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供水统计年鉴统计指标解释

(2017年2月修改)

供水单位名称

供水单位:指城市提供公共供水的企(事)业单位全称,示例如图。

分表一 供水与售水

1 企业性质

供水单位的企业性质,分类为企业、事业、国有独资、合资(中外、国内)、民营。在相应选项下方填写“√”。

2

(1)生产能力(万立方米/日)

指按供水设施取水、净化、送水、出厂输水干管等环节实际测定计算的综合生产能力。不包括供水高峰阶段,超负荷增加的生产能力。计算时,以四个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主确定能力。各个环节的能力计算方法是:

取水能力:地表水水厂应按取水口、进水管及进水泵房机泵的能力确定(包括补压井能力),一般以机泵能力为主计算。计算公式:

日生产能力=各台机泵铭牌能力或测定的机泵能力×(1-各台机泵同时开动后的损失因素)×24小时

有的水厂,如进水管的能力小于机泵能力,且以后各环节的能力又是按进水管的能力配套的。则可按进水管每小时输水能力×24小时计算求得。

(2)其中地下水(万立方米/日)

地下水水厂应按水源井和抽水机泵的能力确定。如机泵能力与水源能力不一致的,以两者中最小的能力计算。计算公式:

日生产能力=各台机泵铭牌或测定的机泵能力(或水源井枯水期最大出水量)×(1-各水源井同时抽水后的损失因素)×24小时

3 供水量

(1)总量(万立方米/年)

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供出的全部水量。包括有效供水量和漏损水量。

有效供水量指水厂将水供出厂外后,各类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包括售水量和免费供水量。售水量指收费供应的水量。免费供水量指无偿供应的水量。(2)其中地下水(万立方米/年)

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供出的全部地下水水量。

(3)最高日供水量(万立方米)

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最高一天的供水量。

4 售水量(万立方米/年)

(1)总量

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收费供应的水量。

计算公式:

售水总量=居民家庭用水+生产运营用水+公共服务用水+其他用水

售水量只包括本地售水量,不包括销往本区域外的售水量。统计时,仅对本地售水量进行分类统计。

其中

(2)居民家庭用水

指城市范围内所有居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用水。包括城市居民、农民家庭、公

共供水站用水。

(3)生产运营用水

指在城区范围内生产、运营的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

业等单位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用水。

(4)公共服务用水

指为城区社会公共生活服务的用水。包括行政事业单位、部队营区和公共设

施服务、社会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业、旅馆饮食业以及社会服务业等单位的用

水。

(5)其他用水

指除上述各项用水以外的用水。

5 产销差率(%)

指产销差水量与供水总量的比率。计算公式:

100%供水总量售水量-供水总量产销差率?= 6 城市用水

(1)用水普及率(%)

指报告期末城区内用水人口与总人口的比率。计算公式:

100%城区暂住人口城区人口人口)城区用水人口(含暂住用水普及率?+=

(2)城区用水人口(万人)

指由城市供水设施供给居民家庭用水的人口,包括农业用水人口、非农业用

水人口和部队用水人口。

(3)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人·日)

指每一用水人口平均每天的生活用水量。计算公式:

1000升报告期日历日数用水人口公共服务用水量居民家庭用水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 分表二 供水管道

7 管道长度 (公里)

(1)长度总计

指供水设施的取水管道和供水管道长度之和。计算公式:合计=取水+供水。

取水管道长度指水源地至地表水水厂净化设施(或地下水水厂清水池)之间

所有管道的长度,包括水源井之间的井群联络管道长度。

供水管道长度指从送水泵至用户水表之间所有管道的长度。不包括新安装尚

未使用的管道。在同一条街道埋设两条或两条以上管道时,应按每条管道的长度

计算。

(2)其中75毫米以上

指管径在75毫米以上的所有管道的长度。

8 管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指报告期末建成区的供水管道分布的疏密程度。计算公式: 建成区面积

供水管道长度密度网管 9 管道材质(公里)

根据供水管道材质不同,分设:球墨铸铁管、钢管、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

凝土管、塑料管、其他管材类。

其他管材:将原先分设的石棉水泥管类别取消,计入其他管材类。

10 管道建设(公里)

(1)新建

截止报告期统计年底前建设完成的公共供水管道总长度,管径为75毫米以

上。

(2)改造

截止报告期统计年底前改造完成的公共供水管道总长度,管径为75毫米以

上。

11 水表数(支)

指报告期末供水企业(单位)已为用户安装并使用的水表数。通常按结算水

费的水表数进行统计。

总数=生活用水户表数+工业用水户表数+其他用水户表数

分表三 供水水质水压

12 水质检验项目合格率(%)

(1)综合合格率

指水质常规指标中42个检测项目的加权平均合格率。计算公式:

100%1

7合格率综合42项扣除7项后的率之和合格管网水7项各单项综合合格率?++=

100%水点数

各水厂供水区分布的取35数各水厂出厂水的检验次合格次数35项加权后的总检验合合格率(35项)42项扣除7项后的综???= (2)管网水水质检验项目合格率(%)

浑浊度

计算公式:

100%浑浊度检验总次数

浑浊度检验合格次数浑浊度合格率?= 色度

计算公式:

100%度检验总次数

色度检验合格次数色度合格率色?= 臭和味

计算公式:

100%检验总次数

臭和味检验合格次数臭和味合格率臭和味?= 余氯

指管网水中剩余的有效含氯量合格的程度。计算公式:

100%检验总次数

余氯检验合格次数余氯合格率余氯?= 菌落总数

指管网水样脱氯经培养后,每毫升水中菌落总数达到合格的程度。计算公式:

100%总次数

菌落总数合格次数菌落总数合格率菌落总数?= 总大肠菌群

指管网水脱氯经培养后,每升水中总大肠菌群达到合格的程度。计算公式:

100%检验总次数总大肠菌群检验合格次数

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总大肠菌群?=

耗氧量COD M n (管网末梢点)

计算公式:

100%检验总次数

耗氧量COD 检验合格次数

耗氧量COD 合格率耗氧量COD Mn Mn Mn ?=

13 管网压力

(1)管网压力合格率(%)

指管网服务压力的合格程度。计算公式:

100%检验总次数检验合格次数

合格率管网压力?=

合格标准及测压要求按《城市供水企业资质标准》规定执行。

(2)管网水平均压力值(兆帕)

指供水区域内各测压点各次平均的水压值。计算公式: ∑∑=各测压点测压总次数各测压点各次压力值

管网水平均压力值

14 水质检测能力(项)

指供水单位所属检测机构,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实际具备的水质检测能力,以项目(参数)为统计单位。

15 低压区面积占供水区面积比重

(1)比重(%)

指低压区面积占供水区面积的比率。计算公式:

100%供水区面积低压区面积

比重?=

(2)供水区域面积(平方公里)

指供水管网环通的全部区域,单管供水的地区,按管道两侧100米范围作为供水区域面积统计。

(3)低压区域面积(平方公里)

低压区面积是指在供水区内定期进行全面测压时,所测得的压力低于规定最低需要压力标准的地区,其面积可根据比例图计算。最低需要压力标准的地区由各城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一般不低于0.08兆帕,测压的时间应在一天的用水高峰时间进行。

分表四供水价格

16 现行价格批准日期

指目前执行水价的批准日期。

17 居民家庭用水现行价格(元/立方米)

指城市范围内所有居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用水报告期内的执行价格。

未实行阶梯水价的单位,按照自来水价、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其它类别填写。

实行阶梯水价的单位,按照实行阶梯水价中的阶梯分类、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其它类别填写。其中,每个阶梯水价要填写水价和相应阶梯的水量。

18 生产运营用水现行价格(元/立方米)

指在城区范围内生产、运营的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单位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用水的现行价格。

19 公共服务用水现行价格(元/立方米)

指为城区社会公共生活服务的用水。包括行政事业单位、部队营区和公共设施服务、社会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业、旅馆饮食业以及社会服务业等单位的用水的现行价格。

20 其他用水现行价格(元/立方米)

指除上述各项用水以外的用水的现行价格。

21 单位平均售价(元/立方米)

单位平均售价是指当年自来水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公式:

自来水销售总量自来水销售总收入单位平均售价=

分表五 供水生产消耗

22 消耗电量

(1)耗电总量(万千瓦·时)

指报告期内供水企业(单位)在从取水至送(配)水整个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所有用电总量,不包括生活用电量。

单位供水耗电量

(2)制水单位耗电量(千瓦·时/千立方米)

指水厂制水平均消耗的单位电量。计算公式:

制水总量(千立方米)

制水耗电量(千瓦时)制水单位耗电量= (3)送(配)水单位耗电量(千瓦时/千立方米)

指输配水消耗的单位电量。计算公式:

兆帕水量

报告期配水千立方米配水耗电量送(配)水单位耗电量?= 23 混(助)凝剂耗用总量(千克)

指水厂在制水过程中,为使原水中的杂质、泥沙等物沉淀消除混浊而消耗混凝剂(如硫酸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聚合铝等)的数量。

24 消毒剂耗用总量(千克)

指水厂在制水过程中为杀灭水中的细菌、大肠菌群所耗用的消毒剂总量。不包括利用铁盐做混凝剂时,而投加的作为助凝剂的液氯。凡使用漂白粉的,应按实际有效含氯量折合成液氯计算。

25 管网漏损

(1)漏损水量(万立方米)

指供水总量和注册用户用水量之间的差值。由漏失水量、计量损失水量和其他损失水量组成。

供水总量

进入供水管网中的全部水量之和,包括自产供水量和外购供水量。

注册用户用水量

在供水单位登记注册的用户的计费用水量和免费用水量。

漏失水量

各种类型的管线漏点、管网中水箱及水池等渗漏和溢流造成实际漏掉的水量。

计量损失水量

计量表具性能限制或计量方式改变导致计量误差的损失水量。

其他损失水量

为注册用户用水和用户拒查等管理因素导致的损失水量。

(2)漏损率(%)

管网漏损水量与供水总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

100%供水水量

注册用户用水水量)-(供水总量漏损率?= 26 管网漏失

(1)漏失水量(万立方米)

各种类型的管线漏点、管网中水箱及水池等渗漏和溢流造成实际漏掉的水量。

明漏水量

水溢出地面或可见的管网漏点的漏失水量。

暗漏水量

在地面以下检测到的管网漏点的漏失水量。

背景漏失水量

现有技术手段和措施未能检测到的管网漏点的漏水水量。

水箱、水池的渗漏和溢流水量

各供水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估算。

(2)漏失率(%)

计算公式:

100%供水水量

流水量)水箱、水池的渗漏和溢背景漏失水量暗漏水量(明漏水量漏失率?+++=

分表六 供水财务经济

27 固定资产(万元)

(1)原值

指企业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固定形态时实际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根据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项填列。

(2)净值

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额。根据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净值”项填列。

28 销售收入(万元)

指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和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总额。根据企业会计“损益表”中“产品销售收入”项填列。

29 利润(万元)

(1)总额

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包括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以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亏损以“-”号表示)。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营业利润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即主营业务利润加其他业务利润,扣除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的净额。

补贴收入指国家对市政公用企业因价格等政策原因发生一定亏损(即政策性亏损)从财政预算收入给予的补贴资金。

投资净收益指企业对外投资收入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

营业外收入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以前年度收益、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营业外支出指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理固定资金损失、非常损失等。

(2)净利润

指企业实现的利润在上缴国家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

30 单位售水成本(元/千立方米)

指用于每千立方米成本费用。

31 水厂(座)

(1)总计

指具有一定的生产设备,能完成制水整个生产过程,水质符合一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要求,并可作为公司(厂)内部一级核算的生产单位。

一个水厂可能有一个或数个水源地,一个生产系统内的各项设施,如分布在几个地点,只能作为一个水厂,但补压井和加压站不能作为水厂。

按不同的取水方式,水厂可分为地表水水厂和地下水水厂两种。

按生产不同的水质,水厂可分为非饮用水水厂、饮用水水厂和既生产非饮用水又生产饮用水混合水厂三种。

(2)其中地下水厂

指地下水厂总数。

32 在建水厂

(1)能力(万立方米/日)

指正在建设的水厂,其供水能力为在建水厂的设计能力。

(2)座数(座)

指正在建设的水厂的座数总计。

33 工资总额(万元)

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其他工资。

34 单位从业人员(人)

(1)总计

指在各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人员、

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2)在岗职工

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在岗职工中不包括下列人员:

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从单位领取原材料,在自己家中进行生产的家庭工。

发包给其他单位半成品加工、装配、包装等工作使用的人员;发包给其他单位的拆洗缝补、房屋修缮、装卸、搬运、短途运输等工作所使用的人员;承包本单位工程或运输业务、其劳动力不由本单位直接组织安排的农村搬运队、建筑队的人员等。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有计划从农村就近招用,参加铁路、公路、输油输气管线、水利等大型土石方工程工作,工程结束后立即辞退,不得调往新施工地区的民工。

参加单位生产劳动的军工和勤工俭学的在校学生,以及大中专、技工学校的实习生。

离休、退休、退职人员。

在各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等其他从业人员。

(3)其他从业人员

指未作在岗职工统计,但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

其他从业人员与在岗职工之和为该单位全部从业人员。计算公式:

合计=在岗职工+其他从业人员

(4)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以及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且已在1983年以前评定了专业技术职称或在1984年以后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具体指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含

自然科学研究及实验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教学人员(含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中学、小学)、民用航空飞行技术人员、船舶技术人员、经济人员、会计人员、统计人员、翻译人员、图书资料、档案、文博人员、新闻、出版人员、律师、公证人员、广播电视播音人员、工艺美术人员、体育人员、艺术人员及政工人员。

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企业、事业单位下设的职能机构、企业的生产车间的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中从事生产、技术、经济管理和政治工作的人员。

按照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统计为专业技术人员。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教案

第一章总论 本章重点: 1.掌握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城市交通的分类。 3.掌握城市道路分类。 第一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概念 本节重点掌握交通,城市综合交通,以及城市交通的概念和三者之间的区分。 第二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发展 1.了解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发展历程。 2.掌握发展历程当中的几个基本经典理论。 第三节现代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思考 1.掌握规划思想的变革 2.掌握现代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发展战略 第四节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了解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2.了解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3.掌握解决交通问题的基本对策 第五节城市交通分类 1.掌握城市交通的分类 第六节城市道路分类 1.掌握按照设计规的城市道路分类 2.了解道路功能特点以及按照其他方式的分类 第一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基本概念 1.1、交通 ◆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 定的空间进行的。 ◆通常的含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 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

1.2、城市综合交通 所谓城市综合交通:即是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 1. 按地域关系: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 2. 按形式:地上、地下、路面、轨道、水上交通等 3. 按运输性质: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 4. 按交通位置:道路上的交通和道路外的交通 5. 按交通性质与交通方式进行分类: (1)城市对外交通 (2)城市交通 (3)城市公共交通 (4)城市交通系统 1.3、城市道路 1)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 2)联系城市各个组成部分 3)城市结构布局骨架 4)安排绿化、排水等的主要空间 第二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发展 2.1、中国古代的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系统 ◆原始社会后期至商周的“井田制”道路交通 《周礼》:周代,耕地、沟、道路、居住地同时规划,径,畛、涂道、路五级道路担负不同的交通,形成了历史上最早的方格网道路系统。 ◆(2)奴隶制和封建社会城市的道路交通 井田规划思想得到延续:(经涂,纬涂、环涂、野涂)如下:周王城道路系统规划图

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排水系统

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排水系统,是一组距今4000多年前、埋于地下的陶质排水管道。它们出土于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时代城址。在中国古代,夯土城墙的功能之一,就是防洪。值得注意的是,这处中原国家形成期的城址,是同时代的城址中布局最为方正规矩的一座。而此后,(长)方形几乎成为中国历史上城市建设规划的一个根本思想和原则。它的南北两门大体居中,已颇有中轴线的味道。南门门道两侧还有门卫房。城内的建筑也颇为讲究,规格较高。有学者推测这应是一一处贵族专用的“门禁社区”,因而应属雏形的城市或都邑。城址南门中间的路土下铺设有三组陶排水管,剖面呈倒“品”字形,水管节节相套,两端有高差,便于向城外排水。这应该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有规划的公共排水设施。 可见,在古代中国,排水系统一开始就与社会复杂化、文明的生活方式、城市和国家挂上了钩。已有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城市的主流是“政治性城市”。张光直先生即指出,“中国初期的城市,不是经济起飞的产物,而是政治领域中的工具。”因而,都邑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的典型代表。作为政治性城市的早期都邑,规划性成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排水系统又在其中得到了相当的重视。 河南偃师二里头,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这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其存在时间约距今3800~3500年。在早期宫殿建筑之间的通道下,发现了长逾百米的木结构排水暗渠。晚期宫城中大型宫殿建筑的院内,又发现了石板砌成的地下排水沟和陶排水管组成的地下排水设施,二者的铺设都是为了向院外排水。由于这类先进的排水系统仅发现于宫殿区,可知它并未走进大众生活,仍为当时的权力阶层所垄断。 稍晚的河南偃师商城,一般认为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这里发现了规模更大、更为考究的排水设施。这一设施由宫城内的池苑,经东城墙上的一座城门通向城外的城壕。排水暗道铺设于门道路土下,水道宽2米,原水腔高度约1.5~1.8米,系用石板三面围砌,上面横铺粗大木料。两侧壁采用木石混合结构,垒砌的石块间夹木柱以加固。整个排水道全长约800余米,高差明显。在与这一排水道相对的西城门下,又有由西城壕引水入城并通向宫城内池苑的引水渠,组成发达而完备的给排水循环系统。 偃师商城的给排水渠 在商王朝的都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都城陕西丰镐遗址、周原遗址,以及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都城遗址等地,都发现有排水管道、沟渠等排水设施。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分立、兼并战争频繁的政治军事形势和社会经济的长足进步,都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相对应,夏商西周三代以宫殿区为重、偏于松散的城市居住形态开始瓦解,较严格的民居规划与管理体制开始出现。“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居民区从分散状态逐渐集中于郭城之内,郭城内有更明确的功能分区。与此同时,统一的、惠及全城的给排水系统逐渐形成。山东临淄齐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河北易县燕下都、邯郸赵国故城、湖北江陵楚都纪南城等都发现有较完备的排水设施。 史载战国时期“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据推算其人口已超过30万人,

世界主要城市排水系统一览

世界主要城市排水系统一览 一场暴雨,北京成了“东方威尼斯”。网友仿旅游指南打趣道:“新燕京七景:陶然碧波,安华逐浪,白石水帘,莲花洞庭,大看垂钓,二环看海,机场观澜。威尼斯几百年做到的事,武汉几天就做到了;武汉几天做到的事,北京几小时就做到了。” 不仅北京、武汉,5月间,广州也因暴雨出现过严重内涝。北京水务局回应称,城市建设排水系统滞后于城市发展,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题目。现在北京中心城区的排水管网最早还有明代的设施。但是城市管网更新面临诸多题目,老旧管网只能是打补丁,发现一处,补一处。 假如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或城市,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台湾作家龙应台以为,一场大雨足矣。 她说,“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假如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了却不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假如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 有时候,GDP不算数,文明的差距,只差了一条下水道而已。 巴黎下水道:欢迎参观 巴黎的下水道是承载着文化的。《剧院魅影》中相貌丑陋的音乐天才在下水道里吟唱着对克里斯蒂的思慕;《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利用巴黎城下密如蛛网的下水道,避开***的追捕,救出了进步青年马利尤斯。法国文豪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巴黎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这个处在城市地面以下50米的世界,从1850年开始修建,巴黎人前后花了一个多世纪才完工。 在巴黎大规模建设下水道之前,这座城市大部分的消用度水来自塞纳河,暴露在地面的部分废水未经净化就流回了河中,造成河水污染,空气中恶臭弥漫,终极导致了1832年的一场霍乱爆发。城市规划者痛定思痛,要修建下水道系统。 1851年,工程师欧仁尼·贝尔格兰为巴黎下水道系统的发展、清除和维修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他发明了清除下水道垃圾和沉沙的机械,利用流水的冲洗效应将垃圾集中到定点以便清除;在小下水道中,他还设计了蓄水池,以增强冲洗力,避免下水道堵塞。到了1878年,巴黎已经拥有长达600公里的下水道网。#p#分页标题#e# 一战以后,城市人口增长对城市的“消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于是,1935年-1947年,巴黎的工程师们又开始新一轮扩容改造工程:修建4条直径为4米、总长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站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流进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洗刷城市街面。二战结束后,巴黎市政府又进一步扩建了这一系统,使每家每户的厕所都直接与其相连。到1999年,巴黎完成了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100%完全处理。

中国城镇供水协会

中国城镇供水协会 城市供水统计年鉴 指标解释 分表一:供水与售水 1、生产能力: (1)能力(万立方米/日): 指按供水设施取水、净化、送水、出厂输水干管等环节实际测定计算的综合生产能力。不包括供水高峰阶段,超负荷增加的生产能力。计算时,以四个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主确定能力。各个环节的能力计算方法是: 取水能力:地表水水厂应按取水口、进水管及进水泵房机泵的能力确定(包括补压井能力),一般以机泵能力为主计算。计算公式:日生产能力=各台机泵铭牌能力或测定的机泵能力×(1–各台机泵同时开动后的损失因素)×24小时 有的水厂,如进水管的能力小于机泵能力,且以后各环节的能力又是按进水管的能力配套的。则可按进水管每小时输水能力×24小时计算求得。 地下水水厂应按水源井和抽水机泵的能力确定。如机泵能力与水源能力不一致的,以两者中最小的能力计算。计算公式: 日生产能力=各台机泵铭牌或测定的机泵能力(或水源井枯水期最大出水量)×(1—各水源井同时抽水后的损失因素)×24小时(2)水厂(座): 指具有一定的生产设备,能完成制水整个生产过程,水质符合一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要求,并可作为公司(厂)内部一级核算的生产单位。 一个水厂可能有一个或数个水源地,一个生产系统内的各项设施,如分布在几个地点,只能作为一个水厂,但补压井和加压站不能作为水厂。 按不同的取水方式,水厂可分为地表水水厂和地下水水厂两种。 按生产不同的水质,水厂可分为非饮用水水厂、饮用水水厂和既生产非饮用水又生产饮用水混合水厂三种。

2、供水量(万立方米) (1)供水总量: 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供出的全部水量。包括有效供水量和漏损水量。 有效供水量指水厂将水供出厂外后,各类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包括售水量和免费供水量。售水量指收费供应的水量。免费供水量指无偿供应的水量。 (2)平均日供水量: 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平均每日的供水量。计算公式: 报告期供水总量 平均日供水量=———————— (报告期日历日数一般按 报告期日历日数 365日/年进行计算) (3)最高日供水量: 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最高一天的供水量。 3、售水量(万立方米) (1)售水总量指收费供应的水量。计算公式: 售水总量=居民生活用水+行政事业用水+工业用水+经营服务用水+特种行业用水+其他用水 (2)居民生活用水是指居民住宅中居家用水。 (3)行政事业用水是指党、政、军机关及其所属的事业单位、教科文组织、社会团体的用水。 (4)工业用水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工矿或商业所需的用水。 (5)经营服务用水是指为客户提供住宿、饮食、一般性娱乐服务的用水。 (6)特种行业用水是指以水为主要原料的制造业、特种服务业的用水(包括纯净水生产企业用水、歌舞厅、保龄球等娱乐场所用水,桑拿浴等相关业务用水,洗车用水)。 (7)其他用水是指除上述各项用水以外的用水。 4、用水普及率 (1)普及率(%): 指城市用水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率。计算公式: 城市用水人口总数 用水普及率=————————————×100% 城市人口总数

中国古代都城道路系统布局的演变特征

2013 – 2014学年第一学期《城市发展史》期末论文 中国古代都城道路 系统布局演变特征

中国古代都城道路系统布局演变特征 引言 人类建造道路的历史至少有几千年了,几乎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没有人能够真正说出世界上第一条道路是在何时或在何处建成的。远古时代,人们经常沿着动物的足迹或是最省力的路径即别人走过的路来行走,结果被经常践踏的地方就成为小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径逐渐发展,成为一般的道路。在公元前20世纪的新石器晚期,中国就有记载使役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的驮运道。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发明了车轮,于是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了车辆。故尊称黄帝为“轩辕氏”,继而产生了行道。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中国古代在不同的朝代出现了许多繁华的都城,道路也随着都城的发展而发展,形成的道路系统也不断完善。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都城道路系统布局演变特征。 古代都城道路与交通 道路因交通的需要而产生,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交通。在我国古代的城市中,道路有明显的交通功能。如周代的城市道路是以“轨”作为表示道路的等级和宽度的基本单位。《考工记》中记载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说明道路的宽度因交通的大小而不同,市内主要干道最宽,环城道路较窄,城郊道路更窄。还有记载:“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说明按城市的等级不同,道路的宽度也不同。以轨为单位说明城市道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车。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以道路将城市划分为许多坊里,以通向主要城门的道路为干道,而商业集中在特定的靠近干道的市内,这种城市道路显然也是以车马交通为主的。汉长安发掘的宣平门,及其门内的大街,三条道路并列。 古代都城道路性质和道路分工的变化 隋唐长安城及洛阳城,道路系统规则更明显的突出了道路系统的功能。道路

浅析中国古代排水系统

浅析中国古代排水系统 余蔚茗 李树平 田建强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和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试验室,上海,200092) E-mail:yuyuyuf630@https://www.doczj.com/doc/683575796.html,,lspwh@https://www.doczj.com/doc/683575796.html,,Tianjian185@https://www.doczj.com/doc/683575796.html, 摘要: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排水系统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保障了卫生和安全。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造工艺不断发展,排水设施的材料和设计不断得到改进。另外,由于人口的增长,城邦的建立以及人们对生活要求的提高,出现在生活区域和娱乐设施的排水系统也日益完善。本文以考古发现为依据,以不同的排水功能划分,结合古代治水思想,从城市排水、住宅雨水系统、防水布置以及地下水涵养方面,分类介绍排水系统与设施在古代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最后浅议了古代排水对现代的启示。 关键词:排水设施,污水,雨水,地下水,系统 1. 引言 中国古代的排水系统,同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长期的自给自足、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广大农村的排水设施发展相当缓慢,一般农家仅将粪便排入厕所坑内,依靠周期性排空作为农作物的良好肥料;而淘米洗菜、盥漱洗濯等日常生活污水,水量一般很小,通常直接倾倒地面,极少在家庭或建筑内设置污水管道系统。只有在都城或民居聚集的商邑设有比较完备的排水设施,将污水和雨水排入沟渠,导入自然水体。此外,沟渠还有防洪排涝的作用,沟渠材料包括砖石砌块和陶土管道[1]。 城邦的建立对大型排水系统的建立提出了要求;文化审美的提高引发了大规模的建筑和人造景观的出现,同样,能工巧匠在人工造物的同时创造了和谐的配套排水设施。由于排水问题同各地的气候、地势、地形、生态条件、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分布关系密切,因此,通过研究古代排水技术与设施发展,可以从一个侧面对现代排水有所借鉴。表1按年代先后列出了考古发现的排水案例。 表1.构筑物分类 Table.1 Class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年代 材料及构筑物 例子 陶土管 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 新石器时代后期(2600 BC ~ 2100BC ) 夏(2100BC~1600BC) 木结构 沟渠、壕池连接天然河湖 偃师商西亳城 商(1600BC~1100BC) 石木结构排水沟,全长800 米 西周(1100BC~770BC) 陶瓦、板瓦平遥古城 春秋战国( (770BC~221BC) 河卵石斜坡式散水 临淄齐国古城,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秦(221 BC~207 BC) 陶土管道、排水池以及散水阿房宫、秦始皇陵 1

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

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五月

前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和《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为提升市政公用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确保供水水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了《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保障城镇供水水质、扩大公共供水范围、降低供水管网漏损为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任务,提出了保障《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是指导各地加快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十二五”期间《规划》范围为全国设市城市、县城和重点镇(包括全国重点镇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重点发展的非县城建制镇),到2020年规划范围扩展到全国设市城市、县城和其他建制镇。

目录 一、现状与问题.......................................... - 1 - (一)城镇供水现状 ............................................................................. - 1 -(二)“十一五”进展情况 ................................................................. - 2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 - 3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 4 - (一)指导思想 ..................................................................................... - 4 -(二)规划原则 ..................................................................................... - 5 -三、规划目标与任务...................................... - 6 - (一)规划目标 ..................................................................................... - 6 -(二)总体规划任务 ............................................................................. - 6 -(三)“十二五”重点任务 ................................................................. - 7 - 四、“十二五”规划投资估算............................. - 10 - 五、保障措施........................................... - 11 - (一)明确责任主体 ........................................................................... - 11 -(二)保障资金投入 ........................................................................... - 11 -(三)科学实施规划 ........................................................................... - 12 -(四)强化监督管理 ........................................................................... - 12 -(五)加强科技支撑 ........................................................................... - 12 -

中国城市排水建设与发展(一)

中国城市排水建设与发展(一) 摘要:城市排水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渍、排涝、防洪的骨干工程。城市排水设施包括:接纳、输送城市排水的管网、泵站、沟渠,起调蓄功能的湖塘、河道以及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最终处置及相关设施。城市排水设施是衡量现代化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论述城市排水不同时期发展状况及完成"九五"规划、2010年目标尚需解决的问题。关键词:城市排水排水设施与建设 我国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历史悠久,秦代已有用以排除城市雨水的管渠。历代帝王的京都大多建造了较为完整的排水系统。但是解放前排水工程的发展是缓慢的。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城市排水设施很差,各大城市都没有完整的排水系统,仅有局部雨污水合流制管道。管材为陶土管、陶瓷管、石棉水泥管和砖、石拱沟,材质差、管径小,污水就近排入水体,排泄能力很低。污水处理设施仅上海、南京两市有4座城市排水处理厂(上海3座;北区、东区及北新泾西区,南京1座,位于江苏路现南京排水处处址)日处理能力共计4万m3。实际上能勉强坚持正常运行的只有上海西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1.6万m3,仅占全市污水量的5%左右,90%以上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得到了发展。国务院相继成立了建筑工程部和城市建设部,作为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设施

运行的政府主管部门。 50年代初期全国十几个大城市建成的城市排水管渠仅有3000km。许多大中城市的排水工程主要以治理雨污水。完善排水系统为重点,如北京龙须沟、上海肇家浜、南京秦淮河,武汉黄孝河、天津市海河改造及污水改造工程等治理工程。 70~80年代雨水排水工程中,除北京市修建的北护城河整治工程外,较大的工程还有、上海市南区污水干线排灌工程等。期间,各城市修建的排水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工程规模不断加大,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工程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解放后,我国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最早始于50年代初。50年代建有太原西郊、西安邓家村、兰州七里河等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多为一级机械处理工艺,处理规模小,总处理能力约36.3万m3/d。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排水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八五”期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化,以及各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加快了城市排水事业的发展。截止1995年,我国城市市政排水系统和社会自建排水系统的污水年排放量为352.72亿m3,排水管道长度为110062km,按服务面积计算,城市排水管网普及率为64.8%,城市污水年处理量81.602亿m3,污水处理率19.61%。城市市政排水系统年受纳污水210.03亿m3,其中生活污水90.62亿m3,约占受纳污水量43.2%。城市污水处理厂169座,(其中二级生化处理厂116座)年处理污水17.49亿m3,处理率8.69%,污

2019年中国城市供水行业漏损情况分析

2019年中国城市供水行业漏损情况分析 一、现状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供水管网质量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供水系统在我国城市公共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供水管网也不断地扩大规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供水管网逐渐成为城市文明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但相较与发达国家,中国供水管网漏损率较高。 政府机构对供水漏损情况越来越重视,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5年国务院颁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规定对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到2017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内。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建设滞、渗、蓄、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政府颁发的防供水漏损相关政策

近年来,中国城市供水总量不断上涨,用水普及率较高;2018年中国城市供水总量为614.6亿立方米,用水普及率达到98.4%;2019年城市供水总量约为632.9亿立方米,用水普及率约为98.6%。 随着中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供水管道的长度不断增加;2018年中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达到86.5万公里,较2017年增加了6.8万公里,同比增长8.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城市供水管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供水管网质量是保证城市平稳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就我国整体市政供水管网建设来看,很多地方仍然存在管道漏水问题,导致城市供水受到影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根据住建部消息,2016年中国城市管网平均漏损率达15.3%,部分城市超过25%;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国家对水务行业的重视,预计中国城市管网平均漏损率将越来越低,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16)中规定,漏损率按两级评定,一级为10%,二级为12%。但由于大部分城市供水漏损率仍较高,因此预计2019年城市管网漏损率高于12%,约为13.2%,2019年城市供水漏损量约为83.54方米。 二、漏损原因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用水量的需求显著增加,给市政供水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

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关城镇修建和房屋建造的论述,总结了大量生活实践的经验,其中经常以阴阳五行和堪舆学的方式出现。虽然至今尚未发现有专门论述规划和建设城市的中国古代书籍,但有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于《周礼》、《商君书》和《墨子》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 夏代(公元前21世纪起)对“国土”进行全面勘测,国民开始迁居到安全处定居,居民点开始集聚,向城镇方向发展。夏代留下的一些城市遗址表明,当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陶制的排水管的使用及夯打土坯筑台技术的采用等,但总体上,在居民点的布局结构方面都尚原始。夏代的天文学、水利学和居民点建筑技术为以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规划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物质基础。 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位于今天湖北的盘龙城,以及位于今天安阳的殷墟等都城,都已有发掘的大量材料。商代盛行迷信占卜,崇尚鬼神,这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城镇空间布局。 中国中原地区在周代已经结束了游牧生活,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期间兴建了丰、镐两座京城。在修复建设洛邑城时,“如武王之意”完全按照周礼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召公和周公曾去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规划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图2-1-1)。同时,《周礼》书中还记述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

如“都”、“王城”和“诸侯城”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还有关于城外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的论述。《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图2-1-1 周王城平面想象图 战国时代,《周礼》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各方挑战,向着多种城市规划布局模式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模式。除鲁国国都曲阜完全按照周制建造外,吴国国都规划时,伍子胥提出了“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他主持建造的阖闾城,充分考虑江南水乡的特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展示了水乡城市规划的高超技巧。越国的范蠡则按照《孙子兵法》为国都规划选址。临淄城的规划锐意革新、因地制宜,根据自然地形布局,南北向取直,东西向沿河道蜿蜒曲折,防洪排涝设施精巧实用,并与防御功能完美结合。即使在鲁国,济南城也打破了严格的对称格局,与水体和谐布局,城门的分布并不对称。赵国的国都建设则充分考虑北方的特点,高台建设,壮丽的视觉效果与城市的防御功能相得益彰。而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供水统计年鉴统计指标解释 (2017年2月修改) 供水单位名称 供水单位:指城市提供公共供水的企(事)业单位全称,示例如图。 分表一 供水与售水 1 企业性质 供水单位的企业性质,分类为企业、事业、国有独资、合资(中外、国内)、民营。在相应选项下方填写“√”。 2 (1)生产能力(万立方米/日) 指按供水设施取水、净化、送水、出厂输水干管等环节实际测定计算的综合生产能力。不包括供水高峰阶段,超负荷增加的生产能力。计算时,以四个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主确定能力。各个环节的能力计算方法是:

取水能力:地表水水厂应按取水口、进水管及进水泵房机泵的能力确定(包括补压井能力),一般以机泵能力为主计算。计算公式: 日生产能力=各台机泵铭牌能力或测定的机泵能力×(1-各台机泵同时开动后的损失因素)×24小时 有的水厂,如进水管的能力小于机泵能力,且以后各环节的能力又是按进水管的能力配套的。则可按进水管每小时输水能力×24小时计算求得。 (2)其中地下水(万立方米/日) 地下水水厂应按水源井和抽水机泵的能力确定。如机泵能力与水源能力不一致的,以两者中最小的能力计算。计算公式: 日生产能力=各台机泵铭牌或测定的机泵能力(或水源井枯水期最大出水量)×(1-各水源井同时抽水后的损失因素)×24小时 3 供水量 (1)总量(万立方米/年) 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供出的全部水量。包括有效供水量和漏损水量。 有效供水量指水厂将水供出厂外后,各类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包括售水量和免费供水量。售水量指收费供应的水量。免费供水量指无偿供应的水量。(2)其中地下水(万立方米/年) 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供出的全部地下水水量。 (3)最高日供水量(万立方米) 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最高一天的供水量。 4 售水量(万立方米/年) (1)总量 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收费供应的水量。 计算公式: 售水总量=居民家庭用水+生产运营用水+公共服务用水+其他用水 售水量只包括本地售水量,不包括销往本区域外的售水量。统计时,仅对本地售水量进行分类统计。 其中 (2)居民家庭用水

中国道路发展史

中国道路发展史 中国从修建牛、马车路到建成现代化的公路网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古代道路、近代道路和现代公路三个时期。 中国古代道路(公元前21世纪~公元1911年)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中国已有可以行驶牛、马车的道路。据《古史考》记载:“黄帝作车,任重致远。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驾马”。西周时(公元前1066~前771年)道路初具规模。在道路规划方面有“匠人营国,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环涂七环,野涂五轨”(《周礼》)的记载;在道路管理方面有“司空视途”,“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周语》)的记载;在道路质量方面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的记载。 战国时期秦惠王始建陕西至四川的褒斜栈道。这条栈道是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一条通道。 秦朝时期,秦始皇在道路修建方面强调“车同轨、书同文”(《史记》),并“为驰道于天下”(《汉书》),修建车马大道,统一道路宽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公元前500年左右,随着一些城市兴起和发展,形成许多商队道路。公元前2世纪,中国通往中亚细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开始发展起来。 秦汉时期发展了馆驿制度,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西汉设亭道路延续总长可达十万里。唐代是中国古代道路发展的极盛时期,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宋代、元代、明代对驿道网的建设和管理也有所发展。清代的道路网系统分为三等:①“官马大路”,由北京向各方辐射,通往各省城;

②“大路”,自省城通往地方重要城市;③“小路”,自大路或各地重要城市通往各市镇的支线。在各条道路的重要地点设驿站。“官马大路”分成东北路、东路、西路和中路四大干线,共长4000余华里。 中国古代道路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如李春创建的赵州桥,工程艰巨的栈道,在中国和世界道路发展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 中国近代道路(1912~1949年)自20世纪初汽车输入中国以后,通行汽车的公路开始发展起来。从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道路发展的时期,但发展缓慢,并屡遭破坏,原有的马车路(有的也可勉强通行汽车)和驮运道仍是多数地区的主要交通设施。这个历史时期大致可分为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党政府前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四个阶段。 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年)是中国公路的萌芽阶段。中国最初的公路是1908年苏元春驻守广西南部边防时兴建的龙州-那堪公路,长30公里,但因工程艰巨,只修通龙州至鸭水滩一段,长17公里。1915年两广巡阅使陆荣廷指挥工兵修筑邕(宁)武(鸣)公路长42公里,1919年通车。1917年谭浩明用军饷招工修筑龙州至水口公路,长33公里,1919年通车。1917年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军用而开辟了张家口至库伦运输线,全长1930华里,于同年10月11日开始客运。1913年湖南兴修长沙至湘潭公路长50公里,1921年竣工。民国初年张謇倡建的江苏省南通唐闸至天生港公路(长6公里),南通至狼山公路(长10.37公里)开始修建,并于1916年修通。广东省的惠(州)平(山)公路,长33.2公里,1913年开工,1921年5月1日通车。1920年华

我国城市供水现状

我国城市供水现状 一、我国城市供水现状,问题与对策 1.1994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365亿M3/a,其中城市工业废水215,乡镇工业废水43. 2.水源污染严重我国7大水系和内陆河流110个重点河段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1 类和2类占32%,3类占29%,4类和5类占39%. 水利部对全国条大河流近10万KM河长的检测表明,现有河流近1/2河长受到污染,1/10 河长严重污染。全国城市90%水域受到污染,大河干流占13%,支流55% 被污染。我国废水污染事故每年有1600起,年经济损失377亿元。黄河从1972年开始断流,1996年断流达136天;淮河污染严重,一半支流不能利用;珠江河道发黑发臭,广州市区河段水质已劣于5 类标准;长江流域污水排放流量达142亿M3/a;海河是水污染最严重的;辽河枯水期水质极差;松花江汞严重超标。 3.饮用水标准提高本世纪初,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细菌数≤100个/L;本世纪中叶,世界卫生组织规定20种有机物含量,三氯甲烷≤30μg/L;1991年欧共体对农药、多环芳烃、酚做出规定。我国卫生部于1959年制定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16项,1976年23项,1985年35项;建设部1993 年《2000年城市供水行业技术进步规划》指出,水质考核指标:1类水司89项,2类51项,3类和4类35项。 4.要求越来越高 ①以最常见的水质指标浑浊度为例,美国自来水1962年10度,1975

年5度,1977年1度,1979年0.5度。我国生活饮用水1979年5度,1985年3度。 ②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认识有三种类型:生理必需型、卫生健康型、享受型。 ③对供水水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原因一是随着科学的进步,检测技术的提高,对水中有害物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二是生活提高后,对水质的要求有了新观念,要求饮用水水质第一无害,第二有益。 5.我国与欧美日供水水质的差距 ①水源差距。欧美日对水源非常重视,水源不污染或少污染;我国大部分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②水源防护差距。欧美日水源取水口上下游建立保护区,环境非常优美,取水口建立自动监测站,净水厂的处理构筑物都在室内,净水厂非常干净。净水厂清水库容量很大,约占每天用水量的20%,清水库全封闭,内壁和池底均贴白瓷砖,人们从玻璃观察孔可见到水清澈透明、无色。净水厂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均要处理,清液回用,污泥压成滤饼用来填地或制砖。而我国一些水源监测站水质仪表运行不可靠,无法指导生产,净水构筑物多在室外,受气候影响大,清水库容量偏小(小于10%),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水大部分未处理直排水体,污染水源。 ③加药差距。欧美日局长通常在原水中先加臭氧作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当原水中发现异味,必须加粉末活性炭除味,再加三氯化铁

我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史

我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史 河南偃师二里头,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这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其存在时间约距今3800~3500年。在早期宫殿建筑之间的通道下,发现了长逾百米的木结构排水暗渠。晚期宫城中大型宫殿建筑的院内,又发现了石板砌成的地下排水沟和陶排水管组成的地下排水设施,二者的铺设都是为了向院外排水。由于这类先进的排水系统仅发现于宫殿区,可知它并未走进大众生活,仍为当时的权力阶层所垄断。 隋唐长安城在建城前经周密调查和精心设计,其后不断修建扩充,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大都市。对于这样一座总面积达83平方公里、人口逾百万的特大城市而言,排水系统对于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时的中国古代城市已发展到了封闭式的里坊制阶段。隋唐长安城南北11条、东西14条大街,将全城划分为110个坊。排水系统就遍布于由“街”、“坊”组成的棋盘格状的都市中。建筑周围常见砖铺散水、渗水井和排水管道。与汉长安城一样,隋唐长安城大部分街道的两侧都修有水沟,有土筑和砖砌两种,均为明沟。明沟外侧设人行道。大路路面中间高、两边低,便于及时排除雨水。城门下则建有排水涵洞。永安渠、清明渠和龙首渠在流经城内的里坊和池苑后,注入渭河和浐河,除供应城市用水外,也起到了分洪的作用。作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隋唐长安城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布局优先考虑了城内贵族人群的需求,宫室禁地中的排水设施也最为讲究。如大明宫太液池岸发现的排水渠道内设置有横向砖壁,雨水在经过时可将较大的杂物拦截下来。西内苑发现的排水暗渠为砖石结构,为防止渠道淤塞,分段安装了多道铁质闸门,第一道闸门先由铁条构成直棂窗,拦阻较大的垃圾杂物,第二道闸门布满细小的菱形镂孔,可以滤出较小的杂物。闸门拆卸自如,方便疏通。这可以说是初级的水处理装置了。 元大都城内的河湖水系分为两个系统,一是由高梁河、海子(积水潭)、通惠河构成的漕运系统;一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大都城的建设中,不仅充分利用自然河流开渠引水,而且修建了完善的排水系统,明渠与暗沟相结合。依北高南低的地势,大都城的南北主干道两侧,都有排水干渠,沟渠两旁还有东西向的暗沟,引胡同内的雨水排入干渠。在今西四附近的地下,曾发现石条砌筑的明渠,渠宽1米,深1.65米。在大都城东、西城墙的北段和北城墙西段发现3处向城外泄水的涵洞。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明清北京城,放弃城北部分城区,后又展拓南城,加建外郭,最终形成“凸”字形格局。城市中心也由元代的城北积水潭一带逐渐转向城南。除南移和扩展宫城、皇城外,此时还开挖南海,扩大了原太液池的水面。但总体上看,其坊巷布局、市坊结合的城市格局,基本上继承元代旧制,没有太大的变革。在排水系统上,它保留和疏浚了元大都的排水沟渠。后继的清王朝仍以北京为京师,城市布局一仍其旧,除个别局部调整,在西郊兴建皇家苑囿外,总体上并无多少变化。此时增设了一些新的排水渠道,最主要的是内城沿东西城墙内侧各开明沟一条、外城三里河以东从大石桥至广渠门内的明沟,以及崇文门东南横贯东西的花市街明沟。作为明清王朝的政治中心,北京城的排水设施当然也不例外地具有区域和等级之别。内城尤其是东部城区,多是官仓和达官贵人的宅邸,这里修建有完善的下水道,通往排水主干渠。一般居民区的排水设施则相对较差。 据估算,明清北京城内的河道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7公里,全城水系总容量超过1935万立方米,每平方米蓄水容量为0.32立方米,分别是唐长安城的2.4倍、3.3倍和4.5倍。这应是北京城罕有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浅析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及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83575796.html, 浅析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及前景 作者:刘丹梅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4期 摘要: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而城市给排水系统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部分必须作为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抓起。本文分析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的重要性,浅析 我国排水系统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关键词: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c)-0131-01 现代城市规划中,给水排水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它直接关系着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其起直接决定作用,也是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表征。在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为城市配置一套科学的给排水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保障,无疑会增强城市的硬性投资条件,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做好城市的排水工作,全方面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能源,但由于经济建设的急剧推进、污染的加剧、水治理的滞后性等,水资源的短缺不仅是人类需要面临的问题,而且已经由原先的地区性开始向全国范围内蔓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城市用水量巨大,对城市水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加强对城市排水的管理。“节能减排”是2011年政府提出的工作重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理所当然地应受到充分重视。因此,城市规划中,设计合理的给水排水系统至关重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也是城市建设的重点。 以前,人们对于暴雨管理的认识停留在修建大量排水沟、地下管道、人工渠道等排水设施,以便将雨水尽快的排走,避免造成渍水和洪涝灾害的传统观念上。但是,随着城市迅速的扩张,大规模的建设排水工程设施也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洪泛滞涝危害,反而增加财政负担并破坏自然环 境资源。现代工程师和规划师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城市扩张对于暴雨径流量的影响,以及传统 排水工程方法的局限性,并基于此认识逐渐发展出行之有效的城市发展策略、土地利用模式和 排水工程设计方法,使得暴雨管理的综合效率得到显著改善。 我国城市排水主要是雨水和工厂、居民生活用水,排水系统不完善必定会给居民生活带来 不便,造成水的浪费,甚至会造成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隐患。2007年,数十人因暴 雨丧生在济南、郑州等大城市。城市——这个可以躲避山洪、泥石流袭击的“安全地带”,弥漫着雨的危险。而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另一些都市,虽然无人身亡,但雨后同样一片汪洋。雨水给城市

中国供水发展史

中国供水水利的发展历史 姓名:崔叔阳学号:02130075班级:13级研究生 摘要:城市水利是指与城市正常运作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水事活动,而城市自古以来通常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城市水利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人类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以时间的顺序对古代城市水利进行回顾、对现代城市水利进行剖析、对未来城市水利进行展望,其意义在于:古代城市水利就像一面镜子,对它进行总结可以为现在和未来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未来城市水利是在现代城市水利的基础上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展望,是现代城市水利工作的努力方向;当前的工作是在吸收古代城市水利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当前条件下水利工作的科学内涵,为城市水利迈向未来、满足更高层次的社会发展需要做好准备。 关键词:城市水利;古代;现代;未来;历程;趋势 一前言 1.1城市水利的提出 城市水利是指开展一系列与城市各项功能正常运转有关的水事活动,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生态、水管理等有关城市与水之间和谐运作的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水利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城市水利的建设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陆路不发达,同时军事防御能力有限,人们从事城市水利建设的初衷是发展交通运输、保卫城池,也有一些城市是出于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口与财富日益向城市集中,城市在整个社会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之,水的多重属性利用的水事活动如供水、防洪、生态、景观等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由此城市水利逐渐被人们提到工作日程上来。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现有城市672个,建制镇19216个,城市常住人口达45594万人,占总人口的36109%。预计不久的将来我国城市化人口将达到60%。然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也使城市水问题越来越突显。当今我国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