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在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的认识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在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的认识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在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的认识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在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的认识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在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的认识?

20世纪,社会主义已从理想变成现实,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开辟了人类社会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但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下面我就来谈谈对社会主义在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不寻常飞跃,注定了其发展道路的曲折性

1、从理论层面看

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生产最发达、工人人数最多的国家中产生的,而且是在几个最发达的国家中一起产生。东方落后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阶段,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是:欧洲革命取得了成功,落后国家完成了民主革命,同时,落后国家还要充分吸收资本主义已有的文明成果。但这些预言都没有实现,社会主义是在落后国家中首先实现的,而这些国家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不是充分吸收,而是自觉不自觉地拒绝。马克思还预言,社会主义的产生需要阶级力量的推动,无产阶级、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无产阶级革命是必然的途径。当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时,虽然有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做指导,但假如利用不好,就会成为束缚手脚的弱势,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许多的磨难和难题。

2、从实践层面看

其实,如何发展社会主义一直都在探索中。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为世界革命点燃了一个信号。他在特殊时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之后联系实际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包括征收粮食税、搞非国有化、恢复商业和扩大与资本主义的交往合作等。而到斯大林,则一改列宁的做法,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使苏联短期内取得了大进步,实现了与资本主义的抗衡。但这一模式过分重视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不注意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只注重中央集权;由于推行全盘集体化,使农业和农民受到很大的影响和伤害,又由于肃反扩大化,强调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就越尖锐,强化无产阶级专政,导致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的破坏。最可悲的是很多社会主义国家把这一模式当成唯一的途径加以学习,加以僵化。到了毛泽东,他提出“以苏为鉴戒,走自己的路。”但他较注重人的改造,间接地忽视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理想主义成分居多,一旦党内出现反对的声音,就认为是阶级斗争尖锐,就发动群众斗争。虽然如此,毛泽东的探索还是为中国奠定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一大批忠于马克思主义、坚信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干部,所留下的经验教训更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借鉴。

二、相对落后国家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和探索还处在初级阶段,注定了其发展道路的长期性和艰难性

苏联、东欧的演变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但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是社会主义的死亡。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从中吸取教训,跳出苏联模式,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新模式,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中国正是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由于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注定了探索和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1、邓小平正确定位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而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是在生产力还很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这种社会主义制度同马克思当年设想的在资本主义创造的发达生产力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要认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要经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特殊阶段。因此,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就在于他正确地定位了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才能到达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

2、邓小平在理论上创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关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只是根据他们的时代条件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但是,这些原则怎样贯彻,在什么条件下贯彻,怎样去创造这些条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应当赋予这些原则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实现形式。邓小平同志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忠实继承者和伟大开拓者,他的最大贡献就是正确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是邓小平理论的实践者,更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延续的关键者

在邓小平同志成功探索的基础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从新的实践出发,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体在经济上,提出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政治上,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文化上,提出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党的建设上,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强调这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

面对世界的趋势和中国的实际,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一定要全面正确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在改革开放中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真正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是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社会主义真正能够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是必须处理好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使社会主义真正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蓬塘中心小学 四年级第一单元学业测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10分 班级:____姓名:____成绩:____ 一,填空题:(20分)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五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与“千万”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 )和( )。 最左边的“7”在( )位上,表示7个(),最右边的7在( )位上,表示7个( )。 3.一个数由3个千万,4个十万,6个千和8个百组成,这个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 4.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万位,它是()位数,一个八位数的最高位是()位。 5.个、十、百、千、万……亿都是(),它们每相邻两个间的进率都是()。 6.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都是(),一个物体也没有,用()表示。 7.计算器上的( ))键。 8. 15 7654300≈16亿=() 9 750000≈1亿=()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一个数由3个千亿,6个百万组成,这个数是0000。() 2.[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大的自然数是。() 4.小明在读3040907这个数时,将每个“0”都读了出来。() 5.算盘上,用一个上珠表示1,一个下珠表示5。() 6.万级包含的计数单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面个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2.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等都是()。 , A.数位 B.位数 C.计数单位 3.一个数的千万位上的数是5,百位上的数是2,其他各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数写作( )。 A. C. 4.在82中间添()个0,这个数就读作八百万零二。 5.下面各数中,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近似值是60亿的数是( )。 四,比一比;(12分) 1./ ○里填上“>”“<”或者“=”。(6分) 2.在 98706○100910 42050○51002 ○5050000 490万○490000 二十四亿○00 98523米○10万米 3.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6分) 50500 500500 500050 5050 60050 5005 五,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16分) 1.】 2.先写出横线上的数,再把它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6分)

大数的认识思维拓展题

大数的认识思维训练题(一)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同学们先来热热身吧 1、从右边起第()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位;第() 位是百万位;亿位的右边一位是()位,左边一位是()位。 2、亿级的四个数位是( )位、( )位、( )位和( )位。 3、 500505000是一个()位数,最高位上的“5”表示()个(), 中间的“5”表示()个(),最后的“5”表示()个(),这个数读作()。 4、一个数的个位是3,千位是8,万位是5,百万位是2,其他各位上的数 都是零,这个数写作() 5、在6和9中间添()个零,这个数是六百万零九。 6、五万八千零四十写 作:( ) 7、由3个亿,5个百万,2个千和8个十组成的数写 作:( )。 读作:( )。 二、小试身手 1、12□780≈13万,□最大可填( ),最小 可填( ). 2、一个六位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30万,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3、一个数加2的和比最小的三位数多1,这个数是() 4、2000年全国总人口为1295330000人。按每人捐出1分钱计算,共可筹 集捐款()元,约()万元。 5、用2、4、 6、8和3个0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最大的七位数是()。最小的七位数是()。 6、26980四舍五入到百位是(),四舍五入 到千位是(),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

三、开动大脑、大显身手 1、一个九位数,千万位上是5,十万位是6,每相邻三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6,这个九位数是多少? 2、一个三位数,末尾添上一个0后,就比原来大1008,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3、三个数的末尾加上一个0后得到一个新数,两数之和为14080,这个数是多少? 4、5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15,这5个数中最小数是多少?最大数是多少/ 5.、用2、3、4、8、9和3个0八个数字,按要求写出八位数。 只能读一个零的最大的八位数。它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四舍五入到亿位是多少? 四、挑战奥数、实现自我 二进制计数法 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 对于十进制计数法中的自然数1、2、3、4、5、6、7、8、9.......在二进制中就依次为:1、10、11、100、101、110、111、1000、1001......

我眼中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机电工程学院 形势与政策课学期论文 论文题目:我眼中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学生姓名:王文龙 学号: 200948430111 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0901 指导教师:王晓宇 2010年 12 月 18 日

我眼中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国家,为什么能在60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新中国60华诞之际,人们的思索越来越清晰地汇聚成一个鲜明答案:新中国60年取得的一切成就,归根到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制度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精髓,又切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发展和进步,这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一些西方舆论认为,中国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正在颠覆西方的传统理论,探索“中国成功之谜”非常有意义。特别是2008年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一系列惊人表现,使许多外国政治家、学者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认为它“凸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不断扩散蔓延,中国以其独有的竞争力、高效率和适应性吸引着世人目光,许多人从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灾难中,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的重要贡献,深入研究中国经验成为当今世界新的热点。事实充分证明,在中国,除了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任何其他道路能够给中国带来这样的发展,能够改变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我们建立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完全合乎规律的正确选择。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得出的结论,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对于其他社会制度,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尤其在国家的一些重大事件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去年的抗震救灾、成功举办奥运会等等。 2008年全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高昂的斗志,积极的参与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奥运、贡献奥运。这种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这

重识偶然性和必然性

重识偶然性和必然性 重识偶然性和必然性 【英文标题】A Reunderstanding of Contingency and NecessityPENG Xin-wu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Chinese People's University,Beijing 100872,China) 【作者】彭新武 【作者简介】彭新武(1968),男,甘肃漳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从伊壁鸠鲁到马克思,从达尔文到恩格斯、莫诺,他们在承认偶然性的本体论地位上,是与现代科学精神相一致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这对范畴并不具有同等地位,偶然性是一种绝对的存在,而必然性则是相对的。二者是多元的辩证统一: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二者是同一事件在不同存在层次上状态属性即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统一;在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二者是一般和特殊、具体和抽象的辩证统一;二者相互联结,相互转化,辩证统一于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历史进程。 【英文摘要】When recognizing the ontology of contingency,scholars of many fields ranging from Epikouros to Marx,from Darwin to Engels.Mono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odern scientific spirit.The two categories of contingency and necessity are not of equal status.Contingency is an absolute existence while necessity is relative.The two are of pluralistic dialectical unity.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ings,contingency and necessity are the attributes on different existential level of the same thing,i.e.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realityand possibility.In man's activ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contingency and necessity are of dialectical unity between the general and the particular,the concrete and the abstract.The two combine with each other and change to each other,which form a dialectical unity in the

《大数的认识》单元测试题

《大数的认识》 姓名:________ 班别: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 1、6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位。 2、一百万里面有()个十万;一亿里面有()个一百万。 3、在这个数中,从左往右数,第一个8表示8个(),第二个8 表示(),第三个8表示()。 4、一个数,千万位上是9,百位上是6,其余数位上是最小的自然 数,这个数写作(),读作()。 5、和399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6、由7个百万、6个万、3个千、9个十组成的数,写作 (),四舍五入约等于()万。 7、自然数的个数是(),最小的自然数是()。 8、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万00=()亿 995000≈()万78≈()亿 9、00读作(),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等于()。 二、判断题。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2、亿位右边的一位是十亿位,左边的一位是千万位。() 3、读数与写数的时候,都应该从最高级开始。() 4、比800万多一万的数是810万。() 5、七亿零三十写作0。() 三、选择题。 1、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每()位为一级。 A、3 B、4 C、5 2、下面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5000500 B、 C、 3、七十万零二十写作()。 A、700020 B、 C、7000200 4、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A、千万 B、亿 C、十亿 5、在5和6中间添( )个0,这个数变成了“五十亿零六”。 A、6 B、7 C、8 四、先分级,再读数。 0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数的认识主题单元设计及思维导图

《大数的认识》主题单元设计及思维导图主题单元标题大数的认识 作者姓名所属单位小学联系地址小学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上册 所需时间8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 (对主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本单元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并穿插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和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运用计算器计算等知识点,并设计了一个综合应用:一亿有多大。 在本单元主题中,我打算打破教材的顺序,设计成四个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专题一:大数的认识。通过从生活中收集感受大数,联系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旧知,运用学习方法解决问题。专题二:数的产生。通过认识了解数的产生过程,理解自然数的概念。专题三:计算工具的认识及使用。通过观察和活动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感受计算器的方便、快捷。专题四:一亿有多大。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一亿这个数有多大。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本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讲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活动等学习方式,获得读数、写数和改写的方法和技巧。 2.树立在活动中主动探究的意识,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3.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的活动,初步体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认数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数感。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对应课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3.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并会使用计算器。 4.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怎样读写数,怎样改写成以万、亿做单位的数? 2.数是怎样产生的? 3.计算工具有哪些?怎样正确使用计算器? 4.一亿有多大? 专题划分1.大数的认识 2.数的产生 3.计算工具的认识及计算器的使用 4.一亿有多大 专题一大数的认识所需课时3课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摘要:从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等多各方面详细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发展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事实证明,中国大陆这三十年来追赶世界先进国家的速度是惊人的,中国的政治制度在效率上打败了西方所有的民主国家。效率是所有政治制度评比的综合指标,效率更高的政治制度就是一个更优越的制度。而高效的政治制度必将为社会其他方面如经济、科技的发展提供更加优异的环境。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个老话题。曾经一个时期,提起这个话题,我们似乎“理直气不壮”,因为我国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发展差距比较大,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能从理论上阐释,还得到实践的充分印证;不仅中国人民深切感受到这种制度的优越性,而且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国家,为什么能在60多年之内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索越来越清晰地汇聚成一个鲜明答案:新中国60年取得的一切成就,归根到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究竟“优”在哪里呢? 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比如,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反应迅速,果断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

论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论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浅析中国近代史(1911-1921) 第一节辛亥革命的“侥幸” 在奔腾不息的人类历史长河中,20世纪是空前伟大的世纪,是变化的世纪。在这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观念更新、政治动荡以及革命和战争的变幻风云,与中古世界崩溃近代世界形成过程中所曾经历过的巨大变化相比,更加广泛、更加深刻,也更加伟大。正是这涉及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使人类社会告别近代时期,进入现代世界。① 而在世界的东方,小国寡民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顺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自上而下的改革使其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后逐渐带上了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色,这也使得其必须通过军事侵略实现资本主义更进一步的发展。显然,老气横陈的中国是日本最合适的战略目标。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的战略野心从幕后走向了前台,也正是这两次战争中日本人的胜利,是中国人逐渐意识到革命的必要性——对于先进的知识分子而言,清政府无疑是直接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腐朽之物”。 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从黄花岗起义到辛亥革命,每一场群众运动的爆发无疑都在摧毁清政府本已风雨飘摇的统治基础。辛亥革命本身就兼具了历史的必然与偶然。以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来看,辛亥革命的爆发是由风险性的,其政治上的胜利可以说是带有侥幸成分的。在一个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并不算很出色且饱受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摧残的国度,要想通过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推翻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其难度可想而知。 从以往的历史结论来看,四川的保路运动无疑对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也有人认为正是因为保路运动这一“突发事件”导致了辛亥革命得以在武昌首先进行。然而保路运动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 清政府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一方面与列强的侵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清廷本身的挥霍无度有关。恰如亚当·斯密所言,“就尊严一点而言,一国君主君临于其臣庶,比之共和国元首对于其同胞市民,更要高不可攀,望尘莫及;所以为要维持这较高的尊严,势必要较大的费用。总督或市长的官邸,自然是不能与国王宫廷,比其华丽的。”②这也是人民急于推翻清政府的重要原因,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列强的侵略。慈禧的纸醉金迷不仅葬送了北洋水师,更让中国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趋尖锐。而清政府自身无力填补国库的空虚,只好“先把猪养肥,再杀猪吃肉”了,所以铁路民营化到铁路国有化的政策转变,催生了保路运动,而群众高涨的革命热情,又使清政府不得不紧急抽调湖北新军,诚如后人所做结论,湖北的兵力空虚是武昌起义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而保路运动所暴露出的清政府的持续腐朽又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增添了必要性。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将“辛亥革命”定义为1900年到1911年之间爆发的所有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总称。在这个维度上,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但辛亥革命的胜利却是历史的偶然。就当时国内的发展状况来看,汉口并非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当然,如果以GDP之类的指标来衡量,汉口的经济总量的确是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至于作为湖北省府所在的武昌,其政治氛围也并不算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然而,恰恰是因为突发事件提前进行的武昌起义,最终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形式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形态。这应当是历史的偶然 史学界都认为清朝的覆灭是大势所趋,不过这并不能印证辛亥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完整版)大数的认识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

大数的认识单元测试卷(2) 一、我来填一填(共30分,每空1分.) 1.(2分)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_________,第九位是_________. 2.(8分)万级的计数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级的数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70050000是_________位数,最高位是_________位,7表示_________,5表示_________.4.(2分)比最大的八位数多1的数是_________,比最小的八位数少1的数是_________. 5.(4分)在横线里填上“>”或“<”. 99109_________157600 777000_________78万 100110_________999999 2662531_________2662513. 6.(4分)6200000=_________万 900000000=_________万 995900≈_________万 249999000≈_________万. 7.(2分)34□780≈35万,□里最大可填_________,最小可填_________. 8.(4分)有一个数,它的亿位和万位上的数字都是7,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0. (1)这个数写作_________; (2)这个数读作_________; (3)这个数是_________位数,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_________. 二、我来评一评(共10分,每题2分.) 9.(2分)40803069的三个0都在中间,所以都要读出来._________.(判断对错) 10.(2分)100000﹣1<99999+1_________.(判断对错) 11.(2分)149900000≈1亿._________.(判断对错) 12.(2分)在数位顺序表中,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_________.(判断对错) 13.(2分)最小的九位数与最大的八位数相差是1._________.(判断对错) 三、我来选(共10分,每题2分.) 14.(2分)下面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507043 B.500743 C.507034 15.(2分)个、十、百、千、万…是() A.计数法B.数位名称C.计数单位

大数的认识思维导图

大数的认识思维导图 大数的认识,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共分约12课时的教学任务,继接三年所学大数的知识为基础,以计数器为学具,以计数器为拓展的大数的初步学习,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的读写及生活中的运用,并能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大数的认识思维导图把学习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的认识。 教学重点是对“亿以内的数”的准确读数或写书,难点是“亿以内的数”中“0”的读与不读,写与不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数的认识思维导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的存在。首先通过让学生自由汇报收集到的信息,及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数的存在,进一步扩充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并且相信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十进关系、数的组成等知识时,采取让学生自学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由于已经有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所以对于数位、十进关系和数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很快就掌握了。对于“数级”和“计数单位”这两个新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也很快理解了。在此环节的教学,教师只起到了一个帮助学生梳理新知的角色及向学生介绍国际上的“三位分级法”。教学中充分应用计数器的规律性,让学生快速准确记忆计数器从右向左的依次数位,通过拍手游戏、闭眼空间形象记忆法,使学生掌握相邻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结论。同时牢牢把握亿以内数“四个一分级,读几就写几,缺位用零补,读数从高向低位”。“四舍五入”更好掌握,题目规定近似那个位,采取“四舍五入”法,看此数位满“5”进位,不足“5”时,后面的数位全部近似为“0”计数时,带单位可省去该数位后面的“0”,再写上单位。利用大数的认识思维导图采取四个分层来授课: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1.“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公正、更公平、更先进、更科学的社会制度”。2.社会主人与社会公仆的区分,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分权原则。 就目前来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制度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精髓,又切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大解放 :新中国60年,是经济建设硕果累累的60年。中国不仅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还创造性地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既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又注重加强宏观调控,为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证。经过60年奋斗,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30万亿元,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当国际金融危机迎面袭来,中国的果断决策和政策效应,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许多外国政治家、学者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快了政治文明建设进程: 新中国60年,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60年。中国从实际出发,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这套制度同时借鉴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面对举世震惊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国展现出的紧急应变能力、动员能力和众志成城的集体意志,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和巨大威力。许多国外学者由衷地赞叹:“中国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的力量投入,这是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激发了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新中国60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60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致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60年来,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不断缩小,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强,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在85后添加()个0,这个数就是八千五百万 A. 4 B. 5 C. 6 D. 7 2.在“19□789≈19万”中,□里最大可填()。 A. 5 B. 4 C. 9 3.下面各数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A. 30700080000 B. 5008500 C. 4009050 4.下面数学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 5000000≈500万 B. 284999≈29万 C. 307709<307900 D. 900000001=9亿5.在85后面添()个0,这个数是八千五百万。 A. 4 B. 5 C. 6 D. 7 6.一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6克。照这样推算,1000枚1元硬币大约重6千克,100万枚1元硬币大约重()。 A. 600千克 B. 6吨 C. 60吨 D. 600吨7.13□0000000≈13亿,□里最大可填() A. 1 B. 2 C. 3 D. 4 8.下面各数,()一个零也不读。 A. 30047000 B. 34007000 C. 3400070 9.下面哪个数与100万最接近()。 A. 99万 B. 1001000 C. 1000001 10.由6个百万,3个万和2个千组成的数是()。 A. 6302000 B. 6032000 C. 6320000 D. 6030200 11.在3和7中间加()个0,这个数读作三十亿零七。 A. 9 B. 8 C. 7 12.下面各数只读一个零的是()。 A. 3070008000 B. 5008500 C. 4009050 D. 1095002 二、填空题 13.横线上最大能填几?请把数填在横线上。 7________953≈8万5________1999008≈5亿 14.7064000是由7个________,6个________和4个________组成的。这个数读作________。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________万。 15.最大的四位数是________,比它大1的数是________;最小的八位数是________。比它小1的数是________。 16.比最小的八位数少1的数是________,比最大的六位数多1的数是________。17.把18860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________。 18.在横线上填上“>”、“<”或“=”。 9990000________10000000 30560000________3056万 140×5________150×4 30090700________30900007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浅谈我国扶贫成就所体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高中政治课本里有提到:社会主义制度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的 从“公有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的制度,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这样的制度必然会对扶贫工作起到强有力的支持。 首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实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在扶贫工作中,工作在各个岗位的人大代表们,通过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和需求,在提案中向国家反映真实的国民生活境况,并提供自己认为切实可行的措施,使政府能更好地了解帮助贫民拜托贫困。 其次,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我们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点可以有效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使人们的劳动合法权益得到保证。在农村的很多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家里只有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家中的耕地无力使用。在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下,这些家庭就可以将土地租给农业公司、政府或者别的有富余劳动力的家庭从而获得租金。这种方式使家庭收入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对扶贫起到了作用。

第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人们进行生产建设。国家将扶贫任务分配到各级政府,并以扶贫成果作为官员考核的标准之一,用强制性的手段促使各级政府深入贫民,切实为贫民利益着想,采取各种措施来扶贫。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提高物资的调配效率。国家能够有能力进行各地的物资调配,避免不必要的内部壁垒,不会像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各种复杂关系间的推诿扯皮可能导致物资的分配迟迟不能落实,从而降低了扶贫的效率。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绝不能容忍资本主义社会里出现的少数人掌握着国家的大部分财富,甚至左右政局的现象。正是因为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是共同富裕,尽管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富裕,但先富起来的人有义务帮助还没有富起来的人,并且回馈社会。社会主义就是要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就是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要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维护社会稳定。这些都是只关心少部分资产阶级利益的腐朽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不能比的。

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

关于必然与偶然的问题。偶然性是真的存在还是由于未知?如果事物的内在运行遵循着必然的规律,那么从最初的存在开始,之后的一切就都是必然确定的了,人们总倾向于喜欢确定,确定就心安,否则就忧虑不堪。偶然是一种未知、不确定的状态,它会降低人们从事相应行为的有效性。事实上,自然是全知的,未知只是对于自然中的存在物而言,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正在迈向与自然等价的全知状态,尽管不断地有人宣称要征服自然,且不说人类在物质力量方面面对自然时可以忽略不计,在认知领域虽然比力量上要强些,但仍然不及九牛一毛,离全知状态还长路漫漫。一般情况下,知即确定,确定却可以不必知,知更多的是直观的外在的,确定更多的是间接(需要判定)的内在的,知和确定不能等同,它们涉及不同的范畴,。对于自然本身而言,自然是知道一切确定一切,这是对于自然的客观性,即自然那里没有偶然性;对于人类来说,知道的少,确定的也少,偶然性就经常能够遇到,当人们知道的少,把握又少时,事实上结果已经确定,只不过人类无从得知。自然的意志化——神,自然即一切客观存在,一切事物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关于这一切事物的一切信息的客观存在,那么会否有一种客观存在恰好知晓这一切信息呢?这一切的呈现都在自然,自然即一切,自然知道一切,到现在为止还都只是一种客观的呈现,当人参与进来时,人便以人的角度看待自然,应该有一种存在,不仅知道一切,还能够控制一切、决定一切,即这种存在在全知的情况下还有自由意志,于是神便诞生了,这种存在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或者说实证和伪证目前为止都不具有决定性,人和自然的结合形成了神,神那里只有必然,没有偶然,这既反映了人类对必然性的终极追求,也反映了人类认知水平的相对有限性。偶然性是唯心的,必然性是唯物的,相同条件下必然产生相同结果,这是必然的,不能,也就是出现了偶然性的结果,那是人不能或没有做到真正的条件完全相同,这是以社会世界是在确定的规律支配下运行为前提得出的结果,当不是这个前提时,那就是混乱无序一片,确定性的依据荡然无存,经验也就不复存在,现实世界是与第一种假设更为符合,于是便得出结论,最初的“1”确定了之后的所有“1”,即必然性是确定的,必然的永恒的不变的,必然性中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偶然性只是相对于人而存在的,在人这里,能够控制所有主要条件的情况下才有必然性,除此之外,必然性中必有皆有偶然性。

(典型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典型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 析) 一、选择题 1.在67后面添()个0,这个数是六千七百万。 A. 4 B. 5 C. 6 D. 7 2.在85后添加()个0,这个数就是八千五百万 A. 4 B. 5 C. 6 D. 7 3.在3和300之间添上()个0,就读作三亿零三百。 A. 4 B. 5 C. 6 4.下列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 6008008 B. 36007000 C. 12050043200 5.下列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 808008 B. 800808 C. 88800 D. 8000080 6.今年国庆节,永定土楼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394300人次,这个数中的两个“3”分别表示()。 A. 3个十万和3个百 B. 3个百万和3个百 C. 3个十万和3个千 D. 3个百万和3个千 7.一个数由9个百万和67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A. 9067000 B. 9006700 C. 9000067 8.2016年广州国际马拉松赛全部项目报名人数首次达到107417人,创下了广马历年报名人数新高,把横线的数据,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正确的是() A. 10万 B. 11万 C. 107万 9.关于式子37□1698<3756361,□里最大能填() A. 6 B. 5 C. 4 10.下列各数中,比78万小的数是()。 A. 784500 B. 7709000 C. 7798090 D. 78455 11.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A. 600606 B. 66600 C. 600600 12.一个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后近似数是3000,这个数最小是()。 A. 2900 B. 3001 C. 2451 二、填空题 13.一个数由6个百亿、5个十万和8个千组成,这个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 14.最大的四位数是________,比它大1的数是________;最小的八位数是________。比它小1的数是________。 15.一座城市的人口数是744250人,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人。 16.79□0269098四舍五入到亿位的近似数是80亿,那么□里最大能填________,最小能填________。 17.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思维导图

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主题单元设计及思维导图主题单元标题大数的认识 作者姓名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上册 所需时间8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 (对主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本单元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并穿插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和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运用计算器计算等知识点,并设计了一个综合应用:一亿有多大。 在本单元主题中,我打算打破教材的顺序,设计成四个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专题一:大数的认识。通过从生活中收集感受大数,联系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旧知,运用学习方法解决问题。专题二:数的产生。通过认识了解数的产生过程,理解自然数的概念。专题三:计算工具的认识及使用。通过观察和活动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感受计算器的方便、快捷。专题四:一亿有多大。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一亿这个数有多大。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本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讲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活动等学习方式,获得读数、写数和改写的方法和技巧。 2.树立在活动中主动探究的意识,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3.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的活动,初步体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认数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数感。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对应课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3.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并会使用计算器。 4.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2017考研政治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必然性和偶然性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必然 性和偶然性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我们在考研政治中讲到了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即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下面为大家讲解必然性和偶然性这对范畴。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实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唯物辩证法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对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认识,我们可以结合唯物史观中历史人物这个知识点来理解,历史人物的出现或者说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知识点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关系的一个最好例证。 所谓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任务。在历史人物中,对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杰出人物。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杰出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每一时代一定会出现自己的杰出人物,这是必然的;但杰出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出现,由谁来担当杰出人物,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大数的认识》 姓名:________ 班别: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08879856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位。 2、一百万里面有()个十万;一亿里面有()个一百万。 3、在80528580这个数中,从左往右数,第一个8表示8个(),第二个8表 示(),第三个8表示()。 4、一个数,千万位上是9,百位上是6,其余数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写 作(),读作()。 5、和399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6、在算盘上,上方一颗珠子代表(),下方一颗珠子代表()。 7、由7个百万、6个万、3个千、9个十组成的数,写作(),四 舍五入约等于()万。 8、自然数的个数是(),最小的自然数是()。 9、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89000000=()万 5000000000=()亿 995000≈()万 7421305678≈()亿 10、4265480000读作(),写成用“万”做单位的 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等于()。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2、亿位右边的一位是十亿位,左边的一位是千万位。() 3、读数与写数的时候,都应该从最高级开始。() 4、比800万多一万的数是810万。() 5、七亿零三十写作700000030。()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每()位为一级。 A、3 B、4 C、5 2、下面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5000500 B、50050000 C、50005000 3、七十万零二十写作()。 A、700020 B、70000020 C、7000200 4、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A、千万 B、亿 C、十亿 5、在5和6中间添( )个0,这个数变成了“五十亿零六”。 A、6 B、7 C、8 四、先分级,在读数。(每题3分,共15分) 603000700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