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玉米在种植时倒伏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抽穗结实之间倒伏可能会造成绝收情况,而后结实后倒伏也会产量和质量有所影响,造成减产和品质较差的情况。那么造成玉米倒伏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一起来亲农网看看吧。

1、倒伏类型

根据玉米的倒伏情况可分为根倒伏、茎倒伏和茎倒折三种类型。

跟倒伏:表现为种植的茎叶没有发生变化,不弯不折,只是玉米的根系在土壤中的位置发生改变,都发生在生长拔节抽穗期。

茎倒伏:变现为根系无明显变化,还在土壤中固定位置,但植株的茎杆发生弯曲现象,一般发生在种植密度高或者玉米茎杆韧性较强的品种上。

茎倒折:茎倒折则是茎倒伏的升级版,根系无明显变化,但茎杆从某一节间直接折倒,这种情况影响最大,严重时颗粒无收。

2、倒伏原因

玉米倒伏的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品种,有些品种植株生长高度高,但是茎杆细弱,根系不发达,导致结实后,茎杆承受不住结实的重量而倒伏;二是人为,人为原因的有很多,比如种植密度大,植株间通透性差,导致生长不良造成大面积倒伏,还有就是施肥不当造成的倒伏;三是天气,所谓天灾人祸,在暴雨和大风季节(台风),磅礴大雨和强劲的风力直接将其压倒或吹倒。

3、预防措施

三种造成倒伏的原因中,除了天气不能掌控外,另外两种皆能提高人为预防,选种时选择植株生长强健,抽穗较矮,茎杆较粗的品种。种植时要合理掌握密度,不宜过密,根据不同的品种,一般每亩保持在3500-4500株之间。在7-11月及时化控,喷施叶面肥,加强植株生长,合理施肥,在抽穗期时可隔行去雄,待授粉后将雄穗全部去除,防倒伏的效果较好。

4、解决方法

在玉米抽穗期前发生倒伏情况,不可动,不可伏,在倒伏几天后会自然折起,靠近地面的茎节会自然的扎根,后期不会发生二次倒伏,相反增加了根量,不会到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如果将其扶起,可能会发生二次倒伏现象,而且还不会扎根,影响产量。在抽穗后倒伏,不能剪叶,不能去头,只能将其扶起,再对其进行扎把,扎把的颗数不宜过多,一般3-4棵即可,扎把要扎紧,不能松动,最好时当天倒,当天扎,超过三天不宜进行扶起,否则对根系会造成伤害。

玉米茎秆性状与抗倒伏关系研究进展_马延华

玉米茎秆性状与抗倒伏关系研究进展 马延华1,2王庆祥1 (1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110866,辽宁沈阳;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150086,黑龙江哈尔滨) 摘要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从玉米茎秆形态性状、质量性状、解剖特征以及化学成分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茎秆性状与抗倒伏之间的关系,并对近几年玉米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增强对玉米抗倒性的认识以及玉米抗倒伏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茎秆;倒伏;抗倒性 倒伏是玉米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同时还会给玉米机械收获带来严重障碍[1-2]。目前,随着玉米杂交种高密度生产种植技术的发展,以及一些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玉米倒伏引起产量损失呈现加剧的趋势。玉米倒伏一般分为根倒、茎倒和茎折。据研究,玉米倒伏的30% 60%以上为茎折[3]。茎折破坏了茎秆的水分、养分和光合产物的输导系统,往往造成的产量损失比根倒更为严重。玉米倒伏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现象,它受到外界风雨、栽培技术、玉米本身特性以及支持土壤系统等的多重影响。引起玉米茎折或茎倒的因素很多,比如密度、肥水、病虫害以及自然灾害,但是更主要的是品种本身的茎秆强度和植株结构。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玉米茎秆的形态结构、倒伏类型、机械强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玉米茎秆形态结构特征、组织化学等方面与抗倒伏关系以及茎秆倒伏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进展进行综述,为玉米抗倒伏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1玉米茎秆性状与抗倒伏关系 1.1茎秆形态特性与抗倒伏关系 关于玉米茎秆形态性状与倒伏关系的研究资料 作者简介:马延华,助理研究员,从事玉米遗传育种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王庆祥为通讯作者,教授,从事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11-11-15相当广泛,株高、穗位高、穗位上节数、穗下节间长、近地面节间长度和茎粗等均有涉及,但由于所用试材和研究环境等因素不同,。大量研究认为,株高、穗位高、茎粗与抗倒伏性关系比较密切。 丰光等选取3个玉米品种研究茎秆性状与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倒伏性与茎粗、株高和穗位高具有极显著相关性,茎粗和穗位高是影响茎秆倒伏的主要直接因素,可以作为衡量玉米倒伏的指标[4]。Pickett等认为玉米抗倒伏性受株高、穗位高、穗位上节数、近地面节间长度、茎粗和茎秆质量的影响[5]。Albrecht等的研究表明,玉米的株高、穗位高,近地面节间长、茎粗、茎皮厚度、单位茎秆体积的茎秆重和茎皮重等都对茎秆的抗倒伏能力产生影响,茎秆抗倒能力随茎秆变粗、茎皮加厚而提高,随着节间延长、植株增高而下降。茎粗对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影响最大,基部节间短而粗则抗倒能力较强[6]。贾志森等研究结果表明,茎粗对植株抗倒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株高,穗位高影响较小[7]。王永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倒伏率与茎粗呈负相关,与株高、穗位高、节间长、叶夹角呈正相关[8]。Martin等研究得出,玉米穗位以下茎秆粗细与茎秆强度显著相关,其中以第3节间与倒伏关系最密切,倒伏率与第3节间粗度呈显著负相关[9]。 另有一些研究表明,茎倒伏与株高、穗位、节间长度等无一致相关性。Dudley通过对两个玉米群体茎秆外表皮穿刺强度的轮回选择增强了群体的抗倒性,却导致了株高和穗位高的显著增加[10]。Martin等对茎秆强度和茎腐病抗性的轮回选择都增强了抗倒性,对茎秆强度的轮回选择使玉米的节数和节间长度增加,导致株高增加;对茎腐病抗性的轮回选择使玉米节数和节间长度减小,导致株高变低[11]。 笔者认为玉米果穗的着生部位,控制着株高/穗位高的比例,影响穗位的相对高度和重心的高低,从 01

玉米发生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一)

玉米发生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一) 作者:许正学李福林张淑琴肖增民邬生辉 摘要介绍通化市玉米生产中常见的几种倒伏类型,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预防玉米倒伏的几种方法和倒伏后的处理措施,以为玉米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倒伏原因;类型;防止措施;吉林通化 通化市是吉林省玉米的重要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特殊气候等条件的影响,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玉米倒伏后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恶化,肥水供给失调,光合产物运输不畅,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般减产5%~10%,中度减少20%~30%,严重倒伏的地块减产50%以上,个别品种会因倒伏造成绝收。玉米发生倒伏后还造成田间常规管理的复杂化,给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等造成不便。 1玉米发生倒伏的原因 1.1品种选择不当 玉米品种根系不发达、植株高大、茎秆细弱、韧性不足,容易引起倒伏。目前当地农民盲目追求玉米产量,越区种植严重。有的品种不适合通化自然条件及土壤条件,品种本身根系不发达,株高较高熟期较晚,茎秆嫩脆,茎基部节间长而细,抗倒能力差造成玉米倒伏。 1.2种植密度不合理 高密度玉米品种郑单958及美国先玉335的大面积推广,使广大农民产生密度越大产量越高的心理,玉米机播后少间苗或不间苗,造成玉米田密度过大,个别地块可达9万株/hm2以上,造成秸秆细弱,节间拉长,穗位增高,增加了倒伏的潜在危机,遇大风大雨,造成倒伏。 1.3肥水管理不科学 农民为了省工省时,普遍喜欢使用一次性复合肥料,导致玉米苗期旺长,株高增加,容易倒伏,或玉米苗期及拔节期大水大肥、重氮轻磷,少施或不施钾肥,造成钾肥缺乏。使基部2~3节间过度伸长,植株和穗位增高,给后期倒伏造成潜在威胁。而钾肥的缺乏直接导致玉米苗弱、茎秆韧性减弱,增加倒伏的风险。盲目浇水也是玉米倒伏的原因之一,浇后遇雨极易倒伏。 1.4化控过晚 喷施玉米生长调节剂药物品种不合适或药量不准及喷施时间没掌握好,使药剂没充分发挥作用,降低株高不明显,极易发生倒伏。 1.5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苗期对害虫如地老虎、金针虫、粘虫等防治不及时,抽雄后玉米螟危害严重,茎秆虫蛀率高;后期病害严重,特别是茎腐病、纹枯病危害,造成倒伏。 1.6气候原因 通化市玉米倒伏主要发生在连续降雨或灌水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玉米植株吸水量大,重量增加,在风的作用下,发生倒伏的现象较重。倒伏的时期多发生在7—8月。6月以前,玉米植株较矮,一般在1.0~1.5m左右,暴风雨发生的几率比较小,很少发生倒伏。7—8月,玉米进入旺盛生长期,生长迅速,植株高大,茎秆脆弱,木质化程度低,而且暴风雨、龙卷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增多,是玉米倒伏的多发期。从当地土壤条件看,高产地块较中低产地块容易发生倒伏,高水肥地块较一般水肥地块容易发生倒伏,涝地玉米较旱地玉米容易发生倒伏。 2玉米倒伏的类型 2.1根倒 由于玉米根系发育未完成或生长发育不良,横向和纵向生长不足,在大雨或过度浇灌后,随着土壤湿度过大或过于松软,根系的支撑作用减弱而发生倒伏。一般发生在玉米生长前期和中期。这时玉米根系不发达,磷肥不足,根系生长不良,或整地质量差,根系入土浅,气生根不发达等,一旦浇水后遇风或风雨交加出现根倒。

玉米倒伏怎么办

玉米倒伏怎么办 玉米是高秆作物,虽然根系扎的算深,但是外界作用稍微施加,玉米就会倒伏。倒伏以后,一般很难扶植起来,直接影响产量。所以必须要避免倒伏,倒伏后需要及时正确的操作。尽量挽回损失。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倒伏原因和预防改善方法。 1、洪涝倒伏 因为洪水倒伏不稀奇,一些在山谷之间,地势较低,离河较近的田块,在夏季涨洪水以后,很容易被冲倒,一般都是因为根系部分的土壤被水冲泡以后整个植株倒伏,根系被翻出泥土。这样的情况可以从倒伏方向扶起,然后重新培土。及时排水之后,更换松一下土,尽快散发水分,但是要在冲倒当天扶起。

2、大风影响 如果是因为极端天气,比如大风天造成的,一般情况可能是茎干倒伏,也就是根系,茎基部没有折断,只是上部分茎干变形,一时不能自动恢复。这样的应该就是可以稍稍扶起来,相互支撑一下,或者是设一下支撑物。一短时间会恢复生长。如果被吹折了,一般就需要拔掉,结实后折的可以保留。

3、暴雨倒伏 因为大雨施压植株,冲刷地面土壤,头重脚轻的容易茎干弯曲,但是一般不会从根倒伏。只要抖落雨水,浮起来,脚下培些土,过不了几天天晴了就能恢复。抖水要早,雨一停就去,不然,积压久了,情况加重。用竹竿轻抖水,不能损伤叶子。

4、加强管理 倒伏处理以后需要追施磷钾肥,帮助生长恢复。另外倒伏之后容易发病,所以要注意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使用50%的多菌灵500倍溶液喷洒。一周使用一次,接连使用几次以后看效果。玉米螟钻蛀容易断茎干倒伏,重点防治。 一般玉米时常发生倒伏现象,原因可能不一致,但是结果都是需要改善挽救。有时候提前巩固生长,也是最好的预防。

玉米空杆形成的原因(成稿)

玉米空杆形成的原因 近几年来,不少农民反映玉米大田空杆现象比较严重,根据实践,总结玉米空杆形成的原因如下: 1、施肥不足或氮、磷、钾比例失调;玉米吸肥力强,需肥量大,若土地瘠薄而肥料不充足,就会增加空杆率如氮肥供应不足,则造成叶绿素形成少,光合作用减弱,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减少,特别是玉米大喇叭口期是果穗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追肥不足或不及时,则使果穗发育缓慢。延长雌穗抽出的时间,导致花丝抽出过晚,难以得到正常的授粉,重则雌穗中途停止发育,不能抽出花丝和形成有效果穗,造成空杆和秃顶过长等现象。 氮、磷、钾比例失调也会导致玉米棒秃顶、空杆,据测定,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需吸收氮素2-4公斤,五氧化二磷0.7~1.5公斤,氧化钾1.5~4.0公斤;三要素的比近似3:1:3。如氮素供应充足而缺磷或钾,则造成植株叶色浓绿、茎叶繁茂、体内糖代谢受阻,叶及茎杆内的糖分增加、转运给雌穗的糖相应减少,使得雌穗因营养不足而不能发育成果穗或者果穗顶都吐丝缓慢,大田植株粉源得不到授粉,造成玉米棒秃顶,空杆现象。此外,缺硼、锌会使玉米植株花器发育受阻,不能正常受精,导致植株生长萎缩,输导系统失调,最终形成空杆。 2、高温干旱、水分供应不合理。玉米生育期如遇干旱,特别是拔节到抽穗期过分干旱会使玉米提前抽出雄穗,而雌穗花期延迟或者雌穗不能正常抽出,影响正常授粉,造成空杆或秃顶;相反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土壤湿度大于田间持水量80%以上)根系发育受阻,呼吸,吸收和合成功能不能正常进行,影响养分的吸收和运输,不利于成穗,容易造成空杆。实践证明:7月下旬-8月中旬雨量之和大于200毫米或8月上旬的雨量大于100毫米,就会影响玉米的正常开花授粉,造成大量秃顶和空杆。2005年的天气很不正常,例如:驻马店平舆县7月份的降雨量达514.4毫米,比常年降雨量174.7毫米多339.7毫米,8月1—23日平舆县的降雨量268.7毫米,比常年多122.9毫米。 3、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玉米是喜温作物,如密度过大,则因间隐蔽,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产物减少,雌穗分化发育所需养料得不到供应,或者养料倒流叶片导致植株瘦弱而出现空杆。另外,植株间的互相遮蔽会引起雌穗花丝发育

玉米化控技术的应用研究及展望

玉米化控技术的应用研究及展望 摘要:本文对化控技术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简单介绍了化学控制的生理机制,重点阐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种子萌发、生长及相关抗性的影响,并对今后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玉米;化控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 作物化控技术是指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影响植物内源激素系统而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使其朝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和程度发生变化的技术体系。这一技术体系源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农业应用”,至今经历了70余年的发展过程,已在基础理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作物化学控制技术体系及技术原理的形成和完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传统农业技术措施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使用浓度低、剂量小、费用低、见效快、在植物体和土壤中可迅速分解、对人类及环境很少有副作用等优越性[1]。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通过调节植物内源激素水平而影响作物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目前已成为我国作物生产当中高产、稳产和高效农业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作物的优质、高效生产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和总产已超过小麦而跃居粮食作物第二位。玉米又是优质饲料作物,有“饲料之王”之称,其生产总量约有75%用于饲料,因此发展玉米生产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耕地面积有限,玉米种植面积受到一定限制,如何提高单产成为今后玉米生产的关键。尽管提高种植密度可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但种植密度的增加往往容易出现倒伏、空秆和贪青晚熟等一系列关键性的技术难题。此外,在玉米生长发育期间还经常

受到干旱、高温和低温等逆境胁迫的危害,造成玉米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不高不稳,质量偏低,这不仅影响农民收益,也给粮食储运带来一定困难。面对这一现状,可以采用化学控制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化控技术可以帮助玉米克服遗传上的缺点,使之有效地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减少环境胁迫的危害,对于玉米高产、稳产、优质和抗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有关化控技术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与研究已有许多报道,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综合分析,以便于在以后的农业生产中,可以更好地运用化学控制这一有效手段解决实际问题。1作物化学控制的生理机制 植物生长调节剂之所以能改变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主要在于它们可以影响植物内源激素的合成、运输、代谢、与受体的结合以及此后的信号转导过程。因此,作物化学控制的发展与植物激素生理的研究有密切的关系。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此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筛选具有农业应用价值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新品种,并在生产实践中推广。20世纪50年代后,才陆续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 至今,在作物化学控制的生理机制方面,已经明确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几个重要过程:①三唑类的多效唑(MET)、嗡类化合物的缩节安(DPC)等植物生长延缓剂,通过抑制赤霉素(GAs)的生物合成来控制植株地上部的伸长生长;②三碘苯甲酸(TIBA)、整形素(2-氯-9-羟基芴9-羧酸甲酯)等植物生长抑制剂,通过阻断生长素(IAA)的极性运输来破坏植株的顶端优势,促进测枝发育;③乙烯(Eth)发生抑制剂A VG(氨基乙烯基甘氨酸)及AOA(氨基氧乙酸)的作用是抑制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中ACC合成酶的活性,引起乙烯合成的下降;④Ag+,降冰片二烯(2,5-norbornadient)、1-甲基环丙烷(1-MCP)等乙烯作用抑制剂,通过非竞争或竞争的方式与乙烯受体结合,阻断乙烯促进衰老的作用;⑤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可以刺激乙烯的发生;⑥果树树种之间或同一树种不同品种之间对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敏感性与其在体内的代

玉米药害识别

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预防与缓解措施 作者: NET 来源: NET 更新日期:2009-6-11 阅读次数:120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技推广站冯国明王洪秋 在玉米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杂草严重影响着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人们对杂草的防治除利用相应的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外,大多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在化防过程中操作者对所用药剂的性能、特点了解不够,用药品种、时间、方式、方法不当,剂量偏大偏小或操作失误等,都将对玉米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一、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 1、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 玉米田常用的2,4-D丁酯和2甲4氯钠盐为激素类选择性除草剂,具较强的内吸传导性。低浓度(小于100微克/毫升)施用时对植株有剌激生长作用,当施用剂量大于100微克/毫升时即抑制植株生长。2,4-D丁酯和2甲4氯钠盐主要用于防除玉米田的阔叶类杂草。适宜用药时期为玉米的4~6叶期。两种除草剂用量分别为亩(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21~36克和50~60克。早春低温、使用时期过晚或过量、或用于某些敏感品种,常会形成药害。早春低温使玉米对2,4-D丁酯的耐药性减弱。春玉米4叶期低浓度(30~35克/667平方米)药剂处理,用药几星期后即可使玉米产生畸形;5~6叶期玉米耐药性增强,但浓度过大(120克以上/667平方米)更易引起植株器官变态。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病状主要表现为叶片扭曲,心部叶片形成葱叶状卷曲,并呈现不正常的拉长,非人工剥离雄穗不能抽出。叶色浓绿,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果位上不能形成果穗,故常在植株下部节位上长出果穗;下部节间脆弱易断,根系不发达,根短量少,侧根生长不规则。 2、苯甲酸类除草剂药害 该类除草剂具有显著的植株生长调节剂的特性,是内吸传导性除草剂,能干扰植物内源生长素的平衡,在形态上严重抑制植物的顶端生长和叶片形成;百草敌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杂草3~4叶前)可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土壤处理时常与阿特拉津或甲草胺等混用,每667平方米用有效成份90~100克。玉米苗前使用过量时,初生根增多,生长受抑制,向上生长减弱;苗期使用过量则主根扁化,叶片变窄且部分皱缩,心叶呈葱状叶,茎秆脆弱,易倒伏折断;施用过晚,地上部产生短而粗的畸形支持根,主根短,生长受抑制,易于倒伏。 3、酰胺类除草剂药害 酰胺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阔叶类杂草防效较差。此类除草剂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抑制蛋白质与RNA的生物合成,使植物不能制造生命所需的物质而死亡;该类除草剂只能防治禾本科杂草的幼芽,而不能防治成株杂草。甲草胺、异丙甲草胺、都尔、乙草胺的田间用量分别为亩(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120~144克、72~144克和25~50克;用量过大时将引起玉米植株矮化;有的种子不能出土,生长受抑制,叶片变形,心叶卷曲不能伸展,有时呈鞭状,其余叶片皱缩,根茎节肿大。土壤粘重、冷湿地块则能促使药害形成。

玉米倒伏空秆缺粒防止技术

教学设计 玉米倒伏、空秆和缺粒的防止技术 作者:常志强 学校:方正县综合高级中学 专业:种植专业

一、基本情况 学校名称:方正县职业高级中学 授课教师:常志强 授课班级:二年农学班 授课时间:2010年6月23日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一)本专业使用的教材是种植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主编:马新明、郭国侠,2005年6月第二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二)授课内容的分析及处理: 本节所要讲授的是第4章玉米生产技术,第六节玉米倒伏、空秆和缺粒的防止技术。 1、本小节教材包括如下内容:玉米倒伏类型及原因;玉米空秆和缺粒的原因;防止倒伏、空秆和缺粒的措施;玉米倒伏的补救措施。 2、本小节主要讲述玉米倒伏类型及原因;玉米空秆和缺粒的原因;防止倒伏、空秆和缺粒的措施;玉米倒伏的补救措施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主要讲述玉米倒伏类型及原因,提出玉米倒伏概念,分析倒伏产生的原因,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引导、讨论、思考、演示、讲解、设问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方面主要讲述空秆和缺粒的原因,归纳玉米空秆缺粒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第三方面主要讲述防止倒伏、空秆和缺粒的措施 3、本小节与其他章节的联系:本小节内容对于指导玉米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本班学生大部分是城镇的,虽然有农村的学生,只有几个男生从事过玉米生产,但不管城镇还是农村的学生对一些农业相关知识比较新奇,这是学习本节课的动力。 2、根据不同学生认知的不同,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推进。 3、通过多媒体演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 掌握:玉米倒伏空秆和缺粒的防止技术。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讨论—演示—总结 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提出问题的能力。 从专业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有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为农村生产服务的决心。 2、指导玉米生产。 四、重点及落实方案 重点: 1、玉米倒伏的原因 2、玉米空秆和缺粒的原因 3、防止倒伏、空秆和缺粒的措施 落实方案: 1、利用各种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手段,化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接受。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玉米在种植时倒伏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抽穗结实之间倒伏可能会造成绝收情况,而后结实后倒伏也会产量和质量有所影响,造成减产和品质较差的情况。那么造成玉米倒伏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一起来亲农网看看吧。 1、倒伏类型 根据玉米的倒伏情况可分为根倒伏、茎倒伏和茎倒折三种类型。 跟倒伏:表现为种植的茎叶没有发生变化,不弯不折,只是玉米的根系在土壤中的位置发生改变,都发生在生长拔节抽穗期。 茎倒伏:变现为根系无明显变化,还在土壤中固定位置,但植株的茎杆发生弯曲现象,一般发生在种植密度高或者玉米茎杆韧性较强的品种上。 茎倒折:茎倒折则是茎倒伏的升级版,根系无明显变化,但茎杆从某一节间直接折倒,这种情况影响最大,严重时颗粒无收。

2、倒伏原因 玉米倒伏的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品种,有些品种植株生长高度高,但是茎杆细弱,根系不发达,导致结实后,茎杆承受不住结实的重量而倒伏;二是人为,人为原因的有很多,比如种植密度大,植株间通透性差,导致生长不良造成大面积倒伏,还有就是施肥不当造成的倒伏;三是天气,所谓天灾人祸,在暴雨和大风季节(台风),磅礴大雨和强劲的风力直接将其压倒或吹倒。

3、预防措施 三种造成倒伏的原因中,除了天气不能掌控外,另外两种皆能提高人为预防,选种时选择植株生长强健,抽穗较矮,茎杆较粗的品种。种植时要合理掌握密度,不宜过密,根据不同的品种,一般每亩保持在3500-4500株之间。在7-11月及时化控,喷施叶面肥,加强植株生长,合理施肥,在抽穗期时可隔行去雄,待授粉后将雄穗全部去除,防倒伏的效果较好。

4、解决方法 在玉米抽穗期前发生倒伏情况,不可动,不可伏,在倒伏几天后会自然折起,靠近地面的茎节会自然的扎根,后期不会发生二次倒伏,相反增加了根量,不会到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如果将其扶起,可能会发生二次倒伏现象,而且还不会扎根,影响产量。在抽穗后倒伏,不能剪叶,不能去头,只能将其扶起,再对其进行扎把,扎把的颗数不宜过多,一般3-4棵即可,扎把要扎紧,不能松动,最好时当天倒,当天扎,超过三天不宜进行扶起,否则对根系会造成伤害。

安阳市夏玉米倒伏情况分析和防灾减灾对策

安阳市夏玉米倒伏情况分析和防灾减灾对策 作者:胡长华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5年第7期 安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胡长华 安阳市地处河南省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生态类型区划分上属黄淮夏玉米区北片。受地 理区位和积温条件限制,安阳市夏玉米以套垄套种为主,生育期间大致从5月下旬至9月底, 全生育期约110d。玉米生育期间,每年7—8月份为安阳市传统雨季,强风雨天气多发,夏玉 米倒伏现象时有发生,对夏玉米产量影响较大。本文通过调查掌握夏玉米倒伏情况,客观分析 倒伏原因,提出防灾减灾措施,对保障豫北地区夏玉米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安阳市夏玉米倒伏情况分析 (一)倒伏类型 安阳市夏玉米倒伏从生育时期上看,可分为苗期倒伏、中期倒伏和灌浆期倒伏,其中,中 后期倒伏对产量影响较大,特别是玉米抽雄散粉后倒伏,由于背地曲折生长能力下降,往往只 有果穗以上部位茎秆能够自行直立,下半部匍匐层叠,基本丧失光合能力,对产量影响较大。 玉米倒伏根据受损部位可划分为3种类型,即根倒伏、茎倒伏和茎倒折。根倒伏:多发生在玉 米生长拔节以后至大喇叭口期,此期气生根数量尚少,支持能力不足,而棒三叶甩出后头大招风,易因强风雨天气或浇地后遇强风造成倒伏,表现为植株地上部分正常,根系在土壤中固定 的位置发生改变,常出现根系外露被拉伤。茎倒伏:多发生在生育中后期,特别是扬花散粉后 遇强风雨天气导致,表现为植株根系位置固定不变,地上部分弯折并和地面呈一定角度倾斜, 多因强风雨天气导致,密度过大,茎秆细弱,基节伸长地块容易倒伏。茎倒折:玉米植株受强 外力作用,从茎节中部折断或从茎节处断为两截,前者多与强风机械作用有关,后者则与品种 特征特性或土壤缺钾导致节间较脆有直接关系,此种倒伏对产量影响最大。2013年9月安阳市 农技站在安阳县泉门村调查,一农户种植的3335m2玉米中约1334m2遇强风倒折,有近40%植 株从穗位以上第2节至第3节间处断为两截,平均每667m2产量352.6kg,较同地块未倒折对 照每667m2产量646.0kg减产293.4kg,减幅达45.4%。 (二)不同品种的倒伏情况 从安阳市近年组织开展的玉米倒伏调查情况看,大田利用的玉米各品种均有倒伏现象发生,但品种间倒伏程度存在一定差别。2009年安阳市农技站在全市调查倒伏面积0.45万hm2,其中重度倒伏0.027万hm2,占总倒伏面积的6.0%。调查浚单20品种200块地,其中倒伏20块地,倒伏率10%,倒伏面积占0.5%;调查郑单958玉米120块地,其中倒伏6块地,倒伏率5%,倒 伏面积0.2%;调查滑丰9号10块地,倒伏5块,倒伏率50%,倒伏面积20%。倒伏时间为8月 下旬,倒伏类型以茎倒伏为主,占总面积的90%以上,约10%为根倒伏。从调查情况看,在适宜种植密度范围内,紧凑型品种抗倒性好于稀植大穗型品种,根系发灰、茎秆弹性好,抗倒能力 强的品种倒伏程度较轻。从农民种植习惯来看,近几年安阳市玉米种植密度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稀植大穗型品种的种植密度普遍超过适宜密度,导致抗倒伏能力明显下降。因此,在当前全市 大田一般种植密度下,郑单958和浚单20等紧凑耐密型品种抗倒性表现总体好于稀植大穗型品种。因此,在品种选用上,抗倒性仍应作为安阳市推广利用玉米品种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不同种植方式和管理水平下玉米倒伏情况

玉米倒伏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一)

玉米倒伏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一) 摘要根据在玉米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生倒伏的问题,从玉米倒伏发生的时期和倒伏类型入手,分析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提出玉米倒伏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倒伏;发生原因;预防措施;补救措施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玉米产量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玉米的倒伏问题越来越严重。为此,从玉米倒伏发生的时期和倒伏类型入手,分析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提出玉米倒伏的预防措施,供农民参考。 1玉米倒伏的危害及特点 玉米倒伏是指玉米在连续降雨或灌水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玉米植株吸水量大,重量增加,在风的作用下,发生倾斜、茎折或根倒的现象。分为根倒、弯倒、茎倒。玉米倒伏对产量影响很大,轻度倒伏的地块减产10%~20%,中度倒伏的地块减产30%~40%,严重倒伏的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玉米倒伏的时期多发生在7—8月。6月以前,玉米植株较矮,一般在1.0~1.5m,暴风雨发生的几率比较小,很少发生倒伏。7—8月,玉米进入旺盛生长期,生长迅速,植株高大,茎秆脆弱,木质化程度低,而且暴风雨、龙卷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增多,是玉米倒伏的多发期。从立地条件看,高产地块较中低产地块容易发生倒伏、高水肥地块较一般水肥地块容易发生倒伏。 2玉米倒伏原因 2.1品种与密度不合理 玉米品种是倒伏的一个主要原因,不同的玉米品种抗倒伏的能力差别明显;植株过于高大、穗位高、秸秆较细、秆软、根系欠发达的品种抗倒伏的能力较差,这些品种易倒伏;反之,则不易倒伏。窄行密植的地块,种植密度过大,片面追求高密度增产,株行距过小,会引起植株拥挤,田间郁闭,光照不充足,茎秆徒长,节间细长,组织疏松,易引起茎倒或茎折。尤其是行距小于50cm、密度大于7.5万株/hm2的地块。 2.2栽培管理不当 耕作层浅,培土少,根系入土浅,气生根不发达等,浇水后遇风或风雨交加易出现根倒。不合理的水肥管理是造成倒伏的主要栽培原因,拔节期水肥过猛,玉米生长偏旺,植株节间细长,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引起茎倒伏。抽雄前生长过旺,茎秆组织嫩弱,遇风即出现折断现象。偏施氮肥,少磷少钾;拔节期大量追施氮肥,基部节间过长,植株过高,茎叶生长过于旺盛,根系生长不良,容易发生倒伏1-2]。拔节期至抽雄期玉米螟蛀茎危害茎秆也易引起茎折倒伏。暴风雨、龙卷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是引起玉米倒伏的天气原因。 3预防措施 3.1合理选种与密植 选用茎粗、矮秆、抗倒、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种是防止玉米倒伏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玉米丰产丰收的保证。因此,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植株高度适中、茎秆粗壮、根系发达、耐水肥能力强、穗位较低、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依据品种特性和不同地力来确定相应的种植密度,根据土壤条件和品种自身要求,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并辅之以微肥。种植形式采用宽行密株,行宽在60cm以上,留苗6.75万株/hm2左右。这样有利于通风透光,对防止玉米倒伏有一定作用。 3.2配方施肥 根据地力确定玉米目标产量,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壤供肥量,合理施用氮、磷、钾、微肥,增施有机肥,实行平衡施肥。缺钾地区要特别注意增施钾肥,以增强茎秆强度,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避免在拔节期一次性追施过多的氮肥;改“炮轰”施肥方式为实行叶龄施肥方式,当叶龄指数达30%前即5叶展开时,普施有机肥,全部追施磷钾肥;当叶龄指数达30%~35%即5~6叶展开时,追肥数量占氮肥总量的60%;叶龄指数达60%~70%即12~13叶展开时,追施剩余的40%氮肥。及时中耕培土,在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3],以促进次生根发育,提高植株的

病害 玉米倒伏

病害玉米倒伏 来源:中国农化服务网作者:Admin 点击次数:207496 日期:2007-11-16 近几年来,玉米发生倒伏的频率逐年增加,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倒伏发生的程度不同,对产量的影响也不同,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30%-50%,个别严重的情况近乎绝产。 症状倒伏有3种情况: 一是玉米品种特性,一般株高30-40cm之前生长正常,而后发生倒伏,表现出匍匐生长的习性; 二是拔节后倒伏,但自身有恢复能力; 三是抽穗时倒伏,植株常相互挤压,很难自然恢复直立状态。 病因玉米倒伏原因除遗传因素外,生产上遇有降水多、地软而引起根倒伏。茎倒伏和茎折断的情况不多。倒伏后新根仍在不断增加,根系重新扎深长牢。此外,密度过大或施用氮肥过多,遇暴风雨等外力作用,也可把玉米刮倒。 防治方法 (1)选用抗倒伏的玉米品种。 如:掖单13、掖单2号、丹玉13、中单2号、京早10号、北大1236、农大3315、律夏7号、冀单 3l号、长早7号、西单2号、本玉12号、鲁玉16号、豫玉14号、豫玉15号、豫玉16号、鄂玉笋1号、张单251等。 (2)营造防风林。 (3)人工抢扶。 玉米倒伏后最好在2-3天内组织劳力突击扶起来,如果拖延时间,玉米长出新根时再扶必然拉断根系,打乱为增加光合作用而重新调整建立的叶片层次,影响光合作用及输导养分的正常进行。边扶边培土、边追速效性肥料。最好两人一组从倒伏相反方向开始,抓住玉米植株较上部位轻轻拉起。两行株的,3-4株绑在一起。制种田一般栽植密度大,可5-6株绑在一起。不要先拉压在下面的植株,防止茎秆折断。扶正以后及时培土,尽量保护叶片完整。在此基础上进行追肥,使玉米生长发育尽快转入正常。 (4)药剂防治。提倡施用惠满丰(高美施),每657m2 100mL,对水稀释150-200倍喷叶l-2次,也可用促丰宝x型活性液肥600-800倍液或活力素100mL,增产效果明显。也可喷洒玉米壮丰灵。 常用药剂惠满丰、促丰宝x型活性液肥、活力素、壮丰灵

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玉米产量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玉米的倒伏问题越来越严重。据初步统计,玉米倒伏一般减产20%~30%,严重者达50%以上,有时甚至绝收。为此,从玉米倒伏发生的时期和倒伏类型入手,分析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提出玉米倒伏的预防措施,供同行和农民参考。 1.玉米倒伏的危害 玉米倒伏是指玉米在连续降雨或灌水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玉米植株吸水量大,重量增加,在风的作用下,发生倾斜、茎折或根倒的现象。玉米倒伏对产量影响很大,轻度倒伏减产10%~20%,中度倒伏减产30%~40%,严重倒伏的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2.玉米倒伏发生的时期 玉米倒伏的时期多发生在7~8月份,6月份以前,玉米植株较矮,一般在1~1.5米左右,暴风雨发生的几率比较小,很少发生倒伏。7~8月份,玉米进入旺盛生长期,生长迅速,植株高大,茎秆脆弱,木质化程度低,而且暴风雨、龙卷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增多,是玉米倒伏的多发期。从立地条件看,高产地块较中低产地块容易发生倒伏,高水肥地块较一般水肥地块容易发生倒伏。 3.玉米倒伏类型 3.1根倒即玉米根露出地面,根倒多发生在大风大雨后,这类倒伏可在雨后进行扶起培土,对产量影响较小。 3.2弯倒即植株从中上部发生弯曲,属于轻微倒伏,对产量影响也较小。 3.3茎倒即植株从节或节间倒伏,茎倒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茎倒又分茎折断和茎未折断2种,茎折断倒伏对产量影响最大,可造成绝收。 4.玉米倒伏原因 玉米倒伏的原因与品种、田间管理、气候条件有关。

4.1玉米品种玉米品种是倒伏的一个主要原因,不同的玉米品种抗倒伏的能力差别明显;植株过于高大、穗位高、秸秆较细、杆软、根系欠发达的品种抗倒伏的能力较差,这些品种就容易倒伏;反之,就不容易倒伏。 4.2种植形式窄行密植的地块,种植密度过大,片面追求高密度增产,株行距过小,会引起植株拥挤,田间郁蔽光照不充足,茎秆徒长,节间细长,组织疏松,易引起茎倒或茎折。尤其是行距小于50 cm,亩密度大于5000株的地块。 4.3田间管理不合理的水肥管理是造成倒伏的主要栽培原因,拔节期水肥过猛,玉米生长偏旺,植株节间细长,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引起茎倒伏。抽雄前生长过旺,茎秆组织嫩弱,遇风即出现折断现象。偏施氮肥,少磷少钾;拔节期大量追施氮肥,基部节间过长,植株过高,茎叶生长过于旺盛,根系生长不良,容易发生倒伏。 4.4整地质量差耕作层浅,培土少,根系入土浅,气生根不发达等,浇水后遇风或风雨交加出现根倒。 4.5病虫危害拔节期至抽雄期玉米螟蛀茎危害茎秆也易引起茎折倒伏。 4.6异常天气暴风雨、龙卷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是引起玉米倒伏的天气原因。 5.玉米倒伏的预防措施 5.1品种选择选用茎粗、矮杆、抗倒、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种是防止玉米倒伏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玉米丰产丰收的保证。因此,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植株高度适中,茎秆粗壮,根系发达,耐水肥能力强,穗位较低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 5.2合理密植,配方施肥要依据品种特性和不同地力来确定相应的种植密度,根据土壤条件和品种自身要求,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并辅之以微肥。种植形式采用宽行密株,行宽在60 cm以上,亩留苗4500株左右。这样有利于通风透光,对防止玉米倒伏有一定作用。根据地力确定玉米目标产量,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壤供肥量,合理施用氮、磷、钾、微肥,增施有机肥,实行平衡施肥。缺钾地区要特别注意增施钾肥,以增强茎秆强度,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避免在拔节期一次性追施过多的氮肥;改“炮轰”施肥方式为实行叶龄施肥方式,当叶龄指

我国玉米抗旱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我国玉米抗旱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摘要:农作物的生产正面临着严峻的缺水现象,农作物减产在非生物因素中干旱是首要原因,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土地面积广,但我国近一半的耕种土地处于干旱、半干旱的状态,这严重制约着裁国农业的发展。旱、缺水的土壤环境会严重威胁农作物的生产。玉米耐旱性越好就越有利于玉米生产的稳定和产量的提高本综述介绍了干旱及其对玉米的影响,概述了有关文献资料对玉米抗早性及其鉴定指标、玉米抗早生理生化机制等方面的综述了近年来玉米抗旱性研究在生理生化方面的进展,指出了今后玉米抗旱性鉴定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玉米;抗旱性;育种 玉米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其总产量超过小麦和水稻,在三大粮食作物之中居第一[1]。范围种植,其面积常年保持在2 000多万hm2。玉米植株高大,叶片茂盛,生长期又多处于高温季节,植株的叶面蒸腾和株间蒸发大。我国每年种植的玉米中,受到干旱影响的面积占了大约60%造成减产20%一30%。玉米是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栽培作物之一,自然降水成为农田用水的主要来源,其中250-600 mm的降水为80%以上的农作物生长发育提供水分[2]。但该区以小雨或暴雨为主的降水,既不利于水分的有效吸收,又会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同时,70%-80%的降水以径流和无效蒸发形式损失,这又导致了干旱频繁发生,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定[ 4]。干旱缺水成为制约玉米产量增加的关键因素之一[3]。在旱地作物中,玉米对水分胁迫非常敏感,生长中需水量较大,在整个生长周期内,一般需要至少2500 mm的降水量,而且生长期内的需水量变化很大,除苗期可适当干旱(蹲苗)外,从拔节到成熟都应保证良好的水分供应[5]。我国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大,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1%[6],无法灌溉的旱地约占总耕地(0.51亿hm-2)的65%,自然降水成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唯一水分来源[7]。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雨水资源在2500-6000m2 hm-2之间,但其中以径流和蒸发形式流失的降水达到70%一80%,仅有20%-30%的雨水资源用于作物生长。与理想条件相比(光、温、水、肥状况),光温的限制,导致生产潜力衰减25%-33%;作物生产潜力由于水分条件的限制降低了67% - 75%。进行玉米抗旱性的研究,首先有赖于对玉米抗旱性的科学而准确地评价,即鉴定其抗旱能力的大小。近年来,许多学者围绕此

玉米除草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玉米除草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一、主要除草剂单剂种类 1、酰胺类除草剂:该类产品是目前玉米田最为重要的一类除草剂,可以被杂草芽吸收,在杂草发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能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该类除草剂品种较多,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等。 2、三氮苯类除草剂: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和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杂草根系吸收为主,也可以被杂草茎叶少量吸收。代表品种有莠去津、氰草津、西玛津、扑草津等,其中以莠去津使用较多,对玉米较为安全,活性最高;但莠去津宜与乙草胺等混用以降低用量,提高除草效果和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 3、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苗后防治阔叶杂草和香附子。代表品种有2甲4氯钠盐、2?4-D丁酯。其中2甲4氯钠盐广泛用于玉米田防治香附子,但使用时期不当易产生药害。 4、磺酰脲类除草剂: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噻黄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 5、其它除草剂:百草枯和草甘膦是灭生性除草剂,可以在玉米40厘米高以后进行定向喷雾,有效防治多种杂草;也可以用使它隆、百草敌、溴苯腈、苯达松等品种防治玉米田阔叶杂草。 二、主要除草剂混剂种类 1、乙草胺和莠去津1∶1混剂:该类除草混剂最早生产的是乙阿合剂、乙莠悬浮剂,可以用于玉米播后芽前、玉米苗后早期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玉米及后茬作物安全。相似的产品有丁草胺+乙草胺+莠去津、丁草胺+莠去津、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异丙甲草胺+莠去津、异丙草胺+莠去津等。 2、乙草胺和莠去津2∶3混剂:这种除草混剂可用于玉米播后芽前、玉米苗后早期防治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玉米安全;在特别干旱年份可能降低对后茬小麦的安全性。性能相似的品种有绿麦隆+乙草胺+莠去津混剂,可大大提高对后茬小麦的安全性,但不可以用于玉米苗后。文章录入 3、扑草津和莠去津混剂: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在玉米播后芽前施用除草效果稳定,受墒情影响程度较小,但雨水较大时,淋溶较多会降低除草效果;在玉米生长期施用,遇高温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可以诱发玉米药害。 4、烟嘧磺隆和莠去津混剂:不仅可以有效防治多种一年生杂草,而且可以防治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施用方便,对玉米和后茬作物安全。但该类除草剂混剂价位较高。 5、乙草胺、莠去津和百草枯混剂:兼有灭生性和封闭除草效果,在玉米生长期施用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田多种杂草。类似的产品较多,也有以草甘膦替换百草枯的除草剂混剂。 三、除草剂用量 玉米田播种期除草,使用乙阿合剂150~200毫升/亩;苗后早期,玉米1~4叶期可以用50%玉宝可湿粉90克/亩、或38%莠去津悬浮剂75~100毫升/亩+4%烟嘧磺隆悬浮剂75~100毫升/亩;玉米生长中期可以用20%百草枯水剂100~150毫升/亩,或40%乙莠悬浮剂150毫升/亩+20%百草枯水剂100~150毫升/亩,在无风条件下定向喷施。 四、注意几个问题 根据自己种植的玉米品种选择除草剂品种。 使用苗前封闭的,要求土壤墒情好,使用时水量足。 使用苗后除草剂,注意苗龄,除个别除草剂品种比较安全外,大部分要注意。 不可任意混配除草剂和杀虫剂。 价格便宜的除草剂一般有效成分含量氯低,效果差,不安全,有的内含2.4丁酯或2甲

关于维管束研究进展

玉米种质资源中维管束的研究进展 种子科学与工程1302 郭聚领指导老师:郭晋杰 摘要:回顾近年玉米维管束的研究,并运用源库流的相关知识,重点介绍了玉米种质资源中维管束的特性与产量和玉米倒伏的相关关系,对玉米维管束研究提出了问题,并对种质资源中维管束研究做出展望。关键词:种质资源维管束倒伏产量 玉米是非常重要的粮食饲料作物,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玉米种质资源是玉米育种的基础,丰富优质的种质资源是培育出优良新品种的前提。玉米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玉米表现型水平和分子水平上都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差异。目前,育种水平发达的美国利用的玉米种质还不到总量的5%[1]。在1928 年,Masan 等在棉花上首次提出了源(source)库(sink)学说,进而推广到其他作物,这一理论对提高作物产量起到了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育种家以此为指导,从源和库及流三个方面对作物品种进行改造,使产量大幅度提高[2]。维管束散生分布是禾本科作物的共同特点。维管束主要分为韧皮部和木质部,韧皮部主要负责同化物的运输;木质部负责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类。维管束起着作物体内长距离运输和机械支撑的作用[3]。利用玉米种质资源培育具有优良源库流的品种,以达到高产和稳产十分必要。 1.玉米茎秆维管束的结构 维管束散生分布是禾本科作物的共同特点。维管束主要分为韧皮部和木质部,前者包括筛管和伴胞,主要负责同化物的运输;后者以导管为主,负责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类。维管束同时还起着作物体内长距离运输和机械支撑的重要作用。作物维管束的研究多集中在碳三作物上,对玉米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内容也较为分散。玉米的维管束依大小和结构可分为两类:小维管束和大维管束。小维管束面积小,多处于组织边缘且结构不完整,多数只有木质部;大维管束面积相对较大且处于组织中央,结构完整,木质部与韧皮部发育良好,在维管束系统中起主要的功能作用。 2.玉米维管束的特性与抗倒伏 玉米倒伏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当前随着我国玉米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密植与倒伏矛盾突出,很多不确定的自然灾害发生,致使玉米倒伏引起产量损失趋势加剧,茎秆倒伏问题日益突出。“抗倒伏”是“超高产”的前提和保障。种植密度,水肥管理,品种自身特性等因素都会影响玉米抗倒伏能力。丰富的种质资源存在抗倒能力不同的材料,利用不同的种质培育抗倒品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1玉米茎秆解剖结构与抗倒性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对玉米倒伏机理已有相关研究,一般认为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结构有关。前人对禾本科作物的茎秆显微结构与倒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结论却不

第四章 玉米生产技术 第六节 玉米倒伏空杆缺粒防治技术

第四章玉米生产技术 第六节玉米倒伏、空秆和缺粒的防止技术 ◆教学目标:了解玉米倒伏、玉米空杆、玉米缺粒、玉米秃尖的概念;理解玉米倒伏的原因及空秆和缺粒的原因;掌握防止倒伏、空秆和缺粒的措施。 ◆教学重点:防止倒伏、空秆和缺粒的措施。 ◆教学难点:玉米倒伏的原因及空秆和缺粒的原因。 ◆课时安排:1 ◆教学内容: 一、倒伏的类型及原因 (一)倒伏的类型 倒伏是指玉米茎杆倾斜或节间折断。根据茎杆倾斜程度,又分为茎倒、根倒和茎折断三种。茎倒是指茎杆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遇暴风雨时造成茎秆倾斜。根倒是根系发育不良,灌水或雨水过多,遇大风引起倾斜度较大的倒伏。茎折断主要是指抽雄前玉米植株生长较快,茎杆组织嫩弱或受病虫为害,遇风造成茎折断。常见的倒伏是茎倒和根倒。 (二)倒伏的原因 1、密度过大 种植密度过大,株间光照不足,光合产物少,造成茎秆纤细,特别是基部节间细长,其硬度和韧度降低;高密度还引起茎秆高度增加,导致穗位增高,使植株的抗倒伏能力降低;高密度引起根系发育不良,特别是节根数减少,降低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2、施肥、灌水不合理 氮、磷、钾三要素配合不当,机械组织发育不好;苗前受涝或灌水过多以及拔节前后肥水攻得过急等都易发生倒伏。 此外,品种本身抗倒能力差、中耕培土不及时、病虫为害、暴风雨的侵袭等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倒伏。 二、空秆和缺粒的原因 空秆和缺粒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两个主要因素。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虽有雌穗但无籽粒。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有的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有的整个果穗结籽很少,缺粒在果穗上散乱分布,有的果穗顶端籽粒小呈白色,也称秃尖。空秆、缺粒的主要原因有: (一)高温 玉米是喜温作物,穗分化过程要求较高的温度条件,适宜温度为20~23℃,气温过高,雌穗分化期短,致使形成的小穗数目减少或果穗不能正常发育,形成秃尖或空秆。 (二)养分、水分供应不足 磷对果穗的分化与发育影响很大,缺磷时,果穗发育缓慢以至停止,增加玉米空秆率。 开花时遇高温干燥天气,土壤水分又不足时,花粉、花丝寿命缩短,导致缺粒;但雨水过多,尤其是开花时连天阴雨,也影响正常开花授粉,使空秆、缺粒增加。 (三)密度过大 种植密度越大,空秆越多。同时密度过大,叶片遮挡花粉严重,导致授粉不良,也使缺粒增加。 (四)病虫为害 有些病虫害如玉米螟、病毒病的为害,阻碍养分的运输,从而影响玉米正常的生理活动,也会造成空秆或缺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