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信运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电信运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电信运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电信运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电信运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西安邮电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电信运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院系:管理工程学院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工管0601

学生姓名:李丽君

导师姓名:薛蓉娜职称:讲师

起止时间: 2009年12月20日至10年06月20日

西安邮电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李丽君指导教师薛蓉娜职称讲师院系管理工程学院专业工程管理

题目电信运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任务与要求

1 要求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

2 要求对理论知识有深刻地理解和正确地描述

3 要求将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

4 不能全篇网上下载

5 要求按计划进度完成论文工作

6 要求论文符合学院规定的其他要求

西 安

邮 电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论文) 工 作 计 划

2010 年 月 日

学生姓名____李丽君 ____指导教师__薛蓉娜___职称_ 讲师__ 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 专业 工程管理 _

题目___ 电信运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______

工作进程

开始日期 2009年12月20日

完成日期 2010年6月20日

系主任(签字)

2009

年 12 月 20 日

1 汪应洛 系统工程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第3版)

1、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

2、相关数据;

3、计算机;

4、互联网。

初期,导师指导查阅相关资料;

中期,导师为学生修改论文并提供指导性意见; 后期,导师为学生提供答辩指导。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

论文(设计)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安排

西安邮电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信系与管理工程系工程管理专业06级01班课题名称:电信运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学生姓名:李丽君学号:02061025

指导教师:薛蓉娜

报告日期:

说明:

本报告必须由承担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任务的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 正式开始的第1周周五之前独立撰写完成,并交指导教师审阅。

西安邮电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成绩评定表

西安邮电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续表)

目录

摘要

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比较散乱,未形成体系,概念界定也不统一。另外目前理论界对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比较少,缺乏相关的理论作指导,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践探索也不尽人意。

本文依据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延展到电信运营企业,对其竞争力进行界定和分析,并对中国的电信运营企业的五种竞争力进行分析。本文运用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在分析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核心竞争力的模型,从而提出人才储备是提升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策略。对为什么要进行人才储备和怎么进行人才储备进行具体论述。

关键词: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层次分析法人才储备

Abstract

Telecom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of more scattered, not forming system, definition is not uniform. Also the theoretical sector telecom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of relatively small, the lack of relevant theory as a guid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Practice has also been unsatisfactory.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re competencies extend to telecom operators, to define and analyze their competitiveness, and China's telecom operators to analyze the five competitive forces.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theory of core competence, core telecom companie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core competence proposed evaluation system using AHP evaluation of core competence building the model, and recommend talent pool is raise the core telecom business competitive strategy. Why the talent on how to reserve and reserve personnel were specifically addressed.

Key Words: telecom operators, core competitiveness, AHP, talent pool

1.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竞争机制的引入,垄断被打破。中国的电信运营企业越来越感受到竞争带来的威胁和压力,更多的企业开始思考如何从战略高度上抢占市场战中的制高点,他们逐渐把目光转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制胜法宝上。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哈默和普拉哈拉德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并指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自此,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流行全球,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问题。[世华财讯]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间竞争已进入客户争夺期,在巩固自身传统优势的同时,各运营商着力在对手的势力范围内跑马圈地。据中国证券报2009年9月16日报道,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已进入真刀真枪的客户争夺期。

按照最新的移动用户市场统计,截止到2009年11月份,我国移动用户总数已达到亿户。中国移动累计移动用户数达到亿户,占到全部市场份额的%。中国电信累计用户为5299万户,市场份额为%。中国联通移动用户数达到亿户,占有%份额。

按照最新的固定电话用户市场统计,截止到2009年11月份,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计的固定电话用户总数为亿。其中,中国电信固话用户数(含无线市话用户数)为亿,中国联通固话用户数(含无线市话用户数)为亿。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计的宽带用户总数为9117万户,中国电信宽带用户数为5284万,中国联通累计用户数达到3833万户。

从上述数据上来看,现在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对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2.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

在中国,基础运营商都是国有企业,企业的众多决策和行为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是由行政主导。这不能使企业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磨炼,企业缺乏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的能力,企业缺乏市场运作经验、资本运作经验、内部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必须加速企业基础管理体制改革,才能带动企业素质提升到二次创业的新层次。

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哈默和普拉哈拉德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并指出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独特性和延展性的特性。其后又有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形成了基于知识、资源、组织和系统等观点的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在各电信运营企业技术、业务、服务选择日益趋同化的今天,电信运营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鉴于各个专家对电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我提出自己对电信运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积累性学识,表现为建立在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基础之上的核心能力体系。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价值性。它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它在降低成本、创造价值、提供优质服务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同时,在实现顾客利益的基础上给电信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长期的主动权和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延展性。电信运营企业能够从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顾客需要。它为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更坚实的平台,在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之上,电信企业不断衍生出新产品、新业务,以较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电信企业不断创造出新的利润增长点。难

以模仿性。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独一无二的,为企业所特有,它是电信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个性化发展的产物,是电信企业独特的技术、技能、组织特征、独特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员工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很难被竞争对手掌握并复制。难以模仿的特征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也决定了企业的不同效率和收益及发展潜力的差异。不可交易性。核心竞争力是电信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积累性学识,它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企业资源高度融合,它与企业拥有的有形资产不同,很难从企业主体中分离出来,它是一种隐形知识,可以被感知,但却无法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买卖。整合性。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对电信产业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机整合而形成的有机综合体,它是对电信企业整体而言的。电信企业通过对资源和能力的整合,使电信企业拥有的核心资源发挥其效用,在向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表现相对于对手的显着优越性。动态性。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管理模式及企业资源等高度相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核心竞争力必然发生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形成后,就面临再培养和提升问题,电信企业必须根据产业发展动态、资源变化及市场变化的情况,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持续的发展和培育,以维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影响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我国的电信企业经过近十余年来的高速增长,已经具备了相当大的规模,拥有了较强实力,但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依靠市场驱动和投资驱动,这两种发展的驱动力不可能长期保持下去。而且,目前中国运营商依靠在中国市场中的垄断地位获得较高的利润,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仍不够强劲。因此,只有从市场驱动型和投资驱动型转向以效益驱动型为主,才能增强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主要包括能力和知识两个层面。能力决定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知识是能力的内在因素,具有创造性和决定性。电信企业的能力因素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拓展能力。知识因素是指不受物质资源约束,而本身却能够物化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知识”或者“学识”,包括企业战略、体制、机制等,对知识因素的培养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和国外优秀的运营商相比,中国运营商在盈利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战略运筹、企业文化、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通过对产权和企业治理

结构、融资制度以及战略管理这三个最为关键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只有解决最根本最核心的管理体制问题,才能使中国的运营商获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想准确的找出影响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要从电信企业自身的企业特点出发。从企业内部价值链和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提出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价值链理论最早是由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看则无法认清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为此,他提出用价值链将一个企业分解为战略相关的许多活动。可以借鉴波特对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定义及分类,但不必照抄照搬他所提及的九类活动。根据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创新和战略管理对企业来说,更为重要,它们构成电信企业价值链的重要元素,因为它们并未涉及电信企业提供的电信服务,构成电信企业价值链中的辅助活动。根据电信业的特点,内部后勤和外部后勤以及生产经营并不属于企业的基本活动,取代它们的是研发、网络与系统建设、网络的运行与维护;而市场营销与销售、客户服务对电信运营企业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成为电信业的首要工作,它们构成电信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

从电信运营企业的企业运作中,再结合不同管理学者对企业竞争分析上,在此我提出影响电信运营的四大因素:基础管理、营销策略、技术创新、服务与创新、发展战略。

在21世纪的现在一个企业的发展必须以一定的企业管理为支撑。提供优质服务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同时,在实现顾客利益的基础上给电信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长期的主动权和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电信运营企业能够从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顾客需要。它为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更坚实的平台,在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之上,电信企业不断衍生出新产品、新业务,以较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电信企业不断创造出新的利润增长点。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独一无二的,为企业所特有,它是电信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个性化发展的产物,是电信企业独特的技术、技能、组织特征、独特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员工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很难被竞争对手掌握并复制。难以模仿的特征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也决定了企业的不同效率和收益及发展潜力的差异。核心竞争力是电信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积累性学识,它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企业资源高度融合,它与企业拥有的有形资产不同,很难从企业主体中分离出来,它是一种隐形知识,可以被感知,但却无法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买卖。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对电信产业

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机整合而形成的有机综合体,它是对电信企业整体而言的。电信企业通过对资源和能力的整合,使电信企业拥有的核心资源发挥其效用,在向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表现相对于对手的显着优越性。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管理模式及企业资源等高度相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核心竞争力必然发生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形成后,就面临再培养和提升问题,电信企业必须根据产业发展动态、资源变化及市场变化的情况,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持续的发展和培育,以维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要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这就需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发现企业的优势与劣势,使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做到有的放矢。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定战略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学者们也作了很多研究,从各个角度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电信企业特点,从企业内部价值链和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提出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价值链理论最早是由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看则无法认清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为此,他提出用价值链将一个企业分解为战略相关的许多活动。可以借鉴波特对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定义及分类,但不必照抄照搬他所提及的九类活动。根据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创新和战略管理对企业来说,更为重要,它们构成电信企业价值链的重要元素,因为它们并未涉及电信企业提供的电信服务,构成电信企业价值链中的辅助活动。根据电信业的特点,内部后勤和外部后勤以及生产经营并不属于企业的基本活动,取代它们的是研发、网络与系统建设、网络的运行与维护;而市场营销与销售、客户服务对电信运营企业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成为电信业的首要工作,它们构成电信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

3.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分析模型

简单介绍层次分析模型

层次分析的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迪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

3.1.1层次分析方法(AHP)的基本思想

层次分析方法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有关人员的判断,确定备选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顺序。整个过程体现了人们分解---判断—综合的思维特征。

3.1.2在运用AHP方法进行评价或决策时,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分析评价系统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2)对同一层次的各个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3)有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要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

4)计算各层要素对系统目的的合成权重,并对各个备选方案排序。

.建立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

根据前面建立的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模型共分为3层,目标层是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中间层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5种能力(基础管理能力、技术创新、战略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服务与创新能力),最底层,表示提出对电信运供应企业的核心竞争中影响力最大的2个关注行因素:企业文化、人才储备。

用字母A表示电信运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用B[1]、B[2]、B[3]、B[4]、B[5]分别表示基础管理能力、技术创新、战略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服务与创新能力。用C[1]、C[2]分别表示企业文化、人才储备。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下图

核心竞争力

管理能力 技术创新 战略管理能力 市场营销能力 服务与创新 企业文化 人才储备

某一评价体系A 有

Bi 个准则层,每一准则

层有不同指标。对每个准则层Bi,通过对其相应的指标两两比较,建立各阶层的判断矩阵A,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即: A ≌ (a ij )

式中,a ij 是要素i 与要素j 相比的重要性标度。标度定义见表下

根据上述判断标度,通过调查和查阅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运作情况,结合电信运营业的行业特点和要求,确定出下面的判断模型.

.确立各个因素的权重

基于调查得到的数据,结合专家意见,用基于权重确定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值。对于目标层,按照以上步骤,从比较矩阵得到的一致性判断阵各个指标的权重见,其中

,Xi(i=1,2,3,4,5)表示影响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5个能力。对于准则层,依次按照该程序,可以得到5个对应的一致性判断阵及各个三级指标的权重,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列出基础管理能力的一致性判断阵和其对应的权重.权重的确定是根据CCTIME 飞象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7-2009 By 网站上对中国三大运营企业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和研究提出的比较方案。比较数据的产生是依据《系统工程》书中对层次分析的一般确定。

图3-1电信企业竞争力分析图

注:明显重要5分,稍重要3分,一样重要1分(上述数据只用作比较,不飞象网版权所有

运用

首先,建立各个因素之间的判断矩阵及对重要度计算和一致性检验的过程和结果。

其次,计算一致性指标. .=(λmax---n)/(n—1)

λmax=1/n∑(∑aijWj/Wi)

通过比较.与λmax来确定层次分析法的运用是否合适.

出人才上的储备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4.对模型反应的结果进行分析

人才是企业决胜市场的关键。

目前,国内电信运营企业都在大力推进转型,拓展信息化服务新领域。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快速推进,我国信息化应用市场逐渐浮出水面,涉及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为企业转型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信息化应用并不等于电信业务,要将信息化应用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电信业务,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熟悉信息化市场运营规律的人才队伍。这一点许多电信运营企业领导深有体会。那么,面对新的转型战略定位,运营商如何打造战略人才队伍。是培训,还是引进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激励机制近几年来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围绕转型需求构建人才体系,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人才是电信运营企业竞争核心的具体分析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电信企业转型步伐的加快,在人才管理、人才储备、人才布局等方面已不适应当前通信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复合型人才偏少。复合型人严重短缺。

二是人才流失严重。从地域上看,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人才流失已成为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不稳定因素。

三是忽略人才价值转化。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把拥有多少博士、硕士、学士作为衡量人力资源的主要标准,却很少对拥有人才之后能带来什么效益、如何充分挖掘人才的价值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留住人才就能创造价值吗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企业内有很多人才并没有完全创造价值,其创造力和潜力只是被有限的部门、有限的专业所独有,没有得到最大化的释放,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人才的浪费。

四是缺乏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改革创新缺乏深度。通信运营商在发展的绝大多数时间内,都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要目标的,这使得各级企业的部分领导人和决策层缺乏战略规划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在工作中,往往重视当前战术和策略,而忽视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大多数人湮没在日常经营性事务中,不能跳出棋盘统观大局,没有前瞻性研究长远规划的队伍和机制。

五是企业人力资源整体冗员、局部缺员,组织架构不灵活。我们目前使用的仍然是政企合一时沿袭下来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与快速发展的、面向竞争的电信市场不适应。现有部分员工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素质技能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高管理、高经营、高技术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

5.根据模型反应的结果提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通过模型反映出的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提升电信运供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就是提升电信企业的人才储备能力。

人才储备对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电信行业又事一个技术密集性行业,所以人才对于电信运营企业的竞争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电信运营企业里人力资源已逐渐超过物质资源、金融资源而成为电信企业的核心资源,人才战略对于电信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成为业界共识。二十一世纪的经济竞争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推动企业高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人才力。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更是电信运营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拥有一流人才,是建设强大电信企业的基础。电信企业选拔人才的具体措施

电信运营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人力资本,而非其他,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和认识,企业高层应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到了战略的高度。所谓战略性人才储备,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通过有预见性的人才招聘、培训和岗位培养锻炼、严格考核和评估,择优任用安置,使得人才数量和结构能够满足组织扩张的要求。中国电信运营企业若想快速发展壮大,就必须进行自身的战略性人才储备,制定出符合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实情的人才储备管理政策和制度。对于电信企业选拔人才的方式有以下几种措施:

一是选拔人才“四不唯”。“四不唯”就是不唯学历、资历、年龄、职称。过去,我们在竞聘、招聘各类人才中,面对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的参选人员都要有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硬件条件的限制,一部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有突出工作业绩的人被挡在了门外。针对这一情况,在选拔专业人才时,我们打破了硬件条件的制约,而是以工作业绩、企业忠诚度、专业水平、专业成果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浅谈中国电信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doc

浅谈中国电信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对于电信企业而言,它的任何营销策略均不能在真空当中进行,都必须建立在当前的市场营销环境上,因此,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必须要符合外部环境的实际要求。正如菲利普科特勒(美国著名的市场营销专家)所言:企业营销管理职能外部的力量及其相关因素构成了企业所面临的营销环境,而这些构成力量和相关因素能够直接影响营销管理者成功保持并发展与它的目标市场顾客交换的能力。任何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均会能够直接营销电信企业的营销活动,并为其带来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可能是机遇,更有可能是危险。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电信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需要受制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因此,电信企业如果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来制定并及时调整相关营销策略以适应处于动态变化中的营销环境,则不仅能够抓住由于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更加有可能将原本的风险转变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 电信企业的营销过程 市场营销的主要包括如下步骤:分析市场机会筛选目标市场设计市场营销组合执行、控制、管理市场营销计划。 第一,分析市场机会。电信企业必须能够发现某种市场机会,并对其进行评价。具体而言;电信企业必须要明确,客户是谁?客户需要什么服务产品?他们在什么地方?他们愿意花多少钱?本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需要何种分销渠道,等等。利用市场调查的方式分析这些问题,研究市场营销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状况。 第二,筛选目标市场。从现代市场营销发展史考察,企业起初实行大量市场营销,后来随着市场形势变化转为实行目标市场营销,即企业识别各个不同的购买者群,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作

为目标市场,运用适当的市场营销组合,集中力量为目标市场服务,满足市场需要。 所以,电信企业必须准确把握市场营销环境的现状尤其是未来的变化趋势,抓住机遇、避开危险,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电信市场营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年中国电信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2019年中国电信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1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电信市场逐步开放,电信企业已经告别了垄 断经营、高额利润的时代,中国电信企业不仅要和国际电信企业竞争而且要和中国的电信企业进行竞争。目前,移动、电信、网通、联通、铁通等5家电信运营商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电信市场的开放程度越高,电信企业的竞争越激烈,而此时市场细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的主要方式,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客户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实行不同的营销策略。在激烈的竞争中,根据电信企业市场的特征,提出了全员营销、组合营销、体验式营销、拓宽范围及实行差别化经营的策略。 2电信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和客户细分 作为一个电信企业首先要确定电信企业产品的目标市场,而在激 烈的竞争中就必须进行市场细分和客户细分,并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 2.1进行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 电信服务发热对象是有信息需求的广大用户。随着电信服务渗透 率的不断提高电信运营商服务的对象不断扩大,争夺电信用户的竞争

也越来越激烈。但是,不是所有的用户对电信的需求是相同的,因此一个电信运营商不可能为所有的用户提供相同的服务。为了有效地进行竞争,电信运营商需要确定最能为之服务并能取得可观利润的四场细分,开展卓有成效的营销活动,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根据中国电信市场的情况,电信市场细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以根据实施的难易程度,按地域、用户属性、用户使用电信的消费额、用户身份、用户使用的电信业务种类、用户的电信消费行为等,进行从易到难的市场细分工作。也可以按照地域,把电信用户细分为大中城市用户、中小城镇用户和镇乡用户;可以按照电信消费额度把电信用户细分为高端用户、中等用户和低端用户;也可以根据用户特征把电信市场细分为集团用户、商业用户、公众用户3个细分市场。 市场细分的关键目标是确定并描述具有相同性质的用户群体和他们的电信消费需求特征。市场细分可以揭示在一个大的、随即需求变动的市场中包含许多小的、可预见的和可对付的市场机会。只有在对市场竞争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对电信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才能针对不同的电信业务定位相应的目标市场。在此基础上,电信运营商应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投入与之相对应的资源,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的目标。 2.2进行客户细分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和竞 争战略分析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5、1公司战略 5、1、1公司简介 ?名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成立:1988年中国·深圳 ?主营业务:面向固定网络、无线网络、数通网络、光网络的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5、1、2华为公司愿景与使命 愿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使命: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5、1、3企业的总体战略选择:发展型战略 由于华为是比较年轻崛起的企业,它通过发展扩大自身的存在价值,使这种价值成为企业职工的荣誉,又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华为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需求,逐步建立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业务领域的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管、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ARPU)、提升带宽竞争力(Bandwidth) 和降低总拥有成本(Cost),实现商业成功。 5、1、3、1密集型发展战略 1、市场渗透战略 经过多年积累,华为在有线、无线宽带接入、数据通信和光传输等核心领域建立了综合优势,是全IP融合时代运营商的最佳伙伴;并致力于向全球电信运营商提供开放的应用环境、智慧的运营平台和快速服务,以帮助运营商增加运营收入、提高运营效率;通过敏捷开发,快速满足客户需求。通过帮助运营商建立云计算平台,有效提高其在IDC 等IT平台方面的投资效率。

全球服务:协同、快速、专业 在全球服务方面,华为持续优化服务解决方案并提升运作效率,帮助客户进一步提高总拥有价值(TVO)。 终端:伙伴、定制、价值 他们聚焦运营商转售市场,帮助客户满足用户对多样化终端的需求,通过提供种类丰富的网络终端,为消费者带来丰富便捷的通信体验。 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合作共赢。 2、市场开发战略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他们坚持开放合作。以客户需求驱动产品研发流程,围绕提升客户价值进行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及业务管理的持续创新。 其投入51,000多名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46%)进行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并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20个研究所,还与领先运营商成立20多个联合创新中心,把领先技术转化为客户的竞争优势和商业成功,创造更广阔的市场。 3、产品开发战略 未来华为将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领域,以及新进入的企业业务领域继续展开合作,扩大联盟范围,以形成健康、和谐和共赢的生态环境。 主营业务:面向固定网络、无线网络、数通网络、光网络的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电信网络:全IP融合网络、业务支持、敏捷、云计算 5、1、3、2一体化发展战略 1、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企业品牌运营战略策划方案

企业品牌运营战略策划方案(草案) 一、前言 上海立马电动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立马)在同类企业中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销售额是名列前茅的,与之对应的上海立马企业品牌塑造也需要提升一个新的高度。要加大和扩充市场建设和品牌塑造的经验和方法,努力的对品牌深层次的内涵与气质的挖掘,使得上海力马品牌持有品牌特征与个性,在消费者和经销商中留下好感,达到上海立马品牌的最大知名度。 理论方面,品牌的特征就是品牌的特点、气质和内涵,是品牌的深层次表现,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变成未来的“明星”,就要让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富有特征,具有差异性。这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上海立马属于正在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其产品属于日常必须用品范畴,所以在品牌推广方面应该着重考虑企业的产 品与企业文化的关联性。 在上海立马企业品牌策划案中,本项目所实施的品牌策划,将帮助立马实施品牌经营战略,从而走向国内名牌之路。在品牌塑造中着重考虑以下因素或者说遵循如下理念: 1、清晰的认知品牌特征的目标和结果。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品牌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什么,就是企业希望自己的品牌给消费者一种什么感觉,然后去引导消费者逐渐认知和认同自己,要注意品牌特征不是企业告知的,而是消费者感知的,因此要特别关注消费者的感受。 2、清楚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的关系。上海立马的品牌推广应该是企业给大众的感知结果,是企业的 内涵和企业的行为体现,比如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标识、企业口号等。 3、顾及上海力马的品牌特征鲜明,差异性,品牌特征的塑造不能脱离产品概念。充分提升企业形象 和上海立马品牌内涵。 4、名牌是一种象征,是高质量的寓意。 5、在操作手段方面,考虑到经销商、业务员及企业内部的认知程度及接受方式、接受速度,以及不影响企业日常运营的前提,以企业内部出台整体策略方案,一方面进行推广,一方面自身提高认识,逐步改变思维模式和战略理念的方式进行操作。具体实施方式,首要前提是必须对现有的VIS系统进行整合和修改,在尽量不影响原有VI系统的模式下操作,对VIS进行完善。 二、公司现有品牌运营模式分析: 1、公司目前现有的VIS系统,是几年前制作的一套简易系统,与公司的产品结合不够完善,在色彩、字体设计等美学基础上,也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略显陈旧,色彩、字体的缺陷,在设计DM、样本画册、招贴海报、专卖店、展厅时尤其明显,与现代、时尚的风格格格不入,极大的限制了企业品牌运 营的实际操作。 2、企业VI的运用不够完善,执行力不够。一套VI系统,最简单的效果要求是统一,以得到让企业形象予别人以直观的视觉印象;从更深一层的理念上讲,应具有企业战略规划、企业内涵的赋予的目的。 从这2点上看,目前本公司的VI系统均没有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 3、目前国内电动车市场生产厂家众多,大大小小的品牌均在抢占空白市场或挤占已有市场,在目前的情势下,我公司的产品在质量、细节、销售上有多年的开发经验,急待扩大市场份额、做强做大自有品牌,却限于固有模式的难以突破,限制了企业品牌的推广和更新,因此,有必要在原有的品牌运营模式上,进行整改和重新优化组合,建立完整、规范的品牌运营方式和运营流程。

企业品牌战略策划方案

公司现有品牌运营模式分析 1、公司目前现有的VIS系统,是几年前制作的一套简易系统,与公司的产品结合不够完善,在色彩、字体设计等美学基础上,也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略显陈旧,色彩、字体的缺陷,在设计DM、样本画册、招贴海报、专卖店、展厅时尤其明显,与现代、时尚的风格格格不入,极大的限制了企业品牌运营的实际操作。 2、企业VI的运用不够完善,执行力不够。一套VI系统,最简单的效果要求是统一,以得到让企业形象予别人以直观的视觉印象;从更深一层的理念上讲,应具有企业战略规划、企业内涵的赋予的目的。从这2点上看,目前本公司的VI系统均没有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 3、目前国内电动车市场生产厂家众多,大大小小的品牌均在抢占空白市场或挤占已有市场,在目前的情势下,我公司的产品在质量、细节、销售上有多年的开发经验,急待扩大市场份额、做强做大自有品牌,却限于固有模式的难以突破,限制了企业品牌的推广和更新,因此,有必要在原有的品牌运营模式上,进行整改和重新优化组合,建立完整、规范的品牌运营方式和运营流程。 4、公司整体设计风格的陈旧。这里所说的设计,指的是公司所有现有广告品、专卖店的设计。公司的广宣品设计,没有一定的规范,今天设计一个,明天设计一个,缺少完整的概念性的导向(与VI系统的不完善有一定的关系),对公司的整体形象有极大的损害,而且人力、物力、财力没有得到更好的运用,因此急需整合。

公司的专卖店设计,缺少概念的规划,只是在标志上进行了简单的统一,对经销商缺乏必要的指导,因此,在消费者眼中,自然谈不上深刻的印象。公司整体形象,也更没有能够通过专卖店这样的一个很好的载体进行完美的推广。 策略 “上海立马”的品牌定位 上海立马作为国内电动车制造业的佼佼者,又具有多年生产和营销的经验,产品质量在业内深受好评论,有出色的产品质量作为后盾,有庞大的且日益发展的经销商群体,占有一定份额的固定市场,在如今国内诸多竞争品牌纷纷披上战袍攻打市场之际,上海立马没有理由不去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占领更多的空白市场份额,立马强势品牌的推出不仅是利润的最大化,而且会使原有立马品牌形象得以极大的提升。 国内众多品牌目前是以“质量+文化”为核心理念的品牌策略,电动车行业包括上海立马在内,也应该以此为基本的品牌定位目标。在质量方面,毋用多说;关键是文化这一块。一个好品牌理念如果没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做支撑,相信这种理念也是空洞的。 理念定位 经营理念——全方位的为客户服务,全体员工最大限度的创造利润最大化,实现卓越的经济效益,以顾客和市场为导向,精益求精,开拓进取、无往直前。

案例一:中国电信的SWOT分析

案例一:中国电信的SWOT分析 在已经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电信的新闻热点、焦点不断。电信资费的调整、中国电信南北大分拆以及中国电信将面临入世挑战等让人们瞩目。在新的一年里,中国电信又将上演一场“与狼共舞”的惊险剧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中国电信进行SWOT分析,也许能让大家对中国电信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客观的认识。 中国电信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电信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形成了规模效益。尽管此间经历了邮电分营、政企分开、移动寻呼剥离、分拆重组等一系列的改革,但在中国的电信业市场上,中国电信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客户资源、网络基础设施、人才储备、服务质量等方面: 1、中国电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后,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等运营商展开激烈竞争。中国电信南北分拆后,在保留原有大部分固定电话网和数据通信业务的同时,继承了绝大部分的客户资源、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在市场上占领了绝对的优势。1.79亿的固定电话用户,1500多万的数据通信用户,为中国电信发展业务,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中国电信基础网络设施比较完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电信己建成了覆盖全国,以光缆为主、卫星和微波为辅的高速率、大容量、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先进的基础传输网、接入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和智能网等。同时DWDM传输网,宽带接入网相继建设数据通信网络和智能网不断扩容。中国电信的网络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同时具备了向相关专业延伸的基础和实力。 3、中国电信在发展过程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了解本地市场、熟悉通信设备的电信管理和技术的能力较高、结构合理的管理和专业人才。同时中国电信还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拥有长期积累的网络管理经验、良好的运营技能和较为完善的服务系统。 4、中国电信日趋完善的服务质量。中国电信成立了集团客户服务中心,为跨省市的集团客户解决进网需求;中国电信还建立了一点受理、一站购齐的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紧接着中国电信推出了首问负责制,解决了企业在向用户提供服务过程中的相互扯皮、相互推委的问题;另外,中国电信还设立了服务热线(10000)、投诉热线(180)等,建立了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服务,提供互动式服务。 虽然中国电信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我们应该辨正地看待这些优势。辩证法告诉我们,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优势很可能就转变成劣势。中国电信虽然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完善的网络设施以及大量的储备人才,但缺乏现代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战略观念、创新观念、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人文环境建设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市场制度环境。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信拥有资源优势,但却缺乏资源运作优势。一旦不慎,优势很可能就转变成劣势。目前,中国电信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战略管理与发展的矛盾。一方面是企业决策层只重视当前战术和策略,忽视长远战略,湮没在日常经营性事物中,不能统观大局;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企业运作战略策划人才。这个问题是当前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核心问题。 2、企业内部创新与发展的矛盾。面向计划经济的职能化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组织模式已经呈现出与快速发展的不适应,并逐步成为制约电信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主要因素。ERP、管理和组织模式的改革创新以及企业特色人文环境的建设是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应考虑的焦点问题。 3、中国电信现有的基础设施不能为用户提供特色服务。中国电信虽然拥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但这大都不是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建设的,而是为了满足普遍服务的需要。 4、拆分让中国电信由主体电信企业降级到一个区域性的电信企业。新中国电信的主要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作者:王新博李林骏罗忠平 导师:顾雷雷 系别年级:信息学院电子商务16班 学科专业:电子商务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23日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目录 一、公司简介 (4) 二、企业使命 (4) 三、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5) (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L (5) 1、政治环境 (5) 2、经济环境 (5) 3、社会文化环境 (6) 4、科技环境 (6) 5、环保因素 (6) 6、法律环境 (6) (二)微观环境分析 (6) 1、产业的寿命周期 (6) 2、行业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7) 四、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8) (一)企业资源分析 (8) 1、人力资源分析 (8) 2、物力资源分析 (9) 3、财力资源分析 (10) 4、技术资源分析 (11) 5、信息资源分析 (13) 五、综合分析——SWOT分析 (13) 1、S—优势 (13) 2、W—劣势 (14) 3、O-机会 (14) 4、T-威胁 (14) 六、公司战略建议 (15) 1、公司层战略——多业务优势战略 (15) 2、业务层战略——差别化战略 (15) 3、产品战略——开发新产品战略 (15) 4、人力资源战略——研发销售股权战略 (16) 七、参考文献 (16)

摘要 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为华为公司制定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华为目前处于企业的成熟阶段,拥有一般大企业具有的资金、渠道、市场、技术等优势,而且在华为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目前公司发展处于乐观状态,企业可采取乐观战略。 首先,采取多业务优势战略。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第二,采取差别化战略。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同时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最后,人才方面,继续沿用公司现有的管理战略和引入战略,同时不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华为优势环境乐观战略

企业品牌与品牌战略

品牌与品牌战略 1、品牌的含义及作用品牌是生产者,经营者为了标识其产品,以区别于竞争对手,辨认消费者认识而采用的显着的标记。品牌可以是一个名称,一个术语,一种记号,一种象征或设计,也可以是上述若干因素的组合。换言之品牌是用以辨别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文字,图形或文字,图形的有机组合等。 现在,品牌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标记了。按照营销学权威P ?道尔的说法,品牌是"一个名称、标志、图形或它们的组合,用以区分不同企业的产品。"P?费尔德维克关于品牌的解释是:" 品牌是由一种保证性徽章创造的无形资产。" 费尔德维克是着名的广告代理商BMP公司的执行董事。在过去的大约20年里,该公司开创性地使用较完善的研究技术来了解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 应注意的是,费尔德维克所说的"品牌"已不再等同于"标记" ,而是成为一个含义更广、更抽象的概念。它是由一?quot; 徽章"或标记创造的"无形资产" 换句话说,商标不是品牌的全部,而仅仅是品牌的一种标志或记号。 这一区分很重要,把品牌不再作为一个名称、标识或图形来考虑,而是作为一组"无形资产"来考虑,是一种更完善更有力度的思维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品牌,是20世纪90年代营销发展史上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进步之一。它是用来解释成功品牌与不成功品牌之间区别的一把钥匙。 企业品牌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产品参与市场竞争首先是品牌具有识别商品的功能,为广告宣传等促销活动提供了基础,对消费者购买商品起着导向作用。其次,有法律保护的商标专用权,将有力遏制不法竞争者对本企业产品市场的侵蚀。第三,商誉好的商标,有利于新产品进入市场。第四,名牌商品对顾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 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品牌是商品质量内涵和市场价值的评估系数和识别徽记,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无形资本。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精心维护品牌的商誉。对产品质量不敢掉以轻心,害怕砸自己的牌子。创名牌的过程必然是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和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过程。 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品牌是销售过程中,产品品质和来源的保证,有助于消费者购买自己偏好的品牌,以得到最大的满足。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有助于消费者的损失得到补偿。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作者:王新博李林骏罗忠平 导师:顾雷雷 系别年级:信息学院电子商务16班 学科专业:电子商务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23日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目录

摘要 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为华为公司制定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华为目前处于企业的成熟阶段,拥有一般大企业具有的资金、渠道、市场、技术等优势,而且在华为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目前公司发展处于乐观状态,企业可采取乐观战略。 首先,采取多业务优势战略。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第二,采取差别化战略。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同时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最后,人才方面,继续沿用公司现有的管理战略和引入战略,同时不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华为优势环境乐观战略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它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二、企业使命1 为客户创造价值。华为和运营商一起,在全球建设了1,500多张网络,帮助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实现联接。华为和企业客户一起,以开放的云计算和敏捷的企业网络,助力平安城市、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实现高效运营和敏捷创新。华为智能终端和智能手机,正在帮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数字工作、生活和娱乐体验。 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华为主张开放、合作、共赢,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及友商合作创新、扩大产业价值,形成健康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华为加入300多个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和开源社区,累计提案万篇。华为的面向云计算、 NFV/SDN、5G等新兴热点领域,与产业伙伴分工协作,推动行业持续良性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华为为所在国家不仅带来直接的纳税、就业促进、产业链带动效应,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的ICT解决方案打造数字化引 1引自华为2014年年度报表

企业品牌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企业品牌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加多宝狂砸几十亿换头换身,是怎么做到的? 一家企业花费百亿、辛苦耕耘10多年的品牌和包装被别人夺走,这家企业是否还能活下去?这在一般人眼中只能是天方夜谭,然而这 一天大的难题却被加多宝实现了。不仅活下来,加多宝还在短时间 内重新夺回了凉茶行业销量冠军的头衔。 第一个节点:从药到饮料 原来加多宝是一个药,和可口可乐出身是一样的,都是药房里的,在2002年加多宝把它变成了一个饮料,预防上火的饮料,这是加多 宝战略第一个重点。 作为一个药北方人是很难接受的,但是作为预防上火的饮料,顾客头脑里面对于上火,几千年都有这个传统,都知道有很多场合上火,作为预防上火的饮料大家接受度就高。 这是一个关键的节点:走出了药房,加多宝把整个凉茶品类从药饮带向饮料。 当时加多宝有红茶、绿茶和其他业务,甚至还可以做可乐,当时可乐很红,做可乐是可以赚钱,有现成的网络很容易就可以做。但 是加多宝没有去做可乐、红茶、绿茶、乌龙茶和其他业务,选择了 做凉茶。 凉茶当时是很小的,而且你去做市场调研的话,所有市场调研公司走一圈下来会告诉你,对不起,凉茶市场等于零,没人要喝凉茶。 我们当时去调研过,问你喝不喝凉茶,人家说我们北方人不喝隔夜茶,他们把凉茶等同于隔夜茶,真让他试饮,一喝眉头就皱起来:那么苦的东西这怎么咽得下去?感觉是不是有毒,逢药就有三分毒, 大家觉得跟喝药一样。

要做这一步就很了不起。现在我们国家供给侧改革,大多数供给都是无效供给。真正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追随需求转向创造需求。 找到一个市场上我能做第一的领域,然后代表这个品类,我去把这 个定位做大。 2002年加多宝做过一次供给侧改革,就把这些业务全部放弃掉,把整个公司资源全部集中在凉茶,而且在凉茶里面只集中在一个红 罐凉茶,这一步相当了不起。 当然还对它进行了重新定位,这个重新定位就是把它从一个地方药饮变成了一个主流饮料,这样使得凉茶就从传统凉茶铺走向无处 不在、无所不在、非常方便现代人饮用、预防上火的饮料或者怕上 火的饮料,这第一步很了不起,值得很多企业学习。 第二个节点:千里跃进大北京 加多宝在2006、2007年左右,集中相当多的资源,把北京市场 给做起来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 作为一个南方人喝的饮料,从药房走向了饮料,但是毕竟还是南方人在喝。2006年底在北京做市场调研的时候,我们跑了很久。发 现在北京卖出去的凉茶,消费者全是在北京工作的南方人,尤其那 些广东村、福建村卖得很好,北京人、北方人说这个还是难以接受,感觉是南方人喝的东西。 我们专业上又有一个问题,大家把当时凉茶定位为是南方人喝的饮料,北方人不喝。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把北方高势能市场做火做透。北京是全国势能最高的市场,尤其对于北方市场,北京的影响非常重大。任何 一个品牌要成功的话,如果能够把一些有很高势能的市场拿下来, 这个品牌后劲就相当可观。 2008年北京奥运,全世界的焦点都在北京,2006年、2007年、2008年,集中公司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资源放在北京,人力、物力、

企业品牌战略

企业品牌战略 企业品牌战略——知者不惑 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深化的今天,品牌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品牌战略已成为众多知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但目前,我国为数不少的企业领导层在对品牌的认识上普遍存在着一个误区。许多企业领导者一说起品牌,往往把品牌仅仅看成是商品的一种标识,认为创立品牌就是多注册几个商标,多开发几个产品,而没有看到品牌深层意义上的含义。 一、品牌及品牌战略的含义 通常意义上说,品牌就是商品的标志,是一种产品外显形态与内在质量相统一的名称、标记或符号,籍以区分不同企业或竞争对手。因此,品牌就是注册商标。但是,从品牌的本质意义上说,决不仅仅是—个商标,它也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一种商品或服务要想成为品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获得国家政府部门或权威机构的认可;第二,必须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品牌战略,顾名思义,是企业以品牌的营造、使用和维护为核心,在分析研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制定的企业总体行动计划。从实际操作来看,品牌战略就是选择、包装、培育、宣传和保护某一品牌,使之逐步享有盛誉,并充分发挥名牌效应来促进品牌和企业本身发展壮大。 二、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目的 第一,创造极高的知名度。高知名度是企业产品和服务得以顺畅销售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 第二,创造较高的信誉度。高信誉度是企业经营者和全体员工多年乃至几代人艰苦奋斗、精心经营所形成的本企业及产品在市场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印象。对消费者而言,较高的信誉度意味着质量、高技术含量和良好的服务水平;对合作企业和提供资金的银行而言,较高的信誉度意味着可靠和值得信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讲究信誉,企业才能得到市场主体的认同,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第三,创造较大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可以从市场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两个方面考虑。企业通过品牌战略的实施,能够在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信誉度的同时,增加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份额,这是企业取得良好效益的保证。 第四,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成功的品牌战略可以使产品有较大的销售市场,而且能够在市场上以比同类产品更高的价格出售。因此,名牌产品和良好的服务能够实现巨大的销售额和高额的利润,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 由此可以看出,品牌战略的直接目的就是扩大企业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的影响,借以增加市场份额,取得巨大经济利益。从长远来看,品牌战略则是要实现品牌和企业的壮大和持续发展。 三、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本土品牌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就可发现,不少知名品牌“各领风骚两三年”后就烟消云散,不见踪影,还有不少投入大收益小的低效品牌,至今仍在苦苦支撑。 (一)品牌定位不科学 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状态,除少数企业品牌定位比较清晰外,其他大多数品牌还处于发展阶段,定位不是非常清晰。品牌特色的普遍模糊化,使其差异化优势难以突出。(二)重销量轻质量现象严重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古今中外,能够独领风骚的著名品牌无一不是高品质的象征。然而,在国内很多中小企业的营销计划中,常常一味强调销售量的提升,把产品销量作为企业追求的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通信行业差异化战略分析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通信行业差异化战略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电信业将面对全球通信企业的挑战。中国的产业信息化也从根本上推动了通信行业的发展。电信业重组后最直接结果就是新三家运营企业都可以全业务运营,三家运营商如何根据自己的不同背景,根据自己已有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开展基于全业务的差异化服务?固网与移动的有效融合已成为电信产业发展必然趋势,这一产业趋势导致的根本性转变就是要求运营商从战略到业务的转型。 当中国电信获得移动业务后,借助多重业务捆绑以及原有固网业务移动化的发展契机,提高其整体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成为核心;也就是说,中国电信需要在固网与移动网络融合而衍生的数据业务上下功夫。中国移动在获得全业务牌照后,将需要改变基础业务较为单一的局面,完成从“移动信息专家”到“综合信息专家”的转变。而中国联通则更加复杂,不仅面临业务层面的融合,还面临组织结构的融合,未来联通需要通过业务创新、品牌整合等锻造核心能力,并通过组织调整等加强内部管理,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国内三大通信行业的差异化战略已经从以前的电信主导宽带和固话,移动主导移动电话,联通主导基础网络,逐渐变为现在的多方位业务全面发展。电信开始推出3G手机移动电话,联通也推3G 以及融合以前的网通的宽带业务,移动则收购了铁通,也大摇大摆做起了宽带业务,并且收费也是相当便宜。 大体上,通信行业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其差异: 一、品牌形象。 品牌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而驱动这种资产的关键因素是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总体感知和看法。进而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品牌购买和消费行为。我国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指出:“市场竞争是产品竞争,产品竞争是质量竞争,而质量竞争往往是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的。因此,品牌就是企业的信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能力的综合表现,名牌不仅有巨大的市场开拓力,还有强大的人心征服力,一旦消费者的心被征服,名牌就可以长久的占领市场。” 中国移动的这点就做得很到位,在移动这个大品牌下面又分了很多个小品牌,比如说动感地带,神州行,全球通,等等。而其中每一个品牌所针对的消费群体也有所不同。动感地带的客户群主要是学生群体以及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套餐花样百出,资费实惠;神州行针对的是大部分的老百姓,方便简单易行,计费简单可靠,每月消费不多;而全球通则是提供给高端客户,满足客户的一些比较高端的需求,比如出国或者经常出差之类的,通常情况下每月的话费都比较多。像动感地带找周杰伦代言,神州行葛优代言,对产品的形象定位就比较准确,给消费者留下一个很深的固有印象,品牌也就比较成功了。还有联通旗下的品牌新势力啊,电信的天翼等等。 二、价格差异。 随着国内电信业竞争形式的变化,行业利润和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如何保持好的企业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 201305271214 会计二班魏肖一、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主要从事研究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工作,专业从事光网络的电信运营商,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在过去的20年中,华为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和ICT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华为根据客户的需求,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赢得了广大客户的尊重和信任。华为从一个在中国深圳特区只有21000元民营企业的基础上,最终成为为世界500强企业。到2014年,年销售额达到近288.2十亿人民币。今天,华为的电信网络设备,IT设备及解决方案和智能终端已应用于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 二、华为公司swot分析 A.内部环境分析 (一)优势 1.技术。华为已经建立了16个研究机构。在美国,德国,日本,中

国等地都有研究所,大约有7万名开发人员从事产品研发工作,大约占公司总人数的百分四十五。华为的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投入的百分之十,并坚持在预研,新技术,不断研究和跟踪新领域的研发投入中投入百分之十的研发经费。2013年,华为的研发费用为人民币30672万元,占收入的12.8%。华为的研发支出在最近几年超过151000万元。 2.质量。华为的产品性价比高,交货快。华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体系,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项目实施,赢得快速,高质量,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华为还创造了完整的供应商认证流程。 3.价格。华为产品更具价格优势,国内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比国外厂商更具竞争力。 4.企业文化。华为的核心价值观:自我批判,开放的精神,成就客户,艰苦奋斗,真诚守信,团队合作。团队之间的合作非常有效地减少了摩擦,因此要大力提高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促进华为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发展。 5.客户关系。如加强本地化。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的价值,与客户进行深度的交流和沟通。华为在各大城市建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加强城市的营销服务网络的建设,以前的销售经理转变为客户代表,维护客户的利益,监督华为公司的客户服务水准。客户的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企业品牌营销策略.

企业品牌营销策略 [摘要]产品竞争一般会经历“产量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和品牌竞争”等几个发展阶段。品牌竞争是产品竞争发展到较高阶段的表现形式,也是“同类产品趋于饱和、产品质量大都符合市场需求、低价优势不复存在”情况下的企业求生存和谋发展的必然手段。我国企业应尽快树立正确的品牌理念,通过实施品牌营销策略,使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站稳国内,继而走向全球。[关键词]企业品牌;品牌营销;营销策略一、企业品牌与品牌营销品牌是指“意在识别一个或一群卖主的商品或服务,并将其与竞争对手的商品或服务区分开来的名称、术语、标识、象征、设计或其总和”。当一家企业、一种产品或一项服务拥有自己的名称、术语、标识、象征、设计或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时,它就拥有了品牌。可见,品牌是一个被人们广为关注的名词。从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论》出炉开始,世界各地营销人对企业品牌的追捧就从没有停止过。对于企业品牌,从不同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理解。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企业品牌是消费者对该企业商品的使用印象及自身经验的心理界定,是每个消费者头脑中对商品的一种期待与想象。从品牌构成的角度看,企业品牌是建立在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基础之上的一种产品招牌,其中,有形产品主要是指产品的可靠质量、新颖包装、独特设计以及富有象征吸引力的名称等;无形服务是指在销售过程或售后的服务。从商品生产者的角度看,企业品牌是该企业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品牌不是企业自己的鼓吹,而是消费者的评价。特别是优秀品牌,它是消费者头脑中对商品的一种美好的期待与想象,是人们闭上眼睛在第一时间就想得到的一种无形的巨大资产。然而,人们对某种品牌美好的期待和想象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由产品给消费者所留下的一种长期印象,以及消费者使用产品时所累计的产品信用度。优秀品牌是已经得到了广大消费者较高程度认同的品牌。消费者的认同过程,企业可以主动参与进来,这就是企业的品牌营销。品牌营销(branding)是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创造品牌价值,最终形成品牌效益的营销策划过程。在产品营销过程,通过运用各种营销策略,使目标客户形成对企业产品和品牌的认同,从而把企业的品牌深刻地映入到消费者的心中的过程,就是品牌营销的过程。品牌营销战略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它包含五个基本要素:质量第一、诚信至上、定位准确、个性鲜明和巧妙传播。品牌营销的前提是产品和价格,目的是促进产品的销售。只要能够在消费者的心中打上我们品牌的深深“烙印”,消费者就会依此烙印对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做出明确的分辨,并产生选择的偏好。在品牌营销过程中,企业要努力使顾客对自己的产品更加满意,让顾客体验到“顾客就是上帝”的幸福感,让顾客始终觉得,选择购买这种产品的决策是对的,买得开心,用得放心。二、企业品牌营销的意义在产品竞争的五个发展阶段中,品牌竞争是最高阶段的竞争表现形式。“产量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等是品牌竞争的前期过程和基础。当前,国际国内市场中同质产品已趋于饱和,产品质量也大都能满足市场需求,低价优势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竞争已经跨越了一般的产品竞争阶段,进入了竞争的最高阶段——品牌竞争时代。品牌营销已经成为当今企业求生存和谋发展的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品牌不仅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标识,而且是反映企业综合实力和

企业品牌战略管理

企业品牌战略管理 ----品牌5大病症及8大突破 主讲专家:中国第一品牌教练------王汉武先生 开课时间:2010年11月18-19日 开课地点:上海市 报名电话: 学习投资:5800元/人(含中餐,资料,合影,发票,茶点等) 培训方式:案例分享、实务分析、互动讨论、培训游戏等 企业高层、营销或品牌副总、品牌总监、市场总监、企划总监、广告部经理及市场部、销售部、促销部、广告部人士及需要灌输品牌意识和培养品牌行为的经销商等渠道成员。 为什么可口可乐品牌营销缔造经典席卷全球? 为什么美国百威公司品牌管理与推广世界闻名? 为什么美国通用汽车销量在中国由1.9万辆冲到40万辆的NO.1宝座? 为什么法国达能营销推广组合在中国市场攻城掠地?... .. 中国品牌管理研究中心主席王汉武先生---一位历任乐百氏市场策划、可口可 乐销售经理、美国百威促销经理和直销经理、法国达能中国培训经理和高级品 牌经理的顶尖实战派营销管理和培训专家---与您全情经验分享:精准制导的品 牌战略及引爆策略 专业源于实战王牌培训精英 ☆为什么那么多的明星企业半路夭折? ☆为什么那么多的名牌产品昙花一现? ☆为什么那么多的市场推广费用浪费了一半,却又不知浪费在哪里? ☆为什么那么多的产品变成“促销产品”,吊死于促销,一离促销,江河日下? ☆为什么全年时间过半,而销量遥遥滞后? 营销,作为企业几乎唯一的造血功能,市场推广是造血的脉搏。 在加入WTO后的中国,我们依然看到: ☆很多企业未能审时度势,只是做着单薄无力的促销;

☆很多企业漠视环境的变化,盲人摸象,隔山打牛,隔靴搔痒; ☆很多企业忽略产品和品牌的生命周期,只是千篇一律地重复着严重低效的推广活动; ☆很多企业头脑发热,灵感闪烁,跟风盲动,哗众取宠,千金散尽,偃旗息鼓…… 品牌营销,是21世纪企业市场竞争的“最后生存术”。 由于品牌战略研究与实战技术普及工作的落后,中国的绝大部分企业不懂得如何进行品牌战略规划和实施。而事实上,企业只按照营销传播理论做好日常的营销传播工作,并不能打造强势品牌。因此,尽管中国有不少企业的营销水平已经非常高,但由于没有强势品牌,不断地陷入“缺乏可持续竞争优势、营销成本偏高、利润很低”的困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育一批真正掌握品牌战略管理理论,并在实践中善于创造性地 把品牌理论用于具体操作的实务人才; ●经过学习并通过考试的学员既能掌握品牌战略规划的方法与工具,又能把品牌战略落 实到企业的具体营销传播活动中。确保企业的营销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既促进销 售的短暂增长又能打造强势品牌; ●全面深刻了解品牌战略管理的职责与主要工作内容,能够建立科学高效的品牌管理组 织架构与流程,善于把企业内各部门实施品牌战略的工作要求有效传达到位并推动实 施。 一位历任全球第一品牌----可口可乐销售经理的实战派营销专家 一位曾是法国达能集团中国公司第一位高级品牌经理人的品牌大师 一位担任过美国百威公司等3家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营销管理高手 一位留学期间担任中国留学生联合会主席的精英 一位海尔、伊利、国美都曾力邀出任品牌总经理的品牌领袖 中国第一品牌教练------王汉武先生 ☆中国品牌管理研究中心主席, 中国品牌领袖教育集团主席 中品天地品牌咨询机构(T&T) CBO(首席品牌官), “精准制导的品牌核爆炸模型”创立者, 品牌畅销书《引爆》作者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美国北弗大学/前沿讲座…特聘专家, 海尔大学特聘营销讲师 《销售与市场》首席顾问 华晨汽车/航天地产…品牌咨询项目首席品牌官 中国培训热线首席品牌战略顾问 中国市场营销总监班(CME)及中国首席品牌官(CBO)高级研修班唯一讲授两门课程的教授(品牌管理、渠道建设及NPD新产品开发模型), 2006年第3期和2007年第3期《销售与市场》连续两次专访报道专家。 2009年,荣获“中国培训杰出贡献奖”。

中国电信的营销策略.

中国电信的整合营销策略分析 (一探索商业模式,提升整合与掌控能力 1.商业模式将成为运营商在信息服务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在信息服务时代,信息可以来自于产业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竞争已由原来的运营商个体间的竞争演变为产业价值链竞争,商业模式的竞争将成为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电信应把握产业链的主动权,重新构建新型商业模式,以企业利益相关者为核心,让政府、银行、医疗机构、学教、社区等也都加入到价值链中,形成异业联盟;同时,要根据内容与应用的纵向发展推出多功能信息终端设备,加强与设备商的联动。只有建立合作共赢的运作模式,才能使产业链良性发展,否则电信将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逐渐被边缘化。 2.电信不存在普适性的商业模式,需要根据业务特性、市场需求确立不同的商业模式 由于不同业务,其产品周期、业务特性以及服务模式的不同导致其商业模式也不尽相同。例如电信宽带、商务领航,无线业务,其商业模式将各有不同。 (1宽带业务,适用于“产品金字塔模式” “产品金字塔模式”,即创立一个多层次的产品体系,不同层次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即建立起产品间的区隔。这种模式实施的基础在于客户本身的结构呈金字塔式,即最高端的客户数目较少,最底层的是大量的普通用户,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产品。 (2商务领航业务,适用于“基础产品延伸模式” “基础产品模式”,即利用优势资产(业务、品牌建立基础产品,通过基础产品来积累用户群,而后通过外围辅助产品来盈利。这种模式最典型的案例是微软通过低价甚至免费销售和发放其基础产品DOS和Windows,然后通过提供升级产品及外围相

关产品来获利。目前商务领航可以先从通信应用产品切入,通过基础产品来获取、扩大和锁定大量用户群,逐渐通过开发和提供大量的信息化产品获取更多利润。 (3无线业务适用于“品牌营销模式” “品牌营销模式”即根据用户偏好和特征,给客户不同的品牌体验。例如,韩国SK 是这种模式的最典型代表,SK电讯把韩国所有的用户按5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细化,从18岁以下到60岁的用户都有专属的业务品牌,建立个性化品牌化服务,这种市场划分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3.构建新型商业模式,需要提升整合和掌控两大核心能力 提升整合能力:就是整合网络、平台和产品,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综合信息服务。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整合网络和平台,目的是能为融合、综合产品提供捆绑平台、丰富的接入手段以及灵活的计费手段。第二个层次是整合产品;第三个层次是要整合信息服务,即提供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加强掌控能力:首先,要掌控消费者需求,要有识别客户需求的能力;第二,要掌控内容和应用,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解决方案;第三,要掌控渠道/终端,使渠道成为提升客户体验和价值的有效通道。 不同的商业模式,需要不同的整合能力和掌控能力。例如号码百事通业务,业务平台和渠道的整合需要与对企业资源的掌控能力应该相匹配,如果仅仅搭建了优质的统一平台,但缺乏对区域内企业信息资源的掌控和整合,将很难建立起良好的盈利模式。 (二加强产品体系管理,提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1完善现有产品体系,建立清晰的产品开发与运作流程 运营商转型,产品创新是关键。现阶段应密切跟踪国内外最新的产品研发信息,结自身优势,通过通信与互联网应用的结合,增强通信产品功能,逐步拓展产品外延。目前要加强产品体系的管理和规范,把握产品研发主动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