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例抑郁症(Depression)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抑郁症(Depression)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抑郁症(Depression)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抑郁症(Depression)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抑郁症(Depression)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以笔者亲历的心理咨询案例为线索,进行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文章中涉及资料收集、诊断技术、测验技术、咨询技术的灵活运用等同心理诊断与治疗相关的问题。文章所涉及的案例,是个比较复杂也比较典型的心理咨询案例,本案例的咨询成功,关键在于正确的诊断与咨询技术的灵活运用,尤其是配套的综合技术的使用,对心理咨询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心理疾病抑郁症(Depression)咨询治疗

一、求助者一般资料:

高三男生,汉族,父亲是企业经理,母亲是机关干部。无家族病史。

二、求助者自述:

感到自己对不起老师,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对不起那些曾经对他好的同学,感到自己没有脸面做人,更为自己现在的失落而感到沮丧。认为自己今天这个样子,完全是脚上的泡——自己走的,还有那个拉他上网的同学也难辞其咎。整日反思、自责,懊悔与仇恨相交织,终于引发心理问题。还有3个多月就高考了,可以自己一进教室心理慌乱,坐不住,总想逃离教室,已经休学两周。6个月前,由市精神病医院心理门诊部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现在正在服用赛乐特和解忧冲剂。为了提神,还经常喝浓咖啡,以克服嗜睡。早晨一进教室就想起对某些同学的仇恨,认为是他们害了自己。尤其是那个当初拉自己上

网、玩游戏的同学,将自己搞成这个样子,他倒挺滋润,学习成绩还很好,竟然能在全校名列前一百名以内。目前,自己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几次重要考试都是全校300多名接近400名,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根本就学不下去。已经休学两周,今天是刚刚吃过药上学的,可是,一进教室心理慌乱,看谁都不顺眼,异常气愤,内心充满仇恨,还有自责。自己心里清楚,不应该东想西想,一定要进入状态,可就是做不到。因此,前来求助。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

求助者说:班主任老师对自己非常好,而那个男生却挑唆他专门做让老师伤心的事,说让老师伤心的话。那个男生还写信给校长,攻击、诬陷老师,导致校长在全校大会上点名批评了班主任老师。更要命的是,同学们都以为这封信是我写的。咨询师凭多年教育工作经验和对他们校长和老师的了解,感觉这些话似乎有出路。后经核实得知,这些完全是金××自己想出来的,因此,怀疑求助者可能有妄想等心理问题。

四、心理测验结果

1.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结果:略

2.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结果:略

3.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验结果:略

4.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验结果:略

五、评估—诊断

②和“六个人格因子量表”③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因子N在因子

Hs、D、Hy这些提示神经症的量表上有较高的正负荷;因子I在S i、D和Pt均有较高的正负荷。在因子I上得分高的人除了性格趋于内向以外,还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情绪忧郁和强迫倾向。临床上大部分神经症患者除了在因子N上有高分,在因子I上也常有不同程度的高分。所以,因子N高分同时因子I高分,更加明显地提示求助者属于神经症。虽然一些精神分裂症病人也可表现为因子N高分,但是很少同时伴有因子I高分。再加上自知力完整,求助动机强烈,可以排除了精神病性障碍的可能。两点编码“23/32”组合显示,求助者属于抑郁性神经症,同时考虑F量表得分不高,Sc得分也不显著高,因此,不应该诊断为重性抑郁症(Depression),而属于抑郁性神经症。

综合分析上述资料,认为求助者主客观统一,知情意一致,个性稳定性也没有问题,有自知力和求治欲望,可以排除精神病。对照神经症的定量标准分析,认为求助者症状反映强烈,心理痛苦程度较高,社会功能也明显受损,发病就医时间虽然是在半年以前,但患病时间比较长,已经达到2年以上。因此,可以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

导致精神拮抗作用过强,而神经症患者的各种苦恼,也是由于欲望和抑制之间拮抗作用增强引起的。例如:想要获取成功的这种“生”的欲望越强烈,对可能失败的“死”的恐怖就越强烈,个体就会感到越来越苦恼。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强度偏低、心理耐受力偏差与成功的期望值过高之间形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久而久之导致了心理问题,发展成可疑神经症。

六、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和诊断,邀请求助者的父母一道前来商定了心理咨询的原则——将求助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学习放在第二位,必要时考虑休学。意见达成一致以后,确定咨询目标如下:

七、咨询方案的制订

1.主要咨询方法与技术

2.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3.咨询的时间安排

八、心理咨询过程

九、咨询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钱铭怡主编: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5 月第一版P185~211.

备注:

①求助者自述:班主任老师对自己非常好,而那个男生却挑唆他专门做让老师伤心的事,说让老师伤心的话。那个男生还写信给校长,攻击、诬陷老师,导致校长在全校大会上点名批评了班主任老师。更要命的是,同学们都以为这封信是我写的。(注:咨询师凭多年教育工作经验和对他们校长和老师的了解,感觉这些话似乎有出路。后经核实得知,这些完全是金××自己想出来的,因此,怀疑求助者可能有妄想等心理问题。)

②从大量MMPI的临床研究中发现,患者的MMPI剖析图中往往

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高峰,经过有关专家反复验证,对量表的得分进一步提出了“两点编码”的解释。所谓两点编码,就是将出现高峰的两个分量表的数字号码联合起来,其中分数较高的写在前面。例如,在量表2(D)上得了第一个高分,在量表3(Hy)上得了第二个高分,这张剖析图的两点编码则为“23”。

③邹义壮等人1989年对631名正常人和462例精神病患者的MMPI资料进行了因子分析研究,最后用因子分析的结果建立了六个人格因子量表,方便了MMPI的解释工作。这六个因子是:精神质因子(P),神经质因子(N),内外向因子(I),装好装坏因子(F),反社会因子(A),男子气—女子气因子(M)。

④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原则有三条:一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二是精神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三是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⑤发病前求助者曾经向班主任老师承诺,要夺得市级高考状元称号。

作者简介:

2006年,在《中国教育报》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联合举办的健康杯首届“十佳”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佳心理支持专家”。2007年,迟雅被教育部、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家庭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完整word版)抑郁症案例分析

抑郁症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 徐某,男,19岁,某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出身于知识分子世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该生的家属大部分受到冲击,其中受迫害致死的3人,徐某的父亲则在“文革”中因受冲击而患精神分裂症。 徐某本人从小就有受歧视感。上小学时,他曾听邻居说过:“这孩子可怜,爸爸是精神病。”听到这种议论,他当即便产生了自卑的想法,觉得“世上哪有我这样不幸的人”。进入初中后,他认为父亲有病是家丑,不敢让父亲出席学校召开的家长会。由于徐某学习成绩不佳,初一时经常受到老师惩罚,并被老师封为班里的“第二号呆子”。为此,他非常恨老师,同时自卑感进一步加剧。初二时,他得了慢性肾炎,只好休学一年。重新复学后,学习成绩仍不见起色,身体状况也一直不好。他渐渐地感到,自己离班级、离同学越来越远。随着年龄增长,看到同学们各有所乐,徐某的无用感、无助感进一步强化,但他同时又认为,周围的同学、老师都具有小市民习气,他们不可能理解自己的行为。虽然有腰酸、背痛、头晕、头疼及乏力等症状,他也不愿到医院进行检查。 从初三开始,徐某便产生了想死的念头,并具体设想了如何去死,但缺乏勇气。进入高中后,他的状况依旧,一切均无好转。他对社会、对家庭、对人生、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悲观丧气,提不起精神上学,也不想上学,觉得自己是社会中多余的成员,还是死了为好。下面是他自己的一段诉说:“我从小受歧视,养成内向的性格。我自卑又自尊,很留意别人对我的评价。我什么都不行,包括身体、成绩、家庭。同学们对社会充满希望,我却很悲观。世上小人太多,话说多了就会遭到歧视。我不敢反驳别人,见人低着头走,我要保护自己。我身体不好,痛苦多,随它去,死了算了。达尔文说‘适者生存’,我不适就让社会淘汰吧。我是过一天算一天,还上什么学,死了好!但我母亲对我好,我不能死在她前面(哽咽),我为母亲而活着。” 案例分析: 徐某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很留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过低。他有腰酸、背痛、头晕、头疼及乏力等症状,产生了精神疲乏感。此外,他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并具体设想了如何去死,而且他对一切都没有兴趣,也不愿意上学。所有这些行为表现都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而且已经达到了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因此,徐某患的是抑郁症。 徐某的抑郁症主要是由于长期的社会不良因素的刺激。特殊的政治背景对徐某幼小的心灵的影响,家庭气氛的长期压抑,老师的责罚与刺伤,使他心中产生了阴影,对社会形成悲观的看法。在其人格的发展中,自卑、自暴自弃等性格上的弱点,对徐某的抑郁倾向的形成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在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治疗、短程动力治疗和人际治疗疗效比较理想。对于徐某,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耐心倾听,使其充分发泄压抑多年的苦闷。当然,耐心倾听的前提是要充分得到他的信任感。(2)引导他正确认识社会、家庭和自己。我们可以举出大量的例子,说明他的遭遇并不是唯一,也不是最惨的。通过认知调整,使他已有的一些模糊认识和不合理的观念得到澄清。(3)通过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发现他的长处,鼓励他振作起来,从而多方面感受人生的价值。(4)及时与家长和学校取得联系,尽量改善他的外部心理环境。让他的母亲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关心他,创造一个关心体贴的家庭氛围。同时让他的老师多给他创造可以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不让他有孤立的感觉。

抑郁症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有哪些

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应注意什么?抑郁症学生怎么办?抑郁症学生的心理辅导,当下社会很多学生学习压力大,造成心理负担,更严重会导致学生抑郁,针对这一现象,今天华大教育为大家分享下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如下: 心理辅导案例 一、基本情况: 姓名:小S 性别:男年龄: 14 性格特征:为孤僻、沉默,对什么都缺乏兴趣,随意性很强。 二、主要问题 1、学习成绩很差,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纯属应付。学习表现得很盲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他知道答案)。 2、自身的生活也很没有规律,生活懒散,自己的物品总是随意摆放。晚上就寝后,很难入睡(有时会到户外走动),起床却很早。 3、班级或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他从不主动参加,有时还有抵触、急躁的情绪。 4、没有朋友和要好的同学,通常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常常会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 5、经常会用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易走极端。对有些问题会越想越严重,甚至深陷其中,具有较严重的偏执性。

6、喜欢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翻看别人的物品。班级同学把他当小偷,总是躲的远远的,不愿和他交往。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 三、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父母都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家庭收入不错。读初中以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其溺爱有加。初中以后,其父亲经常外出,难得回家,这种稳定的家庭成员关系被打破。经常单独和母亲生活在一起,逐渐变得不愿和父亲交流。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躲在某个角落看书或胡思乱想,上课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而他的几个哥哥、姐姐成绩一直都很好,他父母也经常以他们为例数落他,责怪他不争气,他慢慢变得话少了。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 2、个人成长历程 小S身体状况一般,小学时成绩中等,无明显心理障碍。从中学开始,由于学习任务加重,他的学习开始成绩下滑,但这时尚能够坐在教室里听课,尽管注意力已不集中。作业能按时完成,但质量很低。 小S平时极少和老师、同学交往。当有同学惹他的时候,开始忍着,后来会想尽一切办法报复,把别人的好东西弄坏或偷偷的扔掉,和周围的人关系搞得很僵。 3、学校教育 小S原校是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不允许有学生影响学校教学的现象出现。学校大部分时间都放在抓学习上,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那些成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范本之一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则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一则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李娟(化名),女,21岁,因为和寝室同学闹矛盾,感觉自己处理人际关系很失败,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了期末考试,症状持续时间短,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运用人之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进行咨询,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案例报告认知情绪疗法角色扮演 1.一般资料 1.1一般情况 李娟(化名),女,21岁,南方人,大学三年级在读。从小经常被母亲打,最后一次挨打是在高一,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父亲有外遇,父母经常吵架。 1.2个人成长史 李娟是家中独生女,出生后身体较健康,七岁上小学,学习成绩优秀,在班上不爱和同学交往,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由于经常受到母亲的打骂,对周围的同学不怎么信任。初中时感觉经常被同学欺负,而且欺负得很厉害。那时,很少和同学交流,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有写日记的习惯,有一次自己的日记本无意被人看了,而且在班上传开了,从此班上的人叫自我“心理变态”,这样我就更不愿意和班上的人交往了,感觉初中是很痛苦的日子。高中时候,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发现自己的朋友少,就尽量主动去交往,这样高中的朋友还比较多。现在上大学后,高中的朋友很少联系了,关系也淡了许多,自己觉得朋友没有什么意思,到目前为止算的上交心的朋友没有。 1.3主诉与个人陈述 最近两周以来感觉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影响了我的考试,感觉自己与人相处很失败,现在和同学交往我就有些害怕了。我感到焦虑,郁闷,苦恼。前天考试了一科,遇到了一道难题,心里很着急,又想到前段时间和寝室同学关系的问题,心里本来不想想的,但就是忍不住要去想,越想越心烦,觉得自己遇事老是不顺。 与寝室同学之间的事情经过:我经常在寝室说一个同学,主要是说她上厕所忘记关水,早上起来开水龙头开的很大声,既浪费了水又影响我睡觉,上个星期一天晚上熄灯后时,我用台灯在看书,她觉得影响了她,她就说早点睡觉,明天还要考试呢。我就关了灯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她把水龙头开的特别大,我想是在她肯定是在报复我,我就说了她让开小声点。她就很冒火的和我吵起来了。这件事过后我觉得也没有什么,本来就是她不对,中午看见她在和寝室另一同学QQ聊天。看到她说“我才不像你那么容忍她!”我一看就知道在说我,从那天中午以后她们两个变得很好了,我心里特别不舒服,因为突然之间我感觉我是被孤立的人,它们两个以前关系不好的,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她们就成为好朋友了,心里很不平衡。 1.4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说话速度快,表达清楚,思维清晰,说到激动处流泪。 1.5诊断 1.5.1一般心理问题 1.5.2诊断依据

抑郁症案例报告

一例抑郁症案例报告 上海---华伟岑 摘要:17岁的初3男生由于长期莫名其妙的压抑痛苦,对一切了无兴趣,情绪极度低落,有自杀倾向,1年。通过咨询师的观察以及客观测量的异常分数,可以诊断本例是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根据本症和求助者的特点,采用认知疗法和兼用行为疗法进行解释、分析、治疗。经过多次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后,综合评估心理障碍基本恢复正常,效果明显。 一、一般资料 林峰男汉族辽宁省大连市未婚现年17岁初三学生 二、主诉 有莫名其妙的压抑痛苦,对一切无兴趣,情绪极度低落,有自杀念头,有1年多了。 三、个人陈述 “我都说不清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这种心理,应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具体算起来应该是从初一下学期开始,当时就觉得自己慢慢变得内向、不合群,不喜欢与人说话。渐渐地,我开始闲我个子矮小,不会踢球,也不会打篮球;经常不满别人的一些做法,比如同学的书堆放得乱七八糟;男同学下课打闹;老师懒散、不负责任的行为等细小事情;有什么不满的话又憋在心里,想说出来又思前顾后,最终还是不敢当着同学的面说出来。” 四、个人成长史 小学的时候,求助者是开朗、快乐的,天天高高兴兴,同学们都叫我‘开心果’,家里好孩子,学校好学生。但现在却变得十分抑郁,情绪总是很差,整天都提不起精神。感觉生活也很无聊,常常有莫名的压抑和痛苦。每当情绪低落的时候,总感到浑身不舒服,头昏昏沉沉的,虽然求助者极力去控制,但还是觉得浑身没劲,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有时候特别能吃,有时候又吃的很少,晚上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睡的不实。常常责备自己,一点点小事情就情绪低落,活得很累。在家里也总是和父母唱反调,容不得父母责备自己,常常默不作声地表示愤慨和抗议,虽然有时也理解爸妈的苦心,但却控制不了自己,经常伤害他们。初2一次考试求助者考全班倒数,还有一次老师

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

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 一、基本信息 1、答辩人信息 (咨询师),男,xxxx年出生,本科,xx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毕业,2008年参加工作,从事对于劳教人员的管理与教育工作,希望通过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学习和培训考试,提高对劳教人员心理问题的把握,学会可以运用心理咨询的专业技术,帮助劳教人员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实习期间,在老师的督导下,先后对1例来访者进行了4次心理咨询。 2、当事人信息 王某,男,30岁,江西人,初中文化,2001年随家人一起来到上海,曾经营过一家理发店,生意还可以,后来被朋友骗,就放弃了理发店生意。 家庭情况:母亲55岁,父亲于去年病故,享年58岁。哥哥,32岁,已婚,家里关系一般。 犯罪事实:2010年11月22日晚22时许,王某在上海市青浦区与一男子李某发生争执,王某事后不服,召集朋友朱某、刘某带上钢管欲找李某报复,后被巡逻治安发现,王某因寻衅滋事被处劳教一年。 3、主诉

王某称自从1月份调到现在服教的场所以来,已经将近8个月了,家里人就只在3月份来探望过一次,自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家人朋友前来看过他,一开始他认为他妈妈和哥哥肯定还会来看他,只是可能都比较忙,抽不出时间,所以他就耐心的等待,但是现在都过了这么久了,还没来,他开始怀疑是不是家里人已经抛弃他了,来访者最近总是觉得没劲,情绪比较低落,做事没精神,晚上也睡不好,吃饭也没什么胃口,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一个多星期。不知道接下来的改造生活将怎样度过。请心理咨询师给予帮助。 二、评估与诊断 1、初步心理测试结果 在第一次咨询时,对王某进行了心理测试,选择的测试为抑郁自评量表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粗分54份,标准分68分,提示存在抑郁倾向;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粗分45分,标准分56分,提示焦虑不明显。 2、当事人的主要问题 结合王某在面谈中的情况,王某主要问题为:因为自己被处劳教,家人又长时间未曾前来接见,王某开始怀疑家里人已经对他失去信心抛弃了他,且王某因为做生意被骗而导致生意失败,觉得这世上没有人好相信,只能靠自己,但自己又没用,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3、诊断 根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王某表现为一是认知偏差,倾向于消极的角度看待人和事;二是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沉默萎靡;三是对大多数事情表现出无所谓、不感兴趣的心态;四是失眠且食欲降低。王某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与抑郁症有类似之处,但又有区别,抑郁症的时间结点是两周,而王某现在是一周,即未达到时间标准,另一方面应从程度轻重上看,从是否造成社会功能受损这方面,来判断未达到抑郁症的标准,根据SDS测试结果及王某表现,可诊断为王某存在抑郁倾向。 三、简要分析 1、成因分析 综合来看,造成王某目前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大方面(见图1):

一例母女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母女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李某,女,16岁,高三学生,从小生长在澳大利亚,3岁时父母离异,8岁时母亲再 婚。近半年多来,与母亲关系紧张,常常因为一些事,母女之间发生争执、愤怒争吵、威胁等行为。出现争吵之后情绪不稳、焦虑、行为冲动、不能安心学习、情绪低落浮动较大、身体不适等症状。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并且母女之间水火不容、情感冷漠,心理痛苦6个多月。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运用认知疗法结合行为疗法及主客观分析进行心理咨询,取得令人满 意的效果。 [关键词] 情感、关系、沟通模式、文化 一、一般资料 1、一般情况: 李某,女,16岁,未婚,高三学生,在澳大利亚长大,父母为科学家,家庭经济状况较好。 2、个人成长史: 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略偏外向,特别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父母要求极严,甚至苛求。亲生父亲与母亲在她3岁时离异,母亲单独带到8岁,8年前与现在的父亲结婚直到现在。(父亲为英国人)。从小到大一直很乖,学习成绩非常好。 3、精神状态: 着装整洁,年貌相称,谈话中大都是对母亲的控诉与痛斥,情绪激动、气愤,情绪低落。知道与母亲生气并不好但当时不能克制并找不到宣泄方式感到痛苦,迫切希望治疗。 4、身体状态 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与同学交往良好。情绪激动时觉得胃部、身体不舒服,食欲降低。 5、社会功能: 与人交往较正常,学习状态不好但成绩影响不大。行为易冲动有些过头,甚至过激,但大部分仅仅限于与母亲关系上。 6、印象: 外表:很漂亮,在人群中很显眼、与众不同,典型东方人面孔。很有灵气的女孩。

表现:语速很快,领悟力很强,表情丰富。 性格:追求完美、自尊心强、嫉妒心强、自我为中心。 二、主诉: 与母亲冲突时很难控制情绪,气得要死,想尽办法气母亲,自己也非常气愤,情 绪久久平静不下来,情绪低落,无法宣泄6个多月,严重影响母女关系及正常学习和生活。 三、个人陈述: 认为妈妈对自己要求苛刻,经常讲道理,因为很小的事就教训自己,说自己这不对那不对,不许我这样那样(坐姿、卫生等要求都很苛刻),小时候只能忍着,乖乖听话,可现在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可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与尊重所以很逆反,我为什么要听他们的她说的并不都对。并不想与母亲的关系这样敏感,可因为一点小事都会大吵,克制不了,只有让妈妈越生气自己才舒服。想改变这样的相处模式,因为觉得很影响学习和心情尤其会觉得在家里会感到压力。可只有自己改变而父母不改变,对他们的方式和态度觉得很不平衡很委屈。哭述:“我很矛盾、很痛苦,医生您帮帮我”!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四、观察和他人反映: 周围的亲人朋友都说她性格比较外向,很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常常是第一名,很刻苦很聪明,有上进心,学习认真,有追求完美的倾向。家人介绍,在家发脾气时有过激行为如:骂人、摔东西甚至烧房子。 五、心理测验结果: (1)做SCL-90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显示:焦虑、抑郁指数超过正常范围,其它分值均为正常范围。 (2)EPQ测验结果:P-45,N-55,E-45。 六、诊断 1、诊断结果:严重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内容 1、一般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个人成长史、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社会功能、心理测验结果 2、主诉和个人陈述:包括问题发生发展过程,求助原因。 3、观察和他人反映:包括心理咨询师观察的结果和求助者亲友反映情况。 4、评估与诊断:包括心理状态的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 5、咨询目标的制定:包括具体目标、最终目标、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 6、咨询方案的制定:包括方法与原理、双方责任与义务、时间和费用等. 7、咨询过程:包括咨询阶段的划分,各阶段的任务与完成情况。 8、咨询效果评估:包括求助者自我评估及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和心理测验。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参考 一例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 摘要:本案例是一自卑心理的案例。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整理,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是因其认知上存在的错误观念“离婚女人形象不好”所至,主要症状表现为: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有明显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强烈的自卑感,导致心情压抑、苦闷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睡眠不良。该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有急切的求医欲望。根据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排除了精神病与神经症,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根据其心理问题的特征,采用针对此类问题最有针对性和效果的认知行为疗法。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了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咨询过程经过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确立,心理咨询,结束与巩固三个阶段。整个过程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手段,循序渐进地矫正不良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模式。经过四次的心理咨询后,根据求助者的自我评估和他人反映,心理测验结果,咨询师的评估:焦虑情绪缓解,自卑心理显著改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本案例成功运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有显著的效果。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刘某,女,36岁,某公司职员,会计,高中文化,离异,汉族,无宗教信仰,目前与父母同住一普通社区。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性格文静、内向,但在熟悉的人面前言语较多。在家排名最小,父母均为农民,上有一姐,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子女顺其自然管教,气氛宽松,促成求助者任性、固执,脾气急躁,姐姐平时也让其三分。幼时经常能主动与父母交流;曾听母亲说起一女邻居有婚外恋导致离婚,自此对离婚问题怀有负性想法,认为女人离婚不光彩。读初

抑郁症的案例分析

抑郁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摘要:本案是一例使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抑郁症治疗的个案。通过测查、搜集和整理来访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来访者的情况进行鉴别诊断,确定来访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与其协商制定治疗目标与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治疗过程中综合使用运动治疗、身心减压治疗、厌恶治疗等方法,初步消除抑郁情绪给来访者带来的负性情绪体验,将其消极思维模式转变为积极思维模式,重新塑造自己的人生,并使其初步形成自我成长的能力。经过多次心理咨询和治疗后,来访者基本恢复正常,效果明显,并协助其对治疗效果进行巩固。 关键词:抑郁焦虑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来访者女,38岁,身高1.6米,体重50公斤。已婚,育有一女。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在一家电子配件厂工作。 2、个人成长史 随父母长大,家庭环境良好。性格温顺,比较内向、敏感,做事追求完美,与同事、朋友的关系不错。 3、精神状态 情绪低落,意志减退,焦虑,烦躁,易怒。睡眠质量差,失眠,早醒,多梦。 4、身体状态 从小身体状况良好。最近感觉腰酸背痛,耳鸣,头脑发木,去医院检查,身体并未有异常状况。 5、社会功能 人际关系淡漠,不愿意与别人说话交往,能勉强维持正常的工作、生活。 6、心理测验结果

《SCL-90》总分170,其中躯体化因子分为2.17,强迫因子分为2.8,抑郁因子分为3.45,焦虑因子分为2.6. 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均超过临界值2分,阳性项目数大于43,可筛选阳性。 《SDS》总粗分72分,标准分90分,为重度抑郁。 《SAS》总粗分43分,标准分54分,为轻度焦虑。 二、来访者主诉 2010年底房屋拆迁,由于所有拆迁事宜均由丈夫的哥嫂处理,后来偶然得知哥嫂私自侵占了自己家几万块钱拆迁款,婆婆的4万块钱拆迁款也下里被哥嫂占用了,在房屋分配上也没有做到公平合理,并且哥嫂有钱后也不归还曾经借自己家的钱。未拆迁前,与婆婆、哥嫂的关系一直很好,尽心尽力照顾婆婆,帮助哥嫂照顾孩子,但现在自己的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内心觉得很不公平,心理极度失衡,对婆婆和哥嫂逐渐产生怨恨,总是纠结于这个问题,睡眠越来越差,逐渐失眠,依赖安眠药也不能很好地入睡,即使入睡,也容易多梦惊醒,情绪越来越低落,勉强能打起精神工作、照顾家庭和孩子。丈夫生性比较木讷,沉默寡言,与丈夫的互动不多,夫妻关系比较冷淡,内心孤单;以前与同事、朋友的关系很好,也比较开朗,经常会与同事朋友一起聚会聊天,现在变得不愿意说话,即使同事朋友找她聚会也打不起精神,周末不愿意外出,兴趣缺失。由于睡眠质量不好,失眠多梦,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导致自己精神萎靡不振,神经性耳鸣,觉得自己已经神经错乱,反映迟钝,大脑里会长恶性的东西,担心自己的寿命会缩短,会得老年痴呆症,偶尔的腰疼会让自己认为自己的内脏器官出现病变。既想去医院做全面的身体检查,又担心万一真的检查出自己所担心的问题怎么办,总是处于这种焦虑、烦恼的极度矛盾的心态中,更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后,就经常查阅与之有关的书籍资料,容易对号入座,担心自己走上自杀的道路。感觉自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既对婆婆、哥嫂满肚子意见,又不想把关系闹僵,勉强维持着表面的平和;既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又认为自己还有照顾年迈的母亲和抚育年幼的孩子的责任。其实自己内心很清楚自己的问题在哪儿,也知道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太大的障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抑郁症)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抑郁症) 案例一(2006.5. 二) 一般资料:某女,55岁,丧偶,病退,在儿子的劝说下前来咨询 案例介绍:35岁丧偶,性格刚强有主见,独自一人将儿子抚养成人,那时养成了喝酒的习惯,每天都要喝2两白酒,否则就觉得不舒服,喝醉后心情不好时就回听到别人在窗外议论自己“孤儿寡母”,看到墙壁上有一些狰狞的面孔,边说边哭。40多岁时患慢性肾炎和高血压,常年服药治疗,喝酒量有所减少,但一直未能戒除。近一年来情绪明显低落,不爱看电视也不爱出去串门,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家务也懒得打理,睡眠紊乱,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动作迟缓,做事常发呆,,犹豫不决,想什么事都觉得很困难。上个星期天见到了小孙子,喜出望外,逗孙子玩了会,说话量明显增加,孙子走后又回到了低落状态。最近时常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反复提到不想活了。家人很是担心,劝她来看看心理医生,在反复多次劝说下,来进行咨询。 单选:1、求助者“心情不好时就会听到别人在窗外议论自己”,这可能是( A )。 (A)评论性幻听 (B)感觉过敏 (C)猜疑心理 (D)关系妄想

单选:2、求助者“看到墙壁上有一些狰狞的面孔”,这可能是( B )。 (A)原始性幻视 (B)想象性幻视 (C)原发性妄想 (D)突发性妄想 单选:3、求助者的求医行为主要表现为( B )。 (A)主动求医 (B)被动求医 (C)家人强迫 (D)医生转介 多选:4、判断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的依据不包括( BC )。 (A)存在幻觉 (B)存在妄想 (C)有自知力 (D)被动就医 多选:5、求助者持续表现出的精神症状有( BD )。 (A)情感淡漠 (B)情感低落 (C)意志倒错 (D)意志减退 单选:6 、该案例的临床表现属于( A )。 (A)抑郁发作

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一例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摘要:本例是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一例焦虑情绪的个案进行咨询。通过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分析辩论,使求助者认识到非理性思维方式是导致其情绪困扰的根源,从而用理性思维方式代替非理性思维方式,使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基本上达到了咨询效果。经过咨询,提示了合理情绪疗法对焦虑情绪进行咨询与治疗是有效的。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李某,女,31 岁,身高 1.69 米,体重 67 公斤,汉族,未婚,职业为警察。 (二)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于 1986年出生,因母亲怀其时属于高龄产妇,因此足月后剖腹生产,虽获母乳不足,但发育正常。父亲为镇政府一名干部,母亲为电厂工人。在家排行第二,上有一哥哥,大其 8 岁。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感情和睦。幼年时期活泼开朗,能与同龄朋友相处。求助者 7 岁入学,学习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后顺利考入县城重点中学,寄宿在县城的哥哥家,哥哥和嫂子对其比较照顾,但求助者觉得不是很方便,就在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时,从哥哥家搬出,住到学校集体宿舍里。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回老家工作,孤身一人来到异地工作。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队伍。工作 9 年多,工作积极努力,但始终没有合适的恋爱对象。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原以为会对自己找对象有所帮助,可是还是毫无进展,眼看自己 30 多岁了,不免有些着急,所以情绪变得有些焦虑,伴有一些抑郁。来访者从未谈过恋爱,只是上学期间有一暗恋对象,但表白后却遭到拒绝。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焦虑,有轻微抑郁持续近 1 个月,入睡困难近半个月。 (二)个人陈述 求助者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可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却感觉不到快乐,反而觉得越来越孤独,无助。一想到自己都30 多岁了,还孤单一人,被人们称之为“剩女”,就难以入睡。求助者表示不想再这样下去了,觉得很痛苦,所以来寻求一些心理上的帮助。 (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焦虑情绪,失眠。 三、观察和他人反应 (一)一般印象 年貌相符,身材高大、体壮,衣着适时整洁,未化妆。言语流畅,眉头紧皱,面带愁容。 (二)精神状态 求助者感知觉、注意品质、思维状态未发现异常,但情绪低落,意志活动无明显增强或减退,焦虑以来一直都能坚持工作、学习,自知力存在,主动求治;人格相对完整和稳定,性格外向。

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针对一例自卑情绪问题的案例,采用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的方法。结果显示:来访者的自信心得以提高,同时人际关系明显得到改善,有效地提高了来访者对自身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满意感、幸福感。咨询效果良好,也表明了运用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的方法能够改善来访者的自卑情绪,提高来访者的自信心。 关键词:自卑情绪;认知疗法;行为训练 1.资料收集 一般资料 余某,女,20岁,未婚,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出生于云浮市一个农村家庭,家中三姐妹,自己是老小,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一般,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是家里唯一上大学的学生。 主诉 出现莫名的抑郁情绪,感到自卑、焦虑,持续一月。 个人陈述 觉得自己长得矮小不漂亮,所以从小玩伴较少,爸爸有时会打骂她们,所以自己从小性格温顺,但由于身体较弱,所以在家做事不多,妈妈对自己较为保护。自己是家里唯一上大学的学生,所以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很大,时常对自己说20岁的大学生啦,该懂事了,在家要求她有大学生的样子。自己也希望能够与众不同,出人头地。但由于之前一直没有做过太多事的缘故,自己一做起事情来,就遭到妈妈的批评,这让自己觉得压力很大,同时看到周围与自己同年龄的人都已为人妇,做起事来也有模有样的,更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回到学校,看看自己身边的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自己却没有一样技能可以拿得出手的,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而不敢表现自己,还担心自己用语不当无意中会得罪同学,所以和同学交流较少,不敢主动与他人讲话,老师上课提问紧张得说不出一句话,觉得很丢脸,由此更加自卑,觉得活了二十年的时间自己竟然什么都不会做。希望自己能够像别的同学那样开朗、自信,上课能自如的回答问题,能与更多的同学交往,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

大学生抑郁症自杀案例4篇

大学生抑郁症自杀案例 4 篇 篇一:关于女大学生抑郁症的案例分析 关于女大学生抑郁症的案例分析 摘要:抑郁症对每个家庭、对个人都具有摧毁性的力量,它使大量的人经受痛苦的折磨,对人们造成 的损失不可估量。当前一些大学生也正饱受抑郁症的痛苦,对抑郁症进行全面的认识,找到解决抑郁的方 法,才能够成功战胜它。关键词:女大学生抑郁症案例 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 世纪中叶,没有一种灾难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据近年来的统计, “大学新生中存有抑郁症状的比例为17%,大学生中有严重抑郁的占14.7%”。①抑郁症者容易想到死亡和自杀,抑郁是导致自杀率最高的心理疾病。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抑郁心理问题的研 究。 一、目前大学生尤其是有些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适 龄青年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已渐渐走出“天子骄子”和“栋梁之才”的神话,回归现实生活。同样,大学不再是梦想之旅,而是承载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此刻,成长的压力与动力并存,机遇与挑战 同在,个人成长与危机同生。危机在悄悄地走近每一个成长中的大学生,在危机中达到自我成长,是每个 大学生面临的任务。 大学生活是紧张的,社会期望高,心理压力大,学习负担重,竞争激烈,特别是感情问题得不到很好 的处理,常常使大学生的情绪处于紧张状态。一般认为,适度的、情绪性的负性情绪反常是正常的,如果 能处理得当,是不会对人的生活造成影响的;如果负性情绪的得不到合理的宣泄与调节,则会影响人的生 活、学习、工作,造成心理健康受损,甚至导致身体疾病。 大学生尤其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情绪不稳定的比例相当大,而且,从女大学生成长的文化背景与传统来 看,特别是在找工作等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女大学生始终扮演着“弱者”的角色形象。“女人是弱者”的观念既影响着社会对女性①张志安,刘慧芳.大学生抑郁心理的成因与疏导[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 的评价标准,更影响着女大学生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随着现代观念的不断渗透, 女大学生在选择生活方式、处理现实问题以及自我控制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状态,也引起了社会 上较多的关注和争论。笔者认为,女大学生的情商问题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状态,只有科学地了解、分 析这些问题,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一个女大学生的抑郁症案例 下面这个案例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小洁(化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 她的基本情况吧。小洁是我的一个师妹同时又是我的老乡,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个美丽而热情的女孩, 每次在学校遇见她,总是乐呵呵的与我说笑。但就是这样一个热情充满活力的女孩竟然走上了轻生的道路, 这几乎断送了她美丽的生命,刚听到这样震惊的消息,我心里特别的不平静,我决定尽我最大的努力来挽 救这个美丽的姑娘,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学了几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点粗浅 认识,我想尽我的所能来帮助她。于是我抽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她寝室看望她,她看到我后神情有点不自 然,并显出很忧郁的样子,但随着谈话内容的丰富化和轻松化,她脸上渐渐露出了一丝微笑,可能是身在 异乡的孤独,看到我犹如见到了亲人。随着我多次和她聊天,她渐渐也把我当成了朋友,还向我说出了许

一个抑郁症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转载点击数:89 更新时间:2010-10-15 一、求助者资料 1、求助者资料 (1)人口学资料:常XX,男,22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汉族。 (2)家庭状况:父亲常XX,46岁,高中文化,农民。母亲李XX,48岁,初中文化,农民。父母双双进城作小本生意,在城市没有住房,家庭经济状况很一般。兄妹二人,求助者排行老二。 (3)学习记录: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在班内拔尖。高中进入县重点高中,学习成绩不再名列前矛,在班内排名中等偏上。 (4)社会交际:仅限于亲戚同学。亲戚节假日偶有走动,与同学和睦相处,对学校活动能主动参加。 (5)兴趣爱好:看书,打篮球。 (6)自我描述:相貌帅气,性格内向腼腆,是个乖学生,从不惹是生非。小时候性格活泼,爱动爱玩。认为是这些心理问题使自己变得内向了。 (7)其他特点:想象力、表达力良好。 2 、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是足月顺产生育,自小因长相漂亮,学习成绩好,行为乖巧,常常受人夸奖,有一定优越感。在学校遵纪守规,认真响应教师指导,是名好学生。自小学到县重点高中都是是凭自己努力考上去的,没有让父母操过心,很为此自豪。家庭虽不很富裕,也是衣食无忧。家庭从无任何重大变故,虽说父母常外出打工,和姐姐一起接受叔叔的照顾,叔叔婶婶对自己很好,自觉内心没有什么缺失阴影。 3、精神状态 感知觉正常,注意力正常,记忆力良好,思维完整,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情绪表现与内心体验一致,(脸色赤红,低头不敢看咨询师,明显紧张)意志力完整,人格完整,具有相对稳定性。 4、身体状况 从1998年下半年至今,先是头痛,后来头昏,胃痛。一见人就脸红。

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各种心理障碍会严重影响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效率和人际交往,在对大 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发现以恐怖症来访的大学生较多,现通过恐怖症来访者心理咨询过程的个案观察,分析造成恐怖的原因,探讨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进行咨询、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恐怖症心理咨询提供借鉴。 问题: 某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聪明好学,性格内向,身体健康,人际关系一般。主诉:特别害怕鼠,无论看到实物还是看到模型、图片甚至听到别人提到 “鼠”字,她都会感到恐惧、紧张、心跳加快,躲避甚至逃跑。对于可能出现鼠的地方,尽量避往。但因学习需要,需常用鼠作实验,因对鼠的恐惧,导致其无法正常参加实验课,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由于对鼠的恐惧使其深感痛苦,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为了早摆脱困扰,前来咨询,寻求咨询师的帮助。 恐怖症也叫恐怖性神经症,是指患者对某种特定的物体、活动或处境产生持续的、紧张的、毫无道理的恐惧,恐惧发作时伴随植物神经系统症状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在相同场合下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以至极力回避所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影响其正常生活。在大学中,患有恐怖症的学生往往因为回避所恐惧的场所或情境,使其脱离集体活动,并被同学所不理解,逐渐产生自卑、孤僻的性格,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治疗,以防止症状逐渐加重,影响其今后的社会功能。造成来访者恐怖的主要原因: 过去恐怖的经历是导致恐惧心理的主要因素。在咨询过程中,通过观察法和谈 话法了解到来访者幼年时随母亲去农村亲戚家,在院内玩耍时,一只老鼠从她和母亲脚边溜过,母亲带她赶紧躲开,惊恐之余告诉她鼠是极其可怕的,可以传播鼠疫,一旦被其咬着,可能会死掉,所以一定要远离它。母亲的这一番话深深地印在

最新小学生抑郁类情绪问题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案背景 四年级学生熊××(女),其父亲长期在外地务工,很少回家,有一姐就读高二。而母亲独揽家中农活,对她的教育简单粗暴严厉,母子间的交流很少,家务上对她的安排和攀扯过多。 本学期以来, 该生情绪烦燥、焦虑;夜间在寝室常一人独坐床上数小时,并伴有哭泣;厌食,常连续几顿不进食;交谈、关心询问时拒不答语;上课低头、毫无兴趣;课外不理周边人,常一人独坐很久。 二、问题归因分析 个体心理因素:无助力孤独感,自己不被人所爱,所关心、感到孤独;绝望和无价值感,外界环境空虚和成长中压力而自学无力应付,产生绝望和自我否定情感。 家庭影响因素:一是父母对孩子缺少关心,孩子在家庭中长期缺乏爱的体验,就会经常处在紧张忧虑之中;二是父母给孩子过多压力,当压力超过孩子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个体即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随之而来是孩子对活动失去兴趣乃到对自我完全丧失信心。 三、辅导目标 1、具体目标:乐观地看待事物;微笑面对生活;发现并正视自己的优点;做一个自信有上进心的人;关注学习积极思考;合理安排自己的膳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乐于并善于与人交往;细心体会发现家人和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制定自己学习和生活目标。 2、最终目标:健康的心理情感认知水平;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如:正当正确的需要、广泛浓厚的爱好、稳定和谐的性格、具有责任感和成就感等);优良的个性心理素质(如:情绪稳定、意志坚定、自我概念良好、生活适应力和应变能力强、人际关系积极等) 3、近期目标:帮助个体:理清自己的的困扰,进行自我分析及改进;宣泄自己的情绪;认知改变自己旧有的偏激的看法和行为;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 4、长远目标: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情绪乐观稳定;具有一定的耐挫能力;客观评价自己、接受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能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积极良好的生活适应力和应变能力。 四、辅导方案 采用两类辅导方法:认知改变和行为训练。抑郁型心理原理告诉我们:抑郁者对周围的一切往往抱有消极的看法和认识, 消极的认识导致消极的情绪, 消极的情绪又导致对事物消极的认识.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最根本的就是从改变消极的认识入手,达到最终改变行为的目的;行为训练是通过表达情绪减轻强度、学会交往、学会表达、认识自我、计划安排学习生活。 五、辅导过程

临床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临床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学校学院:学号:摘要:学习心理问题,学校人际关系,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使我们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本案例由初中女学生展开,介绍了该生的问题原因、并介绍了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等来改善其学习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的过程和具体的指导方案,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评估。 一、基本资料: 女,16岁,文化初中, 家庭关系较好 二、来访者主诉及主要问题 她说自己曾因为数学成绩不好从而讨厌上数学课,甚至一上数学课就打不起精神,似乎数学课是自己的安眠药,然后自己曾经由于和学校的一些不当朋友一起打过架、发生过口角而被退学,重上学校(转学)后,一看数学头还是大,而且对数学的反感更为严重尽管她曾多次转学,但这件事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另外,她自己也说爸爸妈妈都太宠她了,甚至她要天上的星星爸妈都会给她,父母多数事情都为她

做好决定,导致她遇事不知怎么做,不过有些事她自己很懂得把握分寸,尤其是和男生在一起方面,也很自爱。 爸爸也为她选了两条路:一是直接工作,二是来这儿,她选择了来这重新思考一下,希望可以现在的状态可以改变,可以不那么痛苦的上学可以让自己摆脱父母的溺爱,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她是自愿来到这儿的。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她平时不太爱说话,特别是在集体的时候,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为人比较文静,但也极易受到周围朋友的影响,特别是在她觉得无聊的时候,可能会做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这些事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一些原则、底线她还是懂的分辨的。 四、心理评估和诊断 心理评估: 针对她的数学情况,我详细地和她交流了一下,结果发现在几何方面她还是不错的,但在代数方面比较欠缺,如她比较讨厌数字,也买了一些数学参考书,但有问题不敢问老师,主要是由于她本身对数学的厌恶或有心存偏见的倾向,导致了她学不好数学或静不下心来学数学。

抑郁症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抑郁症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基本情况: 姓名:小S 性别:男年龄: 14 性格特征:为孤僻、沉默,对什么都缺乏兴趣,随意性很强。 二、主要问题 1、学习成绩很差,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纯属应付。学习表现得很盲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他知道答案)。 2、自身的生活也很没有规律,生活懒散,自己的物品总是随意摆放。晚上就寝后,很难入睡(有时会到户外走动),起床却很早。 3、班级或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他从不主动参加,有时还有抵触、急躁的情绪。 4、没有朋友和要好的同学,通常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常常会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 5、经常会用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易走极端。对有些问题会越想越严重,甚至深陷其中,具有较严重的偏执性。 6、喜欢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翻看别人的物品。班级同学把他当小偷,总是躲的远远的,不愿和他交往。 三、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父母都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家庭收入不错。读初中以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其溺爱有加。初中以后,其父亲经常外出,难得回家,这种稳定的家庭成员关系被打破。经常单独和母亲生活在一起,逐渐变得不愿和父亲交流。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躲在某个角落看书或胡思乱想,上课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而他的几个哥哥、姐姐成绩一直都很好,他父母也经常以他们为例数落他,责怪他不争气,他慢慢变得话少了。 2、个人成长历程 小S身体状况一般,小学时成绩中等,无明显心理障碍。从中学开始,由于学习任务加重,他的学习开始成绩下滑,但这时尚能够坐在教室里听课,尽管注意力已不集中。作业能按时完成,但质量很低。 小S平时极少和老师、同学交往。当有同学惹他的时候,开始忍着,后来会想尽一切办法报复,把别人的好东西弄坏或偷偷的扔掉,和周围的人关系搞得很僵。 3、学校教育 小S原校是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不允许有学生影响学校教学的现象出现。学校大部分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王某,男,16岁,我校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下游,智力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案例分析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王某的父亲忙于生意,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在老师面前又要袒护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二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王某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一、个案基本资料: 1、个案基本情况: 张 XX ,学生,男, 汉 1987.1 生 2003.12 入学 ,初中文化,党员,重庆合川人 2、来访者的个人成长历史: 来访者在家中时候, 学习成绩一般比较调皮, 属于老师眼中的反面人物, 上课只要求不打扰 到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就可以, 总体比较活跃, 思维比较广阔, 对某些东西也能够提出 自己的独到意见和见解,可以说是个三难学生。 升入初中以后, 由于受到的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 甚至有犯罪的倾向, 后经过家里以及学校 甚至公安相关机关的帮助教育下, 终于被亲情感动, 但还是很不情愿的开始了新的生涯—— 入学当兵,在学校中,初来乍到的时候,玩兴不改,后经历了学校的锻炼以后,逐渐改变了 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变得成熟和干练, 并成为了骨干, 并且顺利的进入了士官队 伍,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调动到执勤学校, 表现的是很开朗活泼但是总是很担忧 的样子。 3、老师、领导反映: 该同志在工作、 生活、学习中都起到了积极带头的作用, 平时也看着比较外向开朗,不像是 有什么放不开的, 有时候比较夸大其词, 容易把一件小事扩大, 不停的用工作和与别人聊天 来掩盖什么,如果停下来的时候他会发愣!心事重重的样子。 本人多次表示没有什么, 在学 校上会尽职尽责,起到带头作用,但是怎么看都有什么事情隐瞒着我们。 4、同学陈述: 我们和他在一起很开心, 因为他会帮我们一起想事情, 并且常常带头作一些比较累、 的活。 而且和他在一起不会拘束和僵硬。 但是有时候还是经常会见他发呆。 么。 5、本人自述: “我个人没有什么, 该做的我都会好好的去做,请组织和老师、领导放心, 服的, 从小开始起我就是很独立的, 虽然家里面还有个姐姐, 但是她已经嫁出去了, 所以家 里面就只有两个老人在, 不过虽然都已经过了六十岁了, 但是他们的身体都还是可以的, 我 个人不是很担心。”在深一步的调查后,主诉把问题提出来了: “……主要是对家里人的担 心,因为离家远了, 姐姐出嫁后不能够经常回家照顾老人,而姐夫又很不争气,总想靠歪门 邪路赚大钱,劝他也没有效果,还和我姐吵打。感觉比较困扰,又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过 程已经很长时间了, 从我入学开始就一直这样, 有些时候明知道这样不对, 但是没有办法摆 脱,只好把时间都尽量花在了工作和生活中,但是只要有时间,我就会继续担心……” 二、评估与诊断 1、 对当事人进行了焦虑自评量表的量表测试 采用量表进行了大概十分钟左右的测试, 2、 测量结果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 SAS 实得标准分为中度焦虑。其主要症状是时常感到紧张、害怕和担 忧,睡眠质量差,并伴有发呆的行为。 3 评估分析与诊断: 从上述焦虑案例以及量表测试中可以看到, 当事人平时的表现是很好的, 这个出于好强的心 理,即有很强的自尊心,一心期望自己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都取得好的成绩,好强的性格 注定有强大的压力, 而家庭的影响应该是很深刻的, 从家庭情况看, 实际困难是不断的困扰 着他的,同时出于好胜的心理, 他不能够表现出自己的软弱, 必须把这一切都压在心底,他 就会找别的东西来寻求代替,减轻痛苦, 像夸大其词,工作起来不顾一切等等,都是为了好 强的性格,但是这种身体上的劳累始终不可能改变现实当中给他困扰的源头, 所以其实压力 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变,由于得不到很好的宣泄,压力的积累只会越来越深从而产生更多的 焦虑,这种恶性 循环只会导致当事人的焦虑日趋严重。其流程为: 压力源(家庭)一一形成压力一一形成表现(感到困扰、痛苦)一一防御机制和逃避机制启 动(不去想,努力开玩笑、工作等等)一一结果(对压力没有丝毫抵御作用)一一从头再一 次 压力并没有被他的错误防御机制减轻, 实际并没有改变压力的积累! 甚至形成了消极的自我 认知评价。心理上承受更多额外添加的压力,焦虑症状将会更加严重。 导致焦虑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 (一八个体原因: 比较脏 问他都说没有什 有困难会努力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