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inux编程环境》期末考试样题及参考答案

《Linux编程环境》期末考试样题及参考答案

《Linux编程环境》期末考试样题及参考答案
《Linux编程环境》期末考试样题及参考答案

《UNIX编程环境》期末考试样题及参考答案

一. 给出完成下列各项功能所需要的UNIX系统命令。要求:给出实现这一功能的完整命令;不能给出完整命令可以仅给出所需要的命令名称。必须陈述利用了这个命令的哪个功能或选项。每题2分,共24分。

1.删除文件为-i的文件。

答:使用rm命令,由于命令会默认以减号开始的命令行参数为命令处理的选项而不是处理对象,所以需要使用特殊的选项--以

显式的方式说明选项的结束。命令为rm -- -i

2.命令netstat有很多选项,如何得知使用哪个选项可以打印出ip

的路由表?

答:使用man命令,man命令可以在线查阅命令的使用手册,使用命令man netstat查出netstat命令的使用手册,看看哪个选

项和什么命令格式用来打印出ip的路由表。

3.删除当前目录下的子目录tmp及该目录下属的所有文件和子孙目

录。

答:使用rm命令,rm命令有个选项可以递归地删除一个子目录,命令为

rm –r tmp

4.在你完成上机作业过程中,使用什么命令将源程序文件myrm.c

编译、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可执行文件是什么名字?如何运行?

答:使用gcc命令或者make,实现编译和链接

gcc myrm.c –o myrm

或者:make myram

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名按照惯例为myrm,一般情况下当前环境变量PATH不包括当前目录,所以,运行这个可执行程序应当加上

当前路径,命令为:

./myrm命令有个选项可以递归地删除一个子目录,命令为

./myrm –r tmp

5.检索目录src以及其子孙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名后缀为.c和.h文件,

查找哪些文件中含有字符串TPDU,并列出在这文件中的行号。

答:使用find命令和grep命令。find命令可以在指定的目录树

中查找满足某个条件的文件或目录,并对查找到的满足条件的对

象执行一个动作。指定查找条件为“文件名后缀为.c和.h”,动作为“查找哪些文件中含有字符串TPDU,并列出在这文件中的行号”,分别是find 的-name和-exec选项。完整的命令为:

find src –name ”*.[ch]”–exec grep –n TPDU {} /dev/null \;

6.统计出由用户liu创建并且正在运行的进程数目。

答:使用ps命令列表出系统中所有进程,过滤后仅保留用户liu创建的进程(用grep),每个进程占一行,用wc命令统计一共

有多少行即可。

ps –ef | grep liu | wc –l

7.去掉文件list.txt中的所有空行(所谓空行指:行内不含有任何除空

格之外的字符),存为新文件list-new.txt。

答:使用grep命令可以用正则表达式对文本文件过滤,-v选项用于筛选掉能匹配指定正则表达式的行,描述一个空行的正则表

达式为^ *$,即:从行首开始(^),有零个到多个空格( *),然后

是行尾($),命令为:

grep –v ’^ *$’ list.txt > list-new.txt

8.程序文件fexc.c约有2000行,保留了一个备份fexc0.c后另个

程序员在fexc.c中作了多处修改,如何找出他在原先程序的基础

上作了哪些修改?

答:diff命令可以对文本文件进行比较,找出两个文件的差别。

由于C语言源程序文件为文本文件,可以用diff完成上述功能。完

整的命令为:

diff fexc0.c fexc.c

9.目录mywork.dir上周的备份目录为mywork.bak,其中仅有一

小部分文件作了修改,仅仅将被修改过的文件和新创建的文件拷贝

到备份目录。

答:cp命令实现了增量拷贝的功能,增量拷贝的基本功能就是检查源目录下的文件和目的目录下的同名文件的最后一次修改

时间,当源文件的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晚于目的文件的最后一次修改

时间,或者同名的目的文件不存在时,才执行复制操作。完整的命

令为:

cp –ur mywork.dir mywork.bak

10.程序xserverd正在运行,随时间的变化,系统的内存资源越来越

少。如何判断是否是该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内存泄漏导致内存资

源越来越少?

答:ps命令的-l选项,可以打印出进程当前的SZ属性,即:进程的虚拟内存空间大小。当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内存泄漏时,进程的

虚拟内存空间大小会逐渐随时间增大。使用ps –l | grep xserverd

可以看出进程xserverd属性。

11.系统在当前一段时间内出现CPU负载很重现象,系统的响应时间

明显增大。怎样判断是哪些程序的运行占用了过多的CPU而导致

的系统负载过重?

答:ps命令可以打印出进程当前的TIME属性,即:进程运行占用的CPU时间(不计睡眠时间)。使用ps命令观察哪些进程的

TIME属性随时间在同步增长,就可以判断出哪些程序的运行占用

了过多的CPU而导致的系统负载过重。

12.df –h /opt命令的执行格式如下: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6 90G 47G 39G 55% /opt

命令列出了磁盘使用情况,如何自动地在终端上每1分钟给出一次报告?

答:自动地重复执行一个命令,利用shell的循环机制。让shell 睡眠60秒钟的命令为sleep 60。整个命令为:

while true; do df –h /opt; sleep 60;done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注意:理由陈述不正确不得分。

1.UNIX文件权限设计为简单的三级控制,用户liu对用户sun的文

件data.txt要么具有全部的读权限,要么不可以读。因此,没有

办法限制liu只对文件的指定部分读。

答:错误。可以利用SUID权限,用户sun将文件data.txt 的读写权限设置为rw-------,由文件所有者sun自己编写程序以

实现对文件的访问,程序中的访问当然可以限制只对文件的指定部

分读,但是该程序文件的属性应当为rws--x--x,用户liu只有执

行这个可程序程序文件才能实现对文件data.txt的访问。

2.命令ln仅允许对普通文件实现硬连接,对目录不许硬连接操作。所

以,所有目录的link数总为1。

答:错误。尽管命令ln仅允许对普通文件实现硬连接,对目录不许硬连接操作,但是,目录的硬连接由系统自动实现,当前目录

下的.文件和子目录中的..文件,均是指向当前目录的硬连接,在创建新目录时系统自动实现。所以,目录的link数会大于1,

一般情况下目录的link数=直属子目录数+2。

3.如果父进程不对僵尸进程进行处理,那么,僵尸进程过多,即使系

统有足够内存,也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答:正确。进程执行的结束阶段产生僵尸进程,原进程所占有的数据段、指令段、堆栈段内存都已经释放,系统仅为僵尸进程保存一个进程表表项。但是,僵尸进程过多会因为占用光内核中全部的进程表表项,导致无法启动新的进程。

4.fork后得到两个几乎完全相同的进程,父子进程可以共享代码段,

但是父子进程必须有独立的数据段和堆栈段。设代码段,数据段和堆栈段的大小分别为a,b,c,那么,fork()后父子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总大小是a+2(b+c)。

答:错误。尽管fork后,从逻辑上可以得到两个几乎完全相同的进程,父子进程有独立的数据段、堆栈段和指令段,但是,操作系统可以通过使用copy-on-write技术等方式,使得父子进程共享同一段物理内存,除了代码段可以共享之外,也可以共享数据段和堆栈段。

5.unix的进程调度程序能做到保证大部分进程处于运行状态,只有少

数进程处于阻塞状态,否则,系统的性能将大大下降。

答:错误。事实上,恰恰相反,大部分进程处于“阻塞”状态,只有所等待的条件满足后才能转换为“运行状态”。进程调度程序仅调度那些运行状态的进程。将进程的状态从“阻塞”转换为“运行”不是调度程序的任务,仅取决于外部条件的变化。

6.如果某个文件的权限设置为文件主不许读写,那么其他任何人都不

可读写该文件。

答:错误。超级用户root不受权限的限制。

UNIX在验证一个普通用户的进程对文件的访问权限严格按照下列三步进行:

如果文件主与进程主相同,那么,使用文件主权限,不再查组和其他用户的权限;

如果文件主与进程主不同,但文件主与进程主同组,那么,只使用组权限,不使用关于其他用户的权限;

如果文件主与进程主不同,文件主与进程主又不同组,那么,使用文件关于其他用户的权限。

所以,可把文件许可权置为文件主不可读写但同组用户可读写,即使文件主是该组用户之一也不行事实上;而且无论权限怎么设置,都不妨碍root用户操作它。

7.使用socket利用TCP协议编写通信程序,bind调用只允许在服

务端使用,客户端使用这一调用没有任何意义。

答:错误。bind调用的目的是指定一个网络连接的本地端点名,事实上,恰恰相反,大部分进程处于“阻塞”状态,只有所等待的

条件满足后才能转换为“运行状态”。进程调度程序仅调度那些运

行状态的进程。将进程的状态从“阻塞”转换为“运行”不是调度

程序的任务,仅取决于外部条件的变化。

8.UNIX操作系统被设计得非常健壮,所以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

生死锁。

答:错误。像信号量等,UNIX仅给出了一组信号量操作的机制,如果应用程序设计的多个进程之间对信号量的操作处置不当,

仍然可能导致死锁。操作系统没有办法检测出应用进程之间的逻辑

操作不正确产生的死锁。使用管道等其他的进程之间通信的系统调

用,也可能产生死锁。

9.UDP不能保证可靠递交,在局域网环境下,假设通信线路是可靠的,

尽管如此,两台计算机用UDP交换数据也有可能会丢失数据。

答:正确。尽管通信没有任何故障,但是UDP通信的双方并没有流量控制,所以,可能会由于接收缓冲区溢出的原因导致操作

系统被迫丢弃数据。

10.Windows用户使用命令行命令ftp从Unix下载文件ftas.c,即使没

有病毒破坏,成功下载结束后,下载的文件与原文件也有可能在文

件大小(字节数)上不符。

答:正确。这种情况是可能存在的,FTP支持ASCII方式和BINARY方式的文件传输。前者会把数据文件理解为文本文件,会

在通信的两个机器之间进行文本文件格式的转换。UNIX和

Windows对文本文件的定义方式不同,Windows行间保留“换行”

和“回车”两个字符,但是UNIX行间仅包括“换行”一个字符。

所以在使用ASCII方式在Windows和Unix间交换文件可能会导

致下载的文件与原文件在文件大小(字节数)上不符的情况。

三. 简答题与编程题(共56分)

1.(5分)用户liu有一个重要的文件report.txt, 为保证该文件不会被

无意地修改,移走和删除,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答:为保证文件不会被无意地修改,取消文件的写权限;为保证文件不会被无意地移走和删除,取消该文件所在目录的写权限。

2.(5分)关于文本文件处理的实用程序都有哪些?这些程序都有哪些

共同的特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些命令?

答:关于文本文件处理的实用程序有很多,如:head,tail,sort,grep,wc,cat,od,sed,awk,等等。

这些程序的共同特点是:每个小程序的功能设置简洁;当不指定处理对象时从标准输入获取处理数据;当指定文件名时,从指定

的文件中获取处理数据,而且允许指定多于一个的文件名;处理结

果在标准输出文件中输出。

这样设计这些命令的原因是: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输入、输出重定向和管道,连接和组合多个命令,提供灵活又丰富的使用功能;

允许指定多于一个的文件作为处理对象可以和shell 的文件名通配

符替换功能配合使用。体现了“策略和机制相分离”的设计理念。

系统设计不复杂却可以提供强大的功能。

3.(5分)什么是“忙等待”?忙等待有什么坏处?

答:忙等待就是进程不断占用CPU时间执行一个循环进行查询操作,直到条件满足才退出循环。忙等待的坏处在于:UNIX系

统是个多任务系统,在等待周期内,可能需要每秒执行查询操作成

千上万次,与其它的执行进程竞争CPU时间,造成系统总体有效

处理能力下降。

4.(5分)目录的x权限起什么作用?root用户拥有的目录树eldk下

有许多子目录,每个子目录中也有若干个文件。现在root用户希

望把这个目录树下所有子目录对所有用户开放x权限,但普通文件

的权限不修改。怎样才能完成这个工作?

答:(1)目录的x权限意味着分析路径名过程中可检索该目录。

(2)完成这个要求可以使用find命令遍历目录树eldk,符合规

定条件“类型是目录”(-type d),执行指定动作“修改权限”(-exec

chmod a+x {} \;)完整的命令为:

find eldk -type d -exec chmod a+x {} \;

5. (5分)写出能满足下列要求的正则表达式:

(1) 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其余字符必须是字母或数字或下划线。

(2) 匹配C语言算式a[i]*b[j],允许星号两侧有多余的空格。

(3) 匹配带小数点的数据,如:123.431

写出vi中能实现下列替换要求的命令:

(4) 将格式为“日-月-年”的日期数据,如:18-06-2010,替换为“年.

月.日”格式,如:2010.06.18

(5)将3.1416替换为PI

答:(1) [A-Za-z][a-zA-Z0-9_]*

(2) a\[i] *\* *b\[j]

(3) [0-9][0-9]*\.[0-9][0-9]*

(4)

s/\([0-9][0-9]*\)-\([0-9][0-9]*\)-\([0-9][0-9]*\)/\3.\2.\1/ (5)s/3\.1416/PI/

6. (5分) select系统调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使得用户进程可同时等待多个事件发生

用户进程告知内核多个事件,某一个或多个事件发生时select 返回,否则,进程睡眠等待。例如:告知内核在rfds集合中的任何文件描述符“读准备好”,或在wfds集合中的任何文件描述符“写准备好”,或在efds集合中的任何文件描述符有“异常情况”发生,或者超时时间tm指定的时间间隔到。

7. (5分)“策略和机制相分离”的方法,在UNIX系统的很多地方都得到了应用,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在UNIX中,哪些问题的处理中采取了这样的方式?

答:这样做使得系统的实现变得很简单,但是却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所需要的功能有都能够实现。例如:

使用管道和重定向方式组合多个命令完成某些复杂的功能;

SUID权限;B-Shell中的四则运算,条件判断。

8.(5分)echo ’*’与echo *的执行结果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答:按照shell对文件通配符的处理方式,后者的*将被首先替换为当前目录下得所有文件和目录名,前者由于有了双引号,这种替换被禁止。所以,前者打印星号,后者打印当前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和目录名。

9.(5分)下列的脚本程序从键盘输入三个整数A,B,C,并且求出A*(B+C)的值。

在划线出填入适当的内容,完成整个程序。显式地标出你所添加的命令中必须有的空格和转义字符,并解释为什么必须这些空格和转义。

#!/bin/sh

echo –n ”Input A:”; read A

echo –n ”Input B:”; read B

echo –n ”Input C:”; read C

V=

ech o ”A*(B+C)=$V”

答:`expr $A \* \( $B + $C \)`

由于星号和圆括号属于shell的元字符,所以前面增加反斜线,阻止shell对元字符的处理,而是将这些符号直接传递给expr命令。上述命令一共需要6个空格,空格起单词分界线的作用。如果丢失了相应的空格,expr命令将无法得到正确的参数输入,

导致expr无法按预期的功能工作。

10.(5分)写出一段完整的C语言程序,使用fork()系统调用,创建两

个子进程,第一个子进程打印HELLO后立刻终止,第二个子进程打印WELCOME后立刻终止,父进程等待两个子进程都终止后,打印BYE然后终止。

答:程序如下:

main()

{

int sv;

if (fork() == 0) {

printf(”HELLO\n”);

return 0;

}

if (fork() == 0) {

printf(”WELCOME\n”);

return 0;

}

wait(&sv);

wait(&sv);

printf(”BYE\n”);

return 0;

}

11.(6分)使用UNIX与进程管理有关的系统调用,编写C语言程序,

实现与下列命令相同的功能。

ps –e | grep javaw

为简化编程,假设系统调用执行均能成功,不考虑失败的情况。

提示:相关的系统调用如下

- 创建新进程用fork()

- exec系统调用可以用execlp(file,argv0, argv1, …, 0);

-创建匿名管道pipe(int fd[2]);其中fd[0]为读端,fd[1]为写端- dup2系统调用用法为dup2(src_fd, dst_fd);src_fd覆盖掉dst_fd - 等待子程序结束用wait(&sv); int sv;

答:程序如下:

main()

{

int sv, fd[2];

pipe(fd);

if (fork() == 0) {

dup2(fd[1], 1);

close(fd[1]);

close(fd[0]);

execlp(”ps”, ”ps”, ”-e”, 0);

} else if (fork() == 0) {

dup2(fd[0], 0);

close(fd[1]);

close(fd[0]);

execlp(”grep”, ”grep”, ”javaw”, 0);

}

close(fd[0]);

close(fd[1]);

wait(&sv);

wait(&sv);

return 0;

}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基础工程》复习题 一、选择 1.以下哪些情况可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的作用( a )。 A.饱和土中的挤土群桩 B.非挤土摩擦型群桩 C.欠固结土中的群桩 D可液化土中的群桩 2.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适宜采用的桩型有()。 A.静压式预制桩 B.打入式预制桩 C.钻孔灌注桩 D.挖孔灌注桩 3.对于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 B. 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上位移时 C. 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与桩沉降相等 D.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层时 4.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C15 B.C20 C.C25 D.C30 5.目前工程上选用的地基模型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大类,但无论那种模型都要满足()。 A.静力平衡条件; B.强度条件; C.变形协调条件; D.极限平衡条件 6.如遇下列情况()时,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仍应作变形验算。 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B.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C.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D.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7.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的浅层处理,宜采用()。 A堆载预压法 B 强夯法 C 振冲法 D 换填法 8.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哪类桩进行设计? A 摩擦桩 B 端承摩擦桩 C 端承桩 D 摩擦端承桩 9.水下灌注桩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 C35 B C25 C C20 D C15 10.已知某条形基础底面宽2.0m,基础埋深1.5m,荷载合力偏心距e=0.05m,地基为均质粉质黏土,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下3.5m,基础底面下土层的黏聚力c k=10kPa,内摩擦角φk=200,土的重度γ=18kN/m3,则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接近()kPa。 A 142.6; B 156.58; C 162.74; D 175.71 11.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9m,地基由均匀的粉砂土组成,为冻胀土,场地位于城市市区,基底平均压力为130 kPa,建筑物为民用住宅,基础尺寸2.0m×2.0m,基础的最小埋深()m。 A 1.2; B 1.15; C 1.25; D 1.9 12.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包括下述() A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 B 适当设置沉降缝; C 合理确定相邻建筑物的间距; D 设置圈梁

材料力学期末试卷答案解析

一、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如图,若弹簧在Q作用下的静位移st20 = ? 冲击时的最大动位移 mm d 60 = ? 为:3Q。 2、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内直径为d 实心轴,若要使轴的刚度不变 的外径D。 二、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置有四种答案: (A)截面形心;(B)竖边中点A (C)横边中点B;(D)横截面的角点 正确答案是:C 2、 足的条件有四种答案: (A) ; z y I I=(A); z y I I>(A); z y I I<(A) y z λ λ= 。正确答案是: D 三、 1、(15 P=20KN, []σ 解:AB M n = AB max M= 危险点在A

2、图示矩形截面钢梁,A 端是固定铰支座,B 端为弹簧支承。在该梁的中点C 处受到的重 解:(1)求st δ、max st σ。 将重力P 按静载方式沿铅垂方向加在梁中心C 处,点C 的挠度为st δ、静应力为max st σ, 惯性矩 ) (12016.004.0124 33m bh I ?== 由挠度公式 ) 2(21483K P EI Pl st +=δ得, 8 3339 3 10365.112 )10(104010210488.040---???????= st δ mm m 1001.01032.25240213==???+ mm m 1001.0== 根据弯曲应力公式 z st W M =max σ得,其中4Pl M =, 62bh W z = 代入max st σ得, MPa bh Pl st 124 01.004.06 8.0406 42 2max =????== σ (2)动荷因数K d 12160 211211=?+ +=+ +=K st d h δ (3)梁内最大冲击应力 M P a st d d 1441212max =?=K =σσ 3、(10分)图中的1、2杆材料相同,均为园截面压杆,若使两杆在大柔度时的临界应力相等,试求两杆的直径之比d 1/d 2,以及临界力之比21)/()(cr cr P P 。并指出哪根杆的稳定性较好。 解:由 2 22212λπλπσE E cr == 即: 22 221111i l i l μλμλ===;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二、计算题: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I z=60125000mm4,y C=157.5m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3.传动轴如图所示。已知F r=2KN,F t=5KN,M=1KN·m,l=600mm,齿轮直径D=400mm,轴的[σ]=100MPa。试求:①力偶M的大小;②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力图。③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AB 的直径d。 4.图示外伸梁由铸铁制成,截面形状如图示。已知I z=4500cm4,y1=7.14cm,y2=12.86c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20MPa,许用拉应力[σt]=35MPa,a=1m。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梁截荷P。 5.如图6所示,钢制直角拐轴,已知铅垂力F1,水平力F2,实心轴AB的直径d,长度l,拐臂的长度a。试求:①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力图。②计算AB轴危险点的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

6.图所示结构,载荷P=50KkN,AB杆的直径d=40mm,长度l=1000mm,两端铰支。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 st=2.0,[σ]=140MPa。试校核AB杆是否安全。 7.铸铁梁如图5,单位为mm,已知I z=10180cm4,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梁截荷P。 8.图所示直径d=100mm的圆轴受轴向力F=700kN与力偶M=6kN·m的作用。已知M=200GPa,μ=0.3,[σ]=140MPa。试求:①作图示圆轴表面点的应力状态图。②求圆轴表面点图示方向的正应变。③按第四强度理论校核圆轴强度。 9.图所示结构中,q=20kN/m,柱的截面为圆形d=80mm,材料为Q235钢。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 st=3.0,[σ]=140MPa。试校核柱BC是否安全。

0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 一、填空选择题(30分) 1.工序是指 。 2.剪切角增大,表明切削变形(增大,减少);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大,减少)。 3.当高速切削时,宜选用(高速钢,硬质合金)刀具;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 YT30)。 4.CA6140车床可加工 、 、 、 等四种螺纹。 5.不经修配与调整即能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称为(互换法、选配法)。 6.当主偏角增大时,刀具耐用度(增加,减少),当切削温度提高时,耐用度(增加、减少)。 7.在四种车刀中,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最好,最差);粗磨时应选择(硬,软)砂轮。 8.机床的基本参数包括 、 、 。 9.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辅助运动)。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 在于多了一条(范成运动、附加运动)传动链。 10.衡量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指标有 。 11.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制造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工 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 12.测量误差是属于(系统、随机)误差,对误差影响最大的方向称 方向。 13.夹紧力的方向应与切削力方向(相同,相反),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该(靠近,远离)工 件加工表面。 14.辅助支承可以消除(0、1、2)个自由度,限制同一自由度的定位称(完全定位、过定 位)。 15.磨削加工时,应选择(乳化液,切削油),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不锈钢进行(退火, 淬火)处理。 二、端面车刀的切削部分的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绘图表示表示端面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 (8分) 三、金属切削过程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减少金属切削变形?(8分) 四、列出切削英制螺纹的运动方程式,并写出CA6140车床进给箱中增倍变速组的四种传动 比。(8分) 五、加工下述零件,要求保证孔的尺寸B =30+0.2,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工序尺寸L 。(8分) 六、磨一批d =12016 .0043.0φ--mm 销轴,工件尺寸呈正态分布,工件的平均尺寸X =11.974,均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试卷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平时作业)2014~2015学年第 2 学期考试科目:基础工程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题;10分) 1.地基基础计算中の基底压力直线分布法是下列哪种况?(B) A.不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の共同作用 B.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の共同作用 C.考虑地基、基础の共同作用 D.考虑基础、上部结构の共同作用 2.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の基础形式是(C) A.柱下条形基础 B.十字交叉基础 C.箱形基础 D.筏板基础 3.桩基础设计の基本条件不包括(D) A.单桩承受の竖向荷载不应超过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B.桩基础の沉降不得超过建筑物の沉降允许值 C.对位于坡地岸边の桩基础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D.对于所有の桩基础均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4.某箱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の压力P=130kPa,若地基土の天然重度为γ=18.5kN/m3,地下水位在在地表下10m处,当基础埋置在多大深度时,基底附加压力正好为零(B) A.d=5.68m B.d=7.03m C.d=8.03m D.d=6.03m 5.当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中性点の位置具有以下哪种特性。(C) A.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小,中性点位置越低 B.桩端持力层越软,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C.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D.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0分) 1、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 4、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两种极限状态,分别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单选或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8小题24分) 1.图中应力圆a、b、c表示的应力状态分别为 A 二向应力状态、纯剪切应力状态、三向应力状态; B 单向拉应力状态、单向压应力状态、三向应力状态; C 单向压应力状态、纯剪切应力状态、单向拉应力状态; D 单向拉应力状态、单向压应力状态、纯剪切应力状态。 正确答案是 C 2.一点的应力状态如右图所示,则其主应力1σ、2σ、3σ分别为 A 30MPa、100 MPa、50 MPa B 50 MPa、30MPa、-50MPa C 50 MPa、0、-50MPa D -50 MPa、30MPa、50MPa 正确答案是 B 3.下面有关强度理论知识的几个论述,正确的是 D 。 A 需模拟实际应力状态逐一进行试验,确定极限应力; B 无需进行试验,只需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说; C 需要进行某些简单试验,无需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说;

D 假设材料破坏的共同原因。同时,需要简单试验结果。 4.对于图示的应力状态,若测出x、y方向的线应变xε、yε,可以确定的材料弹性常数有: A 弹性模量E、横向变形系数ν; B 弹性模量E、剪切弹性模量G; C 剪切弹性模量G、横向变形系数ν; D 弹性模量E、横向变形系数ν、剪切弹性模量G。 正确答案是 D 5.关于斜弯曲变形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B D 。 A 是在两个相互垂直平面内平面弯曲的组合变形; B 中性轴过横截面的形心; C 挠曲线在载荷作用面内; D 挠曲线不在载荷作用面内。 6.对莫尔积分 dx EI x M x M l? = ? ) ( ) ( 的下述讨论,正确的是 C 。 A 只适用于弯曲变形; B 等式两端具有不相同的量纲; C 对于基本变形、组合变形均适用; D 只适用于直杆。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习题集

材料力学期末复习题 判断题 1、强度是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 2、刚度是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 3、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应变相同。(×) 4、稳定性是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5、对于拉伸曲线上没有屈服平台的合金塑性材料,工程上规定2.0σ作为名义屈服极限,此时相对应的应变为2.0%=ε。(×) 6、工程上将延伸率δ≥10%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7、任何温度改变都会在结构中引起应变与应力。(×) 8、理论应力集中因数只与构件外形有关。(√ ) 9、任何情况下材料的弹性模量E都等于应力和应变的比值。(×) 10、求解超静定问题,需要综合考察结构的平衡、变形协调和物理三个方面。(√ ) 11、未知力个数多于独立的平衡方程数目,则仅由平衡方程无法确定全部未知力,这类问题称为超静定问题。(√ ) 12、矩形截面杆扭转变形时横截面上凸角处切应力为零。(√ ) 13、由切应力互等定理可知:相互垂直平面上的切应力总是大小相等。(×) 14、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最大切应力maxτ出现在中性轴各点。(√ ) 15、两梁的材料、长度、截面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若它们的挠曲线相同,则受力相同。(√ ) 16、材料、长度、截面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两根梁,当载荷相同,其变形和位移也相同。(×) 17、主应力是过一点处不同方向截面上正应力的极值。(√ ) 18、第四强度理论用于塑性材料的强度计算。(×) 19、第一强度理论只用于脆性材料的强度计算。(×) 20、有效应力集中因数只与构件外形有关。(×) 绪论 1.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是相同的。 (A)力学性质;(B)外力;(C)变形;(D)位移。 2.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 (A)构件不变形;(B)构件不变形;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其原始尺寸。 3.在一截面的任意点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的夹角( )。 (A)α=900;(B)α=450;(C)α=00;(D)α为任意角。 4.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提出三个方面的性能要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关 (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都无关。 7.用截面法求一水平杆某截面的内力时,是对( )建立平衡方程求解的。 (A) 该截面左段; (B) 该截面右段; (C) 该截面左段或右段; (D) 整个杆。 8.如图所示,设虚线表示单元体变形后的形状,则该单元体

(完整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切削时工件上形成的三个表面是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2.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其中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主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3.在磨削过程中,磨料的脱落和破碎露出新的锋利磨粒,使砂轮保持良好的磨削能力的 特性称为砂轮的自锐性。 4.按照切削性能,高速钢可分为普通性能高速钢和高性能高速钢两种,超硬刀具材料主 要有陶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三种 5.在CA6140车床上加工不同标准螺纹时,可以通过改变挂轮和离合器不同的离合状态 来实现。 6.CA6140上车圆锥面的方法有小滑板转位法、_尾座偏移法和靠模法。 7.外圆车刀的主偏角增加,背向力F p减少,进给力F f增大。 8.切削用量要素包括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三个。 9.加工脆性材料时,刀具切削力集中在刀尖附近,宜取较小的前角和后角。 10.在车削外圆时,切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垂直方向的分力,即主切削力,进给抗力和切深抗力,其中在切削过程中不作功的是切深抗力。 11.金刚石刀具不适合加工铁族金属材料,原因是金刚石的碳元素与铁原子有很强的化学亲和作用,使之转化成石墨,失去切削性能。 12.研磨可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中的位置精度。 13.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范成运动。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 14.为了防止机床运动发生干涉,在机床传动机构中,应设置互锁装置。 15.回转,转塔车床与车床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尾座和丝杠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分) 1、安装外车槽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时,与其标注角度相比。其工作角度将会:( C ) A、前角不变,后角减小; B、前角变大,后角变小; 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 D、前、后角均不变。 2、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A ) A、刃倾角大于0°; B、刃倾角小于0°; C、前角大于0°; D、前角小于0°。 3、铣床夹具上的定位键是用来(B)。 A、使工件在夹具上定位 B、使夹具在机床上定位 C、使刀具对夹具定位 D、使夹具在机床上夹紧 4、下列机床中,只有主运动,没有进给运动的机床是( A ) A、拉床 B、插床 C、滚齿机 D、钻床 5、车削外圆时哪个切削分力消耗功率为零?( B ) A、主切削力; B、背向力; C、进给力; D、摩擦力。 6、在金属切削机加工中,下述哪一种运动是主运动( C ) A、铣削时工件的移动 B、钻削时钻头直线运动 C、磨削时砂轮的旋转运动 D、牛头刨床工作台的水平移动 7、控制积屑瘤生长的最有效途径是( A )

基础工程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 1. 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哪类桩进行设计? A. 摩擦桩 2. 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C20 3. 水下灌注桩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 C20 4. 以下哪些情况可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的作用()。 B. 非挤土摩擦型群桩 5. 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C20 6. 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哪类桩进行设计? A. 摩擦桩 7. 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C20 8 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D. C15 9.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适宜采用的桩型有()。 A. 静压式预制桩 C. 钻孔灌注桩 10. 对于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 D. 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层时 E. 地下水位全面下降 11. 摩擦型桩包括()。 A. 摩擦桩 B. 端承摩擦桩 12. 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物,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需要进行的计算和满足的是( )。 A. 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B.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 C. 地基变形设计 D. 地基的抗冻胀要求 13. 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C20 14. 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D. C15 15. 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9m,地基由均匀的粉砂土组成,为冻胀土,场地位于城市市区,基底平均压力为130kPa,建筑物为民用住宅,基础尺寸2.0m×2.0m,基础的最小埋深()m。 B. 1.15

材料力学期末试卷1(带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 三明学院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卷1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使用班级: 学生数: 任课教师: 考试类型 闭卷 一.填空题(22分) 1. (每空1分,共3分) 2(1分) 3 (每空1分,共2分) 4. (每空1分,共 4分) 5. 图示正方形边长为a ,圆孔直径为D ,若在该正方形中间位置挖去此圆孔,则剩 下部分图形的惯性矩y z I I = (2分) 6. 某材料的σε-曲线如图,则材料的 (1)屈服极限s σ (2)强度极限b σ (3)弹性模量E (4)强度计算时,若取安全系数为2,那么 塑性材 料的许用 应力 []σ,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 []σ。(每空2分,共10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C )1. 对于静不定问题,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A 未知力个数小于独立方程数; B 未知力个数等于独立方程数 ; C 未知力个数大于独立方程数。 ( B )2.求解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属于 。 A 静定问题; B 静不定问题; C 两者均不是。 ( B )3.圆轴受扭转变形时,最大剪应力发生在 。 A 圆轴心部; B 圆轴表面; C 心部和表面之间。 ( C )4. 在压杆稳定中,对于大柔度杆,为提高稳定性,下列办法中不能采用的是 。 A 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 B 改变压杆的约束条件; C 采用优质钢材。 ( C )5.弯曲内力中,剪力的一阶导数等于 。 A 弯矩; B 弯矩的平方; C 载荷集度 ( C )6.对构件既有强度要求,又有刚度要求时,设计构件尺寸需要 。 A 只需满足强度条件; B 只需满足刚度条件; C 需同时满足强度、刚度条件。 ( A )7.()21G E μ=+????适用于 A .各向同性材料 B. 各向异性材料 C. 各向同性材料和各向异性材料 D. 正交各向异性。 ( B )8.在连接件上,剪切面和挤压面分别 于外力方向 A.垂直、平行 B.平行、垂直 C.均平行 D.均垂直 ( C )9.下面两图中单元体的剪切应变分别等于 。虚线表示受力后的形状 A. 2γ,γ B. 2γ,0 C. 0,γ D. 0,2γ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精选.)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配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一、填空题: 1.受力后几何形状和尺寸均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2.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与其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 4.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该段梁上的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 5.偏心压缩为轴向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6.柔索的约束反力沿柔索轴线离开物体。 7.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8.力对轴之矩在力与轴相交或平行情况下为零。 9.梁的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1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其最大切应力是 100Mpa 。 1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两种效应分别是变形效应运动效应。 12.外力解除后可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13.力偶对任意点之矩都相等。 14.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杆中最大正应力 为 5F/2A 。 15.梁上作用集中力处,其剪力图在该位置有突变。 16.光滑接触面约束的约束力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物体。 17.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18.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只有满足三个矩心不共线的条件时,才能成为力系 平衡的充要条件。 19.图所示,梁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在 C 点处。

2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τ《=【σ】 。 21.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平衡。 22.在截面突变的位置存在应力集中现象。 23.梁上作用集中力偶位置处,其弯矩图在该位置有突变。 24.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5.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只适用于细长杆。 26.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而力构件。 2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 28.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的三种情形是力,力偶,平衡。 29.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截面C的位移为 7Fa/2EA 。 30.若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这段梁上的剪力图为斜直线。 二、计算题: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I z=60125000mm4,y C=157.5m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制造技术期末考试样卷

一.选择题 1.Kr是主偏角符号,它是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刀与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2.αo是后角符号,它是在主剖面内测量的后剖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3.切削液的作用:1.润滑、2.冷却、3.除屑、 4.清洗、 5.防锈 4.常用刀具材料有: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立方氧化硼和金刚石等,制造形状复杂和精密刀具时常用硬质合金材料。 5.典型的刀具磨损过程为:初期、正常和急剧阶段。 6.在车削外圆时,切削力可分为三个垂直方向的分力,即主切削力、进给力、径向力,其中在切削过程中不作功的力是径向力。 7.根据铣刀和工件相对位置不同,它可分为顺铣和逆铣两种不同的铣削方式。 8.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9.CA6140表示车床机床,最大加工直径400mm,z3040表示钻孔车机床,最大加工直径40mm。 10、端面铣削每齿进给量f=5mm/z,如刀齿数为8,转速为1000r/min,则进给速度=40000mm/min。 11、砂轮1-300*50*75-A60L5V-35m/sGB2485,砂轮的磨粒粒度号为60,结合剂是陶瓷,内孔直径75mm,材料为棕刚玉,强度为35m/s。 12.普通车床进主运动传动链是从电动机到主轴。 13.切削的形态主要有带状、节状、粒状和崩碎状。 14.低速车削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时,应选用死顶尖,高速车削精度要求不要的工件时,应选用活顶尖。 15.齿轮在轴上的连接方式有空套连接、固定连接和滑移连接。 16.周铣分为顺铣与逆铣两种方式,顺铣是指铣刀的旋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一致,逆铣是铣刀的旋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反;顺铣时,工件对铣刀的作用力分力向上,而发生抬刀现象,逆铣时,工件对铣刀的作用力分力向下,而放生啃刀现象。 17.牛头刨床的主运动是刨头作往复运动;龙门刨的主运动是刀具作往复运动。 18.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两种,其中主运动是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的运动。 19.齿轮在轴上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固定连接,滑移连接及空套连接,其中固定连接中齿轮与轴采用平键连接;滑移连接中齿轮与轴采用花键连接’空套连接中齿轮与轴采用轴承连接。 20.碳融入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F。 21.当钢中含碳量大于0.9%时,二次渗碳体沿晶界析出严重,使钢的脆性增加。 22.按焊接过程的特点将焊接的方法分为熔焊、压焊、钎焊三大类。 23.马氏体的塑性与其含碳量有关,板条状马氏体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24.生产中把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调质后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25.合金渗碳钢的含碳量属低碳范围,可保证钢的心部具有良好的塑韧性。 26.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态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27.常见金属的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 28.合金中具有相同成分。相同结构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29.钢的热处理是指钢在固态下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 30.常用回火方法有高温回火、中温回火、低温回火 31.当钢中含碳量大于0.9%时。二次渗碳体沿晶杰析出严重,使钢的脆性增加,强度降低。 32.马氏体的塑性和韧性与其含碳量有关,低碳状马氏体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33.珠光体、索氏体、托氏体均属层片状的F和Fe3c的机械湿合物,其差别仅在于片层厚薄不一样。 34.目前生产上,在选择淬火冷却介质时,通常是碳素钢零件淬水,合金钢零件淬油。 35.感应加热淬火用钢的含碳量以中碳钢为宜。 36.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是分解、吸附和扩散。 37.按化学成分分类,就含碳量而言,渗碳钢属低碳钢,调质钢属中碳钢,轴承钢属高碳钢。 38.金属材料常用的力学性能指标:σ b表示抗拉强度;H b表示布氏强度;σ和φ表示塑性;ακ表示韧性。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卷02

第二章 拉 压 一、判断题 1.变截面杆AD 受集中力作用,如图3所示。用N AB 、N B c 、N CD 分别表示该杆AB 段、BC 段、CD 段的轴力的大小,则N AB >N B c>N CD 。(错 ) 2.如图所示的两杆的轴力图相同。( 对) 3. 杆件所受到轴力F N 愈大,横截面上的正应力σ愈大。(错) 4. 作用于杆件上的两个外力等值、反向、共线,则杆件受轴向拉伸或压缩。(错 ) 5. 由平面假设可知,受轴向拉压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是均匀分布的。( 对 ) 6. 极限应力、屈服强度和许用应力三者是不相等的。( 对 ) 7. 材料的拉压弹性模量E 愈大,杆的变形l Δ愈小。( 对 ) 8. 由εσE =可知,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所以应变愈大,应力愈大。( 错 ) 9. 进入屈服阶段以后,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对 ) 10. 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量提高构件的强度。( 错 ) 11.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韧性材料,通常以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名义屈服强度,并记为2.0σ。( 对 ) 12. 轴向拉伸或压缩杆件的轴向线应变和横向线应变符号一定相反。( 对 ) 13. 若拉伸试件处于弹性阶段,则试件工作段的应力ε与应变σ必成正比关系。( 对 ) 14. 安全系数取得越大,经济性就越好,工程设计就越合理。( 错 ) 15. 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一定正交于横截面。( 错 ) 16. 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处理后其弹性模量基本不变。( 对 ) 二、填空题 1.杆件受拉伸或压缩变形时的受力特点是:作用于杆件上的外力作用线和杆件的轴线 ; 杆件的变形是沿 方向的 或 。 2.轴力的正、负号规定为:杆受拉为 、杆受压为 。 3.应力是截面上 ,与截面垂直的应力称为 ,与截面相切的应力称为 。 4.作用于杆件上的外力 和杆的轴线重合,两个外力方向 为拉杆;两个外力 为压杆。 5.l Δ称为杆件的 ,ε称为杆件的 ,对拉杆,l Δ,ε均为 值。对压杆,l Δ,ε均为 值。 6. 虎克定律表达式εσE =,表明了 与 之间的关系,它的应用条件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材料力学复习题(答案在最后面) 绪论 1.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是相同的。 (A)力学性质;(B)外力;(C)变形;(D)位移。 2.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A)构件不变形;(B)构件不变形;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其原始尺寸。 3.在一截面的任意点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的夹角()。 (A)α=900;(B)α=450;(C)α=00;(D)α为任意角。 4.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提出三个方面的性能要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关 (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都无关。 7.用截面法求一水平杆某截面的内力时,是对()建立平衡方程求解的。 (A)该截面左段;(B)该截面右段; (C)该截面左段或右段;(D)整个杆。 8.如图所示,设虚线表示单元体变形后的形状,则该单元体 的剪应变为()。 α (A)α;(B)π/2-α;(C)2α;(D)π/2-2α。 答案 1(A)2(D)3(A)4均匀性假设,连续性假设及各向同性假设。5强度、刚度和稳定性。6(A)7(C)8(C) 拉压 1.轴向拉伸杆,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切应力最大的截面()。 (A)分别是横截面、45°斜截面;(B)都是横截面, (C)分别是45°斜截面、横截面;(D)都是45°斜截面。 2.轴向拉压杆,在与其轴线平行的纵向截面上()。 (A)正应力为零,切应力不为零; (B)正应力不为零,切应力为零; (C)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不为零; (D)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为零。 3.应力-应变曲线的纵、横坐标分别为σ=F /A,△ε=L/L,其中()。 N (A)A和L均为初始值;(B)A和L均为瞬时值; (C)A为初始值,L为瞬时值;(D)A为瞬时值,L均为初始值。 4.进入屈服阶段以后,材料发生()变形。 (A)弹性;(B)线弹性;(C)塑性;(D)弹塑性。 5.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处理后,其()基本不变。 (A)弹性模量;(B)比例极限;(C)延伸率;(D)截面收缩率。 6.设一阶梯形杆的轴力沿杆轴是变化的,则发生破坏的截面上()。

先进制造技术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6.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柔性制造系统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PDM四层体系结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9.CIMS分为五个层次,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MRP和MRPⅡ分别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ERP指__________,其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 并行工程的主要目标是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 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产生阳极溶解的电化学腐蚀将工件加工成形。电解加工的工具(阴极)发生溶解,可长期使用。可在一个工序内完成复杂形状的加工。(×) 3. 柔性制造系统是由数控加工设备(或FMC),物料运储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4. 特种加工是指直接利用电能、声能、光能、电化学能、热能以及特殊机械能对材料进行加工,它与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相比具有许多特点:在加工过程中工具与工件之间没有显著的切削力;加工用的工具材料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能用简单的运动加工出复杂的型面。(√) 5. FMS可使工艺人员避免查阅冗长的资料、数值计算,填写表格等重复的繁重工作,大幅度地提高工艺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 (×) 6.制造技术就是指按照人们所需的目的,运用知识和技能,利用客观物资工具,将原材料物化为人类所需产品的工程技术。即:使原材料成为产品而使用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三、名词解释 1.DFC DFC Design For Cost的意思是面向成本的设计,它最早出现于九十年代初期,属于并行工程中的DFX(Design For X)技术的一个分支。面向成本的设计是指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通过分析和研究产品制造过程及其相关的销售、使用、维修、回收、报废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部分的成本组成情况,并进行评价后,对原设计中影响产品成本的过高费用部分进行修改,以达到降低成本的设计方法。DFC将成本作为设计的一个关键参数,并为设计者提供分析、评价成本的支持工具。 2.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由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控制加工设备组成,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英文缩写为FMS。FMS的工艺基础是成组技术,它按照成组的加工对象确定工艺过程,选择相适应的数控加工设备和工件、工具等物料的储运系统,并由计算机进行控制,故能自动调整并实现一定范围内多种工件的成批高效生产(即具有“柔性”),并能及时地改变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3.CE 并行工程即concurrent engineering,简称CE,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零部件和相关各种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相关过程)的一种系统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融合公司的一

2016基础工程期末试题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一、解释或说明 (每题3分,共15分) 1.冲切破坏 2.沉降差 3.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 4.摩擦桩 5.群桩效应系数s η 二、单项选择题(从A 、B 、C 、D 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用圆圈圈住相应字母,每题2分,共30分) 1.按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可不作沉降验算的基础是 。 A. 部分甲级及所有乙、丙级建筑物 B. 部分乙级及所有丙级建筑物 C. 部分丙级建筑物 D. 所有丙级建筑物 2.浅埋基础设计时, 验算不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检算。 A. 持力层承载力 B. 地基变形 C.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D. 地基稳定性 3.下列基础形式中,不可能采用刚性基础形式的是 。 A. 柱下独立基础 B. 柱下条形基础 C. 墙下独立基础 D. 墙下条形基础 4.深基础的常用类型主要包括 。 A. 桩基、沉井及沉箱 B. 桩基、沉井及沉箱、箱基 C. 桩基、沉井及箱基 D. 桩基及箱基 5.在公式a ak b d m (3)(0.5)f f b d ηγηγ=+-+-中,b 的取值范围是 。 A. 3m 6m b ≤≤ B. 6m b ≥ C. 3m b ≥ D. 6m b ≤ 6.无筋扩展基础的高度由 确定。 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 7.对短梁(Winkler 地基),其基底反力为 。 A. 0 B. 均匀分布 C. 线性分布 D. 非线性分布 8.弹性半无限空间地基模型适于模拟持力层 的地基。 A. 厚度较大,强度较低 B. 厚度较大,强度较高 C. 厚度较小,强度较低 D. 厚度较小,强度较高 9.与Winkler 地基梁相比,倒梁法无法满足 。 A. 上部结构的平衡条件 B. 基础的平衡条件 C. 上部结构和地基间的变形协调条件 D. 基础和地基间的变形协调条件 10.对负摩擦桩,轴力最大的截面位于 。 A. 桩的顶端 B. 底端 C. 中性点处 D. 桩的竖向位移为0处 11.弯矩计算公式00z M M H M A M B α=+中,M A 、M B 。 A. 是常数 B. 仅为z α的函数 C. 仅为l α的函数 D. 是z α、l α的函数 12.在公式 000s k 00()2()(2tan )(2tan )i i z F G a b q l a t b t γσθθ+-+=+?+?∑中, t 是指 。 A. 桩底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B. 软弱下卧层的厚度 C. 地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D. 地面至桩底的距离

华南理工材料力学期末试题

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材料力学》试卷(2005级 B ) 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填写清楚;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 .考试形式:闭卷; 30分) 1. 重量为Q 的重物自由下落冲击梁的B 点,梁的抗弯刚度EI 为常量,若Q 、 EI 、l 、h 均已知,试推出B 的转角θB 的表达式。 (6分) st d h K ?+ +=211 (2分) EI Ql st 33 =? (1分) EI Ql st 22 = θ (1分) EI Ql Ql EIh d 26112 3??? ? ??++=θ(顺时针) (2分) 2.试求图示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r 、应力幅值a σ。(4分) 分) (分)(2MPa 202 ) 10(302 231 min max max min =--= -=-== σσσσσa r

3.图示为某构件内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图中应力单位为MPa ),试分别求 其第二、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2r σ、4r σ(3.0=ν)。(6分) 601=σMPa , (1分) 06.562=σMPa ,(1分) 06.163-=σMPa (1分) 482=r σ MPa , (1分)17.744=r σ MPa (2分) 4. 直径为d 的圆柱放在直径为D =3d 、厚为t 的圆形基座上,地基对基座 的支反力为均匀分布,圆柱承受轴向压力P ,试求基座剪切面的剪力 F S 。(6分) 24 1D P q π=, (1分) 041 2=?--d q Q P π, (2分) P D P d P Q 98 4 14 122=-=ππ (2分) 作图1分 Q

(完整版)材料力学期末复习试题库(你值得看看)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是相同的。 A:应力 B:应变 C:位移 D:力学性质 2、各向同性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A:力学性质 B:外力 C:变形 D:位移 3、在下列四种材料中. 不可以应用各向同性假设。 A:铸钢 B:玻璃 C:松木 D:铸铁 4、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A:构件不变形 B:构件不破坏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 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原始尺寸 5、外力包括: A:集中力和均布力 B:静载荷和动载荷 C:所有作用在物体外部的力 D:载荷与支反力 6、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B:内力与外力无关; C:内力的单位是N或KN; D:内力沿杆轴是不变的; 7、静定杆件的内力与其所在的截面的有关。 A:形状;B:大小;C:材料;D:位置 8、在任意截面的任意点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的夹角α=。 A:α=90O; B:α=45O; C:α=0O;D:α为任意角。 9、图示中的杆件在力偶M的作用下.BC段上。 A:有变形、无位移; B:有位移、无变形; C:既有位移、又有变形;D:既无变形、也无位移; 10、用截面法求内力时.是对建立平衡方程而求解的。 A:截面左段 B:截面右段 C:左段或右段 D:整个杆件 11、构件的强度是指.刚度是指.稳定性是指。 A: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B: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其原有平衡态的能力; C:在外力的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答案:1、D 2、A 3、C 4、D 5、D 6、A 7、D 8、A 9、B 10、C 11、C、B、A 二、填空 1、在材料力学中.对变形固体作了 . . 三个基本假设.并且是在 . 范围内研究的。 答案: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线弹性、小变形 2、材料力学课程主要研究内容是:。 答案: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