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九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九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九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九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九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

1.(3分)“低碳”生活是一种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的是()A.煤B.石油C.氢气D.天然气

2.(3分)下列化石燃料加工方法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馏出汽油煤油等B.煤的焦化

C.煤的气化D.煤的液化

3.(3分)通过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潍坊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

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共享单车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4.(3分)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扑灭

B.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油烟机排气

5.(3分)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下列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A.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比造成污染后再去治理的意义更重大

B.甲烷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但煤矿坑道中由于它的存在,可能引发爆炸

C.CO2有利于促进绿色植物生长,为使农业增产,大气中应增加CO2的含量

D.煤气作为气体燃料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但煤气中毒会夺取生命

6.(3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S+O2SO2↑

B.C+O2CO2

C.2NaOH+CuSO4═Na2SO4↓+Cu(OH)2

D.4Fe+3O22Fe2O3

7.(3分)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

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降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B.金属丝能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8.(3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烷燃烧只生成水

B.铁能与水和氧气剧烈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9.(3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

B.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

C.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10.(3分)下列归纳和总结不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B、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三”

①化合反应:4P+5O 22P2O5

②分解反应:H2CO 3H2O+CO2↑

①煤、石油、天然气一一三大化石燃料

②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

C、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D、化学概念的逻辑关系

①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一燃着的木条

②硬水和软水一肥皂水

①化合物与氧化物一交叉关系

②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一包含关系

A.A B.B C.C D.D

11.(3分)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有关CO、CO2不同点的比较,正确的是()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但与水不反应;CO难溶于水,也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2.(3分)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2.9

B.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3.(4分)根据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解释是否正确,在题后的括号内画“√”或“×”

(1)图a中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能隔绝空气。(判断对错)

(2)图b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判断对错)

(3)图c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判断对错)

(4)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判断对错)

14.(5分)分类法是化学常用方法之一。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填数字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①空气②石灰石③氯酸钾(KClO3)④氮气⑤过氧化氢⑥二氧化碳⑦铜粉

(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些常用的灭火方法:

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②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⑤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⑥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

砍掉。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包括事例:(填数字序号)。

15.(7分)“微观一宏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反应一: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1)根据所给信息,画出氢气与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其表示的含义:

①宏观:;

②微观:;

③质量关系:。

16.(7分)如图表示泰安市家用燃料使用的更新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硫、氮等元素,因此燃烧时会转化为和氮的氧化物,造成对环境污染。

(2)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B.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5.7%,通过该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的理由;

(4)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5)天然气需经过除杂、添加无毒臭味剂、减压等处理后才能输送到市民家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天然气减压后体积会膨胀的原因。

17.(7分)“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从物质变化和分子角度看,三大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一循环是(填“水循环”、“氧循环”或“碳循环”),这种循环主要是由的运动引起的;

(2)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

①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在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

6H2O+6CO2Y+6O2,据此推断Y的化学式为C□H□O□(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方框内填上数字),图一、图二中的转化1分别发生的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

③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

C、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和氧循环

D.碳、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

一是要;二是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

18.(5分)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实验2观察到先燃烧物质是,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

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此实验目的是;

(3)实验3将蜡烛(足量)在密闭广口瓶内燃烧至熄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熄灭后,广口瓶中还有氧气

C、蜡烛燃烧前广口瓶中氧气体积分数为19.56%

D.蜡烛熄灭后,广口瓶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04%

19.(8分)小红用实验研究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后发生的变化。

(1)如图甲所示,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质软的塑料瓶A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此现象(填“能”或“不能”)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2)取3mL瓶A中的液体倒入试管B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色,写出塑料瓶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2)中试管B继续做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试管B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色;试管C中现象是,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9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和验证性质的装置。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关闭K2、打开K1,观察到现象是,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1中,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现象是,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能选用图2装置中的进行收集(填字母序号);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用玻璃片(填“磨砂”或“光滑”)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1.(6分)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图中葡萄糖酸锌化学式已不完整,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C12H□O14Z n)由种元素组成;

(2)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量是455,则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中氢原子右下角数字为;

(3)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人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支?

22.(6分)过氧化钙(化学式为CaO2)能杀菌消毒,且能与水反应产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 ═2Ca(OH)2+O2↑.某同学把3.6g不纯的过氧化钙样品(杂质不与水反应)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生成了0.45L氧气(氧气的密度为1.42g/L)。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01g);

(2)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九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

1.【解答】解:A、煤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不是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故选项错误。

B、石油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不是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

料,故选项错误。

C、氢气作为燃料,具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因此是符

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故选项正确。

D、天然气是一种较为清洁的能源,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不是符合“低碳”理念的

最清洁燃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A、石油分馏出汽油煤油等,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煤的焦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煤的气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煤的液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3.【解答】解:①保护青山绿水可以净化空气,使我们提倡的;②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空气中PM2.5含量的升高不能提倡;③发展共享单车会减少使用私家车产生的污染物;④煤炭燃烧的过程中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可吸入颗粒物,造成PM2.5的升高,所以减少燃煤使用是提倡的;⑤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会增加PM2.5的含量,不能提倡。

故选:A。

4.【解答】解:A、油的密度比水的小,油会浮于水面,油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

B、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以防断电后被困电梯内,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可以用

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D、煤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及时用手机拨打

火警电话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A、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这是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的扩散,因为一旦污染扩散就更加难以治理,所以A说法正确;

B、甲烷具有可燃性,容易发生爆炸,故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利于人体的健康,大气中不需要增加CO2的含量,故C说法错误;

D、煤气作为气体燃料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但煤气中毒会夺取生命,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6.【解答】解:A.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所以生成物中的气体化学式后面不能添加气体符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故错误;

B.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方程式书写正确;

C.生成物中的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而硫酸钠不是沉淀,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故错误;

D.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火焰很快就熄灭了,说明了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将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降低了,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如果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着火点是物质的特性,一般不易改变,由以上分析可知,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8.【解答】解:A、干冷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在火焰的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甲烷燃烧生成水,不能说明只生成水,故选项实验结论错误。

B、实验中会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说明铁能在氧气中燃烧,

不能说明与水反应,故选项实验结论错误。

C、反应装置是敞口容器,因此不能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故选项实验结论错误。

D、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实验结论正确。

故选:D。

9.【解答】解:A.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如产生大量气体,可发生爆炸,如甲烷在巷道中的爆炸等,

故A正确;

B.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例如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火焰产生,故B正确;

C.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故C正确;

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一定为燃烧,如金属的腐蚀、乙醇的催化氧化等,故D错误。

故选:D。

10.【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①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②是分解反应,故A说法正确;

B、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故B说法正确;

C、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能鉴别;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

用肥皂水,故C说法正确;

D、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1.【解答】解:A、从化学式上看出,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故A错;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故B错;

C、CO2与CO的性质决定它们有这些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故C错;

D、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煤气中毒,故D正

确。

故选:D。

12.【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10+3.5+10+6﹣(8.6+3.5+14.5)=2.9,所以甲、丙为反应物,丁为生成物,乙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A、x=2.9,故A正确;

B、生成甲、丁的质量比为:(10g﹣8.6g):(14.5g﹣6g)=14:85,故B正确;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故C错误;

D、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3.【解答】解:(1)图a中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能隔绝空气,是正确的,故填:对;

(2)图b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促进燃烧,不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故填:错;

(3)图c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燃烧释放的热量能持续给火柴梗提供热量,使温度能达

到火柴梗的着火点,故填:错;

(4)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故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填:对。

14.【解答】解:(1)①空气②石灰石都是由不同物质组成,都属于混合物;④氮气⑦铜粉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⑤过氧化氢⑥二氧化碳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属于氧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故填:①②;④⑦;⑤⑥;

(2)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灭火方法属于移走可燃物;

②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灭火方法属于隔绝氧气;

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灭火方法属于隔绝氧气;

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灭火方法属于隔绝氧气;

⑤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灭火方法属于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⑥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灭火方法属于移走可燃物。

故答案为:隔绝氧气;②③④。

15.【解答】解:反应一: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

反应二:(1)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微粒的个数关系是2:1: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为:

(2)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

表示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事实;

表示2: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表示3: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故答案为:反应一:2H2O2H2↑+O2↑;

反应二:(1);

(2)表示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事实;

表示2: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表示3: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16.【解答】解:(1)煤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硫、氮等元素,因此燃烧时会转化为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造成对环境污染;故填:氢;二氧化硫;

(2)A.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正确;

B.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错误;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正确。

故选:AC;

(3)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则同质量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中碳元素的质量天然气要少得多,根据碳元素守恒,它们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天然气比液化石油气少,温室效应可减缓;故填:等质量的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天然气比液化石油气少,温室效应可减缓;

(4)丙烷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3H8+5O23CO2+4H2O;

(5)分子之间有间隙,天然气减压后体积会膨胀,是因为减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填: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7.【解答】解:(1)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变化;“氧循环”是指氧气发生的化学变化;故答案为:水循环;水分子;

(2)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

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所以Y的化学式为C6H12O6;图一、图二中

的转化1分别发生的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是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所以得到的产物完全不同;故填:6;12;6;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

③A.绿色植物不能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故错误;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但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又消耗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故错误;

C、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和氧循环,故正确;

D.碳、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正确;

故选:CD;

④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增加二氧化碳

的消耗。故填: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

18.【解答】解:(1)实验1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可燃物;

(2)实验2观察到先燃烧物质是白磷,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低。此实验目的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实验3将蜡烛(足量)在密闭广口瓶内燃烧至熄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根据图示说明:蜡烛燃烧需要氧气,蜡烛熄灭后,广口瓶中还有氧气;蜡烛燃烧前广口瓶中氧气体积分数为19.56%;故D项错误;

(1)燃烧需要可燃物;(2)低、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3)D。

19.【解答】解:(1)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质软的塑料瓶A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故填:不能;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填:红;CO2+H2O═H2CO3;

(3)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填:紫;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20.【解答】解:(1)图1中,关闭K2、打开K1,观察到现象是:A中有气泡冒出,蜡烛燃烧更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A中有气泡冒出,蜡烛燃烧

更旺;2H2O22H2O+O2↑;

(2)图1中,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现象是:B中有气泡冒出,蜡烛熄灭;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B中有气泡冒出,蜡烛熄灭;CaCO3+2HCl=CaCl2+H2O+CO2↑;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用玻璃片磨砂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D;磨砂;b;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1.【解答】解:(1)由化学式可知,葡萄糖酸锌是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的;故填:4;

(2)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量是455,即12×12+x+16×14+65=455,x=22;故填:22;

(3)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则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需要锌的质量为0.5mg×20=10mg;

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则每天从该口服液中摄入所需锌的质量为10mg×=5mg;而每支口服液中含锌5.0mg/支,故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需服该口服液1支;故填:1。

22.【解答】解:(1)根据质量=密度×体积可得:1.42g/L×0.45L≈0.64g,

(2)设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

2CaO2+2H2O=2Ca(OH)2+O2↑

144 32

x 0.64g

解得:x=2.88g

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答: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