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泥鳅养殖技术问答——养殖环境与管理

泥鳅养殖技术问答——养殖环境与管理

泥鳅养殖技术问答——养殖环境与管理
泥鳅养殖技术问答——养殖环境与管理

泥鳅养殖技术问答——养殖环境与管理

26 对泥鳅养殖场所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为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产养殖场所环境的总体要求:水源充足、有进排水系统、电路通畅;养殖区周边3~5千米内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等污染源;水质、底质应符合相关标准,环境条件满足养殖对象生产要求。2001年农业部开始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这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适应泥鳅健康养殖工程的不断推进,必须树立全程监管理念,坚持生态养殖,标准化生产的工作思路,这是保证商品鳅质量安全的根本。因此,泥鳅健康养殖的关键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加强管理。

27 泥鳅健康养殖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泥鳅养殖场的选址、设计和建设应考虑潜在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素。水体环境的化学污染,土壤与水的相互作用对水质的影响有可能对商品鳅质量安全造成危害。土壤的性质能够影响池塘的水质,水的酸碱度等因素与土质也有关。泥鳅虽然适应性强,但酸性土壤易降低水的pH值,并有可能使土壤中的部分金属析出,这会影响泥鳅养殖效果。池塘也能通过邻近的农田、水域或其它途径而受杀虫剂以及其他化学品污染,从而导致商品鳅含有过量化学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养殖场周围一定范围内应无污染源(包括污水、粉尘、有害气体等),池塘开挖前应进行土壤调查,以确定该土壤是否适合于泥鳅养殖。

优质的水产品来源于良好的环境,无公害商品鳅产地环境的优化选择是健康养鳅生产的前提。产地环境质量要求包括无公害水产品渔业用水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及渔业水域土壤环境质量等要求。

1.水体环境一定的水体环境是泥鳅赖依生存的基本条件,水源、池塘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商品鳅的产量和质量。泥鳅对水体环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在天旱水干或遇不利条件我爱

养殖网:https://www.doczj.com/doc/694278867.html,/泥鳅、黄鳝、豚鼠、竹鼠、蝇蛆、蚯蚓等的养殖论坛,0广告,大量图片和视频收录,欢迎登录。

“休眠”期间,就会钻入泥层中,只要泥中稍有湿气,少量水分湿润皮肤,泥鳅便能维持生命,但这种状况不是泥鳅养殖过程中所希望出现的。

⑴ 水源养殖场应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供给。泥鳅主养池放养密度相对较高,又必须有足量的饵料鱼供应,排泄物比常规鱼塘要高得多,池水溶解氧往往较低,水质容易恶化,易导致池泥鳅严重浮头,如无法及时加注溶氧量高的新水,易造成水质恶化,对泥鳅生长产生影响,严重时还易造成泥鳅发病或引起池鱼大量死亡。

水源以无污染的江河水、湖水或大型水库水为好。这种水溶氧量较高,水质良好,适宜于泥鳅生长。使用井水时,可先将井水抽至一蓄水池中,让其自然曝气和升温,通过理化处理后也可作为水源。

总之,应确保水源水质的各项指标符合农业部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中淡水养殖水源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最大限度地满足泥鳅对水质的需求,使鳅鱼在相对优越、安全的条件下快速育肥长成。

⑵ 水质养殖用水水质要求PH值为7~8.5,溶解氧量在连续的24小时中,16小时以上应大于5毫克/升,其余时间不低于4毫克/升,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为89.25~142.8毫克/升,有机耗氧量在30毫克/升以下,氨氮0.1毫摩尔/升,硫化氢不允许存在。工矿企业排出的废水或生活污水,往往含有对水生动物有害的物质,没有经过分析和处理,不能作为养殖用水。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见表3~1)。

表3~1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

⑶ 土壤环境池塘的土质以壤土最好,砂质壤土和黏土次之,沙土最差.壤土透气性好,黏土容易板结、通气性差,沙土渗水性大,不易保水且容易崩塌。养殖池的底质应无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无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底质无异色、异臭,自然结构。底质有毒有害物质最高含量应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中的规定,底质应无异色、异臭,结构自然。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对渔业水域土壤环境质量规定了汞、镉,铅、锌、铬、砷及六六六,滴滴涕的最高限量值(表3~2)。

表3~2 底质有害物质最高限量

泥鳅饵料来源较广,所投饵料也杂,在规模化养殖时,因其放养密度大,饵料投喂量亦大,随着养殖时间的推进,大量的粪便沉积池底,其中大量有机质分解转化消耗大量氧气,易造成缺氧,同时还会产生氨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影响泥鳅的生存和生长。因此,主养池需每年清淤,并保留适量的淤泥(15~20厘米),这样既可以减少池底过多的有机物所带来的危害,还能有利于稳定水质,是实行健康养鳅的重要措施。

⑷ 大气质量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对大气环境质量规定了4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即总悬

)、氮氧化物(NOX)和氟化物(F),浓度应符合 GB3095浮颗粒物(1’SP)、二氧化硫(SO

2

-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规定。

⑸ 交通与机电养殖场所不仅需要生态环境和水源、水质条件良好,还需要交通方便、电力供应和机电配套。交通方便有利于鱼种、饵料和商品鱼的运输和销售,只有电力供应可

靠,才能保证排灌、人繁设备的正常运转,以保障生产发展。

随着泥鳅健康养殖技术不断完善和成熟,根据高密度集约化饲养泥鳅的要求进行人工配合饲料养鳅,同时根据生产水平和规模相应配套好增氧设备和饲料加工设备及其他机电设备,既有利于生产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推进泥鳅养殖向工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8 泥鳅养殖对池塘条件有哪些要求?

我国泥鳅生产的主要途径是池塘养殖,一些大型渔场通过人工开挖或洼地改造而成,人们可以对池塘加以控制,泥鳅为淡水经济鱼类,养殖池塘一般条件与常规鱼饲养池不完全一样。主要要求是水源水质好、面积和水深适宜、淤泥适量、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底质以沙壤土为好,要求池塘淤泥在20厘米左右,并有一定量的底栖生物和适量的的芜萍等水生植物。良好的养鳅池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⑴ 池塘形状和周围环境池塘形状应整齐有规则,最好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为好。其优点是池埂遮荫小,水面接受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且夏季多东南风,水面容易起波浪,使池水能自然增氧,有利于养殖对象生长。长方形池塘地面利用率高,施工方便,相邻池塘可共用的池堤量大,其清污、起捕等操作也较为方便。长方形池塘的长宽比以5:3为宜,这种长方形鱼池不仅外形美观,而且管理操作方便,注水时较易形成全池的池水流转。但需结合当地地形的合理利用、常年风向和水体交换充分程度等。池塘可选择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形状。然而不论何种形状的池塘,都应避免在池塘换水时出现涡流和静水区域。涡流指水流在池中某一区域形成定向的旋转运动,涡流使池中残饵粪便等污物较长时间滞留于池中而难以去除;池塘中静水区域又称死角,此类区域中养殖水体得不到有效交换,残渣污物难以清除,池塘出现死角多是因池塘形状、面积与进、排水口位置及流量不相适应而产生。池塘坡比为1:2.0~2.5,塘底向排水口处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便于干塘清池。

池塘周围不宜种植高大树木和高秆作物,以免阻挡阳光照射和风力吹动,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气流对水面的作用,从而影响池塘溶氧量的提高。

⑵ 面积和水深就鳅鱼养殖来说,池塘面积不论大小都可以。但主养鳅鱼池面积过小,虽有利于提高饵料鱼的密度,增加鳅捕食机会,减少其体能消耗,提高鳅生长速度,可水体

环境不容易稳定;面积过大,所投饵料鱼不容易被鳅鱼吃到,同时产生吃食不均等现象,且池大受风面大,容易形成大浪对池埂造成影响,对其它管理也不方便。根据目前的管理水平,面积一般以0.1~0.4公顷较为适宜,鱼种培育池面积可相对小些,以0.06~0.2公顷为宜(几百平方米也可)。养殖池深度100~120 厘米, 底层要有淤泥20~30厘米, 水深保持在40~60厘米,具体视饵料品种确定,以配合颗粒浮性饵料为主时,宜选浅塘,因为泥鳅是在水面摄食,摄食行为快速、准确,塘浅一点利于泥鳅抢食和减少体能消耗;以商品饲料作为饵料时,池塘可深一些。但池塘也不是愈深愈好,如池水过深,深层水中光照度很弱,浮游生物数量不多,光合作用产生的氧也很少,并且受力所形成的对流作用也极小,而有机物残渣的分解需大量耗氧。尽管由于泥鳅的游动能造成部分上下层水的对流,但深层水还是经常缺氧。因此,池水过深对泥鳅养殖是不利的。另外,每个池塘宜设置一个鱼溜,鱼溜即池底的集鱼坑, 比池底深30~35 cm, 面积约为池底的5%, 其外沿可用预制水泥板围成,或砖石砌成。设置鱼溜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泥鳅养成后集中捕捞方便。

⑶ 池塘布局。池塘改造应根据选址环境或原有池面积大小、形状以及历史情况等进行设计,可改造为单个或多个池,多个池又可分种苗培育池、商品养成池,或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合理布局。

池塘布局应因地制宜,有利于灌排水、生产、运输,以并联方式为宜。并联指每个池塘直接从引水渠中取水或排出,注水一次性使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容易控制池塘水质;同时,池塘间彼此独立,对防止病害的交叉感染和药物的施用较为有利;因起捕鱼等原因断水也不影响其他池塘,生产中凡条件许可时均应采用并联布局。

⑷ 低洼地改造。泥鳅养殖的池塘应根据洼地地形条件和进排水流向开挖,因地制宜,以水面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为前提,不一定拘泥于某种形状。如洼地或池塘达不到上述要求,就应加以开改。改造池塘时应按上述标准进行,大改小;不规则改规则;并将池底周围淤泥挖至堤埂边,贴在池埂上,待稍干后拍打夯实,这样既能改善池塘条件,增大蓄水量,又能为种植提供优质肥料。除新开池塘外,其他池塘经过一定时期的养鱼后,因死亡的生物体、鱼的粪便、残剩饵料等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混合,池底逐渐会积存一定厚度的淤泥,对泥鳅养殖弊多利少,养鳅池塘要求有一定淤泥、淤泥深度在20厘米左右,

因此每年冬季或鱼种放养前必须干池清除过多的淤泥,并让池底日晒和冰冻,改良底质,最好用生石灰清塘,每公顷用生石灰1500~2250千克,一方面杀灭潜藏和繁生于淤泥中的鱼类寄生虫和致病菌,另一方面中和土质,使池底呈弱碱性,有利于提高池水的碱度和硬度,增加缓冲能力。

⑸ 进排水设施整个设施分进水控制闸、排水控制闸、导流通道及启闭装置等部分。其结构、位置的确定,应保证池水的交换充分以及生产的安全性。一般池塘进水口高出水面20cm, 排水口设在池塘正常水平面相平处, 排水底口设置在池底鱼溜底部,进、排水口要用密眼网包裹以防止泥鳅逃跑。

⑹ 防逃设施泥鳅有较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只要条件适宜也能为避开不利环境而逃逸,一般主养泥鳅的土池四周池坡边设置防逃设施。防逃材料必须高出水面40 cm, 其材料可以选择网片、水泥板、硬塑料板、土工布等, 也可用纱窗布沿池塘的四周围栏,防逃材料下埋至硬土中25~35cm。

29 泥鳅养殖用水怎样管理?

池塘养鳅是我国商品鳅生产的主要途径,养殖用水大多取自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可见能够用作泥鳅养殖场所的水源还是很多。但目前水体状况不容乐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量工业有毒污水、生活污水向江河、湖泊等水域无度排放,不仅造成鱼类资源枯竭,而且对养殖用水亦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养殖用水管理是生产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包括水源管理、池塘水体自身污染的处理和其它卫生管理工作。

30 水源水质管理有哪几方面的工作要做?

江河、湖泊是我国淡水鱼类的摇篮,应该说它有着天然鱼类生存最好的外界环境,但由于诸多因素,渔业污染事故常有发生,在规模化健康养殖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⑴ 严格监控外源水质。绝对禁止有污染的水体进入养殖场所,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和损失。

⑵ 对引用水进行初级处理。目前多数生产单位生产用水直接引自江河、湖泊,由于每年汛季(也是生产用水高峰季节),江河、湖泊水体中泥沙含量较大而混浊(浊度一般在180左右),程度较轻时可影响养殖对象正常摄食,增加池中泥沙积存,挤占池底空间,造成池底淤平,严重时可导致养殖对象因呼吸障碍或淤塞排水通道。因此,在使用含泥沙过重的长江水从事泥鳅养殖时,一般须进行初级处理,将来水导入处理池中经沉淀或流经湿地处理后再输入养殖池。沉淀或初级处理区示意图见图3-1。

初级处理区养殖区排出处理

图2-1 沉淀或初级处理区图

常用的沉淀或初级处理区,是将水源来水进入沉淀区后由上升坡而跃起形成反向流动,能量消减致使流速降低,通常流速降至40厘米/秒以下时较大颗粒的沉沙即从水流中分离而滞留,流速降至25厘米/秒以下时小颗粒沙可由水体中沉淀而出,因此,排沙池应有足够的面积以使经过该池的水流减速到所需要的流速。来水经沉沙后引入池塘(或养殖区)。促使泥沙沉淀除利用减速法外,还可在沉淀池内密植水生植物(建造水底森林),不但能有效地沉积水中泥沙等杂质,还能发挥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功能。养殖用水排出时也必须通过相应的处理程序,经净化处理,在水质达标后方可排出。

31 养殖用水自净处理有哪几种方法?

水是构成鱼类身体的主要成分,是其生活的空间,它参与其机体营养物质的输送和吸收,能量的摄取和代谢物的排泄等重要的生命活动。水环境的质量和状态直接影响其生命的各个阶段和生活的各方面。因此,满足健康养殖需要的水体不但要有充足的水量,而且要有适合其生理特点的理化性质的水质。所以说要实施鳅鱼健康养殖,首先要有一池有益鳅鱼健康生活的水体才行。如何有效地控制养殖水体自身污染的过程、保护环境已成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内容,在生产实施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情况对池塘水体和养殖后的废水采取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处理方法。

32 养殖用水的物理处理方法是怎样的?

养殖用水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栅栏、筛网、沉淀、过滤、挖掘移走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定时进换水等工程性措施。其中微流水是一个很好的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养殖用水和废水处理有四种方法:

栅栏:通常用在养殖区域水源进水口,目的是为了防止水中较大个体的鱼、虾类、漂浮物、悬浮物以及敌害生物带入养殖区域水体。栅栏用竹箔、网片组成。

筛网:在水源进水出口的栅栏一侧安置筛网,作为幼体孵化用水,以防小型浮游动物进入孵化容器中残害幼体。工业化养鱼废水处理,也用筛网清除粪便、残饵、悬浮物等有机物。

沉淀:在养殖上一般采用沉淀池沉淀,沉淀时间根据用水对象确定,通常需要沉淀48小时以上。

过滤:过滤是使水通过具有空隙的粒状滤层,使微量残留的悬浮物被截留,从而使水质符合养殖标准。

33 养殖用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是怎样的?

化学方法:即正确选用药物。药物是调整水域生态平衡的一个手段,合理、有效、适度地使用药物是维持水域生态系统环境,进行健康养殖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清塘、消毒可使用生石灰等外用药物,按其性质、时效等进行配制,或采取对池塘、养殖用水进行预先消毒处理方式,但滥用药物会导致水域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水质恶化,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生产上常用的有以下五种方法:

重金属去除法:采用钠盐去除水中重金属,其原理主要是钠盐与水中其他金属离子结合,会形成新的稳定的络合物,大大降低水体中金属离子浓度和对幼体的毒害作用。

氧化还原法:在养殖生产上最常用的是空气氧化法,可有效消除因缺氧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通过采用水质改良机械,翻动池塘淤泥或干池曝晒,能够使淤泥中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等有毒物质氧化为无毒的硝酸盐。

采用地下水或深井水作为养殖用水,可用增氧机曝氧、增氧,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向水中增氧以供养殖用水需要,同时还可除去水中铁的固态物。

混凝法:主要通过加投明矾或者硫酸铝或者三氯化铝或者三氯化铁或者硫酸亚铁或者聚丙烯酷胺等混凝剂去除在自然沉淀中不能去除的悬浮物质胶体颗粒,可大大提高悬浮物和浊度的去除率。混凝剂的使用应由温度、pH、土壤性质确定。明矾和硫酸铝适宜温度范围20~40℃,pH在4~7时去除有机物效率高,pH5~7.8时清除悬浮物较好。明矾、硫酸铝的优点是:腐蚀性小,使用方便,卫生条件好。其缺点是:混凝剂呈酸性往往需加碱性助凝剂,低温环境效果差。三氯化铝不受温度限制,pH适宜范围5~8,可去除浊度、色度、重金属和细菌。三氯化铁和硫酸亚铁,可用于pH较高、水温较低的海水。聚丙烯酰胺可用于含泥量较多、pH7以上的养殖用水中。

消毒法:主要是杀灭对养殖对象和人体有害的微生物,降低有机物的数量,脱氮、脱色、脱臭。水体消毒剂有生石灰、漂白粉、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氯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和二氧化氯等。

脱氮法:脱氮的目的就是将水中氮降到最低点。工厂化育苗和养殖大多通过脱氮来达到改善和控制水质的目的。

通常地面水经沉淀、混凝过滤处理后或一些清洁的地面水,加氯量为1~1.5mg/L;对未经过滤的地面水,加氯量为1. 5~2.5毫克/升。

34 什么是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即利用水生生物吸收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以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方法。

植物修复是近十几年刚兴起的,并逐渐成为生物修复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土壤修复中利用适当的植物种类不仅可去除环境的有机污染物,还可以去除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并且植物修复适用于大面积、低浓度的污染位点。在富营养化地表水体的修复中,组建常绿水生植被也是很有前途的水质控制与净化技术。由于植物修复有其一系列优点,近年来

有关的研究很多,有的已进行了野外试验并已达到商业化的水平。在目前的研究中,开发具有超量积累金属倾向的天然作物,植物主要通过三种机理去除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即植物直接吸收有机污染物;植物释放分泌物和酶,刺激根区微生物的活性和生物转化作用以及植物增强根区的矿化作用。

根据我们近几年来进行的微流水养殖试验表明利用植物对环境进行修复即植物修复(Photo remediation)是一个既经济、又适于现场操作的去除环境污染物的技术。植物具有庞大的叶冠和根系,在水体或土壤中,与环境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在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高等水生植物净化养殖用水的特点是以大型植物为主体,植物和根区微生物共生,产生协同效应经过植物直接吸收、微生物转化、物理吸附和沉降作用除去氮、磷和悬浮颗粒,同时对重金属元素也有去除效果。研究人员已经建立了由伊乐藻、菹草等耐寒型深水、常绿型水生植被等。另外,还可通过筛选突变株或基因工程物种获得更强修复能力的植物品种。

35 有益微生物种群的繁育对养殖用水的调节有什么作用?

有益微生物种群的繁育:这有助于调整、维护与改善水体及水产动物体内外环境,如光合细菌的应用,在增加水体的溶氧,吸收、降低水中的氨态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消除它们对水体的危害,净化水质等方面有着较大作用。如微生物净化剂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将水体或底质沉淀物中的有机物、氨氨、亚硝态氮分解吸收,转化为有益或无害物质,而达到水质和底质环境改良、净化目的。生产上常见有以下几种:

⑴ 光合细菌:为水质改良净化剂。能降解水中有机物和总氨氮;能抑制有害细菌生长,防止疾病发生;可作为幼体的优质饵料。细菌效价3XI0。八让活菌,育苗池:首次用量10毫克/升,5天后5毫克/升,以后每隔5天2毫克/升。鱼池首次用量15毫克/升,以后每隔11天2毫克/升。

(2) 活水宝:为水质、底质改良剂。能快速降低水体和底泥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降解藻类及微生物毒素,消除池底污物。用于鱼、虾、蟹、鳖、贝、

蚌养殖池。定期改良:1~2千克/亩(1米水深),每10~15天1次;底质改良:2~2.5千克/亩(1米水深),3天后500克/亩(1米水深)。

(3) 好水素:为复合微生物制剂。清除水体中的有机污物、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改善池底底质及水质,减少养殖生物疾病发生机会。用于海淡水养殖水体,尤其淤泥较多的老池。首次用量:500克/亩(1米水深),以后每隔10天施用95克/亩(1米水深)。

(4) EM菌:含有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光合细菌及多种复合氨基酸等活性物质,为水质、底质改良剂。可促进有益藻类快速繁殖,使水色保持活而清爽;迅速分解氨氨、亚硝酸盐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平衡酸碱度;改善池底,使淤泥、泥鳅粪便呈线状,消除养殖水体臭味;有效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繁殖,减少水产动物疾病发生。每亩(1米水深)用量0.5~1千克,全池泼洒,每月1~2次。

(5)驱氨净水宝:为水质净化剂。泼入水体后能迅速吸收水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有机碎屑、无机污物和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净化水质。每亩用量250克(1米水深),稀释1000倍全池泼洒,隔天后再泼洒一次。

(6)肥水素:为肥水水质改良剂。富含浮游植物及水中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能快速促进养殖水体藻类和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成鱼瘦水池,每亩500克(1米水深);虾蟹:每亩500~1000克(1米水深);育珠池:每亩500~1000克(1米水深),每15天1次;育苗池:每亩1000克(1米水深),7~10天1次。

36 浮球式生物滤法是怎样的?

浮球式生物滤法是采用集物理过滤和生物处理为一体的浮球式生物滤器,进行分级过滤。一级粗滤在循环沉淀池进行,通过集污沟、排污阀及时排除池中残留饵料及粪便。二级过滤则利用双层浮球式生物滤器下层直径4毫米塑料浮球,过滤粒径小于30tma的污物及胶质组成的挥发性悬浮物,可有效降低BOD和NH矿~N含量。养殖循环水体在使用15天保持水体清澈透明,还可充分发挥双层生物载体在生物除氨氮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使养殖水体处于良性循环。适用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37 养殖用水的卫生管理工作有哪些?

泥鳅在养殖过程中的生活、生长情况是通过水环境的变化来反映的,各种养殖措施也都是通过水环境作用于鱼体的。因此,水环境成了养殖者和鱼类之间的“桥梁”。良好的水环境只是养殖场所的硬件,也还需通过管理,即通过人为地控制和维护,使它符合泥鳅生长的需要,才能让环境发挥更好的效能。其卫生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⑴ 定期对水源、水质、空气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控检测。

⑵ 做好池塘清洁卫生工作。经常消除池埂周边杂草,保持良好的池塘环境,随时捞去池内污物、死鱼等,如发现病鱼,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以免病原扩散。

⑶ 掌握好池水的注排,保持适当的水位,经常巡视环境,合理使用渔业机械,及时做好水质处理和调控。

⑷ 做好卫生管理记录和统计分析,包括水质管理、病害防治以及所有投入品等情况,及时调整养殖措施,确保生产全过程管理规范。

我爱养殖网:https://www.doczj.com/doc/694278867.html,/泥鳅、黄鳝、豚鼠、竹鼠、蝇蛆、蚯蚓等的养殖论坛,0广告,大量图片和视频收录,欢迎登录。

水泥池泥鳅养殖技术

水泥池泥鳅养殖技术 1设施建设 1.1 水泥池 水泥池可建成地下式、地上式或半地上式。池壁最好用24cm砖墙砌成,池底先用“三合土”打底,然后浇一层5-10cm的混凝土,内外壁及底面用水泥抹光。根据地形,可修成长方形或圆形,面积50-200m2左右,池深1.0-1.2m,水深0. 5-0.7m。长方形的池子容易修建,便于拉网,池底应向短边有一定倾斜度(2%-3%)。圆形池子排污能力较强,底面中心为全池最低处。 由于泥鳅具有避光性,水泥池上应搭建遮阳网,在炎热的夏季也起到降温的作用。 1.2 排灌设施 排灌设施的要求是要能自行排尽池水,并能及时加注新水。在池子最低处设排水口,排水口直径10-20cm,其上用直径60-80cm、高1.0-1.2m的圆桶状滤网罩住,既避免因吸附污物而影响排水,又不伤鱼。在池外的排水口,可设一活动的竖立园管,池水从该管上部排出,该管的高度即为池水的深度,可根据需要设计该管的高度。将该管从排水口拔出,则可排尽池水。进水口应高于池水水面,水源如为地表水,进水口应用滤网罩住;如为地下水,在加水时应有一段曝气的过程,以便地下水增温、增氧。滤网网目为2mm。 2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新建的水泥池首次使用前,需用清水浸泡15d以上,“试水”无害后方可以放鳅苗。水泥池使用前用清水将池子洗刷干净,曝晒4-5d,然后用漂白粉(20g/m 3)或三氯异氰尿酸钠(5-10g/m2)等消毒液全池泼洒消毒。24h后将消毒液排净,并加入新水50-70cm,10d后就可以放泥鳅苗了。 3 放养 泥鳅的养殖周期一般为5-9个月,有当年苗(人工繁育苗)直接养成和隔年苗(野生苗)养成两种形式。放养的鱼种要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格健壮,规格尽量保持一致。 3.1 鳅苗消毒

揭秘泥鳅养殖中高利润包回收等四种常见骗术

揭秘泥鳅养殖中高利润包回收等四种常见骗术 泥鳅作为特种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品种,泥鳅在最近几年的养殖热潮也持续升温,泥鳅养殖的范围不断地扩大,但是也成为很多公司或者人炒作骗钱伎俩,今天就请跟随小编来看一看这些泥鳅养殖常见的骗局吧! 泥鳅养殖骗局之利润神话 更有炒作公司声称自己品种的泥鳅可以提高利润10倍以上,但经过实践经验得知,养殖泥鳅年回报200%、300%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在水产养殖业中养殖泥鳅的利润是比较高的,但是想一夜暴富那是不可能的。前面所说的采购野生泥鳅价格高于商品鳅价格没有利润可言,是因为在采购野生泥鳅的时候,鱼种的死亡率较大,并不是有的单位所说的一个养殖周期下来,单体苗种重量到单体商品鳅的重量的时候样总体重量克增重数十倍。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例如每斤300尾的规模鳅苗,到年底长成每斤30尾的商品鳅,按理来说增长了10倍,但实际上能增长3-4倍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不是每个泥鳅苗都能健康成长,不是每尾泥鳅都能长成商品鳅而不死亡。以上产值减去场地、饲料、人工费用,得到的利润不是想象中那么高,当然养殖者如有能力

靠自己搞人工繁殖与育苗,利润就高很多了。现在的社会只有相对利润高,而没有绝对的高利润,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中炒作公司的利润陷阱。 泥鳅养殖骗局之模式神话 某公司打造了一个生态链:先种草-草养猪、养牛-猪粪、牛粪养蚯蚓,蚯蚓样泥鳅,蚯蚓粪种果树,果树场养鸡……把整个模式打包让学员来学习。学习费用多少钱,学完之后,买草种,买蚯蚓,买泥鳅种,还买山鸡品种,当然还买饲料和药品,又是多少钱,反正有一个完整完美的配套让你掏钱。 当然不得不承认一个完美的模式,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去产业化,只需把其中一个做好已不简单,形成产业化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学员去一个地方考查除了看他的养殖模式,还要看的养殖模式下的规模性,养殖模式好有可能是纸上谈兵,养殖模式下的规模性才能看出公司的发展前景,如果他的每个产业链都能具有大规模,说明公司很有发展前景,否则就是做做样子而已,从而骗取学费。 泥鳅养殖骗局之苗种神话 有公司吹嘘他的鱼种是某某鱼种,如何优良,如何长势快,如何让收益高,实际根本不可信,了解市场的人都知道现在在国内泥鳅供不应求,价格很高,根本原因是泥鳅在繁殖技术和育苗技术尚未成熟,目前现在大部分养殖户采用的较为妥当的做法是在当地采购野生苗种做驯化饲养,因为现在最新的泥鳅养殖技术的培育技术也只能解决养殖场自身商品养殖所需,所以现在国内90%的养殖户是采用野生驯化饲养,野生鳅苗驯化饲养不仅苗种采购价格高,而且苗种在运输过程中极易死亡,成活率不高,是不太理想的养殖方法,市场上的所谓优良品种更是无稽之谈。不顾这个也只是针对大陆的普通泥鳅来说,这两年养殖热度升高的台湾泥鳅,都是人工繁育的苗种。 泥鳅养殖骗局之高价回收神话 这个陷阱一般和品种神话陷阱一起实施,给客户提供优良品种,然后给客户承诺用高价回收这样优良品种养成的商品鳅,前面介绍了泥鳅目前尚无人工改良的优良品种,况且现在泥鳅在市场供不应求,养殖者根本不用担心销售问题,当然要卖高价也是不可能的,产品只能够随行就市,高价回收是炒作公司的陷阱,当你真有商品找他高价回收时,估计早已人去楼空,悔恨不已。

泥鳅高效养殖措施

泥鳅高效养殖措施 泥鳅肉质细腻鲜嫩、营养丰富,养殖投资少、见效快、经济价值较高。现将其饲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饲养池的建造 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建池,面积以场地大小而定。池子用砖砌,内壁用水泥浆抹光,池底用混凝土夯实。在距池底30厘米的地方留好出水口,以便换水。池深一般在60~80厘米,池底铺30厘米厚的有机河泥土,水深保持在10~15厘米,留30厘米以上的空墙,以防泥鳅外逃。池中种一些水生植物如浮萍、水藻等,以便增氧、降温及遮阳。 二、鱼苗的繁育 泥鳅的繁殖期一般在每年的4~6月份。当公鳅长至10厘米左右,母鳅长至11厘米左右时即为性成熟期,可按雌雄比为5∶1的比例投入专池中让其自然产卵繁殖。当水温达18~25℃时,母泥鳅即可产卵,

鳅卵粘附在池中的水草上,约2~3天后孵出鳅苗。鳅苗孵出后,用煮熟的鸡蛋黄打碎加水调成糊状泼洒饲喂。一个月后将泥鳅苗移入饲养池中饲养,每平方米的放养密度为80尾左右。 三、饲养管理 放鱼苗前饲养池泼洒石灰水消毒,10小时后排干池水,注入新水,3~4天后即可放苗。每天定时、定量、定位投喂豆浆、麸皮、豆饼等粗饲料和蚯蚓、蛆等精料,用量以第二天投喂时不剩料为准。隔5~6天换一次水。夏季搭棚遮阴,冬季可留2~5厘米深的水或将池水排干,上面覆盖草帘等物防止土壤冻结,保持土壤湿润,如有条件冬季搭暖棚饲养更佳。切忌农药、化肥等污染鳅池。如将泥鳅和黄鳝、河蚌等混合饲养,其经济效益更高。 四、捕获 可将带饵料的竹笼或网每天傍晚放入,第二天清晨起网,捕大留小。也可在冬季下池翻土捕捉,翻土时千万要小心,不要弄伤泥鳅,捕捉后及时注水保温以防冻伤。

泥鳅养殖骗局揭秘

泥鳅养殖骗局揭秘 泥鳅作为特种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品种,泥鳅在最近几年的养殖热潮也持续升温,泥鳅养殖的范围不断地扩大,但是也成为很多公司或者人炒作骗钱伎俩,今天就请跟随小编来看一看这些泥鳅养殖常见的骗局吧! 泥鳅养殖骗局之利润神话 更有炒作公司声称自己品种的泥鳅可以提高利润10倍以上,但经过实践经验得知,养殖泥鳅年回报200%、300%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在水产养殖业中养殖泥鳅的利润是最高的,但是想一夜暴富那是不可能的。前面所说的采购野生泥鳅价格高于商品鳅价格没有利润可言,是因为在采购野生泥鳅的时候,鱼种的死亡率较大,并不是有的单位所说的一个养殖周期下来,单体苗种重量到单体商品鳅的重量的时候样总体重量克增重数十倍。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例如每斤300尾的规模鳅苗,到年底长成每斤30尾的商品鳅,按理来说增长了10倍,但实际上能增长3-4倍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不是每个泥鳅苗都能健康成长,不是每尾泥鳅都能长成商品鳅而不死亡。以上产值减去场地、饲料、人工费用,得到的利润不是想象中那么高,当然养殖者如有能力靠自己搞人工繁殖与育苗,利润就高很多了。现在的社会只有相对利润高,而没有绝对的高利润,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中炒作公司的利润陷阱。 泥鳅养殖骗局之模式神话 某公司打造了一个生态链:先种草-草养猪、养牛-猪粪、牛粪养蚯蚓,蚯蚓样泥鳅,蚯蚓粪种果树,果树场养鸡……把整个模式打包让学员来学习。学习费用多少钱,学完之后,买草种,买蚯蚓,买泥鳅种,还买山鸡品种,当然还买饲料和药品,又是多少钱,反正有一个完整完美的配套让你掏钱。 当然不得不承认一个完美的模式,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去产业化,只需把其中一个做好已不简单,形成产业化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学员去一个地方考查除了看他的养殖模式,还要看的养殖模式下的规模性,养殖模式好有可能是纸上谈兵,养殖模式下的规模性才能看出公司的发展前景,如果他的每个产业链都能具有大规模,说明公司很有发展前景,否则就是做做样子而已,从而骗取学费。 泥鳅养殖骗局之苗种神话 有公司吹嘘他的鱼种是某某鱼种,如何优良,如何长势快,如何让收益高,实际根本不可信,了解市场的人都知道现在在国内泥鳅供不应求,价格很高,根本原因是泥鳅在繁殖技术和育苗技术尚未成熟,目前现在大部分养殖户采用的较为妥当的做法是在当地采购野生苗种做驯化饲养,因为现在最新的泥鳅养殖技术的培育技术也只能解决养殖场自身商品养殖所需,所以现在国内90%的养殖户是采用野生驯化饲养,野生鳅苗驯化饲养不仅苗种采购价格高,而且苗种在运输过程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泥鳅高产养殖技术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泥鳅高产养殖技术 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注重于治,内外用药相结合的方法。以下是为大家的无土泥鳅养殖技术_泥鳅高产养殖技术,希望大家喜欢哦! 1、养殖条件 泥鳅池塘养殖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土质应选择中性或微碱性的壤土为好,交通便利,确保用电。 池塘是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面积为5×667㎡。池深0.8—1m,水深0.4-0.6m。池壁泥土应夯实,并沿池唐四周用网片围住,下端埋入土中10cm,上端高出水面20cm,以防泥鳅逃逸和敌害生物进入。 2、放养模式 2.1 放养前准备 在放养鳅苗前20d对池塘进行清整、改造、消毒。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用铁丝网防逃。在排水口处开挖一个面积约占全池面积的1/3—1/5,深30-50cm 的鱼溜,在池底铺一层腐质较多粘土。放养前7d

用生石灰清塘,每667㎡池塘水深10cm用生石灰75㎏化成浆全池泼洒。清塘5d 后注水25cm,每667㎡施有机肥150—250㎏,用于培肥水质。 2.2 苗种放养 泥鳅苗种选用人工培育苗或野生苗,但都要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活动敏捷,一次放足。放苗时间一般在每年4月份,平均水温15℃以上,每亩放养规格为80尾/㎏的苗种1100㎏,最好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苗种放养前用8—10mg/L漂白粉溶液进行浸洗消毒,浸洗消毒时间为20—30min。 3. 饲养管理 3.1 饲料投喂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还应投喂鱼粉、鱼浆、蚕蛹、动物下脚料以及麸皮、米糠、豆饼、瓜菜叶子等植物性饵料。也可以将上述饲料作为原料,制成配合饲料投喂。 泥鳅的食性与水温有密切关系。水温在16~20℃,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占60%—70%;水温在21—23℃动物性饵料各占50%;而水温超

泥鳅养殖技术详解与收益预算分析讲解

泥鳅养殖的技术详解与收益预算分析 泥鳅对食物的要求不十分挑剔,水中的泥沙、殖质、有机碎屑都是其食物,摄食的饵料生物种类有:硅藻类、绿藻类、蓝藻类、裸藻类、黄藻类、原生动物类、枝角类、挠足类和轮虫等。泥鳅在全长为3 一5 厘米时,喜食腐殖质,其次为小型甲壳动物、昆虫等,胃肠食物团中,泥沙和腐殖质的重量比例高达70 %左右,生物饵料的重量只占30 %。全长5 一8 厘米时喜食水中浮游动物、丝蚯蚓等,偶尔也食藻类、有机碎屑和水草的嫩叶与芽等。当全长8 一10 厘米时,食性偏杂,主食大型浮游动物、碎屑、藻类和高等水生植物的根、茎、叶、种子,也食部分微生物。生活在不同水体的泥鳅,其食物组成有所不同。有研究人员做不同水体的泥鳅食性观察,发现稻田、池塘排水沟和污水沟的泥鳅肠道中的食物成分各有不同。 泥鳅在稻田中以摄食介形虫、剑水蚤、尖额溞为主,以摄食水绵为辅,偶尔摄食其他一些水生动物。这说明泥鳅在稻田中是摄食水生动物为主,水生植物为辅的杂食性鱼类。 泥鳅在池塘的排水沟中主要摄食弯尾溞、尖额溞、剑水蚤、介形虫、盘肠溞及其他小型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兼食双星藻,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 泥鳅在不同水体的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其食物各有一些差异,但可以认定其是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主食昆虫幼虫、小型甲壳动物、藻类及高等植物。环境中食物的易得性及喜好性是影响泥鳅食物组成的重要原因。自然界中泥鳅喜食动物型活饵料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活饵料易感知;二是适口性好。通过观察发现,泥鳅摄食水生昆虫时并不是主动向目标移动,而是当昆虫游至泥鳅触须感知的范围内激起水波,泥鳅感知后,才突然前冲,将昆虫吞入口中。因此,泥鳅的摄食方式是半主动的方式。另外,泥鳅的食物组成表明,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在动植物饵料均缺乏的情况下,也能摄食有机碎屑和活性淤泥来维持其能量供应。因此可以认为,泥鳅不仅能适应水质恶劣的环境,而且还可以摄食多种饵料以维持其生长。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利用施肥培养生物饵料来喂养幼鳅;培育成鳅可投喂螺蛳、蚯蚓、蚕蛹粉、河蚌肉及禽畜内脏等肉食类饲料,并搭配一定比例价格较低廉的植物饲料,如米糠、麸皮、豆渣、三等面粉及老菜叶、弃置的瓜果类等。泥鳅与其他鱼类混养,则可以食鱼类的粪便、残渣剩饵,所以泥鳅被称做池塘中的清洁工。

《泥鳅网箱养殖技术》(最新)

泥鳅网箱养殖技术资料 网箱养殖泥鳅具有设备简单,单产高,管理方便,易捕捞,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实用养殖技术。现将网箱养殖泥鳅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场地选择 养殖地点应选择避风向阳的湖泊、水库边浅水处或活水池塘内,水质良好,且无工业污染。 二、网箱设置 网箱的规格可大可小,小的面积为1—2m2,大的为20---40m2,一般以10--20m2为宜。箱体由聚乙烯机织网片做成,网目0.5—1.ocm,网高视养殖水体而定,但网箱上半部须高出水面40cm以上,防止泥鳅逃逸,箱底要着泥,底层铺上20cm厚的粪肥、泥土,最上层为泥土。 三、鳅种放养 网箱鳅种放养量应依水体条件而定,水肥、水活可多放,否则少放,一般每m2放养5一6cm 的鳅种900--1200尾。 四、饲养管理

网箱养殖泥鳅以人工投饵为主,应在网箱内设置一个2m2的食台,食台距池底20—25cm,投喂时将饵料投在食台上。人工投饵可投喂糠麸、蚕蛹、蚯蚓做成的团状饲料或人工配合硬颗粒饲料。人工配合饲料中动物蛋白应占50%以上。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3%--5%,分早、中、 晚三次投喂。 五、日常管理 平时要勤刷洗网衣,保持网箱内外水体的通透性,并能使足够的饵料生物进入箱内,同时要经常检查网衣,如有漏洞立即补好。此外还要防止农药、化肥等污染和敌害生物侵袭。 六、病害防治 平时要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投饵时要坚持“四定”原则,及时清除食台上残饵,定期用生石灰泼洒或用漂白粉挂袋。漂白粉挂袋方法:用二层纱布包裹modi白粉于食台周围,一 次挂袋2--3只,能有效预防病害发生。 泥鳅 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类,深受人们的青睐,市场前景看好。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太严格,池塘、稻田、水沟和田头坑塘都能养殖,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 径。 一、池塘条件:池塘要靠近水源,以便定期加水,面积一般以200~400平方米为宜,不要过大,最大面积不得超过1亩。水深在40~50厘米即可,水质要求中性略偏酸。池底要平坦淤泥少,池埂要夯实坚硬,以防泥鳅钻洞外逃。为方便捕捉,可在排水口附近挖一个6~8平方

泥鳅养殖技术视频教程|黑龙江泥鳅养殖技术

黑龙江省泥鳅养殖_泥鳅饲养管理技术。大家创业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黑龙江泥鳅养殖技术,希望对你有帮助。 黑龙江泥鳅养殖技术 一、泥鳅的投放 1、一种是当年放养的苗种当年收获成鳅,就是4月份前把体长4-7厘米的上年苗养殖到下半年的10-12月份收货,这样既有利于泥鳅生长,提高饲料效率,当年能达到上市规格,还能减少由于囤养、运输带来的病害与死亡。过大易性成熟,成活率低;规格太小到秋天不容易养殖成商品泥鳅。 2、第二种就是隔年下半年收获,也就是当年9月份将体长3厘米的泥鳅养到第二年的7-8月份收获 4月份至5月上旬正值泥鳅怀卵时期,放养时间最好避开泥鳅的繁殖季节,可选在2-3月份或6月中旬后放苗。 放养时的处理鳅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消毒,以降低水霉病的发生率,浸洗时间未5-10分钟。 二、水质调控 鳅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20厘米,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天气闷热时,池水易缺氧,如发现泥鳅游到水面吐食空气,应及时添注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 三、池塘土质 土质对饲养泥鳅效果影响很大,生产实践表明,在黏质土中生长的泥鳅,身体黄色,脂肪较多,骨骼软嫩,味道鲜美;在沙质土中生长的泥鳅,身体乌黑,脂肪略少,骨骼较硬,味道也差。 四、饲料选择 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3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4月~6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7月~8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9月~10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 五、投喂技巧 1、四定投喂技巧池塘饲养泥鳅,鳅苗下塘后2天内不投饲料,等鳅苗适应池塘后再投饲料。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

泥鳅的成功养殖技术经验分享

泥鳅的成功养殖技术经验分享 苗种选择 泥鳅养殖毕竟不同于常规水产品种的养殖,相对投入的成本也要高些。它需要有比较系统的水产养殖常识和比较完善的基础设备,保证稳定性的苗种来源。 池塘周边设置围网,可以防止水鸟、青蛙、黄鳝等敌害,也可以防止泥鳅逃跑,还可以防止泥鳅到池梗冬眠。池塘中放水葫芦、水花生覆盖池塘三分之一的面积,可以让泥鳅遮阴,也可以降低水温。池塘放一定数量的白鲢(40~50尾/亩),可以起到消化残渣、净化水质的作用,还有起到缺肥、低氧预警的效果。 泥鳅养殖品种的苗种成本较高,因此,要尽可能选择是人工繁殖的泥鳅养殖品种或附近天然水域中能获得稳定苗源的养殖品种。泥鳅苗进池后,能不能成功就看后期的管理了!水质管理,是泥鳅养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泥鳅的生长情况和发病率。要充分把握饲料的投喂。饲料在养殖中占很大的比例,把握的准确到位可以降低成本提高饲料应用率。 注意发展自己的销售渠道,把握价格行情的波动。有自己的渠道就可以赚到这个季节的差价,泥鳅的价格一般11~18元/斤,腊月泥鳅价格可以到15~18元/斤。 泥鳅养殖的日常管理 搞好泥鳅养殖的日常管理工作:

养水,水清则无鱼,所以泥鳅养殖中要注意水的培育,先期用猪粪牛粪垫底,以后用真正的生物鱼肥提高肥分,避免经常的添加农家肥引入病菌。水色淡绿,透明度20cm。晚上用电筒贴近水面照射有大量的浮游生物聚集为好,那些都是泥鳅的活性饵料。 充分把握饲料投喂节。饲料在养殖成本中占很大的比例,合理科学的把握饲料的投喂可以降低成本提高饲料应用率。可用EM菌产品浸泡后投喂,可提高饲料应用率促进消化改善泥鳅肠道,好的EM菌(百露汇、保水旺)可以节约10~15%的饲料。好的促长剂添加效果也是明显的,同等饲料用量的情况下,经常添加促长剂的明显的规格要大15~20天的生长时间。 要清楚自己池塘有大概多少尾泥鳅,这样才能做到饲料不浪费,而且对自己池塘泥鳅有多少斤随时掌控。投喂的饲料量大,大量的排泄物会造成水质的恶化为了保证水体富有营养又不恶化,所以要利用好微生物对水体的控制。 饲料投喂要根据大小、水温、气候和季节的不同来做调整,避免浪费饲料,影响水质。种苗刚进池需要7~10天的诱食训食,一般局部挑点的投喂。 进食正常后,3~8cm的小苗按6%投喂,8~12cm的种苗按4%投喂,12cm以上的大苗按2~3%投喂。每天投喂两次,下午最好在傍晚时投喂,泥鳅本身就有夜间觅食的习惯,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2/3。当水温达到30℃以上时,要等到晚上水温低

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规模化养殖技术

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规模化养殖技术 泥鳅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世界上有泥鳅十多种,通常供养殖的主要是真泥鳅。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普遍分布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水域中。是主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但是由于捕捞过量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泥鳅资源遭到了破坏,自然产量大为减少。为增加有效供给,发展泥鳅的规模化养殖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规模化养殖作简单的介绍。 一、泥鳅的人工繁殖 1.亲鳅的选择与雌雄鉴别 人工繁殖用的亲鳅一般不易长期蓄养。最好是采集临近产卵期的天然泥鳅经强化培育后进行人工繁殖。采集时亲鳅必须选择2龄以上,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健康无伤的成熟泥鳅。雌鳅要求体长18cm、体重30g以上,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雄鳅要求体长12c

m、体重15g以上,胸鳍上追星明显。雌雄鉴别是:成熟雌鳅个体明显大于雄鳅,胸鳍宽短、末端钝圆,呈扇形、腹部明显突出,身体呈园柱形、生殖孔外翻,呈红色。雄鳅体型细小,胸鳍狭长,末端尖而上翘,第二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鳍条上有追星。 2.人工催产 〈1〉常用器具 产前必须备齐常用器具。器具品种为直径6cm的研钵2只,供研脑垂体和精巢之用;容量为1-2ml的医用注射器数支及4号注射针头数枚,用于亲鳅注射催产剂;解剖剪刀、刀、镊子各2把,用于摘取精巢;毛巾数条,家禽翅膀上的硬质羽毛数支,1000ml细口瓶1只,20或50ml吸管2支,水盆或水桶数只,用于亲鳅产前暂养,白色搪瓷碗数只。 〈2〉催产 泥鳅人工催产时间要比天然繁殖晚,要求水温稳定达到20℃以上。催产药物一般常用的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垂体、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剂量为每尾雌鳅注射HCG300- 400国际单位、或鲤鱼垂体1个、或LRH-A5-10ug,雄鳅剂量减半。注射部位一般采用背部肌肉注射,也可采用体腔注射,雌鳅注射剂量为

DB3205T 207-2011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DB3205T 207-2011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前言 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是优质的淡水鱼类,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的淡水鱼类之一,而且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运输方便等特点,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对象。为规范泥鳅池塘养殖技术,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编写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本标准由苏州市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苏州市常熟质量技术监督局。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泥鳅池塘养殖的池塘条件、鳅种放养、饲养管理和捕捞。 本标准适用于泥鳅池塘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池塘条件 3.1 池塘设置 以土池为宜,面积667m2~2000m2。池深1.2m~1.5m,池底平坦,池埂结实不漏水,土壤以粘壤土为宜,淤泥厚度小于20cm。池塘两边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塘口四周挖深30cm~40cm,宽20cm的沟,用于埋设拦网。网的高度比最高水位高20cm~30cm。拦网离池岸50cm~80cm,并用直径为4cm~5cm的竹杆作为支撑,竹杆间距1.5m。拦网的材质为聚乙烯网片,网目在0.5cm以下。 3.2 池塘环境 环境条件应符合GB/T 18407.4的要求。 3.3 水源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3.4 水质 水质清新,池水透明度20cm~30cm,池水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4鳅种放养 4.1 放养前准备 4.1.1 清塘消毒 放养前10d~15d用生石灰100kg/667m2~150kg/667m2干池清塘。或每米水深用漂白粉15kg/667 m2~20kg/667 m2带水清塘。 4.1.2 注水 放养前注水至50cm。 4.1.3 施肥

泥鳅水泥池养殖技术

泥鳅的生命力很强、繁殖快、饵料杂,是一种最易饲养又可获得高产的鱼类。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脂肪等营养物质[1]。由于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泥鳅也是主要的淡水鱼出口品种,各地都兴起利用池塘(土池、水泥池)进行人工养殖。 近年来,霍邱县户胡、夏店、孟集等乡镇的不少养殖户采用水泥池从事泥鳅人工养殖,笔者作为技术指导员,根据相关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泥鳅水泥池养殖技术。 1水泥池条件 水泥池可用旧池改造,也可用砖、石砌建新池,其面积、形状、大小等可视养殖规模、地理位置等决定。便于拉网、容易修建的长方形池子的池底向短边应有2%~3%的倾斜度;底面中心为全池最低处的圆形池子(排污能力较强)。水泥池池深要求1m以上,用塑料网或者铁丝网将进出水口处围住,池底最好略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50cm以上,因为泥鳅好动,以防窜逃。池子砌成后,用水泥抹平。水泥池上方搭建遮阳网,不仅适合泥鳅的避光性,在炎热的夏季还可起到降温作用。 2放养前准备 新建水泥池建造结束后进行脱碱,具体方法:将水注满水泥池浸泡10d,每隔2d换水1次,或者用药物进行脱碱处理。用清水将使用前的水泥池洗刷干净,曝晒4~5d,然后用20g/m3漂白粉等消毒液全池泼洒进行消毒。24h后将消毒液排净,然后放进肥泥16~20cm,并注入新水50~70cm。放养前5~7d可利用有机肥培育水质,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用量为0.7~0.8kg/m2,用蛇皮袋装好分放池中,10d后即可放泥鳅苗。 3苗种投放 鳅种可通过多种方法获得,如人工繁殖、市场购买、诱捕。人工繁殖虽然技术相对复杂,但鳅苗大小均匀,生长速度快[2];大小不均是市场购买鳅苗的弊端;坚决不能使用电捕、药捕的鳅苗,否则影响成活率。 为防止将病原物带入水泥池,投放前先用3‰~4‰食盐水将选择的体形匀称、体色新鲜、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格健壮、规格适宜(太大已经性成熟,生长速度受影响,太小当年无法长成商品鳅)、整齐的鳅苗浸泡8~10s进行消毒杀菌,然后于5月上旬至6月中旬晴朗无风的上午进行投放。泥鳅的养殖周期一般为5~9个月,属于周期短、见效快的水产品,其放养密度可根据春季水体缓冲度的上限设计。因其对低氧的耐受力较高,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一般体长8~12cm的鳅苗放养密度为150~300g/m2[3-4]。 4日常管理 4.1饵料准备 水泥池高产养殖泥鳅的饵料主要为天然饵料(包括幼螺)、轮虫等小型水生动物(通过增施有机肥获得)、田螺(投放密度为100~200g/m2)、诱集的昆虫(高低搭配在水泥池上方安装适量诱虫灯,高的离水面2.5~3.0m,诱集幼虫靠拢,低的离水面0.2~0.4m,使昆虫由于趋光性而掉入水中,成为蛋白质来源)、人工培养的蚯蚓、蝇蛆,人工饲料。 4.2科学投喂 投喂的原则是定时、定量、定位、定质[5]。定时: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一般以1~2h吃完为宜;定量:每天的投喂量占泥鳅苗种总重量的4%~7%,投喂量不可过多,否则会因为贪食而造成消化不良,投喂量还需根据水质、温度、天气等情况进行调整,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12℃时少喂或不喂;定位:鳅苗下池后2d即可投喂米糠、麦麸等饲料,之后每隔1~2d投喂1次。前几次大面积投喂,后逐渐缩小范围,最后用编织袋做成圆形食台,直径30~40cm,面积约1m2,周边留有约10cm的垂直沿,将其沉入水中约20cm,距底部5cm,食台放置密度为3~4个/100m2,将泥鳅驯化至食台吃食,以观察吃食情况;定质:饲料组成要相对恒定、适口新鲜,坚决不喂变质饲料。投苗前15d将粉状配合饲料调成糊状进行投喂,配合饲料中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比例约为6∶4。随着泥鳅的生长,逐渐掺入豆饼、米糠等植物性饲料,加上鲜活小鱼虾或者其他动物的内脏下脚料剁碎,再拌上配合饲料的成鳅饲料。养殖中后期要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或以其为主,需要注意的是放养后7d内野生苗投饵量应为正常的50%,驯化适应后才按正常投喂。 4.3注意天气、水质 通过在水泥池上方设置遮阳网及加换新水,将水温控制在30℃以下,以不超过28℃为宜。加换新水时注意加水量和温度,避免换水前后水温变化超过5℃,春、秋季需要阳光照射,夏季需要遮荫;水质应保持良好,透明度在40~50 cm,定期施有机肥,培肥水质,施追肥应做到使用水有一定肥度,又不能伤害泥鳅。换水量及次数为春秋季间隔7d换池水的1/3~1/2,夏季间隔3d换池水的1/5~1/4。 4.4防治敌害和避免逃逸 饲养期间,坚持每天巡池,清除螃蟹、龙虾等外来入侵 (下转第308页) 泥鳅水泥池养殖技术 许军1沙正月2 (1安徽省霍邱县城东湖渔政监督管理站,安徽霍邱237400;2霍邱县孟集镇畜牧水产站) 摘要总结了泥鳅水泥池养殖技术,包括水泥池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投放、日常管理、病害防治、适时捕捞上市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泥鳅;水泥池;高产;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2)01-0304-01 收稿日期2011-11-07

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 日期:2008-05-12 作者: 来源: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泥鳅肉质清淡、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不过,由于需求量增大,野生泥鳅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因此,人工养殖已经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现在,咱们就到山东省的微山湖畔去看看,泥鳅是怎样养殖的。 一、泥鳅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设 1 养殖场的正确选址 要想养好泥鳅,选好合适的地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选择水源充足的、水质良好的地方。因为泥鳅也是一种鱼,是鱼就离不开水,所以,必须得有干净无污染的水源才能养殖泥鳅。 其次,要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养殖过程中需要运送饲料、运送泥鳅,因此得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 仅仅选择好了场地还不够,在建设养殖场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周全,现在,我们就看看养殖场的布局。 2 养殖场总体布局 泥鳅养殖场肯定是以池塘为主体,池塘的面积可大可小,但以东西长,南北短为最好,这样的池塘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长,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池塘的两侧分别为进水渠和排水渠,这样池塘沿着两边的渠道依次排列,形成了并联的结构,并联的目的是为了单独管理,如果一个池塘的水质不好,不会影响到别的池塘。 在每一个池塘中间和池塘与渠道之间,留出行走的道路,用来作为日常管理的通道。 在泥鳅养殖场建设中,还要留出晾水池的位置。在泥鳅的管理中,水温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最好使用与池塘水温一致的水,这也是需要一个晾水池的原因。到此为止,养殖场的主体已经完成,

但是,咱们还需要有单独的管理区。 管理区一般设置在池塘的一侧,工作人员的办公室,饲料车间及饲料仓库都安置在这里,管理区中除了常规的设施,还需要加盖一座暂养池,同很多的鱼类一样,泥鳅在出售前要经过1―3天的暂养,以去掉鱼肉的泥味,并可使其肠内粪便排空。这样既可提高泥鳅的食用价值,又能保持运输过程中的水质良好,提高成活率。 养殖场建设好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沿着场子的周围,要用围网严严实实地围起来,使用围网的目的是防止小猫小狗等动物进入养殖场,给养殖场造成污染和危害。 到此为止,整个养殖场的布局您就看明白了吧,接下来,咱们具体讲讲养殖池塘的建设要求。 刚才我们说过,池塘的长和宽可以根据不同的地面自行设计,不过长最好长于100米,宽不要超过80米,因为面积太大了不利于管理。 泥鳅养殖池对深度是有严格要求的,池塘的深度1到1.2米最为适宜。 泥鳅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潜逃性。由于它体型小巧,只要有小小的缝隙,它便能钻出去。如果池塘有漏洞,泥鳅甚至能在一天之内,逃得干干净净。所以啊,在给泥鳅建池塘的时候,这一点,需要特别的注意。 一是处理池塘的底部。挖掘机挖出池塘之后,要把池塘的底部夯得结结实实。 二是处理池塘的边缘。沿着池塘的边缘挖出近1米深的沟,然后把厚实的塑料布从沟底一直铺到地面,塑料布的接口也得连接紧密。将塑料布沿着池子的边缘铺满之后,用挖出的土将塑料布压实,这样塑料布就和池塘连成了一体。塑料布的上端,每隔1米左右用木桩固定,保证塑料布不被大风刮开。 三是处理池塘的进、出水口。因为现在的PVC管道造价比较便宜,所以养殖场可以考虑用PVC管道作为池塘的进水管道,它的一端出自蓄水池边的提水设备,另一端直接通道池塘的一边。 池塘的出水口是需要精心设计的,我们希望抽出去的水是池塘的底层水,池塘的底层水有泥鳅的粪便污染,剩余的饲料污染,所以水质较差,换水时,就是要把这层水质比较差的水排出去。 咱们来看一个巧妙的出水口设计:这个出水口有里外两个套管组成,外面的大套管,也就是这个白色的管子,上头可以伸出水面;下头,也就是位于池塘底部的位置,有一圈缝隙,用来排出底层水,这一圈缝隙都很小,因此泥鳅是逃不出去的。 白色的套管里边是一个略细的塑料管,放水的时候,将它抽出来,水就从缝隙中流了出去,不放水的时候,就将它放下去,堵住排水的缝隙,起到了开关的作用。 仅仅是这两个套管还不够,为了对付顽皮的泥鳅,还要加一层筛网,这个方形的细筛网深深的插到池塘里,泥鳅想要穿过这几条封锁线,就不那么容易了。 二、泥鳅的人工繁育

养泥鳅,很多人都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

养泥鳅,很多人都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 泥鳅属于鱼类。养泥鳅,应该和养鱼一样,从水花苗养起。鱼类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养鱼都是从水花苗养起;有谁专买野生鱼苗养呢?特别是我国的“四大家鱼”养殖,从水花苗开始养殖,是人人皆知的大道理。 同理,泥鳅养殖,也必须从水花苗开始,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养泥鳅;才能获得养殖环节最大的经济效益。 非常遗憾的是,国内泥鳅养殖行业被少数人引上了歧途。部分专业炒作、贩卖野生泥鳅苗的公司、或个人,为谋取暴额利润,利用电视、网络大肆宣传、广告,把野生泥鳅苗包装成高产苗、国外引进苗、名牌苗,对泥鳅养殖户进行诱引、误导;同时,大肆污蔑说泥鳅水花苗养不活。泥鳅养殖户们,由于刚刚涉入这一行,辨别真假能力不强,中招上当者不计其数。 野生泥鳅苗不光成活率低,长的慢,因为经过一番包装炒作,价格还特别的高。养殖户买回去养殖,能赚钱的人很少。 野生泥鳅苗大多是电瓶击打捕捞,经过大小收购商层层收购,层层运输,反复筛选、冲洗、淘汰、过秤,直到养殖户买回去放养,不知经过多少个环节、多少次折腾。特别是少数炒苗公司和个人,为了迷惑买苗者,把大量收购来的野生苗,投放到自己的“暂养”塘里,进行高密度暂养,冒充人工培育的苗。在这样的“暂养”塘里,由于泥鳅太多,水塘底层水质浑浊、恶化、缺氧;各种病菌、病毒滋生。每条泥鳅都可能感染病毒病菌。养殖户买了这种苗回去养,等苗子下了塘,各种病菌病毒爆发,药无可救。大量死亡泥鳅沉在水底,再次严重污染恶化水质,造成苗子大量死亡。注意:泥鳅死亡少量漂在水面,大量的是不漂在水面的,都沉在水底。养殖户发现不了死泥鳅,每天还在按买进泥鳅苗的总量在投放饲料。投了那么多饲料,只有少量活的泥鳅吃,又进一步恶化水质,仅剩的少量活泥鳅还会进一步死亡。 很多泥鳅养殖户反映:投放1000斤泥鳅苗,饲料喂了好几吨,养了几个月,收获时,还收不到1000斤,养殖户们搞不清什么原因。其实,根本原因就是上面阐述的那样。 养泥鳅水花苗,首期投入资金少。投入资金少,就意味着投入风险小。水花苗养大了,苗子部分所占的资金少,利润空间大得多。 当然,养殖泥鳅水花苗,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要注意:必须选择好厂家、好苗、好技术。如果你选择的供苗厂家虽然有水花苗卖,但是水花苗培育育苗技术很不成熟,你买了这种厂家的苗回去养,他没有可靠成熟的水花苗培育技术传授给你,你是绝对不会成功的。泥鳅水花苗培育技术,如果光靠养殖户们自己慢慢摸索,可能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有技术成熟的厂家传授给你,是养殖泥鳅水花苗成功的捷径。 目前,国内大量泥鳅养殖户,总是沉迷养野生泥鳅苗;即使失败,即使效益不彰;总是觉得是自己的技术还不过关,从没想过是野生泥鳅苗惹的祸。 所以说,这类养殖户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对这个错误,如果不能清醒认识,泥鳅养殖永远只能在一条死胡同中打转转。 如果这类人能认识错误,改弦更张,学会从泥鳅水花苗养起,虚心学习泥鳅水花苗培育技术;当技术掌握之时,他们的泥鳅养殖事业,必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泥鳅高产养殖技术】泥鳅养殖业

【泥鳅高产养殖技术】泥鳅养殖业 摘要介绍了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并从泥鳅繁殖、苗种培育、池塘准备、鳅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管理和鱼病预防等方面介绍了泥鳅的高产养殖技术,以供水产养殖者参考。关键词泥鳅;高产;养殖技术 泥鳅是我国常见的小型淡水鱼类,在日本、韩国有一定的市场。常见的养殖品种有圆鳅和黄板鳅。 1泥鳅的生物学特性 泥鳅是底栖性鱼类,栖息于湖泊、池塘、河流、水沟稻田的浅水区域。喜静水环境,能适应恶劣浑浊的水环境,能进行鳃呼吸、皮肤呼吸、肠呼吸,耐低氧。善逃逸,能下潜淤泥,上浮水面。泥鳅具杂食性,喜夜食,人工养殖可人工驯化为白天摄食。体长5cm以下时为动物食性;体长5~8cm为杂食性;体长9cm以上时,为主食植物

性饲料。生长适温15~30℃,最适水温25~27℃。夏季超过34℃、冬天低于6℃时,钻入淤泥中,处休眠状态。当年体长可达10cm,第2年可达13cm,体重可达50g/尾。泥鳅最大个体体长为20cm,体重100g以上。大鳞副泥鳅更大,体长250cm,体重150g左右。 2泥鳅的繁殖 首先选择2~3龄的成熟亲鳅,要求雌鳅腹部大而柔软,无病无伤,呈桔黄色,体长15cm以上;雄鳅稍呈圆锥形,腹部不肥大,背 鳍基有明显的肉质突起。 常用的亲鳅催产剂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尾雌鳅注射500IU,雄鳅减半。注射于腹部中线胸、腹鳍之间。随后放入事先挂好鱼巢的产卵池或网箱中,雌雄比为1∶1~2为宜。催产适温22~28℃,最 适水温25℃左右。傍晚18时注射,次日晨6时即可产卵。水温25~28℃,10h发情排卵。

鱼卵产出后,即移出鱼巢孵化,防止亲鳅吞食鱼卵。可采用人工授精。一般水温22~25℃,40~44h;水温25~28℃,24~28h,可孵出鱼苗。出膜3d左右,颜色由黑色转为淡黄色时,移出孵化池进入鱼种培育阶段。 3苗种培育 鳅苗培育可在池塘中进行,可采用肥水培育法。先进行清塘、肥水、培育轮虫,并适时下塘,辅以豆浆培育鳅苗。水深30~40cm,静水池塘,面积不宜过大。鳅苗放养密度750尾/m2,不超过1 000尾/m2。投放后15d内,不能进行肠呼吸,要防止缺氧。鳅苗体长达3cm时,可转入鳅种培育。如放苗密度300尾/m2,可低密度放养,直接养成鳅种。 鳅种培育阶段,每平方米放200~300尾,注重动、植物饲料的配合,可偏重动物性饲料。饵料搅拌成软块状投放到食台。食台要距池底5cm左右。每天投喂3~4次。日投饵料为鱼体重的5%~8%,经1a饲养,体长可达5~6cm,体重1.5~2g,可转入食用鳅养殖。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台湾泥鳅 养殖技术资料 内参资料

目录 一.水池泥鳅养殖----------------------------3 1.选址要领----------------------------3 2.种苗投放-------------------------------4 3.日常管理-------------------------------4-10 二.稻田泥鳅养殖----------------------------11 1.稻田选地-------------------------------11 2.种苗投放-------------------------------11 3.日常管理-------------------------------12 三.莲藕泥鳅套养-----------------------------13 1.莲藕选址选种-------------------------------13 2.种苗投放-------------------------------13 3.日常管理-------------------------------14 -15 四.茭白泥鳅套养------------------------------15 1.茭白选址选种-------------------------------15 2.种苗投放-------------------------------16-17 3.日常管理-------------------------------18 五.黄鳝泥鳅套养------------------------------19 1.黄鳝泥鳅喂养要领-------------------------------19 2.种苗投放-------------------------------20 3.日常管理-------------------------------21

泥鳅养殖技术问答——养殖环境与管理

泥鳅养殖技术问答——养殖环境与管理 26 对泥鳅养殖场所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为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产养殖场所环境的总体要求:水源充足、有进排水系统、电路通畅;养殖区周边3~5千米内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等污染源;水质、底质应符合相关标准,环境条件满足养殖对象生产要求。2001年农业部开始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这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适应泥鳅健康养殖工程的不断推进,必须树立全程监管理念,坚持生态养殖,标准化生产的工作思路,这是保证商品鳅质量安全的根本。因此,泥鳅健康养殖的关键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加强管理。 27 泥鳅健康养殖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泥鳅养殖场的选址、设计和建设应考虑潜在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素。水体环境的化学污染,土壤与水的相互作用对水质的影响有可能对商品鳅质量安全造成危害。土壤的性质能够影响池塘的水质,水的酸碱度等因素与土质也有关。泥鳅虽然适应性强,但酸性土壤易降低水的pH值,并有可能使土壤中的部分金属析出,这会影响泥鳅养殖效果。池塘也能通过邻近的农田、水域或其它途径而受杀虫剂以及其他化学品污染,从而导致商品鳅含有过量化学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养殖场周围一定范围内应无污染源(包括污水、粉尘、有害气体等),池塘开挖前应进行土壤调查,以确定该土壤是否适合于泥鳅养殖。 优质的水产品来源于良好的环境,无公害商品鳅产地环境的优化选择是健康养鳅生产的前提。产地环境质量要求包括无公害水产品渔业用水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及渔业水域土壤环境质量等要求。 1.水体环境一定的水体环境是泥鳅赖依生存的基本条件,水源、池塘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商品鳅的产量和质量。泥鳅对水体环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在天旱水干或遇不利条件我爱

泥鳅养殖计划书

泥鳅养殖计划书 前言:以下全部为个人意见,仅泥鳅介绍部分有适量择抄. 第一部分 1)养殖形式 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养殖业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农村,也成为现在新兴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养殖业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变迁,通过****的引导,龙头企业带头也初显成熟,最终完成产业化的道路也将不久时间了。为此,我大胆的进入养殖行业,借养殖这帆已起的XX,搭上这班尚未成熟的幸运之舟。农村资源丰富,人吉地灵,交通越来越发达,养殖环境逐渐成熟。同时,湖北监利县作为鱼米之乡,水产品养殖被看着本地的特色产品,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也在上海等全国各大水产品市场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点。现在市场上的水产品,大部分品种在数量上都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目前要解决的是怎样培育出高质量,高营养,高附加值的水产品,这也是我们将来发展的方向。我要做的是认真找到这个市场切入口,并为此努力。改善饮食习惯,健全身体发育,从我做起。 2》计划摘要 我倡导的养殖项目为泥鳅养殖。实际中以泥鳅为主,附

带有黄鳝和四大家鱼等品种。泥鳅的生长周期以三至四个月为最佳,一般在夏季上市。我计划第一年以一个周期为主,第2年再进行2到3个周期的培养。泥鳅主要销往水产品市场,进行批发销售。之后发展到自产自销,进军饭店,或以泥鳅为特色的菜馆。如果形成规模后,可以进行深加工,最终还是要走产业化的路子。养殖的鳅种刚开始以普通泥鳅为主,之后逐渐引进或培育新的品种。泥鳅养殖目前有三种采用的方法:稻田养殖,池塘养殖和木箱养殖。XX年,我会选择比较适合我们地方的特点的养殖方法---稻田养殖。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适应环境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风险。水产品销售以市场为主,通过经销商销售出去,首先,以监利,荆州本地市场为主,之后发展到武汉市场,进超市,并同时向全国辐射。有条件后,在大市场建立自己的门市,直接往下游发货,减少中间成本,发展到一定的网点后开始建自己的品牌。泥鳅也可以销往有些饭店,自己也可以建以泥鳅为主打产品的菜馆,例如:泥鳅火锅城。泥鳅养殖目前的竞争对手为少数自然野生泥鳅,及别的省的大规模的养殖场。不过专业的养殖以出口为主,野生泥鳅也越来越少,现在可以说是养泥鳅的黄金时间,发展前途明显。当然,泥鳅市场还不成熟,泥鳅的价值还没有发掘出来,所以泥鳅目前的市场价格还不稳定。养殖泥鳅的技术问题主要靠学习和实地考察来解决,慢慢摸索,不断的进步和完善。资金投入将根据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