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目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正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可以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种形式,定性评价要求评价人员能够深刻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努力做到熟练、充分地应用生态学原理分析评价工程建设对生态的影响(虽然目前生态的定量评价确有一定难度,一些内容定量后反而说不清,生态“关系”的复杂性造成定量化后标准的确定是一个难题)。因而定量化评价是努力的目标,而许多定量方法由于不同程度的人为主观因素增加了其不确定性,因而大部分评价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对评价对象(生态系统)有透彻地了解,大量而充实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以及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分析工作,在于对问题的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

定量评价是生态影响评价的必然趋势,依靠充分的数据及定量计算去评价工程项目搜造成的生态影响,如工程建设前后的生物量损失、生物量变化、景观变化、脆弱性评价水土流失量计算等。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方法很多如列表清单法、综合评分法、生态机理分析法、生态图法、景观生态学分析法、生产力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大致可分为数学模型的方法与生态学的方法;其中,景观生态分析法是发展最快,应用越来越广

的方法。

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的选用,应根据评价问题的层次特点、结构复杂性、评价目的和要求等因素决定。

一、类比分析法

类比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是根据两个研究对象或两个系统在某些属性上类似而推出其他属性也类似的思维方法,是一种有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形式。其类比对象间所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分为整体类比和单项类比两种。并由于生态影响结果的滞后性,类比分析有时是主要的可信的预测方法。

1.类比分析:

是根据已有的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或预测拟进行的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

基本原理是通过两个研究对象的比较(拟建工程同所选择的已建工程项目相比较),根据它们某些方面(属性、关系、特征、形式等)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推出在其他方面可能的相似或相同的推理方法。根据意见工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作为评价拟建工程对环境影响的主要依据。

2.类比对象的选择条件:

选择的类比对象在工程特性、规模、地理地质环境、气候因素、动物和植物背景等方面都要与拟建项目相似,并且项目建成已达到一定年限,其影响已基本全部显现并趋于稳

定。

类比对象确定后,选择和确定类比因子和指标,并对类比对象开展调查,如植被现状,包括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变化,以及动物、植物分布和生态功能的变化情况,将拟建项目与类比对象比较,根据类比项目的变化情况,作出类比分析结论。

3.类比分析(郭廷忠P240环境影响评价学)

统计分析:

单因子类比分析:

综合性类比分析:

替代方案类比分析:对不同的方案进行类比分析,找出各自的优劣,从而推荐或决策某种可行的方案。

4.特点及应用

类比分析法的难点在于难以找到两个完全相似的项目,因此选择好类比对象是进行类比分析或预测评价的基础,也是该法成败的关键。在实际的生态影响评价中,由于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很难找到完全相似的两个项目,因此,单项类比或部分类比使用得可能更多一些。

类比分析法可以应用于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以原始生态系统作类比对象,可评价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定性分析与评价;进行某一个或几个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评价;预测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

与发展趋势及其危害等。

需要注意的是:①项目的可类比性(主要是工程性质、类型相同、建设规模相当、建设地环境特征相似,而且用于类比的已建工程是运行多年的,其环境问题已全部显现)在工程方面:选择的类比对象应与拟建设项目性质相同、工程规模相当,建设方式类似;在生态环境方面:类比对象应与拟建设项目最好同属一个生物地理区域,具有类似的地貌类型,相似的生态环境背景,如能在同类生态系统中则最为理想,象不同时期的一、二期工程。②选择可重点类比调查的内容,选择类比对象时应考虑类比对象对相应类比分析问题的有效性和深入性。

二、生态机理分析法

根据生态学原理,当人类活动影响生物生长环境时,也会对动物或植物及其生长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产生影响。生态机理分析法就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对开发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的方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评价过程中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生物模拟试验,该方法要求研究人员具有较深的生态学知识,也需要大量的野外调查和长期积累的监测数据,有时还需要与生物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动物行为等)、地理学、水文学、数学及其它多学科合作评价,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果。

生态机理分析法是一种容易被接受、目前用的比较多的

方法。它包括⑴物种评价⑵群落评价⑶生态系统评价(生态影响

评价理论与技术P120贾生元)其步骤如下:

1调查环境背景现状和搜集有关资料;

2调查植物和动物分布;

3对植物或动物按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进行划分,描述其

分布特点、结构物证和演化等级;

4识别有无珍稀濒危物种;

5测项目建成后该地区动物、植物生产环境的变化;

6预测动物和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影响,并预测生态系

统演变方向。

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遇到的所有生态学过程均可以用

相关的生态学的方法去预测,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定量化,

如种群生态学中的种群增长模型、种间竞争模型、群落生态

学的演替过程的数学模型、生态系统生态学中的能流模型、

生产力建设模型、景观生态学中的诸多建设模型等。鉴于生

态学原理的公认性及原理分析的缜密性,生态机理分析具有

一定的说服力、是当前普遍应用的、非常有效的与成熟的方

法;但也存在以文字论证为主,缺乏一定的数据支撑等缺陷。

三、列表清单法

列表清单法是Little等人于1971年提出的一种定性分

析方法。将可能受开发方案影响的环境因子和可能产生的影

响性质通过核查在一张表上一一列出的一种定性分析方法。

故亦称“核查表法”。

基本做法是,即将拟实施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因素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分别列在同一张表格的行与列内,逐点进行分析,并逐条阐明影响的性质、强度等,分析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明了,使用方便,并针对性强,易被大众所接收;但不能对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并且无法清楚地显示出影响过程、程度及影响的综合效果。

包括简单型清单、描述型清单(比简单性多了环境因子如何度量的准则)、分级型清单(在描述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对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分级)。

列表清单法对核查的环境给出定性或半定量的评价,目前已被许多国家的EIA人员用于各种各样的EIA工作中;可应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分析;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筛选;进行物种或栖息地重要性或优先度比选。

四、生态图法

生态图法使用图来表达生态特征在空间上的变化,它在生态现状和生态影响评价过程中能够简单、直观、形象、明了地展示各种单个影响和复合影响的空间分布,并能够从空间或者时间上分析出变化趋势。

图形叠置法

图形叠置法,是把两个以上的生态信息叠合到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即用以在开发行为影响所在的范围内,指明被影响的环境特征(生态信息)及影响的相对大小。它可将评价区域特征(包括自然条件、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等)的专题地图叠放在一起,形成一张能综合反映环境影响空间特征的地图。

对于图形叠置法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

(1)王华东、薛纪瑜等:图形叠置法是将一套表示环境特征的环境要素图叠置起来,表示区域环境的结合特征;该图能反映出建设项目的影响范围以及影响的环境性质和程度。

(2)AsitK.Biswas:图形叠置法是利用一系列的透明胶片,在一个比本地化行动实际需求更大比例尺度的地理参考框架内。来识别和预测环境影响,为环境影响赋予相对重要性值,以及环境影响之间的交流等。

(3)刘胜祥、薛联芳:图形叠置法是把两个或更多的环境特征、生态信息重叠表示在同一张图上,构成一份复合图,用以在开发行为影响所及的范围内,表示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指明被影响的环境特征及影响的相对大小。

计算机制图的过程:

(1)生态制图数据的获取基础图件:地理位置图、地形图、工程平面布置图、土地利用图、植被类

型分布图、资源分布图等。专题图件:动植物分

布图、荒漠化与土壤侵蚀分布图、地质灾害及其

分布图、生境质量现状图、景观生态质量评价图、

主要评价因子(关键因子)评价成果图。

(2)生态图的编制

图件录入经计算机编制好的基础图件和专题图

件可直接拷贝到计算机,人工收集的图件可经扫

描及数字化仪录入到计算机。图件编辑和配准工

作人员将录入到计算机的原始图件进行编辑;图

件配准是指将不同类型图幅的内容进行配准,以

便于进行综合分析。图件提取编辑生成的生态

图,应是系列的分类型、分层次的图幅。空间分

析根据要素的空间异质性或空间分布情况进行

空间上的量化表示。图件输出。

评价方法

(1)指标法

①确定评价区域范围;

②进行生态调查,收集评价范围与周边地区自然的和生态的信息,同时收集社会经济和环境污染及环境质量信息;

③进行影像识别和筛选评价因子,其中包括识别和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④研究拟评价生态系统或生态因子的地域分异特点与规律,对拟评价的生态系统、生态因子或生态环境问题建立表征其特征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定性分析或定量方法对指标赋值或分级,再依据指标值进行区域划分。

⑤将上述区划信息绘制在生态图上。

(2)叠图法

①传统方法用透明纸作底图,底图范围略大于评价范围,在图上标出开发项目的位置及即将受项目影响的地区范围;

②在底图上描绘生态环境因子信息,如植被覆盖度、动物分布、河流水系、土地利用和特别保护目标等等;

③进行影响识别和筛选评价因子,并绘出每个影响因子影响程度的透明底图,并用不同颜色和色度表示影响的性质和程度;;

④将影响因子图和底图迭加(用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色度表示不同的影响与不同的影响程度),得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图。

图形叠置法将一套表示环境特征的环境图叠置起来,表示区域环境的综合特征。这种方法能反映出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的范围和性质。此方法特点是直观、形象、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如用带方格的透明纸还可以定量地估测受影响的地区的面积,但不易预测影响在时间上的延续,不能作精确的定量评价。其基本意义在于说明、评价或预测某一地区的受影响状态及适合开发程度,并提供选择的地点。

2、优点:

(1)应用比较简单,在计算机上进行叠图,不仅可以任意图层组合叠加,还省工省力,得到直观的动态变化显示及易于理解的结果,这些结果能够用于公众参与。

(2)采用带方格的透明纸可似定量地估测受影响的面积,并显示影响的空间分布,还容易说明项目的单个的和整个复合影响与受影响地点居民分布的关系,也可决定有利和不利影响的分布。

(3)不需要专家参与就能完成。本方法与计算机作图、GIS 等新技术结合可扩大其应用,效果也将大大提高。

(4)对各种线路开发项目进行线路方案选择时,不但能评价线路的影响,而且还能指出产生影响最少的路线,是一种能为线路开发鉴定出最少破坏的非常有用的“搜索”方法。

3、缺点:

(1)无法在地图上表达源与受体的因果关系,因而无法综合评定环境影响的强度或环境因子的重要性;对环境的影响不能做出定量表示。

(2)只能用于那些可以在地图上表示的影响行为,因此政策层次上未必适用;

(3)成本较昂贵;

(4)如果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则会造成时效性较差;(5)手工叠置图时,一次叠置12张以上图片会因颜色太杂而难以说明问题。

4、适用范围:

目前该方法主要用于具有区域性影响的特大型建设项目的评价中,如线路(如管道、公路和高压线等)、矿业开发项目选址和滩涂开发、水利水电工程、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开发规划等方面,也可将污染影响程度和植被或动物分布叠置成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分布图。

图形叠置法除应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之外,与计算机作图、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结合起来,可得到直观的动态变化显示,应用更加广泛。近几年来,基于GIS的图形叠置法在铁路选线环境影响综合评价、铁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道路交通环境影响后评价、道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吴小萍等利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形叠置法,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铁路选线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基于图形叠置法的铁路选线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

五、层次分析法

1、内涵

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

成要素,并将这些要素按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从而形成多层次分析的结果模型,并最终把系统分析归结为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确定和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问题。

AHP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和决策或评价总目标,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划分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首先,它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各因素依不同层次聚类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其次,根据对客观现象的主观判断,就每一个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量化描述;最后,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数值。也就是说,层次分析法是在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中,最终把系统分析归结为最低层次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数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列问题。层次分析法在评价过程中主要用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2、基本步骤

(1)明确问题

明确问题即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目的、对象;进行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确定评价内容或因子;进行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明确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2)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对评价系统的初步分析,将评价系统按其组成层次

构筑成一个树状层次结构。在层次分析中,一般可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指标层、策略层。

目标层:又可分为总目标层和分目标层。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作为总目标层;生态环境分解为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两个系统,并以一定的指数表达,可作为分目标层。

指标层:指标层是由可直接度量的因素组成,如大气二氧化硫浓度,土地的生物质生产力,植被覆盖率等。有些生态因子的表征指数比较复杂,可能由若干因子组成,所以指标层也有时包括分指标层。例如,土壤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是评价生态系统质量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土壤可由pH 值、污染指数、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含量(肥力指标)、土壤容重、团粒结构、抗侵蚀能力、渗透性等多个分指标表征,其本身实际可构成一个层次分析的结构体系。

策略层:对每一个指标的变化和发展都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方案,即具有不同的可供选择的后果和对策措施。(3)构造判断矩阵

在每一层次上,按照上一层次得对应准则要求,对该层次得元素进行逐对比较,依照规定的标度定量化后,写成矩阵形式。此即为构造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步骤。判断矩阵构造方法有两种:一是专家讨论确定,二是专家调查确定

(4)层次排序计算和一致性检验——权重计算

最大特征根值及相应的特征向量。此外,在构造判断矩阵时,因专家在认识上的不一致,须考虑层次分析所得结果是否基本合理,因而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过检验后得到的结果即可以认为是可行的。

(5)选择评价标准

通过上述步骤确定了区域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及各层间的权重,接着应确定相应于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体系。评价标准有些可根据国家颁布的标准,如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等;

(6)评价

3、优点

系统性——将对象视作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

实用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应用范围很广,同时,这种方法使得决策者与决策分析者能够相互沟通,决策者甚至可以直接应用它,这就增加了决策的有效性;

简洁性——计算简便,结果明确,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即可以了解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该法的基本步骤,容易被决策者了解和掌握。便于决策者直接了解和掌握。

4、缺点

(1)不能为决策提供新方案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是从备选方案中选择较优者。这个作用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只能从原有方案中进行选取,而不能为决策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案。由此,在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时候,会出现决策者自身的创造能力不够的情况,从而使其只能在所能想到的众多方案里挑选一个最好的出来,但其效果仍然不够理想。而对于大部分决策者来说,如果一种分析工具能分析出在其已知的方案里的最优者,然后又能指出已知方案的不足,甚至能提出改进方案的措施,这种分析工具才是比较完美的。但是,层次分析法却未能做到这点。

(2)定量数据较少,定性成分多,不易令人信服

在如今对科学的方法的评价中,一般都认为一门科学需要比较严格的数学论证和完善的定量方法。但现实世界的问题和人脑考虑问题的过程很多时候并不是能简单地用数字来说明一切的。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带有模拟人脑的决策方式的方法,因此必然带有较多的定性色彩。

(3)指标过多时数据统计量大,且权重难以确定

当我们希望能解决较普遍的问题时,指标的选取数量很可能也就随之增加。因此,就像系统结构理论里,我们要分析一般系统的结构,要搞清楚关系环,就要分析到基层次,而要分析到基层次上的相互关系时,需要确定的关系就非常多。指标的增加就意味着要构造层次更深、数量更多、规模更庞大的判断矩阵。那么我们就需要对许多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的工作。由于一般情况下我们对层次分析法的两两比较是用1至9来说明其相对重要性,如果指标越多,我们对每两个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的判断可能就出现困难,甚至会对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的一致性产生影响,使一致性检验不能通过,也就是说,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或对事物认识的片面性,通过所构造的判断矩阵求出的特征向量(权值)不一

定是合理的。调整指标,特别在指标数量多的时候过程相当复杂。这就可能花了很多时间,仍然是不能通过一致性检验,更糟糕的是不知道哪里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层次分析法里面没有办法指出我们的判断矩阵里哪个元素出了问题。

(4)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精确求法比较复杂

在求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时,所用的方法和多元统计所用的方法是一样的。随着指标的增加,阶数也随之增加,在计算上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们有三种比较常用的近似计算方法解决此问题。第一种就是和法,第二种是幂法,还有一种常用方法是根法。

●郭谦对青藏高原黄河源地区运用了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应用中的优化

●李恺以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为例,分析了层次分析法在生态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应用,并论述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优劣性。

●张树奎对港口环境资源的生态性评价方法进行研究

港口环境资源的生态性评价方法研究

六、景观生态学法

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的结构与功能是匹配的,所以它通过两方面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一是空间结构分析,二是功能与稳定性分析。

空间结构分析认为,景观是由模地、斑块和廊道组成,其中模地是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是区域景观的背景地块,是景观中一种可以控制环境质量的组分(影响能流、物流和物种流),因此模地的判定是空间结构分析的重点。

景观分析

异质性指数内容与作用

包括: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表达景观空间数据,比较景观差异

镶嵌度指数(镶嵌度、聚集度)表达不同组分总数、分布等

距离指数(最近邻接指数和链接度)相邻生态系统对比,团聚程度生境破碎化指数(镶块数、形状、未受干扰面积)相邻同类镶块的分布随机性,镶块间联系程度

空间相关性分析检验变量在空间点上的取值与直接相邻点取值的关系

地统计学方法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相关性,设计抽样方法,建立预测模型

聚块样方差分析确定镶块大小与空间格局等级结构

分维分析描述景观的复杂程度功能与稳定性分析包括组成因子的生态适宜性分析、生物的恢复能力分析、系统的抗干扰或抗退化能力分析、景观开发分析等。

目前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用的比较多的是景观优势度法,该方法通过将计算项目建设前后评价区的景观优势度的对比,分析项目区的景观变化情况。除了优势度的计算、分析外,还可以可以充分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尺度、结构、格局等级原理对大中尺度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价。

在评价中要注意评价景观的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景观的一致性及其动态变化、景观的功能与稳定性等,注意景观的变化与开发建设项目之间的密切关系。

评价方法

景观生态学方法通过景观空间结构分析,功能与稳定性分析,特别是对环境起关键控制作用的模地及其变化的判断,以及空间异质性的分析,评判建设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现状,预测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判定模地的标准是:相对面积要大,连通程度高,具有

动态控制功能。多采用传统生态学中计算植被重要值的方法来确定某一拼块类型在景观中的优势,也称优势度值。优势度值由3个参数来确定,即密度(Rd)、频率(Rf)、景观比例(Lp)。优势度大的即可确定为模地。

优势度指数计算的数学表达式为:

密度(Rd)= 拼块i的数目/拼块总数×100%

频率(Rf)= 拼块i出现的样方数/总样方数×100%

景观比例(Lp)= 拼块i的面积/样地总面积×100%

优势度(Do)=[( Rd + Rf )/2+ Lp]/2×100%

2、实施办法

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专家评分法对开发建设活动前后分别给分计算。在判断生态问题时,根据下列原则或方法:

①景观镶嵌的稳定性以三种方式增大

②景观改变的法则

③养分再分布法则

④尺度法则

⑤结构影响功能

⑥层系性质

⑦用于土地规划须遵循的法则

3、特点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综合整体性与宏观区域性的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见长。在生态

影响评价中,生态完整性评价是整个评价工作的基础,是深入进行各子项目评价的前提,其重要性在于只有通过生态完整性评价才能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生态体系的特征及相应的生态承载力,而景观生态学评价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从景观的高度纵览整体,符合生态完整性的要求,是国内外生态环境影响领域较为先进的方法。

在GIS的支持下,可使现状生态评价的内容更为丰富,评价的结果页更为可信。热点研究:景观的多样性(丰富度);景观的破碎度(即被分割的程度,道路、农田、河道、沟壑的分割);景观的优势度(面积比,嵌块比,出现的频率、分布);景观的连通性(与生物的迁徒、扩散有关,需保留动物通道);景观比率(突然与人工、不同类型景观所占面积比);景观动态变化过程。

多样性与优势度计算见贾生元P124-126

4、值得探讨的问题

①评价范围的确定问题

从优势度计算公式可知,在密度、频率、景观比例三个因子中,某拼块景观比例对其优势度的影响最大,而某拼块的景观比例直接取决于该拼块的面积。因评价范围内各拼块并不均匀,评价范围的变化可能造成某种拼块面积比例的变化,从而导致其优势度的变化,进而影响评价结果。

目前还难以将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完全的结合。常规评

价中,先根据工程的影响和导则的分级判据,确定一个固定评价范围,再选择一个固定的分析尺度,这种做法的实际效果值得商榷。比如说,单纯通过对影响区范围的调整就可以产生很多结果,局部的较大影响一旦放到大背景当中,其影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而单纯从局部范围进行考虑却又夸大了影响程度。

②评价标准的确定问题

在水、气、噪声及辐射的环境影响评价中,一个重要的评价依据就是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是否超标来判定环境质量的好坏和对环境危害的大小。

而在景观生态学评价中,常见的对环境质量和环境危害判别的依据是:模地类别、模地优势度、模地优势度的变化。若模地为植被,则生态环境好;植被模地优势度越高,生态环境越好;项目建设后,植被模地优势度降低,则生态环境变差,反之,则生态环境变好。但是,具体到某一个项目、某一个地点,植被模地的优势度多高生态环境才能算好,植被模地的优势度变化多少才能说明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可以接受的、项目是可行的,这些均无明确的标准。因此,在经过大量数据采集、计算和分析之后,得出的仍然只是定性的或粗放性的、大尺度的定量结论。

③与传统评价思路相冲突

景观生态学的“非平衡、异质性、非确定性”的新生态

观与传统的“尽可能减轻工程影响以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评价思路相冲突。景观生态学对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强调采取一种积极适应的方法来对待潜在的影响和变化,提倡正确、积极的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功能恢复措施。因为项目所在区域可能是一个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区域(并非未受影响的原始自然生态区域)。

④与其他方法的结合问题

由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内部结构、外部联系都很复杂,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得出的结论,只能说明问题的一方面,而复杂的生态问题需要景观生态学方法跟生物学、工程学、系统论等其他科学方法的相结合,灵活运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因而该方法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在分析生态敏感性与脆弱性等方面目前还难以做到定量化。

李巍等人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规划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

七、模糊综合评价法

1、概念简介

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控制论专家查德(L.A.Zadeh)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发表了一篇题为《模糊集合》(Fuzzy Sets)的重要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 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3/d,主要污染物有pH、Cu、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3/s(属大河),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 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 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 y =(0.058H+0.0065B)(gHI)1/2 式中:C (x,y)—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 ; Q p —废水排放量,m 3/s ; C p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 C h —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 x —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 ; y —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 ; B —河流宽度,m ; u —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 ; M y —横向混合系数,m 2/s ;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 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d,主要污染物有pH、Cu、3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s(属大河),3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 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 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 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 =(0.058H+0.0065B)(gHI)1/2 y 式中:C —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 ; (x,y) Q —废水排放量,m/s ; 3p C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 p C —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 h x —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 ; y —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 ; B —河流宽度,m ; u —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 ; M —横向混合系数,m ;/s 2y H —河流平均水深,m ; a —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 ; I —河流坡降; g —重力加速度,取9.81m/s 。 2 (2)金山电站库区:预测模式选用(3)式。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汀江:完全混合段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3) +Q+CQ/(QC =(CQ hhpphp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参数选取1.2 )按导则中推荐的经验公式求取。横向混合系数(M y 水文参数1.3 水文基本特征(1)、/s ,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4090m 据上杭县水文站资料,汀江年平均流量186m/s 33 ,年平均含沙993.3mmm ,年平均径流深度,年径流量58.49×108.45m 最小流量/s 338 1370kt 。,年平均输沙量量0.25kg/m 3 旧县河为境内汀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连城莒溪白眉山北麓,经新泉进入上杭县境内,流经南阳、旧县、临城三个乡,在临城乡九州村汇入汀江。上杭县境内流,1090m/s 多年平均流量47.3m/s,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域面积716km ,河长45.38km ,323 /s 。最小流量2.23m 3 ,0.0012m/m ,坡降为50m ,平均水深为0.77m 汀江水文基本参数:枯水期河宽为 。0.0026m ·s 粗糙率为-1/3 金山水电站对汀江水文的影响(2),死m ×10100.55×m ,调节库容0.264金山水电站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3388 4.95km 。m0.28×10,正常蓄水位设计水库面积库容238不发电时22:00,和5:00~金山电站正常情况下放水发电时间为每天8:00~12:00 丰(个小时电站下泄流量为零。雨季~13:0014:00,即在一天中有11~间为23:007:00和 24小时放水发电。水期)整天年最枯月平均根据金山水电站的发电情况,本评价考虑最不利情况,选择近10 1。—/s 流量16.7m 作为上游来水量,相应的水库出流(根据径流调节)详见表5 3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试题及答案【2020年最新】

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 1、某建设项目进入企业污水处理站的污水量为3800m?/d,60%经处理后排入附近地表水体, 其余经深度处理后用于部分车间,该项目产生的1200m?/d清净下水水质较好,不经处理后直 接排入附近地表水体,该项目其他重复用水量为1000m?/d,该项目污水回用率为()。 A、25.3% B、30.4% C、40.0% D、42.0% 解析:B。3800×40%÷(3800 1200)=30.4%,清净下水也属于污水,需要计入污水总量里。2、某机械加工厂涂装车间包括喷漆、晾干和烘干等工段,使用的溶剂型清漆主要成分是树脂、 甲苯和二甲苯。涂装车间产生的废气经过滤除漆雾后,经RTO装置焚烧后排放。关于该涂装 车间污染物及污染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晾干工段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有漆雾、甲苯和二甲苯等。 B、涂装车间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废气、废水、固体 C、烘干工段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有树脂、甲苯和二甲苯等 D、喷漆、晾干和烘干工段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不完全相同 解析:D。涂装车间不会有废水产生,晾干和烘干工段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有VOC S、甲苯和二甲苯,喷漆工段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有漆雾、VOC S、甲苯和二甲苯。 3、某农药制造企业对胺化后的含三氯甲烷液体进行脱溶回收处理,回收三氯甲烷溶剂,脱溶 回收装置三氯甲烷回收效率为90%。脱溶回收装置为密闭负压装置,脱溶回收装置产生的废气 全部收集导入深度冷凝装置再吸附处理后排放,收集的废气量为10000m?/h,深度冷凝装置和吸附装置三氯甲烷的去除效率分别为70%、50%,排放废气的体积较收集的废气体积有30%的变化,胺化后的液体含三氯甲烷10kg/h。经活性炭吸附后三氯甲烷的排放浓度为()mg/m?。 A、11.5 B、15.0 C、21.4 D、37.5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 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d,主要污染物有pH、Cu、3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s(属大河),3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 范文. .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由表4-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100%,-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520m由 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1 (2)式。算采用

环评技术方法复习要点

《技术方法》复习要点 环境影响评价师精品资料: 1 第四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概述 一.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主要原则(掌握) (1)减量化———清洁生产 (2)资源化—一综合利用 (3)无害化——安全处置 二固体废物处置常用的方法概述(熟悉) (1)预处理(包括压实、破碎、分选) (2)堆肥处理 (3)卫生填埋 (4)一般物化处理 (5)安全填埋 安全填埋是一种把危险废物放置或贮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也是对其在经过各种方式的处理之后所采取的最终处置措施。 (6)焚烧处理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焚烧处置的特点是可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7)热解法 例题:一种把危险废物防止或储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此法为(B)

A 卫生填埋法B安全填埋法C堆肥处理法D热解法 三固体废物常用的处理与处置技术 1.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 (1)固体废物的压实 (2)破碎处理 (3)分选 2.固体废物堆肥化技术 根据生物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可以把固体废物堆肥分为好氧堆肥法和厌氧堆肥法。故国内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制造堆肥的工厂,绝大多数采用好氧堆肥法。 例题:目前,国内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制造堆肥的工厂,绝大多数采用(D) A低温堆肥法B厌氧堆肥法C绝热堆肥法D好氧堆肥法 3.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 燃烧系统中有三种主要成分:燃料或可燃物质,氧化物及惰性物质。为防止二次污染,工况控制和尾气净化则是污染控制的关键。 例题: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的燃烧系统,最普通的氧化物为含有(A)氧气的空气,空气量的多少与燃烧的混合程度直接影响燃烧的效率。A21% B26% C37% D 29% 4.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技术 四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熟悉) 1.城市垃圾的收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2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29 一、单项选择题 各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预测某发声源在10m处的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为70dB,而该预测点的背景值为60dB,则该处的预测等效声级为。 A.65dB B.67.3dB C.70.4dB D.72dB 答案:C 2. 水采浮游动物调查分三个级别,是。 A.20~200μm、200~500μm、大于500μm B.20~100μm、100~500μm、大于500μm C.20~50μm、50~500μm、大于500μm D.20~50μm、50~200μm、大于200μm 答案:A [解答] “了解海洋生态凋查方法”是2012年大纲的新增内容。 3. 某建设项目位于一般区域,工程占地范围20km2,生态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为。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生态影响分析

答案:B [解答] 在一般区域,工程占地面积大于或等于20km2,或长度大于或等于100km,其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4. 某河流: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某一断面平均流量为2000m3,该河流断面以上区域面积为1000km2,则该河流断面的径流模数为。 A.2000L/(S·km2) B.0.002L/(S·km2) C.2000mm D.0.002mm 答案:A [解答] 径流深的计算公式Y=QT/1000F,表示将径流总量平铺在全流域面积上的水层厚度,单位是mm;径流模数公式M=1000Q/F,表示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单位是L/(s·km2)。 5. 一级评价项目采用极坐标布点法。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 A.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 B.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 C.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2~4个监测点 D.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2~4个监测点

(完整版)环评技术方法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师资料

概论 1.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①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 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②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③对于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2.环境保护措施原则:“三同时”原则,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室对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的具体落实和检查,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从广义上讲,也属于环境影响评价范畴。 3.工程分析方法: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4.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 5.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

6.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图形叠置法、组合计算辅 助法、指数法、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 7.环境影响预测阶段和时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三个阶段:建设阶段、生产 运行阶段、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时段:冬、夏两季或丰、枯水期。 工程分析 1.污染型项目工程从:项目建设性质、产品结构、生成规模、原料路线、工艺技 术、设备选型、能源结构、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布置方案等基础资料入手。 2.扩建项目须提出:“以新带老”计划。 3.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①总物料衡算 ②有毒有害物料衡算 ③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在可研文件提供的基础资料比较详实或对生成工艺熟悉的条件下,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论上,该方法是最精确的。 4.工程分析基本工作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概论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3.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 价。 4.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 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5.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 6.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 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7.按评价对象,环评可分为: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 8.按环境要素和专题,环评可分为: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固体废 物,土壤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9.按时间顺序,环评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规划环境影 响跟踪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1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在规划或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 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 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在通过环境保护 设施竣工验收且稳定运行一定时期后,对其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污染防治

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改进措施,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方法和制度。 12.工程分析的范围:主铺公环储及依托。 13.工程分析以工艺过程为重点,按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14.工程分析的方法: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 15.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 16.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和专业判断法。 17.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图形叠置法,组合计算铺 助法,指数法,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 18.预测范围应等于或略小于现状调查的范围。 19.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 20.建设项目环评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析论 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阶段。 21.建设项目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原则上应划分工作等级,一般可划分为三级。一 级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深入评价;二级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较为详细,深入评价。三级评价可只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22.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1)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2)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 征(3)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4)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 第二章工程分析 1.工程分析的作用:(1)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2)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 数据(3)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4)为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2.工程分析的方法:

水体富营养化环境影响评价

水体富营养化环境影响评价 来源:考试吧(https://www.doczj.com/doc/6814129256.html,)2010-8-18 15:24:00【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论文大全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水体富营养化环境影响评价是规划和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鉴于此,本文援引其他文献,就水体富营养化环境影响评价予以浅议。 关键词:环保水环境环境影响评价 0 引言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指人为因素引起的湖泊、水库中氮、磷增加对其水生生态产生不良的影响。富营养化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一般认为,水体磷的增加是导致富营养化的主因,但富营养化亦与氮含量、水温及水体特征(湖泊水面积、水源、形状、流速、水深等)有关。 1 流域污染源调查 根据地形图估计流域面积;通过水文气象资料了解流域内年降水量和径流量;调查流域内地形地貌和景观特征,了解城区、农区、森林和湿地的面积和调查污染物点源和面源排放情况。 水中总磷的收支数据可用输出系数法和实际测定法获得。 输出系数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湖泊形态和水的输出资料,湖泊周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磷输出之和,再加上大气沉降磷的含量,推测湖泊总磷浓度、径流图、湖泊容积和水面积,估计湖泊水力停留时间和更新率,进而估计湖泊总磷的全年负荷量。要预测湖泊总磷浓度,除需要了解水量收支外,还需要了解污水排入磷的含量。 实测法:是精确测定所有水源总磷的浓度和输入、输出水量,需历时一年。湖泊水量收支通用式为:输入量=输出量+△储存量 湖水输入量是河流、地下水输入,湖面大气降水、河流以外的其他地表径流量和污水直

2015环评技术方法真题讲解

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1个正确选项) (1) 某机场有两条跑道,因飞行量增加需扩大飞机场停机坪,飞机噪声现状监测布点数量至少应为() A.3个 B.9个 C .14个D.18个 2.工业企业环境影响评价中,声环境质量的评价量是 A声级 B.声功率级 C.A声级 D.等效连续 3.某列车长度为600m,列车在直线段运行时距轨道中心线l Om测得的最大A声级82 DB(A)。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情况下,按线声源简化公式计算,距轨道中心线100m处的最大A声级为()。 A.72 DB(A) B.67DB(A) C.64DB(A) D.62 DB(A) 4.某室内声源围护结构处1 OOOHz的声压级为90D.B.,窗户的隔声量TL=30D.B.(1 OOOHz)。窗户面积为2m2,则等效室外声源的声功率级(1000Hz)是()。 A. 54DB B. 57DB C. 60DB D. 63DB 5.某高层住宅楼一层安装供热水泵后,楼上多层居民室内噪声超标。宜采取的降噪措施是()。 A.对水泵进行隔声 B.为居民安装隔声窗

C.在居民室内安装吸声材料 D.对水泵和供热装置进行隔振 6.某公路扩建工程,现状公路和周围敏感目标见下图。噪声现状监测点布设合理的是()。 A.①,③ B.①,② C.② D.① 7.污水处理厂未封闭的油水中立分离设施释放异味物质主要源于 A.质量蒸发 B.空气吹脱 C.蒸汽吹脱 D.热量蒸发 8.某油品专用汽车储罐,容积100m3,用底部装车方式装入相对密度0.75的油品60吨,假设罐内气体非甲烷总烃浓度9g/m3不变,则该次装车非甲烷总烃排出量为() A.900 B.720 C.675 D.540 9.采用萃取工艺生产植物油的过程中,能减少有机溶剂排放的豆瓣干燥工艺是 A.自然通风干燥 B.通风加热干燥 C.循环气回收干燥 D.带式通风干燥

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地表水的污染和自净 地表水是河流、河口、湖泊(水库、池塘)、海洋和湿地等各种水体的统称,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地表水资源 地球水97%的水是海水,剩余3%的淡水中2.977%是以冰川或冰川的形式存在,只有0.003%的淡水是可为人类直接利用的,包括土壤水、可开采地下水、水蒸气、江河和湖泊水等。只要人类不过度开采和滥用并适当的保护,这些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和自净过程还是可以满足人类对水的需求的。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如图4-1. 二、水体污染 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可使水的感官性状(色、嗅、味、透明度等)、物理化学性质(温度、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放射性、有机和无机物质组分等)、水生物组成(种类、数量、形态和品质等),以及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的功能,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按排放形式不同,将水体污染分为点污染源和非点污染源。 1.点污染源 是指由城市和乡镇生活污水和工企业通过管道和沟渠收集排入水体的废水。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Q s 计算式(4-1): Q s = 86400 s qNK(4-1) 式中:Q s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L/s; q ——每人每日的排水定额,L/(人.d); N——设计人口数 K s ——总变化系数(1.5~1.7)。] 工业废水Q s 按式(4-2)估算:

Q = t m M K i 3600 (4-2) 式中:m ——单位产品废水量,L/t ; M ——该产品的日产量,t; K i ——总变化系数,根据工艺或经验决定; t ——工厂每日工作时数,h. 某些工业的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4—1。 2. 非点污染源 又称面源,是指分散或均匀地通过岸线进入水体的废水和自然降水通过沟渠进入水体的废水。 (1) 城市非点污染源负荷估计:不同区域径流系数见表4-2 (2) 农田径流污染负荷估算 3.水体污染物 由点源和非源排入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可分为:耗氧有机污染物、营养物、有机毒物、重金属、非金属无机毒物、病原微生物、酸碱污染物、石油类、热量和放射核素等。 三、水体自净 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的水质,这种过程叫水体自净。水体自净可以看作是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和衰减有过程。 1. 迁移和转化作用包括:推流迁移、分散稀释、吸附沉降等方面。 2. 衰减变化包括: (1) 污染物的好氧生化衰减过程 见图4-2; (2) 有机污染物的好氧生化降解 (3) 硝化作用 (4) 温度影响 (5) 脱氮作用 (6) 硫化物的反应 (7) 细菌衰减作用 (8) 重金属和有机毒物的衰减作用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高频考点试题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高频考点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第1题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中,必须包括的阶段是()。 A.项目选址期 B.建设期和运营期 C.项目初步设计期 D.产业链规划期 正确答案:B, 第2题 化工项目生产污水处理场工艺方案应包括运行可靠性论证和()。 A.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B.投资费用的来源分析 C.拟建项目的产品方案论证 D.生活污水排放量计算 正确答案:A, 第3题 使用醋酸等异味化学品的PTA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要调查()。 A.项目财务决算表 B.项目施工图 C.试生产期间环保投诉事件 D.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意见 正确答案:C, 第4题 某项目配套建设的硫回收设施,其环境效益可用货币量化的是()。

A.工程总投资 B.硫的销售收入 C. 土地费用 D.固定资产残值 正确答案:B, 第5题 评价某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时,可作为参考依据的物耗、能耗指标是 ()。 A.同行业任意企业的临时测试数据 B.同行业任意企业的基础数据 C.同行业有代表性企业临时测试数据 D.同行业有代表性企业近年的基础数据 正确答案:D, 第6题 下列物品不属于木制家具生产项目中的固体废物是()。 A.刨花 B.废乳胶 C.废聚酯漆 D.纤维板 正确答案:D, 第7题 多晶硅切片加工项目的生产工艺为硅锭一剖方定位→切片→纯水清洗→电烘干,其中切片工序循环使用碳化硅及聚乙二醇切割液,产生废水的工序是()。 A.剖方定位工序 B.切片工序 C.清洗工序 D.烘干工序 正确答案:C, 第8题 某燃煤锅炉S02现状排放量90.0t/a。拟对锅炉增设脱硫设施,脱硫效率由现状的50% 增至80%。项目技改后,SO2现状排放总量为()。 A. 90.0t/a B.45.0t/a C. 36.0t/a D.18.0t/a 正确答案:C, 第9题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第五章地表水环境阻碍评价 第一节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水是环境中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假如地球上没有水,专门难设想有整个生物界。人类生活需要水,各种生产活动也需要水。水是万物之本。因此,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特不宝贵的自然资源。它对人类的社会进展起着专门重要的作用。 水体是水集中的场所,水体又称为水域。按水体所处的位置可把它分为三类: 地面水水体 地下水水体 海洋 ?这三种水体中的水能够相互转化,它通过水在自然界的大循环和小循环实现。三种水体是水在自然界的大循环中的 三个环节。 ?在太阳能和地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地被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从海洋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大气, 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遇冷凝聚成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一部分经地面径流流入地面水体

(江河、湖泊、水库等),一部分经地层渗透进入地下水体。 地面水体的水经地面径流,最终都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 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 ?仅在局部地区(仅在陆地上或仅在海洋上)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在自然界中水的大、小循环是交错在一起 的,周而复始地运动着。 一.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水体要紧指江、河、湖泊、沼泽、水库、海洋和湿地等。地面水水体的概念不仅包括水,而且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它是完整的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表水水体按使用目的和爱护目标可划分为五类。 I类要紧适用于源头水和国家自然爱护区的水体; Ⅱ类要紧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爱护区内的水体,以及宝贵鱼类爱护区、鱼虾产卵场的水体; Ⅲ类要紧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爱护区和一般鱼类爱护区及游泳区的河段; Ⅳ类要紧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和娱乐用水水体;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 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所必需的技术方法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把握和运用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工程分析 (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掌握物料平衡法、类比法及资料复用法的基本原理、计算与应用; 熟悉使用工艺流程图分析产污环节; 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的技术要求及计算方法; 掌握水平衡计算的方法: 熟悉无组织排放的含义; 熟悉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统计内容; 了解事故风险源强识别与源强分析的方法: 掌握清洁生产指标的选取原则; 熟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含义及计算; 熟悉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和程序; 了解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清洁生产分析的编写要求; 了解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内容及技术要求: 了解总图布置方案分析的内容及技术要求。 (二)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掌握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技术要点。 掌握环境影响识别的技术要求; 掌握评价因子筛选的方法。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熟悉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质、气候与气象等)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了解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人口等)状况调查的基本内容及技术要求。 (二)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熟悉大气污染源的分类; 掌握现场实测孕、物料衡算法、经验估算法等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的应用; 熟悉气象台(站)的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应用及与现场观侧资料相关性分析的方法; 熟悉风场的含义及风玫瑰图的使用: 掌握P—T大气稳定度判别方法; 熟悉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及其特点; 熟悉联合频率的含义和应用: 熟悉污染气象调查分析方法; 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布点方法; 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方法; 掌握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三)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了解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的基本环境水力学特征及相应的调查方法; 熟悉常用环境水文特征值获取的基本方法;

水环境影响评价

某年产10万吨啤酒生产线项目环境影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工程分析见上部分 4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 4.1 区域水资源与污染源调查 舞阳县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境内大小河流11条,主要河流有沙河,澧河,三里河等,过境径流总水量年平均1.68亿立方米,合计水资源总量为2.65亿立方米。本工程的纳污水体三里河发源于漯河市境内的排涝泄洪道,河床窄,流量小,现主要接纳舞阳县城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为主要的排污河道。三里河出境后汇入洪河。2000年监测结果显示,该河流水质已超过Ⅴ类水质标准,呈有机污染型。 本区域的污染源除了生活污水之外,较大一部分是工业废水。工业废水以造纸废水为主,由于污水处理设施不当,经常有超标排污的现象,废水中污染物含量较高。区域中的75%的生活污水和除了万成纸业外的全部工业废水进入城市排水系统,经过排污总干渠汇入三里河,万成纸业的废水直接排入三里河。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2.1 监测断面的布设 本项目所排放的废水经过排污总干渠汇入三里河。由于该区域拟建一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后,县城中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将经过处理之后排放,进入三里河。根据实地勘察,拟在三里河上布置三个监测断面,在排污总干渠上布设一个断面。具体监测断面的位置和功能情况见表9和图3。

4.2.2 监测因子 根据本工程的废水排放特点和地表纳污水体的污染现状,本次地表水现状监测选取PH,COD,BOD5,SS,NH3-N五项作为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因子。监测结果见表10:

4.2.3 监测时间,频次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时间为纳污水体的枯水期,连续监测三天,采集混合样品,每天报一组有效数据。 4.2.4 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执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有关监测技术要求。监测分析方法见表11。 4.2.5 评价因子 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确定为PH,COD,BOD 5,NH 3-N 共四项。 4.2.6 评价标准 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拟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具体指标见表12: 4.2.7 评价方法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地表水各评价因子进行评价。 单因子污染指数公式为:ij S =ij C /si C 式中,ij S ——某污染物的单项污染指数 ij C ——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L si C ——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L PH 的标准指数为: j pH S =sd j pH pH --0.70.7 j pH ≤7.0;

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l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由大气降水过程导致的表层土壤中的污染物渗入含水层的污染类型属于()污染。 A.间歇入渗型 B.连续入渗型 C.含水层间越流型 D.径流型 【答案】A 【解析】地下水污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归为四类:①间歇入渗型。大气降水或其他灌溉水使污染物随水通过非饱水带,周期性地渗入含水层,主要污染对象是潜水。固体废物在淋滤作用下,淋滤液下渗引起的地下水污染,也属此类。②连续入渗型。污染物随水不断地渗入含水层,主要也是污染潜水。废水渠、废水池、废水渗井等和受污染的地表水体连续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即属此类。③越流型。污染物是通过越流的方式从已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层)转移到未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淡水层)。污染物或者是通过整个层间,或者是通过地层尖灭的天窗,或者是通过破损的井管,污染潜水和承压水。地下水的开采改变了越流方向,使已受污染的潜水进入未受污染的承压水,即属此类。 ④径流型。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含水层,污染潜水或承压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即属此类。 2.某种保护动物,其生境相同、数量相当的四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图如图1所示,其

图1 A.种群一 B.种群二 C.种群三 D.种群四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种群一和种群四,老年个体数目少,幼年个体数目多,图像呈金字塔型,今后种群密度将不断增长,种内个体越来越多,是增长型种群;种群二中幼年个体与老年个体数量相当,种群密度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稳定型种群;种群三中幼年个体数目少,老年个体数目多,死亡率大于出生率,这种情况往往导致恶性循环,种群最终灭绝,多见于濒危物种,是衰退型种群。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3.某半干旱地区的陆生植被生物生产量为2.6t/(km2·a)。根据荒漠化量化指标,可判定该区域荒漠化程度为()。 A.潜在荒漠化 B.严重荒漠化

水环境影响评价论文

水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根据一个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而进行的识别、预测和评价的过程。虽然我国目前建立了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还存在诸多不足,其中重要的是大量专家和政治动机的缺乏。我们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策略来减少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不足,提高它的有效性。但更重要的是要把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理念和战略环境评价相结合,并且在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进行清洁生产,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从而真正做到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 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划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根据拟建项目排放的废水量、废水组分复杂程度、废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和衰减变化特点及受纳水体规模和类别,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为三级。不同级别的评价工作要求不同,一级评价项目要求最高,二级次之,三级最低。 <二> 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标准 河流、湖泊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制定的。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水库等。它将水域功能按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五类。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对于GHZBI-1999中未规定的污染物,应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地面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要求执行。如果该标准也没有,则经过论证后可采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标准或国外标准。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它是控制水污染,保护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和海洋等地表水以及地下水水质的良好状态,保证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而制定。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单位水污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第十七讲讲义精选5-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doc

三.验收重点(掌握) (1)核查验收范围①核查项目组成与原审批文件的相符程度。 ②核实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建成及环保措施落实情况。③核查项目周围是否存在环境保护敏感区。(2)确定验收标准主要依据是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质量达标和总量控制满足要求。主要按新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质量标准,对应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准的相应标准作为执行标准。(3)核查验收工况(4)核查验收监测(调查)结果①核查建设项目外排污染物的达标情况。②核查主要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及设计指标的达标情况。 ③核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④核查敏感点环境质量达标情况。⑤核查清洁生产考核指标达标情况。⑥核查有关生态保护的环境指标的对比评价结果。(5)核查验收环境管理(6)现场验收检查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档案资料核查(7)风险事故环境保护

应急措施检查(8)验收结论四.验收监测与调查标准选用的原则(掌握) (1)依据国家、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2)依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以及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3)依据建设项目环保初步设计中确定的环保设施的设计指标。(4)环境监测方法应选择与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相配套的方法。(5)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五标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大气污染物排放口的考核(1)排放高度的考核(2)对于有组织排放的点源:应对照行业要求,分别考核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对无组织排放的点源(4)标准限值的确切含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均指连续1小时采样平均值或1小

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一项目简介 (一)项目意义 介绍项目的现状,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做出措施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二)工程概况 1.规划标准、流域范围 介绍建设项目规划的流域面积,污水通过截流的方式,对周围的居民生活环境是否会造成影响。例如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系统按多少年进行规划设计,处理的总污水量。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系统规划流域面积。 2.工程建设内容 规划的污水的各个方位的截流,以及周围的管道及建设项目。 3.工程数量及费用 4.项目的总投资 比如拟建项目工程的总投资。 5.相关工程内容 可参考其他类似的拟建项目工程的预算,规模,以及运行期时污水的处理量。各个数据的参考。 (三)周边环境 1.自然环境 介绍拟建项目的周围的自然环境,可查找资料。

2.社会环境 包括拟建项目所在地的行政区划及人口,土地利用,市政设施,经济情况,教育水平,医疗水平,以及周围是否有敏感区域。 3.水环境现状评价 (一)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1.建设项目污水的排放量 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是反映项目建设完成后对纳污水体影响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污水排放量越大,其对纳污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就越大,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就越复杂,评级的等级就越高。在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5个档次: ●≥20000m3/d ●10000~20000 m3/d ●5000~10000 m3/d ●1000~5000 m3/d ●200~1000 m3/d 2.建设项目污水水质复杂程度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照污水中的污染物类型以及需预测污染因子数的多少,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 (1)复杂。污染物类型数大于等于3,或者只有两类污染物,但需要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因子数目大于等于10的情 况,称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复杂。 (2)中等。污染物类型数等于2,且需要预测其浓度的水质

环评技术方法总结

环评技术方法总结 《环评技术方法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环评技术方法总结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版专题一工程分析根据对的表现不同,分为以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和以生态破坏为主的生态影响型。 一、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一)掌握工程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类比法,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的性质、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②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 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区域污染情况。 类比法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但用此法应注意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生产管理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思想汇报专题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和最基本的方法。

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总物料衡算;有毒有害物料衡算及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在可研文件的基础资料比较翔实或对生产工艺熟悉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论上讲,该方法是最精确的。 ∑投入=∑产品+∑流失∑排放=∑投入-∑回收-∑处理-∑转化-∑产品实测法:通过选择相同或类似工艺实测一些关键的污染参数。 。 实验法:通过一定的实验手段来确定一些关键的污染参数。 查阅资料分析法(原称资料复用法):是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特点:方法简单,但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 适用范围:评价工作等级较低的(二)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三)掌握使用工艺流程图分析产污环节(污染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应在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的可研或设计文件基础上,根据工艺过程的描述及同类项目生产的实际状况进行绘制。 有别于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图,更关心的是工艺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具体部位、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 绘制污染工艺流程应包括涉及产生污染物的装置和工艺过程,不产生污染物过程和装置可以简化,有化学反应发生的工序要列出主要化学反应和副反应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