:建筑节能设计;因素影响;措施 建筑的节能设计关乎当今社会“节约能源”的号召。它是新时代下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重要趋势。就建筑的节能设计而言,它是建筑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只要在建筑设计中融入节能设计,就能够辅助建筑更上一层楼。这将是一个重大的使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建筑行业的节能设计能够有效成熟地被运用,从而使建筑达到可持续发展。 1、建筑能源消耗的现状 1.1建筑建设的能源消耗 中国房地产建设相关信息表明,目前国内的建筑库存总面积大约在500亿平方米,并且建筑用地使用的面积以大约每年20亿平方米的速度增长,在这样的建筑建设浪潮中,能源的过度消耗与浪费现象应得到更加深刻的重视。在老建筑翻新重建、大中型城市向边缘扩充进行新建筑的建设以及城乡结合的地方,用闲置土地来建设楼房等的发展过程中,建材生产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约17%,直接的能源消耗占到社会总量的30%,建筑用水、钢材的使用量以及水泥的消耗量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可见,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材的生产过程中能源的消耗量是如此之大,所以在建筑节能的考虑中不仅要考虑到其自身的能源消耗问题,还要考虑生产建材等环节如何进行能源节约。 1.2建筑使用的能源消耗 建筑在建成后的使用過程中,日常人们为满足工作生活等需求还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和建筑的电气设备两个方面。建筑围护结构在防止建筑热量散失以及保持建筑的温度等方面起到重要的节能作用,维护结构分为不透明的如石材幕墙、铝板幕墙、陶板幕墙、内外墙体、顶棚和楼板等和透明的如玻璃幕墙和窗户等结构。在北方地区,冬季需要室内的采暖,夏季需要空调制冷,在南方地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在夏季由于城市热效应的影响,空调的负荷加大,用电量的消耗也随着增大。这些在建筑物使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能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建筑能源的利用效率,做到节约能源,国家和社会应该在建筑行业认真实行节能的发展方针,实行建筑节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