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八项实践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八项实践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八项实践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八项实践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八项实践德鲁克一生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共发表文章38篇,其中7篇获“麦肯锡奖”。这是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辛勤耕耘而创造的管理界的“吉尼斯”纪录,希望后来的“大师们”能打破这个纪录。1950年,德鲁克第一次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文章,时年41岁。2004年7月,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高效经理人为何高效》(What Makes an Effective Executive)一文,时年95岁,该文使他第7次获得“麦肯锡奖”。“麦肯锡奖”是用来表彰那些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最佳文章的作者。

管理者为什么要卓有成效?现代社会是组织的社会,我们赖以生存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由相关的组织所提供的。因此,我们生活的质量依赖于这些组织的管理质量。而管理的质量是由管理者的成效所决定的。卓有成效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2002年,德鲁克在给中国管理者致辞中说:“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德鲁克坚信:卓有成效的管理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从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到2004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高效经理人为何高效》,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信念,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一生如此地关心管理者的成效。

《高效经理人为何高效》一文超越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该文不但涵盖了该书中提出的五个技能,而且这八个实践提出的顺序体现了德鲁克晚年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

这八项实践是他65年管理咨询实践的结晶,也是他作为独立实践者的心路历程。他在文章中引用的实例都是他的客户,从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通用汽车的阿尔弗雷德?斯隆到纽约的红衣主教弗朗西斯?斯佩尔曼。

这八项实践是:

他们会问:“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

他们会问:“什么事情是符合企业利益的?”

他们制定行动计划。

他们承担起决策的责任。

他们承担起沟通的责任。

他们更专注于机会而不是问题。

他们召开富有成效的会议。

他们在思考和说话时习惯用“我们”而非“我”。

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

管理者问正确的问题是卓有成效的必要条件。什么是正确的问题?在《高效经理人为何高效》一文中,“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就是正确的问题。只有在提出“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这个关键问题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才能确定哪些属于优先要务。对于CEO而言,第一要务是重新定义公司的使命,以回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杰克?韦尔奇每隔5年就会自问:“现在,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每一次,他都确定了优先要务。

对“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和如何确定优先要务,我也有切身的体会。2000年,在美国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学习时,我在结业论文中,列举了七八项我回国后要做的工作。虽然,德鲁克给我论文的成绩

是“优”,但是,他给我论文的批语是:“你要做的工作太多了,太多了,你的优先要务是什么?”他的问题真是醍醐灌顶。根据他的追问,我首先将德鲁克管理课程的录像带研制成标准的课程,然后把课程推向市场,这些课程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什么事情是符合企业利益的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问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事情是符合企业利益的?”为什么把企业的利益作为判断的标准?管理是一种职业。像其他职业人士,如医生或律师一样,职业经理人也有“客户”:企业。对客户负责任是“职业化”的特征。

制定行动计划

管理者是实干家,他们的任务就是执行。计划是一个思考的工具。思考为了取得将来的结果现在应该干什么。计划的最终结果并不是信息,而是工作。光有计划没有行动,就是徒劳。管理者要通过提出以下问题来确定未来的成果:“在未来18个月到2年的时间里,企业期望我做出哪些贡献?我要致力取得什么成果?什么时间取得这些成果?” 据此,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最需要的领域上,然后就马上开始干。

承担决策责任

只有人们了解以下信息,决策才算制定了:

谁对决策的执行负责。

最后期限。

哪些人会受到决策的影响;这些人必须知道、理解和赞成(至少不会强烈反对)这个决策。

必须把决策通报给那些人,即使决策对他们并无直接影响。

美国NASA曾设计和生产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还没有到运行的轨道就起火爆炸了。原因是一组人设计用公制,而另一组人设计用英制。这就是组织面对的现实:个人智商为138,而组织的智商却不到60。

承担沟通的责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通过提出以下问题来承担沟通的责任:“我工?中需要什么信息?应向谁索取?用什么方式得到?应什么时候得到?我应该给其他人什么信息?用什么方式传递?应该什么时候给他们?”这7个问题也是德鲁克在“基于信息的组织”这门课程让我撰写论文回答的问题。学习德鲁克管理思想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将他提出的方法付诸实践。我建议每一位管理者,你和你的管理团队都分别从自己的角度以书面的形式回答以上7个问题,然后再坐在一起彼此交流,你们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专注于机会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专注于机会而非问题。专注于机会有两个关键的

步骤,第一步,我们应当从德鲁克提出寻找机会的7个窗口去审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变化。这7个窗口分别是:意外的成功或意外的失败;不协调;程序的需要;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认知的变化;新知识或新技术。把变化视做机会。第二步就是把最优秀的人员与最佳的机会进行匹配。日本丰田公司成功推出雷克萨斯汽车就是这方面的经典案例。日本丰田总工程师铃木一郎亲自挂帅,成功地将雷克萨斯打入美国市场,现在雷克萨斯是美国市场上最畅销的豪华车。

提高会议成效

召开高效会议的关键除了要事先确定会议的类型外,因为不同类型的会议有不同形式的准备工作,更为重要的是会后的跟进和落实。掌管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长达35年的斯隆就是会议跟进的高手。他每次会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每位与会者写一份简短的备忘录。这份备忘录的内容包括,会议讨论的议题和结论,会议决定的工作任务和完成这些工作的人员,以及完成的最后期限。斯隆就是通过这些备忘录把自己打造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以“我们”来思考和说话

不要以“我”来思考或者说话,而以“我们”来思考和说话。管理是一种团队工作,一个人再强,也无法完成团队的工作。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工作不是提供能量,而是释放他人的能量。对结果负责是卓有成效管理者的责任所在。

人与制度并重

《高效经理人为何高效》一文主要论述了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八个实践。在管理方面,德鲁克一生都在强调两件事:第一,管理是实践;第二,管理者要卓有成效。为此,1954年德鲁克出版了标志着现代管理学诞生的《管理的实践》一书。1966年德鲁克出版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这样解释他的这两本书的作用:“回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年代,从那时起就有了相互平行而又彼此独立的两种治理方式。一种是立宪主义:政治(或组织)的治理必须建立在一个清晰的结构之

上。这种结构最重要的是使权力交接井然有序和避免暴政。另一种方式则在政治思想史上被称为‘君主教育’—最为要紧的是统治者的品格和道德准则。我们一直都很清楚,这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实际上,我的著作可以纳入这两个范畴之中(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基本上就是立宪主义,而1966年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则秉承了‘君主教育’的传统)。”

因此,这就需要管理者有高尚的品格和道德准则。《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通篇讲的都是论高管人员的修养,它已成为美国企业界家喻户晓的一本书。甚至1998年我在美国一家大公司总部办公楼里还看到了一个卓有成效管理者的雕像,这座雕像是在时刻提示管理者要做到卓有成效。

《管理的实践》是一本非常结构化的管理著作,它涉及了一系列企业制度的安排,我们可以把《管理的实践》比喻为企业的宪法。《管理的实践》讲的是“机制”的设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讲的是“人”的修养。管理者只有坚持以绩效为导向,以道德为基础和基本原则,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处于不败之地。因为,管理者的素质与绩效是企业唯一能拥有的有效优势。

五菱集团是如何实践德鲁克的

多年来,五菱的高层管理者系统学习和实践着德鲁克管理思想,许多重大的企业决策都以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作为行动的指南。

2002年6月,五菱集团领导班子面对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在思考“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以及这些事情“是否符合企业的利益”后,组建了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退出了对汽车整车企业—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同时进入与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这两个国内国际大集团的三方合作联盟。2007年,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量55万台,销售收入175亿元,同行业市场占有率43%,五菱集团销售收入66亿元,是2002年合资前的4 倍。

完成三方合资后的五菱集团要思考的问题是:“谁是我们的客

户”和“客户认知的价值是什么”。

找准客户:一开始,五菱集团曾天真地认为自己与上汽通用五菱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因为产权纽带、产品纽带、感情纽带把他们连接在一起。于是理所当然地以“母公司的身份”,与上汽通用五菱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但是市场化的运作,把曾经并肩浴血奋战的兄弟关系,一下子当成了顾客与供应商的关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更痛苦的是,五菱集团习惯了以内部计划的方式,来组织内部管理活动。五菱集团对上汽通用五菱的市场化行为,如产品价格、质量要求、准时性供货以及批评,当成了不可接受的行为。五菱集团如果仍然以内部供应商的定位,按内部计划方式来应对上汽通用五菱的发展,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上汽通用五菱的市场逐渐萎缩,最终失去这个主要市场。

如何把集团内部计划合同关系,调整到基于市场的客户关系上来,这是五菱管理者必须做的事情。2003年,在五菱集团的所属企业中开展了“用户满意工程”活动,把上汽通用五菱当成他们真正的客户。结果是,2003~2007年五菱集团与上汽通用五菱保持了共同快速发展步伐,并通过上汽通用五菱,五菱集团习得了一套当今世界先进管理模式—全球制造体系(GMS)以及相应的国际市场运作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在建立客户理念的过程中,五菱集团对上汽通用五菱所?知的价值的深刻理解是:价值最终是由客户来确定的,由具有一系列特定的价格、能在特定的时间内满足客户需求、特定的产品/商品、服务来表达的。我们只有满足客户所认知的价值,才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最终获得市场。五菱集团按客户认知的价值,以市场运作规则开展合作,达到了共同快速发展的目的。

在企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有很多需要做的事,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该理清什么是必须做的,重新定义企业所从事的事业,真正去了解客户认知价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客户需求,寻求永续发展。

德鲁克的三个经典问题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谁是我们的客户?

客户的认知价值是什么?

德鲁克因提出以下三个经典问题而享有盛誉: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谁是我们的客户?客户的认知价值是什么?全世界的几代经理人都在问着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事业理论”,已家喻户晓。管理思维最具特色的标志就是:以“事业理论”指导运作。因此,重大决策和首创精神都在验证这一理论,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利润是重要的,因为利润可以说明你的理论是否奏效。但利润不是企业的目的,而是结果。如果你没有取得你所期待的结果,你应当重新审查你的事业理论。这样做就相当于采用科学的方法,一切始于假设,在实践中验证假设,必要时做相应的修改。只有明确企业的目的之后,企业才能有绩效。重温德鲁克的经典著作以及领悟他一系列精辟而深邃的思想是一个震撼心灵的过程,在“管理”这样一个因追风逐浪而备受嘲弄的领域中,他的真知灼见却经久不衰。

基业长青的企业不同于单枪匹马的企业家,它需要超越一个人或一代人的生命局限的持续性。它不能像过去的商人那样,看准机会,一段时间只从事一笔买卖,而在从事另一笔买卖以前把前一笔买卖完全清理掉。它必须把资源投入一个长期的未来,所以,必须对未来承担义务,这包括以下方面:业已建立的组织、政策、程序、投资、准备、产品/服务、市场、员工。如果不是以一种事业理论为依据,就不能合理承担这些责任,它就必然会使各种资源分散。而且,如果不以一种事业理论为依据,就不能合理地检查和修正所承担的各项责任。如果不把结果与由这种事业理论所提出的期望相比较,就没有办法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某项变革。因此,企业领导人需要深入思考和清楚地表述其事业理论,明确地说明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使命,他们必须不断反躬自问:“我们的事业是什么以及它应该是什么?”

德鲁克认为,企业如果不了解自己是什么,代表着什么,自己的基

本概念、价值观、政策和信念是什么,它就不能合理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确地规定了企业的宗旨和使命,才可能树立明确而现实的企业目标。企业的宗旨和使命是确定优先顺序、战略、计划、工作安排的基础,它是设计管理职位特别是设计管理结构的出发点。战略决定结构,战略决定某一企业中的关键活动是什么。而建立战略的前提是,清楚地了

解“我们的事业是什么以及它应该是什么?”

在德鲁克看来,为“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一问题提供答案,是高层管理者的首要责任。企业遭到挫折和失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也许就是很少对企业的宗旨和使命进行必要且适当的思考。与此相反,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西尔斯这样一些杰出的企业中,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创始人有意识地提出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一问题,并通过深思熟虑明确地给予了回答。

但是,管理当局不愿提出这一问题,也是有理由的。首先就是这个问题会引起争吵、辩论和分歧。

德鲁克是如何看待不同意见的

绝大多数管理层对这种意见分歧感到害怕,认为它会造成分裂和痛苦。但是判断“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是一个重大的决定,而重大的决定必须以各种分歧的观点为依据。对“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始终是在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所做的一种选择;而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都是以有关企业及其环境状况的不同假设为依据的。它始终是一种有高度风险的决定。它总会导致企业在目标、战略、组织和行为方面的变革。

这个决定太重要了,所以不能在一片掌声中做出。当然,最终必须有个决定。但是这个决定必须以对各种备选方案的理性的分析为依据,而不能以压制不同意见和观点为依据。

一家企业不是由公司的名称、规章或组成公司的条款来规定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就是每一家企业的使命和宗旨。因此,“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个问题只能从外部、从客户和市场的观点来看,才能找到答案。

谁是我们的客户

在确定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使命时,“谁是我们的客户”是首要而关键的问题。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更不是显而易见的。

客户,即一种产品和服务的最终使用者。对一家企业来讲,客户不会是唯一的一种,通常至少有两种—有时会更多。每一种客户对企业有不同的期望和价值观,购买不同的东西。但是,企业必须使所有的客户在“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感到满意。

德鲁克举例说,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可以说是出售保险。但是,一家保险公司同时也是一个投资者。事实上,可以把保险公司解释为一种把公众的积蓄导向生产性投资的渠道。一家保险公司需要有两个关于其企业的定义,因为它必须满足两种不同的客户。同理,一家商业银行既需要存款者,又需要借款者,二者缺一,它就做不成生意。二者即使是同一个人或同一家企业,也有着不同的期望并规定着完全不同的银行业务。如果只满足这两种客户中的一种,就不能取得经济成就。

客户的认知价值是什么

同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使命有关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客户的认知价值是什么”。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但也是最少被提出的一个问题。

德鲁克一针见血地指出,原因之一是管理人员确信他们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价值就是他们在企业中所规定的质量。但是,这几乎永远是一个错误的答案。

例如,对于十几岁的姑娘来说,一双鞋子的价值在于高级款式。鞋子必须“时髦”,价格只是次要考虑因素,而耐用性则根本不是什么价值。过了几年以后,这个姑娘成了一个年轻的妈妈,高级款式就成了一个次要条件了。她不会买那些非常过时的东西,但是她首先要考虑的是耐用性、价格、舒适和合脚等。

制造厂商常常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性的行为。但是,企业必须首先明确,从来都不存在什么非理性的客户。客户几乎毫无例外地是从他们

自己的现实情况出发而合乎理性地行动的。客户不是在购买某一种“产品”,而是购买需求的满意度。他购买的是一种价值。但是,按定义来说,制造厂商不能制造出一种价值来,而只能制造出一种产品。所以,制造厂商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对于客户来说可能是不相干的东西或纯属浪费。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凯迪拉克汽车事业部的掌门人德雷斯沃曾经说过,凯迪拉克汽车是同钻石和貂皮大衣在竞争。凯迪拉克汽车买主购买的不是一种“运输工具”而是“地位”。

什么时候提出“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在处于困境的时候才提出“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一问题。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管理行为。正确的做法是在一家企业的初创时期就提出这一问题。西尔斯的伟大正在于此。当然,如果能在公司成功时认真地提出“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个问题,也算相当不错了。

对于一个成功企业的管理层来说,提出“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不容易的。在那个时候,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认为其答案是显而易见和不值得去讨论的。对已经取得的成功进行争论,从来都是不得人心的。

20世纪20年代最成功的两个美国产业部门是无烟煤矿业和铁路业。两者都认为上帝给予了他们不可动摇的永久垄断权。两者都认为他们企业的定义是这样显而易见,根本用不着去考虑这一问题,当然更用不着去采取行动了。结果他们从其领导地位上衰退下来了。

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

对“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这一问题,即使是最成功的答案,迟早也将成为过时的。

20世纪20年代,西奥多?维尔为贝尔电话系统公司(AT&T的前身)所做的回答是:“让每一个美国家庭,每一个美国企业都能安上电话。”这一答案到了60年代后期就不合时宜了,电话系统已经不像维尔

时代那样有一种天然垄断权了,其他的电话信息交流方法正在逐渐出现。维尔为贝尔电话系统所下的简明而出色的定义需要重新加以检验。

因此,德鲁克得出的结论是:“关于一家企业的宗旨和使命的定义,很少有维持到30年的,更不用说50年了,一般只能维持10年。”高层管理者在提出“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还有必要问一

问:“我们的事业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在环境中已有什么可以看得出的变化,可能对我们企业的特点、使命和宗旨发生重大的影响?”

德鲁克建议我们从人口结构和人口统计方面入手。他认为,人口的变动是我们唯一的可能对未来进行有把握预测的因素。人口统计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人口结构对购买力和购买习惯的影响,而且对劳动力规模和劳动力结构也有影响。通过对人口动态和人口结构中发生的一些事件的分析,可以预测出市场、购买力和购买习惯、客户需求以及就业中的主要趋势。

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

提出“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使企业适应预期的变化。它的目的在于修改、扩充、发展现有的、继续经营中的企业。

为了实现企业的宗旨和使命,有些什么机会或可以创造什么机会,以便促进企业的发展?

德鲁克为我们推荐的具体做法是,有计划地淘汰那些不再适合于企业的宗旨和使命,不能为客户提供满足并做出出色贡献的旧事物。在决定“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将会是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的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是对现存的产品、服务、生产过程和市场做系统的分析。它们是否仍然可行?它们看来继续可行吗?它们还能为客户提供价值吗?它们还能适用于人口和市场的现实、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现实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将如何才能有系统地抛弃它们,或至少不再进一步投入各种资源和努力?1981年,当杰克?韦尔奇成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掌门人时,他将德鲁克“有系统地抛弃”这一概念作为他整合通用电气公司的理论基础。杰克?韦尔奇整合其公司的唯一标准是“每个事业部

都要在其所处行业居于第一位或第二位,否则就要重整、关闭或出售”。20年后,通用电气的营业额由270亿美元攀升到1290亿美元,并连续多年名列《财富》杂志“最受尊敬的美国公司”榜首。

规定企业的宗旨和使命是艰巨、痛苦并带有风险的。但是,只有如此,才能使一家企业树立目标、制定战略、集中资源并着手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对一家企业进行管理而取得成效。

卓有成效管理者概述

卓有成效管理者概述 讲师:胡斌 一、组织中三类人群的现状分析 1.员工的痛苦 企业员工的痛苦,按照发生比例由高到低排列如下: 第一,管理制度流程不合理; 第二,工资待遇与对单位的贡献度不成正比; 第三,对直接上级的管理方法和风格不满意; 第四,对单位的发展前途缺乏信心; 第五,对工作环境和条件不满意; 第六,认为自己的工作量不合理; 第七,工作和生活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第八,认为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同事之间经常相互扯皮; 第九,没有家人和同事的支持; 第十,对目前的工作感到力不从心。 2.经理人的痛苦 企业经理人的痛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经常担心经济状况是否能够确定(能否确保自己和家人过上有保

障、有品质的生活); 第二,单位经常换人(导致对未来情况的不确定); 第三,在工作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第四,目前的工作不能完全发挥自身的特长; 第五,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手头的工作; 第六,工作职位有限、职位发展空间有限、机会少; 第七,对职业生涯感到迷茫(主要发生在35—40岁人群); 第八,房价高涨,买不起房子,或是只能购买偏远地段的房子; 第九,随着企业改制、公司结构(常见的有矩阵制、网络制、大区制等)不断变化,对自己在公司的发展感到担忧; 第十,公司内部人员流动非常大; 第十一,总要给新员工做很多培训; 第十二,聪明能干的员工不听话,管理难度大; 第十三,从事的工作对个人技术、能力、知识要求非常高,常常让自己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以IT行业的金山公司为例,从最开始的通用软件领域到后来的Web2.0,再到目前的推送和苹果技术的普及,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对经理人的要求不断提高,让很多经理人都感到心力交瘁); 第十四,自身的工作总得不到老板的认可。 3.老板的痛苦 企业老板的痛苦主要表现为: 第一,工作繁忙、没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 第二,在工作中付出了过多的精力;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其中最产生共鸣的部分,就是书中所说的“对时间的管理”。上班以来,一直觉得浪费了很多时间,尤其是在年底总结20xx年一年 的情况时,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做。每天下班回来也感觉时间匆 匆溜走,做饭,吃饭,上网,还没来得及干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就 到了要睡觉的时候了。回想起来,每天晚上也就能看上两个完整的 英语新闻,和朋友聊聊天,前段时间在网上种菜偷菜,现在回想确 实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没有任何收获。很多时候也意识到自己正在 浪费时间,却提不起精神去做该做的事情,感觉惰性又在侵蚀自己。书上说最好让别人帮忙记录自己的时间,我想如果真能找到一个人 帮我记录时间,我一定会大吃一惊,自己曾经浪费的时间。 还有就是“要事优先”的原则,回想起来我总是无法掌握此原则,好像总是被周围的环境所牵制,尤其上班以后,闲的时候想静下心 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如翻译资料、看书、学习,可是总是迫于 办公室嘈杂的环境,无法静下心来。现在真的对此很烦恼,很多时 候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明明很想做一件事情,却总是一再耽误。 另外书中提到“要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这一思想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工作中,这种思想可能会更让人容易得到满足,也 更容易让人保持奋斗的激情。其实这句貌似口号的一句话,并不是 告诉人们要多么无私,可能更多的是告诉人们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够保持一种激情,从而产生更高的效率。 至于其它更多关于如何管理方面的思想,我可能收获得不是很多,毕竟眼前我的首要任务是把自己先管理好。从现在起,应该严格给 自己一个时间的限定,按照自己的计划去进行,避免浪费更多的时间。还有保持好的心态,不要受外界环境所影响。收心!!!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沈阳 国庆假期终于有时间初略拜读了管理大师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他重点阐述了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项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时间,重视工作的贡献,善于利用各人的长处,集中精力于重要领域,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上述五点可谓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但细细想来,确实也是切中要害。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有效决策应该是至关重要的。 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可能依赖进口。即便引进管理者也只是权宜

之计,而且引进的人数也将是寥寥无几。他们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管理者,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当中。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目前中国面临的最大需求和面临的最好的机遇,应该说是快速培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那么,什么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德鲁克指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第一、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 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他极为审慎地设定自己的优先顺序,随时进行必要的检讨,毅然决然地抛弃那些过时的任务,或者推迟做那些次要的任务;他知道时间是他最为珍贵的资源,必须极为仔细地使用它。 第三、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作出的贡献在于:创造新思想、远景和理念;他的原则是:我能做

哪些贡献? 第四、在选用高层管理者时,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 第五、他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他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他知道有些事物不能被量化,而过多的信息会导致混淆和混乱。 第六、他只做有效的决策。 要想了解本书,我们必须先掌握德鲁克对以下四个词语的准确含义,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 一、管理者。德鲁克认为:“在现代组织中,每个知识工作者都可以成为一名管理者,他可能会被推上负责的岗位,凭借着自己的地位或知识,为真正改善组织的运作能力并获得成果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卓有成效。就是以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三、贡献。指的是提高组织整体的绩效,而并不仅仅是经理人自己部门的绩效,也不仅仅是提高他个人的技能。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最近终于有时间初略拜读了管理大师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他重点阐述了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项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时间,重视工作的贡献,善于利用各人的长处,集中精力于重要领域,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上述五点可谓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但细细想来,确实也是切中要害。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有效决策应该是至关重要的。 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可能依赖进口。即便引进管理者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引进的人数也将是寥寥无几。他们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管理者,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当中。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目前中国面临的最大需求和面临的最好的机遇,应该说是快速培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那么,什么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德鲁克指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第一、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 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他极为审慎地设定自己的优先顺序,随时进行必要的检讨,毅然决然地抛弃那些过时的任务,或者推迟做那些次要的任务;他知道时间是他最为珍贵的资源,必须极为仔细地使用它。 第三、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在于:创造新思想、远景和理念;他的原则是:我能做哪些贡献? 第四、在选用高层管理者时,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 第五、他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他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他知道有些事物不能被量化,而过多的信息会导致混淆和混乱。 第六、他只做有效的决策。 要想了解本书,我们必须先掌握德鲁克对以下四个词语的准确含义,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 一、管理者。德鲁克认为:“在现代组织中,每个知识工作者都可以成为一名管理者,他可能会被推上负责的岗位,凭借着自己的地位或知识,为真正改善组织的运作能力并获得成果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卓有成效。就是以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三、贡献。指的是提高组织整体的绩效,而并不仅仅是经理人自己部门的绩效,也不仅仅是提高他个人的技能。 四、专注。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只专心做好一件事,不会动摇、分心,而是完全专注于任务本身。这需要极强的自律、不断地练习实践,以及对本任务的极大兴趣。 几点感受: 一、“一般来说,管理者普遍才智较高,想象力丰富,并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准。但是一个人的有效性,与他的智力、想象力或者知识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 现在人们普遍追求单纯的高学历,认为高学历就代表高能力,但这种情况只有有效的工作,才能通过这些工作转化而来,而有效二字,却不是高学历能带来的,而有效的工作,却又是知识工作者所必须要会的。正如书中这样说到:“知识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效性,及他在工作中是否能有所成就。如果他的工作缺少有效性,那么他对做好工作和做出贡献的热情很快就会消退,他将成为朝九晚五在办公室消磨时间的人。”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效性缺乏的背后是各种因素的缺乏,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时间因素的缺乏,由此引出第二个问题“掌握自己的时间”。 时间是一项特殊的资源,它是无法用其它资源去弥补和替代的。某一项资源的缺失,我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根据人力资源课老师的推荐,我有幸拜读了德鲁克的名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受益匪浅。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对组织负有责任,能影响组织经营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通过阅读总结,我认为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当做到: 一、重视目标和绩效管理。通过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让自己的工作更有计划性。使自己的日常工作始终围绕目标进行,通过责任意识将计划的执行到位,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而现实中团队的目标,要通过组织来实现。这要求我们要加强组织内部沟通和团队合作,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和培训等手段来实现组织目标。 二、做好时间管理。我认为要更好的实现目标,同一时间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这样才能做到最好。这就要求我们慎重设定自己工作的优先顺序,将宝贵的时间资源进行最合理的划分。 三、用人所长。如何发挥一个人的长处,使他在团队中做出最大贡献,这是我们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的目的。这要求我们根据工作中时刻变化的形势,对人员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合理搭配班子、进行性格互补和工作按流程咬合、做好人性的制衡,知人善用,善于挖掘人才、激发潜力,做好授权和及时沟通。 四、进行有效决策。管理者每天要做很多决策,这必然分散他的注意力,降低决策的效益。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关注经营核心,集中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影响经营结果的核心业务上,从关乎企业命运的战略目标着手,审慎制定战术策略和行动措施,按工作的轻重缓急安排先后顺序,充分发挥组织内各人的专业学历、经历特长,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做好综合分析和换位思考,把握机遇,有胆有谋,进行有效的决策,完成组织目标。 五、关注运营体系建设。达成目标要讲究方法策略,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上有一套完整的运营管理体,使组织内各人各负其责,按照既定规范,最大效率的完成日常工作,将更多的经历和时间给予“危机管理”,才能确保企业长盛不衰。 结合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关于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案例,我更深刻的认知到管理能够优化经营效果,特别是战略目标的确定、组织结构的设置、激励政策关注的核心对经营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并书中的成熟做法,对照自身的不足,对日常工作进行了改进: 加强职业素养培养,强化时间管理和进度控制,时刻强调有效决策,将管理的基本常识用到日常工作中,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绩效,重视长久利益,做到顺时应势、与时俱进。 2、一向对畅销书有点抵制心理,也不知道是出于标新立异的想法还是觉得畅销书太过大众,体现不了自己的能力,总之这个想法一直制约着自己,让自己成为井底之蛙。上半年的《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让我已经感觉到,即使再大众读物,你大概也只知道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次看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后,更是印证了这个想法。这段话写在开头,算是对自己的一个警醒:不要夜郎自大! 全书分7部分,分问题列表,时间管理,我能贡献什么,发挥别人长处,要事优先,决策要素和有效决策几个模块。除了第一部分仍然有部分意见不能苟同外,其他部分,看了深受启发。第一部分讲到:卓有成效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个人以为,还需要天赋及管理者某些共同的性格特点(现在还不能完全描述,但是成功的管理者都有,做事持续跟进的能力),当然不排除为了更畅销,鼓励一下我们这样资质一般读者的购买潜力:)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作者:彼得-德鲁克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许是祥 版本:2008年9月第1版第28次印刷《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彼得-德鲁克的经典之作,阮一峰在《如何变得有思想》中推荐此书,于是下定决心拿来精读,彼得-德鲁克作为现代管理学之父,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德鲁克至今已出版超过30本书籍。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知识和资讯为基础的社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英文名是: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英文名是:The Effective Executive,一个的目标群体是People,一个目标群体是Executive,其实全书和Manager 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是围绕一个卓有成效的Executive 需要在思想上养成的五个核心要素展开: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会有系统

地工作,来善用这有限有时间。(时间管理) 2、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不会一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关注贡献) 3、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他们还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不会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处上,也绝不会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发挥长处)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他们会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优先次序。他们知道:要事第一。重要的事先做,不重要的事放一放,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否则反倒会一事无成。(要事第一) 5、最后,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他们知道有效的决策事关处事的条理和秩序问题,也就是如何按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他们知道一项有效的决策,总是在“不同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它绝不会是“一致意见”的产物。他们知道快速的决策多为错误的决策,真正不可或缺的决策数量并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性的决策,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瞭乱的战术。(正确决策)《卓

学习《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3篇

学习《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3篇 学习《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3篇 当我们备受到启迪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学习《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习《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篇1今天看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本很多成功人士推荐的书,看起来却没有太深刻的感受,可能是我还没有到达看这本书的地位。 其中最产生共鸣的部分,就是书中所说的“对时间的管理”。上班以来,一直觉得浪费了很多时间,尤其是在年底总结20xx年一年的情况时,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做。每天下班回来也感觉时间匆匆溜走,做饭,吃饭,上网,还没来得及干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就到了要睡觉的时候了。回想起来,每天晚上也就能看上两个完整的英语新闻,和朋友聊聊天,前段时间在网上种菜偷菜,现在回想确实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没有任何收获。很多时候也意识到自己正在浪费时间,却提不起精神去做该做的事情,感觉惰性又在侵蚀自己。书上说最好让别人帮忙记录自己的时间,我想如果真能找到一个人帮我记录时间,我一定会大吃一惊,自己曾经浪费的时间。 还有就是“要事优先”的原则,回想起来我总是无法掌握此原则,好像总是被周围的环境所牵制,尤其上班以后,闲的时候想静下心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如翻译资料、看书、学习,可是总是迫于办公室嘈杂的环境,无法静下心来。现在真的对此很烦恼,很多时候都有力

不从心的感觉,明明很想做一件事情,却总是一再耽误。 另外书中提到“要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这一思想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工作中,这种思想可能会更让人容易得到满足,也更容易让人保持奋斗的激情。其实这句貌似口号的一句话,并不是告诉人们要多么无私,可能更多的是告诉人们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够保持一种激情,从而产生更高的效率。 至于其它更多关于如何管理方面的思想,我可能收获得不是很多,毕竟眼前我的首要任务是把自己先管理好。从现在起,应该严格给自己一个时间的限定,按照自己的计划去进行,避免浪费更多的时间。还有保持好的心态,不要受外界环境所影响。收心!!!学习《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篇2从开始学习“管理学”,我就借了这本书,可也是最近才艰难的将其读完。其中部分语言和论断总会让我很有感觉却理不出头绪。我有很努力的去读,去理解,可似乎读后的成效没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最终我在本书第二章中发现,其实我读书的方法完全是错误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个很没成效的时间管理者。但总之,我很佩服德鲁克这位管理学领域内“大师中的大师”。他这本六十年代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至今仍在给人们许多启发,真的堪称经典。今天,我只能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谈一谈我的感想。“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别人从来就没有被真正验证过,但管理者却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在大多数人的定义中,管理者是那些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也就是说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指挥下属开展工作。这定义没错,但一个管理者若真想有所作为,想成为一个卓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收集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今天看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本很多成功人士推荐的书,看起来却没有太深刻的感受,可能是我还没有到达看这本书的地位。 其中最产生共鸣的部分,就是书中所说的“对时间的管理”。上班以来,一直觉得浪费了很多时间,尤其是在年底总结20xx年一年的情况时,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做。每天下班回来也感觉时间匆匆溜走,做饭,吃饭,上网,还没来得及干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就到了要睡觉的时候了。回想起来,每天晚上也就能看上两个完整的英语新闻,和朋友聊聊天,前段时间在网上种菜偷菜,现在回想确实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没有任何收获。很多时候也意识到自己正在浪费时间,却提不起精神去做该做的事情,感觉惰性又在侵蚀自己。书上说最好让别人帮忙记录自己的时间,我想如果真能找到一个人帮我记录时间,我一定会大吃一惊,自己曾经浪费的时间。

还有就是“要事优先”的原则,回想起来我总是无法掌握此原则,好像总是被周围的环境所牵制,尤其上班以后,闲的时候想静下心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如翻译资料、看书、学习,可是总是迫于办公室嘈杂的环境,无法静下心来。现在真的对此很烦恼,很多时候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明明很想做一件事情,却总是一再耽误。 另外书中提到“要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这一思想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工作中,这种思想可能会更让人容易得到满足,也更容易让人保持奋斗的激情。其实这句貌似口号的一句话,并不是告诉人们要多么无私,可能更多的是告诉人们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够保持一种激情,从而产生更高的效率。 至于其它更多关于如何管理方面的思想,我可能收获得不是很多,毕竟眼前我的首要任务是把自己先管理好。从现在起,应该严格给自己一个时间的限定,按照自己的计划去进行,避免浪费更多的时间。还有保持好的心态,不要受外界环境所影响。收心! 管理学一代宗师——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堪称经典著作。读过第一章就使人豁然开朗,领悟到“有效性应是管理者所应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彼得·德鲁克教授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一代管理学宗师,所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著作成为众多管理者的案头必备丛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共分8章,贯穿着一个完整的逻辑,即组织的命运系于成果,组织的成果系于外部的机会,源于组织的有效决策;源于人的长处的发现和发挥,源于组织对人的“自我发展”的激励;最终这一切源于管理者“自我管理”的有效性。沿着这个逻辑我们才能明白:组织中的管理者是否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最终决定着一个现代组织的命运。一个卓有成效管理者应具备以下方面的要素: 一、改变管理思想 彼得·德鲁克教授认为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在于有效的“管理别人”而在于有效的“管理自己”,不在于“如何管理他人”而在于“如何管理自己”。管理者是通过他人对企业的最终成果产生影响的人,管理者的价值不在于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加班加点、服从领导,也不在于职称、头衔或地位,而在于依靠自身的知识、才干或贡献意识,促进企业产生的工作成果。 “自我管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包括整体意识、贡献意识和成果意识,管理者必须集中精力于少数关键领域,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如果事情本身不正确,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成果,就是在“错误的事情上穷折腾”。管理者的有效性,强调的是“按时做完自己该做的事情并产生成果”。管理者工作的失效乃至失败往往是自我管理不善,没有腾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做正确的事情(高层管理者)或如何把事情做正确(中层管理者)。他们的时间往往被掠夺,使自己陷于日常事务或内部复杂的关系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反而忽略了产生成果的方向,忽略了产生成果的外部联系。 二、善用时间 时间是宝贵的,有效的管理者要记录自己的时间,必须清楚自己的目标,并弄清实现目标需要多少时间,这样才能建立相应的成果意识和贡献意识,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责任,工作中的琐事该放就放下,将能由别人做的事情交付给别人,这样才能做真正应由自己做的事情——这才是有效性的一大改进。 放下那些次要的、不重要的事情,关注于关键事情,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从源头或根本上解决问题。事实上,一位管理者大刀阔斧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绝不会有太大的风险,我们大胆减少无谓的工作,绝对无损于管理的有效性。 三、重视贡献 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注重贡献,并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应常自问:“对我所服务的组织,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么贡献?我的责任是什么?”现实中大多数管理者往往只重视勤奋,而忽略成果,一个只知道埋头苦干的人,如果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那不论其职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别人的下属,而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有责任和对成果负责的人,即使他位卑职小,也应该算是一个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能对整个机构的经营绩效负责。文中举出一个简单的例子,当管理顾问公司向委托机构提供服务,总是先花几天时间对管

(学习心得体会)学习《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

学习《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阐述了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管 理者的五项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时间,重视工作的贡献,善于利用各人的长处,集中精力于重要领域,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上述五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但细细想来,确实也是切中要害。对于管理者特别高层管理者而言,有效决策应该是至关重要的,读后深受启发和教育。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诉我们:一群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只要我们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成效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只有高级管理人员才是管理者,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又有助于提高机构工作效能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 但怎样才能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通过阅读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认为关键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要有敬业的精神。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 乐之”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发自内心的喜爱,才有可能在工作中用心思考,努力完成。通过工作来学习,获得经验和知识,实现自我价值,投入的热情越多,效率也会越高,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将敬业当成一种习惯,这样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要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集中精力于重要领域。如何管理时间是管理者 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是很重要的,决定了个人的成就。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总会有许多琐事占用了

大量的时间,使我们总是感觉每天都处于忙碌中,但效率却不高。因此有必要对时间做合理的分配,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重要的领域,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有限次序,把握要事第一的原则。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 管理是实践,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管理就是决策”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的一句名言,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一个人的知识10%是培训中得到的,20%来自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剩下的70%是在实战中获得,因此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管理者不能仅执行命令,还必须能做出决策,并承担做出贡献的责任,不能推脱,要愿意承担全部责任,为自己所做决定引起的错误与缺点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如果他企图回避这项责任,那么他将失去下属的信任。别总带着问题找领导,因为领导不是为你打工的,领导有自己的事情和责任,他更需要的是你对问题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因此作为一个有效地管理者,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做出正确决策,而不是研究能为人接受”的决策是什么。 决策是一种判断,是若干项方案中的选择。管理者的职责就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就是要进行有效地决策。决策是不同意见的讨论”的基础上的判断,不是一致意见”的产物。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思考和研究,一个人是否可以做正确的决策是长期经验的积累。 在做出决策时,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做出决策;决策的同时兼顾执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课程背景: 关于管理方面的著作通常都是谈如何管理别人的,而本书的主题却是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引自彼得·德鲁克1985年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前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更是爱不释手,不知读了多少遍,常读常新。尤其是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和全球化竞争的困惑时,总能从书中得到新的启示…… ——张瑞敏(摘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序)企业中管理者与知识工作者的工作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与低!管理者管理技能提升决定了公司战略意图是否能达成;也决定了日常工作能否高效完成;同时也决定个人能否实现高效的自我管理,所以企业组织上此门课程,对每位管理者、知识工作者都有想像不到的帮助。 本课程根据彼得·德鲁克同名经典之作《卓有成效管理者》研发,德鲁克先生将和管理者一起探讨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重要管理任务,使管理者在时间管理、创新、决策、人事等方面提高工作绩效,帮助管理者成为企业所需要的、能够完成“非同寻常任务”的“寻常人才”。 课程收益: ●管理者通过学习本课程系统掌握如何管理好自己(时间、贡献、用人、决策) ●通过学习时间管理,帮助管理者有效利用时间,进而提升整个企业的效率 ●通过学习贡献的意义和“我能贡献什么”,帮助管理者思考自我和组织目标战略的统一性,●促使管理者更关注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进而提高组织整体绩效。 ●通过学习用人之长以及人力资源对组织效用的影响,实现管理者团队建立、带领团队、团队协作、人才培养、挖掘潜力、设定目标等班子建设和带队伍中的要求。 ●通过掌握做出有效决策的7个规则,实现管理者保持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以做出合理的承诺并对结果负责,并在决策和行动过程中能主动承担存在风险,并为最后的结果负责。 课程风格: ●丰富性与实用性:针对课程知识点,既有德鲁克思想保证高度、又有经过北京德鲁克学院院长及全体资深德鲁克研究专家共同审核过的独家版权案例保证深度。 ●互动性与活跃度:通过小组讨论,运用视频与文字教学案例、引发学员思考,全面保证了

如何做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如何做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给你一个团的番号,让你拉一个团的队伍。拉成了你就是团长,拉不成你就给团长拉马。 思考题1: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思考题2:如何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 一、什么是管理?管理是什么? 1. 管理就是组织大家朝一个既定的目标前进,要有目的; 2. 管理就是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要有规划; 3. 管理就是决策,就是决定做不做一件事,如何做,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要有抉择; 4. 管理就是将一项或数项工作顺利完成的过程,要有成果; 5. 管理就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开支,解决人浮于事等问题,要有效率; 6. 管理就是进行协调和沟通,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将公司的决策和意图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要有润滑剂; 7. 管理就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工作团队,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有以人为本的精神。 二、管理能力从何而来?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1. 管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职务本身附带的,也不是专业决定的,而是在学习中、实践中、探索中逐步形成的; 2. 不断的学习、培训、体验、总结、研究、领悟等,加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全面良好的素质和敢于开拓的精神,可以使你具备基本的管理能力; 3.管理者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造就自己,树立起管理者的形象,建立起管理者的威信。 4. 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学习的习惯、效率和收获,以及由此转化而成的能力,决定着你的未来。 5.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特定的素质? 管理者除了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全面的专业素质、良好的个人修养、较强的交际能力、积极的心理状态、一定的创新意识之外,还需要有一些特定的素质或条件: 1)远大的抱负。虽然时下在做着普通的编辑工作,但是已经萌生了将来做主编或主任的想法;虽然时下暂时栖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天地,但是已经看到了一个可以大展鸿图的空间; 2)当下的准备。虽然暂时只是一个小组长,但是已经在做着知识、素养、心理、能力、魄力等方面的准备,时刻在准备着担当重任,只等那重要的机会向你走来; 3)较强的掌控能力。无论是部门主管还是一个工作单元的小组长,时刻都要对自己所辖的人员、工作、动向等情况了如指掌,要能够把握团队前进的方向,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超前性; 4)良好的口才和文采。不光要能够准确、完整地把自己的思想、思路、意图、部署讲出来,还能成为一个演说家,一个培训师,一个话语中心,一个信息集散地和处理终端。 6. 管理者要明白人是管理的中心,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心灵总是会向员工敞开着,自觉地把自己与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拒员工于千里之外,高高在上,和员工没有充分的思想交流和沟通,员工也就会自然地背弃你。 7. 树立与团队同在的意识,自己既是团队的管理者,同时又是团队的一员,管理者是因为团队而存在的。 三、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做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职场经验)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做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职场经验) 一本首版于1966年的管理著作,至今仍然被众多的企业和组织奉为管理界的“圣经”,被管理者们反复地学习和研读,这本身就说明了这本书的价值。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将这本书的一些观点迁移到学校管理方面来,也是很有价值的。 1.管理者 德鲁克认为,在一个现代的组织中,如果一个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够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个管理者。 在德鲁克看来,有些人虽然是主管人员,但他对下属的工作方向、工作内容、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方法,既无责任,也无职权,更不能对组织的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他不是管理者。相反,一些专业人员,经常能够做出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这些人虽然没有被称之为“主管”,但他们就是管理者。 这让我联想到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单兵作战。虽然在教师培训课上,主讲人员会告诉一线的教师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该如何处理,但教育现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走进教室之后,必须根据现实的情况随时进行判断和决策,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而教师做出的这些判断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说,在学校组织中,最重要的管理者是教师。2.管理哲学 德鲁克认为,管理有效性的关键,不在于有效地管理他人,而在于有效地管理自己;不在于如何管理他人,而在于如何管理自己。“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别人从来就没有被真正地验证过,但管理者却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 管理有效性的关键在于管理自己,这是与很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完全相反的管理哲学。现在的企业和组织,都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我们无法对知识工作者进行严密和细致的督导,能够做的只是协助他们。知识者本人必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完成任务,自觉地做出贡献,自觉地追求工作效益。 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要想使自己的管理有效,首先也应该管理好自己。作为一个教师,一个学生管理者,要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有效,首先也要管好自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管好自己的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有幸拜读了德鲁克先生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让我受益匪浅。 彼得.德鲁克真是位令人敬佩的大师,将管理之事写得如此透彻且易懂,他说“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初次看这句话时,觉得有点片面,要做到卓有成效,你骨子里的管理者气息和才干应该也需要纳入其中才行,所以有些,即使学也是不可能学得来的。但拜读之后,我的这一想法彻底得到推翻,大师说得对,卓有成效,的确可以学会,关键在与对于管理二字你是否理解得当,且方法得当。 其实开篇的《序》对我的吸引还是蛮大的,从张瑞敏到赵曙明博士再到德鲁克研究所,以及詹文明先生,他们都是大家,是我眼中的伟人,从他们的眼光足以看出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从哲人的研读成果中,我们也能看出许多精华。 张瑞敏先生看过书后的体会是:首先,企业的管理必须有效,否则企业无法生存;其次,没有组织和个人在管理上相辅相成的有效性,就难以应对信息化的时代挑战;最后,管理者都应该学会有效性,这是成为一名有效管理者的必经之路。在学习有效性上其体会则是:创新---求是----创新,在学习提高有效性的目的下去创新,再将创新的成果以求是的态度去探索其规律的性的东西,并在这个规律的指导下,向更高层次的创新冲刺,以求在不断学习有效性的过程中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赵曙明博士说,这本书的独到之处不仅仅是对管理者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而且奠定了从行为角度研究管理者的现代领导学的学科基础。德鲁克研究会认为“这本书是关于管理者如何管理自己的书”......... 我读完此书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离我们并不远,虽然此刻我还只是不起眼的平凡人,但如能按照德鲁克先生所说的方法去进行自我管理,那么,我相信,我也能学做成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全书的中心思想可以总结为两点:1、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2、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围绕这两点,作者从七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下面我就从每一章浅谈一下自己的读后感以及小见解。 第一章: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可以学会的 这一章为我们解答了为什么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谁是管理者、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卓有成效能否实现等问题。作者认为:智力、想象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只有通过管理者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因此,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的习惯:掌握自己的时间、我能贡献什么、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

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 很早就知道有《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现工作之余,仔细阅读了这书。书的目录中有六个推荐序言,其中推荐序言一是海尔总裁张瑞敏,他认为这本书对从事企业管理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有效的书。德鲁克讲的一句话让他感触颇深,即“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起初他也是不理解的。在中国的习惯就是轰轰烈烈、忙忙碌碌、激动人心,然而从本质上看这些对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没有任何的帮助,唯有靠扎扎实实的管理机制。德鲁克讲:“在组织而言需要个人提供其贡献;在个人而言,需要组织作为达到个人目的的工具。个人对组织的贡献体现在如何以最快速度去创造和满足用户的需求,而组织为个人所提供的工具就是要支持其实现这一速度。”那么,管理者就应该学会有效性。 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但有效性的学习是一种挑战、一种实践。如果我们既不去挑战自己的目标,又不去应对市场的挑战,就不会有学习有效性的压力和动力。在当今社会,一个知识工作者只要他的工作影响着一个组织的绩效和结果,他就是管理者,让自身成效不高的管理者管好他们的同事和下属,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就会给其他的人树立错误的榜样。要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要做到某些事情,这些事情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最终才能将追求成效变成一种习惯。如果做不到卓有成效,就谈不上“绩效”,不管你在工作中投入多少的时间和精力。从张瑞敏的序言中我体会到这是他经营企业管理多年的切身体会,也是他成功的最基本经验,非常值得每一位管理者的借鉴。 这本书阐述了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五项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时间,重视工作的贡献,善于利用各人的长处,集中精力于重要领域,善于做有效的决策。这五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细细想来,确实切中要害。对于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而言,卓有成效至关重要,读了之后深受启发和教育。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诉我们:一群平凡的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只要我们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成效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只有高层管理者才是管理者,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经济学方法论》课程读书笔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读后感 姓名:梁云 班级:产业经济学 学号:2010111001

管理者首先要管理好自己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这学期利用学习之余时间再次拜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又一次让我感到受益匪浅。此书作者彼得〃德鲁克曾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管理学是他一生主要的研究对象。此书是彼得〃德鲁克40多年前写的一本著作,但是书中的思想和观点,现在读起来也仍然让人感到那么实际有效,感觉对自己的学习甚至是整个的人生规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本发表于四十多年前——1966年的经典作品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的真实而适用,极富洞察力而且文笔自然。管理大师德鲁克在书中重点阐述了如何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管理者,主要包括:管理者必须学会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先要从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开始,通过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做好决策,要事优先,让自己的工作有贡献值,并能够用人之长,激发别人的潜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措施,取得最佳绩效,等等。在书中,德鲁克把“管理”的适用性扩展到了非常广泛的范畴。组织类型从企业、商业延展到了几乎所有的各类社会组织,只要有组织的地方就需要“管理”;只要需要做出决策,那就需要管理者了,“管理”不再是高层经理的特权,管理者队伍被扩大了。德鲁克从来不将“管理者”等同于“经理”,他认为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无论其是否有下属,无论其职位高低,只要他们在工作中需要做出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

管理者阵营的扩大有利于专业人员、知识工作者等生产力的释放与激发,实质性地推动组织专业能力的根本性提升,使“管理”成为一项应该被广泛掌握的能力。 进一步讲,德鲁克先生认为管理者是必须在工作中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决策的知识工作者,由于知识工作者的工作难以监督,因而组织效率将取决于组织成员是否能够对自身进行有效的管理。要想提高管理者的绩效和成就,使工作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有效性。书中随后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组织中知识工作者的数量日益增多,并且更重要的是知识工作者们的成果通常要结合起来才能够产生效益,因此管理者的作用和以前相比要重要得多。以上的种种理由,说明管理者必须力求有效! 德鲁克先生还认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在实践中都要经历一段训练,正是因为有了训练,他们工作起来才卓有成效。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践的综合,而且必须靠学习获得。接下来他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要在思想上养成的五个习惯,分别是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注重贡献和工作绩效、善于发挥人之所长、做到要事优先及善于做有效的决策。这五个习惯是此书的精髓部分,全书也是围绕这五点来展开说明的。 德鲁克先生教了我们卓有成效的五招,这五招看似简单,但是要学好、学透,就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地基础上,充分理解这五点的内

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完整篇.doc

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1 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 很早就知道有《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现工作之余,仔细阅读了这书。书的目录中有六个推荐序言,其中推荐序言一是海尔总裁张瑞敏,他认为这本书对从事企业管理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有效的书。德鲁克讲的一句话让他感触颇深,即“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起初他也是不理解的。在中国的习惯就是轰轰烈烈、忙忙碌碌、激动人心,然而从本质上看这些对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没有任何的帮助,唯有靠扎扎实实的管理机制。德鲁克讲:“在组织而言需要个人提供其贡献;在个人而言,需要组织作为达到个人目的的工具。个人对组织的贡献体现在如何以最快速度去创造和满足用户的需求,而组织为个人所提供的工具就是要支持其实现这一速度。”那么,管理者就应该学会有效性。 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但有效性的学习是一种挑战、一种实践。如果我们既不去挑战自己的目标,又不去应对市场的挑战,就不会有学习有效性的压力和动力。在当今社会,一个知识工作者只要他的工作影响着一个组织的绩效和结果,他就是管理者,让自身成效不高的管理者管好他们的同事和下属,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就会给其他的人树立错误的榜样。要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要做到某些事情,这些事情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最终才能将追求成效变成一种习惯。如果做不到卓有成效,就谈不上“绩效”,不管你在工作中投入多少的时间和精力。从

张瑞敏的序言中我体会到这是他经营企业管理多年的切身体会,也是他成功的最基本经验,非常值得每一位管理者的借鉴。 这本书阐述了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五项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时间,重视工作的贡献,善于利用各人的长处,集中精力于重要领域,善于做有效的决策。这五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细细想来,确实切中要害。对于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而言,卓有成效至关重要,读了之后深受启发和教育。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诉我们:一群平凡的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只要我们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成效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只有高层管理者才是管理者,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 有助于提高机构工作效能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 但是,怎样才能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通过阅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认为关键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清楚自己对工作的贡献。“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发自内心的喜爱,才有可能在工作中用心思考,努力完成。认清自己对工作的贡献,才能激发我们工作的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常自问,我在这份工作中能做出什么贡献,才能不负于公司给予我的这份薪水。把工作当成乐趣,主动完成任务,在工作中做出对公司发展、项目部建设有益的贡献。 其次要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集中精力于重点领域。如何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