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题doc

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题doc

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题doc
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题doc

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冶金生产中地()、()、()、加热、相变、变形、再结晶过等程,都在()中进行,其热力学、动力学规律都符合()地理论研究成果.

2、冶金反应工程学是()地研究工业装置(反应器)中地()、()、(),明确其对冶金反应过程地影响及其规律地科学.是运用解析手段分析所提出地数学模型;为改进()性能、提高()、提高()提供保证地“中观”地技术科学.

3、冶金反应工程学是以()为研究对象,以()为目地,在明确冶金()和各类()地基础上,研究金属提炼过程中伴随地各种传递规律,并把二者密切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地学科体系.

4、微观动力学研究地主要内容是研究机理和预测速度.反应速度地预测是通过测定反应地1)()、2)()、3)求反应活化能E、4)给出反应速度表达式来实现地.

5、冶金宏观动力学目地为:1)弄清化学反应本身地规律(热力学、动力学);2)弄清试验体系内物质地()规律;3)用()平衡关系联立求解(1)、(2)之间地相互联系.

6、在实际反应中,反应速度受到压力、温度、物质地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影响,当温度、压力一定时,反应速度决定于()和催化剂地素影响.

7、在实际冶金过程地均相反应中,通常使用地反应器有()、()、()和()等四种基本型式.

8、停留时间分布可用应答技术中地()和()测定;前者测定地是停留时间(),后者测定地是停留时间().

9、物料混合分为()和()地混合,后者是微元体之间均匀混合为一体,并达到()地均匀;其形成原因为湍动、湍旋地分割加().

10、冶金反应过程中地数学模型有()、()和()模型三种.

11、用()可直接检测出停留时间分布();用()可直接检测出停留时间().

12、一级反应地混合早晚对反应结果()影响;二级反应地混合早晚对反应结果()影响.

13、冶金过程中流体/流体之间地传质模型主要用()理论、()论、()论和()等理论来描述.

14、铜镍闪速熔炼炉炉身部分属于非等温()()反应器;炼铁高炉炉身部分属于非等温逆流()()反应器;炼钢用转炉、电炉熔池部分属于()()反应器.

15、在炉渣/金属脱除杂质元素地液/液相冶金反应装置中,有(a)间歇式持续接触、(b)炉渣通过金属层地移动接触、(c)金属连续通过炉渣层地移动接触和(d)炉渣/金属逆流移动接触等四种典型接触方式地理论模型,根据该类模型地理论计算结果,其四种典型接触方式地杂质元素脱除率从大到小地排序为()、()、()、().

二、名词解释

1、间歇反应器及其特点

2、活塞流反应器地特点

3、全混流反应器地其特点

4、停留时间

5、固定床反应器地优缺点

/,c p r r ξ≡6、移动床反应器地优点及其应用范

7、流化床反应器地特点

8、两相以上复杂冶金反应装置地特点

9、高温炉渣/金属液-液相反应地动力学特点

10、解释以下各反应器中无因次量地物理意义(含义)

1)流体/固体反应地逆流式移动床反应器:

00()/()A A A Ae C C C C ψ≡--

/Z L η≡

03(1)/gA p k L u r ωε≡-

203(1)/e p D L u r βε≡- 03(1)(1)/r p k L K u r αε≡-+

2)浸入式喷粉精炼反应器

三、论述题 1、阐述冶金反应工程学地解析步骤

2、试述反应器中三传过程地各种物理量地衡算通式.

3、试描述求解反应器地最佳性能指标和操作条件时必须考虑地内容.

4、试写出化学反应速度式地确定地步骤.

5、简述流体—固体反应地特点.

6、试描述反应器类型地选择原则(从理想反应器特性与化学反应机理上考虑).

7、试叙述活塞流反应器地空时与停留时间之间地关系.

8、试论述把冶金过程变为数学模型地必备知识和步骤.

9、试论述精炼过程中炉渣/金属之间地化学反应动力学特点.

10、试描述流化床反应器地形成过程.

11、试描述钢液循环流量模型地建模条件及其示意图.

四、计算题

1.定量描述流体—固体之间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地传质和化学反应过程数学模型.

000()/3B A Ae B bM u C C G ?≡-0

/s s m x C L C ≡0/m m y

C C ≡/t in m Atv V θ≡()()()///p p m m s in p p s in a A k V V L v A k L v ≡=()()()

///t t s in t pow e pow s b k A L v k A V L τ≡=

2.对流体在多孔固体中扩散时、在以下3种情况计算多孔介质中地扩散系数.

1)当固体地孔径远远大于A分子地平均自由程(λ/2r≤10-3)时;

2)当A分子地平均自由程远远大于固体地孔径(λ/2r≥10)时;

3)当A分子地平均自由程几乎等于固体地孔径(λ/2r≈1)时.

3.表述活塞流反应器中均相反应时、反应率随时间地变化地数学模型.

4.表述活塞流反应器中恒容体系反应时、反应率随时间地变化地数学模型.

5.表述全混流反应器在恒容反应条件下、物料浓度随时间地变化地数学模型.

6.一种方铁矿(FeO)球体,直径为2cm,用H2流在400℃时还原.如果H2流地线速度为50cm/sec,试计算其传质系数.假设条件为,该气体以氢气为主,μ637k=1.53×10-4g/cm·sec,氢气与水蒸气地二元扩散系数为3.46 cm2/sec,ρH2 637k=3.6×10-5g/cm3.

7.球形石墨颗r p=1mm,在900℃、10%O2地静止气氛中燃烧,总压力为101.325Kpa,反应是C+O2=CO2地一级不可逆化学反应,计算完全反应时间,并判断反应控制环节.并重复计算当r p=0.1mm时地情况.

已知条件:ρ石墨=3.26g/cm3,k=20cm/sec,D=20cm2/sec, Ke=4.31X1017

8.用间歇反应器进行等温定容反应,其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 A=kC A2[kmol/L·min],C A0=0.005Kmol/L., K=1.97L/kmol·min

1)求转化率为0.6,0.8,0.9时所需地反应时间.

2)当转化率为0.8时,日处理量为20.4kmol,每批操作地非生产时间为1.5hr,计算反应器地体积(设反应器装料系数为0.8).

9.假设不可逆等温化学反应J→2P中地物系体积随转化率线性增加,当反应体系中加入50%地惰性气体后,试计算该体系地膨胀率;并分析、比较其对反应器中地空时和停留时间地影响.

10.描述渣/金持续接触脱除杂质元素地数学模型,并分析热力学因数和动力学因素对杂质元素未反应率地影响.

1反应,请描述A、B地消耗速度、Q\S地生成速度(反应速度,请描述其速度式、物料转化率和反应程度表示式;同时用转化率和反应程表征其反应速度.

六、举例说明冶金反应工程在冶金过程中地应用.(根据各自熟悉地冶金过程进行解析、写

出数学模型)

人因工程学总复习题

考试题型: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二、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总复习题 一、人因工程学概述 (1)人因工程学的定义和研究目的 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研究各种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的工作、生活中怎 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美国的人因工程学 命名多采用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研究目的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学科。特别突出系统设计中以人为主体的设计原则。人因工程学在实现工业工程的效率、质量、 成本、安全和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人因工程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基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萌芽阶段:19世纪,主要是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时期,主要以提高 生产效率、人员选拔培训作为主要研究容,人机关系中,主要是强调人适应机器。 2) 初始阶段(一战与二战期间):这一期间主要围绕如何提高效率。研究的容 包括人的疲劳研究,人员培训,选拔研究,心理学的研究等。对组织影响生产力 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3) 成长阶段(二战-60年代):研究人机界面如何有效匹配,对人机系统的研 究由人适应机器到机器设备如何适应人。 4) 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人因工程研究三大趋向:①研究领域 不断扩大,向人机环境系统优化方向发展;②应用围越来越广;③在高技术领域 的特殊作用。 (3)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容 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整体设计; 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 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 研究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4)人因工程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考察法和问卷法。 观测法:研究者通过观察、测定和记录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方法。 实验法:在人力控制条件下系统改变一定变量因素,以引起研究对象相应变

人机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1)

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人机工程学的英文名称是:Ergonomics。2、作业场所的光照形式有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种。而天然采光有可以有:侧面采光、上部采光、综合采光三种;人工采光有: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3、人的感觉通道种类不同,感受刺激的反应速度也不相同,最快的感觉通道是听觉/触觉,最慢的是痛觉。4、基准面和基准轴:a:矢状面;b:水平面;c:冠状面;d:垂直轴;e:纵轴;f:横轴。5、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点光源至少安放在水平视线25 度以上,45 度以上更好。24%的人对于安装在水平视线以上 21 度的水银灯已经感到舒适,90%的人对于安装在水平视线以上 33 度的水银灯感到舒适。6、在人体测量数据统计中的第5百分位指的是5%位置的统计数字。7、人的行为习性有:左侧通行、抄近路、左转弯、从众习性、聚集效应和识途性。8、图形建立的一般规则是:接近因素、渐变因素、方向因素、类似因素、对称因素和封闭因素。二、简答题(30分)1、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简述这三者的含义。答:人——指操作者或使用者(1分);机——泛指人操作或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用具、工具或设施、设备等;(2分)环境——是指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如作业场所和空间、物理化学环境和社会环境等;(2分)人—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使用的机以及它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1分)2、在设计室内空间的灯具安装位置时,有空腔和空腔率的概念。请简述空腔的种类及各类所包含的范围。答:空腔类型:顶棚空腔、房间空腔、地板空腔。(0.5分/项)顶棚空腔:天花板到灯具下母线之间的空间范围;(1.5分)房间空腔:灯具下母线到操作面之间的空间范围;(1.5分)地板空腔:操作面到地板之间的空间范围。(1.5分)3、简述舒适性的类型,并解释。答:类型:行为舒适性(2分)、知觉舒适性(2分)。解释(2分)。4、使图形稳定、清楚的条件有哪些?(答出一点得1分,总分6分)答:1)面积小的部分比大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2)同周围环境的亮度差别大的部分比差别小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3)亮的部分比暗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4)含有暖色色相的部分比冷色色相部分容易形成图形;5)向垂直、水平方向扩展的部分比向斜向扩展的容易形成图形;6)对称的部分比带有非对称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7)具有幅宽相等的部分比幅宽不等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8)与下边相联系的部分比上边垂落下来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9)与活动着的部分比静止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5、什么是旷奥度?答:空间的旷奥度:空间的开放性与封闭性。(2分)旷:开放性(2分)奥:封闭性(2分)三、论述题(40分)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并举图例说明。答: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错觉(4分,少一项扣一分),举例说明(4分,少一项扣一分)2、分析图2中的色视野图,在空白位置填上合适的色觉,并对色视野图进行分析,最后举出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实例。答:(填空4分,分析1分,实例3分) 3、论述格式塔心理学的两个基本观点,并加以说明。答:1) 一个完全独立的新整体,其特征和性质都无法从原构成中找到。(2分)说明(2分)。2) 在大小、方向、位置等构成改变的情况下,也仍然存在或不变。(2分)说明(2分)。 4、作业场所布置总则是什么?分条论述。答:1.重要性原则(1分)说明(1分)。2.使用频率原则(1分)说明(1分)。3.功能原则(1分)说明(1分)。4.使用顺序原则(1分)说明(1分)。 5、论述增加室内的知觉空间的方法。(8分)答:方法数量2分,论点鲜明2分,论据充分2分,条理清楚1分,卷面1分。人机工程学题库填空题(每空2分,共10个题,共20分)填空题-01】人机工程学(Man-Machine Engineering)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填空题-02】人机工程学在美国称为: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或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在西欧国 家多称为工效学Ergonomics;其他国家大多引用西欧的名称。【填空题-03 史了。【填空题-04】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EA 【填空题-05】人机工程学范围内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有两 类,【填空题-06】 【填空题-07】立姿眼高可用于确定在剧院、礼堂、会议室等处人的视线,用于布置广告和其他的展品,用于确定屏风和开敞式大办公室内隔段的高度。【填空题-08】下列图 -09】人耳中的半规管主要是感觉人体平衡的器官。【填空题-10】要想达到优良视觉效 -11】噪声的个人防护用具有耳塞、耳罩、护耳头盔等。【填空题-12 【填空题-13】人机工程学范围内的人体测量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即应按照 -14】人体测量按测量对象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个别,如宇航员,另一类是对部分群体,例如流行时装。【填空题-15】人脑中产生的具体事物的印象总是由各种感觉综合而成的, 没有反应个别属性的感觉,也就是不可能有反映事物整体的知觉。【填空题-16】当头和环境都保持不动时,眼睛能看到的空间就是视野。-17 (正反)。【填空题-18【填空题-19】两肘之间宽度,

冶金反应工程学试题(2)

冶金反应工程学试题(2) 一、选择题 (每题4分) 1、 冶金反应工程学是为了:[ ] a )弄清冶金化学反应机理 b )弄清冶金化学反应步骤 c )解决化学理论问题 d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答案 d ) 2、 冶金反应工程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 )对反应器进行过程解析 b )对反应器进行结构解析 c) 对反应器进行改造 d )对反应器进行组合。答案 a ) 3、 所谓传递(或称传输)是指:[ ] 1) 电力的输送 2)热量的传递 3)电磁波信号的传递 4)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答案 4) 4、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 S Q B A s q b a +→+,的化学计量关系式为:dt dN s dt dN q dt dN b dt dN a S Q B A 1111-=-=-=-,式中a ,b ,q 和s 是:[ ] 1)是反应方程式中各组分的化学计量系数 2)分别表示四种物质的量3)分别表示这四种物质的反应速度。答案 1) 5、反应动力学参数是指: [ ] 1)反应结束后的反应物浓度、2)反应结束后的反应体系温度、3)反应速度常数和反应级数、4)反应物的转化率。答案 3) 6、在有物料流动的冶金反应器中,[ ] 1)传质和传热现象独立发生,与流动现象无关、2)传质现象与流动现象相关,但传热现象与流动现象无关、3)流动在传递现象中起决定性作用,流动现象必然伴生传热和传质现象。答案3) 7、间歇反应器,亦称间歇式全混槽(釜),间歇搅拌槽(釜)等,其基本特征是:[ ] [ ] 1)其中的化学变化仅与热变化有关,2)其中的化学变化和热变化仅与时间有关,3)反应器内物料的浓度和温度是位置的函数,与时间无关,4)反应器内物料的浓度和温度是时间的函数,与位置无关。答案2)、4)。 8、等温气相反应2P J →,如果反应开始时有反应物J 和惰性气体各1/2,则膨胀率j ε 为:[ ] 1)50%、 2)100%、3)200% 答案1)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不同时刻,全混流反应器器内物料的浓度和温度不同,2)不同时刻,全混流反应器器内物料的浓度相同,温度不同,3)不同时刻,全混流反应器器内物料的浓度和温度完全相同。答案3) 10、活塞流反应器器内发生恒容反应,此时,物料在反应器中的真实停留时间t 和空时τ[ ] 1)数值上不相等、2)数值上相等。答案2)

人因工程学总复习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二、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人因工程学 (HUMAN FACTORS) 总复习题 一、人因工程学概述 (1)人因工程学的定义和研究目的 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研究各种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的工作、生活中怎 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美国的人因工程学 命名多采用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研究目的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学科。特别突出系统设计中以人为主体的设计原则。人因工程学在实现工业工程的效率、质量、 成本、安全和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人因工程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基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萌芽阶段:19世纪,主要是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时期,主要以提高 生产效率、人员选拔培训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人机关系中,主要是强调人适应机 器。 2) 初始阶段(一战与二战期间):这一期间主要围绕如何提高效率。研究的内 容包括人的疲劳研究,人员培训,选拔研究,心理学的研究等。对组织影响生产 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3) 成长阶段(二战-60年代):研究人机界面如何有效匹配,对人机系统的 研究由人适应机器到机器设备如何适应人。 4) 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人因工程研究三大趋向:①研究领域 不断扩大,向人机环境系统优化方向发展;②应用范围越来越广;③在高技术领

域的特殊作用。 (3)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整体设计; 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 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 研究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4)人因工程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考察法和问卷法。 观测法:研究者通过观察、测定和记录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方法。 实验法:在人力控制条件下系统改变一定变量因素,以引起研究对象相应变化来做出因果推论和变化预测的一种方法。 感觉评价法;是运用人的主观感受对系统特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心理测验法:以心理学中个体差异理论为基础,对被试个体在某种心理测验中的成绩与常模进行比较,用以分析被试心理素质的一种方法。 图示模型法。是采用图形对系统进行描述,直观地反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描述系统本质的一种方法。 (5)绘图说明人机系统简化模型。 人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人和机器两个系统构成、且能完成特定目标的一个整个系统。 二、人体测量

人机工程学所有试题及答案

vip 会员免费 测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30分) 1、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简述这三者的含义。 答:人一一指操作者或使用者(1分);机一一泛指人操作或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用 具、工具或设施、设备等;(2分)环境一一是指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如作业场所和空间、物 理化学环境和社会环境等;(2分)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一一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 所使用的机以及它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 (1分) 2、在设计室内空间的灯具安装位置时,有空腔和空腔率的概念。请简述空腔的种类及各类所包含 的范围。 2、分析图2中的色视野图,在空白位置填上合适的色觉,并对色视野图进行分析,最后举出在实 际 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答:(填空4分,分析1分,实例3分) 3、论述格式塔心理学的两个基本观点,并加以说明。 答:1) 一个完全独立的新整体,其特征和性质都无法从原构成中找到。 2)在大小、方向、位置等构成改变的情况下,也仍然存在或不变。 三、论述题(40分) 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并举图例说明。 答: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错觉( 4分,少一项扣一分),举例说明(4分,少一项 暗适应:当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时,刚开始看不清物体,而需要经过一段适应的时间 后,才能看清物体,这种适应过 程称为暗适应。 【名词解释】明适应:与暗适应情况相反的过程称为明适应。 答:空腔类型:顶棚空腔、房间空腔、地板空腔。 顶棚空腔:天花板到灯具下母线之间的空间范围; 房间空腔:灯具下母线到操作面之间的空间范围; 地板空腔:操作面到地板之间的空间范围。 (0.5分/项) (1.5 分) (1.5 分) (1.5 分) 3、简述舒适性的类型,并解释。 答:类型:行为舒适性(2分)、知觉舒适性(2分)。解释(2分)。 4、使图形稳定、清楚的条件有哪些?(答出一点得 1分,总分6 分) 答:1)面积小的部分比大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同周围环境的亮度差别大的部分比差别小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亮的部分比暗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含有暖色色相的部分比冷色色相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向垂直、水平方向扩展的部分比向斜向扩展的容易形成图形; 对称的部分比带有非对称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具有幅宽相等的部分比幅宽不等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与下边相联系的部分比上边垂落下来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与活动着的部分比静止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什么是旷奥度? 2) 3) 4 ) 5) 6) 7) 8) 9 ) 5、 答:空间的旷奥度:空间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旷:开放性(2分) 奥:封闭性(2分) (2 分) 4、作业场所布置总则是什么?分条论述。 答:1.重要性原则(1分)说明(1分)。 2. 使用频率原则(1分)说明(1分)。 3. 功能原则(1分)说明(1分)。 4. 使用顺序原则(1分)说明(1分)。 5、论述增加室内的知觉空间的方法。 (8分) 答:方法数量2分,论点鲜明2分,论据充分2分,条理清楚1分,卷面1分。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 4分,共8题中选作5题,共20分) 【名词解释】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 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名词解释】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而只觉得印象却保持相对不 变的特性。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 释】 【名词解 释】 分布:人体尺寸按一定频率出现。 日光系数:在云层覆盖天空时或者在阴影处进行的。 室内光强度于室外光强度之比。 目眩:进入人眼的光量过大,使视网膜的感受性不能适应。 照度:是指落在物体表面的光通量。 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余觉:刺激取消后,感觉可以存在极短时间。 适应:感觉器官经持续刺激一段时间后,在刺激不变的情况下感觉会逐渐减小以致 扣一分) (2分)说明(2分)。 (2分)说明(2分)。 消失的现象。 【名词解释】

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题

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题 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冶金生产中的()、()、()、加热、相变、变形、再结晶过等程,都在 ()中进行,其热力学、动力学规律都符合()的理论研究成果。 2 、冶金反应工程学是()的研究工业装置(反应器)中的()、()、(),明确其对冶金反应过程的影响及其规律的科学。是运用解析手段分析所提出的数学模型;为改进()性能、提高()、提高()提供保证的“中观”的技术科学。 3 、冶金反应工程学是以()为研究对象,以()为目的,在明确冶金()和各类 ()的基础上,研究伴随各种传递过程规律,并把二者密切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 4 、微观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机理和预测速度,反应速度的预测是通过测定反应的 1 )()、2)()、3)求反应活化能E 、4 )给出反应速度表达式来实现的。 5 、冶金宏观动力学目的为:1)弄清化学反应本身的规律(热力学、动力学); 2 ) 弄清试验体系内物质的()规律;3)用()平衡关系联立求解(1)、(2)之间的相互联系。 6 、在实际反应中,反应速度受到压力、温度、物质的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影响,当温度、压力一定时,反应速度决定于()和催化剂的素影响。 7 、在实际冶金过程的均相反应中,通常使用的反应器有()、()、()和()等四种基本型式。 8 、停留时间分布可用应答技术中的()和()测定;前者测定的是停留时间(),后者测定的是停留时间()。 9 、物料混合分为()和()的混合,后者是微元体之间均匀混合为一体,并达到)的均匀; 其形成原因为湍动、湍旋的分割加()。 10、冶金反应过程中的数学模型有()、()和()模型三种。 、用()可直接检测出停留时间分布();用()可直接检测出停留时间()。 11 12、一级反应的混合早晚对反应结果()影响;二级反应的混合早晚对反应结果() 影 响。 13 、冶金过程中气体/ 流体之间的传质模型主要用( )理论、( )论、( )论和 )等理论来描述。 二、名词解释

人机工程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5):15 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百分位:具有某一尺寸和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的百分比。 临界视角:眼睛能分辨被看物体最近两点的视角。 视野: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围,常以角度来表示。 听阈:在最佳的听闻频率围,一个听力正常的人刚刚能听到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的最低声强I mi n,称为相应频率下的”听阈值“。 痛阈:对于感受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开始产生疼痛感的极限声强I max,称为相应频率下的“痛阈值”。 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的现象)作用而提高的效应。

痛觉:有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感觉。 适宜刺激:人体的各感觉器官都有各自最敏感的刺激形式,这种刺激形式称为相应感觉器的适宜刺激。 余觉:刺激取消后,感觉可以存在极短时间,这种现象叫“余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知觉: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人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而感觉只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在心理学中就把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觉”。 错觉: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对作用于感觉器官之外事物所产生的不正确的知觉。 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 坐高:从头顶点至椅面的垂距。 坐宽:臀部左右向外最凸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直线距离。

人因工程学试卷

人因工程学试卷 一、填空题(10分) 1、美国的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2、静态作业的特征是(),却很容易疲劳。 3、一般认为,短时间大强度体力劳动所引起的局部肌肉疲劳是()所致。 4、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而且也包含着大量的()和环境因素等。 5、视觉疲劳可以通过()、反应时间与眨眼次数等方法间接测定。 6、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是基于作业者的()提出来的。 7、彩色系列可以根据色调、饱和度和()来辨别。 8、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采用()浓度表示法。 9、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能出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10、视觉的明暗适应特征,要求工作场所的照度(),避免频繁的适应。 二、判断题(10分) 1、工效学研究应注意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测试结果能一致的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2、个体或小组测试法是一种借助器械进行实际测量的方法。()

3、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消耗的能量也不同。因此作业均可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 4、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5、视力不仅受注视物体亮度的影响,还与周围亮度有关,当周围亮度与中心亮度相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对比度,视力最差。() 6、某一瞬间亮度的主观感觉不如正常值的主观亮度感觉强,所以指示灯光常用短暂的强光刺激达到醒目的目的()。 7、不用视觉的情况下,对垂直布置的控制器的操作准确性优于水平布置的。() 8、意识层次模型将大脑意识水平分为5个层次,第0层次表明无意识或神智丧失,注意力为零;第1层次为意识水平低下,注意迟钝。因此,层次越高,意识水平越高,注意范围越广泛()。 9、大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仍可迅速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 10、一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三、名词解释(10分) 1.作业能力 2.微气候 3.人机界面 4.作业空间

人机工程学考试试卷与答案[1]

人机工程学试题( A Answer paper) 一、基本概念(15分) 1.人机工程学 2.人体测量学 3.百分位数 4.人体功能尺寸 5.形状编码 6.安全装置 7.知觉 8.信息显示的目标 二、单项选择(10) 1.人体模板设计时要设计的关节数为(C)。 A 8个, B 16个, C 24个, D 32个 2.如果照射两眼的光波波长在600nm左右,人就知觉到(C)色。 A 紫, B 蓝, C 黄, D 红 3.视力是眼睛分辨物体细微结构能力的一个生理尺度,如果能够分辨物体的视角越小,则视力(A)。 A越好,B越差,C不能确定,D与视角相等 4.按钮一般用于(B)。 A连续制动B启动制动C间断调节D连续调节 5.根据人体尺寸所设计产品尺寸的类型不包括(D)型产品尺寸设计。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6.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不包括接近、相似、封闭(B)。 A 接近, B分离, C 相似, D 封闭 7.水平双目视野为60°左右,辨别字的视线角度为(B)。 A 5°~10°, B 10°~20°, C 20°~30°, D 30°~40° 8.人体皮肤上分布着三种感受器,不包括(C)。 A 触觉感受器, B 温度感受器, C 本体感觉感受器, D 痛觉感受器 9.影响反应时间长短的因素包括(A)。 A 刺激信号的强度, B 刺激信号的位置, C刺激信号的高低, D 刺激信号的选择 10.移动式操纵器都有执握柄和杠杆,除(D)外。 A 手柄、 B 操纵杆、 C 刀闸、 D 滑移式操纵器 三、多项选择(15) 1.运动输出的质量指标为(ABD)。 A 反应时间 B 运动速度 D 准确性 C 运动距离 E 力量大小 2.工作座椅必须具有的主要构件为坐面、腰靠和支架。一般工作座椅的主要参数为座高、座宽、腰靠长、腰靠宽、腰靠厚、腰靠高、坐面倾角及

冶金反应工程

冶金反应工程结课论文 化学反应工程学正是研究流动、混合、传热、传质等宏观动力学因素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的学科。从本质上说,冶金工程是化学工程的一种,习惯上人们称冶金为高温化工。冶金反应工程学是应用传输过程理论和冶金过程动力学等来研究冶金生产及其设备的合理设计、最优操作、最优控制的工程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它是建立在现代工艺理论、现代测试技术和现代计算技术基础上的正在发展的新学科。和反应器紧密结合。 传统开发途径:“实验室——中间试验——工业生产” 冶金反应工程的特点是在宏观动力学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操作条件和反应器,主要内容有: ①反应器内的基本现象; ②反应器的比拟放大设计; ③过程的最优化; ④反应器动态特性; ⑤冶金过程的数学、物理模拟。 中间试验曾被誉为工业化的摇篮。但在计算机广泛应用后,依据反应工程学的原理作数学模拟实验,可以减少中间试验层次实现高倍数放大,甚至直按利用实验室资料设计反应器,这就使得研制新工艺的速度大大加快,代价显著减少。 冶金反应工程学在冶金过程动力学和传输理论的基础上解析冶金过程的各种特性,寻求过程中各主要参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其数学表达式(数学模型);根据各种假设和实验条件,利用计算机解出各参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借以确定最优的反应设备设计和工艺操作参数,以达到操作自动控制的目的。 由物质转化的综合反应速度式,结合物料平衡、热量平衡及动量平衡建立的冶金过程数学模型是冶金反应工程学的关键性问题。早在60年代,冶金过程数学模型的研究已开始进行。1969年召开了第一次冶金过程数学模型国际会议。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钢铁冶金过程数学模型国际会议。鞭岩和森山昭合写的第一本命名为《冶金反应工程学》的专著于1972年问世,对钢铁冶金过程及其反应设备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1971年赛凯伊(J.Szekely)和西梅利斯(N.J. Themelis)所著的《冶金过程中的速率现象》和1979年孙(H.Y.Sohn)和沃兹沃斯(M.E. Wadsworth)合写的《提取冶金过程的速率》二书,对火法及湿法冶金过程动力学作了较全面的论述。这些专门著作对冶金反应工程学的建立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中国冶金学家叶渚沛在60年代初期就明确提出把传输现象的概念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冶金过程研究的建议。70年代后期,中国冶金工作者开展了喷射冶金、高炉炼铁、真空脱气、连铸等方面的数学模型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1957年第一次欧洲化学反应工程会议确认了化学反应工程这个名称后,1971年,日

人体工程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简述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人体工程学是关于探索人与某一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应用专业理论、原理、数据及各种方法,优化人和整个系统效能的学科。 2、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经验人体工程学、科学人体工程学、现代人体工程学。 3、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人的特性研究,物的特性研究,环境的特性研究,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4、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自然观测法、实测法、调查研究法、计算机仿真系统、系统分析评价法。 5、试述人体工程学在家具与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 因为家具和室内设计的基本点都是要围绕“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和精神需求,这就要求家具和室内设计必须考虑人体工程学的各因素。将人体工程学应用于家具和室内设计就是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特性,考虑人与家具、人与室内以及人、家具、室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使家具和室内设计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如果进行家具设计时忽视了对使用者因素的考虑,就不可能让使用者感到舒适和方便;同样,如果室内设计忽视了人的因素,其功能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因此,将人体工程学与家具和室内设计相结合就显得尤为必要。 6、为什么现代设计要考虑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据有关数据统计,人们每天在家具上消磨的时间约占全天时间的2/3以上,家具在一般起居室、办公室等场所的占地面积约为室内的35%~40%,而在各种餐厅、影院等公共场所,家具的占地面积更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室内面貌取决于家具的风格、色彩和质地。另外,为了创造出一个实用功能合理、环境氛围适宜的室内活动场所,必须考虑如何进行家具布置。所以说,在设计中重要充分考虑。。。。。。。 第二章 1、什么是感觉?它有哪些基本特性? 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特性:适宜刺激、感觉阈限、适应、相互作用、对比、余觉。 2、什么是知觉?它有哪些基本特性? 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特性: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3、比较感觉、知觉、错觉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更高一级的认识;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形象的反映,知觉比感觉更深入、完整;错觉则是与客观事物不相符的知觉。 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前提、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错觉是与客观事物不相符的知觉。4、例举错觉现象在设计中的应用。 例如,颜色不同而造成同一物品轻重有别的错觉,小巧轻便的产品涂着浅色,使产品显得更加轻便灵巧,而机械设备的基础部分则采用深色,可以使人产生稳固之感。 5、简述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在人体工程学中研究神经系统的意义。 神经系统是机体的主导系统,全身各器官、系统均在神经系统的一控制和调节下相互影响、相互协调,保证机体的整体统一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各种感觉的产生也是在神经系统等支配下完成的。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2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二 一.选择题 1、物体具有一定的亮度,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引起视觉感觉。这种视觉感觉的清楚程度称为()。 A.照度 B.光强 C.视度 D.亮度 2、( )是指不考虑特殊的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被照面积而设置的照明。 A.一般照明 B.局部照明 C.综合照明 D.特殊照明 3、下面不是控制和防止眩光的措施是()。 A.限制光源亮度 B.合理分布光源 C.光线转为射线 D.适当提高亮度,增大亮度对比 4、下列哪个条件要求照度标准值分级提高一级()。 A.进行很短时间的作业时 B.视觉能力低于正常能力时 C.作业精度或速度无关紧要时 D.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较低时 、照度均匀的标志是:场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与均匀照度之差小于等于平均照度的()。 A.1/2 B.1/3 C.1/4 D.1/ 1、不属于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的是() A硫氧化物 B氢气 C氮氧化物 D卤化物和有机物质气体 7、悬浮颗粒物又称飘尘,是漂浮在空气中粒径在()以下 A1 B 11 C17 D18 8、以下不属于车空气污染主要来源的是() A新车装饰材料 B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 C 外界污染 D人体自身的污染 9、当儿童体铅含量超过()时,儿童脑发育就会受不良影响,称为铅中毒 A0ug/L B80ug/L C100ug/L D120ug/L 10、以下不属于从建筑物中的天然材料里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是() A镭 B苯 C钍 D钾 1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嗅觉异常、刺激、过敏和肝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 A甲醛 B苯 C丙酮 D氟化氢 12、体能量的产生、转移和消耗称为() A 能量代 B基础代 C 安静代 D 机能代 13()是人在绝对安静下维持生命所必须消耗的能量 A 基础代量 B 安静代量 C能量代量 D 代量 14、基础代量的符号() A R BBCSDM 1、安静代量与基础代量的关系() AR=1.2BBR=BCR=0.8BDR与B无关 11常用()指标衡量劳动强度 A安静代量B能量代量C基础代量D相对代量 17单位时间所需的氧量叫做() A 养需 B养债 C 养耗量 D养耗 18动强度是指作业者在生产过程中()及紧程度。 A、体力消耗 B、脑力消耗 C、体力活动 D、脑力活动 19、依作业时的相对代率(RMR)指标评价劳动强度标准。RMR的值为()时可以持续作用。 A、小于4 B、4 C、4到7 D、大于7

人机工程学所有试题及答案

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人机工程学的英文名称是:Ergonomics。 2、作业场所的光照形式有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种。而天然采光有可以有:侧面采光、上部采光、综合采光三种;人工采光有: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 3、人的感觉通道种类不同,感受刺激的反应速度也不相同,最快的感觉通道是听觉/触觉,最慢的是痛觉。 4、基准面和基准轴: a:矢状面;b:水平面;c:冠状面; d:垂直轴;e:纵轴;f:横轴。 5、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点光源至少安放在水平视线25 度以上,45 度以上更好。24%的人对于安装在水平视线以上21 度的水银灯已经感到舒适,90%的人对于安装在水平视线以上33 度的水银灯感到舒适。 6、在人体测量数据统计中的第5百分位指的是5%位置的统计数字。 7、人的行为习性有:左侧通行、抄近路、左转弯、从众习性、聚集效应和识途性。 8、图形建立的一般规则是:接近因素、渐变因素、方向因素、类似因素、对称因素和封闭因素。 二、简答题(30分) 1、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简述这三者的含义。答:人——指操作者或使用者(1分);机——泛指人操作或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用具、工具或设施、设备等;(2分)环境——是指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如作业场所和空间、物理化学环境和社会环境等;(2分)人—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使用的机以及它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1分) 2、在设计室内空间的灯具安装位置时,有空腔和空腔率的概念。请简述空腔的种类及各类所包含的范围。 答:空腔类型:顶棚空腔、房间空腔、地板空腔。(0.5分/项) 顶棚空腔:天花板到灯具下母线之间的空间范围;(1.5分) 房间空腔:灯具下母线到操作面之间的空间范围;(1.5分) 地板空腔:操作面到地板之间的空间范围。(1.5分) 3、简述舒适性的类型,并解释。 答:类型:行为舒适性(2分)、知觉舒适性(2分)。解释(2分)。 4、使图形稳定、清楚的条件有哪些?(答出一点得1分,总分6分) 答:1)面积小的部分比大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2)同周围环境的亮度差别大的部分比差别小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3)亮的部分比暗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4)含有暖色色相的部分比冷色色相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5)向垂直、水平方向扩展的部分比向斜向扩展的容易形成图形; 6)对称的部分比带有非对称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7)具有幅宽相等的部分比幅宽不等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8)与下边相联系的部分比上边垂落下来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9)与活动着的部分比静止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5、什么是旷奥度? 答:空间的旷奥度:空间的开放性与封闭性。(2分) 旷:开放性(2分) 奥:封闭性(2分) 三、论述题(40分) 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并举图例说明。 答: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错觉(4分,少一项扣一分),举例说明(4分,少一项扣一分) 2、分析图2中的色视野图,在空白位置填上合适的色觉,并对色视野图进行分析,最后举出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答:(填空4分,分析1分,实例3分) 3、论述格式塔心理学的两个基本观点,并加以说明。 答:1) 一个完全独立的新整体,其特征和性质都无法从原构成中找到。(2分)说明(2分)。 2) 在大小、方向、位置等构成改变的情况下,也仍然存在或不变。(2分)说明(2分)。 4、作业场所布置总则是什么?分条论述。 答:1.重要性原则(1分)说明(1分)。 2.使用频率原则(1分)说明(1分)。 3.功能原则(1分)说明(1分)。 4.使用顺序原则(1分)说明(1分)。 5、论述增加室内的知觉空间的方法。(8分) 答:方法数量2分,论点鲜明2分,论据充分2分,条理清楚1分,卷面1分。

2012冶金反应工程学复习

《冶金反应工程》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冶金学:研究人类从自然资料中提取有用金属和制造材料的学科. 2、冶金反应工程学:以实际冶金反应过程为研究对象,冶金伴随各类传递过程的 冶金化学反应的规律。又以解决工程问题为目的,研究实现冶金反应的各类冶金反应器的特征,并把二者有机结合形成一门独特的学科体系. 3、化学动力学方法:研究冶金过程的速度和机理,以分析影响冶金反应进行的因 素和探索提高反应速度的途径。 4、宏观动力学:用数学公式将各传递过程速度的操作条件与反应进行速度联系 起来,从而确定一个综合反应速度来描述过程的进行,不考虑化学反应本身的微观机理。 5、过程系统:为完成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变化而设置的具有不同变换机能 的各个部分所构成的整体成为过程系统。各部分成为分系统,分析系统又由更小的亚分系统组成。 6、解析方法:运用流动、混合及分布函数的概念,在一定合理简化条件下,通 过动量、热量和物料的衡算来建立反应器操作过程数学模型,然后求解,寻求最佳操作参数。 7、数学模型:用数学公式来描述各类参数之间的关系,即对所研究的对象过程进 行定量描述。 8、间歇操作:一次将反应原料按配比加入反应器,等反应达到要求后,将物料一 次卸出。 9、反应器理论:就是研讨反应器内流动和混合对化学反应转化过程之影响的共 同性规律。 10.空混:流体在反应器内流动,不论其因何种原因而产生的流体粒子在反应器内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造成的物料微元之间的混合,称为空间混合,简称空混。 二、问答题 1、冶金中的搅拌方式有哪几种,并简要说明。 (1)气体搅拌利用氧枪等气体喷射枪进行吹气的同时引起对冶金熔 池的一种搅拌作用。 (2)电磁搅拌对钢水施加一个交变磁场,当磁场以一定速度切割钢 液时,会产生感应电势,这个电势可在钢液中产生感应电流J,载流 钢液与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f,从而驱动钢液运动,达到搅拌 钢液的目的。 (3)循环搅拌典型的循环搅拌: RH、DH法。又称吸吐搅拌。 (4)物理搅拌机械搅拌器进行搅拌的方式。 2、如何理解冶金反应工程学在冶金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和任务?(1).冶金反应工程研究内容和化学反应工程学基本相同,包括: 研究反应器内的基本现象。研究反应器内反应动力学的控制环节,以及流动、传热、传质等宏观因素的特征和它们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人机工程学试题库

人机工程学试题 第1章人机工程学概论 一、填空题 1、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2、英国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因此,人机工程学有“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之说。 3、人机工程学在其形成与发展史中,大致经历了经验人机工程学、科学人机工程学和现代人机工程学三个阶段。 4、在经验人机工程学阶段,学科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适应于机器。 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科学人机工程学阶段,并一直延续到50年代末。 6、科学人机工程学的发展特点是: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的“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于人。 7、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是: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 8、本学科的根本研究方向是通过揭示人、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以达到确保系统总体性能的最优化。 9、人机工程学中人体特性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在工业设计中与人体有关的问题。 10、人机工程学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测法、实验法、模拟和模型试验法、计算机数值仿真法、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 11、人机工程学实际上是人体科学、环境科学不断向工程科学渗透和交叉的产物。 12、一项优良设计必然是人、环境、技术、经济、文化等因素巧妙平衡的产物。判断最佳平衡点的标准,就是在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主导思想。 二、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是( A )的发展阶段。 A、经验人机工程学 B、科学人机工程学 C、现代人机工程学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 B )的发展阶段。 A、经验人机工程学 B、科学人机工程学 C、现代人机工程学 3、从60年代至今,称其为( C )发展阶段。 A、经验人机工程学 B、科学人机工程学 C、现代人机工程学 4、在 B 人机工程学发展阶段,研究者大都是心理学家。 A、科学 B、经验 C、现代 5、在经验人机工程学发展阶段,研究者大都是。 A、工程技术人员 B、心理学家 C、管理学家 三、简答题 1、人机工程学在其形成与发展史中,大致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 2、对工业设计师来说,从事人机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6分) 3、人机工程学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7分)

人因工程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题目及答案

人因工程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题目及答案 1. 造成人为失误的原因可分成哪大类?而降低人为失误的方法有那三大项? 2. 如何从管理控制上减少工作时骨骼肌肉之伤害? 3. 什么是反应时间?如何控制刺激信号以缩短反应时间? 4. 生活中常见的水表显示装置的形式如下图所示。试分析其是否符合显示装置 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 5. 某小型零件装配在线坐姿工作的工作台为一类似于办公桌的矩形工作台,工 作台的一侧为输送待装件的输送带。工作台上有多种零件及工具沿工作台长度方 向一字摆开。试分析此工作场地布置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6. 人在操作计算机时易产生眼睛干涩、身体疲劳等现象,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为 了舒适而高效的工作,请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你的一些建议。 7. 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简述这三者的含义。 8. 人因工程学研究的目标有哪些? 9. 一般情况下,人耳对多少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较敏感? 10. 如何进行工作房间的色彩调节? 11. 眩光的危害及控制措施?12. 作业位置与视距的关系? 13. 建立人机系统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14. 开环人机系统的特征是什么?15. 什么叫系统评价?16. 人机系统设计的步骤? 17. 简述工作场所通风的重要性及换气的方法? 18. 描述你所熟悉的一个车间或办公场所的色彩环境,说明其特点和不足之处。 19. 请提出如何才能克服体力劳动中单调感的方法,并举出具体的应用例子。 20. 试比较感觉与知觉。 21.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22. 确定作业姿势的因素有哪些? 23. 哪些情况下适合采用立位操作? 24. 立位工作有哪些缺点? 25. 哪些情况下适合采用坐姿操作? 26. 坐姿操作有哪些缺点? 27. 简述噪声的控制方法。 28. 照明条件与作业效率有何关系?是否照度值越高﹐作业效率越高? 29. 照度与事故有何关系? 30. 简述系统的功能。 31. 功能分配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32. 信号显示有何特点? 33. 信号装置有什么作用? 34. 使用荧光屏显示信息有何优点? 35. 简述目标的视见度与呈现时间之间的关系。 36. 控制器为何要进行编码?常见的控制器编码方式有哪些? 37. 何谓控制–显示相合性? 38. 简述事故的特性。 39. 事故控制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对策是什么? 40. 何谓系统安全分析? 41. 简述系统安全分析的基本内容。 42.对人体有影响的振动因素有哪些? 43.请简述噪声控制方法 44.简述控制与显示系统的设计原则。 45.简述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46简述适应域与百分位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