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胚芽的综合利用

玉米胚芽的综合利用

玉米胚芽的综合利用
玉米胚芽的综合利用

玉米胚芽的综合利用

摘要:玉米胚芽含丰富的人体必须营养素,利用玉米淀粉厂副原料玉米胚芽,经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进行油的提取、纯天然植物蛋白的提纯。既可充分利用我国粮食资源,增加粮食附加值,还可以对淀粉厂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同时为食品行业增加新型植物材料。

关键词:玉米胚芽;油;植物蛋白

我国是玉米产量大国,居世界第二,玉米除少量食用外,大部分作玉米淀粉生产原料、饲料原料及酒精原料。其中玉米淀粉平均年产量近1.70×109kg,副原料中玉米胚芽近2.0×108kg,目前主要是将部分玉米胚芽生产玉米胚油。[1]玉米胚芽含丰富的人体必须营养素,玉米胚芽占玉米重的8%-10%,每100g玉米胚芽含蛋白质20.5g、脂肪28.6g、碳水化合物40.8g以及丰富的VB、VE、粗纤维和多种氨基酸、矿物质。[2]因此,利用玉米淀粉厂副原料玉米胚芽,经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技术,开发纯天然植物蛋白饮料,既可充分利用我国粮食资源,增加粮食附加值,还可以对淀粉厂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同时为食品行业增加新型植物蛋白饮料。

1玉米胚芽的营养价值

玉米胚芽油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和较高营养价值,其脂肪酸组成中80%以上是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且富含维生素E,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抗衰老作用,正日益成为理想的健康营养食品。长期食用玉米胚芽油具有改善人脑细胞功能,增强记忆力,缓解人体机制老化及老年斑形成,预防肌肉收缩,增强体质活力,控制血中胆固醇等作用[3]。

提油后的玉米胚芽饼(粕)往往含有玉米纤维,特别是有一种异味,所以一般均作为饲料处理。如果胚芽分离效果好,而且以溶剂浸

出法制油,那么这样获得的脱脂玉米胚芽粕经过脱溶脱臭处理后,就成为一种风味、加工性能和营养价值均良好的食品添加剂,可在糕点、饼干、面包中使用,也可制作胚芽饮料或制取分离蛋白[4]。

玉米胚芽蛋白主要由球蛋白和白蛋白构成, 含量达60 %以上。有关玉米胚芽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通过酶解测定,其总蛋白或主要组成谷蛋白,均不低于鸡蛋白和酪蛋白。按其氨基酸构成评定,符合国际卫生组织全价蛋白的规定值,近似于人奶和鸡蛋生物学价值。其氨基酸组成不同于胚乳,必需氨基酸含量很高,尤其是玉米胚乳中缺乏的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都比较高。玉米胚芽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鸡蛋白的氨基酸组成非常相似,与FAO/WHO推荐的人类蛋白质标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2玉米胚芽油

2.1水代法

水代法是一种传统的提油方法。其原理是以水代油,油料经烘炒、磨碎后,加入大量沸水搅拌振荡,利用蛋白质的亲水性强而油脂疏水性强的特性达到分离油脂的目的。该法设备简单,不需加入有机溶剂,提取的油脂品质好。例如小磨香油就是用此法制成的。

2.1压榨法

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压力把油从油料中挤压出来,是油脂厂普遍应用的方法。在压榨前,需要经过筛选、轧坯、蒸烘等工艺对油料进行预处理。筛选是为了除去油料中的杂质;轧坯是使油料在蒸烘时受热和水分分布均匀,并使油料中部分细胞组织受到破坏,有利于油脂的

榨出或浸出;蒸烘可使油料中的蛋白质凝聚变性,破坏蛋白质胶体对小油滴的包围,同时高温能够增加油脂的流动性,使小油滴汇成大油滴从料坯中流出。压榨过程中也常采用溶剂萃取法浸出油饼中残留的油脂[5]。

2.2浸出法

把油料胚(或预榨饼)浸于选定的溶剂中,使油脂溶解在溶剂内(组成混合油),然后将混合油与固体残渣(粕)分离,混合油再按不同的沸点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变成蒸气与油分离,从而获得油脂(浸出毛油)。溶剂蒸气则经过冷凝、冷却回收后继续使用。粕中亦含有一定数量的溶剂,经脱溶烘干处理后即得干粕,脱溶烘干过程中挥发出的溶剂蒸气仍经冷凝、冷却回收使用[6]。

2.3水酶法

玉米胚芽在浸泡、干燥、储藏期间,胚芽内部许多酶如过氧化物酶、脂酶使玉米胚芽油发生降解反应,其降解产物在预榨、浸出过程中进入油中,使油脂品质下降。既为了最大程度的保留营养物质,也为了可以同时得到油与蛋白质,水提法的出现恰恰满足这两点。但是由于水提法不足以彻底破坏植物组织细胞壁而导致出油率低、蛋白质回收率不高。因此,通过诸多研究者的研究发现,通过水酶法即在机械破碎的基础上,采用能降解植物油料细胞壁的酶,从而使油脂从油料中释出。利用非油组分对油和水的亲和力差异,同时利用油水比重不同而将油和非油组分分离[7]。

李珺等[8]研究认为:pH值、加水比、蒸汽处理时间、酶的选择、

加酶量以及作用时间对油脂的提取率都有很大影响。在水酶法制取玉米胚芽油的工艺中,最适参数为:料液比1:5,蒸汽预处理时间20 min,酶的加入量0.18%,反应时间6h,此时提油率可达89.75%。王素梅等[9]研究认为:水酶法制取的油脂,其氧化稳定性、生育酚及酸值均较压榨油高,而磷脂及过氧化值则远小于压榨油中的含量。由此可见,水酶法是一种很好的提油方法,不仅能提高出油率,而且油脂的稳定性也很好。

2.4超临界CO2萃取

传统的压榨法或预榨一浸出法得到的玉米毛油中因含较多叶黄素和叶红素,呈深琥珀色,含磷脂较多(1%-3%),较多的非脂肪成份(主要是甾醇,1%以上),游离脂肪酸含量高于一般的植物油(约1.5%)。此外,湿法去胚得到的胚芽有很浓的酸味和玉米糠味,必须经脱酸、脱色、脱臭、脱胶等处理,才可食用。经多次精炼,玉米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下被氧化,V E和β-胡萝卜素等营养成份有所损失。

我们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玉米胚芽中萃取玉米油,并根据玉米油中各组分在超临界中溶解性能的差异,通过改变压力进行选择分离,在萃取的同时完成脱胶、脱酸、脱臭和脱色的精制过程。尹卓容[10]实验得到萃取最优条件为:35MPa,65℃条件下萃取,回收率达到95.7%。

2.5油粉的微胶囊化

由于胚芽油不稳定,其中含有较多的易氧化成分,通过微胶囊化

处理,不仅增强稳定性、延长货架期,也明显增强其对水的溶解性和乳化分散能力。以CMC和大豆分离蛋白最为包裹玉米胚芽油的壁材,以蔗糖脂肪酸酯、分子蒸馏单甘脂为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玉米胚芽油的微胶囊[11]。

3玉米胚芽蛋白

3.1玉米胚芽蛋白的功能性质

玉米胚芽蛋白的溶解性较好,在碱性条件下(pH8时),其氮溶解指数(NSI)非常高,可达95.6%。不同脱胚方式和脱脂方式对玉米胚芽蛋白的溶解性影响较大。采用低温条件下干磨脱胚和超临界萃取制油,获得的玉米胚芽蛋白具有较好的功能性质。Za-yas等比较了不同脱脂方式的玉米胚芽蛋白的溶解性,与传统的正己烷脱脂方式相比,采用CO2超临界萃取脱脂,玉米胚芽蛋白的溶解性明显提高,这可能是由于在传统的溶剂浸油后的脱溶过程中,造成蛋白质变性,使溶解性变差[12]。

玉米胚芽蛋白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远远超过乳清浓缩蛋白和大豆蛋白。不同的脱胚方式影响玉米胚芽蛋白的吸水性,Nielsen等测定干磨法获得的玉米胚芽蛋白粉吸水性为 4.2g/g,湿磨法为6.9~8.0g/g[13]。

关于玉米胚芽蛋白的吸油性,Hung等的研究表明:玉米胚芽蛋白的吸油性与脱脂乳粉(NFDM,non-fat dry milk)和大豆浓缩蛋白相近,低于乳清浓缩蛋白和酪蛋白钠盐[14]。利用这种性质,玉米胚芽蛋白可用做碎肉制品中的蛋白质添加剂,以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

本。

与其他的植物蛋白一样,玉米胚芽蛋白在等电点区域,其乳化活性最低,这说明乳化活性与溶解性密切相关;在pH7.0~8.5时,玉米胚芽蛋白的乳化活性有明显的增加。Zayas等人研究证明玉米胚芽蛋白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可以做为一种蛋白质添加剂用于食品中[15]。

3.2玉米胚芽蛋白分离蛋白的提取

目前从饼粕中提取玉米胚芽蛋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水相法:采用不同水相(水、稀碱、稀酸、稀盐)将蛋白提取出来,在蛋白质等电点附近将蛋白沉淀,再分离干燥制取玉米胚芽浓缩蛋白。此方法制取浓缩玉米蛋白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容易实际应用,但这种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往往蛋白得率较低。(2)水相酶解法:利用蛋白酶将玉米胚芽粕中蛋白质充分溶出以提高蛋白质收率。此方法中酶制剂的成本较高。刘晓等利用纤维素酶与玉米蛋白粉反应后,多级酸洗,得到蛋白产品中蛋白质含量达。(3)有机溶剂法:利用丙酮、乙醇等有机试剂提取饼粕中的多酚、植酸后得到蛋白质。因工艺复杂,成本高及溶剂对蛋白质营养价值有一定影响,工业化生产困难较大。(4)双液相萃取法:王车礼等采用CaCl2:水溶液和二氯乙烷为液选剂处理菜籽粕,从菜籽粕粒度小于0.2mm的饼粕得到含量大于58%蛋白质,有少量籽皮。(5)超滤、渗滤法:利用超滤膜对分离组分选择性,截留分子量较大各种蛋白质分子或相当粒径胶体物质,可将蛋白质浓缩和分离并保留在截留物中,产品蛋白具有较佳氨基酸组成。

缺点为膜容易被阻塞,分离效率下降。利用超滤和渗滤处理盐溶球蛋白,使球蛋白沉淀,同时溶液中植酸盐含量大幅降低,经喷雾干燥得到蛋白质含量为85.6%。

3.3玉米胚芽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

3.3.1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

玉米胚芽蛋白氨基酸组成均衡、必需氨基酸含量高,是一种很好的食品营养添加剂。焙烤食品中添加玉米胚芽蛋白,可以弥补小麦蛋白质中赖氨酸和苏氨酸的不足,起到强化蛋白质的作用。

姜元荣研究发现在面包中添加20%玉米胚芽蛋白粉时,不仅面包的蛋白质含量大大提高,而且外观、膨松度、口感等指标与原来无多大差异[16]。籍保平等对玉米胚芽面包面团的发酵性能进行研究发现,玉米胚芽粉的添加量对面团的发酵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胚芽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发酵后的最大体积减小,发酵时间缩短;当胚芽粉添加量不大于3%时(按质量计),胚芽面包面团发酵的最大体积与面包专用粉基本相同,当胚芽粉达到9%时,面团发酵的最大体积减小约18%,生产不同的面包,应选择不同的玉米胚芽粉添加量[17]。卢敏在面粉中加入2%的玉米胚芽蛋白粉,制作饼干,饼干体积增大,口感更为松脆[18]。

Guota在普通玉米中添加1∶1的脱脂玉米胚芽粉(以蛋白质含量计),加工制作了玉米胚芽蛋糕,大大提高了玉米蛋白质的利用率,其生物价(BV)、蛋白质净利用率(NPU)、蛋白质功效比值(PER)较未添加分别提高了18.2%、11.4%、20.0%[19]。Tsen等在小麦粉中添加

12%的玉米胚芽蛋白粉,生产营养强化面包,产品外观、口感与普通面包无明显差异;继续增加玉米胚芽蛋白粉的添加量,当添加量达到24%时,面包的膨松度降低,体积变小[20]。

3.3.2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碎肉制品的生产取决于瘦肉能否在一定条件下,与脂肪(肥肉)形成具有热稳定性的乳化肉糜,即加热后脂肪和水分仍保留在肉糜中而不会分离出来,因此在碎肉制品中要添加蛋白质以改善肉糜稳定性,增加产品持水、持油的能力。传统的蛋白质添加剂包括酪蛋白、乳清浓缩蛋白、大豆蛋白等,国内目前在肉类食品中使用的蛋白质添加剂主要是大豆粉和大豆分离蛋白。

李晶等将玉米胚芽蛋白代替大豆分离蛋白,应用于乳化性碎肉制品中,通过研究发现,玉米胚芽蛋白对固体脂肪的乳化能力与大豆分离蛋白相似,但是对油的乳化稳定性和凝胶性均比大豆分离蛋白好;添加玉米胚芽蛋白产品的质构性能(硬度、弹性、黏结性、咀嚼性)与添加大豆分离蛋白没有明显差异,并且提高了产品的得率[21]。Zayas 等研究发现,在肉糜中添加2%~4%的玉米胚芽蛋白能够增加肉糜的持水力、弹性和热稳定性,从而显著地增加了最终产品的得率,产品的颜色、口感(肉香、肉味)、组织特性、储藏稳定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22-23]。Brown等在肉馅中分别添加2.5%~7.5%的玉米胚芽蛋白粉,制作牛肉馅饼,研究发现添加玉米胚芽蛋白粉能够增加肉馅的持水性和持油性,提高肉馅的乳化稳定性,改善了产品的组织特性;品尝试验表明:配方中加入玉米胚芽蛋白粉使肉馅的咀嚼性明显提高,但是

馅饼的肉香味稍有降低[24]。

3.3.3制备植物蛋白饮料

利用玉米胚芽进行蛋白饮料的生产,国内研究较多。无锡轻工大学的马晓军直接以玉米胚芽为原料,对玉米胚芽汁的生产进行了研究,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玉米胚芽→漂洗→浸泡→洗涤→磨浆→浆渣分离→配料→均质(两次)→超高温瞬时灭菌,脱臭→灌装→封口→杀菌→冷却。由于在生产工艺中并未去除玉米胚芽中的油脂,所以完全保持了玉米胚芽的营养,经工厂化生产试验验证,其产品品质稳定、口感细腻滑润、饮后余香无穷[25]。

李琰[1]用生产玉米淀粉后分离出的副原料玉米胚芽,经清洗、冻干、微波烘烤、粉碎、调配、去油脂等先进生产技术与工艺,生产玉米蛋白饮料。通过实验得出了玉米胚芽植物蛋白饮料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均质粒度20um,调配后二次均质压力分别是20MPa、30MPa,均质温度为70℃,加0.1%蔗糖酯和0.1%黄原胶复合稳定剂。王文侠[26]以干法玉米胚芽为原料,对酶法制备玉米胚芽蛋白饮料基料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calase蛋白酶能显著提高玉米胚芽蛋白质及其水解物提取率,提取的较优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6,碱性蛋白酶加量0.2%(以蛋白质计),pH7.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5h。在玉米胚芽蛋白饮料基料制备工艺中,碱性蛋白酶能显著地提高玉米胚芽蛋白质及其水解物的提取率。经过二次浸提,蛋白质及其水解物提取率可达65.38%。玉米胚芽蛋白饮料是中性饮料,营养丰富,生产过程中只要控制好关键技术与生产卫生条件,就可生产出质优味

美的玉米胚芽植物蛋白饮料。

4其它方面的应用

酱油生产需要大量蛋白质原料,目前国内企业采用的是大豆或豆饼。胚芽粕富含氮源且价格低廉,将其做为蛋白质原料用于酱油酿造不仅找到新的蛋白质原料,而且用其酿造酱油后,酱油糟还可以生产饲料,因此用玉米胚芽粕代替大豆生产酱油,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最佳工艺参数:豆饼:玉米胚芽粕=1:1,麸皮添加量20%,面粉含量4%,含水量30%。[27]

将玉米胚芽用于酸奶的制作,生产出一种新型的、营养更加全面合理的产品,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前景。以玉米胚芽和奶粉为主要原料,经过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汁,再经调配、均质、杀菌、发酵等工艺制成发酵型玉米胚芽酸奶,产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保健功效[28]。

玉米胚芽中的玉米纤维是以多糖为主的、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高分子物质,具有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可促进肠胃蠕动,螯合胆固醇,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是制造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的膳食纤维食品的优质原料[30]。研究表明,添加适量优质大豆膳食纤维和分离蛋白均可提高面包品质,并可减少其他辅料用量[29]。通过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品质特性进行分析,在面包制作中,添加玉米胚芽粕是可行的,但为了使面包品质不受较大影响,面粉中玉米胚芽粕的添加量应不超过50 g/kg[30]。

5结束语

通过上述对玉米胚芽的综合利用现状的分析从玉米深加工的角度来说,对玉米胚芽蛋白进行综合利用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它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还可以带动一系列食品加工行业,并且对环境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新型植物蛋白饮料的研制是一项简单可行、经济效益较好的产业。水解玉米胚芽制备玉米胚芽肽则是新兴的行业、但是产率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琰.玉米胚芽植物蛋白饮料的生产[J].食品科技2002(7)

[2]冯少岭,李明颖,周茂军.新型玉米脱胚机的设计[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5, 5: 62- 65

[3]何东平,张世宏,方立中等.玉米胚芽油微胶囊化研究[J].粮食与油脂,2003,11:22-23

[4]张秋琴,叶义杰,张敏等.玉米胚芽油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J].农产品加工,2008(8):54-56

[5]王素敏,张培,张婕,陈卫航.玉米胚芽油提取方法及特性研究进展[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7,22(2/3):68-69.

[6]崔宝贵.我国玉米胚芽制油技术及装备的发展[J].粮油食品科技,2009,17(4):20-22

[7]李新.水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油和纳滤技术回收蛋白质[D].硕士学位论文,无锡:江南大学,2006.

[8]李珺,段作营,尤新等.水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油的研究[J].粮食与油脂, 2002, (1) : 5-7 .

[9]王素梅,王璋.水酶法提油工艺对玉米胚芽油质量的影响[J].中国油脂,2003,28(4):18-20.

[10]尹卓容.超临界CO2萃取玉米胚芽油[J].中国油脂,1996,21(5):34-35.

[11]刘福斌,张根生,刘广,岳晓霞.微胶囊化玉米胚芽油粉的研制[J].现代食品科技,2011,27(2):173-177.

[12]ZayasJ F,lin C S.Protein solubility of two hexane-defatted corn germ proteins and soybean[J].J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1989,13:161-173

[13]Nielsen H C,Wall J S,Inglett G E.Flour containing protein and fiber made from wet-mill corn germ,with potential food use[J].J Cereal Chem,1979,56:144-147

[14]Hung S C,Zayas J F.Protein solubility,water retention, fat binding of corn germ protein flour compared with milk proteins[J].J Food Sci,1992,57:372-384

[15]Zayas J F,lin C S.Emulsifying properties of corn germ proteins[J].J Cereal Chem,1989,66:263-267 [16]周惠明.谷物科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6]Bolnedi Vani,Zayas J F.Foaming properties of selected plant and animal protein[J].J Food Sci,1995,60:1025-1028

[17]籍保平,梁建芬.玉米胚芽面包面团的发酵性能[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4(6):98-100

[18]卢敏,王成刚.玉米胚的开发与利用[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13(3):1-3

[19]Guota H O.Effect of supplementation of processed maize germcakeonnutritionalqualityofmaize [J].J Food Sci, 2001, 38:507-508

[20]Tsen C C,Mojibian C N,Inglett G E.Defatted corn germ flour as a nutrient fortifier for bread[J].J Cereal Chem,1974,51:262-264

[21]李晶,昌有权.玉米胚蛋白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J].食品科学,2003,24(9):48-51

[22]Zayas J F,lin C S.Influence of corn germ protein on yield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omminuted meat products in a model system[J].J Food Sci,1987,52:545-548

[23]Zayas J F,lin C S.Effect of pretreatment of corn germ protein on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frankfurters[J].J Food Sci,1989,54:1452-1456

[24]Brown L M,Zayas J F.Corn germ protein flour as an ex-tender in broiled beef patties[J].J Food Sci,1990,55:888-892

[25]马晓军.玉米胚芽汁生产试验[J].食品工业科技,1998,(5):43-45

[26]王文侠,翟丽萍,王会明.酶法制备玉米胚芽蛋白饮料基料的工艺研究[J].江苏食品与发酵,2006(1)

[27]刘迎春, 杜以文.利用玉米胚芽粕酿造酱油的研究[J].山东食品发酵,2006(4):43-45.

[28]郭冬雪,张艳荣.大豆膳食纤维在面包生产中应用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6(10):287-290.

[29]刘岩,江连洲.大豆分离蛋白的添加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J].大豆通报,2006(5):24-26.

[30]罗勤贵,廉小梅,欧阳韶晖.玉米胚芽粕在面包制作中的应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7):231-234

玉米中营养成分综合分析

玉米中营养成分综合分析 姓名:覃俊锟学号:83070221 专业:07食科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食品中脂肪、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并熟悉脂肪测定仪、凯氏定氮仪的使用方法。 3、通过对被测试样中脂肪、蛋白质的测定,评定被检试样的品质。 4、通过对玉米酥条、爆米花、玉米中蛋白质、脂肪的测定分析,比较三种加工工艺营养素的损失情况。 二、样品准备 我们准备玉米酥条,爆米花,玉米,并通过实验测定三者的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分析加工过程对其的影响。本组有3成员,所以我负责测定玉米取玉米除去杂质的净式样30—50g,粉碎通过10mm圆孔筛,装入广口瓶备用 三、测定方法 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按照GB法 1试剂 无水乙醚或石油醚。 2仪器设备 ZF-06B脂肪测定仪;直径15mL滤纸,1包;脱脂棉,1包。剪刀,线手套。 3操作步骤与实验数据表格设计 1 样品制备 1、将准备的玉米酥条除去杂质的净式样30—50g,粉碎通过10mm圆孔筛,装入广口瓶备用。 2、将处理好的样品倒入事先折叠好的滤纸筒内,滤纸筒的两端均用脱脂棉封好口,压住式样。 3、抽提瓶用蒸馏水洗净,置恒温箱在105℃温度下烘1小时至恒重后,取出后移入干燥缸内,冷却后称重编号备用。 4、然后将滤纸筒塞入抽提器内。 5、在抽提瓶内注入50mL无水乙醚,然后将抽提器连同式样,放入抽提瓶内,再将抽提 器口与冷凝管相对接。抽提瓶底部放与水浴锅各个口中并与蒸馏水相接触。 6、打开冷凝水开关。 7、将时间控制器设定为所需时间,然后打开电源开关。因为蒸馏水已提前预热,所以抽提 瓶内乙醚经加热,蒸发经冷凝管冷却后,滴入抽提器冲洗样品。由于样品经乙醚浸泡及抽提,(使快速被乙醚溶解后滴入抽提瓶内。 8、抽提结束后,时间控制器自动切断电源停止加热,并发出报警声。待冷却后取出抽提器 换上回收管,打开电源开关继续加热,直至将乙醚收入回收管。 9、乙醚回收结束后,取下抽提瓶,然后将其烘干、冷却、称重计算含油量。 2计算 X= ×100 式中: X——样品中脂肪的含量,%; m1——抽提瓶和脂肪的质量,g; m2——抽提瓶的质量,g;

玉米蛋白粉工艺流程

玉米蛋白粉工艺技术规程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使蛋白粉的生产工艺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蛋白粉生产的全过程控制。 2 职责 2.1 淀粉车间负责蛋白粉的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3 管理内容和方法 3.1 蛋白粉工艺流程(见二楼) 3.2工艺规程 3.2.1玉米称重操作要求 a)将装满玉米的车辆在电子地上衡上准确称重,准确度为±5kg。 b)玉米卸于投料口后,然后车辆及包装物再回电子衡上称重,准确度为±5kg。 c)每一灌料根据检验结果作一次准确的计量。 3.2.2玉米清杂 3.2.2.1工艺条件及要求:玉米投料量(28~35)吨/小时 3.2.2.2操作要求 a)将称重的玉米倒入玉米投料口中; b)由提升机将玉米提升到清杂设备的上部;经永磁筒吸附住玉米中夹带的铁质后进入出清圆筛; c)进入出清圆筛的玉米通过筛筒的转动,连续筛选分离除去大杂质(如玉米皮、玉米蕊)细杂(如尘土、细砂); d) 出清圆筛尾部风机与上风机,抽出玉米表面附着的灰尘、玉米绒等杂质。 e) 干净的玉米流至去石槽中,经水清洗后,由泵打入泡料罐中。 3.2.3 浸泡工序 3.2.3.1 玉米浸泡的工艺条件 a)条件要求 浸泡温度 (49~53)℃ 亚硫酸水的浓度(0.16~0.18)% 浸泡最佳时间(42~48)h 浸泡好的珏米应至① 含水量(40~45)%(湿基)② 浸泡后玉米用两手指可以挤裂。 b)条件的变更:因停水、停电、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而导致浸泡玉米超出最佳的浸泡时间范

围,需延长浸泡时间,或新陈玉米更换需缩短或增加浸泡时间,由淀粉车间填写“工艺条件临时变更审批单”,报研发中心批准。 3.2.3.2 玉米浸泡的方法 a)玉米浸泡采用逆流扩散法,它是将多组浸泡罐用泵和管路系统连接起来,在玉米浸泡即将结束时打入最后一个浸泡罐,循环之后,用自吸泵将浸泡水打入次长浸泡过的玉米浸泡罐。这样将浸泡水逆着新进的玉米的方向依次以一个罐打至另一个罐。 b)玉米装罐结束后,用老酸浸泡,时间为(9~10)小时。、 3.2.4 玉米破碎、胚芽分离与洗涤 3.2. 4.1 破碎的工艺条件 玉米破碎时的控制指标 指标第一次破碎第二次破碎 玉米稀浆浓度(Be’) 5.0~8.58.0~13.0 完整玉米籽粒数不允许出现 3.2. 4.2 胚芽分离的工艺条件 指标胚芽分离过程 进料浓度(Be’)8.0~13.0 物料的温度(℃)36~42(如果自然温度升高,物料必然有所提高) 3.2. 4.3 胚芽洗涤工艺条件 洗涤用水的温度(℃) 32~36 3.2. 4.4 玉米破碎、胚芽分离与洗涤操作 a)经脱胚磨开机前必须检查动、定齿盘的间距,以防凸齿相撞造成机器损坏,经检查机械正常即可开机进水、进料。为达到理想的破碎效果,以利于后续胚芽的分离,应使出机物料浓度在(6.0~8.5)Be’。 b)破碎的物料从收集器用离心泵送到胚芽旋流器,进行第一次胚芽分离,在分离中尽可能地分离出胚芽。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是保持进入旋流器的淀粉悬浮液浓度为(6.0~8.5)Be’。从头道旋流器得到的物料通过曲筛滤去粉浆。清理过的胚芽还带有部分淀粉乳,要在重力筛子上进行筛分和洗涤三次。经过筛分和洗涤后的胚芽进入榨水机。3.2.5 浆料的针磨

玉米蛋白粉的质量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概1况

玉米蛋白粉的质量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概况 玉米蛋白粉是玉米经脱胚、粉碎、去渣、提取淀粉后的黄浆水,再经脱水制成的富含蛋白质的产品,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50%(以干基计)。玉米籽粒经湿磨法工艺制得的粗淀粉乳,再经淀粉分离机分出的蛋白水,然后用浓缩离心机或沉淀池浓缩,经脱水、干燥即制得玉米蛋白粉。也有玉米蛋白粉为提取赖氨酸之后的加工副产品。我国年产玉米蛋白粉在220万吨以上。玉米蛋白粉粗蛋白在50%以上,有的高达70%,色泽金黄,是常用的蛋白质饲料原料,常用于各种动物日粮。 1玉米蛋白粉的化学组成 玉米蛋白粉粗蛋白含量在50~60%左右,含有的蛋白质主要为:玉米醇溶蛋白(Zein,68%)、谷蛋白(Glutelin,22%)、球蛋白(GIobulin,1.2%)和少量白蛋白(Albumin)。玉米蛋白粉氨基酸组成不佳,Ile、Leu、Val、Ala、Pro、G1u等含量高,而Lys、Trp严重不足。虽然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组成不佳,但这种独特的氨基酸组成通过生物工程来控制其水解度,可以获得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活性肽。需要注意的是: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总和高于豆粕和鱼粉,并且含硫氨基酸和亮氨酸含量也比豆粕和鱼粉更高,因此玉米蛋白粉可以与豆粕和鱼粉蛋白源相互补充。此外,玉米蛋白粉粗纤维含量低;代谢能与玉米相当或高于玉米;铁含量较多;维生素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富含色素。 表1玉米蛋白粉的化学组成和氨基酸组成 蛋白/% 淀粉/% 脂肪/% 水分/% 纤维/% 灰分/% 类胡萝卜素mg/kg 55~65 15~20 5~7 9~12 0.5~2.5 0.5~3.7 100~300 氨基酸 Ile Leu Val Ala Pro Glu Lys Trp 摩尔百分比 /% 2.05 8.24 3.00 4.81 3.00 12.26 0.96 0.20 2玉米蛋白粉用作饲料蛋白源 玉米蛋白粉用作鸡饲料可以节省蛋氨酸,并且着色效果明显,特别适宜作家禽饲料原料。但由于玉米蛋白粉很细,因此它在鸡配合饲料中的用量不宜过大(一般在5%以下),否则会影响鸡的采食量。玉米蛋白粉对猪的适口性较好,它与豆粕合用还可以起到平衡氨基酸的作用,其在猪配合饲料中的用量一般在15%左右。玉米蛋白粉还可用作奶牛、肉牛的蛋白质饲料原料,但因其密度大,需要配合密度小的饲料原料使用,其在精料中的添加量以30%为宜。另外,在使用玉米蛋白粉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霉菌(尤其是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检测。

饲料原料之三——玉米蛋白粉

饲料原料之三——玉米蛋白粉 玉米蛋白粉是玉米籽粒经医药工业生产淀粉或酿酒工业提醇后的副产品,其蛋白质营养成分丰富,并具有特殊的味道和色泽,可用作饲料使用,与饲料工业常用的鱼粉、豆饼比较,资源优势明显,饲用价值高,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不需进行再处理,可直接用作蛋白原料。玉米蛋白粉作为饲料可开发的优势还在于工业化规模产量在扩大,产品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少,潜在的开发性大,饲料的安全性能好,因此,玉米蛋白粉具有很广阔的生产前景。 玉米蛋白粉的组成 玉米蛋白粉也叫玉米麸质粉,主要由玉米蛋白组成,含有少量的淀粉和纤维。蛋白质在猪胃肠内呈可溶性的蛋白质和不可溶性的蛋白质两种状态存在,不溶性的蛋白质易和其他大分子有机物或微量元素结合,不易被动物吸收利用,几乎全部被动物排出体外,是组成粪干物质的成分。淀粉包含抗性淀粉和慢性淀粉,抗性淀粉在消化道内不易被淀粉酶水解,吸收水分后粘滞性增大,影响食糜的蠕动,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玉米蛋白粉中的纤维成分由NSP和木质素组成。NSP的含量、种类、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粮的消化吸收,也影响氮的利用和排泄。编辑本段玉米蛋白粉的营养成分因不同用途、不同生产工艺生产的玉米蛋白粉营养成分不同,直接影响其有效利用率和饲料配方的经济效益。医药工业生产的玉米蛋白粉含蛋白质高达60%以上。其蛋白质含量分别比豆饼和鱼粉高21%和3.7%,是具有高蛋白质的饲料原料,同时粗纤维含量低于豆饼3.9%;医用玉米蛋白粉中脂肪含量高于豆饼和玉米籽实,配制成饲料后,饲粮脂肪含量高,有利于减少氨基酸氧化而生成较多的体蛋白,还能抑制葡萄糖和其他前体物质转化为脂肪;在高温条件下,还有利于能量食入,降低畜禽的体热消耗,减缓热应激。 提醇玉米蛋白粉是酿酒工业的副产品,其蛋白含量较低,粗纤维含量高,营养价值不如医用玉米蛋白粉高,但因含有未知生长因子,添加到日粮后可显著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玉米蛋白粉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玉米蛋白粉用作饲料蛋白源

玉米胚芽企业标准2020版

Q/TMHY 企业标准 Q/TMHY 01—2020 玉米胚

玉米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胚芽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为原料经加工生产的供榨油行业用玉米胚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 5505 粮食油料检验灰分测定法 GB/T 5512 粮食油料检验粗脂肪测定法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定义 玉米胚芽是以玉米为原料,经破碎、脱胚而提取的湿胚芽,再经脱水、烘干而得到的富含脂肪的产品。 4 技术要求 4.1 感官要求 4.1.1 外观:玉米胚芽为白色或黄白色,无发霉、结块、虫蛀。 4.1.2 气味:具有玉米胚芽固有的特殊气味、无异味。 4.2 理化要求 应符合表1 的要求表1

4.3 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 5 试验方法 5.1 外观 在明暗适度的光线下,用肉眼观察样品的颜色。 5.2 气味 取样品20g放于100ml干净磨口瓶中,振摇均匀在瓶口嗅其气味。 5.3 水分 按GB/T 5497规定执行。 5.4 粗脂肪 按附录A规定执行(仲裁检验时按GB/T 5512规定执行)。 5.5 灰分 按GB/T 5505规定执行。 5.6净含量 按JJF 1070规定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与抽样 6.1.1 应以同一生产期内生产、经包装出厂的,具有同一批号和同样质量证明书的产品为一批,批量为15t。 6.1.2 产品抽样由质检员按GB/T 5491进行随机取样,混合均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200g,分装于两个取样袋中,一袋作检验,一袋留样备查。 6.2 出厂检验 6.2.1 每批产品出厂前须经公司质检部门负责按本标准要求检验合格,并附有质量合格证方可出厂。 6.2.2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气味、水分、粗脂肪、净含量。 6.3 型式检验 6.3.1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的全部检验项目。 6.3.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须进行型式检验: a)产品鉴定投产时;

玉米的营养价值

玉米的营养价值 玉米,又称苞谷、玉蜀黍。玉米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玉米食疗药效 ◆玉米胚中约含52%的脂肪,仅次于大豆,蛋白质及维生素含量均高于粳米,黄玉米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人的视力十分有益。 ◆玉米中富含维生素E、卵磷脂及谷氨酸,对人体健脑、抗衰老有良好的作用。 ◆玉米中富含的纤维素,可吸收人体内的胆固醇,将其排出体外,可防止动脉硬化,还可加快肠壁蠕动,防止便秘,预防直肠癌的发生。 ◆玉米含的镁元素,可舒张血管,防止缺血性心脏病,维持心肌正常功能,是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患者的首选食品。 ◆玉米内含有的赖氨酸、谷胱甘肽等几种成分有较好的抗癌作用。 ◆玉米中富含的硒元素,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或自由基的分解,致使肿瘤细胞得不到分子氧的充分供应,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所以,玉米也是中老年人预防肿瘤的理想保健食品。 ◆玉米具有利尿、利胆、止血、降压等功效,对治疗食欲不振、肝炎、水肿、尿道感染等病有一定的作用。 ◆玉米须有平肝利胆、泄热利尿的功效,对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胆结石、肾炎水肿、黄疸型肝炎等症有较好的疗效。 魔芋营养价值 魔芋别名菏翡、鬼芋、萌头、鬼头、磨芋、虎掌、南星、雷星、花秆莲、黑芋头、花梗莲、花伞把、蛇头草,为天南星科多年生植物魔芋的块茎。魔芋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至西南一带,生长于疏林下、林缘、溪边,多为野生,或栽培于园圃,秋末采收。 营养成分:每100克魔芋精粉中,含水分14.2克,蛋白质4.2克,碳水化合物4.4克,粗纤维74.4克,灰分4.3克,核黄素0.1毫克,钾299毫克,钠49.9毫克,钙45毫克,磷272毫克,镁66毫克,铁1.6毫克,锰O.88毫克,锌2.05毫克,铜0.17毫克,尼克酸0.5毫克。 药用功效:化痰散结,行淤消肿。主治痰嗽、积滞、疟疾、瘰疬、弪闭、肿瘤、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丹毒、毒蛇咬伤、烧、烫伤。 食用方法:食用魔芋可制成豆腐食用,还可制成魔芋蛋白肉、魔芋面包、魔芋馒头、魔芋罐头、魔芋果汁、魔芋果酱、魔芋果糖等。魔芋可用于烹调,如炒菜、炖肉、烹鱼、拌食,口味鲜美。 魔芋食疗作用 魔芋性温、辛,有毒;可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化痰软坚;主治瘰疬痰核、损伤瘀肿、便秘腹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症。另外,魔芋还具有补钙、平衡盐分、洁胃、整肠、排魔芋毒等作用。魔芋又称蒟蒻,其主要成分为葡甘露聚糖,这种物质属可溶性多糖类,从营养学的效果看,是一种理想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超低热量。膳食纤维在防治疾病方面有五大功效:

玉米蛋白粉投资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样本)

玉米蛋白粉投资建设项目立项申请 一、项目背景 1、园区加快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区。优化服务流程,创新 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全面梳理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逐步做到 “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优化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服务流程,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凡是能实现网上办理的 事项,不得强制要求到现场办理。全面公开与政务服务事项相关的服务信息,除办事指南明确的条件外,不得自行增加办事要求。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切实加大对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 人隐私等重要数据的保护力度。推行网上审批、网上执法、网上服务、网 上交易、网上监管、网上办公、网上督查、网上公开、网上信访,最大程 度利企便民,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园区不断完善自身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承接国际、沿海产业转移,促进优势产业集聚,推进产业结构从低附 加值的一般加工业为主向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产业组织形态从传统块状经济为主向现代产业集群为主转变,打造县域经 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制订发布产业园区主导产业 指导目录,避免产业园区之间同质化竞争,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招商引

资恶性竞争,实现产业园区错位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湖南特色和竞争 优势的产业集群。 2、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激 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一是全社会的创新投入不断提升。2017年全社会研 发投入1.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2.1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一系列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调动企业不断加大 创新投入。二是全社会创新意识普遍增强。各级政府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围绕支持创新不断优化管理和服务,有利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 式蓬勃发展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企业面向市场和消费升级,大胆推进技 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三是有利于新动能培育的 改革举措陆续出台。深入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出台了创新管理、优化 服务培育壮大新动能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优化科研管理提高科研绩效、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等改革文件,进一步破除制约创新创业的制度障碍,释放新动能发展的活力。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举措,政策效 应正在持续释放,突出表现为创新创业热度不减,新增市场主体量质齐升。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达998.3万户,同比增长12.5%,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已超过1亿户,达到标志性高点。更为可喜的是,新设市场

玉米的品质特性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1 2019年第32卷第1期 粮食与油脂 玉米的品质特性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马先红1,2,李 峰1,宋荣琦1 (1.吉林化工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2.吉林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摘 要:结合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归纳了玉米的各类品质特性,包括物理品质、营养品质、药用价值及加工品质,总结了玉米在变性淀粉、胚芽制油、制糖、酿酒、石油化工等方面的加工应用,以期为玉米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玉米;品质特性;综合利用 Research o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aize MA Xian-hong, LI Feng, SONG Rong-qi (1. College of Biotechn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Jilin 132022, Jilin, China; 2.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 Jilin, China)Abstract: Combining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maize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physical quality, nutritional quality, medicinal value and processing quality. The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of maize in modified starch, germ oil, sugar, wine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were summarized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aize. Key words: corn; quality characteristic;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S2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78(2019)01-0001-03 收稿日期:2017-05-31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资助(JJKH20170222KJ);吉化院重大合字(2016030)作者简介:马先红(1981—),女,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粮食深加工。 玉米在中国粮食作物中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 麦。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玉米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作为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玉米是畜牧业、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1] 。1 玉米的品质特性1.1 玉米的物理特性玉米的物理性状由粒色、粒形、种皮光泽、粒 长、粒宽、百粒重、粒径、籽粒均匀程度和硬实率 等指标组成。玉米籽粒颜色包括种皮、糊粉层(富含蛋白质,也被称为蛋白质层)以及胚乳3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玉米成熟籽粒胚乳的颜色是黄色或白色,种皮和糊粉层没有颜色,呈透明状。根据玉米籽粒的颜色不同,玉米有黄玉米、白玉米和混合玉米3种。根据玉米籽粒形态、硬度及不同用途,玉米分为普通玉米(硬粒型、中间型、马齿型、硬偏马型、马偏硬型)和特种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糯玉米)2种。玉米形状和大小因品种不同有所不同,一般玉米长8~12 mm ,宽7~10 mm ,厚3~7 mm ,如果玉米颗粒之间差异太大,会使玉米在加工过程中难以清洗 和破碎[2]。 1.2 玉米的营养品质玉米属禾木科植物五蜀黍,玉米籽粒由胚乳、胚、皮、尖端等组成,其含量分别为82 %、12 %、5 %、1 %。玉米胚是种子的胚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每100 g 中含脂肪4.6 g 以上、蛋白质8.2 g 、碳水化合物70.6 g 以上、粗纤维1.3 g 以上、钙17 mg 以上、铁2.0 mg 以上、磷21 mg 以上、尼克酸2.4 mg 以上、核黄素0.14 mg 以上。淀粉主要存在于胚乳中,胚内含有大量的油脂和灰分[2]。 1.3 玉米的加工品质1.3.1 玉米淀粉玉米淀粉的主要特点如下: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可达28 %;糊化温度高(62~72 ℃),具有较好的抗剪切能力;颗粒紧密;脂类化合物含量多,易形成直链淀粉-脂类化合物。淀粉约占玉米籽粒干重的70 %左右,是玉米籽粒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可以将淀粉转化为低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聚合物,可以作为良好的加工原料。玉米淀粉的提取技术主要有干法和湿法2种加工方法。与干法相比,湿法由于其加工出的产品更纯净,副产品更容易回收,可操作性强,更能满足市场需要,方便深加工,因此湿法是目前玉米加工所采用的的主要加工方式[3]。 1.3.2 玉米蛋白粉玉米蛋白的主要存在形式有玉米醇溶蛋白、玉

玉米的营养价值

德国科学家推荐吃玉米,玉米的营养价值最高 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最高、保健作用最好——— 最近,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最高、保健作用最好。在持续一年的研究中,专家们对玉米、稻米等多种主食进行了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项指标对比。结 果发现,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面粉的5—10倍。 常吃玉米可防癌 研究发现牞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牞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中还含有核黄素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处。 研究还显示,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8—10倍。此外,鲜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也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为在贮存过程中,玉米的营养物质含量会快速下降。 玉米含7种“抗衰剂” 负责该项研究的德国著名营养学家拉赫曼教授指出,在当今被证实的最有效的50多种营养保健物质中,玉米含有7种———钙、谷胱甘肽、纤维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 经测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丰富的钙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此外,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 研究人员指出,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等可以抵抗眼睛老化。此外,多吃玉米还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 糯玉米好看营养也丰富 糯玉米最早起源于中国,属特用玉米类型,有白糯、黄糯、紫糯、黑糯等几种颜色多把它作为一种特用鲜食玉米来开发是近几年的事。成熟糯玉米晶莹剔透,内在品质也非常好,吃起来绵软清香,营养丰富。其籽粒中的淀粉,是特殊的重要工业原料;而其鲜穗具有甜、黏、香的特点,作为鲜食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糯玉米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均优于普通玉米,其淀粉含量不仅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营养价值较高,将它制成粉状可制多种黏食。 变着花样吃玉米 怎样吃玉米才最有营养?拉赫曼教授建议,玉米熟吃比生吃好。尽管烹调使玉米损失了部分维生素C,却获得了更有营养价值的抗氧化剂。不论油炸还是水煮,玉米都会释放出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烹饪过的玉米还释放一种酚类化合物赖氨酸,对癌症等疾病具有一定疗效。高温烹调后,玉米抗氧自由基的活性升高了。 玉米含有丰富的钙质,而钙具有降血压的功效。科学家研究发现,成年男性每天吃1克钙质,6周后血压低压能降低9%;成年女性吃9周后,血压低压能下降6%。此外,玉米中含有丰富的脂肪,玉米脂肪中含有50%以上的亚油酸、卵磷脂和维生素E等营养素,这些物质均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冠心病、细胞衰老及脑功能退化等效果,并有抗血管硬化的作。

玉米蛋白粉生产技术

玉米蛋白粉生产技术 韩振全 白 坤 (齐齐哈尔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齐齐哈尔市 l61006) (郑州万谷机械有限公司,郑州市450064) 0概述 在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玉米蛋白粉生产工序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蛋白粉的生产关系到主产品一一淀粉的得率和质量,也关系到蛋白粉的得率和质量。麸质浓缩机、真空转鼓吸滤机和其工艺技术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经过多年的实际使用,这些技术有了很大的改变,提升了我国玉米淀粉的生产技术。 蛋白粉是使用主分离机的顶流(麸质液)物料经过浓缩、脱水、干燥后生产的玉米蛋白质产品。 蛋白粉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l。 1麸质脱水工艺技术 生产蛋白粉的液体(麸质液)是主分离机产生的溢流(顶流),这种液体中的干物质很少,约为1.5°Be’,含干物2.6%,呈酸性。其中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淀粉,蛋白质约占全部干物质的55%以上。这种液体的悬浮性特殊,使用专业设备和工艺技术处理后得到两种产物,一种是蛋白粉,另一种是过程水。 麸质脱水工艺技术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使用麸质浓缩机(碟片分离机)和真空转鼓吸滤机的工艺;另一种是使用气浮槽和板框过滤机的工艺。 使用麸质浓缩机或气浮槽将麸质液中的干物质浓度提高的过程称麸质浓缩(Gluten Concentration),它是将主分离机顶流(麸质液)出来的液体物料中的水与干物质进一步分离的过程。麸质浓缩的设备可以使用碟片分离机,也可以使用气浮槽,或联合使用碟片分离机和气浮槽。 麸质浓缩机将物料分为顶流和底流两种液体物料,顶流是过程水,过程水去各工序使用。底流是浓麸质液,浓麸质液去真空转鼓吸滤工序生产蛋白粉产品。

气浮槽也是将主分离机的顶流(麸质液)进行浓缩,将蛋白质与水分离的过程。使用气浮槽处理后得到三种液体。第一种液体是在气浮槽的上层物料,这些物料是含有很多蛋白质的浓麸质液,作为生产蛋白质粉使用。第二种液体是在气浮槽的中问得到的较澄清的过程水,这部分水含有的干物质很少,量很大。第三种液体是在气浮槽的底部得到的含有较多淀粉的液体,量很小,这部分液体回到主分离机的进料罐中。 过程水的质量、温度和使用量在玉米淀粉生产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既能影响各种产品的收率,使干物质的收率增加或减少,又能影响各种产品的质量,使主要产品的质量上升或下降,还能影响生产过程的控制难度。 将蛋白粉从浓麸质液中与水分离得到固体湿麸质的过程称麸质脱水(Gluten De-hydration)。麸质脱水使用的设备有真空转鼓吸滤机或板框压滤机。 (1)将浓麸质液送人真空转鼓吸滤机的物料箱中,真空转鼓吸滤机在旋转工作时将麸质吸附在滤布外表面上,在负压真空作用下水分被真空泵吸人真空转鼓内抽走,而在滤布外表面的麸质脱水成滤饼,滤饼厚度3~6mm,含水60%左右。滤饼进入管束干燥机中干燥生产蛋白粉产品用,吸滤下来的过滤水去过程水罐中作为过程水用。真空吸滤的作用是将蛋白质从悬浮液中提取出,得到可以使用管束干燥机干燥的蛋白粉。使用真空转鼓吸滤机脱水用电量多,过程水回收率高,占地面积小,电耗高,自动化控制程度高。 使用麸质浓缩机和真空转鼓吸滤机丁艺技术图见图2。 (2)将浓麸质液用泵打入板框压滤机中,板框压滤机将浓麸质液中的水过滤出去,干物质在板框内留下挤压成固体滤饼,当板框内的干物打满后即卸料,滤饼进入管束干燥机中干燥生产蛋白粉产品用。使用板框压滤机脱水用电量少,过程水回收率低,占地面积大,电耗少,自动化控制程度不高。 使用气浮槽和板框过滤机工艺技术图见图3。

(完整版)玉米蛋白粉质量控制

玉米蛋白粉的质量控制 玉米蛋白粉是食品工业中用玉米加工淀粉的副产品,其粗蛋白可以达到50%以上,富含Met,胱氨酸和LeU等。特别应用于肉鸡,对虾等饲料中。 1、玉米蛋白粉的加工过程 玉米淀粉的提取,其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将玉米籽粒的各个化学成分进行有效分离,湿磨是目前玉米淀粉生产的惟一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将其浸泡软化,以便于以后磨碎,并且在中间还在添加二氧化硫,破坏包裹 在淀粉表面的蛋白质网膜。 在后续工艺中,实现胚芽,纤维,麸质等的分离。最后剩下玉米淀粉。 玉米蛋白粉就是利用从淀粉中分享蛋白质时得到的黄浆水进行离心分离产生。 工艺流程: 玉米---浸渍----破碎----筛分---(分离出玉米胚芽和外皮)-----离心分离(分离出玉米 淀粉)-----黄浆水------离心沉淀(或气浮选洗浓缩)-----压滤------干燥------成品(玉 米蛋白粉) 这样的生产流程,分离得到的淀粉占60%,蛋白粉只有5-8%。蛋白含量越高,产品 越低。 2、玉米蛋白粉的质量标准 感观指标:黄色结晶状物质。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有粒状和粉状两种。纯玉米蛋 白粉的手感流动性较好,具有均匀一致的甜香味。一般认为颜色越黄者品质越佳。 而掺假玉米蛋白粉的颜色异常。正常的玉米蛋白粉在显微镜下为均匀的黄白色细颗 粒。而掺假时常有发亮的晶状物,或者较多淡黄色粉状颗粒。有的还掺有细小的深 红色细颗粒(染色剂) 3、玉米蛋白粉的营养成分 对玉米蛋白粉常见指标检测包括:水分,粗蛋白质,脂肪和粗灰分。其中粗灰份亦 为一项重要指标,好的玉米蛋白粉粗灰分一般小于2%,超过3%就要引起注意了。 蛋白。其氨基酸总量大于大豆粉和鳕鱼粉,其中含硫氨基酸和亮氨酸的含量高于大 豆粉和鳕鱼粉。但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低,可与大豆粉和鳕鱼粉的蛋白源相互补 充。 需要指出的是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总数与鱼粉的不同。鱼粉的氨基酸总量达粗蛋白 质含量的90%即可认定合格。而大多数的实验室测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总量要高于 粗蛋白质数值很多。这是由于氨基酸组成不同而造成的。 玉米蛋白中叶黄素含量为关键指标,一般高达100-300mg/kg,是玉米的15-20倍。 对蛋黄肤皮之着色效果相当好。故在饲料中使用玉米蛋白粉可以减少玉米的用量。 色素容易氧化而消失。

玉米胚芽的综合利用

玉米胚芽的综合利用 摘要:玉米胚芽含丰富的人体必须营养素,利用玉米淀粉厂副原料玉米胚芽,经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进行油的提取、纯天然植物蛋白的提纯。既可充分利用我国粮食资源,增加粮食附加值,还可以对淀粉厂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同时为食品行业增加新型植物材料。 关键词:玉米胚芽;油;植物蛋白 我国是玉米产量大国,居世界第二,玉米除少量食用外,大部分作玉米淀粉生产原料、饲料原料及酒精原料。其中玉米淀粉平均年产量近1.70×109kg,副原料中玉米胚芽近2.0×108kg,目前主要是将部分玉米胚芽生产玉米胚油。[1]玉米胚芽含丰富的人体必须营养素,玉米胚芽占玉米重的8%-10%,每100g玉米胚芽含蛋白质20.5g、脂肪28.6g、碳水化合物40.8g以及丰富的VB、VE、粗纤维和多种氨基酸、矿物质。[2]因此,利用玉米淀粉厂副原料玉米胚芽,经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技术,开发纯天然植物蛋白饮料,既可充分利用我国粮食资源,增加粮食附加值,还可以对淀粉厂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同时为食品行业增加新型植物蛋白饮料。 1玉米胚芽的营养价值 玉米胚芽油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和较高营养价值,其脂肪酸组成中80%以上是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且富含维生素E,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抗衰老作用,正日益成为理想的健康营养食品。长期食用玉米胚芽油具有改善人脑细胞功能,增强记忆力,缓解人体机制老化及老年斑形成,预防肌肉收缩,增强体质活力,控制血中胆固醇等作用[3]。 提油后的玉米胚芽饼(粕)往往含有玉米纤维,特别是有一种异味,所以一般均作为饲料处理。如果胚芽分离效果好,而且以溶剂浸

出法制油,那么这样获得的脱脂玉米胚芽粕经过脱溶脱臭处理后,就成为一种风味、加工性能和营养价值均良好的食品添加剂,可在糕点、饼干、面包中使用,也可制作胚芽饮料或制取分离蛋白[4]。 玉米胚芽蛋白主要由球蛋白和白蛋白构成, 含量达60 %以上。有关玉米胚芽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通过酶解测定,其总蛋白或主要组成谷蛋白,均不低于鸡蛋白和酪蛋白。按其氨基酸构成评定,符合国际卫生组织全价蛋白的规定值,近似于人奶和鸡蛋生物学价值。其氨基酸组成不同于胚乳,必需氨基酸含量很高,尤其是玉米胚乳中缺乏的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都比较高。玉米胚芽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鸡蛋白的氨基酸组成非常相似,与FAO/WHO推荐的人类蛋白质标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2玉米胚芽油 2.1水代法 水代法是一种传统的提油方法。其原理是以水代油,油料经烘炒、磨碎后,加入大量沸水搅拌振荡,利用蛋白质的亲水性强而油脂疏水性强的特性达到分离油脂的目的。该法设备简单,不需加入有机溶剂,提取的油脂品质好。例如小磨香油就是用此法制成的。 2.1压榨法 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压力把油从油料中挤压出来,是油脂厂普遍应用的方法。在压榨前,需要经过筛选、轧坯、蒸烘等工艺对油料进行预处理。筛选是为了除去油料中的杂质;轧坯是使油料在蒸烘时受热和水分分布均匀,并使油料中部分细胞组织受到破坏,有利于油脂的

我国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加工副产物 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课程名称: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授课教师:陈志成教授 学号: 姓名: 2015年12月15日

摘要: 粮食加工是指通过处理将原粮转化成半成品粮、成品粮,或者将半成品粮转化成成品粮的经营活动。粮食加工主要包括:稻谷碾米;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的加工;物油脂的提取、精炼和加工;植物蛋白质产品的生产和淀粉加工;以米面为主要原料的粮油食品加工;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粮食加工业是粮食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关系到粮食生产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原粮加工度和附加值的一项重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粮食加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对于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粮食食品多样化、优质化、营养化和方便化的需求,对于促进食品工业发展,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能引导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延伸粮食产业链,对促进粮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发展粮食加工业对提高粮食企业经济效益,增强我国粮食的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粮油加工过程中副产物较多,很少用于深加工和再利用,经济价值不高,且浪费大量的资源。许多粮油加工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低聚糖、活性肽、多元糖醇、功能性油脂、抗氧化剂等功能性成分,因此对粮油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副产物现状发展趋势粮食加工 正文: 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粮食作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对粮食概念就是指谷物,包括麦类、豆类、粗粮类和稻谷类等。粮食产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栽培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和某些副食品,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通常,粮食作物也是农作物中的主导作物,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农

玉米综合开发利用

玉米综合开发利用 平昌县是川东北山地区的农业大县,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十年九灾,十灾九旱的自然条件,发展旱作农业是必然的选择,玉米以其独特的优势,被长期作为农业生产的重头戏来抓。 玉米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和良好的工业原料作物,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利用,如何提高玉米的综合利用率,减少浪费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有力保障,下简立几点玉米综合利用的途径。 1.提取玉米淀粉,发展淀粉工业。利用玉米淀粉制糖,实现绿色生产;利用玉米淀粉中蛋白质、脂肪、多酶含量很低,制造啤酒,延长啤酒的保质期,提高啤酒的风味稳定性,降低啤酒的色度。 2.玉米及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酒精,作为清洁燃料替代汽油或作汽油添加剂,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缓解开发战略物资原油的压力,促进农业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3.玉米加工成新型食品。科学研究表明,玉米粉、小麦粉、大豆粉各占三分之一配制面条等食品,可使蛋白质营养价值提高7~8倍。玉米籽粒经过膨化后疏松多孔,蜂窝致密,结构均匀,质地柔软,蛋白质消化率提高15%,在膨化玉米粉中加入粘胶剂和其它必须原料,如赖氨酸、牛奶、鸡蛋、精盐等,可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面包、饼干、糕点、代乳粉等方便食品。 4.玉米胚芽制油。玉米胚芽是榨油的优质原料,每100千克玉米含胚芽8~10千克。每100千克纯胚芽含油量35~40千克,是大豆含油量的2倍。 5.玉米药用价值的利用。玉米和玉米须(雌蕊)具有利尿、降压、利胆、止血、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对于治疗慢性肾炎、急性溶血性贫血、肾病综合症、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糖尿病等有一定疗效。

6.玉米是优质的饲料原料。玉米被誉为饲料之王的美称,在畜牧业中被广泛利用,作为日粮的主要成分和饲料原料。 7.玉米秸秆广泛应用于养殖业。玉米秸秆是牛羊的优良饲料原料,近年来各地大力养殖业,玉米秸秆成为了各畜牧养殖场的抢手货。特别是平昌县推广的“秸秆养牛——牛粪发酵沤蛆——蛆虫养鸡”的生态种养模式,就秸秆一项就可以给老百姓亩增收近两百元。 8.玉米苞叶编制手工艺品,玉米穗轴育菇。玉米苞衣通过挑选、漂白、染色,可以编织座垫、地毯、提篮、门帘、手提包等多种手工艺品,自然朴实,一般每亩可收苞衣50~75公斤,1公斤苞衣可织座垫1个,每个价5~8元,每亩增收250~400元。河南省、山西省、山东省等用玉米苞衣编织产品已经畅销世界60多个国家,年创汇6000多万美元;玉米穗轴碾碎辅以其他元素,可作为育菇的良好原材料。

玉米蛋白粉的营养特点及应用事项

玉米蛋白粉的营养特点及应用事项 玉米蛋白粉的营养特点及应用事项 安徽玉米网2012年12月13日14:48 一、玉米(2440,-2.00,-0.08%)蛋白粉的营养特点: 玉米蛋白粉是玉米籽粒经提取淀粉后的副产品,也叫玉米麸质粉,1、含有丰富氨基酸和天然色素——叶黄素,是 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2、主要由玉米蛋白组成,其蛋白质 营养成分丰富,3、还含有少量的淀粉和纤维,并具有特殊 的味道和色泽,可用于饲料使用,与饲料中常用的鱼粉、豆饼比较,资源优势明显,饲用价值高,所以在豆粕 (3393,-7.00,-0.21%)鱼粉短缺的饲料市场可用来替代豆粕、鱼粉等蛋白饲料;4、玉米蛋白粉用作饲料中的优势在于该 产品抗营养因子少,营养丰富、饲料安全性能好。 二、玉米蛋白粉在养殖业中的作用 1、以玉米蛋白粉为主的蛋鸡配合饲料可提高产蛋率15%左右,可防治鸡的软骨症以及其他疾病,起保健促生长作用,有利于提高鸡蛋蛋白品质。玉米蛋白粉中蛋叶黄素含量丰富,在家禽饲料中其有一定的色效果。 2、在猪玉米蛋白粉及鱼粉对比喂养实验中,玉米蛋白 粉表观消化能高,其原因可能是其能量与蛋白比例较适宜。

3、在养牛业方面,用玉米蛋白粉作精饲料,可使不能 被瘤胃消化的部分蛋白在小肠中更好地消化吸收。玉米蛋白粉中含有亚油酸,它可促进动物的脂代谢,促进必需氨基酸的聚合。 三、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随着畜牧业的飞速发展,饲料市场中掺假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像玉米蛋白粉这样的高蛋白饲料,玉米蛋白粉掺假不仅会降低产品的内在品质,还会对畜禽造成重大的损害。所以在购买使用时,应注意质量的鉴别。 真玉米蛋白粉为湿法制玉米淀粉或玉米糖浆时,原料玉米除去淀粉、胚芽及玉米外皮后剩下的产品,特点:其处观呈金黄色,带有烤玉米的味道,并具有玉米发酵特殊气味,有蛋白质60%及50%以上两种规格,一般常规检测外观、 水分、粗蛋白等三个指标,而氨基酸和叶黄素检测的几率很低。 真玉米蛋白粉是利用常规检测上不足(漏洞)来制造假玉米蛋白粉,一般假货的组成为蛋白精、玉米粉、小米粉、色素及少量的真玉米蛋白粉。方法:用染成黄色的蛋白精(脲醛聚合物)来冒充粗蛋白质,用小米粉和玉米粉当填充物,再加少量的真玉米蛋白粉,根据饲料厂的质量要求,调整比例,就可以生产出不同规格的劣质玉米蛋白粉,以较低价格卖给饲料厂,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造成饲料质量大幅度下

玉米胚芽榨油知识

1:工艺流程描述 1.1 胚芽接收 胚芽被干燥机0172DR010干燥后在温度100o C,水份2%的状态下由气动输送机直接传输。日生产能力为65吨,每小时2.7吨(虚密度440KG/M3, 能力6.2m3/h)气动输送机空气消耗量1.200Nm3/h, 最高压力1.6bar, DN125的管路和旋流器被安装在外面.如果榨油机出现故障,储罐0175TK040在气动传输停止前能维持两个小时的容量.换向阀将胚芽转输到包装区. 在换向阀转向前,向榨油区输送胚芽的管道一定要用气动传输清理干净. 辅助包装系统的胚芽进入接受罐0172SI030,转阀0172RF011转向冷却机0173HX020. 最后储存在胚芽仓0174SI030内, 该仓可储存500M3胚芽,相当于3-4天的产量. 可以通过阀0174RF001将这里的胚芽传输至榨油区,胚芽在包装区的最低温度是5o C, 这也是胚芽进入榨油区的最低温度限制. 在胚芽储仓外的简单的不称量的胚芽储藏也是可以的. 在气动传输线上安装了一个单独的分离旋流器0175CY040和阀门0175RF042. 在榨油区正在维修而不能100%运行时可以使用两条传输线以减少进入0175SI030的胚芽数量.气动传输系统的气体在旋流器中被分离进入空气. 如果有胚芽外皮的问题可以安装一个过滤器.旋流器和气动传输系统都有保温层以避免冬天的热量损失。振动筛可以除去大于8mm的粗团状物体。胚芽的平均尺寸约为2-3mm. 粗块落到料斗内。在料斗满后要进行更换空斗0166TK001。粗料被送到粉碎机0114ML001中。使用叉车更换料斗。料斗有门利于胚芽排出,有轮便于将其摆放在振动筛0175SC040下面。储罐0175TK040安装有两个温度传感器以监测胚芽状态因为胚芽在水份含量大时有自燃趋势。这是胚芽发哮产生热量所造成的。为安全考虑装有大量胚芽的设备都联接3bar的蒸汽以便扑灭发生的火灾.胚芽的水份可以由控制室附近的实验室来检查. 取样口安装在储仓0175TK040的底部.储仓下面安装有螺旋输送机0175CV040.输送机的电机由变频控制. 这样可以根据工作的榨油机数量准确地调整胚芽输出流量.为防止提升机0175CV043出现问题,顶口是开放安装有自锁机构ZS040以停止0175CV040. 2.1胚芽蒸炒 新胚芽在螺旋输出0175CV040后由斗式提升机传输至螺旋输送机0175CV041进入干燥蒸炒机0175CD040. 干燥机在双层套桶中使用10bar蒸汽并包括三个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