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

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生长速率就像速度公式,跟时间有关系

“S”型曲线中的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仍以某种动物为例,在自然界中,由于环境条件是有限的,种群不可能按“J”型曲线增长,而是在有限的环境中,随种群密度的上升,生存斗争加剧,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时,种群数量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则这个种群在0~t年间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增长。

若把“S”型增长曲线转换成相对应的种群增长率曲线,即纵坐标改成种群增长率,则按照种群增长率的概念分析,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开始虽然单位时间种群增长绝对数量不多,但由于起先初数较小,两者的比值还是较大的,故种群增长率较高,而后来尽管单位时间内种群增加绝对数增加了,但由于前一年的基数即初数也大了,故两者的比值反而比上一年有所下降,到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种群数量基本不增加,即末数-初数接近于0,种群增长率也就逐渐接近于0,到达环境容纳量时为0

若把“S”型增长曲线转换成相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即纵坐标改成种群增长速率,则按种群增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分析,由于开始时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绝对数(即末数-初数)较小,故种群增长速率也较小。根据逻辑斯蒂曲线(“S”型曲线)分析,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绝对数最多,故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相当于曲线的斜率最大)。随后,当种群数量超过K/2时,种群数量增加趋缓,种群增长速率又有所下降,到种群数量为K时,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不再增加,故种群增长速率为0“S”型增长曲线模型的特点:

种群增长速率:由于“S”型增长曲线变化规律没有固定的公式,只能从理论上分析。由于种群增长速率与曲线的斜率是等价的,通过观察可判断出是先增加后减少。

种群增长率:

由于环境条件对种群数量的影响,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逐渐的按比例增加,种群增加的难度在增加,所以种群增长率在逐渐的减少。

那时的捕鱼条件最优越...不会因为捕获而影响其种族延续........因为增长最快时捕捞,捕捞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数量。

增长率和增长速度这两个概念在习题中经常把增长率看作增长速度,这种模糊处理没有科学性。包括很多资料都没有很好区分;增长率是个百分率,没有“单位”,而增长速率有“单位”,“个(株)/年”。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种群有1000个个体,一年后增加到1100”,则该种群的增长率为[(1100-1000)/1000]*100%=10%。而增长速率为(1100-1000)/1年=100个/年。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没有大小上的相关性。

增长率: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率,即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单位数量)。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率保持不变;而在“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

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种群增长数量。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种群增长速率就是曲线上通过每一点的切线斜率,不论是“J”型曲线还是“S”型曲线上的斜率总是变化着的。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该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越大,增长速率就越大,且斜率最大时在“K”。之后增长变慢,增长速率是逐渐减小。在“S”曲线到达K值时,增长速率就为0.

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区别

种群增长曲线有J和S型两种基本模型,关于两种曲线常涉及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问题。其实两者都是描述种群数量变化的,但含义不同。

种群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量占初始数量的比例,表示为:(末数-初数)/初数X100%。种群增长率与种群的起始数量呈反比,与增加

值呈正比。即种群数量增加值不变时,种群起始数量越大种群增长率越小,反之,种群增长率越大。

种群增长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量,表示为:(末数-初数)/单位时间。具体的说:

1“J“型增长模型的特点:

因为“J”型增长数学模型为Nt=N0Xλt

种群增长速率: (Nt+1-Nt)/Δt=( N0λt+1- N0λt)/Δt= N0X(λ-1)λt.其中N0X(λ-1)为定值,种群增长速率一直增加。种群增长率: (Nt+1-Nt)/ Nt= N0X(λ-1),为一个定值。

2“S”型增长曲线模型的特点:

种群增长速率:由于“S”型增长曲线变化规律没有固定的公式,只能从理论上分析。由于种群增长速率与曲线的斜率是等价的,通过观察可判断出是先增加后减少。

种群增长率:

由于环境条件对种群数量的影响,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逐渐的按比例增加,种群增加的难度在增加,所以种群增长率在逐渐的减少。

用表格比较为:

项目“J”型“S”型

种群增长速率一直增加先增加后减少

种群增长率不变逐渐的减少

【问题解答】

1.种群中“S”型曲线中,当种群的数量为K/2时,增长率最大。这句话为什么不对?解答:这是因为“增长速率≠增长率”。“K/2”时有一个拐点,此时“增长速率”最大,之后增长变慢。“增长速率”是该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斜率

越大,增长速率就越大,且斜率最大时在“K/2”。“增长率”不是一个点的问题,是某两端相比较。不能把增长速率等同于增长率。

2.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怎样变化的呢?

解答:应该是逐渐增大。增长速率是增长的数量除以时间。在“J”型增长曲线中也就是曲线的斜率。从课本图中可发现曲线的斜率在不断增大,而每年的增长率(λ)是不变的。

3.某沙滩,现有黄泥螺3000吨,每年最多可新增300吨。为了不影响可持续发展,问最大捕捞量为多少?

解答:捕捞量应该是300吨。理由:题目中提到的“每年最多可新增300吨”,所说的300吨并没有说是沙滩环境最大的容纳量,因此不能按照K/2的算法,另外,为了不影响可持续发展,每年的捕捞量不可能高于300吨,如果高于300吨的话,那就说明沙滩上黄泥螺的总量会初年减少,最终会减少至0。4.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的影响没有作用

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稳定

C.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D.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解答:答案是B。种群达到K值后,由于环境阻力的增大(空间压力、食物不足、天敌增多等)会导致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种群数量将在K值上下波动。此时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增长率为零。

5.用酵母菌酿酒的主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J”型增长,还是“S”型增长?为什么?解答:一开始应该是J型增长。这时条件适宜,营养物质、氧气充足,繁殖速度快。

6.在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条件会使种群K值增加的是:

A、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

B、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

C、引入北极狐的旅鼠

D、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

解答:应该是选B。K值的增加要看环境条件在干旱环境中有利于飞蝗大量繁殖,而其他的都不利于生物的生长K值会减少。

7.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为什么其种群的增长不呈S型曲线增长,而是呈J型曲线增长?

解答:因为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要远远大于其它动物。比如食物:当动物缺少食物时就会发生种内斗争使数量下降;而人却可以通过科学知识来提高粮食的产量获取食物,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现在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如果地球得了癌症,那么癌细胞就是人类” 。

【典型例题】

【例1】(2007全国理综Ⅰ)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答案】D

【例2】(2005年山东)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该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稳定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生物学意义。为了持续获取最大限度的生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种群增长的一般规律。通过“S”型增长曲线可知,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时,曲线的斜率最大,即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增长率和增长量是不同的概念,在“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而增长量先增大后减小,应该是增长量最大。由于K/2时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所以其增长量也就最大。

【答案】B

【例】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t0至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________,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型。

(2)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________时,原因______________。

(3)该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变化是_______,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答案】(1)S型增长N的一半增长(2)近t2此时种群数接近K值,捕获该鱼获得的量较大且不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3)不增加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教材上对该知识点没有提出,有点资料《三维设计》该知识点比较混淆,但

是教研员明确出卷会考区别,所以把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大家分享。

种群数量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几组概念的辨析

1.λ:表示相邻两年(生物的两代)种群数量的倍数。在公式N

t=N

0λtxx,N

0表示起始数量,λ表示相邻两年(生物的两代)种群数量的倍数,t表示年数或生物的繁殖代数。λ=N

1/N

0;增长率=(N

1-N

0)/N

0×100%=(λ-1)×100%。

2.增长率: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种群增长数量,[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单位数量)]。种群在“J”型曲线中,增长率保持不变;而种群在“S”型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

3.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率,[增长速率=(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如某种群现有数量为a,一年后,该种群数量为b,那么该种群的增长率为(b-a)/a×100%;增长速率为(b-a)/1年×100%]。种群增长速率就是曲线上通过每一点的切线斜率,不论是“J”型曲线还是“S”型曲线上的斜率总是变化着的。种群在“J”型曲线中,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而种群在“S”型曲线中,“增长速率”是该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越大,增长速率就越大,且斜率最大时在“K值”。之后增长变慢,增长速率是逐渐减小。在“S”型曲线到达K值时,增长速率就为0。

4.在种群“J”型曲线中,每年的增长率不变(如图A);由于“J”型曲线的斜率是在不断变化的,逐渐增大,直至无穷,所以其增长速率也就不断增大(如图B)。

5.在种群“S”型曲线中,每年的增长率由最初的最大值,在环境阻力(空间压力、食物不足等)的作用下,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其增长率不断下降至0,故在“K”时,其增长率为0(如图C);而增长速率会有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呈现钟罩形变化曲线,即在种群“S”型曲线中,开始时斜率为0,斜率逐渐增大,增长速率也就越大,且斜率在K值时最大,即在“K值”时增长速率最大,过后,斜率下降,在K值时降至为0,故在“K”时,其增长速率为0(如图D)。

J型曲线和S型曲线增长率和增长速度

增长率和增长速度这两个概念在习题中经常把增长率看作增长速度,这种模糊处理没有科学性。包括很多资料都没有很好区分;增长率是个百分率,没有“单位”,而增长速率有“单位”,“个(株)/年”。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种群有1000个个体,一年后增加到1100”,则该种群的增长率为[(1100-1000)/1000]*100%=10%。而增长速率为(1100-1000)/1年=100个/年。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没有大小上的相关性。 增长率: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率,即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单位数量)。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率保持不变;而在“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 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种群增长数量。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种群增长速率就是曲线上通过每一点的切线斜率,不论是“J”型曲线还是“S”型曲线上的斜率总是变化着的。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该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越大,增长速率就越大,且斜率最大时在“ 1/2K”。之后增长变慢,增长速率是逐渐减小。在“S”曲线到达K 值时,增长速率就为0. 分析过程 一对J型曲线的分析 1.模型假设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2.对模型假设的分析 从模型假设不难得出λ=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结合增长率的概念和定义式不难看出,此时增长率等于(λ-1),λ不变,增长率(λ-1)也就不变。再看增长速率,由于一段时间内种群内个体基数不断增大,故这段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Ntλ-Nt)不断增多,除以时间以后即为增长速率,可以看出增长速率是不断增大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种群数量,在坐标系中画出曲线,那么曲线的斜率就应该是种群增长速率而不是增长率。3.结论 J型曲线增长率保持不变;增长速率一直增大。曲线的斜率表示增长速率。 “J “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和时间的关系曲线” 注:max是指该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出生率(max)-死亡率(min)。另外,不考虑迁入率和迁出率

增长率与增长速率

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虽一字之差,但内涵完全不同。增长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其计算公式为:(本次总数-上次总数)/上次总数*100%=增长率。如某种群现有数量为a,一年后,该种群数为b,那么该种群在当年的增长率为(b-a)/ a。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本次总数-上次总数)/ 时间=增长速率。同样某种群现有数量为a,一年后,该种群数为b,其种群增长速率为:(b-a)/1年。 即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故增长率不能等同于增长速率。因此,“J”型曲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而增长速率是要改变的。“S”型曲线的增长率是逐渐下降的,增长速率是先上升,后下降。 种群中“S”型曲线中,“K/2”时有一个拐点,此时“增长速率”最大,之后增长变慢。“增长速率”是该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越大,增长速率就越大,且斜率最大时在“K/2”。“增长率”不是一个点的问题,是某两端相比较。不能把增长速率等同于增长率。 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应该是逐渐增大。增长速率是增长的数量除以时间。在“J”型增长曲线中也就是曲线的斜率。从课本图中可发现曲线的斜率在不断增大,而每年的增长率(λ)是不变的。 J型曲线和S型曲线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2011-01-08 9:40 增长率和增长速度这两个概念在习题中经常把增长率看作增长速度,这种模糊处理没有科学性。包括很多资料都没有很好区分;增长率是个百分率,没有“单位”,而增长速率有“单位”,“个(株)/年”。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种群有1000个个体,一年后增加到1100”,则该种群的增长率为[(1100-1000)/1000]*100%=10%。而增长速率为(1100-1000)/1年=100个/年。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没有大小上的相关性。 增长率: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率,即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单位数量)。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率保持不变;而在“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 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种群增长数量。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种群增长速率就是曲线上通过每一点的切线斜率,不论是“J”型曲线还是“S”型曲线上的斜率总是变化着的。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该

(完整word版)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1.概念 增长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 增长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2.定义式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 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 =出生率-死亡率 一 对J型曲线的分析 1.模型假设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2.对模型假设的分析 从模型假设不难得出λ=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结合增长率的概念和定义式不难看出,此时增长率等于(λ-1),λ不变,增长率(λ-1)也就不变。再看增长速率,由于一段时间内种群内个体基数不断增大,故这段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Ntλ-Nt)不断增多,除以时间以后即为增长速率,可以看出增长速率是不断增大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种群数量,在坐标系中画出曲线,那么曲线的斜率就应该是种群增长速率而不是增长率。 3.结论 J型曲线增长率保持不变(如图A );增长速率一直增 大。曲线的斜率表示增长速率(如图B )。 二 对S型曲线的分析 1.模型假设 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2.对模型假设的分析 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中,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的阻力也会随之增大,由此导致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加,二者之间的差值即增长率是不断减小;当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增长率为零,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停止增加。 在 S型曲线的前半部分,由于增长率下降的幅度小于死亡率增加的幅度,所以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在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率的下降幅度等于死亡率的增加 幅度,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而到了后半部分,增长率的下降幅度超过了死亡率的增加幅度,所以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至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等于死亡率,增 长速率和增长率均为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停止增长。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坐标系中横轴仍表示时间,纵轴仍表示种群数量,那么曲线的斜率的含义就应该是不变的,即为种群增长速率。 3.结论 S型曲线的增长率与种群数量成反比,不断减小(如图C );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如图D )。

几种常用的股票价值计算法

几种常用的股票价值计算法 1.DDM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 /股利折现模型) 2.DCF /Discount Cash Flow /折现现金流模型) (1)FCFE (Free cash flow for the equity equity /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模型 (2)FCFF模型(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rm firm /公司自由现金流模型) DDM模型 V代表普通股的内在价值,Dt为普通股第t期支付的股息或红利,r为贴现率 对股息增长率的不同假定,股息贴现模型可以分为 :零增长模型、不变增长模型(高顿增长模型)、二阶段股利增长模型(H模型)、三阶段股利增长模型和多元增长模型等形式。 最为基础的模型;红利折现是内在价值最严格的定义;DCF法大量借鉴了DDM的一些逻辑和计算方法(基于同样的假设/相同的限制)。 1. DDM DDM模型模型法(Dividend discount model / Dividend discount model / 股利折现模型股利折现模型) DDM模型 2. DDM DDM模型的适用分红多且稳定的公司,非周期性行业; 3. DDM DDM模型的不适用分红很少或者不稳定公司,周期性行业; DDM模型在大陆基本不适用; 大陆股市的行业结构及上市公司资金饥渴决定,分红比例不高,分红的比例与数量不具有稳定性,难以对股利增长率做出预测。 DCF 模型 2.DCF /Discount Cash Flow /折现现金流模型)DCF估值法为最严谨的对企业和股票估值的方法,原则上该模型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公司。 自由现金流替代股利,更科学、不易受人为影响。 当全部股权自由现金流用于股息支付时,FCFE模型与DDM模型并无区别;但总体而言,股息不等同于股权自由现金流,时高时低,原因有四: 稳定性要求(不确定未来是否有能力支付高股息); 未来投资的需要(预计未来资本支出/融资的不便与昂贵); 税收因素(累进制的个人所得税较高时); 信号特征(股息上升/前景看好;股息下降/前景看淡) DCF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比其他常用的建议评价模型涵盖更完整的评价模型,框架最严谨但相对较复杂的评价模型。需要的信息量更多,角度更全面, 考虑公司发展的长期性。较为详细,预测时间较长,而且考虑较多的变数,如获利成长、资金成本等,能够提供适当思考的模型。 缺点: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须对公司的营运情形与产业特性有深入的了解。考量公司的未来获利、成长与风险的完整评价模型,但是其数据估算具有高度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复杂的模型,可能因数据估算不易而无法采用,即使勉强进行估算,错误的数据套入完美的模型中,也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小变化在输入上可能导致大变化在公司的价值上。该模型的准确性受输入值的影响很大(可作敏感性分析补救)。FCFE /FCFF模型区别

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相关计算

J型曲线和S型曲线增长率和增长速度的辨析 ___________教学疑难问题简析 增长率和增长速率这两个概念在习题中经常把增长率看作增长速率,这种模糊处理没有科学性。包括很多教辅资料都没有很好区分,这对学生甚至教师来说非常困惑。增长率是个百分率,没有“单位”,而增长速率有“单位”,“个(株)/年”。 例如:“一个种群有1000个个体,一年后增加到1100”,则该种群的增长率为[(1100- 1000)/1000]*100%=10%。而增长速率为 (1100-1000)/1年=100个/年。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没有大小上的相关性。因此,区分增长率和增长速率这两个概念,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进行有效的教学具有中的意义。 一、概念 增长率: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率,即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单位数量)。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率保持不变;而在“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 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种群增长数量。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种群增长速率就是曲线上通过每一点的切线斜率,不论是“J”型曲线还是“S”型曲线上的斜率总是变化着的。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该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越大,增长速率就越大,且斜率最大时在“ 1/2K”。之后增长变慢,增长速率是逐渐减小。在“S”曲线到达K值时,增长速率就为0. 二、分析过程 (一)对J型曲线的分析 1.模型假设的条件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其数学模型为:N t=N﹠t 2.对模型假设的分析

增长率与增长速率

原因: 1.“J”型种群增长曲线模型的增长率与增长速率。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J”型种群增长曲线的种群数量和时间的关系,可用函数Nt =N0λt 表示(N0 表示种群起始数量, t为时间, Nt 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从增长率的概念,可以求出第t年种群的增长率为(N0λ( t + 1) -N0λt ) /N0λt =λ- 1。所以“J”型种群增长曲线的增长率不变,如下图A。由于“J”型种群增长曲线的斜率是在不断变化,而且是逐渐增大,直至无穷;所以其增长速率也就不断增大,如下图B。 2.“S”型种群增长曲线模型的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比较 在“S”型种群增长曲线中,处于自然状态下种群的环境资源有限性和环境压力肯定是始终存在的。由于过渡繁殖所带来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与空间、食物等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然日益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幅度和死亡率增高幅度越来越大,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不断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K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生长,增长率下降至0,如下图C。“S”型种群增长曲线模型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函数式,但可以通过“S”型种群增长曲线的切线斜 率变化来反应出增长速率的变化。在“S”型种群增长曲线中,曲线的切线斜率的变化为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为零, 且斜率最大时在“1/2K值” 在“S” 型曲线到达K值时,曲线的切线斜率就为0。所以“S”型种群增长曲线模型的种群增长速率就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为零。如下图D。 “J”和“S”型种群增长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 可见,“J”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始终不变,种群增长速率却不断增大。“S”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不断下降,最终下降至0;种群增长速率却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减小至零。 “J”和“S”型种群增长曲线内容总结如下表: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 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无限环境资源有限 种群增长率不变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 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上升刚开始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上升,1/2K值后下降 K值(环境负荷量)无K值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曲线形成原因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加 (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单位数量)。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率保持不变;而在“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 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种群增长数量。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种群增长速率就是曲线上通过每一点的切线斜率,不论是“J”型曲线还是“S”型曲线上的斜率总是变化着的。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该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越大,增长速率就越大,且斜率最大时在“ 1/2K”。之后增长变慢,增长速率是逐渐减小。在“S”曲线到达K值时,增长速率就为0.

S”型曲线的增长率

最近,在K12生物论坛又遇见几个有关种群“S”型曲线增长率的帖子,参与讨论的网友意见分歧,争论激烈。有的说“S”型曲线的增长率是一直减少的,更多的人认为“S”型曲线的增长率先增后减,减为零然后保持不变。在这后面一种意见中,网友“蓝色基因”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他还用下图来说明这一观点。 “S”型曲线的增长率真的如“蓝色基因”所言,是先增后减,减为零然后保持不变的吗?这个问题一翻课本就能查到答案。现行高中教科书《生物(第二册)》P75明确指出:“J”型曲线的增长率保持不变,“S”型曲线的增长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按一定的比例下降。这就是说,“S”型曲线的增长率是在不断下降的,降到零之后才保持不变。根本就不存在“蓝色基因”所说的开始一段时间增长率增大,到种群数量为 K/2时增长率最大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中学教师中会流行上面这样的一种说法呢?要讲清这个问题,还得从“增长率”和“增 长速率”的关系谈起。 增长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用公式可表示为: r=ΔN/(N0Δt) 在不考虑迁移的情况下,增长率即为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增长率的大小不仅与种群数量增加的时间和种群数量增加值的大小有关,还与种群的起始数量有关。种群增长率与种群的起始数量呈反比,与增加值呈正比。即种群数量增加值不变时,种群起始数量越大种群增长率越小,反之,种群增长率越大。“J”型曲线和“S”型曲线种群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高中课本中已经作了明确的叙述,上面已经作了介 绍,此处不再赘述。 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用公式可表示为: v=ΔN/Δt 增长速率只与种群数量增加的时间和种群数量增加值的大小有关,而与种群的起始数量无关。种群增长速率的大小与种群的增加值呈正比。种群在某一时刻的增长速率,实际上就是种群增长曲线对应时刻的斜率。“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大,“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减为零然后保持不变,在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把“蓝色基因”话中的“增长率”改为“增长速率”,他的话就完全没有问题了。也就是说,许多教师之所以持上述观点,根本的原因在于混淆了“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概 念!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么多的教师都会混淆“增长率”与“增长速率”这一对概念呢?我说,这怪不得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师都是一道高考错题的受害者。始作俑者竟是高考命题人员! 请看下面这道高考题: [2002年广东高考26题]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4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型曲线和S型曲线增长率和增长速度

型曲线和S型曲线增长率和增长速度 增长率和增长速度这两个概念在习题中经常把增长率看作增长速度,这种模糊处理没有科学性。包括很多资料都没有很好区分;增长率是个百分率,没有“单位”,而增长速率有“单位”,“个(株)/年”。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种群有1000个个体,一年后增加到1100”,则该种群的增长率为[(1100-1000)/1000]*100%=10%。而增长速率为(1100-1000)/1年=100个/年。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没有大小上的相关性。 增长率: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率,即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单位数量)。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率保持不变;而在“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 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种群增长数量。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种群增长速率就是曲线上通过每一点的切线斜率,不论是“J”型曲线还是“S”型曲线上的斜率总是变化着的。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该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越大,增长速率就越大,且斜率最大时在“ 1/2K”。之后增长变慢,增长速率是逐渐减小。在“S”曲线到达K值时,增长速率就为0. 分析过程 一对J型曲线的分析 1.模型假设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2.对模型假设的分析

S”型曲线的增长率

“S”型曲线的增长率真的如“蓝色基因”所言,是先增后减,减为零然后保持不变的吗?这个问题一翻课本就能查到答案。现行高中教科书《生物(第二册)》P75明确指出:“J”型曲线的增长率保持不变,“S”型曲线的增长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按一定的比例下降。这就是说,“S”型曲线的增长率是在不断下降的,降到零之后才保持不变。根本就不存在“蓝色基因”所说的开始一段时间增长率增大,到种群数量为 K/2时增长率最大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中学教师中会流行上面这样的一种说法呢?要讲清这个问题,还得从“增长率”和“增 长速率”的关系谈起。 增长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用公式可表示为: r=ΔN/(N0Δt) 在不考虑迁移的情况下,增长率即为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增长率的大小不仅与种群数量增加的时间和种群数量增加值的大小有关,还与种群的起始数量有关。种群增长率与种群的起始数量呈反比,与增加值呈正比。即种群数量增加值不变时,种群起始数量越大种群增长率越小,反之,种群增长率越大。“J”型曲线和“S”型曲线种群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高中课本中已经作了明确的叙述,上面 已经作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用公式可表示为: v=ΔN/Δt 增长速率只与种群数量增加的时间和种群数量增加值的大小有关,而与种群的起始数量无关。种群增长速率的大小与种群的增加值呈正比。种群在某一时刻的增长速率,实际上就是种群增长曲线对应时刻的斜率。“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大,“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减为零然后保持不变,在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把“蓝色基因”话中的“增长率”改为“增长速率”,他的话就完全没有问题了。也就是说,许多教师之所以持上述观点,根本的原因在于混淆了“增长 率”和“增长速率”的概念!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么多的教师都会混淆“增长率”与“增长速率”这一对概念呢?我说,这怪不得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师都是一道高考错题的受害者。始作俑者竟是高考命题人员! 请看下面这道高考题:

资料分析秒杀技巧

必考三大增长率公式 复合增长率的公式为r=(1+r1)(1+r2)-1=r1+r2+r1×r2 倍数增速的公式为r=(a-b)/(1+b),注意a为分子的增速,b为分母的增速。 比重增减公式为(A/B)=(a-b)/(1+a),注意a为分子的增速,b为分母的增速。 从这三个公式来看,我们在解答试题的时候,只要直接套用公式就可以快速的得到正确答案,一般来说,复合增速公式应用在相对于2003年,2005年某指标的增速;比重增减公式,主要应用在求不同年份相同指标的比重差值;倍数增速公式,则主要应用在求平均数的同比增速上面。 【真题示例1】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984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为下降1%。进口原油11797万吨(海关统计),增长30.2%。原油加工量20586万吨,增长17.9%,增速同比加快16.4个百分点。 126.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约增长了( )。 A.1.8% B.4.2% C.6.3% D.9.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增长率这一知识点。 材料中要求的是2010年上半年相对于2008年上半年的增速,是一个复合增长率,我们直接套用公式。 2010年上半年相对于2008年同期的增速为5.3%+(-1%)+5%×(-1%)≈5.3%-1%=4.3%。结合选项,选择B选项。 【真题示例2】全国2007年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总成交金额2226亿元,同比增长22.4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00.78万元。 136.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率为多少? A.8.15% B.14.43% C.25.05% D.35.25%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增长率这一知识点。 由于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总成交金额/技术合同数,且知道2007年总成交金额/技术合同数的增速,可以采用倍数增速公式计算。 根据倍数增速公式可知,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率为(22.44%-7%)/(1+7%)=15.44%/1.07,结合选项,首位数不相同,而计算式的首位数为1,那么我们就可以快速的判断正确答案为B选项。 【真题示例3】2010年,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为1577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3%。其中,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同比增加30.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7%。船舶、汽车零部件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船舶出口同比增长的44.5%,汽车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长44.1%。 117.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到出口总额的比重与上年相比约( )。 A.增加了10个百分点 B.减少了10个百分点 C.增加了0.1个百分点 D.减少了0.1个百分点 【答案】D

种群的增长速率曲线和增长率曲线再探讨

种群的增长速率曲线和增长率曲线再探讨 摘要到目前为止,种群增长率曲线和增长速率曲线在中学生物教材和相应的教学辅导资料中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说法,本文就种群增长率曲线和增长速率曲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增长率曲线探讨 种群的增长方式包括指数增长(“J”型增 长)和逻辑斯谛增长(“S”型增长),前者是在理想状态下,即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产生的,后者是在现实状态下,即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产生的。若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中个体数量为纵坐标,那么两种增长曲线如图1所示。 对于上述两种增长方式,需要区别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变化,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在中学生物教材和相应的教学辅导资料中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说法,对此,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种群增长速率和增长率的定义 种群增长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速率 =(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单位可以用“个/年”表示。种群增长率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原个体总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增长率 =(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单位可以用“个/个·年”表示。种群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1]。 2 指数增长的增长速率和增长率 种群在理想条件下呈指数增长,其增长曲线符合指数函数N t=N0λt或N t+1=N tλ(N为种群个体数,N 0为起始种群个体数,t为时间,λ为种群周限增长率,下同),其中λ具有开始和结束时间,它表示种群大小在开始和结束时的比率。 若以年为时间单位,指数增长种群的增长速率为:(N0λt+1-N0λt)个/年=N0λt(λ-1)

资金成本公式(整理版)

资本成本的计算 借款的资本成本 (筹资费很小时可以略去不计) 筹资费率)(借款成本所得税税率)(年利率借款成本-1-1???= K =)()(f -1L T -1i L ??=f -1)T -1(i =)T -1(i 债券的资本成本 筹资费率)(发行价所得税税率)(票面利率债券面值-1-1???= K =) ()(f -1P T -1i B ? 优先股资本成本 筹资费率)(发行价优先股每年股利-1?= K =) (f -1P D 普通股资本成本 股利固定增长率筹资费率) (股价第一年的股利 +?= -1K = g f 1P D 1+-)( 留存收益资本成本 计算留存收益成本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股利增长模型法 股利固定增长率股价 第一年的股利 += K =g P D 1+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无风险利率)(平均收益率贝塔系数无风险利率-?+=K =)R R R m f f β-?+( (3)风险溢价 风险溢价债券成本+=K =C P B R K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债券的资金成本总资金债券资金留存收益的资金成本总资金留存收益普通股的资金成本 总资金 普通股资金 借款的资金成本总资金借款资金?+?+?+?= ωK = ∑=n 1 i j j K W

边际贡献总额·Q P V S M C ?-=-=)(b 息税前净利润·a -M EBIT = 净利润·I EBIT -=净利润 普通股每股收益·股数 N I EBIT EPS -= 杠杆原理的计算 杠杆:一个因素发生较小变动,导致其它因素发生较大变动。 经营杠杆系数·a -=M M DOL 财务杠杆系数·T D I EBIT EBIT DFL -- -= 1 复合杠杆系数·DFL DOL DTL ?= DOL. EBIT Q S ?→?a / DFL. EPS EBIT I ?→? DTL. EPS Q S I ?→?,a / 项目投资的计算 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原始总投资投资总额+= 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产原值+= 该年回收额 该年利息费用该年摊销额该年折旧该年净利润经营期净现金流量++++=【直线法计提折旧】 折旧年限 净残值 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固定资产投资额折旧年限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折旧--+==

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 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生长速率就像速度公式,跟时间有关系 “S”型曲线中的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仍以某种动物为例,在自然界中,由于环境条件是有限的,种群不可能按“J”型曲线增长,而是在有限的环境中,随种群密度的上升,生存斗争加剧,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时,种群数量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则这个种群在0~t年间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增长。 若把“S”型增长曲线转换成相对应的种群增长率曲线,即纵坐标改成种群增长率,则按照种群增长率的概念分析,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开始虽然单位时间种群增长绝对数量不多,但由于起先初数较小,两者的比值还是较大的,故种群增长率较高,而后来尽管单位时间内种群增加绝对数增加了,但由于前一年的基数即初数也大了,故两者的比值反而比上一年有所下降,到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种群数量基本不增加,即末数-初数接近于0,种群增长率也就逐渐接近于0,到达环境容纳量时为0 若把“S”型增长曲线转换成相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即纵坐标改成种群增长速率,则按种群增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分析,由于开始时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绝对数(即末数-初数)较小,故种群增长速率也较小。根据逻辑斯蒂曲线(“S”型曲线)分析,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绝对数最多,故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相当于曲线的斜率最大)。随后,当种群数量超过K/2时,种群数量增加趋缓,种群增长速率又有所下降,到种群数量为K时,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不再增加,故种群增长速率为0“S”型增长曲线模型的特点: 种群增长速率:由于“S”型增长曲线变化规律没有固定的公式,只能从理论上分析。由于种群增长速率与曲线的斜率是等价的,通过观察可判断出是先增加后减少。 种群增长率:

J型曲线和S型曲线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J型曲线和S型曲线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增长率和增长速率这两个概念在习题中经常把增长率看作增长速度,这种模糊处理没有科学性。包括很多资料都没有很好区分;增长率是个百分率,没有“单位”,而增长速率有“单位”,“个(株)/年”。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种群有1000个个体,一年后增加到1100”,则该种群的增长率为[(1100-1000)/1000]*100%=10%。而增长速率为(1100-1000)/1年=100个/年。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没有大小上的相关性。 增长率: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率,即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单位数量)。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率保持不变;而在“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 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种群增长数量。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种群增长速率就是曲线上通过每一点的切线斜率,不论是“J”型曲线还是“S”型曲线上的斜率总是变化着的。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该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越大,增长速率就越大,且斜率最大时在“ 1/2K”。之后增长变慢,增长速率是逐渐减小。在“S”曲线到达K值时,增长速率就为0. 分析过程

一对J型曲线的分析 1.模型假设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2.对模型假设的分析 从模型假设不难得出λ=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结合增长率的概念和定义式不难看出,此时增长率等于(λ-1),λ不变,增长率(λ-1)也就不变。再看增长速率,由于一段时间内种群内个体基数不断增大,故这段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Ntλ-Nt)不断增多,除以时间以后即为增长速率,可以看出增长速率是不断增大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种群数量,在坐标系中画出曲线,那么曲线的斜率就应该是种群增长速率而不是增长率。 3.结论

种群增长率

种群的增长速率曲线和增长率曲线再探讨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中学叶建伟 摘要到目前为止,种群增长率曲线和增长速率曲线在中学生物教材和相应的教学辅导资料中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说法,本文就种群增长率曲线和增长速率曲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增长率曲线探讨 种群的增长方式包括指数增长(“J”型增 长)和逻辑斯谛增长(“S”型增长),前者是 在理想状态下,即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 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产生的,后者是在现实状态 下,即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其他生物制约的 条件下产生的。若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中个体 数量为纵坐标,那么两种增长曲线如图1所示。 对于上述两种增长方式,需要区别种群增长 率和增长速率的变化,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种 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在中学生物教材和相应的教学辅导资料中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说法,对此,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种群增长速率和增长率的定义 种群增长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速率 =(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单位可以用“个/年”表示。种群增长率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原个体总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增长率 =(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单位可以用“个/个·年”表示。种群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1]。 2 指数增长的增长速率和增长率 种群在理想条件下呈指数增长,其增长曲线符合指数函数N t=N0λt或N t+1=N tλ(N为种 群个体数,N 0为起始种群个体数,t为时间,λ为种群周限增长率,下同),其中λ具有 开始和结束时间,它表示种群大小在开始和结束时的比率。 若以年为时间单位,指数增长种群的增长速率为:(N0λt+1-N0λt)个/年=N0λt(λ-1)个/年,所以指数增长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呈等比数列,公比为λ,其通项公式为: = N0(λ-1)λt(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此通项公式是(相当于因变量)关于t(相当于自变量)的指数函数,其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

复合增长率计算公式

复合增长率计算公式 CAGR =(Ending Value/Beginning Value)^(1/# of years)-1 常用财务函数(上) EXCEL提供了许多财务函数,这些函数大体上可分为四类:投资计算函数、折旧计算函数、偿还率计算函数、债券及其他金融函数。这些函数为财务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利用这些函数,可以进行一般的财务计算,如确定贷款的支付额、投资的未来值或净现值,以及债券 或息票的价值等等。 使用这些函数不必理解高级财务知识,只要填写变量值就可以了。下面给出了财务函 数列表。 (1)投资计算函数 (2)折旧计算函数

(3)偿还率计算函数 (4)债券及其他金融函数

在财务函数中有两个常用的变量:f和b,其中f为年付息次数,如果按年支付,则f=1;按半年期支付,则f=2;按季支付,则f=4。b为日计数基准类型,如果日计数基准为“US (NASD)30/360”,则b=0或省略;如果日计数基准为“实际天数/实际天数”,则b=1;如果日计数基准为“实际天数/360”,则b=2;如果日计数基准为“实际天数/365”,则b=3如果日计数基准为“欧洲30/360”,则b=4。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财务函数。 1.ACCRINT( is, fs, s, r,p,f,b) 该函数返回定期付息有价证券的应计利息。其中is为有价证券的发行日,fs为有价证券的起息日,s为有价证券的成交日,即在发行日之后,有价证券卖给购买者的日期,r为有价证券的年息票利率,p为有价证券的票面价值,如果省略p,函数ACCRINT就会自动将p设置为¥1000,f为年付息次数,b为日计数基准类型。 例如,某国库券的交易情况为:发行日为95年1月31日;起息日为95年7月30日;成交日为95年5月1日,息票利率为8.0%;票面价值为¥3,000;按半年期付息;日计数基准为30/360,那么应计利息为:=ACCRINT("95/1/31","95/7/30","95/5/1",0.08,3000,2,0) 计算结果为:60.6667。 2. ACCRINTM(is, m, r, p, b) 该函数返回到期一次性付息有价证券的应计利息。其中i为有价证券的发行日,m为有价证券的到期日,r为有价证券的年息票利率,p为有价证券的票面价值,如果省略p,函数ACCRINTM就会自动将p为¥1000,b为日计数基准类型。 例如,一个短期债券的交易情况如下:发行日为95年5月1日;到期日为95年7月18日;息票利息为9.0%;票面价值为¥1,000;日计数基准为实际天数/365。那么应计利息为:=ACCRINTM("95/5/1","95/7/18",0.09,1000,3) 计算结果为:19.23228。 3.CUMPRINC(r,np,pv,st,en,t) 该函数返回一笔货款在给定的st到en期间累计偿还的本金数额。其中r为利率,np为总付款期数,pv为现值,st为计算中的首期,付款期数从1开始计数,en为计算中的末期,t为付款时间类型,如果为期末,则t=0,如果为期初,则t=1。 例如,一笔住房抵押贷款的交易情况如下:年利率为9.00%;期限为25年;现值为¥110,000。由上述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出:r=9.00%/12=0.0075,np=30*12=360。那么该笔贷款在第下半年偿还的全部本金之中(第7期到第12期)为:CUMPRINC(0.0075,360,110000,7,12,0) 计算结果为:-384.180。该笔贷款在第一个月偿还的本金为: =CUMPRINC(0.0075,360,110000,1,1,0) 计算结果为:-60.0849。 4.DISC(s,m,pr,r,b) 该函数返回有价证券的贴现率。其中s为有价证券的成交日,即在发行日之后,有价证

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关系专题分析

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关系专题分析 在《种群的数量变化》一节中,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斜率是经常考察的一个问题。然而,我在大量的教辅资料中都看到,这两个曲线斜率的含义是不一致的,在J型曲线中含义为增长速率,而在S型曲线中则成了增长率。在这里,我想辨析一下这个问题。 1.概念 增长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 增长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2.定义式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 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 =出生率-死亡率 一对J型曲线的分析 1.模型假设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2.对模型假设的分析 从模型假设不难得出λ=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结合增长率的概念和定义式不难看出,此时增长率等于(λ-1),λ不变,增长率(λ-1)也就不变。再看增长速率,由于一段时间内种群内个体基数不断增大,故这段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Ntλ-Nt)不断增多,除以时间以后即为增长速率,可以看出增长速率是不断增大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种群数量,在坐标系中画出曲线,那么曲线的斜率就应该是种群增长速率而不是增长率。 3.结论 J型曲线增长率保持不变;增长速率一直增大。曲线的斜率表示增长速率。 二对S型曲线的分析 1.模型假设 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 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2.对模型假设的分析 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中,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的阻力也会随之增大,由此导致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加,二者之间的差值即增长率是不断减小;当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增长率为零,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停止增加。 在S型曲线的前半部分,由于增长率下降的幅度小于死亡率增加的幅度,所以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在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率的下降幅度等于死亡率的增加幅度,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而到了后半部分,增长率的下降幅度超过了死亡率的增加幅度,所以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至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和增长率均为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停止增长。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坐标系中横轴仍表示时间,纵轴仍表示种群数量,那么曲线的斜率的含义就应该是不变的,即为种群增长速率。 3.结论 S型曲线的增长率与种群数量成反比,不断减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曲线的斜率表示增长

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关键词] 种群增长率增长速率“S”型曲线“J”型曲线 [摘要] 关于种群增长曲线的内容,在近三年的浙江理综卷中都有一道选择题考到,其中关于“J” 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问题,成了学生和一些老师理解的难点所在,本文就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进行对比谈点自己的拙见。 (07年全国理综卷Ⅰ的第3题)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D)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在教学过程中,有同学提出D答案也是正确的,依据是必修第二册课本75页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假定种群的增长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按一定比例下降,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保持稳定,那么,将种群的这种增长方式用坐标图表示出来,就会呈‘S’型曲线。” 其实这种观点就是把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两个概念混淆了,本文就种群增长率和种群增长速率的概念进行对比谈点自己的拙见。 1、从概念上区分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 种群增长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即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是一个百分比,无单位;而种群增长速率则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即dN/dt,有单位(如个/年等)。 例如,某一种群的数量在某一单位时间t(如一年)内,由初数量No(个)增长到末数量Nt(个),则这一单位时间内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计算分别为: 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N t-N o)/N o×100%(无单位)增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N t-N o)/t(有单位,如个/年) 2、从具体的曲线图中区分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2.1 “J”型曲线中的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中,由于条件比较理想,种群呈连续增长的趋势。以某种动物为例,假定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每年的增长率都保持不变,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这个种群在0~t年间的种群增长曲线图应为图一(见下图),呈“J”型增长。 若把“J”型增长曲线转换成相对应的种群增长率曲线,即纵坐标改成种群增长率,则按照种群增长率的概念分析,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N0λt+1-N0λt)/N0λt×100%=(λ-1)×100%,保持不变,画成曲线图如图二(见下图)。 若把“J”型增长曲线转换成相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即纵坐标改成种群增长速率,则种群增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 (N0λt+1- N0λt)/1年,由于每年的基数不同,故种群每年增长的个体数是不同的,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故种群增长速率(相当于“J”型曲线的曲线斜率)逐渐增大,画成曲线图应为图三(见下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